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的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8浏览:3收藏

广西民族的简介,第1张

广西民族的简介如下:

1、广西民族种类

广西世居民族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另有满、蒙古、朝鲜、白、藏、黎、土家等其他民族44个。

2、广西民族人口数量

2013年末广西常住人口中有少数民族人口2004万,其中壮族人口1698万,分别占自治区常住人口的425%和3598%。

3、广西民族的主要聚居地

(1)壮族是广西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南宁、柳州、崇左、百色、河池、来宾等6市。靖西县是壮族人口比重最高的县,比例高达997%。

(2)汉族在各地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南部沿海及桂东地区。

(3)瑶族主要居住在金秀、都安、巴马、大化、富川、恭城等6个瑶族自治县。

(4)苗族主要分布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和隆林、龙胜、三江、南丹、环江、资源等自治县(县),其中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族人口最多,约占全自治区苗族人口的40%。

(5)侗族主要居住在三江、龙胜、融水等3个自治县,其中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人口最多。

(6)仫佬族主要居住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散居于宜州、忻城、环江、融水等县(自治县、市)。

(7)毛南族主要聚居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8)回族主要居住在桂林、柳州、南宁、百色等市及临桂、灵川、鹿寨、永福等县(区)。

(9)京族主要居住在东兴市江平镇。彝族主要居住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和西林、田林、那坡等县。

(10)水族散居在南丹、宜州、融水、环江、都安、兴安、河池市金城江区等县(自治县、市、区)。

(11)仡佬族主要居住在隆林、田林、西林等县(自治县)。

4、广西民族使用的语言

世居广西的12个民族除回族转用汉语外,其他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并都在使用,分别是汉语、壮语、瑶语、苗语、侗语、仫佬语、毛南语、京语、彝语、水语、仡佬语。其中,汉语、壮语、瑶语、苗语、彝语还各有自己的方言土语。

5、广西民族的节日

(1)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4月3日在田阳敢壮山开幕。

(2)那坡白彝族跳弓节,农历四月初十在那坡县城厢镇达腊屯举行。

(3)环江毛南族分龙节,6月28日在环江县城举办。

(4)龙胜红瑶晒衣节,(农历六月六)在龙胜各族自治县金坑大寨村瑶寨举行。

(5)东兴京族哈节,7月30日在东兴金滩开幕。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民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语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少数民族节庆与民俗活动

简介

龙胜各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位于自治区东北部,地处越城岭山脉西南麓的湘桂边陲。县城龙胜镇与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直线距离371公里,公路里程531公里。与桂林直线距离63公里,公路里程87公里。广州至成都的国道321线从龙胜境内通过,是湘西南、黔东南与四川进入广西之咽喉与物资集散地。

龙胜旅游资源丰富,有"天下一绝"的国家一级景点龙脊梯田景观,有位于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旅游度假区内的堪称"华南第一泉"的温泉,还有距离旅游中心城市最近、并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花坪原始森林保护区等。

建制沿革

龙胜古称桑江,秦始皇嬴政三十三年为桂林郡辖地。

龙胜各族自治县境地,在两汉、三国时期属荆州武陵郡郡镡成县地;

龙胜欣赏

晋至隋,属始安郡地(郡治桂林);

唐龙朔二年(662年)置灵川县,龙胜属灵川县地;五代后,晋天福八年(943年)置义宁县,龙胜属义宁县地;宋、元、明三代,龙胜仍属义宁县地。明代于义宁县城西北30里司坪置巡检司(桑江口),治理义宁县西北(今龙胜境)庶政,明末,桑江口巡检"裁汰"。

清顺治末年(1657~1161年)复置桑江司,仍属义宁县管辖。乾隆六年(1741年)将桑江司管辖的义宁县西北部置"龙胜理苗分府"(亦称龙胜厅),直属桂林府,设"理苗通判(知县职)统理全府庶政。府治在"桑江适中龙胜之地"(引自《龙胜厅志》)。并将。桑江司"移驻龙胜,改称"龙胜司",派理苗通判、义宁协副释、左营都司,以及龙胜司巡检等进驻龙胜。另增置"广南司",派右营守备进驻广南(今平等乡广南城),广南司巡检则驻瓢里(今瓢里乡之瓢里街),"龙胜"之名始载入史册。民国元年(1912年),"龙胜厅"改为"龙胜县",属桂林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仍称"龙胜县",属桂林专区。1951年8月19日,龙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改称"龙胜各族联合自治区(县级)",1955年9月改称"龙胜各族联合自治县",1956年12月改称"龙胜各族自治县",是中南地区第一个成立的民族自治县。

