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姓的辈份怎么排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8浏览:3收藏

袁姓的辈份怎么排,第1张

温馨提示

现今传世的袁姓家谱大多是清朝和中华民国时纂修的。

  浙江富阳《东安袁氏宗谱》由袁若启等纂修,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刊本;

  湖南宁乡《沩宁袁氏重修支谱》由袁必魁修,袁必绅纂,嘉庆十五年(1810年)活字本;

  袁锡龄纂修的《芝阳袁氏族谱》是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刻本;

  湖南湘乡《袁氏续修族谱》由袁忠信、袁邵周修,袁文;城、袁鸿量纂,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宗臣堂刻本;

  湖南宁乡《沩宁袁氏亘修支谱》由袁妙生纂,同治九年(1870年)活字本;

  浙江上虞《小越袁氏宗谱》由袁耘纂修,光绪元年(1875年)刻本;

  四川合江《袁氏族谱》为袁右督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刻本;

  《丹徒袁氏支谱》由袁敏榕修,民国10年(1921年)刻本。

可以。我打开了。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A

丁姓人家

卜氏家园

卜商联谊会

于姓的天空

王氏源谭

王氏家谱网

王氏-中华

王氏-河北

方氏谱牒

方氏网络

方氏-台湾

尹氏译站

牛氏家园

甘氏宗亲网

孔氏宗亲网

孔氏论坛

毛氏族谱x

丘氏-中华

白氏宗亲

田氏族谱

田氏宗亲网

左氏家园

冉氏宗谱

史氏宗谱

石氏寻根

五心联谊会

江氏宗谱

江-话江厝

池氏宗亲网

向氏家园

成氏网站

成氏宗亲会

伍氏家族

朱子网

朱氏家谱x

仲氏宗亲网

米姓源流x

伊达氏宗族

庄氏宗亲会

匡氏家族网

B

李姓家谱

李氏网

李氏-小港

李氏-东坑

李氏-镇海

李氏家谱

李氏族谱

李氏公会

吴氏-永定

吴氏-华夏

吴氏家族

吴氏在线

汪氏家族志

汪氏宗亲网

初氏族谱

余氏族谱

余氏宗亲会

余氏-中华

余氏宗亲网

宋氏名录

宋氏宗亲

何氏台中会

何氏-世界

巫氏网

巫氏平阳堂

吕氏联谊会

吕氏大族谱

岳氏家谱

岳飞网

岑氏族谱

狄氏宗亲网X

别姓网X

角谷氏家谱

昌氏网

周氏-中华

林家花园

林氏族谱

林姓大族谱

林氏大族谱

林姓宗亲会

林氏-苗栗

林家-屏东

林氏部落格

林姓-海陆

韦氏族谱

范氏-浙江

范氏家谱

范氏-中华

范氏宗谱

范氏部落

金氏寻根

金氏族谱

金氏联谊会

C

幸氏家族网

明氏家族网

尚氏宗族

易氏-天下

房氏介绍

房氏-中华

冼氏宗谱

孟氏宗亲网

施氏宗亲会

施氏网站

胡氏宗亲网

胡氏家谱

胡氏-汉川

段氏家谱

信氏宗亲

侯氏族谱

侯氏在线

修氏宗亲

修氏渊源

姚氏宗亲网

柳哲寻根室

纪氏宗祠

席氏宗亲网

夏氏家谱

夏氏家族

洪氏-南安

郝氏中华

柯蔡宗亲网x

柯氏公会

徐氏网页

徐姓联谊

徐氏-中华

涂氏-中华

涂涂氏家族

涂氏宗亲网

秦氏文化网

翁氏家园x

耿氏宗亲网

贡氏宗亲网

马氏家族

马氏-金紫

梁氏文化

梁氏家族网x

梁氏家谱网

D

袁氏家谱

袁氏研究

西袁氏

袁氏-中华

袁氏-湖北

韦氏宗亲网

孙子研究

孙氏纪念堂

曹姓查寻网

曹氏网

崔姓家园

崔氏宗亲网

崔氏-中华

莫氏庄园

高氏宗亲

高氏宗亲网

高氏家园

高氏家谱网

高氏族谱

高氏家谱

章氏宗亲

章氏宗亲网

章氏家族

毕氏家谱

辜氏族谱

辜氏家园1

辜氏家园2

粘氏宗亲

卿氏族谱

凌氏来源

凌氏宗亲网

戚氏族谱

戚氏家园

许氏-中国

许氏-中华

许氏文化

张姓家谱

张氏族谱

张氏家谱

张姓论坛

张氏一族

张姓-中华

张姓-安徽

张姓-湖南

张氏-挥公

黄氏台湾网

黄六成家谱

黄氏-广东

黄氏族谱

黄姓宗亲会

黄氏家谱

黄氏-其它

黄姓-潮人

黄氏全球网x

黄姓大家园

E

乔氏宗亲网

舒氏-中华

云氏宗亲网

费氏-中华

焦氏论坛

路氏族谱

董氏家族

森氏家族

冯氏族谱

揭氏家谱

靳氏家谱网

强氏族谱

唐氏宗亲网

唐杜氏家谱

曾子

曾氏族谱1

曾氏族谱2

曾氏家谱

曾氏宗亲网

曾氏-海南

曾氏-中华

傅氏源流

傅氏族谱

程氏家谱

程氏联谊会

程氏宗亲网x

彭家网路

彭氏族谱

彭氏宗亲会x

贺姓来源

费氏-中华

温氏宗亲会

万氏起源

蒲氏家谱

詹氏统谱

詹姓公谱

詹姓大宗族

詹姓一家亲

詹氏-中华

邱氏论坛1

邱氏论坛2

邵氏家园

郝氏-中华

邓氏-金陵

F

郭姓研究网

郭氏宗谱

郭氏之源

郭氏之家

郑氏网

郑氏古厝

郑氏家族

郑氏文化馆

邹氏宗亲网

邹氏-中华

邹氏-范阳

鄢氏家族

鄢氏考源

邝氏族谱

酆氏家谱

陈氏宗亲会

陈氏宗亲网1

陈氏宗亲网2

陈氏论坛

陈排湾宗亲

陈氏-溪湖

陈氏-下曾

陈氏-下坑

陈氏-竹角

陈氏-路口

陈氏-凌村

陈氏-广州

陈氏-永和

陈州-中华

陈氏-永春

陈氏-九房

陈氏-南海

陈氏-台山

陈四源公业

陈氏在线x

陈氏大宗祠

陆氏家园

陶氏家谱x

陶氏会馆

陶氏族谱

陶渊明故里

隋氏族谱网

汤家村

汤氏家园

杨氏-九龙

杨氏-九龙

杨氏宗谱

杨氏-湖南

杨姓一家人

杨氏宗亲网

杨氏在线

杨姓论坛

杨家将

杨氏-台湾x

齐藤氏族谱

甄氏宗亲网

翟氏族谱

经姓家园

G

葛氏宗亲网

宁氏全球网

熊氏家谱

裴氏宗亲网

廖氏增谱

蔡氏-济阳

蔡氏-建阳

蔡氏联谊会

蔡回忆录

赵氏网

赵氏家谱

赵氏族谱x

诸葛氏家谱

纵氏族谱

宾氏家族

欧阳网

欧阳氏族谱

蒋氏家谱

蒋家全传

蒋氏文化x

黎氏大家园1

黎氏大家园2

黎氏大家园3

黎氏-电白

黎氏数据库

黎氏联谊会

黎氏宗会

黎氏论坛

刘氏族谱

刘氏西港谱

刘家老伙房

刘氏家园

刘姓社区

刘氏-中华

刘氏-汉家

刘氏-兰苑

刘氏-成都

刘氏-墨庄

刘氏-泊庄

刘氏-丰县

刘氏-太邱

刘氏-湖南

刘姓宗谱网

刘氏宗亲网

刘姓宗祠

刘姓宗亲会

刘氏联谊

练氏家族网

谌族网

攀家人

薛氏家族

骆氏宗亲

H

钱氏联谊会

应氏家园

钟氏情缘

潘氏宗亲网

阎氏通谱

阎氏家谱

赖氏宗祠

赖姓宗亲会

谢氏世谱序

谢氏大族谱

鲜氏家谱

简明家谱x

简氏家谱

简姓宗亲会

简姓天下

阙氏宗亲会

聂氏家园

苏氏族谱

苏氏-眉山

罗氏家园

罗氏通谱网

罗家祠堂

萧氏书山谱

萧氏-兰

四川绵阳袁氏字辈:“天学正国……” 四川双流袁氏字辈:“天大文国正明德定永兴光中成先策世代必昌盛”。 四川达州袁氏字辈:“德荣光烈……” 四川射洪袁氏一支字辈:“文华兴世泽孝友靖安邦本固生先树”。 四川射洪袁氏一支字辈:“文华兴世泽孝友靖(庆)安邦本固生先树…运永长”。 四川珙县袁氏字辈:“银光增正水长贤玉琨廷丹武宗泽永存体义兴仁孝有式笃”。 四川西昌袁氏字辈:“德运入朝洪承崇文庭开光明兴华耀世福隆永升”。 四川泸县袁氏字辈:“捷上玉国朝正德定思超祖泽丛忠继芳与变世高”。 四川蓬溪袁氏字辈:“天严腾胤子正朝学士家恩昭万代远德裕锡隆遐守义和永睦祯祥泰运昌存心常培厚发达自绵长”。 四川南充长乐袁氏字辈:“正世良大友一二三秀民忠孝纯祖武诗书百代兴”。 四川仁寿袁氏字辈:“仁义礼朝廷斗(分)尚文怀启登宗德荣显”。

汝南袁氏为东汉时期的著名世族,在东汉末年湮灭,祖籍在汝南郡(今河南商水西南)。

自袁良以后,至其孙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安子袁敞及袁京皆为司空,京子袁汤为司空、太尉,汤子袁逢亦至司空,逢弟袁隗亦至三公、太傅。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至五人,故号称“四世三公”。

袁绍,是袁逢之庶长子,袁逢将袁绍过继给其兄袁成。袁绍在少帝朝官拜司隶校尉,至献帝时任大将军。

中文名汝南袁氏

时期东汉

地址汝南郡

史书记载《新唐书·宰相世系》

历史渊源

据考证,袁氏是虞舜的后裔。西周初,周武王追封先贤后裔,封有虞氏之裔妫满于陈(今河南准阳),建陈国。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他的十一世孙有个叫诸公,字伯媛。伯媛的孙子涛涂,以祖宗字媛命氏。春秋时,媛氏世袭陈国上卿。当时媛、辕通用,故媛涛涂又写作“辕涛涂”。至西汉初,辕氏后裔政将“辕”字的“车”旁去掉,邕以袁为氏。唐宋时期的姓氏书名如《古今姓氏书辩证》等对此均有详细记载。

家族发展

据《汝宁府县志》载,汝南古为沈蔡诸国之地,战国时在楚魏二境之交,秦属颖川郡。到汉朝时设置汝南郡,隶属豫州,领县三十七,包括了今天的平舆、项城、西华、漯河、潢川以及安徽的阜阳、蒙城在内的大片疆域,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由于战乱、官职调任等原因,虽然汝南袁氏又派生出许多支脉,向海内外广为发展,但发端于袁安的汝南袁氏始终是最为兴旺的一支。

