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姓家谱辈分排列
熊万军,湖北省天门市。1420年子清子洪两公从江西迁湖北天门市小堤口,清公生有五子,洪公生有四子,九房1993年重修谱目前约十万之众,一百字辈祖继师文业,燕冀以次传,元运亨南纪,长源衍万川,敬守思纯武,,,,,,家声震楚天。堂号三楚世家
相传在清朝咸丰十年,清朝的曾格林沁和捻军在这一带展开拉锯战,给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有史料形容“捻军过如篦子,官军过如洗”,可以想象得到当地的老百姓是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后来,老百姓为了自保,在贾姓和万姓两位绅士的倡导下,开始修寨。据说,这个倡议得到了附近360个村庄老百姓的响应。于是,这360个村庄的老百姓用了2年多的时间,在黄河故堤上建了一个大寨子,名安良寨。因是贾姓绅士倡导筑寨,又名贾寨。在寨里,360个村庄的老百姓各自以自己的村名划片定居,因此,寨内有360个庄名。俗语“刘口的坊子,贾寨的庄子”就是形容贾寨内庄子多。平时,村民在寨里居住,农忙时回原村庄种地,很好地保护了当地百姓的利益。后来,贾寨成为附近有名的大村寨,设了4个门,东门称“东望纶城”,南门称“气蒸古亳”,北门称“声震河阴”,西南门称“南通睢阳”,没有西门。
贾寨西南有个村庄叫黎丘寺,因村东有一座古庙黎丘寺而得名,相传建于明朝洪武年间,香火很旺盛。传说康熙的父亲曾在此隐修,康熙曾到此寻父。古庙毁于“文革”期间,现有20世纪90年代在原址上修建的庙院。
1949年,设贾寨区,1958年建贾寨公社;“文革”期间,辖区内的村庄整合为6个大队,分别叫幸福、保卫、民主、治安、新民和利民;1986年建镇,1997年,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25万,辖保卫、利民、幸福、治安、新民、民主、蔡园孙楼、张堤口、万庄、潘庄、前余庄、刘场、大刘庄、孙名杨楼、张瓦房、万堤口16个行政村。2005年,撤销八里堂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贾寨镇管辖。
我也是高阳的你是那村的 看看底下有资料没有 !
魏家佐,明成化年间魏由中从山左(即山东)迁来建村,故名原属里县,民国29年入属高阳
高阳县传为颛顼故都,八才旧里商代即有人群聚落汉高祖六年始置高阳县明洪武年间由旧城迁丰家村至今此前的高阳,其时是旧城,这也是旧城的来历
南关其实包括黄庄,李家庄,中华民国时并入高阳
北蔡口,因位于蔡家口北称北蔡家口,后简北蔡口蔡家口亦改南蔡口明(1404~1412)王,常二姓由山西,刘,高二姓由本县刘庄(今无)迁来建村
于八,宋初陈姓建村于鱼坝口之北称北鱼坝口,后简北于八口,后简北于八相传此地西分唐河之水形成坝口,称鱼坝口张,王建村之南称南于八
赵堡店,宋末当地豪强志士为抵抗外族侵搅,建堡自卫,因打赵王棋号,名赵王堡。明永乐年间设官道于村北,民沿道设店无数,故名。之前,亦称北赵堡。又一说,此为古水域,名赵堡淀,后干涸。明,山西迁来定居,称赵堡店。
尖窝,宋代甄姓在此建村,以熬盐为生,称村为煎盐窝。清简称煎窝。1958年改尖窝
边渡口,好像因为在县边上,有渡口而名。
赵堡店,宋末当地豪强志士为抵抗外族侵搅,建堡自卫,因打赵王棋号,名赵王堡。
明永乐年间设官道于村北,民沿道设店无数,故名。之前,亦称北赵堡,此为古水域,名赵堡淀,后干涸。明,山西迁来定居,称赵堡店。
北沙,因南有大片沙地,风吹沙起,不见天日,杀气凛凛(笑谈) 故名
团丁,相传此处为水泊,姓马的 姓桑的走到这 船搁浅走不了了 定居 民俗称船丁 后叫团丁 ,又一说 该村形状像船 叫船丁后叫团丁
岳家佐,因为岳姓建村而名,不是岳飞后衰落杨家务有人搬来定居,但仍叫岳家佐所以,该村于杨家务有千丝干系
苏果庄,于1404年苏姓建村,村人以'哥'互称(有点怪怪的),故名苏哥庄,后演变成苏果庄
赵官佐此地原属官田,叫官屯运河,(指赵王河,不是京杭运河,)贯川此地,改称赵贯屯明建文年间,王氏定居,朝廷有人,挺牛,不纳粮还佐收税,又改赵贯佐,后再改赵官佐
古有安洲八景之说,指:云锦春游,齐云远眺,石臼停舟,白洋垂钓,柳絮飞滩,蒲口落花,板桥晓月,易水秋歌,八景其中,蒲口落花就是蒲口村,因靠近蒲水渡口,固名
莘桥,传为唐代司马殷峤建,也可能是他后代,叫殷峤,后谐音新桥清改为莘桥老有历史的一个村啊
光绪年间,东赵堡村民离村另建,称赵堡新庄,后改为赵堡辛庄
南圈头,元代始有人居住山西移民于明代迁来扩建,因居马家河南桥头,名南桥头,后改南圈头
赵通,北魏时已有人居住。赵王河流经此地,起名赵通。
季朗,为宋兵寄存粮饷之地,故称寄粮庄。后改季朗
布里,原属赵王堡(即赵堡店)管辖,后渐成村,称堡里,后改布里。曾分南,北布里。其中,北布里亦叫安澜村(很美的名字),有座安澜桥的,布里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地方,布里人有理由自豪。在中国革命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蔡和森,在这里工作一年多,毛泽东也相当重视。原于李石曾,段子均创建的留法学校。这也是我们的骄傲。
于堤,唐朝吧,韩氏由陕西去不定哪(惭愧,记不得了),途径本县,定居,因有愚堤,故名愚堤村。
高阳本属九河下潲,十年倒有九年涝的,经常修葺水利。康熙年间,直隶巡抚于成龙督修愚堤,就改为于堤,村名亦改。
赞 0
2010-4-29 01:38回复
1203200 2楼
南马,宋时此地有牧马场,该村居之南称南马牛姓建村原在孝义河堤西畔,两次西迁至此
南路台,挺老的村子,据说在宋代以前其时,此地附近多水,有一块陆地很高,人称陆台许姓建村南部,称南路台刘,阎二姓建村北部称北路台
马果庄,明马姓由山西迁来建村,村民以'哥'互称,遂叫马哥庄,后称马果庄
西演,村东有淀名罗汉,村建西沿名之,后称西演。
后柳,应是后柳滩吧,安州八景之一柳滩飞絮之地,有药王庙,该村在北而名。
邱佐,应是丘佐吧,因丘姓建村位庞佐南而名。
相传此地原有杨柳十八村,柳树千棵,遮天蔽日,春,柳絮纷飞,如晴空舞雪,阡陌迷离。
于留佐,本村建于宋代。以临河道水易泄,名易流佐。还是有几分幽默的。又因有儒生溺死,村人又起名儒留佐,看来该村还是有才气的。后称于留佐。
