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夏、北宋、金。统一、建立、灭亡、建立民族和他们与北宋各签订的合约的名字和时间。今天晚上就要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8浏览:2收藏

辽、西夏、北宋、金。统一、建立、灭亡、建立民族和他们与北宋各签订的合约的名字和时间。今天晚上就要,第1张

  辽(公元907年~1125年)或称辽国、契丹,是中国五代十国及北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辽国原名契丹,后因其居于辽河上游之故,遂称辽。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47年定国号为“辽”,983年曾复更名“契丹”,1066年恢复国号“辽”,1125年为金国所灭。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1218年被蒙古汗国所灭。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十二月,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大军深入宋境。萧挞凛攻破遂城,宋廷朝野震动,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因同平章事(宰相)寇准、毕士安坚持,无奈亲至澶州督战。双方于十二月初达成停战协议,宋廷方面由曹利用负责与萧太后谈判。于次年初与辽订立和约。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盟约缔结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因澶州又名澶渊,遂史称“澶渊之盟”。

  北宋朝(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的时代,与南宋合称两宋。

  重和元年(1118年)春,宋徽宗派遣使节马政自登州渡海至金。双方商议两国共同攻辽,北宋负责攻打辽的南京和西京。灭辽后,燕云之地归宋,过去宋朝给辽国的岁币改缴金国。此即为海上之盟。但宋朝军队却被打得大败。最后金兵掠去燕京的人口,并克扣营、平、滦三州。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分两路南下攻宋。赵佶吓得立刻传位其子钦宗赵桓。钦宗患得患失,在战和之间举棋不定。后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启用李纲来保卫东京。虽然一度取得了胜利,但是金朝并未死心,二度南下。靖康元年(1126年)九月,太原沦陷。十一月,开封外城沦陷,金军逼迫钦宗前去议和。闰十一月卅日,钦宗被迫前去金营议和,三日后返回。金人要求索要大量金银。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六日,钦宗被废,贬为庶人。七日,徽宗被迫前往金营。金朝另立张邦昌,建立一个名为“大楚”的傀儡政权。徽钦二宗被金人掠到五国城,史称靖康之耻或靖康之祸。徽宗被封为昏德公,钦宗被封为重昏侯。最后两人客死异乡五国城。北宋灭亡

  西夏是指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于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

  1032年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继夏国公位,开始积极准备脱离宋。他首先弃李姓,自称嵬名氏。第二年以避父讳为名改宋明道年号为显道。开始了西夏自己的年号。在其后几年内他建宫殿,立文武班,规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军名,创造自己的民族文字(西夏文)。公元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 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1227年,西夏为蒙古(元)所亡。

  金朝(1115年-1234年),或称大金、金国,是位于今日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创建人为金太祖完颜旻,国号金,建于1115年,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后迁都中都,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天兴三年(1234年)时灭于蒙古与南宋联合进攻,共经历9位帝王。

  1234年蒙古灭金

  我自己整理的,有中国古代各个王朝的起讫年份及疆域图。你有兴趣的话下载看看喽。

  http://wenkubaiducom/view/12de4c0216fc700abb68fce0html

文/高俊明

      历史上盐山县有多少位进士?他们的科举名次是多少?都任过何职?……本文根据有关方志的记载并查阅一些历史资料,系统整理了一下。为了便于读者了解本文中相关的朝廷机构设置及官职,文后做了必要的注释。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的称号。进士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明、清时代还有“明通进士”之设。据《清通典选举》载:清雍正五年,准会试落卷内拣选文理明通者引见以教谕⑴即用。嗣于乾隆二年、十年、十九年俱照此举行,于正榜外另悬二榜,谓之“明通榜”。其取之士称明通进士。

      据现有史料记载,宋、明、清三个朝代,盐山全县得中进士者共49人,正式进士48人,明通进士1人。现对盐山历代进士简介如下:

      一、宋代,1人。索湘:字巨川,沧州盐山人。宋开宝六年(973)中进士,授官郓州司理参军⑵ ,后历任河北转运副使、右谏议大夫、户部使⑶。

      二、元代,(现有史料未查到)

      三、明代,13人。

      1、王翱:字九皋,明代名臣。永乐十三年(1415年)乙未科进士,二甲第一名,官至吏部⑷尚书,太子太保,谥忠肃。

      2、曾会:明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年科进士,二甲第三十三名。官至衢州府知府、福建参议⑸。

