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族是哪里的人
契丹族
1民族
契丹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深远影响的少数民族。“契丹”本意为镔铁,表示坚固。由于契丹的名声远杨,国外有些民族至今仍然把中国称做“契丹”。
契丹本属东胡族系,是鲜卑的一支,4世纪中从鲜卑族中分离出来,游牧于潢水(今内蒙古赤峰市境内的锡拉木伦河)。土河(今赤峰市境内的老哈河)一带。6世纪前期,契丹族尚处在部落阶段,唐初形成部落联盟,曾臣服于漠北的突厥汗国。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契丹部落联盟背弃突厥,归附唐朝。契丹与唐朝之间,既有朝贡、入仕和贸易,也有战争和掳掠。907年,契丹建立了政权,成为中国北方一个强大势力。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国。947年,太宗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辽成为中国北方统一的政权。契丹王国强盛,其疆域东自大海,西至流沙,南越长城,北绝大漠。1125年,辽为金所灭,此后契丹逐渐被融合。
契丹是一个进取开放的民族,通过与中原及西方的密切交往,创造了具有特色的文化。契丹人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又仿汉制实行科举,制订成文法典。建立全体男丁皆人兵籍的兵制,又依本身游牧民族习俗而首创五京制。共建有5个都城,即上京、中京、东京、南京和西京。其中首都辽上京和陪都辽中京均建在北方草原契丹本土内(今内蒙古赤峰市境内),是著名的草原城市。
契丹人于920年仿汉字偏旁创制了契丹文字,史称大字,后又仿回鹘文创制了契丹小字。契丹文字的创造标志着契丹族的进步。契丹人还喜欢绘画,皇太子耶律倍便是契丹国著名的画家,尤其擅画马。契丹族广建佛寺和佛塔,使辽王朝的文化颇为昌盛。内蒙古草原东部是契丹族的发祥地,也是其立国后统治的中心区。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契丹族遗迹遗物,成为草原文明繁荣的象征。
2艺术
契丹是骑马打天下的民族,骑兵部队是其立国之本,契丹骑兵骁勇善战,与宋、西夏战争中经常取胜。在契丹贵族墓葬中,均有殉马或马具随葬,还有打马球图、引马图等壁画。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白塔子辽墓出土的《契丹人引马图》,描绘了一个髡发短须的契丹引马,右手执杖,左手牵一匹膘月巴体壮的枣红马。这是研究辽代契丹风俗、服饰及马具的珍贵资料。马鞍具和铰铁兵器也是契丹贵族墓中常见的物品,特别是契丹鞍,可以与中原的端砚、蜀锦、定瓷并称,被北宋人评为“天下第一”。出土于赤峰市大营子辽驸马赠卫国王墓的铜鎏金马鞍具等全套马饰具,数量达l64件,反映了江代马具成套成成组配置随葬的特征。
契丹瓷器是在契丹传统制陶工艺的基础上,吸收北方系统的瓷器技法而饶制的,在五工和北宋时期南北诸窑的产品中独树一帜。其中,具有契丹族传统工艺的仿皮囊式鸡冠壶可谓辽瓷中的典型器物。鸡冠壶造型别致,制作精美,堪称国之瑰宝。此外,如内蒙古博物馆馆藏的三彩摩揭壶、“官”字款镶金口白瓷盘、绿釉刻花凤首瓶等瓷器,皆为辽瓷中的佳品。近年,考古工作者在赤峰市松山区发现了松州窑,又称“缸瓦窑”,这是辽金两代的官窑址,被誉为草原瓷都。
辽代金银器是中国古代金银器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契丹贵族的奢华生活,也反映了契丹本上文化与内地文化、外域文化之间的交融。辽代贵族墓葬中大量出土金银器。如赤峰市耶律羽之墓中出土的花式口圈足金杯、金花工艺御赐“万岁台”石砚、金花银唾盂、摩羯纹金花银碗,哲盟奈曼旗陈国公主墓出土的鎏金道教银冠、錾花银靴、金銙银碟躞带等,皆是辽代金器中之上品。
契丹王国与周边各族各国的交往甚为密切,经济文化各方面都融合了其他民族文化因素,尤其与汉文化的交融最为深入。以服饰为例,契丹人传统的服装为长袍左衽,圆领窄袖,腰间束带,下穿长裤,裤在靴筒之内。在内蒙古兴安盟出土的大批契丹式服装,表现了契丹服饰的丰富多采。其中有些服饰的图案具有明显中原特色。出土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宝山2号辽墓的《仕女出游图》,高07米,宽23米,为巨幅工笔重彩,具有晚唐至五代宫廷绘画的风格。图中女主人可能是从内地远嫁到契丹的汉家闺秀,颇具中原仕女的风尚。此壁画对于研究唐末五代的绘画艺术及契丹与中原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契丹王国统治者崇信佛教,自太祖以来一代胜似一代,至道宗时达到极盛。百多年间,契丹皇族和高级僧侣投入巨资,请能工巧匠建造了大量佛教寺院,与寺院密不可分的辽塔和佛教法器也大量出现。内蒙古地区现存著名的辽塔有中京大明塔、上京南塔、庆州白塔、丰州万部华严经塔等。在庆州白塔内出土的释迦涅盘石雕像、万部华严经塔砖雕菩萨头像、白瓷迦叶、阿难像等文物,都是辽代佛教艺术的代表作。
契丹王国在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方面,也有很大贡献,由于辽国的疆域东西横长,正好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渠道。在辽代贵族墓葬中出土的琥珀、玛淄和玻璃筹文物,很多都来自西方。
契丹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深远影响的民族。“契丹”本意为镔铁,表示坚固。然而,自元末明初以来,契丹族却从史籍中突然消失。阜新,开州立县是从辽开始,阜新被史学家称为契丹人的“故地”和“摇篮”。辽时,阜新建有头下州9座,人口达20万。可以说,阜新与契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最近,在有关专家用DNA技术认定达斡尔族及云南阿、莽、蒋姓“本人”为契丹族后裔的消息公布于众之后,阜新成为解开契丹源流问题的“重地”。昨日,记者对契丹族的源流问题做了进一步追踪调查。
用DNA技术破解契丹消失之谜
曾经创建了持续219年之久的辽王朝的契丹民族,从元末明初以来忽然从史籍中消失得不见踪影。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民族是否如逝去的时间一样不复存在了?
日前,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部分专家利用DNA技术解开了契丹族消失之谜:达斡尔族与契丹有最近的遗传关系,为契丹人后裔。云南的阿、莽、蒋氏“本人”与达斡尔族有相似的父系起源,也是契丹族后裔。
事实上,云南省保山地区约有十余万分属现在十来个民族的阿、莽、蒋姓“本人”,近些年一直自称是契丹族后裔,要求有关部门澄清他们的来历。但是因为考古技术上的障碍,学术界对这个自称是契丹族后裔的人群始终未能“正名”。同样,从前关于达斡尔族的族源问题,学术界也一直存在争论,有说源于契丹大贺氏者,也有说自古就独立发展于其他民族者,各执一词。
而现在,这个一直令历史学家困惑的历史之谜终于被破解,DNA技术解决了达斡尔族和云南阿、莽、蒋姓“本人”的源流问题。这个破解过程是这样的:在云南保山的5个小村庄,专家们取到了阿、莽、蒋姓“本人”和其他民族的血样;在四川乐山取到了契丹女尸的腕骨,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取到了有墓志为证的契丹人牙齿、头骨;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旗和其他几个旗和县提取到了达斡尔、鄂温克、蒙古族和汉族等人群的血样。经过古标本的牙髓和骨髓中用硅法提取的线粒体DNA可变区比较,显示出了准确的结论:达斡尔、阿、莽、蒋氏“本人”都是契丹后裔。
至此,专家们做出这样的结论和比喻:元代蒙古人建立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时,连年征战,频繁用兵的契丹人被征服,分散到各地,有的保持较大的族群,如达斡尔族作为民族续存保留下来,有的则被当地人同化了。后者是最难寻找的,因为,契丹族一千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外婚制”,所以纯粹意义上的契丹人已不复存在了。经过不断地迁徙、隔离和融合,多数契丹人如扔在大海中的冰一样融化了,用一个专业术语命名即“分子意义上的后裔”。
这些业已融化了的“冰”还能找到吗?
