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自毁长城、目光如炬,其故事说的是哪些人物?
在成语词典中,自毁长城的解释是“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者自己破坏自己的事业”,而目光如炬的意思是“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见识远大”。这两个成语都是出自于《南史·檀道济传》,和南北朝的一代名将檀道济有关。
檀道济,出身寒门,从小父母双亡,长大之后参加了谢玄创建的北府兵,成为了刘裕的部下。在刘裕平定桓玄之乱的时候大放异彩,被刘裕重用。
公元四百一十六年,作为刘裕的副手,跟随刘裕攻打后秦,攻下了洛阳、潼关等地,随后又联合王镇恶(前秦丞相王猛之子)攻下了后秦首都长安城,灭掉了后秦,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四百二十年,刘裕接受晋室“禅让”,登基称帝,建立刘宋政权,这就是历史上的宋武帝,檀道济作为刘宋的开国元勋,也被委以重任,担任镇北将军,负责攻略北魏。
公元四百二十二年,叱咤风云一生的刘裕染上重病,不久便撒手人寰,在弥留之际,将太子刘义符托付给自己的心腹大臣檀道济等人,可是刘义符继位之后,只知吃喝玩乐,北魏进攻竟不派大军抵御,还是依旧我行我素,檀道济等人见此,便废掉了宋少帝刘义符,拥立宜都王刘义隆为帝,这就是那位“元嘉草草”的宋文帝。
后来,宋文帝为了巩固皇位,杀掉了把持朝政的权臣徐羡之、傅亮等人,又讨伐割据荆州的谢晦,前期因为准备不足,讨伐之事不顺,宋文帝刘义隆决定启用镇守北方的名将檀道济率军讨伐谢晦,谢晦听说是战无不胜的檀道济率军讨伐,人心动荡,一触即溃,谢晦被杀。
谢晦、徐羡之、傅亮等人都是当年和檀道济一起废黜宋少帝刘义符,拥立宋文帝刘义隆的人,现在前面的三位都已经被杀,檀道济虽然被宋文帝加封,但是如果檀道济有足够的大局观就应该知道,这时候到了急流勇退的时候了,不然宋文帝迟早会对自己动手。不过,很遗憾,檀道济没有。
在谢晦死后,檀道济大大方方的接受了宋文帝的加封——都督江州、荆州、豫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位极人臣。
公元四百三十年,宋文帝派出到彦之北伐北魏,这就是第一次元嘉北伐,到彦之先胜后败,北魏军长驱直入,进逼滑台。此时,宋文帝再次派出檀道济领兵,迎击北魏军,救援滑台。
可是,此时檀道济率领的部队多是此前溃败下来的宋军,粮草军备皆不足,而北魏军却士气如虹,且兵员充裕,檀道济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指挥才能,先后与魏军交战数十场,奈何寡不敌众,滑台失守,檀道济只得领兵南返。
宋文帝体弱多病,对武将的防范本就极深,此时檀道济领兵南返,本是无力救援,在宋文帝眼中却成为了“养贼自重”的表现,于是,后来宋文帝借为檀道济出征践行为由,设下伏兵,将其捉拿。
在狱中,檀道济听闻自己被扣上了谋逆的罪名,愤怒气盛,目光如炬,在顷刻间便喝掉了一壶酒,扯下头巾,愤怒地说到:“乃坏汝万里长城!”公元四百三十六年四月九日,檀道济满门被杀,次日,宋文帝为庆祝檀道济被杀,竟然大赦天下。北魏太武帝听闻檀道济被杀后,高兴得拍着桌子,说到:“道济已死,吴子不足为虑也!”
