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祖籍是安徽宿州埇桥区符离镇王楼村的我想知道所有的王氏三槐堂的...
这个作业我也不会,给点提议你吧
我是你的同校同级友
魏州,(今大名县东北大街乡一带)有“魏桥”,唐朝引永济渠绕城,夹河而成聚落。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九月,“刺史卢晖移永济渠,自石灰窑引流至州城西,却注魏桥,夹水制楼百余间,以贮江淮之货。”[2]魏州在唐朝后期为魏博节度使治所,其前身——隋武阳郡,原仅辖二个小县:贵乡、昌乐、永济渠修成后,因控据魏桥水路枢纽,地位重要,才发展成统辖14个县、拥众数十万户的大郡。唐朝中后期屡为强蕃、官军所争。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马燧、李怀光与朱滔等战于魏州城下,滔堰永济渠水入王莽河故道绝官军粮道及归路,马燧退保魏县(今大名西北,原治永济渠南),双方隔渠水列营相拒,互争魏桥,最为惨烈。[3]
贝州,唐懿宗咸通(860-874年)以前城址在今清河县西北,永济渠在城东南十里,有“孔桥”。唐朝贮江淮租布甲仗于此,以备河北军用,号称“天下北库”。[4]孔桥北接冀、深、瀛(今河间县)、莫州(今任邱莫州镇)之间的华北平原中央地带的南北交通大道,南连博(今山东聊城)、济(今聊城西南)、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及黄河重要津渡口:济州津、杨刘渡(今东阿杨柳村),恰与永济渠形成十字型水陆交通骨架,故军事地位尤为重要。武则天永昌年间(689年)原在永济渠东南30余里的清阳县缘地久积碱卤,遂西移于永济渠东孔桥置城;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又移于永济渠西岸[5]。懿宗咸通中贝州亦东徙,南临永济渠为城,以清河、清阳二县附郭,直至北宋,即今清河县西城关镇。[6]
内黄县(今内黄县西旧县村),永济渠在县北二百步,有“永定桥”。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朱全忠击魏博节度使罗弘信于内黄,五战皆捷,至永定桥,斩首万余级。[7]内黄当魏、贝去洛阳之要途,又兼桥渡之利,故有所争。
馆陶县(今南馆陶镇),永济渠在城西十里,有“永济桥”,为兵家必争之地。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刘黑闼至馆陶,永济桥未成,不得渡,自视作桥成,而过桥西。[8]又,德宗兴元初(784年)朱滔谋取汴州(今开封),使人见魏博节度使田悦,约会馆陶,偕行渡河。[9]也是由于馆陶位在道中,又有永济桥之便。但是,馆陶县毕竟与运河还有十里之距,不如其北面的永济县跨渠为城来得方便,所以北宋以后县治北移永济。
永济县(今山东北馆陶东南肖城),此县城建置较晚,原来只是永济渠上的一座桥,因行旅客商住店、买卖,渐渐形成市廛聚落,称“张桥店”、“张桥行市”。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始由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奏于张桥行市置县,永济渠在县西郭内,阔170尺,深2丈4尺,穿县入临清,故以为名。[10]
临清县(今临西县),永济渠在县西门外,为魏、贝之间蓄积粮粟之地。唐末五代,凡欲取贝、魏者,皆先顿兵于临清。北宋因地处宋辽驿道,为迎候宋辽使臣曾设驿馆。[11]
武城县(今山东武城县旧城西北),隋开永济渠时,地址在渠西北十里之外,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武城县迁至永济渠北义王桥西二里,扼义王桥东通德(今山东陵县)、棣(今山东惠民东南)二州之道。[12]北宋末年,迫于河患,复徙渠东,即今旧城关镇。[13]
长河县,原在今德州市东,永济渠在县西十里,有“白桥”。城为水所环,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十月移就白桥于永济渠西岸置县,十年(815年)又在渠东置小胡城。[14]晋一度移德州治于此,旋废为长河镇。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复移将陵县治于长河镇,即今德州市。[15]
安陵县(今景县安陵乡),城东临永济渠(即今南运河),有“柏杜桥”。隋开永济渠时置曾县,然城址并不临河,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移至柏杜桥,于运渠西岸建新城。[16]
东光县,永济渠在县西二百步,渠上有桥名“白桥”。自桥西有路通景州弓高县(今景县),桥东北有道去沧州(今沧州市东南旧城),史称“白桥路”。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王承宗遣兵2万入东光,断白桥路。后梁乾化三年(913年)杨师厚亦自弓高渡御河而东逼沧州。[17]白桥显然是维系河北平原腹地与东部滨海地区之间地交通孔道。
