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长期不修家谱,会被认为“不孝”。?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9浏览:3收藏

古代长期不修家谱,会被认为“不孝”。?,第1张

俗话说:“三世不修谱则为不孝”。在北宋以前,民间不允许私自修建自己家的家谱。可以修谱的是国家里面的一个特殊机构——谱局,皇帝的家谱就是由这个机构来整理的,皇帝的家谱称为“玉蝶”。如果平民百姓想要修家谱的话,必须得偷偷的修,而且主要是通过修家谱进入士族才可以。

谈到修谱的目的和意义,这就要说到先秦时期以及之前的一段时间。那个时候修谱的目的非常的简单,就是为了将名字记录上,方便传宗接代以及认识老祖宗。可是到了汉朝之后,儒家思想渐入民心。儒家的孝道文化使得人们对家谱看的越来越重要,慢慢的家谱的作用被认为是维系长辈和统治阶级的权威。家谱被看重最明显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个时候朝廷选拔人才,都会查看家谱,依据家谱来选拔人才,并非所谓的“广纳贤才”。随之就出现俗话说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而在繁荣昌盛的唐宋时期,国泰民安,文化以及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关键是平民百姓的精神、生活和思想等各方面都有所提高。所以在这百姓安居乐业的时期,修谱最主要的目的是记下祖先的光辉事迹,树立榜样,教育子孙。在北宋罢谱局前,人们都偷着修谱;在罢谱局后,修谱发生在大街小巷。所以一些人物传记,著作才能够通过家谱保存下来。

在明清时期有句俗话“三世不修谱则为不孝”的说法。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当时修谱的目的还是以孝道为主。如果你没有修谱的话会遭到街坊邻居的舆论及谴责,因为在他们眼里不修谱就是不孝。而在当时,修谱作为争当名门望族的必要条件,修谱成为了一种标志。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由于中国经历了抗日战争,内战以及文化革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个阶段的修谱的目的主要是在于追溯家族起源,寻找亲人等。

那么既然有“三世不修谱则为不孝”的说法,为何现在很多人都不修家谱呢?纵观历史得出结论,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现在的人们都比较注重金钱以及名声。所以只有少数人修谱,而这些人修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光宗耀祖,以前修谱的“记世系,续长幼,教育后人”等作用已经走出了人们的观念。再者,修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个精力。除此之外,随着手机和电脑的发展,变得越来越现代化,无纸化将成为以后的发展方向,所以才会出现“无人修谱”这种现象。

吾族历史悠久,源渊流长。溯及德公,溯及姜尚,炎帝初祖,族源煌煌;名正言顺,有案在堂;山东郡望,煜煜煌煌;江苏淮安,长发祺祥;元末兴义帜,德公丧敌胆;远征湖北四川,英名光耀荆南;定居牧咸,子弟西迁;开发蛮荒,地以姓传。书香门第,瓜瓞绵延。叵奈夙素不重牒谱,世绪时续时断。族人命运多舛,族谱亦多劫难。

遥想秀錂公当年即以理清脉络、教化后人为已任,草创族谱,德善兄拨冗重著,然均未能付梓。茂裔侄据此独立奋志,终于完成稿本发至绍派,功不可没。族中三老曰,无庸置喙,个人精力经济毕竟有限,错讹遗漏,在所难免。

今者茂岑,古稀之期,风烛之年,面对现实,忧心如焚;高瞻远瞩,力排非议,诚邀族而忘私之士励志笃行,设誓破釜沉舟,以精善蓝本奉献族人。其志可嘉,令人感奋,我等遂许茂岑以驰奔。

一族之谱何以牵动成百上千年赤子之心?国有史,邑有志,族有谱,古来亦然,地义天经。

族有谱,犹水有源,木有本,不知身出何处,实乃数典忘祖!

族有谱,则人有范,光前圣,继嗣贤。门楣常盈书香,勋名彪炳史册!

族有谱,可明人伦、定昭穆、施教化。区别婚姻集团,指导交往礼仪。

族之有谱,四海宗亲,天下华人,足不出户便可以问祖寻根。中华民族素思结宗社、建宗祠、思宗亲。北京中华世纪坛,华夏民族大祠堂;陕西炎黄初祖陵,人民政府行公祭。

盛世修家谱,弘扬民族文化;清明立族志,佐益精神文明。

唯其如此,我族修谱,势在必行。因以激励族人敬祖尊贤,勉读劝耕;淳化民风,丕振家声;行善积德,友好睦邻;敬业乐群,守法奉公;文能著书立说,武能安邦卫国。

是以开篇明义也。

户籍制度,一直都是在中国社会中权重占比很大的管理制度。

如今,为了孩子升学买学区房,就是现代户籍制度的一个缩影。在明清时期也是一样,老百姓为了能参加科举,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户籍,还有田产。

朱元璋上任后,执行“里甲制”一百十户为一里,每10年编修一次。这个制度以保障部分公民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以个人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通过这种登记,老百姓的田产就得到了官府的认可。

但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入籍。

入了籍,向朝廷纳了粮,等于行使了自己对国家应尽的义务。于是,也就有了可以参加科考的权力。而那些流民们耕种的土地,由于自身无户籍,当然,就没有合法性了。户籍,如此之重要,所以,在各家的族谱中,都会“浓墨”的书写一番入籍的地位等等。

这是一个因果关系,有了户籍,才被认可是国家的“子民”,才能有去开发、利用土地的资格,以及可以参加科考的资格。

这里就有一个案例:

说的是蓝山的一个家族,从记载这个家族入籍祖以及土地纠纷案,就可以看出当时户籍制度的“强大”功能。《钟氏族谱·阖户宗祠》非常浓重地介绍了入籍祖,并将其和始迁祖并列,是“百世不祧之宗”。虽然,二人只差一代,但“入籍”的功劳却显得意义非凡。

再来看《钟氏族谱·阖户田租表》,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止,这位钟姓户祖的祭田数量排列第一,地位更是无人可撼动。根据族谱记载,开立户籍是在明初,祖先于元延祐间,从江西迁至湖南蓝山,并定居在黎家头。

