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古”的发源地
古姓渊源
1、以字号为姓:商朝末年的周族领袖古公亶父,是黄帝直系裔孙,本姓姬,古公是号,亶父是名。到古公的曾孙周武王(姬发)建立周朝后,周武王追尊古公亶父为“周太王”。而古公次子仲雍的遗留在周原陕西岐山县的第二个儿子姬旻,为纪念爷爷古公,遂以“古”为姓,称古旻。
2、以国号为姓:商朝末年有“古”国。今出土的青铜器有“古伯尊”等,而“古伯”就是商末周初人,古国族首领。古国其后有以国名命氏者。
3、古成氏改姓:古成氏也是周太王古公的苗裔,晋献公时本姓“却”,后派衍有“苦成氏”,苦成氏又分派出“古成氏”,古成氏中又有一支改为“古”姓。
5、吐奚氏改姓:吐奚氏是鲜卑族姓氏(鲜卑族是黄帝的苗裔),在公元494年北魏迁都洛阳时,实行汉化,穿汉服,改汉姓,其中有“吐奚氏”改为“古”姓。
6、回族古姓:回族古氏来自中亚国家,公元755年有中亚人古都白丁,任大将军,其后有以“古”为姓。
7、
另外,组成古氏大军的还有苗族古姓、彝族古姓、满族古姓、台湾高山族古姓等等,详细来源资料见古小彬、古军喜合著的《古姓史话》一书,该书可与作者联系邮购,1280元/本。
附:近年对“古氏文史”的研究及“古氏文献丛书编委会”出版的古氏文献 》》》》》》》
1、《古氏历代人物采访录》/主编:古奠基、古小彬,1994,古氏历代人物采访录编委会出版。
2、赣闽边《新安古氏八修谱》/主编:古芳清、古小彬,1995。
3、《古氏渊源暨分支(大陆版)》/名誉主编:古国瑞,执行主编:古小彬,1997,古氏文献丛书编委会出版
4、《古氏渊源暨分支(台湾版)》/主编:古国瑞、古小彬,2000,古氏文献丛书编委会出版。
5、《古氏史志(第一卷)》/总编:古培才、古小彬,2000,香港银河出版社出版。
6、《台湾古氏宗谱》/主编:古国瑞,2001,古氏文献丛书编委会出版。
7、《古青淦家谱》/主编:古小彬,2001,古氏文献丛书编委会出版。
8、《古姓史话》/编著:古军喜、古小彬,2002,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9、湖南岳阳县《古氏族谱》/主编:古朝阳,2002,古氏文献丛书编委会出版。
10、广东五华县《古氏族谱》/主编:古赐金(古换新),2003,古氏文献丛书编委会出版。
11、四川三台县《新安堂古氏族谱》/主编:古松元、古小彬,2003,古氏文献丛书编委会出版。
12、四川新都区《新安堂古氏族谱》/主编:古松元、古小彬,2003,古氏文献丛书编委会出版。
13、川滇《古氏宗谱》/总编:古代贵、古代和,总顾问:古小彬、古剑锋,2004,古氏文献丛书编委会出版。
14、《古氏历代系祖及人物略传》/编著:古焕球,顾问:古国瑞、古小彬、古汉金、古汉寿、古进昌、古子隆、古奠基,2004,古氏文献丛书编委会出版。
15、广西贵港市《古氏族谱》/编制:古倩如,2005。
16、
A、《古姓寻根岐山行》/作者:古小彬,刊载于《游遍天下》2004年2月总第28期。
B、《古姓渊源》/作者:古小彬,刊载于《游遍天下》2004年2月总第28期。
C、《古氏族谱概述》/作者:古小彬,刊载于《图书馆论坛》2004年4月第24卷第1期。
附:古氏人物
古公亶父:商朝末年周族伟大领袖、杰出政治家,尊为“周太王”,古氏鼻祖。
古成昌:汉朝侍郎。
古霸:后汉献帝时,任东平王从事。
古弼:北魏宰相。
古之奇:唐朝文学家。
古云应:山西省临汾市人,唐朝任洪州通判,南迁古氏一世祖。
古全规:江西省宁都县人,任会稽太守。
古成之:广东省河源市人,宋朝岭南第一位进士,官至棉竹县令。著名文学家、孔庙乡贤。
古太素:四川省金堂县人,宋朝名医、藏书家。
古革:广东省梅州市人,宋朝进士,官至潮州太守。潮州府名宦、程乡县乡贤。
古朴:河南省淮阳县人,明朝进士,官至户部尚书。
古彦辉:广东省五华县人,明朝岁贡,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德化县名宦、长乐县乡贤。
古琏:广东省和平县人,明朝岁贡,官至漳州府太守。祀乡贤。
古文炳:广东省番禺区人,明朝进士,官至刑部主事、南宁知府,孔庙乡贤。
古之贤:重庆市梁平县人,明朝进士,官至广东按察司副使,梁山县名宦。
古其品:重庆市梁平县人,明朝末年画家。
古澧:湖北省荆门市人,清朝进士,虞乡县乡贤。
