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家族的家谱是什么?
《中华族谱集成》,由张海瀛、武新立、林万青主编,16开双栏影印精装、外加锦盒函套包装,首批100册,收录李王张刘陈五姓族谱共93种。开篇收录了明代凌迪知的《万姓通谱》。《中华族谱集成》是一部列为国家古籍规划项目的填补空白的大型史籍,由巴蜀书社于1995年限量印制、编号发行。其中收录张姓族谱21种,编为20册。兹将各册所收录的张氏族谱,介绍如下:第一册,收录明嘉靖《张氏统宗世谱》21卷,张宪、张阳辉主修,明嘉靖十四年(1535)刻本,原装10册。该谱以汉留侯张良为一世祖,上溯张氏开宗立姓之始祖张挥,下迄明中叶播迁各地之衍派117支。从地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江西和南直隶。其中江西44支,南直隶52支。而江西又集中于饶州府,计有43支;南直隶又集中于徽州府,计有40支。这种状况同修谱者的籍贯是分不开的。该谱主修张宪、张阳辉都是徽州府人;同修共有32人,其中徽州府21人,饶州府10人。可见该谱就是以徽州府和饶州府为主编修的。谱谱对117支衍派的渊源作了具体记载,追根溯源,太原尹城为始祖张挥受封之地,明嘉靖年间修谱时,太原仍有庙存焉。该谱还绘有《张氏古今迁居地理图》,前有序文,称“统谱今以自尹城、自鲁国、自曲沃、自陈留,而再襄国、再吴郡、再金华之迁派,参考《方舆胜览》、《禹贡九州》、《皇明大一统志》诸图书,列于图而志之。譬之江河之行地,脉络贯通。俾观谱者,知某邑古今属某部,某人古今迁某处。因地以著姓,缘族以笃亲,未必不由是图而启其统宗之恩也欤”!该图还在山西部分太原县境绘有“台骀公庙”,即张氏之祖庙。张氏族谱简介之第二册至第六册前部第二册,收录清光绪《旌阳张氏通修宗谱》上中下三卷,上卷又分之一、之二;中卷又分之一、之二、之三;下卷又分之一、之二、之三、之四。张庆彬等修,光绪二十六年(1900)永思堂刻本,原装二十册。该谱对张氏起源、播迁及衍派,记载甚详。该谱以大卿公为一世祖,取名《旌阳张氏通修宗谱》,旨在联络散居于各地的大卿公之后裔。该谱上卷之一为谱序、凡例、家规、得姓郡望、统宗古今迁居地舆图、嘉会派源流、本源宗支(共121派),上卷之二为本源纪;中卷之一至四为嘉会、塘冲、进坊各房以及各支之世系;下卷之一、之二为列传;下卷之三为墓图、墓志铭、祭田以及通修宗谱跋等。第三、四、五、及第六册的前半部,收录民国《锡山张氏通谱》四十二卷,张轶欧、张鉴等修,民国十二年(1923)锡山宗祠寿康堂铅印本,共七十四册。该谱是北宋哲学家关中学派创立者张载之族谱。张载(1020——1077),字子厚。汉留侯张良之后裔,唐太宗时员外郎闻斯公之十四世孙。张载的先世世居大梁,其祖父名复,宋真宗时任给事中。其父名迪,宋仁宗时任殿中丞、知涪州(今四川涪陵)事,后做官陕西,徙居凤翔眉县(陕西眉县)横渠镇。张载,嘉佑进士,官祁州司法参军、云岩令。后以疾屏居南山下,终日危坐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午夜取烛以书。在自然科学方面亦有很高造诣,所以能提出一些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命题,从而创立了与洛学并行的关中学派,因世居横渠,人称横渠先生。其子名因,字文益,官员外郎;其孙名京,字正之,官兵部郎中;其三世孙名楷,字楚昭,官乐平令,随宋室南渡,徙居江南,因与主和宰相不合,弃官家居,占籍歙县。至横渠公八世孙德庆公,始由歙县徙居锡山,故该谱以德庆公为锡山张氏之一世祖。该谱卷一为谱序、凡例、家规等;卷二为列传、行状、墓志铭等;卷三为像赞;卷四为诰敕;卷五为皇帝赐诗及皇子皇孙和文属公之诗;卷六为严泰公和文恪公之诗集;卷七至卷八为各支序传、墓志铭、坟茔图等;卷九至卷四十二,为各支世系。该谱以德庆公为始祖,旨在联络由锡山徙居姑苏、徐州、宜兴、荆襄、虞山、昆陵等地之张氏后裔。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六册后部第六册的后半部,收录清光绪《张氏通谱》八卷,清道光《定阳张氏族谱》四卷。光绪《张氏通谱》八卷,张而昌修,张铣寿校订,清光绪二年(1876)岭东使署刻本,分装八册。该谱以张栻为一世祖。栻公(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宋高宗时宰相张浚之长子,唐相张九龄之弟九皋公之裔孙。浚公力主抗金,因收复中原壮志未酬,无颜见列祖列宗于地下,乃嘱咐死后葬于潭州宁乡(今属湖南),栻公遵嘱而行,并定居于此,死后亦附葬于此,故曰栻公生于蜀而长于湘,称得上是湖南人。他幼承家学,秉承父志,力主抗金,反对议和。年30时以荫补官,协助其父主持抗金北伐之事,历任直秘阁、吏部郎兼起居郎侍讲、秘阁修撰等职,先后知严州(今属浙江)、袁州(今属江西)、静江(今属广西)、江陵(今属湖北)诸州府,前后居地方官十余年。每到一地,都能“问民疾苦”,访求“利病”,改革弊政,提倡兴学,多有政绩,受到民众的拥护。淳熙八年(1180),因病过早地离开人世,年仅48岁。但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和影响却很大,至今在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中还有专门祭祀他和朱熹的祠堂。绍兴三十二年(1162),栻公28岁,遵父命至衡山文定公书堂正式拜胡宏为师,攻读理学。因学习勤奋,见解非凡,深受师长器重。胡宏高兴地说:“圣门有人,吾道幸矣”!学成,在潭州(今长沙)城南建城南书院以传师说。乾道初(1165——1173),他应湖南安抚使刘珙之邀,主讲于岳麓书院。其时胡宏师已谢世,胡宏的门下弟子求学于岳麓书院者络绎不绝。当时就有“道林(寺)三百众,(岳麓)书院一千徒”的时谚。岳麓书院遂成为影响最大的学术中心。就连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亦闻名而从福建不远千里来到岳麓书院,与张栻讨论“未发已发”等心性问题。两人抵足夜谈相与论辩,颇为相得。学术史上称曰:“朱张会讲”。后来朱熹在回顾这次会讲时说:“敬夫所见,造诣卓然,非所可及”。又说:“去冬走湖湘,讲论之益不少”。可见朱熹受张栻的影响之大,且得益不少。张栻死后,其诗文由朱熹编定,名曰《南轩文集》刊行于世。张栻以湘学派大师,名垂青史。该谱卷一为序,计有旧序、纪源、公派语、魏公本传、魏公行略:卷二、卷三为世系;卷四为墓图、祠图、祠田、公牍等;卷五为优免公牍、旌典;卷六为碑文;卷七为列传、节孝、像赞;卷八为艺文、寿文、祠堂总录、跋。该谱以一世祖和二世祖合立为总表,即将浚公长子栻与次子杓并列,称曰大宗合表。杓公,字定叟,历官广西经略、江西安抚使,进端明殿大学士,随宋室南渡,定居钱塘。余姚、杭州、鄞县张氏,多为其后裔。栻公有二子:长曰焯,次曰炳。该谱从三世起,均为焯、炳二公之后裔。焯公居宁乡龙塘,被尊为龙塘开基祖。其后裔有世居龙塘者,亦有居官湖北、江西,入籍当地,若干年后又复迁回湖南者。炳公曾东迁浙江,其后裔又迁回湖南。今湖南宁乡、益阳、安化、新化、湘潭、长沙、沅陵、辰州、泸溪、永顺、龙山、衡阳、邵阳、祁阳、永州等地,均有焯房与炳房之后裔。从三世至十二世,分立房谱。溯其源,共祖其祖;分其支,各亲其亲。此为该谱之一大特色。道光《定阳张氏族谱》四卷,张云逵等修,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原装四册。