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如题 谢谢了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8浏览:1收藏

中国.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如题 谢谢了,第1张

洪洞大槐树 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这里洪洞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鸦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鹤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鹤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据我老家的村民说,我们村就是那个时候从大槐树迁移出来,以充实北部边防的,村里的家谱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记起的。) 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仅此一例而已。明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政策,虽然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边防巩固,社会安定。 民国二年,宦游山东的贾村人景大启告老还乡后,集资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亭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简述移民事略。亭前靠西一侧,建有茶室三间,以备寻根游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题字为“饮水思源”。碑南二十余米处建有牌坊一座,横额雕刻着“誉延嘉树”,另一面刻有“荫庇群生”。八十年代初,洪洞县政府重修并扩建了大槐树公园。 在这里还流传着一些有关迁徙的故事。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山西巡抚张锡銮率卢永祥第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处肆意抢掠。到洪洞后,士兵来到古大槐树处,纷纷下马罗拜,互相传言:“回到大槐树老家了。”不但没抢掠,而且将财物供施于大槐树下。大槐树“御灾抗患”之功为人们所称道。 传说当年移民时,官兵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为记。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两瓣)。“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你若有兴趣,不妨自我查看。 当时,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们看着大槐树告诉小孩:“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家,这就是我们的故乡。”至今移民后裔不论家住在何方何地,都说古大槐树处是自己的故乡。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 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 迁民到了新的居住地点,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建屋造房,开荒种地,不论干什么,都会联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了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里,大门口栽种槐树,以表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之情。有些移民到迁徙地后,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区有赵城营、红铜(洪洞)营、蒲州营、长子营等,表明这些居民是当年从赵城、洪洞等地迁去的。 祭祖小屋里贴着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该表上共有四百五十姓,供奉着他们的牌位,这大大超过了百家姓。他们都是六百年前移民到全国各地的,经过搜集整理,公诸于墙,以便寻根查询。近年来,大陆民众竞修家谱,海外同胞寻根祭祖,纷纷查询自己同大槐树的血缘关系。 悠悠六百年多年过去了,汉代古槐已不复存在,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则枝叶繁茂,充满活力。槐乡的后裔已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四百多个县,有的还远在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遥想当年祖辈们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在频频回首遥望大槐树和老鸽窝时,洒下了多少伤心泪,愿大槐树与海内外同胞永远根连根,心连心。 大槐树楹联 香挹行襟留快饮; 荫清古道倚斜阳。 茶可解饮,碧乳澄香通世味; 亭堪楼迹,绿槐夹道识乡情。 柳往槐来,到此应生离国感; 水源木本,于今犹动故乡恩。

希望采纳

谁知五柳孤松客;

却住三坊七巷间。

这是近代诗人陈衍的一副对联,说的就是世界著名的福州“三坊七巷”。五柳孤松客,是指陶渊明。他宅边有五柳树,因此自号。

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是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成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名列“福州十大名片”。三坊七巷是全国最大的古街坊,与山西平遥、江苏周庄一样闻名海内外。三坊七巷内的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欧阳氏民居、小黄楼、林聪彝故居、二梅书屋、陈承裘民居、水榭戏台等9处,与朱紫坊内的萨家大院、芙蓉园,共11处经典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坊七巷始建于西晋末年,唐“安史之乱”后,这里逐渐成为以士大夫阶层、文化人为主的居住街区。整个街区占地40公顷,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这里的一巷一坊皆有故事和传说。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学者居住在三坊七巷,自唐以来就有黄璞、余深、郑穆、陈烈、陈襄、郑性之、陈承裘、陈衍、梁章钜、林则徐、陈宝琛、沈葆桢、萨镇冰、何振岱、刘冠雄、林旭、林觉民、林微因、邓拓、冰心等等。

第十章 景阳打虎

  武松晓行夜宿,一路上施展轻功,行程颇快,眼看距离家乡越来越近,这一日来到阳谷县境内,邻县就是清河县。

  下午时分,来到景阳岗前,见一家小酒店,挑了一展较大的酒旗,酒字旁边,另写几字:三碗不过岗。

  武松午时为赶路,并未吃饭,此时合计距家还有二百多里路,不如在此吃个通饱,哪怕贪了夜色,一口气奔到家里与哥哥相聚。想到这里便迈步跨入酒店。

  店小二见来了客人,赶忙笑脸相迎,擦桌子抹凳子,招呼武松坐下,武松坐定,四下望了望。小店虽小,却也有五六张桌椅,并无一个客人,便问“生意为何如此萧条?”

