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朝之前的5000年,发生了什么事?
夏的第一位帝为姒夏禹,往上依次为虞舜-唐尧→瞽叟-桥牛-句望-敬康-穷蝉
-颛顼-干荒-昌意-轩辕黄帝姬芒族群-炎帝族群-伏羲氏族群-燧人氏母系族群
-有巢氏母系族群-人皇氏-地皇氏-天皇氏-盘古氏母系族群-远古母系族群,这是大的分类。仅黄帝族群就有:
→黄帝轩辕氏的先祖为少典氏和有蟜氏。
→雷泽氏,枪术母,以龟鼋为图腾,故而称天鼋氏讹传为轩辕氏辕氏
→少典轩辕氏一世,枪术,女,在位B5089~5049,生卒B5114~5049
→少典轩辕氏二世,茴芒,女,都岚皋,在位B5049~5016,生卒B5068~5016
→少典轩辕氏三世,赤哲,女,都长安西安市西南,在位B5016~4969,生卒B5038~4969
→少典轩辕氏四世,大迥,又称少典,男,婚赘方雷氏,被推选为大酋长,都千阳宝鸡市北,在位B4969~4936,生卒B4993~4936
附宝, 方雷氏(有蟜氏),大迥死后传位给方雷氏(有蟜氏)之女附宝所生的儿子黄夷,始称姬姓黄夷氏
→姬黄夷,黄夷氏一世总5世,男,B4965生天水,因发明独轮车,人们称为轩辕氏,都轩辕谷天水市东,在位B4936~4900
→姬大号,黄夷氏二世总6世,男,B4925生宁夏崆峒山,都镇原庆阳市西,在位B4900~4861
→姬节过,黄夷氏三世总7世,男,B4884生甘肃庆阳,都姬塬榆林市定边县南,在位BB4861~4813
→姬号泽,黄夷氏四世总8世,男,B4840生陕西雷原铜川市金锁关东北,都雷牙白水县东北,在位B4813~4774
→姬葛应,黄夷氏五世总9世,男,B4793生陕西韩城渭南市东北,都黄龙洛川县东南,在位B4774~4741
→姬回样,黄夷氏六世总10世,男,B4768生陕西清涧绥德县南,都方山吕梁市临县东南,在位B4741~4706
→姬昌奎,黄夷氏七世总11世,男,B4725生丰润静乐县西南,都轩岗宁武县东南,在位B4706~4663
→姬象爻,黄夷氏八世总12世,男,B4681生神池忻州市宁武县西北,都天镇阳高县西北,在位B4663~4609
→姬连邦,黄夷氏九世总13世,男,B4628生万全张家口市西南,都南天门张北县东南,在位B4609~4558
→轩辕酋长姬邦卉,男,父辈姬连邦,B4579生龙门赤城县东,都云州赤城县北,在位B4558~4514,葬封丘封丘县东
→首任黄帝姬芒,父亲邦卉,B4543生兴和乌兰察布市黄旗海东南,都涿鹿张家口市涿鹿县,在位B4514~4476,葬涿鹿山
→二任黄帝姬蔡,姬芒子,B4506生釜山涿鹿县保岱镇窑子头村,都涿鹿,在位B4476~4437,葬涿鹿山涿鹿县境内
→三任黄帝姬豕,姬蔡子,B4467生固安易县易州镇,都下洛即涿鹿矾山镇三堡村北,在位B4437~4416,葬涿鹿山
→四任黄帝姬本,姬豕子,B4442生蠡吾蠡县潴龙河西北,都下洛,在位B4416~4383,葬涿鹿山
→五任黄帝姬常,姬豕子,姬本弟,B4430生洺水流域武安武安市,保定市蠡县潴龙河西北,都下洛,在位B4383~4366,葬涿鹿山
→六任黄帝姬号,父姬本,母姜氏,叔姬常,B4396生常隆翼城县东,都霍山霍州南,在位B4366~4330,葬霍山
→七任黄帝姬咁,姬号子,母荆山氏,B4354生王屋济源西北,都霍山迁阳平灵宝西,在位B4330~4303,葬荆山灵宝阳平镇东北
→八任黄帝姬转茸,母有熊氏,始称有熊氏,B4328生阳平灵宝市西,都阳平,在位B4303~4278,在铸鼎原灵宝市东南失踪
→九任黄帝姬贯俞,父转茸,母姜氏,B4305生渑池,封宜阳宜阳县,都阳平迁宜阳,在位B4278~4258,葬桥山黄陵县桥山镇
→十任黄帝姜恚文,祝融华盖童子后裔,贯俞15年B4263入赘黄帝族,B4283生地登封,都刘寨新密市东南,在位B4258~4219
→十一任黄帝姜成契,又大鸿氏\帝鸿氏,共工后裔,先祖鬼臾蓲,B4246生大鸿城武陟县境内,都洎城新郑,在位B4219~4184,葬龙岗新郑南
→十二任黄帝酉仡谅,参卢氏,祁江阳父,入赘,妻轩辕氏女姬氏,封于白龟山平顶山西南,姬氏在娘家生江阳,在位B4184~4140
→十三任黄帝祁江阳,B4164生温泉焦作温县,都龟城称祁家,宝丰县闹店镇东南迁祁邑夏县东南祁家河,在位B4140~4106,葬中条山
→十四任黄帝依昌块,先祖封在解池运城盆地,赐姓依,B4135生临猗,都祁邑迁双池交口县东,在位B4106~4075
→昌块外甥,B4101生祁城祁县东南,都双池迁轩岗忻州原平市西北,在位B4075~4053,葬涿鹿桥山
要论发生的事?这里就不是论述地方了。
清朝刘墉刘罗锅有家谱的,永字和子字辈是刘墉的第3代,其他别的地方也有他的后代。刘墉(1720年—1805年1月24日),字崇如,号石庵,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嘉庆九年(1804年)十二月病逝,时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号文清。
扩展资料:
刘墉的故居在驴市胡同(今礼士胡同)西头129号,现已部分成为私人住房,单从外观上看还保留着当年的豪华气派。其街南墙上曾有一横石,上刻“刘石庵先生故居”。石庵是刘墉的号,但这块横石现已不存在。
据清朝末年震钧所著《天咫偶闻》记述:“刘文清公故地在驴市胡同西头,南北皆是。”即刘家府邸位于礼士胡同西边最头处,占地面积比较大,南北院落均是。而根据清朝礼亲王昭梿所著《啸亭杂录》记述,清朝原规定内城为八旗辖区,汉官住在外城。
但皇帝会特批一些受宠信的官员在内城居住,并赏赐宅院,称为“赐第”。刘统勋、刘墉父子的住宅就是典型“赐第”。
参考资料:-刘墉
传说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有一个不知道为何物的东西,没有七窍,它叫做帝江(也有人叫他混沌),他的样子如同一个没有洞的口袋一样,它有两个好友一个叫倏一个叫忽。有一天,倏和忽商量为帝江凿开七窍,帝江同意了。倏和忽用了七天为帝江凿开了七窍,但是帝江却因为凿七窍死了。
帝江死后,它的肚子里出现了一个人,名字叫盘古。帝江的精气变成了以后的黄帝。
盘古在这个“大口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发现周围一团黑暗,当他睁开朦胧的睡眼时,眼前除了黑暗还是黑暗。他想伸展一下筋骨,但“鸡蛋”紧紧包裹着身子,他感到浑身燥热不堪,呼吸非常困难。天哪!这该死的地方!