定阳张氏出自陇西,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张颐由陇西徙居山西汾州府介休县西关。该谱以张颐为一世祖,其子名进禄,字锡爵。又由西关迁居城中,生齿日繁,至清代,为一盛族。张氏族谱简介之第七册第七册,收录清光绪《清河张氏宗谱》、民国《清河世系》及《清河张氏支谱》三种。光绪《清河张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张廷辉主修,光绪四年(1878)余庆堂刻本,分装十四册。该谱以成业公为一世祖。张成业,名绍祖,唐朝宰相张柬之的后裔,宪宗朝元和进士,官拜江东提刑,居婺州即金华府,后因唐亡弃官迁居衢州府开化县之音铿,是为音铿张氏始祖。今浙江钱塘武林张氏、处州丽水张氏、衢州西安张氏、婺州金华张氏,大都是唐相柬之公之后裔。该谱即浙江衢州开化县音铿张氏宗谱,只是唐相柬之公后裔中的一支。但在这一支中,因人才辈出,显赫青史,遂为天下望族。该谱取名《清河张氏宗谱》,旨在说明音铿张氏乃是清河张氏始祖岱公之后裔。该谱对张氏起源、衍派播迁,记载甚详。该谱卷之首为新序、目录;卷一为凡例、圣谕、祠规、家训、旧谱序等;卷二为诰敕、谢表、列祖遗像、像赞、里居图等;卷三为历代仕宦录、历代宰相录、忠义录、孝友录、文学录、武备录、贞节录、隐逸录、道术录、古今通派考、历代源流考;卷四至卷十为各派世系图;卷十一为各派堂记、寿序、寿诗、艺文杂著;卷十二为各派坟图、墓志铭、祀产;卷十三为各派支传、行实、名贤录、跋。前引《张氏古今通派分迁地舆图考》(以行省为单位记载张氏播迁各地的230个衍派)即出自该谱。据该谱记载,尹城派始祖挥公,封国太原府太原县,此为天下张氏通派之祖。从张氏开宗立姓始祖挥公算起,至成业公,共历118世;至清光绪三年(1877)止,共历161世。民国《清河世系》不分卷,张晋昭修,民国八年(1919)刻本,原装一册。该世系以张润为一世祖。张润,字清源,生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世居吴江。该世系即世居吴江的张润后裔世系。民国《清河张氏支谱》不分卷,民国铅印本,原装二册。该谱为吴郡张氏支谱。吴郡张氏本出张嵩第四子张睦。张睦,字选公,后汉蜀郡太守,始居吴郡。裔孙张显,齐庐江太守,生绍。张绍,官梁零陵郡太守,其孙名后胤,字嗣宗,国子祭酒,新野康公,以名儒为王者师。五传至张镒,字季权,为唐德宗时宰相。自新野康公后胤,吴郡张氏始扬名天下。自张镒相德宗,吴郡张氏遂与始兴、河东齐名。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八册第八册,收录清光绪《清河家乘》、乾隆《清河张氏宗谱》两种。光绪《清河家乘》不分卷,张景云修,光绪二十七年(1901)世美堂刻本,原装四册。该家乘以张宝为一世祖。张宝,字维善,其先世为清河人。自宋南渡,徙居杭州。元末,张宝徙居钱塘南壁里,以孝行举贤良方正。明万历三年(1575),七世祖始修清河家乘。万历四十三年,九世祖重修。入清以后,又五次重修,光绪时刻印。乾隆《清河张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张日佐等修,乾隆十七年(1752)崇本堂刻本。该谱尊舟十一公为一世祖。舟十一公名保望,字周臣,号舟十一,官奉议大夫、秀州通判,世居杭州。唐末战乱,徙居浮邑洞壶。保望公、即舟十一,乃是唐高宗时名相张文瓘的七世孙。文瓘子名洽,官魏州刺史;孙名宥,官扬州长史;三世孙,名衮,官虢州刺史;四世孙,名载华,官御史中丞;五世孙,名正则;六世孙,名知实,字冠仁;七世孙,名保望,即被该谱尊为一世祖的舟十一公。舟十一公有子四:长名雄,字君宇,官承奉大夫,迁居休宁杭溪,为杭州张氏始迁祖;次子名伟,字君度,依父居洞壶黄竹洞梅岭;三子名彻,字君胜,又字克明,迁星源甲路,是为甲路(即甲道)张氏之始迁祖;四子名英,字君沮,迁居黄墩,是为黄墩张氏始迁祖。杭旻、洞壶、婺源、黄墩,均为舟十一公子之孙。当然也是名相文瓘公之后裔。由于文瓘公和舟十一公,均出自清河东武城张氏,故该谱名曰《清河张氏宗谱》,意为不忘其所出。该谱上接唐相文瓘公,历经宋元明,下迄清乾隆十七年,历时一千多年。该谱卷首为旧序、谱说、谱诫、姓氏说、张字说、世原、基图、遗像,卷一为世表类,有源流世表、始迁世表,卷二至卷十二为各支世表,卷十三为帝制类(诰、诏)、世训类(家训、家规、家礼)和艺文类,卷十四为懿行类(传、述略、赞)、祝庆类(寿文、诗、词)和哀挽类(祭章、挽诗、挽歌、行述),卷十五为墓图、墓志、墓铭、墓表,卷十六为祀祖类(祀序、会序)和公据类(禁示、给照、议约、合刊族议、刊谱捐银名数、领谱号),最后是“清河张氏宗谱跋文”。整部宗谱体例完备,条理分明,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对于研究江浙和安徽一带的张氏家族史和地方史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张氏族谱简介之第九册至第十一册前部第九册、第十册以及第十一册的前半部,收录清乾隆《甲道张氏宗谱》四十二卷续二卷,张图南、张元泮等修。乾隆四十七年(1782)刻本。该谱以舟十一公之第三子彻公为一世祖。张彻,字君胜,又字克明,号大三,唐僖宗乾符(874——879)年间,随父徙居歙之黄墩、广明,其后彻公又徙居星源甲道(即甲路),是为甲道张氏始迁祖。彻公有三子十孙二十二玄孙,有五世孙七十六人。五世孙为“延”字辈,所以该谱卷一绘有“张氏七十六延迁派旧图”,这个迁派旧图是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绘制的。从明正统到清乾隆三百多年间,七十六个支派,瓜瓞绵绵,辗转迁徙,丁口和衍派遍及东南各地,成为江南望族。仅进士就多达104个。其中宋代76名,元代7名,明代11名,清代10名。从五世祖延丕公起,开始编修本宗世谱。延丕,字彦直,官宋代户部郎中。其后,十世祖珏公和琮公,二次编修。珏公,官宋代光禄大夫、礼部尚书,琮公官宋代中奉大夫、南阳县开国男。历宋、元、明及清乾隆,多次编修。加以人才辈出,收录广泛,记述翔实,所以该谱规模宏伟,部头号甚大,原装达四十四册之多。该谱第一卷有凡例、修谱新序、七十六延分迁旧图;第二卷是八支源流序、簪缨录等;第三卷至第三十六卷,为世系图表;第三十七卷为文翰录、谱纪、传;第三十八卷为墓志铭、行状等;第三十九卷为续传、像赞、祭文等;第四十卷为寿文、记、杂序;第四十一卷为诗、杂著、书扎等;第四十二卷为墓图、领谱号、谱跋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一册后部第十一册的后半部,收录清道光《京江张氏家乘》十六卷,张九征初修,张永清、张永泓续修,清道光五年(1825)敬思堂刻本,共十二册。该谱以四一公为一世祖。四一公乃清河派岱公后裔,原籍中州,元末由中州徙居丹徒。有子一,名善甫。善甫公生有三子:长曰仲实,次曰仲敬,三曰仲升。仲升公七传至九征,九征公乃清初名臣张玉书之父。该谱乃是张玉书之家乘。玉书(1642——1711),字京江,号素存,顺治丁酉科举人、辛丑科进士,授庶吉士,历官内翰林院秘书院编修、内阁学士充经筵讲官、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丙午科浙江正主考、辛未科会试大总裁等。三十五年(1696),随康熙帝亲征葛尔丹叛乱,参预帷幄,颇得信任。