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上蔡翟氏家谱铁字辈
翟(Zhái,Dí)姓源出有五:
1、出自隗姓,以国名为氏。隗本来是周代中原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赤狄人的姓。春秋时,赤狄人活动于晋、卫、齐、鲁、宋等国之间,称为翟姓。公元前六世纪末,晋国大举进攻赤狄,灭掉翟国,翟人大多沦为晋国臣民,逐渐融合于晋人。翟人的后代就以原国名为姓,称翟姓。据《国语注》所载,新安翟姓,春秋时赤翟(即赤狄)之后,以种名为狄姓,后改为翟(Dí 音狄)姓。
2、出自祁姓,是黄帝轩辕氏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载,上古时候,北方有翟族(后称翟国)。翟国是远古时黄帝的后裔建立的。传到古代春秋时,翟国灭于晋国,后来晋国又灭于韩、赵、魏三国,到战国时,这三国又先后灭于秦国。在这长期战乱中,翟国人都以原国名为姓,逃奔迁居各地。由于各地方言不同,翟姓形成了两种读音,居于北方者读(Dí 音狄),迁居南方者读(Zhái 音宅)。
3、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周成王封次子于翟(故城在今河省南洛阳),其后以国为氏。
4、出自张姓改翟而来。据《知足集斋集》所载,安徽泾县之翟姓,原姓张。
5、出自他族改姓而来:
发现好多家族都开始寻根问祖,找寻姓氏字辈了。继续延续家族好家风,优良传统。想修电子家谱的可以找百姓通谱网哦。蛮赞的呢。
麴姓
麴(Qū)本是酿酒的主要原料,西周时成为掌管酿酒业的官名,世袭此职的人便以麴为姓。另外,汉代鞠谭的儿子因避难改姓麴,他的后世子孙亦称麴氏。历代名人之中晋代有麴允,官居右仆射,与游氏世代为豪门大族。隋朝时高昌国(在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国王麴伯稚,本为榆中人,与隋华容公主和亲,促进了中原 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团结。
历史:麴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麴姓出自姬姓,由鞠姓演变而来。相传姬姓祖先后稷有个孙子生下来时手上的掌纹很像古代的“鞠”字,于是就给他起名叫鞠,鞠的后代就以他的名作为姓氏,世代相传。再后来,鞠姓中有一支改为麴姓,成为今天麴姓的一个起源。关于麴姓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是麴姓源于周朝时一种叫作麴人的官职。麴人士专门司职酿酒的官员,那时候,酒是社会生活中很重要的事物。关系宫廷的日常生活,也关系到祭祀,赏罚,宴庆等等的活动,因此麴人是相当重要的官职。在麴人的后人中,有以官名为姓氏的,就成了今天麴姓的另一个来源。鞠姓的后人中有一支为了避难,从原住地逃走,并且改姓麴。在古代,麴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吴兴。
一、寻根溯祖
1、以职官名命姓。麴,是酿酒的主要原料。西周时,有官职名为麴人,即负责酿制酒类的官员,其后代子孙,以祖上职官为姓,称麴姓。
2、东汉时有鞠谭,其子鞠闷为避难改姓麴,其后遂以麴为姓,称麴姓。
3、为春秋时鲁国贵族的后代,命姓原因不详。
二、郡望堂号
1、堂号
惠政堂:惠政意思是爱民的政治。唐朝时有望江令麴信陵,他关心百姓福利,有惠政。大旱时祈雨即应,百姓为他建了生祠。诗人白居易作《秦中哙》歌颂他。
2、郡望
汝南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上蔡(今河南省中部上蔡县)。相当于现在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一、姓氏源流
盛(Shèng)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据《姓考》载,周灭商之后,分封了许多同姓国家,盛国即是其中之一。盛国始封于周穆王时,其地在今山东泰安南面华丰一带。春秋时期,盛国不断受到鲁、齐、卫等强大邻国的侵扰,终在公元前686年为齐国所灭。亡国后的盛国公族为纪念故国,遂以国名为姓,姓盛。因此推溯起来,2000多年来的盛姓中国人,也是最为光荣的黄帝姬姓的后裔。
2、出自祖名为氏,以奭(Shì 音是)姓所改。另外一支盛姓系由奭姓所改,得姓于西汉末年。西周初年有名臣召公奭,其子孙有一支以他的名为姓,姓奭。到西汉元帝时,由于元帝名刘奭,百姓必须避讳,奭姓人改为盛姓。又如如《姓谱》上记载说:“北海太守奭伟,避元帝讳,改姓盛”;《后汉书西 羌传》也指出:“东海盛包,其先姓奭,避元帝讳改姓盛”。
3、出自少数民族改姓。清代满洲八旗姓盛佳氏者,改汉姓为盛氏。