晋庄,传唐末晋王李克用在此屯兵,名晋王庄,后称晋庄。
野王,明建村似乎姓杨因邻村较远,大家都说该村是在大野洼咧,遂叫野洼后改野王
庞口,周代赫平元自幽州迁来建村,因傍古高河,称旁口后改庞口
傅家营,因傅姓建村而名
付家营,说说顺安军付家营传顺安军曾设营田务顺安军是政区建置,一种名称,就像保定,里县一样,而不是军队番号宋置辖今高阳全境,清苑东,任丘西,安新南曾为金据
让我们热血沸腾的是,1127年,顺安军不肯奉旨归降,群起反抗,金调兵杀百姓数千人,这绝对体现了高阳人的抗争精神
前柳,后柳,西柳,差不多都是因为一座药王庙,而定方位,此地原为安州八景之一,柳树很多,因此嵌一柳字吧。
皇亲庄。倒是有皇室宗戚原因而起名。传有皇亲在此建皇庄。
陶口店,原来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叫桃花淀。建村后,村民烧陶器很有名,就叫陶口店
东留果庄,原为刘姓建村,因在高阳(这里指旧城)附近,起名刘郭庄。后冉姓五兄弟由蠡县迁来,改为留果庄,为区别后建的西留果庄,又加以东字。
杨家务,古村来历已不可考宋,顺安军设水路营田务,并设一个税务机构,由姓阳的主持,就叫了杨家务
坎苇该村因位洼地多苇而名北坎苇比南坎苇建村要早 苇地里扔大镰,谜底是坎苇
苇元屯,建于唐代因傍水多苇称苇园宋顺安军设营田务,所以也有人叫苇营儿后改屯田务,故称苇园屯后改苇元屯
田家庄,很小的一个村子田姓自明代搬来定居得名初并不成村,只有几家
堤口,原名狼虎口王,高二姓建村处于分水道冲,就象入了狼虎之口,故名万历年间修横堤至此,故又称老堤口民国分二村
关于横堤,明万历年间修筑值得一提的是县令周之藩万历三十九年,横堤崩溃,周县申请经费未果,便拿出俸银,雇民修建他下泥地之中,与民同苦,全县感动,争相而来,八天竣工
高阳位于多河下游,人称九河下潲远古时更是一片汪洋,赵布新庄一带传是高阳最早的陆地所以一大部分村子取名都与水有一定关系
西柳,因处河道西多柳而名建于金代
斗洼,明朝苑氏自里县北郭丹搬来,该村四周高,中间洼,因此叫斗洼
王福,如果高阳是颛项故都,那么王福是他的别墅,是打猎的行宫,当然驻兵把守,颛顼家属有也住这里的,称王府,后改王福也有说该村好,福地也,故名王福的事实上该村风水确实不错,历史上做宫者无数,单知县就有十多名之多,但最有名的首推李乘云 王福大坟,经我多发查证,应是韩荩光之墓。韩荩光,高阳于堤人,曾任中牟县令,顺治年间进士,属于古代焦裕禄式的人物。在任期间多施善政,百姓归乡,编篡中牟县志,后死于案桌之上。康熙自国库拨款为其修墓,全县大车每人一车土,安葬之日数万人为其发葬,其墓考究按文房四宝造型建筑,在京畿只有曾国藩墓能与其相比拟。其墓大多伤于文革,现在只能大概见其轮廓。
2010-4-29 01:38回复
1203200 3楼
旧城的土疙瘩,位置应在村东,是则剬顼之墓。旧城村东北有土疙瘩,名磕鞋冢,传宋军倒鞋中土而成,下有地道,亦宋军建制。
北圈头,古马家河流经此地,河上架有南桥,北桥因位于北桥头名北桥头,后谐音北圈头
马家河上文也有提及,即现在的孝义河
板桥,传古时有河流经过,有桥树碑云,登石望月铁板桥,故名板桥。安州八景之一
徐果庄,不太确切,尖窝那边那个吗/ 是则是,因徐姓建村,名徐家庄,后因广种桑榆,改徐果庄
周家辛庄,源于任丘百尺周家。有人自该村迁出建庄,称周家新庄,后写周家辛庄
布里上文有述,南布里亦是。大约清康熙年间,因村民纠纷分为南北布里。雍正年间,北部里,改为安澜村。
安州,指安新安州。 古称儒阳,盖因在儒水之阳也。 八景之说由来已久,前文有述,不再多言。 高阳占其三。上文均有述。其中易水秋歌,也不在高阳,出于个人喜欢。其余四景,那就简单说说,与高阳没连系的。
博士庄,原名史家庄,盖因史姓建村。后王姓出一博士,改博士庄
利家口,相传乃蔺相如的故乡,称蔺家口,后谐音利家口。
北圈头上文有述。刘家连城,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古龙的书,知道十二连环坞,但我们高阳确有十二连城。有王,张,严,石,刘,尹,穆,李,等十二盟兄弟各居一地,叫十二连成,后南部几组南连城,1939,分两村,本村刘姓多,得名
三房子,顺治年间,有张氏,段氏,辛氏建屋定居,人称张家房子,段家房子,辛家房子,后合为一村,称三房子。其中段有说是教台段
西庄,盖因在楞严塔西得名。其村亦出孙岳,陆军上将,北伐一路军总司令。 楞严塔,也称赵通塔,宋时建,用以了敌
西河大鼓,创始人马大河,又名马三峰,生于教台,后随母改嫁至端村,在端村,马唱到:端村人来,教台种(zhuo三音),生来就叫马大河。马增芬之父连登居北京改进独成一派,为其后人,郝艳霞生于辽宁,据说原籍教台不知是否确切
于留佐上文有述。晋庄上文有述。值得一提的是,北晋庄原有两个村子,尚建有北晋庄堡。有村杨家佐因建于堡东,称杨家左,后名杨家佐。
三坊子的来历和教台当家院密不可分,教台当家院为冀中最大地主之一,且历史久远,三房子原为给其种地的佃农,以段氏最早,因离教台当家院(今教台村桥西)较远不便,随在种地处盖房居住,后张、辛两姓也来此成为佃农,繁衍至今,教台村南称南场,为当家院的场片
老调源于流行在保定东白洋淀的西河调,后有一姓韩的自幼从蠡县迁居至此,迷恋于是,后经其整理便有了老调的雏形,传唱于高阳、安新淀南一带,并开始步入天津、北京、保定等城市,1953年(也可能是1954年)高阳老调剧团成立,是最早的老调专业剧团。
难教台,燕王扫北时设教兵台。位南名南教台。
归还,原有桂花树,毁于南归还西明朝。谐音归还。树南男归还。树北,北归还。南归还西,西归还。系南归还迁出。
南归还四姓建村,北归还三姓建村
古代这里有堡,靠近潴龙河。村民为祈福去灾,名龙化。因南处,名南龙化。北为北龙化。有传说刘基曾欲在此建都,因龙化一名而打消念头。传说而已。
潴龙河自南向北,为季节性河流。 上游纳沙河,滋河,小唐河,北入白洋淀。
2010-4-29 01:38回复
1203200 4楼
无影山,旧县志确有记载,亦有诗云,天上有关临胜境,日中无影落瑶坛。说的就是无影山。在旧城。传尚有苍山,洗马池,均已不见。旧志云,无影山,旧城西北约一里许。山峰日照无影,今垒然丘耳。
宋景德四年,战争少有,宋军营田,屯田务,河槽渡口,开始有人居住,高阳及附近县出现了许多以营,田,河,务,口为名的村庄,有四古屯,三古务之说。旧城以东,至今有十营九务。
延福屯,大约始于唐朝,召流民在此开盐池,设盐屯,后渐成村,称盐夫屯。后,村有雅士,易名延福屯。
