德云社辈分排名
按照郭德纲的说法,德云社的辈分按“云鹤九霄,龙腾四海”这八个字排。当时德云社创始人之一的张文顺提出用这八个字来区分进入德云社的学生的时间顺序。
他们都属于第二代,是郭德纲的徒弟。张文顺是第一个设定这八个字的人。第一批弟子用云字,比如岳云鹏、曹云金、何云伟、张云雷,大家都很熟悉。云子科的弟子是最早的,相信大家都应该认识他们。
现在,德云社的发展正处于巅峰,各种制度肯定会变得越来越严格,比如新收的弟子,就是龙字科的。由于各种因素,于谦、高峰等人的徒弟在德云社没有遵守“云鹤九霄”按照德云社的顺序排列,但是等同于德云社云字鹤字科。
而云字科或鹤字科的徒弟则按照德云社内部排名给筱字,也可称为筱字代。现在德云社可以说是非常有名的,肯定会有很多人想加入,但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德云社作为相声界的代表,还是非常的注重辈分的,这么多年,随着德云社的不断壮大,郭老师也收了很多的徒弟。喜欢相声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云鹤九霄,龙腾四海是什么意思,就是郭老师收徒的顺序。在年初的时候德云社已经大张旗鼓的在准备招收龙字科了,也是大规模的一次招生。而且郭老师还想要亲自教导这一批的弟子,可见其重视程度。而孟鹤堂的话也是入门比较早的了。
一:郭老师鹤字科的徒弟。要说孟鹤堂在德云社是属于什么辈分的话,那么他就是郭老师鹤字科的徒弟,本名孟祥辉,因为是鹤字科的弟子,之前又是于谦的大堂经理,所以师傅赐名为孟鹤堂。所以孟鹤堂的辈分还是比较高的。除此之外,孟鹤堂还是于谦老师的干儿子,别人喊于谦都是大爷,而孟鹤堂则是喊干爹。
二:如今是德云七队的队长。在刚开始的时候孟鹤堂是德云五队的队员,烧饼是队长,之后因为其突出的才能表现,所以成立七队成为队长。在他的带领下,德云七队可以说是德云社中发展最好的,也被称为神仙七队。虽然说大家都说孟鹤堂的队长是被架空的,但是我们知道这就是他的管理手段,和队员们的关系都很好。
三:和周九良搭档十年。说相声的肯定都需要有一个搭档,而孟鹤堂的搭档周九良,两个人已经搭档十年的时间,在很多地方都开过专场,赢得了无数人的喜欢,当时就是因为孟周才入了德云社的坑。毕竟九良从16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孟鹤堂了,这份情谊是很珍贵的。
孟鹤堂用自己的温柔给了所有的人,如今搭档九良开创属于两个人的盛世,相信我们的角儿未来定会繁花似锦。
在如今的相声界里,几乎没有一个相声团体可以与现在的德云社相比较、相抗衡。德云社里不仅弟子人数众多,而且许多人基本功比较扎实。在这样的团队里,可以担当重任的人,一定是有能力、有实力的人。
众所周知,德云社分为"云鹤九霄,龙腾四海"八科,每一科都有自己的大师兄。经过一系列的事件后,德云社家谱修订完成,各科大师兄的人选都已经落定。
云字科大师兄,张云雷。张云雷,虽然年仅28岁,但是实打实的是一个"老艺术家"了。从小就跟从郭德纲学艺,在许多方面都值得一提。据说,现在德云社里学员班学习相声中有关唱的部分,都是跟随着张云雷以前录制的磁带进行学习的。
除了相声演员最基本的快板、太平歌词等能力之外,张云雷还会师从胡子义学习弹三弦,双手御子板、鸳鸯板也是一绝;京韵大鼓、京东大鼓、西河大鼓都很精通;京剧、评剧也有所涉猎……改编自北京小曲的《探清水河》在发布的时候一路拿下多项好成绩。
鹤字科大师兄-曹鹤阳。曹鹤阳,德云社四爷。他戴着一副金边眼镜,敦厚儒雅的样子。长相斯文,表演风格自然有趣。他与其他师兄弟最大的不同在于,他本身就出自专业院校,是一位学院派的相声演员,但是他很早就与自己的同学一起进入了德云社。与自己的搭档烧饼-朱云峰参加了《笑傲江湖》、《欢乐喜剧人》等多个喜剧真人秀的综艺,并且收获许多的"粉丝"。他出身于学院派,并且还是当时学校里好学生、好苗子的代表呢。
九字科大师兄,张九龄。张九龄,9088,长的有点黑,小黑宝宝。由于来参加德云社的时间早,本应该是鹤字科最小、最被疼爱的小师弟,但是由于年纪太小的缘故,成为了九字科里需要担当承受的大师兄。张九龄的前任搭档是少班主郭麒麟,现任搭档是"武术捧哏"王九龙。
