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上二十四功臣的顺序以及生平简介,要详细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8浏览:1收藏

凌烟阁上二十四功臣的顺序以及生平简介,要详细,第1张

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土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瑾、程知节[程咬金]、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绩、秦叔宝。

第一名 贵戚豪族英冠人杰——赵公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659年),字机辅,河南洛阳人。先世乃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为长孙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文德顺圣皇后的哥哥。

长孙无忌非常好学,“该博文史”。隋朝义宁元年(617年),李渊起兵太原。无忌进见,渊爱其才略,授任渭北行军典签。自此辅佐李世民,建立了唐朝政权,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以功第一,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武德九年(626年),参与发动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历任尚书仆射、司空。为人谨慎,改任司徒。贞观十一年(637年)奉命与房玄龄等修《贞观律》。贞观十七年,图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长孙无忌居第一。唐高宗即位,册封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永徽二年(651年)奉命与律学士对唐律逐条解释,撰成《律疏》(宋以后称《唐律疏议》)30卷。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为许敬宗诬构,削爵流黔州(今贵州),自缢死。有诗三首。

在李世民晚期,原本储君乃长子李承干,后李承干因荒*无道,被削去储君之位,当时,李世民举棋不定,较喜爱另一子李泰,但长孙无忌推荐九子李治(即后来唐高宗),协助他成为储君。唐高宗时期,长孙无忌由于反对武则天擅权,与武氏结怨。后遭武氏以谋反罪名诬陷,全宗族或杀或流放,长孙无忌本人遭流放至黔州,不久被迫自杀。

第二名 宗室名王,独称军功——河间王李孝恭

李孝恭(591年—640年),高祖从侄,父亲是李蔚。李渊自太原起兵,负责经略巴蜀。武德四年(621年)任夔州总管,大造战舰,练习水军,得李靖之助,灭萧铣,武德七年(624年)灭辅公佑,追除杜伏威名,籍没妻、子。其后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玄武门之变后,逐渐退出权力核心,晚年以歌舞美人自娱。贞观十四年(640年),暴病身亡。

第三名 贤辅谋深遭逢明主——莱公杜如晦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中国陕西长安县)人,唐朝初期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之治中的主要谋臣之一,深受李世民的重用。

其祖父杜果官至隋朝工部尚书,其父杜咤为隋朝昌州长史。杜如晦自少聪悟,好谈文史,是个典型的彬彬书生。秦王李世民平定京城时,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对杜如晦非常忌晦,他对齐王李元吉说:“秦王府中可惮之人,惟杜如晦与房玄龄耳。”被外调出秦王府。

玄武门之变后,被拜为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贞观四年病重而死,年仅四十六。赠司空,徒封莱国公,谥曰成。

第四名 智者尽言青史美臣——郑公魏征

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唐巨鹿曲城(今河北晋州市,又说河北馆陶市)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

少时贫困,隋朝末投奔瓦岗军,兵败,归唐。后为窦建德俘获,念才而收之。建德兵败,复归唐。官至太子洗马,乃李建成近臣。玄武门之变后建成死,唐太宗以其耿直,升谏议大夫,后迁秘书监、侍中等职。犯颜直谏太宗二百余次。卒时,太宗悲恸之极,谓侍臣:“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资治通鉴》卷一九六)。

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 魏徵死后,唐太宗亲自赋诗一首,追忆故人。

第五名 命世之才善建嘉谋——梁公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济南)人。唐朝初年名相。

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秦王参谋划策,典管书记,是秦王得力的谋士之一。唐武德九年(626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629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十一年(656年)封梁国公;十六年(642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病逝。

因房玄龄善谋但有些优柔寡断,而杜如晦处事果断不善谋略,因此人称“房谋杜断”。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

第六名 才高望重社稷之臣——申公高土廉

高士廉(575年-647年),山西太原仗义村人。唐代开国功臣。

长孙皇后的舅父,官至尚书右仆射。唐太宗称他“涉猎古今,心术明达,临难不改节,当官无朋党;所乏者骨鲠规谏”,贞观十二年(627年)与黄门侍郎韦挺、礼部侍郎令狐德葇、中书侍郎岑文本撰编《士族志》一百三十卷。有一子高真行。

第七名 夺槊陷阵智勇双全——鄂公尉迟敬德

尉迟恭(隋开皇五年585年—唐显庆三年658年),隋末唐初名将,名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城区)人。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传说其面如黑炭。尉迟恭与秦琼为两位传统门神。