十六年后,宋文帝发动第三次元嘉北伐,结果刘宋大军一败涂地,北魏军长驱直入,达到了长江北岸,此时的宋文帝刘义隆拍着石头城的城墙,感慨说到:“若是檀道济还在,又怎会到今天的地步啊!“
可惜,此时,道济已死,刘宋长城已然崩塌
公元420年,刘裕称帝。檀道济作为开国功臣,被封为永修县公、护军将军。刘裕命他守卫都城,准许其直入殿省,赐班剑二十人。刘裕死前,任命领军将军谢晦、护军将军檀道济、司空徐羡之、仆射傅亮为顾命大臣,辅佐17岁的少帝刘义符继位。两年后,徐羡之三人打算废掉沉迷游乐的刘义符,立刘义隆为帝,托辞让檀道济入朝。
“三十六计”一语,比有《三十六计》这本书早,最早可考的是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根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思是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
这句话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在《冷斋夜话》中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明末清初时候,引用这句话的人更多。
然后就有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考证。
在三十六计中,每六计成为一套,其中第一套为胜战计;第二套为敌战计;第三套为攻战计;第四套为混战计;第五套为并战计;第六套为败战计。
扩展资料
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全诗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
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参考资料:
南北朝时期,南北双方各国为疆土和人口在不断的征战,战争胜负不定,往往是谋略强者胜,谋略弱者败。南朝刘宋文帝时,曾派大将檀道济率军征讨魏国。檀道济是当时著名的将领,多谋善断,能征善战。公元413年,檀道济率宋军在济河一带与魏军交锋,先后打了30多仗,胜多败少。后来,檀道济乘胜率军直逼魏国重镇历城(今山东济南市郊),宋军士气高涨,作战勇敢,眼看历城指日可破。不料,魏国的大将叔孙建也是一位足智多谋之士,他乘宋军打胜仗心高气傲之际,派一队轻骑兵悄悄地跟踪在宋军的身后,瞅准时机,焚烧了檀道济军队驻地周围村镇的粮草,使得宋军的粮草一时难以供应。宋军因缺乏粮食及草料,军心动摇,士气大衰,既不能继续前进,也不能继续攻城。檀道济被迫决定退兵。这时宋军中有一士兵因担心粮草无继,不是战死就是饿死,偷偷地逃离宋营投降了魏军,而且还把宋军缺粮乏草的情况报告了魏国大将叔孙建,叔孙建得知这一消息,命魏军紧紧咬住宋军,穷追猛打,趁机反攻。宋军得知这一消息后,将士们人心惶惶,眼看就可能溃败。
檀道济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内部军心不稳,外部有强敌窥视,但最关键的还是魏军知道了宋军缺粮,紧盯不放,伺机进攻。稍有不慎,就可能使全军覆没。檀道济眉头一皱,心生一计。当夜幕降临时,他先命令土兵们悄悄挖来许多黄沙,然后点燃军营内的灯火,使军营内灯火通明。士兵们在灯光的暗影下用斗反复地量沙,并且一边量一边"一斗"、"两斗"地高声报数,故意弄得军营远近都能听见。尔后,檀道济又让人把军中所剩的一点米拿出来,撒在剩下的空袋上,放在路边。然后,率军悄悄地撤离了营区。
天亮以后,魏军发现宋军已经撤退,便立即派兵追击。当魏军追到宋军原来驻扎过的营区时,发现路边地上和布袋上有抛撒的粮食,联想到昨夜宋军营中的呼喊声,认为宋军并不缺粮,昨夜量斗呼喊是分粮给士兵带到路上吃的。叔孙建觉得檀道济一向诡计多端,说不定投降的宋军士兵是檀道济有意派来的间谍。于是,他把投降的宋军士兵找来审问:"你说宋军没有粮食了,这地上的粮食是从哪里来的?"投降的士兵一时张口结舌答不上来。魏军更加怀疑此人是宋军派出的间谍。于是,一面把他斩首示众,一面让部队放慢追击速度,远远地观察宋军的动静。此时,尽管宋军笼罩在一片饥饿和恐惧的气氛之中,将士们都十分疲惫,可檀道济却异常镇定和从容。他命令将士们披甲执锐,准备作战,而自己却像不知道后面有魏军追击一样,身穿洁白战袍,乐悠悠地坐在车子上,举止坦然地与身边的将士们谈笑风生,不紧不慢地带领队伍缓缓前进。远处观察的魏军见到这种情况,一时间摸不清檀道济的底细,又怀疑宋军预有埋伏,便停止追击。就这样,宋军安全地撤离了魏国。
古代政治家王敬则说,"檀公三十六计,走是上计",但是,在军粮将尽,叛徒告密,敌人追击的危急关头,檀道济要想安全脱身是十分困难的。最令人担心的是真情泄露,底细攥在对方手里。可贵的是檀道济处变不惊,临险不乱,利用敌将和降卒之间缺乏相互信任,而以沙充粮,兵饥反装饱,来了个唱筹量沙。结果,敌人信以为真,认为那来降者是檀公派来的间谍,怒而斩之。于是檀公又以镇静稳军心,在敌人迷惑不解,误认为有伏兵,缩手缩脚,不敢进攻之时,趁机一走了之。
这就是檀道济以沙充粮退强敌。其实,历史上类似以假粮迷惑敌人的事例非常多,值得我们借鉴。
典故:
南朝宋时有一位名将叫檀道济,他曾经自比为万里长城,认为皇上怀疑自己的忠心而杀了自己就是毁坏了自己的防守。后来檀道济被宋文帝所杀15年后,宋文帝发起北伐,却被北魏击败,于是发出了“如果檀道济还在,怎么会到这个地步!”的慨叹。
唐朝名将李勣一生经历战阵无数,早在瓦岗寨时,他从李密征战,就为瓦岗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归唐后,又屡从唐太宗多次征讨,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后来在攻亡东突厥、平定薛延陀、击灭高句丽等重大军事战役中,都做出了重大贡献。被李世民评为“长城”。
诗人要效法他们的精神,以“塞上长城”自比,以为自己也能成为一个抗敌的英雄,但是现实却是壮志未酬,已生华发,借以抒发了对苟安而不思抗金的投降派的极度愤慨。
扩展资料诗歌:《书愤五首·其一》宋代: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翻译: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背景:
公元1186年(宋孝宗淳熙十三年)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已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想到山河破碎,国家动荡,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历史典故自毁长城、目光如炬,其故事说的是哪些人物?
本文2023-11-28 20:10:0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74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