因为,黎家从宋朝开始,就是当地的大户,到了元代中期,家族没落,到了钟家第三代时,黎家的很多家业,陆续归钟氏,钟家开始起家。就家业而言,第三代贡献更大些。但若是没有户祖的“开立户籍”,这里所有的一切,都不会得到官府的认可。

当然,他人也不会认可。

到了修谱的1936年,其家业已相当雄厚,山场的南北长度有三十来里。之后,也正是有了户籍,名下的所有产业,才得到了官府的认同。也因此,如果发生土地纠纷时,就会占据有利的一方。光绪十六年(1890年),钟家就发生过一起和雷家的土地纠纷。

根据族谱记载的官方判词,判雷姓族谱所写为假。因为,字迹不符是伪造的,所以,有争议的土地一概为钟姓管业。可见,两家为了争夺土地资源,都出具了族谱。甚至于,雷姓一家为了利益制作假的族谱。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族谱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除了记录先祖的事迹,还能成为证明“家业”的有利证据。

还有一个类似事件,是发生在同治十二年(1873年),钟姓和崔姓的一桩墓地纠纷。根据文字记载,崔土保兄弟立了一份契约,保证不在“坟山顶脑上开挖、栽种生理”,还请了公证人。虽然,崔家买的土地和钟家的墓地挨着,但未必一定会跑到隔壁墓地去开挖栽种。而钟家却认为这会坏了风水,要求崔家立下契约,否则,就会以此为据告官。

再来看看户籍和科考的关系。

根据《大明会典》,洪武十七年(1384年),朝廷规定:各府、州、县生员乡试前要“各具年甲、籍贯、三代”。

清代的规定更加详细,就是为了防止“冒籍”。如有违反者会有重罚,“生童有籍贯假冒者,尽行褫革,仍将廪保惩黜。”除此,还规定:祖上要入籍20年以上者,且名下的家业在官府有登记,才有考试的资格。

那么,为何科考如此重视户籍?

因为,有名额的竞争,今天亦是如此。以《蓝山县图志》记载的一个事件为例:在康熙年间,湖南蓝山、宁远二县,就出现了一桩户籍争端事件。

大慈乡四十六村原属于蓝山县,和宁远县距离较近,便到宁远县购置田产庄粮,向宁远县交纳钱粮。那时,新来了一位县令,“不查来历”,就将四十六村村民归了宁远县籍。但老百姓不愿意了,因为,当时每个县的科考名额是有规定的。根据该县的整体“文风高下”,以及缴纳钱粮人口的多少作为基准。

最终,四十六村的村民不仅回到了蓝山县,还为蓝山县令建祠树德政碑。

由此可见,户籍对于科举有多重要。

当然,人口的自然增长以及移民迁入,都会让和土地、科举密切关联的户籍地位越发重要。除了这些,如:身份认同、社会地位等,都和户籍有关系。即使放到现在,户籍依旧被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

时至今日,户籍在我国的地位还是非常的重要。因为,它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日常出行,大到结婚生子,买房买车等。试想,如果你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那将没有一个合法的身份。这样的你,还怎样在现今的社会生活呢?简直是寸步难行。

修谱之人,祖先之泽。一族纪史,千百年矣。百家之姓,从遥远亘古而来;千家之族,乃祖公后裔之继。人神连衡,楚辞之韵;尝咏全族,谱书生焉。千里寻亲,汉赋盛世之情;万里收族,唐诗宋词之义。于是先贤,席卷四海之亲;续修之举,囊括族亲之心。动天地而感鬼神,训典谟而诰誓命;恢弘义以言大道,睿文远而续谱书。

夫始迁之公,迁徙之缘,唐宋迄今,明清尤盛。开基之贤,南雄珠玑,洪洞古槐,湖广填川。东往西口,北闯关东,海飘南阳,气象万千。拓村立寨,结庐之藩;天厚一族,种桑种粟。开荒造田,不复出焉;开济明豁,事各缪形。谣歌成章,兆基立业乎五谷;叙事详赡,五曜霄映神攸赞。择选于兹,定居山谷。阡陌交通,沉淀千载。神州九土,地位显赫,为官兮千里而来;布衣之士,筚路缕蓝,或涉远举家而去。沧海波振,周流八级辞厚土;念祖其考,千载之族有恒念。盖世之谋,彰往考来;篇辞引序,碑碣志状。言高旨远,仰慕江山之仙境;万物有序,山环水抱之桃源。颂族之根,百世基业,兴欣卷怀,沧海桑田。详之以远,其考憾矣!

夫远古之帝脉,帝谱横贯千载。帝世之谱,国史族史;方志郡史,家国之魂。秦皇汉武,著谱牒于前;唐宋康乾,载谱书于后。家族记忆,源于谱牒;文史学者,手不释卷。兴旺之论,清晖以远;谱牒坟典,鼎立之融。嗟乎!魏晋相如,蔚若秉灵;谱赋之心,包括宇宙。杨雄幽思,含章挺生;甘泉冠首,唤神赞礼;挥洒笔墨,梦肠收内;桂椒之芳,暗中音律。顺天应人,左思三都;貌寝口讷,辞藻壮丽;思构十年,皆著疏之;名人弘扬,洛阳纸贵。刘勰文心,醉翁研谱;仲淹划粥,谱序典雅。理学朱熹,开馆授谱,草民敬仰,谱意晓然。谱序之传,四海之作;家弦户诵,文章千载。三奏九曲,序文璀璨之无穷;弘阔久远,谱牒文史之富有。

千山万水归来,无限江山。三五年之风云,十余载之修炼。寻找一村之祖,遥望一族之远。稽阅村史,浓郁诗意;鞠躬尽瘁,思绪万千。夙兴夜寐,远近相随,事出于沉思;朝乾夕惕,上下相倾,义归于翰藻。千家万户之情,精理为文;悲喜交至之叹,秀气成采。铭记字辈,子孙相承;耕读传家,宗祀不绝。一村之中,依依家园;风土人文,演绎变迁。宗亲之家,彩云相随;书香之味,天动神移。时光流逝,先祖先贤,羽化为神,嘱咐子孙。新撰之谱究其广,藏谱之家载其远;逢涌原泉润鸿业,名载入谱垂青史。修谱之族,千年之遇,经纬族史,栋梁铸成。