  店小二见问,叹了口气,道:“生意确实不好,却有特殊原因。”

  “什么原因?”

  “待客官吃完了饭,我自会相告。”

  武松笑道:“看你神神秘秘的,吃完饭也不必告诉我。先说有什么饭菜?”

  “馒头,牛肉,驴肉。”

  “没有素菜吗?”

  “客官不吃荤?”

  一句话倒把武松问愣了,武松突然想到,在少林寺吃五年素已经惯了,如今毕竟还未出家受戒,索性吃些肉食过过瘾,便道:“切几斤牛肉大盘盛来,再来十个馒头!”

  店小二应了一声,转身去取饭菜,却又转身问道:“客官像是远道而来,不喝碗酒解解乏吗?”

  一句话又把武松问得一愣,武松心想,从少林寺下山,为了赶路,不曾喝得一滴酒,今番即将到家,自可喝酒先庆贺一番。便问有什么好酒。

  小二忙道:“小店之酒自家酿,远近闻名透瓶香!”

  武松笑道:“先来一碗尝尝”

  店小二应了一声,不一会儿便取来一大盘浇了蒜泥的牛肉和一碗酒。

  武松抄起酒碗喝了一口,觉得果然不错,便一口气喝下,越发觉得此酒甘美,便道:“再来几碗!”

  店小二迟疑一下,又去端来一碗,武松道:“我不是叫你多端几碗吗?”

  店小二笑道:“客官可见酒旗有几个字?”

  “见得。”武松道:“是什么三碗不过岗!”

  “对了,客官可知为什么要写上这几个字?”

  “为何?”

  “因为本店自产的‘透瓶香’,喝时柔美,后劲儿却大,任什么人,喝了三碗,准醉无疑,折腾得难受,何苦呢?”

  武松闻言,哈哈大笑,深感店小二是个憨直之人,做生意人,只有劝人多喝的,哪有劝人少喝的。武松笑罢,道:“小兄弟,你这样做,小心老板炒

真假李逵

人怕出名,猪怕壮

这不有人敢冒充起梁山好汉李逵了,到底是谁这么大胆?

难道他不怕和真的李逵相遇吗?

话说李逵下山接老娘的途中

这一天,李逵和梁山兄弟朱富吃了早饭后,趁着天还没有大亮,便手提朴刀,背了包裹,径投山间小路而去。朱富在后面喊道:“不要走小路! 近日山中有猛虎伤人,又有劫路的盗贼,还是走山间的大路好。”

李逵笑道:“天下好汉,闻俺之名,无不惧怕。我却怕什么拦路的毛贼,伤人的猛虎!”说完大步而去。

李逵归心似箭,迈开脚步,大步走去。走着走着,只见前面闪出一片松林,烟笼雾锁,十分险恶。李逵是个胆大粗豪之人,根本不觉害怕,直走进去。突然,一个大汉从树上跳下,暴喝一声:“黑旋风李逵在此!识相的留下买路钱,免得伤了性命!”

李逵一惊,寻思此处如何又有一个黑旋风定睛一看,只见那人面黑如炭,如烟熏火燎一般,手持两柄大斧,倒也威风凛凛。李逵大怒,心想天下或有同名同姓之人,岂有绰号、兵刃都相同的眼见得是冒俺之名,坏俺的名声了。他心头火发,怒喝一声:“何处小贼,敢冒俺的大名,在此拦路抢劫!”挺着手中朴刀直冲过去。李逵原想这家伙既敢单独劫道,必然有些武艺,谁想刚一交手,那汉便手忙脚乱,撑持不住。转身欲逃之时,被李逵腿上一刀,砍翻在地,李逵一脚踏住,大声喝问:“你这毛贼可认得老爷俺便是江湖上黑旋风李逵!你冒名打劫,罪实难容。俺今要为此地除害!”说罢举刀便砍。