第八名 南平吴会北定沙漠——卫公李靖

李靖(571年—649年),字药师,是唐朝初期最著名的将领,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其兄李端,字药王,隋将(按照李氏族谱,李端为唐代中期名将李晟、李诉之祖)。其舅韩擒虎为隋朝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

第九名 骨鲠大儒直言不隐——宋公萧瑀

隋炀帝的皇后萧氏的弟弟,后来归顺唐朝,擅长行政,被李渊重用。李世民登基以后和房玄龄杜如晦不和,多次遭到排挤。

第十名 临危不惧真正将军——褒公段志玄

段志玄(?—642年),唐初齐州临淄(今淄博市)人。其父段偃师为太原书佐。李渊起兵时,授右领大都督府军头,隋大业十三年(617年),于潼关之战击败隋将屈突通,后以功授乐游府骠骑将军。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中,与尉迟敬德等讨杀李建成和李元吉。贞观十一年(637年),被改封为褒国公,贞观十二年(638年),拜右卫大将军,贞观十四年(640年),加镇军大将军。贞观十六年(642年)病卒,赠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谥号“庄肃”。

第十一名 开国猛将入京首功——夔公刘弘基

刘弘基(582年—650年),雍州池阳人。父刘升是隋代河州刺史,弘基以父荫为右勋侍。大业末年,从炀帝征辽东,后私宰耕牛,故意犯罪,被县令关进监狱来躲兵役。自太原起事便追随李渊父子,与李世民友善,进攻长安时任先锋,擒隋主将屈突通。玄武门之变拥立有功。贞观年间因多次贪污被弹劾,李世民不忍治罪,只是将他贬官。太宗征伐高丽,刘弘基又为前军大总管,力战有功。高宗永微元年(650年)病死,年六十九,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襄,陪葬昭陵。刘弘基临死前,遗命只留给诸子每人奴婢各十五人,良田五顷。认为子孙“若贤,固不藉多财;不贤,守此可以免饥冻。”

第十二名 隋室贵臣唐朝义夫——蒋公屈突通

屈突通(557年—628年),复姓屈突,先世为库莫奚种人,依附鲜卑慕容氏,父亲屈突长卿,北周时任邛州刺史。雍州长安人。

第十三名 参预谋略秦府能臣——勋公殷开山

李渊旧部,太原起兵时投奔李渊,参与进攻长安。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与刘文静一同被追究责任,贬为庶民。后随李世民灭薛氏有功,得以重被任用。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在进攻刘黑达时,得病身亡,是凌烟阁功臣中最先去世的一个。

第十四名 驸马英雄临危不惧——谯公柴绍

李渊女婿,少有侠名,娶平阳公主,参与统一战争中的大部分战役,立下大功,曾率兵消灭最后一个反王梁师都,李世民登基后,也立下不少功劳。此人将在四十章以后出场,也是个重要人物。

第十五名 太原从龙晚节不终——邳公长孙顺德

长孙皇后的叔叔,太原起兵时和刘弘基一起招募兵马。攻打长安时任先锋,抓获屈突通。参加玄武门之变,后因贪污被贬官。

第十六名 出身寒贱外恭内诡——勋公张亮

原为李密部下,隶属李世绩,随李一同降唐。得房玄龄、李世绩推荐入李世民幕府。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派其到洛阳招募私党,被元吉告发而下狱,张拒不招供掩护了李世民,因而有功。贞观年间,因善于行政而颇得信任,又揭发侯君集谋反、随征高丽而立功。但其后因好巫术而逐渐名声败坏,贞观二十年被告谋反,受诛。

第十七名 摧凶克敌恃宠矜功——陈公侯君集

李世民心腹,常年担任其幕僚。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人。贞观年间,担任李靖副将击败吐谷浑,又任主将击灭高昌。回朝后因私吞高昌战利品而被弹劾,为此怀恨在心。李世民诸子争当太子的斗争中,依附太子李承乾,图谋杀李世民拥立承乾,事泻被杀。

第十八名 助定奇策英年早逝——郯公张公瑾

原为王世充部下,后投降唐朝,受李靖推荐进入李世民幕府。因参与玄武门之变的谋划而得到赏识,又在事变时充当主要打手,功劳很大。李世民登基后,以其为李靖副将抵御突厥,协助李靖灭亡突厥。次年病故,仅三十九岁。