田家佐,明田姓自山西迁来建村,称田家庄,清因佐收赋税,易名田家佐。
关于六郎延召,所需篇幅过长,只作寥寥数语。高阳塘淀密布,深不可涉,浅不可舟,辟为险固之地,与霸州益津关,雄州瓦桥关,并称三关,时高阳关亦称草桥关,设在三岔口一带。太宗年间,移旧城,即当时的高阳,称高阳关。宋景德二年,杨延昭自保州调任高阳关副都部署,在任九年病死。杨延召功勋卓著,且品德高尚。事迹甚多,苦木不一一详述,单说其屯田。杨延召有许多军事发明,屯田只是其一。他在关外挖河渠,置斗门,垦荒地,植水稻,广种桑榆。此举后人颇赞,并广为引用,最成功的一人便是明兵部尚书孙承宗
宋朝的“三关”则是瓦桥关(也称雄关,在今河北雄县境内)、益津关(在今河北霸县境内)、草桥关(或淤口关文安境内)据史实杨延昭二十多年的戍边生涯都是在沧州(包括今山东的西北部的无棣)北部的“三关”前线度过的,这是历史的真实,而不是戏剧的艺术演义。
旧城又称龟背澶洲府,为高阳县先前之县城,历经国、州、城、府、县、镇、村,你明白吗?世界许氏宗亲会的来历你或许知道一二。旧城有历来传说,聘出的闺女往北不走正北的街口
黄帝25子。正妃嫘祖。嫘祖生二子,一名青阳,一名昌意。昌意子名颛顼。此人便是我国远古第二帝。曾有苍舒,仲容等八才抚佐,初国高阳。这个高阳,就是旧城。高阳,盖在高水之阳也。汉高祖六年始置高阳县。明洪武三年因水患西迁,此地称旧高阳城,后称旧城。 旧城历史久远,传说众多,不是一朝一夕说完的
高阳有好几个村子消亡。其中包括许姓的渊源塔头村。原因大致有三。一为水淹。二是一种硬盖得红虫吃人,咬人即死。三,战争。其中燕王扫北时,曾在这里屠村无数,梅果庄东北,和西龙化之间以前有一村,因瘟疫消亡,关于消亡的村庄,列举几个。刘庄,南蔡北蔡之间。 银庄,梅果庄村北。 太平庄,教台村东南。 王家坨,辛侨东。
小冯村,很有意思的一个村。曾数度改名,元朝聂姓建村,名小堡村。后易小福村,村民强横,人又称小霸村,解放前,还叫过赵元佐。大约在1944_1946年间改称小冯村
梅果庄,该村成于元代,由梅姓建村,称梅庄,该村有一段时间属于石氏村,大家就叫他梅郭庄,后改称梅果庄。
都曹口,张姓建村。因位于都漕河渡口,而名都曹口。
石氏,村建于汉代。村有碑云,汗永元石将军里也。故名石氏里。后称石氏。
小王果庄,原名王古庄。后称王果庄,为区分东边的大王果庄,又叫小王果庄。
骆屯,原属北圈头。清朝骆姓定居自立,冠其姓称骆家屯
宋代梁姓建村,称梁村,后梁姓渐无,清代改良村
南赵堡成村较晚,因位于赵堡店村南,称南赵堡。
2010-4-29 01:38回复
1203200 5楼
宋时,高阳关兵多将广,良马甚多,所需草料供给不是很充足,就在关北寻水草丰富的水淀,设马棚监,专饲马。此淀即名马棚淀,在今龙化、蒲口一带。
拥城原名淀边村,盖因处淀边也。明有人迁来定居,改名雍城,取四面水雍之意。后简化成拥城。
刘家庄,系杨家务有人搬来。刘姓,故称刘家庄。
有村名龙化。盖因此村古代临潴龙河道,“以猪化龙”取一个祈福镶灾的意思,故名龙化。有南龙化,北龙化。
明永乐年间,曹姓自山西搬来在北龙化村西建村,名西龙化。
永乐年间戴姓自山西搬来,冠其姓称戴家庄,后简化为代家庄
宋代即有此村。史姓建村。称史家庄。后因河流改道,本村居河道之南称史家左,建国后改史家佐
河西村,因位于河道之西,名河西。
庄头,原属于河西。原名桩头,好像和防水排桩有些联系。后改名庄头
辛留佐,系刘姓自蠡县刘佐搬来建村,称新刘佐。后刘姓衰落,改新留佐。后简写为辛留佐。
东街原为丰家口
南蔡家口,蔡姓宋时建村,因濒临古滱水渡口冠其名称蔡家口。后为区别北面的安新蔡家口,更名为南蔡家口。也叫南蔡口。
高阳县的移民大约是明永乐二年,即1404年后迁来。自山西省洪洞县城北广济寺旁古槐树下。在一定意义上有积极的方面,比如果树栽培,比如商业活动。另有小兴州的说法。
移民到高阳之后,曾在三岔口集结。再分散各村。
古有利家口王家大户,王福村王驸马世家的记载,没有南蔡家口王姓的记录。
留祥佐,建于北宋末期,曾因赵王堡屯兵故址命名赵堡屯,后因河流改道,村民择吉祥之意改称留祥佐。该村出过高人啊,否则,留祥之语不易想出啊。
北佛堂教台上文有述。
孟仲峰,建于周代末期,吴、杜二姓建村。相传此地曾有两座土山,称孟峰、仲峰,遂称村名孟仲峰。
尚家柳,宋初尚姓建村称尚家里。明代邓文德自北佛堂搬来定居,尚姓渐绝,留下许多柳树,故改名尚家柳
杨庄,清代有杨姓自庞口迁来定居,冠其姓称杨庄。好像也叫东杨庄,是为了区分西北边的杨家庄。
东王,西王应该是东王草庄,西王草庄宋时为官兵屯积军草之地,民称皇草场明代移民在东西各建村落,故名东\西皇草庄,清代又将皇字改为王字
西庄上文有述。值得补充的是,此村西南有关帝庙,北二里为古安洲界,西南里许有运河故道。孙承宗、孙岳的故里。
明洪武三年,因为水涝,高阳由旧城西迁丰家口。丰家口为运河渡口,在今圈头的西北面,高阳的东街一带。
古人讲究吉利,丰家口有丰富丰厚之意,村南有马家河流过,交通便利。高阳数水,也因此可使高阳继续处于河之阳。高阳的初得名,就是因为处于高河之阳。高河,以后我会给大家讲述。
丰,为周易64卦之一,离下震上,火上行风,颇多吉祥。更有诸多丰字命名的地方,如丰京,丰镐,有周朝800年天下,所以,丰家口是高阳理想的搬迁地方。
明景泰年间,山东人鲁能知高阳县事。此人清正廉明,体察民情。甫上任便缉捕盗贼,修桥筑堤。修建庙学。1460年,鲁能修筑高阳城池。置四门,南城沾化门,北城迎恩门,东城东作门,西城西成门。
2010-4-29 01:38回复
1203200 6楼
梁庄,清代梁姓三兄弟自山西搬来,逐渐繁衍成村,人称梁家庄,也叫北梁家庄,为的是区分西南的梁家庄。
庙子,称隆和庄。
嘉庆十八年,满人元善来建此庄。后于村西北角建一座麦王庙,供天、地、风、雨、雷、雹六神,取尊贵六合之意名隆和庄。时因有大庙,亦称庙子。
1957年因为修潴泷河分洪道,全村搬出。现又有人定居,仍称隆和庄
古旧城人称龟背澶州府,高阳巧得是也出土了一座石龟。于是新高阳城大体延续了旧城街道的特点。比如,南街长,北街短,东街长,西街段。四条主街名称相同,柴市街,枣市街,辘轳把街等也名称相同
邱佐,应是丘佐吧,因丘姓建村位庞佐南而名 丘家左。后改为,丘家佐。
相传本村为唐太宗时帅府司马殷峤之后裔所建,称殷峤。后谐音新桥。宋时有史书记载新桥镇之说。清时改写为莘桥。
西河,唐代此地有两条河流经过,一名东河,一曰西河。该村以河命名,盖因傍于西河也。秦、曹、吕、季四姓建村。