      3、王竖:天顺元年丁丑科,三甲第九名,官至户部郎中⑹。

      4、王铉:成化五年己丑科,三甲第一百三十五名。官至湖广按察司副使⑺。

      5、张镛:成化五年己丑科,三甲五十五名,官至监察御史⑻。

      6、王显道:弘治十五年壬戌科,二甲六十四名,官至福建盐运司同知⑼。

      7、张绶:弘治十八年乙丑科,二甲六十四名,官至户部主事⑽。

      8、冯惠:嘉靖八年己丑科,三甲一百八十七名,官至太仆寺少卿⑾。

      9、曹梅: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二甲四十五名,官至南京户部郎中⑿。

      10、郑继芳:万历三十六年戊戌科,三甲二十八名,官至浙江巡按御史⒀。

      11、姜应龙:崇祯十年丁丑科,三甲七十四名,官至山东阳信知县。

      12、孙玮:崇祯十年丁丑科,明通进士,隐而不仕。

      13、王文栋:崇祯十六年癸未科,三甲一百八十名,官至山东莱芜县知县。

      四、清代进士,35人。

      1、褚士升:顺治三年丙戌科,三甲一百一十二名,官至河南通许县知县。

      2、韩重辉:顺治三年丙戌科,三甲二百六十四名,官至河南荣泽县知县。

      3、常自牧:顺治三年丙戌科,三甲第十三名,官至湖广郴州知州。

      4、赵奋霄:顺治十二年乙未科,三甲二百二十七名,官至江苏丹徒知县。

      5、刘振基:顺治十五年戊戌科,三甲一百八十六名,官至南城兵马司指挥⒁。

      6、邵浺:顺治十八年辛丑科,三甲七十二名,官至陕州知州⒂。

      7、朱爚南:康熙三年甲辰科,三甲一百二十五名,官至广东博罗县知县。

      8、赵炯:康熙三十年辛未科,三甲三十一名,官至广西来宾县知县。

      9、赵尔孙: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三甲七十八名,官至翰林院检讨⒃。

      10、赵温:雍正元年癸卯科,三甲一百四十四名,官至四川剑州、邛州知州。

      11、赵履亨:雍正十二年癸丑科,三甲一百六十二名,官至井陉县训导⒄。

      12、赵东秀:乾隆十七年壬申科,三甲一百四十一名。

      13、尹元龙:嘉庆十三年戊辰科,三甲三十四名,官至福建海澄县知县。

      14、孙敏浦:嘉庆十三年戊辰科,三甲一百零九名,官至安徽婺源、来安县知县。

    15、杨恒占:嘉庆十六年辛未科,三甲第六十六名,官至山西襄陵县知县。

      16、孙鹏九:嘉庆二十二年丁丑科,二甲第八十九名,官至国子监助教⒅。

      17、孙述庭:嘉庆二十四年己卯科,三甲第一百一十八名,官至山东即墨、寿光县知县。

      18、王庆元:会试第一名(会元),道光六年丙戌科,二甲一百零三名,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

      19、刘庆凯:道光六年丙戌科,三甲八十七名,官至泰安、武定府知府。

      20、孙葆元:道光九年己丑科,三甲第二十三名,官至兵部尚书,咸丰帝师,诰授光禄大夫。。

      21、李学殖:道光十六年丙申科,二甲第四十名,官至山东莱州府、陕西孝义厅同知⒆。

      22、赵培之: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科,二甲第二十六名,官至陕西永寿县知县。

      23、赵文瀛: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科,三甲第四十八名,官至河南西华县知县。

      24、孙鸣珂: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二甲第六名,官至江西道监察御史,四川夔州知府,河南归德知府。

      25、李桂林:咸丰十年庚申科,二甲第六十名,官至礼部精膳司主事。

      26、傅维弼:同治元年壬戌科,二甲第五十名,官至山东朝城县知县。

      27、崔澄寰:同治四年乙丑科,三甲第七十名,官至山西隰州知州。

      28、孙承烈:同治七年戊辰科,三甲第五十八名,官至吏部员外郎⒇、直隶印结局管局官。

      29、李念兹:光绪二年丙子科(《盐山新志》误为同治十三年甲戌科),三甲第四十九名,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四川雅州府知府、浙江湖州府知府。

      30、潘江:光绪二年丙子恩科,二甲第一百零一名,官至广西府知府。

      31、高第甲:光绪三年丁丑科《盐山新志》误为光绪二年丙子恩科),三甲第一百一十名,官至户部员外郎。

      32、姜子珍:光绪十二年丙戌科,三甲第十三名,官至户部郎中。

      33、刘若曾:光绪十五年己丑科,二甲第三十四名,官至法制院院使(21)、直隶民政长官。

      34、唐烜:光绪十五年己丑科,二甲第九十四名,官至刑部主事、大理院推事(22)。

      35、崔炳炎: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三甲第七十四名,官至广东潮阳知县。

      盐山历代进士中,赵姓8名、孙姓7名、王姓6名、李刘两姓都是3名、张姜崔三姓都是2名,索、曾、曹、郑、褚、韩、常、邵、朱、尹、杨、潘、高、唐、冯、傅每姓各1人。

注:

(1)明清时代县设“县儒学”,是一县之最高教育机关,内设教谕一人,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长。

(2)宋代的官职,掌管刑讼审,为从九品。

(3)北宋设三司(盐铁﹑户部﹑度支)使﹐总管国家财政,成为仅次于中书﹑枢密院的重要机构﹐号称“计省”﹐三司的长官三司使被称为“计相”﹐地位略低于参知政事。

(4)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

(5))明代于布政使下设左、右参议,从四品,分守各道,并分管粮储、屯田、清军、驿传、水利等事。

(6)郎中,郎中属员外级, 就是分掌各司事务,正五品,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

(7)按察副使:佐按察使之官。为仿汉刺史制设立,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正四品官职。

(8)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前代所设御史台为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下设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又依十三道,分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专事官吏的考察、举劾。监察御史则为都察院直接行使监察权的骨干专职官吏。既受都察院的管辖,又可以不受都察院的统制而独立行事,有事可单独进奏天子。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在明朝监察御史是正七品。

