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明朝曾出兵援朝:致使联军大胜日军倭寇!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8浏览:2收藏

揭秘明朝曾出兵援朝:致使联军大胜日军倭寇!,第1张

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壬辰)4月14日,日本为了吞并朝鲜,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壬辰倭乱。在朝鲜国王的请求下,明朝出兵援朝,开始了长达7年的援朝抗日战争,最终以中朝的胜利、日本的失败而告终。不久前,记者驱车从汉城出发,直奔韩国南端庆尚南道的晋州和泗川。400多年前,这一带是朝鲜李氏王朝的军队与中国明朝援军并肩抗击日本倭寇的主战场。战斗激烈的泗川之战、晋州战役以及露梁海战谱写了朝鲜和援朝盟邦———中国明朝将士抗击倭寇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朝明军冢埋了36万多名战死将士

记者在泗川文化院院长吴弼根等历史专家带领下来到一个很大的山丘前。吴院长指着这个山丘说:这就是400多年前,朝明联军的军冢,安葬着36万多名朝明将士的头颅。

朝明军冢呈四方形,长宽各36米,高约8米。军冢前正中,立有高4米的慰灵碑。黑色大理石碑的正面,刻有朝明联合军战殁慰灵碑十个汉字。碑的后面是《战殁慰灵碑文》,碑文中写道,为怀念遥远异域土地上,不归的恨客———那些明代盟邦民的深厚战友爱。特立此碑,以表对朝明联合军灵的祭奠。

吴弼根介绍说,韩国国民对中国明朝派出援军,用鲜血援助朝鲜王朝,共同抗击倭寇的历史,记忆犹新。为缅怀两国抗日烈士,泗川市 一直想要为烈士们树碑立传。在可歌可泣的壬辰卫国战争中,朝明联军有3万多将士在抗倭战场上牺牲。凶残的倭寇为向日本天皇表功,将朝明将士的耳朵割下盐腌后,装进十几只大木桶内,用船运回日本。为掩盖罪行,日寇又将朝明联军烈士的头颅割下并集中埋在一起。由于掩埋地址没有准确记载,因此迟迟无法建碑。为寻找当年朝明联军的军冢,韩国有关部门派出了历史专家进行考证和挖掘。经过多年的挖掘和考证,终于在这里发现了掩埋烈士头颅的军冢。1983年11月4日,时隔300多年后,军冢被整修一新,并正式对外开放。为缅怀朝明联军抗倭业绩,泗川市 每年10月1日,都由市长带队前往军冢举行盛大的祭奠活动。为了不忘日寇侵朝历史和弘扬朝明联军的抗倭业绩,韩国每年都组织学校的学生到此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泗川之战朝明联军大胜倭寇

泗川市地处朝鲜半岛陆地的南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一条狭长的泗川湾,是海外通往韩国首都汉城最便捷的通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592年4月14日,日本侵略军从南部海港城市釜山登陆,45天后,占领了战略要地泗川,并向重镇晋州突进。不到两个月,朝鲜国土大部分沦丧。

朝鲜国王遣使向明朝告急,要求出兵援助。明朝廷认为,倭寇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故决定援朝抗倭。1592年7月,明朝派先锋戴朝弃、史儒率兵2万出征,副总兵祖承训带大部队随后进入朝鲜,拉开了明援朝抗日之战的序幕。

1597年,朝明联军抗倭进入决战阶段。明朝调动了陆水军共14万兵力,再度增援朝鲜,并决定兵分三路,进攻倭寇盘踞的三座要塞:蔚山、泗川、粟林。中国援朝抗倭大军的东征军,在中路提督董一元、副总兵张榜率领下,明军分四路向盘踞在朝鲜半岛南部永春、昆阳、晋州、泗川等地的倭寇发起进攻。

朝鲜庆尚右兵使郑起龙也率兵2200人与明军组成联军,共同作战。朝明联军英勇杀敌,势如破竹,连连取胜。1598年9月28日半夜,朝明联军向倭寇盘踞在朝鲜南部的要塞泗川古城发起进攻。29日凌晨3时,被围在城里的日寇打开城门企图夺路逃窜。朝明联军击退倭寇多次反扑后,攻进泗川城,日寇守将川上忠实身中36箭而死,数千日寇被歼,日寇在城内的粮草库烧了两天两夜,火光冲天。倭寇盘踞在朝鲜南部的最重要据点被摧毁后,士气低落,其余10几个据点的倭寇举阵惊骇奔散,投降者越来越多。

露梁海战日本以失败告终

吴弼根院长带领记者登上一座小山丘。山丘上有一座朝鲜全罗道水军节度使李舜臣将军的纪念碑。吴院长指着山丘下的泗川海湾告诉记者,前面不远就是当年朝明联军水军取得露梁海战大捷的战场。

1598年8月18日,倭寇主帅丰臣秀吉在朝鲜战场节节败退,羞愤积郁,终于在伏见城死去,临死前遗命撤兵。1598年11月,倭寇大将小西行长属下的日寇,在朝明联军的致命打击下企图从海路逃窜回国。逃窜前,为缓兵喘息,小西行长派部下将金银等厚礼送到朝鲜水军节度使李舜臣和明朝水军提督陈营中,希望和谈,遭到拒绝。绝望的小西行长向盘踞在泗川新城一带的岛津义弘求救,于是岛津义弘集结了500艘船,企图冲破朝明联军的防线,夺路回国。