古隆贤:广东省惠东县人,太平天国奉王。
古应芬:广东省番禺区人,民国元老,孙中山秘书、中央财政部长、文官长。
古大存:广东省五华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广东省省委书记兼省长、中央候补委员。
古耕虞:重庆市人,民族资本家,全国人大常委。
古柏:江西省寻乌县人:革命英烈,毛泽东主席秘书。
古远兴:江西省兴国县人,毛泽东主席警卫员。
古元:著名美术家,木刻大师,全国政协委员。
相关古氏人物详细资料,可阅读古培才、古小彬总编的《古氏史志(第一卷)》,定价60元/部,可与该书总编联系邮购。
附:45世古小彬直系族谱:
1世:古云应(784--848),任洪州通判。从山西临汾市迁入江西南昌市。
2世:古 浩(807--876),任虔化县令。居江西宁都县。
3世:古 均(833--893),任秘书郎。居江西宁都县。
4世:古 礼(857--924),任揖大祝。居江西宁都县。
5世:古 蕃(877--939),任窦州都监。居江西宁都县。
6世:古全规(900--989),任会稽太守。居江西宁都县
7世:古延昌(921--991),任虔州牧知。居江西宁都县。
8世:古立之(948--1016),居江西宁都县。
9世:古大承
10世:古伯元
11世:古仲达
12世:古元桃 ,迁居江西省宁都县固厚乡。
13世:古松我
14世:古柏仁
15世:古伏元
16世:古长远
17世:古志德
18世:古思仪,号古訔,居江西宁都县固厚乡,1237年举人,《赣州府志》有载。
19世:古时桂,居江西宁都县固厚乡。
20世:古继光,居江西宁都县固厚乡。
21世:古旻可,居江西宁都县固厚乡。
22世:古近天(1320--1391)迁居江西瑞金市云石山乡。
23世:古朝辅(1352--1417)居江西瑞金市。
24世:古兴尚(1404--1464)居江西瑞金市。
25世:古惟江(1423--1466)
26世:古敏善(1443--1520)
27世:古振富(1465--1528)
28世:古凤表(1499—1559)
29世:古应乔(1518—1559)
30世:古文珂(1542—1581)
31世:古必慧(1560-- )
32世:古言慎(1590--1630)
33世:古道江(1613--1651)
34世:古可赞(1644-- )
35世:古奕冕(1678--1741)
36世:古世登(1712--1755)
37世:古德洪(1750--1796)
38世:古瑞鹆(1785—1835)
39世:古庆秀(1815—1867)
40世:古英琩(1849—1893)
41世:古贤梯(1874--1945)
42世:古芳葵(1900--1948)
43世:古绍仁(1917—1970)
44世:
45世:
46世:
47世:
新中国成立后,祠堂的祭祀功能消失了,大都被改作学校、仓库、工厂等。到上世纪末,常州的祠堂已所剩无几。古代的一些祠堂更是由于战乱,抗日,文革等原因,变成残垣断壁,蒿草丛生。
从本世纪初,常州的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保护修缮祠堂的紧迫性,于去年9月28日发起并成立了常州祠堂文化研究会,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展了两次祠堂文化学术研讨会,对家谱修缮的热潮中,重修宗祠也在这股热潮中也应时而生,他们纷纷自筹资金,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开始修复祠堂。研究会正在汇编关于常州本土祠堂文化的书籍,修缮祠堂的善举自古有之。
最先发轫的是武进礼嘉的孙觌后人。孙觌北宋大观三年进士,翰林学士,后来官至吏部尚书、户部尚书,人称两部尚书。2003年孙觌后人开始重修宗祠,当时思想还不十分解放,顾虑影响,将它改称“纪念堂”,只是因为宗祠已少掉了一部分,略显局促。紧随其后的是横林赵氏宗祠的重修,《赵氏宗谱》的主编赵祖兴是一位热心人,他奔走呼号要重修赵氏宗祠。赵氏宗祠是文化名人赵翼、赵元任的祖祠,赵翼曾在祠内主修赵氏宗谱,明朝的石柱础依然可见。宗祠修成三大三进,保持了明代建筑的风格。祠内还保存明清石碑和墓志铭多块,有古井一口。自此,新一波宗祠重修迅速热遍常武地区:2004年潞城大树下村王氏宗祠动工,樟村陆氏宗祠启动修复,很快横林丁氏宗祠、横林梅里张氏宗祠、中沙礼嘉王氏宗祠、横林余巷冯氏宗祠、芙蓉奚氏宗祠、遥观孙氏宗祠,以及三河口阚氏宗祠、横山桥陈氏宗祠、雪堰殷氏宗祠等也都在原祠的基础上修了小祠堂或纪念馆。常州宗祠的重修都遵循了“修旧如旧”的原则,还原了以历史风貌。这一大批宗祠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以江南宗祠特有的娟秀婉约的水乡风格温润着江南人的心灵。