两份家谱述说着这个耶律姓人家的家史
20世纪80年代,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原人大副主任戴位彧在作一项调查时,在王府镇河东村叶长青家发现了叶家珍藏的两份家谱,一份以蒙文书写,一份以汉文书写。与这两份家谱一同珍藏的还有两份土默特官府发给这个家族的文书,一份颁于清道光十五年,一份颁于1918年,均为蒙文。后来,这两份家谱与文书一同载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高勒巴干主编的《蒙郭勒金姓氏及村民考》。此后,阜新市建设局干部陈志健根据汉文版的《蒙郭勒金姓氏及村民考》结合叶长青家的家谱认定这个叶氏人家是契丹后裔,肯定其族源出自耶律氏,即现在的这个“叶”姓源自辽契丹的“耶律”姓。
昨日,记者见到了叶长青。尽管年过七旬,但叶老精神矍铄、身体硬朗。他向记者展示了他家珍藏的两份家谱及随同珍藏的两份官府文件。颁于道光十五年文书的题头是:“准耶律氏希如们宝路等入册入甲土籍执照”。其汉文家谱序言为:“大清康熙庚子年奉旨陪侍和硕格格。祖父系正白旗包衣牛录,康熙壬寅年故于本京。至雍正元年,父与祖母郑氏陪从出外”。这份家谱从祖父那哈、祖母郑氏起,记到第四代。
著名契丹史学家朱子万这样评价叶长青家珍藏的两份家谱:“它为辽亡后契丹人之流向提供了一份珍贵资料。”
契丹:留给今人的一份历史记忆
阜新,是契丹族故地,这早已被史学家所认同。自北魏开始,契丹族就开始在阜新活动。辽建国于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8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创建大辽开始,在整个辽朝时期,契丹统治者将阜新当成了它的“腹地”。据考证,今阜新境内有9座头下州,属于辽早期的有遂州、顺州、豪州、欢州,属于中期的有徽州、成州、横州,另有一个时代不太明确的闾州。这9个头下州当时有人口19万多人,如再加上军队人口等,可达20多万人,其中契丹人占10%之多。
辽亡后,阜新的这些契丹人流向何方?还有多少外地的契丹人流向阜新,他们究竟融化在哪些民族当中?
目前,阜新的这份家谱为证的契丹后裔的发现,为探索契丹消失之谜提供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脉络。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消失的民族契丹会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
第一代太祖朱元璋
第二代惠帝朱允炆,乃朱元璋长孙
第三代太宗(成祖)朱棣,乃朱元璋四子(庶出),朱允炆之叔
第四代仁宗朱高炽,乃朱棣长子
第五代宣宗朱瞻基,乃朱高炽长子
第六代英宗朱祁镇,乃朱瞻基长子
第七代代宗朱祁钰,乃朱瞻基次子(庶出),朱祁镇之弟(后英宗复位,代宗被废)
第八代宪宗朱见深,乃朱祁镇长子(庶出),朱祁钰从子
第九代孝宗朱祐樘,乃朱见深三子(庶出)
第十代武宗朱厚照,乃朱祐樘长子(武宗无嗣,乃由旁支皇室选择朱厚熜入继大统)
第十一代世宗朱厚熜,乃朱见深四子兴献王朱祐杬(庶出)之嫡长子,朱祐樘从子,朱厚照从弟
第十二代穆宗朱载垕,乃朱厚熜三子(庶出)
第十三代神宗朱翊钧,乃朱载垕三子(庶出)
第十四代光宗朱常洛,乃朱翊钧长子
第十五代熹宗朱由校,乃朱常洛长子(庶出)(熹宗死后无嗣,乃诏令五弟信王朱由检入继大统)
第十六代毅宗(思宗)朱由检,乃朱常洛五子(庶出)(毅宗死后,明朝覆灭,宗室乃于南方割据)
第十七代安宗(质宗)朱由崧,乃朱翊钧三子福恭王朱常洵(庶出)嫡子,朱由校从弟,朱由检从兄(安宗被清军所俘,群臣乃先后拥立鲁王朱以海,韩王朱本铉监国,郑芝龙在福建拥立唐王朱聿键)
第十八代绍宗朱聿键,乃朱元璋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庶出)八世孙,唐端王朱硕熿之长孙,朱由检族叔(绍宗死后,福建群臣拥立朱聿鐭,然而一月就被清军灭亡,乃拥立桂王朱由榔)
第十九代昭宗朱由榔,乃朱翊钧七子桂端王朱常瀛(庶出)四子(昭宗死后,明朝再无皇帝,1684年康熙攻占台湾后,最后一个监国投海自尽,明朝遂彻底灭亡)
一、姓氏源流
利(Lì)姓源出有四:
1、春秋时期,楚国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的后代,以祖字为氏。上古商代时,有位王族叫理利贞,为了逃避商纣王的迫害,曾路经一棵李树下以李子充饥,后来就改姓为李利贞。李利贞的十一世孙李聃,被后人尊为道家创始人,就是老子。老子后代中,有的为纪念远祖中的王族李利贞,取利字为姓,切代相传。所以,李姓、理姓、利姓的远祖是同一人。利姓产生较晚,是老子李聃的后代中形成的。
2、出自芈姓,来源于封地,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楚国有公子受封于利邑(今四川省广元县境),其子孙就以封地名为姓,世代相传姓利。
3、出自姬姓,来源于封地,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食采于利邑,其后人以利孙为氏,后改为单姓利氏。
4、出自北方鲜卑族有叱利氏所改。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叱利氏,入中原后遂渐与汉文化融合,后改为利氏。
得姓始祖:利贞。利氏的出处,跟人多族大的李氏及理氏,不但读音极为相似,而且追溯起来,三姓还同出一源,可以说是兄弟。原来李氏的出处,根据《元和姓纂》的考证是:“颛顼高阳氏之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咎繇,为尧下官,子孙因姓理氏,裔孙理征,得罪于纠,其子利贞逃难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命,因变李氏。”本文所讨论的利氏,根据《路氏》的记载,则是“老子之后,有利氏,老子祖名利贞,后为氏”。老子,姓李名耳,是距今二三千年前一位影响我国学术思想既深且远的不朽哲学家,他的祖先叫利贞,而依照上述《路史》的记载,利贞的后裔之中也有人以李为姓。如此看来,利李二氏是系出同源。利氏家族于上古时期,一直都是以河南地区为繁衍中心,所以,河南应是利氏的发祥之地和老家所在地。望族居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阳县东北)。故利氏后人奉利贞为利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利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利氏有三个来源。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祖名利贞,其后代中有利氏;周朝时楚国公子的封地在利,因此被称为利氏;北魏时,叱利氏也改称为利氏。有说认为利氏与李氏同宗,因为李氏来源之一是避难时,遇李树解渴的理利贞,他还是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的祖先,其后代中就有以他的名字利为姓氏的。周朝时,楚国公子的封地在利,因此他的后代就以邑名为姓氏,称为利氏。北魏时,叱利氏的后代也有改称为利氏的。据《路史》载:老子之后有利氏。老子祖名利贞,后为氏。又《姓纂》记载:“楚公子食采于利,因以为氏”。望出河南。
三、历史名人