第十九名 骁勇虎臣义气将军——卢公程知节[程咬金]

本名程咬金,原为瓦岗军勇将,李密失败后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秦叔宝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帐下。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的主要打手。唐高宗时出征贺鲁,屠杀已投降的平民,因此免官,后病故。

第二十名 德行淳备良谏纯臣——永兴公虞世南

隋朝臣虞世基之弟,自幼以文学著称。宇文化及江都兵变后被裹胁北返,宇文被灭后归窦建德,窦死后入李世民幕府。此后尽心辅佐李世民,被评价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贞观十二年病故。

第二十一名 高祖旧臣举义殊功——邢公刘政会

李渊任太原留守时的老部下,随李渊起兵,首义功臣。此后负责留守太原,刘武周进攻时被俘。忠心不屈,还找机会打探刘武周军情秘报李渊。刘武周灭亡后获救。曾担任刑部尚书,贞观九年病故。

第二十二名 忠纯不贰心存唐朝——莒公唐俭

唐家与李家均为北齐大臣,有世交之谊,唐俭亦与李渊为友。参与李渊太原起兵的策划,为首义功臣。最大功劳是揭发独孤怀恩谋反,被特赐免死罪一次。贞观初年负责与突厥外交事宜,被李靖“谋害”,竟奇迹般逃生。后来任民部尚书,因怠于政事贬官。唐高宗年间病故。

第二十三名 国家长城义名天下——英公李绩

原为瓦岗军大将,少年从翟让起兵,翟死后跟随李密。李密降唐后成为独立势力,但仍坚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渊称为“纯臣”。遭窦建德进攻后,因父亲被窦擒为人质不得已投降。密谋暗杀窦重归唐朝,但未能成功,侥幸逃走。随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刘黑达,又担任主将灭徐圆朗,随李孝恭灭辅公佑。拒绝李世民的拉拢,未参加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与李靖一起灭亡突厥,此后十六年负责唐朝北边防御,多次击败薛延陀势力,又随李世民进攻高丽。李世民死后辅佐唐高宗,被委以军事,担任主将再次出征高丽,终于将高丽灭亡。唐高宗重画其形象于凌烟阁。灭高丽后次年病势。

第二十四名 马槊英雄勇武绝伦——胡公秦叔宝

秦琼(?—638年),字叔宝,中国唐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唐朝开国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济南五龙潭有其故居。

历史上的秦琼以勇猛彪悍著称。最初是隋将来护儿部将,后随张须陀讨伐李密。兵败,张须陀战死,秦叔宝归裴仁基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得到重用,被任用为帐内骠骑。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于619年(唐高宗武德二年)同程知节等人一起投唐,被分配到秦王李世民帐下。参加了李世民的历次征战,每战必先,常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626年(武德九年),参与玄武门之变,事后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秦琼晚年因历次作战负伤太多而疾病缠身,常对人说:“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贞观十二年(638年),在任徐州都督时去世,陪葬昭陵。贞观十三年(639年),秦琼被追封为胡国公。贞观十七年(643年),秦琼与长孙无忌等人被图形凌烟阁,封为唐开国二十四功臣之一。

唐朝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时常前往怀旧。阁中分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这二十四位功臣包括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徵、尉迟敬德、李孝恭、高士廉、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瑾、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绩和秦叔宝等二十四人。

第一名 贵戚豪族英冠人杰——赵公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659年),字机辅,河南洛阳人。先世乃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为长孙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文德顺圣皇后的哥哥。

长孙无忌非常好学,“该博文史”。隋朝义宁元年(617年),李渊起兵太原。无忌进见,渊爱其才略,授任渭北行军典签。自此辅佐李世民,建立了唐朝政权,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以功第一,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武德九年(626年),参与发动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历任尚书仆射、司空。为人谨慎,改任司徒。贞观十一年(637年)奉命与房玄龄等修《贞观律》。贞观十七年,图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长孙无忌居第一。唐高宗即位,册封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永徽二年(651年)奉命与律学士对唐律逐条解释,撰成《律疏》(宋以后称《唐律疏议》)30卷。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为许敬宗诬构,削爵流黔州(今贵州),自缢死。有诗三首。

