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臣左宗棠,其后代过得如何呢?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8浏览:1收藏

清代名臣左宗棠,其后代过得如何呢?,第1张

1881年左宗棠被朝廷召回京城任军机大臣一职,管理兵部事务,因与同僚不和,加上自身也不习惯在京中任职,于是在这一年的10月,朝廷将左宗棠调往地方任职,1885年7月29日,此时病重的左宗棠向朝廷连上两道奏折,第一个奏折是请求朝廷专门设置海防大臣,第二个奏折请求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不久后,朝廷专门设立了海军事务衙门,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左宗棠的请求得以实现,1885年,左宗棠病逝,终年七十三岁。

说完了父亲左宗棠,我们再来说左宗棠的儿女们。

从上面不难看出,左宗棠一生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为朝廷服务着,虽然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但是并没有因此疏于对子女的教育,对子女的教育方面十分严格,子女们在父亲左宗棠的教育下,衣食住行方面都十分简朴,也有没有官宦子弟的纨绔习气。

左宗棠长子左孝威,最得父亲左宗棠的宠爱,跟随父亲左宗棠在新疆征战时,不幸染病而亡,终年二十七岁。

左宗棠次子左孝宽,历史上并无太多记载,只记载了他是1847年所生,去世的时间在历史上并不记载。

左宗棠的第三子左孝勋在历史上只记载了他是1853年所生,去世时间史书上并无交代。

左宗棠的第四子左孝同这里史书记载就较多了,左孝同出生于1857年,在1907年后,左孝同历任光禄寺卿,江苏按察使等职。

1911年左孝同又被任命为苏省第一提任法使,特别说明第一提任法使这个官职,在清朝时期,这个官职是一个省当中最高的司法行政长官,在官位品级上属于正三品级别的官职,同时左孝同还兼任江苏布政使,1912年清朝灭亡后,左孝同一直在上海居住,1924年在上海病逝,终年六十七岁。

总体来说,除第四子左孝同在朝廷有所建树外,其他三个儿子均没有什么建树,甚至可以说是平庸,说完了左宗棠的儿子们,我们再来说说左宗棠的女儿们。

左宗棠的女儿们在文学方面十分优秀,长女左孝瑜著有小石屋诗草,第二个女儿左孝琪著有猗兰室诗草,第三个女儿左孝琳著有琼华阁诗草,第四个女儿左孝瑸著有淡如斋遗诗。

左宗棠的后代大多数都在湖南居住,在后代当中学者较多当官的人较少,左宗棠孙子辈当中的左念恒成为了诗人,左宗棠曾孙这一辈中的左景伊成为了中国化工大学教授,主攻腐蚀和防护领域,后来还曾担任过政协委员,还有曾孙辈中的左景鉴,是外科学专家,还曾担任过中山医院的副院长,全国政协委员。

说完了曾孙这一辈,我们再来说说玄孙这一辈,玄孙在这一辈当中的左焕琛曾担任上海市的副市长,还有这一辈中的左焕琮曾任清华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院长。

总的来说,左宗棠的后代们,都还是很有出息的。

左宗棠的家乡是在湖南,其实在他死了之后,他的子子孙孙,也没有离开他的家乡,去别的地方发展,他的子孙传承到现在已经是第7代了。但是他们发展到第7代,除了左宗棠是在当时担任过政府的官员,他的子子孙孙都没有出现过政府当官的。这里并不是说他的子孙没有能力,而是因为左宗棠曾经留过一条家训就是读书不为科名。

正是因为这一条家训,所以,左宗棠的后代子孙基本上都没有进入到政府去当官做公务员,但是左宗棠的子孙都是读书人,他们这些人中出现过上百位的学者,医生、教授等等高知识的人才。比如说,他的第4代子孙,名字叫做孙卓景鉴,就是顶尖的外科专家,而且他的儿子左焕综则是脑科疾病研究所的所长。

其实一个家族,之所以能够百年不衰,并不是依靠祖荫,而是一种精神和品德的继承。而左宗棠的家族,就是勤学苦读。其实在左宗棠当官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知识对于一个人,一个家族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所以即使当时他公务是如此的繁忙,而导致他没有时间去指导或者是教导他的子孙的时候,他会利用晚上的时间去教他们写字和读书,而且他要让每个人都要记在心上,读书是第1位,如果不用功心先是教诲,再是惩罚。就是有了这么严格的家训,左宗棠的家族才能代代出人才。其实在中国很少有一个家族能够传承上百年,并且代代都能够出如此高素质的人才,这才是左宗棠留给后代的宝贵遗产。