11月4日,李舜臣和陈的水军埋伏在露梁津湾一带,当500艘企图从朝鲜运走残余日军部队的军舰出现时,李舜臣将军亲自驾船擂鼓,率船冲入敌阵,被日军包围。明将陈所在的战船也被倭寇军舰包围。年高七十的明朝老将邓子龙率领壮士200人,跃上朝鲜战船奋战,所驾战船不幸起火,邓壮烈牺牲。李舜臣、陈杀出重围,相互救援,李舜臣不幸中弹,生命垂危。奄奄一息的他向儿子说:战斗激烈,对于我死,千万不要声张。他还下令说:把军旗交给宋希立,发号施令,继续擂响战鼓,直到胜利。

露梁海战朝明联军最后获得全胜:击沉日舰450艘,歼灭日军1万多人,日军彻底战败,日本水军大部被全歼,陆军残部勉强撤回了日本。长达7年的援朝抗日战争,最终以中朝两国的胜利,日本的失败而告终。明神宗大奖三军,《明史》称此为东洋之捷,万世大功。

明朝水师提督陈为纪念并肩战斗的李舜臣将军,把其尸体运到当年明朝水军的大营———莞岛郡古今岛,并修建一座忠武祠,进行祭奠。为缅怀明朝军队赴朝抗倭,朝鲜在汉城建立了大报坛。

修建历史教育基地

记者来到朝明联军共同抗倭主战场时,正值日本岛根县企图强行通过独岛之日的前夕。绝不能让历史重演,吴弼根院长愤愤地说。泗川是抗倭的战迹地,为了不忘历史,缅怀朝明联军共同抗击日本侵略的业绩,泗川市已决定投资233亿韩元(约2283万美元)在此修建历史教育基地,其中86亿韩元将用于整修朝明联军烈士军冢,增建纪念馆、祭奠堂等。由泗川文化院主办的相关学术研讨会,目前已举办多次。

李舜臣是怎么死的?

陈立是朝鲜著名的将军,是人民心中的英雄。他多次击退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是一位常胜将军。即使在今天,李舜臣在朝鲜人民心中也有着很高的地位。那么这么勇敢的将军是怎么死的呢?

崔岷植扮演的李舜臣将军的剧照

公元598年,日本再次入侵朝鲜,李舜臣奉命率军撤退。与此同时,应朝鲜的要求,朝鲜的近邻明朝派出邓子龙等猛将前来助战,与日军发生了非常激烈的海战,史称楼梁之战。经过这场战争,敌人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损失也很大。就朝中两国而言,形势大好。

看到敌人被打败,他想和朝鲜进行和平谈判。但朝鲜拒绝了敌人的要求,一举切断了他们的退路。敌人和谈被拒绝,没有退路。一天晚上,他们在海上伏击,朝军士兵奋起反击,成功击毁敌军舰数百艘,歼灭敌军万余人。可惜邓子龙将军的战船被自己的火器夹住,突然起火,敌人趁机还击。

当李舜臣将军看到这一幕时,他带领军队去营救他。在此过程中,他意外被流弹击中,身受重伤,最终不治身亡。临死前,李舜臣将军对战局感到不安,把指挥权托付给他的侄子,叫他为自己而战。

李舜臣将军在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牺牲了。他的死是为了整个国家和民族。虽然他死了,但他的精神在人们心中成为永恒。后来经过这一仗,敌人遭受重创,再也不敢轻易得罪朝鲜。李舜臣将军也被命名为忠诚的战士。

李舜臣将军的生平

李舜臣将军是朝鲜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著名将军。尤其擅长水上作战,多次成功抵抗日本侵略者对朝鲜的入侵。他是朝鲜的常胜将军。

崔岷植扮演的李舜臣将军的剧照

李舜臣将军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但他从小就很聪明,擅长骑射,是朝鲜人民心中的英雄。

李舜臣将军直到壮年才开始他的仕途,正式进入军事生涯。他一生刚正不阿,忧国忧民,致力于训练水军,保卫朝鲜海防防线。

为了建立封建帝国,日本决定朝鲜是第一个要清除的障碍。591年,日军开始为入侵朝鲜做各种准备。当面临危机时,李舜臣奉命训练海军军官,加强海上防御,并加紧巩固陆军。同时,他优化了龟船,在后来的对日战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592年,日本率领大军正式入侵朝鲜,意图通过水路齐头并进,一举吞并朝鲜。然而,李舜臣率领的水军在海上一次又一次地重创日本敌人,彻底粉碎了日本人的水军之梦。

在与日本侵略者的战争中,李舜臣首先扭转了仁辰战争中对朝鲜的不利局面,随后又相继取得了仙山战役和梁明战役的胜利。李舜臣在这个国家的生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598年,发生了关键性的吕梁之战。李舜臣和其他朝鲜和中国的将军给日本敌人造成了沉重的损失,摧毁了数百艘敌舰,消灭了一万多名敌人。不幸的是,李舜臣将军不幸被流弹击中,死于这场战争。

李舜臣将军去世了,敌人被削弱了,所以他不敢再轻易入侵朝鲜。李舜臣将军用生命捍卫了朝鲜的稳定。

揭秘邓子龙与李舜臣的关系

邓子龙和李舜臣是抗日将领和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领土不受侵犯,他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朝鲜将军李舜臣的肖像

邓子龙是明代杰出的军事家,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他平定叛乱,抗击缅甸,在南北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后来邓子龙一味偏袒军衔,导致兵变,被革职。此时日军入侵明朝邻国朝鲜,所谓“唇亡齿寒”。为了救援朝鲜,邓子龙复职,奉命赴朝鲜与日军作战,史称楼梁之战。因此,邓子龙和李舜臣有了交集。