那汉连连求饶:“好汉饶命,若杀我一人便是杀我两人。”

李逵听他说的蹊跷,便住了手,问:“你快实说,是怎么回事”

这汉子贼眼看了看李逵,便花言巧语哄骗说:“小人名叫李鬼,只因家境贫寒,上有九十几岁的老母,无力赡养,没办法才脸涂黑墨,出来干这短命的营生。因黑旋风在江湖上名头厉害,神鬼皆怕,人百无一能,想借老爷的名号吓人,得些财物,孝养老母,实不曾杀害一人。如今老爷要是杀了小人,家中老母定然饿死。”

这李鬼一席话,连拍带哄,说得杀人不眨眼的李逵既舒服又心酸,肚里寻思,听此人之言,倒是一个孝顺的人。我只因娘在家受苦,才特地回乡来接母亲到山寨享福,岂可又杀孝母之人若杀了他,恐天地也不佑我。想到这里,顿生恻隐之心。

“俺看你是一个孝子,今天饶你性命。我再给你十两纹银,速去改做别样营生,赚钱赡养老母,再不可如此伤天害理,败坏俺的名声。”

李鬼喜出望外,接过银两;千恩万谢地走了。

天已放明,李逵行路辛苦,觉得又饥又渴。只见远处山凹里隐隐冒出几缕炊烟。李逵大喜,刚到附近,正好看见一个村妇到溪边淘米。李逵便道:“大嫂,俺是过往客人,行路饥渴,又不见酒店。我给你一贯足钱,烦大嫂给我做些酒饭。”

那村妇见李逵相貌凶猛,不敢不依,只说没酒,躲到灶间烧火做饭去了。李逵坐了一会儿,自往房后净手。眼望不远处沂岭山脉连绵起伏、山高林密,想到山那边就是自己的家乡,今晚就可见到老娘,心中高兴非常。猛然间,李逵听到屋里有人说话:“哎哟,我说当家的,你这是在哪摔坏了腿,一瘸一瘸的”

“咳!差点和你见不上面。”一个汉子恨声恨气地说,“实指望出去劫个单身客商,也好得些财物,不想今日丧门星值日,偏偏碰上真的黑旋风李逵,是他砍了我一刀。要不是我能说会道,三言两语骗过这黑贼,我此时早巳是刀下之鬼了。我怕这天杀的没走远,在外面躲了一会儿,现在才回来。”

那妇人忙说:“不要高声。刚才一个黑大汉手提朴刀来我家要吃饭,莫不正是他我见他包裹沉重,定有金银,此人不能放过。”

“不论是他不是他,饭里放些麻药,杀了他,得了金银,到沂水县城里作买卖,怎不强似这里!”

李逵一听大怒,心想我饶你性命,如今又合谋害我,看来真是天理难容。大喝一声,挺起朴刀冲进去。这李鬼魂飞魄散,转身欲逃,早被李逵一刀砍死。再去杀那恶妇时,已不知去向。

这时锅里米饭已熟,李逵尽饱一吃。临行之时,心想这贼窝决不可留。于是放了一把火,转瞬间几间草房便烧为平地。

1 我有金樽谁有酒全诗:

我有金樽谁有酒,白云江上风吹柳。

狂歌痛饮千杯酒,醉到来年九月九。

人生不过二两酒,一两无奈一两愁。

都是黄泉预约客,何必计较忧与愁。

2 这首诗出自辛弃疾,被收录于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生平: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描写家乡变化很大的诗句有哪些

1,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出自唐代: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白话文释义: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2,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出自唐代:孙元晏《宋。乌衣巷》

