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伯是个怎么样的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9浏览:1收藏

威宁伯是个怎么样的人,第1张

是个明朝中期的将领

王越,字世昌,浚人,明朝中期将领。 长身,多力善射。涉书史,有大略。登景泰二年进士。 廷试日,旋风起,扬其卷去,更给卷,乃毕事。授御史,出按陕西。闻父讣,不 俟代辄归,为都御史所劾。帝特原之。天顺初,起掌诸道章奏,超拜山东按察使。 七年,大同巡抚都御史韩雍召还,帝难其代,喟然曰:“安得如雍者而任之。” 李贤荐越,召见。越伟服短袂,进止便利。帝喜,擢右副都御史以行。甫至,遭 母忧,夺情视事。越乃缮器甲,简卒伍,修堡寨,减课劝商,为经久计。 成化三年,抚宁侯朱永征毛里孩,以越赞理军务。其秋,兼巡抚宣府。 五年冬,寇入河套,延绥巡抚王锐请济师,诏越帅师赴之。河套者,周朔方、 秦河南地,土沃,丰水草。东距山西偏头关,西距宁夏,可二千里。三面阻河, 北拊榆林之背。唐三受降城在河外,故内地。明初,阻河为守,延绥亦无事。自 天顺间,毛里孩等三部始入为寇,然时出没,不敢久驻。至是始屯牧其中,屡为边患。越至榆林,遣游击将军许宁出西路龙州、镇靖诸堡,范瑾出东路神木、镇羌诸堡,而自与中官秦刚按榆林城为声援。宁战黎家涧,瑾战崖窑川,皆捷;右参将神英又破敌于镇羌,寇乃退。明年正月以捷闻,越引还。抵偏头关,延绥告警。兵部劾越擅还。诏弗罪,而令越屯延绥近地为援。寇万余骑五路入掠,越令宁等击退之。进右副都御史。 是年三月,朝廷以阿罗出等扰边不止,拜抚宁侯朱永为将军,与越共图之。破敌开荒川,诸将追奔至牛家寨,阿罗出中流矢走。论功,进右都御史。又明年,越以方西征,辞大同巡抚。诏听之,加总督军务,专办西事。然是时寇数万,而官军堪战者仅万人,又分散防守,势不敌。永、越乃条上战、守二策。尚书白圭亦难之,请敕诸将守。其年,寇复连入怀远诸堡,永、越御却之。圭复请大举搜套。明年遣侍郎叶盛至军议。时永已召还,越以士卒衣装尽坏,马死过半,请且休兵,与盛偕还。而廷议以套不灭,三边终无宁岁;先所调诸军已逾八万,将权不一,迄无成功。宜专遣大将调度。乃拜武靖侯赵辅为平虏将军,敕陕西、宁夏、延绥三镇兵皆受节制,越总督军务。比至,寇方深入环庆、固原饱掠,军竟无功。越、辅以满都鲁、孛罗忽、癿加思兰方强盛,势未可破,乃奏言:“欲穷搜河套,非调精兵十五万不可。今馈饷烦劳,公私困竭,重加科敛,内衅可虞。宜姑事退守,散遣士马,量留精锐,就粮鄜、延,沿边军民悉令内徙。其寇所出没之所,多置烽燧,凿堑筑墙,以为保障。”奏上,廷议不决。越等又奏:“寇知我军大集,移营近河,潜谋北渡,殆不战自屈。但山、陕荒旱,刍粮缺供,边地早寒,冻馁相继。以时度之,攻取实难,请从防守之策,臣等亦暂还朝。”于是部科诸臣劾越、辅欺谩。会辅有疾,召还,以宁晋伯刘聚代。明年,越与聚败寇温天岭,进左都御史。是时三遣大将,皆以越总督军务。寇每入,小击辄去,军罢即复来,率一岁数入。将士益玩寇,而寇势转炽。其年九月,满都鲁及孛罗忽、癿加思兰留妻子老弱于红盐池,大举深入,直抵秦州、安定诸州县。越策寇尽锐西,不备东偏,乃率延绥总兵官许宁、游击将军周玉各将五千骑为左右哨,出榆林,逾红儿山,涉白盐滩,两昼夜行八百里。将至,暴风起,尘翳目。一老卒前曰:“天赞我也。去而风,使敌不觉。还军,遇归寇,处下风。乘风击之,蔑不胜矣。”越遽下马拜之,擢为千户。分兵千为十覆,而身率宁、玉张两翼,薄其营,大破之。擒斩三百五十,获驼马器械无算,焚其庐帐而还。及满都鲁等饱掠归,则妻子畜产已荡尽,相顾痛哭。自是远徙北去,不敢复居河套,西陲息肩者数年。初,文臣视师者,率从大军后,出号令行赏罚而已。越始多选跳荡士为腹心将,亲与寇搏。又以间觇敌累重邀劫之,或剪其零骑,用是数有功。 十年春,廷议设总制府于固原,举定西侯蒋琬为总兵官,越提督军务,控制延绥、宁夏、甘肃三边。总兵、巡抚而下,并听节制。诏罢琬,即以越任之,三边设总制自此始。论功,加太子少保,增俸一级。纪功郎中张谨、兵科给事中郭镗等论刘聚等滥杀冒功,并劾越妄奏。越方自以功大赏薄,遂怏怏,称疾还朝。明年与左都御史李宾同掌院事,兼督十二团营。越素以才自喜,不修小节,为朝议所齮。至是乃破名检,与群小关通。奸人韦英者,以官奴从征延绥,冒功得百户。汪直掌西厂用事,英为爪牙,赵因英自结于直。内阁论罢西厂,越遇大 学士刘吉、刘珝于朝,显谓之曰:“汪直行事亦甚公。如黄赐专权纳赂,非直不能去。商、万在事久,是非多有所忌惮。二公入阁几日,何亦为此?”珝曰:“吾辈所言,非为身谋。使值行事皆公,朝廷置公卿大夫何为?”越不能对。兵部尚书项忠罢,越当迁,而朝命予陕西巡抚余子俊。越弥不平,请解营务,优诏不许。因自陈捣巢功,为故尚书白圭所抑,从征将士多未录,乞移所加官酬之。子俊亦言越赏不酬功,乃进兵部尚书,仍掌院事。寻加太子太保。越急功名。汪直初东征,越望督师,为陈钺所沮。钺骤宠,心益艳之。十六年春,延绥守臣奏寇潜渡河入靖虏,越乃说直出师。诏拜保国公朱永为平虏将军,直监军,而越提督军务。越说直令永率大军由南路,己与直将轻骑循塞垣而西,俱会榆林。越至大同,闻敌帐在威宁海子,则尽选宣、大两镇兵二万,出孤店,潜行至猫儿庄,分数道。值大风雨雪晦冥,进至威宁,寇犹不觉,掩击大破之。斩首四百三十余级,获马驼牛羊六千,师不至榆林而还。永所出道迂,不见敌,无功。由是封越威宁伯,世袭,岁禄千二百石。越受封,不当复领都察院,而越不欲就西班。御史许进等颂其功,引王骥、杨善例,请仍领院事,提督团营。从之。明年复与直、永帅师出大同。适寇入掠,追击至黑石崖,擒斩百二十余人,获马七百匹。进太子太傅,增岁禄四百石。明制,文臣不得封公侯。越从勋臣例,改掌前军都督府,总五军营兵,督团营如故。自是真为武人,且望侯矣。其年五月,宣府告警,命佩平胡将军印,充总兵官。复以直监督军务,率京军万人赴之。比至,寇已去,因留屯其地。至冬,而直为其侪所间,宠衰。越等再请班师,不许。陈钺居兵部,亦代直请。帝切责之,两人始惧。已,大同总兵官孙钺卒,即命越代之,而以直总镇大同、宣府,悉召京营将士还。 明年,寇犯延绥。越等调兵援之,颇有斩获,益禄五十石。帝是时益知越、直交结状。大学士万安等以越有智计,恐诱直复进,乃请调越延绥以离之。两人势益衰。明年,直得罪,言官并劾越。诏夺爵除名,谪居安陆,三子以功荫得官者,皆削籍,且使使赍敕谕之。越闻使至,欲自裁,见敕有从轻语,乃稍自安。越既为礼法士所疾,自负豪杰,骜然自如。饮食供奉拟王者,射猎声乐自恣,虽谪徙不少衰。故其得罪,时议颇谓太过,而竟无白之者。孝宗立,赦还。弘治七年,越屡疏讼冤。诏复左都御史,致仕。越年七十,耄矣,复结中官李广,以中旨召掌都察院事。给事中季源、御史王一言等交章论,乃寝。十年冬寇犯甘肃。廷议复设总制官,先后会举七人,不称旨。吏部尚书屠滽以越名上,乃诏起原官,加太子太保,总制甘、凉边务兼巡抚。越言甘镇兵弱,非籍延、宁两镇兵难以克敌,请兼制两镇,解巡抚事。从之。明年,越以寇巢贺兰山后,数扰边,乃分兵三路进剿。斩四十三级,获马驼百余。加少保,兼太子太傅。遂条上制置哈密事宜。会李广得罪死,言官连章劾广党,皆及越。越闻忧恨,其冬卒于甘州。赠太傅,谥襄敏。 越姿表奇伟,议论飙举。久历边陲,身经十余战,知敌情伪及将士勇怯,出奇制胜,动有成算。奖拔士类,笼罩豪俊,用财若流水,以故人乐为用。又尝荐杨守随、<舌钟>、屠滽辈,皆有名于世。睦族敦旧,振穷恤贫,如恐不及。其胆智过绝于人。尝与朱永帅千人巡边,寇猝至,永欲走,越止之,列阵自固,寇疑未敢前。薄暮,令骑皆下马,衔枚鱼贯行,自率骁勇为殿,从山后行五十里抵城,谓永曰:“我一动,寇追击,无噍类矣,示暇以惑之也。下马行,无军声,令寇不觉耳。”性故豪纵。尝西行谒秦王,王开筵奏妓。越语王:“下官为王吠犬久矣,宁无以相酬者?”因尽乞其妓女以归。一夕大雪,方围炉饮,诸妓拥琵琶侍。一小校诇敌还,陈敌情。未竟,越大喜,酌金卮饮之,命弹琵琶侑酒,即以金卮赐之。语毕益喜,指妓绝丽者目之曰:“若得此何如?”校惶恐谢。越大笑,立予之。校所至为尽死力。 越在时,人多咎其贪功。及死,而将馁卒惰,冒功糜饷滋甚,边臣竟未有如越者