次年,任《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曾奉命数次监治黄河,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康熙四十九年(1710),受命与陈廷敬主持编修《康熙字典》,次年病故,谥号文贞。该谱由张九征初修。九征(1592——1655),字公选,号湘晓,顺治丁亥进士,历官行人司行人、吏部文司主事、文选司郎中、河南提学道佥事等。曾纂修有《京江张氏家乘原稿》,其后由四世孙张永清、张永泓续修定稿,所以该谱完整地搜集了张九征、张玉书父子的有关资料,对研究清初的历史,很有价值。该谱卷首为谱序、凡例、目录、修谱子孙名次;卷一至卷三为皇帝任命张九征张玉书父子官职的诰敕以及张九征张玉书父子的谢恩疏等;卷四至卷九为各房世系图表;卷十至卷十二为传略和行述;卷十三至卷十六为载籍、艺文、祠墓仪制等。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二册至第十四册第十二册,收录清宣统《韦庄张氏宗谱》十八卷首二卷,张坤照主修,宣统三年(1911)承德堂刻本,原装二十四册。该谱以张孝先为始迁祖。张孝先,字怀祖。仕元,时值江淮多警,乃卜居常州韦庄。张孝先有二子:长明之,元至正进士,钦点翰林院编修,历任浙江提举,赠奉直大夫;次新之,迁居上张,即老二房世系。明正德五年(1400),张孝先五世孙张仲玉,首次修谱,明崇祯时续修。入清后,又先后七次续修。所以该谱亦称《韦庄张氏九修宗谱》。该谱保存了许多元代资料。第十三册和第十四册的前半部分,收录民国《横峰张氏宗谱》二十八卷,张宗铎等修,民国四年(1915)笃亲堂铅印本,原装二十八册。横峰张氏是明清时期桐城望族之一,原本姓胡,元明鼎革之际,胡长乙于明洪武二年(1369)由饶州徙居桐西横峰,编户受田时,寄籍清河张氏户下,更姓为张。该谱以长乙公为一世祖,长乙原名太,字长乙,号校圃。在追溯其渊源时,仍以胡姓为本,记述其先人业迹。清雍正二年(1724),长乙公十世孙立选,首次修谱。该谱以长乙的五世孙八人,分作八大房,各房之下又分若干支。其后又先后五次重修,民国时刻印。该谱旨在联络长乙公更胡姓为张姓后,徙居各地之后裔,故名《横峰张氏宗谱》。第十四册后半部分,收录清光绪《姚江历山张氏宗谱》八卷十二集,张谦、张震祥等修,光绪十年(1884)敦伦堂刻本,分装十二册。该谱系唐朝名相张九龄之弟九皋公之后裔。九皋公十二传至浚公。张浚(1097——1164),字德远,宋汉州绵竹人。北宋政和进士。南宋建炎三年(1129),以传檄勤王有功,知枢密院事。力主抗金,建议经营川陕,以保东南,遂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绍兴五年(1135),拜为宰相,部署沿江、两淮诸路军马大举北伐,自任总督兵马大元帅。绍兴七年,因郦琼兵叛,引咎辞职。秦桧执政,被排斥在外近20年。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完颜亮南下攻宋,重新被起用。孝宗即位,授少傅,封魏国公。孝宗隆兴元年(1163),再次拜相,督师抗金。次年,为主和派排挤,被罢相。居家期间,搜集整理修谱资料,理出了其先世世系。因抗金复国大志未酬,无颜见祖宗于地下,遂遗命死后葬湖南宁乡。赠太师,谥号忠献。著有《中兴备览》。南宋理宗宝庆年间(1225——1227),兵部尚书张宏,在浚公搜集整理的基础上,纂修成族谱,并奏请理宗皇帝,赐玉玺印于该谱之首,此即该谱首页玉玺之由来。浚公五世孙,宋谏议大夫元瑜公,官工部尚书,晚年致仕,迁居姚江云柯里。其后裔分为五支:八卢城庙后桥为第一支;历山三墙为第二支,西堑为第三支,逊马桥为第四支,化龙堰东堑为第五支。该五支都分别编修有房谱。清光绪十年(1884),张谦、张震祥等在各房房谱的基础上,修成宗谱取名为《姚江历山张氏宗谱》。该谱第一集为凡例、祠规、目录、各房藏谱目录、总序、各房谱序、世系总图、历代诰敕、像赞、祭田等,第二集为历代先祖传,第三集为魏国忠献公行状,第四集为艺文志,第五至第十五集为各房世系并附补遗及卷外,第十二集为家乘一览记、备考等。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五册至第十六册第十五册至第十六册之前部,收录民国《姚江三墙门张氏宗谱》二十八卷,张振鹭等修,民国五年(1916)树德堂铅印本,分装二十八册。该谱乃是《姚江历山张氏宗谱》的一个支谱,是宋谏议大夫、工部尚书元瑜公后裔中的第二支。元瑜公迁居姚江云柯里,其后裔分为五支,历山三墙门为第二支。历山始迁祖斌二公,乃三墙门始迁祖斌六公之兄。斌二公,仕元授山东济南府正提举,入赘历山邹副使家,定居历山。斌六公授广东广州府副提举,不忍与兄斌二公远离,遂定居芦城之西。在两家相距适中之地,建一桥,曰树德桥,俗呼张家桥,此即三墙门取名树德堂之由来。元明以来,人丁兴旺,支派繁多,遂购地建祠,名曰三墙门张氏树德堂祠。本堂神主自元瑜公为一世祖至其后裔分为五房,奉祀中堂。春祭定为二月四日,冬祭定为冬至前后十日。该谱卷一为谱序、祠图、树德堂楹联、祠堂记、墓图、诰敕、像赞、跋等,卷二为史传,卷三为宗献公行状,卷四宗贤列传,卷五为艺文志,卷六为杂记,卷七至卷二十七为世系图,卷二十八为补遗。该谱收罗宏富,记载翔实,保存了很多珍贵资料。>第十六册之后部,收录民国《鹤颈漕张氏宗谱》十六卷,张道生等修,民国五年(1916)追远堂铅印本,原装十二册。该谱以张荣为始迁祖。张荣,宋武功大夫,高宗绍兴间,因抗金有奇功,做官泰州。晚年致仕隐居于四明之鄞县,居县南鹤颈漕。四传而人丁兴旺,遂析为四宅:板桥、楼下、樟江、普塘。其后各宅又析为若干支,明末达六百余支。清乾隆时,裔孙张汉州,搜集资料,编修四宅谱稿。咸丰时,合族议定编修族谱,光绪时修成《壬辰新修宗谱》。民国初,张道生等重修,取名《鹤颈漕张氏宗谱》。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七册至第十八册第十七册,收录清光绪《张氏六修族谱》二十一卷,张秉铨、张谷南等修,光绪二十三(1897)冠英堂刻本,分装二十一册。该谱以栻公的八世孙仁秀公为一世祖。仁秀公(1346——1408),字廷光,官朝议大夫,有二子:长曰敏,次曰时杰。敏公(1973——1448)有三子:长曰纲、次曰维、三曰纬。该谱乃是维公后裔之谱。维公(1396——?),字均荣,有四子:长曰琦、次曰珂、三曰圭、四曰呈。该谱卷一为发源系图,发源系图以唐相张九龄之弟九皋公为一世祖,十二传至浚公,浚公九传至仁秀公。该谱为仁秀公次孙维公之世系;卷二至卷十二,为维裔圭房世系;卷十三至卷十四,为维裔珂房世系;卷十五为维裔琦房世系;卷十六为维裔呈房世系。卷十七为像图、祠图、墓图;卷十八祠墓祭田碑记;卷十九为祠礼仪注服制图、优免荫恤节孝案稿;卷二十为列传、行略、家传;卷二十一为宗范、祠规、艺文、跋。第十八册,收录清同治《张氏宗谱》和民国《续修张氏族谱》两种。同治《张氏宗谱》十八卷。该谱以张德一为始迁祖。宋元鼎革之际,张德一携弟国四,由江西饶州徙居楚黄州黄陂县南乡盘龙城,其后,张国四又徙居陂北朱家坡。清雍正年间,其裔孙张元泰等始修宗谱。同治年间,张祥麟等又编修支谱。刻版时,将雍正宗谱与同治支谱合而为一。遂成《张氏宗谱》十八卷,亦称同治《张氏宗谱》。民国《续修张氏族谱》六册,张家骐等修,民国二十二年(1933)石印本。该谱是唐初名将张士贵后裔之族谱。清康熙十七年(1678),张藐山首修世居盂县之张士贵后裔族谱。这次修谱以元代的张秀为始迁祖,对其五世三大股、七世二十八小股,均以序登录,纪事分明。但对张秀的先世,则记载甚略,故称《张氏近系族谱》。