修谱之人,千头万绪,九鼎之慧锤心智;千秋之谱,超遥行远,金玉声五载有别。主修编修,初乃孤家寡人;临风玉树,智勇张弛有道。续谱初心,主撰助修,措筹资金,家承百年之业;三五人兮,振臂一呼,招兵买马,语流族史之美。集一族之人财,集全族之资源。几多磨难,耗尽家财;心底无私,本无异念。填表清人,百世可知非如此。一路编修,主修肚量可行船。祭拜祖山,临千岩竞秀之深;察考碑记,处崇山万壑之险;草木葱茏,识溪水潺潺之音。仰慕先贤,毕恭毕敬拓印碑文;录记族史,览辞铸藻千秋谱哉。续谱之歌,犹叹其艰,仁孝炳耀之虔诚。茫茫遐荒,依依寻亲,忠孝人物有风范。

嗟乎!稽之上古,千载之谱。展谱发志,无韵离骚;文之伟哉,牒书炳然!全族之亲,遇见奇人,吾自祖先;翰墨书香,遇见奇书,族之谱书。古为今用,六经注我;祖传圣物,谱之成我!夫人之一生,奇人奇书,先祖之传,存乎心间。夫子之采,曲阜孔家内容宏富;夫吴越王,钱氏家训文体完备;三湘双峰,曾氏家书自成体系。寻览族史,焚香夜读谱牒;涵泳玩索,俯仰荣华所见。天地日月,文曲武魁,笔绘一族之星。顺理成章,泛览辞林,彰显一族之史。撰谱之心,外延广阔而内涵深邃;融入族史,贯通古今而褒赞祖先!

于斯之时,履责续谱;时运交移,质文代变。丰富一族之文史,钟鼓乐之有老谱。窥先贤迁徙之密,顶礼膜拜而修之。族亲信之,重建庙堂之梦想;主修之责,承担一族之广联。天马行空,纵横神州;恪守信念,山路漫漫。仰视前贤,俯冠来籍。残本孤本,原著为宝。考查之精,一人一家一村;核实之严,逐篇逐条逐字。学先贤之风范,蕴极深义;尊老谱之源泉,承载厚重。堂堂主修,周公吐哺之功德;千载一会,茫茫案牍之劳形。前世之缘,老谱既载之迹;今世之命,自然之道续谱。敬谱垂法,遵老谱之旧章。一村一寨书通告,一房一户拜长老。新撰之谱,能载远乎!血脉通连,垂名于后。

从古于斯,编谱之人;论文序笔,定位高远。全族之事,人皆有责。远亦忧,朝起朝落,族之基业,瞬间族业皆无。近亦忧,手无基金,统族之谱,而难于上青天。续谱兮,观望者众,募捐者稀,主修囊中羞涩,床头金尽。三人之行,必有师焉。敬于专家,仰于学者。吾之恩师,语言学家颜迈公;煌煌巨著,篆书字典振环宇。秉烛夜叙,字句篇章谋布局;纠正错讹,醍醐灌顶心智明。见贤思齐,礼贤敬德;恩师人格,垂范后生。嗟乎良材!乡曲豪俊,谱牒鸿儒,笔参学究,审阅拙稿。点评新谱,纠正错讹;精辟雕龙,篇章叠耀。厚积薄发,喟然叹曰:感己所感,言己所言。见贤思齐,礼贤敬德;苟无天才,人格千古。

夫谱之书,仁者乐也。北上广谱馆,弘我典籍之瀚。千古之情怀,咏谱千部之众。唐宋之谱,乃国宝也;元明两代,亦不多见;清代存谱,遂为主线。五百年间,谱牒浩荡;千年谱书,稀罕难觅。民藏馆藏,景行行止。续谱建庙,博我兮幽思;宗庙祭祀,壮我兮情怀。举豪杰之士,为家族之帅;凝众亲之情,聚全族之光。天高地阔,百年之变;傍及千家,谱难统矣。续谱之心,天人可鉴;汇集成册,死而后已。嗟乎!夫承老谱,熟读铭记。百感交集,诵谱有章,呼唤远古道义之取向。世界谱牒之学者,垂青族谱之坟典;学术之注本译本,勃然昌盛勿列举。

夫观老谱,承诏为遣词典雅。主修啼血,载名谱序荣耀焉。短短序文,俯拾即是富矿;字字珠玑,笔墨蕴藏天意。序未断句,文未标点;冷僻有之,通假兼之,文亦宜然,难可详悉。文之序,传之今,天书乎?今之人,读谱牒,追祖先。感之爱之,扑朔迷离,沉默远观,悲夫悲哉!古之主修,尊其古训;家史族史,亦不外传。文字精粹,文体活泼;概述一族,善用文言。垂世立教,千年本色;文言白话,相得益彰。盖有遗忘,留之脑海,藏之深山,沉睡林海。老谱精审,印刷之量,稀罕。珍藏稀少,研阅家谱,难矣!

谱者,族之所之也;谱序,主修之志也。以一族之事,聚先祖之德;系一人之本,扬族亲之风。人丁为谱,则情于中;修短随化,故载于声。昔伏羲之琴,神农之瑟。女蜗笙簧,暴辛音律。牧野清河,八音俱起。始祖爵荣,昭昭天宇;怀土依依,稽考祖山。千载之乎,《激楚》、《结风》;《阳阿》之舞,鼓琴吹笛。览物之情,古迹厚重,破屋壁采摭之谱。昭然义见,隶古竹简,旁求博考之经籍。夫先贤所传,乎一族之远近,唤绵绵之俊杰。谱第乎其始,祖述族贤遗风,麟凤至其嘉瑞。远思长想,族史遗文;三载不览,乡愁远矣。

