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姓的来源,丁姓的族谱,丁姓的祖先,丁姓的名人。
来源:源于子姓,出自殷商诸侯丁侯的后裔,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
族谱:《上海云间丁氏谱一卷》《江苏濡须苏南丁氏宗谱十六卷》《浙江萧山萧南历墅湖丁氏宗谱六卷》《安徽怀宁丁氏宗谱七卷,首三卷、末一卷》《山东丁氏族谱四卷》等。
祖先:丁公_。少典之子炎帝神农氏,因居住在姜水之滨,于是以姜为姓。姜姓子孙经夏、商两代,到周时有姜尚,俗称姜太公。
名人:汝南太守丁通;交州牧丁宫;并州刺史丁原_三国时孙权的大将丁奉;隐士丁览_颇受曹操赞赏的才子丁冲及其二子丁仪、丁广和兄弟丁斐等。诸葛亮帐下的丁立、丁咸;明朝画家丁云鹏;清时有丁宝桢、丁日昌、丁汝昌、丁敬、丁申、丁丙、丁取忠、丁耀亢等_其中丁日昌在光绪年间_任江苏巡抚,是洋务运动中的活跃人物。
扩展资料:
丁姓的一些文物遗存:
1、丁氏故宅,又称丁氏庄园,是清乾隆年间“丁百万”家族遗留下来的宅居,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体现了胶东地区的民俗风情,展示了我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
2、丁氏故宅位于山东龙口市黄城西大街,占地3106公顷,建筑面积8042平方米。丁氏故宅是目前中国规模宏大、举世闻名、保存较好的“四合院”式建筑群。1985年8月被龙口市政府定为博物馆并对外开放,1996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丁姓
丁姓是当代第46大姓,丁又是我国诸家姓氏中笔画最少的一个姓氏。许多民族里都有丁姓。然而,它的家族、姓源却较为复杂。据有关史籍介绍,丁姓至少有五支来源。 第一支见诸于《姓氏考考略》,该书云:“太公金匮,武王伐纣,丁侯不朝,丁姓始此。”周武王伐纣之时,就有了丁姓的诸侯。但这位丁姓诸侯的详细情况,却没有更多的文字记载。 丁氏的第二支姓源来自于姜子牙一族。姜子牙是周朝的大功臣,儿子姜及死后,也被周王追谥为丁公,其子孙便以丁为姓,藉此缅怀先祖曾位尊丁公。史书记载较为详细。“丁氏,姜姓,齐太公生于公 ,支孙以丁为氏。”(见《通志.氏族略.以次为氏》)“齐太公生于公 ,支孙以谥为姓。”(见《元和姓纂》) 自从这一支丁姓问世之后,其散居的地盘最广,人数最多。也就是说,千百年来,中国的丁姓大都源自这一世系。这一系的主要发源地,在今山东济阳。姓氏书说“系承姜 ,望出济阳”,即是证明。 丁氏的第三支姓源,始于三国时期。三国时东吴孙匡将军一族的后人全部改姓丁。这就是《三国志.吴志.孙匡传注》所说的:孙权的族人因过失造成军粮仓库失火,贻误了战机,孙权大怒,不许孙匡姓孙。孙匡的后代子孙也被迫因袭丁姓。 从三国时期开始,在丁姓之中,于是有了三支姓源,同在繁衍滋长,承袭相传。后来出现的丁姓第四支和第五支姓源。一支是西域人改姓为丁,一支则改自丁氏。 这样,丁姓就出现了5个分支,即丁侯之后,丁 之后,孙匡之后,西域人改姓,于庆之后,他们共同组成了丁姓的庞大阵容。 丁氏名人,不绝于史。汉时,有帮刘邦打天下、被列为“十八元功”之一的丁复,项羽的部将丁公,东汉经学家丁恭;三 时孙权的大将丁奉,颇受曹操赞赏的才子丁仪、丁 等。清时有丁宝桢、丁日昌、丁汝昌、丁敬、丁申、丁丙、丁取忠、丁耀亢等,其中丁日昌在光绪年间,任江苏巡抚,是洋务运动中的活跃人物。 丁姓当代名人,首推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者丁肇中。 丁姓人家传统对联有: 梦松应兆,刻本事亲。 留仙女塔,人名宦祠
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丁氏祖谱序
四世祖克睿公修谱序
我丁氏创基之始祖也,明世居洛阳之倒盏村,先世多达者。当明季荒乱,长子岐山公(讳凤翔) 流氛驱掳南下。仁宇公偕次子(讳凤业)星夜追寻不获,而岐山公已自襄邓逃归于洛。闻父偕弟南下,旋匍匐向南,转寻至南阳石桥镇,父子兄弟相遇,喜出望外。
时盛朝御极,逃流略定。幸有牛二车一,欲星驰回洛,光复旧业。奈一牛忽毙,不可行,且闻洛邑遭残破甚惨,不堪回首。因就石桥结庐舍,辟草莱,遂家焉,绵延至今。后者咸谓天定之,然非祖功默积于前,流逃中沦丧者不少,乌能易地崛起而肇基之盛若此?至二世岐山公,偕弟(讳凤业)服先畴,增前业,动心忍性,积德行善,而家道渐亨。至三世玉佩公(讳璜),寝炽寝昌,大振宗风,行仁讲让,扶危济困,声誉播于遐迩,蜚宗德之盛。有以继起于后世之旋起旋蹶者,也(亦)不少,又乌能瓜瓞益绵,衣冠益盛,凤毛麟趾,翽翽振振若是哉?故曰:天定之,而实由人定之也。今大宗四世孙宗子太学(讳克睿)与贤昆季辈,悲远谱之丧失,难以稽改,计自南阳入籍以来,已经六世。(欲)纂谱系,修祠宇,命余作序。余欣然操管,谓此盛举不惟春露秋霜,上达木本水源之悃,而且左昭右穆,下联同气连枝之谊。以此步芳规遵遗范,贫富不相耀,贵贱不相隔,贤愚不相弃,血脉相贯,有分形无分气;痛痒相关,有异爨无异派。则本以达本而枝之茂,无时已源以开源,而流之长无时息将和,气日薰休,徵日萃受,厘者皆受。易之英梦熊者,皆梦松之彦其昌。大岂易量哉!