细细数来,常武地区重修的宗祠已有10多家:从最早的横林赵氏宗祠,到潞城的三槐堂王氏宗祠、礼嘉王氏宗祠、丁堰樟村陆氏宗祠、横林梅里张氏宗祠、红梅白氏宗祠(在运河边)、芙蓉奚氏宗祠和岳氏宗祠等都在这一波修缮热中重新焕发出青春。有不少都已在最近被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市区的瞿氏宗祠作为瞿秋白故居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那些修复的祠堂,多是延续了以前的风格,在工料上和以前的能衔接起来,木架结构予以保留,更换其中糟朽的材料,但仍是木材,但是也有的修复,没有按照老规矩来,把木架改成了钢筋水泥结构,原本按照老法做的话,因为保留了旧时的材料和工艺,仅仅是修复,还能被评为文保单位,但是一用钢筋水泥,那就再也评不成文保单位,只是外观比平常建筑好看而已,在修复祠堂时,我建议应考虑到与传统的衔接和时代的连接,尽量采取和原来工艺和旧式材料,少用新材料,如果是新修的祠堂,或者是原来的早就毁灭的,在另外的地方建的祠堂,那也要在外观上起码延续常州祠堂的整体风格,可用新式材料和工艺,但要让人一看便知是祠堂而非是别的建筑。
修缮祠堂不仅是对中国历史遗迹的补救,而且也是对家族祖先长辈的缅怀和尊敬。因此上致机关政府,下到平民百姓都有责任和义务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曾经担任过武进区湖塘镇龙潭村村委书记的徐汉法一挥手响应者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仅用了一年时间,便将占地面积达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8平方米在常武地区也是数一数二的宗祠就竖起来了,本来他们只是想把多年未修的家谱重修一下,但是宗祠还保留着,经历了岁月沧桑风霜雪雨的磨励,已经衰败破落,看在眼里的徐汉法便下定决心将祠堂修复一新。
雁门郡:战国时,赵武灵王置雁门郡,秦、汉沿之。相当于现在山西省代县一带。 谯郡:东汉建安年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省亳州)。相当于现在安徽、河南二省之间地区。
薄(Bó)姓源出
1、出自姜姓,以国名为氏。据《潜夫论》上说,薄姓是姜姓的后代,上古时有薄国(在山东省曹县东南,又称毫),相传是炎帝后裔的封国,薄国的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称薄姓。2、出自子姓,以邑名为氏。据《左传·杜预注》载,春秋时期,宋国有大夫被封于薄城(今河南省商丘北一带),他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命姓,称薄姓。3、源于子姓,出自商汤后裔的封国,属于以国名为氏。4、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乌桓部薄奚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5、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6、历史上羌族的姓氏中也有薄姓。7、出自其他姓氏所改:① 据《万姓统谱》记载,薄姓是商朝诸侯薄姑的后代,后简化为单姓薄。② 据《魏书》载,南北朝时,北魏鲁卑族代北地区有复姓薄奚氏,入中原后改为汉字单姓薄氏。
得姓始祖