左宗棠的人生轨迹很有意思,少时发奋读书,二十岁就考中举人,但是后来连续三次参加科举考试都不第,于是在家自学兵书典籍,还当过好多年的教书先生。左宗棠自视甚高,屡次拒绝出山邀请,直到天平天国兴起,左宗棠才最终决定出仕,此时他已经四十岁了。

从1852年开始,左宗棠就犹如蛟龙出海,一飞冲天,其仕途开始快速蹿升,四十九岁当浙江巡抚,五十岁就成为闽浙总督。此后,左宗棠历任陕甘总督和两江总督等职,他先灭捻军,后又完成收复新疆的壮举,还抗击过法国人的侵略,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位极人臣。

左宗棠大器晚成,四十岁才入仕,七十三岁去世,在其三十三年的官宦生涯里,创建了许多伟业,他是清朝封建统治得以延续的功臣,也是洋务运动的先驱之一,与李鸿章、曾国藩和张之洞被后人并称为晚晴四大中兴大臣。

左宗棠的成功,其实也离不开他的妻子周诒端的帮助和鼓励。周诒端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虽然父亲早亡,但是她发奋自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在左宗棠失意的日子里,作为妻子,周诒端常常以诗文慰藉左宗棠,给了左宗棠很大的鼓励。在很多关键的人生抉择上,周诒端也给了左宗棠很大的帮助,所以左宗棠一生都极为敬重周诒端,虽是妻子,也是知己。

据说,左宗棠在娶周诒端的时候,因为家道中落,所以没钱作为彩礼,于是就入赘周家当了上门女婿。不过周家人对左宗棠都还不错,左宗棠和周诒端都是读过书的人,两人因此有一些共同爱好,夫唱妇随,倒也其乐融融。

除了周诒端之外,左宗棠还有一小妾张氏,两人为左宗棠生下四子四女。在左宗棠的子女之中,并无与其一样成就大事业者,但也绝不是什么宵小之辈。总体来说,左宗棠的子女及后代都混得还可以。

长子左孝威。

左孝威出生于1846年,长大后考中举人。作为长子,左孝威最得左宗棠喜爱,而且期望也最大。

因为左宗棠的关系,左孝威被朝廷任命为县衙主事,他原本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但十分可惜的是,左宗棠为了历练左孝威,让其跟随自己去平定新疆,结果左孝威不适应新疆的气候,再加上军中艰苦,左孝威又不愿意搞特殊,坚持与士兵同吃同住,结果染上了疾病,1873年就去世了,年仅27岁。

左宗棠有意培养自己的儿子,但是最终却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对于当时还在新疆艰苦作战的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不过左宗棠还是强韧悲伤,一鼓作气收复新疆,为维护新疆领土的完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次子左孝宽。

左孝宽出生于1847年,与哥哥左孝威不一样的是,左孝宽志向不在读书,而是成为一名悬壶济世的郎中,在当时名气很大。

三子左孝勋。

左孝勋出生于1853年,曾担任过兵部主事,其生平不详,不过左孝勋有两个很出名的孙子,一个是左景清,一个是左景伊。

左景清,1812年出生,著名作家和新闻工作者,笔名杜若,著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等八部长篇小说,还曾是国民党多个报纸的总编辑,也担任过国民党中央组织部专员,解放前夕去到台湾。

左景伊,1818年出生,曾担任过北京化工大学及教授,浙江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的客座或兼职教授。左景伊是我我国著名的腐蚀防护学专家,曾担任全国腐蚀与防护理事会副理事长,是全国政协第六届和第七届委员,还曾作为组长参与国家科委的腐蚀学等相关研究工作。

四子左孝同。

左孝同出生1857年,是左宗棠儿子之中最像他的一个人。

左孝同早年被钦赐为举人,又来又捐了个道员,得以进入官场。甲午战争爆发之后,左孝同曾在辽宁总办过营务,后来还在北洋机器处和北洋营务处工作过,仕途发展得还算比较顺利。

戊戌变法之后,左孝同因为在湖南保卫局,因此一度受到朝廷猜忌,后来慈禧太后召见他,左孝同将此事澄清,慈禧太后便开始欣赏他,自此平步青云,历任光禄寺卿、宗人府府丞、河南按察使和江苏按察使等职。