在李世民晚期,原本储君乃长子李承干,后李承干因荒*无道,被削去储君之位,当时,李世民举棋不定,较喜爱另一子李泰,但长孙无忌推荐九子李治(即后来唐高宗),协助他成为储君。唐高宗时期,长孙无忌由于反对武则天擅权,与武氏结怨。后遭武氏以谋反罪名诬陷,全宗族或杀或流放,长孙无忌本人遭流放至黔州,不久被迫自杀。

第二名 宗室名王,独称军功——河间王李孝恭

李孝恭(591年—640年),高祖从侄,父亲是李蔚。李渊自太原起兵,负责经略巴蜀。武德四年(621年)任夔州总管,大造战舰,练习水军,得李靖之助,灭萧铣,武德七年(624年)灭辅公佑,追除杜伏威名,籍没妻、子。其后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玄武门之变后,逐渐退出权力核心,晚年以歌舞美人自娱。贞观十四年(640年),暴病身亡。

第三名 贤辅谋深遭逢明主——莱公杜如晦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中国陕西长安县)人,唐朝初期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之治中的主要谋臣之一,深受李世民的重用。

其祖父杜果官至隋朝工部尚书,其父杜咤为隋朝昌州长史。杜如晦自少聪悟,好谈文史,是个典型的彬彬书生。秦王李世民平定京城时,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对杜如晦非常忌晦,他对齐王李元吉说:“秦王府中可惮之人,惟杜如晦与房玄龄耳。”被外调出秦王府。

玄武门之变后,被拜为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贞观四年病重而死,年仅四十六。赠司空,徒封莱国公,谥曰成。

第四名 智者尽言青史美臣——郑公魏征

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唐巨鹿曲城(今河北晋州市,又说河北馆陶市)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

少时贫困,隋朝末投奔瓦岗军,兵败,归唐。后为窦建德俘获,念才而收之。建德兵败,复归唐。官至太子洗马,乃李建成近臣。玄武门之变后建成死,唐太宗以其耿直,升谏议大夫,后迁秘书监、侍中等职。犯颜直谏太宗二百余次。卒时,太宗悲恸之极,谓侍臣:“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资治通鉴》卷一九六)。

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 魏徵死后,唐太宗亲自赋诗一首,追忆故人。

第五名 命世之才善建嘉谋——梁公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济南)人。唐朝初年名相。

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秦王参谋划策,典管书记,是秦王得力的谋士之一。唐武德九年(626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629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十一年(656年)封梁国公;十六年(642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病逝。

因房玄龄善谋但有些优柔寡断,而杜如晦处事果断不善谋略,因此人称“房谋杜断”。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

第六名 才高望重社稷之臣——申公高土廉

高士廉(575年-647年),山西太原仗义村人。唐代开国功臣。

长孙皇后的舅父,官至尚书右仆射。唐太宗称他“涉猎古今,心术明达,临难不改节,当官无朋党;所乏者骨鲠规谏”,贞观十二年(627年)与黄门侍郎韦挺、礼部侍郎令狐德葇、中书侍郎岑文本撰编《士族志》一百三十卷。有一子高真行。

第七名 夺槊陷阵智勇双全——鄂公尉迟敬德

尉迟恭(隋开皇五年585年—唐显庆三年658年),隋末唐初名将,名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城区)人。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传说其面如黑炭。尉迟恭与秦琼为两位传统门神。

第八名 南平吴会北定沙漠——卫公李靖

李靖(571年—649年),字药师,是唐朝初期最著名的将领,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其兄李端,字药王,隋将(按照李氏族谱,李端为唐代中期名将李晟、李诉之祖)。其舅韩擒虎为隋朝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

第九名 骨鲠大儒直言不隐——宋公萧瑀

隋炀帝的皇后萧氏的弟弟,后来归顺唐朝,擅长行政,被李渊重用。李世民登基以后和房玄龄杜如晦不和,多次遭到排挤。

第十名 临危不惧真正将军——褒公段志玄

段志玄(?—642年),唐初齐州临淄(今淄博市)人。其父段偃师为太原书佐。李渊起兵时,授右领大都督府军头,隋大业十三年(617年),于潼关之战击败隋将屈突通,后以功授乐游府骠骑将军。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中,与尉迟敬德等讨杀李建成和李元吉。贞观十一年(637年),被改封为褒国公,贞观十二年(638年),拜右卫大将军,贞观十四年(640年),加镇军大将军。贞观十六年(642年)病卒,赠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谥号“庄肃”。

