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加在网上为我收一些关于周瑜的文章、信息。
周瑜(175-210),男,字公瑾,汉族,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相貌英俊有“周郎”之称。周瑜精通军事,又善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
中文名: 周瑜
外文名: Zhou Yu
别名: 公瑾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
出生日期: 公元175年
逝世日期: 公元210年
职业: 汉末名将
主要成就: 赤壁之战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 周瑜 图像
[1]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 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於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因谓瑜曰:“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瑜还。顷之,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俱还寿春。术欲以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术听之。遂自居巢还吴。是岁,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以瑜恩信著於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复进寻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 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十一年,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枭其渠帅,囚俘万馀口,还备(官亭)〔宫亭〕。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龙将兵数千人入柴桑,瑜追讨击,生虏龙送吴。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 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讬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瑜曰:“不然。操虽讬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埸,又能与我校胜负於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於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瑜与程普又进南郡,与仁相对,各隔大江。兵未交锋,瑜即遣甘宁前据夷陵。仁分兵骑别攻围宁。宁告急於瑜。瑜用吕蒙计,留凌统以守其后,身与蒙上救宁。宁围既解,乃渡屯北岸,克期大战。瑜亲跨马擽陈,会流矢中右胁,疮甚,便还。后仁闻瑜卧未起,勒兵就陈。瑜乃自兴,案行军营,激扬吏士,仁由是遂退。 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治公安。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 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日:“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 戚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权素服举哀,感动左右。丧当还吴,又迎之芜湖,众事费度,一为供给。后著令曰:“故将军周瑜、程普,其有人客,皆不得问。”初瑜见友於策,太妃又使权以兄奉之。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江表传曰: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 瑜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瑜两男一女。女配太子登。男循尚公主,拜骑都尉,有瑜风,早卒。循弟胤,初拜兴业都尉,妻以宗女,授兵千人,屯公安。黄龙元年,封都乡侯,后以罪徒庐陵郡。赤乌二年,诸葛瑾、步骘连名上疏曰:“故将军周瑜子胤,昔蒙粉饰,受封为将,不能养之以福,思立功效,至纵情欲,招速罪辟。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於乌林,走曹仁於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夫折冲扞难之臣,自古帝王莫不贵重,故汉高帝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太山如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申以丹书,重以盟诅,藏于宗庙,传於无穷,欲使功臣之后,世世相踵,非徒子孙,乃关苗裔,报德明功,勤勤恳恳,如此之至,欲以劝戒后人,用命之臣,死而无悔也。况於瑜身没未久,而其子胤降为匹夫,益可悼伤。窃惟陛下钦明稽古,隆於兴继,为胤归诉,乞匄馀罪,还兵复爵,使失旦之鸡,复得一鸣,抱罪之臣,展其后效。”权答曰:“腹心旧勋,与孤协事,公瑾有之,诚所不忘。昔胤年少,初无功劳,横受精兵,爵以侯将,盖念公瑾以及於胤也。而胤恃此,酗*自恣,前后告喻,曾无悛改。孤於公瑾,义犹二君,乐胤成就,岂有已哉?迫胤罪恶,未宜便还,且欲苦之,使自知耳。今二君勤勤援引汉高河山之誓,孤用恧然。虽德非其畴,犹欲庶几,事亦如尔,故未顺旨。以公瑾之子,而二君在中间,苟使能改,亦何患乎!”瑾、骘表比上,朱然及全琮亦俱陈乞,权乃许之。会胤病死。 瑜兄子峻,亦以瑜元功为偏将军,领吏士千人。峻卒,全琮表峻子护为将。