朝鲜海军将领李舜臣多次成功击退日本对朝鲜的入侵。他一生刚正不阿,忧国忧民,为朝鲜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1958年,日本再次入侵朝鲜,李舜臣勇敢地战斗。

邓子龙援朝时,李舜臣等将领成功地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以邓子龙为统帅的双方联合舰队与日军发生了一场非常激烈的海战,即暴露梁之战。在这场战争中,邓子龙英勇善战,与朝鲜将军李舜臣等人密切配合,杀敌无数。

然而,一天晚上,日军在海上伏击,邓子龙、李舜臣等将领与日军激战。可惜邓子龙将军的船被自己的火器击中,于是火起,给了日军反击的机会。

见此情景,李舜臣立即命令船队去营救邓子龙的船只。不幸在此过程中被流弹击中,邓子龙战死。此战之后,日方遭受重创,实力大损。

两位抗日将领去世了,但他们永远被人民铭记。

万事万物于世间存有,皆有所迹,历史会告诉我们一切。很多国家的政府为了让他们的国民对自己的国家产生民族自豪感,常常需大肆宣扬他们曾经的英雄人物,这是无可厚非的。然宣扬需名副其实,若不符实,国民知晓,亦觉面上无光,甚而生出羞愧之感。诸如此事,多国行之,日、韩、朝等皆有其所为,韩更甚。

韩曾有一榜,举李舜臣于“亚洲第一战神”。可能大部分人并不知道此人是谁,就算在初高中时期学过世界历史,也未曾闻此名。在当时,此榜刚刚在其媒体上宣布出来的时候,更是在中国和日本掀起了轩然大波。

日本学者甚至在明面上对此表示非常鄙夷,中国学者虽然没有出声,但是也是不承认这件事的真实性的。那么,李舜臣到底是谁,到底他做了什么,引得韩国人大肆吹捧呢?

李舜臣,生于曾经辉煌过的家族。不过,就在他出生的那一年,家里的情况就大不如前了。他的父亲因为政治争斗的原因,时运不济,一辈子都没有过功成之时,导致家中变得异常清贫,不得已搬到了乡村居住。

乡村自有其自由之好,于孩童们而言更甚。他们可以在乡间到处玩耍打闹,天性得以释放。可能也就是因为这样的环境,才有了那个可以上阵杀敌的李舜臣。如果生于曾经富裕的家族,大抵就不会向行武方面发展,而是与父同文了吧。

儿时,李舜臣非常顽皮。到了他十几岁的时候,喜欢舞刀耍枪,擅长用弹弓射击,还喜欢模仿战场上的军阵之法,在那时已经显现出其在军事方面独有的天赋。每每与伙伴们扮演军中之争,总能胜之。

虽然小时候父亲送他去私塾识字读书,希望他能在文学方面有所成就,但他还是一心只想着如何让自己的武艺更加精进,怎么行军打仗,为国效力。二十几岁,为武,凡世间可列之兵器,皆精之通之;为文,天下有名之兵书,皆能通读运用。实乃为行兵所备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李舜臣登武科及第,在军中任职。日本曾希望侵占朝鲜,以扩充自己的领土,不过后来在海战中失败,败就败在了李舜臣手中。而李舜臣之前被丞相推荐,训练海军,独创建造了一批以铁甲“龟船”为核心的海军,战斗力极强。这就是李舜臣被韩国人大为称颂的地方。

但是,据有关资料显示,所谓的“龟船”其实并不是李舜臣创新所得,早在距当时的一百多年前就已经有了“龟船”,而且还是我们中国的将士所创造。那时,我国国力强盛,周边邻国每年都会有学士去我国学习知识,当然也包括军事理论和军事创新,然后再运用于国内的各种建设。

“龟船”之法就曾被传往朝鲜。而李舜臣又喜好于各种演兵练兵之法,就习得了此法。恰好,被委任于操练海军,此法正好得以用。特别巧的是,日本与朝鲜当时的战争又特别符合此法运用之境,李舜臣就完美地发挥出了这种方法的作用。这是关于创造“龟船”的真实情况。

再说关于龟船所占之时获得的胜利,是否真的如韩国人所说,是朝鲜历史上值得纪念的大战,让李舜臣可称为“亚洲第一”。据史料记载,李舜臣充分利用“龟船”的优势,击败了日本的军队。但是,这几场战斗,都是小规模的局部战争,不是很大。在朝鲜本国来说,的确可以称之为非常值得载入史册的战争。但是在亚洲来说的话,简直可以说是不足为之称道的。

当然,他们封李舜臣为“亚洲第一战神”的理由也不仅仅如此。他们举了很多例子,大多例子要不就是过分夸大,要不就是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需求,完全捏造,丝毫不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在这其中,以露海战役为例,说一说他们是如何捏造的。

万历二十年,日本举兵侵略朝鲜。那时,在李舜臣领导下的朝鲜兵力是绝对抵御不了日本的铁蹄的。时之,朝鲜君主见自己的江山岌岌可危,于是他向明朝皇帝借一些兵力去抵御外敌,还对明皇说,他们国家被击溃,下一次被攻打的就是明朝江山了。明皇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于是就调了两万的兵力进行援战。本来日本都快要把朝鲜的军队全部歼灭了,这时明军增援,打的日本军队措不及防,很快就击退了日本军队。

从这场战争整体走势来看,明显就是因为明朝的军队的增援,才使整场战争的主动方由日本转向朝鲜。如果没有明朝军队的增援,朝鲜军队势必会败北,那么推到今天,韩国和朝鲜还不知道到底会不会存在呢。

