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丞相陈平有多厉害?足以比肩“初汉三杰”之一的张良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9浏览:8收藏

西汉丞相陈平有多厉害?足以比肩“初汉三杰”之一的张良,第1张

陈平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之一,虽然他没有列入初汉三杰,但陈平对于刘邦来说也是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陈平帮助刘邦参与了楚汉之战,以及平定异姓诸侯王的叛乱,此后成为刘邦身边最重要的谋士之一。刘邦去世后陈平辅佐汉惠帝,和王陵并为左、右丞相,此后他还同周勃平定诸吕,保住了汉室根基迎接刘恒即位。其实陈平的才智足以比肩张良,而且他还有张良没有的一面。

众所周知,协助刘邦建立汉朝的众功勋中,萧何、张良、韩信功劳最大,被称为汉初三杰。萧何长于政务、张良运筹帷幄、韩信战无不胜,可谓刘邦集团在政、谋、战三方面各自的领袖。

然而,从秦朝崩溃到汉文帝开启文景之治,几十年中,中华大地烽烟四起,长安朝堂剑影不断,可谓多难之秋。即便是楚汉战争中的开国功臣,也很难善始善终。

萧何位列相国,被刘邦猜忌,只能自毁名誉而免罪;张良于立国后闭门修道,明哲保身;韩信则难逃兔死狗烹的命运,最终惨死长乐宫。

不过,汉初却有这样一人,在荥阳、白登两次随刘邦遭困、命在旦夕,却又都靠着智略,帮助高祖化险为夷、逃出生天。立国后,他成为朝堂上的不倒翁,在刘邦、吕雉这样疑心重、手段狠的强人手下曲伸游刃,官位还越做越高。诸吕的骚乱过后,他迎立文帝,甚至在一段时间内独居相位。

此人,便是西汉丞相、曲逆侯陈平。

后世文人在月旦古时谋臣时,常将陈平与张良并称,遂有良平之才或良平之谋的说法。笔者无意将张良、陈平分个高下,因为他们宛如一块硬币的两面,是不同类型的谋士。张良是韩国名门之后,故国的遗产、旧部都是他的起家资本,陈平是户牖贫农子弟,白手起家,甚至靠吃软饭摆脱困境;张良状貌如妇人好女、身材不够伟岸,陈平则身姿长大,是公认的美丈夫;张良一生服膺道家,寡欲而终,陈平初信黄老,后来其意固已远,以荣名富贵而终;张良画策,多为大战略,上得了台面,是阳谋,陈平用计,秘字第一,世莫能闻,是阴谋。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称陈平六奇既用,诸侯宾从於汉,也在《陈丞相世家》中写陈平凡六出奇计,于是,陈平六出奇计的典故便声名远扬。不过,关于六计具体指哪六条,似乎有一些分歧,而若是只看陈平在楚汉战争中的功劳,也不能总括陈平之智的全部内涵。因此,笔者不再按时间顺序罗列六计,而将史汉二书所载陈平的大小计略综合考量,并按其特征分为四类,以探求断尽陈平一生的知谋二字(王鏊语)的真谛。

一、善于应变决策

秦末汉初是危机四伏的时代,无妄之灾来敲门是常有的事,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而能否躲过这些明枪暗箭,关键要靠第一时间的应变,若是没有临场应变之能,纵是有满腹智计,多半来不及推敲片刻便要大难临头了。

陈平正是一个反应极快,越是惊险、应变越快的人,有两个案例可以证明。

其一,在陈平先后不容于魏王咎和项羽,最终决定投靠刘邦时,他却在前往刘邦阵营的道路上遇到了凶险。乘船渡过黄河时,那船夫看陈平仪表堂堂,便猜测他是逃亡的将领,身上一定有值钱财物,于是杀机渐起、目露凶光。陈平见状,居然立刻脱下衣物,光着膀子和船工一起乘船。这一脱,便能证明自己身无长物,船工见财起意之心也就平息,陈平也以此逃过杀身之祸。

其二,刘邦弥留之际,燕王卢绾反叛,令樊哙讨之,但是又有人进了樊哙的谗言。性命已如风中之烛的刘邦怎能明辨是非,便令陈平、周勃去樊哙军中取代他,不仅如此,还要陈平一到军中即刻斩杀樊哙。