生于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卒于孝宗弘治十一年,年七十六岁。景泰二年(1451)登进士,授监察御史,出按陕西。父丧不归,被都御史弹劾,后被明景帝原谅。天顺初年,启用掌管道章奏,后拜为山东按察使。天顺七年,大同巡抚都御史韩雍召还,明英宗感叹继任人选,李贤于是举荐王越,后召见。晋升为右副都御史赴任。刚行,遭母丧,后夺情视事。王越赴任后,缮修器甲,精简兵卒,减课劝商。成化三年,抚宁侯朱永征毛里孩,王越赞理军务,同年秋,兼任宣府巡抚。

成化五年,蒙古军侵犯河套地区,延绥巡抚王锐求援,王越率军赶赴,在榆林,派遣游击将军许宁出西路龙州、镇靖诸堡,范瑾出东路神木、镇羌诸堡,而自己与中官秦刚守榆林城为声援。各路部队均获胜,敌军撤退。次年,归还途中抵达偏头关,延绥告警。兵部弹劾其擅自离职,明宪宗下诏不为罪,命其赶赴延绥为援,随后破军。后晋升为右副都御史,之后与朱永共同讨伐阿罗出,在开荒川获胜,之后论功升至右都御史。成化六年,加总督军务,负责西方战事,之后与敌军交战。成化七年,遣侍郎叶盛至军商议,当时明军疲劳,请求休兵,与叶盛归还。廷臣认为河套地区不平,三边终无宁日。当时虽然派遣八万部队,但将权不一,迄无成功,宜专遣大将调度。于是拜武靖侯赵辅为平虏将军,敕陜西、宁夏、延绥三镇兵皆受节制,王越总督军务。但战事不利,王越、赵辅纷纷上书蒙古势力强大,必须调遣至少精兵十五万,否则应当退到内地。当时科道纷纷弹劾两人欺谩,恰逢赵辅得病召还,命宁晋伯刘聚代任。

成化七年,王越与刘聚在温天岭击败蒙古军,晋升为左都御史。当时明朝三次调换大将,但都以王越总督军务。经过数次战斗蒙古军决定大举进攻。同年九月,满都鲁及孛罗忽、乚加思兰留妻子老弱于红盐池,大举深入,直抵秦州、安定。王越则绕道率延绥总兵官许宁、游击将军周玉各将五千骑为左右哨,出榆林,逾红儿山,涉白盐滩,进攻其后方,并大获全胜。满都鲁等因丧失妻子畜产,自此不敢再居河套地区,西陲从此数年安定。

成化十年,廷议设总制府于固原,举定西侯蒋琬为总兵官,王越提督军务,控制延绥、宁夏、甘肃三边,总兵、巡抚均听从其节制。后下诏罢免蒋琬,以王越代任,至此三边设总制。后论功加封为太子少保。当时纪功郎中张谨、兵科给事中郭镗等弹劾其滥杀冒功,王越方自以功大赏薄,遂怏怏,称疾还朝。次年与左都御史李宾同掌都督院事,兼督十二团营。汪直掌管西厂用事,与王越结交。王越在朝廷上遇到

