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家族资料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8浏览:1收藏

鲁迅家族资料,第1张

  间(1506~1521)徒居越城竹园桥,生养休息,不

  数世而子孙繁衍。鲁迅为周逸斋14世孙。《越城周

  氏支谱》的“序”和“谱例”中说明:“明季多难

  ,谱牒散失,以故字讳世系阙焉而不详。”始迁祖

  周逸斋的“字讳生卒不详,宗支世系亦无可考。”

  所以周遐寿在其所著的《鲁迅的故家》一书中说:

  周逸斋“从什么地方来,是什么样的人,都无从知

  悉,例是名字也已失传,总之他带着两个儿子进城

  住下来是事实……老太爷没有名字不好叫,后来修

  谱的人便送他这个笔名,逸斋者言逸其名也。”[周

  遐寿(即周作人):《鲁迅的故家》第101一102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3月湖北版。]

  越城周氏自始迁祖周逸斋以下,世系分明,历代可

  考。但要从周逸斋上溯到周敦颐,想把两者之间相

  隔四百几十年的十几个世次查出来,这是无法想像

  的;退一步说,即或要查明周逸斋父亲的名字籍贯

  也是不可能的。其根本原因是,连周逸斋本人的字

  讳生卒都不详,要进一步查明他以上的宗支世系当

  然没有办法的。

  由此可知,鲁迅支鱼化桥周氏虽也为周敦颐的后裔

  ,但因其上溯至周敦颐的宗支世系无可考,所以与

  周恩来支宝佑桥周氏的族派关系也就无从查考了。

  按此,说绍兴“两周”同宗而又同族,是缺乏依据

  的,难下结论的。以现有资料看,只能说他们是同

  宗而不同族,即都以周敦颐为同宗,但两个家族之

  间不能说有什么相关之处,就是这两个家族中人的

  个人关系上,也不存在象同一家族圈内的人那样,

  有什么上辈、下辈或平辈的问题。但俗语说:五百

  年前是一家。周逸斋住到越城竹园桥的明正德年间

  ,即使上推到周敦颐生活的年代,也不到五百年,

  所以,作为同是周敦颐后裔的绍兴“两周”中人,

  相互自认“本家”,亦是情理之中。

  二、关于对鲁迅、周恩来宗族源流和家族亲缘关系

  主要几说的不同看法。

  多年来,一些报刊或专著的有关篇章中,关于鲁迅

  、周恩来家族渊源及两者家族关系的文字,存在着

  好些与史实不符的差错。就笔者所及,这种差错主

  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关于鲁迅、周恩来两个家族,

  在周敦颐以下共同的最早族祖,有的说是元代周澳

  的长子周德,有的说是明代江苏吴江的周用或其弟

  周同,有的说是鲁迅家族绍兴鱼化桥周氏的六世孙

  周煌;在族派关系方面,有的说周恩来家族宝佑桥

  周氏是绍兴后马周氏始迁祖周茂之后,有的说鲁迅

  的覆盆桥周氏与周恩来的宝佑桥周氏同属于鱼化桥

  周氏的下属分支;在家族的亲缘关系上,有的说鲁

  迅、周恩来是同宗同族的本家,有的论定鲁迅为周

  氏第20世,周恩来为第21世,鲁迅要比周恩来大一

  辈,为同族叔、侄辈。

  在鲁迅与周恩来宗族亲缘关系问题上,出现一些和

  史实不合的说法,笔者曾以为无关乎学习鲁迅、周

  恩来精神之宏旨,可以存之不论。但近年来又不时

  发现一些传抄之作,以讹传讹,一些不实的说法,

  似有已成信史定论之势,这不唯有误读者视听,更

  有碍对鲁迅、周恩来的研究。为此,笔者不揣谫陋

  ,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求澄清一些问题。

  第一、吴江周用或其弟周同不是鲁迅、周恩来的祖

  先

  胡正耀、蒋聪顺在《辽宁大学学报》发表的文章中

  说:鲁迅、周恩来是周澳长子周德的后代[胡正耀、

  蒋聪顺:《鲁迅和周恩来的祖籍考》,载《辽宁大

  学学报》1991年第2期。]。附议这一说法的有徐红

  斌的文章[徐红斌:《周恩来和鲁迅同是周敦颐的后

  代》,摘自《周末》,载《绍兴日报》1991年7月21

  日。],李祥、杨大生发表在《周恩来研究述评》[

  李祥、杨大生:《周恩来家世、童年和故乡研究述

  评》,载《周恩来研究述评》,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7年3月版。]上的文章,等等。他们把这一说法

