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8浏览:1收藏

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第1张

有关齐长城传说故事梗要

有着2500余年历史的齐长城,是中国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多、规模最宏大的地表文物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承载着无数金戈铁马、刀光剑影、杀声震天、血染疆场、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除了它本身历尽沧桑、硝烟弥漫的史诗外,在齐长城沿线的民间还广泛流传着浩瀚如海的传说故事。这些内容丰富、文字朴实、情节感人、文笔流畅、琅琅上口的民间故事,有的以史实为毛胚渲染成具有神秘色彩的悲壮颂歌,也有的出于对统治者的憎恶而增加了浓厚情感的鞭打;既塑造了人们崇敬的栩栩如生的上层人物,更有生龙活现的百姓故事。这些民间口头文学,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极大的丰富了齐长城的文化内涵。由于数量极大,不能详列,现仅择其与齐长城有关的几则梗要介绍如下。

孟姜女哭的是齐长城

千百年来,在中国大地上,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流传很广,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是,长期以来世人错误地认为孟姜女哭的是秦长城,却不知实为齐长城。

这个故事的毛坯源自于“杞梁妻哭夫”的史实。始见于《左传·襄公二三年》(公元前550年),齐庄公发兵攻打莒国,齐军先锋杞梁在与莒国交战时战死,齐庄公班师回国路上,在莒城郊外遇到杞梁的妻子,向她吊唁,杞梁妻得知丈夫已经战死,悲痛交加,拒绝接受在郊外吊唁,齐庄公便到杞梁家设祭吊唁。

到了战国时期,《檀弓》一书引曾子的话中对这段史实增加了“其妻迎灵柩于路而哭之哀”一语。《孟子·告子下》记载淳于髡的话:“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从而把“哭夫”的史事变成了“悲歌”流行曲。

西汉时,刘向在《烈女传》中说:“杞梁之妻无子,内外无五属之亲,即无所归,乃枕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感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至此,故事又由“悲歌”演变成了“崩城”。

东汉时,有《杞梁妻叹》琴曲,并称曲系杞梁妻自做。

西晋时,崔豹《古今注》中有:“杞植妻抗声长哭,杞都城感之而颓,遂投水而死”。是说杞梁妻高声哭倒了杞国都城。

到了唐朝,诗僧贯休作诗《杞梁妻》: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

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

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

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

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

贯休竟把杞梁变成了秦朝人,并被筑在城墙里,其妻哭崩了秦长城。从此,杞梁妻及其后来演变成的孟姜女就与秦长城结下了不解之缘。

既然杞梁和杞梁妻是春秋时期的齐国人,当然也就不可能事发在300多年后秦始皇修筑的秦长城。其实,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对此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写出了《孟姜女故事的转变》、《孟姜女故事研究》等一系列文章,断定孟姜女哭的是齐长城,而不是秦长城。

孟姜女投红石江而死

长清县与泰安交界处万德镇有个长城村,东西两侧山峦起伏,中间是宽二里左右的南北狭长平原,现在京沪铁路、京沪高速公路和104国道在此通过,齐长城自西向东经过该村,故原名长城铺。至今村边及两侧山上城墙遗迹明显。

这里自古就是南北交通枢纽。村内南北大街上原有古建筑群,街中央最高建筑为“过街阁”,即是齐长城的重要关隘。过街阁上下三层,底层拱形石门,阁上供奉玉皇大帝,阁下有石碑4通。过街阁在文革中被拆毁,遗址尚能辨认。

崇寿寺坐落在过街阁西北侧,占地一万余平方米,是最大的古建筑群。始建年代无考,明万历年间重修,现存完整的清代康熙廿七年重修碑。崇寿寺有正殿和东西配殿,正殿铜像三尊,每尊重约三千斤,莲花座高一米多。50年代初搬掉十八罗汉像,50年代末大殿建筑被拆毁。崇寿寺遗址被学校占用,寺内最后一名和尚现名赵学文,现在学校当瓦匠。

阁东南三十多米处是皇姑院,相传万历妹妹出家在此。村民赵殿义家至今保存着一块《重修皇姑院记》碑残片。

紧挨着过街阁原有一座规模较大的“姜女庙”,坐北朝南三大间,十九步台阶,三步两孔桥,庙前有三棵两合围的古柏,十余通碑。庙内塑孟姜女像,两侧童子塑像,墙壁上绘着孟姜女的故事画。五十年代末拆除庙内塑像,改作小学教室,1973年孟姜女庙被拆除。残碑碎块都被当作建筑材料用于砌井和民房。清道光《长清县志》引《旧志》说长城:“县治东南九十里。说者云县治迤南七十里五道岭,岭入东为长城铺,土人因长城而建姜烈女祠。”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说:“从张夏到泰安道中的长城铺就是孟姜故里,其地有姜女庙。”

发源于泰山西麓的大沙河流经长城村东侧并有一水库,当地通名叫红石江。

长城村村民自古以来代代传说着孟姜女是本村人,当她闻讯丈夫死于修长城工地,悲伤欲绝,天天哭于长城脚下,最后投红石江而死。为纪念她的感人事迹,在红石江边修建了“姜女庙”。至今长城村还有三户姜姓村民,他们自称是孟姜女的宗亲。

