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地区家谱提要的图书目录
前言
序言一 崔慕岳
序言二 崔灿
序言三 徐金星
凡例
洛阳
一 邵氏家谱
二 潘氏家谱
三 乔氏家谱
四 刘氏家谱
五 乔氏族谱
六 白居易家谱
七 卢氏家谱
八 郭氏家谱
九 洛阳徐家营崔氏族谱
十 韩文公家谱(天治门后裔)
十一 郭氏家谱
十二 金氏家谱
十三 周氏宗谱
十四 黄氏家谱
十五 张氏家谱
十六 谢氏宗谱
十七 西王村孙氏家谱
十八 洛阳蒙古族李氏家谱
十九 许氏家谱
孟津
一 乔氏家谱
二 孟津王氏家谱
三 乔氏族谱
四 朱氏世谱
五 卢氏家谱
六 孟津李氏家谱
七 薛氏族谱
八 郭氏家谱
九 杜氏宗谱
十 创修吴氏宗谱
十一 梁氏家谱
十二 李氏家谱
十三 萧氏家谱
十四 郭氏家谱
十五 丘氏家乘
十六 李氏家谱
十七 追远堂李氏家谱
十八 河阳薛氏族谱
十九 李氏宗谱(五门)
二十 小浪底贾氏宗谱
二十一 赵氏宗谱
二十二 赵氏家谱
二十三 屈氏家谱
二十四 许氏家谱
二十五 卫氏家谱
二十六 卢氏族谱
二十七 卢氏宗谱
二十八 王氏宗谱(豫西太原王氏家乘)
二十九 畅氏家谱
三十 孟津任氏族谱(四门)
三十一 孟津衡水韩氏宗谱
三十二 孙氏家谱
三十三 赖氏家谱
三十四 吴氏家谱
三十五 和氏家谱
三十六 栾氏宗谱
三十七 陈氏家谱
三十八 崔氏宗谱
三十九 高氏旺公世系妯娌村宗谱
四十 杨氏宗谱
四十一 刘氏世系谱
四十二 孟津孙氏宗谱
四十三 郭氏家谱
四十四 张氏宗谱
四十五 孟津杨氏宗谱
四十六 李氏宗谱
四十七 韩氏宗谱
四十八 杨氏宗谱
四十九 何氏族谱
五十 李氏族谱
五十一 周氏家谱
五十二 李氏宗谱
五十三 孟津县花园村孙氏家谱
五十四 周氏宗谱
五十五 梁氏长华支谱
五十六 赵氏宗谱
五十七 孟津横水崔氏家谱
五十八 孟氏家谱
五十九 郭氏家谱
六十 尚氏家谱
六十一 李氏家谱
六十二 谢氏宗谱
六十三 安氏族谱
六十四 王氏家谱
六十五 吕家村吕氏家谱
六十六 陈氏家谱
六十七 孔氏家谱
六十八 孟津任氏族谱五门
六十九 邱氏家谱
七十 林沟村郭氏家谱
七十一 李氏族谱
七十二 袁氏族谱
七十三 卢氏宗谱
洛宁
一 张氏家乘
二 张氏家谱(世德堂)
三 郑氏家谱
四 韦氏家谱
五 赵氏世系总谱
六 邢氏族谱
七 雷氏家谱
八 杜氏家谱
九 韦氏世谱
十 杨氏家谱
十一 王氏家谱(三槐世第)
十二 王公家谱
十三 谢氏宗谱
十四 宋氏世谱
十五 夏氏家谱
十六 田氏家谱
十七 焦族家谱
十八 杨氏族谱
十九 马氏世系族谱
二十 张氏家谱
二十一 亢氏乾门世系家谱
二十二 上庄王姓家谱
二十三 郭氏宗谱
二十四 韦氏家谱
二十五 段氏家谱
二十六 薛氏家谱(河东世第)
二十七 白氏历代家谱
二十八 卫氏家谱
二十九 王范镇陇西氏家谱
三十 魏氏宗谱
三十一 陈吴张氏族谱
三十二 杜氏家谱
三十三 张氏宗谱
三十四 张氏族谱
三十五 洛宁谭氏族谱
三十六 牛氏家谱
三十七 杨氏家谱
三十八 韦氏家谱
三十九 李氏家谱
四十 贾氏族谱
四十一 张姓家谱
四十二 张氏家谱(清河氏)
四十三 司马氏族谱
四十四 孙氏族谱
四十五 王氏家谱
四十六 李氏家谱
四十七 韦氏家谱(三门支谱)
四十八 完颜家乘
四十九 赵氏家谱
五十 曹氏家谱
五十一 白氏家族历代家谱
五十二 李氏家谱
五十三 城村张氏族谱
五十四 西林张氏世系考
五十五 韦氏家谱
宜阳
一 魏氏家谱
二 洛阳(宜阳)裴氏家谱
三 王氏族谱
四 宜阳吕氏宗谱
五 薛氏长门家谱
六 李氏家谱
七 刘氏一脉家谱
八 王氏宗谱
九 仝氏宗谱
十 周氏家族志
十一 凡村张氏家谱
十二 张氏族谱(宜阳县三乡东柏坡支下河西分支)
十三 崔氏家谱
十四 郭氏宗谱
新安
一 雷氏宗谱
二 裴氏族谱
三 新安吕氏宗谱
四 新安古氏七修族谱
五 田氏家谱
六 孟子后裔新安支谱
七 姬氏宗谱
八 王氏宗谱
九 王氏族谱(四世五门景祖之后)
十 高氏宗谱
十一 韩氏宗谱
十二 庞氏新安支派家谱
十三 聂氏族谱
十四 高氏宗谱
十五 郑氏宗谱
十六 高氏宗谱
十七 新安孟氏卓公支谱
伊川
一 程子宗谱
二 河南程氏正宗世系
三 刘氏族谱
四 伊川县古城村吴氏家谱
五 周氏宗谱
六 范氏家谱(伊川忠宣房系)
偃师
一 锁氏家谱
二 兰氏家谱
三 黄氏家传
四 曹氏族谱
五 梅氏家谱
六 萧氏家谱
七 曲氏家谱
嵩县
一 嵩县王氏宗谱
二 嵩县宋氏族谱
三 河南嵩县宋岭程氏支谱
四 卞氏宗谱
五 韩文公家谱
栾川
一 李氏宗史
汝阳
一 汝阳县吕氏宗亲志
固始
一 固始裴氏宗谱
巩县
一 李氏族志
跋
呼[呼、嘑,读音作hū(ㄏㄨ)]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古代匈奴族呼衍儿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匈奴四族呼衍氏,入中国改为呼延氏”。在史籍《汉书》中也提及“匈奴四族有呼延氏。”
古代匈奴族呼衍部落以部落名称为姓氏,称呼衍儿氏,为古代匈奴族四大贵族姓氏呼延儿氏、卜氏、兰氏、乔氏之一。从东汉末期及魏、晋、南北朝、唐、宋朝时期逐渐迁入中原后,随汉族习惯,改为汉字复姓呼延氏。
后匈奴呼延氏族人因避封建王朝之祸难,逃迁到陕西地区(一说逃往北国投亲避难),省文简化为单姓呼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古代鲜卑族呼衍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汉书》的记载,呼延为古代鲜卑族姓氏之一,按唐朝学者颜师古的注释,即今天所称的呼延氏。后鲜卑呼延氏族人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呼氏者。
呼延氏有部分族人融于 民族,故 中亦有呼氏,主要分布在宁夏 自治区。
第三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古代女真族呼伦觉罗部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呼伦觉罗氏,满语为Hulegiolo Hala。呼伦,满语为“十小斗粮”之意,是善于务农的觉罗。世居黑龙江、叶赫(今吉林梨树)、辉发(今吉林辉南)等地,后改汉字单姓为呼氏、赵氏。
②满族瑚呼氏,满语为Huhu Hala,瑚呼满语为“酒麴”之意,世居虎尔哈乌拉(今黑龙江牡丹江),后改汉字单姓为呼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达斡尔族,出自古代达斡尔族达呼哩部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达斡尔族达呼哩氏,世居黑龙江地区,后有满族亦用其姓氏,后改汉字单姓为呼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八旗通志》记载:
①蒙古族呼吉雅氏,蒙语为“儿子的命运”之意,其汉姓有为呼氏者。
②蒙古族呼克苏勒氏,蒙语为“祭祀司仪”之意,其汉姓有为呼氏、傅氏者。
③蒙古族呼勒都氏,蒙语为“冻”之意,据说是奥矣·毛都氏的一个分支,其汉姓有为呼氏、傅氏者。