其后,张义生又据旧谱、墓碑以及采集资料,理出了张秀的先世谱系。张秀,乃是隋末唐初张士贵之后裔。隋末,张士贵从唐高祖李渊起兵,屡立战功,进封虢国公。太宗时,再立新功,迁左领军大将军,谢世后陪葬昭陵。其后,子孙袭爵,累世从戎。至宋明时期,子孙多以文才扬名,为盂县巨族。张秀之前的先世谱系,称为《张氏远系族谱》。乾隆五十七年(1794),张宗泗将《近系族谱》和《远系族谱》合而为一,并增补唐宋以来列祖列宗名人传略四十五篇,光绪元年(1875)刻印成册。民国初,张家骐等,以乾隆刻本为底本进行续修并付印,此即《续修张氏族谱》。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九册至第二十册第十九册,收录民国《中湘十亩丘张氏五修支谱》二十四卷末一卷,张万遂等修,民国二年(1913)大忍堂刻本,原装二十册。该谱以张明为一世祖。张明,字导文,生于明正统五年(1440),世居临淮。张明由临淮徙居湖广长沙张公岭。张明生有八子,其第七子名张教,又由张公岭徙居中湘十亩丘,是为十亩丘张氏支祖。张教五传至张子秀,张子秀于明清鼎革之际,徙居湘潭。该谱主要是张子秀后裔的族谱。第二十册,收录民国《花桥张氏四修族谱》二十卷,张效良等修,民国十七年(1928)孝友堂铅印本,原装二十册。该谱以张汉诚为始迁祖。张汉诚,字梦麟,原居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元至正末年,徙居湘乡花桥。汉诚生有四子:嗣湖、嗣江、嗣源、嗣洪。后来,嗣江和嗣源之裔孙,遍及湘乡、湘潭、巴陵、永宁以及湖北、四川、陕西等地,丁口兴旺,人才辈出。有以武功报国者,有以文才蜚声者,有以勤俭起家成为当地豪富者。该谱所载主要是嗣江和嗣源两房世系及业绩,实为此两房谱。
《中华族谱集成》,由张海瀛、武新立、林万青主编,16开双栏影印精装、外加锦盒函套包装,首批100册,收录李王张刘陈五姓族谱共93种。开篇收录了明代凌迪知的《万姓通谱》。《中华族谱集成》是一部列为国家古籍规划项目的填补空白的大型史籍,由巴蜀书社于1995年限量印制、编号发行。其中收录张姓族谱21种,编为20册。兹将各册所收录的张氏族谱,介绍如下:第一册,收录明嘉靖《张氏统宗世谱》21卷,张宪、张阳辉主修,明嘉靖十四年(1535)刻本,原装10册。该谱以汉留侯张良为一世祖,上溯张氏开宗立姓之始祖张挥,下迄明中叶播迁各地之衍派117支。从地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江西和南直隶。其中江西44支,南直隶52支。而江西又集中于饶州府,计有43支;南直隶又集中于徽州府,计有40支。这种状况同修谱者的籍贯是分不开的。该谱主修张宪、张阳辉都是徽州府人;同修共有32人,其中徽州府21人,饶州府10人。可见该谱就是以徽州府和饶州府为主编修的。谱谱对117支衍派的渊源作了具体记载,追根溯源,太原尹城为始祖张挥受封之地,明嘉靖年间修谱时,太原仍有庙存焉。该谱还绘有《张氏古今迁居地理图》,前有序文,称“统谱今以自尹城、自鲁国、自曲沃、自陈留,而再襄国、再吴郡、再金华之迁派,参考《方舆胜览》、《禹贡九州》、《皇明大一统志》诸图书,列于图而志之。譬之江河之行地,脉络贯通。俾观谱者,知某邑古今属某部,某人古今迁某处。因地以著姓,缘族以笃亲,未必不由是图而启其统宗之恩也欤”!该图还在山西部分太原县境绘有“台骀公庙”,即张氏之祖庙。张氏族谱简介之第二册至第六册前部第二册,收录清光绪《旌阳张氏通修宗谱》上中下三卷,上卷又分之一、之二;中卷又分之一、之二、之三;下卷又分之一、之二、之三、之四。张庆彬等修,光绪二十六年(1900)永思堂刻本,原装二十册。该谱对张氏起源、播迁及衍派,记载甚详。该谱以大卿公为一世祖,取名《旌阳张氏通修宗谱》,旨在联络散居于各地的大卿公之后裔。该谱上卷之一为谱序、凡例、家规、得姓郡望、统宗古今迁居地舆图、嘉会派源流、本源宗支(共121派),上卷之二为本源纪;中卷之一至四为嘉会、塘冲、进坊各房以及各支之世系;下卷之一、之二为列传;下卷之三为墓图、墓志铭、祭田以及通修宗谱跋等。第三、四、五、及第六册的前半部,收录民国《锡山张氏通谱》四十二卷,张轶欧、张鉴等修,民国十二年(1923)锡山宗祠寿康堂铅印本,共七十四册。该谱是北宋哲学家关中学派创立者张载之族谱。张载(1020——1077),字子厚。汉留侯张良之后裔,唐太宗时员外郎闻斯公之十四世孙。张载的先世世居大梁,其祖父名复,宋真宗时任给事中。其父名迪,宋仁宗时任殿中丞、知涪州(今四川涪陵)事,后做官陕西,徙居凤翔眉县(陕西眉县)横渠镇。张载,嘉佑进士,官祁州司法参军、云岩令。后以疾屏居南山下,终日危坐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午夜取烛以书。在自然科学方面亦有很高造诣,所以能提出一些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命题,从而创立了与洛学并行的关中学派,因世居横渠,人称横渠先生。其子名因,字文益,官员外郎;其孙名京,字正之,官兵部郎中;其三世孙名楷,字楚昭,官乐平令,随宋室南渡,徙居江南,因与主和宰相不合,弃官家居,占籍歙县。至横渠公八世孙德庆公,始由歙县徙居锡山,故该谱以德庆公为锡山张氏之一世祖。该谱卷一为谱序、凡例、家规等;卷二为列传、行状、墓志铭等;卷三为像赞;卷四为诰敕;卷五为皇帝赐诗及皇子皇孙和文属公之诗;卷六为严泰公和文恪公之诗集;卷七至卷八为各支序传、墓志铭、坟茔图等;卷九至卷四十二,为各支世系。该谱以德庆公为始祖,旨在联络由锡山徙居姑苏、徐州、宜兴、荆襄、虞山、昆陵等地之张氏后裔。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六册后部第六册的后半部,收录清光绪《张氏通谱》八卷,清道光《定阳张氏族谱》四卷。光绪《张氏通谱》八卷,张而昌修,张铣寿校订,清光绪二年(1876)岭东使署刻本,分装八册。该谱以张栻为一世祖。栻公(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宋高宗时宰相张浚之长子,唐相张九龄之弟九皋公之裔孙。浚公力主抗金,因收复中原壮志未酬,无颜见列祖列宗于地下,乃嘱咐死后葬于潭州宁乡(今属湖南),栻公遵嘱而行,并定居于此,死后亦附葬于此,故曰栻公生于蜀而长于湘,称得上是湖南人。他幼承家学,秉承父志,力主抗金,反对议和。年30时以荫补官,协助其父主持抗金北伐之事,历任直秘阁、吏部郎兼起居郎侍讲、秘阁修撰等职,先后知严州(今属浙江)、袁州(今属江西)、静江(今属广西)、江陵(今属湖北)诸州府,前后居地方官十余年。每到一地,都能“问民疾苦”,访求“利病”,改革弊政,提倡兴学,多有政绩,受到民众的拥护。淳熙八年(1180),因病过早地离开人世,年仅48岁。但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和影响却很大,至今在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中还有专门祭祀他和朱熹的祠堂。绍兴三十二年(1162),栻公28岁,遵父命至衡山文定公书堂正式拜胡宏为师,攻读理学。因学习勤奋,见解非凡,深受师长器重。胡宏高兴地说:“圣门有人,吾道幸矣”!学成,在潭州(今长沙)城南建城南书院以传师说。乾道初(1165——1173),他应湖南安抚使刘珙之邀,主讲于岳麓书院。其时胡宏师已谢世,胡宏的门下弟子求学于岳麓书院者络绎不绝。当时就有“道林(寺)三百众,(岳麓)书院一千徒”的时谚。