1911年,左孝同担任江苏第一任提任法使,是个三品官,不久又升任江苏布政使。不过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左孝同受到波及,逃到上海寓居。

左孝同最像左宗棠的地方是他的书法,大小篆的功底很好,还有左宗棠的风采,在当时名气也很大,很多人收藏他的书法。

长女左孝瑜。

左孝瑜,1833年出生,嫁给左宗棠的门生陶桄。陶桄的父亲是两江总督陶澍,他在左宗棠还是教书先生的时候与其结识的,两人惺惺相惜,互为知己。

1838年,左宗棠与陶澍定下娃娃亲,左宗棠决定以后将自己的长女左孝瑜嫁给陶澍的独子陶桄。不过不久之后,陶澍就去世了,左宗棠便来到陶家,当陶澍的老师,前后长达八年时间。也正是在此期间,左宗棠得以在陶家博览群书,其学识和思想境界有了很大的提升,并开始认识到洋务运动的重要性。

左孝瑜是个才女,会写诗文,还有自己的作品集《小石屋诗草》传世。左孝瑜在与陶桄结婚后,育有五子二女,1894年去世,被朝廷追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次女左孝琪。

左孝琪出生于1834年,但是她的人生是悲惨的。

左孝琪小时候因为言谈举止与外祖母王慈云很相似,所以很得王慈云喜爱,也被左宗棠视为掌上明珠。不过可惜的是,左孝琪有一次生了大病,因为吃错了药,结果导致其一生疾病缠身,不得不长期卧病在床。

但是这没能击倒左孝琪,尽管她一生没有婚配,但是她喜欢读书,诗文俱佳,著有自己的作品集《猗兰室诗草》,也算是个大才女,1873年英年早逝。

三女左孝琳。

左孝琳1837年出生,也是个才女,著有《琼华阁诗草》。左孝琳1851年嫁给江南道监察御史黎光曙的儿子黎福昌,婚姻比较幸福。

四女左孝瑸。

左孝瑸出生于1837年,也是个大才女,而且还十分忠贞和刚烈。

左孝瑸长大之后,嫁给了舅舅周诒晟的次子周翼标,这是一桩亲上加亲的婚事,夫妻二人感情很好,也比较幸福。但是在左孝瑸三十三岁的时候,周翼标暴病而亡,悲愤交加的左孝瑸竟然选择自杀为夫殉葬,十分令人惊叹。

左孝瑸去世的时候,左宗棠正在为收复新疆做着前期准备,他听闻四女殉夫的消息,赶到十分惋惜,在自己的作品集中曾提及过这件事,余弟(通‘第’)四女孝瑸殉夫

左孝瑸著有作品集《淡如斋诗草》传世,诗文淡雅,水平颇高。

左宗棠家重视教育。

左宗棠的子女当中,尽管没有再成就上比得上他的人,但是子女也还算是不错的,没有一个人碌碌无为,儿子们都有自己的事业,女儿们也个个有才。

左宗棠的子孙当中,其实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个曾孙之外,其实还有不少知名人物,比如说曾孙左景鉴,著名外科手术专家;曾孙左景权,法国著名的华裔汉学家,对敦煌有很深的研究;玄孙左焕琛,上海医科大学教授,担任过上海市副市长;玄孙左焕琮,著名医学教授,任教于清华大学。

左宗棠的子孙现在有很多,很多人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所以左宗棠的家族基因还是不错的,这也与左宗棠家族比较重视教育关系很大。

左宗棠的父亲左观澜就是读书人,也做过一些官;左宗棠的妻子周诒端有才华,其母王慈云也是个大才女,著有作品传世。左宗棠和周诒端都是比较重视教育的人,王慈云更是为左宗棠的子女教育尽心尽力过。

所以说,一个重视教育的家庭,对子孙后代的影响是很大的。左宗棠的子孙与李鸿章的子孙相比,可能在仕途和财产方面可能要差不少,但是左宗棠的子孙们在医学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贡献更大。

清代名臣左宗棠,其后代过得如何呢?

1881年左宗棠被朝廷召回京城任军机大臣一职,管理兵部事务,因与同僚不和,加上自身也不习惯在京中任职,于是在这一年的10月,朝廷将左宗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