以下是白话文翻译:

李震,南阳人。父亲李谦,任都督佥事,李震承袭指挥使。正统九年(1444),他从征兀良哈有功,升为都指挥佥事。后来,随从王骥讨平麓川,进升为同知。

景帝即位后,他充任贵州右参将,在偏桥攻打苗人,将其击败。景泰二年(1451),他随王来征讨韦同烈,攻破锁儿、流源等寨,俘虏和斩杀一千六百人,共同攻克香炉山,俘获韦同烈。进升为都指挥使,驻守靖州。不久因犯罪被调回。方瑛讨伐苗人,请求让李震随军,诏令允许他立功赎罪。后来,他随从方瑛大破天堂等地苗人,仍充任左参将。方瑛讨平铜鼓等地贼人,李震也进入武冈,攻克牛栏等五十四寨。他因斩杀和俘获多,升为都督佥事。

天顺年间,他又随方瑛平定贵东苗人干把猪。方瑛去世后,皇上即任李震为总兵官,取代方瑛镇守贵州、湖广。当初,麻城人李添保因拖欠赋税逃入苗人当中,伪称是唐太宗的后代,拥有部众一万余人,僭号称王,建年号叫武烈,抢掠远近各地。李震进兵攻击,大破李添保。李添保逃入贵州鬼池苗人当中,又引诱群苗出来抢掠。李震擒住了他,送到京师。不久他又攻破西堡苗人。

五年(1461)春,他剿捕城步的瑶、壮,攻打横水、城溪、莫宜、中平等寨,都击破了它们。他长驱进到广西的西延,会合总兵官过兴的部队,攻克十八团等瑶人,前后共俘虏和斩杀数千人。这年冬,皇上命李震专门镇守湖广,以李安为总兵官,镇守贵州。第二年夏他率军从锦田、江华到达云川、桂岭、横江等寨,击破瑶人,俘虏和斩杀二千八百余人。七年(1463)冬,苗人据守赤溪氵南洞长官司。李震和李安分道进兵,斩杀贼人首领飞天侯等人,攻破二百余寨,收复了长官司。他进升为都督同知。第二年冬,广西瑶人侵入湖南,夜间进入桂阳城大肆抢掠。李震派兵分道追击,接连把他们击败,俘虏和斩杀一千余人。

成化改元后,李震守备靖州。都指挥同知庄荣上奏贵州黎平等府紧邻湖广五开等卫,非用大将总领不可,皇上于是又命李震兼镇贵州。不久,他抓获贼人首领苗虫虾。

荆州、襄阳一带贼人刘千斤、石和尚作乱,李震进兵讨伐。贼人屡败,官军乘胜追到梅溪贼人巢穴。官军仗打得不利,都指挥以下三十八人战死,有诏书严厉责备李震。白圭等大军到后,李震从南漳进兵,联合攻击,大破贼人,贼人遂被平定。论功,李震升为右都督。

当时武冈、沅靖、铜鼓、五开等地苗人又纷纷起来作乱,而贵州也告警。李震说贵州终究难以遥制,请求让他专镇湖广,皇上答应了。于是李震回师。由铜鼓、天住分四路进兵,连破贼人,直抵清水江。用苗人为向导,深入贼境。两个月间他攻破贼人巢穴八百处,焚烧房舍一万三千间,斩获三千三百人,而抢劫桂阳的广西瑶人,也被斩杀三千八百余人。当时,李震威名震西南,苗、僚闻风畏惧,称他为“金牌李”。七年(1471),李震与项忠讨平流贼李原,招抚流民九十万人,荆、襄遂被平定。详见《项忠传》。

十一年(1475),苗人又侵犯武冈、靖州,湖湘受到严重骚扰。李震与巡抚刘敷等人分五路进击,攻破六百二十余寨,俘虏和斩杀八千五百余人,俘获贼人子女以万计。论功,李震被封为兴宁伯。当时武靖侯赵辅、宁晋伯刘聚都因功受封,但议论者多对他们有异议,唯独李震功劳最高,没有人有异言。

参将吴经与李震有矛盾,他的弟弟千户吴绶是汪直的心腹,吴经便嘱咐吴绶陷害李震。正好汪直正在排挤项忠,牵连到李震,李震于是被捕入狱,夺去爵位,降为左都督,发往南京闲住。不久,汪直派校尉去刺探情况,他们说李震暗中勾结守备太监覃包,私下通贿赂。皇上大怒,派汪直到南京历数覃包等人的罪行,罚降覃包为孝陵司香,勒令李震回京。汪直败后,李震上诉求恢复爵位,不久去世。

李震在湖湘岁久,熟知苗人情况,善于用兵。一时间论征苗之功,方瑛之后以李震为最。但他贪功冒进,又喜欢交结权贵,竟因此而败。

1 明朝的威宁伯王越这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越为明代成化、弘治时期西北著名军事统帅 ,他姿表奇伟,议论风发。曾三次出塞,收河套地。身经十余战,出奇取胜,动有成算。奖拔士卒,聚集豪俊,用财如流水,因此人们乐于为他所用。又曾推荐杨守随、佀钟、屠滽等人,他们都有名于世。他和睦家族、敦睦故旧,赈济穷困、抚恤贫苦,惟恐做不到。

王越守边时,多挑选锐卒作为心腹将领,亲自与敌军搏斗。他又常常派人侦查敌军的辎重,率军邀击劫掠,或剪除敌军少量的骑兵,因此屡立战功。 他在世时,众人大多责备他贪功。等到他死后,将士骄惰,冒功浪费军饷更加厉害,其后的边臣始终没有超过王越的。

2 威宁伯王公是个怎样的人

是个明朝中期的将领王越,字世昌,浚人,明朝中期将领。

长身,多力善射。涉书史,有大略。

登景泰二年进士。 廷试日,旋风起,扬其卷去,更给卷,乃毕事。

授御史,出按陕西。闻父讣,不 俟代辄归,为都御史所劾。

帝特原之。天顺初,起掌诸道章奏,超拜山东按察使。

七年,大同巡抚都御史韩雍召还,帝难其代,喟然曰:“安得如雍者而任之。” 李贤荐越,召见。

越伟服短袂,进止便利。帝喜,擢右副都御史以行。

甫至,遭 母忧,夺情视事。越乃缮器甲,简卒伍,修堡寨,减课劝商,为经久计。

成化三年,抚宁侯朱永征毛里孩,以越赞理军务。其秋,兼巡抚宣府。

五年冬,寇入河套,延绥巡抚王锐请济师,诏越帅师赴之。河套者,周朔方、秦河南地,土沃,丰水草。

东距山西偏头关,西距宁夏,可二千里。三面阻河, 北拊榆林之背。

唐三受降城在河外,故内地。明初,阻河为守,延绥亦无事。

自 天顺间,毛里孩等三部始入为寇,然时出没,不敢久驻。至是始屯牧其中,屡为边患。

越至榆林,遣游击将军许宁出西路龙州、镇靖诸堡,范瑾出东路神木、镇羌诸堡,而自与中官秦刚按榆林城为声援。宁战黎家涧,瑾战崖窑川,皆捷;右参将神英又破敌于镇羌,寇乃退。

