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姓 匡氏家谱 匡姓起源 匡姓名人 匡姓的来源 匡姓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9浏览:1收藏

匡姓 匡氏家谱 匡姓起源 匡姓名人 匡姓的来源 匡姓简介,第1张

匡[kuang]

姓氏源流

匡姓起源有五:

①、据《风俗通义》、《通志·氏族略》载,春秋时句须为鲁国匡邑(故城在今河南长垣西南司家坡,亦即卫匡邑,一说鲁匡邑不同于卫匡邑,故城不详)之宰,其子孙以邑为氏。

②、据《尚友录》载,古有匡国,春秋周定王时有匡裕兄弟七人,俱有道术,盖古匡侯之后,疑匡国即鲁匡邑。

③、春秋时卫有匡邑,或有以邑为氏者。

④、据《姓源》载,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匡(故城在今河南睢县西三十里旧匡城。一说在今河南扶沟),其后以邑为氏。

⑤、出自他族。今满、蒙古等民族均有匡姓。

始祖:匡句须。

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以匡为地名者共有两处,此两处究竟与我国的匡姓家族有没有关系,由于缺乏文献,不得而知。但匡姓发祥于山东,后世又称盛于山东却是不争之史实。匡姓由鲁人句须而始,战国时齐有将领名匡章,表明已有匡姓移居山东北部,加之其它源流的匡姓加入,先秦之际匡姓已分布于今山东、河南等省地。西汉元帝时,匡姓历史上最知名的人士诞生了,他就是少时凿壁偷光后来位居宰相的匡衡,他是东海承人,即现在的山东枣庄人,说明鲁西南还是匡姓人的分布地带,鲁西南地近安徽、江苏两省,其播迁于上述之地区应该比较早。据《郡望百家姓》、《姓氏考略》所载,匡姓郡望为晋阳,表明匡姓之大宗曾长期繁衍滋长于今山西太原一带,是故后世匡姓有以晋阳为其郡望堂号的。汉魏三国及其以后,匡姓逐渐播迁河北、陕西等黄河中下游诸省。匡姓南迁甚早,南北朝时已有匡姓落籍于今江西省境。唐末五代十国至宋元间,匡姓由于避难、仕宦、谋生、逃荒等原因渐散布于今湖北、湖南、浙江、四川、广东、福建、广西等南方诸省。明初,山西匡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等地。明中叶以后,渐有河北、山东等地之匡姓迁居于关外辽东之地。明末张献忠屠川后,造成川地人口锐减,此后不久的湖广填四川,有两湖之匡姓入填今四川、重庆。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山东等地之贫民有伴随闯关东之风潮播迁于东北三省的,作为很早即扎根于山东大地的匡姓当然也不能例外。历民国而今,匡姓在全国分布愈广。如今,匡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山东等地为多。目前匡姓人口列全国第二百七十九位。

郡望堂号

①、郡望

晋阳郡 古唐国地。春秋时为晋国都城,后为赵国晋阳邑。汉设县,治晋阳(故城在今山西太原)。

②、堂号

凿壁堂、乐安堂 汉匡衡,幼家贫好学,因无钱买油用灯,乃凿壁偷邻居家的灯光读书,终于成了大学问家,累官太子少傅。元帝时为丞相,封乐安侯。

其它堂号:晋阳堂。

自立堂号:结庐堂等。

宗族字派

字辈:

四川某支匡氏字辈:明定逢清,世颂麟振,敬修先泽,惟是俊英,道隆作述,德裕志行,声名远大,千载显荣。

重庆合川匡氏字辈:德成古本家,治国有良才,文明延世泽,林凤应田怀。

湖南益阳匡氏旧字辈:禄福惟时雍,松国正昌隆,贤良诏上封,英才常蔚起,明哲耀先宗。新字辈:修齐至治平,科技雅章精,丕显宏民泽,累迁增祖荣。

湖南双峰匡氏原字辈:学通朝法,武应梦明,景贤才元,安继再发,文尧太祖,良臣佐国。重修字辈:定逢清世,颂肇麟振,敬修先泽,惟是俊英,道隆作述,德裕志行,声名远大,万载显荣。四修字辈:时际昌盛,礼乐淑陶,诗书诵读,业广功高,谋求廷□,益赞皋赓,泰运长庆,海宇升平。

历史名人

匡 章,战国齐将领。又叫章子、匡子。齐威王时曾率军击退秦国进攻。前314年,燕国内乱,齐宣王乘机派他率“五都之兵”(常备军)和北地之众攻燕,攻入燕都蓟城(北京),杀子之(燕王哙让位于子之)和燕王哙。齐军因行为残暴被迫撤走。前312年秦军侵齐,打到濮水(经山东郓城至茌平东入济水),齐将声子被俘,他败走。湣王即位,孟尝君为相,联合韩、魏攻楚。他率军在垂沙大败楚军,杀楚将唐沫。

匡 衡 (-约前32),西汉臣、经学家。字稚圭,东海承县(今山东峄城)人。出身农家,少年好学,世传其凿壁偷光故事。精明博识,为众学者佩服。但因宣帝不喜儒术,仅官至太常掌故,补平原文学。元帝后,遂为博士、给事中,迁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又迁光禄勋、御史大夫。前36年,代韦玄为丞相,封乐安侯。认为民风败坏是因朝廷、官吏腐败,主张整治吏制,举贤良,罢奸佞,崇尚仁义礼让。后因兼并土地及奏劾中书令石显事被免为庶人,卒于家。

匡 咸,西汉臣。东海承(今山东峄城)人。匡衡之子。因家学渊源,深明经术,历位九卿。平帝元始三年为左冯翊。其家代有为博士之人。

匡 源 (1815-1881),清臣、学者。字木如,号鹤泉,胶州郭家庄人。清道光进士,继任翰林院编修,曾先后任江西、山西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1854年出任兵部右侍郎。1855年任吏部左侍郎,代理礼部尚书。1858年任军机大臣上行走,赐紫禁城骑马。1862年任随称赞襄政务大臣,咸丰帝病危,为顾命八大臣之一。同年,同治帝即位,两宫垂帘听政,慈棺罢匡源官,匡迁居济南。其后应聘为泺源书院山长,兼尚志书院山长,历时十七年。其著作有《珠云仙馆诗人钞》、《名山卧游录》、《奏议存稿》等。

其他匡姓名人有春秋时隐士匡裕;汉大臣匡昌;南朝宋齐间孝子匡昕;元将领匡才,名士匡国策;明大臣匡文贞、匡翼之,将领匡福,医学家匡愚,学者匡如桐;清大臣匡开益等。近当代匡姓名人有 将领匡裕民、匡斌,政治家匡吉,数学家匡继昌,力学专家匡震邦,物理光家匡定波、匡光力,通信专家匡镜明,电子专家匡龙海,海洋学家匡国瑞,地球化学专家匡耀求,生物学家匡达人,动物学家匡溥人,植物学家匡廷云,建筑设计专家匡涌、匡振鶠,中药学家匡海学,医学家匡培根、匡调元、匡琴芳,心理学家匡培梓,教育家匡互生、匡亚明,哲学家匡萃坚,历史学家匡珊吉,社会学家匡长福,编辑家匡继先,作家匡文立,美术家匡剑,书画家匡亚夫,作曲家匡天齐,摄影师匡树山,戏剧演员匡冰颖,篮球运动员匡鲁彬等。

匡姓宗祠通用联

源自匡邑;

望出晋阳。

指匡姓源流和郡望。

结庐得术;

凿壁偷光。

上联:周朝匡裕,字子孝,传生具神灵,成年学道,得神仙术,隐居南障山,结庐而居。定王派人征召,却只见草庐。当地人便叫此山为“匡山”,又叫“庐山”。下联:西汉东海人匡衡,字稚圭,少贫而好学,曾凿壁借邻居家灯光读书,成年后善说《诗》,人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元帝时官太子少傅、丞相,封乐安侯。