得姓始祖:召公奭。盛氏始祖为周朝燕国的召公奭。奭因被封于召(今陕西省岐山西南),所以又被称为召公或召伯。召公帮助周武王灭商有功,又被封于燕。召公奭的后代就以祖上的名为姓,成为奭姓。到了西汉元帝时,因避元帝讳(元帝名刘奭),就改奭氏为盛氏。盛氏后人尊召公奭为盛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盛姓的来源主要有两支,其中较早的一支出自春秋时期的盛国;另外一支盛姓系由奭姓所改,得姓于西汉末年。历史上,盛姓先后在汝南(治今河南上蔡)、梁国(治今河南省商丘市南)等地形成望族,出现了许多名重一时的人物。其中,东汉时的廷尉盛吉、唐初的葛国公盛彦师、元代的诗人盛彧、明代的画家盛林、清代的实业家盛宣怀等,都是盛姓的杰出代表。我国盛姓的始祖,根据后世学者的考证,系出姬姓,召公奭支孙封于盛为燕附庸姓奭氏,后避汉元帝讳,改以国为氏,这一点,有充分的资料可资说明。关于盛姓的来源,以及他们跟周朝王室的深密渊源,历来姓氏学者的看法是一致的,譬如《姓考》上说:“周穆王时盛国之后”;《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更详细指出:“周同姓国也,为齐所灭。穆天子传,盛姬之国也。公羊传,成降于齐师,成者盛也,讳灭同姓,故言盛之,有司徒盛吉,汝南、梁国。”从上面的文献,盛氏的来龙去脉,便一目了然了。同时依照《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记载的:“望出汝南、梁国”,则该稿是唐代的作品,可见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之时,这一支姬姓后裔主要是活跃于我国北方的河南和四川一带。不过在更早的东汉时期盛氏人士的活动范围已不仅限于河南、四川两地,当时我国南方的云南地方,也已经有了他们的踪迹,当时跟名臣司马相如有过一段渊源的盛览,根据史载是叶榆人,也就是现在云南省大理县的人士。盛览是以问作赋之法于司马相如而在历史上留名。据说,他本来很自负,有一次向司马相如请教之后,竟然终身不复敢言作赋。盛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盛姓族人在全国各地均有居住,如北京,河北之景县、尚义,山东之平邑、东平,湖北之监利,安徽之泾县,江西之崇仁,四川之合江,云南之陇川等地。盛性在山西省按照姓氏人口多少排序中,居第二百七十位。盛姓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7%,居第一百五十九位。尤以湖南、浙江两省多此姓,两省盛姓约占全国盛姓人口的37%。
三、历史名人
盛 吉:字君达,东汉会稽郡人。官廷尉,每至冬节,囚犯当断,妻夜秉烛,吉持册笔。夫妻相向垂泣而决断。视事二十年,天下称有恩无怨。
盛 度:字公量。宋朝余杭人。奉使陕西,因览疆域,参质汉书故地,绘为西域图以献,真宗称其博学。盛度一生好学,居家外出,手不释卷,善于作文,曾奉沼编续《通典》、《文苑英华》。著有《愚谷》、《银台》、《中书》、《枢中诸集》等书。以疾致仕,卒溢文肃。
盛 懋:字子昭,元代后期著名画家,生卒年不详,嘉兴武塘(今浙江省嘉兴)人,此地人杰地灵,振妙一时,当时吴镇的墨竹、岳彦高的草书、章文茂的文笔以及盛懋的山水,被人们誉为“武塘四绝”。传世作品有《秋林高士图》、《秋江待渡图》、《松阴高士图》、《松石图》等。其父盛洪(字文裕)于宋元初为职业画家,其侄盛著在明初被召入内廷。
盛彦师:唐朝虞城人。少仕侠,隋未李密有功封葛国公,授武卫将军。平王世充,徐园朗反,诏为安抚大使,战败被执。园朗令作书招其弟举虞城叛,彦师不从,园朗壮而置之,后得还。以他罪诛。
盛宣怀:字杏荪,号愚斋,江苏常州人,1870年入李鸿章幕府。他在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个大型民用航运业轮船招商局后,主持创办的企业、学校有:中国第一家电信企业天津电报局、第一家内河航运公司山东内河小火轮航运公司、国内第一条南北干线芦汉铁路、第一家国人自办的中国通商银行、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第一个理工科大学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以及湖北煤铁开采总局、华盛纺织总厂和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等。他通过办洋务大事而成为全国首富,有人估称他的财产达白银2000万两。并逐步达到做高官目的,曾先后任天津海关道、大常寺少卿、会办商务大臣、邮传部尚书等职。由于他担任高官,他的社会活动在内部不得不受制于清廷,在外部不得不受制于列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环境使他蒙上了多重历史色彩。他首倡“东南互保”,企图稳定长江流域不受义和团运动影响,又曾因推行铁路国有政策,激起四川保路风潮,成为辛亥革命导火线,并因此被清廷革职“永不叙用”。曾出走日本,后病逝于上海。
