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有哪些流派?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8浏览:1收藏

篆刻有哪些流派?,第1张

在漫长的篆刻发展过程中,各种风格各异的流派以及为数众多的篆刻家层出不穷。[文彭、何震]文彭,字寿承。书画家文征明的长子,善书画尤精于隶书,篆刻娟丽清雅。何震,字主臣,是文彭的学生,精于文字学,治印一变文彭之风呈现古朴苍劲的风貌。宋元以来的印材大多为牙章由文人篆印,工匠雕刻。传说至文、何开始以“灯光冻石”(青田石一类)治印,风靡印坛。印材的改革对篆刻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彭、何震努力扬篆刻艺术被尊为篆刻之祖,作品在明代被奉为典范。何震的风格名重一时、后人推之为皖派(也称“黄山派”、“微派”)的开创者,与文彭合称“文何”。[皖派、徽派]开创者为明代何震,继何震之后,首先有苏宜、程朴、朱简等专学秦汉,风格苍古朴茂。到明未,汪关父子一变何震之法,专攻汉铸印,以工整流利为其特点。至清初,安微县人程邃、巴尉祖、胡唐、汪肇龙努力改变当交的习气,在篆法布局上取得了高度的成就,人称“歙中四子”。这一发时期的诸家由于他们几乎都是安徽籍人,故历史上一般总称为“皖派”(或徽派),并宗立派的邓石如(另行介绍)因为是安徽怀宁人,也有称其为“皖派”的。这种注重籍贯忽略艺术风格的划分方法,常常缺乏严密的科学性。故往往同属皖派,风格却截然不同,这就是我们应当注意的。“皖派”在清代影响广泛,浙江山阴的董洵、王声、江阴的沈风,甚至浙派创始人丁敬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汪关字尹子,原名东阳。明未人,安徽黄山人,寄居娄东(江苏太仓)。篆刻虽属皖派。却与文何风格不同,白文刻意仿汉,能在工稳中再现汉印自然的情趣,成功地运用印文的并笔,破边手段,发展了篆刻技法。善以冲刀治印,刀法稳实,布局谨严。所以他的作品成为印家学习汉印有榜样,后世不少印家是通过汪关的作品来领悟汉印的神韵的,例如乔居常熟的莆田人林臬就受到他很深的影响。[浙派]浙派是与皖派同时盛行的著名篆刻流派。兴起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由丁敬创始,继起的有蒋仁、黄易、奚冈等人。黄易是丁敬的学生,蒋仁和奚冈也都师法丁敬,四人的篆刻风格比较接近,但又各具特色,蒋仁以朴拙取胜,黄易和奚冈则以秀逸著称。因为他们都是杭州人,所以后世合称为“西冷四家”。又有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继之而起,由于他们都是浙江杭州人,因此后人就把他们连同效法他们艺术风格的印家,总称为“浙派”。丁敬等八人各具成就,合称“西冷八家”。浙派与皖派一样,都崇尚秦汉玺印,刀法上成功地应用涩坚挺的切刀,来表现秦汉风貌,以其古朴雄健的风格有别于皖派诸家的柔美流畅,所以有“歙(皖派)阴柔而浙(派)阳刚”的评论。浙派艺术支配清代印坛这一个多世纪,影响极深远。[其它各派]在皖浙两派发展壮大的明末清初,还存在着与这两派有渊源关系的其它一些流派。如较知名的有“莆田派”与“云间派”等。“莆田派”以明福建莆田人宋珏(比玉)为首,故又称“闽派”。这一派的后期名家林臬的作品古雅精丽,酷似汪关,亦有一定影响。“云间派”的主持者为王曾麓父子。这些流派的作品,大多缺乏新意,充其量是前辈名家的流风余韵,最后终于从印坛上逐步隐退、消逝。[邓石如]邓石如,原名琰,他是清代最杰出的篆刻家之一。早年曾刻苦研究秦汉金石碑刻,篆、隶、真、草被认为清代第一。他把深厚的篆书功力用之于篆刻,突破了以秦汉玺印为唯一的取法对象的狭隘天地,扩大了篆刻的表现范围。作品苍劲庄严、流利清新,开创了一代印风。极大地影响了稍后的吴熙载、赵之谦、黄杜甫和吴昌硕,从而为万紫千红的晚清印坛奠定了基础。邓石如虽然也列为“皖派”,但由于影响深远,一般专称为“邓派”。[吴熙载]吴熙载,字让之,书画篆刻都精,篆隶功力很深。为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的学生。他的篆刻最初取法汉印,三十岁左右看到邓石如的作品,敬佩不已,于是书法、篆刻均师法邓石如,从而把“邓派”艺术推向了高峰。由于邓石如作品传世甚少,所以名为师法邓派者实际大多以吴氏为宗。他的作品对黄杜甫、吴昌硕有很大的影响,吴昌硕曾说过,“学完白(邓石如)不若取径于让翁(吴熙载)”。甚推崇可想。吴熙载的篆书飘逸劲健,表现在篆刻上用刀迅疾使刀如笔,笔意圆转流动,气势醋畅淋漓。每字结构的转折连接处和线条的延续处,都充分表现了书法的用笔。边款多作单刀草书,象他的书法墨迹一样娟美,都可说是别开生面。师承邓派的名家还有吴咨、徐三庚等人,虽各有成就,但均不能与吴熙载相比。邓、吴的成就,不仅因他们的作品出众,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一味摹仿前人作品,对篆刻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具有革新意义的贡献。[赵之谦]赵之谦,字bian叔,别号很多。他是邓石如之后,独具创新精神的大艺术家。书画篆刻都具有很高的成就。篆刻融合皖浙两派,在秦汉玺印的基础上,吸取了秦权量、诏版、古钱币、镜铭及碑版等篆字入印,从而扩大了篆刻艺术取资的领域,别创新格。赵之谦篆刻在章法上提倡有笔有墨,所以虚实对比感十分强烈,朱文生动活泼,白文稳健雄浑,偶以单刀刻印,成为篆刻艺术写意派的先驱。他用北魏书体来刻款识,或单刀入石作阴文款识,或效法“始平公”作阳文款识,在方寸之间,重现北魏书的雄伟奇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赵之谦的成就超越了他的前辈大家丁敬和邓石如,也超越了他同时代的吴熙载,篆刻艺术通过赵之谦又迈入一个新的天地。[黄士陵]黄士陵,字牧甫。安徽黟县人。父母过世后曾在南昌以照相为业,后长期客居广州,因此艺术上可称他的一派为“粤派”。篆刻初从浙派入手,逐渐进入对邓石如、吴熙载、赵之谦的研究。后来到北京友人看到大量的金石资料,使他大开眼界,于是在学习秦汉的基础上进一步取法钱币,秦权、汉镜、碑碣、瓦,特别着意于商周铜器、两汉金文,终于在皖浙两派之外,自成一家。黄士陵的篆刻运刀爽利,不加修饰。白文取法汉铸印中光整一路的作品,在学习赵之谦的基础上以薄刃冲刀来体现汉印的方劲挺拔;朱文试点亦是锋棱毕现。章法讲究疏密穿插,线条锋锐挺劲,光洁妍美似,看不呆板。在貌似无意中包含着无尽的变化。边款以冲刀刻魏书,亦独具面目。[吴昌硕]吴昌硕,原名俊卿,别号很多,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他是清代最后一位大艺术家,与吴(熙载)赵(之谦)黄(士陵)并称晚清四大家。诗书画印造诣极高。他的篆刻先从浙派的陈鸿寿入手,继学徐三庚、赵之谦,最后通过学习吴熙载和钱松的刀法,加上对秦汉玺印和封泥瓦陶文字的研究,终于在转益多师中得到统一,形成老辣挺劲,雄浑苍古独特面目。吴昌硕的书法早年涉猎甚广,中年以后专攻石鼓文,结合吉金文字的结体用笔,朴茂雄健,自生新意,发展了篆法,从而为他的篆刻突出陈规、自立门户,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他使用的钝刀切石的刻法,更使他篆刻显示出古朴、苍劲、浑厚的天趣。他的篆刻可以喻之为绘画上的写意派,在晚清的诸家之后,异军突起,成为近代最有影响的篆刻大师。[赵时枫]号叔孺,近代著名书画篆刻家。工四体书,精于书画碑刻的鉴别,擅画骏马。篆刻早年取法浙派,后精研赵之谦、邓石如直追秦汉,对周秦小玺及宋元圆朱文犹有独到功力。在篆刻艺术中,实际上存在有仿汉凿印两种流派,赵时枫正是近代继承汉铸印端重严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齐白石]齐白石,齐璜(1863--1957),字濒生。白石是借用湖南湘潭老家村庄的名字。别号有三百石印富翁、借山吟馆、寄萍堂主人、老萍、借山吟馆主者、杏子坞老民、木人、木居士等。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诗、书、画、印无不卓绝的大艺术家,在艺术上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对这四绝,他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他的篆刻初学浙派中的丁敬、黄易。后学赵之谦、吴昌硕。从汉《祀三公山碑》得到启发,改圆笔的篆书为方笔;从《天发神谶碑》得到启发而形成了大刀阔斧的单刀刻法;又从秦权量、诏版、汉将军印、魏晋少数民族多字官印等受到启发,形成纵横平直,不加修饰的印风。他在艺术见解上最推崇“独造”,并且身体力行,曾说:“刻印,其篆法别有天趣胜人者,唯秦汉人。秦汉人有过人处在不蠢,胆敢独造,故能超出千古。余刻印不拘古人绳墨,而时俗以为无所本,余尝哀时人之蠢,不思秦汉人,人子也,吾亦人子也,不思吾有独到处,如今昔人见之,亦必钦仰”。由此可见,他对自已的独创充满着自信。