但是,在今天,韩国媒体居然把这场战役的全部功劳都说成是他们自己的将士奋死抗争的结果,尤其是李舜臣领导有方。要知道,当时明朝军队的军事素质明显高于朝鲜。在那场战役中,朝鲜军队已经没剩多少人了,决胜局的主力都是明朝军队,朝鲜军队只是负责埋伏。

像这种严重歪曲事实的言论,怪不得招得日本人的鄙视。其实,李舜臣的确是朝鲜历史上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将领,是朝鲜王朝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而且,他能够为了国家的危难,义无反顾地奉献自己。客观来说,他的事迹令人钦佩,为人令人敬仰。但是,放眼整个亚洲,他真的不足以称为“亚洲第一战神”。在亚洲,有太多太多的人胜过他百倍千倍,称其第一,实属不妥。

世间所有,皆有痕,妄想扭曲者,必不能自证也。对于以往的云卷云舒,我们可努力发现,切不可误把无云成乌云。要尊重历史规律,从历史中求教训,求进步,让现在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简单的说,李舜臣在朝鲜历史上属于英雄级别的!因为他率领的水军,以少赢多,打败了日军精锐的第五军。在露梁海大捷中,李舜臣不幸中弹牺牲,史说是因为他救援邓子龙旗舰,以外中弹,左胸受伤而亡。至此,成为抗倭援朝战争中的朝鲜方的第一英雄。

当然在露梁海大捷中,陈麟 是战役指挥官 邓子龙 和李舜臣分别两翼作战。

同时李舜臣也是著名的军事工程家,他设计建造并且运用的龟船,被誉为当时最先进的战船。而且在露梁海大捷中,也第一次使用了水雷和所谓的舰队舰导弹——火龙水水。

自此以后,朝鲜再也没有出现过战绩与李舜臣相提并论的名将,所以李舜臣被誉为朝鲜第一英雄也不为过。

另外,两方面的历史学说也不同,在明代的历史中,记载着大多是因为明朝的出兵相助,才有了胜利,朝鲜当是民族复兴的胜利。当然,,,你懂得,明代不以为援朝战争,只是万历三大征的一部分而已,史料记载也不是多详细,,,地大物博的华夏,这点小事,何足挂齿啊,,,也就朝鲜人民铭记在心。这个战役,明军总人数也就是4万左右,在7年的战争中,最后勉强增兵到8万,,,

在中国历史上,几万人的战争,你说能算多大的战争么,,,,,另外在中朝抗日战争的过程中,中国派出了10万兵力平定四川的地主武装,所以说,简单的说,在朝鲜、日本这样的小国中,这个战争是非常大的事了,但是在天朝这边,这点小事何足挂失啊~

韩国举行庆典宣传著名“鸣梁大捷”

据韩国“国际新闻”网站10月12日报道,韩国2014年“鸣梁大捷”庆典于10月9日至12日在全罗南道海南郡举行,庆典再现了世界海战史上以少 胜多的著名战役“鸣梁大捷”,共有44万人次的游客前往海南郡观看了这次庆典。按照一般的宣传,“鸣梁大捷”是明朝神宗万历年间朝鲜王朝抗倭名将李舜臣在 朝鲜半岛鸣梁海峡重创日本丰臣政权的一场海战。公元1597年10月26日,李舜臣将军利用鸣梁海峡的特殊地理特征,以12艘“龟船”击退130余艘日舰(也有说法是300多艘),创下了世界海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龟船实际上就是一艘适合沿岸航行的船只,很难想象这么小的船是怎么运作上百名士兵与水手。

龟船实际是没有远海战力的近岸船

其实这一伟大的让人难以置信的战绩只是韩国单方面的说法。我们知道李舜臣的主力战船是龟船。那么400年来不断被歌颂,被神话的龟船到底什么样子呢真实的龟船甚至都不是真正的海船。因为龟船的造型和那么小的风帆和10来个桨橹根本无法不可能去征服大海。

龟船是木头制作只有30多米长,需要10-20个桨撸行进的沿岸防卫船。这个船并没有传说中的装甲,只在一些特定部位有一些薄铁皮,并且在船外钉有竹钉和铁钉 护着用来防止登船跳帮,里面有50个兵,再加上50个-70个水手。由于这个船内部空间非常小,人员又多,所以内部非常拥挤。

龟船上只有二踢脚威力的小型火铳

那龟船上有什么超级武器可以以一敌十呢主要就是朝鲜五大名铳。包括天字铳,地字铳,玄字铳,黄字铳和胜字铳。什么是火铳,实际上就是一个喷子。这里的胜字铳是个单管 喷子,仿制的是“鸣梁大捷”爆发之前200多年前的明朝洪武年间的火器,就是20-30MM口径和50多厘米长,5斤多重的一根铁管,铁管里面可以填塞1两粗火药和1个7钱重的小铁子或铁砂,在后部点燃火绳后,轰的一声巨响,黑烟弥漫。这种原始发射方式的火铳射程最多就是10-20米,在中国民间都是拿这 个轰兔子或者结婚的时候放着听响的。在朝鲜还有3斤重的小小胜字铳,那更是没有什么用处了。现在韩国的景福宫和陆军士官学校博物馆里都有实物,如果有兴趣 可以去参观。