(9)盐运司,官署名,掌管地方盐务。盐运司同知,为从四品官。

(10)户部中下层官员,正六品。

(11)太仆寺,掌皇帝的舆马和马政,太仆寺最高长官为太仆寺卿,从三品,属官有太仆寺少卿2人,正四品。

(12)明清六部以下设司,司设长官郎中,正五品

(13)明清两代中央政府均设有监察机关即都察院。监察御史如奉命巡按地方即为巡按御史,正七品。

(14)北京分设五城兵马司。即中、东、西、南、北五城兵马指挥司,正六品衙门。各设指挥1人,副指挥4人,吏目1人。负责治安、火禁及疏理泃渠街道等事。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卫戍区及公安局。

(15)明、清以知州为正式官名,为各州行政长官,从五品。

(16)翰林院检讨,官名,掌修国史、记载皇帝的起居生活、进讲经书以及草拟册立、制诏等文。检讨与侍读、侍讲,修撰、编修和庶吉士同为翰林院所属职官,统称翰林,位次编修,从七品。

(17)训导,学官名。 明清府、州、县儒学的辅助教职。《清史稿·职官志三》:“儒学:府教授、训导,州学正、训导,县教谕、训导,俱各一人。”在清朝之位阶约为从七品,主要负责教育方面的事务。

(18)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国学”,内设祭酒、司业、助教等,助教为从八品。

(19)同知为知府的副职,正五品。

(20)员外郎是清代中央六部的一个官职。六部中下设不同职能的清吏司,各司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从五品。

(21)机构名。宣统三年(1911) 责任内阁所辖机构之一。其职官有院使、副院使各一人,其职掌为编纂法规,修明法令,审查复核各部所拟法律命令,解释现行法令及统一各项法制等事。

(22)大理院,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大理寺为大理院。置正卿、少卿为主官,下有刑科、民科推丞各一人,推事二十五人,其职权为解释法律,监督各级审判,并为最高级的审判机关。大理院推事为正六品。

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金国的兵马又大举南下,直奔扬州。宋高宗异常恐惧,仓惶南渡。金人的战略目标非常明确,活捉南宋开国皇帝赵构。

宋高宗南京而下,自镇江、杭州、明州(今浙江宁波),直至乘船逃入波涛汹涌的大海避难。

在《宋史》中记载,南宋的君臣逃入海上以后,女真人不敌宋军船只。

而《宋代宫闱史》则从一个侧面描述了女真人当时水战的情况:

在舟山海面,金兵袭御舟,赵构后来的皇后吴氏,挽弓搭箭射杀好几名金兵,使得金兵惊惧,宋朝的水兵便急忙开船入海。

吴氏对赵构说:"只是方才看那金人的驾驶船只,势如奔马,可见敌善乘马,不惯乘船的话也是假的。"

一、金兵渡长江

金兀术攻占杭州后,派遣他的部将,领四千精骑急追赵构,这股金兵进军速度极快,从他们的战绩看,金兵即精于骑射,又能泛舟出海。

逃亡海上魄散九霄的南宋君臣才稍微安定,金兀术便派出这批女真将士,利用抢夺征集来的战船,经舟山出海,不畏艰险继续追击宋皇帝的船队。

在海上航行300余里后,遇到南宋的将领张公裕,全力率领水师出兵阻击,金兵舟小力弱,无法抵敌,连忙逃回明州。

漂泊温州与台州海面上的高宗君臣们才逃过一劫。

南宋的大臣吕颐浩在建议宋高宗航海逃避前预测:"江、浙地热,敌亦不能久留,俟其退去,复还二浙。"

金国的将领完颜宗弼的大军在南宋军民的抗击下,遭遇到各种困难,最终也只能北撤。

韩世忠夫妇与金军相持黄天荡四十八日之久。

金兀术在将领的的建议下,一夜疏通河道,将火箭射向宋军,宋军的船队瞬间起火自焚,火光蔽天,宋军跳海而亡者不计其数,海面一片哀嚎,金兀术趁乱后带兵北返。

二、女真破辽军

但其实由于女真各部落所居地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

曷懒路女真人是以渤海遗民为主,他们不堪契丹人的奴役和勒索,避居于长白山至日本海边。

曷懒路女真人所需的生产、生活物资有很大一部分需要从海中获取。因此,生活在这里的女真人该是善使船、击水之人。

北宋中期,女真人一直在日本海上捕渔采物,经常驾船到高丽和日本沿岸劫掠。

金立国后,军帅完颜忽刺古上报:"往者多捕海狗、海东青、鸦鹘于高丽之境。"

所以,金兀术派出阿里、蒲卢浑两将追击赵构入海,是有原因的。

一是此两将是居于海边曷懒路女真人,他们不但懂水知水,二人之前的辉煌战绩都和水有关;二是他们部族同女真本部融合的较早,非常值得信赖。

他们也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公元1128年,阿里在梁山泊打击败宋军船只一万多艘。随后,宋义军攻打范县被击败,金军获船七百艘。等到了长江,又连破宋兵,获舟二百艘。