  ,或为“科研成果”加以肯定,或视作定论传抄。

  此外,周德华在《周恩来、鲁迅与吴江》[周德华:

  《周恩来、鲁迅与吴江-周氏家族溯源初探》,载

  吴江《人才》报1993年6月。]一文中则说:“周恩

  来、鲁迅可追溯的祖先”是江苏吴江烂溪周氏始祖

  周德后裔的“周用或其弟周同”。

  周德是不是周恩来的祖先以下资料证明,结论是否

  定的。绍兴周桥周氏、前梅周氏的宗谱中,都有关

  于周澳及其子周德的记载。周澳,号楮斋,字希衡

  ,生于宋末景定四年(1263),宋亡时只有15岁,原

  住诸暨南门,元至元年间贡举,配胡氏生一子名德(

  行寿一)。周澳“后有事山阴白洋巡检司”,入赘山

  阴温渎俞氏,俞氏生子三,澳遂居山阴为周桥始迁

  祖。周德常去吴江经商,后入赘吴江张氏,开族烂

  溪,六传有明吏部尚书周用。从本文前述可知,周

  恩来宝佑桥周氏始迁祖周茂宋末元初人,与周澳之

  父周茂林同是周敦颐九世孙,而周德为周澳之子,

  生于元至元中,是周茂林之孙,亦可谓周茂孙辈。

  设若说周德是周恩来的祖先,也就是说周德是周茂

  的祖先了,如此把孙辈视作祖辈的祖先,岂不闹大

  笑话了。此外,谱籍资料表明,周茂和周茂林两个

  族系平行发展,在周茂的直系中找不出这样一个周

  德,在周德的上、下直系中也找不出这样一个周茂

  。所以吴江周德不是周恩来的先祖。明了得很。

  那么,周德是否一定是鲁迅的先祖呢于此既明了又

  不能一言明了。《越城周氏支谱》写道:“先世相

  传”,周逸斋出自吴江烂溪人、山阴楮斋公长子德(

  行寿一)之后。但只是“先世相传”的片言只语,不

  能作为做谱的依据,所以该支谱以支存疑的办法处

  理,如在谱中附了“周氏寿一世系表”,表后有一

  个关于周德的小注,约一百字。但在世系表中丝毫

  没有涉及周逸斋的宗支世系;在百字小注中,只在

  末尾写了“先世相传逸斋公盖出其后云”12字而告

  终。支谱编写者虽写了“先世相传”之说,但对于

  这一传说无法解读”,这样写道:“惟世远人邈,

  末敢遽信,然亦不敢湮没,志之以存传疑之义,远

  而无徵,不若近而可据,兹谱谨以逸斋公始。”这

  就是说,年代久远,传说无法核实,也不能贸然而

  信,修谱只得以周逸斋为始祖。由此可见,修谱人

  对这一传说是取否定态度的。此外,值得注意的是

  ,越城支谱是鲁迅祖父周福清中进士6年以后才修成

  的。周福清不仅有能力指导修谱,更有对先祖宗支

  世系的重视心理;又在当时绍兴内外,有许多周氏

  宗谱可供参考研究。在这种主客观条件下,修谱的

  当事人虽煞费苦心,也难以探索或理情周逸斋先世

  的世系,不肯认定周德是越城周氏的先祖,只以附

  录了“先世相传”而告终。如今,距《越城周氏支

  谱》修成之时已去120年,如果再反映修谱人也“不

  敢遽信”的传说当成事实,把周德作为越城周氏的

  先祖,那么,这种起俎代庖的做法,必定违背历史

  的真实,也远不如越城周氏修谱人来得明智和实际

  。

  至于说吴江周用或其弟周同是周恩来、鲁迅的祖先

  一说,则去事实更远。周用为周德六世孙,明弘治

  十五年(1502)进士,嘉靖二十五年(1546)任吏部尚

  书,次年卒。他中进士后,过四十二年死,由此可

  以推定中进士时在30岁左右。越城周氏始祖周逸斋

  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带了两个儿子住入绍兴

  城竹园桥。由此可见,周逸斋和周用兄弟是同时代

  人,可能还是周逸斋的年岁大一点。这是周用兄弟

  不可能是周逸斋祖先的理由之一。之二,即或是周

  用兄弟的儿子呢也不可能。周用在《明史》中有传

  ,他几十年平步青云,历任要职,善终于吏尚书任

  内。在当时,那种封建习气极盛的社会环境里,怎