千年之族,一公之后;续谱之缘,情结百世。布衣之家,惟有谱书;呼唤先祖,怀先追远。村村相望,寨寨相属;千户百寨,魂连先贤。鞠捧老谱,故述往事;谱书声声,日月辉同。一族之修,阶段性矣。通晓大义,宗亲之合,博览群书,情正文正。百年一遇,三十年则小修;千年家族,六十年乃大修。修谱时段,目光短浅,弃族之统谱,一省之统谱,姓氏之统谱。错过此村,就没这店。全族之史,先贤承传之辞;全族受教,后嗣阅读之颂。人物迁徙,刻骨铭心。沉淀典故,汇总编纂;泽及当代,延及后人。

夫千秋谱书,一族之情结。固有格式,人丁铺就;欧式苏式,五层不变;亦可竖排,亦可横排。吊线图之丰采,故有千里之物。传承千载之谱,仅人丁之铺设;未编族史之典,难以长久之传。先祖之脉,古今奔溢;人丁之盛,八方繁衍。绵绵延申,源远流长。续谱苦乐,非常人也。数省数县,在天一涯;村村寨寨,在水一方。胸境广阔,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举笔求实,尽善尽美,乐哉善哉!今续谱之策,置泰山之巅;载族之典故,谱牒之精华;家风之榜样,质之所在也。撰绵延之谱,藏于千家;扬家族之德,传布子孙。此乃主修毕生之志也!

呜呼!城镇扩容,一日千里之势;村庄枯萎,亘古风水不存。厘清脉图,晰长序幼;梳理族史,全族受教。新编之谱,承载族兴族衰;跌宕情节,抒发亦喜亦叹。惜老谱,查县志;核碑记,补文献。载一典故,阐家训家风之义;记一人物,添族史文化之彩。先辈之续谱,未曾料及;本谱之举措,实为创新也。

嗟乎!夫天下之志,追求与信仰;家族之史,传承与光大。弦歌音响,人丁全录为本;始祖图腾,主修均记在册。谱书精粹,语言流畅而不散;造化之功,骈散交错而不板。援笔叙事,千年坟籍,谱书千载之采。白麟赤雁之歌,天人和一之曲,主修此生无憾矣!

201910张良材于沅州晃州潕水之滨

书者,述也,以文字记述事物者也,书之含义甚多,今人称述书为书籍,为别于书法言也。书籍之肇始甚早,文字发明之后,即有书籍。不过,各代所用书写之质料,及其装订之形式,多有不同耳。从古至清,所有之书籍,以其形式可分为三期。由古至周末,为简牍时期;由秦至唐,为卷轴时期;由宋至清,为线装时期,兹分别述之如下:

简牍时期:三代以前,所用以载文者,竹木而已。载于竹者,曰简;载于木者,曰牍;连编简牍,则谓之策。古者,大事书之于策,小事则书之于简牍而已。初以刀刻,继以漆书,周宣王时,始有墨书。三代以上社会之文化,完全赖此以推进,国家之文明,亦完全赖此以保存,与后世之书籍功用正同。是简牍者,实即当时之书也,创之最早,行之最久。降及周末,尚仍流行“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既以韦编,其为简策也可知。是孔子之时之所谓书籍者,仍为简牍也。由古至周,所有书籍完全为简为牍,故谓之为简牍时期。 卷轴时期:嗣以简牍之书写烦难,而所载之文字有限,在秦以前人文简易之时,尚足应用。及秦灭六国,事务增繁,官私文书,日益增多,以前书写之方式,在事实上已感运用不能圆滑,不适于使用。而首感棘手者,厥为狱隶。因狱隶之文字,时间有限,不能任意积压,遂由狱隶之片倡而自动发生改革。篆书之耗时也,而改篆为隶;竹木之难治也,而代以缣素。以帛作书,从此肇始。但缣素价昂,一般平民无力购用。故缣素虽兴,只于官方通行,社会尚不普遍也。即以前所遗传之典籍文书,仍以简策保存者为多;钞录于缣素者,尚少也。迨至汉时,发明造纸,从此书写上又发生一极大之转变。盖纸为书写之惟一合适质材,有缣素之长而无竹木之短,价值既廉,得之亦易。此后遂以纸张为书写之独用品,缣素竹木均受自然之淘汰,而无人使用矣。惟无论缣素或纸张,其文字均系手写,所谓书籍者亦不过手写之纸卷,并非如今日之书也。及隋文帝开皇十三年,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从此始有刻板印刷之书籍。以常理言之,刻印与抄写,其难易何止倍蓰,宜乎刻印发明,社会景从,各种书籍均改刻印也。乃事实竟大谬不然,除敕令刻印之刻经典外,其余文书仍均手抄,且以抄本为贵。此固由于提倡者之不力,要亦由于刻印之不佳使然。盖刻印初创前无取法,办理者既非有经验之人,而从事者又系毫无训练之辈。刻印度既不精良,文字尚多错误,其不受社会欢迎,固其宜也。且当时之士子,尚有一种特殊之成见,以为手抄一次,足抵目读数次。故多数上层社会家庭,仍多为其子弟聘请名师,专为指示抄写一切经史,印刷之书,概不购读。故刊印之木虽发明于隋,然终隋之世,未有特殊之进展。及唐,刻印之事,仍未畅行,社会心理仍贵抄录,不尚雕撰。迨至五代,后唐长兴三年二月,冯道、李愚等奏请刊印九经,从此重要经书均用刻印,而不再事抄写矣。雕刻刷印,至此方为成功。然一般每易误会,以为一代所刻之经书,即与现之经书同。其实则相去悬殊,极为不同。盖自以缣素作为以来,直至五代所有之书籍,无论缣素或纸张,无论手抄或刻印,均系成卷成轴,所谓邺候架插三万轴者是也。并非如今装辑成本、成册、成部、成套者,其一卷即系一卷书。《史书》载宋以前之书籍,均系若干卷,并无若本者,盖系统记实。非如今以卷为虚以设之符号,有名无实地。其后,以卷本之舒卷为不便,检阅烦难,乃变而为折,又以折之久而易断,乃分为薄帙。及至有唐中叶,又创用叶子,即将长卷折叠成为若干叶,其形式宛如今之手折,或前清朝考之籍,无论缣素或纸张,无论手写或刻印,其形式完全为卷轴,故谓之为卷轴时期。 线装时期:至宋,因长卷之种种不便,遂依据叶子之格式,而改进为今日之线装式。即将一叶分割,使不连续,以一叶为一板,一叶为变易,但在检阅上、诵读上以及收藏,其为便利已不可以道里计也。故吾人所读之线装书,其实际肇始于宋,为时仅千年。宋以前,绝未有线装书也。文字多为刻印,抄写者甚少。至宋仁宗庆历中,有布衣毕升为活板,用胶泥刻字,从此又有活字印板之发明。元王桢亦有活字印刷法。明弘治嘉靖中,无锡华燧、安国先名曰“了聚珍板”。是均活字印刷也。在印刷上比较经济,但在书籍上,固与刻印无殊也。总之,自宋至清,其书籍之形式完全相同,均为线装,故此时期谓之为线装时期。清末则渐有洋装,民国后且有取线装而代之之势,其形式与装订,尽人所悉,毋庸赘述矣。 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籍分为抄写本、刻印本两类,抄写本即人工抄写的图书,刻印本即采用雕版印刷或活字印刷的图书。但具体区分,又有种种不同的版本名称。