权曰:“昔走曹操,拓有荆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初闻峻亡,仍欲用护,闻护性行危险,用之适为作祸,故便止之。孤念公瑾,岂有已乎?” 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於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脩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周公不求备於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常以比方邓禹也。又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於子敬。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 评曰: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禽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於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孙权之论,优劣允当,故载录焉。[2]
妻:小乔 连襟:孙策 子女:两子(周循、周胤)一女
一 高祖父:周荣,字平孙,庐江舒人,官至尚书令。 二 曾祖父:周兴,周荣之子,官至尚书郎。 三 祖父:周兴之子,名不详。 从祖父:周景,周兴之子,字仲飨,官至司空、太尉,追封安阳乡侯。 四 父:周异,周兴之孙,官至洛阳令。 从父:周尚,周兴之孙,周异之兄,官至丹杨太守。 再从父:周崇,周景长子,周异从兄,嗣安阳乡侯。 周忠,周景之子,周崇之弟,官至太尉、录尚书事。 五 自己:周瑜,周异之子,官至偏将军、南郡太守。 兄:周异之子,名不详 再从兄:周晖,周忠之子,官至洛阳令。 六 子女:周循,周瑜长子,官至骑都尉,娶公主孙鲁班(孙权与步夫人之女) 周胤,周瑜次子,官至兴业都尉,封都乡侯,因罪免。娶孙氏宗室女。 周氏,周瑜之女,名不详,嫁太子孙登(孙权长子)。 侄:周峻,周瑜兄子。官至偏将军。 七 侄孙:周护,周峻之子。 外孙:孙璠,早卒 孙希,早卒 孙英,封吴侯。 [注]: (1) 孙璠、孙希、孙英为孙登之子,《三国志》中虽未记其母亲是谁,但为孙登嫡子的可能性极大,故这里推测他们的母亲是孙登的正妃,即周瑜之女。 (2) 周瑜长子周循早卒,无子。按周氏家谱,周瑜应有子女,但未见史书明确记载。 (3) 现有湘乡柳家湾(今湖南双峰)周氏家谱上记载,这一族就是周瑜次子周胤的后裔。
◆《三国志》陈寿曰:“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孙权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子明……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 ◆诸葛瑾、步骘连名上疏曰:“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 ◆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孙权谓公卿曰:“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蒋干称瑜曰:“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刘备间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三国 孙权 ◆吾得卿,谐也。——三国 孙策 ◆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三国 孙策 ◆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三国 程普 ◆周公瑾,江淮之杰,攘臂而为其将。——三国 王朗 ◆饬法修师,则威德翕赫。宾礼名贤,而张公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达而聪哲,故同方者以类附,等契者以气集,江东盖多士矣。——西晋 陆机 ◆公瑾卓尔,逸志不群。总角料主,则素契于伯符;晚节曜奇,则叁分于赤壁。惜其龄促,志未可量。 公瑾英达,朗心独见。披草求君,定交一面。桓桓魏武,外讬霸迹。志掩衡霍,恃战忘敌。卓卓若人,曜奇赤壁。三光参分,宇宙暂隔。 ——东晋 袁宏《三国名臣赞序》 ◆呜呼!使周公瑾而在,其智必及乎此矣。吾观其决谋以破曹操,拓荆州,因欲进取巴蜀,结援马超以断操之右臂,而还据襄阳以蹙之,此非识大略者不能为也。使斯人不死,当为操之大患,不幸其志未遂而天夺之矣。孙权之称号也,顾群臣曰:“周公瑾不在,孤不帝矣。”彼亦知吕蒙之徒止足以保据一方,而天下之奇才必也公瑾乎。——南宋 陈亮《史论 酌古论 吕蒙》 ◆说者谓天无大风,黄盖不进计,周瑜未必胜。此不善观人者也。方孙权问计于周瑜,瑜已言操冒行四患“将军擒之,宜在今日”;刘备见瑜,恨其兵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正使无火攻之说,其必有以制服矣。——南宋 洪迈《容斋随笔》卷五 ◆孙策攻打刘繇之时,济于横江,大破之于牛渚(即采石矶)。周瑜从攻横江当利及东渡击枺陵,则知在江北。或曰:此功为大,每以语简而忽之,遂令乌林之役独传。——南宋 萧常 ◆此数语所谓相时而动也。然瑜之言不悖大义,鲁肃、吕蒙辈不及也。 ——元 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 ◆规图荆、益,及制曹、刘之策,着着机先,真英物也。——清 李安溪《三国志集解》 ◆周瑜在则可,如无瑜者,权必不能独挡曹,无玄德则无吴耳,子敬之谋未为非也。——清 李安溪《三国志集解》 ◆公瑾生长江、淮,谙识险要,出入彭、蠡,久涉波涛,熟筹彼我,用能以寡击众,遁走阿瞒,一战而霸,克建大勋,玄德谓为本文武筹略,万人之英者,岂虚语哉。或曰:“公瑾不死,操之忧也,先主亦安能定蜀乎?” ——民国 卢弼《三国志集解》 ◆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了他,结果打了胜仗。 ——毛泽东《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宋代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人物生平>: 周瑜(175-210),字公谨,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祖为太尉,父是洛阳令。