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有后代么?后代在哪里呢?
杨家将的故事是从杨业开始的。宋史记载为“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他有七个儿子,分别是杨延朗,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环,杨延贵,杨延彬,杨延玉。我们常见的杨家将演义中最为著名的杨六郎延昭,并不杨业的第六子,而是长子杨延朗,后改名为杨延昭。杨文广确有其人,是杨业的孙子,杨延昭的儿子。其后,正史已无杨业后嗣的记载。杨业的妻子并非演义中的佘氏,正史记载为折氏。
总的来说就是:杨业确为宋代名将,但我们耳熟能详的杨家将故事,是民间传奇演义而成的。后世诸多自称的杨氏后人,恐怕大多是穿凿附会,恐非历史真相——当然,常理来讲,杨业是有后人的,但已经默默无名,无其祖先的赫赫功绩了。
杨姓源自姬姓,为西周皇室后裔。出自弘农华阴,以封地为姓。所以杨姓都自称为弘农杨氏。汉人是一个祖先崇拜的民族,又重视历史传统,几乎每个姓氏都有族谱,而这些族谱上,都会上溯历史源流,基本上都会写到其姓氏是怎样得来的。这为姓氏研究留下了可信的资料,但其中有些并无足够的历史资料支撑,恐不可全信。我们现在见到的杨氏族谱中的一些关于自称是杨家将后人的记载,亦属此类。
作为杨姓后裔,我们族谱中对家族迁徙史是这样记载的:弘农杨氏,祖居陇右(今甘肃省),后移江西吉安泰和县清湖村,再迁四川。在族谱中,家族的名人中就有杨业,尊为先祖。但这不足以为信,我仔细看了全文,其中并无清晰的脉络,从杨业记起,其后的子、孙、重孙、曾孙……,直至能查到的近代祖先。
国人素有攀附之风,历史上的名人,只要同姓,都会认为是自己同宗,以光耀门楣。这在各姓氏族谱中并不少见。演义怎么讲都可以,毕竟是艺术创作;但如果作为真实的历史,恐怕还得有可以考证的真实材料支撑,才足以可信。
因此,杨家将的后代在哪里,现在怎么样,恐怕已无可考了。
四川渠县三板场杨氏字辈 :“显明继业兴先泽,正学崇德启厚仁,安荣达昌茂瑞庭,景玉尚国盛儒承,隆祺道邦兆品祥……”。
四川武胜杨氏一支字辈:“再正通光昌,盛秀德文方,大成孝希国,朝廷万世邦,祖宗玉元玖,富贵金明长,天开可执秤,永生太平姜”。
四川省简阳市云龙镇石玉村三组杨氏字辈:“加再朝维英,明彰开国正,道德辉先禄,仁义忠孝成,功修基学业,富贵显方声,耀祖财发盛,光宗世泽荣”。
四川杨家一支字派:“再正通光昌,盛秀德文方,大成孝希国,朝廷万世邦,祖宗玉元玖,富贵金明长,天开可执秤,永生太平姜”。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杨氏字辈:“正翠琏茂盛,世代永兴隆,民国嘉添华,传通裔侯洪,礼仪由存佑,纲常作益庸,集德源流远,群成科仕同”。
重庆府合州四新里二甲地名龙市杨氏字辈:“朝兴原景文,政通光昌俊,秀再春之起,方长钟鸣胤,承德安纯永,宏才齐世盛,宗大克绍述,继绪新万运 ”。
重庆奉节县红土乡马军村6组杨氏字辈:“清天应朝盛,国运保隆昌,源远培厚泽,继绪兆贤良”。
云南丽江(祖辈在清末从重庆涪洲府武隆司西里四甲迁到云南)杨氏字辈:“登通和明昌太秀,德盛联芳永光宗”。
贵州遵义杨氏字辈:“士正朝宗昌盛秀,永先祖训顺天长,文章华国照书香 ”。
还有好多,《中华杨氏家谱字辈字派排行》
这与历史上的争议有关。可以搜到文章。
《杨氏庐陵谱与鸿山谱千年之“争”》作者 杨忆鸿 2013520
《盐城杨氏宗谱》二O一O年新版四本谱中,可以发现新增了庐陵吉水系,而民国版谱原有的新昌谱系却在新谱中被删掉了,这套由全国杨氏编委会主编的新谱为何做这样的改动,改动正确吗。说来话长,这与千年来历史上的族谱争议有关。