写刻情形:

按照写刻的不同情情形,可分为祖本、写本、影写本、底本、抄本、精抄本、稿本、彩绘本、原刻本、重刻本、精刻本、修补本、递修本、配本、百衲本、邋遢本、活字本、套印本、巾箱本、袖珍本、两截本、石印本、铅印本等等。

祖本,版本学中的专业术语。中国古籍中无论是刻本或是写本,最接近著作人或成书年代的本子最为真实完整,错误也最少,称为祖本或母本。

底本,是古籍整理工作者专用的术语。影印古籍时,选定某个本子来影印,这个本子就叫影印所用的底本。校勘古籍时要选用一个本子为主,再用种种方法对这个为主的本子作校勘,这个为主的本子也就叫校勘所用的底本。标点古籍时也要选用一个本子在上面施加标点,这个本子也可叫标点使用的底本。注释、今译以及做索引时,也都要分别选用一个本子来注,来译,来做索引,这个本子也可叫注释、今译或索引的底本。除影印外,其他各种整理方法所用的底本,通常也可叫做“工作本”。

写本,早期的图书,都依赖于抄写流传,雕版印刷术普及之后,仍有不少读书人以抄写古籍为课业,所以传世古籍中有相当数量是抄写本。宋代以前,写本与抄本、稿本无较大的区别,但宋元以后,写本特指抄写工整的图书,例如一些内府图书,并无刻本,只以写本形式传世,像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以及历朝实录。

影写本,明清时期,藏书家为保存稀见宋元版书原稿,雇请抄手,用优良纸墨,照原样影摹下来,版式、字体往往与原本相差无几,这样的写本被称作影写本,又叫影抄本。其中以汲古阁毛氏影宋写本最为著名。

抄本,精抄本,由于工抄写的图书,非抄写者亲撰。其中抄写精美,字体工整的称为精抄本。

稿本,已经写定尚未刊印的书稿,称为稿本。其中,由作者亲笔书写的为手稿本,由书手抄写又经著者修改校定的为清稿本。稿本因其多未付梓,故受人重视,尤其是名家手稿及史料价值较高的稿本,一向为藏书家珍爱。

彩绘本,以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绘写的图书。多用于插图或地图较多的图书,如民间流传的《推背图》等。

原刻本,据原刻本重印的图书。其中凡版式、行款、字体依照原刻本摹刻的,称为仿刻本、翻刻本、覆刻本、影刻本;对原刻本内容进行增删校订或添加评注的,则称为增刻本、删刻本、评注本。

精刻本,指校勘严审、字体工整、纸墨优良的刻本。其中请名人书写上版的刻本(多在书版上留有姓名)称为写刻本。

修补本,递修本,将旧存书版重新修整、补配之后印出的图书称为修补本或重修本。有的书版保存时间较长,历经多次修补,则称递修本。如果宋朝书版经过宋、元、明三朝修补的,则称为三朝递修本或三朝本。

配本,将不同地区的书版,配合起来印成一种完整的书,称为配本。如清代金凌、淮南、江苏、浙江、湖北五省官书局出二十四史,版式不同,却同为一部书。

百衲本,百纳即补缀很多的衣服,利用零散不全的版本全成一部完整的书,称为百衲本。清初人宋荦汇集宋元三种版本印成百衲本《史记》,近代又有百衲本《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其中,商务印书馆于1930-1937年影印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最为著名。该本选用当时最古的善本影印。如《史记》用宋庆元黄善夫家塾本,《汉书》用宋景佑刻本,《晋书》以几种宋刻本配齐,南北朝七史均用宋眉山七史本,《隋书》和《南史》、《北史》用元大德刻本,《旧唐书》用宋绍兴刻本,《新唐书》用宋嘉佑刻本,《旧五代史》世无传本,用清人自《永乐大典》中辑出的本子,《新五代史》用宋庆元刻本,宋、辽、金三史均用元至正刻本,系初刻本,《元史》用明洪武刻本,《明史》用清乾隆武英殿原刻本。

邋遢本,古代书版因刷印多次,已经模糊不清,印出的书被称为邋遢本,如著名的宋眉山七史到明代还在使用,印出的书字迹迷漫,被称为“九行邋遢本”(因眉山七史9行18字)

活字本,用胶泥、木、铜、铁、铅、锡、磁、瓢制成方块单字,然后排版印刷的图书,称为活字本。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北宋中期,毕升首先发明了泥活字,元代王祯又用木活字排印了《农书》,但均未见存本。现存最早的活字本是1972年发现的西夏文木活字排印本《大方广佛华严经》。明清时期活字本较多,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华燧以铜活字排印了《锦绣万花谷》,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又排印了《容斋随笔》和《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等书。清雍正年间,内府以铜活字排印了一万卷《古今图书集成》,乾隆间又以枣木活字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此外,流传到中国的还有朝鲜活字本。

套印本,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分版印刷的图书。常见的有朱墨二色套印本,被称为朱墨本。此外,还有三色、四色、五色、六色套印本。明代发明分版分色套印和凹凸版印技术,称为饾版和拱花,这种印刷方法,常用于版画。