这无疑是一项苦差,擅杀樊哙这样劳苦功高的主将,必令三军浮动,一旦发生哗变,执行处斩樊哙命令的陈平自己肯定凶多吉少。另外,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刘邦时日无多,吕后即将成为汉帝国真正的掌舵者,若杀了樊哙这样的吕后亲戚,吕后不会轻易放过自己。

于是,陈平当机立断,竟不执行刘邦之令,而是改处斩为押送,用囚车把樊哙送往长安。而当听到刘邦病逝的消息后,陈平更是马上弃下囚车,单骑抢先回到长安,向吕后表白忠心,这才消去了受谗被诛的风险。

擅改刘邦圣旨,单骑面见吕后表忠,都是陈平的应急处置,也都是险棋,但陈平凭借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当机立断,成功保全自身,其应变之能由此可见。

二、懂得隐忍从权

作为一个自谋其身之能登峰造极的人物,陈平可不只会事到临头才金蝉脱壳,最好的方式永远是预防,而预防的智慧则在于韬光养晦、靠着一时的隐忍从权,成为笑到最后的人。

吕后是一个清除异己绝不留情的人,刘邦尚在时,韩信、彭越两个沙场能手就都死在吕后话语中暗藏的刀锋下。刘邦过世后,吕后更是大力铲除异己,刘邦的妃子、刘姓诸侯王和开国功臣都有不少受到打击。但陈平却始终安然无恙,靠的就是韬光养晦的隐忍手段。

吕后提出诸吕封王时,陈平位居左丞相,右丞相王陵性子刚烈,以非刘氏不王的原则力拒。谁料吕后一招明升暗降,一举把王陵排挤出朝堂。陈平则假意赞同,继续留在相位。除此之外,他还摆出一副沉迷酒色的样子,让吕后放松警惕。事后观之,正是陈平的曲伸,才让他能够留在相位,保全了一些在吕后去世后扳倒吕氏集团的权力基础,若他也像王陵那般刚直,诸吕之乱的胜利者恐怕不好说了。

忍一时的从权智慧,不只能用在自身,也可助力他人。当年刘邦策动垓下之战,韩信以封齐王为要求换取出兵。刘邦本大怒,但陈平和张良立刻阻止他,让他先封韩信,以防韩信自立门户而使天下陷入三分的僵持局面,待彻底消灭项羽后,再收拾韩信也不迟。刘邦立刻领悟,这才有了垓下之胜利以及之后统一强盛的汉帝国。

三、长于权衡取舍

凡成大事者,必不拘小节,通往权力顶峰的路途上免不了流血牺牲,若是不懂取舍、优柔寡断,则难免因小失大。刘邦一生有两次凶险的被围经历,一次是被项羽围在荥阳,一次是被冒顿单于围在白登山,而两次都是陈平运用奇计,靠相对较小的牺牲换来了刘邦的安全。

楚汉僵持的成皋之战中,刘邦曾在荥阳城被围困多时,人困马乏、缺兵少粮。此时若想逃跑,必须牺牲一些诱饵。恰好刘邦账下有一义士纪信,愿假冒刘邦、拖住项羽。于是陈平立刻在刘邦同意下写好降书、送给项羽,书中声称要先放数千妇孺,然后归降。当夜,陈平在荥阳东门夜出女子两千人,并由纪信假扮汉王坐在龙车之上,楚军果不追击。当妇孺散尽,纪信的西洋镜被拆穿,为时已晚,陈平和刘邦早已趁夜带少数亲信从西门逃出。之后,纪信被项羽烹杀,但用少数部下换得主帅的保全,在功利角度来看是稳赚不赔的交易,陈平在荥阳所做的取舍保住了汉王刘邦,也成就了义士纪信,虽残酷,但正确。