初与孙策相友善。后策将东渡,瑜率兵迎,遂定江东。时乔公有二女,策纳大乔,瑜娶小乔。建安五年(200年)策死,遂事孙权,为中郎将,与长史张昭同辅政。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破荆州。时江东文武多有主和,以为「不如迎之」。瑜力主战,对权说:「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驻夏口,保为将军破之。」甚合权意。时诸葛亮过江游说孙刘联盟,权意愈决,遂成孙、刘联盟,周瑜率水军于赤壁大破曹军。刘备占有荆州,瑜以备为枭雄,上疏请徙之于吴。孙权不纳。后又请伐蜀,权许之,瑜至巴丘病死。瑜性情恢朗,颇得人心,唯与程普不睦。对音乐造诣也很深,如有阙误,必知之,知之必顾,故当时人常说:「曲有误,周郎顾。」
少年时与迁居舒县的孙策相好。汉献帝兴平二年(195),随叔父丹阳太守周尚。时为袁术部将的孙策,欲独立发展,率军至历阳(今安徽和县),周瑜领兵接应,从此为孙氏出谋划策,统军征战。 同年,与孙策迅速渡过横江津、当利口,进入江东, 夺取牛渚(今当涂西北)、秣陵(今江苏江宁秣陵关),又克湖孰(今江宁湖熟镇)、江乘(今南京东),击败据曲阿(今丹阳)的扬州刺史刘繇,威震江东。为稳定后方,奉命还镇丹阳(郡治今安徽宣州),并向前方筹送兵员、军粮,为夺取江东建立卓著功勋(见孙策攻取江东)。不久, 周尚免官, 周瑜随其还寿春(今寿县)。袁术欲以周瑜为将,周瑜深感袁术难于成事,自请出任居巢长,以便相机归孙策。曹操遣蒋干往说,欲诱去北方,也遭拒绝。 建安三年(198)还江东,任建威中郎将,屯牛渚,准备西进。时年24岁,吴中皆呼“周郎”。次年升中护军,随孙策怂恿庐江太守刘勋出兵上缭(今江西永修)后,率兵2万乘虚袭得其皖城(庐江郡治所,今安徽潜山)。继进击刘表部将黄祖于沙羡(今武汉境),歼敌数万。转而取豫章郡(约今江西),助孙策开拓了东吴疆土,留镇巴丘(今江西峡江)。 五年,孙策死,与长史张昭等共辅孙权,并广招鲁肃等军政人才。七年,曹操责令孙权送子为质称臣,众臣犹豫不决,周瑜力主拒曹,建议孙权占据江南,拥兵观变,避免了曹操的控制。十一年,又率兵西进,攻麻、保二屯(今湖北嘉鱼县境),俘万余人,还屯宫亭(今江西鄱阳湖畔)。十三年春,为前部大督,率军再次攻夏口,一举克城,追杀黄祖,打通西入荆州、进窥巴蜀的咽喉。秋,曹操统军轻取荆州后,号称80万大军,致书迫孙权投降。周瑜等精辟分析形势,坚决主战,指出曹军不过20余万,且有远道劳师、不习水战等弱点,坚定了孙权与刘备联盟抗曹的决心。并与程普奉命为左右督,率精兵3万,联合刘备军,溯江西进,巧用部将黄盖火攻计,大败曹操于赤壁(见赤壁之战),迫其退回北方。随即率军破曹军于夷陵(今湖北宜昌境),继攻曹仁岁余,带伤督战,终取江陵,任偏将军兼南郡太守。 十五年,上疏反对割地给刘备,主张羁其于吴地,未被采纳。尔后,周瑜还京(京口城,今江苏镇江),向孙权献计:乘曹操新败而未敢南进之机,发兵取蜀地,并汉中,西结马超,然后吴军主力据襄阳,伺机北取中原。得孙权赞许。赶回江陵(今属湖北荆沙)备战,于途中病发,卒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年仅36岁。 周瑜文武兼备,其卓越的军事谋略,对三国的鼎立和孙吴政权的巩固影响很大。他指挥若定,善扬长避短,出奇制胜,作战不畏艰险。精音乐。待人宽宏大度。
<主要事迹>: 汉章帝以来,东汉政府一直处于宦官集团与外戚集团的权力斗争,这两大集团力量的互相斗争,形成了东汉独特的政治局面;权力每次交接,无不伴随大规模的杀戮,严重削弱了东汉帝国的势力。
公元184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以张角三兄弟为首的、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东汉政府为了镇压黄巾起义,一方面放权到洲牧、太守,一方面默认并支持地主阶层组织私人武装,对抗起义军。经过近一年的较量,基本上把黄巾军镇压下来。但是经过黄巾起义,东汉政府已经遥遥欲坠,加上权力下放到洲、郡一级和容许地主阶层拥有私人武装;各洲牧、太守纷纷拥兵自重,地方豪强为了共同利益,形成利益共同体,并推举德高望重或有能力的当坞帅,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
公元189年,灵帝亡,刘辩即位;宦官和外戚展开新一轮权力争夺,为了在权力争夺中取得决定性胜利,何进听取袁绍建议,征调四方猛将、英雄豪杰率兵入京,造成董卓乱政;地方势力借口讨伐董卓,纷纷招兵买马,后王允计杀董卓,西凉军阀再度把持政权,并互相拼杀;而各地军阀为了抢夺地盘,纷纷兵刃相交,乱世正式来临。
公元196年,盘踞衮州的曹操击败吕布,听取部下的意见,推行屯田,并西迎献帝,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政治优势,其后击败刘备、袁术、吕布等,占有衮、司隶和徐州、青州的一部分;河北的袁绍也攻克易京,彻底消灭军阀公孙瓒,占据了翼州、幽州、并州、青州的绝大部分,成为最大的割据势力;江东的孙策先后打败许贡、王郎等人,占有会稽、丹阳、吴郡等地,在江东立稳了阵脚。荆洲的刘表、益洲的刘焉、刘璋父子也成为军阀中的有力竞争者。
公元200年,袁绍挑选10万精锐步兵,骑兵万余,南下与青少年好友曹操争锋,曹操先后击杀袁绍勇将颜良、文丑后勒兵官渡;袁绍在正面战场无法撕开曹操防线,同时在青州、并州和曹操后方汝南开展第二战场,先后被曹操采取相应措施一一瓦解。后曹操放火烧掉袁绍屯放于乌巢的军粮等军用物资;袁绍大将张A、高览投降曹操,袁军士气全无,曹操乘机发动大反攻,杀万余,俘虏7万余。其后袁绍一蹶不振,二子争位,曹操加以利用,公元207年,曹操远征乌丸,出其不意,大胜,平定了北方,一举成为最强大的军阀。江东孙策准备在曹操和袁绍决战时偷袭许昌,不料正在加紧策划的时候给刺客刺杀,伤重身亡,其弟孙权即位,加强了对南方发展的力度。
公元208年,荆洲牧刘表病死,幼子刘琮在地方豪强蒯良、蒯越兄弟和舅舅蔡瑁的支持下当上了荆洲牧;寄居刘表的刘备和江东孙权也加紧抢夺荆洲;曹操知道刘表死亡后,马上率领精锐骑兵5000,轻装简备,日夜兼程,南下抢夺荆洲;并于长坂击溃南逃的刘备;刘琮投降,曹操拘有荆洲大部分。孙权、刘备为了对抗曹操,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曹操,208年11月,曹操率领14、5万大军,水陆并进,进军赤壁,与孙刘联军对持。周瑜用黄盖计,大烧曹操连环船,加上曹军水土不服,大败而归,荆洲所受降的水军全部死亡或者投降。曹操失去了水军和部分的嫡系部队,急剧上升势头受到严重打击,从此致力于北方。赤壁之战后期,周瑜与曹仁在南郡展开激烈争夺,刘备乘机抢夺了荆洲南部四郡,并派关羽北上攻打襄阳,被守将乐进击败;经过一年的争夺,曹仁不得不奉命撤回襄阳,彻底失去了南下的据点;同时,孙权从合肥方向进攻也被曹军挫败。