截止于北宋末年,汴河沿岸的州府县城共有14座,镇11座,除开封、雍丘(今杞县)、应天府(今商丘县)、虹县(今泗县)四城起源较早,汉代就已筑城,其余皆随通济渠——汴河开通而出现。汴河沿岸城镇位置的选择也是既考虑到汴河航船上、下行的航速和航程,较均匀地分布;而且多就水陆交会点设置,城镇内普遍建有横跨运河的桥梁,以利南北往来。这一点在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日僧成寻溯汴河自泗州至汴京的日记中有详细的记载。[20]成寻的日记讲到他的船每每皆在大桥下过夜,桥上有市,入夜灯火万千,买卖繁昌,店家多得不可计数,歌舞之声很远就能听到。为了让船工上岸买卖,成寻两次路过宿州皆停船逗留多时。当时规定汴河内的船只在宿州一次上岸出售的干姜不得过三十石,南京应天府不能超过五十石,反映沿河城市交易买卖的频繁使官府不得不有所干预和限制。汴河桥市的买卖活动,无论从空间位置、或是时间规定上,无疑都是唐朝中期以后市坊制度解体和夜禁制度驰废的结果,也是刺激沿河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受汴河水运码头和桥渡职能的限制,汴河沿岸的城市布局形态亦呈现跨河为城,以一条市街为主干,有别于北方平原一般州县城市的特点。
宿州,最初只是一座桥,名埇桥。中唐以后自宋州取东南直路入淮成为正途,“埇桥为舳舻之会”,[21]路扼彭城(今徐州),西接睢阳(今商丘),南临淮甸,当漕运之要,水陆之冲。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置州,跨河为城,临河街巷分布着馆驿、酒楼和仓储,每日众多官私船只停泊城内。咸通九年(868年),庞勋乘夜攻入城内,一次劫获城中大船三百艘,备载资粮,顺流而下,[22]可以想象其城内运河的容量甚为可观。北宋时,宿州久无兵乱,承平百余年,人户安堵,居民日增。自唐以来修建的罗城已嫌狭小,居民多散在城外,就草市买卖,使朝臣曾萌动拓城之念。[23]南宋之际,宋金屡次交兵于淮、汴之间,皆为争夺宿州控扼的主动权,宿州城受到摧残破坏。宋金隔淮而治以后,金人曾重修宿州城。南宋孝宗乾道五年(1109年)楼钥出使北行,路程所见就是刚刚修过的宿州城,他写道:“又六十里宿宿州。自离泗州循汴而行,至此河益堙塞,几与岸平,车马皆由其中,亦有作屋其上。(宿)州城新筑,雉堞甚整,闻是五月下旬上畔指挥重修……城中人物颇繁庶,……大寺数所,皆承平时物。酒楼二所甚伟,其一跨街,榜曰‘清平’,护以苇席,市肆列观无禁。”[24]“皆承平之物”指的是北宋时期的建筑,推想金朝之重修只在培筑城垣,宿州城内结构未有动改。今天所能见到的宿州市老城区是明朝初年缩筑的,周回只有六里,主要建筑和城市布局仍遵循宋金旧址。[25]今东西横贯全城的红旗路(旧中山路)是主干商业街,高出两侧地面15~2米。据当地老人讲:此街即建在隋堤上。紧傍其南侧20米处,有一平行的东西向小街,现仍名“大河南街”,当是以旧在汴河之南而得名。宿州老城为一东西狭长型轮廓,多东西横街,南北纵巷甚短,只有淮海路贯通南北,或许其与红旗路相会的十字路口(此地地势最高)就是埇桥故址,也是符合当时水陆交通区位的。汴河虽然堙废了,但是东西向陆地交通干线的传统优势并未减弱,从而制约了明清时期城市的形态,仍然保持沿河城市布局依从河流走向延伸的特点。(见附图)
灵璧县,灵璧一名早在楚汉相争之际就出现了,项羽败刘邦军于彭城,“楚又追击至灵璧东睢水上”。[26]不过那时的灵璧在今濉溪市境内,不在今县。汴河开通以后,宿州和虹县相距过远,往来的船只不得不在中途停靠过夜。地点选择在位置适中、又是运河两岸唯一有石质山丘的南麓,即今天县城所在的位置[27]。慢慢地这里开始出现为过往船客服务的店家,有桥相连,起名为零壁(意为孤独零丁的村落)。北宋汴河的繁忙也带来了昌荣,零壁发展成镇市,买卖的兴隆竟使政府在此地收取的商税(熙宁十年税额2156贯)超过了所从属的虹县税额(2042贯)。为了便于管理,哲宗元佑六年(1086年)不得不把零壁镇升为宿州属下的一个县,[28]后又因此地产磐石,改零壁为灵璧。南宋两次北伐,皆与金人争夺灵璧城,居民流散,城郭为墟。元代,自徐州南下扬州的陆路取道楮兰(今宿州东北楮兰乡)、三村(灵璧西北,久沉于水),经灵璧东去虹县(今泗县)、青阳(今泗洪县),而不由宿州,[29]灵璧的地位因驿路所经又有回升。
灵璧县城垣始于北宋,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8年)陈泰交始修《灵璧县志》以为:“自宋立县,历金元至明初尚未有城,弘治八年始筑城。”其实不然,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宿州之役,李显忠败金将肖琦于灵璧城下,“遂复灵璧,入城。”[30]乾道三年(1169年)楼钥《北行日录》也记载“灵璧两岸人家多瓦屋,亦有小城,始成县”。又,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宋将毕再遇和金兵战于灵璧,尝发誓言:“宁死灵璧北门外,不死南门外也。”[31]由此可知宋代灵璧县城虽小而城垣具备,县署就在城内东南隅。又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嵩重修县志云,“设县之初,民居夹堤”,“(汴)河形久失,县治东西大路即其堤也。”这也证明明朝重筑砖城一仍宋金旧址,只不过把县署、馆铺移至城西街路北,而北宋城市初创时形成的运河桥与汴河十字型交通骨架仍然保存在县城东半部。今天的灵璧县东西长800米,南北不足500米,主要是一条东西大街穿城而过;距东门不远,为一短而弯曲的南北街与横街相交,两端各通一门。这条横街就是当年的汴河,那十字街口自然应该是城市的生长点——汴河桥的位置了。(见上附图)