  能会让儿子或胞弟周同之子孙流落绍兴甚至流落得

  连一个名字也没留给子孙,流落得祖宗中有这样一

  位吏部尚书都不晓得,这真是不可思议!这些都说

  明,周用兄弟不是周逸斋的祖先。对周恩来宝佑桥

  周氏来说,周用中进士的那一年,他们已在宝佑桥

  畔住了一百二十有年,所以周用兄弟是否为宝佑桥

  周氏祖先的问题,根本无须论及。

  第二、周恩来不是后马周氏始祖周茂之后

  近几年来,有的著作和文章中说,周恩来宝佑佑桥

  周氏的始祖,就是后马周氏始祖的那个周茂,所以

  宝佑桥周氏与后马周氏同祖,是后马周氏之后。金

  建华在《绍兴县报》的文章[金建华:《周恩来、鲁

  迅属周家桥同宗》,载《绍兴县报》1996年9月20日

  第5版。]中还说,《破塘祭簿》载明,迁后马村的周

  同茂为百岁堂周氏世祖。其实这些都是张冠李戴,

  无中生有。

  绍兴有两个周氏家族的始迁祖都叫周茂,一个周茂

  是城内宝佑桥周氏始祖,另一个周茂是绍兴县后马

  村周氏始祖,这两个周茂各有自己的历史。其一,

  两人的出生时间相差100多年。后马的周茂字叔芳,

  生于明洪武元年(1368)。在他出生前,宝佑桥周氏

  始祖周茂已传至四世孙周庆;在他出生后14年,周

  庆已完成了这个家族的第三次迁徒,在宝佑桥安居

  了下来。其二,宝佑桥周氏祭簿和后马周氏宗谱中

  ,绝对查不出“两茂”相关的文字或后马周茂为宝

  佑桥周氏始祖的记载。其三、《绍兴县志资料》“

  氏族编”周氏项下,对后马周氏、宝佑桥周氏各单

  列条目,且在宝佑桥周氏条下注明:“亦以名茂者

  为始祖,但不言出于后马,后马之始祖谱载明初人

  ,此则云元代人。”以上史实表明,“两茂”各为

  其祖,彰彰分明,不容混淆。

  第三、周恩来不是鲁迅家族越城周氏宝佑桥支派(

  或曰“分支”)的后代

  胡正耀、蒋聪顺在《辽宁大学学报》的文章中又说

  :“鲁迅属鱼化桥支覆盆桥分支,周恩来属鱼化桥支

  保佑(宝佑)桥分支……因此鲁迅、周恩来是本家。[

  胡正耀、蒋聪顺:《鲁迅和周恩来的祖籍考》,载

  《辽宁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此外何扬鸣在

  《新闻汇报》的文章[何扬鸣:《周恩来与鲁迅的亲

  缘》,载《新闻汇报》1997年4月11日。]、袁鹏在

  《西安晚报》的文章[袁鹏:《寻访轩辕黄帝嫡裔-

  周恩来、鲁迅亦在其中》,北京《晚报文萃》转载

  《西安晚报》文,1994年。]、庞瑞垠关于《周氏家

  谱》[庞瑞根:《早年周恩来》第一章第一节,江苏

  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的叙述、周昭京发表在《

  汕头日报》的文章[周昭京:《鲁迅周恩来与潮阳泗

  水周氏同祖籍》,《汕头日报》1993年10月25日第8

  版。],等等,都持此一说。新近出版的《周恩来与

  故乡绍兴》一书中,更具体地说“鲁迅即属渔(鱼)

  化桥支覆盆桥分支,周思来属渔(鱼)化桥支保佑(宝

  佑)桥分支,住百岁堂。说明鲁迅与周恩来都是周煌

  的后代,当然两人是同宗同族的。”[朱顺佐:《周

  恩来与故乡绍兴》,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

  。]以上诸说,实在是极大的误解和讹传,为澄清史

  实,作以下说明。

  宝佑桥在绍兴城中。绍兴人说宝佑桥,有时实指这

  座桥,有时泛指桥南宝佑桥直街、桥西宝佑桥河沿

  这个角尺形地段。在这个地段上,先后住进了两支

  周氏。一是明代初,周恩来支周氏家族先住入宝佑

  桥河沿,称宝佑桥周氏。二是过三百几十年以后,

  明及乾隆年间,越城周氏六世周煌的七个儿子分居

  ,第二子绍昆分住宝佑桥(具体地点已难以指实);