  徽派篆刻 徽派篆刻兴起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以休宁何震等篆刻名家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徽州印人群体,人称“徽派”,促成徽州篆刻的第一个高潮期。清代康乾时期,歙县程邃等“歙四子”出现,变革创新,自成一体,形成徽派篆刻第二个高潮期。清朝晚期,黄士陵以其深厚的金石学修养,摒弃几百年来印家以切刀法摹仿烂铜印,追求古拙残破美的传统习惯,自立新意,自成风格,从篆刻艺术界脱颖而出,创立了“黟山派”,影响了后来的易大厂、乔大壮、王福庵、李尹桑,乃至齐白石等一大批书画印名家,使徽派篆刻走向了第三个高潮期。

  黄士陵一生治印万余方、留有书画千余幅,是晚清与吴昌硕同时代的书、画、篆刻大师。其中尤以篆刻成就最高,以薄刃冲刀重现秦汉玺印面目,独具峻峭古丽风采,被列为晚清印坛四大家。

  黄士陵篆刻艺术特色鲜明,他的刻印的特点是:平正中见流动,挺劲中寓秀雅,既无板滞之嫌,也无妄怪之失。章法配字讲究疏密、穿插,彷佛有意,又若无意,密字清疏,意趣横溢。在刀法上,执刀极竖,无异笔正,每作一画,既轻行取势,一气呵成,干脆利落,又运刀猛辣刚健、洗练沉厚,气韵和线条的美感都非常强烈。

  黄士陵创立的徽派篆刻——“黟山派”,在浙、皖派外另辟蹊径,对篆刻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影响了众多名家。

  明代,徽州篆刻家较多,著名的有苏宣、程源、程朴 、汪关等人。印学界将他们与何震一起称为“徽派”或“ 皖派”。到明末清实,印学界泥守文(彭)、何(震), 陈陈相因,久无生气。邑人程邃起而矫之,乃参酌古文籀 体,力变大、何旧体,自成一家面目。周亮工在《印人传 》中说:“印章一道,初尚文、何,数见不鲜,为世厌弃 。……黄山和穆倩(程邃)以诗文、书画奔走天下,偶然作印,乃力变文、何旧习,世翕然称之。”

  他的篆刻作品 章法严谨,笔意奇古,丰满厚实,形成了苍浑雄劲、恣肆豪放的风格,在我国篆刻史上起了上承前人、下启来者的作用,成为清代篆刻宗师。黄易在《印款》中对程邃评价 甚高。歙县博物馆藏有程邃“江东布衣”朱文印一枚,布局匀称,笔势圆转遒劲,古秀苍逸,韵味深厚。本县博物 馆藏有他的书画册一本,所钤印记,大多自制。继程邃而 起者有汪肇隆、巴慰祖、胡长庚等人。巴慰祖少好刻印, 师承秦汉,著有《四香堂摹印》2册。 本县博物馆藏有巴 慰祖自刻的“莲舫”铜印一枚,庄严典重,温厚静穆,上密下疏,平稳自然。后人赞他的印章“巧工引手,冥合自 然,览之者终日不能穷其趣。”汪肇隆、胡长庚两人治印 均端严浑穆,卓然名家。后人把他们三人与程邃合称“歙中四子”,故名“歙派”。乾隆以后,著名歙派篆刻家叶熙锟、许钺、程奂轮、李有兆、吴山、巴树谷、程德 椿、谢黄山、曹应钟等人。近代精于篆刻家还有黄宾虹、 叶为铭、巴淑海等。黄宾虹刻有“黄质宾虹”,有边白文 印,“风格逼似巴慰祖”,对歙派篆刻有创创新,编有《 宾虹草堂藏印》,叶为铭善刻石碑,光绪三十年(1904) 与丁辅之、王福庵、吴潜泉等在西湖孤山,创设“西冷印 社”,为从事印者研究及保存古金石之所,影响及于海外, 并著有《歙县金石志》、《列仙印玩》和《广印人传》等 。