朝鲜的大炮是什么样子的呢那就是天字,地字,玄字和黄字系列。其中天字实际上就是大号火铳,同时也是朝鲜最大的火炮,大约 400-700斤重,口径115-130MM,可这个东西后坐力很大,一旦开炮是咣,咣的往后飞,还不够士兵们往回抬的。所以一般只用在守城,这要敢放在 船上,后坐力就能把船板给凿烂了。至于精确度那更是一点没有,连个瞄准工具都没有,射程也是几十米到100米的最大距离。

地字和玄字就是比天字小1号的火铳,大约50-200多斤,100MM的口径。

这就是朝鲜大炮,实际上很小,而且发射的不是炮弹,而是把巨型火箭插在炮筒里发射,很难相信这东西有十余里的射程,要知道300多年后的中国解放战争时期,国军使用的美制75MM山炮最大射程也没有超出20里。

神机箭只是神话根本没有实战能力

但是朝鲜火炮的主要功能不是发射炮弹而是发射箭,这个功能还被拍成过**叫做神机箭。比如最大的天字号大炮,可以发射大将军箭,就是一种箭长119尺,镞长7寸,全重50斤的巨箭。地字发射将军箭,长923尺,重33斤。玄字发射次大箭,长637尺,重7斤。

用脑袋想想,就算是最大的天字号大炮,也才700斤。才能装多少火药靠什么能把一支重达50斤的巨箭给发射出去呢而且这个箭有119尺长,把箭塞进大炮,那外面还露着2/3呢,就是勉强发射出去,估计也打不了20米。准确度那根本就不用去想。

到了1815年朝鲜还出了一本书叫做戎恒必备,在这本书里说朝鲜神器天字,地字和玄字火铳可以把炮弹打出10余里以外。我只想说在援朝抗日战争结束近200年以后的1803年,当时已经横行世界的大英帝国最强战列舰胜利号上的最强68磅大炮的平射有效距离也不到400米,而12磅大炮才不到200米平射有效距离。

所谓大龟船有36个射击孔,左右各8只橹[桨]。按照编制是一大船,配备船长1人,白刃手20人,射手10人,炮手24人,水手10人,桨手100人,旗手 10人。1个全罗道水师营的编制是龟船2只,战船2只,其他兵船和杂役船13只。装备地字铳11支,玄字铳27支,黄字铳27支,百字铳27支和胜字铳23支。

朝鲜军队实际上并没有鸟枪,后来从1593年开始生产数量也非常稀少,是明朝后来在1597年最后决战之前大量援助给了朝鲜佛郎机炮和鸟枪。图为日本火枪。

朝鲜基本没有鸟铳是明朝后来援助

当然会有人说龟船上还有鸟铳啊,1个朝鲜水师营还有430支鸟铳。但是李舜臣自己写的乱中日记第167页明确的说,郑氏所造鸟铳妙于倭铳可惜数量太少才30只。(1593年9月14日)。朝鲜名臣柳成龙在记鸟铳制造事说:旬月之中,都城失守,岁出于升平百年,民不知兵而然,实际由于倭贼有鸟铳之利,而弓矢莫能与之相交故而。也就是说朝鲜本身是不会制造鸟枪的,制造鸟枪就是从1593年才刚刚开始,而且制造过程非常缓慢。

后来是明朝的援助才提升了朝鲜水师的装备水平,现在我们如果可以到朝鲜或者韩国看,那场抗日战争所遗留下,现在还可以在博物馆展出的佛郎机炮和鸟枪基本上都是中国军器局和兵仗局制作的,上面都是有铭文的。正是明朝的援助才把朝鲜水师从14世纪的装备水平一下子提升到了16世纪。到1597年的露梁海战,每个朝鲜水师营终于配备上了30门佛郎机炮和430只鸟枪,但是光有武器,朝鲜还不行,他造不了那么多弹药,所以明朝还大量援助火药,鸟枪铅弹,炮弹和铅皮水铁弹丸给朝鲜,才解决了朝鲜水师的弹药问题。

日本战船相当于中国福船高大坚固

日本出征朝鲜的主力舰多为安宅船,这种船相当于中国的福船,分大中小三号,大体分为500石,1000石和2000石。船身被厚木板包着,船上的屋顶有箭楼,士兵可站在箭楼上利用枪眼居高临下使用铁炮(鸟枪)和喷火筒作战。是真正的海船,船上火力也不差于朝鲜,怎么说鸟枪也比火铳强。而且日本水军主力船上也有火炮。

图为日本安宅船舰队正在航行中。

 日本第二次侵朝长驱直入所向披靡

在日本与明朝的和平谈判破裂以后,双方重新爆发战争。中国万历25年,日本庆长2年,公元1597年2月,日本发布军令摧毁全罗道和忠清道的抵抗力量。日本军队主力在5-6 月渡海进入朝鲜。在7月15日的漆川梁海战中毁灭性打击了朝鲜水师。在陆地上的南原城和黄石山城都迅速击败朝鲜军获胜。

随后日军将领加藤清正,黑田长政和毛利秀元率领大军继续按预定目标推进。到9月中旬,朝鲜在全罗道的抵抗仅存在于南部小块地方。战斗力仅有朝鲜水师仅剩的12艘船只。而此时,日本陆军正在继续推进,而日本水军则沿海推进。