巾箱本,袖珍本,巾箱即古人放置头巾的小箱子,巾箱本指开本很小的图书,意谓可置于巾箱之中。宋戴埴《鼠璞》载:“今之刊印小册,谓巾箱本,起于南齐衡阳王手写《五经》置巾箱中。”由于这种图书体积小,携带方便,可放在衣袖之中,所以又称为袖珍本。古代书商还刻印有一种儒经解题之类小册子,专供科举考生挟带作弊之用,这种袖珍本则称为挟带本。

两截本,有的书在版面中增加一条横线,使之分为上下两块,称为两截本或两节本。常见于图文并茂的小说戏曲,便览大全之类图书。

铅印本,采用现代铅印技术排印的古籍。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上海成立了中国最早的铅印出版机构“墨海书馆”,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出版了最早的汉文铅印本《六合丛谈》。此后,不少古籍也采用铅印法。晚清及民国铅印古籍多用线装,与刻本外观形式相似,要注意鉴别。

石印本,用石印印刷的图书。这也是晚清时传入中国的一种现代印刷方法。采用药墨写原稿于特制纸上,覆于石面,揭去药纸,涂上油墨,然后用沾有油墨的石版印书。石印与铅印本均是油墨印刷,与水墨印书的刻本古籍有区别,而且石印本多为手写软件字,易于辨认。

刊刻时代:

按照刊刻时代区分,有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辽刻本、西夏刻本、金刻本、蒙古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民国刻本等等。

唐刻本,唐代中晚期雕版印刷刚刚出现,抄写本仍是图书的主要形式,流传下来的印刷品多为佛经和历书。

五代刻本,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公元959年)刻印的图书。包括后唐、后晋、后周刻印的蓝本九经及后蜀、吴越、南唐刻印的类书、别集、佛经。五代刻本大都亡佚,现能见到的多是刻经,有敦煌发现的后晋天福八年(公元934年)所刻《金刚经》,吴越所刻《宝箧印经》等。

宋刻本,两宋时期(公元960-公元1279年)在宋王朝统治区域内刻印的图书。由于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官私刻书业极为繁盛,刻书范围已包括经、史、子、集各类图书,刻印质量上乘,被历代藏书家视为珍本。

辽刻本,与北宋同时代,在契丹统治区域内刻印的图书。契丹书禁甚严,辽刻本极少流传。1974年,在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中发现了60余件印刷品,多为辽代刻经,还有最早的刻本《蒙求》。

西夏刻本,西夏建国于1032年,1227年为蒙古所灭。西夏自创文字,并以西夏文刻印了《大藏经》等书,但传世很少。考古工作者在宁夏贺兰山中发现了8册蝴蝶装西夏文刻经。

金刻本,大致与南宋同时,在金代统治的中国北方地区刻印的图书。其中以平阳府(今山西临汾)刻书最为发达,官方设有经籍所,主持刻书。金刻本流传下来的不多,较著名的有《刘知远诸宫调》和《赵城金藏》。

蒙古刻本,元朝立国之前在平阳刻印的图书。基本沿袭金代平阳经籍所旧规。传世品有1247年刻《析城郑氏家塾重校三礼图注》,1249年平阳府张存惠晦明轩刻《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1244年刻《玄都宝藏》残卷等。

元刻本,元代(公元1279-公元1368年)刻印的图书。北方以大都(北京)、平阳为中心,南方以江浙、福建为书坊集中心。元代刻本流传较多,且有独特风格。

明刻本,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年)刻印的图书。这一时期,无论在刻书地区、刻书形式、刻书范围等方面都远胜前代。流传下来的明刻本以中后期作品较多,正统以前较少。明中期以后刻本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出现了适应于印书的仿宋字,二是线装取代了包背装。

清刻本,清代(公元1645-1911年)刻印的图书。这一时期,官私刻书业均达到鼎盛。尤其是乾嘉时期,考据学兴起,学者热衷于版本校勘,出现了大批校核精审,刻印典雅的图书。现今流传的古籍大部分是清刻本。其中,乾隆前后所刻精刻本受到学者重视,有不少被列为善本。

民国刻本,中华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年)刻印的图书,以汇刻、翻刻历代珍本、善本居多。这一时期,影印、铅印技术已大量采用,传统的雕版印刷势渐衰微。

刻书地域:

按照刻书地域分,则有浙本、建本、蜀本、平阳本、外国本(日本本、高丽本)等。

浙本,宋代浙江地区刻印的图书。宋代两浙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刻书数量大,质量高,杭州、衢州、婺州、温州、明州、台州、绍兴等地均刻印图书,因而有杭本、衢本、婺州、温州、明州、台州、绍兴本的区分。

建本,又称闽本,为宋元明福建地区刻印的图书。宋代福建刻书集书于建宁、建阳两地,建阳麻沙镇盛产榕木竹纸,易于雕印图书,因而书坊林立,一些著名书坊历宋元明三代未衰,所印图书又称为麻沙本。

蜀本,五代及两宋时期四川地区刻印的图书。以成都、眉山较发达,成都在北宋初刻印了著名的《开宝藏》,眉山则刻有《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七史及《资治通鉴》等书。蜀本又分大字、小字两种。

平阳本,又称平水本,金元时期山西平阳(又叫平水,今山西临汾)地区刻印的图书。金灭北宋以后,将北宋开封的刻工掠至这里,又设立刻书机构,从此平阳成为北方刻书中心。

日本本,又称东洋本,古代日本刻印的古籍。多用日本皮纸,与高丽本相似,惟质量不及高丽本。日本本常间用平假名和片假名,较易识别。

朝鲜本,又称高丽本,古代朝鲜刻印的汉文古籍。中国印刷术最早传入朝鲜,朝鲜刻本继而传入中国。朝鲜本刻印比较精美,书品宽大,写刻清晰,多采用洁白的皮纸。

刻书性质:

根据刻书的性质,又可区分为官刻本、家刻本和坊刻本。

官刻本,由官府刻印的图书。五代以来,历朝中央和地方官府均有刻书之举,但所设机构不同,所以官刻本又有各种不同名称。主要有:

监本,历朝国子监刻印的图书。主要是各种儒家经典、文史名著。据文献记载,从五代开始,国子监刻印有九经,北宋承其遗制,继续刻印经史,南宋时,旧版不存,遂征调地方版片至京师国子监印书,称旧版为“旧监本”,新版为“亲监本”。明朝在南京和北京均设国子监,都刻印了二十一史,因而又有“南监本”和“北监本”的区别。

公使库本,两宋地方官府动用公使库钱刻印的图书。

经厂本,明代司礼监所辖经厂刻印的图书。多《五经》、《四书》、《性理大全》等常见古籍。特点是书品宽大,字大如钱,但由于主持其事的是宦官,因而校勘不精,错讹较多。

内府本,明清两朝宫殿刻印的图书。明内府刻书主要是经厂本,清内府刻书多殿本。内府刻书往往不惜工本,讲究形式,但清内府本校勘亦精。昭连《啸亭杂录》续录有内府刻书目录。

殿本,清康熙间,于武英殿设修书处,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又设刻书处,派亲王、大臣主持校刻图书,所刻之书称为殿本。殿本校刻精致,纸墨上佳,堪与宋刻本相媲美。所刻《明史》、《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书,一向被列为清刻善本。

聚珍本,清乾隆年间选刻《四库全书》珍本,武英殿采用活字印刷,共刻木活字25万余个,乾隆定名为“聚珍版”,所印图书遂称武英殿聚珍本。后来各地官书局也仿聚珍版印书,被称为“外聚珍”,而武英殿活字本被称为“内聚珍”。

书局本,清同治间,由曾国藩提倡,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四川、安徽、两广、两湖、山东、山西、直隶先后创立官书局,所刻图书称为“书局本”或“局本”。

私刻本,即私人出资刻印的图书,其中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私家刻书称为家塾本或家刻本。自宋代以来,私家刻书持续不衰,有的以室名相称,如宋廖莹中“世彩堂本”,余仁仲“万卷堂本”,明范钦“天一阁本”,毛晋“汲古阁本”,清纳兰性德“通志堂本”,鲍廷博“知不足斋本”,黄丕烈“士礼居本”;也有以人名相称,如宋“黄善夫本”,明“吴勉学本”。

坊刻本,历代书坊、书肆、书铺、书棚刻印的图书。坊刻本以营利为目的,刻印较差,往往校勘不精,惟宋代坊肆刻书,如临安陈氏、尹氏书籍铺等,所刻图书与官刻本、家塾本不相上下。

流传情况:

根据流传情况和珍贵程度,古籍又可分为足本、节本、残本、通行本、稀见本、孤本、珍本、善本等等。

足本,内容完整无缺的图书。

节本,因原书篇幅过巨,刻印时只节取其中一部分,或是因为其它原因予以删节,称为节本或删节本。

残本,指内容残缺的图书。古籍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残缺,有的仅是缺卷、缺册,经过抄配,仍能补全;有的残缺过甚,只能作为他书的配本。一般说来,残本较足本的价值要降低很多。

通行本,指刻印较多、流传较广、年代较晚的古籍版本。

稀见本,刻印较少,流传不多的古籍。如明刻方志,历代族谱、家谱,均不多见。

孤本,世所仅见的古代图书,往往不见于诸家著录,如明《永乐大典》。国内仅存一部的书则可称为“海内孤本”,如宋刻30卷本《五臣注文选》。

珍本,写刻年代较早,流传很少,研究价值较高的古籍,通常指宋元刻本,内府写本,有史料价值的稿本及名人批校本。

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由于历代藏书家中,善本肯定是旧本,那些抄写、刻印年代较近的只能是普通本,如晚清藏书家丁丙在其《善本书室藏书志》的编例中,规定收书范围是:1.旧刻、2.精本、3.旧抄、4.旧校。他按照那个时代的标准,将旧刻规定为宋元版书,精本为明代精刻。依据这一划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收藏家心目中的善本年代界限也日益后移。民国时期,明刻本渐渐进入旧刻行列,20世纪中期以后,乾隆以前刻本全都变成了善本,甚至无论残缺多少,有无错讹,均以年代划界。实际上,真正的善本仍应主要着眼于书的内容,着眼于古籍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1970年代末,《中国善本书总目》开始编纂,在确定收录标准和范围时,规定了“三性”、“九条”,这应该是对善本概念的一个完整周详的表述:

(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写的图书。

(2)明代刻印、抄写的图书(版本模糊,流传较多者不在内)。

(3)清代乾隆及乾隆年以前流传较少的印本、抄本。

(4)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印行的图书。

(5)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6)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及较少见的刻本、抄本。

(7)辛亥革命前的有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抄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抄本。

(8)在印刷上能反映中国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印刷水平的各种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

(9)明代印谱,清代集古印谱,名家篆刻的钤印本(有特色或有亲笔题记的)。

运气不会受影响。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华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据研究表明,中华古姓来源于图腾崇拜,系氏族徽号或标志。

按照过去的传统,取名字是要依照家谱来取得。举个典型的例子,清朝宣统皇帝是“溥”字辈,因此,和宣统帝是一个辈分的清朝皇族,名字里都有个“溥”字来表明自己的辈分。而宣统帝之前的光绪帝是“载”字辈,因此光绪帝同辈的清朝皇族,名字里都有个“载”字儿。

在古代,根据家谱来取名是一种广泛且深远的习俗,上到天子,下到百姓,都有这个习惯。甚至对于85后和部分95前来说,这种取名模式还客观存在,不过,大约也就是从90后这一代人开始,家谱取名开始遭到摒弃,尤其是95后、00后群体里,依照家谱取名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客观上来说,家谱取名在事实上已经遭到了摒弃,那么,这种摒弃背后的原因何在?