④蒙古族呼和淖如得氏,蒙语为“青色的湖”之意,其汉姓有为呼氏、何氏、和氏者。
⑤蒙古族呼和绍布氏,蒙语为“青色的大鸟”之意,其汉姓有为呼氏、和氏、傅氏者。
⑥蒙古族呼勒都古德氏,蒙语为“冰雪中的雄鹰”之意,其汉姓有为呼氏、胡氏、董氏者。
⑦蒙古族呼热特氏,亦称呼热图氏,蒙语为“长寿”之意,其汉姓有为呼氏、袁氏者。
呼延复姓的族人多在山西,不过,其中有一支迁到陕西后改姓单字“呼”氏。呼氏有部分族人后来在元朝初期融于 民族,故 中亦有呼氏,主要分布在宁夏 自治区。
二传说中呼家将家族名单和辈份排名:
呼家男将:
第一代:太保呼延晏(前赵名臣大将军)、呼延谟(前赵名臣镇东将军)。
第二代:呼延谟之子:靠山侯呼延寿廷(呼延琮呼延凤(后周时为淄州马步都指挥使)呼延廷)、呼延凤英(呼延兰玉)(女)(评书戏文中《下河东》《河东刺驾》《斩呼延寿廷》《大战白龙》《白龙关》《龙虎斗》《下河东》《边塞诗》呼延赞父亲和姑姑)。
第三代:呼延寿廷之子:铁鞭王靠山王呼延赞、呼延云(呼延秀英)(女)(评书戏文中《白龙关》《龙虎斗》《下河东》《边塞诗》呼延赞之姐)、呼延蓉(女)(评书戏文中《真假八王》呼延赞之妹)。
第四代:铁鞭王靠山王呼延赞之子:靠山王敬山王双王呼延丕显(呼必显呼延显)、呼延丕达(呼必达呼延达呼延丕嗼)、呼延赤金(女)。
第五代:靠山王敬山王双王呼延丕显之子:平北王忠孝侯呼延守用(呼延守勇)、忠勇侯呼延守信。
第六代:
⑴平北王忠孝侯呼延守用之子:忠孝王呼延庆、镇殿王呼延平、呼延登、呼延唤、呼延昭、呼延凯、呼延广、呼延寿、呼延威(后宋慈云走国全传里呼验庆的儿子)、呼延碧桃(女)、呼延梅仙(女)、呼延瑞珠(女)、呼延采鸾(女);
⑵忠勇王忠勇侯呼延守信之子:仁义王呼延明、呼延亮、呼延豹、呼延龙、定疆侯呼延兆。
第七代:
⑴忠孝王呼延庆之子:呼延云龙、震京虎呼延云飞、呼延云威;
⑵定疆侯呼延兆之子:金锤小将呼延云灵。
第八代:震京虎呼延云飞之子:忠孝王双锤将呼延豹。
第九代:忠孝王双锤将呼延豹之子:呼延飞龙。
第十代:
⑴呼延飞龙之子:呼延启鹏;
⑵呼延灼。
第十一代:呼延灼之子:呼延钰、呼延玉英(女)。
呼家女将:
第一代:
⑴呼延晏之妻:刘缕红;
⑵呼延谟之妻:沈心玉。
第二代:
⑴呼延寿廷之妻:施兰英(罗兰英、刘兰英、骆兰英、刘兰英)。
(2)其他:呼延凤英。
第三代:
⑴双鞭王靠山王呼延赞之妻:老阴五女之一安乐侯马秀英(马太君金头马氏);
⑵其他:呼延云、呼延蓉。
第四代:
⑴靠山王敬山王双王呼延丕显之妻:杨延琼;
⑵其他:呼延赤金。
第五代:
⑴忠孝侯呼延守用之妻:王金莲、崔玉容、铁叶梅、赵凤奴、平西侯肖赛红、马花蕊(花花公主);
⑵忠勇侯呼延守信之妻:齐美容、齐月娥、肖玉镜。
第六代:
⑴忠孝王呼延庆之妻:芦凤英、祝素娟、刘定金、梁胜金、鲍赛金、张金定、花瑞莲、柳迎烟、翠桃姐、苗凤英、童凤英;
⑵镇殿王呼延平之妻:邓玉红;
⑶呼延寿之妻:仙山金龙;
⑷仁义王呼延明之妻:刘玉萍、铁金娥;
⑸呼延豹之妻:仙山迎凤;
⑹呼延龙之妻:赵文姬;
⑺定疆侯呼延兆之妻:侬赛花;
⑻其他:呼延碧桃、呼延梅仙、呼延瑞珠、呼延采鸾;
第七代:呼延云飞之妻:魏金红。
第八代:呼延灼之妻:薛恭茹。
第九代:其他:呼延玉英。
三郡望堂号:
1郡望:
安定郡:汉武帝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郡,治所高平(今宁夏固原)。辖境相当于今甘肃省平凉地区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固原等地及宁夏 自治区西部。又有安定县,在今甘肃泾川北,并属于安定郡。东汉移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废安定县。十六国时期再置安定县,并为郡治。东晋又移治安定(今甘肃泾川)。隋、唐两朝安定郡即泾州。唐朝后期曾改保定郡,县亦名保定。大金国时期为甘肃省泾川县,为泾州治所。另外,蒙古曾以陕西安定堡为安定县,后为纪念陕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谢子长烈士,在1935年改子长县,移治所到原县东部的瓦窑堡。
新蔡郡:原为周朝时期吕国的地域,即今河南省新蔡一带。春秋时期蔡平侯从上蔡迁都到下蔡,故名,也称为新蔡。汉朝设置新蔡县。晋惠帝司马衷(公元250~306年)从汝阴郡分出置新蔡郡,即治新蔡(今河南新蔡)。北齐时期改为广宁郡。隋朝时期又改名为蔡州。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朝的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初名赵匡义,后改赵光义,即位后改赵炅)太平兴国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2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安定堂:以望立堂。
新蔡堂:以望立堂。
四名人
呼中汉:(公元1936~今),河北大名人。著名民间文艺家。
1954年毕业于大名师范学校。1956年加入中国 。
196O年后历任邯郸地区戏研室、剧本创作室、平调落子剧团编剧、群艺馆股长。邯郸市委党史研究室副编审。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邯郸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主编过《邯郸文艺》、《邯郸民间文学》等刊物,发表评论,演唱、故事、纪实文学、文艺史料等文章三百多篇百余万字。合编《邯郸民间故事卷》、《赵谚》、《领袖莅临邯郸纪实》等书。
1988年获河北省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长城杯”二等奖等奖励。
呼所义:(公元1939~今),陕西延长人。著名地方会计师。
1988年毕业于北京财贸金融函授学院。现任延长县粮食经营结算中心主任。延安珠算协会理事。陕西省先进会计工作者。
1987年开始讲授《珠算技术》课,先后培训在职会计和在校学生近二百名;1990年编著《珠算速算技术》一书,两次印刷,在全国发行七万余册,1996年任《会计大辞海》百名作者之一。
1992~1996年为国家创收税利一百误事万元。1988年财政部颁发了荣誉证书;多次受到县级奖励。
1998年香港中国国际交流版社颁发了“中国优秀财务专家”荣誉证书。
1999年5月前往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国世纪梦》首发式代表会议。国务院体改办、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授予“走向新世纪百佳改革模范新闻人物,颁发了铜牌证书。
主编《珠算速算技术》,参纂有《会计大辞海》。
呼玉田:(公元1943~今),河北秦皇岛人。著名烧伤整形专家。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在烧伤整形专业三十年来,共发表论文三十七篇。其中国家级三篇,其年均为省级(大部分),市级五篇,国家级会议交流九篇,包括较早在国内使用国产W2-O2型高压注射治疗面颈部增生性疤痕,此为世界性治疗难题及五瓣法与深筋膜皮瓣整形手术,应用异体皮覆盖自体皮浆或微粒皮修复特大面积烧伤创面。