岳麓书院遂成为影响最大的学术中心。就连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亦闻名而从福建不远千里来到岳麓书院,与张栻讨论“未发已发”等心性问题。两人抵足夜谈相与论辩,颇为相得。学术史上称曰:“朱张会讲”。后来朱熹在回顾这次会讲时说:“敬夫所见,造诣卓然,非所可及”。又说:“去冬走湖湘,讲论之益不少”。可见朱熹受张栻的影响之大,且得益不少。张栻死后,其诗文由朱熹编定,名曰《南轩文集》刊行于世。张栻以湘学派大师,名垂青史。该谱卷一为序,计有旧序、纪源、公派语、魏公本传、魏公行略:卷二、卷三为世系;卷四为墓图、祠图、祠田、公牍等;卷五为优免公牍、旌典;卷六为碑文;卷七为列传、节孝、像赞;卷八为艺文、寿文、祠堂总录、跋。该谱以一世祖和二世祖合立为总表,即将浚公长子栻与次子杓并列,称曰大宗合表。杓公,字定叟,历官广西经略、江西安抚使,进端明殿大学士,随宋室南渡,定居钱塘。余姚、杭州、鄞县张氏,多为其后裔。栻公有二子:长曰焯,次曰炳。该谱从三世起,均为焯、炳二公之后裔。焯公居宁乡龙塘,被尊为龙塘开基祖。其后裔有世居龙塘者,亦有居官湖北、江西,入籍当地,若干年后又复迁回湖南者。炳公曾东迁浙江,其后裔又迁回湖南。今湖南宁乡、益阳、安化、新化、湘潭、长沙、沅陵、辰州、泸溪、永顺、龙山、衡阳、邵阳、祁阳、永州等地,均有焯房与炳房之后裔。从三世至十二世,分立房谱。溯其源,共祖其祖;分其支,各亲其亲。此为该谱之一大特色。道光《定阳张氏族谱》四卷,张云逵等修,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原装四册。定阳张氏出自陇西,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张颐由陇西徙居山西汾州府介休县西关。该谱以张颐为一世祖,其子名进禄,字锡爵。又由西关迁居城中,生齿日繁,至清代,为一盛族。张氏族谱简介之第七册第七册,收录清光绪《清河张氏宗谱》、民国《清河世系》及《清河张氏支谱》三种。光绪《清河张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张廷辉主修,光绪四年(1878)余庆堂刻本,分装十四册。该谱以成业公为一世祖。张成业,名绍祖,唐朝宰相张柬之的后裔,宪宗朝元和进士,官拜江东提刑,居婺州即金华府,后因唐亡弃官迁居衢州府开化县之音铿,是为音铿张氏始祖。今浙江钱塘武林张氏、处州丽水张氏、衢州西安张氏、婺州金华张氏,大都是唐相柬之公之后裔。该谱即浙江衢州开化县音铿张氏宗谱,只是唐相柬之公后裔中的一支。但在这一支中,因人才辈出,显赫青史,遂为天下望族。该谱取名《清河张氏宗谱》,旨在说明音铿张氏乃是清河张氏始祖岱公之后裔。该谱对张氏起源、衍派播迁,记载甚详。该谱卷之首为新序、目录;卷一为凡例、圣谕、祠规、家训、旧谱序等;卷二为诰敕、谢表、列祖遗像、像赞、里居图等;卷三为历代仕宦录、历代宰相录、忠义录、孝友录、文学录、武备录、贞节录、隐逸录、道术录、古今通派考、历代源流考;卷四至卷十为各派世系图;卷十一为各派堂记、寿序、寿诗、艺文杂著;卷十二为各派坟图、墓志铭、祀产;卷十三为各派支传、行实、名贤录、跋。前引《张氏古今通派分迁地舆图考》(以行省为单位记载张氏播迁各地的230个衍派)即出自该谱。据该谱记载,尹城派始祖挥公,封国太原府太原县,此为天下张氏通派之祖。从张氏开宗立姓始祖挥公算起,至成业公,共历118世;至清光绪三年(1877)止,共历161世。民国《清河世系》不分卷,张晋昭修,民国八年(1919)刻本,原装一册。该世系以张润为一世祖。张润,字清源,生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世居吴江。该世系即世居吴江的张润后裔世系。民国《清河张氏支谱》不分卷,民国铅印本,原装二册。该谱为吴郡张氏支谱。吴郡张氏本出张嵩第四子张睦。张睦,字选公,后汉蜀郡太守,始居吴郡。裔孙张显,齐庐江太守,生绍。张绍,官梁零陵郡太守,其孙名后胤,字嗣宗,国子祭酒,新野康公,以名儒为王者师。五传至张镒,字季权,为唐德宗时宰相。自新野康公后胤,吴郡张氏始扬名天下。自张镒相德宗,吴郡张氏遂与始兴、河东齐名。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八册第八册,收录清光绪《清河家乘》、乾隆《清河张氏宗谱》两种。光绪《清河家乘》不分卷,张景云修,光绪二十七年(1901)世美堂刻本,原装四册。该家乘以张宝为一世祖。张宝,字维善,其先世为清河人。自宋南渡,徙居杭州。元末,张宝徙居钱塘南壁里,以孝行举贤良方正。明万历三年(1575),七世祖始修清河家乘。万历四十三年,九世祖重修。入清以后,又五次重修,光绪时刻印。乾隆《清河张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张日佐等修,乾隆十七年(1752)崇本堂刻本。该谱尊舟十一公为一世祖。舟十一公名保望,字周臣,号舟十一,官奉议大夫、秀州通判,世居杭州。唐末战乱,徙居浮邑洞壶。保望公、即舟十一,乃是唐高宗时名相张文瓘的七世孙。文瓘子名洽,官魏州刺史;孙名宥,官扬州长史;三世孙,名衮,官虢州刺史;四世孙,名载华,官御史中丞;五世孙,名正则;六世孙,名知实,字冠仁;七世孙,名保望,即被该谱尊为一世祖的舟十一公。舟十一公有子四:长名雄,字君宇,官承奉大夫,迁居休宁杭溪,为杭州张氏始迁祖;次子名伟,字君度,依父居洞壶黄竹洞梅岭;三子名彻,字君胜,又字克明,迁星源甲路,是为甲路(即甲道)张氏之始迁祖;四子名英,字君沮,迁居黄墩,是为黄墩张氏始迁祖。杭旻、洞壶、婺源、黄墩,均为舟十一公子之孙。当然也是名相文瓘公之后裔。由于文瓘公和舟十一公,均出自清河东武城张氏,故该谱名曰《清河张氏宗谱》,意为不忘其所出。该谱上接唐相文瓘公,历经宋元明,下迄清乾隆十七年,历时一千多年。该谱卷首为旧序、谱说、谱诫、姓氏说、张字说、世原、基图、遗像,卷一为世表类,有源流世表、始迁世表,卷二至卷十二为各支世表,卷十三为帝制类(诰、诏)、世训类(家训、家规、家礼)和艺文类,卷十四为懿行类(传、述略、赞)、祝庆类(寿文、诗、词)和哀挽类(祭章、挽诗、挽歌、行述),卷十五为墓图、墓志、墓铭、墓表,卷十六为祀祖类(祀序、会序)和公据类(禁示、给照、议约、合刊族议、刊谱捐银名数、领谱号),最后是“清河张氏宗谱跋文”。整部宗谱体例完备,条理分明,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对于研究江浙和安徽一带的张氏家族史和地方史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张氏族谱简介之第九册至第十一册前部第九册、第十册以及第十一册的前半部,收录清乾隆《甲道张氏宗谱》四十二卷续二卷,张图南、张元泮等修。乾隆四十七年(1782)刻本。该谱以舟十一公之第三子彻公为一世祖。张彻,字君胜,又字克明,号大三,唐僖宗乾符(874——879)年间,随父徙居歙之黄墩、广明,其后彻公又徙居星源甲道(即甲路),是为甲道张氏始迁祖。彻公有三子十孙二十二玄孙,有五世孙七十六人。五世孙为“延”字辈,所以该谱卷一绘有“张氏七十六延迁派旧图”,这个迁派旧图是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绘制的。从明正统到清乾隆三百多年间,七十六个支派,瓜瓞绵绵,辗转迁徙,丁口和衍派遍及东南各地,成为江南望族。仅进士就多达104个。其中宋代76名,元代7名,明代11名,清代10名。