盐城杨氏的源头是无锡鸿山杨氏,始祖杨邦乂是著名的南宋抗金民族英雄,被俘不屈为金人所害于南京雨花台,他的家乡就是江西庐陵吉水的杨家庄。杨邦乂的生父是新昌谱的杨庆,为宋史所记载的著名孝子,割肉医治双亲而早卒,曾祖杨申知吉阳军才迁来吉水,所以他家并不是庐陵吉水本派。因生父早逝,杨邦乂为遗腹子,养父杨同进士出身,为庐陵吉水本派,始祖是著名江南杨氏之祖杨辂。杨邦乂与曾氏生五子杨振文、郁文、昭文、蔚文、月卿,上了吉水庐陵谱,接在杨同之后,杨邦乂的侄孙诗人杨万里撰写的行状里有详细记载。
杨邦乂与另一房刘氏,生三子杨璿、杨瑾、杨再兴,为无锡鸿山杨氏之先祖。杨璿居住钱塘,每年去南京祭父扫墓,在无锡鸿山建居,作为中途休息之所,鸿山宗谱所载的杨璿墓志铭详细记录了这段家史。之后鸿山谱以杨邦乂为始祖,接在其生父新昌谱杨庆之后。近千年来,杨邦乂既在庐陵谱又在鸿山谱,两谱同属陕西弘农杨氏汉太尉杨震之后,但互不提对方,留下了千年争议和误解。在这场争议中,庐陵谱以较大的影响力和杨万里的行状为证占据了优势,而鸿山谱虽有杨璿墓志铭为凭,但被种种误解而居下风。鸿山谱在清代续谱时,添加了“杨理早卒、五子失名”,将杨璿、杨瑾、杨再兴三人也凑成五人,这一主观性的做法弄巧成拙,使后人产生了更深的误解:古人有名有字多号,两房都是“五兄弟”因此被误认为只是同一房、名号多个而已,所以《盐城杨氏宗谱》的全国杨氏编委会与杨氏专家《弘农杨氏族史》作者杨维森及《杨氏命脉回溯》作者杨年建等,都把杨振文与杨璿当成是同一人,硬是把两人的不同资料勉强拼合一起,其实这俩异母兄弟的生卒年份都不同。除此外,一些史料说鸿山为杨振文后裔的另一原因是,杨振文真正的后裔分支一直未浮出水面。
另一误解是客观性的。杨再兴跟从岳飞奋勇抗金而战殁,宋史有记载。一是历史上有瑶人杨再兴同名相混,二是小说演义渲染夸张,失去了历史真实,杨再兴被写成了杨家将后代,千军难挡、气吞山河、敌闻丧胆,这神话般的英雄气概令陈列在吉水同一祠堂里的杨邦乂、杨再兴父子关系都不敢被“相认”了。所以,鸿山谱中杨再兴是杨邦乂之子的事实使人进一步增加了对鸿山谱的疑问。盐城新谱中,用庐陵吉水系取代新昌谱系、并把杨振文等同杨璿的做法,正是这些千年误解的结果。
鸿山家族的廿七世后人,祖籍江阴的化工博士杨斌峰,自二O一二年底开始,为努力了解鸿山家世之真相,查阅了大型图书馆所收藏的有关杨氏古谱、县志、四库全书中有关杨万里诚斋集、其师王庭珪的卢溪文集等大量古籍资料,及现代的杨氏书籍。《杨氏命脉回溯》一书中,作者杨年建首先破解了杨邦乂身世之谜,得出了杨邦乂生父杨庆、养父杨同的考证结论,杨斌峰从史料中亦证实了杨邦乂为新昌谱始祖杨于陵之后、杨再兴为杨邦乂之子。证实黄黼所撰杨璿墓志铭是正确的,杨振文并不是杨璿,其子杨相分支及杨邦乂另三子的分支也被一一找到。吉水房杨振文五兄弟与鸿山房杨璿三兄弟实为同父异母、一家二房,杨斌峰的考证结论破解了鸿山家族的又一道千年之谜。
杨同 嗣子
杨庆 三子 杨邦乂 1085—1129年,字晞稷,北宋政和五年(1115)进士及第,历任骛源
县尉,蕲州、庐州、建康三郡教授,溧阳知县、建康府通判等职。
南宋建炎三年(1129)抗金被俘,誓死不降,殉节而死,被誉为抗金
名臣,“庐陵四忠”之一,谥号:忠襄,葬雨花台。无锡鸿山谱尊
为第一世祖。
配傅氏,女一:嫁陈思范,居江西新淦县;
继曾氏,为庐陵谱吉水房,子五:振文,郁文,昭文,蔚文,月卿;
娶刘氏,为新昌谱鸿山房,子三:璿,瑾,再兴。
杨家将有后代么?后代在哪里呢?
本文2023-11-28 16:10:1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73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