盘古不能想象可以在这种环境中忍辱地生存下去。他火冒三丈,勃然大怒,于是他拔下自己一颗牙齿,把它变成威力巨大的神斧,抡起来用力向周围劈砍。
“哗啦啦啦……”一阵巨响过后,“鸡蛋”中一股清新的气体散发开来,飘飘扬扬升到高处,变成天空;另外一些浑浊的东西缓缓下沉,变成大地。从此,混沌不分的宇宙一变而为天和地,不再是漆黑一片。人置身其中,只觉得神清气爽。
天空高远,大地辽阔。但盘古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担心天地会重新合在一起,于是叉开双脚,稳稳地踩在地上,高高昂起头颅,顶住天空,然后施展法术,身体在一天之内变化九次。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大地也向下增厚一尺。
经过一万八千多年的努力,盘古变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无比。天越来越高,地越来越厚,盘古的身体长得有90000里那么长了。
盘古仍不罢休,继续施展法术,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天终于不能再高了,地也不能再厚了。
这时,盘古已耗尽全身力气,他缓缓睁开双眼,满怀深情地望了望自己亲手开辟的天地。
啊!太伟大了,自己竟然创造出这样一个崭新的世界!从此,天地间的万物再也不会生活在黑暗中了。
盘古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慢慢地躺在地上,闭上沉重的眼皮,与世长辞了。
伟大的英雄死了,但他的遗体并没有消失:
盘古临死前,他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春风和天空的云雾;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霆;盘古的左眼变成太阳,照耀大地;右眼变成浩洁的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千万缕头发变成颗颗星星,点缀美丽的夜空;鲜血变成江河湖海,奔腾不息;肌肉变成千里沃野,供万物生存;骨骼变成树木花草,供人们欣赏;筋脉变成了道路;牙齿变成石头和金属,供人们使用;精髓变成明亮的珍珠,供人们收藏;汗水变成雨露,滋润禾苗;呼出的空气变成轻风和白云,汇成美丽的人间风光;盘古倒下时,他的头化作了东岳泰山(在山东),他的脚化作了西岳华山(在陕西),他的左臂化作南岳衡山(在湖南),他的右臂化作北岳恒山(在山西),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岳嵩山(在河南)。传说盘古的精灵魂魄也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盘古生前完成开天辟地的伟大业绩,死后永远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宝藏,成为中华民族崇拜的英雄。
目前,另有网络小说,名为《盘古开天》,作者为战龙。
[编辑本段]盘古开天的历史记载汇集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艺文类聚》卷----引《五运历年纪》
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
《绎史》卷----引《五运历年纪》
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
《广博物志》卷九行《五运历年纪》
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南海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而生物始于盘古。
《述异记》卷上
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此气化为开辟世界之人,即为盘古;化为主持天界之祖;即为元始。
选自《历神仙通鉴》卷一
盘古将身一伸,天即渐高,地便坠下。而天地更有相连者,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二气升降,清者上为天,浊者下为地,自是混沌开矣。
明人周游《开辟衍绎》
天地合闭……就象个大西瓜,合得团团圆圆的,包罗万物在内,计一万零八百年,凡一切诸物,皆溶化其中矣。止有金木水火土五者混于其内,硬者如瓜子,软者如瓜瓤,内有青黄赤白黑五色,亦溶化其中。合闭已久,若不得开,却得一个盘古氏,左手执凿,右手执斧,犹如剖瓜相似,辟为两半。上半渐高为天,含青黄赤白黑,为五色祥云;下半渐低为地.亦含青黄赤白黑,为五色石泥。硬者带去上天,人观之为星,地下为石,星石总是一物,若不信,今有星落地下,若人掘而观之,皆同地下之石。然天下亦有泉水,泉水无积处,流来人间,而注大海。
周游《开辟衍绎》附录《乩仙天地判说》
天人诞降大圣。曰浑敦氏,即盘古氏,初天皇氏也。龙首人身,神灵,一日九变,一万八千岁为一甲子,荆湖南以十月十六日为生辰。有初地皇氏,初人皇氏。
《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八十三引《补衍开辟》)
代(世)所谓盘古氏者,神灵,一日九变,盖元混之初,陶融造化之主也。《六韬·大明》云:“召公对文王曰:‘天道净清,地德生成,人事安宁。戒之勿忘,忘者不祥。盘古之宗不可动也,动者必凶。’”今赣之会昌有盘古山,本盘固名。其湘乡有盘古保,而雩都有盘古祠,盘固之谓也。按《地理坤鉴》云:“龙首人身。”而今成都、淮安、京兆皆有庙祀。事具徐整《三五历纪》及《丹壶记》。至唐袁天纲推言之《真源赋》,谓元始应世,万八千年为一甲子。荆湖南北今以十月十六日为盘古氏生日,以候月之阴暗,云其显化之所宜,有以也。《元丰九域志》:“广陵有盘古冢、庙”,殆亦神假者。《录异记》成都之庙有盘古三郎之目,庸俗之妄。
《路史·前纪一》罗苹注
昔二气未分,螟涬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末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复经四劫,天形如巨盖,上无所系,下无所依,天地之外,辽瞩无端,玄玄太空,无响无声,元气浩浩,如水之形,下无山岳,上无列星,积气坚刚大柔服维天地浮其中,展转无方。若无此气,天地不生。天者,如龙旋回云中,复经四劫,二仪始分,相去三万六千里,崖石出血成水,水生元虫,元虫生滨牵,生刚须,刚须生龙。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山中宫殿并金玉饰之,常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涧积血之中,出而能言,人形具足,天姿绝妙,当游厚地之问,仰吸天气,号曰太元圣母,元始君下游见之,乃与通气结精,招还上宫。当此之时,二气絪缊,覆载气息,阴阳调和,无热无寒,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并不复呼吸,宣气合会相成自然饱满。大道之兴,莫过于此,结积坚固,是以不朽。金玉珠者,天地之精也。服之能与天地相毕。