历史因素

新中国的成立,具有伟大的划时代意义。很多封建社会的残留文化,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其影响力也日渐式微,这其中,也体现在取名方面。

比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里,很多人纷纷放弃了原本的名字,改用符合当时社会背景的名字,并且,那个时代的新生儿的名字里,也有很多存在当时的社会背景痕迹。这算是对这种家谱取名传统的一次有力冲击。不过,这次冲击对后世的影响较为有限,因为,80后的父母很多记得家谱取名的传统,因此在80后一代里,很多人都是按照家谱取名。

传统农村的瓦解

而真正敲响家谱取名这一传统的丧钟的,莫过于传统农村的瓦解,而传统农村的瓦解,是基于伟大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基础上的,在这二者冲击下,和传统农村一并成为历史的,还有大量传统农村的习俗,这其中,包括家谱取名模式——说到这说句题外话:从十多年前开始,过年便开始越来越没意思,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其实也是传统农村瓦解的一种体现。

家谱取名,本身是农耕经济、小农社会的产物。

如同小说《白鹿原》里所描述的那样:很多传统农村,往往一个村子里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家族,这种情况,在很多自然村的名字上可以反映出来:比如张家庄、李家屯等等。

而在古代,社会流动性很差,一个家族在一个村子里住上几百年的情况也比比皆是。而对于封建政权来说,族权稳定也是维持封建政权稳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封建政权的影响下,宗族内部也处于等级森严的状态,而为了区分长辈和晚辈,保证谱系清晰可查,于是,家谱取名应运而生。家谱取名保证了封建家族等级森严的可行性。

而历史上,在统治者内部,也有过利用辈分优势挑战君主权威的现象。不过,这种现象出现在奴隶制时代:当时西周的周懿王在位。周懿王为人暗弱,因此很多诸侯开始藐视天子,其中齐哀公是典范。齐哀公多次不来朝拜周懿王,理由倒也简单:周朝王室和齐国公室数代联姻,论辈分,自己比周懿王高太多,哪有长辈朝拜晚辈的道理?

不过,这个漏洞在后世,被统治者有效修复:那就是君臣大义是最大的,一切都要让位于君臣大义。

上个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确立,很多企业大量兴起,这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工厂,这个趋势,从90年代延续至今。并且,随着伟大的高考制度不断发挥重要作用,很多优秀的农家子弟,通过高考读大学或者函授大学毕业后考研留在了城里,并且安家落户、繁衍生息,这些,导致传统农村的人口越来越少,并且,聚族而居的局面也随之瓦解:因为一个山东的农家子弟,可能毕业后在江苏的都市安家落户,和原本的家族隔着天南海北,久而久之,产生的效应便是家谱取名等习俗的无法落实。

因此,家谱取名遭到瓦解,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工业化社会的深入以及传统农村的瓦解。

新生代的转变

80后和90后的父母多是60后和70后,而60后算是恢复高考后,享受到高考红利最早的一群人。60后进城以后,对于老家族谱取名传统还会有所坚持,这便是80后群体中,还有家谱取名的缘故之一。

而随着作为城市土著的80后、90后成长起来,并相继成家以后,对父辈们注重家谱取名的执念,早已一笑置之,因此,80后和90后给子女的取名,大多结合自身的认知情况以及个人的好恶来取名,比如:

文艺派。有的喜欢文学的文艺青年,给子女的取名,往往考虑《诗经》和《楚辞》作为取名的范围。因此,婉兮、清涟这样的名字时常会出现;

小说派。随着言情小说、玛丽苏小说的盛行,很多喜欢读玛丽苏小说的朋友,给子女取名,往往会根据小说中的人名,来给自己的子女命名,比如典型的“子轩”这类名字,就是其中典型。

游戏派。还有的游戏达人,根据游戏来给自己的儿女取名,比如前些年新闻就有提到,有人给自己的儿女取名叫“王者荣耀”。

总之,新生代思想的改变,导致00后和10后新生代的名字,可以直接反映出其父母的爱好和眼界乃至志趣。

家谱取名能否“文艺复兴”

不过,客观上,还有极少数10后,其父母给他们的命名是依照家谱取名的模式。这种情况虽然存在,但比例已经不大,可以用所谓的百里挑一来形容。

而当下,根据我国的《婚姻法》,00后女性已经达到法定的适婚年龄,并且客观上存在00后嫁人的现象,而随着00后和将来长大后的10后陆续开始为人父母,相信,家谱取名的现象会更少,而00后和10后的思维、观念和85后、90后又存在巨大代沟,因此,00后和10后会给下一代取什么名字,还是难以想象的。

但是,不论怎么取,基于传统农村瓦解的大背景,家谱取名都不会有所反弹了。甚至再过几十年,可能家谱取名会如同化石一样, 成为遥远的记忆。

一是因为太难听,会觉得名字怪怪的。

就拿我们村里来说,我爷爷辈的人,名字中间的那个字是“桂”,所以他们那一辈老人都是叫张桂双、张桂全、张桂汉等等。到了我的父辈这一辈,按照族谱来说的话,名字中间的那个字应该是“进”,所以叔叔辈的人们都是叫做张进来、张进民、张进生等等。姑姑辈的名字更是可笑,都是叫做什么张进花、张进霞、张进田等等。

到了我们这一辈的时候,我们父辈人多多少少都受了一定的教育,所以就觉得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字就要改变。我们这一辈人的名字中间如果按照族谱的话应该是“佃”字,这个字用在名字中间,不知道用意何在?所以很多家长觉得不好听,就在我们这一辈开始给很多孩子改了名字。但是,也有的孩子没有改,就比如一个女孩子的名字叫做张佃英,是不是觉得有些奇怪呢?

除了难听以外,就是因为太难起名字了。

现在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名字都比较看重,觉得孩子的名字里面包含着孩子的命运,甚至会不惜一切代价给孩子起个特殊的名字。如果按照族谱来起名字的话,会有诸多限制,当然民资也不会太好听。所以现在的很多人都抛弃了族谱的限制,想怎么起名字就怎么起名字,所以才会有了起名字公司这样的新鲜行业。

我的一个同事就是这样,按照族谱孩子名字中间应该是个“川”字,但是一个女孩子,如果名字中间是这个字的话,实在是有些不好起名字。所以最后同事没有按照族谱来,自己给孩子另外起了一个名字。

古代长期不修家谱,会被认为“不孝”。?

俗话说:“三世不修谱则为不孝”。在北宋以前,民间不允许私自修建自己家的家谱。可以修谱的是国家里面的一个特殊机构——谱局,皇帝的家谱...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