利 仓:西汉时期名丞相,现今发现的马王堆湿尸就是他的夫人。
利 几:汉代武将,先是项羽部将,后来为刘邦带兵。
利元吉:宋朝学者,字文伯,盯江人。是宋代著名儒者陆九渊的高才生,学问独到,陆九渊的儿子后来想拜他为师,利元吉谢曰不敢当。中国古文化的要领,常出于师徒口耳相传。举进士而当官,为官清正廉洁,爱民如子,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政绩显著。晚年以教书为乐。
利本坚:明朝英德(今广东省)人。由监生任赣县主簿,调四川安岳县令。为官公正,爱民节用。为众论所推许。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据《姓纂》记载:“楚公子食采于利,因以为氏”。望出河南。
河南郡:汉高帝置郡。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2、堂号(缺)
============================================================
利姓宗祠通用对联
〖利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利邑;
望出河南。
——佚名撰利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利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中山贤相;
东海真人。
——佚名撰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人利乾,任中山国相,有贤名。下联典指汉代人利真源,隐居于东海,后得道为真人(道家称“修真得道”或“成仙”的人)。
-----------------------------------------------------------------
〖利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明译几何原本;
宋有九渊高徒。
——佚名撰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意大利人利玛窦,寓居中国三十年,卒于北京。他通华字毕语,译著颇多,其中有《几何原本》,由他传授,再由徐光启折受。泰西科学输入中国,殆始于此。下联典指宋代绍熙进士利元吉,字文伯,盱江人。为金溪县丞。他是南宋哲学家陆九渊的高足弟子。陆九渊之子行之,尝欲师事之,他谦谢不肯。
-----------------------------------------------------------------
〖利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秀毓河南发达远;
宗开利贞源脉长。
——佚名撰利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利姓的郡望和得姓始祖利贞(见上题头《四、郡望堂号》和《一、姓氏源流》介绍)。
-----------------------------------------------------------------
〖利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武冠三军,韬钤素裕;
文齐众士,科甲高登。
上联典指汉代项羽部将利几事典。下联典指指宋代进士利溉事典。
利姓来源
一、姓氏来源
利(Lì)姓源出有四:
1、春秋时期,楚国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的后代,以祖字为氏。上古商代时,有位王族叫理利贞,为了逃避商纣王的迫害,曾路经一棵李树下以李子充饥,后来就改姓为李利贞。李利贞的十一世孙李聃,被后人尊为道家创始人,就是老子。老子后代中,有的为纪念远祖中的王族李利贞,取利字为姓,切代相传。所以,李姓、理姓、利姓的远祖是同一人。利姓产生较晚,是老子李聃的后代中形成的。
2、出自芈姓,来源于封地,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楚国有公子受封于利邑(今四川省广元县境),其子孙就以封地名为姓,世代相传姓利。
3、出自姬姓,来源于封地,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食采于利邑,其后人以利孙为氏,后改为单姓利氏。
4、出自北方鲜卑族有叱利氏所改。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叱利氏,入中原后遂渐与汉文化融合,后改为利氏。
得姓始祖:利贞。利氏的出处,跟人多族大的李氏及理氏,不但读音极为相似,而且追溯起来,三姓还同出一源,可以说是兄弟。原来李氏的出处,根据《元和姓纂》的考证是:“颛顼高阳氏之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咎繇,为尧下官,子孙因姓理氏,裔孙理征,得罪于纠,其子利贞逃难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命,因变李氏。”本文所讨论的利氏,根据《路氏》的记载,则是“老子之后,有利氏,老子祖名利贞,后为氏”。老子,姓李名耳,是距今二三千年前一位影响我国学术思想既深且远的不朽哲学家,他的祖先叫利贞,而依照上述《路史》的记载,利贞的后裔之中也有人以李为姓。如此看来,利李二氏是系出同源。利氏家族于上古时期,一直都是以河南地区为繁衍中心,所以,河南应是利氏的发祥之地和老家所在地。望族居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阳县东北)。故利氏后人奉利贞为利姓的得姓始祖。
二、郡望堂号
汉置河南郡,现在河南省洛阳市《路史》载:老子之后有利氏。老子祖名利贞,后为氏。 《姓纂》记载:“楚公子食采于利,因以为氏”。望出河南。
三、迁徙分布
(缺)利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利氏有三个来源。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祖名利贞,其后代中有利氏;周朝时楚国公子的封地在利,因此被称为利氏;北魏时,叱利氏也改称为利氏。有说认为利氏与李氏同宗,因为李氏来源之一是避难时,遇李树解渴的理利贞,他还是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的祖先,其后代中就有以他的名字利为姓氏的。周朝时,楚国公子的封地在利,因此他的后代就以邑名为姓氏,称为利氏。北魏时,叱利氏的后代也有改称为利氏的。据《路史》载:老子之后有利氏。老子祖名利贞,后为氏。又《姓纂》记载:“楚公子食采于利,因以为氏”。望出河南。
四、历代名人
利元吉——字文伯。宋朝盯江人。是宋代名儒陆九渊的高才生,为官清正廉洁,爱 民如子,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政绩显著。晚年以教书为乐。九渊子持之欲拜为师,元吉谢不敢当。
利本坚——明朝英德人。由监生任赣县主簿,调四川安岳县令。为官公正,爱民节用。为众论所推许。
利仓——西汉时期承相,现今发现的马王堆湿尸就是他太太。
利几——汉代武将,先是项羽部将,后来为刘邦带兵。