而斜卯阿里的副将乌延蒲卢浑,是曷懒路乌古敌昏山人,也是金国擅长水战的将领,金海陵王时率金国水师进攻南宋。

渤海国几与李唐相连,他们积极学习唐朝的制度、文化、科技,是一个高度汉化的国家。

金水军的人员在初期以女真族为主,金军进入两淮和沿江地区,遇到复杂的情况,为了增强航船能力,吸收了少量其他民族,如渤海、奚和汉儿,宋人参加极少。

金收国二年(1116)闰正月,渤海人高永昌聚众占据东京(今辽宁辽阳),意图恢复渤海国。

同年五月,高永昌兵败,逃命于渤海国,女真派遣兀室、讷波渤堇以及三千骑乘胜追击,将其斩之,渤海故地尽归女真。

渤海先降,所以女真多用渤海人

黄天荡之战中,参战的金国将领,还有一位久居辽海地区的渤海族遗裔高彪,他在出河店之战曾代父从军,后随父归降女真,从灭辽攻宋。

南下攻宋,他随完颜宗弼袭宋高宗至杭州。

天会八年(1130年)二月,金人自临安北撤,快到黄天荡(今南京东北)的时候,三十余艘宋军战舰逼近南岸。

一艘载有二百余名宋军的战舰冲在前面,高彪看战舰将至,用飞钩拽住船舷,率领数十名勇士,跳上宋船,斩杀大部分宋军,其余宋军也被迫跳水。

天会十二年(1134年),高彪又随完颜宗弼进攻和尚原、仙人关,高彪与斜卯阿里监护水运。

宋军用以舟师阻断了亳州河路,高彪率军击败宋军,追杀六十余里,生擒宋将萧通。

四、女真另寻出路

曷懒路的东女真人传承了渤海国的造船和航海技术。由于渤海亡国,他们的造船技术停滞不前,使用海船通商通使的辉煌已经过去。

女真人航海史按大致可分成3个时期:北宋初期、中期和末期。

1初期献贡马

北宋初年,女真人希望打破辽国的围剿,加强和中原王朝政治、经济上的联络,开始向中原上供名马,同时开战卖马的生意。

女真人去北宋卖马,通过的道路是渤海外交故道"朝贡道"。

为了同女真贸易,北宋免除登州沙门岛居民租赋,令专治舟渡女真所贡马。

2中期的海盗

五代北宋初袭扰辽地被绞杀后,女真应对不了来自辽国的挤压,况加之水旱,民以日困。

女真的眼光穿越长白山,投向海洋 ,他们开始海盗式袭扰高丽和日本海岸。

公元1019年,女真人乘坐大船50艘,从图们江口出海。他们沿朝鲜半岛东岸航行,袭击日本对马和壹岐岛,侵入九州沿海。

3末期的“海上之盟”

自北宋初年,女真尝泛海至登州卖马,到了北宋徽宗年,故道虽存,久闭不通。

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七月,金国境内苏州有高药师等汉人,"以大舟浮海,欲趋高丽避乱",而大风竟把船刮到了宋朝的驼基岛。

北宋得知女真已经开始大举进攻辽国,宋徽宗开始派人下海。

政和八年(1118年)四月,历尽千险的马政见到阿骨打,金国派遣渤海人李善庆带上国书和同马政等人一起去大宋。

经过宋金两国使臣频繁跨海商议,公元1120年,两国在登州达成了“海上之盟”。

说到北宋,给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孱弱”,除了宋太祖赵匡胤之外,其余皇帝都是昏聩无能、重文轻武、毫无血性,对外作战一直都是败多胜少,随后就是割地赔款,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宋朝缺马,北方没有屏障,辽国一个冲锋就能兵临开封府城下。

大家都知道,在冷兵器时代作战,战马是决定战争胜败极为重要的因素,谁拥有战马资源越多,马匹的品质越高,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北宋在与辽和西夏的对峙中,其强大的骑兵都给北宋的边防带来极其严重的威胁,北宋政府要建立一支能够与其对抗的骑兵,首要任务是要保证有充足的马源,为了改善缺马的局面,北宋历代统治者对马政建设都做出了诸多努力和新的尝试,其中既有对前代的继承又有自身的创新。

北宋设置的养马机构,运转及职责

北宋统治者为了养好马,一共设置了三个机构,太仆寺、群牧司和驾部。

1、太仆寺

太仆寺的最高长官为太仆卿,太仆卿下面设有少卿、丞、主簿各一人,主要工作是记录京师及诸坊监的牧马数量、饲养管理、病马治疗和制定赏罚标准对官员政绩进行考核赏罚。太仆寺并非一直具有管理监牧事务的权力,在咸平三年设群牧司之后,太仆寺的这一权力,即转移给群牧司。这时太仆寺的职责就只剩下掌管宫廷中皇帝及诸后妃、王公大臣的乘舆、车络供应和有关祭祀所用的牲畜等。

元丰改制以后,群牧司被撤销了,养马的管理权又重新回到了太仆寺,元佑元年十二月十四日,宋哲宗发了规定,关于这个养马的事情,以前是由群牧司管理,现在专门属于太仆寺了,而且还是直接由枢密院管辖,不用经过尚书省和驾部,这个时候的太仆寺权力达到最大,在宋徽宗崇宁二年,太仆寺的权力又被削弱,其管理外监事务的权力分给了驾部。

2、群牧司

负责全国内外监牧的管理,日常工作事务繁杂,责任也很重大,所以统治者对于机构人员的选择设置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这也体现了北宋政府对监牧事务的重视。