[编辑本段]盘古开天辟地歌
有关盘古的神话,最早在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民间广泛流传。苗,瑶向来崇奉盘古,把盘古看作自己的祖先。壮、侗、仫佬等民族也盛传盘古,把盘古看作开天辟地的人类始祖。“今南海有盘古氏亘三百余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氏之魂也。桂林有盘古氏庙,今人祝祀”①。远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在有壮族先民居住的海南一带,就有追葬盘古氏之魂的“墓地”;特别是当时作为壮族聚居之地的桂林(。治所在今柳州市东南),竞立有盘古氏的庙宇,人们为之“祝祀”。可见盘古在古代壮族人民的心目中也是很受崇奉的形象。
有一篇神话的大意是:最初天地浑沌象一个大鸡蛋,盘古就生存在中间,后来大鸡蛋爆裂了,于是天地形成了。日月、江河、风云、草木等等是盘古死后身躯分化而成的:“气作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目、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狱,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虻②。”
这种说法,古籍文献也有记载。如“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③。桂西一带,今天还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盘古开天辟地歌》:
盘古开天地,
造山坡河流,
划洲来住人,
造海来蓄水。
盘古开天地,
分山地平原,
开辟三岔路,
四处有路通。
盘古开天地,
造日月星辰,
因为有盘古,
人才得光明④。
(引用黄现璠著《壮族通史》)
注:①梁任昉:《述异记》。②徐整:《五运历年记》、《绛史》卷一。③梁任昉:《述异记》。》。④七朝荣唱,廖元田、农达奴记录:壮族文学史调查组搜集。
[编辑本段]盘古开的大陆-----盘古大陆
盘古大陆(Pangaea或Pangea),又称「超大陆」、「泛大陆」,原文为希腊文∏αγγαία,有「全陆地」(all earth)的意思。盘古大陆是指在古生代至中生代期间形成的那一大片陆地。而这个名字是由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所提出的。
现今地球有七块大陆,更早的六亿五千万年前,相当于地质时代的埃迪卡拉纪(震旦纪)时,曾形成一次超大陆,这个大陆在一亿年后开始分裂,在泥盆纪时,由于大陆间彼此的碰撞,约在二亿四千五百万年前地球上的陆地又相连在一起,此时相当于地质时代的三叠纪,科学家将之称为盘古大陆。盘古大陆经过三个阶段的分裂,形成现今大陆的分布情形。
第一阶段:距今一亿八千万年前,侏罗纪中叶。
第二阶段:由于今北美东岸,非洲西北岸和大西洋中央的火成活动,将北美推向西北方。
第三阶段:南美和北美的分离,形成墨西哥湾,南极和马达加斯加边界的火山活动,使西印度洋逐渐生成。
由于板块运动不断地进行,地质学家预测大陆将会再度形成一个超大陆,这个超大陆被称为终极盘古(Pangea Ultima),预测在二亿五千万年后形成。
盘古开天辟地
(山海经图)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后乃有三皇。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徐整《三五历纪》《五运历年纪》
译文 远古的时候,没有天也没有地,到处是混混沌沌的漆黑一团,可就在这黑暗之中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却孕育出了一个力大无穷的神,他的名字叫盘古。
盘古醒来睁开眼一看,什么也看不见,于是拿起一把神斧怒喊着向四周猛劈过去。 那轻而清的东西都向上飘去,形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向下沉去,形成了地。盘古站在天地中间,不让天地重合在一起。天每日都在增高,地每日都在增厚,盘古也随着增高。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变得极高,地变得极厚,可是盘古也累倒了,再也没有起来。
盘古的头化做了高山,四肢化成了擎天之柱,眼睛变成太阳和月亮,血液变成了江河,毛发肌肤都变成了花草,呼吸变成了风,喊声变成了雷,泪水变成了甘霖雨露滋润着大地。
盘古创造了天地,又把一切都献给了天地,让世界变得丰富多彩,盘古成为了最伟大的神。
共工炎帝裔。据《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宋罗泌《路史、后纪二》注引《归藏·启筮》:“共工人面蛇身朱发。”相传共工为水神。《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管子·揆度》:“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夫下。”《淮南子·本经训》:“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共工神话最著者,为共工与颛顼之战。《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颛顼,黄帝之裔(《山海经·海内经》)。故此战实为黄炎战争之继续。此战又或传为共工与高辛(《淮南子·原道》);与神农(《雕玉集·壮力》);与祝融(《史记,补三皇本纪》);与女娲(《路史·太吴纪》)之争。其他如禹逐共工,禹杀共工之臣相柳等传说,由禹为黄帝系统人物,当亦系黄炎战争之余绪。今河南杞县流传的“女娲补天”则谓:共工、祝融,女娲、棺人为兄妹。共工与祝融因吃天鹅蛋之争,共工撞不周山,天塌洪水泛滥,女娲乃有补天之举,似更原始。参见“杞人忧天”。
祝融与共工战 《史记·补三皇本记》:“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此战或又传说为颛顼,神农,女娲,高辛与共工之争。参见“共工”、“杞人忧天”。
祝融与共工战 《史记·补三皇本记》:“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此战或又传说为颛顼,神农,女娲,高辛与共工之争。