袁逢的嫡子袁术则官至后将军,后自取玉玺,自立为帝。

由血缘上来看,袁绍、袁术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由宗法来看,则两人为从兄弟。而学者记录,往往分歧。

袁绍、袁术均是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枭雄。因为二人曾率领关东诸侯讨伐权臣董卓,董卓遂把身处洛阳的袁隗和袁基(袁术之兄)一家二十余人杀害。

后来,袁术因自立为帝,遭受各群雄攻伐而死,其子袁耀投奔东吴势力。袁绍欲与曹操争天下,但于官渡之战被击败后不久病死,其子袁谭、袁尚、袁熙因夺位而相争,终于先后同被曹操所灭。

袁安卧雪

东汉袁安没作官的时候,客居洛阳,很有贤名。一年冬天,洛阳令冒雪去访他。他院子里的雪很深,把袁安困在了雪里,洛阳令叫随从扫出一条路才进到袁安屋里。袁安正冻得蜷缩在床上发抖。洛阳令问:"你为什么不求亲戚帮助一下?"袁安说:"大家都没好日子过,大雪天我怎么好去打扰人家?"洛阳令佩服他的贤德,举他为孝廉。

袁氏后人,念祖上德行,后人以卧雪堂为堂号。卧雪堂为袁氏第一门。

《后汉书》记述:当初,袁安的父亲袁昌病逝以后,袁安的母亲就让他去寻找墓地。在路上遇见3个书生,他们见袁安领一班子人在野外找什么东西似的,就问袁安干什么,袁安就把为其父访求墓地的事说了。那书生听罢,便指着眼前的一块地说:“葬此地,当世为上公。”说罢,这几个书生就不见了。袁安感到很神奇,就把他父亲埋葬在书生所指的地方,所以累世兴隆,“四世五公”。后来,袁安死后,其后人也将袁安葬于其父墓穴之下。

袁氏名人

在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袁氏名人辈出。据唐人林宝《元和姓篡》载,“袁氏自后汉魏晋至梁陈,正传世二十八人,三公、会仆一十七人。

《新唐书宰相世系》等书记载,袁政后裔袁干封贵乡侯,袁干的八世孙袁良(东汉汝南人),其孙袁安明帝时任楚郡太守、河南尹,以严明著称,后官至司徒。和帝时,外戚窦宪兄弟专权,他不避权贵,多次弹劾窦氏兄弟的专横,为时人称颂。袁氏自袁安以后,兴旺发达,其子孙后代,累世官宦,四节五公,与东汉一代相终始(风《重修汝南县志》),历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

据清嘉庆元年(1796年)编纂的《汝宁府志》及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编印的《重修汝南县志》载,历代汝南袁氏封爵位的有六人,为各种史志收编的汝南袁氏名人有二十多位,如袁良、袁安、袁汤、袁逢、袁绍、袁术等,不少人在《东汉书》中列有志传。

随着历史的发展,汝南袁氏虽然已经迁徙分布到海内外许多地方,但仍有大量袁氏后裔在汝南县本土生息繁衍。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其先出于舜。周武王灭商朝以后,为存先世之后,封舜的后代妫满(史称胡公满)于陈。妫满13世孙陈大夫辕涛涂是袁姓的始祖,也是汝南袁氏的始祖。其封邑阳夏是袁姓的根据地。陈国在春秋时期被楚国灭掉,子孙分流。

如同弘农杨氏,汝南袁氏是一门累世专攻一经的家族,世传孟氏《易》学。

门生故吏遍天下

史称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成为官吏集团中的首脑人物。有大批故吏、弟子、门生出于其门,不过很少有实际授业关系。东汉时期选士唯“论族姓阀阅”,所以世家大族的子弟,在察举、征辟中照例得到优先。

现今汝南县境内袁氏分布广泛,全县二十个乡镇中有一百多个自然村居有袁姓群众,总人数两万多。居住袁姓较多的乡镇有汝宁镇、板店乡等,较集中的村庄有十多个,以“袁”命名的村子就有袁庄、老袁庄、后袁庄、小袁庄等。

民国枭雄袁世凯家族宗谱以“汝南家声旧,舜裔世泽长”自诩。

袁家冢

袁家冢:位于平舆县阳城镇新集村委孔坟村西,平舆是汉朝时汝南郡的首府所在地。是东汉和帝司徒袁安及其家族的墓冢,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冢高47米,共3座,南北向排列,西侧、北侧地势突出。中冢为袁安之墓。袁安,汉明帝时历任楚郡太守、河南尹、太仆、司空、司徒。袁安素以严明著称,汉和帝时多次弹劾外戚专横。其子孙世代居“三公”之位。其墓结构严谨坚固,历经浸蚀,仍保存完好,抗日战争期间曾遭日军盗掘。北冢为袁安父亲袁昌之墓。袁昌一生持重、温仁、恭良东汉初官至成武令。

60年代,其墓出土文物有流金、金连盏宫灯、高灯、玄武俑、金背汉刀、陶猪、五株钱等,墓室一侧有完整的砖砌红彩耳室。南冢为袁安次子袁敞之墓。袁敞历任太子舍人、大夫、侍中、东郡太守、征拜太仆、光禄勋、司空等职,为官清廉,有“廉劲不阿权贵”之誉。此冢规模宏大,至今完整。汝南袁氏辈出贤相良臣,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