群牧司这个机构的最高长官是群牧制置使,也就是一把手,这个职位一般都是由枢密使或副使兼任,当时的兵部侍郎、知枢密院事陈务叟是第一任。另外还有群牧使、群牧副使、群牧都监、群牧判官以及并不常设的同群牧置使、同群牧使等职位。

群牧司的主要工作是对马匹的饲养、放牧、繁育、病马医治等事务进行管理,在收到皇帝所发布的相关命令之后。向所管辖的各个养马场进行转发,同时规定由群牧制置使和群牧使共同办理重要的牧监事务,专门派遣群牧副使、都监处理日常小事,群牧都监或群牧判官每年负责轮流巡视各州养马地,考核官员政绩和马的繁育情况。

3、驾部

驾部设驾部郎中、员外郎二职,主要负责管理监牧牧马数量、马匹繁育、饲养、边境买马及官员赏罚等事务,但实际上驾部的权力在元丰改制以前是很小的,基本上形同虚设,驾部判司一职由没有职权的京官充任,舆辇、车乘归太仆寺管理,传驿、给受由枢密院管理,监牧事务则由群牧司管理,驾部根本没事情可以做,到元丰改制后才享有实权,真正能干点事情了。

总而言之,从这三大机构看起来管理相当混乱,而且职能相互重叠,这个也是北宋所有官职的一种缩写,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赵匡胤采取增置官署,增加官员的一系列方法,分割各级政府机构的职权,限制官员的权力,结果,机构臃肿,繁复重叠,官吏人数不断增多,最终形成北宋三害之一的“冗官”。

养马政策的实施效果和衰落原因

第一、实施效果

北宋的养马政策,可以为两个时期,从宋初设立到宋仁宗初期,这是养马政策的鼎盛时期,到了宋仁宗后期,养马政策则由盛转衰,宋仁宗初期之前,经过历代皇帝的努力之下,养马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首先,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管理制度,而且管理制度严格的贯彻实施了,让养马的政策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因此保障了养马政策的正常运作,为北宋牧马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其次,养马的事情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宋真宗的时候,光是京城就有左右天测四监、天藏二坊,在地方上还设有“大名、广平、琪水、洛阳、原武、沙苑、安阳、镇宁、安国、淳泽、単镇”等牧马监,据《宋史》记载到淳化、景德间年间,养马的场地占地面积达到六万八千顷。从数量面积就可以看出当时北宋下的决心有多大,当然了养马政策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随着养马政策的逐渐完善和发展,自己养的马成为当时北宋军马的主要来源,对于国防军事力量的巩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宋真宗时期所养的马匹共有二十多万匹,光是养马的人就有一万六千多人,虽马匹的数量不能和唐朝当时的盛况相比,但是纵观整个宋真宗以后历代皇帝都未达到如此成绩。

到了宋仁宗的时候,产马量就由盛转衰了,由宋真宗时候的二十余万匹减少到十多万匹,这个时候仍然有大臣用“兵久不试,言者多以为牧马费而亡补”要求减少养马地,碍于压力宋仁宗只好废除了广平、单镇、洛阳等几处牧马监。

虽然后面的宋神宗比较重视,专门设置了属于枢密院的河南河北二监牧使,但仍收效甚微。据《宋史》记载,从熙宁二年到五年这三年的时间里,河南和河北的十二个养马地,每年才产马一千六百多匹,而可用作战马的仅有二百六十多匹。

第二、衰弱的原因

1、政策朝令夕改

其实整个养马的过程,历经三次废除和恢复,每一次废除都会让养马的规模缩小,到了最后就没有办法在恢复了。特别是“澶渊之盟”之后,天下相对太平,不打战了,皇帝就认为养马耗费太大,废除了不少养马的场地,随后又恢复。

宋神宗的时候,王安石主持变法,推行了保马法,将养马的地方租赁给农民,再次养马耗费大为由废除了不少地方,等元祐时期旧党执政,废除了王安石的变法之后,又恢复一些养马的地方,这个时候,始终都是由处于变法派废除,反对党恢复的局面,导致养马政策的效果在每一次的废除之后,养出合格战马的数量都会下降,逐步走向合格战马越来越少的局面。

2、财政愈发困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实北宋后期的经济危机也影响到了养马政策,先前说到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多种措施,实行一职多官制,通过科举考试和恩荫授与了无数官职。而且北宋时期,官员享有优厚的俸禄,这造成冗官的局面。加上天灾人祸不断,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北宋的军队增加了六倍,“冗官”和“冗兵”必然造成财政开支的激增,正是这些财政的问题,宋神宗才会不遗余力的支持王安石的变法。

这样就算了,宋真宗和宋仁宗还大兴土木,增加皇室开支,造成了北宋面临全面的财政危机,自宋神宗庆历年间财政每年入不敷出,亏欠在三百万以上,到宋英宗的时候呢,竟然财政赤字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五百七十万。

宋神宗的时候这种状况并没有得到缓解,王安石曾经生动的描述当时的财政情况:“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而风俗日以衰坏。”为了减轻财政困难,于是宋仁宗的时候,由于以前的的皇帝都曾经废除过养马政策,减少牧马数量的措施,用来减少财政支出,缓解财政危机,虽然宋神宗支持王安石变法,王安石也推了保马法等措施,但由于王安石过于激进,导致所有变法内容全部被废掉,像保马法等比较好的变法措施也被取消,这直接导致养马政策走向灭亡。