赵官佐,上文有述。值得一提的是赵王河。赵王河指宋军开挖的运粮河。该河由季朗、王草庄,经赵通往东至旧城。
河西村,唐代即有此村。明永乐年间,侯氏三兄弟自山西搬来定居,因位于河道以西,名河西村。
赵官佐 ,此地原属官田,叫官屯运河,(指赵王河,不是京杭运河,)贯川此地,改称赵贯屯明建文年间,王氏定居,朝廷有人,挺牛,不纳粮还佐收税,又改赵贯佐,后再改赵官佐
边家务,唐代就有人居住。宋顺安军设水陆营田务,并设商税务,由姓边的主持。后来,此地有人居住后,便称边家务。
崔庄,明朝因崔姓由山西搬来建庄,人称崔家庄。 崔姓的来历,崔姓起源于西周时期的齐国,曾长期是山东望族和全国著姓,在当今以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国姓氏中名列第74位。齐国是西周初周武王分封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建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开国君主吕尚。吕尚本性姜,因其先祖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西),从其封姓。吕尚的儿子丁公伋,是齐国的第二代国君,他的嫡子叫季子,本该继承君位,但却让位给弟弟叔乙(即乙公得),而自己则住到食采地崔邑(今山东章丘县西北),后以邑为氏,就是崔氏。
西梁淀以水成名。古来地势低洼,高河泛滥,贮水成淀,称梁淀。该村因位于淀西,而名西梁淀。
高阳县城原名丰家裕,明永乐年间(大概,不过肯定是明朝)原高阳县县城(今旧城)遭洪水,因丰家裕地势较高搬迁至此,原原高阳县县城更名为旧城。
明洪武三年,因为水涝,高阳由旧城西迁丰家口。丰家口为运河渡口,在今圈头的西北面,高阳的东街一带。原高阳县县城更名为旧高阳城。后,称旧城
河西村始建于唐中期,秦贾二姓建村。明永乐二年侯氏仁义友三兄弟由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因处河道之西,称河西村。庄头村原属河西村,因防洪打桩形成桩头之称。清咸丰十年前后与河西村分离,名曰桩头,后简写为庄头。都曹口古为高河支流都漕河的渡口。明永乐初张姓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称都漕口,后写为都曹口
石氏汉代以前石姓建村,曰;石氏里。后简称石氏
2010-4-29 01:38回复
1203200 7楼
龙化乡张庄;明代一张姓以卖糖为生于此居住,始称张糖庄,后称张庄。 请苦大师快出,主持课堂。
周辛庄:据周氏家谱载,明永乐二年周氏兄弟二人由山西洪洞小行舟迁于本县百尺(今属任丘)定居,后其一人由百尺迁于此处始建新村。冠其姓氏名周家新庄,后简写为周家辛庄。长果庄:明永乐七年(1409年)山西移民李友智和同村张氏来此定居,种桃、李、杏、桑等果园,取名长果庄。
高河,也是高阳的名字的来历。高阳,盖因在高河之阳也。于是说说高河。说说高阳。高为崇,阳为日,这高阳含自然崇拜之意。很见吉祥。旧城成龟形,中间高四处低。古有四象之说,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玄武,便是龟,颛顼族的族徽。
高阳自古多水,但是所有的防水工程里,只有旧城是龟行的。十字街是龟背,坚硬无比,从来轧不出车辙来,北街为龟尾,人言常有车翻死人之事,盖因尾巴常常晃动所致。南街口两侧各有一井,为龟眼。南街就是龟脖子,很长,正对高河。
高河,天启四年高阳县志记载,潴泷河传‘颛顼时猪化龙而成河,在旧城东三里。高河会河间经流入邑,在旧城汇入潴泷河。
河间得名,便是因为处于高河和沱沱河之间。河西村,是因为处于高河之西,庞口则是因为处于高河河口,坎苇,是因为高河在这里被砍了尾等等。
高河的走向应是,河间、相连口、边渡口、汜水、庞口、坎苇流入潴泷河,今已不再。
说说杨六郎高阳关(指旧城)拒辽。杨六郎到任高阳后,曾有许多措施用于抗辽。他训练部队,巩固城防,修补城墙。挖井以备冬季灌城结冰御敌。修地道。用来袭击。还有传说宋军曾在城墙上放蜈蚣蝎子,敌军上城被咬,无法进攻。因此,旧城又称蜈蚣蝎子城。杨六郎还在关外挖河渠,置斗门,垦荒地,植水稻。广种桑榆。明朝高阳人孙承宗曾亲临杨六郎屯田地考察,并效仿在山海关广为应用。杨六郎作战身先士卒,功勋卓著。从不抢功。他自景德二年(1005)一月调来,在任九年病死。死后民间为其修建庙宇,称六郎庙。当地人亦称三关庙。
高阳沙土地很多,很适合棉花的播种。集中区大多在高阳蠡县清苑交界之处、高阳南部、东部。
高阳自古十年九涝,夏季水涝之后,农民无事可做,便用自己的棉花开始纺织业。当然,高阳碱地也很多,也可以熬煮硝盐,但当时这是违法的。
天长日久,出现了很多布匹的交易市场。有任丘的青塔,莘桥,季朗,大庄等等。这时的织布机很落后的,生产的布匹很粗劣,直到天津洋行,足踏机的介入、引进,高阳纺织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高阳的陆路,是可以到达天津的。但是那时没有公路,泥路很难行走,交通多用水运,高阳水路发达,渚泷河自太行山发源,经博野、蠡县,在高阳城东北三十余里注入白洋淀。是该河上游各县到天津的要道。高阳城雇大车往北到安新的同口,装货登船,渡白洋淀,经大清河,直奔天津。水路大约三百余里。只需三日。由天津来高阳亦然。
倾心实践“三个代表” 一片丹心换民心
商丘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三年来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重视下乡驻村工作,所派驻的三批驻村工作队员不负众望,在市、县委的正确指导和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扎下摊子全心全意投入到驻村工作,突出治穷、治瘫、治乱、治弱,以促进经济发展为中心,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着力提高农业收入,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并在不同时期着力为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在群众中好评如潮,被喻为“雪中送炭的工作队”。
