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下姓 (浩) 在姓里怎么念? ????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问一下姓 (浩) 在姓里怎么念? ????,第1张

姓氏

浩:现行较罕见姓氏。有gào、hào两个读音,且源出不同。

一、gào。出自郜氏,因避难改姓。

来源《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俱收载。本郜氏,因避难改为浩氏。郜,古国名,姬姓,其地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浩系郜氏所改,亦当出自姬姓。

二、hào

来源出自六国时浩生不害之后。

民族汉族、僳僳族均有此姓

分布上海之松江、山东之鱼台、山西之太原、大同、陕西之韩城、湖南之芷江、云南之陇川、浙江之义乌、台湾之彰化、北京等地均有分布

人物浩宝:汉代青州刺史;浩聿:唐代隰州刺史;浩本:明代湖北黄陂人,永乐中任上饶县巡检。

周文王的后裔有:

1嫡长子:姬考,即伯邑考,为纣所杀,没有后裔姓氏。

2嫡次子:姬发,即周武王,建立西周。其后裔姓氏有周、翟、侗、郏、亚、印、于、唐、温、邢、贾、侯、何、单、解、韩、步、贝、居、张、简、籍、党、晋、曲、应、翁、杨。

3嫡三子:姬鲜,被周武王封于管,因而又被称为“管叔鲜”。其后裔姓氏主要有管、阴、拜。

4嫡四子:姬旦,即周公,周武王死后曾代周成王摄政,平管蔡之乱,制礼乐,建成周。其子伯禽封鲁,建立鲁国。周公的后裔姓氏主要有鲁、凡、蒋、邢、茅、胙、祭。

5嫡五子:姬度,被周武王封于蔡,因而又被称为“蔡叔度”,因参与叛乱被放逐而死。后来,其子姬胡又被成王复封于蔡,建立蔡国。蔡叔度的后裔姓氏主要有蔡。

6嫡六子:姬振铎,被周武王封于曹,建立曹国,因而又被称为“曹叔振铎”。其后裔姓氏主要有曹、卞。

7嫡七子:姬武,被周武王封于郕,建立郕国,因而又被称为“成叔武”。其后裔姓氏主要有成、盛。

8嫡八子:姬处,被周武王封于霍,建立霍国,因而又被称为“霍叔处”。因参与叛乱曾被周公降为庶民,后复霍国,爵位由侯爵降为伯爵。其后裔姓氏主要有霍。

9嫡九子:姬封,周初被封于康,建立康国,因而又被称为“康叔封”。周成王时改封到卫,建立了卫国。其后裔姓氏主要有卫、康、常、石、凌、甯、孙、戚。

10嫡十子:姬载,被周成王封于聃或冉,建立沈国;又因为排行最小,所以聃季载、季载、聃载。其后裔姓氏主要有沈、尤、聃、冉。

11庶长子:姬奭,最初采邑在召,因而被称为“召公奭”或“召公”、“邵公”。因其死后的谥号是“康”,又被称作“召康公”。武王灭商以后,封他和他的儿子姬克于燕地,建立燕国,因而又称作“燕召公”。其后裔姓氏主要有召、邵、奭、燕、贝、盛、谯、缪。

12庶次子:姬郑,因被封于毛,爵位是伯,所以又称姬叔郑、毛叔郑、毛伯郑,其后裔姓氏是毛。

13庶三子:郜叔,被周武王封于郜,称郜侯或郜子,建立郜国。其后裔姓氏为郜,又写作告。

14庶四子:廖伯,被周武王封于廖,其后裔姓氏主要是廖。

15庶五子:雍伯,封于雍,其后裔姓氏是雍。

16庶六子:姬绣,先封于错地,因而被称为“错叔绣”,后被周武王或周公封于滕,建立滕国。其后裔姓氏主要是滕、腾。

17庶七子:姬高,被周武王封于毕,为公爵,故称为毕公高。其后裔姓氏主要有毕、冯、王、万、魏、潘、庞、雏。

18庶八子:原伯,被周武王封于原,世为伯爵,史称原伯。其后裔姓氏主要是原。

19庶九子:子于,被周武王封于酆,世称酆侯。其后裔姓氏主要有酆、丰、潞。

20庶十子:姬葡,受封于郇,又称郇伯、郇侯。其后裔姓氏主要有郇、荀、旬、程氏、知、辅。

21庶十一子:樊寉,被封于盛,是一部分盛姓的先祖。

22庶十二子:姬颖,也叫叔颖,被封在赖地,是一部分赖姓的先祖。

扩展资料:

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在位5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周文王在位期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收附虞、芮两国,攻灭黎(今山西长治)、邘(今河南沁阳)等国;建都丰京(今陕西西安),为武王灭商奠基;旧传《周易》为其所演。除此之外,创周礼,被后世儒家所推崇。孔子更是称文王为“三代之英”。