  第四子绍鹏即鲁迅直系祖分住覆盆桥。至乾隆五十

  二年(1787),越城周氏宗祠在鱼化桥建成。自此,

  氏以祠地名,越城周氏称鱼化桥周氏,鲁迅祖绍鹏

  支称鱼化桥周氏覆盆桥支派,鲁迅伯祖绍昆支称鱼

  化桥周氏宝佑桥支派。《绍兴县志资料》“氏族编

  ”(上),对宝佑桥的两支周氏作了如实记载。在其

  第36页上,先列了周恩来家族“宝佑桥周氏”条目

  ,又列了鲁迅家族“鱼化桥周氏”条目。这两个条

  目齐眉并立,泾渭分明。还值得令人注意的是,在

  “鱼化桥周氏”条目下的“附记”中写着:“此族

  支派有竹园桥、清道桥、保佑(宝佑)桥等20处(附记

  称“支派”不称“分支”,笔者),综上所述,周恩

  来的宝佑桥周氏与鱼化桥周氏下属的周煌第二子住

  地的宝佑桥支派绝无相关之处,这在史实上和“氏

  族编”的记述上都明白无误,所以那种“鲁迅与周

  恩来都是周煌的后代,当然两人是同宗同族的本家

  ”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第四、说鲁迅和周恩来是叔、侄关系违背史实

  在一些著作和文章中,说鲁迅、周恩来是叔侄辈。

  唐琼在《周恩来与鲁迅同宗》一文中说:鲁迅、周

  恩来确为叔侄关系,“两人相差一辈属实”[唐琼:

  《周恩来与鲁迅同宗》,载易飞先等编《周恩来传

  奇》,《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4月出版。]。前

  引袁鹏、何扬鸣等文,或说鲁迅、周恩来同宗同族

  ,两人只差一辈;或以别人对话的方式说明鲁迅、

  周恩来是叔侄关系。《周恩来与故乡绍兴》一书中

  说:根据“周树人编的《后马家谱》材料推算,周

  树人为周氏20氏,周恩来为第21世,鲁迅要比周恩

  来大一辈。”[朱顺佐:《周恩来与故乡绍兴》,浙

  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

  鲁迅长周恩来17岁。即或在通常社交中,两人相差

  17岁,以长幼、叔侄论亦属常事。再说周恩来十分

  尊敬鲁迅,又比他小17岁,还是老乡和本家,因这

  种关系,称鲁迅夫人许广平为婶母,称周建人为叔

  叔,也是情理中事。但现在的问题是,有人以宗族

  亲缘为依据,从同宗同族的辈份、世次上来排定鲁

  迅和周恩来是宗族内部的长幼之别、叔侄之分,这

  就超越了一般的社交称谓或出于敬佩之意的尊称和

  敬称。

  如果鲁迅、周恩来是同宗同族的叔、侄辈,是同一

  家族中的20、21世,那么论定他们两人这种关系的

  人,必定已经考定了两人的共同祖,且这位共同祖

  必定是鲁迅上溯的19祖、周恩来上溯的20世祖。若

  找不出这样的共同祖,那就绝难推定属20世、21世

  的叔侄来。但这位共同祖是谁是哪朝哪代人认定

  其为共同祖的依据是什么这些都是必须说明的问题

  ,但能说明吗事实是谁也不知道,谁也说不清。因

  为,周逸斋这位始祖下传到鲁迅只14世,而周逸斋

  以上的宗支世系无可考,这样一来,要把鲁迅从14

  世变为20世还缺的6世怎么弄得出来呢又,周恩来

  虽为宝佑桥周氏21世,但“两周”没有族派关系,

  宝佑桥周氏始祖周茂不能成为越城周氏世祖,所以

  从周恩来这方面的世系中,也不能提供能够证实鲁

  迅是属于20世的资料。基于以上事实,说鲁迅20世

  、周恩来21世,为同宗同族的叔侄辈之说,是毫无

  依据的,不够慎重的。

  此外,必须说明一下,周树人(鲁迅)一生没有修过

  宗谱,更没有编过《后马家谱》。再则,后马有民

  国十五修成的《后马周氏宗谱》存世,但其不称《

  后马家谱》。在《后马周氏宗谱》中,根本没有任

  何可供“推算”所谓“20、21世的材料”。这种以

  莫须有的“材料”,来杜撰名人家世的做法,实在

  令人惊奇和扼腕。

  综上所述,有关鲁迅、周恩来的宗族关系问题,鲁

  迅、周恩来虽都是周敦颐后裔,但因宗支族派关系

  无可考,所以只能说他们是同源不同流、同宗不同

  族,无法从家族关系方面去论定他们的叔侄名分或

  长幼辈序。说鲁迅家族是吴江周德之后缺乏依据。

  现在如果仍以连鲁迅家族十几代人都“不敢遽信的

  传说”做依据,来论定鲁迅是吴江周德之后,这不

  仅是不科学的,也是不恰当的。又,吴江周用兄弟

  之一都不可能是鲁迅家族先祖的结论,也是无可置

  疑的。周恩来的宝佑桥与吴江周氏和鱼化桥周氏始

  祖周茂为宋末元初人,徙居山阴柯峰亭之阳;后马

  周氏始祖周茂为明初人,徙居山阴柯峰亭之阴,两

  个周茂各为其祖,各有居地,不能混为一谈。

  ······································

  说行天下 是非常不错的小说网站大全,你值得拥有。

  回答者:匿名 2010-11-18 00:17

  回答 共 2 条

  概况

  鲁迅(1881925—19361019),现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青年时期的鲁迅

  童年时期

  13岁那年,他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锒铛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致死亡,家境败落了下来,因此卖了房子。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小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就这样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在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自他家变穷了,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好朋友也不和他说话了,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周围人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对于他幼小的心灵的打击很大,这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人们是用“势利眼”看人事物的。多年以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

  关于张姓的来源,可以从三本文献资料考证。一是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张姓是以字为氏。张氏子孙世代在晋做官,三国分晋后,又为韩效力。张姓的鼻祖是青阳氏第五子挥,挥为弓正,始制弓矢,被赐姓张氏而得姓。二是,依袁桷的《张氏宗谱序》记载,张姓源自姬姓,其望郡共有十二个,分别是:襄阳、洛阳、河东、始兴、冯翊、吴郡、平原、清河、河间、中山、曰魏、曰蜀。三是,按照《风俗通》上记载,张、王、李、赵,四姓皆为黄帝赐姓。望族居太原郡(今山西省太原一带)。《百家姓》注清河郡(今河北省清河县东)。

  张氏起源:

  关于张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少昊子挥造弓箭,姓源启自黄帝赐

  01: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

  0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

  03: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

  家乘谱牒

  河北:南皮张氏东门家谱不分卷、南皮张氏族谱、南皮张氏西门家谱、张氏族谱不分卷、南皮张氏四门弟十八支家谱。

  山西: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宗阳张氏家谱四卷、定阳张氏家谱四卷。

  辽宁:广宁张氏家谱不分卷、顺天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

  上海:申浦张氏宗谱六卷、奉贤张氏家谱六卷首一卷、云间张氏家谱一卷、云间张氏家谱续卷一卷、南塘张氏族谱八卷。

  江苏:张氏宗谱十卷、铜山张氏家传、张氏族谱二卷、张氏家谱六卷、淮阴张氏宗谱九卷。

  浙江:清河张氏支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甬上张氏宗谱、清河张氏宗谱二十二卷。

  张氏历史名人

  张

良:西汉谋臣,安徽毫县人。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张骞:西汉外交家,陕西城固人。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往来。

  张

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上一改"盖天说",提出"浑天说",绘制星象图,发明"浑天仪"、"地震仪"等。

  张陵:江苏丰县人,东汉末年,在四川灌县创立了"五斗米"(道)教,人称张天师。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河南镇平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造福人民,为后人尊为医圣。

  张

遂:唐朝天文学家,河南南乐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测出子午线的人。张旭:唐代大书法家,江苏苏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后乃下笔,逸势奇绝,连绵回绕,人称"草圣"。

  张景岳:明朝中医理论家,浙江绍兴人。他阐发了医易相通的中医理论,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张德成:清末,中国人民抗击八国联军的义和团首领。