《国语·鲁语上》载:共工氏之伯九有。伯九有也就是霸九州。实际上是说共工氏一度是九州的伯(霸)主,即中原部落联盟的一个首领。这反映了九个氏族住在九个地方,共工氏在其中居于首要地位。徐旭生说共工氏居住地在今河南省辉县。郭沫若说:共工氏长期活动的地方是今河南西部的伊水和洛水流域。这个地方古代称为九州,可能来源于共工氏的九个氏。后来,这里往西的山区中还有九州之戎,大概是共工氏的余部延续下来的。
共工神话最著者,为共工与颛顼之战。《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颛顼,黄帝之裔(《山海经·海内经》)。此战又或传为共工与高辛(《淮南子·原道》);与神农(《雕玉集·壮力》);与祝融(《史记·补三皇本纪》);与女娲(《路史·太吴纪》)之争。其他如禹逐共工,禹杀共工之臣相柳等传说。
关于祝融与共工之战的记载,《史记·补三皇本记》:“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此战或又传说为颛顼,神农,女娲,高辛与共工之争。
共工是古代传说中神农氏的后代、属于炎帝一族,身为水神,共工有人的面孔、手足和蛇的身体。在黄帝的继承人颛顼治世的时代反叛,被颛顼击败,共工怒而头撞不周山(传说中支撑世界的支柱),造成世界向东南倾斜。之后共工仍不断地作乱(代表洪水的爆发),最后被禹杀死(指治水成功)。
元始天尊说中元七炁地官赦罪宝忏 ,首赞
瞻仰云台无上天,巍巍色相自庄严,三清化炁成三圣,三皇初历定三元,分司天地及水府,总摄幽明并制仙,得道群真需保举,通灵鬼籍赖升迁,神功妙德难思议,九炁清风不纪年,于今皈命大天尊,献花酌水启法筵,惟愿恩膏沛大千,群生福寿永绵绵。太上三元灵感大天尊……,净心神咒
太上台星,应变无停,驱邪缚魅,保命护身,智慧明净,心神安宁,三魂永久,魄无丧倾。,净口神咒
丹朱口神,吐秽除氛,舌神正伦,通命养神,罗千齿神,却邪卫真,喉神虎贲,炁神引津,心神丹元,令我通真,思神炼液,道炁长存。,净身神咒
灵宝天尊,安慰身形,弟子魂魄,五脏玄冥,青龙白虎,队仗纷纭,朱雀玄武,侍卫我真。,安土地神咒
元始安镇,普告万灵,岳渎真官,土地只灵,左社右稷,不得妄惊,回向正道,内外澄清,各安方位,备守家庭,太上有命,搜捕邪精,护法神王,保卫诵经,皈依大道,元亨利贞。大圣元始穴安镇大天尊。,净天地神咒
天地自然,秽炁分散,洞中玄虚,晃朗太元,八方威神,使我自然,灵宝符命,普告九天,乾罗答那,洞罡太玄,斩妖缚邪,度人万千,中山神咒,元始玉文,持诵一遍,却病延年,按行五岳,八海知闻,魔王束首,真圣卫轩,凶秽消散,道德成全。皈命常消常静天尊,摄魔摒秽大天尊。,金光神咒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三界内外,惟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诵持万遍,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万神朝礼,役使雷霆,鬼妖丧胆,精怪亡形,内有霹雳,雷神隐名,洞慧交彻,五炁腾腾,金光速现,覆护真人。,祝香神咒
道由心洽,心假香传,香爇玉炉,心存帝前,真灵下盼,山旆临轩,令臣关告,径达九天。,伏以
金炉结篆,异香上达于九霄,玉斝浮清,明水遥通乎帝位,臣等窃闻:天皇氏兴,玉清分化,太初纪岁,年月日时,甲子会逢,是为上元而九。炁以胎地皇氏兴,上清分化,太和纪岁,年月日时,甲子会逢,是号中元而七。炁以寓人皇氏兴,太清分化,太光纪岁,年月日时,甲子会逢,是名下元而五。炁以涵是三元之所得名,亦三圣之所托始,嗣是德深万行,因而道贯诸天,威灵恢廓,恩膏普遍显神通之种种,大利赖以生生,一门鼎膺帝号同气品列上尊,含生受性均沐甄陶,过去来来,普蒙开度,纵极颂扬难名功德,今当赦罪之辰,正属希恩之会,望彤庭而叩拜,邀圣驾以光临,青灵阙内,依稀仙乐铿锵,肆赦宫中仿佛仙幢接引,良辰难觏,庆祝宜虔,爰偕道众,恭炷宝香,秉诚上启:三清圣境三宝上帝,昊天金阙玉皇上帝,承天效法后土大帝,圆明斗圣支天大帝,万雷宗主天皇大帝,万星教主紫微大帝,南极统天长生大帝,东极慈父青玄上帝,北极法王玄天上帝,西极太华昭化上帝,贞明上圣雷祖大帝,九天可韩司丈人真君,九天采访使妙化真君,日帝月皇两曜星君,南辰北斗诸大星君,六十甲子运转星君,二十八宿分野星君,火府扶桑丹陵大帝,日帝月皇两曜星君,三清火宫洞阳大帝,主瘟天府旻天大帝,东岳天齐仁元圣帝,九天开化宏仁大帝,三界伏魔协天大帝,青阳启派东华帝君,正阳传道救劫帝君,华盖掌道孚佑帝君,启南兴教四祖帝君,重阳广教五祖帝君,南宗五祖诸大师尊,北宗七祖诸大师尊,玉枢右宰宏教真君,玉宸少宰宏济真君。中启:上元九炁赐福天官曜灵元阳大帝,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灵清虚大帝,下元五炁解厄水官金灵洞阴大帝,三元主宰三百六十应感天尊,三元考校太玄女青真人,三元都会一切曹官圣众。下启:值年太岁至德星君,当境城隍祀典尊神,东厨司命灶君尊神,乡坊里域社令尊神,云空过往纠察尊神,悉仗真香普同供养。志心朝礼:太上无极大道,三十六部尊经,玄中大法尊师。,赞
清虚敕赦降尘寰,道祖恭延驻觉坛,恩如海,道如山,阳春湛露,霎刻遍幽关,罪簿一时删,大圣北都赦罪大天尊……,志心皈命礼
青灵洞阳北都宫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万众主管三界十方九地,掌握五岳八极四维,吐纳阴阳,覈男女善恶之籍,慈育天地,考众生录籍祸福之名,法源广大,而能离九幽,浩劫垂光,而能消万罪,群生父母存殁沾恩,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灵青虚大帝青灵帝君。,尔时
灵宝天尊,在七宝台中,香林之苑,诸天至真一时齐集,环侍左右天尊放大威光,照见万国九州之内,男女罪人,冻饿癃残,盲聋喑哑,挛跛瘫痪,暗昧痴愚,孤贫殀折,六极俱备,甚且天火焚烧,天雷霹历,蛇蝎所残,虎狼所噬,以及投河落井,服毒悬梁,欧打伤生,刎颈自害,囚牢毙命,斩绞弃尸,种种横伤,实堪哀悯,又复照见诸地狱中,受罪众生,足履刀山,身糜鼎镬,饥餐猛火,渴饮镕铜,杻械枷锁,囹圄拷掠,五体不具,悲号彻天。,天尊注目良久,慨尔叹曰:“此等众生不得恩赦,焉能脱去沉沦。”时有救苦真人,从座而起,严整衣冠,稽首请曰:“人皆天地所生,何以此诸罪辈,受兹无限苦恼,欲求原赦,于何吁恩。”,天尊曰:“诺吾语子,受诸罪者,前生今世,造无边恶业,有如忤逆父母,欺罔君上,同室操戈良朋负托,杀生害命,凶暴残虐,奸盗邪*损人利己,一切违心灭理之事,放荡任为纠察之神,注名黑籍,按恶拟罪,不爽毫厘,或发阳世就刑,或闭阴曹受苦,是惟中元地官,开法显之门,大汪洋之泽,逢赦除之方超苦海,众生应于,七月十五日,中元赦罪之辰,启建道场,顶礼圣号,洗心涤虑,皈命投诚,地官自然感应,大赦罪愆。”