鸣梁海战实际是李舜臣伏击日本前锋

日本水军在藤堂高虎,加藤嘉明,安治胁坂等将领带领下,正在全罗道沿海推进,日军前哨在9月7日抵达兰浦达洋面,在这里与李舜臣的12艘战船遭遇。朝鲜水师开始诱惑日本水军。9月16日,在获得了发现朝鲜军主力的消息后,藤堂高虎带领中型关船30艘甩开大部队开始追击,准备与朝鲜水师决战。结果被朝鲜水师 引诱到一片陌生水域,此时海水退潮,日本水军前面的几艘船被朝鲜埋在浅海底的铁索和木桩挡住去路,遭到朝鲜水师掉头围攻。导致来岛通总等数十名日本人阵亡,那几艘搁浅的战船也被放弃。

在这次海战中的朝鲜水师损害轻微,但是众寡不敌,所以傍晚开始急速退却。日本水军不熟悉路况,无法继续追击朝鲜水师,也是害怕再中这样的圈套。第二天,也就是9月17日,藤堂高虎和胁坂安治再次来到战场上巡视,没有发现朝鲜水师。

朝鲜龟船上桨手和炮手是混在一个操作面的,一旦开战,这里将挤满上百人,场面必定非常混乱。而且朝鲜所谓的炮实际上就是大号火铳,而且还是发射箭的。

日本水军主力到达后朝鲜水师已经逃跑

日本水军一看朝鲜水师已经退去,继续前进攻克朝鲜水师的大本营。一面突进到全罗道西岸地区,支援日本陆军的攻击。此时日本军队的作战目标和扫荡全罗道朝鲜水师的任务已经全部完成。开始在顺天,泗川,昌原,蔚山修筑城墙要塞,准备与南下的明军决战。

鸣梁是日获胜控制制海权摧毁朝鲜军港

鸣梁海战就是在日本水陆大军进军全罗道的过程中,李舜臣在预定海区引诱并且伏击了日本水军的前锋部队,只是使日本前锋稍微受到一点损失,随后为保存就离开撤退。日本水军夺取了该地的制海权和摧毁了朝鲜水师的基地,这么看实际上是日本取胜,损失日本损失了几艘船,死了几十个人,但是日本达成了摧毁对方水师基地,夺取制海权,掩护陆军前进的战略目标。但是在现代韩国的说法里,这场战斗变成了,李舜臣的12-13艘战船迎战日本133艘战船和200艘运输船,并且击沉31艘日船,击伤92艘日船,杀死日军9000人,阵斩对方主将的巨大胜利,并且拍出了“天军”和“鸣 梁海战”两部票房大片。要知道整个日本舰队也只有7200人,藤堂高虎2800人、加藤嘉明2400人、胁坂安治1200人、来通总600人和菅平右卫门们长200人。另外,李舜臣自己写了的乱中日记也只写有“贼船有三十只撞破”而已,不要说击沉的记述,就是撞伤敌舰的记述也没有。

韩国现在完全没有告诉大家,这次战斗结束后,李舜臣舰队是向北方退却了,而且被日军摧毁了水师基地,日本水陆军顺利完成既定计划的事情。朝鲜水师就算全是龟船,那12艘龟船上,也仅有200多个只能打7钱铁子和射程不超过30米的大箭。靠什么打沉打伤对方的133艘战船和运输船韩国**的表现手法是李舜臣水师火箭万箭喷发打败了日本舰队,实在不想再说什么了。

朝鲜记载自己的火铳火炮随便一个什么型号就是射程800步,上千步。要知道200年后横行天下的大英帝国海军战列舰上的68磅巨炮的平射有效射程也不超过400米。图为英国海军68磅炮。

李舜臣从来谈不上在海上切断日后勤线

但要说什么李舜臣切断了日军的后勤线路更是扯淡,从来也没见过日军缺乏过从本土运输来的军械和兵员过,也从来没见过李舜臣独自到过外海大洋之上过,还妄谈什么切断了日军的后勤线路

要是真有李舜臣从玉浦海战到釜山浦海战,四个月期间十战十胜,消灭了胁坂安治、加藤嘉明、藤堂高虎、九鬼嘉隆等率领的日本水军,阻断了日本军事物资的运输通道。如果朝方掌握了制海权,再加上金时敏仅用3800人就打败细川忠兴的2万日军,其他日军也陷入了义兵的游击战争中。那朝鲜还请求明朝援军干什么日本水军都在海上已经 掉了,日本后续部队和物资根本送不上来,就是半岛上的日军也已经饥寒交迫,焦头烂额了。

按朝鲜兵书的说法,这种只有不到2米长的,724斤的火炮可以把33斤重的炮弹打到800步以外。如果真是这样,那其威力要比百年后那些3000斤,6000斤红夷大炮要大的多的多。

真正摧毁日本水军主力的是明朝水师

在那场战争中真正对日本水军进行重击的是露梁海战。在这场最后的大决战中,中国明朝水师精锐尽出,明军一个水师营,大福船4艘,中型海苍船和小型苍山船,配备4门前装大发熕,40门佛郎机炮和碗口铳,68支鸟铳,500个喷筒,2000只火箭和登船近战的标枪,勾廉枪,过船钉枪。

海战时,先是前装大发熕和佛郎机开火,到了近距离碗口铳,鸟铳和火箭开始射击。靠的再距离近一些,就是喷筒和火球了,最后就是勾廉枪,过船钉枪,钩住敌船,进行跳帮,用标枪,军刀白刃战了,这个才是哪个时代海战的典型方法。

如果按照朝鲜那样就拿着几只打出7钱小铁子的喷子就想靠纯粹火力战打沉数十艘大船就是把一艘1000石的大船摆在哪里不动20多个人拿着那种小喷子在20-30米外随便打,打一天能打沉吗