行政区划

1953年12月26日起,"官衙"更名为"和平"、"正威"更名为"瓢里"。

1959年6月7日起,兴安县的中禄、大新、小寨、燕满田、江柳五个大队划归龙胜县。

1959年6月20日起,兴安县两金公社的矮岭大队划归龙胜县。

1961年5月30日起,兴安县两金公社的江口、银矿、珠波、皮帽四个大队划归龙胜县。

1962年5月4日起,三门公社篦梳大队划归三江县。

1951年7月起,临桂县的庙坪乡划归龙胜县,1962年8月后,又将庙坪公社划回临桂县。

1987年9月15日,从马堤乡的16个村中,划出甘甲、洋湾、布弄、中洞、新寨、里木、从林、大湾等8个村,成立伟江乡。9月17日,从瓢里乡的23个村中,划出金坪、乐江、江口、石京、石甲、凉坪、光明、独镜、地灵、大雄、宝赠、同乐、西腰等13个村,成立乐江乡。全县共设10个乡、1个镇。

2014年1月,和平乡更名为龙脊镇,平等乡改为平等镇。

龙胜各族自治县辖5个镇、5个乡:龙胜镇、瓢里镇、三门镇、龙脊镇、泗水乡、江底乡、马堤乡、伟江乡、平等镇、乐江乡。县人民 驻龙胜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西北部,地处越城岭山脉西南麓的湘桂边陲。界于东经109°43′28″-110°21′14″,北纬25°29′--26°12′之间,东临兴安、资源县,南接灵川、临桂县,西南与融安、三江县为邻,北毗湖南省城步,西北与湖南通道县接壤。县境南北最大纵距78千米,东西最大横距60千米,全县总面积2538平方公里。县城龙胜镇与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直线距离371公里,公路里程531公里。与桂林直线距离63公里,公路里程87公里。

地貌

龙胜"万山环峙,五水分流",东、南、北三面高而西部低。越城岭自东北迤逦而来,向西南延绵而去,崇山万叠,峭壁千寻,河谷幽深,水流湍急,气势磅礴,地貌万千。全县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峰有21座,平均海拔为700~800米以上的山地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726%。全县最高点为海拔1940米的大南山,最低点为海拔163米的桑江出县处石门塘,从最低海拔至最高海拔垂直高差1777米,16度至46度以上的陡坡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72%,15度以下的缓坡仅占128%,山峰与山坡常呈阶梯状倾斜,部分地方形成悬崖峭壁。山地植被发育,森林覆盖面广,如今尚存的原始森林有花坪和西江坪两处。

龙胜梯田

龙胜全县平均海拔700米,最高峰福平包海拔1916米。最低处石门塘,海拔163米。全县为高山区,高差极大,山峰连绵,河谷幽深。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峰有21座。

水文

县境水系发达,溪河遍布,大小溪流达480余条,总长1535公里,年径流量26261亿立方米,集雨面积386765平方公里。干流桑江自东向西,其本流分南流水系和北流水系,呈树枝状分布。河流滩多,落差大,水力理论蕴藏量为4883万千瓦,可以开发2102万千瓦,已开发7837千瓦,1987年发电量1622万度。

气候

龙胜地处亚热带,属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81℃,平均无霜期314天,年降雨量1500-2400毫米。

县境气候温和,县城年平均气温18℃,最高年(1979年)年均气温187℃,最低年1984年年均气温173℃。极端最高气温395℃(1962年7月30日),极端最低气温一48℃(1977年1月30日)。每年12月至次年2月,为全年气温最低时期。3月份气温逐渐上升,但3、4月仍出现<12℃连续3~7天的"倒春寒"。7、8月份为年气温高月份,月平均气温在26℃以上。气温呈水平分布和垂直变化状。境内气温水平分布,大致自北向南逐步递增,但平等乡由于受北面大南山屏障作用。