                    —摘自《》

2017年10月22日,在袁汝南堂宗亲总会袁雄昆永远会长的带领下,在平舆宗亲的配合支持下,香港与内地五十多位袁氏宗亲于上午十时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阳城镇新集村袁家冢墓园举行了秋季祭祖活动。新筹建的河南省姓氏研究会袁姓委员会部分领导一同参加了祭祖。

            —摘自《袁氏家族网》

著名书道家墨玄子袁海涌说:我们袁氏宗亲在这里寻根问祖,不仅仅是为表达怀旧的情感,也是我们后人对袁氏先祖的认同,又是对袁氐历史的反思,更是我们继承者对袁氏未来趋势的探索。

我们对袁氏的研究是寻根问祖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于姓氏文化的探秘是对社会心理、民族素质发展趋向研究的不可忽视的方面。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袁氏,根深叶茂,有着五千年的历史,而袁氏族的姓氏形成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几乎与此同步。

伴随着姓氏的形成与发展而积淀起来的中华袁氏文化在中华文化史上展现出别具一格的绚丽多彩的魅力!

历史上出现一代又一代的名人,如民族英雄袁崇焕、著名画家袁枚、世界水稻之父袁隆平等等,他们都对国家对民族做出贡献的功臣,我们袁氏家族为之骄傲和自豪,也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榜样。

         提到袁绍,就必须好好介绍他显赫的家族背景。  很多人都知道袁绍家是“四世三公”,却不知道四世三公究竟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袁家四世同堂,有三位老公公吗?

  四世三公,实际上是这个样子的:

  “三公”的概念古来有之,指朝廷中最位高权重的三个官职。历朝历代,这三个官职一直在变化。到了东汉,三公演变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他们分别掌管整个国家的军事、民政以及工程。三公因此又称“三司”。后来,汉光武帝舍弃大司马而设立“太尉”。所以一直到东汉末年,三公实际上指的是太尉、司徒、司空这三个国家权利最高的官职。  袁家自袁绍起家谱往上翻四辈,代代都有人在朝中担任三公的要职!这就是所谓的“四世三公”。

  为了更直观的了解袁家的显赫程度,我制作了一张“袁家六代家谱”。其中每一项,上面为人名,下面为其担任的官职。因为袁家家族过于庞大,我能找到的史料中关于袁家成员的记载有所出入,所以这里以《后汉书》为主,综合《三国志》的记载整理如下图:  (需要说明的是:裴嵩之引用的华峤版《汉书》中,原汤还有一个叫原平的儿子,而《后汉书》中说袁成是长子,并没有原平这个人。图中以《后汉书》为准。)