盛延棋:字白沙,江苏省仪征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考入南洋水师学堂,后加入中国同盟会,参与策动下关海军起义。民国2年(1913年)在烟台参与海军讨袁起义密谋,事泄未遂。民国4年冬,在上海参加中华革命党人发动之夺取肇和军舰,炮击江南制造局之反袁起义。民国5年5月,孙中山自日本回国,在沪谒孙中山。被以索晌为名闹事之鲁藉水兵伐击,蹈海殉义。年29岁,民国13年12月,大元师帅令追赠为海军中将。1985年江苏省 追认为革命烈士。
盛世才:字晋庸,原名振甲,字德三。陆军中将加上将衔。他从不甘屈就 军参谋部作战科长转而进入新疆图谋升迁,经几年施展权谋,摄取了新疆最高统治权,独裁专断,称霸新疆达十二年之久。
盛中国:小提琴演奏家。出生在音乐家庭中,自幼受中外音乐的熏陶和严格的艺术训练。五岁开始学琴,七岁第一次公开演奏,九岁时武 民广播电台录制了他的独奏节目,向全国广播。1954年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1960年赴苏联留学。1962年参加国际小提琴比赛获奖。回国后,曾同中央乐团交响乐队等合作,成功地演奏了中外著名小提琴协奏曲并去澳大利亚等国演出。演奏曲目较广泛,对作品的理解和处理有独到之处;演奏风格热情而奔放,既粗犷又细腻,充满了艺术的感染力。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汝南郡:汉高帝置郡。在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汉上蔡县地,元、明、清为汝宁府治,现在河南省汝南县。据《姓考》记载:“周穆王时盛国之后”。望出汝甫,梁国。
梁国郡:汉高帝置梁国,南朝宋改为梁郡。相当于今河南省商丘至安徽省砀山一带。
广陵郡:汉有广陵国,后改称郡,治广陵,故城在今江苏省江都东北。晋初徙治淮阴,在今江苏省淮阴东南。
2、堂号(缺)
============================================================
盛姓宗祠通用对联
〖盛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兄弟名士;
父子画家。
——李文郑撰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吴国会稽人盛宪,字孝章,为人有器量。举孝廉,历官尚书郎、吴郡太守,与弟弟盛宏、盛仲都是一时名士。下联典指元代画家盛洪、盛懋父子,嘉兴武塘人。盛洪,字文裕,善画人物、禽鸟、山水。盛懋,字子昭,继承父业,工画山水,也画人物、花鸟,布置邃密,运笔精劲。至正末年,尤其亨有盛名。
阁藏万卷;
恩溥廿年。
——佚名撰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兴国人盛子充,官至朝奉郎。家中藏书极多,有阁名叫“万卷阁”。下联典指东汉会稽人盛吉,字君达,任廷尉。每到冬至日该执行死囚犯时,妻子掌着蜡烛,他携着册、提着笔,夫妻相对哭一阵子再勾决。任职二十年,被天下人称有恩无怨。
一时名士;
六帖广传。
——佚名撰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盛宪,器量雅伟,与弟盛宏、盛仲俱为一时名士。下联典指宋·盛均,字之才,大中十一年(857年)进士,官昭州刺史。博闻强记,曾因《白氏六贴》疏略,广为增补,成《盛氏十二帖》,颇为时人所称赞。
睢阳勋烈;
束鹿抚循。
——佚名撰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盛彦师,隋末为澄城长,归唐授行军总管,击斩李密,以功封葛国公,授武卫将军,镇熊州,讨王世充,世充平,为宋州总管。下联典指明·盛颙,字时望,江苏省无锡人。景泰进,授御史,以劾曹吉祥违法事出知束鹿,有“水镜”之称。
-----------------------------------------------------------------
〖盛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时泰得三味;
子潮善六法。
——佚名撰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元代画家盛时泰,字仲交,上元人。才思敏捷,为诗古文辞,下笔数千言。工书,善山水,兼精竹石。文征明为题其小轩曰:“苍润”。盖棌其诗有“墨踪要是存苍润、画法还应入有无”之句,可谓得画家三味矣。下联典指清代画家盛汇黄,字子潮,嘉定人。号鹤汀。善画,说者谓其父兄皆善六法。汇黄屡试不售。乃亦究心绘事云。