,维时,救苦真人昤谕,稽首谢曰:“善哉善哉,诚如恩谕臣将颁发纶音,流传下土,普诏群生,瞻天叩拜,志心朝礼:青灵洞阳中元赦罪天尊,北都帝宫中元赦罪天尊,部偕曹众中元赦罪天尊,考覈录籍中元赦罪天尊,主管三界中元赦罪天尊,掌握四维中元赦罪天尊,吐纳阴阳中元赦罪天尊,慈育天地中元赦罪天尊,法源广大中元赦罪天尊,浩劫垂光中元赦罪天尊,群生父母中元赦罪天尊,存殁沾恩中元赦罪天尊,中元内殿慈惠夫人,中元内宫嫔妃仙眷,太玄考校女青真人,中元掌斋愿功德曹官圣众,中元掌纪恶黑籍曹官圣众,中元掌录善青编曹官圣众,中元掌记载恩册曹官圣众,中元一宫三府都司曹官圣众,中元宫内左右效命诸大灵官。”,灵宝天尊,复谓救苦真人曰:“掌握者,总司之任燮理者,佐理之官,维兹阴阳两界,轻重罪囚不有,中界天真,同声救苦,削除业案,恐九幽长夜,永无超拔之期,自中元地官外,更有一百二十天尊,同大慈心,同大悲心,及诸岳名山圣众,随方拯救群生,所有大罪减小重罪减轻,阳解法网,阴脱苦轮,总秉中元地官意旨, 诸狱,报对从宽,人既皈命中元地官,更须皈命中元燮理一百二十天尊,并五岳名山众圣,阴府冥官,转礼圣号,以酬救度之恩,以罄感衔之念。”,救苦真人,又复稽首谢曰:“承蒙恩谕,敢不敷宣,传语凡尘,虔恭顶礼,志心朝礼:高圣通玄天尊,玄元诞玅天尊,空慧凝常天尊,方便善救天尊,通真应变天尊,众善慈施天尊,和光忍辱天尊,凝神玄觉天尊,轮转运度天尊,大慈无我天尊,灵通品量天尊,运化微明天尊,大慧众善天尊,海量无涯天尊,光玅高玄天尊,常住虚极天尊,玄微德本天尊,辉虚度命天尊,会音开宗天尊,贪善乐法天尊,玅空真相天尊,含弘品量天尊,智藏微达天尊,慧解空寂天尊,普照幽玄天尊,法本虚凝天尊,天宝救苦天尊,无量自在天尊,智成大满天尊,平等善应天尊,开光济度天尊,清微澄悟天尊,太明空解天尊,高清玅惠天尊,开缘普救天尊,无量玅身天尊,光相万变天尊,紫虚玄圣天尊,飞空智胜天尊,玉宸曜景天尊,梵宝太虚天尊,元灵等观天尊,海空辨慧天尊,尊胜玅果天尊,善愿普音天尊,仙灵正行天尊,慈施兴善天尊,威力难思天尊,常住慧能天尊,真游本行天尊,香林定想天尊,无为普济天尊,保命上生天尊,落灭恶根天尊,智德无碍天尊,平等善救天尊,演圣开元天尊,延福保神天尊,兴行玅道天尊,金容感应天尊,照用国王天尊,观照虚无天尊,六通澄悟天尊,玄真玅显天尊,分形通德天尊,元灵端静天尊,无量大度天尊,宝顶大成天尊,安演无为天尊,至真幽寂天尊,法积光明天尊,宝华严净天尊,应现常容天尊,普照缘感天尊,赴应随缘天尊,念度群生天尊,普光劝善天尊,入定体常天尊,还魂起死天尊,玅宝上真天尊,开明祖劫天尊,普植化生天尊,长生保命天尊,周回度世天尊,上极玅容天尊,削除罪犯天尊,威权自在天尊,超凌上界天尊,乘光济物天尊,示现万象天尊,还元归寂天尊,安乐保常天尊,全生护命天尊,示箓保年天尊,安镇含识天尊,四灵养性天尊,保命受生天尊,寿命无穷天尊,流演万范天尊,运度八威天尊,玄会八真天尊,普临万行天尊,延和正化天尊,广运慈善天尊,善济智成天尊,建德明和天尊,常善救物天尊,玅乐无等天尊,虚无至道天尊,兴宏德化天尊,敬爱慈忍天尊,开济四生天尊,思念三涂天尊,宏德广应天尊,真静应物天尊,变化虚空天尊,广德玅行天尊,统乘玄都天尊,善证大慧天尊,山岳众圣天尊,天下三十六洞天得道仙官圣众,天下七十二福地得道仙官圣众,天下三十六靖庐得道仙官圣众,酆都山总理阴界北都玄天上帝,酆都山左府太阳宫注生真官,酆都山右府太阴宫注死真官,酆都山诸狱定罪冥官,酆都山诸狱削罪冥官,酆都山诸狱考鬼冥官。”,尔时,救苦真人,承谕流传世间,世间善男善女,得闻中元一百二十天尊名号,踊跃欢欣,结坛礼诵,爰具七七之灯,以映昭昭之泽,阴曹叨朗照,大地尽转阳和,存殁沾恩,幽明戴德,臣等稽首皈依无上虚皇正真三宝。,回向
伏闻,无心为过,有心为愆,律分轻重,阳罪之明,阴罪之暗,法无偏私,不检束于生前,冀削除于身后,是诚愚矣,乃忏悔于方来,希赦原于昔日,亶其然乎,大生广生,不专肃杀曰明曰旦,全是阳春,今者法筵庆会,功德周圆,均赖清虚之恩,以广好生之德,惟愿天恩下逮,业案蠲除,帝诏频颁,幽囚豁免,冥关顿辟,共戴光明,法雨常施,群沾乐利,臣等无任瞻天仰圣,回光戴德之至,为上良因,再申称念中元赦罪天尊……,中元普赦天尊……,覃恩不可思议功德。,收赞
天尊说法拯群生,超度存亡帝令行,慈救放光明,罪目悉从轻,三涂五苦荷恩纶,解业网众庆生生,天赦俨闻声。中元七炁赦罪大天尊……,元始天尊说中元七炁地官赦罪宝忏竟。
鸡峰山古名陈仓山,位于县城西南30千米处。相传秦文公在此狩猎,曾获神鸡,遂更名为鸡峰山,因山上白云缭绕,风光奇美,素有“鸡峰插云”之赞,为宝鸡八景之一。依山而上有神鸡、印鸡石、敬德鞭、唐王对弈避暑台等10处风光。
鸡峰山景区
鸡峰山景区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位于天台山主峰景区的东北方,宝鸡市区的东南方,距市区10余公里,主峰元始天尊峰海拔2014米。古称“陈仓山”、“宝鸡山”,或称“鸡山”。宝鸡地名即源于此。宝鸡原称“陈仓”。相传春秋时,秦文公在此狩猎,获雌鸡,后飞至山上化为石鸡,立祠祀为“陈宝”。“得雌者霸,得雄者 王”。到秦穆公时果得霸业。唐至德二年(公元757 年),陈仓山复闻神鸡啼鸣,声传10余里,皇帝以为这是瑞祥之兆,便下诏改陈仓为“宝鸡”。
鸡峰山,巍峨高耸,直插云霄,远眺形似鸡冠,故名。为关中八景之一。
据《宝鸡县志》记载:“鸡峰插云,县境峰岳之奇,唯鸡山为最;天柱矗立,玉笋排空;西连吴岳,东接太 华;云绕峰腰,触石时呈五色,鸡栖山顶,惊人只在一 鸣。”又载:“三峰如削,徙巅者必援铁索而上,有石鸡大如羊。”《明一统志》云:“山有三峰并峙,为一邑之 冠”。鸡峰山奇景甚多,历来有“三十六景”之说。其中著名的景点有:
棒槌石 站在石炕(这是上山的要道,为一天然石台阶,形如农家炕,两头置有石枕,故名“石炕”)向东望去,群峰中一峰顶上屹立一高约15米,直径5米的圆柱石,很象农家妇女捶洗衣裳用的棒槌,起名“棒槌石”。棒槌石直插峰顶,周围松青竹翠。清晨日出,霞光从峰隙松间穿过,色彩迷离,景象万千。
米汤池 是高码头上一个天池,位置在山顶稍偏西,池方约80公分,池中常年有水。人们上山到此,正好口渴难耐,喝上池中几口水,真比米汤还香甜。
土地岭 在池湾西斜上方,是一个高耸的山岭。岭上有一石块砌成的土地神庙,庙后石台上有一千年古松,高十四、五米,树皮鳞裂,枝叶苍翠。
豁口 是登鸡峰山,由北坡转向南坡的分界口。站在豁口,可以南眺秦岭山脉,群峰起伏,连绵不断;北俯瞰渭水之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乱石窖 面积约400平方米的椅子形台地。坡根处乱石磊磊,石缝间灌木丛生,藤蔓遍布,似乎有些荒凉。但这里地处向阳,紫气东来,是建造仙山琼阁的好地方。据说,早在唐朝年间,这里就有庙院存在,后因山体崩塌,乱石滚下,庙院埋没。至今庙基遗址还隐约可见。传说,古戏《白蛇传》中的白娘子,早先是在这里修炼,再到商洛地区的丹凤县,最后才到四川峨眉山的金木院修炼成仙为白衣菩萨。当年此庙院的主神就是白衣菩萨。
鸡峰插云 这是经过豁口,站在南坡仰望鸡峰山的总体印象,巨大的山峰高插入云,气势磅礴,引人神往。