德云社传言:郭德纲和哪一对搭档演出《扒马褂》,就意味着这一年要着力捧红他们。所以这一年,他们开始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参加了《笑傲江湖》的比赛,办了自己的相声专场。
霄字科大师兄,秦霄贤。秦霄贤,"德云社傻子"的人设,被郭德纲调侃到:立的死死的,全世界都知道他是一个傻子了。虽然他在台上有时候傻傻的,但是他在年青的"霄"字科里,
能力、长相各方面都是首屈一指的。一句"十六万啥也干不了",留下了难以摆脱的"富二代"称号。即便他一点都不喜欢这样被人家称呼,想要用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但是都会被人家忽视。随着各种短视频平台的火热,他在短视频平台的热度非常高,被戏称为"网红艺术家",但是不要忘记他是一位相声演员,靠自己的能力、靠一张嘴生存的相声演员。
在德云社选择各科大师兄的标准不在于名气大小、年龄大小,只是在于来德云社的时间长度与日期。但是这些大师兄也都不负所望,虽然有的人气不是最高的、热度不是最高的,但是能力可以与"大师兄"的头衔相配。
相声界关于辈分的事情,其实最主要还是看当事人怎么看,你把辈分当命,那就处处用辈分说事儿。如果你心里觉得辈分一文不值,那爱乍得乍得。
我个人认为应该叫“师哥”。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是孟鹤堂能和于思洋结缘是从相声开始,而相声的门规是很严,入门早的就是师哥,入门迟的就是师弟。
其实很多人都会有疑问,孟鹤堂的年纪比于思洋大,又是于谦的义子,理应叫于思洋弟弟,没错,在很多场合,他是应该叫于思洋“弟弟”,那是就亲情关系而论,不是在正经的相声行规里面。
在郭德纲现在记名的徒弟里,“云”字辈里徒弟仅有13个,于思洋就是其中之一,而孟鹤堂是“鹤”字辈的徒弟,比“云”字辈低,就这而论,梦鹤堂得叫于思洋师哥,这看似有点怪怪的,其实在相声门里,这是很普遍的,七八十岁的老人叫十来岁的孩子师哥也是常有之事,所以说,我们得认可,这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怪现象。
而孟鹤堂跟于思洋的关系,比相声门里论辈分还要复杂,因为于思洋只是名义上的相声门里人,也就郭德纲跟于谦两人商务合作,把彼此子女互相拜师,于思洋拜郭德纲的时候,连话都不会说,根本没有自由表达的意志,这跟指腹为婚有什么区别。
所以说于思洋的相声辈分,算是现代社会中重现的封建场景。
于思洋现在排在德云家谱云字科第四位,孟鹤堂排在鹤字科十二位。按理说孟鹤堂应该喊于思洋师哥,毕竟于思洋比自己早拜师三年,就像张鹤伦也喊张云雷师哥一样。
但孟鹤堂1988年生人,于思洋2006年生人,两人差了18岁,而且孟鹤堂又是于谦干儿子,而且跟于谦关系比跟郭德纲还近,那于思洋跟他就是同辈。
就是等级制度,就像是师兄师弟一样,字科划分实际上是对学徒的等级进行分类,并确定与师父的亲近程度,如果通常使用一个字,则不可避免地会形成更多的内部派别,这比字的排列要复杂得多,在宣布德云家谱时,云字科被称为十三太保,到目前为止,只剩下八个人了,剩下的八个人与郭德纲的知己级别一样。
这八个人的地位可以等同于郭德纲同僚的高峰和孙悦,他们都是郭德纲的后卫栾云平的首席大总管,岳云鹏和张云雷最大的流量门户,尽管朱云峰一直很温柔,但郭德纲还是被抚养长大的,即使与曹云金差一点离开,五队也是德云社最放得开的队,被称为夜总会,并有各种郊游活动,云字科他们都是德云社核心团队的成员,鹤字科的人就是仅次于云字科的人。
他们是该集团的核心管理人才而其他的曹鹤阳跟随烧饼则是一个奖励,这些人的角色的是以下人不可比拟的,除了早入门之外,基本上权力也是有的,也有的基本上已经退到幕后,还有其他原因,也有的入门虽早,但是相声的水平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张鹤帆与王惠有密切关系,但由于他得罪了粉丝,因此他现在基本上被视为鸡肋,很难再使用。
总的来说,这是德云社第一次以德云社的名义招生。这是第一次招收学生,因此大量的人才和平庸的人才汇聚在一起,并且人与人之间也有各种各样的关系,整体质量参差不齐,但是确实有张鹤伦,孟鹤堂,郎鹤焱,阎鹤祥,曹鹤阳以及他们的杰出才能,但他们更多的是泥泞不堪,储备人才招满后,德云社就进入了正式爆发期,具有相当成熟的人才招募和培训模式,因此九子分部有年轻的人才。