-----------------------------------------------------------------
〖盛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秋林高士流芳久;
空山冒雨题赞多。
——佚名撰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元代画家盛懋,字子昭,嘉兴武塘人,工山水,也画人物花鸟。至正末享有盛名。有《秋林高士》等佳作传世。下联典指明代画家盛琳,号五林,江宁人。善山水,与兄昌胤齐名。为杨龙友诸人所重,其《空山冒雨图》一时名流题者甚多。
各有勋名垂两浙;
岂徒文章并三苏。
——佚名撰盛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盛公祠联语节录,联为钟元棣撰书。
上德独高耆旧传;
奇文争读述行辞。
——佚名撰盛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无名氏撰书挽盛旭人联语节录。原联语全文是:“勋寿本当代伟人,羡九十龄再宴鹿鸣,上德独高耆旧传;哲嗣负全球重望,合五大洲齐临鹤吊,奇文争读述行辞”。
明府有名偕弟盛;
太傅无忧闾属安。
——佚名撰盛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汉代盛姓名人盛宪、盛豫事典。
-----------------------------------------------------------------
〖盛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绍祖宗一点真传,克勤克俭;
教子孙两条正路,曰读曰耕。
——佚名撰盛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李绿园撰书盛宅客厅联语。原载《岐路灯》第十九回。
上书荐大猷,只怨才人多薄命;
赐牡成佳话,由来恩宠锡功臣。
——佚名撰盛氏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南陵县盛村盛氏宗祠联。
--------------------------------------------------------------------------------
中国人民 盛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盛治华少将
盛治华(1916-——),江西省永新县人。1929年苏维埃 给盛治华家分了10亩好田。当时盛治华只有13岁,谎报16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红1军团3军7师一个团的通讯排当通讯员。第二次攻打长沙时左腿负伤不下火线,坚持把命令送到前线,受到师部表彰。1931年加入中国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2年任红1军团1师1团通信排班长,1933年任1团通信排排长,到红1军团保卫局学习后,任团警卫排排长。参加了长征。长征期间,担任左权的警卫员。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当教员。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连长,参加了平型关战役。率领本连在孟县发展队伍,成立了孟县大队,任大队长。1937年底任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教导大队队长。1938年在五台山军政学校任教官兼教导大队队长。1939年任第3游击司令部参谋长,冀中军区第1军分区12团团长、抗大第2分校大队长、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35团团长,率领部队歼灭日军一个中队200余人。1944年任第4军分区参谋长、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2纵6旅旅长,第20兵团第67军200师师长。参加了清包、郑太、清风店、石家庄、张家口、太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天津公安总队总队长,公安部队第1师师长,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公安部队第1师政治委员,担负剿匪、警卫、武装押运、设防空
哨任务。1954年回国,任华北军区公安部队副司令员, 公安军副司令员,高级公安学校校长,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副司令员,中国人民 第二炮兵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 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一、姓氏源流