公元211年,刘备听取谋士庞统、诸葛亮的建议,留关羽镇守荆洲,自己带领大军借口抵抗张鲁,入川谋取益洲;经过3年的争夺,终于夺取了益洲。从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公元214,曹操借口进攻张鲁,挑拔关中割据势力马超、韩遂等公开作反;曹操乘机消灭关中势力并一举攻下割据汉中的张鲁;刘备恐惧曹操乘机攻击成都,马上向孙权退步。公元218年,刘备在攻取三巴后,亲自带领主力部队北上争夺汉中,击杀汉中守将夏侯渊;曹操不得不亲自到汉中前线指挥作战,无法挽回败局,不得不退出汉中,也失去了进军益洲的据点,三国势力达到了平衡,鼎立局面正式出现。
公元219年,关羽受刘备胜利胜利攻取汉中的鼓舞,出兵进攻襄阳,遇上山洪爆发,水淹曹军于禁所督7支救兵,包围襄阳、樊城;曹操马上派遣徐晃领军救援曹仁,同时和孙权达成短暂同盟,徐晃于襄阳城外击败关羽;孙权以吕蒙为都督,偷袭南郡,并利用政治手段来巩固在荆洲的统治,擒杀企图逃走的关羽;彻底粉碎了刘备利用南郡为据点北上攻取襄阳并乘机进军中原的战略。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曹丕即位,同年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229年,孙权进位称帝,国号吴;三国才正式出现。
公元222年,刘备遣将军吴班、陈式督水军进入夷陵地区,锁江东西岸;自己带领步兵主力,准备夺回南郡。孙权求和不成,任命陆逊为都督,领50000大军,横兵夷陵,阻挡刘备大军,并利用刘备补给线长远的优势;刘备求战不成,士气日益衰减,加上天气炎热,放松戒备;陆逊利用这一有利形势,先是派朱然带领水军主力,截断刘军归路,然后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刘备经此一役,元气大损,失去了争夺天下的资本,自己也死于白帝城。
公元229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利用魏文帝曹丕病故,出师汉中,北伐曹魏;派赵云为偏师,扬言从斜谷攻打长安,吸引曹魏主力;自己亲自带领7-8万大军,从祁山出发,准备夺取关西。曹睿亲临长安,派大将军曹真带领10万大军拦阻赵云,同时派驻防关中的名将张A带领5万精锐部队日夜兼程救援祁山。张A在街亭大败蜀汉先锋马谡,诸葛亮失去了街亭,处处为张A所制,无奈只有退兵。后蜀汉多次出兵,都被对手张A、司马懿所牵制,由于补给不足,不得不退兵。公元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与司马懿对阵于五丈原;司马懿坚守不出;8月,诸葛亮病亡,蜀汉退兵。
公元241年,司马懿发动政变,一举消灭曹魏宗亲曹爽势力;255年,257年,司马师、司马昭分别平定曹魏余党;确立了西晋的基础。
公元263年,曹魏以钟会、郭淮、诸葛绪带领共18万大军进攻蜀汉。邓艾率兵3万多,自狄道向甘松、沓中,进攻驻守在此的姜维;诸葛绪率3万多人马,自祁山向武街、阴平之桥头,切断姜维后路;钟会率主力10余万人,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进军汉中;取汉中后与姜维相对于剑阁。邓艾出奇兵从阴平小路历经艰辛,突然出现在成都附近,诸葛亮子诸葛瞻战死,后主阿斗遂投降;蜀汉灭亡。
公元265年,司马炎废曹奂称帝,改国号晋。
公元279年12月,司马谱宰さ叵纶向涂中,王浑出江西,王戎向武昌方向进攻,胡奋出击夏口,杜预自 驻地襄阳进军江陵,王F、唐彬率巴蜀之卒浮顺江流而下,大举进攻东吴。公元280年,王浑于三山击溃东吴丞相张悌主力,不久,吴主孙皓投降;西晋统一全国,三国正式宣告结束。
<参考文献>: 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吴蜀联合,火烧赤壁,大破曹军,名传华夏。后进取南郡时,被曹仁的伏兵射伤。为人器量狭小,阴狠刻毒,见诸葛亮比自己高明,便处处加以暗算。后被诸葛亮三次激怒,箭疮发作而死。
周瑜(175年-210年)是东汉末年名将;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两人相差800年。
周敦颐、周勃、周瑜这些历史人物,虽同为岐山周氏一族,在宗族不断繁洐的历史长河中,却分支各异,互不能成为脉承世系的先祖。
根据宋代版《元公周先生义濂溪集》、《濂溪志》、及《濂溪周氏宗谱》等文献记载,周敦颐为"汝南郡"周氏,其先祖有上溯有息国公周归仁、永城侯周才卿、蓬陵侯周表(参见唐周墀《家谱原序》、欧阳修《新唐书•宰相系世表》)知其源于居于汝南安城的"汝南郡"周氏。
汝南郡周氏源起东周首王周平王少子姬烈,封汝坟侯,聚族而居汝南(古上蔡郡安城,今驻马店平舆)形成周氏的第一个郡望"汝南郡"。汉初周仁袭祖藉继封"汝坟侯"。周仁十子分居东南地形成了除汝南郡外的新郡望(参见周墀《谱序》中语:十子分支东南济美。)。而继续居住汝南的周仁长子周球及幼弟仍以"汝南郡"为周氏郡望分居于安城与汝阳。
南北朝时居于安城的汝南周氏,分迁出永安(黄冈)、临汝两支,这两支周姓到隋代时分别产生了黄岗派的谯郡公周法尚家族和临汝派蓬陵侯周表家族,分别产生了唐朝的两个周氏宰相,周墀和周允元。后来周墀和蓬陵侯后裔、濂溪公七世祖周惟简联修《周氏家谱》,周墀为谱写序,说明了两支周姓的共同渊源。
而周勃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绛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徙沛。","卷"为古代邑名,地在河南西部的原阳县西北。
秦亡周后先迁赧王于惮孤,后迁其裔于卷,周勃家族之先人自卷徒沛,可见周勃是在沛地出生的,是周赧王的后裔。周赧王距东周平王515年,去平王27王,历家族世系近三十世,与平王幼子姬烈建立的"汝南郡"亳无关联,把周勃列为汝南周氏,显然不合历史史实。
周瑜是三国时人。据二十四史中的《三国志》记载: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城)人也。"庐江郡"周氏,本是西汉汝坟侯周仁"十子分支时,在西汉形成新的大族郡望' ,但周瑜的庐江舒城周氏,与庐江郡周氏是有区别的,他们并不是一支。尽管这样,庐江舒城周氏也在两汉时就成了当地有名的周氏大家族。