  徽派篆刻代表人物及其艺术风格

  何震(1535—1604),字主臣、长卿,号雪渔,休宁人。何震与文彭同时而小于文彭,他探知印外功夫对于篆刻的重要性,因此精研六书、文字学,主张篆刻应以六书为准则。队为作篆治印的关键在于用笔运刀,笔有尖齐圆健,刀宜坚利平锋。执刀有力,运刀迅速,刀随意动,意指刀达,刀中有笔,相得益彰,实现了刀法与书法的—致,内容与风格的统一。又创单刀边款,顿挫跌宕,欹斜错落,蕴意深邃,具有气势磅礴,淋漓雄浑的独特风格。其作品不拘一格,充分表现个性。如“柴门深处”印,笔画刚健,字体简洁,突山力度,锋芒峭霹;“无功氏”,“无”字笔画尖如刺芒; “听鹂深处”,虽摹汉印的方整,但也可看到刀锋,给人以“猛利”的感觉。

  苏宣(1553—1626年以后),字尔宣、啸民、朗公,号泗水歙县人。寓居松江顾从德、嘉兴项元汴两位大收藏家家时中,曾纵览秦汉印章,眼界大开,“知世不相沿,人自为政”,由此而领悟到篆刻创作要有变化。于是将《石鼓》、《季札》等碑刻上的韵趣用于篆刻,文字之间故作剥蚀的痕迹,很有金石味。如“苏盲之印”从汉印中来,很有自己个性,刀法老辣,书味盎然。“我居古人实获我心”印刻于明天启二年(1622),印文用古篆,每一笔划的首尾二端都呈尖状,笔势飞动,印文结构重视变化,两个“我”字用不同的写法,以避免印章上部左右二角雷同;刀法亦冲亦切,劲力所到之处石花斑驳,古趣盎然。

  朱简(生寸:1570年,卒年不详),字修能,号畸臣,休宁人。以草篆入印,注重笔意刀韵,使笔画线条之间具有一种呼应连贯自然和畅之意,从而突出笔画造型感。他还开创厂短刀碎切技法,把每根线条的锲刻分解为短刀连辍,从而使笔划线条产生一种跌宕起伏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具有涩滞苍莽的金石效果,对后来的浙派丁敬有—定影响。所作“冯梦祯”印, 切刀的痕迹明显,刀刀表现着笔意。横画都顺着笔势,有的弓形向上,有的向下。直画有的带着斜势,起笔、收笔都较凝重,撇捺笔势分明。放中有收,收中有放,富有新意。朱简还具有很深的印学理论造诣,著有《印章要论》、《印品》,在阐述印章的古今流变之余,同时考证了金石碑版法帖之间的关系,还对当时各家印作进行批评,颇有卓见。

  汪关(约生于1575年,卒年不详),字尹子、呆叔,歙县人。原名东阳,因获得一枚“汪关”汉铜印,遂改名汪关,并将自己的书斋名为“宝印斋”。他一变何震之法,直追秦汉铸印,以冲刀法开创一种与何震大不相同的工整雅妍的面目,据说将他的作品杂诸汉印一起,很难辨别真伪。周亮工把明末篆刻家分为“猛利”和“和平”两派,推何震为“猛利”派代表人物,推汪关为“和平”派代表人物,可谓名重一时。所作“子孙非我有委蜕而已矣”一印多达十字,以朱文为之,方整朴茂。印文的笔画以直线为主旋律,方折劲挺,清爽悦目。布局取汉印匀称平实之法,有些结构简单的字屈叠笔画示繁势,以填塞白地,如“子”字的下部、“蜕”宇的“虫”部、“已”字下部和“矣”字上部;有些结构复杂的字简减笔画求简势,如“孙”字的“系’’部,“委”字的“女”部;字里行间的组合,紧实严整形成了一个庄严的整体。

  程邃(1607—1692),字穆情、朽民。号垢区、垢道人、青溪朽民、野全道人、江东布衣,歙县人。精于金石考证之学,又长于铜玉器的鉴别。篆刻白文印多取法浑朴一类的汉铸印,参以己见而出新意。印文方中寓圆,不露圭角,疏密均衡自然,苍浑凝重。朱文印则多以钟鼎款识之大篆参合小篆入印,并作较粗笔画的印文,追求苍浑古朴、凝重的风格,清新叮爱,富有笔意。当时名重一时的梁清标、周亮工等人的用印都出自程邃之手。所作“徐旭龄印”为其代表作,此印在形式上取法汉印,但在印文、布排、朱白等方面极尽匠心。印文用笔圆润浑穆,转折处不露棱角,以直线为主,略参弧笔,将动与静有机地结合,庄重中蕴含了灵巧。“徐”字“彳”部的厂半部分打破丁小篆作竖向取势的方法,运用斜笔结构,与上部笔势协调;“余”部的下方二点,用两个向背的折笔,不同:厂规范小篆竖画。经如此变化后的“徐”字,产生了避熟就生的意趣。 巴慰祖(1744—1793),字隽堂、晋唐,号子籍、子安、莲舫,歙县人。家境富裕,雅爱收藏古玩和书画、印章,珍品颇多。治印初学程邃,后来变更风格,改宗汉代古印,构思奇巧、章法绵密、字体工秀,得汉印之神而又有自己的面目。赵之谦对巴慰祖的作品甚为折服,曾对挚友魏锡曾说“近来所作,多类子籍”。并把巴慰祖与丁敬、黄易和邓石如相等同,称“丁黄巴邓”。所刻“己卯优贡辛巳孝廉”朱文印,篆体近寸:六朝、唐、宋之朱文印,但线条较粗,笔力厚实,稳健圆转,布局子和而谨严,规矩而不滞。“孝”上部拉长,以对称“己卯”占地,也使“廉”宇缩短些。