问题一:俞作姓读第几声? 俞,有三个读音:yú、yù和shù。读作yú时是文言叹词,表示允许;有安的意思,是中国姓氏读音。

俞姓为中国第119位常见姓。约占全国人口的012%,约140万人。约505%分布于浙江、江苏2省(其中浙江省最多,约占359%),306%分布于安徽、上海、江西、福建4省市。望出河东郡、河间郡、吴兴郡、庐郡、江陵郡。

问题二:俞的姓氏是怎么来的 俞氏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七位的姓氏,人口约一百九十二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12%。

俞姓 - 姓氏渊源

俞氏宗祠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属臣跗之后,属于以物事称谓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和《史记》等记载,黄帝时有名医跗,其医术高超,精于腧经之治,为中国传统中医经脉理论的奠基人。

腧,为“脉之所注”,就是人们俗称的“穴道”、脉之端口,故而大家皆称名医跗为腧跗。在古代,“腧”与“俞”二字相通,后简笔写作俞跗。

在俞跗的后裔子孙中,为光大先人的经典医术,多称为俞跗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俞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公族公子泄堵俞,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泄堵俞,为鲁国王室公子,是鲁庄公姬同的小儿子。

在周襄王姬郑十六年(公元前636年),鲁国公子泄堵俞率鲁军征伐滑国(原在今河南睢县,后迁费,即今河南偃师氏缑镇,故又称为费滑,后被秦国所灭),后被鲁僖公(鲁公)姬申封赐于俞地。俞,又称符俞,亦称先俞、西俞,即今江苏省泗阳市。

周安王姬骄九年(楚悼王九年,公元前393年),楚悼王熊疑因鲁国声援郑国而发动了进攻鲁国的战役,符俞之地成为两军战场,之后归于楚国。两年后的周安王十一年(楚悼王十一年,公元前391年),韩、魏、赵三国联手讨伐楚国,大败楚军于大梁(今河南开封)、榆关(今河南中牟),其后,大梁成为魏国的都城,而符俞则被赵列侯赵籍瓜分而去。

符俞之地归鲁无望后,在公子泄堵俞的后裔子孙中,即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俞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官吏俞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据史籍《路史》记载:“春秋时楚公族有大夫俞人,相传至今。”

其实,俞人,并不是芈姓直接衍派的血缘氏族,而是官职称谓,就是执掌建造船只的官员。

俞,在远古时期就是指挖空树干做船(独木舟),“以为河径”,就是渡河的工具、途径。后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泛指船。俞人,开始指制作船只的工匠,后演变为督管船只建造的官职称谓,直接隶属于尹司。

由于楚国地处江淮平原,渡河运输、作战十分频要,因此“俞”是楚国令尹辖下的重要职能部门,俞人是不可或缺的职位。至战国中期的周显王姬扁四十六年(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由楚怀王熊槐改称其为更明确的“舟节”,与“车节”一起归由工尹启之府统一管辖。

在战国时期的楚国,“节”是“专”的意思,舟节就是专职掌管水路营造、运输的官位,车节就是专职掌管陆路营造、运输的官位。后世汉、唐朝时期的“节度使”之官称,就是从此而来。

在俞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或职业为姓氏者,称俞人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俞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宁俞,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宁俞,就是著名的姬宁俞,是春秋时期卫国执政上卿姬元I的儿子,后亦为卫国大夫,以聪慧、忠诚著称于世。

周襄王姬郑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春天,晋文公姬重耳下令晋军准备攻打卫国,卫成公姬郑大惧,偕公子姬N犬逃到了襄中(今山西襄汾),把国政交给弟弟姬叔武和大夫姬元I代管。同年冬天,晋文公和众诸侯在践土会盟(今河南原武),姬叔武和姬元I趁机替卫成公求情,请求晋侯让他复位。

复位后的卫成公却听信了姬N犬的谗言,无端杀害了姬元I的儿子士荣。回京城后,姬N犬又杀死了叔叔姬叔武。姬元I只得向晋文公告状,请求昭雪。晋文公请示了周襄王后公开审判,姬元I居理为胜。但姬元I虽然理直,可是那时的规矩是下不能犯上,臣不能犯君,因此却也不能把卫成公怎样。