来自简书作者:于是乎V

不论是读正史《三国志》还是小说《三国演义》,都可以看到当时的人们在提到袁绍、袁术的时候,称他们出身的汝南袁氏为「 ”四世三公”,意思是他们这个家族已经连续四代人都当过「 ”三公”(东汉的宰相)级别的高官,家世尊贵,令人艳羡。 老版《三国演义》袁绍(演员和周瑜是同一人,哈哈) 「 ”四世三公”有时也会被说成是「 ”四世五公”,那么究竟是「 ”三公”还是「 ”五公”呢?其实两种说法都没错。「 ”三公”是指东汉时期设置的太尉、司徒、司空三个官职,是东汉王朝负责具体政务的行政长官,相当于三名宰相。「 ”五公”则是指袁氏在四代人中有五个人当过「 ”三公”。所以,「 ”四世三公”和「 ”四世五公”都是正确的说法。如果要非常严谨地说,应该是「 ”四世五三公”才对。 汝南袁氏究竟是个怎样的家族?他们是怎么做到「 ”四世三公”的呢? 其中至少有这么几个因素:一是他们家族以研究《孟氏易》见长,有世代相传的家学;二是他们子孙繁盛,人丁兴旺,家族人口多,也就提高了产生人才的概率;三是他们积极与其他的世家大族进行政治联姻,经营人际关系网,例如袁汤让儿子袁隗娶了大儒马融的女儿,而袁逢的女儿则嫁给同为「 ”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的杨彪等等。 不过,这些都是当时世家大族在社会上立足的常规操作。汝南袁氏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他们在东汉王朝的历次 中,临机决断,选边站队,通过一次次神一般的操作,成功获取了大量的政治利益和政治资源,其精彩的表现,令人叹为观止。 第一世:袁安以反对外戚窦氏得名 顶级的世家大族大多世代研习一两门经书,称为家学。汝南袁氏的家学是《孟氏易》(西汉学者孟喜著述的易经理论)。袁氏传习《孟氏易》,最早的是袁安的祖父袁良。袁良因精通易经,于汉平帝时举明经,历任太子舍人、成武县令。袁安从小跟随袁良学习《孟氏易》,以经学举孝廉,历任阴平县长、任城县令(汉制,大县长官为令,小县为长)。 袁安的仕途虽以经学起家,但袁安并非只是 书斋的学者,他在政坛上立足发展,靠的是他的实干才能「 ”理剧”(善于处理疑难案件)。 东汉明帝永平三年(60年),发生楚王刘英谋逆案件。因袁安在当县令时就已表现出优秀的「 ”理剧”能力,三公一致推举袁安为楚郡(即楚王封地)太守,负责审理这桩惊天大案。 处理此案的难点在于,刘英的口供已牵涉到数千人,这些被卷入案件的人因不胜拷打讯问,或者为了争取宽大处理,又继续检举揭发,导致涉案人员超过了一万人。 袁安在赴任前已经知悉这一严峻形势,他到任时,顾不上去郡府报到,就直奔监狱,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整理出一份名单,名单上的人,都是只有口供而没有别的证据佐证涉案事实的人员。袁安列出这份名单,一一详细说明理由,上奏汉明帝请求释放他们。汉明帝无愧于他的谥号「 ”明”,他看了袁安的论证,深表赞同,并且称赞袁安的高效和严谨,完全同意了袁安的请求。因此得到释放的有四百余家(按一家十口人计算,当有四千多人)。袁安获得了「 ”以宽为政”的赞誉,也获得了世家大族的认可和支持(那些被释放的人,大部分都是楚郡的世家大族)。 因处理楚王案有功,袁安升任河南尹、太仆。汉章帝章和元年(87年),袁安出任司徒,进入了「 ”三公”之列。 袁安成为三公之一,也就进入了东汉王朝的最高决策层,很快他就与外戚窦氏产生了矛盾。导火索是对匈奴的政策问题。 匈奴在西汉时曾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但到了东汉,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东汉的基本政策是拉拢南匈奴,打击北匈奴。汉和帝时,窦太后临朝听政,打算派其兄车骑将军窦宪征讨北匈奴。其实当时北匈奴势力已衰,对中原已无实质威胁,窦太后的做法,目的不过是让窦宪去打怪升级加经验值,以便立功升官罢了。 因此,袁安联合了太尉宋由、司空任隗及九卿上书反对出兵,理由是匈奴不犯边塞,不宜劳师远涉,空费国用。书上之后,窦太后置之不理,拒不答复。宋由等人怕了,不敢再说什么。只有袁安和任隗免冠上朝,当着窦太后的面据理力争,众人都为袁安捏一把汗,袁安却神色自若。 征讨匈奴是外戚窦氏为自身立威的重要一步,袁安怎么反对也没用,最后窦宪还是带着大军出发了。因此,袁安和窦氏之间的梁子,也是结定了。 此后,袁安又举劾与窦氏结党、向窦氏行贿的司隶校尉、河南尹及各州郡的刺史、太守,有的人事迹过于明显,窦太后也包庇不住,因此被免官的有四十多人。 袁安的行为,自然让窦氏忌恨不已。但袁安所作,都是在维护汉和帝的权威,是代表皇帝和外戚作斗争。因此,袁安得到汉和帝的保护,再加上袁安在朝野名望极高,窦氏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加害于他。 