号呼苏母;

诗说解颐;

上联:南齐匡昕,有至性,母亡经日,昕号叫,母即苏,时称孝感。下联:匡衡。

结庐体国;

凿壁偷光。

上联:周代匡侯后裔匡裕等兄弟七人,于庐山结庐而居。下联:匡衡。

疏傅宸极;

读借邻光。

全联指匡衡。

倒履传佳话;

结庐见壮心。

上联:匡衡一次与人讲《诗》时,相互驳难,对方被说得哑口无言,只好慌忙地倒穿着鞋溜走了。下联:匡裕兄弟。

河东元帅传名远;

齐国将军建树多。

上联:元代名将匡才,以军功卓著,晋沂邳河东元帅。后战死。下联:战国时齐国名将匡章,又称匡子、章子。屡立战功,卓有建树。

精通医术名中外;

善于说诗解人颐。

上联:明代名医匡愚,字希贤,精于医术,曾随三保太监郑和三次三使外国,以名医家闻于当时。下联:匡衡。

军功炳炳武德将;

政绩赫赫安乐侯。

上联:明匡福(1333-1399),原籍江苏赣榆。元末官河南行省参政,辞职隐居。张士诚聘以元帅不就,投奔朱元璋。洪武元年以战功授山东沂州守御所百户,四年升莱州卫副千户,十四年授武略将军,率军在山东沿海抗击倭寇,多次大败倭寇,屡建奇功,使“东莱之人不复知有寇”。后以老病请致仕,升为胶州守御所正千户,由其长子匡德袭其职,移镇胶州,匡福被胶州匡姓后人尊为始祖。下联:匡衡。

兰州固美、孟渎尤佳,百世迁居名胜地;

凿壁引光、借书佣力,一朝封拜乐昌侯。

匡姓宗祠“安乐堂”堂联。

祠址已三迁,水秀山明人杰地灵名永著;

乐安传一脉,瓜绵椒衍祖功宗德泽长流。

匡姓宗祠“安乐堂”堂联。

  匡氏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施孝权的家臣句须任匡邑(河南长垣西南)宰,即为匡地的地方长官,其孙以祖父居官地名命姓,遂为匡姓。到北宋初年,为避太祖赵匡胤之讳,改匡姓为主姓。政和年间朝廷认为民姓中有主姓,大为不妥,遂令主姓改为康姓。北宋以后,有的康姓恢复了祖姓,

  2、 周代郑国有匡邑(河南扶沟县西南),当地人多以邑名命姓,称匡氏。

  3、 春秋时期,魏国亦有匡邑(河南雎县西),当地居民,多以邑名"匡"为姓,也称匡氏。

  匡姓望族居晋阳。(今山西太原)

  二、迁徙分布

  匡姓在"元明"朝后期南下定居, 主要分布在湖北, 江西, 安徽, 湖南, V|等省,其中湖南是最大的聚集地,大s占整匡姓的80以上,其中以邵的武市橹,人樽疃那里有保存完好的匡氏宗官祠,是湖南省重c文物保o挝

  三、郡望堂号

  堂号

  "凿壁堂":汉代匡衡,幼时家贫好学,因无钱买油用灯,乃凿壁偷邻居家的灯光读书,终于成了大学问家,累官太子少傅。元帝时为丞相,封乐安侯,所以又称"乐安堂"。郡望:《郡望百家姓》与《姓氏考略》中均有记载:匡氏望出晋阳。春秋时晋国都城,后为赵国晋阳邑。汉代置县,为太原郡治所在。在今山西省太原市。

  四、历史名人

  匡衡:西汉经学家、丞相,元帝时被封为乐安侯。他善于讲《诗》。一次他与别人讲《诗》时,相互驳难,别人被说得哑口无言,只好慌忙地穿着鞋溜走了。时人有"匡说《诗》,解人颐"谚语流传。

  匡才:元代名将,以军功卓著,晋沂邳河东元帅。后战死。

  匡章:战国时齐国名将,又称匡子、章子。屡立战功。卓有建树。

  匡愈:明代名医,字希贤,精于医术,曾随三保太监郑和三次出使外国,以名医家闻于当时。

  匡福:明代抗倭名将,穆州人。

  匡姓家谱目录

  1354江苏丹阳云阳仁济匡氏家乘十二卷

  (清)匡启仁等重修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乐安堂木活字本

  美国

  注:一名《匡氏宗谱》。

  1355江苏无锡锡山匡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

  (清)匡其仁纂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敦睦堂活字本 十四册

  --北图 历史所

  注:匡士燮等始修於清乾隆二十七年。

  1356 江苏无锡匡氏宗谱十八卷

  (民国)匡维藩等纂修

  民国十四年(1925)敦睦堂活字本 十八册

  -- 北图 历史所

  注:一名《匡氏宗谱》。匡士燮等始修於清乾隆二

  十七年。

  1357湖南匡氏续修族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匡逢向等纂修

  清道光八年(1828)解颐堂刊本 十二册

  --南开大学

  1358湖南郴桂匡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匡炳麟修

  民国三年(1914)佑启堂活字本 七册

  --吉林大学

  大枣园村

  大枣园村

  老百姓俗称“老虎山”的虎头石山,海拔188。4米,走势由东南向西北,逶迤连绵十数里,远远望去如巨兽的身躯慵懒斜卧;虎头石山有九个山头高低起伏,山南的百姓又叫它“九顶山”,最西北端的那座山头,天然生成一只老虎头的形状,面向西北双目炯炯,额头“王”字清晰可辨,虎头石山取名就来自这块象形石。虎头石下西侧约有五百米之处坐落着一个两千多户人家的村子——大枣园村。

  大枣园村有着深厚悠远的文化底蕴,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村中心的牌坊街上矗立着两座斑驳古朴的石牌坊,它建于康熙24年(1685年),栉风沐雨316年,据说是山东省目前仅存的两处功德牌坊之一。村子东边山上的自然景观也不少,除栩栩如生的虎头石外,旁边还有个山头叫做“石人山”,是因为山坡上一块大石突兀而立,如一个男子站在那里,人们称它“石人”;再往前的山包叫做“蚕场山”(音),北坡上有一块七八个平方大小、光滑平坦的大青石,传说汉朝淮阴侯韩信曾站在石台上点兵,人们就叫这里为“点将台”。

  大枣园村立村的时间可追溯到600年前。明朝大规模向山东移民时,云南臧氏弟兄于永乐初年(1403年)迁徙到即墨境内,一个在楼山稍东一些的凤山圈地开荒,是为坊子街村;另一个在虎头石山下生满棘树(酸枣树)的坡上“占山”,建立棘林村,后改称枣园庄。臧家在村里居住600年,传了20世,现在却只有三两户人家。匡氏家族于清代顺治年间(1644年)迁来,据民国26年(1937年)元月修纂的《匡氏家谱》记载:“自清初顺治年间始祖自胶州老海乱后迁居即墨城南枣园村。”义之为匡氏的始祖,繁衍了14世,历经300多年。以后陆续迁进村来的毛、周、贾、孙、吕、毕等姓氏,落户时间最长的200年,最短的不足百年。近年来村中落户的不断增多,据说姓氏已达到58个。

  村中的大姓王氏家族,于明朝万历15年(1587年)自即墨汇海社王家庄迁来,自称“胶西王氏”。据乾隆30年(1765年)初版、嘉庆10年(1705年)重修、宣统元年(1909年)再修的《王氏世谱》中《迁胶源流》章记载,胶西王氏原系青州临朐县上庄居住、礼让乡寺泊社四甲民籍,于万历初年迁入胶州朱阳社十甲,复迁至即墨汇海社王家庄,后迁仁化乡枣园村。王氏家族五代之内三易其居,乾隆年间牵头修家谱的七世孙绍先为家谱作序并作感怀诗曰:“五世三迁居,胶即海崂间,朱阳立社地,海崖置庄田,总为儿孙计,不使里长艰。”才富为大枣园王家始祖,已有21世,大枣园村的村民百分之七十姓王,均是才富后人。