卫成公忿其臣子在晋文公面前状告自己,在周襄王>>

问题三:俞姓在日语里读什么 日语:始倜:ゆ罗马音:yu别忘了选为满意答案哈~

问题四:俞姓的起源 俞(Yú)姓源出有: 传统的说法俞姓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属臣跗之后,属于以物事称谓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和《史记》等记载,黄帝时有名医跗,其医术高超,精于腧经之治,为中国传统中医经脉理论的奠基人。腧,为“脉之所注”,就是人们俗称的“穴道”、脉之端口,故而大家皆称名医跗为腧跗。在古代,“腧”与“俞”二字相通,后简笔写作俞跗。相传在俞跗的后裔子孙中,为光大先人的经典医术,多称为俞跗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俞氏。很早以前,中国的杏林之祖为黄帝大臣付。他曾跟神农尝百草,熟知各种药草的性能,被视为神医。有一次黄帝的小儿子禺阳只剩下一口气。黄帝很疼爱这个儿子,见状十分悲痛。付就剖开禺阳的肚子,把他的内脏清洗干净,终于把他救活。事后有人问他:“快死的人了,你剖开他肚子,万一救不活岂不是要承担罪责?”他说:“当医生的首要条件,就是忘掉自己,只有忘掉自己,才把能心放在患者身上”。由于他医术高明,不管多么严重的病,都能使病人痊愈。所以, 人们都叫他愈付,愈、俞同音,后来就称俞跗,他的后人就以俞为姓,就是俞氏,奉俞付为俞姓俞姓始祖。史料记载俞姓的来源只有一种说法。 俞跗,见于《列子・力命篇》。据说他名叫跗,因精于腧经之治,是经脉理论奠基人,人们因此称他俞跗(“俞”与“腧”字通)。这就是说“俞”并不是一个姓氏,而且这个“俞”字应该读作“输”,与俞姓的读音大相径庭,怎么可以说俞姓出于俞跗之后呢?中国的文字,一般认为不会超过夏朝。黄帝的时候还没有文字,即使已有文字,也在初创时期,一般都比较简单,也只能是象形、会意字而已。“俞”字据说是一个象形字,或者初创期有可能已经出现;而像“跗”这样的形声字是决不可能有的,俞跗这个人物自然是不可信的了(见徐铁生《中华姓氏源流大辞典》2014)。清末学者俞樾(1821-1907)曾经写过一篇《说俞》一文,对俞姓的来源作了详细的考证,似乎也不得要领。那么,先秦考古文献中有没有留下一点有关俞姓来源的蛛丝马迹呢?我们可以从罗振玉的《三代吉金文存》一书中查到俞伯簋、俞伯卣两件西周青铜器铭文。铭文中的俞伯,原文写作伯。吴镇烽教授认为这个伯(俞伯)是国族的首领。也就是说西周时存在着一个伯爵小国,叫国。国的国族称为氏,也可以称为俞氏(这叫假借)。春秋时吴王阖庐有一条船,名叫“俞皇”,也写作“”。这就给“”字可以假借作“俞”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依据。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公族公子泄堵俞,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泄堵俞,为鲁国王室公子,是鲁庄公姬同的小儿子。在周襄王姬郑十六年鲁国公子泄堵俞率鲁军征伐滑国(原在今河南睢县,后迁费,即今河南偃师氏缑镇,故又称为费滑,后被秦国所灭),后被鲁僖公(鲁公)姬申封赐于俞地。俞,又称符俞,亦称先俞、西俞,即今江苏省泗阳市。周安王姬骄九年(楚悼王九年,公元前393年),楚悼王熊疑因鲁国声援郑国而发动了进攻鲁国的战役,符俞之地成为两军战场,之后归于楚国。两年后的周安王十一年(楚悼王十一年,公元前391年),韩、魏、赵三国联手讨伐楚国,大败楚军于大梁(今河南开封)、榆关(今河南中牟),其后,大梁成为魏国的都城,而符俞则被赵列侯赵籍瓜分而去。符俞之地归鲁无望后,在公子泄堵俞的后裔子孙中,即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俞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官吏俞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史籍《路史》记载:“春秋时楚公族有大夫俞人,相传至今。”其实,俞人,并不是芈姓直接衍派的血缘氏族,而是官职称谓,就是执掌建造船只的官员。俞,在远古时期就是指挖空树干做船(独木舟),“以为河径”,就是渡河的工具、途径。后在春秋>>