龙胜江心洲公园 人口民族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6079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龙胜镇32598、瓢里镇14559、三门镇15531、和平乡15244、泗水乡12583、江底乡8597、马堤乡10686、伟江乡8852、平等乡24970、乐江乡17176。现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龙胜各族自治县现居境内民族达10种之多,2001年全县总人口167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75%以上。其中苗族22万人,瑶族27万人,侗族45万人,壮族33万人,汉族4万人。

2004年全县总人口16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288万人,占总人口的772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8‰,计画生育率达9918%。

经济

龙胜境内多山,重峦叠嶂,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梯田层层,森林辽阔,宜农宜林。林田之间,牧草、经济作物丰盛,可牧也可发展多种经营。但山区交通不便,工业和商业发展缓慢。

各个历史时期,工农业生产总值各年代产值均以1980年不变价换算之比值增长情况是:

清代道光年间(1821年至1850年)年工农业总产值约800万元。其中:农业760万元,占95%,工业40万元,占5%。

中华民国37年至38年(1948年至1949年)年工农业总产值17157万元。其中:农业16118万元,占939%;工业1039万元,占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31335万元。其中:农业27347万元,占8727%;工业3988万元,占1273%。

1980年工农业总产值3753万元。其中:农业2930万元,占78%,工业823万元,占22%。

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65133万元。其中:农业4362万元,占6697%,工业21513万元,占3303%。

199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644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296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16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187亿元,增长9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6亿元,增长358%,本级财政收入4420万元,有82%的行政村通车,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数字程控电话覆盖全县。

龙胜南门风雨桥

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48612亿元(现价,下同),增长168%;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56350亿元、131097亿元、61165亿元,分别增长127%、213%、126%;组织财政收入2004亿元,增长2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41168亿元,增长344%。

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749亿元,增长149%;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582亿元、1468亿元、699亿元,分别增长39%、193%、164%;组织财政收入228亿元,增长1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2173亿元。

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06亿元,同比增长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79亿元,增长449%;规模以上工业完成3296亿元,同比增长369%;财政收入完成413亿元,同比增长2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68元,同比增长1373%;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4602元,同比增长176%;金融部门各项储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为3603亿元、2157亿元,分别增长2063%、129%。

工业

200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246336亿元,增长32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1077亿元,增长405%。完成工业增加值116841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2387亿元,同比增长346%;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由上年的445%提高到47%。

实现工业总产值3544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规模企业产值2322亿元,同比增长2384%;工业增加值达到1539亿元,同比增长3348%,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8534%,占全县生产总值的4357%;工业企业入库税金1604亿元,占全县税收总收入284亿元的5648%,占全县组织财政收入32995亿元的4867%。

2012年完成工业投资1329亿元,同比增长6852%,全年工业总产值395亿元,增加值1715亿元,分别增长3015%、246%,增幅位居桂林全市前列。

农业

1999年,全县现有耕地面积198万亩,其中水田102万亩,旱地96万亩,宜果荒山荒坡地12万亩。全县农业人口145万人,农业人均耕地面积136亩,其中农业人均水田面积07亩。1999年粮食产量达606万吨,水果总面积53760亩,主要水果有柑桔、梨、板栗、月柿、白果;大牲畜饲养量30多万头,家禽年出笼57万羽,肉类总产量达8233吨。全县拥有农机总动力49519千瓦;水电装机容量218万千瓦;年出口滑石块、粉15万吨,创汇2000万美元。

2011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6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56万吨,比上年增长37%。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增效。罗汉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产值075亿元。种植西红柿、高山萝卜、茄子、辣椒等高山商品蔬菜5万亩,总产量1621万吨,产值186亿元。

2012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61万亩,粮食总产量616万吨,肉类总产量增长184%,水产品产量增长1308%。农民专业合作社增长3548%,全县累计建立专业合作社83家,有2家企业成为市级龙头企业。新增农机具3739台,全县水稻机耕水平达5969%。

社会事业

2012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人数6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4%以内。重点优抚对象补助标准稳步提高,建成五保村13个,城乡困难民众医疗救助、农村居民政策性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全年社会救助资金投入达4962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基金使用率从836%提高到945%。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719套,竣工342套。

教育

1999年,全县有完小105所,教学点198个,在校学生18899人;国中14所,在校国中生8577人;普通高中1 所,学生734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人才培训中心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在职教工2310人,正式教工1869人。