麦积缩影 主峰的最左侧,有一峰独秀,块块巨石相互垒叠,峰底宽阔,渐高渐窄,至顶呈尖状,如麦垛耸立,颇似天水麦积山的轮廓,故名。
玉笋排空 主峰中间部分,一柱一柱的岩石从峰顶垂下,突兀嶙峋,像一排排石笋冲向天空,苍松翠柏点缀其中,为主峰增添了万般秀色。
铜墙铁壁 主峰的右部,从底到顶,如刀削斧劈一般平整,真有壁立万仞的气势。
灵官神池 过了豁口,往东斜向下走不到100米,有一矿泉,就是灵官池。灵官池海拔1700米以上,山高水高,是鸡峰山生活用水之池,即使鸡峰山庙会,一天游人多达上千人,水也基本够用。原池小而浅,且有泄漏,经深扩并用混凝土处理后,现蓄水量更为充足。此水据说是灵官神之神水、圣水,透澈清凉。禁忌游人在池中洗手、洗脸及洗不洁之物,否则,池水当天立即干涸,几天也满不上来。
姑姑庵 沿灵官池再往东50米开外,路下边就是姑姑庵遗址。相传,古时有位凤翔刘姓姑娘,脱离尘缘,离家出走,在这里利用石窑搭庵,作为尼姑庵,苦苦修炼。若干年后,修成正果。为了纪念她,后人亲切地称这里为姑姑庵。
黑虎池 由姑姑庵继续东行,在刀劈石西斜上方的绝壁底端有一水池,就是黑虎池。绝壁自上而下有一不规则的裂缝,滴水沿裂缝注入池中。据说,此裂缝中住有一大蟒蛇,天热时,顺裂缝下来,在池中饮水。
剑劈石 挨着黑虎桥西边,矗立的巨石裂开一窄缝,象用剑劈似的,缝宽80公分,长约4米,高约5米,称剑劈石。这是过黑虎桥的必经之处。
黑虎桥 (亦叫“奈何桥”)向东刚走出剑劈石,就是黑虎桥。抬头看是千仞绝壁,往前走是悬崖沟壑,向下看是无底深涧。在此绝壁上有座用青冈木、漆木扎成的栈道小桥,长约10米。在绝壁上打有孔眼垂直安装着一排茶杯粗的龙头铁挑檐,与这些铁挑檐恰成一直线的绝壁中间,有一向外拐出的大树,根部象犁头,栈桥就架在这些铁挑檐和大犁头上。该桥是通往鸡峰山的必经之桥,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第一关。
将军石 过了黑虎桥,在石崖边上可看到黑虎桥下约500米处的山坡上矗立着一块黑色怪石,高约15米,像是给鸡峰山把守南大门的威武将军。传说,当年唐僖宗李儇逃难到鸡峰山,在黑虎桥西边的山坡上,驻守着他的御林禁军,因做饭失火,把坡上茅草引燃,熊熊烈火把满山的石头烧成了黑的。包括将军石在内,山上的石头到现在还是黑的。
神仙洞与舍身崖 玉皇洞东边有一石洞,面积约18平方米,最里边是石炕,靠门口砌有锅灶,可容纳十多人吃住。
神鞭奇峰 在神仙洞口,向北望去,不远处有一拔地而起的石峰,三面凌空,风光无限,人称铁鞭石,亦叫霸王置鞭石。铁鞭石南边,有石阶可攀。攀上铁鞭石,顶部面积仅二、三平方米,凿有圆柱形石窝,石窝中插着一个百十斤重的黑虎铁鞭。
黑牛鼻孔 由铁鞭石向西折回再往上登攀,忽然石崖横空,山路中断,使人茫然,似乎无路。仔细看石崖右边却有一直上直下的竖洞,叫黑牛鼻孔。此洞,巨石重叠,上下相通,洞顶双峰相峙,洞壁陡峭如立,洞内有铁索可以抓攀,是登上峰顶的必经之洞,又是一夫当
关万夫莫开的第二关。
阎王砭(蛇过道) 上了黑牛鼻孔,向西斜上方爬去,约在黑虎桥绝壁百十米以上的壁棱处,有一张开约60°角的“虎口”,“虎口”下唇略有下倾,这就是“阎王砭”,上鸡峰山可以从这里走近道。因“虎口”张开的高度有限,不能从里边走过,只能象蛇一样爬过,故又叫蛇过道。下边是悬崖绝壁,十分惊险。
幽径通天 钻出黑牛鼻孔,转向东南,有约百米长的斜坡大峡谷,沿此而上,犹如登天一般,向下望深不见底,向上望手可摸着天。惊险而刺激。
金鸡报晓 铸造于清道光二十九年,重达七、八十斤,置于南峰巅。是鸡峰山的标志和善男信女的崇拜之物。造型精巧,神态逼真。围绕“铁鸡”曾衍生出许多有趣的故事。如在“铁鸡”脖子系一根红绳子,又解一根带回家系在自家鸡窝上,这样,鸡就会不生百病,连
日下蛋不止。还有将鸡头扳向哪一方,哪一方就万事如意、五谷丰登。
飞来石 站在金鸡报晓景点四顾眺望有一巨石,上镌刻有汉隶“飞来石”三字。巨石高约4米,为不规则圆柱,四围约18米,此石四面天靠,与石底座也不是一体,人们传说是天外飞来之石。据推测,可能为陨石或为冰川活动搬移而来。
蘑菇石 相距飞来石约50米,有一巨石,高约5米,直径2米,状如蘑菇,与周围古树、丛草相映成趣。四周山坡滋生野生蘑菇。蘑菇石可称得上是蘑菇王。
神龟探海 位于蘑菇石约60米处,有一巨石,形似龟背,凌空而悬,下为茫茫云海。远远望去,似只巨龟浮游于海上。
回心石(鹰愁崖) 游完南峰,要上东峰,必经回心石。回心石巨石凌空,挡住上山的去路,上有铁索垂吊下来,抓住铁索,竭尽全力,便可登上“回心石”。
鹞子翻身与三清宫 爬上“回心石”,再迂回攀登,就到东峰峰顶--混元顶。在混元顶,有铁铸盘古氏、天皇氏、人皇氏、地皇氏神像。混元顶以北,有一惊险地方,名叫“鹞子翻身”,游人从此下去才能到达三清官。溜下鹞子翻身,紧抓铁索,面朝石崖,弯腰登腿,脚一步步下移,就安全下到三清官。这里有座铁庙,供奉着原始天尊、太上老君、灵宝道君的神位。
唐王石床 由三清宫向左拐,就是唐王睡觉的地方,有石床、石枕,石床北高南低,上有石崖突出,日不晒,雨不淋,10多平方米大,旁有四季常青的乔松和铁姜木林,南风、北风都能从此处吹过,实为安逸休闲的好地方。
唐王棋盘 南天门前有一飞岩,三面悬空,上有一石刻棋盘,大如乒乓球台面,楚河汉界分明,棋盘上放置着已失落不全的棋子,传说这是唐王下棋的地方。
除了上面所说的景点外,还有雷神峰、双联石塔、蟠龙石、西峰(又叫药王山)、南峰(又叫拜香台)、东峰(又叫混元顶)、东西石堡子。东堡子的山峰分别为望子峰、排岔峰、铧尖峰等;神池除了灵官神池外,还有雷神池(在雷峰峰顶)、观音神池、黑虎神池等。
鸡峰山是一座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山峰。群峰叠翠,山、石、松互相衬托,和谐统一;高低错落,峻峭秀拔,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立体画卷。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登临鸡峰山,曾写下“鸡峰云霞古,龙宫殿宇幽”的优美诗句。我们如今站在雄伟的鸡峰山巅,亦会产生与当年苏轼同样的感受:富饶辽阔的西秦大地尽收眼底,渭河像一条金色的飘带向东方飞去。四周层峦迭嶂,团团流云飞雾,翻卷着,飘荡着,犹如大海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绿茸茸的群峰,宛若海上一座座碧玉翡翠般的小岛,一会儿被惊涛骇浪埋进云海,一会儿又被山风轻轻推出海面,神奇缥缈,引人遐思。
鸿钧:混沌初开时,西昆仑一先天神祗得到造化玉碟为(造化神器)残片,修成太乙真仙自号鸿钧老祖。以前有句话“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君还在前”!其中“现有鸿钧后有天”中的“天”指的是平时所说的太古天庭(即妖族天庭和昊天帝之天庭)而非指的是先有鸿钧后才有盘古开天。但陆压道君则不得而知了。一说陆压道君在北海鱼鲮岛,属散仙,辈份奇高;一说陆压道君为后羿射日中逃脱的那只三足金乌。