一、村是我家,民是亲人,把根深深扎进农村热土
三年来,市政局驻村工作队所驻乡村多为贫困乡村,地处偏僻、资源贫乏,农业基础设施差,人均收入低。穷乡僻壤自然赶不上都市里丰富多采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一些过惯了城市生活的队员们初来乍到这“与世隔绝”的乡村不免有些不适应,房屋简陋不能遮风挡雨,水土不服时常闹肚子,物质贫乏顿顿粗茶淡饭,有时还经常停电,这些都给驻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队员们深深地感到肩上担子的分量,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这就是贫困,这就是差距,改变它们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市政局党组在每一批驻村队员驻村伊始就着力加强党性教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端正态度,要求驻村队员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发扬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奉献的精神,克服困难、躬身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以村为家、心在村里、村在心上,扎扎实实为民办实事、兢兢业业为村谋发展。要怀爱民之心,谋富民之路,办利民之事。队员们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在思想和行动上有了较大的转变。他们主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把心贴近群众,尽快适应农村生活,穿朴素的衣服,学说当地乡音,或走街串户,或坐在田间地头与群众拉家常。渐渐的群众把我们当成了一家人。为了不扰民,我们坚持自带行李、自起炉灶,工作队还自力更生,在所驻地“开荒”种菜,“自给自足”。为能扑下身子、扎下摊子,队员们自觉坚守驻村岗位,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呼吸,就连非典时期队员们也是不顾个人安危,与群众并肩作战、齐心协力抗击“非典”。2003年汛期,队员们舍小家顾大家,奔走乡里与群众共患难、度难关,真正把村民当作亲人,把村当作了家,把村里的事当作了自己的事。现如今无论是永城市黄口乡田庄村,还是虞城县贾寨镇幸福、新民、保卫、民主、万堤口的村民,只要一提起市政局驻村工作队,他们就象亲人一样如数家珍,对你娓娓道来。
二、深入调研、理清思路、帮助制定发展规划。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深入细致的调查,吃透村情民意,是开展好驻村工作的坚实基础。市政局每期驻村工作队沿用“重调研”的工作方法,在驻村之初便深入群众展开广泛细致的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所急。一是认真开好四个会,即村两委班子会、村组全体干部会、全体党员会和群众代表会,先后接触干部、党员、教师、群众6000多人,基本掌握所驻村的基本情况。二是在开好四会的基础上进百家门、问百家情、交百家友,与群众席地而坐,在闲聊间了解群众的所急、所想、所盼。三是设立意见箱,鼓励群众向工作队提好的建议、好的思路、好的方法,进一步拓宽信息搜集渠道。通过调查摸底我们了解到,目前落后村的通病在于农业基础设施差,农民经济意识弱,缺少致富的经验、技术、信息、门路、资金等,另外缺少致富带头人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市政局党组结合各村实际,提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以农业效益为保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村组班子建设为重点,推进农村产业化结构调整进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帮助找好致富门路,实现致富长效化,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的驻村思路,并以此作为市政局驻村工作的指导思想。各工作队以此为指导,结合各村实际,分别制定了近期发展目标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按照各村的目标、规划制定了全年工作方案,为驻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办事实、解民忧,努力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2001年以来,市政局驻村工作队在轩敬杰、屈保文、段云泉、魏自强等队长的带领下倾心为民服务,始终把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作为驻村工作的切入点,从而取得群众信任,得到群众支持,顺利打开工作局面:
一是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打井引水,完善农田水利设施,解决群众的灌溉难题。工作队通过调查发现,市政局所驻各村农田水利设施普遍较差。这里的机井多为七八十年代打的井,多年来年久失修,如今塌的塌、坏的坏,多半无法使用。每遇旱年来临,由于水井缺少曾多次出现抢井、等井、占井、一井多机的现象。一些农民用不到水井只能挑水灌溉,每每都要用去两个半月的农时,既费工费时,又不见成效。然而贻误农时又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且严重影响着农业结构调整。此现象,是造成农民贫困的主要因素之一。工作队员看在眼力、急在心里。我们找来水利专家多次现场考察、严格论证,并自制了《打井项目 申请书 》,打印成册共计35份,上万余字,分送至省、市、县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汇报问题,先后协调到位机井配套项目资金14万元,打井22眼,购买水泵6台,解决了4个村1100亩耕地的水利灌溉问题,提高作物产量20%左右。初步解决了这些村多年来农田灌溉难的问题。