3、制度上的弊端

关于人事任用上的问题,其实不只是养马政策上存在着问题,北宋所有职位都有这个问题,除了几个大佬岿然不动之外,其余的经常性换来换去,这也导致政策法规得不到贯彻实施的重要原因。

这些管理人员每届任期为三年,满三年就要外调,如果愿意留下还要经群牧司调到其他牧监。每个牧监的马官经常更换,形成了“官非其人,且不久任,无以成效”的局面。新调任的官员往往不熟悉实际情况,等到可能才刚刚熟悉懂得监牧事务的管理事宜就又被调走,如此反复,使得监牧事务一直缺乏有专门知识、工作经验的人管理,有的官员甚至以此为其仕途的跳板,根本无心管理,致使监牧管理混乱。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我觉得还是北宋官员太多了,一职多位的现象得不到改善,大家都不想认真做事,只是赚钱攒熬资历等着升迁。

4、农牧争地现象严重

大家都了解,北宋疆域相对于其他的大一统朝代来讲,疆域面积很小,但是北宋的商业及农业又高度发达,这就造成了人口激增,在疆域不变的情况下,年年人口增加,哪里有这么多的土地来耕种,况且还要划出这么多地方来种草养马。

据统计:从元祐元年到宋徽宗大观四年这段时间内,每年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保持在千分之六左右,人口增长虽然没出现忽高忽低的现象,一直都是平缓的增长。这增长率看起来是不高,但是架不住北宋时期人口基数大,常年累月这样增加,疆域又没有扩大,这就是很恐怖的一个事情了,这人口增长过快,加上天灾人祸,所以北宋时期的造反事情那是相当的多,而且北宋对于造反都是采取招安的政策,招到军队去了,又造成军队数量扩大,又增加军费开支。

随着人口的增加,农牧争地现象愈发严重,大量的牧地被农田所占,而且当时种田的收益远远高于牧马收益,为缓解财政危机,当时的统治者把放马用的草场土地租给百姓种植农作物,然后向百姓收取租金,用收来的租金去买马。

结语

赵匡胤在结束五代十国混乱局面的情况下,建立了北宋,关于北宋灭亡的原因众说纷纭,而我则认为,北宋灭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少北方的屏障燕云十六州,导致无天险可守,辽国骑着战马一个冲锋就到了开封府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宋朝廷也用尽了能想到的所以办法,植树、挖河渠、养马等等。

但是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去弥补这一短板,必然会造成财政的困难,“三冗”之所以会形成,就是宋朝无力扩张疆域,没有多余的土地来安置这些多出来的官员、百姓和军队,如果有燕云之地,就等于掌握了主动权,先不说这十六州能安置多少官员、百姓和军队,就单说这养马的开支就不需要了吧,“冗费”的问题就能解决不小。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没有马,就需要养马,养马就需要草场,就会占用原来的耕地,“澶渊之盟”之后宋辽相安无事上百年的时间,宋朝得到了一个稳定的发展,随着发展人口就会增加,没地的百姓就容易造反,只要造反就招安,这里就造成了“冗兵”,“冗兵”一出现就激化“冗费”,任何问题都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表面上看,好像毫无关系,实际上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就是为什么终宋一朝,所有的人都对燕云之地念念不忘,皇帝及大臣们为了改变局面,试过了无数的办法,终究还是不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

北宋在与西夏辽国的战争中始终失利的原因,是因为北宋军队的骑兵非常脆弱,无法在战场上与敌人抗衡。因此,悲观主义的北宋太子不得不采取“进退两难”的策略来对付敌人。但是没有枪,步兵就可以对付骑兵,所以北宋在外战中总是失败的,更有趣的是,为什么北宋花钱太多,没有学习汉代,光阳光阳,发展骑兵部队。

汉族骑兵,事实上,宋代并没有考虑到骑兵的发展,但宋代骑兵的发展却缺乏先天条件和后天条件。缺乏马匹用地,合浦平原和祁连山上的右和羌是中原时期的主要马匹生产国。在唐高宗时期,全国有76万匹马从这两个地方施肥,在唐玄宗天宝年间,一条马路就有32万匹马。《新书唐·军》录共有十三批货物,羊群的链子都动了,马,牛,羊驼,羊共六十五万零六百匹,马三万二千五百七匹。)

但自安石动乱开始以来,中部省份的马匹数量一直在下降。代时石景堂皇帝封建时,曾试云游十六国齐旦人初,进口,北宋防御北游燕不仅损失惨重,更重要的是,附近的马游燕河还有齐旦巴格达街,P、毫无疑问,这增加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北宋,一个不富有的人,抚养着马迪。北宋增加了自唐末以来一直被图波等占领的西江走廊,加上右侧的焚化炉和青塘,彻底丧失了中唐边疆的两大马场。

失去了养马的土地,但泰霍和太宗必须发展骑兵,该怎么办?没有高品质的马场,但他们不得不撤退到中部地区建立马场。在全国各地共设立了81名皇家马监督员,目的是在这些地区饲养战马,但与北方广阔的牧场有关。在农业区和城郊边界饲养的战马在质量上很难满足战区的需要。据宋沈宗时期河北太监统计,每年新增马匹1600匹,可供骑兵使用的马匹只有240匹,战马生产率为15%。