鸿钧证道后,于三十三天外立紫霄宫讲道,听道者众,遂被尊为道祖,真正被收为入室弟子的只有盘古所化三清,即太上老君(即道德真君,后来身化老子化胡),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即灵宝道尊)。至于接引道人(后更名为阿弥陀佛),准提道人(很可能就是菩提老祖)等只是听过道祖讲道。前三者称为三友。接引、准提后来创立了西方教(即后来的佛教,至于如来佛有两种说法,一说为元始天尊弟子燃灯道人被西方二教主渡化到西方教即燃灯古佛,抢夺赵公明宝物定海珠后成佛;一说为陆压道君所化)。鸿钧老祖所创为道教(一名玄教)。后来太上老君立人教、元始天尊立阐教,通天教主立截教,皆为道教分支 。
后,鸿钧以身合道,身化天道,遂不轻现。其座下二童子后为封神前天庭主昊天上帝、瑶池王母。
鸿钧老祖生于太元之先,虽然天地沦坏,但是老祖之体常存不灭,每逢天地初开,就会开劫度人。鸿钧老祖乘骑金龙,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左手执龙头杖,右手捧净钵盂水。
因此鸿钧是无人能比的第一,西昆仑一先天神祗得到造化玉碟为(造化神器)残片,修成太乙真仙自号鸿钧老祖。以前有句话“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君还在前”!其中“现有鸿钧后有天”中的“天”指的是平时所说的太古天庭(即妖族天庭和昊天帝之天庭)而非指的是先有鸿钧后才有盘古开天。但陆压道君则不得而知了。一说陆压道君在北海鱼鲮岛,属散仙,辈份奇高;一说陆压道君为后羿射日中逃脱的那只三足金乌。
鸿钧证道后,于三十三天外立紫霄宫讲道,听道者众,遂被尊为道祖,真正被收为入室弟子的只有盘古所化三清,即太上老君(即道德真君,后来身化老子化胡),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即灵宝道尊)。至于接引道人(后更名为阿弥陀佛),准提道人(很可能就是菩提老祖)等只是听过道祖讲道。前三者称为三友。接引、准提后来创立了西方教(即后来的佛教,至于如来佛有两种说法,一说为元始天尊弟子燃灯道人被西方二教主渡化到西方教即燃灯古佛,抢夺赵公明宝物定海珠后成佛;一说为陆压道君所化)。鸿钧老祖所创为道教(一名玄教)。后来太上老君立人教、元始天尊立阐教,通天教主立截教,皆为道教分支 。
盘古: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艺文类聚》卷----引《五运历年纪》
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
《绎史》卷----引《五运历年纪》
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
《广博物志》卷九行《五运历年纪》
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睛,怒为阴。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南海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而生物始于盘古
《述异记》卷上
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此气化为开辟世界之人,即为盘古;化为主持天界之祖;即为元始。
选自《历神仙通鉴》卷一
盘古将身一伸,天即渐高,地便坠下。而天地更有相连者,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二气升降,清者上为天,浊者下为地,自是混沌开矣。
明人周游《开辟衍绎》
天地合闭……就象个大西瓜,合得团团圆圆的,包罗万物在内,计一万零八百年,凡一切诸物,皆溶化其中矣。止有金木水火土五者混于其内,硬者如瓜子,软者如瓜瓤,内有青黄赤白黑五色,亦溶化其中。合闭已久,若不得开,却得一个盘古氏,左手执凿,右手执斧,犹如剖瓜相似,辟为两半。上半渐高为天,含青黄赤白黑,为五色祥云;下半渐低为地.亦含青黄赤白黑,为五色石泥。硬者带去上天,人观之为星,地下为石,星石总是一物,若不信,今有星落地下,若人掘而观之,皆同地下之石。然天下亦有泉水,泉水无积处,流来人间,而注大海。
周游《开辟衍绎》附录《乩仙天地判说》
天人诞降大圣。曰浑敦氏,即盘古氏,初天皇氏也。龙首人身,神灵,一日九变,一万八千岁为一甲子,荆湖南以十月十六日为生辰。有初地皇氏,初人皇氏。
《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八十三引《补衍开辟》)
代(世)所谓盘古氏者,神灵,一日九变,盖元混之初,陶融造化之主也。《六韬·大明》云:“召公对文王曰:‘天道净清,地德生成,人事安宁。戒之勿忘,忘者不祥盘古之宗不可动也,动者必凶。’”今赣之会昌有盘古山,本盘固名。其湘乡有盘古保,而雩都有盘古祠,盘固之谓也。按《地理坤鉴》云:“龙首人身。”而今成都、淮安、京兆皆有庙祀。事具徐整《三五历纪》及《丹壶记》。至唐袁天纲推言之《真源赋》,谓元始应世,万八千年为一甲子。荆湖南北今以十月十六日为盘古氏生日,以候月之阴暗,云其显化之所宜,有以也。《元丰九域志》:“广陵有盘古冢、庙”,殆亦神假者。《录异记》成都之庙有盘古三郎之目,庸俗之妄。
《路史·前纪一》罗苹注
昔二气未分,螟涬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末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复经四劫,天形如巨盖,上无所系,下无所依,天地之外,辽瞩无端,玄玄太空,无响无声,元气浩浩,如水之形,下无山岳,上无列星,积气坚刚大柔服维天地浮其中,展转无方。若无此气,天地不生。天者,如龙旋回云中,复经四劫,二仪始分,相去三万六千里,崖石出血成水,水生元虫,元虫生滨牵,生刚须,刚须生龙。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山中宫殿并金玉饰之,常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涧积血之中,出而能言,人形具足,天姿绝妙,当游厚地之问,仰吸天气,号曰太元圣母,元始君下游见之,乃与通气结精,招还上宫。当此之时,二气絪缊,覆载气息,阴阳调和,无热无寒,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并不复呼吸,宣气合会相成自然饱满。大道之兴,莫过于此,结积坚固,是以不朽。金玉珠者,天地之精也。服之能与天地相毕
儒道佛三教神话体系
中国神话宇宙(神仙谱系) 中国传统神话(儒家) 昊天上帝(又称皇天上帝、天帝、老天爷) 主宰宇宙万物的神 代表天或者等同于天 后世皇帝即为天子