二是修建学校,改善教学条件,为当地长远发展打好人才基础。致富先致愚,致愚先教育。市政局驻村工作队所驻村多为贫穷落后村,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水准低,受教育人口少,人口素质偏低,封建迂腐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一些青少年儿童深受其害。这里教学设施落后,有的学校多年以来房屋年久失修、危房重重,生员流失达70%以上。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加强人口教育势在必行。驻村工作队针对一些学校年轻教师多,教学经验不足的现状,先后6次从市里请来教学经验丰富,曾荣获省、市优秀教师称号的老教师前来示范教学,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老教师通过听课、授课的方式现场说教、指导,使学校师资教育水平得了到迅速提高;
为解决学校破旧且危房较多的问题,一方面,队员们头顶烈日,10多次亲临校园,现场勘察论证、作出预算,并撰写了项目建议书。为了求得有关部门的帮助,队员们有时自费路资乘车前往,有时跨上自行车“千里走单骑”,奔走市、县,向有关领导和部门认真反映情况、详细说明问题,往返行程达2000多公里,为了找到主要领导,队员们时常在单位门前一等就是一整天。在此期间,我们还得到了驻村办的大力支持,他们帮助指路子、搞引见。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共协调建校款21万元。另一方面,召开了全体村民大会,号召群众捐资建校,工作队长慷慨解囊带头捐资,带动村民捐资6万元。群众们热情高涨,主动丢弃田中的农活纷纷前来充当义务工,帮助学校建设搬砖添瓦。短短两个月内12个班级36间房屋平地而起,流失的生员也纷纷重返校园,每日清晨,学校里朗朗的读书声清脆入耳、余音绕梁;
农村贫困生较多,他们买不起学习用品,即使是一个小小的铅笔头,对他们来说也是十分珍贵,往往用了再削,削了再用。为了解决贫困生的实际困难,工作队员从生活费中挤出助学资金,为100个贫困生送去作业本3000余本,书包、文具盒100余个,背上新书包的孩子们手里拿着文具盒爱不释手,脸上透露着灿烂的笑容;
工作队还出资1300元为学校购置了钢琴、画板、木马、单杠、篮球等,帮助孩子们全面发展体、音、美;
自2001年以来,市政局三批驻村工作队,为所驻村在更换教学设施和改善教学环境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当地培养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扶贫解困送温暖,永做群众贴心人。工作队所驻乡村多处在贫困地区,部分群众因灾因病致贫, 生活困难,生产难以为继, 队员特别注意把这部分群众挂在心上。市政局党组对此更是关注万分。
几年来,局党组书记、局长焦明太同志多次带头捐款捐物,向贫困村民献爱心 ,送去慰问金128万元、衣物350件,为市政局所驻村中230多户贫困户解决了实际困难,把党的温暖一次次送到群众的心坎上,得到了群众的普遍称颂;
我们市政局工作队还始终不忘“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后为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协调扶贫款174万元,购买四轮拖拉机6台投入劳动生产,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劳动能力,同时还解决了农忙时期的燃眉之急,过去一周的农活如今一天就可以完成;
工作队员还时常到孤寡老人家中访贫问苦,为他们解决生活困难。村民张刘氏年高体迈,丧失劳动能力,无依无靠,家住房屋长期无人修葺,多处漏雨,工作队员筹集资金1000元,亲自动手为她修建房屋,当年迈的张刘氏住进新修的小屋后泪流满面,激动的说不出话来…每值“三夏”麦收期间,市政局都要抽调机关干部组织麦收帮扶小组,走进田间地头帮助困难群众抢收小麦。尤其是2003年“三夏”麦收期间,由于“非典”疫情的影响,大部分外出劳动力不能返乡收麦,一些返乡民工正在医学观察,既要劝阻民工返乡,又要稳定民心,还要确保“三夏”生产,因此麦收工作更加困难化、艰巨化。在紧急关头,驻村工作队一方面就地组织党员、团员、民兵、教师组成麦收服务小分队参加“三夏”帮扶,另一方面得到了局麦收小组的大力协助。一支由局办公室、人事科、市政科、公交科等13人组成的麦收小组奔赴“三夏”第一线,完成了村中麦收特困户18亩小麦的收割问题,所到之处群众自觉送茶端水,尽显党群鱼水情,保卫村80多岁的老太太陈李氏拄着拐杖用颤抖的双手为同志们一碗碗的端水,嘴里还不停的念叨着:“***好,还是***好!”通过麦收,同志们脸晒黑了、手磨破了、腰累酸了,可与农民的心贴近了;
2003年入汛以来,贾寨镇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洪涝灾害,市政局驻村工作队所驻的三个村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生产救灾的任务十分艰巨。市政局驻村总队长顾不得身患疾病,强忍伤痛奔走乡里,每日都要到访贫困户、五保户、军烈属家中查看灾情,带领工作队员疏导积水、迁移群众。为了帮助受灾贫困户重建家园,他积极到县里反映情况,寻求救助,协调救灾资金6000元帮助村民建造房舍12间,初步解决了三个村受灾贫困户的住房御寒问题。市政局党组心系百姓冷暖,为了让受灾后的群众能在春节吃上饺子过好年,每年春节前夕,局党组书记、局长焦明太同志都要带领局全体领导班子,在全体驻村队员的陪同下,到驻村点慰问,把党的关怀一次次送到了基层。工作队通过访贫问苦、排忧解难,使这部分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工作队在群众中的地位与日俱增。