  《王氏世谱》中还记载了万历15年才富自胶州初进枣园村遭遇的一桩冤案。他被浮山所千户于光祚指使手下王守迪告发王氏家族系浮山所军丁。大明律,军丁私自脱离守防军队逃避兵役是要严惩的,案子由胶州知州严恭审理,派扑快头子冷于道将才富押解回原籍临朐,查明王才富确系青州府临朐人氏,其父名钺、祖父纶、曽祖景,并非军户家族,案子才得以了结,判王守迪诬告罪,罚赎银六两六钱六分,并将其收管两年。后来,才富的后人有的迁到楼山后、湾头、埠头等各村,康熙年间大枣园村析出一个小枣园村,王氏家族可谓人丁兴旺。

  历史上的王氏家族曾显赫一时,虽然王才富乍搬进村就经历飞来横祸,可六十年后自他的曾孙开始,族内英才倍出,二百年里挣来功名无数。顺治甲午年(1654年),才富之孙柱今的长子如辰乡试得中第七名亚魁(举人),第二年会试联捷进士,如辰仕途顺畅官至广西按察院,司督学道加三级;三子如云,壬子(1672年)科中进士;二子如春,戊午(1678年)乡试中第25名举人。柱今的孙子、如辰之子王懿为甲子(1684年)乡试第20名举人,戊辰(1688年)会试中第104名进士,殿试二甲第17名,康熙钦点翰林院庶吉士第九名。王懿得中举人后第二年,康熙皇帝闻说王柱今一门三儿一孙俱取得功名,便称赞他教子有方,御批为王柱今立功德牌坊,诰封士大夫,极尽荣耀。

  今天大枣园村的老人们说到牌坊的故事,还是会如数家珍。传说当年皇上特意从北京派来两位风水先生为牌坊选址,风水先生发现大枣园村得天独厚占尽地利。那时候地广人稀,从虎头石山上向西望去可以看见村子正对着西海中的小岛毛岛,村南有沙岭河(现在叫李村河),村北有白沙河(当时白沙河入海口在双埠村,后来忽然一夜暴雨白沙河改道李家女姑村),两条河遥相呼应,与毛岛做成“二龙戏珠”,风水落在大枣园村;更可贵的是村东虎头石南面和北面各有一条山水流出,弯弯向西在大枣园村内会合,其名曰“玉带”,恰恰把大枣园村的前街环抱其中,注定村中要出高官。风水先生把立牌坊的位置定在前街上,从此村民们把前街叫做“牌坊街”,村中两股合流的山水叫做“玉带水”,视为村里兴旺吉祥的源泉。

  牌坊街东西方向,长约200米,两座石牌坊立在中段,相距约70米,规格都是“三间四柱三楼”,有四根立柱将横山隔成三间孔洞,坊顶上分为三个瓦顶叫做“三楼”,楼顶斗拱飞檐,饰有神兽等檐饰。东牌坊正额上刻有四个大字“龙章三锡”,上方一行小字“皇清康熙二十四年岁次乙丑仲春吉为”,下方小字为“诰封士大夫王柱今立”;中间刻着王柱今三次受御封的官职:“初封 文林郎山西太原府交城县知县,再封 奉政大夫户部广西清吏寺郎中,三封 中大夫广西按察使司督学检事加三级”。西牌坊正额上枋中间横刻有正楷大字“义方式训”,下枋竖刻王柱今的三个儿子如辰兄弟及孙子王懿历年功名取得情况:“长男如辰,甲午科乡试第七名亚魁,乙未科会试联捷进士,历任广西按察使司督学道加三级;次男如春,戊午科乡试第二十名举人;三男如云,壬子岁进士;孙,王懿,甲子科乡试第二十名举人,戊辰科会试第一百四名进士,殿试二甲第十七名,钦选翰林院庶吉士第九名。”石牌坊历经三百年风雨剥蚀,有些字迹已经看不清楚,惟那“义式训方”四个正揩大字在阳光下熠熠发光。文革中牌坊的楼顶飞檐遭到破坏,可那整石雕成的底座和立柱虽然伤痕累累,却怎么也拉它不倒。2002年,李沧区政 府筹集资金总投资50多万元将其修复,可惜的是飞檐斗拱及神兽檐饰已全然不是旧时模样。

  说到王懿,老人们每讲到他便会喜上眉梢,话语滔滔不绝,这位雍正皇帝的启蒙老师官至大理寺正卿加三级的乡亲,铸造了大枣园辉煌的顶峰,使全村人一直自豪到如今。村里流传着许多关于王懿的轶事。据说雍正小时候极为顽劣,王懿罚他“跪读书”,被康熙撞见,心疼地说:“学是天子,不学也是天子。”王懿大胆冒犯天颜立即应对:“有学问是尧舜,没学问是桀纣。”康熙听了大惊,自此信任王懿支持他严管皇子,雍正便恨道:“待我作了皇帝,第一个杀的就是你!”王懿在朝为官32年,康熙59年(1720年)却被贬到新疆巴里坤总督戍边屯田,1723年雍正即位后,发昭书急召王懿回京,意欲请启蒙老师辅佐朝纲。王懿不知内情,猛想起当年雍正怀恨在心所说的话,估计此番进京凶多吉少,心中忐忑,走到芦沟桥驿站时先派家人进京探听消息。谁知京城里的官吏们见雍正欲倚重王懿,未雨绸缪,先拍起家人的马屁,轮番请他喝酒,家人喝得烂醉误了与王懿约定的日子,王懿等不到消息,认为大祸将至遂吞金自杀。

  王懿去世后,灵柩运回故乡安葬,据同治壬申年(1872年)版《即墨县志》记载,侍郎王懿和学道王如辰之墓设于即墨南50里处,即现在的曲戈庄。当年雍正下旨祭王懿于渠(曲)戈庄名宦乡贤祠。王懿父子墓地高大气派,墓州立着石人、石马、石秀才,许多七十岁的老人们都有记忆。1943年日本侵略军扩建飞机场殃及二百年前的一代名臣,日本人令王家将王懿父子墓限时迁出,今年78岁的王乐孔老人曾参与迁坟,他说,当时,王氏家族胶州王家庄的族人出资、大枣园族人出人,雇着大卡车,整整干了三天。王懿的棺木是双层的,外椁木料厚约10厘米,灌满了松香,棺上盖的黄缎子“旌”仍然完好无损。棺木极为沉重,几十个棒小伙子用木杠抬,一起步,木杠咔嚓嚓连断数根,棺木纹丝不动。最后是在棺前挖沟加滚木一步步移出墓穴、移上汽车的。棺木运回村中宗祠停放,一切遵从葬制,入村北王家祖茔。

  大枣园村有一个不同于别村的景观,是王氏家族共建了五个“堂”。堂,历史上被中国人极为看重,是祭神、祀祖和进行政事活动的场所,《礼记》中有“天子作明堂”的记载,自春秋时期就兴起建堂之风,古时官员办公之处称做“大堂”,百姓的农舍正房称为“堂屋”,但“堂”而有号,是官宦或书香之家的作为,也是身份的象征,如康熙皇帝就曾赐诸城刘墉之祖父刘启“爱清堂”御笔。大枣园村王氏家族在王懿一代分为九支,至今仍称“九宅”,九宅中以王柱今一支最为显赫,他家堂号“忠孝堂”,画栋雕梁建筑精美,占据了最好的风水之地牌坊街,族中划出40亩公产专供忠孝堂使费。据说“忠孝堂”匾额为皇帝所赐,即墨县令路过堂前都得下马步行。王家族人另外还设有四个堂,村东“东园鲁”,后街西头“雨蕴堂”,前街靠北“世谷堂”,还有一个颇有故事的“孝行可奉堂”。