类似的情况还有永城县,受运河交通机制的吸引,城市移至汴河岸侧,夹河筑城。[32]城垣东西狭长,中山街斜贯全城,高出两侧地面,也应该是昔日汴河之所在,受泥沙淤高而造成的。中山街在东关附近向北折曲,随即又回复到汴河原来的走向上,当是唐宋以后受某种偶然因素或建筑的影响。汴河在永城县的流向完全制约了城市平面布局和房屋建筑设计的主导方向,使永城县城市形态违法了中国北方平原城市设计一贯采用的座北朝南的定式。
虹县(今泗县),该城历史很久,早在二千年前,西汉曾设立了夏丘县。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移虹县治此,以临汴河,北宋因之。清朝乾隆年间因泗州被洪泽湖淹没,徙州治于虹县,取其地势高,不惧水患,虹县名称遂改。[33]
虹县城东南为一系列北北西向砂礓缓岗,高程为373米,使城东地势明显高于城西的徐淮黄泛平原。当年汴河不易开凿,只得偏向东北,绕行今枯河头,再折向东南。当地盛传隋炀帝乘舟东下扬州,行至枯河头,因水涩舟止,不得不“纳粟行舟”,即在缺水河段用稷子拌香油铺于河底,两岸由人拽船而进。文献记载虹县以东汴河河道唐宋时期也确实屡有兴作,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河南采访使齐瀚以江淮运漕经淮水波涛,有沉溺之忧,遂开广济渠下流,自虹县至楚州淮阴县北十八里合于淮,逾时毕工,后以水流湍急,行旅艰阻,旋又停废,仍由旧河。[34]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遣宿、亳丁夫自泗州至虹县沿汴河修作踏道擗岸,其浅处为锯牙,以束水势,使其浚成河道”。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都水监丞侯叔献言:“昨疏浚汴河,自南京至泗州,概深三尺至五尺。惟虹县以东,有礓石三十余里,不可疏浚,乞募民开修。”徽宗大观中泗州知州胡师文因创开泗州直河,筑签堤阻遏汴水,兴师动众,费钱谷累百万计,寻复淤淀,生事功而坐降。[35]以上事例皆说明虹县城东的砂砾缓岗给汴河行水载舟带来很大不便,汴河不得不在虹县由东南流向折转东北。虹县城恰好处在两种不同地貌景观的分界带上,按照城市地理学观点,正是城址长久不废的原因所在。汴河河道的改向亦导致了虹县城市布局也是违背正南正北的传统主导方向。(见附图)
今泗县城区东西长约1公里,建筑形势呈东北-—西南走向,东西门之间的老街集中了全县最主要的商店、旅馆、饭店和影剧院,行人熙攘。此街北侧十余米又有一条同方向的大街紧邻,现已辟作穿过城区的干线公路,其地面明显低于两侧,形成相对高差3米多的南北陡坡。据文献记载:“汴水由虞姬墓经阴陵、鹿鸣二山入州境,穿城东注。西关外为西汴河,东关外为东汴河。”“城内汴河一道,穿泮河而东,长二百八十丈。万历四十四年……以城内汴河道淤塞,城外水冲反跳,乃于水口筑石坝以截其流,开通东、西水关,浚深内河,旧河道凿泮池,使河口往来无滞。由是潼、汴二水之赴于虹者,会城西,穿城东,出东水关南绕,复迤逦而西注,始旋转而东流。”[36]这条低于城内地面的行车干道就是当年汴河的遗址。经县文管会同志指引,找到了它的西端——西水关旧址,砖砌券拱式水门宽3米,拱顶离地面2米,门内水道已为砖填塞。今泗县城的老街当年可能是汴河的南堤,沿河形成市街,买卖业集中的传统迄今不改,还保存着“牛市巷”之类具有商业功能含义的地名。明清时期山西商人的会馆也邻街选址。城内汴河北岸依次集中着州县衙署、文庙、城隍庙等行政职能机构和受官府政权直接管理的科考、祀典场所。
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郑刚中尝沿汴路西去陕西凤翔,留下一部记述沿途见闻的《西征道里记》,其中关于虹县的一段是这样说的:“虹县城因隋渠为壕,潴水深阔,城具楼橹。虹以西诸邑往往皆城,虹独坚密……隋渠自虹以上为陆,木已丛生,县以东水接淮口。”文意表明虹县护城壕水也与汴河相通,这与今日泗县城周围水道的形势是相符的。骑河筑城,城内行船,壕河相通的结构可能是汴河城市的显著特点。由此观之,汴河道上的宿州、虹县、灵璧、永城无论为州为县,皆遵其制。受运河流向和水运码头机制的影响,汴河城市沿运河走向的横轴拉得很长,而城市纵身相对很短。上述特点也影响了汴河故道上的村镇聚落,如:青阳镇(今泗洪县)、马翁店(今马公店)、通海镇(今通湾店)、静安镇(今大店乡)、蕲泽镇(今四铺集)、白禅(白善集)、柳子镇(今柳孜)、酇阳镇等,房屋建筑皆沿汴河而建,拉得很长。