龙胜各族自治县风景

2011年投入经费1136万元保障学前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建设和平、江底、三门、马堤、伟江、乐江六个乡镇的中心幼稚园,2011年秋季学期,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74%。按照"国小集中乡镇办、国中集中县城办"的布局调整思路,经过几年努力,共投入资金2亿多元,布局调整的重点项目基本完成。

卫生

1999年,全县共有国家医疗卫生机构16家,其中县直有6家,有住院病床247张,有干部职工473人,技术人员387人,具有本科学历29人,大专学历65人,中专学历268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71人。1999年,全县有自然科学技术人员4394人,其中高级职称107人,中级职称1397人,初级职称2890人。现有各类科技示范基地21个、科技示范村33个、科技示范户2416户,1999年实施科技推广示范项目11项,举办培训班300多期,科普讲座11场次。

风景名胜

龙胜是山区少数民族自治县,自然景观独特和民族风情浓郁,不仅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县,也是广西旅游大县。2006年全县旅游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22437万人次,增长32%,实现旅游总收入1904亿元,增长47%。

龙脊梯田

龙脊梯田因山脉 如龙的背脊而得名,是广西著名风景区,始建于元朝,距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龙脊梯田景区主要分为平安壮寨梯田和金坑红瑶梯田。平安壮寨梯田有"七星伴月"和"九龙五虎"两大著名景观;金坑红瑶梯田有"大界千层天梯","西山韶乐"和"金佛顶"三大著名景观。这里的壮、瑶民族世世代代居住在青瓦木楼之中,淳朴善良。金竹壮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北壮的楷模;黄洛红瑶寨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集体长发村之最;龙脊古壮寨至今保留着许多文物古迹。

魅力龙脊 龙胜温泉

龙胜温泉位于龙胜县城东北32公里的矮岭溪边龙胜温泉,从县城乘车需40分钟可到达。温泉由地下1200米深处岩层涌出,水温在45℃-58℃之间,水中含有锂、锶、铁、锌、铜等十几种于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龙胜温泉水是优良的天然饮用矿泉水和医疗矿泉水,有关放射指标、生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水中还含有锂、锶、锌、铜等十多种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龙胜温泉共有16股热泉,组成上下两个泉群,总流量612立方米/秒,恒温60C。整个龙胜温泉泉池有20多个。

龙胜温泉 花坪

花坪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临桂两县交界处,总面积151333公顷,其前身为桂林地区广福林区,1960年被广西区批准为保护区,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珍稀孑遗树种银杉和典型常绿阔叶林带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花坪自然保护区是珠江源头,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957年5月6日,花坪最早发现"植物熊猫"--银杉。花坪自然保护区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银杉数量最多的地区。

民族风情

龙胜各族自治县居住着苗、瑶、侗、壮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6%,"无山不瑶,无林不苗,无垌不侗,无水不壮"生动地概括了龙胜少数民族的基本分布情况。

1 "红衣节

"红衣节"是龙胜红瑶同胞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在这一天,红瑶同胞与其它各民族人民欢聚一堂,进行文化和贸易交流。

"红衣节"定于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举行,"红衣节"的内容有女子抢花炮,瑶、苗、侗、壮等少数民族歌舞表演和瑶族妇女长发比赛等。其中,女子抢花炮是在原有的抢花炮活动中发展而来的,是该县的首创活动。龙胜"红衣节"已被自治区定为全区民族旅游节庆活动之一。

2 白面瑶寨

白面瑶寨位于离龙胜温泉六公里处的公路边,35户红瑶村民居住在这里。寨边枫木参天,寨门有清代寨规石碑,寨前矗立的"红瑶柱"是瑶民图腾崇拜。村民人人皆会山歌,热情好客。歌舞项目有:顶竹杠、背新娘、长鼓舞、长发梳妆等。

3 三门瑶寨

位于龙胜温泉10公里处,村寨依山傍水,民风淳朴,这里集瑶族自然生态、文化生态与经济生态为一体,在这里可以目睹和体验种桑、养蚕、人工织布及瑶族刺绣。

4 细门瑶寨

细门瑶寨位于龙胜至温泉的路上,距龙胜温泉8公里,是一个古老的瑶族村寨,寨前梯田如盘龙缠绕。瑶族古老的民族歌舞和浓浓的珍珠油茶是款待宾客的佳品。歌舞节目有:彩群舞、打糍粑、长鼓舞、送新娘等。