召(Shào)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周文王第五子召公奭(音shì),食邑于召邑(今陕西省东岐山西南),后又封于燕,至太子丹时为秦所灭,子孙遂以召为姓,称为召氏。又据《通挚氏族略以邑为氏》、《万姓统谱》等史料所记载,周初大臣召康公因食邑于召,被称位召公或召伯。他后来还被封于燕国,他派儿子去管理燕国,自己留在镐京任太保,是周初三公之一,也是文、武、成、康四朝元老,曾同周公旦一起平定武庚之乱,“成康之治”的形成也有他的功劳。他的子孙袭召公一直是周朝的执政大臣之一。周室东迁后,召公的采邑也随之东移,迁徙地在今陕西省境内。后来,燕国被秦国所亡,召公的子孙以原封地“召”为姓,称召氏。据《氏族博考》所载:“召与邵,春秋本一姓,后分为二。汝南、安阳之族皆从邑。”由此可见,召氏和邵氏其实同出一姓,只是写法不同而已。至于召姓改邵姓的原因,历史上没有留下史料记载,改姓的时间说法不一。据有关学者考证,是在秦朝建立前后,同时,又据有关资料可知,至汉乃有以召为姓的,此后,召姓因多改为邵姓,故召姓也就不多见了。
得姓始祖:姬奭。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当时著名政治家,因他食邑在召,所以又称为召公、召康公或召伯。姬奭曾辅佐周武王在灭商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成王时被封于燕国(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部),他派长子去管理燕国,自己留在镐京(今陕西省长安县)任太保,是周初三公之一。他的子孙世袭其位,也都称“召公”,与周公共同辅掌周朝国政。周王室东迁后,召公的采邑也随着东移,迁徙到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公元前222年,燕国为秦国所灭,召公的子孙就以原封地“召”为姓。汉代以后,召姓子孙大多把“召”改成“邵”,从此诞生了邵姓。故召、邵氏族人都尊姬奭为召、邵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可参阅《邵姓宗祠通用对联(102)》同款内容介绍
三、历史名人
召伯:就是召公。姓姬名奭,是周文王的庶子。周武王平定天下后,周公旦受封在陕左,召公奭受封在陕右。姬奭因世代食邑于召,所以叫做召伯,卒后谥号康,又称康公。召奭治国有德政,曾经在甘棠树下听讼,为人民评断曲直, 冤抑,对百姓很好。大家都很感激他的恩泽,恩念他的德政,所以当他离开了以后,对于他所留下来的遗迹故物,都小心维护珍爱异常,连他
听讼所在的那棵树都不忍心剪伐,让它保存下来。
召虎:即召穆公,召伯的裔孙,也称召伯虎。周厉王暴虐,“国人”围攻王宫,他把太子靖藏匿在家,而以自己的儿子替死。厉王死后,拥立太子靖继位,即周宣王。周宣王时,淮夷不服,宣王命召虎领兵出征,平定淮夷。宣王赐给他秬鬯(Jù chàng 音巨唱,用黑黍和香草酿制的酒,用于祭祀)。《诗·大雅·江汉》所咏“江汉之浒,王命召虎”,指的就是这件事。
召驯:字伯春,九江寿春人。少习《韩诗》,博通书传,以志义闻名,乡里号之曰:“德得恂恂(谦恭谨慎的样子),召伯春。”章帝时官左中郎将,入宫教授诸王经书。
召信臣:字翁卿,西汉九江郡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人。生卒年不详,活跃于西汉初元至竟宁年间(公元前48-公元前33年),以明经甲科(汉代考试取士,分甲、乙、丙三科)出身任职郎中,后出补谷阳长,又举高第(考核优秀者称高第)迁上蔡长。他在任期间爱护人民,得到百姓称颂。升任零陵太守,因病归家。病愈后征为谏议大夫,又迁任南阳太守。他和在谷阳、上蔡时一样,一心为民。他工作勤奋,又很有方略。“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他经常深入乡村,鼓励农民发展生产。出入田间,有时就在野外休息,难得有安居之时。他巡视郡中各处水泉,组织开挖渠道,兴建了几十处水门堤堰,灌溉面积逐年增加,最后多达3万顷。百姓因之富足,户户有存粮。召信臣还大力提倡勤俭办理婚丧嫁娶,明禁铺张。对于有些游手好闲、不务农作的府县官员和富家子弟,则严加约束。使南阳郡社会风气极好,人人勤于农耕。以前流亡在外的百姓纷纷回乡,户口倍增。而盗贼绝迹,讼案也几乎没有。郡中百姓对召信巨非常爱戴,称召信臣为“召父”。荆州刺史(当时南阳郡归属荆州刺史部)上报召信臣为民兴利,全郡殷富。朝廷赐金奖励,迁召信臣为河南太守(河南郡治今洛阳市东20公里)。召信臣一如既往,治行考核常常都是第一等,又多次升级受奖。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被征为少府,列九卿之一。多次上疏,奏请裁减乐队、戏班等糜费之项,不再大事修缮偏远宫馆。当时已经利用温室在冬天种植葱、韭等蔬菜,供宫中享用。召信臣认为这些都是“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也奏议裁撤。每年省钱数千万。后召信卒于任上。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博陵郡:东汉本初元年置郡,治所在博陵(今河北省博野县)。西晋置国,治所在安平。相当于今河北省安平、深县、饶阳、安国等地。