周瑜的高祖父周荣在东汉时就是舒城赫赫有名的人物,其子周瑜的曾祖父周兴亦是当地名人。从祖父周景、祖父周忠,父亲周异。当他们的家族在舒城形成新的郡望时,就脱离了原迁出的汝南郡,与仍居汝南安城的汝南郡周氏分支繁洐,不再用"汝南郡"称自己的家族,用庐江郡以示区别。周瑜死后,长子也亡故了,次子周胤迁到了庐陵郡,其后裔又迁到了吉安再迁吉水乌东。因此,周瑜一支虽出自西汉周仁十子分时的汝南郡周氏,却与后来仍居汝南安城的周敦颐先世蓬陵侯周表一支,再没有了世系承续关系。
周瑜共有两男一女。长子周循,娶孙权之女孙鲁班,英年早逝。次子周胤,在因罪徒流庐陵,在赦免回程半路中,出意外死亡。长女嫁给孙权太子孙登,还是英年早逝。
这3个都是周瑜小乔后代,但或许没法考证了。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 他是三国帅哥名将周瑜的N代后人,却家道中落,凭武勇奋起于江淮,效命于杨吴。他每战必前,身被数创,自火炙之,颜色不变,俨然关圣再世。他的风雅远逊乃祖,智略却不亚周郎,象牙潭半渡破敌,信州城谈笑退兵,无不显示出大智大勇。李昪代杨,老迈年高、满身伤痛的他心念故主,却无力回天,郁郁而终。他就是杨吴大将西平王周本。 三国美周郎对于今人来说,始终是个梦幻般的存在。美姿貌、善音律、雅量高致、运筹帷幄的周公瑾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 ”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羡煞多少英雄。本文所述猪脚正是他的后裔――杨吴大将周本。 不输关公的打虎将 周本是位于今天安徽安庆市境内的舒州宿松人。据说周瑜殁后,葬于宿松,其后人遂居宿松,守护先祖祠庙(这么一说,好些地方都会跳起脚来,因为周郎葬地说法颇多,目前最主流的是庐江),生于公元861年,这一年,大唐王朝正在为收复安南大费周章。 周氏显赫一时,至周本时早已家道中落、孤苦无依。幸好,周本勇力过人,曾经在奇峰突兀、怪石嶙峋的严恭山上徒手格杀猛虎一只,声名鹊起。彼时,北有李存孝,南有周本,都是凭着打虎起家,看来,生在那个年代的老虎真得很悲催。 西风残照下的大唐经过黄巢起义的冲击,早已是威风扫地,只能听任强藩崛起,坐看群雄逐鹿。周本的日子更加艰难,山里的野兽都快让饥饿的百姓吃光了,周本空有一身本领,却食不裹腹、衣不遮体。周本决定告别故乡,从军打出一方天地来。正好赶上池州节度使赵锽招兵,周本毅然投效旗下。 新兵周本已经26岁了,此时从一个大头兵做起,有点不赶趟,不过,一力降十会的周本在军中凭着实打实的战功,很快成为赵锽军中悍将。 赵锽不是乱世之主,注定会成为周本的人生过客。就在赵锽调任宣州时,周本遇上了自己的命中主公。 杨行密被孙儒逼出扬州后,看上了宣州,决定在此建立根据地。杨行密率军急速赶到宣州的门户曷山(今安徽芜湖市四褐山),然后就坚壁不出。镇守曷山的赵军大将多次搦战,杨行密只是一顿乱箭射退了事。久而久之,赵军认为杨大个子怯战,便不作防备。结果,杨行密选准时机,一举杀上曷山。此后,杨行密尾随败军,一路掩杀,顺利冲进了宣州。周本虽勇,也架不住杨军势众,兵败被捉。 本来以为从军路自此终结的周本,并没有因为是阶下囚遭到虐杀,相反,他的名气和勇武受到了杨行密赏识。杨行密不仅不杀周本,还将他待若上宾,上马金下马银地伺候着,颇有点曹操待关公的规格。周本深受感动,从此甘心为杨行密效命。 牙将周本,为了报答杨行密的知遇之恩,披坚执锐,每战必前,以致于伤痕累累、血流如注。周本在激战中,伤痕遍体也不顾及,战后竟然自烧烙铁,烫治创口。随着烙铁接触皮肤,发出嗞嗞的声音,一缕焦烟窜入鼻中,胆小的人看得心惊肉跳,周本却依然谈笑自若、了无惧色,真是蛮拼的。这一幕不次于关公刮骨疗毒的场景,不时上演,每每令营中将士叹服不已。 在周本的神助攻下,杨行密的大军先后攻取了浙西、苏州、常州、滁州、和州等地,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公元892年,在杨行密重新进入扬州,受封为淮南节度使时,周本晋升为淮南马步军指挥使,协掌兵权。 象牙潭一战成名 杨行密善于网罗人才,帐下智将颇多,以勇力闻名的周本难以出头。不过杨行密死后,随着一大批功臣宿将相继凋零,周本也一改形象,展现出不亚于先祖的无双智谋。 公元909年,割据抚州(今江西吉安市)的危全讽野心膨胀,趁着杨隆演刚刚上台,杨吴政权交接的混乱之机,联络周边的信、袁、吉数州,合兵十万,进攻杨氏控制的洪州(今江西南昌市)。同时,还约会湖南的马殷,出兵进攻高安。 洪州城中只有千余镇兵,众寡悬殊,吏民惶惧,形势十分危急。幸好,镇守洪州的是杨吴老将刘威,颇有勇略,他一面遣使告急,一面置酒高会,故作镇定。长于治政、拙于军略的危全讽听说后,不知虚实,遂下令驻军象牙潭(今江西南昌市新建区赣江回曲处),等到后续军队 完毕再定行止。 此时的杨吴政权实际上已落入徐温之手。徐温对于危全讽的大兵压境也感到非常紧张,就求教于首席谋士严可求。严可求主张派周本率军迎敌。 徐温也看好周本,询问周本要带多少兵马迎敌。周本认为,杨吴军中,历来主帅权轻,难以统驭众将,因此,率领的军队多了,反而会令出多门,调度不灵,再者洪州危急,渴盼救兵,召集大军多费时日,不如只率7000人马赴援破敌。 同时,周本一针见血地指出,马殷进攻高安,无非是为了声援危全讽,并非一定要攻取高安,所以只要破了危全讽,高安之围自解。 徐温见周本主意已定,只得任命周本为西南面行营招讨应援使,率军救援洪州。 赶到洪州,见到刘威后,周本询问了战况,听说危全讽大军逗留观望,不肯前进,不觉大笑道:「 ”危全讽不通军略,破之易也!”刘威听说周本军少,颇有些担心地问:「 ”几时进攻?”周本正色道:「 ”我军远来,并不知危军势众,故宜急战,否则时日一长,难免军心动摇!” 刘威与周本相交多年,自然知道周本不是蛮勇之夫,从不打无把握之战,既然周本有心破敌,必是胜券在握,自己只需要做好接应就是。 果然,当周本率领跟随自己多年的7000千士兵到达象牙潭时,危全讽的大军仍在象牙潭临溪扎营,连绵数十里,颇具气势。曾经打过几仗、败过几个小敌的危全讽根本看不起周本,虽然他并不清楚周本到底带来多少军队,却知道周本的军队远远少于自己。而且,他认为周本只是个一勇之夫,不足为惧。多年的养尊处优、顺风顺水,早就让这位体质明秀、豪勇任气的抚州大吏找不到北了。 七月十七日这天,双方军队隔溪列阵。 周本为了麻痹敌人,同时试探敌军虚实,故意派出老弱士兵在前,渡过溪水疾攻危全讽营垒。危全讽见周本兵少,却率先进攻,真是自不量力,不觉大怒,命令部下全力反击,一定要让周本吃到苦头。哪知周本的老兵虽然上了点岁数,却都是老兵油子,见势不妙,虚晃一枪,转身上了筏子就向对岸逃去。 早就被周本不按常理出牌气晕了头的的危全讽见状,二话不说,命令大军渡溪追击。