明年正月以捷闻,越引还。抵偏头关,延绥告警。

兵部劾越擅还。诏弗罪,而令越屯延绥近地为援。

寇万余骑五路入掠,越令宁等击退之。进右副都御史。

是年三月,朝廷以阿罗出等扰边不止,拜抚宁侯朱永为将军,与越共图之。破敌开荒川,诸将追奔至牛家寨,阿罗出中流矢走。

论功,进右都御史。又明年,越以方西征,辞大同巡抚。

诏听之,加总督军务,专办西事。然是时寇数万,而官军堪战者仅万人,又分散防守,势不敌。

永、越乃条上战、守二策。尚书白圭亦难之,请敕诸将守。

其年,寇复连入怀远诸堡,永、越御却之。圭复请大举搜套。

明年遣侍郎叶盛至军议。时永已召还,越以士卒衣装尽坏,马死过半,请且休兵,与盛偕还。

而廷议以套不灭,三边终无宁岁;先所调诸军已逾八万,将权不一,迄无成功。宜专遣大将调度。

乃拜武靖侯赵辅为平虏将军,敕陕西、宁夏、延绥三镇兵皆受节制,越总督军务。比至,寇方深入环庆、固原饱掠,军竟无功。

越、辅以满都鲁、孛罗忽、癿加思兰方强盛,势未可破,乃奏言:“欲穷搜河套,非调精兵十五万不可。今馈饷烦劳,公私困竭,重加科敛,内衅可虞。

宜姑事退守,散遣士马,量留精锐,就粮鄜、延,沿边军民悉令内徙。其寇所出没之所,多置烽燧,凿堑筑墙,以为保障。”

奏上,廷议不决。越等又奏:“寇知我军大集,移营近河,潜谋北渡,殆不战自屈。

但山、陕荒旱,刍粮缺供,边地早寒,冻馁相继。以时度之,攻取实难,请从防守之策,臣等亦暂还朝。”

于是部科诸臣劾越、辅欺谩。会辅有疾,召还,以宁晋伯刘聚代。

明年,越与聚败寇温天岭,进左都御史。是时三遣大将,皆以越总督军务。

寇每入,小击辄去,军罢即复来,率一岁数入。将士益玩寇,而寇势转炽。

其年九月,满都鲁及孛罗忽、癿加思兰留妻子老弱于红盐池,大举深入,直抵秦州、安定诸州县。越策寇尽锐西,不备东偏,乃率延绥总兵官许宁、游击将军周玉各将五千骑为左右哨,出榆林,逾红儿山,涉白盐滩,两昼夜行八百里。

将至,暴风起,尘翳目。一老卒前曰:“天赞我也。

去而风,使敌不觉。还军,遇归寇,处下风。

乘风击之,蔑不胜矣。”越遽下马拜之,擢为千户。

分兵千为十覆,而身率宁、玉张两翼,薄其营,大破之。擒斩三百五十,获驼马器械无算,焚其庐帐而还。

及满都鲁等饱掠归,则妻子畜产已荡尽,相顾痛哭。自是远徙北去,不敢复居河套,西陲息肩者数年。

初,文臣视师者,率从大军后,出号令行赏罚而已。越始多选跳荡士为腹心将,亲与寇搏。

又以间觇敌累重邀劫之,或剪其零骑,用是数有功。 十年春,廷议设总制府于固原,举定西侯蒋琬为总兵官,越提督军务,控制延绥、宁夏、甘肃三边。

总兵、巡抚而下,并听节制。诏罢琬,即以越任之,三边设总制自此始。

论功,加太子少保,增俸一级。纪功郎中张谨、兵科给事中郭镗等论刘聚等滥杀冒功,并劾越妄奏。

越方自以功大赏薄,遂怏怏,称疾还朝。明年与左都御史李宾同掌院事,兼督十二团营。

越素以才自喜,不修小节,为朝议所齮。至是乃破名检,与群小关通。

奸人韦英者,以官奴从征延绥,冒功得百户。汪直掌西厂用事,英为爪牙,赵因英自结于直。

内阁论罢西厂,越遇大 学士刘吉、刘珝于朝,显谓之曰:“汪直行事亦甚公。如黄赐专权纳赂,非直不能去。

商、万在事久,是非多有所忌惮。二公入阁几日,何亦为此?”珝曰:“吾辈所言,非为身谋。

使值行事皆公,朝廷置公卿大夫何为?”越不能对。兵部尚书项忠罢,越当迁,而朝命予陕西巡抚余子俊。

越弥不平,请解营务,优诏不许。因自陈捣巢功,为故尚书白圭所抑,从征将士多未录,乞移所加官酬之。

子俊亦言越赏不酬功,乃进兵部尚书,仍掌院事。寻加太子太保。

越急功名。汪直初东征,越望督师,为陈钺所沮。

钺骤宠,心益艳之。十六年春,延绥守臣奏寇潜渡河入靖虏,越乃说直出师。

诏拜保国公朱永为。

3 文言文宋太祖治军原文和译文

太祖朝,常戒禁兵之衣,长不得过膝,买鱼肉及酒入营门者,皆有罪。又制更戍之法,欲其习山川劳苦,远妻孥怀土之恋,兼外戍之日多,在营之日少,人人少子而衣食易足。又京师卫兵请粮者,营在城东者,即令赴城西仓,在城西者,令赴城东仓,仍不许佣僦车脚,旨须自负,尝亲登石掖门观之。盖使之劳力,制其骄惰。故士卒衣食无外慕,安辛苦而易使。

译文:

宋太祖当朝时,通常规定禁军的衣长不能超过膝盖,买了大鱼大肉和酒进入军营的人,都有罪。又制订了轮流守卫边防的办法,想让士兵习惯在外的劳苦生活,而减轻思念妻儿和家乡之情。而且士兵在外面守边的时侯多,在军营里的日子少,每个人都发少量军饷,军队的衣食容易满足。另外,京城守卫军领取军粮时,如果军营在城东,就命令他们到城西的粮仓领取。如果军营在城西的,就命令他们到城东的粮仓领取。而且领军粮不允许租用车子和脚夫,一切都必须自已负责,宋太祖曾经亲自登上石掖门审察这件事。大概是让他们辛苦用力,控制他们的娇气和惰性。所以士兵不羡慕其他人的吃和穿,安心尽力而容易被驱使。