明朝的大型佛郎机炮,只有大号佛郎机才有可能在海上重创对方舰队,而不是朝鲜那些百十斤的小炮。

露梁海战李舜臣打下手明军才是主力

露梁海战那才是货真价实的打败了日本水军主力。这场大战的日本水军岛津义宏,立花宗茂和高桥直次带领500只战船,17000日军出战。

迎战的明军水师是陈璘,王元周领导的600只海船和19400名明军。李舜臣的朝鲜水师只不过是打下手的,才100只船和7000士兵,李舜臣和明军将领邓子龙都是担任伏兵角色,分别埋伏在露梁海峡北侧和南海岛附近的观音浦。

明朝海军提督陈璘才是统帅和担负正面决战任务,日本水军在向外突围的时候在观音浦打死了前来封堵的李舜臣和明军将领邓子龙。

露梁海战舰队决战是中日水师大战

但是随后明军水师主力压上爆发舰队决战,在明军佛郎机炮轰击和近距离投掷火球的攻击下,日军大败,损失战船200多艘,而日军只捕获2艘明军战船。露梁海战和中途岛海战就是是日本海军300年不败神话的一头和一尾。

李舜臣确实是一个水师高手,在那个朝鲜面临亡国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全国一片惨败的情况下,还能打出胜利,鼓舞了朝鲜军民的士气,确实非常厉害。但是没有必要做过分的夸大。在明军水师进入朝鲜以前,李舜臣实际上就是在沿海搞袭击或者伏击战,战果实际上都不大。而他的战绩也是来自于自己的记述,全部记录在他的乱中杂录中,无论是对手日本,还是联军明朝都缺乏这些光辉耀眼战绩记录。

韩国非常重视宣传,现在李舜臣的名字在世界上,甚至在中国也远比那些实际在朝鲜抗日战争中担任绝对主力的明军将领出名。现在韩国海军军徽也采用了龟船的标志。

大明水师提督陈璘名气远不如丁汝昌

直到明朝水军大举入朝,露梁海战爆发,李舜臣才是第一次参加外海大海战。而且只是担任埋伏的副将。可是由于缺乏宣传,如今世人皆以为露梁海战是李舜臣一手全面指挥的。

今年是纪念甲午战争的周年,在想念起北洋水师和大清水师提督丁汝昌的时候,是不是也能为那支大明水师和那位大明水师提督陈璘树立一座塑像呢毕竟陈璘取得了到现在为止,中国5000年文明最大的海战胜利。在为失败者扼腕惋惜的时候,请不要遗忘那些辉煌的胜利者。

首尔的李舜臣雕像上的汉字,很可能是为了彰显他对朝鲜历史的贡献以及他对汉语文化的尊重。同时,在朝鲜和日本,汉字被视为一种正式的书写系统,这也可能是刻在李舜臣雕像上的汉字的原因。

此外,尽管在朝鲜语和朝鲜文字出现之前,朝鲜人使用汉语作为官方语言,但是朝鲜文字出现后,仍有大量的朝鲜人选择学习汉语。一直到清朝末年,朝鲜人的汉语水平都相当高。因此,李舜臣雕像上的汉字也可能是为了纪念他对朝鲜语言和文化的贡献。

核心提示:李舜臣率朝鲜水师跟踪追击,进入观音浦,与日军血战,陈U率中国水师前来支援,用虎蹲炮轰击,日船纷纷起火。

一马平川

1592年四月十三日,丰臣秀吉发动了侵朝战争,日本侵略军乘大小舰船700余艘,在釜山登陆,分北、南、中三路发起进攻,只用了 2个多月的时间,就占领了汉城、和平壤。朝鲜面临着亡国,于是向大哥明朝求援。

出兵援朝

朝鲜是中国的附属国,打我小弟,就是折我面子,折我面子,废你大腿。1592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明军入朝参战,四月二十日,李如松收复汉城,歼敌10余万。惊骇万状的小西行长丢下大队人马,狼狈逃往黄海道(朝鲜半岛中西部),准备从海上反攻。

海上大战

1597年,中日海战爆发,朝鲜水军全军覆没,要夺回制海权,只能靠明朝水军了。陈U(广东人,明朝抗倭英雄)率五千广东水军到达朝鲜,日军派藤堂高虎迎战(号称日本的海上之王),几次交锋就干翻了这个所谓的海上之王,藤堂高虎落荒而逃,不敢出来逞能。

终极计划

这年八月,丰臣秀吉病死.遗命从朝鲜撤军。当时,盘踞在朝鲜的日军尚有兵力46万余人。小西行长在顺天被明水师包围,岛津义弘率第五军一万余人赶来救援。 陈U制定出了最终的作战计划。日军到达顺天,必须经过一条下场的海道,而这片海域叫“露梁海”,而通往顺天,只有两条水路,一条通往观音浦,另一条经猫岛。

战略部署

陈U获悉日援军西进的情报后,随即做出如下部署,以邓子龙率兵1000人,驾3艘巨舰为前锋,迂回到日军侧后发起攻击,切断其归路;以李舜臣率朝鲜水师为右军,进率五千人,埋伏于露梁海北侧,待机与明军夹击日军。

大获全胜

十九日,岛津义弘船队主力驶出海峡,进至露梁,中朝联军水师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向日船队主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李舜臣率朝鲜水师跟踪追击,进入观音浦,与日军血战,陈U率中国水师前来支援,用虎蹲炮轰击,日船纷纷起火。日军仍垂死挣扎,拼命反击。李舜臣领先督战,中弹牺牲。到中午时,日军已停止抵抗,舰船或焚毁沉没,或被联军俘获。弃船上岸的日军,也为陆上联军歼灭。