从五世祖延丕公起,开始编修本宗世谱。延丕,字彦直,官宋代户部郎中。其后,十世祖珏公和琮公,二次编修。珏公,官宋代光禄大夫、礼部尚书,琮公官宋代中奉大夫、南阳县开国男。历宋、元、明及清乾隆,多次编修。加以人才辈出,收录广泛,记述翔实,所以该谱规模宏伟,部头号甚大,原装达四十四册之多。该谱第一卷有凡例、修谱新序、七十六延分迁旧图;第二卷是八支源流序、簪缨录等;第三卷至第三十六卷,为世系图表;第三十七卷为文翰录、谱纪、传;第三十八卷为墓志铭、行状等;第三十九卷为续传、像赞、祭文等;第四十卷为寿文、记、杂序;第四十一卷为诗、杂著、书扎等;第四十二卷为墓图、领谱号、谱跋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一册后部第十一册的后半部,收录清道光《京江张氏家乘》十六卷,张九征初修,张永清、张永泓续修,清道光五年(1825)敬思堂刻本,共十二册。该谱以四一公为一世祖。四一公乃清河派岱公后裔,原籍中州,元末由中州徙居丹徒。有子一,名善甫。善甫公生有三子:长曰仲实,次曰仲敬,三曰仲升。仲升公七传至九征,九征公乃清初名臣张玉书之父。该谱乃是张玉书之家乘。玉书(1642——1711),字京江,号素存,顺治丁酉科举人、辛丑科进士,授庶吉士,历官内翰林院秘书院编修、内阁学士充经筵讲官、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丙午科浙江正主考、辛未科会试大总裁等。三十五年(1696),随康熙帝亲征葛尔丹叛乱,参预帷幄,颇得信任。次年,任《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曾奉命数次监治黄河,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康熙四十九年(1710),受命与陈廷敬主持编修《康熙字典》,次年病故,谥号文贞。该谱由张九征初修。九征(1592——1655),字公选,号湘晓,顺治丁亥进士,历官行人司行人、吏部文司主事、文选司郎中、河南提学道佥事等。曾纂修有《京江张氏家乘原稿》,其后由四世孙张永清、张永泓续修定稿,所以该谱完整地搜集了张九征、张玉书父子的有关资料,对研究清初的历史,很有价值。该谱卷首为谱序、凡例、目录、修谱子孙名次;卷一至卷三为皇帝任命张九征张玉书父子官职的诰敕以及张九征张玉书父子的谢恩疏等;卷四至卷九为各房世系图表;卷十至卷十二为传略和行述;卷十三至卷十六为载籍、艺文、祠墓仪制等。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二册至第十四册第十二册,收录清宣统《韦庄张氏宗谱》十八卷首二卷,张坤照主修,宣统三年(1911)承德堂刻本,原装二十四册。该谱以张孝先为始迁祖。张孝先,字怀祖。仕元,时值江淮多警,乃卜居常州韦庄。张孝先有二子:长明之,元至正进士,钦点翰林院编修,历任浙江提举,赠奉直大夫;次新之,迁居上张,即老二房世系。明正德五年(1400),张孝先五世孙张仲玉,首次修谱,明崇祯时续修。入清后,又先后七次续修。所以该谱亦称《韦庄张氏九修宗谱》。该谱保存了许多元代资料。第十三册和第十四册的前半部分,收录民国《横峰张氏宗谱》二十八卷,张宗铎等修,民国四年(1915)笃亲堂铅印本,原装二十八册。横峰张氏是明清时期桐城望族之一,原本姓胡,元明鼎革之际,胡长乙于明洪武二年(1369)由饶州徙居桐西横峰,编户受田时,寄籍清河张氏户下,更姓为张。该谱以长乙公为一世祖,长乙原名太,字长乙,号校圃。在追溯其渊源时,仍以胡姓为本,记述其先人业迹。清雍正二年(1724),长乙公十世孙立选,首次修谱。该谱以长乙的五世孙八人,分作八大房,各房之下又分若干支。其后又先后五次重修,民国时刻印。该谱旨在联络长乙公更胡姓为张姓后,徙居各地之后裔,故名《横峰张氏宗谱》。第十四册后半部分,收录清光绪《姚江历山张氏宗谱》八卷十二集,张谦、张震祥等修,光绪十年(1884)敦伦堂刻本,分装十二册。该谱系唐朝名相张九龄之弟九皋公之后裔。九皋公十二传至浚公。张浚(1097——1164),字德远,宋汉州绵竹人。北宋政和进士。南宋建炎三年(1129),以传檄勤王有功,知枢密院事。力主抗金,建议经营川陕,以保东南,遂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绍兴五年(1135),拜为宰相,部署沿江、两淮诸路军马大举北伐,自任总督兵马大元帅。绍兴七年,因郦琼兵叛,引咎辞职。秦桧执政,被排斥在外近20年。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完颜亮南下攻宋,重新被起用。孝宗即位,授少傅,封魏国公。孝宗隆兴元年(1163),再次拜相,督师抗金。次年,为主和派排挤,被罢相。居家期间,搜集整理修谱资料,理出了其先世世系。因抗金复国大志未酬,无颜见祖宗于地下,遂遗命死后葬湖南宁乡。赠太师,谥号忠献。著有《中兴备览》。南宋理宗宝庆年间(1225——1227),兵部尚书张宏,在浚公搜集整理的基础上,纂修成族谱,并奏请理宗皇帝,赐玉玺印于该谱之首,此即该谱首页玉玺之由来。浚公五世孙,宋谏议大夫元瑜公,官工部尚书,晚年致仕,迁居姚江云柯里。其后裔分为五支:八卢城庙后桥为第一支;历山三墙为第二支,西堑为第三支,逊马桥为第四支,化龙堰东堑为第五支。该五支都分别编修有房谱。清光绪十年(1884),张谦、张震祥等在各房房谱的基础上,修成宗谱取名为《姚江历山张氏宗谱》。该谱第一集为凡例、祠规、目录、各房藏谱目录、总序、各房谱序、世系总图、历代诰敕、像赞、祭田等,第二集为历代先祖传,第三集为魏国忠献公行状,第四集为艺文志,第五至第十五集为各房世系并附补遗及卷外,第十二集为家乘一览记、备考等。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五册至第十六册第十五册至第十六册之前部,收录民国《姚江三墙门张氏宗谱》二十八卷,张振鹭等修,民国五年(1916)树德堂铅印本,分装二十八册。该谱乃是《姚江历山张氏宗谱》的一个支谱,是宋谏议大夫、工部尚书元瑜公后裔中的第二支。元瑜公迁居姚江云柯里,其后裔分为五支,历山三墙门为第二支。历山始迁祖斌二公,乃三墙门始迁祖斌六公之兄。斌二公,仕元授山东济南府正提举,入赘历山邹副使家,定居历山。斌六公授广东广州府副提举,不忍与兄斌二公远离,遂定居芦城之西。在两家相距适中之地,建一桥,曰树德桥,俗呼张家桥,此即三墙门取名树德堂之由来。元明以来,人丁兴旺,支派繁多,遂购地建祠,名曰三墙门张氏树德堂祠。本堂神主自元瑜公为一世祖至其后裔分为五房,奉祀中堂。春祭定为二月四日,冬祭定为冬至前后十日。该谱卷一为谱序、祠图、树德堂楹联、祠堂记、墓图、诰敕、像赞、跋等,卷二为史传,卷三为宗献公行状,卷四宗贤列传,卷五为艺文志,卷六为杂记,卷七至卷二十七为世系图,卷二十八为补遗。该谱收罗宏富,记载翔实,保存了很多珍贵资料。>第十六册之后部,收录民国《鹤颈漕张氏宗谱》十六卷,张道生等修,民国五年(1916)追远堂铅印本,原装十二册。该谱以张荣为始迁祖。张荣,宋武功大夫,高宗绍兴间,因抗金有奇功,做官泰州。晚年致仕隐居于四明之鄞县,居县南鹤颈漕。四传而人丁兴旺,遂析为四宅:板桥、楼下、樟江、普塘。其后各宅又析为若干支,明末达六百余支。清乾隆时,裔孙张汉州,搜集资料,编修四宅谱稿。咸丰时,合族议定编修族谱,光绪时修成《壬辰新修宗谱》。民国初,张道生等重修,取名《鹤颈漕张氏宗谱》。