龙胜细门瑶寨

5 黄洛瑶寨

黄洛瑶寨位于龙脊景区境内,是龙脊十三寨中唯一的瑶族村寨,居住着清一色的红瑶族。自古红瑶妇女有储长发的传统习惯,全村60户人家中,头发长达一米以上的有60名,最长的达19米,获得"吉尼斯群体长发之最"

歌舞节目有:长发表演、红棍舞、伞舞等。

6金竹壮寨

金竹壮寨位于龙胜县和平乡龙脊景区境内,距县城约17公里,因金色的竹林而得名。金竹壮寨是典型的壮族村寨,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壮寨的楷模。金竹壮寨为旅游团队接待定点村寨,歌舞项目有:竹邦舞、狮公舞、板鞋舞等。

名优特产

作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龙胜植被完好,无污染,绿化率高达764%,全境像一个大的森林公园。龙胜的茶油、椪柑、南山梨、茶叶、猕猴桃、香菇、木耳、罗汉果、辣椒、苡米等土特产久负盛名,均系无公害天然绿色产品。

1 龙胜椪柑 龙胜椪柑是柑桔中的上乘品种,多次获广西优质果品奖,并获中国农业产品博览会银质奖,以外观美、保鲜期长等优点而著称,年产量2万吨以上,鲜果收获期为11月份,保鲜供货期12月至次年3月份。

2 南山苹果梨 是龙胜选育推广的特优水果,产于海拔800~1500米高山地带,由于这里早晚温差大,果子肉嫩无渣,特别脆甜,为梨中的珍品。南山梨8月份成熟,年可供货150吨。

3 茶油 是中国主要食用植物油之一,油而不腻,龙胜现已建成22万亩油茶基地,是广西主要的茶油产地之一,年可供茶油1500吨以上。生产期1--3月份。由于耐贮存,全年可以供货。

4 龙脊茶叶 主要产于龙胜龙脊旅游区云雾山中,是中国28大名茶之一,是清代的贡品茶。该茶含人体所需多种微量元素,以清醇芳馨著称,年产量5吨,全年可供货。

5 香菇 香菇有"植物性食品顶峰"和"素中之荤"的美称,除食用外还可入药。香菇营养价值较高。年产鲜菇450吨,干菇30吨以上。以春冬为旺产期。

6 龙脊辣椒 种植于500--800米高海拔区,主要产于著名的龙脊梯田景区一带云雾山中,辣椒皮厚籽多,辣香味纯,为独特的饮食佐料佳品。年产鲜货150--200吨,干货25吨,鲜货产期为11月份。

7 竹笋 又称龙角菜,"山野大素"之一,新鲜竹笋清甜脆嫩,具有独特的山野自然风味,是食品学家极力推荐的一种保健食用山菜。龙胜盛产各种竹类,其中毛竹、冬笋和摆竹笋产量最大,已建成11万亩笋竹两用林基地,年产鲜笋15万吨。

8 蕨菜 又称凤爪菜、吉祥菜,"山野大素"之一。是一种味道鲜美的纯天然山菜。经科学认定,蕨菜含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粗纤维、铁、钙和多种维生素,其含量是一般蔬菜的几倍至十几倍。

9 苡米 又名六谷米,是制作清凉饮料之佳品,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糖份,有去湿补脾、健胃、利尿、消热等功效。是龙胜传统出口商品之一,远销东南亚各国,年可供货60吨。

10 八珍杨梅、红薯果脯(蜜饯系列) 采用龙胜山区盛产的野生杨梅和品质优良的本地红薯,运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精制而成,不含任何添加剂,产品色泽晶亮,年产鲜杨梅果脯10吨,干果脯5吨,红薯果脯20吨。

11 龙绿牌脱水蕨菜、脱水竹笋、脱水南山萝卜 年产量100--150吨。

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广西少数民族有11个,分别为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族。

壮族:主要聚居在桂西、桂中,即南宁、柳州、百色、河池、贵港、防城港等市。

瑶族:主要居住在山区,形成“岭南无山不有瑶”的分布局面,其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聚居千人以上的有60个县(市),其中都安、大化、巴马、富川、恭城等自治县地较集中。