王韬--原名利宾,字兰卿,号仲弢、天南遁叟、弢园老民等。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苏州吴县角直人。道光八年十月初四(1828年11月10 日),王韬出生于角直镇书香门第,自幼毕读群经,博学多才,18岁便以第一名考中秀才,后应乡试不第,从此绝意仕途。1998年角直镇人民 为纪念王韬这位思想家,弘扬他的爱国思想和开放意识,筹建了王韬纪念馆,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共分王韬生平事迹陈列室、王韬故居、弢园三部分。
史科:大宋姓氏研究会
祖居堂号:汉置河南郡。现在河南省洛阳市。
得姓始祖:古代春秋时楚国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的后代,以得姓始祖李利贞的名字为姓,相传姓利。又楚公子受封于利(今四川广元县境),就以封地名为姓相传姓利。
附录附注
一据(路史)记载:老子之后有利氏老子祖名利贞,后为氏。
二据(姓纂)记载:“楚公子食彩于利因以为氏”,望出河南。
寻祖追源诚勉之言
在周楚盛世时,河南楚庄王之子,名曰楚公子,食彩利邑,因此赐利为姓,生下一世。名曰利九,经两千多年岁月,历史渊源,永垂后世。
在西汉时有楚将利几,见到秦二世的残酷统治,民族不聊生,怨声载道的惨状,怀著正义感救民感的心情,参加推翻暴政的行列,是当时一员得力猛将,给刘邦建立西汉直接或间接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称西楚名将。利乾,字行健,满腹经纶,文韬武略,辅明君,展朝纲,施仁政,民心悦,百业兴,家齐国治,重礼仪,礼邦兴,内外皆康,国太平。建树多,宠封为中山贤相,德望流芳。
利申,字有甫,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伟大贡献,得汉皇宠爱,在湖南长沙划地封侯(仑侯),名耀中华。真是文有振兴中华之才,武有安邦治国之能,封侯拜相享天禄,九公开族展辉煌。
遥念先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所建树的丰功伟绩,感欣欣向荣、如身同受的景象。追考时像征先祖在嘱托,在新的历史时期,抓住机遇,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发扬和光大先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辉煌业绩,长江后浪推前浪,以慰先祖在天之灵。
楚公子利邑启绪。九公繁衍开族,二至七世芳名和建树,在我族谱文内均已失载,甚至第十二世利周字鲁条以下,不知何因便没有一代一代接续下来,迄今将将近三千年岁月,仍未追及前征。查阅无据,全族人民有愧对先祖之感,也是全族人民最大遗憾。因此我族前后有二位心明大义的贤达之仕:花县利希神、紫金利焕南,在天地良心驱使下,怀著尊祖敬宗的心情,代表全族人民的心愿,进行寻踪究祖溯祖追源的伟大创举,力求把祖追查清楚,以释全族人民的心愿。
二十世纪初,花县利希神,本著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心情愉快地组织村中族中兄弟进行寻踪究祖、溯祖追源,所是由於当时交通和通讯十分不便,没走几步路,中途搁了下来。但却大大地鼓舞了下代见多识广的贤达之仕,对寻祖追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九八八年,紫金利焕南继承和发扬了利希神寻祖追源的胸怀,下定决心组织村中人仕利国宜、利学廉等,肩负著全族人民的希望,在寻祖追源中跑遍中南各地,初行告捷,把本坚公先祖追查出来。本坚公是中南几省利族的先祖。但仅仅是利族在中南一大枝族。鼓舞了当代,扣动了全族人民的心弦。育勉了下代要发扬和光大前辈贤达之仕,怀古念今寻祖追源,对全族人民无私奉献的伟大胸怀。下代贤达之仕在寻祖追源中,要发扬全族人民智慧,出谋献策,群策群力顺藤摘瓜。踏著前辈贤达之仕足迹,一步一个脚印,一代接一代继续追寻下去。以免令族人感到本坚公先祖是从那裏来的,无法再追考的迷惘。要解开这个谜团,需要全族人民高度重视。更需一代又一代的贤达之仕去实现。相信利族祖源来龙去脉在不久将来,被我族一代代的心明太义的贤达之仕追查清楚,把本坚公一代接上一代直接到利周字有鲁条,不间断地接到利九公。到那时,祖源清楚,枝派亦分明,这是全族人民的深切愿望。也是历代先祖在中华发展史上所建树辉煌业绩,再现光辉,普照于后代。
予虽不才听到花县利希神、看到紫金利焕南两代贤达之仕这种寻祖追源的伟大胸怀,欣喜之余,用简陋粗俗的语言,写下寻祖追源诚勉之言,抛砖引玉,策励下代又下代心明大义的贤达之仕,树立坚持不懈。把祖源追查清楚的雄心壮志,造福后代,重振先祖风采。
本坚公三十五世孙
观和写
芸野公二十六世孙
西元二00二年辛巳岁十二月初六
利族开源
在周楚盛世时,河南楚壮王之子,名日楚公子,食彩於利邑(地名),因此赐利为姓。生下一世名曰利九,发展成为汉族百家姓其中的一个姓氏。经二千多年岁月,历史根源永垂后世。
楚公子利邑启绪源流远
利九公繁衍开族世泽长
一世祖
利九公 室 氏 子
二至七世祖
我族家谱失载,有待追查补载。
八世祖
利乾 字 行健 室 氏 子 永贞 公西汉时封中山贤相德望流芳
九世祖
永贞 字 葆元 室 氏 子 利真 利兴
十世祖
利真 室 氏 公敕授得道真人,其裔大部迁安徽
利兴 室 氏 子 利申 公裔迁湖广
十一世祖
利申 字 有甫 室 氏 子 利周 公浩封仓候名重江都
十二世祖
利周 字 鲁修
利氏家谱序
祖有讳宣者号芸野字欣耀,由东莞大沥而来惠阳隐操自高不求闻达,其子讳安邦积学擢科拜官刺使,至孙讳应龙宋朝奉郎,引年归老,因见博罗山水之秀,土地之饶,乃落藉铁冶之胜,於是卜而居焉。逐占籍博罗,随其所处而著姓焉。奉郎之子讳用元潮州府学教授,子讳象峰乃元巡檄官,长子讳子所字子可,长子仁智仁忠游学东莞落藉龙眼岗,其后裔授县尉巡檄,次子讳云所字文可务韬光弗耀,云所子讳济川由庠序学员大学,交址九真州同知,是为宣公九世孙也,自安邦公至济川,凡八世而显荣于盛
者,衣冠蝉联,可谓缨华胄乔梓世家,其川公赏修其家谱,既求国子监博士黄彦清监丞梁裏浒助教傅贵清三先生之序之诗,揄扬赞美,既详矣,然其始祖。
宣公至百十五公四世编次残缺,济川复掇拾是召穆有序,统派不紊,既灿然明白矣。明景泰辛未济川之子讳确。来求余言,以释其族谱之意,余与济川居同裏学同师出处相先后学问相表裏,永乐余乡贡尾畋尾会试过期。寄监以待来科,故谱系而续之於越三年,济川亦充贡来大学四年,余进士,第拜官给事九年余与同官坐事累谪交址,是年济川亦真有九真州之命,又获相聚,得以尽交游之谊,暇日赏命余作序,以发明族谱之详,余时未暇序之未几。济川既有九原之隔矣。今确复申前谊,不容默。予推谱蝶之作古今甚重,世代君子之家不可以无谱,家之无谱,则昭穆不明,亲疏无别,甚至以尊为卑,以贵弃贱视之如途人者有之矣。济川知其然故,质其所见闻而不纪其不可知,深得前人作谱遗志,其尊祖敬宗之心,诚仁人孝子之心也。吁有作於前亦而善继於后,必能永保其传焉。为子孙者,当以济川之心为心。而思其木本水源之义,以兴起尊祖敬宗之心。续而补之。则是族谱之作,岂可小补哉。
时景泰三年岁次辛未孟春吉旦赐进士身之林郎山东监察御史前工部
给事中八十翁致士罗浮东麓翁周岐后序。
一世祖本坚公
二世祖隽卿公
三世祖应瑞公 字 梦麟 室 氏 子 良材 颜材
四世祖良材 讳 室 氏 子 寅宾 弟 颜材 讳 梓交址东都城是其后人
五世祖寅宾公 字 杨明 号 天宝 室 氏 子 益夫 顺夫
六世祖益夫公 讳 伯谦 号 云樵 室 氏 子 廷凤 弟 顺夫 讳 伯巽
七世祖廷凤公 讳 鸣时 号 芝岩 室 氏 子 宇南
八世祖 字 宇南 讳 载道 室 氏 字 世美
九世祖世美公 讳 袭 室 谢氏美公 生四子 长子 秀野住大沥 次子 兰野 住东莞城西门外油榨尾 三子 芸野 住博罗岑坑 四子 惠野 住南海大沥后分枝花县从化等