甚至影响了今天公路行车的速度和安全,交通部门正在着手改线,绕行村镇外圈,因为这些村镇房舍纵深不大,改线无需绕行过远。由于汴河淤废以后,河床改作车路,继续保持交通干道的功能,沿线城市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故能长久不废,很少有城址迁移的现象出现,这与前文介绍的永济渠——御河沿线城市的发展演变有所不同,虽然双方都处于易遭受洪水威胁的黄淮海大平原上。至于城市布局,则因为永城以西至开封间金元以降屡遭黄河溺荡,地面淤高,汴河形迹不存,旧城堙没,驿路改途。原来受汴河水运机制影响而出现的市街码头布局特点也渐渐丧失,故汴河西线带上的城市格局又转而服从明清北方平原城市方整的布局规律,不再显示运河沿岸城市的特点了。
第1任
洪武太祖 朱元璋
孝慈高皇后 马秀英(1333一1382),
安徽宿州人,早年丧母,被郭子兴夫妇收养为义女。1382年(洪武十五年)五十一岁的马皇后病逝。”
第2任
建文惠帝 朱允炆
皇后马氏 光禄少卿马全女
洪武二十八年十月,册后为皇太孙妃。建文改元,立为后。生二子,文煃、文圭。
第3任
永乐成祖 朱 棣仁
孝文皇后 徐氏
洪武九年(1376年)册封为燕王妃,朱棣称帝册封为皇后。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四日去世,享年46岁。
第4任
洪熙仁宗 朱高炽
诚孝昭皇后 张氏
仁宗元配,永城人,指挥使赠彭城侯张麒 诚孝昭皇后画像之女。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封燕王世子妃,永乐二年(1404年)封皇太子妃。仁宗即位,册立为皇后。宣宗即位,尊为皇太后。英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十八日去世
第5任
宣德宣宗 朱瞻基
孝恭章皇后 孙氏
他是邹平人,永城县主簿孙忠女。济宁人胡氏,被选为皇太孙妃,孙氏被选为嫔。宣宗即位,册封胡氏为皇后,孙氏为贵妃。胡后身体不好,常常有病,渐被宣宗冷落。宣宗为立孙氏为后,命胡后上表辞位,以早定国本(太子)。宣德三年三月,胡后辞位,退居长安宫,贵妃孙氏被正式册立为皇后。天顺六年(1462年)九月四日,孙太后去世
第6任
正统英宗 朱祁镇
孝庄睿皇后 钱氏
英宗元配,海州人,都指挥佥事(后封安昌伯)钱贵女。正统七年(1442年)立为皇后。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加“慈懿”徽号。成化四年(1468年)六月二十六日,钱氏病故。
第7任
景泰代宗 朱祁钰
皇后 汪氏
北京人,祖父汪泉世为金吾左卫指挥使。正统十年(1445),郕王朱祁钰18岁,册封汪氏为郕王妃。正统十四年(1449) 册封王妃汪氏为皇后。进汪皇后祖父汪泉为都指挥同知;,汪氏去世与景帝合葬金山。
第8任
天顺英宗 朱祁镇
孝肃后 周氏
宪宗生母,昌平州文宁里柳林村(今属北京市海淀区)人,锦衣卫千户追封庆云侯赠宁国公周能的女儿。正统十二年(1447年)生宪宗皇帝,天顺元年(1457年)册封为贵妃。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孝宗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三月一日去世
第9任
成化宪宗 朱见深
孝贞纯皇后 王氏
上元人,中军都督追赠阜国公王镇之女。为宪宗皇帝第二位皇后(第一位吴氏于天顺八年[1464年]八月被废)。孝宗时,她被尊为皇太后,武宗时尊为太皇太后,正德十三年(1518年)二月十日,王氏去世
孝穆皇后 纪氏
孝宗生母,广西贺县人,是当地少数民族土官的女儿,成化时南征,俘人宫中。因她机警通文,被授为女史,管理皇家典籍。一次,宪宗偶然来到内藏,见纪氏对答合意,就在内藏私幸了她。纪氏从此有了身孕。成化十一年(1475年),孝宗年已6岁, 六月二十八日,纪氏突然死去。宫里传说是万贵妃乘宪宗召见纪氏时,在酒中下毒,纪氏被毒害而死。
孝惠后 邵氏
昌化人,邵林之女,小时候因家贫,卖给了杭州镇守太监,由此被送进皇宫。邵氏“知书,有容色”,初居外院,一天晚上,皓月当空,邵氏即兴吟咏她所作的《红叶诗》,宪宗偶然从那里经过,隐约听到,遂召幸,册立为宸妃,进贵妃,生兴王朱佑杬及岐、雍二王。世宗入继大统后,邵氏已因年老双目生翳。她听说自己的孙子当了皇帝,拉世宗到自己跟前,从头摸到脚,非常高兴。世宗将她尊为皇太后,嘉靖元年(1522年)上尊号“寿安”,十一月十八日去世,谥“孝惠康肃温仁懿顺协天佑圣皇太后”。
第10任
弘治孝宗 朱佑樘
孝康敬皇后 张氏
孝宗元配,兴济人,都督同知封寿宁伯张峦女。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选为太子妃。孝宗即位,册立为皇后。武宗立,尊为皇太后。二十年1541年)八月八日去世
第11任
正德武宗 朱厚照
皇后 夏氏
武宗元配,庆阳伯夏儒女。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册立为皇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被尊为“庄肃皇后”。十四年正月二十五日去世,谥“孝静庄惠安肃温诚偕圣毅皇后”。