  此印字形活泼,篆法和刀法均显得柔和、徐缓,体现了巴慰祖的风格。

  黄土陵(1849—1908),字牧甫,亦作穆甫,别号黟山人、倦叟、倦游窠主,青年时书斋名“蜗篆居”,中年曾用“延清芬室”,后用“古槐邻屋”。黟县人。他的篆刻不敲边,不击角,不加修饰,专以薄刃冲刀去追求汉印光洁妍美的本来面目,表现完整如新的汉印所具有的锋锐挺劲的精神,从而形成他那种干正中见流动,挺劲中寓秀雅的刻印风格。他的刻印章法极讲究疏密、穿插、变化,不少印作都显得匠心独运,意趣横溢。他还扩大了篆刻取资的范围,不论彝鼎、权量、诏版、泉币、镜铭、古陶、砖瓦、石刻都能熔铸到自己的印章中去。他的不少作品带有鼎彝、镜铭等文字的风味,看似平常而变化无穷,能于徽派篆刻衰竭之时独树一帜,卓然成家。他的边款也独具一格,以单刀拟六朝碑刻楷书,边款文辞隽永、翰墨味很浓。所作朱文印“黄绍宪”用的是金文,整个印右疏左密,“宪”字头部粘到“绍”字上去,使其错综复杂化,众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或半圆圈互为呼应,形成一个生动的印面,分散而又紧密。

  徽派篆刻的兴起与发展

  徽派篆刻兴起于明代中后期,其时徽州人何震、苏宣、朱简、汪关以篆刻名家,世人称“徽派”。在他们的影响下,徽派篆刻名家迭起,高手辈出,先后涌现出李流芳、汪涛、胡文淳、罗王常、汪镐京、程林、胡正言、金光先、汪宏度等一大批优秀篆刻家,形成徽派篆刻的第一个高潮期。

  清早中期,歙县程邃、巴慰祖、胡长庚、汪肇隆继承何、苏、朱、汪等印家的长处而又变革创新.专学秦汉,变化多姿,用力简涩,自成一体,人称“歙四子”。与歙四子同期的黄吕、黄宗缉、汪士慎、程瑶田、汪启淑、唐燠、程奂轮、程芝华、汪绍增、汪文适、陈思圣等徽州印人各呈风姿,形成徽派篆刻的第二个高潮期。

  到了晚清,黟县黄士陵崛起,人称“黟山派”。黄士陵以其深厚的金石学修养,弃几百年来印家以切刀法毕仿烂铜印追求古拙残破美的传统习惯,自立新意,影响了后来的齐白石、李尹桑等人,形成徽派篆刻的第三个高潮。

  近代黄宾虹治印师崇程邃、巴慰祖,印作苍劲淳朴,凝炼安详,对徽派篆刻有所发扬,在南社中享有盛誉。尤其黄宾虹大师对收集周秦古玺,考释印文,用力颇深,对印学发展很有贡献。

  徽派篆刻的贡献

  (一)确立了篆刻造型艺术地位

  中国古代印章一般由铜铸或凿制,也有金、玉等其他材质刻制的印章,主要为实用。宋、元以降,由于米芾、赵孟顺、吾丘衍等文人的提倡,印章开始由实用向艺术过渡,他们自己篆字,请人雕刻。明初王冕和明代中期的文彭发明用冻石刻印,融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使篆刻成为专门的造型欣赏艺术。但王冕和文彭一般也都是篆字,很少自己操刀。真正开文人刻印风气,自篆自刻,把篆刻推向艺术高峰的是徽州人何震、苏宣、朱简、汪关,世人称之为“徽派”。正是由于徽派篆刻的崛起,才真正确立了篆刻造型艺术地位。实现了由印章实用艺术向篆刻造型欣赏艺术的转变。

  (二)强调篆刻家必须精通篆字原理

  篆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篆字造型,对于篆字的了解、研究和书写,是篆刻欣赏艺术区别与印章实用艺术的关键。在徽派篆刻以前,还没有人对篆字造型进行过深入系统的探讨。徽派篆刻家治印,很注重从习篆字入手,精研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钻透汉字构造,同时从金石、碑版、法帖、钟鼎、泉币、砖瓦等篆字造型上吸取营养,构思篆法与章法。徽派篆刻名家汪镐京著有《文字原》25卷、《正字通正》1卷,项怀述有《隶法汇纂》10卷,程瑶田有《解字小记》1册等,为篆刻篆法打下理论基础。

  (三)开创切刀和边款早刀雕刻技艺

  篆刻运刀方法明清时有7种、13种、19种之说,其实概括起来只有3种,即切刀法、冲刀法和冲切结合。冲刀法启发于传统的“凿印”,运刀法持用正锋或侧锋向前推进,刻出来的笔画爽利劲健,是篆刻时的常用刀法。朱简篆刻改变运刀方式,持刀向下压切,稍微前推,进刀的长度较短,长的笔画需用数刀连接刻成,刻出来的笔画由于线条呈现不规则的弯曲,长的显得苍老,短的显得平实。从而使笔画线条产生一种跌宕起伏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具涩滞苍莽的金石效果。此种刀法以后为丁敬所吸收,由此而形成—种切刀篆刻群体 —浙派。何震在边款上也首创单刀法,刀锋洒脱洁净,风格猛辣劲逸,同样被丁敬等浙派所吸收。

  (四)首倡篆刻艺术批评风气

  除了在创作实践中推动篆刻艺术的勃兴,徽派篆刻家还从理论上展开探索,对篆刻艺术的发展具有启迪和指南的作用。朱简历时14年写成《印品》一书,首倡篆刻艺术批评风气,采取论点与论据(印作)相引证的编排法,文图并存,互为发明,该书涉及到玺印的考旺,篆法、章法的研讨,辨析印作的真赝,评论印作的优劣,论说犀利,颇饶胆识。并提出厂以“神品、妙品、能品、逸品、外道、庸工”六项篆刻批评的标准,指出“篆病、笔病、刀病、章病、意病”五种篆刻创作上常见病。他在《印品》—书中还单列“谬印”一章,敢于对当时名家篆刻进行有理论依据的批评,开创了篆刻史上印学批评的先河。

  浙派篆刻 浙派篆刻又称“浙江印派”,历史上著名篆刻流派之一。清代乾隆年间由丁敬在钱塘(今杭州)开创。

  “丁敬远承何震,近接程邃,博采众长,不主一家,治印宗秦汉,常参以隶意;讲究刀法,善用切刀表达笔意,方中有圆,苍劲质朴,古拙浑厚,别具面目。”

  “其后有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继之而起。他们均系杭州人故又派‘西泠八家’。后凡篆刻艺术上宗此风格者均称之为‘浙派’。浙派在篆刻史上绵延二百多年,影响深远。”

  “晚清赵之谦,精于书画,尤擅篆刻,自云:‘生平艺事皆天分高于人力,惟治印则天五人五,勇然。’在近代篆刻史上产生过很大影响,赵氏曾出入浙、皖两派,并取古代镜铭、钱币、碑版文字人印。又首创阳文入款。自成风格,人目之为‘新浙派’。