白话文释义:当年王、谢等大家族居住的乌衣巷还在,但不知是谁在居住呢,回首历史忆起当年的谢家。

3,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出自五代:李煜《渡中江望石城泣》

白话文释义:江南江北是我的旧家乡,三十年来像梦一般,现在变得冷冷清清,广陵台也变得荒废无比了。

4,物是人非空断肠,梦入芳洲路。——出自宋代:蔡伸《卜算子》

白话文释义:在回到原来的地方已不是原来的样子,人已不是所认识的人,不免会心中有所伤感,回过头来像是做了一个美丽的梦。

5,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出自唐代:杜甫《无家别》

白话文释义:家乡如今既然都荡然无存了,怎么说远还是近都无所谓了。

2描写家乡变化的诗词

乡愁 六十年不变,是那淡淡的乡愁,多少年念念不忘的,是回家的渴求。

回来了,带来了游子渴望回家的感情 回去了,带走了属于祖国母亲的那一份念念的黄土,那份乡愁 思念,源于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思念,发自于内心的那份渴求 爱啊,超越民族,跨过河流,情啊,那一份份黄土,一份份乡愁。 有人说,这是剪不断的思绪。

弄不清的忧愁 有人说,那是思不断的情啊,期盼又上心头。 乡愁是雨啊,乡愁是愁,思念源于故土,想念源于乡愁。

爱到深处才会明白,思念是刀啊,但再锋利的刀也割不断乡愁。 离家的人深深的怀念,怀念故土,怀念情由,一切的想念来自内心 游子的内心时刻有着对故土的渴望,有着那份淡淡的乡愁。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赞美家乡变化的现代诗

人啊!无论你离家有多久,无论你地位有多高,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最难割舍的是故乡情怀,最难忘却的是故乡山水,最想吃到的是故乡饭菜,最想听到的是乡音乡韵,最想做到的是能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几年来,我家乡的诸城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美好家园,道宽楼列,交通井然,厂繁商荣,山清水秀,成为镶嵌在鲁东南大地上的一颗耀眼明珠,经济腾飞的一条巨龙,改革开放的一块样板,引来全国各地无数人来参观、访问、考察、研讨、学习。

人说:“诸城能人多”。诸城历来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文化大市,旱地码头。苏东坡、刘墉、臧克家、陶钝等一大批文人志士,在提高了诸城知名度的同时,也为诸城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也可能是我喜欢诗歌的原因。外贸、福田、得利斯、新郎贰∠E??纫淮笈?娇漳附⑹降闹??笠担?侵畛蔷?锰诜傻姆⒍???

我离家有千里之遥,但是心是和家乡息息相通的,诸城在中国的文化经济地位,使我们在外的人引以为荣。家乡各行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我们每个在外游子的骄傲。

我本人19岁高中毕业后即投身军界,凭着自己良好的文化功底和不懈的努力,从一名普通农村青年成长为一名上校军官,并小有建树,总算没有辜负乡亲父老的期望,30年来,我时时想到的就是要以实际行动回报养育我的故乡和父老乡亲。

部队的特殊性,使我没有更多种方式和途径回报故乡,所以我只有发挥我的诗歌特长,来宣传家乡。几年来,我陆续在不同报刊上发表了多首宣传赞美家乡的诗歌。如我在《中华当代诗词家大典(第五卷)》上发表的《咏诸城》:

诸城缘何谓龙城?出土龙骨因得名。

苏轼千骑卷平冈,刘墉三代事皇京。

尽美陵墓仰尽美,恐龙公园看恐龙。

楼叠水翠朝阳地,鲁东明珠耀眼明

4形容家乡变化大的诗句

少时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然却鬓毛已衰,

相见却已不相识,何处的来客?

毛泽东

《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璧,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5关于“家乡变化”的名言和古诗有哪些

1、我认为有些人诞生在某一个地方可以说未得其所。机缘把他们随便抛掷到一个环境中,而他们却一直思念着一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处的家乡。 ——《月亮和六便士》

2、到不了的地方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世界都叫做家乡,我一直向往的却是比远方更远的地方。——《幽灵公主》

3、人的思想和心灵中,出生之地特有的色彩无法抹去,就如同说话中带有家乡口音一样。 ——拉罗什富科

4、我的眼睛再也看不见 生我养我的家乡; 无辜忍受煎熬 是我一生注定的宿命。 屋顶上雕鸮一声长鸣 响遍丛林, 心在呻吟,愁肠百结, 那是我无缘到达的地方。 ——陀思妥耶夫斯基