  这个“孝行可奉堂”几百年来一直为老人们津津乐道,还上了同治年版的《即墨县志》。故事也有好几个版本,流传最广泛的一段说的是王子信的三子之垣素以孝名闻名乡里,其父去世后他按古制最高礼在墓旁结庐守孝,三年没有踏进家门一步。族里人很钦佩,在他守孝期满那天准备了鼓乐欲去墓地迎他回家。可之垣不知族人的安排,三年期满就自己走回了家,妻子说,你自己回了家,别人哪会相信你已守满三年,还猜你是早就回来了呢。之垣听后回答说:“为父再守三年有何不可。”他转身回到茅庐又守了三年,前后共守六年。之垣每天在墓地北面用衣襟兜土为父亲的坟头培土,六年下来取土处竟挖成一个新月形的大湾,取名叫做“月牙湾”这段事就叫做“孝子衣襟”。后来,族人为了纪念这对情深父子,建了一座堂,取名“孝行可奉”。

  王家还有许多趣闻轶事,村里人最爱讲的是“也字不打勾”的故事。王懿在京做官多年,交往甚广,他自己也曾任过康熙戊戍科(1718年)会试主考,收得门生无数。据说在一次会考中王氏家族得中八个半进士(其中半个是女婿),创科举制度以来一门同榜的最高纪录。有人暗中调查,发现王家子弟的试卷上凡是“也”字均不挑上最后那一勾,分明是约好作弊的暗记。上奏朝廷后,皇上龙颜大怒,派钦差去山东微服私访,要严惩王懿。王懿在京得了消息,派快马回乡报信,安排子弟们无论是田间锄地,还是园里薅草、路上拾粪,都要拿着书本做出读书的样子。待到钦差到了大枣园村,只见推车挑担的,抗锄牵牛的个个手不释卷,摇头晃脑念书,咿咿呀呀吟诗。钦差喜道:“乡野之中诗书气如此浓厚,村夫农人皆苦读圣贤书,一榜八个进士也嫌少。”回京复命,天大的事化作烟消云散,大枣园王家却传下个“也字不打勾”的趣谈。——然而查王氏家谱,却未见一榜八进士的盛况,此故事姑妄言之姑妄听之,权且一笑。

  王氏家族风光二百年,有学问的人才数不胜数。到得十二世上,却有一户颇为富裕的人家养了个独生儿子总是让父母操心个没完,儿子满腹诗书却不想走仕途出将入相,每日里琴棋书画过的好不优哉游哉,把爹娘急得不行只是无可奈何。父亲去世后他没了管辖,不上几年把家中六千亩地变卖一空,最后自己竟落到唱渔鼓为生的地步。他在李村集上敲着渔鼓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并不按寻常说书人的路数,是根据自己烂熟于心的原著情节,说得细致生动,在沧口地区名噪一时。他如此落魄却少爷脾气不改,依旧花钱大手大脚,每每有人钻他心善手散的空子,换上破衣跪到他面前说些家中遭难的苦情,或说老娘去世无钱下葬的鬼话,他便撩起破大褂取出刚刚卖唱挣的钱一古脑儿送给求他的人。这位少爷迂腐可爱的性格常常成为众人的话题。王家十三代子弟曾出了个戏迷,最爱的是柳腔和京剧,曾痴迷到做什么事都要唱着戏文,正月里走亲戚,他钻进戏园子忘记走亲戚的“任务”,惹的家人和亲戚都老大不高兴;到地里拾掇庄稼,他拔棵谷子作马鞭,将谷地当舞台,唱起戏来不知回家;他背着家人拜名角为师,玩票玩到极高的境界,在青岛港上颇有名气,人送外号“活包公”。他在外面登台玩票唱戏,却把家里瞒的铁桶似的,一天他的老兄见到做买卖的朋友,朋友说今晚青岛某大戏院有名角唱戏,平日难得一见,我请你去听。老兄欣然前往,及至名角上场却把他老兄惊得张口结舌——原来这名角乃是他那不务正业的胞弟!西洋镜戳穿后,“活包公”便堂而皇之的开唱,再也不用煞费苦心的遮遮掩掩了。

  一百多年前,村里住过一位汪大人,据说这位汪大人是安徽人,官至西台御史。他看中了大枣园的青山绿水,在牌坊街北临街建了一座宅院,家眷都接过来同住。村中的地保常因了村里公事去汪大人家,这位大人倒也礼贤下士,每次都把地保让在客座奉茶。即墨的县令也常常来拜访汪大人,还常讨教一些公事,在汪大人的客厅里,地保也是客,与县令平起平坐的;地保有事去县衙,县令见汪大人的座上客来了,也热情接待,不和对其他地保那样板脸。因为老百姓讽刺地保是官府的狗,所以过去北乡有句笑话“大枣园的狗也比县官大”就是由此而来。汪大人在大枣园住了十几年,家中突发变故,他的儿子不小心从小楼上坠地而死,汪大人将儿子厚葬在大枣院村外,人称“相公茔”。汪大人痛失爱子,一个人在北方住着心情郁闷,于是卖掉宅院离开这个伤心地回了安徽。

  大枣园的村民多年来受王氏家族的熏陶浸润,看重读书,耕读之家颇多,村里常设私塾数处,上世纪初有陈相昆、王文基、毕正霖三位先生办的私塾最出名,以毕正霖的私塾成绩最好。毕先生是位饱学之士,教育子弟有方,儿子们有的做医生,有的做“大先生(帐房)”,很受人尊重。毕先生设馆于王家雨蕴堂,自20岁执教直到70多岁才挂鞭,五十多年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事业有成者为数不少。清朝末年实行新政,乡间私塾逐渐由“洋学堂”取代,大枣园村重视教育的风气得到官方支持,有史料记载,1926年政府在村里开办“公立枣园初级小学校”,在忠孝堂院里南头盖了一排12间教室,收学生125人,聘教师3人,教育经费1476元大洋由南京政府行政费负担。

  大枣园村王家曾在后街西头与坊子街村接壤处建过一座关帝庙,庙里供奉的关老爷灵验之名远播山西、广东、福建,解放前夕还有外地人在坊子街村打听关帝的“九龙大殿”,实际上真正走近这座“九龙大殿”的人都会大失所望。这座“九龙大殿”大小只有七八个平方米,泥塑的关公坐象只有一人多高,倒是庙门前竖着的两根旗杆是别处关帝庙不多见的。若说起这座庙大名远扬倒有一段故事。大枣园王家多年在京里做官,村里九宅五堂名声在外,都说王家有的是钱,就招的强盗动了贼心。咸丰年间(1851年)闹长毛(太平天国),有盗贼假借“长毛”之名半夜来大枣园抢劫,走到村北今青岛钢厂一带,大雾突起白茫茫寻不到去路,朦胧中见一大汉跨马横刀挡在面前,威风凛凛如关老爷模样。盗贼们本是乌合之众,吓得屁滚尿流作鸟兽散。关帝显灵护村的故事不胫而走,大枣园王家更是感激,发愿为关公重塑金身,再修一座九龙大殿作关帝行宫。王家在外地做官的后人将关帝显灵的故事传播的更远,外省都有捐善款盖庙的。可不知何故,及至关帝庙修建之时,却远远没有预先规划的那么宏伟高大,庙顶上用了九行青瓦,瓦与瓦之间凸起来,老百姓称做“起棱”,此“九棱”虽非彼“九龙”,可“九棱(龙)大殿”却是叫出去了。庙里的关公塑像在1948年被一个有精神病的村民犯病时发蛮力抱出庙外,不久国民党军队把庙拆掉取砖修了碉堡,名声远扬的“九棱大殿”就这样消失了。