馉饳汤旺

安丘县郚山乡大车山南有一座不太高的小山,靠近山顶西侧有一对石峰,恰似进山的山门,翠绿的北山坡上散落着很多圆浑的白色石块,远看很像撒遍山坡的饺子,当地称此山为“馉饳汤旺”(山东省胶东地区土语“馉饳”即水饺)。齐长城建筑在此山山脊上,坍塌后的长城遗迹至今清晰可见。“馉饳汤旺”这山名的来历记载着一个悲壮的历史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

当地传说,当年孟姜女的丈夫应征修筑长城,孟姜女常来给丈夫送衣食。可怜丈夫非常辛苦,想改善一下生活,特意包了馉饳(饺子)用瓦罐挑着送上山来。进得山门却四处找不见丈夫,再三打听才得知不堪劳累的丈夫已殉职。这消息如雷轰顶,悲痛如绝的孟姜女立刻栽倒在地,晕了过去,瓦罐被打碎,馉饳汤从山顶流下,撒满山坡,立刻变成了石头。

南修长城挡大水 北修长城挡大兵

齐长城起点处的广里和东障(古平阴)一带,广泛流传着“南修长城挡大水,北修长城挡大兵”,“铁牛上树,逢广就住”等古代兴修水利和齐长城时的故事。

这里代代相传说,古时候黄河(济水)“只保河西,不保河东”,所以广里、东障一带经常发大水,形成一片湖泊,水大时这里一片汪洋。正在田间秋收的广里村74岁老农刘太金说:“马山顶上有拴船缆绳的铁桩”。

这段故事是说古济水因西岸修堤坝挡水,造成东岸的的广里和古平阴处河水泛滥成灾,水大涨到海拔512米的马山顶上拴船的程度。果真如此,那么不要说广里、平阴,就连济南、泰安也都淹没在水下了!当然这仅是传说故事而已。

铁牛怎么能上树呢?原来是名为“铁牛”的孩子爬到树上躲避大水灾难。而广里是个走到这里要住宿的较大村落。

为了防止河水泛滥,齐国在济水东岸也修堤坝障水,后来把挡水的堤坝发展成军事用途的长城,即是“南修长城挡大水”的来历。“北修长城挡大兵”是说后来在北部山区修筑的长城不是用来挡水,而是专门用来防御外国侵略的了。

长城修到钉头崖 一降四十里

泰山西北麓,长清与泰安交界处有座海拔800米悬崖峭壁的山峰叫“钉头崖”,是齐长城经过的地方。

相传当年修筑齐长城时,修到这里因山高坡陡,悬崖绝壁,不仅建筑材料运不上去,空着身也很难爬上去。城墙迟迟修不上去,惹恼了齐侯,齐侯便把领修的将军斩首,将其头颅钉在悬崖峭壁上,杀一儆百,以威胁劳工必须把长城继续修上去。尽管如此,长城始终没能修上去,只修到悬崖峭壁下为止,从这里以东四十里没有城墙。从此,当地有了“长城修到顶头崖,一降四十里”的传说,流传至今。

实地考察也证实,从钉头崖至牛山口35里确实没有砌筑城墙。但是,传说毕竟是传说,这一段没修城墙的真正原因是因为用海拔高达800至900米的山山相连的高山代替了城墙。

十二个太阳轮轴转

齐长城沿线老百姓广为流传说,当年齐国为了预防别国侵犯,征用大批劳工修建齐长城,当时天上有十二个太阳轮轴转,这样二十四小时就只有白天,没有黑夜,迫使劳工没有睡觉和休息的时间,修长城的人饥渴难忍,疲惫不堪,致使死亡时有发生,而死后尸体就被筑在城墙里了。这段故事是集劳动人民对统治者不顾人们死活的憎恨而广为流传着。

齐长城考察期间,长城沿线村民多有反映说,七十年代扒土城墙造大寨田时,从城墙里挖出过人骨。据长清县广里村71岁老人李瑞桢说,1971年他曾亲身参加了长城起点“岭子头”处那口机井的施工,机井直径25米,深4米,取土时共挖出20余具人骨。

常将军的故事

沂水与临朐边界上穆陵关北侧原有“常将军庙”,内塑常将军铁像。穆陵关西55公里处长城线上有一座海拔478米的围子山,山顶上有“点将台”遗址,又称“斩将台”。穆陵关和斩将台这两处遗址记载着齐长城同一段故事。

穆陵关一带是齐国南部越、楚、鲁、莒进攻齐国腹地的重要门户,齐国在这里修筑了南北两道长城和两座关口,以加强防范。据说,这一战略设防的功劳应该归功于常将军。

战国时期,常将军领命修筑这一带长城时,擅作主张在大岘山和草山亭修了两道长城,建筑了穆陵关和大关。常将军的做法有违齐王意愿,于是以“误修长城”之名,被齐王斩首于“点将台”。此处始称“斩将台”。