第十一名 开国猛将入京首功——夔公刘弘基

刘弘基(582年—650年),雍州池阳人。父刘升是隋代河州刺史,弘基以父荫为右勋侍。大业末年,从炀帝征辽东,后私宰耕牛,故意犯罪,被县令关进监狱来躲兵役。自太原起事便追随李渊父子,与李世民友善,进攻长安时任先锋,擒隋主将屈突通。玄武门之变拥立有功。贞观年间因多次贪污被弹劾,李世民不忍治罪,只是将他贬官。太宗征伐高丽,刘弘基又为前军大总管,力战有功。高宗永微元年(650年)病死,年六十九,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襄,陪葬昭陵。刘弘基临死前,遗命只留给诸子每人奴婢各十五人,良田五顷。认为子孙“若贤,固不藉多财;不贤,守此可以免饥冻。”

第十二名 隋室贵臣唐朝义夫——蒋公屈突通

屈突通(557年—628年),复姓屈突,先世为库莫奚种人,依附鲜卑慕容氏,父亲屈突长卿,北周时任邛州刺史。雍州长安人。

第十三名 参预谋略秦府能臣——勋公殷开山

李渊旧部,太原起兵时投奔李渊,参与进攻长安。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与刘文静一同被追究责任,贬为庶民。后随李世民灭薛氏有功,得以重被任用。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在进攻刘黑达时,得病身亡,是凌烟阁功臣中最先去世的一个。

第十四名 驸马英雄临危不惧——谯公柴绍

李渊女婿,少有侠名,娶平阳公主,参与统一战争中的大部分战役,立下大功,曾率兵消灭最后一个反王梁师都,李世民登基后,也立下不少功劳。此人将在四十章以后出场,也是个重要人物。

第十五名 太原从龙晚节不终——邳公长孙顺德

长孙皇后的叔叔,太原起兵时和刘弘基一起招募兵马。攻打长安时任先锋,抓获屈突通。参加玄武门之变,后因贪污被贬官。

第十六名 出身寒贱外恭内诡——勋公张亮

原为李密部下,隶属李世绩,随李一同降唐。得房玄龄、李世绩推荐入李世民幕府。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派其到洛阳招募私党,被元吉告发而下狱,张拒不招供掩护了李世民,因而有功。贞观年间,因善于行政而颇得信任,又揭发侯君集谋反、随征高丽而立功。但其后因好巫术而逐渐名声败坏,贞观二十年被告谋反,受诛。

第十七名 摧凶克敌恃宠矜功——陈公侯君集

李世民心腹,常年担任其幕僚。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人。贞观年间,担任李靖副将击败吐谷浑,又任主将击灭高昌。回朝后因私吞高昌战利品而被弹劾,为此怀恨在心。李世民诸子争当太子的斗争中,依附太子李承乾,图谋杀李世民拥立承乾,事泻被杀。

第十八名 助定奇策英年早逝——郯公张公瑾

原为王世充部下,后投降唐朝,受李靖推荐进入李世民幕府。因参与玄武门之变的谋划而得到赏识,又在事变时充当主要打手,功劳很大。李世民登基后,以其为李靖副将抵御突厥,协助李靖灭亡突厥。次年病故,仅三十九岁。

第十九名 骁勇虎臣义气将军——卢公程知节[程咬金]

本名程咬金,原为瓦岗军勇将,李密失败后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秦叔宝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帐下。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的主要打手。唐高宗时出征贺鲁,屠杀已投降的平民,因此免官,后病故。

第二十名 德行淳备良谏纯臣——永兴公虞世南

隋朝臣虞世基之弟,自幼以文学著称。宇文化及江都兵变后被裹胁北返,宇文被灭后归窦建德,窦死后入李世民幕府。此后尽心辅佐李世民,被评价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贞观十二年病故。

第二十一名 高祖旧臣举义殊功——邢公刘政会

李渊任太原留守时的老部下,随李渊起兵,首义功臣。此后负责留守太原,刘武周进攻时被俘。忠心不屈,还找机会打探刘武周军情秘报李渊。刘武周灭亡后获救。曾担任刑部尚书,贞观九年病故。