第12任
嘉靖世宗 朱厚充
孝洁肃皇后 陈氏
世宗元配,元城(隶河北大名府)人,都督同知陈万言女。嘉靖七年(1528年)十月二日病故。
孝烈皇后 方氏
世宗第三后,江宁人,左都督安平侯方锐女。世宗即位10年,尚未得子。大学士张孚敬上言:“古者天子立后,并建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妇、八十一御妻,所以广嗣也。隆下春秋鼎盛,宜博求淑女,为子嗣计。”世宗遂于嘉靖十年(1531年)三月,选方氏(即方皇后)、郑氏、王氏、阎氏、韦氏、沈氏、杜氏、九人册封为九嫔。
方氏被册封为嫔后的第三年,世宗的第二位皇后张氏被废。方氏因“端慎不怠,甚称帝意”,被册立为皇后。并册僖嫔沈氏为辰妃,丽嫔阎氏为丽妃以副之。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一月十八日,方氏逝世,世宗因她在嘉靖二十一年的“宫婢之变”中救过自己的命,下令以元配皇后礼仪葬永陵,并命将其棺椁停放于皇堂(玄宫主室)棺床上左侧,经礼部大臣建议,仍命放置右侧。谥孝烈皇后。隆庆初,上尊谥“孝烈端顺敏惠供诚袛天卫圣皇后”。
孝恪后 杜氏,
穆宗生母,大兴人,庆都伯杜林女。嘉靖十年(1531年)封康嫔,十五年(1536年)进封为妃。三十三年(1554年)正月十一日去世,赐谥“荣淑”,葬金山。穆宗即位,当时,孝洁陈皇后、世宗皇帝的棺椁一同葬入陵内。其安葬的情况有“依次列袝”的记载,这说明,永陵一帝三后系同葬一室。
第13任
隆庆穆宗 朱载垕
孝懿庄皇后 李氏
北京昌平人,礼部奉诏选得良家女1200人,李氏被选为裕王妃,暂住宫内,第二年二月行迎亲礼,正式册为裕王妃。
成婚两年后,李氏生子朱翊 ,嘉靖三十六年正月复生皇长女,嘉靖三十七年四月十三日,病故于裕王府。
孝安皇后 陈氏,
北京通州人,国子监监生陈景行(陈氏入选裕王继妃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九月选为裕王继妃,隆庆元年(1567年)册立为皇后。
陈氏无子,且多病,颇受穆宗冷落。万历二十四年七月十三日,陈皇后病故。神宗上尊谥为“孝安贞懿恭纯温惠佐天弘圣皇后”,葬昭陵。
孝定后 李氏
通州永乐店人,神宗生母,初为宫嫔,待穆宗于裕王府中,隆庆元年(1567年)三月封皇贵妃,万历元年(1573年)被神宗尊为“慈圣皇太后”,万历四十二年二月九日病故,享年70岁
第14任
万历神宗 朱翊钧
孝端显皇后 王氏
神宗元配,浙江余姚人,永年伯王伟之女,生于京师。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二月册立为皇后。
孝靖皇后 王氏
光宗生母。宣府都司左卫人,原任锦衣卫百户赠明威将军指挥佥事王朝寀之女。生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正月二十七日,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二月初二选入皇宫,初为慈宁宫宫人,侍奉孝定皇太后。后被神宗私幸有孕,于万历十年六月册封为恭妃,同年八月生光宗朱常洛。万历三十四年四月进封为皇贵妃,万历三十九年九月病故
第15任
泰昌光宗 朱常洛
皇后 郭氏
顺天府人,博平伯郭维城之女。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册立为皇太子妃,四十一年去世。
皇后 王氏
熹宗生母,顺天府人,新城伯王钺之女。初为选侍,因生熹宗,封为才人。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去世。
皇后 刘氏
崇祯帝生母,宛平人,瀛国公刘应元之女。初为淑女,后被打入冷宫,病逝后葬京西金山。
第16任
天启熹宗 朱由校
皇后 张嫣
熹宗原配。河南祥符人,太康伯张国纪之女。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四月被册立为皇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白成农民军入城时自缢。
第17任
崇祯思宗 朱由检
皇后 周氏(
?-1644年),祖籍苏州,生长于大兴(今北京大兴区人)。父周奎以兵马副指挥升五军都督同知,晋封伯爵。周后于天启年间入信王府。思宗(即信王)即位,立为皇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农民军陷都城,帝令周皇后自裁,自缢而死。
至于公主太多了,可以参看
http://guoxuebaiducom/page/c3f7cab7/120html
没有昭明公主