  大枣园王家还在现在的十梅庵村前山坡上建过一座观音庙,人称“娘娘庙(与十梅庵村的古庙“十梅庵”不是同一座庙)。老人们提起这座庙也很自豪,他们说,庙堂香火旺盛,观世音菩萨慈悲有灵。庙前面的沟下矗立着两棵几百岁的银杏树,树边溪流潺潺景色如画,庙修的清丽脱俗与美景融为一体。光绪11年前后即墨四乡的乡亲们捐款将庙重新大修,请胶州的名丹青手宋孝珍为庙堂做画,连正殿东西山墙上也画着花卉虫鸟,画的最美的是那两丛翠竹,用多年流传下来的老话说就是“东山(墙)一棵雨竹,西山(墙)一棵风竹,活活碰死鸟”。据说这两面山墙上画的竹子就如刚从山上移在墙上,栩栩如生摇曳生姿,连鸟儿也难辨真假想钻进竹丛歇息,竟发生过鸟儿撞死在墙上的事。只可惜这座庙宇于五十多年前被毁,只给后人留下许多美丽的故事与遐想

  大枣园村

  大枣园村

  老百姓俗称“老虎山”的虎头石山,海拔188。4米,走势由东南向西北,逶迤连绵十数里,远远望去如巨兽的身躯慵懒斜卧;虎头石山有九个山头高低起伏,山南的百姓又叫它“九顶山”,最西北端的那座山头,天然生成一只老虎头的形状,面向西北双目炯炯,额头“王”字清晰可辨,虎头石山取名就来自这块象形石。虎头石下西侧约有五百米之处坐落着一个两千多户人家的村子——大枣园村。

  大枣园村有着深厚悠远的文化底蕴,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村中心的牌坊街上矗立着两座斑驳古朴的石牌坊,它建于康熙24年(1685年),栉风沐雨316年,据说是山东省目前仅存的两处功德牌坊之一。村子东边山上的自然景观也不少,除栩栩如生的虎头石外,旁边还有个山头叫做“石人山”,是因为山坡上一块大石突兀而立,如一个男子站在那里,人们称它“石人”;再往前的山包叫做“蚕场山”(音),北坡上有一块七八个平方大小、光滑平坦的大青石,传说汉朝淮阴侯韩信曾站在石台上点兵,人们就叫这里为“点将台”。

  大枣园村立村的时间可追溯到600年前。明朝大规模向山东移民时,云南臧氏弟兄于永乐初年(1403年)迁徙到即墨境内,一个在楼山稍东一些的凤山圈地开荒,是为坊子街村;另一个在虎头石山下生满棘树(酸枣树)的坡上“占山”,建立棘林村,后改称枣园庄。臧家在村里居住600年,传了20世,现在却只有三两户人家。匡氏家族于清代顺治年间(1644年)迁来,据民国26年(1937年)元月修纂的《匡氏家谱》记载:“自清初顺治年间始祖自胶州老海乱后迁居即墨城南枣园村。”义之为匡氏的始祖,繁衍了14世,历经300多年。以后陆续迁进村来的毛、周、贾、孙、吕、毕等姓氏,落户时间最长的200年,最短的不足百年。近年来村中落户的不断增多,据说姓氏已达到58个。

  村中的大姓王氏家族,于明朝万历15年(1587年)自即墨汇海社王家庄迁来,自称“胶西王氏”。据乾隆30年(1765年)初版、嘉庆10年(1705年)重修、宣统元年(1909年)再修的《王氏世谱》中《迁胶源流》章记载,胶西王氏原系青州临朐县上庄居住、礼让乡寺泊社四甲民籍,于万历初年迁入胶州朱阳社十甲,复迁至即墨汇海社王家庄,后迁仁化乡枣园村。王氏家族五代之内三易其居,乾隆年间牵头修家谱的七世孙绍先为家谱作序并作感怀诗曰:“五世三迁居,胶即海崂间,朱阳立社地,海崖置庄田,总为儿孙计,不使里长艰。”才富为大枣园王家始祖,已有21世,大枣园村的村民百分之七十姓王,均是才富后人。

  《王氏世谱》中还记载了万历15年才富自胶州初进枣园村遭遇的一桩冤案。他被浮山所千户于光祚指使手下王守迪告发王氏家族系浮山所军丁。大明律,军丁私自脱离守防军队逃避兵役是要严惩的,案子由胶州知州严恭审理,派扑快头子冷于道将才富押解回原籍临朐,查明王才富确系青州府临朐人氏,其父名钺、祖父纶、曽祖景,并非军户家族,案子才得以了结,判王守迪诬告罪,罚赎银六两六钱六分,并将其收管两年。后来,才富的后人有的迁到楼山后、湾头、埠头等各村,康熙年间大枣园村析出一个小枣园村,王氏家族可谓人丁兴旺。

  历史上的王氏家族曾显赫一时,虽然王才富乍搬进村就经历飞来横祸,可六十年后自他的曾孙开始,族内英才倍出,二百年里挣来功名无数。顺治甲午年(1654年),才富之孙柱今的长子如辰乡试得中第七名亚魁(举人),第二年会试联捷进士,如辰仕途顺畅官至广西按察院,司督学道加三级;三子如云,壬子(1672年)科中进士;二子如春,戊午(1678年)乡试中第25名举人。柱今的孙子、如辰之子王懿为甲子(1684年)乡试第20名举人,戊辰(1688年)会试中第104名进士,殿试二甲第17名,康熙钦点翰林院庶吉士第九名。王懿得中举人后第二年,康熙皇帝闻说王柱今一门三儿一孙俱取得功名,便称赞他教子有方,御批为王柱今立功德牌坊,诰封士大夫,极尽荣耀。

  今天大枣园村的老人们说到牌坊的故事,还是会如数家珍。传说当年皇上特意从北京派来两位风水先生为牌坊选址,风水先生发现大枣园村得天独厚占尽地利。那时候地广人稀,从虎头石山上向西望去可以看见村子正对着西海中的小岛毛岛,村南有沙岭河(现在叫李村河),村北有白沙河(当时白沙河入海口在双埠村,后来忽然一夜暴雨白沙河改道李家女姑村),两条河遥相呼应,与毛岛做成“二龙戏珠”,风水落在大枣园村;更可贵的是村东虎头石南面和北面各有一条山水流出,弯弯向西在大枣园村内会合,其名曰“玉带”,恰恰把大枣园村的前街环抱其中,注定村中要出高官。风水先生把立牌坊的位置定在前街上,从此村民们把前街叫做“牌坊街”,村中两股合流的山水叫做“玉带水”,视为村里兴旺吉祥的源泉。

  牌坊街东西方向,长约200米,两座石牌坊立在中段,相距约70米,规格都是“三间四柱三楼”,有四根立柱将横山隔成三间孔洞,坊顶上分为三个瓦顶叫做“三楼”,楼顶斗拱飞檐,饰有神兽等檐饰。东牌坊正额上刻有四个大字“龙章三锡”,上方一行小字“皇清康熙二十四年岁次乙丑仲春吉为”,下方小字为“诰封士大夫王柱今立”;中间刻着王柱今三次受御封的官职:“初封 文林郎山西太原府交城县知县,再封 奉政大夫户部广西清吏寺郎中,三封 中大夫广西按察使司督学检事加三级”。西牌坊正额上枋中间横刻有正楷大字“义方式训”,下枋竖刻王柱今的三个儿子如辰兄弟及孙子王懿历年功名取得情况:“长男如辰,甲午科乡试第七名亚魁,乙未科会试联捷进士,历任广西按察使司督学道加三级;次男如春,戊午科乡试第二十名举人;三男如云,壬子岁进士;孙,王懿,甲子科乡试第二十名举人,戊辰科会试第一百四名进士,殿试二甲第十七名,钦选翰林院庶吉士第九名。”石牌坊历经三百年风雨剥蚀,有些字迹已经看不清楚,惟那“义式训方”四个正揩大字在阳光下熠熠发光。文革中牌坊的楼顶飞檐遭到破坏,可那整石雕成的底座和立柱虽然伤痕累累,却怎么也拉它不倒。2002年,李沧区政 府筹集资金总投资50多万元将其修复,可惜的是飞檐斗拱及神兽檐饰已全然不是旧时模样。