商汤、薄公。薄氏的始祖是春秋时代宋国的大夫,据学者考证是商汤的后代,《万姓统谱》记载,薄氏为商汤的后裔。古代的薄又叫薄城,就在今天的山东省曹县东南一带,又称亳,相传是炎帝后裔的封国。望族居于雁门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代县西北。故薄氏后人尊商汤为薄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薄氏源出多头,先秦时其已在今河南商丘与淇县(卫之国都)一带分布。古代学者考证,薄与亳同,俱为地名,亳位于距商丘百余里的亳州,先秦时,薄即包括此相邻的两地,这样来说,亳亦可视为薄氏之发祥地。亳于东汉时为谯郡之治所,所以,谯郡成为薄氏之第一大郡望。
战国中后期,宋国与卫国俱被灭国,薄氏子孙因避难等原因有一支徙居今江浙间地,汉初高祖刘邦之妻薄姬即为今江苏苏州人,其父于秦时与故魏王宗女魏媪私通而生下薄姬,薄姬后被文帝尊为皇太后,其弟薄昭也因迎立文帝有功而封为轵侯,其子薄戎奴、孙薄梁均世袭,这可以说是薄氏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汉、魏时期,一支薄氏徙居于今山西北中部一带,后与北魏薄奚氏改来的薄氏相融合,逐渐昌盛为该郡之大族,此地古属雁门郡,是故后世薄氏有以雁门为其郡望堂号的。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薄氏除繁盛于谯郡与雁门郡外,还播迁到了北方之山东、河北、河南、陕西以及南方之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省份。宋、元时期,薄氏在西北之甘肃、宁夏、内蒙以及南方之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地均有分布。明朝初期,山西薄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东等地。明朝中叶以后,薄氏于西南之云南、贵州、广西以及华南之广东等地均有所见。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渐有山东等地之薄氏伴随闯关东之风潮入迁于东北三省者。清咸丰六年以后,亦有山西北中部之薄氏走西口,迁于今河套地区谋生。
二十世纪中期,跟随国民党去台湾的薄氏人口,也已在台湾落户成家。如今,薄氏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山东等地为多。薄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堂号
格物堂:“格”的意思是能穷致事物之理。源自明朝薄钰发明了炮、千里镜、小车、火铳、地雷、弓弩等,著有《格物测地论》。后代以他的书名前二字作为堂号。[2]
字辈排行
安徽焦国郡。
「奚」源出
1「奚」出自「任」姓。据《姓源》载;夏朝奚仲任车正(掌管马车的官),原职于薛(山东滕县)后迁于邳(山东微山县),其后代以「奚」为氏。2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薄奚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葛」氏。
得姓始祖
奚仲。奚姓起源于夏朝。据《古今姓氏书辩证》指出:“出自任姓,夏四正奚仲之后,以王父字为氏。”黄帝的后代奚仲出任夏朝的车正(掌管车辆的官职),奚仲本身据说也是车辆的发明者,车正这个官职十分重要,古代只有贵族才能够坐车,因此,这个官职,只有王族可以掌握。奚仲因功被封于“奚”,因此,奚仲的子孙后代就以封邑的名中的“奚”为姓,称为奚氏。故奚氏后人奉奚仲为奚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奚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列入前一百大姓。奚姓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姓。早在帝、舜、尧时期皇帝还没有姓,但是大禹治水的时候,有个叫奚仲的人发明了车子,有力地协助了大禹治理水患。故有:“大禹治水,奚仲造车”。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姓氏记载。据《古今姓氏书辩证》指出:“出自任姓,夏四正奚仲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车”,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而我国古代早有载入史册的“奚仲造车”的典故。