周文王五十年(前1056年),文王崩,葬于毕原。西周王陵(周公庙遗址)位于陕西宝鸡岐山县凤凰山南麓。

前1046年,姬昌嫡次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 ,追尊姬昌为文王。690年,武则天称制时自称武家为姬昌后代,追尊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

参考资料:

周文王姬昌-

郡望郜氏望族居京兆。京兆:即首都直辖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至华县一带。

「郜」源出

郜姓非常纯正,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第十一个儿子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是黄帝后裔。《通志·氏族略》指出:“周文王子封于郜,子孙以为氏。”《世本》记载:“文王子郜侯之后。”《姓解·三一》、《通志·二六·以国为氏》、《姓氏辨证·三十七》、《姓氏急就篇·下》均有相同的记载:“郜:周文王子郜叔第九。晋有高昌长郜玖。”山东省汶上县《姬氏志》则介绍:“郜姓,系出京兆郡,周文王姬昌第十一子封於京兆郡郜国,后以国为氏。

郜姓始祖

郜侯。郜姓出自周文王。根据《通志·氏族略》上说,周文王的儿子被封于郜,子孙就以此为氏。而根据《世本》上说,郜姓是周文王之子郜侯的后代。而《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周文王第十一个儿子封于郜,所在地是古代济阴,后来亡国以国为氏,晋有高昌长郜珍。当初的郜国,包括南郜和北郜两个部分。北部在今山东省城武县的东南,南部则在北部之南的二里,在刘邦统一天下后曾被置为郜成县,到了东汉,被并入城武县,直到了今天。郜姓中国人的发祥地就在城武县。望族居于京兆郡,即现在的陕西省西安以东。故郜氏后人奉郜侯为郜姓的始祖。

堂号

"集古堂":清朝郜坦治《春秋》学,以《左氏春秋传》为主,广采杜预和宋、元各家之说,著《春秋集古注》一书。

迁徙分布

郜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郜姓出自姬姓。上古时 《百家姓》候,周武王打败了纣王,建立周朝,于是分封各路诸侯。他将周文王的第十一子,自己的弟弟,封在郜这个地方(今山东省成武县东南)。后来,郜国公族的`后代就以封地名为姓氏,称郜氏,成为今天郜姓的最早起源。到了春秋时候,郜国后来被齐国灭掉,但它的国人还是保留了郜姓。春秋时齐、晋二国也有郜城,一在山东长清县境,一在山西浮山县西南,大概是郜人亡国后,其族人所迁之地。郜姓得姓后,最初在受姓之地发展,后来又在京兆、安定等地形成望族,并出现了春秋时宋国大夫郜延年、明代山西参政郜大经等著名人物。如今,郜姓仍是一个分布较广的姓氏,主要分布在湖北、河南、山东、江苏等省,其中湖北、河南二省的人口占全国郜姓总人口的2/3。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民之郜姓后裔分布于苏、鲁、豫、皖等地。如今,生活在上海的郜氏,第一批于十九世纪中叶从江苏省江都县樊川镇逃荒流徙至上海、松江、杨思等地,业皮匠,至今已传五世;第二批于民国初年疏浚杨思港时,又有几户郜氏撑小船来此;第三批于淞沪战役时(公元1932年)迁沪定居。先后三批来自一地,都以皮匠为业。

郜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郜姓出自姬姓。上古时

《百家姓》

候,周武王打败了纣王,建立周朝,于是分封各路诸侯。他将周文王的第十一子,自己的弟弟,封在郜这个地方(今山东省成武县东南)。后来,郜国公族的后代就以封地名为姓氏,称郜氏,成为今天郜姓的最早起源。到了春秋时候,郜国后来被齐国灭掉,但它的国人还是保留了郜姓。

  春秋时齐、晋二国也有郜城,一在山东长清县境,一在山西浮山县西南,大概是郜人亡国后,其族人所迁之地。

  郜姓得姓后,最初在受姓之地发展,后来又在京兆、安定等地形成望族,并出现了春秋时宋国大夫郜延年、明代山西参政郜大经等著名人物。如今,郜姓仍是一个分布较广的姓氏,主要分布在湖北、河南、山东、江苏等省,其中湖北、河南二省的人口占全国郜姓总人口的2/3。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民之郜姓后裔分布于苏、鲁、豫、皖等地。

  如今,生活在上海的郜氏,第一批于十九世纪中叶从江苏省江都县樊川镇逃荒流徙至上海、松江、杨思等地,业皮匠,至今已传五世;第二批于民国初年疏浚杨思港时,又有几户郜氏撑小船来此;第三批于淞沪战役时(公元1932年)迁沪定居。先后三批来自一地,都以皮匠为业。

问一下姓 (浩) 在姓里怎么念? ????

浩姓氏浩:现行较罕见姓氏。有gào、hào两个读音,且源出不同。一、gào。出自郜氏,因避难改姓。来源《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