  西泠八家 西泠八家是以丁敬为首的在历史上很著名的一个篆刻流派。治印宗汉法常参以隶意,讲究刀法,善用切刀表达笔意。方中有圆,苍劲质朴,古拙浑厚,别具面目。以切刀治印,豁然天成。即能刻出急就章的天真烂漫,又能表达铜铸印的庄严古穆,在近代篆刻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西泠八家是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

人物生平

赵之琛是浙派篆刻的代表人物,继“西泠四家”(丁敬、蒋仁、黄易、奚冈)之后,入列“西泠后四家”(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前后四家合称“西泠八家”。为陈豫钟弟子,又取黄易、奚刚、陈鸿寿三家之长,在篆刻技法上可谓集浙派之大成。在嘉庆、道光之后声名卓著,效之者甚夥。

次闲作印,力求巧妙,章法整稳而内含姿态,刀法滞重而蕴藏轻峻。他尤以切刀之法见称印坛,然其所以得之处,亦失之处,风格由此出,亦囿于此。至于晚年印作,则已多显习气,正后人“燕尾鹤膝”之讥;刀法之外,其格局亦少创意,趋于僵化,边框处理亦细碎稍微。其印章边款,则别具一格,字体隶行结合,下刀生辣,线划挺劲。他勤于奏刀,今存世印作有千余枚之多。

于金石文字之学有扎实的工夫,阮元著《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内所摹写古器文字,多出其手。据说他平日足不出户,潜心书画篆刻,并常摹写佛像,故有斋号“补罗迦室”。

《补罗迦室》一印可算其代表作,是其自用印。章法、篆法、刀法均极讲究,如其中“罗”字的下左偏旁和“迦”字的走之旁,简而代繁,既是浙派的典型结构法,又可见其用心之谨慎。

篆刻之外,赵之琛书画兼攻,而山水、花卉之作自成面目,另有韵致。一生不仕,晚年在太平天国战乱中流离失所,客死他乡。有《补罗迦室集》行世。

绘画造诣

精勾细勒见情趣 ——赵之琛的《双勾竹石图》

竹,是中国古代画家最为喜爱的绘画题材之一。由于竹有着挺拔、有节、虚心向上、耐寒不凋等习性特点,中国古代画家常常以之作为精神的写照和人格的象征,不论是梅、兰、竹、菊的“四君子”,

赵之琛作品还是松、竹、梅的“岁寒三友”,萧萧修篁都赫然位列其间。至于修竹与瘦石的结合,更是自宋元以降历代文人画家的拿手好戏,在中国古代的绘画史上,擅写竹石的画家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关于竹的画法,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双勾填色,一类是水墨写意(也有以色代墨者)。前者立足于画,致力于形态;后者立足于写,强调的是风神。赵孟\所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也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云云,即是以枯木竹石作为例证,来阐释中国画尤其是文人画的书法性原则的。不过,赵之琛的这幅《双勾竹石图》(见右图)里竹子的画法却用的是双勾。画面下方的土坡上修篁三竿,亭亭玉立,直冲画外,竹叶繁茂,左右纷披,昂抑错落,姿态优美,尤其浅淡的汁绿渲染,更使得整个竹子显生机勃发,清气盎然。

从总体上看,赵之琛对竹子竿、节、叶的形态皆能准确的把握,法度谨严,笔法工细,位置的穿插安排,自然合理,疏密有度,颇见功力与匠心。在竹子的前端,画家画有湖石一方,玲珑剔透,瘦峭崛立,此亦中国文人画的惯用手法,其作用一则为了与修竹相互映衬,另一则为了稳定画面。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赵之琛笔下的这块湖石形态独特,重心前倾,在构图上显得颇为奇险,而画家却能处险不惊,化险为夷,实属难能可贵。湖石的四周另有茅草随意点缀,益发有助于画面的和谐和自然。

通观全画概括而言,赵之琛的这幅《双勾竹石图》在表现内容上并无任何新奇之处,在绘画的语言和技法上也没有多少特别值得称道的地方,然而画家能于平淡无奇的题材中画出情趣,于惯用的语言和技法上尽显功力,却也决非一般庸手所可能企及,殊属不易。

该图为纸本、设色,纵1282厘米,横615厘米,为赵氏晚年用意之作,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赵氏生活的年代,封建社会已近尾声,文人画已趋式微,文人画最后一次振起的海上画派已露端倪。赵之琛与海上画派之间虽无直接联系,但其画风中还是或多或少透露出某种绘画体格流变转换的消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将赵之琛视海上画派之前的过渡性人物。

书法造诣

书家未必能治印,但印家必定能书,如不通书法,绝难成一位好的篆刻家。赵之琛不以书名,但书法还是十分可观的,并工行书、篆、隶及绘画。

这件小行楷书纵31、横37厘米,有暗格,书自作词三首。现藏上海童氏处。小字写的十分精到,一撇一捺皆见精神,用笔骏紧,笔画起笔处有时重、有时轻,不一而足,起收笔皆干净利落,结构多取侧势,故跌宕生姿。虽然是小幅作品,但却是十分耐看和值得品味的佳作。

自明代中叶到晚清的五百年时间,是篆刻艺术真正兴盛的时期,篆刻艺术由于其历史的祭奠、学养的深厚,加上古印的收藏鉴赏的兴盛迅速成为我国文人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自文彭为代表的吴门派,以何震为代表的徽派,以程邃为代表的皖派,而到了明末清初之时,篆刻艺术进入了一次低谷,文、何之风流传至此,已经进入末流,其板滞庸俗相习成风,一直到乾嘉时期,浙派的兴起,才使篆刻又迎来一次高峰时期。浙派影响甚大,几乎其时所有的篆刻家无不受到其影响。

浙派的始祖丁敬,治印取法秦汉,运刀颇受朱简等人影响,章法娴熟,印章面目众多而统一于清新朴茂、古拗峭折的风格之中。在篆刻史上,丁敬风格之新,影响之大,声誉之隆,均为前贤所未及。继起的代表作家有黄易、蒋仁、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浙派风靡印坛,在两个世纪(1695~1860)的时间都是印坛无可置疑的领袖。

自丁敬之后,蒋仁以古秀胜,黄易以遒劲胜,奚冈以淡雅胜,陈豫钟以工致为宗,陈鸿寿以雄健自喜,赵之琛以秀丽为能,唯有钱松虽取法丁敬而自有建树。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浙派是以地域为名的。这八人同籍钱塘,今浙江杭州,所以称为“西泠八家”。又因为出生先后之故,习惯称前四人(丁敬、蒋仁、黄易、奚冈)为西泠四家;而后四人(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为西泠后四家。他们篆刻作品的共同特点是结构简朴,用刀挺拔苍劲,兼采秦汉以来各家之长,孕育变化,敢于创新,终于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介绍清代的篆刻,浙派是不得不介绍的,甚至夸张的讲清代篆刻,如果你只了解了浙派的西泠八家,那么你至少没有错过清代篆刻最美的风景。