四、因地制宜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市政局驻村工作队所驻贾寨、黄口两个乡地处偏远,信息不灵,多年来以农业种植为主,结构单一,比较效益低下,农民增收困难。工作队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条主线,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一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广开增收门路。市政局所驻村多属后进村,尤其是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基础较差,经济作物面积几乎空白,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仅占全部耕地面积的04%左右,人均收入偏低。为了帮助群众更新观念、转变思路,工作队员以村民组为单位分头召开动员会发动宣传。由于白天农活忙不便集中,工作队就利用吃晚饭的时间,打着手电筒挨家挨户走访宣传,他们与群众细心交谈、认真讲解、比较效益;
为了让群众增长见识,工作队无偿提供车辆,组织全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赴经济结构调整较好的乡、镇参观学习,使广大群众开阔了视野,转变了旧的种植观念,在群众一致呼声下,村民决定以棉花种植为重点,大力发展棉花、花生、红薯等经济作物;
为了解决群众缺乏种植技术的问题,工作队10多次聘请高级农技师下乡授课,开展技术培训班5期,群众受教育10000余人次,种植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为了鼓励群众种植经济作物,工作队还向有关部门协调到无偿磷肥数吨,对经济种植户以每亩经济作物奖一袋磷肥的激励办法鼓励种植,以此促进发展经济作物。为方便群众购买优良品种,工作队请来植保公司工作人员驻村直接销售种子、农药等农用物资。为了给群众找销路,工作队积极与淮北棉厂取得联系,与棉花种植户签定销售合同,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一时间全村经济作物种植空前高涨,种植面积比重迅速增长至1448%,仅棉花种植一项就占到87%,占全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60%以上,人均增收近150元。
贾寨地方特产远近文明,这里祖祖辈辈传承豆制品加工技术。工作队结合当地特产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豆制品加工业,利用这一优势展开经济发展攻势,以此增加农民收入。然而当地群众并未看清自身优势,他们只是把豆制加工技术用于自给自足,仍然拘泥于传统经济思路,靠地吃饭、靠天吃饭。为了让当地群众扭转观念、解放思想,工作队打出“依靠优势致富”的 口号 ,利用广播、大会多次宣传为群众“洗脑”。他们还聘请经济专家来到村中为群众比较效益,引导农民走特色化经济发展的道路。工作队员还到多家超市、代办点登门推销,帮助找销路。在工作队不懈努力下,村民们逐步转变旧有观念,认清自身优势,增开豆制加工手工作坊,掀起了一场以发展豆制加工为主导的手工业经济高潮。贾寨镇有百亩金银杏园,银杏个大肉美,十里八乡亦是闻名遐迩,许多村民都有种植果树的经验。但银杏不宜存储,容易腐烂,这使得银杏销售倍加限制。工作队员决定对现有果树种植进行结构调整,他们请来虞城县园艺局局长、全国优秀果树专家金新富同志到村中现场讲评,并推荐虞城县新引进的“新西兰红梨”品种,该品种果大肉美、核少肉多,且耐存储、运输,能远销外地,市场预计价格不菲。该品种在国内亦属首次引进,市场较为广阔。村民种植积极性很高,由农户每亩投资200元,工作队筹资400元为帮扶,在虞城园艺技术专家指导下,种植了6亩示范园基地。
二是引导群众发展二三产业。贾寨镇原有保卫村小商品批发市场4000平方米,修建于1991年,由于设施不完善、规格品位低,加上多年来无人管理,曾一度繁荣的小商品市场日趋凋零。市政局驻村工作队入驻贾寨后,发挥贾寨镇地处豫鲁两省三县一区(河南省虞城县、山东省曹县、单县、商丘市梁园区结合部)的地理优势,配合该村积极整建市场。2003年7月,虞城县市场发展局投入资金6万元,对原小商品市场进行了全面改建,参照现行市场规格重修市场摊位200个,对市场环境进行了整顿,吸引附近乡、村及外地200多家商贩进入市场从事经商,使小商品市场再度繁荣。每日从早7:00到晚6:00人潮涌动,前来购物的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此外市场的繁荣起到了连动效应,市场周边的餐饮业迅速膨胀,原来生意清淡、门可罗雀的饭馆现在可谓热火朝天,就连早已关门许久的门店也重新开业大吉,目前仅市场周围的餐饮店就多达20多家。同时货运、客运等运输业在市场的刺激下呈回升趋势。小商品市场不仅活跃了农村经济,还多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一大部分保卫村村民由此走向了致富路。
三是鼓励群众大力发展养殖业。三年来市政局驻村工作队在所驻的6个村中采取以点带面、示范带动,通过多方努力,为群众协调支农贷款24万元,先后无偿提供波尔山羊20只,种羊24只,大力扶植26家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养殖业,加速提高畜牧养殖业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以此推进致富步伐,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贫困问题。