北宋除了养马外,还通过交流城从国外买马。宋太宗时期,由于经常与辽国作战,边疆一下子就开了33个马场。根据市政府的马匹政策,我们每年可以在边境购买大约5000匹马。然而北宋有自己的马,可以追溯到边疆的程蔡很少养马,一方面,马匹数量少,时间短,宋朝富有),但并没有一年的征服和结束,太宗与吐蕃的不良关系逐渐在几个地方关闭了当乡赛马场。因此,北宋的马源极为缺乏。

金朝建立后,不断发起了反抗辽朝的战争,虽取得小胜,但单凭金朝之实力并不能消灭辽,辽朝是日益新兴的金朝在发展壮大道路上的拦路虎,如何消灭辽朝以图壮大,成为金朝统治者首要考虑的问题。早在金朝建立初,铁州人杨朴就向太祖建议说:“愿大王册帝号,封诸蕃,传檄响应,千里而定,东接海隅,南连大宋,西通西夏,北安辽国之民,建万世之镃基,兴帝王之社稷。”基本上确立了金朝初期的地缘战略。据此,金朝与北宋发生政治联系就成为必然。

就北宋而言,辽朝占据燕云十六州并借助有利的战略要地不断南侵,无疑是在宋朝统治者心头插下一根刺,北宋朝臣收复燕云的呼声从未停止。宋太祖讨平诸国,收其府藏贮之别府,曰封桩库,每岁过用之余,皆入焉。尝语近臣曰:“石晋割幽燕诸郡以归契丹,朕怜八州之民久陷夷虏,俟所蓄满五百万缗,遣使北虏,以赎山后诸郡;如不从我,即散其府财募战士,以图攻取。”宋太宗即位后,曾驱兵收复燕云十六州,但皆以失败告终。宋神宗继位以后,也“有取山后之志”,一日“语及北虏事,曰:‘太宗自燕京城下军溃,北虏追之,仅得脱。凡行在服御宝器近为所夺,从人宫嫔尽陷没。股上中两箭,岁岁必发,其弃天下尽以箭疮发云。盖北虏乃不共戴天之仇,反捐金缯十万以事之为叔父,为人子孙,当如是乎!’已而泣下久之,盖已有取北虏大志。”宋徽宗时期,童贯经略西北收复了宋神宗时的故疆,认为“辽亦可图。”李良嗣投宋后,对宋徽宗说:“天祚皇帝耽酒嗜音,禽色俱荒,斥逐忠良,任用群小,远近生灵,悉被苛政。比年以来,有女真阿骨打者,知天祚失德,用兵累年,攻陷州县。加之溃卒,寻为内患,万民罹苦,辽国必亡。愿陛下念旧民遭涂炭之苦,复中国往昔之疆,代天谴责,以顺伐逆,王师一出,必壶将来迎,愿陛下速行薄伐。脱或后时,恐为女真得志,盖先动则制人,后动则制于人。”但是,收复燕云以图恢复,单靠北宋的力量,事实证明,也是行不通的。于是,北宋“联金复燕之策”出台。

金朝和北宋之间有了共同的利益,皆把辽朝作为自己最大的敌人,一心消灭之。政和七年(1117 年),辽朝苏州地区汉人高药师、曹孝才、僧即荣登为了躲避辽金战祸,率其亲属老幼 200 多人乘坐大船去高丽避难,中途遭风浪被漂至宋朝的登州(今山东蓬莱)、文登(今山东文登)一带,并向宋人透露了辽金战争形势,“女真兵马于辽人争战累年,争夺地土已过辽河之西,今海岸以北自蓟、复至兴、沈、咸州,悉属女真矣。”“朝廷因欲交女真图契丹,闻之甚喜。”这一消息,进一步 了宋徽宗“联金复燕”之计。“国初时,女真常奉贡,而太宗皇帝屡市马女真,其后始绝。今不若降诏,遵故事,以市马为名,令人访其事体虚实。”于是,高药师等七名校将持“市马诏书”由登州泛海赴金,高药师等人“虽已到彼(指金朝)苏州(今辽宁金县)界”,但“望见岸上女真兵甲多,不敢近而回。”政和八年(1118 年)八月,马政、呼延庆和高药师等再次赴金。金太祖和宗翰见宋朝突派使者,颇为惊疑“请问遣使之由”,马政等回答曰:“先是贵朝(指金朝)在大宋太祖皇帝建隆二年时,常遣使来买马,今来主上闻贵朝攻陷契丹五十余城,欲与贵朝复通前好。兼自契丹天怒人怨,本朝欲行吊伐,以救生灵涂炭之苦,愿与贵朝共伐大辽。虽本朝未有书来,特遣政等军前共议,若允许,后必有国使来也。”这就是有名的“联金复燕之策”。北宋“联金复燕之策”正好与金朝建立初确立的“联宋灭辽”战略不谋而合。“阿骨打遂与粘罕(宗翰)、阿忽、兀室共议数日”,于是决定“联宋攻辽”。马政等提出:“克辽之后,五代时陷入契丹汉地,愿畀下邑”,金人只表示“所请之地,今当与宋夹攻,得者有之。”于是,金和北宋联合攻辽。