  说到王懿,老人们每讲到他便会喜上眉梢,话语滔滔不绝,这位雍正皇帝的启蒙老师官至大理寺正卿加三级的乡亲,铸造了大枣园辉煌的顶峰,使全村人一直自豪到如今。村里流传着许多关于王懿的轶事。据说雍正小时候极为顽劣,王懿罚他“跪读书”,被康熙撞见,心疼地说:“学是天子,不学也是天子。”王懿大胆冒犯天颜立即应对:“有学问是尧舜,没学问是桀纣。”康熙听了大惊,自此信任王懿支持他严管皇子,雍正便恨道:“待我作了皇帝,第一个杀的就是你!”王懿在朝为官32年,康熙59年(1720年)却被贬到新疆巴里坤总督戍边屯田,1723年雍正即位后,发昭书急召王懿回京,意欲请启蒙老师辅佐朝纲。王懿不知内情,猛想起当年雍正怀恨在心所说的话,估计此番进京凶多吉少,心中忐忑,走到芦沟桥驿站时先派家人进京探听消息。谁知京城里的官吏们见雍正欲倚重王懿,未雨绸缪,先拍起家人的马屁,轮番请他喝酒,家人喝得烂醉误了与王懿约定的日子,王懿等不到消息,认为大祸将至遂吞金自杀。

  王懿去世后,灵柩运回故乡安葬,据同治壬申年(1872年)版《即墨县志》记载,侍郎王懿和学道王如辰之墓设于即墨南50里处,即现在的曲戈庄。当年雍正下旨祭王懿于渠(曲)戈庄名宦乡贤祠。王懿父子墓地高大气派,墓州立着石人、石马、石秀才,许多七十岁的老人们都有记忆。1943年日本侵略军扩建飞机场殃及二百年前的一代名臣,日本人令王家将王懿父子墓限时迁出,今年78岁的王乐孔老人曾参与迁坟,他说,当时,王氏家族胶州王家庄的族人出资、大枣园族人出人,雇着大卡车,整整干了三天。王懿的棺木是双层的,外椁木料厚约10厘米,灌满了松香,棺上盖的黄缎子“旌”仍然完好无损。棺木极为沉重,几十个棒小伙子用木杠抬,一起步,木杠咔嚓嚓连断数根,棺木纹丝不动。最后是在棺前挖沟加滚木一步步移出墓穴、移上汽车的。棺木运回村中宗祠停放,一切遵从葬制,入村北王家祖茔。

  大枣园村有一个不同于别村的景观,是王氏家族共建了五个“堂”。堂,历史上被中国人极为看重,是祭神、祀祖和进行政事活动的场所,《礼记》中有“天子作明堂”的记载,自春秋时期就兴起建堂之风,古时官员办公之处称做“大堂”,百姓的农舍正房称为“堂屋”,但“堂”而有号,是官宦或书香之家的作为,也是身份的象征,如康熙皇帝就曾赐诸城刘墉之祖父刘启“爱清堂”御笔。大枣园村王氏家族在王懿一代分为九支,至今仍称“九宅”,九宅中以王柱今一支最为显赫,他家堂号“忠孝堂”,画栋雕梁建筑精美,占据了最好的风水之地牌坊街,族中划出40亩公产专供忠孝堂使费。据说“忠孝堂”匾额为皇帝所赐,即墨县令路过堂前都得下马步行。王家族人另外还设有四个堂,村东“东园鲁”,后街西头“雨蕴堂”,前街靠北“世谷堂”,还有一个颇有故事的“孝行可奉堂”。

  这个“孝行可奉堂”几百年来一直为老人们津津乐道,还上了同治年版的《即墨县志》。故事也有好几个版本,流传最广泛的一段说的是王子信的三子之垣素以孝名闻名乡里,其父去世后他按古制最高礼在墓旁结庐守孝,三年没有踏进家门一步。族里人很钦佩,在他守孝期满那天准备了鼓乐欲去墓地迎他回家。可之垣不知族人的安排,三年期满就自己走回了家,妻子说,你自己回了家,别人哪会相信你已守满三年,还猜你是早就回来了呢。之垣听后回答说:“为父再守三年有何不可。”他转身回到茅庐又守了三年,前后共守六年。之垣每天在墓地北面用衣襟兜土为父亲的坟头培土,六年下来取土处竟挖成一个新月形的大湾,取名叫做“月牙湾”这段事就叫做“孝子衣襟”。后来,族人为了纪念这对情深父子,建了一座堂,取名“孝行可奉”。

  王家还有许多趣闻轶事,村里人最爱讲的是“也字不打勾”的故事。王懿在京做官多年,交往甚广,他自己也曾任过康熙戊戍科(1718年)会试主考,收得门生无数。据说在一次会考中王氏家族得中八个半进士(其中半个是女婿),创科举制度以来一门同榜的最高纪录。有人暗中调查,发现王家子弟的试卷上凡是“也”字均不挑上最后那一勾,分明是约好作弊的暗记。上奏朝廷后,皇上龙颜大怒,派钦差去山东微服私访,要严惩王懿。王懿在京得了消息,派快马回乡报信,安排子弟们无论是田间锄地,还是园里薅草、路上拾粪,都要拿着书本做出读书的样子。待到钦差到了大枣园村,只见推车挑担的,抗锄牵牛的个个手不释卷,摇头晃脑念书,咿咿呀呀吟诗。钦差喜道:“乡野之中诗书气如此浓厚,村夫农人皆苦读圣贤书,一榜八个进士也嫌少。”回京复命,天大的事化作烟消云散,大枣园王家却传下个“也字不打勾”的趣谈。——然而查王氏家谱,却未见一榜八进士的盛况,此故事姑妄言之姑妄听之,权且一笑。

  王氏家族风光二百年,有学问的人才数不胜数。到得十二世上,却有一户颇为富裕的人家养了个独生儿子总是让父母操心个没完,儿子满腹诗书却不想走仕途出将入相,每日里琴棋书画过的好不优哉游哉,把爹娘急得不行只是无可奈何。父亲去世后他没了管辖,不上几年把家中六千亩地变卖一空,最后自己竟落到唱渔鼓为生的地步。他在李村集上敲着渔鼓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并不按寻常说书人的路数,是根据自己烂熟于心的原著情节,说得细致生动,在沧口地区名噪一时。他如此落魄却少爷脾气不改,依旧花钱大手大脚,每每有人钻他心善手散的空子,换上破衣跪到他面前说些家中遭难的苦情,或说老娘去世无钱下葬的鬼话,他便撩起破大褂取出刚刚卖唱挣的钱一古脑儿送给求他的人。这位少爷迂腐可爱的性格常常成为众人的话题。王家十三代子弟曾出了个戏迷,最爱的是柳腔和京剧,曾痴迷到做什么事都要唱着戏文,正月里走亲戚,他钻进戏园子忘记走亲戚的“任务”,惹的家人和亲戚都老大不高兴;到地里拾掇庄稼,他拔棵谷子作马鞭,将谷地当舞台,唱起戏来不知回家;他背着家人拜名角为师,玩票玩到极高的境界,在青岛港上颇有名气,人送外号“活包公”。他在外面登台玩票唱戏,却把家里瞒的铁桶似的,一天他的老兄见到做买卖的朋友,朋友说今晚青岛某大戏院有名角唱戏,平日难得一见,我请你去听。老兄欣然前往,及至名角上场却把他老兄惊得张口结舌——原来这名角乃是他那不务正业的胞弟!西洋镜戳穿后,“活包公”便堂而皇之的开唱,再也不用煞费苦心的遮遮掩掩了。