今天我们来介绍浙派的创派始祖丁敬。

丁敬,(公元1695年~1765年),字敬身,别号砚林、钝丁、龙泓外史、孤云石叟等。个性耿介,不应博学泓词科举荐。博学宏词科的宏,后来因为清代乾隆皇帝名讳为弘历,宏与弘字形字义字音相似,后改为博学泓词科。清代在初期为了笼络知识分子的一种特殊的科举制度。所试为诗、赋、论、经、史、制、策等,不限制秀才举人资格,不论已仕未仕,凡是督抚推荐的,都可以到北京考试,考试后便可以任官。

丁敬“嗜好金石文字,善书工诗,精于鉴别,慧眼独具,秦汉铜器,宋元名迹,寓目即辨。”——《道古堂文集·隐君丁敬传》。其篆刻古拗峭折,直追秦汉,加上各方面学养笃厚,所以能冥会众长,变化出新,在何震、苏宣外别树一帜。浙江当时久为莆田派林皋的天下,在丁敬力挽颓风以后,篆刻艺术才有了新机。丁敬活动的时期正是古物出土渐多,朴学昌盛的时期,他借助朴学研究的盛果,广泛取法商周彝器、碑版石刻,以开拓自己的印章道路。篆刻艺术这种“相近相远”借重朴学的学风,正是流派印章发展的重要因素。

“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这是丁敬总揽秦汉魏晋、隋唐宋元的篆刻印章写下的知名的论印绝句。他和许多艺术大家一样,看到秦汉传统的艺术力量,但决不被传统的艺术所束缚,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丁敬的印章,面目多种多样。有结体方形的朱文,如上图的这方“敬身”印,篆法简洁,用刀清劲,得汉朱文意趣。汉代篆刻中,朱文印是比较少见的。朱文印到元代,特别是圆朱文印出现后,受到世人的追捧。可是丁敬的这方朱文印,更有汉印的平和厚重的感觉,而比之圆朱文以秀美取胜有不同。这方丁敬自己的字号印,如果我们细细的品味,从布局章法看,两字的所占面积与文字的笔画相关,“身”字笔画较少则稍微有挪让的感觉。从篆字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篆书与其余字体不同的是其长方的结体,中国书法,隶书是扁方形结体,楷书是正方的结体,而行、草则更加的自由。而篆书是以长方结体为特征,其长宽的比例一般为15:1。而了解篆书的朋友知道在篆书结体中,更加的注重的是下空,而丁敬的这方字号印很好的表现了篆书的这种特征。

印文:曹芝印信,朱文印,其中我们可以更加的理解这种汉印风格的朱文印的特点,其中的篆书在弯转出作了折的处理,从书法上讲,这种篆法是没有的,但是在汉印中的入印篆书就是作这样的篆法处理,与金石更加的浑融。汉印的最大的特点是平整厚重,显示的是一种古朴大气的风格,此方姓名印虽然为朱文印,但是其中不但是篆法,还是最后气韵的体现都是汉印的体现。其中的一些细节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例如“曹”字的左下角与“信”字的相连,使得印章的气息更加的生动浑融,而细细来看,对角的“曹”、“信”两字比另外两字略宽。汉印的风格在平整厚重之中比较容易产生的一种问题是板滞,而丁敬在此印中一些小的处理,使得印章在保留了汉印的风格的同时,巧妙的避开了板涩的问题。我们在介绍篆刻章法的巧拙法时,曾经用到过丁敬的印章,此印亦是看似笨拙,实则巧思暗含其中。

关于这种看拙实巧的印,还有很多,我们再来看一方“西湖禅和”印

这方印,无论是用字,还是可以的留空都是很有韵味的。

细边圆朱文者,如其上的“冬心先生”,此几印圆浑流畅,无板滞之气,工而不板,笔划仍见刀棱。另外要稍微注重的是其中一些类似穿插的处理,我们看到“冬”字的左侧,刻意的拉长与“先”字横画的交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笔画的交叉处有些类似清初篆刻家林皋的“焊接点”的处理,就是在笔画交叉处更加突出一些,但是又不是林皋的“焊接点”那样明显和工秀。在文字与边框的粘连处亦作了这种处理。

“性存·汪士道印”一印则是较粗的朱文,但有汉法,拙朴可爱,特别是在边框粘连的处理使得汉印风格的印章的动势更加的强烈。

“寒潭雁景”一印则是很有古玺的韵味,特别是“潭”字三点水的处理,按照篆字的写法,这种类似楷书中三点水的处理是没有的,但是我们知道古玺我们一般指先秦的玺印,其时的文字还没有统一,各种不同的,或者如今不可理解的写法是很多的。那么在这里将“潭”字的三点水作这样的处理,亦没有感觉太过突兀与无理,更加的没有破坏印章整体的古玺的韵味。

这个问题比较大,金石印坊有相关知识,一半句说不清楚。

以下资料仅供参考:

徽派

徽派从何震开始,后有以下几位:

巴慰祖(1774~1793) 字穆青,又号垢道人。

胡唐(生于1759年) 又名长庚,字子西。

董洵(生于1740年) 字企泉,号小池。

苏宣,字尔宣,号泗水。

汪关,字尹子。

程朴,字元素。

朱简,字修能,号畸臣。

以上都是远追秦汉,自出新意的高手。

徽派的印章特点加强了对秦汉印长处的吸取,篆法简洁,章法平正。刀法多采用冲刀,线条凝练。

浙派

浙派的特点,用刀多采切刀法,线条粗犷,运刀任意不羁。给人老辣痛快的感觉。

浙派名家最著名的为:

胡震(1814~1860) 字不恐,号鼻山,师事丁敬

奚冈(1746~1803):字铁生,工山水

西泠八家

西泠八家有以下八位:

丁敬(1695~1765):字敬身,精隶书

蒋仁(1743~1795):别号吉罗居士、女状山民,工书法,画擅山水

黄易(1744~1802):字小松,善画并工隶书

奚冈(1746~1803):字铁生,工山水

陈豫钟(1762~1822):字俊仪,工画兰竹,善制小印

陈鸿寿(1768~1822):字子恭,善古隶

钱松(1818~1860):字叔盖,曾摹刻古印两千余方

赵之琛(1781~1852):字献甫,善画花卉

晚清名家

晚清名家有以下多位:

赵之谦(1829~1884):号益甫。曾苦工汉印、瓦当

吴昌硕(1844~1927):字仓石,浙江安吉人,为近代罕见之书画印全精大师。是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黄士陵(1849~1908):字牧甫,治印初学皖派,后力宗周秦印玺。

印风平正中见流动。

禅意派

禅意印派的特点是刀法多变,以禅入印,状如流水,自然古朴。

黄明:(1956~):字自霁,禅意印派创始人。

 篆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有悠久的历史,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关于篆刻的学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关于篆刻的学术论文篇一

 浅谈清代篆刻艺术

 摘要:篆刻艺术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有悠久的历史,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金石味”、以刀代笔、在仅有的“方寸天地”之内抒发文人的情怀、表现天地万物是篆刻艺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文章以清代篆刻艺术为研究对象,探讨清代篆刻艺术兴盛的原因和代表人物、作品及影响。

 关键词:篆刻艺术;清代;代表人物

 篆刻艺术,就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雕刻篆体文字的艺术。因以制作印章为主,故而又称印章艺术。虽然历代有隶书入印、图形入印、楷书入印等,但在历史的选择中均没有成为制印的主流,因其印面多用篆书体,所以习称篆刻。

 一、篆刻艺术的发展历史

 我国篆刻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先秦古玺、秦汉印开始至今,出现了许多印人大家及风格流派。然就其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如同社会发展,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繁荣、衰落、繁荣的循环往复的历史过程。

 (一)印章艺术的发展

 自商代出现印章,在春秋战国时,因政治经济的发展,手工业逐渐发达,印章的用途也逐渐扩大。到秦汉,印章艺术进入第一个繁荣时期。由于国家的统一和政权组织的扩大,社会昌盛,官私印章的使用更为广泛,佩印成为普遍风气,从而促进印章工艺空前发展。印章的文字、形制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在印文书体上,由体势趋于平正端和的小篆、摹印篆代替了六国文字,布局均衡严谨和富有装饰,并形成了多样的因势布白手法和构图形式,线条挺劲浑厚,气势雄强,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秦汉时期还奠定了完整的官印制度。

 (二)篆刻艺术的出现

 魏晋时期的印章风格多受汉代影响,到了唐宋时,篆法开始衰微。魏晋以后因真行草书盛行,篆书脱离了实用功能,印篆中掺进了隶楷笔法,这种现象越到后来越严重,以致随意改动笔画,篆法错写比比皆是,所以,篆印艺术的衰微似乎也是历史使然。不过唐宋时期的书画艺术逐渐发展起来,开始把印章用于书画。文人士大夫官场不得志,或不满社会,消极厌世,或寄情于山林,致力诗文书画。印章因而也成了他们抒发闲情逸志、诉诸喜怒哀乐的“方寸天地”。特别是宋元以来的中国画越来越明显地趋向于“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文人画”形式,更加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发展。唐宋元是印章发展从实用向欣赏发展的过渡时期。

 (三)篆刻艺术繁盛

 我国真正的篆刻艺术是从明代兴起,文彭以汉印规范印学,推广石质篆刻材料,广收门徒,普及篆刻艺术。到了清代,篆刻艺术在形式和内涵上超越了前代,出现了万紫千红、派别林立、百家争鸣的局面。像皖派、浙派、邓派、吴派、赵派等众多的印学学派,造就了赵之谦、吴让之、邓石如、吴昌硕等一大批印坛巨匠,成就卓著。清代的印风一直支配和影响着中国印学的发展,对当今的篆刻家来说,仍有继承和借鉴之意义。

 二、清代篆刻艺术兴起的原因

 进入清代,在金石、文字学迅速复兴并推动书法界好古风气的同时,篆刻艺术也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大家为了深入研究、把握第一手实物资料,一时汉碑、汉印、金文款识等的收集、整理之风随之而起,这就大大推动了书法、篆刻艺术的繁盛,同时清朝时期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繁荣的国内经济、清廷注重文化的政策,清代主流学术的影响,以及其它艺术对篆刻艺术的滋养均对篆刻艺术的繁盛起了重要作用。

 (一)文字的影响

 从乾隆朝开始,书法的发展异军突起,一批长于金石古刻的书家从帖学的包围中突围而出,举起了振兴篆隶的大旗。篆书和隶书在历史上都曾有过辉煌的年代,邓石如、钱坫、桂馥等,他们的成就可以说直接秦汉远在唐人之上了。在“帖学”之外为清代书法的发展另辟蹊径,篆书和书法的结合引起了清朝书法艺术的复兴,有了“篆隶中兴”的成功经验,书法界学习古碑刻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在新书法形成的发展浪潮中,清朝的篆刻艺术也进入了一个全面振兴的新时代。篆刻离不开篆书,清代篆书的复兴,为篆刻艺术提供了必要的艺术载体和肥沃的生长土壤。

 (二)金石学的影响

 金石之学始于宋,它的任务是“研究中国历代金石之名义、形式、制度、沿革,以及所刻文字图像之体例、作风。清代金石学的兴盛对当时篆刻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金石学还有玺印的研究在清朝这一形势下,治印者与学者们一样,也接触了大量金石文字,并在赏鉴、研究过程中触发了艺术的灵感,提高着印章的审美能力,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篆刻实践。金石学对古代印章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它的理解,也直接丰富、深化了篆刻艺术的各种风格,金石学中各门类的研究,扩大了篆刻艺术以资取法的范围,直接孕育了“印外求印”理论。从现象上看,清代著名篆刻家数量之多,成就之高在印史上都是空前的,而且他们常常是篆刻家、金石家、书法家、画家等双重甚至多重身份集于一身,也统一于一身。

 (三)其它影响因素

 清朝篆刻艺术的兴盛从更深的层次去探讨,与清朝的文化背景、政治质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清王朝的建立,割断了明末诸贤所形成的浪漫书风,把偏离主线的书法革新局面重新扳回到中和体系上来。石质印材引入制印领域对篆刻艺术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还有清代稳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丰富、发展对篆刻艺术产生了需求。另外作为篆刻主体的制印者,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到,文化层次的提高对篆刻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清代篆刻艺术代表人物、作品及影响