本人多次入选中华名医大辞典等书籍。
呼振辉:(公元1945~今),陕西清涧人。著名中医专家。
陕西省清涧县中医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
1965年毕业于清涧县中医班,1980年又在榆林地区中医提高班(大专班)脱产学习二年毕业,现任清涧县中医医院院长、中医副主任医师,兼任清涧县中医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一届中医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文献研究编辑委员会中医典籍编辑部特约编辑。
从事中医工作三十多年来,一直在基层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重症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中医药治疗经验,特别擅长中医妇科、男性病、中风病和小儿厌食症的治疗,并对这些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
经过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了妇科系列临床验方,有通乳消痈汤、清胎方、平逆降冲汤等六个验方被收编入《陕西验方新编》、陕西省中医管理局发了献方证书,为《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发挥》一书编委,并为该书撰写了“热入血室”一节,曾被辑入《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中国专家人名辞典》、《中国当代中西名医大辞典》、《中华人物大典》、《各地名医》陕西分册等多种辞书。
呼俊哲:(公元1950~今),助理工程师。著名《易经》爱好者。
八年前,偶然看到了一本由英国人撰写的书《易经——第一号成功预测》,阅后深为祖国传统文化中的这支瑰宝感到骄傲,也为这个外国人能涉足研究《易经》感到惊奇。由此想到,作为一个炎黄子孙,竟然不知道《易经》的历史价值和它蕴涵着的博大精深哲理,实在是愧对我们的祖先了。从此以后,他便选上了对《易经》的学习和研究。
在业余时间陆续翻阅了《白话易经》、《河治精蕴》、《梅花易数》等一系列专著。通过学习,初步对《周易》这门古老的文化,在象数理占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识。
·中国家谱发布与检索中心·让你找到亲人或家谱或诸多未知内容国际搜索 查正文 查标题
·首页>>家谱总目>> 陕西地区收藏家谱临时目录 >>〔续发此主题文献〕 〔发布属于本分类新文献〕[返回栏目] 〔精华贴列表〕
陕西地区收藏家谱临时目录
第1篇/章/节/段·发布人: 游客 发布时间:2005-12-10 3:53:19 相关文献再查询〕〔[登陆][注册][返回栏目]
--------------------------------------------------------------------------------
欢迎来自:61152161153的访问者[代理IP后台自动抓取真实IP]
--------------------------------------------------------------------------------
《陕西地区收藏家谱临时目录》使用说明
《陕西地区收藏家谱临时目录》共收录家谱目录543条,由三部分组成:
1 《全国家谱总目》中收录的家谱目录400条。收藏者项标为“收藏地区+序号”。
2 陕西各地区县志中记录的家谱信息109条。收藏者项标为“线索+序号”。
3 《中国家谱综合目录》及《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中收录的陕西地区家谱34条。收藏者项分别标为“综合、上海+序号”。
读者可利用电子表格的排序功能和查找功能,从谱籍、姓氏、谱名、出版年、收藏者等检索途径进行检索。
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种方法:利用电子表格的排序功能。选中全表,单击数据→排序,此时可用浏览方式检索。如将姓氏、谱籍1、谱籍2分别设为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第三关键字,这时同一姓氏的家谱将排列在一起,并按地区集中。著录表项(即最末一项)为家谱著录表等相关详细资料,光标指向该列图标,指针变为十字箭头时双击,可查看有关该家谱责任者、版本、始祖、收藏者等内容。
第二种方法:单击编辑→查找→输入查找内容 →搜索方式选“按列”,单击“查找下一个”,这时将选中相关单元格,不断单击“查找下一个”,找到所需条目后,双击该条目著录表项图标,即完成一项检索。
谱籍1 谱籍2 姓氏 谱名 出版年 收藏者 著录表
陕西 米脂 常氏 [陕西米脂]米脂常氏家志四卷 1998 陕图1
陕西 横山 冯氏 [陕西横山][陕西子洲]冯家寨则•冯家渠•冯家老庄冯氏族谱(续修本) 1999 陕图2
河南 淅川 杨氏 [河南淅川]杨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1872 陕图3
河南 邓州 唐氏 [河南邓州]春风唐氏家谱一卷 1882 陕图4
四川 射洪 杨氏 [四川射洪]射洪古绳乡杨氏族谱 1901 陕图5
陕西 朝邑 杨氏 [陕西朝邑]西野杨氏壬申谱附续一卷 1891 陕图6
陕西 蒲城 李氏 [陕西蒲城]蒲城李氏先德志传彚编一卷 1932 陕图7
朱氏 [ ]四明朱氏支谱内外编二十六卷 1936 陕图8
湖南 平江 陈氏 [湖南平江]平江义门陈氏新符公家乘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1938 陕图9
云南 腾冲 李氏 [云南滕冲]滕冲叠水河李氏家谱不分卷 1928 陕图10
云南 腾冲 李氏 [云南滕冲]滕冲青斋李氏宗谱五卷增编一卷 1931 陕图11
云南 腾冲 李氏 [云南腾冲]腾冲叠水河李氏家谱不分卷 1913 陕图12
广东 南海 朱氏 [广东南海]南海九江朱氏家谱十二卷首一卷 1869 陕图13
江苏 常熟 邹氏 [江苏常熟]常熟小山邹氏支谱一卷 1908 陕图14
山东 济宁 公冶 [山东济宁]戊辰续修公冶族谱五卷 1932 陕图15
广东 南海 黄氏 [广东南海]南海学正黄氏家谱节本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1911 陕图16
江苏 苏州 滕氏 [江苏苏州]吴门滕氏世略抄 1935 陕图17
浙江 奉化 蒋氏 [浙江奉化]武岭蒋氏宗谱三十二卷 1948 陕图18
湖南 湘潭 王氏 [湖南湘潭]湘潭泉冲王氏五修族谱本原志一卷 民国间 陕图19
陕西 潼关 张氏 [陕西潼关]张氏著存堂族谱 八卷 1908 陕图20