王族后裔共有的姓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后衍化为三支王姓族派。一是周文王弟15子毕公高的后裔,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二是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世人称为“王家”,以后便以王为姓。三是魏国信陵君无忌,魏被灭后,其子孙被称为“王家”,随以王为姓。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力的后代。舜的后裔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传至公子完,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其裔孙田和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氏代齐”,齐被灭后,其后人以王为姓。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比干被杀后,其子孙为了纪念他,改姓为王。由北方他姓改王姓而来。如鲜卑族可频氏、乌桓族回纥阿布思族。出自赐姓或冒姓的王姓。如战国燕王丹的玄孙喜被王莽赐姓王。家乘谱牒全国:太原王氏会通世谱十三卷首一卷、王谢世家三十卷、王氏族谱不分卷、王氏宗谱、王氏通谱。天津:王氏宗谱不分卷。河北:清苑王氏家谱九卷、新城王氏世谱不分卷、王氏谱图一幅、王氏族谱十卷。上海:王氏世谱四卷、南汇王氏宗谱不分卷、云间王氏族谱二十二卷、嘉定王氏续修支谱二卷。江苏:王氏三沙全谱不分卷、王氏三沙统谱不分卷、王氏族谱八卷、王氏修族谱十六卷、三槐王氏宗谱十二卷。浙江:任和王氏重订家乘不分卷、王氏家乘、萧山王氏族谱十四卷、新发王氏宗谱八卷首一卷。广东:新丰王氏族谱不分卷、太原堂王氏族谱世系不分卷。
每一朝,比较有名的是吧。
====努尔哈赤时期===========
皇帝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谥号太祖高皇帝,年号天命
后妃
·元妃佟佳氏哈哈纳扎青,生长子褚英、次子代善,长女东果格格。
·继妃富察氏衮代,生子莽古尔泰、德格类,女莽古济
·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孟古哲哲,皇太极生母。
·大妃乌拉纳喇氏阿巴亥,生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十五子多铎
儿子
·长子广略贝勒褚英,嫡出,生母元妃佟佳氏。
·次子礼亲王代善(铁帽子王),嫡出,生母元妃佟佳氏。曾被视为继承人,但因为
同继母阿巴亥的绯闻问题失去这一地位。
·七子饶余敏郡王阿巴泰,庶出,生母册封伊尔根觉罗氏。其第四子为安亲王岳乐,
深受顺治帝信任。
·八子皇太极,即太宗皇帝。
·十二子原封英亲王阿济格,嫡出,生母大妃纳喇氏。顺治间因造反赐死削爵逐出宗
室。
·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嫡出,生母大妃纳喇氏。顺治间为摄政王。
·十五子豫亲王多铎,嫡出,生母大妃纳喇氏。顺治间为辅政王。
女儿
·长女,东果格格,嫡出,生母元妃,嫁五大臣之一何和礼。
·三女,莽古济,嫡出,生母继妃,皇太极时期曾与其同母兄弟莽古尔泰一起谋逆,
被处死。
·四女,穆库什,庶出,第二次嫁给五大臣之一额亦都,生了康熙四大辅臣的遏必隆
,额亦都死后嫁给额亦都的第八子图尔格,后来又因为女儿的问题离婚。
·六女,嫁给海西女真的苏纳,生了康熙四大辅臣的苏克萨哈。
=====皇太极时期===================
皇帝
爱新觉罗·皇太极,谥号太宗文皇帝,年号天聪、崇德。
后妃
·元妃钮祜禄氏,元配大福晋,生一子,被休。
·继妃乌拉纳喇氏,继福晋,生两子一女,豪格生母。
·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皇后,生三女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永福宫庄妃,生三女一子,一子为世祖皇帝。
·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关雎宫宸妃,生一子夭折。
·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娜木钟,麟趾宫贵妃,生一子一女,一子即襄亲王博穆博
果尔。
儿子
·长子肃亲王豪格,嫡出,生母继妃乌拉纳喇氏。
·五子承泽亲王硕塞,庶出,生母侧妃叶赫纳拉氏。其长子为庄亲王博果铎,过继康
熙第十六子胤禄为嗣。
·第八子未命名,庶出,生母宸妃博尔济吉特氏。
·第九子福临即世祖皇帝。
·第十一子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庶出,生母贵妃博尔济吉特氏。
女儿
·五女阿图,与顺治同母,最受孝庄宠爱,嫁喀尔喀蒙古巴林部郡王,人称巴林郡王
,先后受封固伦和顺公主、固伦淑慧公主。
·十四女,庶出,生母庶妃。嫁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先后受封为和硕建宁长公
主、和硕恪纯长公主。
太监宫女