龙飞乾隆二十三年菊月 彀旦
拣选知县辛酉科举人同里年家眷弟游处厚谨识
日照丁家
说起日照丁家,不由得使人回想起三十多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那场浩劫。文革间,听说上面的一位大人物对青岛开展的“一打三反”很不满意,说什么“日照的丁家、诸城的张家、清朝的遗老都跑到青岛去了”,言外之意好像青岛应该挖出些很大很大的阶级敌人来。笔者当时正在青岛休假,闲谈中曾问起家父。据家父言,日照丁家要数丁惟汾官大了,解放前一部分丁家人去了台湾,还有的在海外。而今在青岛的丁氏人家,大都是些工人、教员、职员、店员之类。话说到这里,笔者仅就所知,略谈一下日照的丁家。
右海公名声传乡里 日照丁氏繁衍生息
说起丁家,还要从明朝开始。明朝初年,自江苏北部海州地区有个叫丁顺的,举家迁居到日照城南的刘家寨东侧两河里,因没文化知识,只得以开荒种地为生。几经繁衍,人口渐多,后来人称此地为丁家庄。以后又有徙居涛雒者。随着人口家户的增加,丁氏慢慢的分布于日照南北各乡镇。
到了明朝的天后年间,涛雒有位叫丁允元的,字长仁,号右海,考上了举人。后于崇祯年间又中了进士,人称右海公。出任过给事中、苏州知府、庐州兵备道之职。
明朝后期,徭役甚繁,各方地主豪强又趁机作乱,压迫百姓,剥削十分惨重,真可谓民不聊生。有点土地的百姓常被逼得倾家荡产。当时朝廷重科举,凡为官人家,有免除徭役之特权。有些地方的乡民百姓便不讲代价的将土地交与为官者,为求得保护而甘做佃户。这样,乡里便出现了家上有上千顷土地的富贵人家。
右海公为官后,也有来交土地的乡邻,一时受保护之人颇多。右海公把土地接下后,祭祀过土地神,然后嘱令其家人将地券全部以火焚之,并还土地与乡民百姓。百姓见此,无不感激落泪。自此,右海公之事迹传遍日照。
右海公在庐州为官时,有个邪恶之徒胡作非为,暴戾恣睢,一时冤死的人很多。右海公调查后拍案而起,与这个人进行斗争,并拯救出两千余人,平民百姓都非常感激他。
然而,此事被上面的官员得知后,上奏一本,是右海公被革职。他愤然而去。后此事虽经查明,补封他为榆林道,但他的仕途从此而止,没有再做官。
自此。百姓更崇敬他,他的声望也越来越高,这件事也成了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右海公的后代做了官的,也都能以爱民为本,为民办事,继承了先辈的作风(右海公之事见“苏州名宦祠”、“庐州德政碑”)。
明朝一代,270余年,丁氏人口繁衍增多,不是也有迁到别处去的。如山东之莒县、临沂、安邱、潍县、即墨、海阳等地。
清朝一代,近300年间,日照丁氏一族共有进士15人(内翰林2人),举人34人,恩、拔、优、岁、副贡生60人。因科名较多,家风忠厚,丁氏在日照被尊为望族。随着清朝这个最后的封建王朝的灭亡,兴起于隋文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历经唐、宋、元、明、清,长达13000余年的科举制也随之消亡。
“七七”事变后,我国的西南、南北、东北都有丁氏人家,乃至欧洲、美洲,亦有丁氏族人流寓定居。
留学参政笔耕 惟汾留名丁氏
西方国家的教育制度在清朝末期已传播到中国。到了民国时代,各地大、中、小学校如雨后春笋在各地破土而出。
此时,丁氏人才更盛,文武专科以上者不下二三百人,内有博士、硕士三十余人。出国留学之风在日照也悄然兴起。
丁惟汾是出国留学者之一。1904年,丁惟汾(1874-1954)赴日本的明治大学学习法律。次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回国。1912年任南京临时参议院议员。后参加护国、护法运动。1924年奉孙中山之命到北京设立国民党北方执行部。1927年后任国民党青年部、宣传部、训练部部长,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著作有《毛诗解故》、《毛诗韵律》、《尔雅识品》等。另据笔者所知,民国年代,丁惟汾为国民党元老之一。其与先夫人生有四女一男,长女丁玉倩,二女丁玉仙,三女丁玉俭,四女丁玉修,一男少亡。夫人故后,与后娶夫人生有一女一男。男孩名叫丁履全,女孩名叫丁玉隽。玉隽初中初中毕业后,去日本留了几年学,与黄炎培之子黄万里结为夫妻。