第二十二名 忠纯不贰心存唐朝——莒公唐俭

唐家与李家均为北齐大臣,有世交之谊,唐俭亦与李渊为友。参与李渊太原起兵的策划,为首义功臣。最大功劳是揭发独孤怀恩谋反,被特赐免死罪一次。贞观初年负责与突厥外交事宜,被李靖“谋害”,竟奇迹般逃生。后来任民部尚书,因怠于政事贬官。唐高宗年间病故。

第二十三名 国家长城义名天下——英公李绩

原为瓦岗军大将,少年从翟让起兵,翟死后跟随李密。李密降唐后成为独立势力,但仍坚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渊称为“纯臣”。遭窦建德进攻后,因父亲被窦擒为人质不得已投降。密谋暗杀窦重归唐朝,但未能成功,侥幸逃走。随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刘黑达,又担任主将灭徐圆朗,随李孝恭灭辅公佑。拒绝李世民的拉拢,未参加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与李靖一起灭亡突厥,此后十六年负责唐朝北边防御,多次击败薛延陀势力,又随李世民进攻高丽。李世民死后辅佐唐高宗,被委以军事,担任主将再次出征高丽,终于将高丽灭亡。唐高宗重画其形象于凌烟阁。灭高丽后次年病势。

第二十四名 马槊英雄勇武绝伦——胡公秦叔宝

秦琼(?—638年),字叔宝,中国唐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唐朝开国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济南五龙潭有其故居。

历史上的秦琼以勇猛彪悍著称。最初是隋将来护儿部将,后随张须陀讨伐李密。兵败,张须陀战死,秦叔宝归裴仁基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得到重用,被任用为帐内骠骑。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于619年(唐高宗武德二年)同程知节等人一起投唐,被分配到秦王李世民帐下。参加了李世民的历次征战,每战必先,常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626年(武德九年),参与玄武门之变,事后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秦琼晚年因历次作战负伤太多而疾病缠身,常对人说:“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贞观十二年(638年),在任徐州都督时去世,陪葬昭陵。贞观十三年(639年),秦琼被追封为胡国公。贞观十七年(643年),秦琼与长孙无忌等人被图形凌烟阁,封为唐开国二十四功臣之一。

  <1>程咬金

  家谱中发现程咬金

  “发现程咬金是祖先,纯属偶然。”昨日,程世诚双手捧着泛黄的家族族谱回忆道。1996年的一天夜晚,程躺在床上无法入睡,闲来无事便翻身起床找书看。程饶有兴致地翻看从光绪22年开始记录的家族族谱,无意间在族谱第134页处看见3个显赫的毛笔字“程咬金”。“这不是家喻户晓的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吗?”程再仔细看了一遍后确定是“程咬金”3个字没有错。当晚,程兴奋得一夜未合眼。

  12年游历8省寻根

  程咬金到底是不是程世诚的祖先,程在当年还是心存疑虑!“孩子、老人,包括远方亲戚,都笑话我是在异想天开!”1996年10月,为证实程咬金是自家程氏祖先,农民出身的程怀揣几百元贩卖粮食的钱,以边走边打听的形式一个人踏上寻根之路,行程远至广东、安徽、山东、山西、浙江等8省。在寻根的过程中,程说,他没少受罪,他在广东被人骗过钱财,他在广西因为迷路被好心人送进救助站。12年下来,程总结:“程咬金是自家程氏祖先!走完8个省才晓得,程咬金的后代到过重庆!”昨日,程拿出在外地购买的《程姓卷·中华姓氏谱》给记者展示:公元1369年,程咬金后代程治统与二子辛一、辛二入蜀,在重庆的巴县雍里双溪安家落户。程解释,他查阅历史发现,当年的巴县雍里双溪就是他的出生地——九龙坡区巴福镇一带。

  <2>秦叔宝

  后汉时期隐帝在位时,汴梁西门守城副将秦源,乃是隋唐好汉秦琼秦叔宝的后人,使得一手好锏法。

  唐朝的蔡州节度使秦宗权也是他的后人。

  <尉迟恭>

  尉迟恭究竟是历史上确有其人还是后人想象而为,还是一个不甚确定的问题,但毫无疑问的是,即使曾经有这样的武将,他的功绩也被大大美化、夸张而神话化,从而才成为代代相传的“门神”题材,在民间艺术领域中散发着无尽的魅力。

  就这些了!