袁安和窦氏的恩怨还没有结束。窦宪北征匈奴,十分顺利,取得了「 ”勒石燕然”的空前大胜。窦宪为笼络北匈奴,打算立投降的匈奴大人为单于。请示至朝廷,窦太后下公卿议,袁安第一个提出了反对。袁安主张将南匈奴单于迁往北部统治其地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立两个单于,因为立单于要拨给一大笔经费,没必要花这个冤枉钱。 有窦太后在,袁安当然是斗不过窦宪的。毫无悬念,窦宪的意见被朝廷采纳,北匈奴右谷蠡王于除鞬被立为单于。尽管如此,在皇帝与外戚的斗争中,袁安作为皇帝一方的重要支持者,获得了极大的信任。 永元四年(92年)三月,袁安去世。六月,汉和帝发动政变,窦宪及其两个弟弟窦笃、窦景自杀,汉和帝亲政。此时袁安已死,但袁氏家族的名声却因宿敌窦氏的倒台而大大提高,袁安长子袁赏以父荫为郎。永元五年(93年)九月,于除鞬反叛,事实证明了当初袁安的意见是正确的,袁氏家族的声望再次大涨。 第二世:袁敞反对外戚邓氏的教训 因为袁安在政治上的活跃,汝南袁氏迎来了家族史上前所未有的兴盛,但这种兴盛的势头能否持续下去,还取决于袁氏子孙能否接下袁安的反外戚大业。 袁安的长子以父荫为郎,但事迹不显,很可能是英年早逝了。 次子袁京发扬了袁氏的家学专长,继续钻研《孟氏易》,并作《难记》三十万言,将袁氏的家族学术事业推上高峰。袁京以出类拔萃的经学造诣跻身名士之列,但却无意仕宦,官止于蜀郡太守。本来蜀郡太守也是二千石的高官,不算小了,但对汝南袁氏这样的顶级世家大族来说,二千石的太守还不足以彰显其家族等级。 当然,袁京在政治上的低调,也可能是袁氏家族的一种策略。因为外戚窦氏(汉和帝母族)倒台后,外戚邓氏(汉和帝妻族)又上台了。袁氏一下子占不到上风,不得不为自己留一条退路。袁京辞去蜀郡太守之职后,隐居于宜春郡的山中,是一种规避政治风险的行为,目的是保存袁氏的家族血脉。 维护袁氏家族政治利益的重任,落在了袁安第三子袁敞的身上。袁敞努力工作,官至司空,他继承了袁安反对外戚、维护皇权的立场和方针,与外戚邓氏对立。但袁敞性格刚直,手段不如袁安灵活,个人声望也不及袁安,再加上失去了皇帝的支持,袁敞被邓氏诬陷交结尚书郎张俊泄露宫廷秘密,免官,元初四年(117年)四月被迫自杀。 袁敞之死对袁氏家族来说无疑是一大打击,但这一事件在社会上营造了袁氏坚决反对外戚专权的正面形象,仍然大幅度地提高了袁氏家族的社会声望和影响力。因为袁敞是免官自杀,并未牵连子孙,而且袁京辞官隐居,也保留了家族血脉,因此这一悲剧并没有给袁氏造成伤筋动骨的伤害。只要有合适的时机,袁氏仍有能力卷土重来。 特别重要的是,袁敞之死给袁氏子孙留下一个深刻的教训:做事不能太耿直,得讲究策略。 第三世:袁汤精心布局,打下除灭外戚梁氏的基础 袁京之子、肩负袁氏第三代希望的顶梁柱袁汤,就充分吸取了叔父袁敞的教训。虽然袁汤也继承了反对外戚的家族政治基本立场,但他行事圆滑,在必要时也不介意与外戚合作。 汉质帝驾崩后,大将军梁冀召集三公九卿议立新君。梁冀中意的人选是蠡吾侯刘志,而太尉李固、大鸿胪杜乔主张立清河王刘蒜。从东汉皇室谱系来说,清河王刘蒜是汉质帝刘缵的堂兄,是享年九岁的刘缵血缘关系最近的皇室成员,兄弟之间互相继祧,也不违反宗法制度。而且刘蒜其人「 ”动止有度”,颇得人望,是继承帝位的佳选。而蠡吾侯刘志不仅与汉质帝血缘疏远,而且论辈分,刘志是刘缵的叔父,以叔父继承侄子,这是违背宗法制度的,因为这意味着刘缵的绝嗣。在古人的观念里,绝嗣的死者无法享用子孙的血食,只能沦为饿鬼,是非常严重的事情。但梁冀仍然执意立刘志,因为刘志即将迎娶梁冀的妹妹,而且已经来到了洛阳。 时为太仆的袁汤,认真评估了双方的实力对比后,毅然选择附和梁冀。因为支持梁冀的,还有太尉胡广、司空赵戒、中常侍曹腾等重量级人物,而李固、杜乔只是少数派,根本不是梁冀的对手。 果然,梁冀上奏梁太后,免去了李固、杜乔的职务,不费吹灰之力就扫清了障碍,刘志被立为皇帝,即汉桓帝。袁汤因参与「 ”定策”(确定皇帝人选)有功,由太仆升任司空,成为「 ”四世三公”中的第三世,还被封为安国亭侯。这是袁氏第一次获得侯爵爵位。东汉中前期封侯很少,袁汤获封亭侯,是非常荣耀的事情,足以使袁氏上升为除皇族之外的极少数顶级贵族行列。 由于袁汤积极向外戚梁氏靠拢,取得了梁冀的信任,继续升任司徒、太尉。这也是袁氏第一次有人出任三公之首的太尉一职。 但是,袁氏家族毕竟有着长期反对外戚的黑历史,梁冀在内心里对袁氏是保持警惕和戒备的。 元嘉三年(153年),发生了袁氏族人袁著上书劝梁冀致仕退休的事件。袁著时年十九岁,是刚从太学毕业的小青年,因成绩优异被任命为郎中。袁著初生牛犊不知天高地厚,他上书梁冀,不过泄一时之忿,没有想到会有何种严重后果。梁冀看到袁著上书后大为震怒,直接派人来杀袁著,吓得袁著东躲 ,最后还是被抓住鞭笞至死。袁著在太学的同学刘常、郝洁、胡武受到牵连,死者六十余人。 袁著事件发生后不久,袁汤也被免去了太尉之职,理由是冀州发生了蝗灾。