4 《穰苴治军》文言文翻译

司马穰苴是田完的后世子孙。齐景公时,晋国进犯阿和甄,燕国也入侵黄河南岸地,齐国军队大溃败。景公为此忧虑,晏婴因而推荐田穰苴说:“穰苴虽为田氏的庶出子孙,但他这个人,文德可使部下亲附,武略可使敌人畏惧,希望您能验试一下他。”景公召见穰苴,同他讨论军事,大加赞赏,任他为将军,率兵抵御燕晋两国的军队。穰苴说:“臣下出身卑贱,是您把我从民间提拔上来,地位放在大夫之上,士兵并未亲附,百姓也无信任,资望既浅,缺乏权威,希望得到您的宠臣、国内有威望的人来监察军队,只有这样才能办到。”于是景公答应了他的条件,派庄贾前往。穰苴告辞之后,与庄贾约定说:“明天正午在军门外相会。”第二天,穰苴先驰车到达军营,树立日表,打开滴漏,等待庄贾。庄贾一向傲慢自大,喜欢摆架子,认为率领自己的军队而由自己来当军监,不大着急。亲戚僚属为他送别,留下宴饮。直到正午庄贾仍未来。穰苴便放倒日表,截断滴漏,先入“军门”,整顿军队,反复说明各项规定。规定既经确立,到了傍晚,庄贾才到。穰苴问:“为什么迟到?”庄贾道歉说:“本人因为大夫和亲戚相送,所以耽搁了。”穰苴说:“将领从接受任命之日就不顾家庭,从亲临军营申明号令就不顾亲戚,从拿起鼓槌指挥作战就不顾个人安危。现在敌国深入我地,举国骚动,士兵暴露于境内,国君睡不安稳,食不香甜,百姓之命皆系于您一身,还谈得上什么相送呢!”召军正来问“按照军法,按期不到者应如何处置?”回答是:“应当斩首”。庄贾害了怕,派人驰车报告景公,请求救命。人走了,还没来得及返回,庄贾已被斩首示众于三军。

---------------------------------------

三军士兵皆震惊战栗。过了好一会儿,景公派使者持节来赦免庄贾,车子闯入营垒之中。穰苴说:“将在军中,国君的命令可以不必完全照办。”问军正说:“闯入营垒依法当如何处置?”军正说:“应当斩首。”使者大惊失色。穰苴说:“国君的使者不可以杀。”便斩了驾车的驭手,砍断车子的左辅,杀死左边的马,示众于三军。派使者回报,然后开拔。士兵安营扎寨,打井砌灶,饮水吃饭,看病抓药,皆亲自过问,以示关怀。把将军的粮食全部拿来与士兵共享,本人与士兵平分粮食,标准最接近于身体瘦弱者。三天之后集合待发,病弱的人都要求前往,奋勇争先要去作战。晋国的军队听说,撤兵而去。燕国的军队听说,也渡河而溃散。于是乘胜追击,收复境内失去的国土率师而归。进入国都之前放下武器,解除规定,盟誓之后才敢进城。景公与众大夫迎之于郊,依礼慰劳军队完毕,然后才返回休息。见到穰苴之后,把他晋升为大司马。田氏从此在齐国日益显赫。

不久大夫鲍氏、高氏、国氏一伙陷害他,向景公进谗言。景公罢退穰苴,穰苴发病而死。田乞、田豹一伙从此怨恨高氏、国氏等。后来田常杀齐简公,全部灭掉高子、国子之族。到田常的曾孙和,便自立为齐威王,用兵作战,显示武力,极力仿效穰苴的兵法,当时诸侯都来朝见齐国。

齐威王命大夫们追论古代的《司马兵法》而把穰苴的兵法也附在里面,因此号称《司马穰苴兵法》。

太史公说:我读《司马兵法》,内容宏大深远,即使夏、商、西周三代的征伐也未能穷尽其义,从文字上看,未免有点夸大。至于穰苴,仅仅是为小国行师用兵,哪里赶得上《司马兵法》的讲求礼仪规定呢?世上流传的《司马兵法》既然很多,所以不复详论,只为穰苴写了传记。

5 英语翻译威宁伯北伐时;卞庄子刺虎;岳正大胆;

卞庄子刺虎卞庄子发现两只老虎,立即拔剑在手,准备刺杀身旁的小僮劝阻他说:"您看两只老虎,正在共食一牛,一定会因为肉味甘美而互相搏斗起来两虎相斗,大者必伤,小者必死到 那时候,您刺杀伤虎,就能一举两得"卞庄子觉得小僮说得很有道理,便站立等待إ 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为了争肉,真的嘶咬起来,小虎被咬死,大虎也受了伤卞庄子突然 跳出去,挥剑猛刺伤虎,果然不费大力,就刺死伤虎,一举获得两虎ؤSORRY,只找到卞庄子刺虎~或者你把其他文言文的第一句话发给我,我觉得这些文言文可能有其他名字。

6 文言文宋太祖治军原文和译文

太祖朝,常戒禁兵之衣,长不得过膝,买鱼肉及酒入营门者,皆有罪。

又制更戍之法,欲其习山川劳苦,远妻孥怀土之恋,兼外戍之日多,在营之日少,人人少子而衣食易足。又京师卫兵请粮者,营在城东者,即令赴城西仓,在城西者,令赴城东仓,仍不许佣僦车脚,旨须自负,尝亲登石掖门观之。

盖使之劳力,制其骄惰。故士卒衣食无外慕,安辛苦而易使。

译文:宋太祖当朝时,通常规定禁军的衣长不能超过膝盖,买了大鱼大肉和酒进入军营的人,都有罪。又制订了轮流守卫边防的办法,想让士兵习惯在外的劳苦生活,而减轻思念妻儿和家乡之情。