苗族:主要居住在融水、隆林、三江、资源、龙胜、环江、西林、南丹等县。

侗族:主要分布在三江、龙胜、融水等自治县。

仫佬族:主要分布在罗城、宜州、柳城等县(市)。

毛南族:主要分布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回族:主要居住在桂林、柳州、南宁、百色4市及临桂、灵川、鹿寨、永福、宜州、北流等县(市)。

彝族:主要居住在隆林、那坡等县。

水族:主要散居在南丹、宜州、融水、环江、河池、都安、来宾等县(市)。

仡佬族:主要散居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长发、克长、者浪、岩茶、蛇场等乡。

广西少数民族分别为: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族。壮族是广西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南宁、柳州、崇左、百色、河池、来宾6市。靖西市是壮族人口比重最高的县级行政区,达到997%。汉族在各地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南部沿海及桂东地区。瑶族主要居住在金秀、都安、巴马、大化、富川、恭城6个瑶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除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除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其余55个法定民族均是少数民族。

广西的少数民族

广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广西除了汉族以外,还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分别为: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族。

壮族是广西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南宁、柳州、崇左、百色、河池、来宾6市。靖西市是壮族人口比重最高的县级行政区,达到997%。汉族在各地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南部沿海及桂东地区。瑶族主要居住在金秀、都安、巴马、大化、富川、恭城6个瑶族自治县。

苗族主要分布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和隆林、龙胜、三江、南丹、环江、资源等县(自治县),其中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族人口最多,约占全自治区苗族人口的40%。侗族主要居住在三江、龙胜、融水3个自治县,其中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人口最多。

仫佬族主要居住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散居于宜州、忻城、环江、融水等县(自治县、市)。毛南族主要聚居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回族主要居住在桂林、柳州、南宁、百色等市及临桂、灵川、鹿寨、永福等县。京族主要居住在东兴市江平镇。

彝族主要居住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和西林、田林、那坡等县。水族主要散居在南丹、宜州、融水、环江、都安、兴安、河池市金城江区等县(自治县、市、区)。仡佬族主要居住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及田林、西林等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首府南宁市,位于中国华南地区。广西自古属于汉地十八省,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唐为岭南西道,宋时改为广南西路,元设置广西行中书省,为广西建省之始。

少数民族民居

(一)、西南少数民族盛行的干阑住屋民居

干阑住屋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区,为傣族、景颇族、壮族等的住宅形式。

干阑是用竹、木等构成的楼居。它是单栋独立的楼,底层架空,用来饲养牲畜或存放东西,上层住人。这种建筑隔潮,并能防止虫、蛇、野兽侵扰。

傣家竹楼由十根柱子支撑,铺以楼板竹篾,用编织的草排盖顶,带有栏杆、走廊,美观别致。永宁纳西族的楼房为木质结构,中央住人,也是经堂、休息的处所。崩龙族矮脚竹楼分前厅后厅,以竹篱笆隔开,男人住前厅,女人住后厅,前后厅各有火塘。景颇族竹楼以长脊短檐式屋顶为特色。壮族的“麻栏”则比较接近木构建筑。

广西三江的侗寨也有楼房,全部木结构,有外廊式小楼,也有连幢的大楼,可供若干房共同居住。唯有瑶族的竹楼,楼下住人,楼上储粮食杂物,畜厩不在楼内,而在楼后。白族的楼房,以坐西朝东为正向,三间为普遍,布局平均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有院落,人居室和厨房、畜圈分开,人亦住楼下,中间一间为堂屋,接待客人。布朗族的竹楼十分简单,用竹片编成,茅草盖顶。楼上,中央设火塘,火塘边吃饭、待客,四周安置床位。

1)、侗族鼓楼

每逢节日,侗寨男女老幼便欢聚在鼓楼前“踩歌堂”或看侗戏。夏天,人们到鼓楼聊天乘凉;冬天,大家围坐在火炉边讲故事。鼓楼至今仍是侗家人议事、休息和娱乐的场所。鼓楼是侗族人民的标志,也是侗族人民团结的象征。