这当然不过是个借口,袁汤免职的真正原因是梁冀怀疑袁汤是袁著事件的幕后指使者,但又没有证据,无法公开指责,于是便找个借口公报私仇。 老谋深算的袁汤,早已料到迟早会和梁冀走到这一步。为此,袁汤在担任太尉时就已利用三公举荐官员的特权,将几个族人安插到关键位置。其中,袁汤的堂弟、袁敞之子袁盱担任统领禁军宿卫宫殿的光禄勋,袁汤的堂侄袁腾担任洛阳城的行政长官洛阳县令,最狠的是,袁汤连宦官队伍也安排了自己人,一位袁氏族人袁赦,净身成为宦官,官至中常侍,是宦官集团的首领之一。 延熹元年(158年),袁汤尚未来得及着手实施推翻梁冀的行动就病死了。但他生前的精心安排已为袁氏的复仇打下了坚实基础。 袁汤死后不久,汉桓帝感觉不能再等,便开始行动了。他采用调虎离山之计,先把卫尉梁淑等梁氏禁军将领派到洛阳西郊去修建显阳苑,再下诏由光禄勋袁盱、尚书令尹勋、司隶校尉张彪率兵围大将军府,迫使梁冀夫妇自杀。梁冀死后,中常侍袁赦奉诏持节,到洛阳西郊将梁淑等梁氏党羽免官收捕诛杀。 政变成功了,参与政变的宦官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都被封为县侯,时称「 ”五侯”。但在政变中出力甚多的袁盱、袁腾、袁赦,却都没有得到显眼的升迁。 原因在于,汉桓帝新宠的皇后窦妙,是窦武的女儿,而窦武,正是多年前与袁安斗得不可开交的窦宪的侄子。 袁氏的宿敌窦氏,竟然在多年之后咸鱼翻身,再度成为外戚,这是袁汤生前千算万算也算不到的。可叹袁氏冒着灭门的风险参与政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和回报,反而迎来了一段政治上的暗淡期。 第四世:袁逢、袁隗兄弟八面玲珑,把袁氏家族带向空前繁荣 在窦氏第二次当政时,袁汤虽然已死,但却已经为他的两个儿子袁逢、袁隗创造了参与朝政的条件。 袁逢、袁隗两兄弟总结了袁氏家族历代祖先的成败教训,决定不再坚持一味反对外戚的立场。两兄弟不仅继承了袁汤灵活圆滑、能屈能伸的手段,行事不拘一格,而且更加发扬光大,成为见风使舵、唯利是图的墙头草。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继承父亲的仕宦大业,确保袁氏家族的政治利益。 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汉桓帝崩,无子,窦皇后与父亲窦武「 ”定策禁中”,迎解渎亭侯刘宏为帝,即汉灵帝。 袁逢、袁隗两兄弟都参与了这次「 ”定策”行动。由于后来袁绍的失败,有关袁氏家族的史料大量佚失,在南朝宋范晔编撰《后汉书》时就已经无法知晓袁逢、袁隗是怎样参与定策的了。但是,后来袁逢去世时,汉灵帝特别下诏要隆重举办葬礼,并「 ”赐以珠画,特诏秘器,饭含珠玉二十六品,使五官中郎将持节奉策,赠以车骑将军印绶,加号特进,谥曰宣文侯。”汉灵帝高规格举办袁逢的葬礼,可见汉灵帝对袁逢十分感恩戴德,多年之后仍念念不忘。袁逢对汉灵帝的恩德,最有可能的就是当年参与定策、推举当时还是解渎亭侯的汉灵帝为皇帝人选的功劳。 不过,在当年定策之时,袁逢、袁隗官职还不够高,而且窦武有意抑制袁氏子弟,在汉灵帝即位后,袁逢出任太仆,袁隗出任大鸿胪,都是九卿。其实这也很不简单了,但对在这个时候已经「 ”三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来说,出两个九卿实在不足为奇。 汉灵帝即位的第二年(建宁元年,168年)九月,中常侍曹节等人挟持汉灵帝发动政变,杀窦武、陈蕃。外戚窦武之死,虽然不是汉灵帝的意思,但汉灵帝也不反对宦官杀窦武,因为窦氏毕竟不是汉灵帝的亲娘家。窦武死后,窦太后被幽禁,汉灵帝生母董氏升为太后,这位董太后才是汉灵帝真正的外戚。 虽然史书没有明记袁逢、袁隗兄弟是否参与了这场政变,但从窦氏、袁氏两家多年的恩怨纠葛,以及袁隗在这场政变后不久就破格升任司徒来看,袁隗很可能参与了这场政变并且颇有功劳,才会获得如此超乎寻常的拔擢。 三公中太尉、司徒、司空是按顺序排列的,太尉最高、其次司徒、再次司空,正常情况下升任三公者都是先任司空,再依次递升。而袁隗此前为九卿之一的大鸿胪,他不仅越过司空之位直接升至司徒,而且升任的时间在哥哥袁逢之前,这显然不是一次论资排辈的常规晋升,而是因为袁隗有特殊的功勋,才能破格予以非同寻常的提拔。 此时的袁氏家族已经完全没有固定的立场和节操,不论是外戚还是宦官,哪边得势就站哪边,目的只为攫取更多的政治利益。 袁逢和袁隗除了结交外戚和宦官,还积极笼络各路朝臣名士。名士崔寔病故时,家无余财,连殡殓之费也没有,时为太仆的袁逢联合同为九卿的光禄勋杨赐、少府段颎为崔寔准备棺椁葬具,身居三公之位的司徒袁隗则为崔寔撰写碑文,把崔寔的葬礼办得轰轰烈烈。袁逢的做法,不仅笼络了崔氏家族的心,更是笼络了天下士人的心,为袁氏树立了「 ”义”的名声。《三国志·袁术传》称袁绍、袁术兄弟「 ”尚气侠”「 ”以侠气闻”,其实这种乐于救人危难的侠义之风在他们的父亲袁逢身上就已经有所体现了。 