而且士兵在外面守边的时侯多,在军营里的日子少,每个人都发少量军饷,军队的衣食容易满足。另外,京城守卫军领取军粮时,如果军营在城东,就命令他们到城西的粮仓领取。

如果军营在城西的,就命令他们到城东的粮仓领取。而且领军粮不允许租用车子和脚夫,一切都必须自已负责,宋太祖曾经亲自登上石掖门审察这件事。

大概是让他们辛苦用力,控制他们的娇气和惰性。所以士兵不羡慕其他人的吃和穿,安心尽力而容易被驱使。

明史·王越传

  王越,字世昌,濬人。长身,多力善射,有大略。授御史,出按陕西。闻父讣,不俟代辄归,为都御史所劾。帝原之。七年,大同巡抚都御史韩雍召还。帝难其代,喟然曰:“安得如雍者而任之”李贤荐越,召见。越伟服短袂,进止便利。帝喜,擢之。越乃缮器甲,简卒伍,修堡寨,减课劝商,为经久计。又明年,是时寇数万,而官军堪战者仅万人,又分散防守,势不敌。越、辅乃条上守策。尚书白圭复请大举搜套。越仍奏言:“欲穷搜河套非调精兵十五万不可今馈饷烦劳公私困竭重加科敛内衅可虞宜姑事退守沿边军民悉令内徙。”奏上,廷议不决。越等又奏。于是部科诸臣劾越、辅欺谩。会辅有疾,以宁晋伯刘聚代。明年九月,满都鲁等大举深入。越出榆林,行八百里。暴风起,尘翳目。一老卒前曰:“天赞我也。去而风,使敌不觉。还军,遇归寇,处下风。乘风击之,蔑不胜矣。”越遽下马拜之,擢为千户。后分兵薄营,大破之。及满都鲁等饱掠归,则妻子畜产已荡尽。自是远徙北去。初,文臣视师者,率从大军后,出号令行赏罚而已。越始多选跳荡士为腹心将,亲与寇搏。又以间觇敌累重邀劫之,或剪其零骑,用是数有功。十年冬,卒于甘州。赠太傅,谥襄敏。越尝与朱永帅千人巡边,寇猝至,永欲走,越止之。薄暮,令骑皆下马,衔枚鱼贯行,自率骁勇为殿,从山后抵城,谓永曰:“我一动,寇追击,示暇以惑之也。下马行,无军声,令寇不觉耳。”越及死,而将馁卒惰,冒功糜饷滋甚,边臣竟未有如越者。

《明史·韩文传》译文: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考中进士,授予工科给事中官职。中贵人督太和山,侵吞公款。韩文竭力制止,并用余钱换万石米,用来防备赈贷灾荒。九溪土司与邻境部落因争夺土地相互攻打,韩文前往训谕,交战双方都表示服从。

弘治十六年,任南京兵部尚书。此年收成不好,米价高涨。韩文请求提前发放三个月的军饷,户部认为有困难。

韩文说:“救灾如救火,如有罪责,由我承担。”于是打开粮仓发放十六万石粮食,米价恢复正常。第二年任命为户部尚书。 

韩文为人凝重敦厚,和蔼纯美,平时谨慎谦虚。而到面临大事,坚决果断不妥协。武宗即位,赏赐及修建皇家陵墓、完成大婚的各项费用,需要银一百八十多万两,国库无力供给。韩文请求先启用承运库,皇帝下诏不允许。

韩文说:“府藏空虚,赏赐除京边军士以外,请分别给银钞,加一些内库及内府钱。并暂时借用勋臣外戚赐庄的田税,然后下令承运库内官核实库内储积的金银,记录于簿籍,并全部取消各种不急需的开支。”

按旧有规定,监局、仓库内官不能超过二三人,后来逐渐增加,有的一仓十多人,上林苑、林衡署竟达三十二人,韩文竭力请求裁减冗员。淳安公主赏赐三百顷土地,又想夺取任丘百姓的田产,韩文竭力抗争才停止。

韩文主持国家经济两年,竭力遏制权贵幸臣,权贵幸臣对他深恶痛绝。而这时青宫原有宦官刘瑾等八人号称“八虎”,天天引诱皇帝逐狗跑马、放鹰猎兔、莺歌燕舞、沉迷角抵,不理朝政。韩文每次退朝,对同僚谈及此事,便伤心落泪。

郎中李梦阳进言说:“您如果在此时率领大臣坚决抗争,除去‘八虎’也很容易的。”韩文捋须挺胸,毅然改变容色说:“好!即使事不成功,我这个年纪死也无憾了,不死不足以报效国家。”

于是偕同诸大臣直接上疏皇帝,奏疏呈进,皇帝震惊哭泣不能进食。刘瑾等人非常恐惧。刘瑾特别恨韩文,天天派人探察韩文的过失。

一个月后,有人把假银输入内库,于是以此作为韩文的罪状。皇帝下诏降韩文一级官职退休,刘瑾并未解恨,以遗失户籍档案定罪,逮捕韩文入钦犯监狱。

几个月后才释放,罚米一千石输送到大同。不久又再次罚米,韩文家业荡然无存。刘瑾被诛杀后,韩文恢复原官,退休。韩文于嘉靖五年去世,时年八十六岁。

《明史·韩文传》原文: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岁侵,米价翔踊。

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乃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明年召拜户部尚书。

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武宗即位,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帑不给。

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文言:“帑藏虚,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著之籍。且尽罢诸不急费。”

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

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善。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

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过。逾月,有以伪银输内库者,遂以为文罪。诏降一级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狱。数月始释,罚米千石输大同。

寻复罚米者再,家业荡然。瑾诛,复官,致仕。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

扩展资料

《明史》特点:

本纪共二十四卷,就卷数而论,《明史》本纪所占不足全书十分之一,若以字数而论,则所占不及全书二十五分之一。

由此可知本纪在《明史》中所占比例甚小,这是《明史》编纂体例中的一个特点。本纪在纪传体史书中,是以编年形式叙史的部分,《明史》显然是将本纪作为全史之纲,以简明扼要的方式,首列于全书之前,使人在读阅这部史书之时。

首先了解到有明一代历史之概况,而不是使人在读阅本纪时便事无巨细尽览尽知。这应该算是《明史》修纂整体设计上的独到之处。

《明史》本纪的另一个特点,是尊重史实,不以明代官定史论为据。如建文帝年号于成祖夺位后革除,其四年实录仅以元、二、三及洪武三十五年,附于《明太祖实录》之后。《明史》中则专立《恭闵帝纪》一卷,甚为得体。

再如英宗削景泰帝号,情形与建文事相似,《明史》中亦处理得当。清代史家钱大昕曾论称:“其例有创前史所未有者。如《英宗实录》附景泰七年事,称郕戾王,而削其庙号,此当时史臣曲笔。今分英宗为前后两纪,而列景帝纪于中,斟酌最为尽善。”(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九)

明洪武中懿文太子朱标,因早逝而未及继位,建文元年(1399)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成祖夺位后,废其帝号庙号,复称懿文太子。是虽曾有帝号,而未改元登极,故不入本纪,而入列传,但其曾有帝号,亦为史实,又与诸传不同,特于后妃传后,诸王传前立传。