  一百多年前,村里住过一位汪大人,据说这位汪大人是安徽人,官至西台御史。他看中了大枣园的青山绿水,在牌坊街北临街建了一座宅院,家眷都接过来同住。村中的地保常因了村里公事去汪大人家,这位大人倒也礼贤下士,每次都把地保让在客座奉茶。即墨的县令也常常来拜访汪大人,还常讨教一些公事,在汪大人的客厅里,地保也是客,与县令平起平坐的;地保有事去县衙,县令见汪大人的座上客来了,也热情接待,不和对其他地保那样板脸。因为老百姓讽刺地保是官府的狗,所以过去北乡有句笑话“大枣园的狗也比县官大”就是由此而来。汪大人在大枣园住了十几年,家中突发变故,他的儿子不小心从小楼上坠地而死,汪大人将儿子厚葬在大枣院村外,人称“相公茔”。汪大人痛失爱子,一个人在北方住着心情郁闷,于是卖掉宅院离开这个伤心地回了安徽。

  大枣园的村民多年来受王氏家族的熏陶浸润,看重读书,耕读之家颇多,村里常设私塾数处,上世纪初有陈相昆、王文基、毕正霖三位先生办的私塾最出名,以毕正霖的私塾成绩最好。毕先生是位饱学之士,教育子弟有方,儿子们有的做医生,有的做“大先生(帐房)”,很受人尊重。毕先生设馆于王家雨蕴堂,自20岁执教直到70多岁才挂鞭,五十多年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事业有成者为数不少。清朝末年实行新政,乡间私塾逐渐由“洋学堂”取代,大枣园村重视教育的风气得到官方支持,有史料记载,1926年政府在村里开办“公立枣园初级小学校”,在忠孝堂院里南头盖了一排12间教室,收学生125人,聘教师3人,教育经费1476元大洋由南京政府行政费负担。

  大枣园村王家曾在后街西头与坊子街村接壤处建过一座关帝庙,庙里供奉的关老爷灵验之名远播山西、广东、福建,解放前夕还有外地人在坊子街村打听关帝的“九龙大殿”,实际上真正走近这座“九龙大殿”的人都会大失所望。这座“九龙大殿”大小只有七八个平方米,泥塑的关公坐象只有一人多高,倒是庙门前竖着的两根旗杆是别处关帝庙不多见的。若说起这座庙大名远扬倒有一段故事。大枣园王家多年在京里做官,村里九宅五堂名声在外,都说王家有的是钱,就招的强盗动了贼心。咸丰年间(1851年)闹长毛(太平天国),有盗贼假借“长毛”之名半夜来大枣园抢劫,走到村北今青岛钢厂一带,大雾突起白茫茫寻不到去路,朦胧中见一大汉跨马横刀挡在面前,威风凛凛如关老爷模样。盗贼们本是乌合之众,吓得屁滚尿流作鸟兽散。关帝显灵护村的故事不胫而走,大枣园王家更是感激,发愿为关公重塑金身,再修一座九龙大殿作关帝行宫。王家在外地做官的后人将关帝显灵的故事传播的更远,外省都有捐善款盖庙的。可不知何故,及至关帝庙修建之时,却远远没有预先规划的那么宏伟高大,庙顶上用了九行青瓦,瓦与瓦之间凸起来,老百姓称做“起棱”,此“九棱”虽非彼“九龙”,可“九棱(龙)大殿”却是叫出去了。庙里的关公塑像在1948年被一个有精神病的村民犯病时发蛮力抱出庙外,不久国民党军队把庙拆掉取砖修了碉堡,名声远扬的“九棱大殿”就这样消失了。

  大枣园王家还在现在的十梅庵村前山坡上建过一座观音庙,人称“娘娘庙(与十梅庵村的古庙“十梅庵”不是同一座庙)。老人们提起这座庙也很自豪,他们说,庙堂香火旺盛,观世音菩萨慈悲有灵。庙前面的沟下矗立着两棵几百岁的银杏树,树边溪流潺潺景色如画,庙修的清丽脱俗与美景融为一体。光绪11年前后即墨四乡的乡亲们捐款将庙重新大修,请胶州的名丹青手宋孝珍为庙堂做画,连正殿东西山墙上也画着花卉虫鸟,画的最美的是那两丛翠竹,用多年流传下来的老话说就是“东山(墙)一棵雨竹,西山(墙)一棵风竹,活活碰死鸟”。据说这两面山墙上画的竹子就如刚从山上移在墙上,栩栩如生摇曳生姿,连鸟儿也难辨真假想钻进竹丛歇息,竟发生过鸟儿撞死在墙上的事。只可惜这座庙宇于五十多年前被毁,只给后人留下许多美丽的故事与遐想

一、出自黄帝之后,挥为始祖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这支张氏是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最早发源于尹城国的青阳,目口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祠附近,其后望族也出于这一带。

一、出自黄帝之后,挥为始祖

张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它起源于遥远的传说时代。据说张姓的始祖名“挥”,他是黄帝的孙子(一说是黄帝的儿子),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弓箭和网罟 (gu)。弓箭和网罟作为当时的新的生产工具,使人们可以猎取更多的鸟兽,捕捞更多的鱼虾,又能够减少猛兽对自身的伤害。挥所在的氏族部落世代以生产弓箭和网罟为业,于是他的后裔就以“张”作为自己的姓氏。

张姓公认的血缘亲祖黄帝是远古传说时代华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以德经天地,以仁,信治天下,选贤任能,严惩顽凶,开创了一个歌舞升平的盛世。

据《帝王世纪》记载,黄帝由其母有峤氏女附宝感电而生。“(黄帝)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四月,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有圣德,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后人据此推演出两种传说。

一种传说是:黄帝降生于天帝下凡之际,那时正是神农氏时代,神农的舅舅有个儿子名叫少典,他是有熊国(在今河南新郑县境内)的国君。当时少典族正与有峤氏族互通婚姻。于是少典便娶有(虫乔)氏的女儿附宝为妻。有一天,少典和附宝扛着木耜去田间种地,正走着,天空突然暗淡下来,顿时星斗满天,和晚上一模一样。这时,附宝抬头仰视,只见上空有一道闪闪发亮的电光像蛇一样不时绕着北斗七星旋转,刹那间,四野罩上了一层浓郁的青光。不一会,附宝只觉得腹部有什么东西猛地一动,吓得她大喊大叫,等少典急忙回头询问时,她却说没有什么。打那以后,附宝便怀孕了。自怀孕那天起,经过24个月,也就是在第三年的一天,附宝在新郑西北的轩辕之丘(一说在山东曲阜),生下一个男孩。由于出生在轩辕,所以便给这个孩子起名为轩辕。传说轩辕刚生下来就会说话,非常精灵。还在孩提时代,他看见人们在树上构筑房子,便说:“把房子建筑在树上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如果盖地上不是更好吗”不久,神农氏闻知黄帝这种见解,大不以为然。于是,黄帝便在地上盖了一间房屋让他看,神农氏这才信服了。

另有一种传说:附宝与少典成亲后不久,便迁徙到山东曲阜的寿丘。在一个初冬的夜晚,附宝独自一人来到郊外散步,她仰望星空,思念故土之情油然而生,忽然间,天空出现一道银白色的闪电,只见那闪电绕着北斗星中的枢星转了几圈,然后迅速地由天及地,很快消失了。这时,大吃一惊的附宝顿然感到身上有奇特的感觉。不一会,她才意识到自己受雷电感应而怀孕了。此后,经过24个月,于第三年冬季的一天,在寿丘生下黄帝。刚出生的黄帝,额骨隆起,形状像太阳,而且面部有龙的相貌,其手足也似龙爪龙趾。更奇异的是,黄帝有四张脸,传说这样黄帝可以随时随地眼观四面,耳听八方,观察、了解一切情况,以更好地相机行事。黄帝刚出生就咿呀说话,不久就会走路了。他十岁左右离开寿丘,到处拜师学艺,遍访名山大川。

黄帝生活在原始氏族公社时代,当时中国大地的社会结构表现为氏族——由若干氏族组成的部落——由若干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各氏族、部落及部落联盟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常常发生战争,黄帝开始还只是姬姓部落的首领,在长期的征战中,他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最终完成了对其他各部落的统治,坐上了部落联盟盟主的宝座。