我国姓奚的人不太多,但一份十分光荣的家世,奚姓的始祖是为人类造福谋利的伟大发明家奚仲。奚仲是4000多年以前夏朝时人,担任“车正”的官,《说文》上说:“车舆之论之总名也,夏后时奚仲所造也。”根据以上的记载,我国奚姓的始祖奚仲,本来是黄帝的任姓后裔,传到夏代的时候,由于奚仲造四对国家有贡献,其子孙就以他的字作为姓氏,而世代沿用下来。奚姓并不都是黄帝后人,在历史上鲜卑族拓跋氏的后代有改姓奚的,在代北地区有少数民族达奚氏、薄奚氏也改姓“奚”,都是随同北魏孝文帝南迁到中原后改汉姓,慢慢融合进中华民族的。奚姓后来在谯国郡发展成望族,世称谯国望。
堂号
奚姓的主要堂号有:“礼耕堂”等。
1、出自姬姓。周族先祖古公亶父的后代子孙,以古为氏 。
2、出自苦成氏(参见词条郤犨)。周代有大夫受封于苦城(今河南省鹿邑),其后人以讹音古成为氏,以后去成单姓古,称古氏。
3、出自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吐奚氏。后魏吐奚氏入中原后逐渐与汉文化融合,改为单姓古氏 。
4、出自回族。自唐初进入中国于天宝十四年任大将军的古都白丁后裔有姓古。其先古都白丁初在新安郡(今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及江西婺源等地),北宋时迁至扬州。古氏原有家谱,历三十三世,后毁于兵难。在明代时,扬州还有一回回收藏家也姓古,人称“古回回”。古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江苏和河南地区。同时,古姓也为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等地。
5、源自“姑发氏”。古姓来自吴国泰伯弟仲雍次子旻,吴国被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灭国,吴王室逃亡一蹶不振,从此改姓隐居,春秋后期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由“姑发氏”改为“古氏”。
6、源于苗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苗族古氏主要居住在贵州省修文县、云南省河口县、屏边县、文山县及越南。
奚家在召稼楼采用排字辈分长幼,各人的辈份含在自己的名字中。字辈的顺序见于挂在祠堂里的一副对联:“世绍家声、敦仁树德、学承祖志、崇本培基”十六个字。在声字辈中年龄最大的是声锵(女)字佩鸣,年龄最大的男性是声振(1928年生),在敦字辈中年龄最大的是敦复(女 1948年生),年龄最大的男性是敦源(1952年生),寓意源源不断,子孙满堂,随着形势的变化,敦源上学时改名志刚。
浦东召稼楼是姓奚的聚居的地方,他们称呼住处为宅或堂,它的取名方法,大致是按住处的地理方位称呼的有东南宅、西南宅,按住处的正厅中央挂的横额来称呼的有人瑞堂、纯佑堂、资训堂、礼耕堂,根据房主人给住处题的雅名来称呼的有梅园(平寿堂)、绿野(恭寿堂),另有两处:一处是东南宅分出的(宁俭堂?),户主是盲人,叫荪伯;另一处户主是奚世余(可能是谐音)字翰波,以上已有十所住处,在乡下蒋家桥附近还有老奚家宅和小奚家宅。在小小的地盘上,居住着这么多姓奚的,因此是当之无愧的望族。清光绪《南汇县志》:“跨王家浜为市,商店六七十家,居民约百余户,水道四通,航行方便。奚氏列第相望,书香不断,称望族焉。”
奚家祠堂在召稼楼西、西经刚庙东、王家浜北岸,在祠堂西侧跨王家浜的石桥叫祠堂桥。从杜家行方向东来的船只过了谈家港桥,再过祠堂桥便认为进入召稼楼境内了。奚家祠堂在过去是有活动的,其主要内容是祭祖宗、修家谱,在1949年前,声播在家中看到奚氏代代相传的世系表(只列出男性的名字),遗憾的是没有重视它保管下来。这张表估计是西南宅的奚挺筠(世字辈)构制的,对历史知道比较多的是他的孙子家泽(字沛然),可惜他已过世,不知他的亲属是否还保留这张表?奚氏家谱被谁保留了下来?作为奚氏后代,企盼他们的出现。
百家姓“古”的发源地
本文2023-09-22 00:04:2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