袁逢接济崔寔一事,也反映出袁逢与杨赐、段颎二人关系不凡。实际上,杨赐是袁逢的婚姻亲家,袁逢的女儿嫁给了杨赐的儿子杨彪,著名的大才子杨修就是袁逢的女儿所生。段颎在西北攻打东羌的时候,袁隗曾到段颎军中犒劳,可见袁氏与段颎有着密切的交往。 熹平元年(172年)六月,发生了渤海王刘悝谋反案。渤海王刘悝是汉桓帝刘志的弟弟,本来刘悝比汉灵帝刘宏更有资格当皇帝,此案很明显是刘宏铲除潜在威胁、消除政治隐患的一次重大行动。段颎时为司隶校尉,负责逮捕审讯刘悝及其王妃宋氏,迫使刘悝承认谋反罪行并自杀。段颎因此案为汉灵帝立下一件大功,被任命为三公之首的太尉。 段颎一当上太尉,杨赐就升任司空,而此时的司徒是袁隗。一朝三公,恰恰就是当年一起为崔寔办葬礼的三个好基友,你说巧不巧?不用说,杨赐的上位,少不了段颎、袁隗的大力举荐。 到了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渤海王刘悝案再生余波。汉灵帝的宋皇后,是渤海王妃宋氏的侄女,刘悝案发生后,宋皇后失宠,中常侍王甫怕宋皇后伺机报复,便告发宋皇后用巫术诅咒汉灵帝,汉灵帝命王甫持节收宋皇后玺绶,幽禁于暴室而死,宋皇后的父亲宋酆及宋氏兄弟姐妹满门被诛。 值得推敲的是,在宋皇后案发生后,袁逢便升任司空,成为三公之一。袁逢此前的职务是屯骑校尉,即禁军主力部队屯骑营的指挥官,袁逢很可能是参与了宋皇后一案的处置有功,得以升任司空。此时,太尉是陈球,司徒则是袁氏另外一位族人袁滂,袁隗已于熹平五年(176年)卸去司徒之位,改任后将军了。 至此,汝南袁氏已经实现了「 ”四世三公”的空前伟业。如果袁逢不是死得太早,以他和汉灵帝的关系,很可能还会继续升任太尉、太傅等更显赫的职务。但因袁逢之死,这一任务只能交由他的弟弟袁隗来完成了。 一转眼已到中平六年(189年)四月,汉灵帝病重,此时的皇后何氏,生有一子刘辩,王美人生有一子刘协,由汉灵帝之母董太后抚养。汉灵帝认为刘辩轻佻无威仪,打算立刘协,并将此事交给宦官蹇硕来办。不料何皇后的哥哥、大将军何进抢先动手,立刘辩为帝,并发兵收捕蹇硕,围骠骑将军董重府第,迫其自杀身亡,董太后亦被幽禁暴崩。 刘协即位后,以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共录尚书事,也就是让二人担任辅政大臣。袁隗能与何进同朝执政,当然是因为之前他和何进一起支持刘辩。而此时袁隗的侄子袁绍、袁术也都为何进效力,二人在诛杀蹇硕、董重的行动中表现积极,袁绍因此升任司隶校尉,袁术则任禁军要职虎贲中郎将,亦可见何氏、袁氏的关系,已经紧密结合为一个政治联盟。 想当年,袁安与外戚窦氏斗了一辈子,袁敞因为和外戚邓氏的矛盾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袁汤为了扳倒外戚梁氏费尽心机精心布局,而此时袁隗却和外戚何氏打得火热,真是令人感叹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世事多变,谁人能料? 袁逢、袁隗的政治投机,在为家族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隐藏着危机。袁氏同族、名士袁闳就不太认同袁逢、袁隗的做法,他说:「 ”吾先公福祚,后世不能以德守之,而竞为骄奢,与乱世争权,此即晋之三郤矣。” 袁闳的预言是正确的。随着东汉王朝的没落,「 ”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家族也逐渐走上了末路。先是袁绍、袁术反对董卓执政,与支持董卓的袁隗发生严重分歧。据《三国志·董卓传》注引《吴书》载:「 ”并州刺史段颎荐(董)卓公府,司徒袁隗辟为掾。”据此,董卓曾在袁隗的司徒府当过掾属,也是袁隗的「 ”门生故吏”之一,袁隗凭着官僚政治的旧经验,自认为可以倚靠乃至控制董卓。没想到袁绍、袁术自有主张,不听袁隗的安排,而董卓也丝毫不给老领导面子,于袁绍、袁术起兵讨伐董卓后,翻脸杀掉了袁隗一家五十余口。 袁绍起兵讨伐董卓 此后,袁绍也曾经短暂地当过太尉,还当过位在三公之上的大将军,说是「 ”五世三公”也不为过。只不过,此时的袁绍已是割据一方的军阀,他的目标是称王称帝,三公、大将军之类的官职头衔,对他来说已经毫无意义了。 参考文献 西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2000年版。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2000年版。 卢弼:《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2012年版。 罗三洋:《袁本初密码》,台海出版社2017年版。 郑先兴:《东汉桓灵时期的外戚及其政治》,载《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3期。