广西 武缘 黄氏 [广西武缘]粤西武缘起凤黄氏家乘不分卷 1934 陕图21
浙江 杭州 钱氏 [浙江杭州]钱氏家乘图像考赞不分卷 1924 陕图22
福建 福州 王氏 [福建福州]西清王氏族谱不分卷 1934 陕图23
河南 洛阳 白氏 〔河南洛阳〕白居易家谱 1983 陕图24
陕西 韩城 解氏 [陕西韩城]韩城解家村解氏家谱图 2000 私藏1
陕西 韩城 解氏 〔陕西韩城〕解氏家谱图不分卷 1750 私藏2
陕西 韩城 解氏 〔陕西韩城〕解氏家谱图不分卷 1838 私藏3
陕西 韩城 解氏 〔陕西韩城〕解氏家谱图不分卷 1920 私藏4
山西 稷山 解氏 〔山西稷山〕解氏家谱不分卷 1980 私藏5
江苏 吴县 吴氏 〔江苏吴县〕吴氏宗谱不分卷 1871 私藏6
陕西 汉阴 张氏 〔陕西汉阴〕清河堂沙坝张氏族谱不分卷 1997 私藏7
陕西 汉阴 张氏 〔陕西汉阴〕张氏宗谱不分卷 1998 私藏8
陕西 澄城 刘氏 〔陕西澄城〕刘氏家谱不分卷 1698 私藏9
陕西 澄城 刘氏 〔陕西澄城〕刘氏家谱不分卷 1812 私藏10
陕西 澄城 刘氏 〔陕西澄城〕刘氏家谱不分卷 1822 私藏11
陕西 澄城 刘氏 〔陕西澄城〕刘氏家谱不分卷 1943 私藏12
陕西 长安 柏氏 [陕西长安]长安柏氏族谱一卷 1895 私藏13
陕西 长安 柏氏 [陕西长安]长安柏氏族谱 1997 私藏14
陕西 华县 刘氏 〔陕西华县〕新辑大涨刘氏族谱十卷 民国间 西大1
陕西 汉中 李氏 〔陕西汉中〕西乡李氏家谱三卷 1889 西大2
福建 泉州 庄氏 〔福建泉州〕泉州桃源庄氏族谱汇编六卷,卷首一卷 1999 西大3
辽宁 沈阳 曹氏 〔辽宁沈阳〕五庆堂重修曹氏宗谱不分卷 1990 西大4
庾氏 庾氏志(赣粤湘桂卷) 1999 西大5
河南 许昌 黄氏 [河南许昌]大元后裔黄氏家谱一卷 2001 铜川1
陕西 米脂 李氏 [陕西米脂]米脂太安二甲李氏宗谱一卷 1992 铜川2
河南 郾师 田氏 [河南郾师]杜篓田氏家谱不分卷 1998 铜川3
河南 洛阳 白氏 〔河南洛阳〕白居易家谱 1983 铜川4
陕西 歧山 宋氏 [ 陕西岐山]岐山宋氏族谱续稿不分卷 清末民初 宝鸡1
陕西 歧山 崔氏 〔 陕西岐山〕北庄崔氏家谱不分卷 宝鸡2
陕西 歧山 郭氏 〔 陕西岐山〕岐山郭氏族谱不分卷 1883 宝鸡3
陕西 歧山 郭氏 〔 陕西岐山〕续增郭氏族谱不分卷 1914 宝鸡4
陕西 歧山 郭氏 〔 陕西岐山〕岐山郭氏族谱不分卷 1914 宝鸡5
陕西 歧山 郭氏 〔 陕西岐山〕岐山郭氏族谱四卷 2000 宝鸡6
陕西 扶风 王氏 〔 陕西扶风〕扶风王氏族谱不分卷 1990 宝鸡7
陕西 扶风 李氏 〔陕西扶风〕李国玉家谱不分卷 2000 宝鸡8
陕西 扶风 李氏 〔陕西扶风〕李国玉家谱存稿 2000 宝鸡9
陕西 扶风 赵氏 〔陕西扶风〕小留村赵氏家族史略不分卷 1995 宝鸡10
陕西 关中 温氏 〔 陕西〕关中温氏丛书族谱不分卷 2001 宝鸡11
陕西 千阳 罗氏 〔 陕西千阳〕罗氏家谱不分卷 1990 宝鸡12
陕西 榆林 张氏 [陕西榆林]张氏家谱 1994 榆林1
陕西 榆林 李氏 [陕西榆林]陕西省榆林城内李氏(贵庭)家谱 1998 榆林2
陕西 榆林 谢氏 [陕西榆林]谢氏家谱 1997 榆林3
陕西 榆林 叶氏 [陕西榆林]叶氏家谱不分卷 1982 榆林4
陕西 榆林 叶氏 [陕西榆林]叶氏族谱续编 1996 榆林5
福建 莆田 关氏 [福建蒲田]蒲坂关氏族谱 1998 榆林6
陕西 米脂 张氏 〔陕西米脂〕米脂开平里三甲张氏家谱 1996 榆林7
陕西 石泉 李氏 [陕西石泉]李氏家谱简续 2000 安康1
陕西 石泉 王氏 〔陕西石泉〕王氏仁顺宗谱 1998 安康2
陕西 石泉 陈氏 〔陕西石泉〕陈氏蛟龙家谱不分卷 1992 安康3
陕西 汉阴 张氏 〔 陕西汉阴〕清河堂沙坝张氏族谱 1997 安康4
陕西 户县 王氏 [陕西鄠县]王氏族谱四卷,首一卷 1841 安康5
河南 洛阳 白氏 〔河南洛阳〕白居易家谱 1983 安康6
福建 莆田 关氏 [福建莆田]莆坂关氏族谱 1998 安康7
陕西 商南 刘氏 〔陕西商南〕刘氏宗谱三卷 1992 商洛1
陕西 商南 张氏 〔陕西商南〕全城章氏谱不分卷 1997 商洛2
陕西 商南 蒋氏 〔陕西商南〕蒋氏宗谱•陕西省商南县红庙分支(九修)二卷 1999 商洛3
陕西 商南 冀氏 〔陕西商南〕冀氏宗谱不分卷 2000 商洛4
安徽 潜山 蒋氏 [安徽濳山]濳山县蒋氏八修宗谱三十二卷,首一卷 1904 商洛5
陕西 洛南 童氏 [陕西雒南]雁门郡童氏宗谱三卷 1964 商洛6
陕西 洛南 李氏 [陕西雒南]陇西郡李氏宗谱二卷 1963 商洛7
陕西 洛南 杨氏 [陕西雒南]杨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1963 商洛8
陕西 洛南 刘氏 [陕西雒南]刘氏宗谱不分卷 1963 商洛9
陕西 洛南 罗氏 [陕西雒南]罗氏宗谱一卷 1963 商洛10
湖北 黄冈 陈氏 [湖北黄冈]陈氏续修合谱八卷,首三卷 1901 商洛11
陕西 商南 罗氏 [陕西商南]罗氏宗谱 一卷 1954 商洛12
陕西 商南 李氏 〔陕西商南〕商邑李氏家谱 二卷 1999 商洛13
陕西 商洛 [陕西商洛][ 氏四修家谱 ]不分卷 1987 商洛14
陕西 商州 周氏 〔陕西商州〕商山周氏家乘不分卷 1934 商洛15
陕西 洛南 汪氏 〔陕西雒南〕舒邑晓天汪氏宗谱 六卷 1991 商洛16
什木罕 [ ]什木罕家谱一卷 清末 市档案1
陕西 洵阳 〔陕西洵阳〕〔?氏〕廷辉公续修支派一卷 1911 市档案2
日本 奈良 原田 〔日本奈良〕大藏朝臣原田家历传不分卷 1939 市档案3
陕西 户县 王氏 [陕西户县]第十二修王氏族谱三卷,首一卷 1996 市档案4
陕西 户县 仝氏 [陕西户县]仝氏族谱第三谱不分卷 1999 市档案5
陕西 户县 杨氏 [陕西户县]户县庞光镇炉丹村西堡杨氏族谱一卷 2001 市档案6
陕西 户县 贾氏 [陕西户县]牛东贾氏宗谱(车门支系)一卷 1993 市档案7
江西 弋阳 刘氏 [江西弋阳]彭城刘氏福四公裔重修族谱三卷 1826 市档案8
陕西 户县 姬氏 [陕西户县]姬宗世谱录不分卷 市档案9
陕西 户县 王氏 [陕西户县]王氏族谱四卷 清 市档案10
刘氏 [ ]刘氏宗谱一卷 1889 省档案1
江苏 盐城 陆氏 [江苏盐城]盐城陆氏宗谱八卷 1989 省档案2
江苏 盐城 陆氏 [江苏盐城] 盐渎堂陆氏宗谱一卷 1989 省档案3
王氏 [ ]王氏宗谱十八卷 1859 省档案4
陕西 榆林 叶氏 [陕西榆林]叶氏族谱一卷 1982 省档案5
刘氏 [ ]刘氏世系图一卷 1957 省档案6
湖北 黄冈 方氏 [湖北黄冈]方氏宗谱十二卷,首四卷 1901 省档案7
陕西 商州 周氏 〔陕西商州〕商山周氏家乘不分卷 1934 省档案8
陕西 白河 钱氏 [陕西白河]白河钱氏宗谱四卷 1927 省档案9
陕西 白河 钱氏 [陕西白河]双溪常系谱钱氏宗谱四卷 1927 省档案10
湖北 蕲春 程氏 [湖北蕲春 ] 蕲阳程氏宗谱六卷 1823 省档案11
江西 九江 陈氏 [江西九江]义门陈氏宗谱十五卷 1876 省档案12
江西 九江 陈氏 [江西九江]义门陈氏宗谱十五卷 1876 省档案13