汝南郡:汉高帝四年置郡,治所在上蔡。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颖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东汉移至平舆县(今河南省东南部)。
2、堂号
召姓的主要堂号有:“博陵堂”、“种德堂”等。
============================================================
召姓宗祠通用对联
〖召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甘棠遗爱;
秬鬯酬功。
——佚名撰召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周代召伯(召公),名奭,曾辅佐武王灭商,被封于燕,成为燕国始祖。成王时任太保,与周公旦分陕而治。他巡视南方时,曾在甘棠树下休息并处理政务,人们为怀念他,相戒不要伤害这树。《诗经·召南·甘棠》就是写的这件事,来歌颂他的德政。下联典指周宣王时召虎,召伯的裔孙,曾受命率兵循江汉讨平淮夷,宣王赐给他秬鬯(Jù chàng 音巨唱,用黑黍和香草酿制的酒,用于祭祀)。《诗·大雅·江汉》所咏“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写的就是这件事。
伯春驰诵;
召父留芳。
——佚名撰召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寿春人召驯,字伯春,习《韩诗》,博通书传,以起义闻名,乡人称颂他“德行恂恂(谦恭谨慎的样子),召伯春。”章帝时官左中郎将,入宫教授诸王经书。下联典指西汉寿春人召信臣,字翁卿,元帝时任南阳太守,利用水泉,开通沟渠,筑堤闸数十处,灌田三万多顷,并订立了灌溉用水制度,人们尊称他为“召父”。后任河南太守,入朝官少府。
============================================================
附录:召姓典故、趣事
〖甘棠遗爱〗
周公、召公分陕而治,陕县以西由召公治理。相传他下乡视察时,就在田间地头处理民间事务。地方官吏要群众腾出房屋让他休息,烧茶备饭招待他,他马上制止了,说:“不劳一身而劳百姓,非吾先君文王之志”。召公还在棠梨树下受理民事,听讼决狱,他秉公而断,使民无冤抑,把他分管的管一块地面治理和有条有理,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因此,召公死后,人们为纪念他,写成甘棠的诗篇。浓荫郁葱的甘棠树下,留下了召公一颗体恤民情,广施仁政的博爱之心,也留下了“甘棠遗爱召公”的千古美谈。
《诗经·召南·甘棠》就是说明这件事的。这诗有三章,虽然只有短短的九句,不过已经充分地表达了那份深情。原诗是这样的: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译成语体白话文就是:
茂密阴凉的甘棠树啊!千万不可剪去枝叶或砍伐它,因为那是召伯当年休息的地方。
茂密阴凉的甘棠树啊!千万不可剪去枝叶或毁坏它,因为那是召伯当年休息的地方。
茂密阴凉的甘棠树啊!千万不可剪去枝叶或拔掉它,因为那是召伯当年休息的地方。
上面这个故事,后来成为一句成语“甘棠之爱”或“甘棠遗爱”,用以称颂贤良官吏。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上古时期羽山,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羽山,原为古代传说中的山名,大禹的父亲鲧就在羽山被尧帝所杀。在典籍《书·舜典》中记载:“殛鲧于羽山。”
羽山,在东海祝其县南边,在史籍《史记·五帝纪注》中记载:“羽山,在沂州临沂县界。”在史籍《汉志》中也记载:“东海郡祝其县,莽改曰犹亭;东海郡厚丘县,莽改曰祝其亭;两亭属县当互调。”即王莽改祝其县为祝其亭,改南郡郢县为郢亭,改辽东文县为文亭,改苍梧广信县为广信亭,改六安安风为安风亭。
祝其县羽山,就是汉朝时期东海郡沂州的临沂羽山,也就是位于今天江苏省东海市与山东省临沭县交界处的羽山,海拔2695米,是东海县的最高峰。羽山背倚齐鲁、襟怀吴楚,是一座名垂青史的千古名山。