1引言

袁氏世范是我们国家历史上的一部开放性的族谱,记录了从汉朝到明清时期袁姓家族的历史、地理、社会文化、家族聚落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对研究家族和地方社会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袁氏世范是谁写的呢?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2袁氏世范的作者

袁氏世范的作者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史学家袁枚。他是清代学者、诗人、文学家,著名的鸦片戒严提案的起草人,其家族历史学有高度成就。袁枚对家族史的研究是较早的,他花费了十多年时间撰写了《袁氏世范》,体现了他对家族史、族谱学的独到见解。袁枚将族谱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研究方式,被学界誉为“袁氏家谱学”。

3袁氏世范的内容

袁氏世范的内容涵盖了袁家的历史、社会地位、成员的辈分、官职、学术成就、医术、诗文以及家族聚落等多个方面。尤其是对于地理情况和家族聚落的介绍亦极为详尽和具体。《袁氏世范》的撰写颇为客观,袁枚细致地收集了各家族族谱和史料,并将他们整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清晰而详实的袁家族谱。

4袁氏世范的意义

袁氏世范不仅是袁家族谱,更是一部民族史和社会史,它既在历史上提供了袁家族的具体历史,又在学术上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大有可为的研究对象。其地理信息的记载,特别是对家族聚落、居住地宜忌的注意事项描述十分详细,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人地关系的形成、演变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袁氏世范也为了寻根问祖的人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料和研究方法。

5袁氏世范的现状和发展

自袁枚传世的《袁氏世范》问世以来,散见于各地的袁家族谱逐渐向之汇聚,形成后续编修体例较为统一的《袁氏世谱》和《袁氏族谱大全》,其影响也逐渐扩大。由于袁家族谱一直在袁家人手中流传,而且在整理的过程中往往被赋予了一定的主观色彩,因此研究者在进行考证时需要慎重。要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应该借助于家族考古、历史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的交叉,以形成多角度审视、多角色参与的研究机制。

6结语

袁氏世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家族史著作,集中了袁家族的历史、地理、文化、社会地位、家族聚落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作者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史学家袁枚,为人们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家族史研究方式,被誉为“袁氏家谱学”。在研究和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和演变过程中,袁氏世范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和研究方法。当然,研究者在进行考证时需要慎重,多角度参与是必要的。

袁氏家族立谱较早,汉代袁氏为大族,汝南袁氏和陈郡袁氏,在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家族传承之今日分为多系,多家,多门。现代袁氏家族为融族团结,建立多个袁氏家谱网站和袁氏家谱研究会。

袁姓的辈份怎么排

温馨提示现今传世的袁姓家谱大多是清朝和中华民国时纂修的。  浙江富阳《东安袁氏宗谱》由袁若启等纂修,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刊本;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