后来,楚国果然发兵从这里进攻齐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苦苦厮杀,损兵折将,死伤过半才攻破穆陵关,当继续前进了55公里,又遇到了一道长城和大关。疲惫不堪的楚军便问当地民众:“到底还有多少道这样的长城和关口?”得到的回答是:“象这样的长城,共有十道!”胆颤心寒的楚军被吓呆了,不敢再贸然攻打,便撤退了。

齐王这时才明白,当时修筑两道长城是正确的,后悔误杀了常将军。下令建“常将军庙”,塑将军铁像,追思将军功德。

杨廷将军的传说

杨廷山坐落在沂水县富官庄乡与莒县东莞镇接界处,海拔3194米,西来的齐长城经此山脊东行1200米即是南北两条长城会合的三楞山,齐长城自三楞山进入莒县境内。杨廷山西侧小山头上有“斩将台”,杨廷山东侧莒县境内有一村庄叫“杨廷官庄”,“杨廷山”、“杨廷官庄”其名都来自杨廷将军。

当年,杨廷将军奉齐王命指挥修筑长城,杨将军充分利用地形,沿着群山山脊砌筑城墙,使长城更加险要,易守难攻。但是,这样做却违背了齐王从沂山往东一直修到大海的旨意,于是,杨廷将军被齐王处斩于这座山上,“斩将台”由此而来,然后,齐王命令在南侧平缓地上又修筑了一条长城。后来,楚国进攻齐国,先攻破了建造在平缓地上的长城,又进攻到北线山岭上的长城时,没能攻破。从此齐王认识到杨廷将军的做法是正确的,他幡然悔悟,为杨廷将军平反昭雪,把斩首杨廷处命名为“杨廷山”,杨廷将军住过的村子命名为“杨廷官庄”,以示纪念。

皇姑出家

长清与泰安接界处有个“长城铺”,现名长城村,因齐长城从该村穿过而得名。村中南北大街上原有一座高大的齐长城关门叫“过街阁”。该村老百姓流传着“南京到北京,过街阁最高”的说法。“过街阁”东南侧有座寺庙称“皇姑院”,是祭祀明代万历皇帝妹妹的。

当年,万历皇帝的母亲和妹妹一道来泰山进香,路过“过街阁”时突然从轿子里栽了下来,太医看后说:“皇姑不能婚嫁”,万历母亲便许愿女儿在此出家为尼,于是修建“皇姑院”,万历妹妹在此出家。从此以后,历代文武大臣凡路过“过街阁”时,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至今,村民赵殿义家还保存着一块《重修皇姑院记》碑的残块。

赵匡胤穆陵关大战韩通

沂山周围民间广泛流传着赵匡胤登基前在穆陵关大战韩通的故事。

宋太祖赵匡胤起兵创业之初,率兵征战,戍马疆场,来到穆陵关,遇到后周守关将军韩通据险抵抗。据说,韩通系长臂猿转世,平时手臂和常人一样,而战时臂长可达丈余,有万夫不当之勇。赵匡胤武艺高强,领兵与韩通激战穆陵关,但连战败北,损兵折将,便退至大关休整。由于连日交战的疲劳,很快进入梦乡,梦见皓首白须神仙授意:“韩通手臂虽长,已被吾缚住,明日再战,韩通可擒”。赵匡胤领悟,顿首叩谢曰:“神仙若助我一臂之力,战败韩通,夺得天下,一定重修庙宇,再塑金身。”翌日再战,果然韩通神臂不能再伸展,被赵匡胤擒住。为报前仇,缚住韩通双脚,拴在马后倒拖着往南直奔,直至拖死。

现今穆陵关南沂水境内有马站、道托、韩家曲三个自然村。“马站”即赵匡胤住马休息之处;“道托”系赵匡胤倒拖韩通经过之地;“韩家曲”为韩通屈死的地方。

赵匡胤建立大宋登基称帝之后,感神恩德,下令重新修建东镇庙,塑沂山神像,传为佳话。

老子采药摘药山

安丘县柘山乡与召忽乡交界处有一座海拔4951米的摘药山,长城自东北方的城顶山而来,经过摘药山顶向西南李家顶而去,城墙遗迹高大。

传说春秋时期楚国道家创始人李耳(俗称老子)曾在此山采过药,故名“摘药山”。山的西北侧有一硕大山洞,相传为老子炼丹处,名为“老子洞”。

摘药山顶原有近百间古建筑群,规模可观,可惜现在多已坍塌,但古建基础如数尚存。唯有一座全部用块石砌筑、拱顶结构、上下两层的“金阙云宫”却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此宫上层奉祀老子,下层供奉玉皇大帝。这种安排不免使人费解,难道老子的地位比玉皇大帝还高?据传说,这是因为“先有老子,后有天”,故而如此。

摘药山下有大老子村,现为柘山乡政府驻地。全村4000多户人家几乎都姓李。据李氏家谱记载,自汉代起即有老子后裔迁此定居,至今李氏家族仍与河南、安徽的老子后裔有联系。