 清代是篆刻艺术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高峰,风格各异,流派独立,特别是在清代碑学盛行时,碑学家无不兼擅篆刻,可以说清代的碑学与篆刻学是相辅相成的。在清代,最有影响者当属浙派、邓派和黔山派。浙派为丁敬首创。以古玺和秦汉印为宗,有刚劲朴茂、雄健苍古之目。邓派亦称新皖派,以邓石如为代表。石如工四体书,“书自印出,印由书出”,推崇阴柔,以圆取胜,作品苍劲质朴,恢弘酣畅,洒脱清新,自成面目。对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等后学晚辈有较大影响。黔山派,为黄士陵所创。士陵早年学吴让之,取法古玺,于浙、皖两派之外另辟蹊径。布局峻峭,用刀凌厉,平洁光滑,静中见动,古雅秀美。承继者有黄石、李尹桑、乔大壮等。现着重介绍两个颇具代表性的派系―浙派和邓派。 (一)丁敬和浙派

 浙派兴起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由丁敬创始,继起的有蒋仁、黄易、奚冈等人。四人篆刻风格较近,但又各具特色,蒋仁以朴拙取胜,黄易和奚冈则以秀逸著称。与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继合称为“西冷八家”。“西冷八家”是浙派的代表,反映了国人对乡先贤的尊崇,因都是浙江杭州人,后人就把他们及效法他们艺术风格的印家,总称为“浙派”。浙派崇尚秦汉玺印,应用坚挺的切刀来表现秦汉风貌,以其古朴雄健的风格有别于柔美流畅的皖派诸家,所以有“皖派阴柔,浙派阳刚”的评论,浙派艺术支配清代印坛这一个多世纪,影响极深远。

 丁敬远承何震,博采众长,不主一家。著有《武林金石录》、《砚林印谱》等,以“碎刀”为技法,千变万化,强调节奏起伏,锋颖明快,线条呈现轻重疾涩的变化,能有效的克服明人浮华的风气、纤巧的弊端。丁敬的篆法特点在于简洁工稳,自然平淡,不假华饰,达到脱尽豪华见真淳的境界。他的“两湖三竺万壑千岩”、“洗句亭”、“采菊东篱下”、“心无妄思”、“启淑私印”诸白文印,篆法逐渐删繁就简,参以隶法,简古平淡,尚率真而厌华巧,颇有高古含蓄、大智若愚之风度。如其中的“水”字旁,多参用隶书写法,“无”字写法则完全借用隶书结体,“启”字则参用简体字。尤令人惊异的是,丁敬在五十五岁时为其诗友大恒和尚所刻祝寿印,以佛教的一个吉祥标志“�”来代“万”字,此符号本梵文“吉祥万德之所集”之义,丁敬将此字置于印的中部,取佛典所云“如来佛胸现大人相”之义,蕴义甚深。自此,后世多有模仿者。

 蒋仁诗书画兼工,印风师丁敬,朴拙苍劲,洗练简古,自有创格,别具情趣。因性情耿介,不轻易奏刀,流传作品不多,其代表作有 “真水无香”“邵志纯字曰怀粹印信”等。

 黄易著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秋景庵印谱》等。专研金石学,善山水画,书法以篆隶名世。其治印受业于丁敬,而以稳中求变、灵动清劲出之,章法注重虚实对比,耐人寻味。有“蒋仁尚拙,黄易尚巧”之说。他的“小心落墨,大胆奏刀”,深得个中三昧。

 奚冈著有《蒙泉外史印谱》,诗词书画皆有声于当时。篆刻服膺丁敬,印风能拙中见放,透落秀逸之气。篆法方圆互见,更得自然率真。

 总之,蒋、黄、奚三家从不同方向对丁敬平方正直一路的朱文印和仿汉白文印有所发挥并走向精熟稳定的阶段,碎刀、短切的刀法进一步强化,呈现出浙派上升期的勃勃生机。

 (二)邓石如和与邓派

 在清代的印坛上,邓石如是一位别开生面的杰出巨匠,有《完白山人印谱》传世。清代魏锡曾对其作过“书从印入,印从书出”的评论,可以说是对他的艺术特征及其形成因素的深刻剖解。在书写工具上,他突破“秉笔烧毫”之法,充分发挥羊毫刚柔相济的特性,形成体势方圆互见,结构宽阔开张,意态千变万化,线条富有笔情墨趣的雄浑朴茂的篆书新体。篆书风格的变革,为他印风的更新奠定了基础,在书法和刀法、笔意和刀味完美统一上,邓石如大大超越了他的前辈和同时代的人。

 他的代表作“意与古会”、“江流有声断岸千尺”、“*读古文甘闻异言”,具有“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独特印风。前二方在章法上颇有特色,“意”印三密一疏,构图自有空灵之处;“江”印篆法流动自然,婀娜不失刚健,拿浙派驻涩势切刀相异,对角虚实交叉,读来饶有起伏,堪称绝胜之作。“*”印可以视为邓氏的基本风格,以小篆作白文,颇为大胆,不落陈规。无显匠意,一气呵成,流露明确的自然主义倾向。在刀法方面,此期作品则开始走出徽派印人讲求笔画匀整、工致的习尚,以较为自由的运刀手法表现线条,走刀如笔、转运轻浅的特点已经形成。从这一点上看,邓石如刀法的“写意”性格也已经十分鲜明。

 邓石如的篆刻美学思想,直接催生了他的艺术新面目并启迪了后世印人。他提出“刻印白文用汉,朱文用宋”,阐发了不同形式的印章用篆的差异性:他以“刚健婀娜”这一审美境界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他在章法上强调“计白当黑,奇趣乃出”、“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的对比效应。以求生动出奇趣,呼应得平衡的视觉效果。

 三、结语

 篆刻艺术作为国粹之一,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记载着厚重的悠久传统。篆刻是书写、刻印、转印相结合的艺术,是浓缩的、有蕴含的美,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篆刻艺术作为中华民族多种艺术形式中的奇葩,除了它具有实用价值以外,还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寸方天地、刀石生趣的篆刻艺术,以其独特的创作形式和艺术魅力,深受历史文人雅士的青睐。千百年来,传承演进、异彩纷呈、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邓散木篆刻学[M]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6

 [2]韩天衡,孙慰祖印章艺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3]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1999

 [4]高文亮 试论篆刻艺术的形式美[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3)

 [5]戴林中国印章艺术[M]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褚晓琼(19706-),女,浙江嘉兴人,本科,副研究馆员,浙江省嘉兴市文化馆,群文专业书法艺术。)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篆刻的学术论文

真正交易也就几百到几千元。

你有这东西就值得珍藏,不要管它现在值多少钱!

现在的艺术市场基本都是所谓钻家、削者,与贪官、奸商联盟,忽悠人的!

你想,某些大师的字画一尺就是几十几百万,他若画一年,其收入岂不可收买半壁江山?!

篆刻有哪些流派?

在漫长的篆刻发展过程中,各种风格各异的流派以及为数众多的篆刻家层出不穷。[文彭、何震]文彭,字寿承。书画家文征明的长子,善书画尤精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