史书记载,上古时洪水滔天,民不聊生。尧帝命鲧去治水,鲧采取不断加高堤防的办法,使河床越淤越高,最终堤倒水决,淹死无数黎民,鲧因此被尧帝杀死在羽山。鲧的儿子禹接替了父亲的治水任务,采用疏导的办法,一心扑在治水上,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顺利地将洪水引入大海,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后来禹接替尧为帝。
羽山顶上原有一口殛鲧泉,口径有面盆大,常年不涸。按古书所说,鲧死后变成三条腿的鳖,住在这个泉中,所以殛鲧泉每遇阴雨天气便腥不可闻。遗憾的是,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羽山下李堰公社一名姓李的生产助理异想天开地要引羽山的水灌溉农田,用炸药炸塌了殛鲧泉,千古名泉毁于一旦。由于地质构造被破坏,殛鲧泉再也没有泉水流出来了。羽山上还有三缝石,高约十米,石上有三道整齐的劈缝,传说是尧杀鲧时试剑的痕迹。
居于羽山的原住民中,自古就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羽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羽师,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羽师,是西周初期设立的教授羽舞的舞师。
在典籍《周礼·地官·舞师》中记载:“羽师,敎羽舞。羽,析白羽为之,形如帗也,因称帗舞。注:帗析五采缯。”也就是教人用彩缯跳舞,如今天的彩绸舞。
在羽师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羽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君主郑穆公之孙羽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郑穆公之子挥,字子羽,其孙颉,以王父字为氏。”在史籍《左传·襄二十年》中记载:“(公元前552年)羽颉出奔晋。”
郑国贵族出身的羽颉,是郑穆公之孙,是一个颇有远见的人。
羽颉看到自己的国家弱小,随时都有被大国楚、晋、秦等吞并的危险,认为只有与强国结盟,才会有生存的可能,便向郑国的当权上卿大夫姬伯有提出与晋、楚两个邻国结盟的建议。姬伯有采纳了他的建议,在周简王姬夷二十年(公元前552年)就派他出使晋国,派另一位卿大夫公孙黑(子晳)出使楚国。
公孙黑却认为这是姬伯有想独揽大权的阴谋,遂突然发动兵变杀害了姬伯有。这时羽颉已到了晋国,他听说这一消息后,怕受株连,从此就再也没有回郑国。
羽颉非常有才干,在晋国受到晋平公姬彪的重用。后来,羽颉促成晋平公参加了第二次“弭兵结盟”大会。会后晋、楚两国平分了春秋霸权,在以后的几十年里,诸侯国之间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
羽颉的后裔子孙,皆以“羽”为姓氏,称羽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官位,出汉朝时期汉武帝设置的羽林军,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期门、羽林,为汉朝时期的武职官称。
在史籍《前汉·百官志》中记载:“期门、羽林。羽林,亦宿卫之官,言其如羽之疾,如林之多也。一说羽,所以为王者羽翼也。”
据史籍《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期门,掌执兵送从。羽林,掌送从,次期门。”其职掌主要负责宫廷宿卫及皇帝出行时的武装护卫。
期门,就是虎贲军,先秦时期诸侯国就设有,而羽林,则史汉武帝始创。
在史籍《补汉兵志》中记载:“汉用六郡良家补羽林、期门,盖三辅园陵赖藩蔽,故取其子弟以备宿卫。”在史籍《史记·天官书》中记载:“北宫玄武,虚危……其南有众星,曰羽林天军。”在史籍《正义》中记载:“羽林四十五星,三三而聚,散在垒南,天军也。”而在史籍《晋书·天文志》中记载:“虎贲一星,在大微西蕃北下台南静室旄头之骑官也。”
汉武帝当时取虎贲、羽林这种星名来象征天子的亲军,既反映了汉武帝求助于众星、天威保佑,以增加安全感的心理状态,也反映了期门、羽林军的精锐与可靠。所谓“如羽之疾”,“为王者羽翼。”
在史籍《续汉书·礼仪志·汉仪》中记载:“正月旦,天子幸德阳殿,临轩。公卿、将、大夫、百官各陪位朝贺……御史四人执法殿下,虎贲、羽林张弓挟矢,陛戟左右,戎头胫陪前向右,左右中郎将位东南,羽林、虎贲将位东北,五官将位中央,悉坐就赐,作九宾散乐。”在史籍《续汉书·礼仪志》中也记载:“帝崩,百官皆白单衣,白帻不冠。闭城门、宫门。近臣中黄门持兵,虎贲、羽林、郎中署皆严宿卫。各府各警……昼夜行阵。”此外,东汉顺帝即位时,曾“召公卿百僚,使虎贲、羽林屯南、北宫诸门。”再于建宁元年(公元168年),曹节“持节将中黄门、虎贲、羽林千人,北迎灵帝,陪乘入宫。”诸多史实表明,在当时,凡朝会、大丧、大傩及皇帝即位等,一般皆有期门(虎贲)、羽林警卫,护卫的次序是期门在前,羽林在后。