黄巢寨和黄巢墓

黄巢,山东曹州冤句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在公元875年发动农民起义,南破广州,西取长安,历经12省,转战数万里,浴血奋战达10年之久。后来败北退至泰山一带,企图利用齐长城之险重振旗鼓,东山再起,最终自尽于莱芜的狼虎谷。

长清万德镇与泰安道朗镇边界上有一座山,海拔6288米,齐长城由西侧夹子山而来,经过此山东去五花岩山。传说,唐末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被官军追急溃不成军,便在此山安营扎寨。山名黄巢寨由此而得。

黄巢寨西有“一线天”和双重山门,北有点将台,东南则有一长500多米、岭脊平坦、不长树木只生野草的山岭,当地称为“跑马岭”,即黄巢军跑马练兵的地方。黄巢寨北麓万德境内有上营、下营等村庄,又有村名石胡同,原名石寨城。传为唐朝官兵围攻黄巢寨时驻扎和交战场所。

历城柳埠与泰安下港边界上有梯子山,西南东北走向的齐长城沿此山脊而行。山阴历城柳埠境内有山脊平缓的跑马岭,长约4公里(现辟为济南野生动物园),跑马岭西有黄巢村。传说黄巢在此驻扎和习武。山阳泰安下港境内有八亩地村,村南有黄巢墓,南北27米,东西14米,高625米。当地传说,黄巢兵败落荒而逃时,帽子跑掉了,士兵为了不让追赶他们的官军得到这顶帽子,便把帽子藏了起来,以后埋在这里,因此,黄巢墓实为黄巢衣冠冢。周围还有几个村子因黄巢而得名:扳倒井村因黄巢战败遁此,口渴难忍,天赐水井,但骑在马上够不着,士兵把马前腿扳倒便于黄巢舀水喝,故名扳倒井村;祥沟庄村名的传说是为了打击黄巢军的士气,唐僖宗亲笔题写“降寇庄”匾额,着人挂在该村头槐树上,但被老百姓偷偷换成“祥沟庄”,为黄巢带来吉祥,该村遂称祥沟庄;焦家峪是“造甲峪”的谐音,传说黄巢制造盔甲的地方;拉马峪则因为黄巢败退至此,人困马乏,拉着马经过此地而得名。

古今战场城顶山

安丘县辉渠、雹泉、庵上三乡镇交界处有一座山,因山顶上有齐长城而得名“城顶山”。山的走向呈东北西南向,长2800余米,宽1700余米,此山海拔446米,山顶平坦。长城自西北方的峰山经过望军顶来此,在该山转弯向南而去。

自古以来,此山为兵家必争之地。至今山上既有冷兵器时代用浑圆的大块玄武岩砌筑的城墙,也有现代战争使用过的石筑单人掩体,更有罕见的把古城墙中间扒空做大型防御工事。这里城墙纵横,军事设施遍地,简直成了军事设施博物馆。

据说,当初齐宣王在这里修建长城时,采用孙膑战法,将长城筑成“迷魂阵”,内藏玄机,敌人一旦闯入就会迷失方向,难逃灭顶之灾。至唐朝时,安绿山造反曾在此安营扎寨,被征剿大元帅郭子仪追急,仓皇逃窜误入迷魂阵而丧生。

1943年,爱国将领于学忠率原国民党五十一军激战七昼夜,突破敌军重围,血染城顶山,歼灭日寇千余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这一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至今在人民中间广为传颂。

在北京八达岭长城附近的青龙桥南、居庸关以北,有一处地方叫"五桂头",形容极为险要,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关沟七十二景之一。那里原先叫"乱北极沟",传说燕王朱棣扫北,带领几十万大兵,一路所向披靡,可是过了居庸关,便被阻止在"乱柴沟"这道关口上,明军付台了很大代价,攻了数十天也没攻破,燕王十分恼火。正在无计可施的时候,有人建议说:"附近有火家的仁、义、礼、智、信五兄弟曾在元朝当过小头目,独得一手施放火炮的绝技,可请来助战。"很快,燕王便重礼聘请这火氏五兄弟台山,为其效力。几天后,火氏兄弟运来大炮、火药,来到阵前,看好地形,对准目标就开始了。这火氏五兄弟不愧是神炮手,颗颗炮弹飞向元军阵地,弹无虚发,只 一阵工夫,那坚如铁壁的防线被大炮一一摧毁,元兵蒙将死伤惨重,剩下的弃关而逃。燕王率军乘胜追击,顺利地占领了"乱柴沟"关口。火氏五兄弟立了战功,却只是换来了短暂的荣华。后来燕王做了皇帝便一反常态,对火家五兄弟放心不下,认为他们实在不可靠,万一变心、造反,把大炮对准我燕王,我打下的天下岂不被他们夺走。所以,决定根除他们,便诬陷他们是"奸细",要谋反等莫须有的罪名,将他们拘捕并全部斩首,还把五颗人头挂在乱柴沟示众。这一举动引起了百姓的愤愤不平,指责燕王无法无道,忘恩负义。这怨恨之声很快传到燕王耳中,燕王深 怕百姓造反,为笼络民心,於是又把火氏五兄弟封为"五鬼财神",并在关沟石佛寺偏西的地方立了"五鬼财神庙",以享世代香火。"五鬼头"由此得名,后人觉得"鬼"字不吉利,便改成了"五桂头"现在,在京张旧铁路山洞洞口的岩壁上,仍可看到刻著的"五桂头"三个大字。