5、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杜甫

6、地狱里的魔鬼也好,世上的恶人也罢,都不能阻挡我回到自己的家乡去。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7、宁静的夜晚,浮想联翩,想念我的家乡,想念我的亲人,想念我的朋友! ——马云

8、山河不重光,誓不还家乡。 ——林语堂

9、白云是天的雪山;碧空是天的海洋;阳光是天的熔岩;阴霾是天的煤矿;星团是天的城市;流星是天的车辆;天上的一切只能遥遥相望,所以天是幻想的家乡。 ——顾城

10、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李煜

6家乡变化的好诗歌

家乡变化的好诗歌 篇一:家乡 作者:梅花听雪 从前 家乡 是母亲眼角的忧伤 是父亲紧锁的愁眉 是孩子食不果腹的饿疾 家乡 是破败寥落屋檐下 滋生苦涩的贫瘠土地 夏日的雨季 漏雨的屋顶 嗒嗒滴滴 像是粒粒石子 砸在母亲心里 潮湿的的屋子 堆满发霉的叹息 寒风刺骨的冬季 哐当哐当的门窗 怎抵挡寒冷的侵袭 呼呼的北风 像鞭子抽打 父亲苍老的背脊 时光蹉跎了岁月 生活压弯了父辈的身躯 家乡啊 在贫穷中挣扎喘息 谁来拯救你 改革的春风 吹绿了华夏的土地 处处焕发勃勃生机 而今 家乡 是母亲道道皱纹里流淌的快乐 是父亲眉梢上的喜悦和醉意 是孩子童年里美好的记忆 看 一栋栋 雕梁画柱的红砖瓦房里 洋溢着温馨和甜蜜 一条条 笔直的柏油公路 伸向村庄、伸向未来、伸向富裕 一座座 街心公园 鲜花绽放彩蝶嬉戏 张张笑脸 充盈着欢乐与惬意 一片片 果实累累的采摘园 到处是欢声笑语 人们播种的是希望 收获的是幸福 品尝的是甜蜜 听 一串串 甜美的音符 飞过丛林,穿过河流 缭绕在家乡的角角落落 我们的家乡 在希望的田野上 篇二:家乡的小桥 作者:柳芽儿 眼前的小河依然碧绿清澈 在阳光的辉映下漾起春波 微寒的风儿迎面吹来 波光粼粼中倒影着那熟悉的小桥 河边的垂柳如妙曼的轻纱舞姿婆娑 偶见几只欢快的小鸟在柳林中穿行而过 留下阵阵嬉戏欢快的鸟鸣 那优雅的大白鹅已经有了先知先觉 全然忘却了陡峭的春寒 迫不及待地跳进碧水中与自己的倩影调情 我徜徉在家乡的小桥上 眼前不断有儿时的梦幻闪现 曾经在这里嬉戏打闹 那飞溅的水花在阳光的辉映下 渲染着五彩缤纷的童年 曾经从水中泅渡过这小桥 去邻村的瓜园偷瓜 在肚腹滚圆的兴奋时刻 还不忘为熟睡的大爷画上八字胡须 曾经和心爱的姑娘在桥上定情 那甜言蜜语醉倒了桥下的鱼儿 它痴痴地停在那里忘却了摇头摆尾 如今再伫立这故乡的小桥上 水中倒影的我已是两鬓霜染 悠悠岁月带走了多少美好的回忆 重返家园的耄耋老者 愿在有生之年守在这家乡的小桥畔 尽享春夏秋冬的四季美好 安度夕阳余辉下的幸福晚年 篇三:家乡的小河 作者:段宝林 家乡的小河 早已干涸 可它却真切的 储存在我的记忆里 蜿蜒盘旋 就像白玉 清澈见底 宛如琉璃 河底的石头 方 圆 尖 扁 形态各异 红 黄 蓝 绿 颜色艳丽 常有小孩 穿着开档裤 在河里拾捡 将捡来的石头 铺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在有落差的地点 河水常冲刷出 水塘儿一些 顽皮的孩子们 常来游泳嬉戏 飞溅的水花 尽情地传递欢声笑语 美丽的姑娘们 常来河边洗衣 节奏明快的搓衣声 和银铃般地笑声 回荡田野 偶尔还能看见 村里的牛羊来河边饮泉 甘甜的河水 不知 养育了多少牲畜 灌溉了多少农田 夜间来河边听取 呱呱的蛙叫声 应和着 哗啦啦的流水声 那就是一首动听的 乡村夜曲 曾经奔流不息的 美丽小河哟 你到底为什么不见了 篇四:家乡的楼房 作者:雄鹰翱翔 家乡的楼房 雨后春笋般的拔节生长 一排排一幢幢 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旁 好似珍珠翡翠闪闪发光 家乡的楼房 是父老乡亲们抒写的诗行 几十年的心血一辈子的梦想 铸成了坚实的地基 支撑起房屋的脊梁 家乡的楼房 有着村姑一样的脸庞 因为你的美丽 吸引了城市羡慕的目光 在你的身旁有了一座座现代化工厂 家乡的楼房 宣告了新农村的繁荣与富强 现代文明走进了寻常人家 每家每户生活在梦幻天堂 孩子们唱起欢快的歌谣 幸福的歌声在乡村回荡 篇五:回不去的家乡 作者:口号 节日一贫如洗的书生 长途劳顿回到家乡 满含热泪回到家乡 节日的家乡欢快无比 更是一个世俗的盛宴 乡亲们阿姨奉承地叫着 大大小小的官职 乡亲们卿卿我我地议论着 老板们的钱财多少 乡亲们指指点点地说道说道 轿车的豪华房子的豪华 我站在村口 不敢认儿时的伙伴 他们不好开口叫我什么 我更不好开口叫他们什么 乡亲们也有小楼 乡亲们也有牛奶 乡亲们也有纯净水 不要谦虚要上家谱的 乡亲们高兴地问 你什么官职 你多少钱财 你房子车子咋样 准备回家建房吗 我拽着口袋里仅有的 几张零钱。