江西 庐陵 周氏 [江西卢陵]新修周氏族谱四卷 1940 省档案14
福建 厦门 庄氏 [厦门泉州]泉州桃源庄氏族谱汇编六卷、卷首一卷 1999 省档案15
陕西 紫阳 伍氏 [陕西紫阳]伍氏宗谱 1934 省档案16
山东 黄县 丁氏 [山东黄县]丁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1909 陕师大1
江苏 苏州 文氏 [江苏苏州]文氏族谱续集不分卷 1929 陕师大2
江苏 吴县 王氏 [江苏吴县]洞庭王氏家谱二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1911 陕师大3
福建 闽县 王氏 [福建闽县]西清王氏重修族谱不分卷 1935 陕师大4
山东 滕县 生氏 [山东滕县]滕县生氏族谱四卷,卷首一卷 1936 陕师大5
江西 婺源 朱氏 [江西婺源]紫阳朱氏宗谱二十五卷,卷首一卷 1925 陕师大6
河南 安阳 朱氏 [河南安阳]朱氏家谱不分卷 1906 陕师大7
河北 交河 李氏 [河北交河]李氏族谱不分卷 1937 陕师大8
湖南 汝城 朱氏 [湖南汝城]大村朱氏族谱四卷 1931 陕师大9
山东 乐陵 宋氏 [山东乐陵]乐陵宋氏族谱不分卷 1935 陕师大10
辽宁 海城 李氏 [辽宁海城]李氏宗谱一卷 1901 陕师大11
浙江 绍兴 杜氏 [浙江绍兴]会稽杜氏家谱十二卷,卷首一卷 1899 陕师大12
浙江 绍兴 阮氏 [浙江绍兴]越州阮氏宗谱二十二卷,卷首一卷 1928 陕师大13
陕西 蒲城 屈氏 [陕西蒲城]屈氏族谱不分卷 1984 陕师大14
河北 营城 邵氏 [河北营城]邵氏宗谱不分卷 1939 陕师大15
江苏 吴县 周氏 [江苏吴县]洞庭东山周氏支谱不分卷 1916 陕师大16
多罗钟端 宣宗成皇帝位下多罗钟端郡王家谱不分卷 民国 陕师大17
四川 井研 胡氏 [四川井研]井研胡氏族谱不分卷 1936 陕师大18
江苏 镇江 唐氏 [江苏镇江]京口唐氏重修族谱二卷 民国 陕师大19
江苏 吴县 秦氏 [江苏吴县]洞庭秦氏宗谱五卷,首四卷,末一卷 1873 陕师大20
河北 沧州 孙氏 [河北沧州]渤海孙氏家谱不分卷 1921 陕师大21
章氏 章氏会谱德庆初编三十卷,二编四卷,三编十六卷,四编十卷 1919 陕师大22
浙江 杭州 许氏 [浙江杭州]高阳许氏家谱二卷 1849 陕师大23
天津 静海 马氏 [天津静海]马氏族谱一卷,世系表一卷 民国 陕师大24
江苏 常州 张氏 [江苏常州]毘陵张氏宗谱十二卷 1929 陕师大25
河南 项城 张氏 [河南项城]项城张氏族谱十二卷 1936 陕师大26
满洲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八十卷 1735 陕师大27
四川 云阳 程氏 [四川云阳]云阳程氏家乘四卷 1919 陕师大28
河北 南皮 杨氏 [河北南皮]杨氏族谱不分卷 1933 陕师大29
平江 叶氏 平江叶氏族谱十二卷,卷首一卷,末一卷 1935 陕师大30
江苏 吴县 叶氏 [江苏吴县]叶氏祖谱不分卷 民国 陕师大31
江苏 常州 卞氏 [江苏常州]胜西卞氏族谱十六卷 1940 陕师大32
江苏 常熟 归氏 [江苏常熟]京兆归氏世谱十二卷 1913 陕师大33
江苏 无锡 荣氏 [江苏无锡]荣氏宗谱三十卷 1935 陕师大34
河北 丰润 赵氏 [河北丰润]浭阳赵氏西门统谱七卷 1932 陕师大35
辽宁 开原 颜氏 [辽宁开原]颜氏支谱一卷,附优复恩例一卷 1935 陕师大36
上海 潘氏 [上海]上海潘氏家谱六卷 1935 陕师大37
山西 汾阳 韩氏 [山西汾阳]汾阳韩氏支谱四卷 1884 陕师大38
河南 荣阳 郑氏 [河南荣阳]郑氏族谱二十卷,卷末一卷 1932 陕师大39
浙江 临安 钱氏 [浙江临安]钱氏家乘不分卷 1925 陕师大40
浙江 武进 钱氏 [浙江武进]钱氏宗谱十六卷 1878 陕师大41
江西 婺源 吴氏 [江西婺源]环溪吴氏家谱四卷 1904 陕师大42
陕西 兴平 赵氏 [陕西兴平]赵氏世谱稿不分卷 1925 陕师大43
河北 满城 宋氏 [河北满城]清苑宋氏宗谱四卷,卷首一卷 1923 陕师大44
陕西 兴平 赵氏 [陕西兴平]赵氏壬午年谱不分卷 1932 陕师大45
陕西 长安 罗氏 [陕西长安]罗氏族谱二卷 1938 陕师大46
陕西 泾阳 王氏 [陕西泾阳]宝田堂王氏家乘八卷附特命录一卷 清 陕师大47
蒙古 蒙古世系 1979 陕师大48
河南 洛阳 白氏 [河南洛阳]白居易家谱 1983 陕师大49
广西 田阳、忻城 岑氏 [广西田阳][广西忻城]广西土官岑氏莫氏族谱 1965 陕师大50
广东 花县 洪氏 [广东花县]洪氏宗谱 1982 陕师大51
云南 晋宁 郑氏 [云南晋宁]郑和家谱考释 1937 陕师大52
爱新觉罗 爱新觉罗宗谱 1938 陕师大53
吉林 他塔拉氏 [吉林]吉林他塔拉氏家谱九篇 1989 陕师大54
孔氏 孔子世家谱卷首,初集六十二卷,二集34卷,三集10卷,四集12卷 1990 陕师大55
广东 台山 赵氏 [广东台山]浮石赵氏族谱(增订初编 续编 补遗 附录)二十四卷,卷首一卷 1966 陕师大56
庾氏 庾氏志(赣粤湘桂卷) 1999 陕师大57
上海 嘉定 周氏 [上海嘉定]嘉定周氏宗谱不分卷 清 陕师大58
浙江 杭州 陈氏 [浙江杭州]陈氏宗谱不分卷 清 陕师大59
古氏 新编古氏宗谱 1994 陕师大60
福建 泉州 庄氏 [福建泉州]泉州桃源庄氏族谱汇编六卷,卷首一卷 1999 陕师大61
苏氏 新编苏氏大族谱 1994 陕师大62
山东 曹县 闫氏 〔山东曹县〕〔陕西三原〕闫氏族谱一卷 1981 咸阳1
山东 曹县 闫氏 〔山东曹县〕〔陕西三原〕闫氏族谱一卷 1983 咸阳2
陕西 咸阳 张氏 〔陕西咸阳〕张氏家世一卷 1981 咸阳3
陕西 礼泉 张氏 [陕西礼泉]张氏家谱四卷 1809 咸阳4
陕西 旬邑 刘氏 [陕西旬邑]刘氏旬邑族谱一卷 1963 咸阳5
陕西 旬邑 马氏 [陕西旬邑]马氏世系考一卷 1920 咸阳6
陕西 旬邑 蒙氏 [陕西旬邑]蒙氏家谱底稿一卷 1973 咸阳7
陕西 长武 马氏 〔陕西长武〕马氏家谱三卷,末一卷 1990 咸阳8
陕西 长武 鱼氏 〔陕西长武〕鱼氏宗谱二卷 1996 咸阳9
陕西 永寿 张氏 〔陕西永寿〕张氏宗谱稿三卷 1984 咸阳10
陕西 永寿 任氏 [陕西永寿][任氏影]一幅 咸阳11
陕西 三原 李氏 [陕西三原][李氏影]一幅 咸阳12
陕西 永寿 王氏 [陕西永寿][王氏影]一幅 咸阳13
陕西 旬邑 吴氏 [陕西旬邑]吴氏族谱一卷 1995 咸阳14
陕西 长武 师氏 [陕西长武][师氏家谱]一卷 1869 咸阳15
陕西 长武 师氏 〔陕西长武〕师氏家谱五卷 1997 咸阳16
陕西 长武 魏氏 〔陕西长武〕魏氏族谱一卷 1987 咸阳17
陕西 三原 李氏 〔陕西三原〕〔李氏家谱〕一卷 2000 咸阳18
山东 郓城 张氏 〔山东郓城〕张氏族谱一卷 1997 咸阳19
河南 洛阳 王氏 〔河南洛阳〕北岳王庄王氏宗谱一卷 1987 咸阳20
陕西 旬邑 李氏 〔陕西旬邑〕〔李氏影〕一幅 1996 咸阳21
陕西 旬邑 第五氏 〔陕西旬邑〕〔第五氏影〕一幅 咸阳22
陕西 旬邑 刘氏 〔陕西旬邑〕〔刘氏影〕一幅 咸阳23