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七册至第十八册第十七册,收录清光绪《张氏六修族谱》二十一卷,张秉铨、张谷南等修,光绪二十三(1897)冠英堂刻本,分装二十一册。该谱以栻公的八世孙仁秀公为一世祖。仁秀公(1346——1408),字廷光,官朝议大夫,有二子:长曰敏,次曰时杰。敏公(1973——1448)有三子:长曰纲、次曰维、三曰纬。该谱乃是维公后裔之谱。维公(1396——?),字均荣,有四子:长曰琦、次曰珂、三曰圭、四曰呈。该谱卷一为发源系图,发源系图以唐相张九龄之弟九皋公为一世祖,十二传至浚公,浚公九传至仁秀公。该谱为仁秀公次孙维公之世系;卷二至卷十二,为维裔圭房世系;卷十三至卷十四,为维裔珂房世系;卷十五为维裔琦房世系;卷十六为维裔呈房世系。卷十七为像图、祠图、墓图;卷十八祠墓祭田碑记;卷十九为祠礼仪注服制图、优免荫恤节孝案稿;卷二十为列传、行略、家传;卷二十一为宗范、祠规、艺文、跋。第十八册,收录清同治《张氏宗谱》和民国《续修张氏族谱》两种。同治《张氏宗谱》十八卷。该谱以张德一为始迁祖。宋元鼎革之际,张德一携弟国四,由江西饶州徙居楚黄州黄陂县南乡盘龙城,其后,张国四又徙居陂北朱家坡。清雍正年间,其裔孙张元泰等始修宗谱。同治年间,张祥麟等又编修支谱。刻版时,将雍正宗谱与同治支谱合而为一。遂成《张氏宗谱》十八卷,亦称同治《张氏宗谱》。民国《续修张氏族谱》六册,张家骐等修,民国二十二年(1933)石印本。该谱是唐初名将张士贵后裔之族谱。清康熙十七年(1678),张藐山首修世居盂县之张士贵后裔族谱。这次修谱以元代的张秀为始迁祖,对其五世三大股、七世二十八小股,均以序登录,纪事分明。但对张秀的先世,则记载甚略,故称《张氏近系族谱》。其后,张义生又据旧谱、墓碑以及采集资料,理出了张秀的先世谱系。张秀,乃是隋末唐初张士贵之后裔。隋末,张士贵从唐高祖李渊起兵,屡立战功,进封虢国公。太宗时,再立新功,迁左领军大将军,谢世后陪葬昭陵。其后,子孙袭爵,累世从戎。至宋明时期,子孙多以文才扬名,为盂县巨族。张秀之前的先世谱系,称为《张氏远系族谱》。乾隆五十七年(1794),张宗泗将《近系族谱》和《远系族谱》合而为一,并增补唐宋以来列祖列宗名人传略四十五篇,光绪元年(1875)刻印成册。民国初,张家骐等,以乾隆刻本为底本进行续修并付印,此即《续修张氏族谱》。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九册至第二十册第十九册,收录民国《中湘十亩丘张氏五修支谱》二十四卷末一卷,张万遂等修,民国二年(1913)大忍堂刻本,原装二十册。该谱以张明为一世祖。张明,字导文,生于明正统五年(1440),世居临淮。张明由临淮徙居湖广长沙张公岭。张明生有八子,其第七子名张教,又由张公岭徙居中湘十亩丘,是为十亩丘张氏支祖。张教五传至张子秀,张子秀于明清鼎革之际,徙居湘潭。该谱主要是张子秀后裔的族谱。第二十册,收录民国《花桥张氏四修族谱》二十卷,张效良等修,民国十七年(1928)孝友堂铅印本,原装二十册。该谱以张汉诚为始迁祖。张汉诚,字梦麟,原居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元至正末年,徙居湘乡花桥。汉诚生有四子:嗣湖、嗣江、嗣源、嗣洪。后来,嗣江和嗣源之裔孙,遍及湘乡、湘潭、巴陵、永宁以及湖北、四川、陕西等地,丁口兴旺,人才辈出。有以武功报国者,有以文才蜚声者,有以勤俭起家成为当地豪富者。该谱所载主要是嗣江和嗣源两房世系及业绩,实为此两房谱。%D%A
林姓家谱之全国家谱
全国锦江林氏家谱不分卷
清光绪十四年(1888)刊本
台湾 美国
注:该族散居福建晋江及台湾等地。
全国林氏宗谱二十一卷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九牧堂刊本 二十册
日本 美国
注:封面作《林氏宗图》。该族散居江西、山东等地。
全国西河郡林氏谱系不分卷
民国七年(1918)写本 一册
美国
注:散居福建莆田、广东新会等地。
全国林氏开族统 图谱一卷
(民国)林光远堂裔孙修
民国十三年(1924)刊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全国林光远堂族谱不分卷
(民国)林氏光远堂众孙修
民国九年(1920)修民国十九年(1930)贵县
维新印务局铅印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二部) 广西博 日本 美国
注:散居广东番禺、广西贵县等地。
全国林姓宗亲录不分卷
(民国)林清墩编
民国二十六年(1937)铅印本 一册
美国
注:散居福建惠安及台湾等地,本书又名《西河
九龙族谱》。
河北青县林氏族谱四册
(清)林树桐纂
清同治十二年(1873)石印本
河北青县陈嘴乡大院村
辽宁旅顺林氏谱书不分卷
(民国)林尚贤修订
民国十四年(1925)铅印本
辽宁大连市图
江苏常州迁常林氏家谱二卷
(民国)林文涛主修
民国二十年(1931)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江苏无锡锡山林氏宗谱二十四卷
(民国)林宗儒修 钱钧等编辑
民国十五年(1926)敦叙堂铅印本 十二册
北图
林姓家谱之浙江家谱
浙江萧山东门林氏宗谱四卷
(清)林荫深 林卓生等修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友庆堂木活字本
历博 日本 美国
浙江萧山东门林氏宗谱六卷
(清)林凤歧重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友庆堂活字本
北图 人民大学 辽宁图 日本 美国
浙江宁波北郭林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清)林维柽 林克瀚纂修
清宣统元年(1909)崇礼堂木活字本
天一阁(存卷首-9)
浙江宁波镇海青墅林氏宗谱二卷首一卷
(民国)林授经等辑
民国二十三年(1934)活字本 二册
北图
浙江鄞县桃源林氏家乘十一卷
(清)林汝彰 林生春等续录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录钞本 四册,
河北大学(二部)
浙江鄞县新江林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民国)林庆芳 林纯 等纂修
民国十三年(1924)思敬堂木活字本 四册
天一阁
浙江鄞西林家卤林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民国)项世淮纂修
民国十八年(1929)木活字本 一册
天一阁
浙江慈溪林氏宗谱四卷
(民国)林耘堂等修 沈樾等纂
民国十三年(1924)铅印本
科图 历史所 人民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师大 上海图 天一阁 日本
美国
浙江象山林氏宗谱不分卷
(清)林竹汀修 萧善鸣纂辑
清咸丰三年(1853)钞本 一册
浙江图
浙江象山林氏象派宗谱稿不分卷
(民国)林永怀辑 林曾安校订
民国十八年(1929)稿本 二册
浙江图
浙江象山岙底林氏宗谱一卷
(民国)吴显龢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浙江上虞古虞林氏宗谱五卷
(清)林凤瑞纂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遗德堂活字本 三册
北图