与之同列者,又有嘉靖皇帝之父,兴献王朱祐杬。嘉靖中兴大礼议,特尊其父为睿宗兴献皇帝,也属仅有帝号而已。《明史》本纪不列兴宗、睿宗,正与其以本纪为叙述有明一代历史之大纲有关。

光宗即位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八月初一,死于同年九月初一,在位仅一月,未及改元,遂定以是年八月后为泰昌元年。《光宗本纪》于是附于《神宗本纪》之后,未单立一卷,仅以数百字述过,不失为大纲之作。

《明史》本纪虽以时间长短为本,分卷记史,然而又不尽拘泥于此。太祖在位三十一年,本纪则占三卷,因其为开国之君。成祖在位二十二年,本纪则占三卷,虽可称因其夺位登极,事属特殊,则已有轻重之分。

英宗二卷,尚可因前后各有年号为由,宪宗二十二年,亦占二卷,世宗四十五年,神宗四十八年,同样各占二卷,庄烈帝十七年,亦占二卷。

可见诸人修史,颇以史事轻重叙述,此又符合其立纲之体。总的来看,《明史》本纪,分帝而述,编年记事,又不失为一个整体,笔墨虽少,却完整明了,轻重适宜。

《明史》本纪中一大令人遗憾之处是未能给南明诸帝立纪,这是清初政治形势所决定的。清朝官修史书,不仅不可能给南明诸帝立纪,甚至于列传中亦不立传。清初私家修史,妄谈及此,则也难免于“文字狱”之祸。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考中进士,授予工科给事中官职。核实韦州所立的军功,弹劾宁晋伯刘聚,都御史王越、马文升等滥杀无辜,谎报功劳。不久又弹劾王越推荐李量、王竑事,言语多涉及东西两宫,皇帝发怒,在文华殿的庭堂受到鞭打。事后,进升为右给事中,出任湖广右参议。中贵人督太和山,侵吞公款。韩文竭力制止,并用余钱换万石米,用来防备赈贷灾荒。九溪土司与邻境部落因争夺土地相互攻打,韩玄前往训谕,交战双方都表示服从。过了七年,转任左参议。

弘治元年,王恕因韩文长期没有升迁,任用为山东左参政。过了二年,因倪岳的推荐,升任霊南左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的身份巡抚湖广,调任巡抚河南,召任户部右侍郎。为母亲服丧期满后,起用改任吏部右侍郎,进升左侍郎。十六年,任南京兵部尚书。此年收成不好,米价高涨。韩文请求提前发放三个月的军饷,户部认为有困难。韩文说:“救灾如救火,如有罪责,由我承担。”于是打开粮仓发放十六万石粮食,米价恢复正常。第二年任命为户部尚书。

韩文为人凝重敦厚,和蔼纯美,平时谨慎谦虚。而到面临大事,坚决果断不妥协。武宗即位,赏赐及修建皇家陵墓、完成大婚的各项费用,需要银一百八十多万两,国库无力供给。韩文请求先启用承运库,皇帝下诏不允许。韩文说:“府藏空虚,赏赐除京边军士以外,请分别给银钞,略加一些内库及内府钱。并暂时借用勋臣外戚赐庄的田税,然后下令承运庳内官核实库内储积的金银,记録于簿籍,并全部取消各种不急需的开支。”皇帝不想动用内府钱,便命令韩文逐项经营筹划。韩文从大局出发,努力为国家节省钱财。真人陈应循、大国师那卜坚参等人被罢免,韩文请求没收他们的财产充实国座。按旧有规定,监局、仓库内官不能超过二三人,后来逐渐增加,有的一仓十多人,上林苑、林衡署竟达三十二人,韩文竭力请求裁减冗昌。淳安公主赏赐三百顷土地,又想夺取任丘百姓的田产,韩文竭力抗争纔停止。

主持国家经济两年,竭力遏制权贵幸臣,权贵幸臣对他深恶痛绝。而这时青宫原有宦官刘瑾等八人号称“八虎”,天天引诱皇帝逐狗跑马、放鹰猎兔、莺歌燕舞、沉迷角抵,不理朝政。韩文每次退朝,对同僚谈及此事,便伤心落泪。郎中李梦阳进言说:“您是大臣,按义当与国事休戚与共,光哭有什么用?谏官上疏弹劾这些宦官,执政大臣予以有力支持。您如果在此时率领大臣坚决抗争,除去‘八虎’也很容易的。”韩文捋须挺胸,毅然改变容色说:“好!即使事不成功,我这个年纪死也无憾了,不死不足以报效国家。”于是偕同诸大臣直接上疏皇帝,奏疏呈进,皇帝震惊哭泣不能进食。刘瑾等人非常恐惧。刘瑾特别恨韩文,天天派人探察韩文的过失。一个月后,有人把假银输入内库,于是以此作为韩文的罪状。皇帝下诏降韩文一级官职退休,郎中陈仁贬谪为钧州同知。刘瑾并未解恨,以遗失户籍档案定罪,逮捕韩文和侍郎张缙入钦犯监狱。几个月后纔释放,罚米一千石输送到大同。不久又再次罚米,锺玄家业荡然无存。刘瑾被诛杀后,整玄恢复原官,退休。韩文于嘉靖五年去世,时年八十六岁。

王越生于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年)十一月初五(12月3日)亥时 ,少年寒窗苦读时有感两宋之亡,胡虏入侵之恨,时常愤懑于胸,所以苦读兵书,希望有所作为 。他身材修长,力气大而善射,涉猎书史,颇有谋略。

明代宗景泰元年(1450年),王越参加顺天府乡试,中第三名。

景泰二年(1451年),王越参加会试,登进士第,为第三十三名,与马文升、余子俊、秦竑、徐廷章等同科。同年,授浙江道监察御史。

景泰三年(1452年),巡按四川。

景泰四年(1453年),遭父丧,王越未待他人接替即回乡守孝,被都御史弹劾,代宗特别原谅了他。

景泰七年(1456年),守丧期满,被起复为山东道监察御史。左都御史寇深颇为欣赏王越,将诸道章奏都交给他处理。

天顺四年(1460年),被越级提升为山东按察使。

天顺七年(1463年),大同巡抚都御史韩雍召还,明英宗感叹继任人选,内阁学士李贤于是举荐王越,英宗召见王越,见其穿着宽衣短袖,举止敏捷,颇为喜爱,便晋升他为右副都御史,前往赴任。同年,遭母丧,回乡守孝,被朝廷夺情视事。王越赴任后,缮修器甲,精简兵卒,减课劝商。 成化三年(1467年),抚宁侯朱永征毛里孩,王越赞理军务。同年秋,兼任宣府巡抚。

成化五年(1469年),蒙古军侵犯河套地区,延绥巡抚王锐求援,王越率军赶赴,在榆林,派遣游击将军许宁出西路龙州、镇靖诸堡,范瑾出东路神木、镇羌诸堡,而自己与中官秦刚守榆林城为声援。各路部队均获胜,敌军撤退。