·苏麻喇姑(苏墨儿),庄妃博尔济吉特氏的侍女。顺治时参与宫廷仪制服色设计,
曾教导幼年康熙满文,康熙间抚养十二阿哥胤禟,时候以嫔礼葬。
============顺治时期============
皇帝
爱新觉罗·福临,谥号世祖章皇帝,年号顺治。
太后
·母后皇太后,即顺治嫡母,孝端文皇后,无徽号。
·昭圣皇太后,即顺治生母庄妃,孝庄文皇后。
后妃
·废后静妃博尔济吉特氏,元配皇后,无生育。
·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继后,无生育。
·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即董鄂妃,生第四子荣亲王。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佟妃,生康熙皇帝玄烨。
·贞妃董鄂氏,庶妃,孝献皇后族妹,殉葬。
·恪妃石氏,第一位汉妃。
儿子
·次子裕亲王福全,庶出,生母宁悫妃董鄂氏。
·三子玄烨,即康熙帝。
·四子荣亲王未命名,嫡出,生母孝献皇后董鄂氏
·五子恭亲王常宁,庶出,生母庶妃陈氏。
女儿
·次女,和硕恭悫长公主,庶出,生母庶妃杨氏,顺治唯一成年的女儿。
·养女,和硕柔嘉公主,安亲王岳乐次女,嫁靖南王耿继茂子耿聚忠。
·养女,固伦端敏公主,简亲王济度次女,嫁科尔沁达尔汗亲王,公主性情骄纵,与
康熙不合,与承袭父亲爵位的庶弟简亲王雅布不合。
太监宫女
·吴良辅,顺治宠信的太监,曾交通内外干预朝政,又说代顺治出家的,也有说康熙
即位将其处死的。
·苏麻喇姑,见皇太极时期。
·李佳氏,顺治乳母,封佑圣夫人。
·叶黑勒氏,顺治乳母,封佐圣夫人。
·朴氏,顺治乳母,又抚养幼年康熙,封奉圣夫人。
==========康熙时期===================
皇帝
爱新觉罗·玄烨,谥号圣祖仁皇帝,年号康熙。
太后
·昭圣太皇太后,即康熙祖母,孝庄文皇后。
·仁宪皇太后,即康熙嫡母,孝惠章皇后。
·慈和皇太后,即康熙生母佟妃,孝康章皇后。太后康熙二年去世。
后妃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元配皇后,生两子,其次子为废太子胤礽。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继皇后,无生育。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三继皇后、皇贵妃,生一女,雍正皇帝养母。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德妃,生三子三女,其长子为雍正皇帝,其次子为十四阿哥胤
祯。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敏妃,生一子两女,其一子为十三阿哥胤祥。
·悫惠皇贵妃佟佳氏,贵妃,无生育,孝懿皇后妹,同和妃抚养乾隆皇帝。
·敦怡皇贵妃瓜尔佳氏,和妃,生一女,同贵妃抚养乾隆皇帝。
·温僖贵妃钮祜禄氏,贵妃,生一子一女,其一子为十阿哥胤我。
·惠妃纳喇氏,生两子,其次子为大阿哥胤褆,抚养八阿哥胤禩。
·宜妃郭络罗氏,生三子,其次子为九阿哥胤禟。
·荣妃马佳氏,生五子一女,其幼子为三阿哥胤祉。
·良妃卫氏,生一子即八阿哥胤禩。
·顺懿密妃王氏,密嫔,汉族,生三子,其次子为十六阿哥胤禄,其三子为十八阿哥
胤衸。
·纯裕勤妃陈氏,勤嫔,生一子即十七阿哥胤礼。
儿子
·长子原封直郡王胤褆,第五子,庶出,生母惠妃,因魇镇太子被削爵圈禁。
·次子废太子理密亲王胤礽,第七子,嫡出,生母孝诚仁皇后,两立两废,圈禁。
·三子诚亲王胤祉,第十子,庶出,生母荣妃,揭发胤褆魇镇太子。
·四子胤禛即雍正帝。
·八子原封廉亲王胤禩,第十六子,庶出,生母良妃,雍正四年结党妄行削爵圈禁,
逐出宗室。
·九子原封贝子胤禟,第十七子,庶出,生母宜妃,雍正四年结党妄行削爵圈禁,逐
出宗室。
·十子原封敦郡王胤我,第十八子,庶出,生母贵妃,雍正间圈禁,乾隆初释放。
·十三子怡亲王胤祥,第二十二子,庶出,生母敏妃,雍正即位封怡亲王,八年卒,
命爵位世袭罔替。
·十四子恂郡王胤祯,第二十三子,与雍正帝同母,康熙末年贝子大将军,雍正四年
禁景山,乾隆初释放。
·十六子庄亲王胤禄,第二十六子,庶出,生母密嫔,雍正初出继庄亲王博果铎为嗣
。
·十七子果亲王胤礼,第二十七子,庶出,生母勤嫔,雍正初封郡王,六年晋亲王,
乾隆初任总理王,无嗣,过继雍正第六子弘瞻为嗣。
·十八子胤衸,第二十八子,庶出,生母密嫔,康熙四十七年八岁卒(痄腮),成为
一废太子导火索。
·二十子慎郡王胤禧,第三十一子,庶出,生母熙嫔,少年与乾隆为同学。
女儿
·三女,固伦荣宪公主(二公主),生母荣妃,唯一在康熙朝被封为固伦公主的女儿
,嫁给淑慧公主的儿子巴林郡王,其女嫁给废太子胤礽长子弘皙为嫡福晋。
·九女,固伦温宪公主(五公主),与雍正帝同母,初为和硕公主,嫁佟国维之孙。
公主二十岁卒(中暑),雍正元年追封固伦公主。
·十女,固伦纯悫公主(六公主),生母通嫔,初为和硕公主,嫁成吉思汗二十世孙
策凌,感情深厚,公主婚后五年去世,额驸因战功封超勇亲王,公主因额驸功追封固