十世欣耀公 讳 宣 号 芸野 室 林氏 子 安邦 始迁博罗岑坑为一世祖
十一世祖安邦公 室 杨氏 子 观光 观国 耀科拜官 授朝议郎
十二世祖观光公 室 张氏 子 百十五
十三世祖百十五处士 室 陈氏 子 应龙 住岑坑应宗住淡塘
十四世祖应龙公 室 郑氏 长子 用 次子 念 三子 和 用念二公住岑坑和公住惠州城应宗室邓氏子元亨公住淡塘
十五世祖用公 室 郑氏 子 象峰 授登仕郎元潮洲府学教授
十六世祖象峰公 室 徐氏 子 子所 授登仕郎元巡檄官
十六世祖子所公 室 胡氏 子 仁智 仁忠 云所公 字 文可 子 济川
十七世祖仁忠公 室 孔氏 授县尉巡檄由岑坑而至龙眼岗成化间
十七世祖济川 室 氏 子 利确 公庠序大学生员交耻九真州同知府
芸野公后裔:利宾传略。
芸野公二十六世孙 德谦 抄入族谱纪念前人,鼓舞后代。一九九0年五月二十六日抄。
利宾字用卿。归善人(即今惠州市)少颖。诗书过目成诵,年十二即补邑庠。嘉靖壬午举於乡宰,湖广新化县,不避权贵有势宦特椒房戚畹,强占民田宾判还原主,上官批驳。坚决不移。擢刑科给事中,濒行时士。民送者塞途复建生祠祀之,比还朝即疏四事。一曰正大纪,以昭法守,一曰戒諡谕,以彰成意,一曰严察稽,以修兴视。一曰戒僭惑以端士习。上嘉纳之。嘉靖十六年典南院试。十八年改南京江西道监察御史,时有臣宦,夺民女为妾宾得治以律。二十二年,迁福建按察司佥宪。 民允。狱无冤民。二十六年擢贵州布政司右参议。凡私征滥派有病於民者者革徐殆尽。思南车同仁各府。蛮盘山洞。迭出劫掠宾率兵捣其剿,扑灭之访知平越羊肠平关隘。为蛮苗出没之所。亲履其地。据要安营,委官防御。蛮苗不敢犯。民赖以安。疏言抚蛮要略六则。一曰宣德扬威,一曰开菁辟路。一曰添兵置讯。一曰裁革土官。一曰禁采矿徒。一曰制造火器皆下九卿议可施行。二十九年。调湖广参议,旋以老乞休。优游林下。十余年。卒年七十有四。著宦游草治安要略。祀乡贤祠。〖抄自惠州府志〗卷二十一人物,光绪辛已年重修吴定贤馆长摘。利羽云之侄汉诚转抄。西元一九 八月十二日。
利宾居惠州西湖上二十余年,湖中纪兴:西湖水绕百官池。万丈飞鸿任所之。屿亭倒影游鱼避。
郊竹连阴倦鸟知瀑布乘风小艇。波先和月照芳湄。几家烟火相邻处。抚景年年泛紫芝。
旧序
慨自丙辰春利氏家谱为贼火焚,迄今六十三载,予虽有志於考订然见所未真、不敢妄为修补,闻所未实不敢少为揄扬孰意天潢世系竟得绪。
乾隆皇帝三年秋七月十九世孙邑文。”学名”士琰,字国宝,抄录岑家谱授予编序。
到祖之功劳世系之长幼予启其遗文乃知一世祖始于龙川利名宣公字欣耀号芸野。二三四世至五世祖名应宗公卜居淡塘围一子讳元亨室车氏又为淡塘岑子头之始祖世。不胜欣然。喜日前有开明之先人。后有可冯之来者,庶几家谱其无失矣。讵知明末请初两朝交会之际,祖妣考不存名氏,有恐无多也。奈何或有告予日,,斋戒沐浴焚香祷告。自然有获,予聆其言,朝夕虔祝于列祖前日嗣孙天培欲修族谱而无由。祖灵有知来於暮夜以相以示,似觉半月之间近予祖者报应不爽,后又积诚不倦。搜求不懈未几有客到舍见予编次艰辛。客指迷途予之家谱现在车村予聆其言,询其来由,答曰昔年岑坑利有同抱谱教读车家借看。未及送还,予亟俯首拜订良言唤族侄贯一即去车村披星戴月取旧谱而览,其外皮书康熙九年为重修。窥其内实写景泰三年始作,谱中载济川公九世之勋猷。其子名确来为交耻州同知,请序于年父赐进士出身之林郎山东监察御史前科给事中八十翁致士罗浮东麓翁周讳岐公作序,则后世之修谱者应尊其序。敢曰贤智先觉,但事有不济,风有不古,分别予祖於谱外幸友同一笔留一线。故得见。元公子云峰公为正统,明朝已未科乡选举,原任广西太和县知县其子昌可昌甫昌荣三大房。青衿岁贡和国学生。长子字太初号古愚连捷进士成化丙戌科未仕而终。次鼎初公官升福建蒲田县知县,秉初公任授广西桂林府,后代日秀公岁贡栋选训导,似可诗书传家显盛当世。援笔直书,敬登谱内。聊为后之子孙奋志耳。其中或有不隐其螟蛉,不讳其妾氏与褒守义而贬失节者。非修谱之为功过昭旧职也。方知前徵之昭垂。无使疏间亲小加大。贱妨贵,贵弃贱,师师济济於一堂昭昭穆穆于奕礼其尊祖敬宗之心诚有仁人孝子之义也。夫虽然莫为之前,虽美弗传,其为之后,其后不违,吾为之草创就正于世叔乐得后之子羽,子产以相绳,绳於勿替云尔。
时乾隆三年岁次戊午菊月中浣日十八世孙字天培序。
时嘉庆十年岁次乙丑孟秋月二十世孙名经时字致中率男琼林追述堂祖讳天培旧序。
一、姓氏来源
利(Lì)姓源出有四:
1、春秋时期,楚国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的后代,以祖字为氏。上古商代时,有位王族叫理利贞,为了逃避商纣王的迫害,曾路经一棵李树下以李子充饥,后来就改姓为李利贞。李利贞的十一世孙李聃,被后人尊为道家创始人,就是老子。老子后代中,有的为纪念远祖中的王族李利贞,取利字为姓,切代相传。所以,李姓、理姓、利姓的远祖是同一人。利姓产生较晚,是老子李聃的后代中形成的。
2、出自芈姓,来源于封地,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楚国有公子受封于利邑(今四川省广元县境),其子孙就以封地名为姓,世代相传姓利。
3、出自姬姓,来源于封地,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食采于利邑,其后人以利孙为氏,后改为单姓利氏。
4、出自北方鲜卑族有叱利氏所改。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叱利氏,入中原后遂渐与汉文化融合,后改为利氏。
得姓始祖:利贞。利氏的出处,跟人多族大的李氏及理氏,不但读音极为相似,而且追溯起来,三姓还同出一源,可以说是兄弟。原来李氏的出处,根据《元和姓纂》的考证是:“颛顼高阳氏之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咎繇,为尧下官,子孙因姓理氏,裔孙理征,得罪于纠,其子利贞逃难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命,因变李氏。”本文所讨论的利氏,根据《路氏》的记载,则是“老子之后,有利氏,老子祖名利贞,后为氏”。老子,姓李名耳,是距今二三千年前一位影响我国学术思想既深且远的不朽哲学家,他的祖先叫利贞,而依照上述《路史》的记载,利贞的后裔之中也有人以李为姓。如此看来,利李二氏是系出同源。利氏家族于上古时期,一直都是以河南地区为繁衍中心,所以,河南应是利氏的发祥之地和老家所在地。望族居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阳县东北)。故利氏后人奉利贞为利姓的得姓始祖。
二、郡望堂号
汉置河南郡,现在河南省洛阳市《路史》载:老子之后有利氏。老子祖名利贞,后为氏。 《姓纂》记载:“楚公子食采于利,因以为氏”。望出河南。
三、迁徙分布
(缺)利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利氏有三个来源。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祖名利贞,其后代中有利氏;周朝时楚国公子的封地在利,因此被称为利氏;北魏时,叱利氏也改称为利氏。有说认为利氏与李氏同宗,因为李氏来源之一是避难时,遇李树解渴的理利贞,他还是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的祖先,其后代中就有以他的名字利为姓氏的。周朝时,楚国公子的封地在利,因此他的后代就以邑名为姓氏,称为利氏。北魏时,叱利氏的后代也有改称为利氏的。据《路史》载:老子之后有利氏。老子祖名利贞,后为氏。又《姓纂》记载:“楚公子食采于利,因以为氏”。望出河南。