白登之围的凶险程度较荥阳有过之无不及。刘邦亲征匈奴,自带轻骑北逐之,到平城,步兵大部队还未跟上,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於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千钧一发的时刻,高祖用陈平奇计,派使者游说单于阏氏,冒顿随后解围之一角,刘邦在层层护卫下逃走。《陈丞相世家》称这条奇计的内容世莫得闻,而《匈奴列传》则载陈平用重金贿赂阏氏,让他告诉冒顿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冒顿见原先约定的援兵又没到,担心被汉军反包围,于是放过刘邦。平城雪中,陈平靠重金换得冒顿解围,然相比高祖性命,千金又有何贵,这次权衡取舍,陈平又赌对了。

四、出手阴狠诡诈

前文所述的三种特质,或可被视作智略家的普遍长处,若论陈平智计的标签式特征,秘、阴、诡甚至是毒这样的形容词才配得上。毕竟,连陈平自己都承认自己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多阴祸也。

而最能体现陈平计策阴狠诡诈一面的,当属离间项范,智擒韩信两招。

陈平投入刘邦阵营并取得信任后,汉高祖以陈平为腹心,沈机秘画。因此,陈平的只能可以被定义为亲信谋士,且掌管谍特等隐秘行动。荥阳被围时,陈平说动刘邦,得到黄金四万金,对项羽阵营行反间,间其君臣。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一掷,谣言立起,先是钟离眛等名将被项羽疏远。后来,陈平又教刘邦在接见项羽来使时佯装惊讶,说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随后大大降低招待的规格。楚使归去后如实禀报,项羽果然对范增起疑,范增怒而致仕,不久忧愤而死。仅用金钱和刘邦的一席话,陈平便让楚营分崩离析,失了钟离眛这样的臂膀,又丢了范增这样的智囊,不费一兵一卒,是奇计,也堪称奇迹。

而面对韩信,陈平的诡诈则让这个在疆场上、万军中无往不利的淮阴侯乖乖做了阶下囚。高祖六年,韩信谋反的流言甚嚣尘上,诸将怂恿刘邦发兵讨伐,陈平则通过冷静分析告诉刘邦:在战场上和韩信决胜,胜算并不高。他建议刘邦假借出游云梦泽,以天子巡狩、大会诸侯的惯例召韩信前来,这样韩信定不会生疑,如此,擒韩信一力士之事耳。刘邦依计而行,韩信果然受执,只能空叹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陈平,西汉的功臣。据陈平自己说,他在建立西汉的过程中功劳比周勃大。

平曰:高祖时,勃功不如臣平。——《史记三十世家·陈丞相世家》

周勃,刘邦对他的评价很高。

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史记十二本纪·高祖本纪》

周勃与陈平的谋相结合,最终铲除了吕氏,恢复了刘氏王朝。

陈平对刘邦的贡献很大,而且都是在危机时刻帮助刘邦的。比如荥阳之困,刘邦被项羽困住了,用了陈平之计才解除危险。刘邦在白登山被围也是用陈平之计通融匈奴阏氏最终脱困而出。如果没有陈平之计,这二次刘邦很有可能就埋葬敌人之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陈平就是刘邦的救命恩人。

陈平在韩信这件事情上也是立下大功,韩信希望刘邦封他代理齐王,刘邦大怒时,陈平和张良提醒刘邦,使得刘邦转念封韩信为齐王,稳住了韩信。平定天下之后,采用陈平的计谋,利用云梦泽巡游会诸侯的方法不废一兵一卒抓住了韩信。

按道理刘邦应该对陈平的评价是非常的高的。因为这些功劳都是危机时刻立下的。如果当时刘邦真的自己带兵攻打楚王韩信,怕到时未必能赢,同时天下又陷入死战。

刘邦对陈平什么评价呢?

陈平智有馀,然难以独任——《史记十二本纪·高祖本纪》

这个评价与刘邦对汉初三杰的评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刘邦说带兵不如韩信,运筹不如张良,搞后勤不如萧何,这里给陈平的评价却是难以独任。

陈平的理想是什么?

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史记三十世家·陈丞相世家》

得宰天下才是陈平的真正理想。刘邦作为皇帝给出的这种评价直接影响陈平的仕途。

皇帝对他如此评价,其他人对陈平的评价高吗?