丁氏源自五支 炎帝后裔居多
丁氏,一直是一个阵容庞大的家族, 过去的两三千年来,参加这个大家族的组成份子,至少在五支以上。
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丁姓的始见,大致是在3100年以前的周武王伐纣之时。《姓氏考略》上所记载的:“太公金匮,武王伐纣,丁侯不朝,丁姓始此。”明白指出了当时就已经有以丁为姓的诸侯。不过,古籍中对于这位丁侯的来龙去脉,大多语焉不详,所以到目前为止,大家只能知道丁氏的具有悠久历史,却一直无从探知最原始的丁氏的家世源流。
第二支丁氏,就有详实的源流可考了。依照《姓纂》和《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书的记载,他们是姜太公的后裔,发源于现在的山东省境内,其家族渊源,还可以远远地追溯到上古的炎帝神农氏,是最为道地、最为光彩的黄炎子孙。三书都是这样认为的:“齐太公生—719060及190,支孙以谥为姓”。这一支丁氏,实际上也是后世丁氏之族的中坚份子。汉代以后,虽然陆续有三批人马投入这个大家族的阵容,但千百年来的丁姓人,绝大多数都是来自这一支,算起来都是源自姜太公的炎帝后裔。
到了三国鼎立时期,位于江南的东吴,开始出现了第三支丁氏,那便是孙权之孙的被改姓为丁。这一段渊源,明载于《江表传》,是这样说的:“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换言之,后世的丁姓人之中,也有一部份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因为孙氏正是传自周文王的第八子康叔。
此后,丁氏的阵容越来越是庞大,先后加入了两支新的生力军:一支改自于氏,一支则由来华定居的西域人所改。关于这两支丁氏的加入,都是有具体的证据可为依凭的,包括《枫窗小牍》所记载的:“宋有无赖子于庆欲依丁谓,一老儒教其改姓丁,后果得意”,以及明载于《杨士奇东里文集》的:“丁鹤年,其先西域人,西域人多名丁,既入中原,因以为姓。”
由此看来,现在遍布于世界每一处地方的丁氏之族,至少是有五个系统的。第一支是丁侯之后,第二支是丁—719060及190之后,第三支出自孙匡,第四支出于庆之后,第五支则为西域人的改姓。丁氏,真可以说是一个集英聚锐的姓氏。
从丁氏组织庞大和复杂的情形,还可以提示世人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同姓的男女,不一定就绝对不可通婚,而不同姓的人,也不一定就必然适宜彼此联姻。这一点,《中华姓府》指出:“礼,同姓不婚,莫不知之,而同姓可婚,异姓或不可婚,则知者少矣。以丁姓而言,于及西域人所改者,同可婚也;以孙姓而言,孙改之丁,孙丁虽异,则不可婚。是结婚者,宜究祖姓之源,免铸错误。”
如此说来,年轻男女在决定自己的终身大事时,还真得先行了解自己姓氏的来龙去脉,免得无意之间铸成错误,而贻患后代子孙呢!
丁氏自从在汉、晋之际大放异彩之后,这一份光辉,就此千百年传留了下来,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丁氏都是人材辈出,而于清代登峰造极。
清代的丁氏,出过传名千古的国家栋梁之才,更出过功在传统文化的了不起学者,丁宝桢、丁日昌、丁敬、丁申、丁丙、丁取忠,无一不是满缀着晶莹光华的名字。
丁日昌,在光绪年间更是大名鼎鼎,不但作到江苏巡抚的方面大臣,以所历皆有名绩而著称,而且,曾经辅佐曾国藩,仿造西洋的火器和船舶最力,对于中国的现代化,献力不少。
丁姓的来源,丁姓的族谱,丁姓的祖先,丁姓的名人。
本文2023-09-22 12:22:1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7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