德云社家谱是每三年修订一次,这次修订增添了一些名字,也清除了一些名字。
德云班主郭德纲就曾亲手介绍了德云家谱,当时是把何云伟、曹云金等叛徒清出了家谱。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走了一个大师兄,自然有其他新的大师兄顶上,根据新的德云家谱,张云雷顺理成章坐上云字科大师兄之位。曹鹤阳也顺利晋升鹤字科大师兄。
除了云鹤九霄之外,第三代弟子也是现身德云家谱。筱字科目前一共有10个人,都是郭老师的徒孙,其中刘筱亭、尚筱菊、徐筱竹是岳云鹏的徒弟,高筱宝、高筱贝、侯筱楼、李筱奎和过筱桥是栾云平的徒弟,王筱阁和于筱怀是孔云龙的徒弟。不过,最新德云家谱中,孔云龙弟子并没有出现。
德云社是现在中国相声界的一面旗帜。这些年来,他们经过不懈的努力,传承,弘扬,发展,创新。让相声这门艺术,又重新回到了广大的相声爱好者的心目当中,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
从郭德纲可以看出从容通透;从小岳岳可以看出努力;从张云雷可以喜欢上听曲儿;从杨九郎可以看出同门情谊;从九龄九龙可以感受快板的魅力;从郭麒麟可以看出家门风范;从整个德云社可以看到观众满心的欢喜。
德云社也比较讲究一个创新,有专业的段子手,相声内容也在更新,而且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乐于现挂,乐于和观众互动。咋们花点钱去看相声就是为了一乐呵,与观众互动,这就能拉近相互之间的感情,观众下一次想看相声表演了,自然而然会选择给自己留下更深映像的台子。
还有一个就是互联网的发展,让更多人认识了德云社,网上的小视频更多的是笑点所在,精华所在,自然而然会给没看过的大家留下不错的映像,也能吸引大家的目光,下次选择台子时会更加倾向于德云社。
老郭说:我们病了自己掏钱看病,我们演出场地人次达2000人至5000人不等,我们凭本事吃饭挣钱,我们不偷不抢,因为老百姓喜欢我们的东西,才捧我们的场,我们把中国传统相声发扬光大无错,而且远去海外演出,非常成功。
在这个行业最需要的时候出了一个有足够才华和格局的人。做了并且做好了所谓的他们本分里最应该做的事情。这里头有嫉恶如仇,也有审时度势;有一票难求,也有三餐不饱。德云社让我们不知不觉从那么多年的春晚相:声里走出来,了解了传统相声,甚至了解了这个行业的各种行话,能跟他们互动……
德云社的相声,是传统的相声。传统的相声,生发在民间。是底层百姓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德云社在传统相声里揉进了一些现代元素。深得观众的喜爱。
和任何事物的出现获得的评价一样:褒贬不一。有人喜欢,有人反对。这不奇怪,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德云社的发展,会是什么样的走法不知道。但是。一不可能放弃传统相声的元素。二不可能永远按传统相声的路子走。
不管怎样,这个行业彻底起来了,愿只愿只要这盛世还在,相声能像这盛世--样--直盛下去。
德云社刚建社时就三名演员:张文顺,郭德纲,李菁。张文顺是长辈,也是德云社的元老,郭德纲十分尊敬他。德云社的是由张文顺先生命名的,张先生非常喜欢"德"、"云"两字。相生兴起时有大名鼎鼎的"相声八德",还有就是郭德纲一辈是新字德辈。而"云"则是因为当时张先生的书房名叫云什么,我忘了。所以张先生给起名叫德云社,这是郭德纲说的。包括德云社后辈成员的排字,"云"、"鹤",都是根据张先生提的"云鹤九霄,龙腾四海"来排的,足以见德云社对张文顺的尊重。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鹤字科不是比云字科小一辈,而是小一科,就像我们上学的低一年级,而他们的辈份高低,则要看正式拜师了 郭德纲
郭德纲1973年生于天津,自幼酷爱民间艺术。