百家争鸣

日本史料表示,这是一场延续战国光荣的战争。朝鲜史料认为,战争之所以胜利,主要是因为李舜臣和朝鲜义军。而明朝基本上没啥动静,因为在明朝看来,这场战争压根不值一提,打了七年,明军总人数不过4万,后期勉强增兵到八万。而日本为了打这场仗,各类猛将倾巢出动,连老本都赔上了朝鲜就更不用说,被打得奄奄一息,差点亡国,连国王都准备外出避难。

万历总结

而明朝却没有玩命,派了几万人出国,伙食自理,把日本打服了,连战争赔款都没要,这就叫礼仪之邦,叫强大。万历皇帝在宣告抗倭援朝战争就此结束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当跳梁小丑,否则虽远必诛,虽强必戮――《抗倭诏》

“李舜臣”号驱逐舰也被称为“李舜臣”级驱逐舰。李舜臣将军是朝鲜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他在与日军的激战中壮烈牺牲,因此被封为忠诚战士。李舜臣将军在朝鲜人民心中有着最高的地位,就像一种信仰。所以人们把这艘多用途防空导弹驱逐舰命名为李舜臣号。

李舜臣号驱逐舰费了很大劲才造出来。因为开发的时候恰逢金融风暴。金融风暴极大地损害了南韩的经济,这直接导致了对李舜臣号驱逐舰成本的严格控制。然而,李舜臣号驱逐舰的发展是韩国军队的一个关键计划。环境再艰苦,都被开发了。

首舰“李舜臣”号于2002年5月22日下水,而海试计划于2003年初开始,该舰最终于2003年底交付。

“李舜臣”号驱逐舰在船体设计、武器装备设计和电气设计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在船体设计上,韩国首次引入隐身技术,上层建筑更加简洁,放弃了副桅杆,改用塔形合金主桅,更有利于其隐身。此外,它还具有最佳的电子系统安装布局,以避免干扰。

在武装设计方面,李舜臣号驱逐舰的技术也更先进,其发射系统和发射装置也更好。此外,李舜臣号驱逐舰与以往驱逐舰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尾部安装了近程防空导弹发射器,这使其远程防空和自卫系统更加完善。

李舜臣号驱逐舰是对李舜臣将军的纪念。虽然他已经殉难了,但后人会永远把他记在心里。

李舜臣是怎么死的?

李舜臣是朝鲜著名的将军,是人民心中的英雄。他多次击退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是一位常胜将军。即使在今天,李舜臣在朝鲜人民心中也有着很高的地位。那么这么勇敢的将军是怎么死的呢?

公元598年,日本再次入侵朝鲜,李舜臣奉命率军撤退。与此同时,应朝鲜的要求,朝鲜的近邻明朝派出邓子龙等猛将前来助战,与日军发生了非常激烈的海战,史称楼梁之战。经过这场战争,敌人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损失也很大。就朝中两国而言,形势大好。

看到敌人被打败,他想和朝鲜进行和平谈判。但朝鲜拒绝了敌人的要求,一举切断了他们的退路。敌人和谈被拒绝,没有退路。一天晚上,他们在海上伏击,朝军士兵奋起反击,成功击毁敌军舰数百艘,歼灭敌军万余人。可惜邓子龙将军的战船被自己的火器夹住,突然起火,敌人趁机还击。

当李舜臣将军看到这一幕时,他带领军队去营救他。在此过程中,他意外被流弹击中,身受重伤,最终不治身亡。临死前,李舜臣将军对战局感到不安,把指挥权托付给他的侄子,叫他为自己而战。

李舜臣将军在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牺牲了。他的死是为了整个国家和民族。虽然他死了,但他的精神在人们心中成为永恒。后来经过这一仗,敌人遭受重创,再也不敢轻易得罪朝鲜。李舜臣将军也被评为忠诚的战士。

揭秘邓子龙与李舜臣的关系

邓子龙和李舜臣是抗日将领和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领土不受侵犯,他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邓子龙是明代杰出的军事家,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他平定叛乱,抗击缅甸,在南北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后来邓子龙一味偏袒军衔,导致兵变,被革职。此时日军入侵明朝邻国朝鲜,所谓“唇亡齿寒”。为了救援朝鲜,邓子龙官复原职,奉命赴朝鲜与日军作战,史称娄梁之战

朝鲜海军将领李舜臣多次成功击退日本对朝鲜的入侵。他一生刚正不阿,忧国忧民,为朝鲜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1958年,日本再次入侵朝鲜,李舜臣勇敢地战斗。

邓子龙援朝时,李舜臣等将领成功地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以邓子龙为统帅的双方联合舰队与日军发生了一场非常激烈的海战,即暴露梁之战。在这场战争中,邓子龙英勇善战,与朝鲜将军李舜臣等人密切配合,杀敌无数。

然而,一天晚上,日军在海上伏击,邓子龙、李舜臣等将领与日军激战。可惜邓子龙将军的船被自己的火器击中,于是火起,给了日军反击的机会。

见此情景,李舜臣立即命令船队去营救邓子龙的船只。不幸在此过程中被流弹击中,邓子龙战死。此战之后,日方遭受重创,实力大损。

两位抗日将领去世了,但他们永远被人民铭记。

揭秘明朝曾出兵援朝:致使联军大胜日军倭寇!

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壬辰)4月14日,日本为了吞并朝鲜,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壬辰倭乱。在朝鲜国王的请求下,明朝出兵援朝,开始了长达7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