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一共有几个儿女?分别叫什么名子?他的后代现分居在哪里?
长子 岳云, 次子 岳雷,三子 岳震,四子 岳霖,五子 岳霆。
2006年,岳飞后裔第三十八世孙岳俊、岳国辉等22人,当听到今冬征兵工作开始后,便早早来到镇兵役登记站,积极要求报名参军。连日来,在丹阳市全州镇岳飞后裔居住村——培棠村,再次掀起了踊跃报名参军的热潮。定居在丹阳市全州镇培棠村的一支岳氏后裔,几十年来继承祖先光荣传统,踊跃参军,保家卫国。半个世纪以来,该村共有100多名岳飞后裔奔赴军营保家卫国。
在培棠村,村干部搬出四大本线装“岳氏宗谱”对记者说,他们村居住的是岳飞三子岳霖的后裔。据史料记载,公元1142年,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被秦桧陷害后,为不让他的后代被满门抄斩,岳霖被秣陵关总镇贡文宪暗地收养在丹阳培棠村,到现在,岳飞后裔已延续到三十八世。据介绍,培棠村目前近2000人中,98%以上都是岳氏后裔。抗日战争期间,以岳氏三十五世孙岳万寿组成的培棠游击队,曾使敌人闻风丧胆。全国解放后,该村先后有150人参加志愿军和人民解放军,其中有24人担任过部队营以上职务。岳国辉告诉记者,村里的年轻人都很向往军营,长辈们也非常支持他们的行动。
在培棠村东,有一座已有七八百年历史的“岳氏宗祠”,里面供奉着岳飞画像。岳国辉说,这座宗祠还是镇里的国防教育基地,村里的孩子当了兵,临行前都会被长辈们领到“岳氏宗祠”来接受祖训,进行宣誓,这已是村里的一个老传统了。(杨建军 蒋跃军 张凌发)
看来岳飞正支后裔应该居住在丹阳市全州镇岳飞后裔居住村——培棠村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抗金英雄,在历史上享有盛誉。因此,很多姓氏的族谱在编写时,都会声称自己是岳飞的后代。这种做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常见,也是一种文化传统。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姓岳的人来说,自称是岳飞后代并不是非常可信,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他们是岳飞的后代。这种说法只是基于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岳飞的崇敬。
同时,中国的姓氏文化中,很多姓氏的族谱在历史长河中都经历了各种变迁和分支,有些族谱在记录姓氏起源和历史时可能存在一些误差或不够准确。因此,对于姓岳的人来说,自称是岳飞后代也可能只是一种文化传统或族谱记载,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总之,虽然岳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但姓岳的人自称是岳飞后代的说法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这可能只是一种文化传统或族谱记载。
改姓“乐”
公元1142年,岳飞在风波亭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其后代即被朝廷流放于岭南蛮荒之地。至1163年,孝宗改元,朝野为岳飞平反呼声渐高,才得以奉诏生还。但因秦桧当权时,国史中有关岳飞功绩的记载多被删削,沉冤难以昭雪。宁宗嘉定年间,岳飞之孙岳珂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即嘉兴知县)住城西南金陀坊,撰《金陀粹编》28卷,辑集有关岳飞的资料,极力为其祖父辩诬。德佑元年(元朝至元十二年),南宋将亡。岳飞七世孙岳琳任南宋金部主事,因誓不在元朝为官,终客死武林(杭州)。其夫人程氏挈二子归居嘉兴金陀故里。其时,岳琳长子岳茂之恐再次遭难,遂改姓“乐”隐居于濮院镇南三里的旧岳头村(现属郊区建设乡),世代务农。这就是此文开头的一幕。以后,随着子孙的繁衍,岳氏后裔遍布于建设乡的岳家浜、岳保庵、韩家圣堂、砖场村以及桐乡濮院、郊区洪合等一带。直至明万历年间,岳飞第十七世孙岳元声、岳和声、岳骏声兄弟三人中进士,任大臣,重辅朝廷,这才将姓重改过来,所居也称岳家村。后来他们迁入嘉兴城里,称故居为旧屋村,也称旧岳村,俗称旧岳头。
到了清道光廿六年(1846年),岳飞二十三世孙岳鉴(今建设乡砖场村人)及二十四世孙岳鸿逵为岳珂在嘉兴城内建造金陀祠,并续修宗谱,辑《金陀祠事录》一书,还在旧岳头立圣旨牌楼,建显忠桥等,竭力为祖先歌功颂德。
1993年,旧岳头岳嘉贤(据笔者测算应是岳飞第三十世孙)将其长期珍藏的《岳氏宗谱》六卷和《金陀祠事录》一卷献给了市文化部门。据他回忆,原书共有十三卷,其它几卷惜已散失。在他家和另一农民家还发现了两方雕刻有云纹图案的石块,石块正中各用篆书刻着“圣旨”、“玉音”等字样,据分析是圣旨牌楼上拆下来的。村中的小河上,显忠桥仍静静地卧在那里,感受着人世间的沧桑巨变。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民族英雄岳飞的英名将永远载入世册,而岳飞后裔的避难地也是我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人员进一步考察,并给予妥善的保护和必要的开发。
铜山县岳飞后裔是岳飞三子岳霖后裔,以茅村镇大庄村、大许镇岳海村最为集中,那里建有“岳飞纪念堂”。铜山有家谱可查呀,你是铜山岳飞后裔怎么会不知道呢?铜山的世系字辈顺序应该从22世起是:重开奇秀,永佐朝邦,崇德喜彩,增耀远贤。
岳飞一共有几个儿女?分别叫什么名子?他的后代现分居在哪里?
本文2023-11-28 06:33:4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70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