历代王朝及儒教的至高神 天坛祈年殿供奉的神
周围使者 日月、星辰、风雨,雷电
五方上帝辅佐 东、南、西、北、中,五方天帝
最早记载 商周之时“帝”的称呼已经出现
《尚书
开天辟地之前 三帝并于世 北海天帝“忽”
中央天帝“混沌”
南海天帝“倏”
来源:《庄子
盘古开天 天皇氏之父
创世神
最早记载 三国时期的《三五历记
远古三皇(爷孙三代)距今6000年前 天皇氏 望获
五龙之首,开天辟地后第一代天下君主 继盘古氏以治
古越族
共有兄弟十二人
地皇氏 岳铿
人皇氏 恺胡洮
最早记载 《史记
五氏巨灵神建造山河(距今6000-5000年) 燧人氏(燧皇) 旧石器时代燧明国(今河南商丘)人
燧人氏生伏羲氏、女娲氏
华夏文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燧人氏 燧人氏是中华民族可以考证的第一位祖先
十大发明 “钻木取火”,“燧石取火”
始作大山扶木纪历
以右枢天乙(天龙座a星)为北极星
创立“氏族图腾徽铭制”
发明大山榑木太阳历。
发明《河图》、《洛书》
发明“陶文”,创造“十天干”。
创立八索准绳圭表纪历
发现天纲、天纪、太极印与太极涡旋宇宙生化模式
总结天道大发现,建立远古文明
最早记载 《庄子
有巢氏 五氏之首
华夏“第一人文始祖”
出生在安徽省巢湖流域
三皇( 依据《司马贞·三皇本纪》) 东方天帝青帝(伏羲氏) 太昊
道家下三皇之一
人首蛇神
发明八卦
父母
辅佐
最早记载
女娲氏 父母
与伏羲为兄妹和夫妻
女娲补天
女娲造人
最早记载
南方天帝炎帝(神农氏,连山氏,烈山氏)石年,姓姜 炎帝发明农业和医药
阪泉之战
道家下三皇之一
父亲
子孙后代
最早记载
五帝(距今5000-4000年)依据:《史记五帝本纪》 中央天帝黄帝(姬姓,名:元,字:轩辕,归藏氏,有熊氏2)(BC2717年-BC2599年) 辅佐: 土神后土(掌管四面八方)
阪泉之战,败炎帝
涿鹿之战,败蚩尤
命仓颉造文字
被道教尊为道家之祖(下三皇之一) 太乙黄天上帝
统治 神界
鬼界
父亲 少典(有熊氏1)
儿子 蚩尤
昌意
西方天帝白帝“少昊”姬姓,一说为嬴姓,名玄嚣
妻子:嫘祖
北方天帝玄帝“颛顼”zhuān xū(姬姓,名:荒,字:乾荒) 号高阳氏
父辈 祖父:黄帝
父亲:昌意
伯父:少昊
同辈 蟜极
子孙 传位侄子帝喾
坏儿子
孙子:太子长琴
玄孙:彭祖
官员 海/风神禺强
业 分清神人界限,平定内乱
严明立法
帝喾kù(姬姓,名:夋qūn,字:俊) 生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故号高辛氏
曾祖父:黄帝
祖父玄嚣(少昊)
父亲蟜极
辅佐叔父颛顼
妻子 元妃有邰氏女姜嫄(生后稷);
次妃有娀氏女简狄(生契);
次妃陈酆氏女庆都(生帝尧);
次妃訾陬氏女常仪(生帝摰)
儿子 关伯&实沈——“两人不和”后被分派两个不同地方:管商星&参星
后稷→周民族的始祖
契→商民族的始祖
帝尧&帝摰→国君
有可能同一个神 “舜”
帝俊(夋)
尧(姬姓,名:尧,字:放勋)(前2377—前2259年) 制定历法
唐尧伊祁放勋
父亲 帝喾
女婿 舜
舜(姚姓,名:顺,字:重华) 虞舜姚重华
父亲:瞽叟
弟弟:象
妹妹:系
妻子 娥皇
女英
最后一位神话人物 禹 事迹 铸九鼎,划九州,大禹治水
涂山之会
三过家门而不入
开凿龙门
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后代,鲧的儿子
儿子 启
出处典籍与参考书(先秦文学) 《诗经》
《楚辞》,尤其是其中的《天问》
《左传》《国语》《逸周书》等 可以看到原始神话的蛛丝马迹
《庄子》 援引神话最多,自称“寓言十九”
《孟子》《墨子》《韩非子》 保留了一些神话材料
《淮南子》 对神话的搜罗相当宏富
《吕氏春秋》 保存了不少民间流传的神话
《史记
《三五历纪》
《山海经》 先秦古籍,作者不详 是我国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祀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方面的资料
山经 “五藏山经”
海经 “海外经”
“海内经”
“大荒经”
《山海经的世界
四大凶兽
《中国神话哲学 最高神 太阳神
最高法则 道
时空构造:三分世界 神界
人间
阴间
四个子系统 四季四方
道教的神仙(详见知识星球:知识地图) 鸿钧 《封神演义》自创人物
正统道教并无此神
三清的老师
天尊部 三皇 上三皇:三清(道祖)-玄清气(玄玄上人) 玉清圣境无上开化元始天尊(居中)
上清真境玉宸道君灵宝天尊
太清万教混元教主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中三皇(三洞)三宝君 洞真教主 天宝君(元始)
洞玄教主 灵宝君(道君)
洞神教主 神宝君(老君)
下三皇(详见古代神话) 东华至真苍天上帝
南极朱陵丹天上帝
太乙黄天上帝
六御宸尊(皇天后土+东南西北) 四御(辅佐三清) 皇天后土(2)
北极周天(中天)星主紫微大帝
西极太极勾陈上宫天皇大帝
宋代的四御:(提升了玉皇大帝)
辅助玉皇大帝(2) 东极妙岩宫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南极长生大帝玉清真王
三官(三元三品三官大帝) 上元九炁赐福天官曜灵元阳大帝紫微帝君 天官:赐福(上元正月十五)
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灵青虚大帝青灵帝君 地官:赦罪(中元七月十五)
下元五炁解厄水官金灵洞阴大帝旸谷帝君 水官:解厄(下元十月十五)
相关 三官奉命化身尧、舜、禹
出现时间比三清尊神还早
为元始天尊所吐“三元真气”所化,为其三个儿子
广州三元宫
火官:
四极真王大帝 西极真王素灵大帝(西王母-金母) 又称
最早记录
东极真王扶桑大帝(东王公-木公) 元始君的长子
太阳神
有版本认为是三官的水官
最早记录汉初
宋代成为全真道始祖
道号
人间的化名:王玄甫
与西王母对应
南极真王朱陵大帝(南极丹天朱陵天尊、青城大帝) 即高上丹霄太清韩王好生韩君丈人
北极真王洞阴大帝 水官
天帝部 神霄九宸上帝(神霄派主奉) 三清王 高上神霄玉清真王南极长生大帝
高上碧霄上清华王东极青华大帝
高上丹霄太清韩王好生韩君丈人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九天雷祖大帝
上清紫微碧玉宫太乙大天帝
六天洞渊大帝
六波天主帝君
九天采访真君
五老天君 五炁天尊 东方青帝青灵始老九炁天君洞空天尊
南方赤帝丹灵真老三炁天君洞青天尊
中央黄帝玄灵黄老一炁天君
在夏朝之前的5000年,发生了什么事?
本文2023-11-28 08:28:5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70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