四、历代名人
利元吉——字文伯。宋朝盯江人。是宋代名儒陆九渊的高才生,为官清正廉洁,爱 民如子,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政绩显著。晚年以教书为乐。九渊子持之欲拜为师,元吉谢不敢当。
利本坚——明朝英德人。由监生任赣县主簿,调四川安岳县令。为官公正,爱民节用。为众论所推许。
利仓——西汉时期承相,现今发现的马王堆湿尸就是他太太。
利几——汉代武将,先是项羽部将,后来为刘邦带兵。
王韬--原名利宾,字兰卿,号仲弢、天南遁叟、弢园老民等。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苏州吴县角直人。道光八年十月初四(1828年11月10日),王韬出生于角直镇书香门第,自幼毕读群经,博学多才,18岁便以第一名考中秀才,后应乡试不第,从此绝意仕途。1998年角直镇人民政府为纪念王韬这位思想家,弘扬他的爱国思想和开放意识,筹建了王韬纪念馆,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共分王韬生平事迹陈列室、王韬故居、弢园三部分。
史科:大宋姓氏研究会
祖居堂号:汉置河南郡。现在河南省洛阳市。
得姓始祖:古代春秋时楚国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的后代,以得姓始祖李利贞的名字为姓,相传姓利。又楚公子受封于利(今四川广元县境),就以封地名为姓相传姓利。
附录附注
一据(路史)记载:老子之后有利氏老子祖名利贞,后为氏。
二据(姓纂)记载:“楚公子食彩于利因以为氏”,望出河南。
寻祖追源诚勉之言
在周楚盛世时,河南楚庄王之子,名曰楚公子,食彩利邑,因此赐利为姓,生下一世。名曰利九,经两千多年岁月,历史渊源,永垂后世。
在西汉时有楚将利几,见到秦二世的残酷统治,民族不聊生,怨声载道的惨状,怀著正义感救民感的心情,参加推翻暴政的行列,是当时一员得力猛将,给刘邦建立西汉直接或间接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称西楚名将。利乾,字行健,满腹经纶,文韬武略,辅明君,展朝纲,施仁政,民心悦,百业兴,家齐国治,重
礼仪,礼邦兴,内外皆康,国太平。建树多,宠封为中山贤相,德望流芳。
利申,字有甫,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伟大贡献,得汉皇宠爱,在湖南长沙划地封侯(仑侯),名耀中华。真是文有振兴中华之才,武有安邦治国之能,封侯拜相享天禄,九公开族展辉煌。
遥念先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所建树的丰功伟绩,感欣欣向荣、如身同受的景象。追考时像征先祖在嘱托,在新的历史时期,抓住机遇,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发扬和光大先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辉煌业绩,长江后浪推前浪,以慰先祖在天之灵。
楚公子利邑启绪。九公繁衍开族,二至七世芳名和建树,在我族谱文内均已失载,甚至第十二世利周字鲁条以下,不知何因便没有一代一代接续下来,迄今将将近三千年岁月,仍未追及前征。查阅无据,全族人民有愧对先祖之感,也是全族人民最大遗憾。因此我族前后有二位心明大义的贤达之仕:花县利希神、紫金利焕南,在天地良心驱使下,怀著尊祖敬宗的心情,代表全族人民的心愿,进行寻踪究祖溯祖追源的伟大创举,力求把祖追查清楚,以释全族人民的心愿。
二十世纪初,花县利希神,本著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心情愉快地组织村中族中兄弟进行寻踪究祖、溯祖追源,所是由
於当时交通和通讯十分不便,没走几步路,中途搁了下来。但却大大地鼓舞了下代见多识广的贤达之仕,对寻祖追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九八八年,紫金利焕南继承和发扬了利希神寻祖追源的胸怀,下定决心组织村中人仕利国宜、利学廉等,肩负著全族人民的希望,在寻祖追源中跑遍中南各地,初行告捷,把本坚公先祖追查出来。本坚公是中南几省利族的先祖。但仅仅是利族在中南一大枝族。鼓舞了当代,扣动了全族人民的心弦。育勉了下代要发扬和光大前辈贤达之仕,怀古念今寻祖追源,对全族人民无私奉献的伟大胸怀。下代贤达之仕在寻祖追源中,要发扬全族人民智慧,出谋献策,群策群力顺藤摘瓜。踏著前辈贤达之仕足迹,一步一个脚印,一代接一代继续追寻下去。以免令族人感到本坚公先祖是从那裏来的,无法再追考的迷惘。要解开这个谜团,需要全族人民高度重视。更需一代又一代的贤达之仕去实现。相信利族祖源来龙去脉在不久将来,被我族一代代的心明太义的贤达之仕追查清楚,把本坚公一代接上一代直接到利周字有鲁条,不间断地接到利九公。到那时,祖源清楚,枝派亦分明,这是全族人民的深切愿望。也是历代先祖在中华发展史上所建树辉煌业绩,再现光辉,普照于后代。
予虽不才听到花县利希神、看到紫金利焕南两代贤达之仕这种寻祖追源的伟大胸怀,欣喜之余,用简陋粗俗的语言,写下寻祖追源诚勉之言,抛砖引玉,策励下代又下代心明大义的贤达之仕,树立坚持不懈。把祖源追查清楚的雄心壮志,造福后代,重振先祖风采。
本坚公三十五世孙
观和写
芸野公二十六世孙
西元二00二年辛巳岁十二月初六
利族开源
在周楚盛世时,河南楚壮王之子,名日楚公子,食彩於利邑(地名),因此赐利为姓。生下一世名曰利九,发展成为汉族百家姓其中的一个姓氏。经二千多年岁月,历史根源永垂后世。
楚公子利邑启绪源流远
利九公繁衍开族世泽长
一世祖
利九公 室 氏 子
二至七世祖
我族家谱失载,有待追查补载。
八世祖
利乾 字 行健 室 氏 子 永贞 公西汉时封中山贤相德望流芳
九世祖
永贞 字 葆元 室 氏 子 利真 利兴
十世祖
利真 室 氏 公敕授得道真人,其裔大部迁安徽
利兴 室 氏 子 利申 公裔迁湖广
十一世祖
利申 字 有甫 室 氏 子 利周 公浩封仓候名重江都
十二世祖
利周 字 鲁修
利氏家谱序
祖有讳宣者号芸野字欣耀,由东莞大沥而来惠阳隐操自高不求闻达,其子讳安邦积学擢科拜官刺使,至孙讳应龙宋朝奉郎,引年归老,因见博罗山水之秀,土地之饶,乃落藉铁冶之胜,於是卜而居焉。逐占籍博罗,随其所处而著姓焉。奉郎之子讳用元潮州府学教授,子讳象峰乃元巡檄官,长子讳子所字子可,长子仁智仁忠游学东莞落藉龙眼岗,其后裔授县尉巡檄,次子讳云所字文可务韬光弗耀,云所子讳济川由庠序学员大学,交址九真州同知,是为宣公九世孙也,自安邦公至济川,凡八世而显荣于盛
者,衣冠蝉联,可谓缨华胄乔梓世家,其川公赏修其家谱,既求国子监博士黄彦清监丞梁裏浒助教傅贵清三先生之序之诗,揄扬赞美,既详矣,然其始祖。
宣公至百十五公四世编次残缺,济川复掇拾是召穆有序,统派不紊,既灿然明白矣。明景泰辛未济川之子讳确。来求余言,以释其族谱之意,余与济川居同裏学同师出处相先后学问相表裏,永乐余乡贡尾畋尾会试过期。寄监以待来科,故谱系而续之於越三年,济川亦充贡来大学四年,余 进士,第拜官给事九年余与同官坐事累谪交址,是年济川亦真有九真州之命,又获相聚,得以尽交游之谊,暇日赏命余作序,以发明族谱之详,余时未暇序之未几。济川既有九原之隔矣。今确复申前谊,不容默。予推谱蝶之作古今甚重,世代君子之家不可以无谱,家之无谱,则昭穆不明,亲疏无别,甚至以尊为卑,以贵弃贱视之如途人者有之矣。济川知其然故,质其所见闻而不纪其不可知,深得前人作谱遗志,其尊祖敬宗之心,诚仁人孝子之心也。吁有作於前亦而善继於后,必能永保其传焉。为子孙者,当以济川之心为心。而思其木本水源之义,以兴起尊祖敬宗之心。续而补之。则是族谱之作,岂可小补哉。