7形容家乡变化大的诗句有哪些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2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4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汉江》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6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7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8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9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10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 王湾《次北固山下》

残夜将去,旭日初升海上;一年未尽,江南已初入春。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捎到远方的洛阳。

2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胡马来自北方,故依恋北风;越鸟来自于南方,故巢宿于南枝。比喻不忘根本。

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4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汉江》

越走近故乡,内心就越发恐慌。即使在路上遇见来自故乡的人,内心虽迫切想知道故乡的情形,却反而犹豫踌躇不敢发问。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 李白《静夜思》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6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7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悲歌一曲代替思家的哭泣, 登高望远权当回到了故乡。

8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唐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9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 李清照《菩萨蛮》

我日夜思念的故乡在哪里呢?只有在醉梦中才能忘却思乡的愁苦。

10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 薛道衡《人日思归》

入春已经七天了,离开家已经有两年了。回家的日子要落在春回大地北飞的雁群之后了,但是想回家的念头却在春花开放以前就有了。

8比喻家乡变化大的诗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回乡偶书二首》唐代:贺知章释义:离开家乡很多年,最近几年人和事都变化很大。

只有门前的那片湖水,春风不会改变旧的那般。2、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无家别》唐代:杜甫释义:家乡既然都荡然无存了,怎么说远还是近都无所谓了。3、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渡中江望石城泣》下五代:李煜释义:江南江北是我的旧家乡,三十年来像梦一般,现在变得冷冷清清,广陵台也变得荒废无比了。

4、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唐代:李颀释义:乌孙的部落变得离家乡很远了,现在开始埋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5。如何连晓语,只是说家乡? 《宿龙宫滩》唐代:韩愈释义:怎么说家乡的话语,还是说只能说家乡?6、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

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宋代:王澜释义:站在高处看着自己的家乡,在白云的深处,天天思念而不能回家。7、战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乡远。