陕西 长武 张氏 [陕西长武]张宅家谱一卷 1825 咸阳24
陕西 长武 刘氏 [陕西长武]刘氏族谱一卷 1957 咸阳25
陕西 三原 毛氏 [陕西三原][毛氏影]一幅 咸阳26
陕西 旬邑 何氏 [陕西旬邑][何氏影]一幅 咸阳27
陕西 旬邑 申氏 [陕西旬邑][申氏影]一幅 咸阳28
陕西 旬邑 王氏 [陕西旬邑][王氏影]一幅 咸阳29
陕西 旬邑 李氏 [陕西旬邑][李氏影]一幅 咸阳30
湖南 衡阳 武氏 [湖南衡阳]武氏七修族谱二十卷 1942 咸阳31
湖南 衡阳 武氏 [湖南衡阳]武氏六修族谱十五卷 1914 咸阳32
湖南 昭阳 陈氏 [湖南昭阳]宝庆墨溪陈氏五修族谱三卷 1993 咸阳33
河南 孟津 郑氏 [河南孟津]郑氏家谱一卷 1996 咸阳34
陕西 富平 董氏 [陕西富平]董氏族谱一卷 2000 咸阳35
陕西 永寿 尚氏 [陕西永寿]尚氏宗嗣环形世系一览图一幅 2000 咸阳36
陕西 咸阳 张氏 [陕西咸阳]朱家寨张文奎家族家谱一卷 2000 咸阳37
陕西 咸阳 张氏 [陕西咸阳]庞东村张氏族谱一卷 1999 咸阳38
陕西 乾县 黄氏 [陕西乾县]乾县城关黄氏宗谱一卷 1997 咸阳39
陕西 乾县 郑氏 [陕西乾县]郑氏家族简谱一卷 1998 咸阳40
陕西 乾县 董氏 [陕西乾县]陕西省乾县阳峪镇冯市村东窑董氏家族家谱一卷 1999 咸阳41
陕西 咸阳 刘氏 [陕西咸阳]刘古愚家谱一卷 1990 咸阳42
陕西 咸阳 任氏 [陕西咸阳]咸阳市周陵乡豆家村任氏家族家史一卷 1999 咸阳43
河南 邓县 习氏 [河南邓县][陕西三原]习氏宗族家谱一卷 1998 咸阳44
安徽 休宁 汪氏 [安徽休宁][陕西咸阳]汪氏宗谱一卷 2000 咸阳45
湖北 丹江口 孙氏 [湖北丹江口][陕西三原县]湖广省均州石鼓关孙氏家史一卷 1994 咸阳46
陕西 彬县 徐氏 [陕西彬县]徐府家谱初稿一卷 Mar-05 咸阳47
陕西 咸阳 刘氏 [陕西咸阳]玖德堂[刘氏]世谱一卷 1987 咸阳48
陕西 彬县 纪氏 [陕西彬县]纪氏宗谱一卷 1998 咸阳49
陕西 彬县 胡氏 [陕西彬县]胡氏宗祖家谱一卷 1996 咸阳50
陕西 乾县 梁氏 [陕西乾县]梁氏族谱三卷 1995 咸阳51
陕西 彬县 王氏 [陕西彬县]三槐堂王氏家谱一卷 1992 咸阳52
陕西 乾县 宁氏 [陕西乾县]宁氏家谱一卷 1994 咸阳53
河南 洛阳 郭氏 [河南洛阳]郭氏家谱一卷 1998 咸阳54
山东 东明 李氏 [山东东明][山东曹县]李氏族谱一卷 1995 咸阳55
陕西 三原 张氏 [陕西三原]张氏家谱一卷 2002 咸阳56
陕西 三原 张氏 [陕西三原]张世泰堂一卷 1981 咸阳57
浙江 黄岩 王氏 [浙江黄岩]黄岩西桥王氏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2002 咸阳58
陕西 三原 阮氏 [陕西三原]阮氏宗谱一卷 2000 咸阳59
陕西 旬邑 文氏 [陕西旬邑]西极[文氏]家世一卷 1987 咸阳60
河南 洛阳 王氏 [河南洛阳]洛阳翟泉王氏家谱一卷 1992 咸阳61
陕西 长武 高氏 [陕西长武]高氏宗谱一卷 1998 咸阳62
陕西 兴平 张氏 [陕西兴平]张氏家谱二卷 1929 咸阳63
陕西 旬邑 马氏 [陕西旬邑]马氏五门家谱一卷 2000 咸阳64
河南 温县 董氏 [河南温县]河南温县杨门董氏族谱次门一卷 1987 咸阳65
陕西 三原 胡氏 [陕西三原]胡氏宗谱一卷 咸阳66
庾氏 [庾氏志](赣粤湘桂卷)一卷 1999 咸阳67
陕西 咸阳 陈氏 [陕西咸阳]下底王村陈氏谱牒一卷 2000 咸阳68
河南 洛阳 王氏 [河南洛阳]王氏族谱河洛支脉一卷 2000 咸阳69
河南 温县 苗氏 [河南温县]苗氏家谱温邑三陵村一卷 1991 咸阳70
陕西 咸阳 刘氏 [陕西咸阳]陕西咸阳渭城区北杜乡肖杨村刘姓人家家谱一卷 2000 咸阳71
陕西 旬邑 孟氏 [陕西旬邑]陕西省旬邑县排厦乡榆林村树德堂孟氏家谱一卷 1998 咸阳72
陕西 彬县 杜氏 [陕西彬县][杜氏影]一幅 咸阳73
陕西 彬县 张氏 [陕西彬县][张氏影]一幅 咸阳74
陕西 彬县 张氏 [陕西彬县][张氏影]一幅 咸阳75
陕西 彬县 张氏 [陕西彬县][张氏影]一幅 咸阳76
陕西 彬县 张氏 [陕西彬县][张氏影]一幅 咸阳77
陕西 彬县 孙氏 [陕西彬县][孙氏影]一幅 咸阳78
陕西 彬县 张氏 [陕西彬县][张氏影]一幅 咸阳79
陕西 彬县 张氏 [陕西彬县][张氏影]一幅 咸阳80
陕西 彬县 韩氏 [陕西彬县][韩氏影]一幅 咸阳81
陕西 彬县 曹氏 [陕西彬县][曹氏影]一幅 咸阳82
陕西 彬县 刘氏 [陕西彬县][刘氏影]一幅 咸阳83
陕西 彬县 介氏 [陕西彬县][介氏影]一幅 咸阳84
陕西 彬县 刘氏 [陕西彬县][刘氏影]一幅 咸阳85
陕西 商县 王氏 [陕西商县]王氏家族谱 不分卷 咸阳86
陕西 乾县 胡氏 [陕西乾县]胡氏世系家谱 一卷 2000 咸阳87
陕西 彬县 纪氏 [陕西彬县][纪氏宗谱] 一卷 1945 咸阳88
陕西 彬县 纪氏 [陕西彬县]纪氏宗谱 一卷 1719 咸阳89
浙江 淳安 方氏 [浙江淳安]银峰方氏家谱 一卷 1990 咸阳90
陕西 咸阳 解氏 [陕西咸阳]解氏家谱 一卷 1946 咸阳91
陕西 乾县 宋氏 [陕西乾县]乾县城内柴市巷宋氏家族近代家谱清末—今 不分卷 2000 咸阳92
陕西 泾阳 吕氏 [陕西泾阳]船头村吕氏族谱 六卷,首三卷 1948 咸阳93
陕西 大荔 杨氏 [陕西大荔]西野杨氏壬申谱 一卷 1890 咸阳94
山东 即墨 张氏 [山东即墨]浮山所百户寨张氏族谱 二卷 1908 咸阳95
山东 诸城 公冶 [山东诸城]戊辰续修公冶族谱 五卷 1928 咸阳96
甘肃 天水 张氏 [甘肃天水]秦州西厢里张五甲张氏族谱 三卷,末二卷 1908 咸阳97
湖南 宁乡 黄氏 [湖南宁乡]宁乡黄氏四修族谱 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1889 咸阳98
陕西 武功 田氏 〔陕西武功〕田氏族谱一卷 1928 咸阳99
陕西 礼泉 卢氏 [陕西礼泉]卢氏族谱 七卷 2000 咸阳100
江苏 延陵 吴氏 [江苏延陵]延陵[吴氏]家谱 三卷 1843 咸阳101
陕西 户县 杨氏 [陕西户县]杨氏族谱 一卷 2000 咸阳102
江苏 延陵 吴氏 [江苏延陵][陕西彬县]延陵[吴氏]家谱续集 一卷 2000 咸阳103
山西 垣曲 安氏 [山西垣曲]马村安氏族谱 一卷 1992 咸阳104
山东 章丘 焦氏 [山东章丘]焦氏家谱 一卷 1893 咸阳105
山东 成武 李氏 [山东成武]李氏六修族谱 五卷 2000 咸阳106
河南 孟县 乔氏 [河南孟县]孟县缑村乔氏族谱 二卷 1988 咸阳107
陕西 三原 王氏 [陕西三原]王氏家谱 不分卷 1942 咸阳108
陕西 咸阳 李氏 [陕西咸阳][李氏影]一幅 咸阳109
陕西 咸阳 路氏 [陕西咸阳][路氏影]一幅 咸阳110
陕西 三原 吴氏 [陕西三原][吴氏影]一幅 咸阳111
陕西 兴平 郭氏 [陕西兴平][郭氏影]一幅 咸阳112