“拳经”可以是真的。那时没有作假的必要吧。

当时还没有关于创拳的争议。“陈王廷创拳说”出自唐豪1935年发表的《太极拳根源》一书。

唐豪根据陈沟陈氏家谱中,陈森批注的第九世陈王廷“陈氏拳刀枪创始之人也”,以及家谱中有个“闷来时造拳”之句,再根据陈长兴教出了杨露禅,认为三百年前的陈王廷创了太极拳。

而,《乾隆抄本太极拳经》,首见于姚馥春、姜容樵著《太极拳讲义》(1930年上海武学书局出版)。认为“清初太极专家王宗岳,发明太极长拳,并著拳论,始有长拳、十三式之别”。

在章名为《太极拳谱释义》中的小标题,依次为《歌诀一》、《歌诀二》、《歌诀三》、《歌诀四》、《歌诀五》、《十三势》、《十三势歌诀六》、《二十字诀》、《十三势行功心解》、《歌诀七》。

其中,《十三势歌诀六》即《十三势歌》,它和《十三势行功心解》、《二十字诀》,都在杨家有传,已如前述。唯有歌诀一、二、三、四、五和歌诀七,在杨氏无传。

但,乾隆抄本的六首歌诀,在河南赵堡镇有流传。

这六首歌诀,是一个整体,我们把它与《十三势歌》分开,合称为“乾隆抄本歌诀六首”。

乾隆抄本的六首歌诀,每首歌诀后面都有解释文字。《歌诀五》后面的《十三势》的内容,实际是对《歌诀五》的解释文字。

这六首歌诀的解释文字,完全包含了杨氏所传张三丰《太极拳经》和王宗岳《太极拳论》的内容。也就是说,杨氏所传张三丰《太极拳经》和王宗岳《太极拳论》的内容,是六首歌诀的解释文字的一部分。

在河南赵堡镇有流传“乾隆抄本六首歌诀”,特别是赵堡太极拳传人杜育万,将六首歌诀的《歌诀二》及其解释传给陈家沟,被陈家载入陈鑫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1933年)之附录中,标题为《杜育万述蒋发授山西师传歌诀》,其内容与乾隆抄本《歌诀二》相同,但版式排列不同,它不是把一首歌诀的全部解释放在歌诀之后,而是把解释内容分别放在每一句歌诀的下面,其对应关系十分清楚。显然,这正是太极拳经的原貌。

乾隆抄本拳经、赵堡镇所传的相互印证,可见,杨氏所传张三丰《太极拳经》和王宗岳《太极拳论》,并非单独的太极拳经论,而是六首歌诀的解释,由于长期流传,使歌诀的解释与歌诀分离。歌诀解释中的“此系武当山张三峰祖师遗论”,“此论句句切要”,“察四两拨千斤之句”,“凡此皆是意”等语,都是指歌诀内容而言,从而揭开了太极拳经论中的某些难解之谜。我们可以称六首歌诀为“经”,歌诀的解释为“论”,这和许多注解古代经书的方式是相同的。如此而解------六首歌诀的作者,是张三丰;歌诀的解释者,便是王宗岳。

将这六首歌诀及其解释,按照乾隆抄本的内容和杜育万所传的格式,进行整理,也就是将张三丰的歌诀与王宗岳的解释按句对应,即可恢复原貌:

----------《太极拳经》----------

武当张三丰 著      山右王宗岳 解

歌诀一

顺项贯顶两膀松   

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两背松,然后窒。

束胁下气把裆撑   提顶吊裆,心中力量。胃因开劲两捶争,开合按势怀中抱,七星势视如车轮,柔而不刚。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而己意先动。

五趾抓地上弯弓   由脚而腿,由腿而身,练如一气。如转鹘之鸟,如猫擒鼠。发动如弓发矢,正其四体,步履要轻随,步步要滑齐。

歌诀二

举步轻灵神内敛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

莫教断续一气研 勿使有凸凹处,勿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於腰腿求之。

左宜右有虚实处   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耳。

意上寓下后天还   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譬之将植物掀起,而加以挫折之力,其根自断,损坏之速乃无疑。

歌诀三

拿住丹田练内功   

拿住丹田之气,练住元形,能打哼哈二气。

哼哈二气妙无穷   气贴背后,敛入脊骨。静动全身,意在蓄神,不在聚气,在气则滞。内三合,外三合。

动分静合屈伸就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

缓应急随理贯通 人刚我柔为之走,人背我顺为之黏。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之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歌诀四