宣和二年(1120 年)三月,金朝兵分三路攻打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天辅五年(1121 年)正月,金宋再次邀约夹攻辽,而此时北宋由童贯率领 15 万大军往南方镇压方腊起义。四月,金军再次向辽发起进攻,军事进展顺利。六年(1122 年),金军攻取了辽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辽天祚帝仓皇逃往西京,接着又狼狈逃往夹山(今内蒙古萨拉齐西北大青山中部)。金军一举攻下辽四京,灭辽之势已经不可阻挡。看此形势,北宋才派童贯率师北伐燕京。宋金联合攻辽之后,双方签订了海上之盟,宋朝获得了燕京一带土地,金朝占据了主导和优越地位。宋金重新建立新的关系体系,但金在其中居于主导地位,并对以后宋金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辽朝灭亡后,地缘政治形势发生变化,由原来的辽、金、宋三者并存,转变为金与北宋直接对峙。地缘形势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地缘政治关系的变化,北宋与金之间的地缘政治关系联合灭辽的盟友关系破裂,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宋金之间敌对关系的开始。灭辽之后,金军实力增强,并对宋朝的了解增近,“契丹军虽寡弱,若止挡南军(指宋军)”仍然绰绰“有余”,“南朝自来畏怯”,“中国兵弱”等,于是金“有南牧之意矣。

天会三年(1125 年),金人以宋朝招纳叛臣张觉、招诱燕京逃去人户、“岁交金币并不如期”且“物货粗恶”等为借口,发动了对宋朝的军事进攻。以移赉勃极烈宗翰兼左副元帅先锋,经略使完颜希尹为元帅右监军,左金吾上将军耶律余睹为元帅右都监,自西京入太原;以六部路军帅挞懒为六路部统帅,斜也副之,宗望为南京路都统,阇母副之,知枢密院事刘彦宗兼领汉军都统,以宗望为主帅自南京入燕山。 十月,宗望攻檀州、蓟州,十二月,燕京守将郭药师降金,金兵进入燕京。西路军先后攻下朔州、代州,进围太原,东路军宗望攻下中山、真定、信德府。天会四年(1126 年),宗望大军渡河取宋之滑州,并围攻宋都城汴京。宋徽宗仓皇逃跑,钦宗即位,向金妥协求和。宋割让太原、中山和真定三镇,并许以岁币。金军撤围。

天会四年(1126 年)八月,金军再次兵分两路灭宋。金太宗诏左副元帅宗翰和右副元帅宗望伐宋。两路军分别自西京、保州南下,计划在开封会师。九月,宗翰军猛攻太原,宋太原知府张孝纯在城破后降金。十月,金兵攻下河东重镇平阳府。然后从泽、潞进兵,下太行山,破怀州,到河阳与宋军隔黄河对峙。渡河攻下西京(洛阳),分兵扼守住潼关,以断绝西北援军来路,于是东向直指汴京。东路军宗望在十月攻克了河北重镇真定,从大名府方渡河南下。十二月,金两路军会合在开封城下,钦宗投降。天会五年(1127 年),金诏降宋徽宗、钦宗为庶人,并立张邦昌为大楚皇帝,北宋灭亡。

北宋军队未能击败辽、金两国,这真的不是武器的问题。

根据小编的了解大宋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金属冶炼技术,像重六七十斤的重甲,这是欧洲人当时不敢想的。

归根结底,古代战争仍然依赖于人。

如果人做不到这一点,即使是最好的刀和弩也很难将敌人击败。

北宋军队正处于这种尴尬的境地。

太祖是太宗时,北宋军队的战斗力还很强,尤其是宋军刚刚摧毁了北汉王朝之后,其战斗力实际上比辽军队更高。

失败的原因只能说是太宗没有足够的指挥能力。最后让辽军反打。可以说,宋太宗两次攻辽都失败,就是因为他根本就不会打仗。

唐太宗逐渐失去了北伐的想法,从这一点开始,宋军的战斗力开始直线下降。

首先,北宋早期的军队数量没有后期多。事实上,总共有20多万人,中央禁军有10万人,地方湘军有10万人。

直到真宗后期,宋军的中央禁军队才上升到30万人,地方军队上升到30万人。

仁宗时期,宋夏之间的战争频繁发生,国家继续招募士兵。直到那时,北宋军队才积累到100万。

当时担心失业士兵会成为影响社会秩序,所以政府选择用金钱来支持这些军队。在宋徽宗时期,北宋的军队分布与前一时期有很大不同。

虽然北宋的军队数量庞大,但训练并不令人过奖。禁军的主要任务是站岗,因为大多数都驻扎在大城市周围,宋代的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因此,军事力量薄弱的军队经常有各种娱乐场所。

士兵们每天都生活在美梦中,禁军的战斗力基本上已经消耗殆尽。接着是湘军。根据宋政府的想法,湘军受到的待遇比禁军差。

因此,湘军大部分是难民,根本不是青壮年劳动力。来了之后不需要操练,就像当地的工程队一样,这样的肯定没有太多的战斗力。

辽、西夏、北宋、金。统一、建立、灭亡、建立民族和他们与北宋各签订的合约的名字和时间。今天晚上就要

  辽(公元907年~1125年)或称辽国、契丹,是中国五代十国及北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辽国原名契丹,后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