家谱:

1、第零代:罗艺;

2、第一代:罗成、罗松;

3、第二代:罗通、罗仁、罗焕;

4、第三代:罗章;

5、第四代:罗昌、罗英 ;

6、第五代:罗增;

7、第六代:罗昆、罗参;

8、第七代:罗文锦;

9、第八代:罗珍;

10、第九代: 罗让;

11、第十代:罗弘信;

12、第十一代:罗兆威;

13、第十二代: 罗廷规、罗周翰、罗周敬、罗山、罗门 ;

14、第十三代:罗英(与第四代同名);

15、第十四代:罗芳、罗延惠;

16、第十五代:罗惠。

代表人物:

1、罗艺

原是北齐驾下勋爵,见北齐国破,不肯臣隋,统兵杀到幽州,结连突厥可汗,同心反叛。隋朝累战不克,只得颁诏招安,将幽州割与罗艺,统雄兵十万镇守幽州。

2、罗成

罗艺之子,与秦琼是表兄弟,精通枪法,因皮肤白皙面容俊俏但却不苟言笑,有绰号“冷面寒枪俏罗成”。与秦琼、程咬金等于贾家楼结义,居末位。先后助瓦岗军攻破长蛇阵、铜旗阵,反王大会时夺得状元魁。

瓦岗离散后,罗成与秦琼等去了洛阳,秦琼与程咬金被徐茂公带走,罗成因病留在洛阳。李世民攻打洛阳时,罗成临阵倒戈加入李世民,将王世充连同前驻守洛阳的反王一并擒获。

刘黑闼反唐时,李建成以罗成为先锋前往抵挡,李建成有意陷害罗成,致使罗成被刘黑闼引至周希坡淤泥河用乱箭射死。

3、罗通

罗成之子,白马银枪,有乃父之风,武功盖世,罗家枪法神出鬼没,有万夫不挡之勇,在隋唐二代英雄中武艺最为高强,在薛仁贵征东时已经成为天下第一高手。

少年挂帅扫北立功,封扫北王。因屠炉之死而被唐太宗削去“殿下”官爵。后随薛丁山征西途中,在界牌关与98岁老将王不超”盘肠大战“而亡,终年三十四岁。

4、罗章

罗成之孙,罗通与史秀英(史大奈之女)之子,在评书《秦英征西》中二路征西大军受阻,秦英挂征西三路大军元帅,罗章为副元帅,继续征西。

5、罗昌

罗通之孙,罗章与洪月娥之子,有一个弟弟罗英,罗昌由于怨恨薛刚害的他们罗家家破人亡,不愿意帮助薛刚,在兴唐山落草为寇。后被薛刚用计请出,破了李孝业的连环马,之后离去,认为庐陵王李显不是明主,一心辅佐武则天之子汉阳王李旦。

秦姓源自嬴姓,即秦王嬴政的祖先。上古皋陶的后裔非子善于驯马,被周孝王封为秦地首领。后来,非子后裔秦庄公屡立大功,其子秦襄公又因讨伐西戎、保护周平王东迁洛邑有功,被封诸侯。襄公东迁,正式建立秦国,开了秦姓辉煌之先河,后秦孝公又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国力大增,遂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到了嬴政时,秦终于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可惜,秦仅历二世而亡,其王族子孙后来都以国名为姓,以纪念自己家族的辉煌历史。

另有一支秦姓,源于姬姓。周公旦的儿子伯禽继承封地,食采于秦邑,他的子孙便以邑名为姓。这一秦姓,两汉时期非常活跃。

罗马人到中国定居后改姓,也是秦姓的一个来源。罗马古称大秦,大秦人久居中土不归,以秦为姓,后融入中国本土秦姓之中,代表人物有拜谒过孙权的商人秦论。

一、秦姓迁变

秦得姓以后,相继在甘肃天水、山西太原等地发展成望族,主要活动于河南、陕西、山东、四川、湖北、河北等地。

西汉初,刘邦迁山东,秦姓充实关中。由于秦是汉所灭,所以两汉时期播迁有限,但已开始进入东南一带。

唐宋时期,秦姓主要向江南一带流播,宋以后,秦姓也迁播频仍。

二、义士慷慨唱悲歌家族孝悌名传世

在孔子的弟子中,姓秦的有四位,他们是鲁国的秦非、秦冉、秦祖和楚国的秦商。或许是因为继承了儒学先师的衣钵,秦氏家族中,以孝悌忠勇闻名的,为数众多。在秦氏的家训中,还细列了为夫、为妻、为父、为母和为人子所应尽的义务,并以其规范族人。