侗族民间有"建寨先楼"之说。每个侗家至少有一座鼓楼,有的侗寨多达四五座。过去鼓楼都悬有一面牛皮长鼓,平时村寨里如有重大事宜,即登楼击鼓,召众商议。有的地方发生火灾、菲盗、也击鼓呼救。一寨击鼓,别寨应声,照此击鼓。就这样,一寨传一寨,消息很快就传到深山远寨,鼓声所及,人们闻声而来。因此,侗家人对鼓楼,长鼓特别喜爱。侗寨鼓楼,外型象个多面体的宝塔。一般高20多米、11层至顶,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撑。楼心宽阔平型,约10平方米见方,中间用石头砌有大火埚,四周有木栏杆,设有长条凳,供歇息使用。楼的尖顶处筑有葫芦或千年鹤,象征寨子吉祥平安,楼檐角突出翅起,给人以玲珑雅致,如飞似跃之感。

建於清初,距今有300年历史的贵州从江增冲鼓楼为宝塔形,双葫芦顶,楼高25米,占地面积160平方米。内有四大柱,每根直径为08米,高15米,每柱之间距离为36米,构成高耸的锥形方架,为鼓楼的栎梁骨干部分。距内四大柱的外围3米处,竖有8根高35米的支柱,将四大柱团团围住,并以穿枋与内四柱相连,呈辐射形状。再叠上数层,每层则用8根短瓜柱层层叠竖,依内四柱将穿枋逐层缩短,紧密衔接,竖到第11层。四大柱的上面即第11层的上面,另立有两层八檐八角的伞顶宝塔,为鼓楼的顶部。

2)、傣族竹楼

傣族人住竹楼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顾名思义,竹楼是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西双版纳是有名的竹乡,大龙竹、金竹、凤尾竹、毛竹多达数十种,都是筑楼的天然材料。

传统竹楼,全部用竹子和茅草筑成。竹楼为干栏式 建筑,以粗竹或木头为柱椿,分上下两层。下层四周无遮栏,专用于饲养牲畜家禽,堆放柴禾和杂物。上层由竖柱支撑,与地面距离约5 公尺左右。铺设竹板,极富弹性。楼室四周围有竹篱,有的竹篱编成各种花纹并涂上桐油。房顶呈四斜面形,用草排覆盖而成。一道竹篱 将上层分成两半,内间是家人就寝的卧室,卧室是严禁外人入内的。外间较宽敞,设堂屋和火塘,既是接待客人的场所,又是生火煮饭取暖的伙房。楼室门外有一走廊,一侧搭着登楼木梯,一侧搭着露天阳台,摆放着装水的坛罐器皿。

傣家人的习惯进屋都要脱掉鞋子,光脚踩在竹席上 ,天长日久竹席就变成亮锃锃的。当人们步上木梯,坐在金**的篾席上,喝着主人送来的茶水或米酒,眺望着窗外绿茵茵的油棕、椰子和香蕉树,听着鸟儿的歌声 ,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傣族喜欢独家独院,当孩子成人娶亲,便有新的院落出现。谁家建造新竹楼,全寨子的人都会来帮忙,送 草排,赠青竹,来帮工。因此建房速度相当快,一幢楼一两天即可竣工。新楼落成,男女老幼前往祝贺。傣族人民喜爱的“赞哈”,更是以自己的歌声,祝福主人迁入新居后的美满生活。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竹楼也在演变进化。不少竹 楼已不是全竹结构了。有的用木板作墙铺地,有的用砖块砌墙,有的屋顶已不用茅草而用油毡,青瓦或铁皮铺成。楼下不再饲养畜禽,只供堆放杂物。室内的陈设,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彩电、录音机、音响等家用电器,已习以为常。

(二)、藏族碉房

碉房是中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以及内蒙部分地区常见的居住建筑形式。当地并无专名,外地人因其用土或石砌筑,形似碉堡,故称碉房。碉房一般为2~3层。底层养牲畜,楼上住人。过游牧生活的蒙、藏等民族的住房还有“毡帐”,这是一种便于装卸运输的可移动的帐篷。

从《后汉书》的记载来看,在汉元鼎六年(公元111年)以前就有存在。这是一种用乱石垒砌或土筑的房屋,高有三至四层。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碉房的名称至少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

藏族民居的墙体下厚上薄,外形下大上小,建筑平面都较为简洁,一般多方形平面,也有曲尺形的平面。因青藏高原山势起伏,建筑占地过大将会增加施工上的困难,故一般建筑平面上地面积较小,而向空间发展。西藏那曲民居外形是方形略带曲尺形,中间设一小天井。内部精细隽永,外部风格雄健,高原的日光格外强烈,民居处于一片银色中,显得格外晶莹耀眼。