时
景泰三年岁次辛未孟春吉旦赐进士身之林郎山东监察御史前工部
给事中八十翁致士罗浮东麓翁周岐后序。
一世祖本坚公
二世祖隽卿公
三世祖应瑞公 字 梦麟 室 氏 子 良材 颜材
四世祖良材 讳 室 氏 子 寅宾 弟 颜材 讳 梓交址东都城是其后人
五世祖寅宾公 字 杨明 号 天宝 室 氏 子 益夫 顺夫
六世祖益夫公 讳 伯谦 号 云樵 室 氏 子 廷凤 弟 顺夫 讳 伯巽
七世祖廷凤公 讳 鸣时 号 芝岩 室 氏 子 宇南
八世祖 字 宇南 讳 载道 室 氏 字 世美
九世祖世美公 讳 袭 室 谢氏美公 生四子 长子 秀野住大沥 次子 兰野 住东莞城西门外油榨尾 三子 芸野 住博罗岑坑 四子 惠野 住南海大沥后分枝花县从化等
十世欣耀公 讳 宣 号 芸野 室 林氏 子 安邦 始迁博罗岑坑为一世祖
十一世祖安邦公 室 杨氏 子 观光 观国 耀科拜官 授朝议郎
十二世祖观光公 室 张氏 子 百十五
十三世祖百十五处士 室 陈氏 子 应龙 住岑坑应宗住淡塘
十四世祖应龙公 室 郑氏 长子 用 次子 念 三子 和 用念二公住岑坑和公住惠州城应宗室邓氏子元亨公住淡塘
十五世祖用公 室 郑氏 子 象峰 授登仕郎元潮洲府学教授
十六世祖象峰公 室 徐氏 子 子所 授登仕郎元巡檄官
十六世祖子所公 室 胡氏 子 仁智 仁忠 云所公 字 文可 子 济川
十七世祖仁忠公 室 孔氏 授县尉巡檄由岑坑而至龙眼岗成化间
十七世祖济川 室 氏 子 利确 公庠序大学生员交耻九真州同知府
芸野公后裔:利宾传略。
芸野公二十六世孙 德谦 抄入族谱纪念前人,鼓舞后代。一九九0年五月二十六日抄。
利宾字用卿。归善人(即今惠州市)少颖 。诗书过目成诵,年十二即补邑庠。嘉靖壬午举於乡宰,湖广新化县,不避权贵有势宦特椒房戚畹,强占民田宾判还原主,上官批驳。坚决不移。擢刑科给事中,濒行时士。民送者塞途复建生祠祀之,比还朝即疏四事。一曰正大纪,以昭法守,一曰戒諡谕,以彰成意,一曰
严察稽,以修兴视。一曰戒僭惑以端士习。上嘉纳之。嘉靖十六年典南院试。十八年改南京江西道监察御史,时有臣宦,夺民女为妾宾得治以律。二十二年,迁福建按察司佥宪。平反民允。狱无冤民。二十六年擢贵州布政司右参议。凡私征滥派有病於民者者革徐殆尽。思南车同仁各府。蛮盘山洞。迭出劫掠宾率兵捣其剿,扑灭之访知平越羊肠平关隘。为蛮苗出没之所。亲履其地。据要安营,委官防御。蛮苗不敢犯。民赖以安。疏言抚蛮要略六则。一曰宣德扬威,一曰开菁辟路。一曰添兵置讯。一曰裁革土官。一曰禁采矿徒。一曰制造火器皆下九卿议可施行。二十九年。调湖广参议,旋以老乞休。优游林下。十余年。卒年七十有四。著宦游草治安要略。祀乡贤祠。〖抄自惠州府志〗卷二十一人物,光绪辛已年重修吴定贤馆长摘。利羽云之侄汉诚转抄。西元一九八九年八月十二日。
利宾居惠州西湖上二十余年,湖中纪兴:西湖水绕百官池。万丈飞鸿任所之。屿亭倒影游鱼避。
郊竹连阴倦鸟知瀑布乘风小艇。波先和月照芳湄。几家烟火相邻处。抚景年年泛紫芝。
旧序
慨自丙辰春利氏家谱为贼火焚,迄今六十三载,予虽有志於考订然见所未真、不敢妄为修补,闻所未实不敢少为揄扬孰意天潢世系竟得绪。
乾隆皇帝三年秋七月十九世孙邑文。”学名”士琰,字国宝,抄录岑家谱授予编序。
到祖之功劳世系之长幼予启其遗文乃知一世祖始于龙川利名宣公字欣耀号芸野。二三四世至五世祖名应宗公卜居淡塘围一子讳元亨室车氏又为淡塘岑子头之始祖世。不胜欣然。喜日前有开明之先人。后有可冯之来者,庶几家谱其无失矣。讵知明末请初两朝交会之际,祖妣考不存名氏,有恐无多也。奈何或有告予日,,斋戒沐浴焚香祷告。自然有获,予聆其言,朝夕虔祝于列祖前日嗣孙天培欲修族谱而无由。祖灵有知来於暮夜以相以示,似觉半月之间近予祖者报应不爽,后又积诚不倦。搜求不懈未几有客到舍见予编次艰辛。客指迷途予之家谱现在车村予聆其言,询其来由,答曰昔年岑坑利有同抱谱教读车家借看。未及送还,予亟俯首拜订良言唤族侄贯一即去车村披星戴月取旧谱而览,其外皮书康熙九年为重修。窥其内实写景泰三年始作,谱中载济川公九世
之勋猷。其子名确来为交耻州同知,请序于年父赐进士出身之林郎山东监察御史前科给事中八十翁致士罗浮东麓翁周讳岐公作序,则后世之修谱者应尊其序。敢曰贤智先觉,但事有不济,风有不古,分别予祖於谱外幸友同一笔留一线。故得见。元公子云峰公为正统,明朝已未科乡选举,原任广西太和县知县其子昌可昌甫昌荣三大房。青衿岁贡和国学生。长子字太初号古愚连捷进士成化丙戍科未仕而终。次鼎初公官升福建蒲田县知县,秉初公任授广西桂林府,后代日秀公岁贡栋选训导,似可诗书传家显盛当世。援笔直书,敬登谱内。聊为后之子孙奋志耳。其中或有不隐其螟蛉,不讳其妾氏与褒守义而贬失节者。非修谱之为功过昭旧职也。方知前徵之昭垂。无使疏间亲小加大。贱妨贵,贵弃贱,师师济济於一堂昭昭穆穆于奕礼其尊祖敬宗之心诚有仁人孝子之义也。夫虽然莫为之前,虽美弗传,其为之后,其后不违,吾为之草创就正于世叔乐得后之子羽,子产以相绳,绳於勿替云尔。
时
乾隆三年岁次戊午菊月中浣日十八世孙字天培序。
时
嘉庆十年岁次乙丑孟秋月二十世孙名经时字致中率男琼林追述堂祖讳天培旧序。有关详情可电邮lck1668@yah00comhk利春强联系
回答者:wnc7188 - 护国法师 十五级 7-8 23:58
评价已经被关闭
一、姓氏源流
谭(Tán 谭)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姒姓,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谭氏家谱序》所载,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递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据说鲧的妻子梦食薏苡,醒来后有了身孕,生下了禹。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禹的后人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谭国国势一直不盛,不久就沦为齐国的附庸。到了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省莒县)。而留在故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
2、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自称盘瓠的后代,望出弘农,是为云南、贵州谭氏。
3、出自谈氏有避讳改姓谭氏。又据《万姓统谱》所载,谭氏有避仇去言旁为覃,今岭南(泛指五岭之南),大致相当今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
4、出自其他源流和小数民族中有谭姓:
① 景颇族勒羊氏,汉姓为谭。
② 壮、瑶、哈尼、满、鄂伦春等族均有谭姓者。