8岁投身艺坛,先拜评书前辈高庆海学习评书,后曾跟随相声名家常宝丰学相声,曾受到许多相声名家的指点、传授。其间又潜心学习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剧种,辗转于梨园,工文丑、工铜锤,对丰富自己的相声表演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多种艺术形式的借鉴,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技艺全面,成为青年相声演员中的佼佼者。2004年拜师相声艺术家侯耀文。他现居北京,在北京德云社相声团体发掘上演了一些已不多见的传统相声,上演节目达六百余段,深受京津相声迷喜爱。
于 谦
1982年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相声班学艺,在校期间曾跟随相声名家王世臣、罗荣寿、高凤山、赵世忠学习。1985年拜师石富宽先生。1995年毕业于北京**学院影视导演系大专班。参加诸多影视作品拍摄,代表作品《九九归一》《天下第一丑》《人虫》《新刀马旦》等,并于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及地方台的长期栏目中担任节目编导及主持人。2002年与郭德纲合作表演相声,演出节目达数百段至多,深受观众喜爱。
张文顺 (已故)
北京相声名家,北京市曲艺团第一科学员,师承佟大方先生。复跟随“架冬瓜”先生学习滑稽大鼓。退休后与郭德纲搭档表演传统相声。其捧哏风格幽默含蓄,自成一家,并发掘保存上演了一些已不多见的传统单口相声。
李文山
1938年生人,自幼生长在北京天桥,酷爱相声。50年代曾与郭全宝先生创作合说相声《历书与皇历》,60年代曾在邮政文工团与李文贵合作创作相声《杂谈空城计》、《南来北往》、《女英雄》、《一比吓一跳》等。70年代创作的相声代表北京唯一一段相声参加全国曲艺调演。80年代曾与郝爱民合作,并调入北京宣武说唱团至退休。90年代至今发挥余热,继续创作演出。
邢文昭
自幼喜欢相声,1959年加入中国广播文工团说唱团学员班,专攻相声表演。1961年拜刘宝瑞大师学习,代表作品《官场斗》、《韩复渠演讲》。50年代曾与马季、李文华、李国盛等在北京工人艺术团工作。60年代参加全国第一届文艺汇演,并在全国工会曲艺汇演中获表演奖。2001年在全国小品比赛中参演的《四个老头》获一等奖。
谢天顺
谢天顺:(1946— )天津人。五十年代末参加天津市曲艺团少年训练队,师承相声名家郭荣起。他生于曲艺世家,受环境熏陶和名师指导,加之自己勤奋的学习和不断的舞台实践,成绩突出,进步很快。他擅长捧哏,多年来先后与马志明、赵伟洲、刘俊杰、刘西雨等合作,演出了《白事会》、《拴娃娃》、《报菜名》、《论拳》以及《纠纷》、《话说天津卫》、《治病》等相声。他的功底扎实,火候恰到好处,表演火爆,大方自然,善于把握现场效果,能够掌握不同风格的新老节目。在2003年10月的“津门曲荟”上与魏文亮、刘俊杰、张永久等合作重排了传统相声剧《张古董借妻》。
张德武
自幼酷爱曲艺,有多年演出经验,拜北京相声名家张文顺先生为师,擅使文哏,柳活节目。
高 峰
师承相声名家范振钰先生,勤奋好学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捧逗俱佳。并跟随金文声先生学习王派快板表演。
史爱东
现年37岁,师从梁厚民先生学习快板书,很好的继承了师傅的代表段子,如《酒迷》、《隐身草》等。后期学习相声捧哏,与孔云龙合作,颇受好评。
王 惠
女,自幼学艺,九岁登台,十四岁于天津成功举办个人专场,轰动曲坛。王惠勤奋好学,深得天津所有白派名家亲传,更得京韵大师骆玉笙先生指教。使得技艺突飞猛进,并于2002年赴台演出,大获成功。王惠的演唱特点行腔委婉、韵味醇厚、吐字讲究、妩媚多姿,善于表达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 郭德纲夫人,现德云社大管家。
肖佳玉
出生于曲艺世家,自幼喜爱曲艺。从六岁起跟随父亲肖四北学习扬琴,并参加各种演出。中学毕业后又在中国北方曲艺学校继续学习乐器。现在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学习表演专业。现在北京德云社担任主持人。
曹云金
2001年经田立禾先生开蒙,2002年拜师郭德纲先生学习相声艺术至今。经常表演的节目有《拴娃娃》、《大保镖》、《兵器谱》、《托妻献子》等。