忽隐忽现进则长   

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一羽不加至道藏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手慢手快皆非似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

四两拨千运化良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枰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自为人所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此论句句切要,并无一字陪衬。非有夙慧之人,未能悟也。先师不肯妄传,非独择人,亦恐枉费工夫耳。

歌诀五

极柔即刚极虚灵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馀。

运若抽丝处处明   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似车轴。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藕断丝亦连。

开展紧凑乃缜密   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於缜密矣。

待机而动如猫行   牵动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

歌诀六

掤捋挤按四方正   

长拳者,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

乾坤震兑乃八卦进退顾盼定五行   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异,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水火金木土也。

以上系三丰祖师所著,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千载寺唐村《李氏家谱》、王宗岳家族谱这个难以查证吧。

即便是陈家沟的家谱和拳谱,据有关人士悉知,陈家沟人报到国家体育总局的资料,拿到荣宝斋鉴定,结果是;纸是民国的,墨是现代的,拳谱没有超过同治年间的。

陈王廷,之前说是明末战将,后来说是乡兵守备。有专家推论---陈王廷出生最早也应在1620年-1625年左右。这样才有可能是“明庠生,清入武庠”双庠身份。这样,在1641年当乡兵守备的时候是20岁约1636年(崇祯九年),陈王廷乡试落第,1639年在玉岱山认识李际遇、蒋发。1647年后,清朝文庠生,会写文章但没留下笔墨文字。

千载寺唐村《李氏家谱》当地可能传有十三势,但其中的“十三势拳谱”可能后来编入的吧。几乎与杨氏太极拳一样,其实早期的杨氏太极拳并不是这样吧。博爱义沟流传的十三势,更像赵堡太极拳。

唐村《李氏家谱》“十三势拳谱”:

  揽雀尾、单鞭、提手上势、白鹅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搬揽捶、如封似闭、抱虎归山、揽雀尾、肘底看捶、倒辇猴、斜飞势、提手上势、白鹅亮翅、搂膝拗步、海底针、扇通臂、撇身捶、卸步搬揽捶、上势揽雀尾、单鞭、云手、高探马、左右分脚、转身蹬脚、进步栽捶、翻身撇身捶、反身二起脚、双风贯耳、披身踢脚、转身蹬脚、斜单鞭、野马分鬃、玉女穿梭、单鞭、云手、下势、金鸡独立、倒辇猴、斜飞势、提手上势、白鹅亮翅、搂膝拗步、海底针、扇通臂、上势揽雀尾、单鞭、云手、高探马、十字摆莲、指裆捶、上势揽雀尾、单鞭、下势、上步七星、退步跨虎、转脚摆莲、弯弓射虎、上步揽雀尾,合太极。

   李氏先辈抄件《十三势拳》名目,与宋远桥绪记《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中许宣平卅七式太极功,张三丰传张松溪、张翠山十三势以及太一山人珍藏、文山遁叟萧天石编辑《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中太极拳拳路势名相同。

关于太极拳的创始之说

(1)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此说最早见于李亦畲清同治六年(1867)《太极拳小序》的初稿:“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而在光绪七年(1881)的定稿中,则改为:“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但“太极拳始自张三丰”这一对太极拳起源的最早说法,至今仍为大多数太极拳派传人所宗。

(2)太极拳出自王宗岳。《清史稿·卷五O五·列传二九二·艺术四》(1928年定稿):“清中叶,河北有太极拳,云其法出自山西王宗岳至清末,传习者颇众云”,这是太极拳见于正史的最早记载。另有王宗岳发明太极拳之说,见于1930年出版的姜容樵、姚馥春合编《太极拳讲义》:“清初太极专家王宗岳,发明太极长拳,并著拳论,始有长拳、十三式之别”。

(3)王宗岳传太极拳。此说即王宗岳传蒋发,蒋发传陈长兴,1943年夏《北平晨报》载《王矫宇访问记》,述王宗岳收蒋发为徒之事甚详,王矫宇为杨班侯的弟子,谓此事“闻之禄禅先生”。

(4)唐许宣平传太极拳,和南梁程灵洗创太极拳。民初宋书铭传出《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其远祖宋远桥著),称其家传太极功“授自唐代于欢子许宣平”,“又名长拳者,所云滔滔无间也。总名太极拳三十七式”。又云“程氏太极拳术,始自程灵洗(梁元帝时人)”。

(5)明陈沟陈卜创太极拳。此说最早见于1933年开封开明印刷局出版的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明洪武七年,始祖讳卜耕读之馀,而以阴阳开合运转周身者,教子孙以消化饮食之法,理根太极,故名曰太极拳”。

(6)陈王廷创太极拳。此说出自唐豪1935年发表的《太极拳根源》等。唐豪根据陈沟陈氏家谱中,陈森批注的第九世陈王廷是“陈氏拳刀枪创始之人也”, 还有种种疑问的“闷来时造拳”之句,再根据陈长兴教出了杨露禅,得出个结论,就是三百年前的陈王廷创造了太极拳。