浙江兰溪西河林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范兴宾重纂
民国十三年(1924)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水亭乡下蒋
浙江兰溪吉祥林氏宗谱一卷
民国三十七年(1948)钞本
浙江兰溪县高潮乡
浙江永康古丽坊林氏宗谱□□卷
民国二十一年(1932)木活字本
浙江衢州市文管(存卷6、7)
浙江衢县东坑仓林氏宗谱三卷
(民国)林珍器 休昌茂等修
民国三十二年(1943)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衢州市文管(二部)
浙江常山材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林维枢续修
民国十三年(1924)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青石乡高铺村
注:谱初修於清道光间。
浙江临海台临林氏宗谱□□卷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写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
浙江临海郡城林氏宗谱四卷
(清)林翰等纂
清光绪九年(1883)木活了本
浙江临海县博
浙江仙居断桥林氏宗谱一卷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刊本
浙江临海县博
浙江仙居断桥林氏宗谱十卷
清嘉庆十八年(1813)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
浙江仙居断桥林氏宗谱□□卷
清光绪二十二年(1906)刊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下)
浙江黄岩沈村林氏宗谱□□卷
(清)林霨生纂
清光绪八年(1882)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
浙江黄岩南安林氏支谱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林丙修纂
民国四年(1915)稿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下、卷末)
民国六年(1917)一志书局石印本
人民大学 浙江图(存卷首、卷上) 美国
浙江青田石钟济南郡林氏宗谱三卷首一卷
(民国)林杰 周炳烈等续修
民国十二年(1923)铅印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林姓家谱之安徽家谱
安徽怀远林氏宗谱一卷
(清)林士琦等修
清同治九年(1870)刊本 一册
美国
安徽宿松林氏谱牒
(清)林常植等增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 一册
福建图
安徽祁门京兆金氏宗谱六卷
(清)金可斤修
清光绪三年(1877)刊本 七册
安徽图
安徽潜山潜阳林氏族谱三十八卷
(清)林氏三系合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十六册
安徽图
林姓家谱之福建家谱
福建林氏开闽分支总谱不分卷
(明)林鸣盛序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刊本 一册
台湾
福建闽林大宗世谱六卷附材氏入闽世系总图
(明)林炳麟等修
清嘉庆间刻本 一册
福建图
福建闽林宗谱八卷
(清)林光裕 林邦彦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林氏九牧堂刊本
福建师大(缺卷5、7、8)
福建闽林宗谱十六卷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钳口乡五联村
注:首修於清乾隆四十六年。
福建林氏开族统汇图谱不分卷
(民国)林国鸿 林鹏羽编
民国十三年(1924)刻本
广东中山图
福建林氏世系表不分卷
林心特辑
刊本 一册
美国
福建林氏家谱览料不分卷
刊本 一册
美国
福建福州凤池林氏族谱稿四卷
(民国)林欣荣修
民国十八年(1929)福州林氏稿本 四册
福建图
民国十九年(1930)铅印本 四册
福建图
福建福州凤池林氏族谱
(民国)林葆恒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铅印本 六册
福建图(二部) 福建师大
福建福州陶江林氏宗谱
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 二十二册
北图 北京大学
注:书口题《尚干林氏族谱》。
福建福州陶江林氏族谱
(民国)林森等修
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本 二十三册
福建图福建师大(存册3、7、8、12)
福建闽侯濂江林氏家谱五卷
(清)林枝春纂修
清乾隆十一年(1746)清白堂刻本
福建师大(缺卷3)
注:始修於明永乐十三年。
福建闽候侯官云程林氏家乘十二卷
(民国)林懋责总纂
民国二十七年(1938)铅印本
福建师大
注:始修於明成化间。
福建连江拱头对门林氏族谱一卷
(清)林增基纂
清乾隆十五年(1750)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福建边江拱头对门林氏族谱一卷
(清)林绎重修
清嘉庆十六年(1811)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福建连江拱头对门林氏族谱一卷
(清)林光雅 林进光等续修
清咸丰四年(1854)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福建连江拱头对门林氏族谱一卷
(清)王朝仪 林光钦等续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福建连江道沃林氏家乘一卷
(清)郭鉴泉重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福建连江道沃林氏家乘一卷
(民国)林敏蕃续修
民国元年(1912)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福建连江琯江林氏族谱五卷
民国九年(1920)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注:後人增纂至民国十六年。
福建连江拱川西河林氏族谱一卷
(民国)陈善忍修
民国十四年(1925)稿本
福建连江县档
福建厦门西河林氏宗谱不分卷
(清)林捷云修
清光绪九年(1883)刻本
福建图
民国二十二年(1933)厦门林氏大宗祠刊本
福建师大 台湾
台湾坤纪印刷有限公司重刊本
美国
福建同安林希元家谱不分卷
(清)林道坦
张氏家族的家谱是什么?
本文2023-11-28 17:48:4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73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