陈平似乎并不受欢迎,诸将对陈平很不满意。

陈平归降的时候,周勃、灌婴等将领就对刘邦提出陈平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人。

他们的理由如下:

1、 陈平在家盗嫂,这个罪行很大。

2、 陈平不忠,先从魏,再从楚,再从汉。

3、 陈平贪污,谁给他的钱多,就重用谁。

这一些全是很负面的评价,完全是质疑了陈平的人品。当时刘邦居然也相信了,当然最终没有影响对陈平的重用。

当然司马迁是不认可这些评价,他用了一个字:"谗"。他在写陈平的时候,特意在开头写了他与他哥哥的关系特别好。他哥哥支持陈平的一切活动,主动承担田地劳作。他嫂子对陈平有意见,他哥就把陈平嫂子赶出家门。

这里就引出一个问题,陈平做了这么多事情,立了这么多功劳,为什么得到的却是如此负面的评价,陈平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1、 陈平的引荐人力度不够

能不能得到刘邦的重用,引荐人是很重要的。陈平的引荐人是魏无知。魏无知在刘邦这个集团中的影响力并不强。刘邦对信陵君是很崇拜的,魏无知据说是信陵君的后代。刘邦对魏无知的信任程度有多大,谁也说不准。

有些朋友说推荐的人很重要吗?

当然很重要,我们以韩信为例。

韩信从项羽这一边跑到了刘邦这一边,一开始并没有得到重要。接着得到了夏侯婴的推荐,依旧没有得到重用。

言於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史记七十列传·淮阴侯列传》

直到后来萧何去追韩信,然后力主推荐韩信,这个时候韩信得到刘邦的重视程度完全不一样了。

於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史记七十列传·淮阴侯列传》

同样是韩信,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相信起作用的不是韩信的才能,而是萧何的分量。

因为这中间所有的条件就增加了萧何这个变量。

当刘邦拜韩信为大将的时候,记载着众人的反应。

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史记七十列传·淮阴侯列传》

然后没有了下文,不要忘记韩信也是从项羽那边跑过来的。

后来韩信被抓降为淮阴侯,樊哙作为刘邦的最核心的成员之一依旧对他保持尊敬。

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史记七十列传·淮阴侯列传》

相比陈平受到刘邦的礼遇之后呢?先是诸将尽讙,然后就是周勃等人说陈平坏话。这显然把不服写在脸上很清晰。

为什么对韩信服,对陈平不服呢?除了韩信的实战军功外,更重要的是看举荐人。你对韩信不服打脸的就是萧何,你对陈平不服,打脸的是魏无知。打脸萧何他们要考虑后果,但打脸魏无知,那后果可以不用去考虑。

2、 陈平的行为

陈平得到负面评价,与他的行为也是很有关系的。

陈平人长的很帅,是一个美男子,但是他为了功名,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居然取了一个嫁了五次的女人为妻。在古代认为嫁了五次之人并不是吉祥之人,或许是克夫等等。但陈平就希望取她,不是因为爱情,而是看中他们家的财富。陈平的老岳父一开始还看不上陈平,是他老岳父的父亲作主最后才嫁的。

平既娶张氏女,赍用益饶,游道日广————《史记三十世家·陈丞相世家》

陈平就靠着张氏家的钱,最终打出了名声。这一种做法的确是被世俗很难接受,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陈平的无奈。

陈平所做的事情一般都是阴谋之事,比如离间项羽君臣,抓韩信,放樊哙等等,这些行为都不太光明正大。连陈平自己都说自己干的事情的确是不好。

陈平曰:"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史记三十世家·陈丞相世家》

一般人对使用阴谋之人都有本能的拒绝和反感。

因为大家喜欢阳光,而不太喜欢阴暗。

当然关于陈平可以从多角度去解读,我一开始对陈平没有怎么留意,但是最近看《陈丞相世家》越觉得陈平不容易,不简单,简直是草根处世的范本。以后我还会继续写关于陈平的分析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

西汉丞相陈平有多厉害?足以比肩“初汉三杰”之一的张良

陈平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之一,虽然他没有列入初汉三杰,但陈平对于刘邦来说也是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陈平帮助刘邦参与了楚汉之战,以及平定异...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