年年郡县送征人,将与辽东作丘坂。《辽东行》唐代:王建释义:战争结束了,我们各自收起弓箭,准备往西面回家去了。

8、遥夜沈沈满幕霜,有时归梦到家乡。《在金日作·选二》宋代:宇文虚中释义:夜里遥想家乡的草和霜,有时候梦到家乡。

9、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无家别》唐代:杜甫释义:在我附近有很多的房子,在乱世里就像各奔东西一样。

10、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住在非常山水田园的地方,一丝一毫的尘世都不相关,11、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唐代:李白释义:家里的田,秋天的时候,要做很苦的农活,邻居的女孩总是在春夜里寒冷。

12、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唐代:崔释义:你的家住在哪里,我的家在横塘,停船暂时借问,竟是同乡呢。13、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长干行·家临九江水》唐代:崔颢释义:家邻近九江水来来去去的九江内侧,一样都是这个地方的人,从小不相识。

9关于家乡变化的小诗

一条街,一条老街。

一壶酒,一壶老酒。

一张照片,一张旧照片。

街上有无数人来来往往,

不曾见过却又似曾相识。

因为他们每人的脸,

都有这日光,有这微笑,

有这对明天的憧憬,

有这全家团圆的喜气洋洋。

这一切像壶酒,

百品不厌,越陈越香。

又像在演绎照片,

似乎天天都如此重复,

但每天又有新的感悟。

秋风无期吹落叶飘满地,

秋风呀就让这一切继续吧,

我只求它保持这淡黄,古朴和浓香。

因为这是我的家,我的乡。

山西 洪洞大槐树

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这里洪洞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鸦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鹤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鹤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据我老家的村民说,我们村就是那个时候从大槐树迁移出来,以充实北部边防的,村里的家谱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记起的。)

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仅此一例而已。明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政策,虽然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边防巩固,社会安定。

民国二年,宦游山东的贾村人景大启告老还乡后,集资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亭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简述移民事略。亭前靠西一侧,建有茶室三间,以备寻根游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题字为“饮水思源”。碑南二十余米处建有牌坊一座,横额雕刻着“誉延嘉树”,另一面刻有“荫庇群生”。八十年代初,洪洞县政府重修并扩建了大槐树公园。

在这里还流传着一些有关迁徙的故事。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山西巡抚张锡銮率卢永祥第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处肆意抢掠。到洪洞后,士兵来到古大槐树处,纷纷下马罗拜,互相传言:“回到大槐树老家了。”不但没抢掠,而且将财物供施于大槐树下。大槐树“御灾抗患”之功为人们所称道。

传说当年移民时,官兵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为记。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两瓣)。“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你若有兴趣,不妨自我查看。

当时,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们看着大槐树告诉小孩:“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家,这就是我们的故乡。”至今移民后裔不论家住在何方何地,都说古大槐树处是自己的故乡。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

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

迁民到了新的居住地点,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建屋造房,开荒种地,不论干什么,都会联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了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里,大门口栽种槐树,以表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之情。有些移民到迁徙地后,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区有赵城营、红铜(洪洞)营、蒲州营、长子营等,表明这些居民是当年从赵城、洪洞等地迁去的。

祭祖小屋里贴着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该表上共有四百五十姓,供奉着他们的牌位,这大大超过了百家姓。他们都是六百年前移民到全国各地的,经过搜集整理,公诸于墙,以便寻根查询。近年来,大陆民众竞修家谱,海外同胞寻根祭祖,纷纷查询自己同大槐树的血缘关系。

悠悠六百年多年过去了,汉代古槐已不复存在,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则枝叶繁茂,充满活力。槐乡的后裔已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四百多个县,有的还远在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遥想当年祖辈们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在频频回首遥望大槐树和老鸽窝时,洒下了多少伤心泪,愿大槐树与海内外同胞永远根连根,心连心。

大槐树楹联

香挹行襟留快饮;

荫清古道倚斜阳。

茶可解饮,碧乳澄香通世味;

亭堪楼迹,绿槐夹道识乡情。

柳往槐来,到此应生离国感;

水源木本,于今犹动故乡恩。

中国.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如题 谢谢了

洪洞大槐树 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这里洪洞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