对炎帝、蚩尤与刑天的战争是黄帝通向盟主道路上的三个里程碑。据文献记载,黄、炎二帝本是同胞兄弟,《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峤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新书·益壤》说:“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当黄帝成为姬姓部落首领并开始兴盛强大之时,炎帝部落已步入虚弱衰微之路,各氏族之间相互征讨,暴虐百姓,而炎帝则无力平息战乱,保护臣民,于是黄帝遂起而教民习用干戈,以征残暴。结果,各氏族都前来朝拜并归服于黄帝。炎帝乃迁居涿鹿(在河北涿鹿,一说在山西运城),但仍然大行无道,史称“并兼无亲,文无所立,智士寒心”(《逸周书史记解》)。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黄帝再次“振德修兵”,决定与炎帝在涿鹿进行决战。据文献记载,黄帝所率以熊、罴、狼、豹、躯、虎等为图腾的各氏族部落联军挥舞着用雕、鹃、鹰、鸢等羽毛制作的战旗,向涿鹿猛烈进攻,炎帝则退到城东一里的阪泉。经过血战,黄帝方“诛炎帝而兼其他”,于是“天下乃治”。战败的炎帝部落被迫向南方和东方转移,与长江流域的苗蛮集团犬牙交错,渐趋融合。黄炎战争的胜利确立了黄帝对原属炎帝势力范围的黄河中游地区的领导权,使他登上了中原各部落联盟盟主(有称“中央天帝”者)的地位。

当黄炎之战结束,黄帝刚登上中央天帝地位之时,居住在黄河下游(即今山东及江苏北部一带)的九黎族首领蚩尤就率众西进涿鹿城下,向新盟主提出了挑战。九黎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部族,他们英勇善战,以蚩(一种毛虫)尤(同蚍,即人腹中的长虫)为图腾。到黄帝时代,该部族出了一个有名的首领,人们就将其称作蚩尤。蚩尤通晓天道,精明强干,长于战事,史书中也把他描绘成超乎凡人的神明,说他人身牛蹄,四日六手,鬓发如剑戟,头上长角。不仅如此,他还有“兄弟八十一人,并铜头、铁额、食沙石”,武猛异常。凭着强大的武力,蚩尤不断向四邻扩张,大有与黄帝分庭抗礼之势。其时黄河中游一个以榆罔为首领的部落在受到蚩尤侵扰后,遂向黄帝求援,于是就引发了黄帝与蚩尤的涿鹿大战。此次大战对黄帝来说极为艰难,所谓“流血百里”,“九战九不胜”,但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

在经过炎帝、蚩尤之战而建立起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以后,黄帝把寻求治邦安民之道建立在遍访天下贤明之士的基础上。为此,他不辞艰辛,连续奔波,走王屋而受丹经,越鼎湖而飞流珠,登崆峒而问广成,上具茨而事大隗,适东岱而奉中黄,人金谷而咨滑子,论导养而质玄素二女,精推步而访山稽、力牧,讲占候则询风后,著体诊则受岐伯、雷公,审攻战则纳五音之策,穷神奸则记白兽之辞。(《抱朴子》)足迹所及,“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

黄帝的巡游,一方面扩大了黄帝族的声威与影响,从而使黄帝的势力范围日益拓展,《轩辕黄帝传》所说:“帝所理天下,南及交趾,北至幽陵,西至流沙,东及蟠木。”另一方面使黄帝游历之处的外族人民受到深深的感化,他们在黄帝仁义之德的感召下,纷纷前来向黄帝族朝贡,首先是诸北、儋耳之国来向黄帝族贡献礼物,接着南夷族乘白鹿献上美酒,后来四方之外族人都不断地前来朝贡。外人朝贡进一步加强了黄帝族与其他族的友好往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就为黄帝族和其他族的融合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巡游天下,了解各地情况,获得养民安邦之道之后,黄帝遂提出并开始实施自己的治世方略。

黄帝一生娶有四个妻室,她们是嫘祖、方雷氏、彤鱼氏、嫫母。据《史记·五帝本纪》、《帝王世纪》、《路史·疏仡纪·黄帝》等文献记载,嫘祖又作傫祖,西陵氏女,为黄帝正妃。她发明了养蚕缫丝之术,并教人以丝织帛,做成衣服暖身遮羞。次妃方雷氏、彤鱼氏皆贤淑。嫫母相貌很丑,但贤而有德,因没有名字,出嫁前人皆呼为丑女。黄帝认为“属女德而弗忘,与女正而弗衰,(貌)虽恶何伤”(《吕氏春秋》),故娶为妻室,封号嫫母。

关于黄帝的子孙,文献记载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国语·晋语》说:“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唯青阳与夷鼓为己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藏、任、荀、僖、姑、儇、依是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史记·五帝本纪》、《世本》、《大戴礼记》等书,与此大体一致。

与《国语》、《史记》等书所云不同,《山海经》说:“黄帝生禺[豸+虎],禺[豸+虎]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貌处东海,是为海神。

“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梁,*梁生禺番,是始为舟。禺番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狄。”

黄帝一共有25子却是历来所公认的。25人虽是伺父之子,却有不同的姓,仅就得姓的14人来说,又分为12姓,这说明他们是嫁出之夫,各自以他们所嫁的氏族的姓氏为姓氏。至于“同姓者二人”,是指他们同时嫁给一个氏族。

据《路史·国名记》记载,黄帝子孙所封之国有陈、昌、张、资、寇、郦、瞿等,凡七十,其分布地域遍布今全国各地。这些黄帝子孙的进一步繁衍则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假若说他们并非黄帝子孙,或者说历史文献记载有所依附的话,那么,他们也当是黄帝这一“中央天帝”统领下的各部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人都自称自己是“黄帝子孙”或“炎黄子孙”。

黄帝逝世后,葬于桥山。桥山隶属的郡县在何处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在今陕西黄陵县。黄帝陵墓既是号称“天下第一墓”的中华民族始祖之墓,也是我们将要在下面介绍的张姓家族的血缘亲祖之墓。

张挥是张姓的得姓始祖,但张挥与黄帝的关系则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张挥是黄帝之子,另一说则认为他是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之子,即张挥为黄帝之孙。《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姓氏急就篇》、《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有关姓氏学的史籍记载虽稍有出入,但都主张挥为黄帝之孙说,其称: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造弓矢,实张罗以取禽兽,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后世张氏后裔所修族谱、家谱多有沿用此说者。

清乾隆甲寅重修裕裔堂版《张氏家谱》卷三《受姓渊源考》云:“张氏出自黄帝轩辕氏,生少昊金天氏,又号青阳氏,第五子挥始制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

持张挥黄帝之子说的有《广韵》(下平声十阳)、马骗《绎史》等,张氏后裔所修家谱也有很多赞同此说。

中国人姓氏之得皆有渊源,而且遵循一定的原则。姓氏命名的原则概括起来有以国、邑、乡、亭为据的,有以人之名、字、出生秩序、官、官名、爵、爵系、国符、技、事、谥、谥氏、邑系、邑谥、族、族系等等为据的。

张姓始祖挥之得姓亦基于上述原则。尽管在张挥是黄帝之子还是黄帝之孙这一问题上,古文献记载各持一端,但具体到张挥本人的情况,则无大的分歧,都承认其制弓矢、官弓正、祀弧星这一基本事实。然则,细心的读者还会从我们前引文献中发现,记张挥之得姓,有“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始制弓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和“性长弓矢,善张纲罗,世袭其职,因赐姓曰张”等微小区别

匡姓 匡氏家谱 匡姓起源 匡姓名人 匡姓的来源 匡姓简介

匡[kuang] 姓氏源流 匡姓起源有五: ①、据《风俗通义》、《通志·氏族略》载,春秋时句须为鲁国匡邑(故城在今河南长垣西南司家坡,亦...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