陕西 咸阳 张氏 [陕西咸阳][张氏影]一幅 咸阳113
陕西 咸阳 魏氏 [陕西咸阳]魏氏族谱一幅 咸阳114
陕西 咸阳 郭氏 [陕西咸阳][郭氏影]一幅 咸阳115
陕西 彬县 石氏 [陕西彬县][石氏影]一幅 咸阳116
陕西 长安 柏氏 [陕西长安]长安柏氏族谱一卷 1895 咸阳117
陕西 长安 柏氏 [陕西长安]长安柏氏家谱一卷 1892 咸阳118
陕西 泾阳 周氏 [陕西泾阳]银台周氏家乘不分卷 1899 咸阳119
陕西 旬邑 万氏 [陕西旬邑]二门万氏家谱一卷 1794 咸阳120
陕西 旬邑 杜氏 [陕西旬邑]杜氏世系一卷 2002 咸阳121
陕西 彬县 强氏 [陕西彬县]强氏宗族谱一卷 1870 咸阳122
陕西 旬邑 万氏 [陕西旬邑]万氏家谱一卷 清 咸阳123
陕西 旬邑 万氏 [陕西旬邑]陕西省旬邑县西牛家万氏家谱(长门)一卷 清 咸阳124
山西 洪洞 马氏 [山西洪洞]马氏长分族谱一卷 2002 咸阳125
陕西 旬邑 王氏 [陕西旬邑][王氏家谱]一卷 1927 咸阳126
陕西 旬邑 第五氏 [陕西旬邑][第五氏世系]三卷 1949 咸阳127
陕西 三原 马氏 [陕西三原]马士俊族谱二卷 1891 咸阳128
湖北 阳新 袁氏 [湖北阳新]袁氏宗谱 1865 咸阳129
湖北 阳新 袁氏 [湖北阳新]袁氏宗谱 1801 咸阳130
袁氏 袁氏宗谱 1888 咸阳131
袁氏 袁氏宗谱一卷 1996 咸阳132
陕西 三原 扶风 温氏 [陕西三原][陕西扶风]关中温氏族谱一卷 1939 咸阳133
陕西 扶风 温氏 [陕西扶风]再续温氏族谱扶风支谱及附录一卷 1946 咸阳134
山东 桓台 耿氏 [山东桓台]耿氏世谱二十二卷,首四卷,末一卷 1920 咸阳135
陕西 旬邑 申氏 [陕西旬邑]申氏族谱一卷 1942 咸阳136
湖北 旬邑 何氏 [陕西旬邑]何氏世系图二卷 1825 咸阳137
山西 临猗 王氏 [山西临猗]王氏族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1916 咸阳138
陕西 旬邑 文氏 [陕西旬邑][文氏]家
1,第一个渊源
据《澎湖县志》记载,才宽的施氏后裔中,在清朝初期出了个收复台湾的施琅。施琅后去北京为官,留在台湾澎湖的一支施氏族人怕郑氏族人报复,又改回姓氏为才氏,世代相传至今。
2,第二个渊源
源于柴氏,出自五代后周世宗柴荣的后裔,属于以避难改姓为氏。据家谱文献《才氏家谱》记载,才氏与岳氏有不共戴天之仇。该支才氏的族源是五代时期的后周皇帝世宗柴荣,谥睿武孝文皇帝。其后代世袭的梁王柴桂,当年被岳飞枪挑而亡,即是《才氏家谱》中记载的始祖。
3,第三个渊源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额尔德木图氏多冠汉姓为才氏、鄂氏、乔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4,第四个渊源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保安族、僳僳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才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才氏,世代相传至今。
5,第五个渊源
才姓始于公元十四世纪明朝时期,方希贤更名为“才隐士”时起。方希贤系方孝孺(又名方子才)之孤子,避难时以父名最后字“才”为姓,以“隐士”为名。即才氏始祖。
6,第六个渊源
源于高阳氏,出自远古帝王颛顼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据史籍《万姓统谱》记载:“才氏为黄帝之孙高阳氏颛顼之后”。重黎是颛顼之子,为司掌天地之官,唐尧曾抚育重黎之后。
周宣王姬静时期,有重黎之后程伯休父,官至司马,执掌国家军队,佐政辅国,权势重大,程伯休父克平许方,立下大功,周王室允许他以官职为姓,其后遂成司马氏。
司马氏由于犯了错误(今已不可考是何错),被皇帝下令满门抄斩。为了保住家族的血脉,忠心的管家就偷偷的把主人的七个儿子用箩筐挑着逃至河南濮阳安家落户,为躲避朝廷的追杀改姓为才氏,所以才氏共分为七门。而那个管家就被认定为这一族的祖先了。
-才姓
春秋代序,中华崛起,任氏家族更是兴旺发达。山水有源,落叶归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上有祖宗,下有后人,血肉联情,承前启后,任氏家族的每一位成员在自己的大家庭中都拥有自己的位置 。
清代康熙年间,先祖任科夫妇携家自山东登州莱阳大槐树底下辗转迁居承德湾子村,后代又分支居住于槽碾沟村,后沟村,柴河窄道沟村。历时三百余载,族传十四代,先祖为后世设定家族承传字辈,以中间字为序,分别为自、绍、焕、国、先、作、受、万、久、长十代,迁居承德后又排出延、兆、文、书、显、克、井、治、家、昌十辈。并修族谱,立家规,以传后人。
族谱图表上书有一副对联:以清白贻子孙何必矜夸阀阅,唯诗书绵世泽尚祈勿坠萁裘。在这里,先祖勉励子孙要以清白忠厚为本,不能颓废堕落,以诗书孝悌为先,不可骄奢*逸。
适逢盛世,为缅怀先辈,传承优良家风,培养家族美德,发扬家国情怀,先有任长珍细化分支,重整家谱
QQ:576479403
阊门是古苏州城门之一,同时也是 苏北人心中的移民圣地 。苏北地区,简单说是江苏以北,依据部分学者的定义, 一般是指江苏省长江以北、陇海铁路以南的大部分平原地区,其范围大致为明、清时的淮安府和扬州府 。在苏北地区的家谱中,大多记载其祖先由苏州迁移而来,提及具体的地点,又多指苏州阊门, 如施耐庵、郑板桥等家族家谱记载都是来自于苏州阊门 。其后,一些地方志也采用此说。
迁移的原因,大概有两种:
其一,朱元璋强制移民说。 如民国《续修盐城县志》载:“元末张士诚据有吴门,明主百计不能下,及士诚败至身虏,明主积怨,遂驱逐苏民实淮扬二郡。”这种说法当是最可靠的说法,虽然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曾将苏州富民迁往濠州,也即后来的凤阳,但在兴建中都以后,又陆续迁移一批,其中也包括苏州。
其二,各种传说。 如吴必虎《《 历史 时期苏北平原地理系统研究》一书记载苏北移民故事:“听老辈说,苏州人北迁的原因是江南有麻蜂螯人,被螯即死,人们只好向北逃,直到过了长江才没得事。”这种说法可信度当然不高,类似的还有自然灾害影响等等。
不过苏州阊门之说,至少是清中后期以后的事情,尤其是在近代,才广为流传开来 ,并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当然, 所谓苏州阊门,大概也仅是移民的聚集地之一,且因阊门所在靠近码头,水陆交通便利,所以逐渐成为苏北人的祖籍地。
根本原因,就是洪武赶散!当初,张士诚入主苏州,轻徭薄赋,尊绅重文。所以,城内百姓对他还是比较拥护的。朱元璋破城后,认为苏州人协助张士诚抵抗,罪大恶极!由此做了两个决定,一是课重税,二是将壮劳力迁至苏北苦寒之地。由此也照成苏州有一个不同于他处的习俗:冬至大过年!因为,迁往苏北的人口,每年农忙完毕,沿路乞讨回苏会亲。大约都是在冬至前赶回苏州。故此,那一日,姑苏城内,哭声震天!