得姓始祖:大禹。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任命鲧治理水患,但没有成功。帝舜即位后改用鲧的儿子禹来治水而获得成功,舜老了以后,禹接替了舜的帝位。周朝初年大封诸侯,把禹的后代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由于国势一直不强盛,不久后就沦落为齐国的附庸地。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于诸侯,干脆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到了莒国(今山东省莒县),留在故国未走的子孙,遂以国为姓,并尊大禹为其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谭姓发源地在今山东省境内。汉代以前,山东、河南两地是谭姓分布最广的区域,谭姓历史上三大郡望皆出于此两省境内。汉代时,谭姓分布渐广,据载,汉有隐士谭贤,太原(今属山西)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谭姓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化时期,因北方战火四起,谭姓也同别的士族一起徙迁南方,这次迁徙直接导致了以后历代谭姓南方数量多于北方的格局,即由一个典型的北方姓氏变成了典型的南方姓氏,且居地范围在湖南及其周边地区最为集中。唐代是历史上最繁盛的时期,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在这样一个家家户户安居乐业的时代,谭姓的发展更加快速,分布地域也更加广泛。据载,唐末虔州南康(今属江西)人谭全播,拥戴卢光稠起兵,连下虔、韶、潮三州,后在五代时任后梁的虔、韶二州节度开通使。宋元时期,金兵的入主中原和蒙古军队的南下,使得北方又处于混乱状态,此期居于北方的谭姓更是向南方聚居。荣载史册的著名人物也多出自南方。如宋有长沙(今属湖南)人谭申,成都(今属四川)人谭宏,金坛(今属江苏)人谭知柔。元有怀来(今属湖北)人谭资荣,宁海(今属浙江)人谭处端。清朝时,谭姓播迁出现新特点,这一时期,谭姓在国内的播迁基本完成,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谭姓分布,于是,谭姓把新的发展点着眼于国门之外。据载,此时有闽、粤谭姓迁至东南亚,侨于新加坡等国。今日谭姓以湖南、广东、四川、湖北等省为多,这四个省的谭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谭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六。谭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五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四。
三、历史名人
谭 峭:泉州(今属福建省)人,五代时道教学者,从事辟谷养气炼丹之术,著有《化书》六卷。
谭 纶:明代抗倭名将,江西宜黄人,嘉靖进士,初任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制服,练兵抗倭。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巡抚福建,率戚继光、俞大猷等平定境内倭寇。隆庆元年(1567年)总督蓟辽,与戚继光训练部队,加强北方防务。他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主持兵事三十余年,与戚继光共事齐名,号称“谭戚”。
谭夫吾:战国时期吴国人物,以其崇高的言行而彪炳史册,颇为历代贤良人士所推崇。
谭嗣同:字复生(1865-1898),号壮飞,又署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通眉生。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湖南浏阳人,其父为巡抚。他曾游历西北、东南各省。甲午战争后,愤中国积弱不堪,在浏阳倡立学社。1896年入资为候初知府,在南京候缺,著《仁学》成稿。1897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等设立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铁路等新政。次年又倡设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八月以徐致靖荐,被征入京,任四品衔军机章京,参与戊戌变法。九月政变发生,与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等同时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著作编入《谭嗣同全集》。
谭廷襄:浙江省山阴(今绍兴)人,清代官员,历任直隶总督、刑部尚书等职。谭绍光:广西桂平人,太平天国将领。因在摧毁江南大营及攻克苏杭的战斗中有功,被封为慕王,后在苏州被叛徒刺杀身亡。
谭绍光:太平天国慕王,广西桂平人,1855年1月参加金田起义,英勇善战,1860年因破江南大营和攻克苏杭有功,被封为慕王。1862年率军围攻上海,打败英法联军、华尔洋枪队,后又转战太仓、昆山,屡创敌军。1863年在苏州被叛徒刺死。
谭元春:文学家,湖广竟陵(今湖北省天门)人,与钟惺同为“竟陵派”创始者。论文强调性灵,提倡幽深孤峭的风格。主有《谭有夏合集》。
谭鑫培:湖北江夏(今武昌)人,近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和戏曲革新家,其自创“谭派”,被誉为清代“同、光十三绝”之一。当时有“无腔不学谭”之说。
谭人凤:湖南新化人,近代民主革命者。早年入同盟会,参与镇南关起义、河口起义和黄花岗之役。后在讨袁失败后流亡日本,一九一六年重新回国,寄居上海。有《石叟牌词叙录》存世。
谭延闿:字组庵(1896-1930),号畏三,湖南省茶陵人,曾任湖南谘议局议长、都督,后在国民党政府中任南京政府主席、行政院长等职。
谭平山:广东省高明(今高鹤)人,著名的国民党左派人物,后加入中国***,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大常委等职。
谭震林:湖南省攸县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指挥家。曾组织领导过许多重要战役,解放后任国务院副总理、人大副委员长、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职。
谭冠三:湖南省耒阳人,著名的革命家、政治家,中共早期党员。参加过秋收起义、湘南暴动,历任政委、政治部主任等职。解放后被授予中将军衔。
谭锡畴:河北吴桥县人,著名地质学家,以大量证据纠正了德国人李希霍误把白垩纪确定为二迭一石炭纪的错误推断。著有《四川峨嵋山地质》、《北京西山地质志》等。
谭天度: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员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统一战线工作者,广东省政协副主席,1999年巳卯年,5月30日逝世,终年107岁。至目前为此,是中共历史上年龄(享年)最大的党员。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时分陈留置郡,治所在洛阳。相当于今河南兰考东境、山东东明南境。
齐 郡:西汉时改临淄郡置郡,治所在临淄(今属淄博市)。相当于
契丹族是哪里的人
本文2023-11-29 04:23:3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77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