危军在此多日,渡溪工具虽然造了不少,但也不能在短时间渡过全军,只有一部分军队踏上了对岸。 就在危军立足未稳之际,早就蓄势待发的周军伏兵从两翼冲出来,对着危军发起猛攻。周军久经战阵,无不以一当百,危军过惯了太平日子,加上又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且指挥者尚未过河,因此虽然人多,却不堪一击。很快,危军前锋就被打垮了,败兵转身向后队冲去。 战场上最可怕的就是乱军,一旦这些只顾逃命的乱军冲入自家队伍,那么战场上就没有什么悬念呢。危军这回真得变成「 ”危军”了,成功渡溪的危军要么战死当场,要么淹死溪中,要么举手投降。那些未及渡溪的危军看到这一幕,登时傻了眼。 就要这时,周本派出的先遣小校王舆又来了临门一脚。他率领的劲卒悄然出现在危军后方,乘乱攻入水栅。然后,这些士兵站在高处大声呼喊「 ”危全讽败了,大营已破”!本就被周军的悍勇吓傻了的危军,这下再也顾不得什么了,一味地撒丫子展开逃跑追逐赛。 周本树起大将旗鼓,率领大军驾着危军留下的船只,快速渡过溪水,然后徐徐冲入危军之中,追杀残敌。危军哪里还有胆反抗,见周军给自己留下了逃跑时间,一个个跑得比兔子还快。 可怜的危全讽,此时还据在胡床上,不停地挥舞着旗帜,希望制止住狼奔豕突的部下,可是,现在谁还听他的。很快周本杀至跟前,一把将危全讽抄到马上,同时被俘的将士达到5000余人。 此后,周本全取危氏地盘,让杨吴政权的基本盘逐步深入江西。高安的楚军闻讯,立即退走。 象牙潭之战,周本示形用兵,施计诱歼,以7000兵破数万之众,可谓以少胜多的成功战例。战后,周本升任信州(今江西上饶市)剌史。 当年,异人陈允升曾警示危全讽:「 ”慎勿入口中。”危全讽一直不悟,今天在象牙潭败于周本之手,危全讽似乎才读懂了陈氏的预言。 空城计10版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对于诸葛亮的空城计都不会陌生。可是,我们知道那不过是为了美化「 ”状多智而近妖”的诸葛亮而从别人成功案例中移植过来的。周本唱的那出空城计,无疑是诸葛亮版空城计的蓝本。 公元918年,闽、楚、吴越三家组团,共同对付国势蒸蒸日上的杨吴。三国联军共计20000人,浩浩荡荡地杀向信州,打算以此为突破口,给杨吴政权迎头痛击。 此时的信州剌史正是老将周本。面对气势汹汹的敌军,周本不免有些紧张。他不是怕敌人,而是因为城中的守兵太少,只有区区数百人。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周本忠于杨吴,引起了权臣徐温的猜忌,因此借故裁撤了周本的部伍。甚至,徐温想着借三国联军之手除掉周本。 强敌当前,周本绝不甘心束手就擒。他派出一支小部队,想打联军一个措手不及,没想到却碰了个钉子。这让他知道敌军主帅一定是个很谨慎的人。 很快,联军进至信州城下。周本知道一旦弃城,自己恐怕难逃徐温的制裁,于是决定剑走偏锋、设险用奇,充分利用敌军分属不同阵营心思不齐,加上过于谨慎不肯行险的机会,打一场心理战。 周本命令部下打开城门,「 ”张虚幕于门内,召僚佐登城楼作乐宴饮”。正在城下观望的敌军主帅见到周本如此从容,想着老周是不是又想玩示弱诱敌的故计,不觉有点心里发毛。 敌军主帅决定试探一下,就命人对着城上放箭。霎时,箭如飞蝗,纷纷坠落在城头壕边,甚至有善射者,将箭射到了角楼的立柱上。面对着敌军遮天的流矢,周本安坐不动,鼓乐声也丝毫不乱。 这让敌军主帅狐疑不已,就想让手下冲城作进一步试探。哪知道,联军各家主将却都畏葸不前,互相推诿。这时,敌帅又注意到信州附近山中鸟鹊惊飞,城中隐隐透着杀气,越发怀疑周本设有伏兵,于是在半夜悄悄撤走,信州终于转危为安。 此后数年,周本虽然参与的战事少了,可是功名却越发显耀。923年,后唐庄宗封周本为雄武将军、德胜节度使、安西大将军、西平王。这份荣耀超过了淮南第一战将李神福,也让他成为宿松历史上唯一的一位王爵。 不食唐粟的孤忠之臣 就在徐温养子李昪(徐知诰)篡吴大业水到渠成的时候,周本依然保持着忠于杨氏的革命本色,这无疑引起了李昪的猜忌。 李昪顾虑周本威望太高,难以控制,就想诛杀了事。有一次,李昪设宴款待周本,席间,他亲自倒了一杯鸩酒,敬劳苦功高的周老将军。 周本察觉了李昪神色有异,知道酒里有问题,就用御杯分出一半酒反敬道:「 ”奉敬大王,从此君臣一心。”李昪当即色变,不知如何是好? 为酒筵奏乐的伶人申渐高见此情景,一边跳舞一边走了上来,接过鸩酒说:「 ”请大王把它赐给我吧。”说毕,一饮而尽,还将酒杯揣在怀中走了。 李昪立即暗中遣人带着解药去给申渐高,但是未等药到,申渐高已经脑裂而死。 这则君臣相杀的故事出自陆游之手,在此前的《资治通鉴》里却说是李昪为对付徐温亲子徐知询而上演的兄弟相残大戏。不管事实是否如此,不难看出,周本与李昪是道不同不相与谋。 但是,历史潮流往往是孤臣孽子们难以阻挡的。周本对李昪不感冒,但他的次子周弘祚却加入了劝进的队伍,这让因不肯领衔奉表劝进而闲居在家的周本愤而长叹:「 ”岂能复事二姓乎?”数日后,周本抑郁而死。时年为公元937年,周本享寿76岁,算是那个年代的高寿之人。 周本长子周邺,颇有乃父之风,自幼追随周本出阵,以作战勇猛闻名,并屡建战功。南唐建立后,周邺任庐江节度使,承继周本之职。即便趋奉李昪的次子周弘祚也不输勇略,曾任舒州刺史,在后周大举南征,南唐诸军争相败降时,独慷慨不屈,赴水而死,时人比之「 ”嵇绍死晋”。周本父子同为名将,皆载入国史,详于邑乘,其丰功伟绩、劲节英风,在十国春秋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END 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知道点儿新故事了吗?知道你就点个赞告诉我
新版电视剧《三国》目前正在热播中,曹操、孙权、刘备等乱世英雄再次因此剧而备受人们的关注。同时,大家也不禁好奇,这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豪杰,他们的后代现在又在何处呢?
诸葛亮后人香港当女模
武侯祠博物馆研究人员:女性名字不可能上家谱
香港名模诸葛梓岐生于北京,她一直表示,自己就是“诸葛亮的第63代传人”。在诸葛梓岐依稀的记忆中,“家乡有一座祠堂,里面有一幅诸葛亮画像,但长什么样子已经记不起了。”但诸葛梓岐透露她家是有族谱的,“是用绢布做的,上面记载着我是第63代后人。”
诸葛梓岐
诸葛梓岐还表示有长辈亲口相告:“我祖父就跟我说,‘空城计’是赵云做的,不是我先祖做的。”对此,不少三国迷嘲讽道:“《三国志》和历史记录都证明那的确是赵云做的,这还用得着你祖父跟你讲?”
而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研究部梅铮铮主任则直言:“中国家族的族谱,是不可能直接记载女性姓名的,怎么可能有她(诸葛梓岐)的名字呢?”