刘云天
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本科生,11岁拜孟繁贵为师,2001年毕业于中国北方曲艺学校,2004到2005年参加中法文化年表演话剧《一日烦》。后拜郭德纲为师学习评书。
孔云龙
自幼喜爱艺术,2004年跟随郭德纲老师学习相声至今。常演的节目有《地理图》、《竹城水寨》等贯口类作品。
李云杰
自幼喜爱艺术,曾学习京剧青衣,后拜杨进明学习相声,拜郭德纲学习太平歌词。能演唱数十段太平歌词。
岳云鹏
自幼喜爱相声艺术,2004年跟随郭德纲老师学习相声、太平歌词、竹板书。能表演数十个曲目,为当今为数不多的太平歌词演员。
栾云平
自幼酷爱相声,师承郭德纲。捧逗兼擅,尤擅演出《反八扇》之类的节目。
朱云峰
1991年出生于哈尔滨。曾随来宝刚先生学习快板。2004年拜郭德纲为师。
崇云昆
自幼喜爱曲艺,拜师李菁学习快板艺术,颇具梁派特色。
其实在很多传统曲艺圈都存在家谱,相声也不例外,相声界的家谱是有人专门负责的,不管是谁,只要你正式收了徒弟,就要报给这位负责人,登记到族谱上。而收徒弟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正式的,记入族谱的,一种就是口盟,就是口头上的师徒,并不会被记到族谱里。这样的口盟徒弟郭德纲也有很多。
不仅进入德云社家谱,就是因为口盟徒弟曾经天津卫视也举办过一个节目叫《笑傲江湖》,郭德纲在这个节目上收了一个11岁的小男孩,他当时的名字叫张金宝。虽然当时只是口盟弟子,但是两年之后,郭德纲正式把张金宝收到门下,排到九字科,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张九驰!
同样经历的还有房鹤迪,也是在这个节目上被郭德纲收的口盟弟子。他的原名叫房小满,第二年正式被郭德纲收到鹤字科门下,取名房鹤迪。不过房鹤迪并没有在德云社常驻,而是自己成立了社团,房鹤迪这个做法是经过郭德纲允许的,现在房鹤迪还有时候回德云社演出!
郭德纲在花样男团中认识了欧弟,也把他收做了口盟弟子,欧弟不太可能会走相声这条路,所以正式拜师也不太可能。老郭在《笑傲江湖》中认识了苗城齐,也成功将他收作口盟弟子,不过苗城齐现在年龄比较小,郭德纲说等大一点再说,不过这些口盟弟子相声界是不会承认的。
郭德纲的徒弟郭鹤鸣他就是原本德云社的相声演员,郭德纲的徒弟郭鹤鸣。可以说在当时的郭德纲心里,郭鹤鸣才是德云社未来的担当,而郭鹤鸣确实是多才多艺,除了相声他还会快板三弦,而且都是相当优秀的那种。
所以郭德纲对他有这么一句评价,那就是台上要是没有郭鹤鸣的话,演出开头都不好开。可惜的就是,即使郭德纲对他如此重视,他还是在曹云金等人离开之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他退出德云社之后,立刻拜师贾庆华,这位贾庆华大师那是和侯宝林一样的辈分,所以郭鹤鸣拜师贾庆华之后,和何云伟不同,何云伟只是成为郭德纲的师弟,而郭鹤鸣则是成为了郭德纲的师叔。
郭德纲在电视上说过一段经历郭德纲在电视上说过一段经历大家应该都听过,就是他当年在沙子口找了一个小剧团唱戏,答应一个月给一千块钱,但是后来唱完了没给钱,晚上自己走回家,边走边掉眼泪,这是真事。他还真有一次从是走回的大兴,因为晚上散场了,演出了一天。
而当时走到公交车站的时候,公共汽车已经没有了,当时身上只有2块多,也没法打车,然后他就只能走,用身上仅有的两块多买了几个包子,吃完了接着走。
现在的德云社,已经不再需要郭德纲卖力演出,他的徒弟们都已成角儿,“五环飙歌”的岳云鹏,国风美少年张云雷等,都可以独当一面了。据说张云雷的专场演出一票难求,来的绝大部分是拿着荧光棒听相声的女孩。曾被戏称为元气少女的郭德纲,绝对想不到,德云社出了个偶像派。对此,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德云社辈分排名
本文2023-11-29 07:59:0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78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