在羽林军的将官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羽林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羽氏、林氏、军氏等。
第五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魏拓拔部羽弗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在典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中记载:“羽,虏姓,后魏羽弗氏改为羽氏。”
羽弗氏,出自鲜卑羽弗部,有汉译为已弗氏者。但按史籍《魏书》所述,仍应为羽弗氏。羽弗部族人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在汉化改革过程中皆改为汉字单姓羽氏,后融合于汉族之中。
注:
另外,在鲜卑拓拔部中还有一个羽真氏族,为《魏书》脱载姓氏,亦随羽弗部同改为汉字单姓羽氏。
得姓始祖:羽师。
二郡望: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
三家乘谱牒:
广东番禺羽氏族谱二十卷,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注:记事至民国三十三年。
四历史名人:
羽 颉:(生卒年待考),郑穆公之孙;郑国人。著名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羽氏鼻祖。
据《左传》记载:郑国贵族出身的羽颉,是郑穆公之孙,是一个颇有远见的人。
羽颉看到自己的国家弱小,随时都有被大国楚、晋、秦等吞并的危险,认为只有与强国结盟,才会有生存的可能,便向郑国的当权上卿大夫姬伯有提出与晋、楚两个邻国结盟的建议。姬伯有采纳了他的建议,在周简王姬夷二十年(公元前552年)派他出使晋国,派另一位卿大夫公孙黑(子晳)出使楚国。
公孙黑却认为这是姬伯有想独揽大权的阴谋,遂突然发动兵变杀害了姬伯有,并大肆搜捕其“同党”。这时羽颉已到了晋国,他听说这一消息后,怕受株连,从此就再也没有回郑国。
羽颉很有才干,深受晋平公姬彪的器重,二人经常谈论国家大事。羽颉分析了当前形势,对晋平公说:“只有与楚国结盟,才会长治久安。”
在周简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宋国的左师向戎来到了晋国,目的是游说以晋、楚两国为首的十四个诸侯国结盟的事而来。羽颉受命接待了向戎,二人彻夜畅谈,彼此深感相见恨晚,谈得十分投机。次日羽颉将向戎引见于晋平公。向戎的一番论述,使晋平公十分折服。晋平公掂量再三,最后同意参加“弭兵结盟”大会。
不久,羽颉奉命出使楚国,同向戎一同说服了楚康王芈昭。经二人奔走,几个月后,终于促成了以晋、楚两个大国为首的十四个诸侯国参加的“弭兵盟会”。会后晋、楚两国平分了霸权,在以后的几十年里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由于羽颉出使楚国有功,晋平公加封他为上大夫。
羽颉的封地在今日的任县境内,那时就称“任地”。任地的由来据《水经注》记载:此地为“诸流汇集”之地,素有“南泊”之称。因古代的“任”字与“壬”字相通,“壬”在五行中属“水”,为此这里就称“任地”。在历史上曾有人将羽颉称为“任大夫”,这是有地名而得此称呼。那时的“任地”十年九涝,百姓苦不堪言。羽颉到达后,决心治理河道。他先选择了据旧城区东南十几里外的高地,作为临时行政区,然后亲临工地,率众疏通河道。历经二年之久才把涝灾治服。
后来羽颉将百姓安顿好后,又把行政处所搬回了旧城,虽然行政处搬走,临时行政区的人仍称它“任城”,这一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羽颉的后裔子孙,皆以“羽”为姓氏,称羽氏。
羽 公:(生卒年待考),传说为汉朝时期著名东道赵佗羽的儿子,汉时的侠士。
羽素兰:(生卒年待考),吴人。著名明朝时期书画家。
羽智云:(生卒年待考),香港柴湾翠湾村人。著名基础教育家。
羽智云为虔诚的 教徒,香港 脱维善纪中学校长,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正在积极纂修羽氏族谱。
河南上蔡翟氏家谱铁字辈
本文2023-11-28 19:24:5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74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