周润发是周瑜后人。
孙权后人聚居龙门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做羽毛球拍的
浙江富阳确实是孙权的故里,但是究竟在哪个具 置恐怕很难考证了。不过富阳龙门镇全镇90%以上的人都姓孙,他们的家谱记载自己是孙权65代的后裔,还有人说孙中山也是他们一族里的。
龙门古镇建筑以两座孙氏宗祠为中心,共建有孙氏厅堂40多座,砖砌牌楼3座和1座古塔、1座寺庙。镇内屋舍房廊相连,长街曲巷连贯相通,镇外的人进入镇里,如入迷宫。
现在龙门的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做羽毛球拍的,今天他们的球拍已经不会仅仅卖到“魏国”、“蜀国”或者“吴国”了,而是通过义乌小商品市场销往全球。
周润发竟是周瑜嫡系后人宋代祖先周应斗曾官位显赫
“历史上周瑜很有韬略,非常有才华。”周瑜第63代子孙周柏泉一直在不断研究祖宗留下来的族谱。周柏泉说,从族谱上看,周润发是周瑜的嫡系后裔。
“广东潮阳也有周瑜的后裔,周润发是广东潮阳周氏后人,是周瑜嫡系后裔周应斗之后。周应斗在宋代景泰年间官位显赫。”如果当日周润发接演**《赤壁》周瑜,相信同族血脉能让周润发将名将周瑜演绎得更加完美。
刘备后人依旧卖草鞋小吃街口开小店身世成招客噱头
在成都锦里小吃街口有家草鞋店,店主叫刘畅,今年50多岁了,他自称是刘备的第60代后人,从事草鞋编织已经有20多年了。他在郫县有个作坊,雇佣了六七个员工,工人们负责编织草鞋、帽子、玩偶等产品,但是草鞋仍是小店的主打产品。
历史上,刘备曾经和母亲以卖草鞋为生,所以,现在刘畅的很多顾客都是冲着他“刘备的后人”这个噱头而到他店里买草鞋的。
曹操后人验DNA为证祖先墓穴真假百人滴血验证
随着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西高穴墓经考古学者挖掘认定为曹操墓,一时间,有关陵墓的真伪引起社会广大关注。今年1月22日,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布一则征集令,面向全国征集曹姓男性DNA,准备用DNA技术来破解曹操墓的真伪。自称曹操七十代孙的曹祖义等100人云集上海接受测试。
这个,根据资料,周瑜的后代不在湖南,但也有可能是后迁的,所以,80%不是,20%是 溯源序(周瑜的后代-江西、湖南、贵州、云南) 发表:周璟 (2006-7-3 17:54:26)分类:寻根问祖 | 阅读:3316 | 评论:25 | 最新评论:2008-1-28 11:29:26 By 周荣灿 我周之脉,启自少典,开基创业,由此而兴。是为我周氏之渊源,发脉起点之元始祖者也。我元始祖少典之子有熊氏,姓公孙名轩辕,即轩辕皇帝也。外则治理兵势,内则勤修政法。为后世帝王征诛伐之先端,发明六律和历象,制定冠冕与衣裳,大开后世礼乐、文物、典章之源流。得之相为辅佐,能知天文地理,能辨东、西、南、北之四方,以及金、木、水、火、土之五行,天地乃得平治,划分九州,政教于是宣扬而昌明英,黄帝与蚩尤酋长战于琢鹿五野,蚩尤能作五里雾,帝以名指南车破之,遂诛蚩尤。亦与苗族争存之一大关键,黄帝之功,永垂万世而不朽矣。轩辕黄帝之子,金天氏即是少昊氏,其子蝉穷,蝉穷之子帝喾,号高辛氏。金天氏又名少昊氏,是轩辕之子,帝喾是黄帝之孙,轩辕黄帝之曾孙,少典元始祖之玄孙也。帝喾姓姬,周脉起源帝喾脉衍苍,系统从此起矣。武王传至弃,聪明而仁德,其母姜原,喜种稼穑,及弃长,其母姜原教之种树,桑麻,因得其名。有陶唐氏帝尧者,乃帝喾之子也。尧使弃居稷官,更国邰地,遂封弃于邰,号后稷。及尧崩,舜即位,乃命之曰,弃黎民阻饥,汝居稷播时百谷,其后世世居稷,惟先王后稷祖,始封于邰,故曰建邦启土。凡传至公刘祖,乃后稷之曾孙,能修后稷之业。凡八传太王,狄人时来侵扰,太王避狄去邠,迁于岐山居之。邠人仁之,徙者如归市,诗曰,居岐之阳,实始翦商,太王虽未有翦商之志,然太王深得民心,王业之成实基于此。太王之子季,能勤丰政以继其业,至于王季之子,文王守能成其功,大受天命,以抚安方夏,大邦畏其威而不敢肆,小邦怀其德而得自立。文王自为西伯,专征,而威德益著天下,文王受命,享国五十年,九十七岁而终。即位时年四十七岁,在位凡九年而崩,大统未集,非文王之德不足以受天下,是时纣之恶未至于亡天下也。文王以安天下为心,文王崩武王立,惟一月癸巳伐商,由周都镐京起兵征商。(镐京即今陕西省长安县昆明池北镐坡是也。) 自后稷祖传十二世至太王,娶有台氏之女木姜为妃,生太伯,仲雍、王季三人。国家政务王季理之,所谓勤于王家之事也。王季娶挚任氏中女太任为妃,生文王而明圣,教之以能识百,历代称为圣人,垂法于天下后世,卒为国家之宗。文王娶禹后有莘氏之女太姒为妃。文王嘉之,亲迎于渭,造舟为梁,至家。文王治外,太姒治内,生十男,长伯邑考,次武王发,三周公旦,四管叔鲜,五蔡叔度,六曹叔振铎,七霍叔武,八成叔处,九康叔封,十聃叔载。太姒教训十子,自少及长,未尝见邪僻之事,及其长,文王继而教之,卒成武王周公之德,所谓二圣一贤,都是万世之名而不朽矣。君子谓太姒任明而有德。诗曰:大(太)邦有子,见天之姝,天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以显其光。又曰:太姒嗣薇音,则百斯男,此之谓也。文武之兴为天子,打有斯起矣。文王之地,止于百里,文王之德,布于天下,多方之受,非周之天下,其谁受之。文王之德,实天命人心之所归。故武王于誓师之末,欢息而言也。文王自西伯受命为天子,都于丰,在位九年而崩大统未集,武王立,二年而观兵,三年而伐纣,盖纣虐害无道,故皇天震怒,命我文王,敬得天威以除邪恶,武王谓大动在文王,至纣暴恶贯盈,武王伐之,初文王商意亡商之天下也。返观政,八百诸侯背叛商而归周,大会诸集,武王禀文王之命,大会诸侯于孟津,顿大兵于牧野,一战而有天下。大功遂成,武王胜商,渡河而西,马散于华山之阳而不复乘,牛放于桃林之野,而不复服车甲藏于府库,干戈包以虎皮,天下知武王不复用兵矣。正当在百姓悦服之下,庶邦暴君以及百工受命称周,四方诸侯皆由于周受命。盖武王新即位,又称宁王,以其克殷而能安天下也,诸侯百官皆转见新君,所以正始也。武王以克商之事,祭先祖庙,近而邦甸,远而侯卫,皆奔走执事以助祭,而告武功之成,有近而远,由亲而尊也,列爵为五等,公侯伯子男也,分土惟三等,建官惟贤,不肖者不进,任事惟能,不才者不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长幼,五典之教也,食以养身,丧以送死,祭以追远,以立人纪而厚风俗,明其信义。有德者尊之以官,有功者报之以赏,于此垂衣拱手而天下矣。武王克商之后,令管叔、蔡叔、康叔、殷以存商之祀,威德广被九州之外。蛮、夷、戎、狄、莫不梯山航海而至。且蛮夷未王,我武王有意于开四夷斥大境土也。