藏族民居在处理住宅的外形上是很成功的。因为简单的方形或曲尺形平面,很难避免立面的单调,而木质的出挑却以轻巧与灵活和大面积厚宽沉重的石墙形成对比,既给人以称重的感觉又使外形变化趋向于丰富。这种做法不仅着眼于功能问题而且兼顾了艺术效果,自成格调。

(三)、蒙古包

在中国西北部蒙古族住的毡帐称“蒙古包”,是用木枝条编成可开可合的木栅做壁体的骨架,用时展开,搬运时合拢。小型的毡帐直径为4~6米,内部无支撑,大型的则需在内部立2~4根柱子支撑。毡帐的地面铺有很厚的毡毯,顶上开天窗,地面的火塘、炉灶正对天窗。

(四)、新疆维吾尔族民居——“阿以旺”

这是新疆维吾尔族的住宅形式。这种房屋连成一片,庭院在四周。带天窗的前室称阿以旺,又称“夏室”,有起居、会客等多种用途。后室称“冬室”,是卧室,通常不开窗。住宅的平面布局灵活,室内设多处壁龛,墙面大量使用石膏雕饰。

四、特殊的住宅形式——水上民居的“舟居”

瓜岭古村寨是广州惟一建在水上的清代建筑民居,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2003年发现后被广州市立为内控历史文化保护区。

增城瓜岭村寨是典型的岭南水乡风格。水道、荔枝林、碉楼、祠堂、民居的布局在战乱时代,有战略性意义,水道环绕全村,起到护村的作用,岸边有全村最高的建筑碉楼(相当于现在9层楼高),可以观察远方的敌人;对岸有生长上100年的荔枝林,相当茂密,丰收的季节,场面应该十分热闹;民居在村的最中央,祠堂以及大型的建筑成一字摆开在水道的岸边,能防御外敌入侵,起到保护村民的作用。

此外,中国还存在不少比较特殊的住宅形式。到了近现代,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居民多居住在楼房里。且用于居住的楼房样式不断变化更新,楼层也有不断增高的趋势。

III中国南方和北方民居的代表——皖南民居和山西民居

----- 本文于2006年6月发表在<<语文报>>(文综版)上

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0)龙吉忠

在中国民居中,皖南民居和山西民居齐名并列,一向有“北山西,南皖南”的说法,明清时期,深居内陆的晋商、徽商勤俭自强、诚信经营而富甲海内。在家乡修建的深宅大院,成为中国民居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

资源七月半河灯歌节 农历七月半河灯歌节(七月十三日―十五日)

  地点:资源县城

内容:农历七月半河灯歌节,历史悠久,是当地民间一年一度民族风俗传统节日。每到七月半,以唱歌放灯寄托缅怀先人,消灾避祸的情思。人们自发携灯,沿河漂放,夜幕下灯光辉煌,形成“万盏河灯漂资江”壮景。节庆期间,地方特产、民间小吃琳琅满目,经贸洽谈,形势多样,有顶竹竿、舞狮、舞龙、大象拔河、斗鸡、斗羊、羊鸟等古朴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七月半”莅临资源县城可饱览桂北山区的乡土民情。

距桂林市100公里的龙胜,是瑶、侗、壮、苗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有著名的龙脊梯田。桂林市临江路两江口,又建有漓江民俗风情园,将瑶、侗、壮、苗族的文化、艺术、民俗、歌舞、餐饮汇聚一体,在欢歌中体验民族风情,令人留连忘返。

“踩月亮”(亦称走寨)、“游方”(又叫赶坡会)、“对歌十八规”是苗族人表达情感的方式。 瑶族的传统舞蹈长鼓舞(又称黄泥鼓),舞姿优美,鼓影纷飞。侗家的“月也”联欢,丰富多采,气氛浓郁;瑶家的“打油茶”有客必敬情谊深;

龙胜县,全称龙胜各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信息,全县总人口160796人,现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二十六个少数民族分布。

广西民族的简介

广西民族的简介如下:1、广西民族种类广西世居民族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另有满、蒙古、朝鲜、...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