四是帮助镇政府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全面提速小城镇建设的步伐,以小城镇建设促商业经济的发展,丰富农民物质文化需求。2002年、2003年两年内,市政局驻村工作队为贾寨镇免费规划、设计了镇两条主要商业街即南北大街、东西大街,并帮助施工建设。新建的道路宽敞明亮,路旁店铺林立,每逢集市,这里商贾云集,各种商贩摆摊设点,所买商品应有尽有。为了完善道路设施,提高小城镇品位,市政局还先后为贾寨镇投资共12万元,安装路灯36组,每到夜晚华灯初上,街道灯火通明,夜市摊点相继而出,好不热闹,在街上村民都说:“还是市政局三个代表工作队,走到哪里就亮到哪里,这回俺也尝尝城里的夜生活是个啥滋味”。
五、特殊时期的战斗,更显驻村风采。
2003年夏季,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给市政局驻村工作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面对疫情,队员们沉着应对,在战斗中靠前指挥,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身先士卒、夜以继日,始终战斗在“非典”第一线。展现了***员不怕牺牲、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风采。
市政局所驻的村由于长期贫困,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情况复杂。为了让群众进一步了解防非知识,队员们连夜制作防非标语150条,第二天一大早便徒步张贴在三个村中的大街小巷,同时协助村委干部张贴防非资料5000余份,往返行程达10多公里,在返回途中,总队长疲劳过度,颈椎疼痛难忍,仍坚持工作,号召队员继续战斗。”此外工作队员还利用三个村中30多块板报制作防非内容25期,自制录音材料在广播中播放36场次。使防非知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为了杜绝疫情的传入,工作队会同村委对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出台了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管理办法,并对三个村509户外出务工农民进行了登记造册,加强了与在外务工人员的联系。通过电话、电报、书信等多种形式对外出人员展开劝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分析厉害、讲明原因,使之入心入脑,有效劝阻返乡人员215人,减轻了防非工作的压力。
工作队还配合各村委在村300米外规划隔离区十几处,动手搭建隔离棚198个,隔离返乡人员184人。工作队还与村委共同成立防非指挥部,把办公地点设在隔离区内靠前指挥,提高了防非工作的联动速度。隔离这一安全防范措施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并非所有人都能按要求严格执行。7月15日保卫村隔离区内几位按耐不住性子的隔离人员嚷嚷着要回家,声称:“谁也拦不住俺回家,过年都没回来,现在又不让回家,眼看这麦就要割了,谁拦我,我给谁拼家伙”。工作人员劝说不下,眼看就要进入白热化,此时总队长带着队员刚好过来检查工作,见次情景,他和蔼的和大家打招呼,亲切的叫道:“兄弟们,你不为全村人着想,总该为妻儿老小想想吧,今天你说你没事不隔离,明天大伙都说自己没事不隔离,万一哪个兄弟有事,到头来还不是苦了我们自己啊!”此情此景没有冷语问之,没有默然处之,没有听之任之,惟有好言劝之,惟有晓之以理,惟有动之以情。当这几位农民朋友得知眼前这位就是市政局“三个代表”驻村工作队总队长时激动地说:“早就知道市政局工作队是个办实事的工作队,俺家可没少落实惠,市政局下来的都是好官,都是为俺老百姓办好事的,啥也别说了,俺几个听你的,叫住多长时间都中。”说着走进了隔离棚。直至非典疫情结束,我们对全部返乡人员实施了严格隔离,有效的切断了疫情的传播途径,为全乡群众构筑了一条安全网。
自2001年以来,市政局三批驻村工作队心系百姓冷暖、倾听群众呼声、洞察百姓疾苦,想群众之所想、干群众之所盼、了群众之所愿,为民勤勤恳恳、不遗余力、尽职尽责。积极为群众找出路、想办法、出主意,帮助群众及早脱贫致富,为农村小康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与群众亲密接触的日子里,我们同群众一起走进田间地头,帮助群众浇地、收麦、锄草,一块儿打井引水,一块拉土修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大家扑下身子、放下架子与群众打成一片,以心换心、以情换情赢得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拥护。在三年来的驻村工作中,市政局路灯所、市政工程管理处、公交总公司、政航小公交公司、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市政监察支队、市广告办公室、市政工程处等单位勇当后盾,多次前往驻地资助钱物,为工作队创造宽松的生活环境,使工作队员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扎扎实实为群众服务。当一批批工作队员离村返城的时候,朴实的农民闻讯赶来与我们含泪而别,依依不舍。三年的驻村工作使我们深切的体会到:干部只有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要务,尽心尽责为人民排忧解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
三年来的驻村工作使我们深刻感到:干部只要一心一意的为人民谋幸福,脚踏实地的为群众办实事,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三年来的驻村工作使我们深深的感悟到:实践三个代表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这一精神实质。
熊姓家谱辈分排列
本文2023-11-29 06:09:3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77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