武王在位四年,武王崩,成王主,年幼,周公相之,三叔流言,公得不利于孺子,公避位。成王醒悟,迎周公归,三叔怯,遂与纣子武庚叛。成王命周公东征,以论遂杀武庚。成王定都郏鄏,以国祚之长短,卦象上说,可传三十世,历七百年,复却三十六世,八百七十三年,所谓周过其历,而日渐衰矣。武王胜商,迁九鼎于洛邑,武王言,我南望三途,北望狱鄙,顾瞻有何粤睦洛伊,无远天时,管周君于洛邑而后去。则迁都洛邑者,武王之志。周公召公成之,召公先经理之。洛邑既成,成王治政,洛邑既定,成王命周公留守治洛。凡七年而薨,成王因先王之祖庙在镐京,不詹祖宗之旧德,顾不忍离镐京也。且成王举祀发政之后,即归于周都镐京,未尝都洛邑。成王崩,康王立,嗣守文武之德,其论功行赏,皆出于功而不循于私,礼乐教化,天下大治,国泰而民安。康王崩,昭王立,亦笃叙文武之道,此天之成命,以显于后世。昭王崩,穆王在外,遍游天下,踪迹不定,然人嗣同位。穆王有八骏马,一日能行千里,至朝而即帝位,安定国家,用化其教,天下康熙,万民雍和。传至幽王,纲纪不修,王室凌夷,犬戎侵之,遂杀幽王,晋文侯与武公迎太子,宜自立为平王,迁于东都,自东迁之后,王纲不振,国势日渐衰弱。平王以后,即称为春秋时代,而有五霸作乱,传至赧王,天下纷争,干戈不息。至威劣以后,称为战国,则有六国之役。秦并吞六国之地,灭周之祀,周之天下从此终矣。 盖于文王治西北兴为天子,共位八百七十三年,三十六世帝王者,文、武、成、康、昭、穆、共、懿、孝、夷、厉、宣、幽、平、桓、荘、釐、惠、襄、匡、定、简、灵、景、悼、敬、元、贞、哀、思、考、安、烈、顕、慎、赧王也。自安、烈、顕、慎赧为东周。自平王东迁以来,十八世传至考王,当时王室微弱,诸侯势强,又因子朝之乱,考王迁都成周。辛丑元年,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以继续周公之职,号曰桓公。世居王城,是为西周。考王十五年,河南桓公之子惠公,惠公有二子,又封其少子班于巩,以奉王于洛。附近成周,是为东周。传其子杰,是时纲纪微弱,惠公忧之,仍以杰奉王,承继父号曰东周惠公,其考王立揭于河南曰西周。桓公传至威公、惠公、武公,武公子名咎,于是东西二周分治,以夹辅王室。其后赧王有成周迁都王城,依西周约诸侯伐秦,于五十九年乙巳秦入寇,攻西周,明年丙午,迁西周君咎于器狐。其东周惠公,号曰东周君,七年壬子,秦入寇攻东周,迁东周君揭于洛阳。揭之少子名宁,逸于民间,隐于河南之汝州,以国为姓,后裔因以汝南为祀,故不敢忘患难之意而。凡三传至昌公,为汉高大将,廷诤废太子。凡二传至壶夫公,佐景帝而官大将军,食邑汝南,故今为汝南郡。凡二十传至室仁公,为桓帝诤臣。凡四传至瑜公,佐东吴而臣汉室,战赤壁而抑曹奸。凡二传至鲂公,辅佐东吴,历官太守,剪发诱魏,大破曹兵。凡八传至顕公,号伯仁,佐晋元帝,官尚书,世居江南,越宋越齐至梁。凡十二传至衡公,官副将,越陈越隋至唐中宗。凡十传至南公,官登州太守。凡十二传至晋公,为后唐山海关统兵,越晋越汉至周。凡七传至克怨公,为周戎右之职。凡十传至伯道公,为宋哲宗著作郎,历任江西首道,值丁内艰,有清江县令者,公之周年也。聘掌书院,因际遇不等,遂家清江。凡三传安邦公,死金难。凡十一传至敬公,为元廷尉之官。凡八传至歧源公,为明成祖翰林院侍讲。凡九传至宋建公,隆佑翰林,历任山西学政,继任湖南岳州府知府。“”李氏生二子,长永昌,次允祺,俱进士第。祺公随父家岳州,昌公转清江原籍。昌公李氏生子安业,天启文庠,陶氏生二子,长朝珍“文庠”,次朝瑞,公于氏,生梓廷栋字梓龙,清初客游贵州,隐居安平县。聘黄氏祖,遂家安平之齐百房。生四子,长元勋、次元佐、三元辅、四元相。梓龙公卒于七百房,茔葬夏家寨之王基大田。黄氏祖,率二世祖四人,于雍正年间,移居织金县之大猫场之滥田冲。二世祖元佐公,文庠,系于安平学,移居化起之岩脚寨,童氏生三子。长正公,字彦景,文庠,于康熙五十三年,新建屋未盖,喜鹊衔草覆之,名曰“喜鹊盖房”。事迹详本县志书。次祥公,字彦国,五世生天玉公于云南,侯补从九。三礼公,字彦章,字文兴,庠生。自江西入黔始祖梓龙公,传至文字派,凡四传。彦景公生八子,长文科,次文举,三文魁,四文焕,五文汉,六文盛,七文瑛,八文灿,名曰老八房。文科所生八子,长之玉、次之璧、三之瓊、四之琮、五之瑢、六之珏、七之瑚、八之翴,名曰“小八房”。从此子孙繁衍,或因际遇不齐,于是谨将老八房、小八房之子孙以及各房之支派脉,分类如下,是为序焉
三国后人:周润发是周瑜嫡系后人?刘备后人卖鞋?_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大家应该很好奇,曹操、孙权、刘备等乱世英雄,这些豪杰们的后代现在何处呢?
诸葛亮后人当女模
据报导,香港名模诸葛梓岐曾表示自己就是诸葛亮的第63代传人。她说依稀的记忆中家乡有一座祠堂,里面有一幅诸葛亮画像,但长什么样子已经记不起了。还说家里的族谱记载着她是第63代后人。
诸葛梓岐还表示:我祖父就跟我说,空城计是赵云做的,不是我先祖做的。不少三国迷嘲讽道:三国志和历史记录都证明那的确是赵云做的,这还用得你祖父跟你讲?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研究部梅铮铮主任直言:中国家族族谱,不可能直接记载女性姓名的,怎么可能有她的名字呢?
孙权后人卖球拍
据报导,浙江富阳确实是孙权的故里,但是究竟在哪个具体位置恐怕很难考证了,不过富阳龙门镇全镇90%以上的人都姓孙,他们的家谱记载自己是孙权65代的后裔,还有人说孙中山也是他们一族的。
龙门古镇建筑以两座孙氏宗祠为中心,共建有孙氏厅堂40多座,砖砌牌楼三座和一座古塔、一座寺庙。镇里的的居民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做羽毛球拍的,今天他们的球拍已经不会仅仅卖到魏国、蜀国或者吴国了,而是通过义乌小商品市场销往全球。
周瑜后人直指周润发
据报导,周瑜第63代子孙周柏泉目前仍一直在不断研究祖宗留下来的族谱。她表示从族谱上看,周润发应该也是周瑜的嫡系后裔。由于周润发祖籍广东潮阳也有周瑜的后裔,因此他相信周润发是周瑜嫡系后裔。可惜的是当日周润发并没有接演**赤壁周瑜,不然相信同族血脉能让他将周瑜演绎得更加完美。
刘备后人卖草鞋
报导指出,在成都锦里小吃街口有家草鞋店,店主刘畅自称是刘备的第60代后人,从事草鞋编织已经有20多年了。因为历史上,刘备曾经和母亲以卖草鞋为生,所以,现在刘畅的很多顾客都是冲着他刘备的后人这个噱头而到他店里买草鞋的。
请大加在网上为我收一些关于周瑜的文章、信息。
本文2023-11-28 23:20:0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75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