成化六年(1470年),捷报上达朝廷,王越引军回京。回师途中抵达偏头关,延绥又告警。兵部弹劾其擅自离职,明宪宗下诏不为罪,命其赶赴延绥为援,敌军一万多人分五路入侵,王越命许宁等率军将其击退,晋升为右副都御史。 同年三月,朝廷因阿罗出等扰边不已,命王越与朱永率军讨伐,破敌于开荒川,诸将追击逃敌到牛家寨,阿罗出被乱箭射中逃走。王越论功升至右都御史。

成化七年(1471年),王越因将要西征,辞去大同巡抚之职。宪宗同意,加总督军务,负责西方战事。当时敌军有数万之众,而官军能作战的只有一万人,又分散防守,其势无法抵御敌军。王越与朱永便上奏攻、守二策。兵部尚书白圭也以此为难,请求宪宗敕令诸将防守。同年,敌军再次入寇怀远等诸堡,王越等将其击退。白圭又请求大举“搜套”。

成化八年(1472年),朝廷派侍郎叶盛至军商议,当时朱永已被召回,王越以明军疲劳为由,请求休兵,与叶盛归还。廷臣认为河套地区不平,三边终无宁日。当时虽然派遣八万部队,但将权不一,迄无成功,宜专遣大将调度。于是在同年五月拜武靖侯赵辅为平虏将军,敕陜西、宁夏、延绥三镇兵皆受节制,王越总督军务。但战事不利,王越、赵辅纷纷上书鞑靼势力强大,必须调遣至少精兵十五万,否则应退到内地。当时科道纷纷弹劾两人欺谩,恰逢赵辅得病召还,命宁晋伯刘聚代任。 成化十年(1474年),廷议设总制府于固原,举定西侯蒋琬为总兵官,王越提督军务,控制延绥、宁夏、甘肃三边,总兵、巡抚均听从其节制。后下诏罢免蒋琬,以王越代任,至此三边设总制。后论功加封为太子少保。当时纪功郎中张谨、兵科给事中郭镗等弹劾其滥杀冒功,王越方自以功大赏薄,遂怏怏,称疾还朝。

成化十一年(1475年),与左都御史李宾同掌都察院事,兼督十二团营。汪直掌管西厂用事,与王越结交。王越在朝廷上遇到大学士刘吉、刘珝,称:“汪直行事亦甚公。如黄赐专权纳赂,非直不能去。商、万在事久,是非多有所忌惮。二公入阁几日,何亦为此?”刘珝则答道:“吾辈所言,非为身谋。使值行事皆公,朝廷置公卿大夫何为?”王越不能回答。

成化十三年(1477年),兵部尚书项忠罢免,王越应当升迁,但朝廷却授予陜西巡抚余子俊。王越感到不平,请解营务,宪宗优诏不许。他又通过御史自陈屡次的战功,被以前兵部尚书白圭压下。余子俊亦称王越赏不酬功,宪宗于是进王越为兵部尚书,仍掌都察院事,加太子太保。 成化十七年(1481年),王越再次与汪直、朱永出大同,于黑石崖追败鞑靼,擒斩一百二十余人,获马七百匹。以功进拜太子太傅,增岁禄四百石。改掌前军都督府,总五军营兵,仍提督团营。同年七月,宪宗命汪直总督军务,王越佩平胡将军印充总兵官,统京军精锐征剿鞑靼。因鞑靼军退,王越等请班师,宪宗不允。

成化十八年(1482年),挂靖虏将军印,寇犯延绥,王越调兵援助,颇有斩获,后因调兵与汪直结怨。 成化十九年(1483年),汪直得罪,王越亦被下诏夺爵除名,谪居安陆,三子以功荫得官者,皆削籍。

王越在听说使者抵达后,曾想自杀,后来发现敕令中有从轻处分的话时,才稍感自安。王越自负豪杰,高傲自如,为礼法之士所忌恨。他的饮食供奉模拟王者,射猎声乐恣意享受,即使被谪迁也未减损。在王越获罪时,朝臣中有不少人认为对他的处分过重,但终究无人为他陈情。

成化二十年(1484年),王越于安陆结屋山岩下闭户读书。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王越上疏诉冤,未果。 弘治元年(1488年),明孝宗朱祐樘初即位,王越再次上疏诉冤,获赦回乡。

弘治七年(1494年),因王越多次讼冤,孝宗诏复王越为左都御史,命其致仕。

弘治九年(1495年),土鲁番攻哈密,鞑靼小王子攻掠大同、宣府,边境告急,监察御史杨逊、户部办事进士马文盛等均上疏举荐王越。

弘治十年(1497年),小王子屡次扰边,陕西三边(延绥﹑甘肃﹑宁夏)大扰,廷议复设总制官,先后会举七人,均未合孝宗心意。吏部尚书屠滽想要举荐王越,对马文升说:“此重任必须要用这类人来担当。”遂将王越列名上书,孝宗准允 ,便复王越原职,加封太子太保,总制甘、凉边务,兼巡抚。王越言甘镇兵弱,非用延、宁两镇兵难以克敌,后请兼制两镇,并解巡抚职。

弘治十一年(1498年),鞑靼进犯贺兰山,王越分三路进兵,直捣贺兰山,斩首一百余级,俘获马、骆驼数百只,并追至柳沟(今甘肃平罗西北),获驼马牛羊及器仗数千。以功进少保兼太子太傅,其余兼任如旧。

八月,王越经略哈密事件,针对土鲁番击破哈密的形势,奏议道:“哈密不可弃,陕巴亦不可弃,宜仍其旧封,令先还哈密,量给修城筑室之费,犒赐三种番人及赤斤、罕东、小秃列、也克力诸部,以奖前劳,且责后效。”孝宗允准,遂复封陕巴为忠顺王。 王越得胜之后,恰逢宦官李广得罪自杀,谏官连续上章弹劾,指责王越为李广同党。孝宗虽对此事不加过问,担王越闻言后内心忧恨交加,终于弘治十一年十二月一日(1499年1月12日)在甘州(今甘肃张掖)逝世,享年七十三岁。孝宗为其辍朝一日,追赠太傅,谥号“襄敏”,谕令祭九坛,派进士王守仁负责督造王越墓,荫补其孙王烜为国子生。

在明代顾其言的《皇明百将列传评林》及黄道周所著的《广名将传》中,王越均位列其中。

威宁伯是个怎么样的人

是个明朝中期的将领王越,字世昌,浚人,明朝中期将领。 长身,多力善射。涉书史,有大略。登景泰二年进士。 廷试日,旋风起,扬其卷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