先说秦姓勇士。秦姓勇士首推秦董父,他在逼阳战役中三攀楚墙垂下的布条,从城墙上三次重摔下来而安然无恙,为鲁军争回了面子。秦琼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大将秦裴在敌人紧紧包围的时候独守昆山,抗敌数月,直到弹尽粮绝,为保全一城百姓而降,后郁郁而终。五代十国名将秦传序廉政爱民,后守城被破,投火自焚,忠义可鉴。宋初名将秦翰每战必捷,令契丹人闻风丧胆。大奸臣秦桧的曾孙秦钜却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金兵来犯时,他竭力抵抗,城陷失守,他便将钱帛粮草俱焚,不给金兵留下一粮一草,死后被封为义烈侯。他的两个儿子秦浚、秦也随父以身殉国。明代的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惟一被列入国家编制的女将军。她一生戎马倥偬,驰骋疆场。她的家人也都忠勇善战,她的兄长秦邦屏战死疆场,她的弟弟、儿子也都在战争中负重伤。秦姓家族之人以他们的忠勇义气,在中国历史上谱写了一曲曲慷慨悲歌。

再说秦姓孝子。秦姓族人忠勇过人,孝悌亦有余,在封建时代堪称楷模。秦玉每遇事要先禀父兄,后来他母亲去世时,他因悲伤过度竟哭出血来,被他的学生称为“孝友先生”。秦约因为母亲年老而辞官不做。秦传序的两个儿子秦煦、秦,为了取回父亲的尸体而在途中遇难。清朝的秦大成中了状元,后因母亲水土不服,便请求归乡供养母亲。秦大成的孙辈秦长治,也因母亲年老而推官不就。

除此之外,秦姓家族还有许多名人,如战国名将秦开;名医秦越人,即扁鹊,著有《疗痛疸诸疮方》两卷。东汉有著名诗人秦嘉。唐时有名将秦琼,后被民间奉为“门神”。隋末唐初有名医秦政应,有“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等名句流传的秦韬玉,名士秦景通、秦兄弟。宋时有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秦九韶,诗人秦观。元有戏曲家秦简夫。明有秦良云。清有太平天国将领秦日纲。近现代有作家秦牧。

三、秦姓名人

1山抹微云秦学士

秦观,字少游,又名太虚,北宋著名词家,苏门四学士之一。苏东坡取其《满庭芳》中的精工词句,称他为“山抹微云秦学士”。

秦观一度很是贫穷,经常无米下锅。邻居钱穆父,与秦观常有往来。有一天,秦观作了一首诗送给钱穆父,诗中难掩生活的困苦,其中两句为:“日典春衣非为酒,家贫食粥已多时。”穆父一看,深表同情,立刻给他送去两石米。这就是“赠诗得米”典故的由来。

传说,秦观风流多情,以才华而得苏轼的赏识,后又结识苏轼的妹妹苏小妹,两人之间发生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秦观为苏小妹所作诗词,已成为传世佳句。但又有人考证,苏轼并无妹妹,因而这也仅仅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已。

2卖国贼秦桧

“人于宋后羞称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秦氏家族虽以多出孝勇之士而著称,却也出了卖国贼秦桧。

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奸臣秦桧却一心想将他害死。秦桧曾命何铸审讯岳飞,岳飞袒露背后的“精忠报国”给何铸看,何铸深为感动,后也查明秦桧属诬告,并无实据。于是,秦桧改用万侯审讯他,千方百计地诬陷岳飞,仍不能定罪,秦桧就亲自下令将岳飞处死于风波亭。岳飞死后,韩世忠当面责问秦桧,秦桧竟以“莫须有”的罪名来搪塞。韩世忠愤慨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乎”

秦桧虽是万世唾骂的卖国贼,却也颇有聪明过人之处。有一年,很多人囤积铜钱,京都忽然缺少铜钱流通。一时间,人心惶惶。一天,秦桧请人为他修整头发,赏了那人五千钱,并说:“有圣旨,这种钱即将作废,我还是早点用掉。”那人自以为得知内情,将消息很快传了出去。没几天,京都市面的铜钱流通便正常起来。

凌烟阁上二十四功臣的顺序以及生平简介,要详细

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土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