太极拳的最早起源,诸说为何如此之多?根本原因在于,太极拳作为一种拳法,决非一时一人之力所能的。

  我姓厉,这个姓很少见。现在叫的响的就是一个经济学家厉以宁,以前还有一个深圳的市委书记厉有为,再往前,“十大”、“十一大”有一个中央候补委员叫厉日耐。厉姓名人在全国媒体上见得着的就这几位。北京还有一个有名的“厉家菜”,主人虽然姓厉,但是个旗人,旗人姓厉应该不是原姓。

  我的老家是在湖南省衡阳市岳屏乡岳屏村。这个岳屏村过去就叫厉家村,是厉姓人家聚居的地方,以前村里还有一个“厉家祠堂”,解放以后祠堂就被征作它用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拆了祠堂,还把厉家村的地名也改了。但老一班的衡阳人说起厉家村,还是知道的,特别是逢年过节,厉家村耍的“武灯”在衡阳是很有名的。厉家先人好武,自创了一套“厉家拳”,但现在已经失传了。以前宗姓家族之间的械斗,厉家祠堂总是要占上风的。

  厉家村以前是坐落在城郊,厉姓村民们多是郊区的菜农,若有什么事,解放以前是以祠堂的名义聚集厉姓子弟;解放以后,以生产大队的名义,也还能把厉姓人家聚集起来。然而,随着城市的扩展,厉家村早已经成了城市的中心了,生产大队早已不复存在,厉姓人家也成了城市的居民,拆迁分居到城市的各个角落里去了,家族之间基本上没有了来往。随着族中老人的不断离去,没有人关心族中的事了,族谱也不知失散到哪里去了。衡阳的厉姓,很多年没有修过谱了,这是一件遗憾的事。解放以后,厉家村还存在的时候,政府是不提倡修谱的,所以没有修。等到改革开放之后,政治环境宽松了,政府不干预宗族修谱了,厉家村已经不存在了,衡阳的厉姓宗族早已经是各散五方聚集不起来了。

  现在许多种姓宗族之所以能够重新修谱,主要是同姓的族人仍然聚居在祖先居住的村落里,流落在外乡的族人有一个“老家”可回,可以认祖归宗,甚至可以落叶归根,把骨灰埋到祖山上。而衡阳的厉姓就没有了这种群居的地方了,更没有了祖山,厉姓的祖山,现在是一座大学的校园。厉姓人家已经是四下分散,湮没在芸芸众生之中,就像一个盐块,丢进了一个湖里。没有丢进湖里之前,还是一块盐,能显出盐的特性,丢进了湖之后,盐的分子虽然还在,但已经分辨不出盐的特性了。衡阳厉姓宗族重新修谱是一件很难的事,除开出现一个非常有影响、非常有钱财的厉姓大人物出面牵头,重建祠堂,重修家谱,但目前还没有这样的人。

  尽管衡阳的厉姓人家再也难得聚集在一起,但是有时作为陌生人偶尔碰到,互报姓名也是觉得很亲切的,有一种认同感,觉得对方就是自己的亲人。也还互相询问辈分,即使是对于年纪虽小但辈分高的同姓族人,也还是客客气气的,不敢妄自尊大。在整个中国,厉姓是个小姓,同姓朋友能碰面的机缘很小,若能碰面,真是缘分,相互之间会有一种认同感和亲切感。那一年,我在河北唐山出差,在一个宾馆登记住宿时,正好碰上一个山东日照的一个厉姓朋友也在登记,我们一见如故,交谈甚欢,很有亲切感,还一起吃了顿饭,互相留了通信地址。而那些大姓的朋友(如王、张、李等),同姓之间就没有这种亲切感、认同感,因为他们的人口太多了,到处都能碰到,他们之间同姓都已经通婚了。

  衡阳厉姓宗族老族谱里传下来的辈分已经失传了,我的伯父记得的是“万选文章,硕彦英俊”八代,而我的父亲告诉我的是“万选文章,硕验继盛”,我不知道谁对谁错,因为没有文字的根据了。解放以后,厉姓排辈分的秩序是各家以口相传,难免误差。后人更是淡薄了宗族观念,很多厉姓子孙也已经不按辈分来取名了,硕字辈以后就很难找到用辈分字来取名的了。作为一个种姓宗族,衡阳厉姓已经开始衰落了,传统意义上的宗族文化传承的链条已经脱节了。宗族文化是农耕文明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种宗族文化会越来越淡薄,但是,人还是不应该忘记祖宗的,不能忘本的。