明洪武年间,天灾大水,苏北平原一片汪洋,人畜俱绝矣。朱元璋命富庶苏州将阊门一带百姓强制迁赶至苏北平原,插草为田(用草杆在地里播上,做好草杆标识,这块儿地就是你家的了),安置百姓。所以苏北平原大部分人的先祖来自苏州阊门。
周氏一汝南堂
娼门,这个地方好啊,许多人都愿意去
盐城建湖东桥村大多都姓乔,家族族谱上记载盐城乔氏来自因为洪武赶散从苏州阊门一代迁至苏北建湖,到现在已经繁衍生息20多代,乔氏在建湖又分庆丰镇东桥村,和恒济镇的南桥村,建湖乔氏最有名的也就是出生在东桥村的外交部长乔冠华。
家谱中写着从阊门迁出的这些人祖上,大多与明初的“洪武赶散”事件有关。
苏北大量的现存家谱中记载着其先祖是明初,而且无一例外地称苏州阊门人,没有具体的街巷。其实“苏州阊门”只是个地域概念,自从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在此相土尝水建筑阖闾大城以来,阊门是苏州城的主要城门。
隋炀帝开挖江南运河(大运河江南段)以后,阊门是京杭大运河的南北要道。之后成了康熙、乾隆皇帝南巡的必经之地,《红楼梦》里称之为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就其原因而言,乃是其水陆要冲的交通地位决定的。
明清时期,这一带更是南北货运的集散地,阊门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南码头”、“北码头”、“万人码头”等 历史 地名,这些看似很不起眼的地名,却承载着这个地区的 历史 ,传递给后人的信息是它昔日的辉煌。
洪武初年,阊门的交通地位已经确立。朱元璋打下苏州后,生怕苏州百姓不服他统治,即所谓“大族相聚为逆”,于是,便想到了用大规模迁徙移民之法。
一方面可以削弱苏州百姓结派抱团,与朝廷为敌的力量;另一方面,可以补充苏北地区因战乱而丧失的劳动力。苏州百姓历来恋家,当然不愿远离家乡去苏北,于是强硬的“赶散”就不可避免。所有被送往苏北各地的人,都是从阊门码头启程的,背井离乡时最后看到、也是印象最深的当然是巍峨的阊门城楼,在越行越远的当口,这是苏州留给这些被“赶散”人的最后记忆,也是永恒的记忆。
在到达新的栖息地生活后,会口耳相传地告诉他的子孙们,不要忘祖———苏州阊门是你们的祖先呆过的地方。
于是,后人在编修家谱、族谱时,就把他们的始祖定为苏州阊门人。
今天的盐城人几乎都会告诉你祖籍是“苏州阊门”的,是“洪武赶散”让他们的祖先从苏南来到苏北的,这种文化现象与山东人所说祖籍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是相同的。
那什么是“洪武赶散”呢?
“洪武赶散”是明朝初年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一般称作“洪武迁徙”。至正二十三年(1363)张士诚在苏州建立根据地,自称吴王,与朱元璋抗衡。1367年张士诚兵败被俘,缢死金陵。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明朝。
洪武帝为巩固政权,下令将苏州城内原来支持和拥戴过张士诚的士绅商贾没收家产,责令全家迁徙到外地垦荒屯田。 这就是 历史 上所说的“洪武迁徙”,亦称“洪武赶散”。
“洪武赶散”始于明朝初年,据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冯仁宏撰《新安镇源流》(见《新安镇志》)记载称:“大明洪武登极之初,虑大族相聚为逆,使各道武员,率游骑击散,谓‘洪武赶散’,子孙相沿,传世为例。传至嘉靖,适奉旨击散,而苏之阊门周姓、常之无锡惠姓,以及刘、管、段、金皆被赶散,来至朐南(原海州以南地区),芦苇荒滩,遂各插草为标,占为民地,以作避兵之计。后人烟渐繁,乃诣州请为州民,州牧载入版图,是为里人。”因为当时这些被“赶散”者,无一出自自愿,而是强制性的,加上是武装押送,事情集中发生在洪武年间,故称为“ 洪武赶散 ”。
苏北许多县的人口始祖多从苏州迁徙而来,不少旧宗谱均有记载,也有称“红蝇赶散”、“红蜂赶散”或“红巾赶散”、“红军赶散”。
兜转六城门,是苏州的一句老话。
六城门中,最热闹繁华的要数阊门,曹雪芹在《红楼梦》书中称它为“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明朝中叶,苏州出了个有名的才子唐寅(伯虎),他的家,就住在离阊门不远的桃花坞廖家巷一带,读一读他写的一首诗,可以领略当年阊门的繁华:
《阊门即事》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
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
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阊门:数百年前的繁华/
阊门是苏州建造得最为宽阔高大的一座城门,它的位置处在城西稍偏北。古人把天地分为八个方位,分别和天上的八路天风相通,这路天风,是最重要的,叫做阊阖风。
由于通天气,可以得到天神的保佑,所以就起名叫阊门。而且,吴国的战略目的是与楚国争雄,故而又叫破楚门。在城门上建有高楼阁道,巍峨雄丽,高悬“气通阊阖”四字大匾。
早在唐朝,苏州的物产和经济就在全国首屈一指,因为靠近运河,阊门就自然而然发展为苏州最繁华的地段,远远超过了城里。
阊门最兴盛的时代,当属明清时期。
那时,从运河边的铁岭关向西一直到吊桥,是全国最大的商业贸易集散地之一,人口总数达到近百万。各色店铺、茶楼、酒肆、饭馆、货摊,比比皆是,应有尽有。
可惜,阊门昔日的繁华断送在一场罪恶的大火中。太平军东进时,溃败的清军将领马德昭在逃窜时纵兵点火,从浒墅关直到阊门,绵延20多里,四野焦土,一片废墟。
由此,阊门元气大伤,苏州的商业中心开始向城内发展,先是西中市,逐渐往东,民国以后,才有了观前街的崛起。
直到抗日战争前夕,苏州主要的金融机构和商号还在西中市一带,至今仍能找到当时颇为 时尚 的西式店面建筑外墙,一座座矗立着,给这段让人渐远渐去的 历史 留下了抚古思今的新话题。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西中市:
西中市:隐约可见的民国风情
走进阊门,面前是一条街。这条街叫西中市,长约453米,宽约14米,今天看来,有点破旧,有点杂乱,但也透出一种原生态的市井风情来。
在 历史 上,这里是进城的主干道、主河道。大约在清末民国初,许多商号就集中在这条街上。这些商号纷纷造房子,于是就占河道,店挨着店,给西中市带来了新的生机。
清代这条街是绸庄林立,一旁的德馨里,从咸丰时期开始,就是官方金库出入的代理机构。1860年太平天国进入苏州前,清政府命令,烧毁城外的商业区。极盛一时的阊门大街,随之变成一片焦土。
而后,清政府在原来的大街上,修了一条三米来宽的小路,就是现在的“西中市”。
苏州素有“金阊门银胥门”的说法,民国时期,苏州城的24家钱庄,有20家就集中在西中市。区域内有“雷允上老店”、“老中国银行大楼”等31座民国建筑。银楼、药材店,也都大量集中在这里。
五十年代以后,这里的繁华慢慢淡去。
西中市老街,属于阊门 历史 街坊,阊门一直是苏州最繁盛之地。
阊门 历史 上称得上颠峰时期的,至少曾有过两次。一次是明中叶到清中叶,一次是清末民初到30年代前期。第二次的颠峰,便是以西中市,在民国时期的辉煌为主。
西中市的第一条巷,叫专诸巷。一般人都认为,这里因为住过春秋时刺客专诸,后来此地形成了巷,人们就叫了此名。
专诸巷
西中市的东头,南面一条巷叫吴趋坊,至少在晋代已是代表性的街道。据说唐寅的父亲,在这吴趋坊口开了家酒楼,这里当年也是黄金地段。
吴趋坊
吴趋坊口往东,再走不过七八步路,是一座不起眼的桥,这里是苏州城内,三横三竖河道网络中,第一横河和第一竖河的交汇处,这条第一直河上,架着的一座水泥桥,外貌极其普通,却是大名鼎鼎。
东汉时,因为有个大户人家,皋伯通住在附近,此桥就叫成了皋桥,直到今天。
皋桥
一条有特色的街,以其原有的素丽,穿过 历史 尘埃,展示在世人面前。许多人将西中市列为观赏苏州旧城风貌的一个免费景点。
/苏北移民:“阊门寻根”的 历史 由来/
在苏北的泰州兴化一带,不少人称睡觉为“上虎丘”,如果这一觉还做了梦,则管做梦叫“上苏州”。
这样的说法很奇特,但并非空穴来风,细数这些人的家谱,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的先祖,和许多今天生活在苏北的人的先祖一样,是在明朝洪武年间由苏州迁徙至苏北的。
史料记载,600多年前的一次大移民,也就是“洪武赶散”,使得数十万江南百姓自苏州阊门迁移至苏北。背井离
洛阳地区家谱提要的图书目录
本文2023-11-28 13:39:4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72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