伦公主,额驸卒于雍正间,遗愿与公主合葬,公主子袭爵札萨克亲王兼盟长。
·十四女,和硕悫靖公主(九公主),生母袁贵人,嫁散秩大臣孙承运,公主子娶八
阿哥胤禩之女。
·养女,固伦纯禧公主(大公主),康熙五弟恭亲王常宁之女,为首位与皇帝亲生女
一同排行的养女公主。
太监宫女
·梁九功,自幼侍奉康熙,性情伶俐,渐次升至总管太监,与朝臣交结,疑似与八阿
哥党有交通,于康熙中后期失宠(疑三十九年已有失宠先兆),大约于五十年后处于
半隐退状态,雍正元年于禁所自尽。
·魏珠,为康熙晚年随身太监,深受宠信。
·顾问行,乾清宫总管兼敬事房总管,为康熙心腹太监。
·苏麻喇姑,见皇太极时期
·朴氏,见顺治时期
·瓜尔佳氏,康熙乳母,封保圣夫人
·孙氏,康熙乳母,曹寅之母
==============雍正时期===============
皇帝
爱新觉罗·胤禛,谥号世宗宪皇帝,年号雍正
太后
仁寿皇太后,即雍正生母德妃,孝恭仁皇后。太后雍正元年去世。
后妃
·孝敬宪皇后乌拉纳喇氏,元配皇后、嫡福晋,生一子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熹贵妃、格格,生一子即乾隆帝。
·敦肃皇贵妃年氏,皇贵妃、侧福晋,生三子一女
·纯悫皇贵妃耿氏,裕妃、格格,生一子即五阿哥弘昼
·齐妃李氏,齐妃、侧福晋,生三子一女
·谦妃刘氏,谦嫔,生一子即六阿哥弘瞻,出继康熙十七子果亲王胤礼为嗣。
儿子
·长子追封端亲王弘晖,嫡出,生母孝敬宪皇后,幼殇。
·三子弘时,庶出,生母齐妃,雍正五年以放纵不谨,削宗籍。
·四子弘历即乾隆帝
·五子和亲王弘昼,庶出,生母裕妃,好言丧礼。
·六子果郡王弘瞻,庶出,生母谦嫔,雍正年间生于圆明园,又称圆明园阿哥,出继
康熙十七子果亲王胤礼为嗣。
·怀亲王福惠,庶出,生母皇贵妃,盛宠,乳名六十阿哥,八岁殇。
女儿
·次女,和硕怀恪公主(大公主),生母齐妃,为雍正唯一成年的女儿,初封郡主,
嫁纳喇氏星德,公主卒于康熙末年,雍正即位追封公主。
·养女,和硕和惠公主(四公主),雍正十三弟怡亲王胤祥女。
太监宫女
·苏培盛,总管太监
·王氏,雍正乳母,封顺善夫人
·谢氏,雍正乳母,封恭勤夫人
·刘氏,雍正乳母,封安勤夫人。
=============乾隆时期====================
皇帝
爱新觉罗·弘历,谥号高宗纯皇帝,年号乾隆。
太后
·崇庆皇太后,即乾隆生母熹贵妃,孝圣宪皇后。
后妃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元配皇后、嫡福晋,生两子两女,其长子为二阿哥永琏。
·皇后乌拉纳喇氏,继皇后、侧福晋,生两子一女,其长子为十二阿哥永璂。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令懿皇贵妃,生四子两女,其第三子为嘉庆帝。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贵妃、侧福晋,无生育。
·哲悯皇贵妃富察氏,哲妃、格格,生一子一女,其子为乾隆长子。
·纯惠皇贵妃苏佳氏,皇贵妃、格格,生二子一女 ,其次子为六阿哥永瑢,出继康熙二十一子慎郡王胤禧为嗣。
·淑嘉皇贵妃金佳氏,嘉贵妃、格格,生四子,其第三子为十一阿哥永瑆。
·庆恭皇贵妃陆氏,庆贵妃,无生育,为嘉庆皇帝养母。
·愉贵妃,愉妃、格格,生一子即五阿哥永琪。
·容妃和卓氏,即香妃,无生育。
·惇妃汪氏,生一女即和孝公主。
儿子
·长子追封定亲王永璜,庶出,生母哲妃,因孝贤皇后丧礼遭斥责忧惧卒,追封亲王。
·次子追赠端慧太子永琏,嫡出,生母孝贤纯皇后,已密立为太子,九岁殇,追赠太子。
·三子追封循郡王永璋,庶出,生母纯皇贵妃,同因孝贤皇后丧礼遭斥责,不足三十岁即卒,追封循郡王。
·五子荣亲王永琪,庶出,生母愉妃,为上所钟爱。封荣亲王,旋卒。
·七子追封哲亲王永琮,嫡出,生母孝贤纯皇后,两岁因天花夭折,谥悼敏皇子,嘉庆间追封亲王。
·八子仪亲王永璇,庶出,生母嘉贵妃。乾隆封郡王,嘉庆晋亲王。
·十一子成亲王永瑆,庶出,生母嘉贵妃,幼工书,上爱之,乾隆封亲王,嘉庆间军机处行走,为亲王领军机第一人。
·十二子追封贝勒永璂,嫡出,生母继皇后,卒于乾隆间,无封,无后。嘉庆间追封贝勒。
·十七子庆亲王永璘,与嘉庆帝同母。乾隆间封贝勒,嘉庆初封惠郡王,改庆郡王,临终前晋亲王。
女儿
·三女,固伦和敬公主,生母孝贤纯皇后。唯一成年的嫡女。
·四女,和硕和嘉公主,生母纯皇贵妃。嫁孝贤纯皇后侄子福隆安,公主子丰绅济伦。
·七女,固伦和静公主,与嘉庆帝同母。初封即超封为固伦公主,嫁超勇亲王,额驸为康熙六公主纯悫公主之子,夫妻感情深厚,公主婚后六年卒。嘉庆间额驸两度救驾。
·十女,固伦和孝公主,生母惇妃,为上所钟爱,幼年即指婚和珅之子丰绅殷德。
·养女,和硕和婉公主,乾隆五弟和亲王弘昼独女。
太监宫女
·吴书来,总管太监
·董氏,乾隆乳母,封温淑夫人。
我是祖籍是安徽宿州埇桥区符离镇王楼村的我想知道所有的王氏三槐堂的...
本文2023-11-28 23:51:5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75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