  我查阅了有关厉姓起源的资料,其实我们厉姓也是有来头的,都是王公贵胄的后裔。厉姓的来源大致有四个说法。

  一,源于西周,以谥号为姓。周宣王姬静执政时,齐国君主姜无忌去世,谥号为“厉”,史称齐厉公。齐厉公的直庶子孙以谥号为姓,遂成厉氏。这一支是姜太公之后。

  二,以封国名为姓氏。周朝时,有个诸侯国厉国(在湖北省随县西北厉山),春秋时,改名为随国。原厉国君主的后代支子以原国名为姓,成为厉姓的一支。

  三, 孙姓改为厉姓。三国时,吴国皇帝孙皓,追改宗室孙秀(因为孙皓所恶而奔魏)姓厉。孙秀的后代中留在江东的一支成为厉姓。

  四,李姓改为厉姓。唐玄宗李隆基称帝前,唐宗室新兴王李晋与太平公主合谋叛乱,事败被诛。李隆基执政后,追改李晋族人为厉姓,不准其恢复李氏。

  从厉姓的分布来看,山东、浙江一带居多,辽宁、江苏也有,湖北的随州不知道有没有。我们衡阳的厉姓应该是属于散落在外的一支,像其他散落在全国各地、繁衍生息的厉姓氏族一样。

  我的先祖是属于四种厉姓起源的哪一支?他是何年何代来到衡阳的?史料已经失传,无从考究,只是小时候听族内的老辈人传说过,先祖是躲灾避难来到衡阳这个地方的,我的先祖带领他的十个彪悍的儿子,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衡阳这个地方落地生根,繁衍了整个氏族,建立了厉家村。

  从资料上看,衡阳厉姓应该与浙江舟山一带的厉姓不是同支,因为辈分排行对不上号。在浙江舟山一带的厉姓的辈分是按一首百字诗排行的。

  得姓自齐始 家声著景阳

  鹜州分派远 甬上衍流长

  鸣鹤锺奇胜 迁莺卜允臧

  先猷诚可念 后嗣益宜昌

  农田时勤业 儒林日漱芳

  敦伦思秩叙 报本奉承尝

  勋名垂竹帛 行谊表圭璋

  保世须诒款 延庥定发祥

  云乃皆蔚起 谱牒纪辉煌

  这里面没有我们衡阳厉姓的“万选文章,硕彦英俊”,所以可以推断,我的先人应该不是出于这一支。

  浙江舟山一带的厉姓的“百字行诗”的头四句,可解释为: “厉”家的姓字,起源于(鲁)齐之国(山东),厉家人的名声,在景阳地方上是很著名的。厉姓分派在鹜州(金华)以及“衍流长”于“甬上”(宁波),这一支应该是姜子牙的后人。

  从地域来看,衡阳距湖北最近,衡阳厉姓有可能始于厉国,但我也没有找到史料记载。衡阳的厉姓也有可能是三国孙秀或是唐代新兴王李晋的后人,都有可能,这两支的厉姓氏族是叛逆的,是被欺压的,是受到歧视的,显然,他们的命运是艰难的。

  我个人推断我们衡阳厉姓,应该是海曲厉氏的一支。据载,“海曲厉氏,在今天的山东日照,有二十多万人口,远祖从北宋年间迁到到南方以后,又在明洪武年间迁到山东的日照,海曲的厉祖厉胜”。我的先祖或许就是在海曲厉姓北迁的时候留下来的,或许在北迁的路上分离出来的。而且我推断“海曲厉氏”应该是唐新兴王李晋的被唐玄宗强迫改为厉姓的后人。由于受到歧视,四处颠簸流离,才有举族迁移的举措。由此推断,衡阳的厉姓,应该是海曲厉姓的一支,是李晋的后裔。难怪我在唐山出差时遇到的那个山东的厉姓本家,会有如此的亲切感和认同感,或许这是一种缘分。

  返回目录:随笔杂谈

  作者声明:我谨保证我系此作品的著作权人。我同意池塘边文学网发表此作品。未经池塘边文学网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一旦传统媒体决定刊用,请站及时通知我。在不发生重复授权的前提下,我保留个人向其他媒体的直接投稿的权利。

  责任编辑:意阑珊 字数:2686 管理 给作者发短信 作者

1、江苏徐州铜山刘氏:梅、玺、泰、山、守、德、传、正、文、光、振、西、继、世、宏、昌。

2、陕西安康刘氏:金祥治(志)家邦,定国显名扬。

3、辽宁北镇满族刘氏:汝应学养,名显文登,清时懋树,维国兴宗

4、江苏兴化市安丰镇刘邹村刘氏:步忠堂学新,德厚传桂芳,龙政万年树,则守焕金银。

5、睢宁王集林庙刘氏:金华开启,福庆勋宣,忠桢崇祥,百世其昌,贵坤献锦,新建久远,学奎武扬,宇元安长。

扩展资料:

刘姓人口分布:

刘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刘姓在北方和中原地区是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刘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辽吉黑大部、内蒙古东部、河北、山东西北、新疆喀什地区,刘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21%;

在青海以东、浙江以西的大批南北地区,刘姓分布频率在42%—7%,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86%;

在浙江、江苏南部、福建大部、台湾、广东中部、海南南部、云南西南、四川西端、青海东部、新疆西地区,刘姓分布频率在14%—42%,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15%;在其他地区,刘姓分布频率不足14%,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78%。

-刘姓

-刘氏家谱  

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

有关齐长城传说故事梗要 有着2500余年历史的齐长城,是中国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多、规模最宏大的地表文物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