问题五:俞姓的家谱 江苏溧水俞氏宗谱二十八卷,(清)俞济川纂,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溧水县孔镇乡大王埂。江苏铜山彭城俞氏世谱一卷,(清)俞钟銮续修,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江苏省常熟市图书馆。江苏沛县泗水俞氏於同公支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前隆圭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恩本堂活字排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江苏江都维扬江都俞氏六修族谱四卷,(清)俞之禄等修,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7年)半山堂活字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江苏武进沉暧崾献谄拙啪恚(民国)俞润源编撰,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石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江苏无锡俞氏宗谱二十八卷,(清)俞复馀纂修,清光绪年间无锡刻本二十八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江苏无锡梁溪俞氏宗谱後编,著者待考,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今仅存一册)。浙江俞氏宗谱,(明)俞继孝等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嘉兴市图(残破)注:版心作《如在堂重修家谱》。浙江桐庐桐洲俞氏宗谱四卷,(清)俞起鹏、俞起候等修,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永裕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浙江衢州市文物管理局(二部)。浙江桐庐桐江缑岭俞氏宗谱十卷,(清)俞绍澄纂,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今缺第六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桐庐县档案馆。浙江宁波三山俞氏宗谱,(清)项历农纂修,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6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浙江宁波三山俞氏宗谱,(清)郑文纶纂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浙江宁波三山俞氏宗谱,(清)朱景徽纂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永恩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浙江馀姚馀姚临山俞氏宗谱三卷,(民国)俞星洲等续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敦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浙江鄞县桃义骊江俞氏宗谱三卷,(清)俞克]纂修,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明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浙江鄞县桃义江俞氏宗谱三卷,(民国)俞明洲纂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明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浙江鄞县获江俞氏宗谱五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鄞县朝阳乡张俞村。浙江鄞县获江俞氏节房支谱一卷,著者待考,民国年间稿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鄞县朝阳乡新屋村。浙江鄞县鄞东塘爨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滋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世系第二卷、世表第四卷、世传第二~五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浙江鄞县鄞南效段塘俞氏宗谱三卷,首一卷,(民国)冯炳然、胡昆D纂修,现被收藏在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诒谷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浙江鄞县四明洋山爨俞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民国)俞慈濂、俞树烈等纂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滋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浙江鄞县东吴俞氏宗谱八卷,(民国)吴之才俞武权等纂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桂荫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今仅存第一卷、第七~八卷。浙江鄞县四明爨俞氏宗谱十卷首末二(民国)俞志清俞玉惠等纂修,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树德>>

问题六:俞姓的简介 俞[腧、g、俞,读音作yǘ(ㄩ@)]商周时期在今山东省西部有一个古俞国,俞国的国君叫作俞伯。商代的俞国位于今山东省梁山县一带,西周以后又北迁到今山东省夏津县。俞国虽小,但文明程度颇高。清末曾出土过有关俞国历史的七件精美绝伦的商代青铜器,俞国后来大概是被赵国所灭。俞国的历史没有任何史书记载,仅仅见于清末地下文物的发现 。

问题七:俞姓的来源 俞氏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七位的姓氏,人口约一百九十二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12%。

俞姓 - 姓氏渊源

俞氏宗祠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属臣跗之后,属于以物事称谓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和《史记》等记载,黄帝时有名医跗,其医术高超,精于腧经之治,为中国传统中医经脉理论的奠基人。

腧,为“脉之所注”,就是人们俗称的“穴道”、脉之端口,故而大家皆称名医跗为腧跗。在古代,“腧”与“俞”二字相通,后简笔写作俞跗。

在俞跗的后裔子孙中,为光大先人的经典医术,多称为俞跗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俞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公族公子泄堵俞,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泄堵俞,为鲁国王室公子,是鲁庄公姬同的小儿子。

在周襄王姬郑十六年(公元前636年),鲁国公子泄堵俞率鲁军征伐滑国(原在今河南睢县,后迁费,即今河南偃师氏缑镇,故又称为费滑,后被秦国所灭),后被鲁僖公(鲁公)姬申封赐于俞地。俞,又称符俞,亦称先俞、西俞,即今江苏省泗阳市。

周安王姬骄九年(楚悼王九年,公元前393年),楚悼王熊疑因鲁国声援郑国而发动了进攻鲁国的战役,符俞之地成为两军战场,之后归于楚国。两年后的周安王十一年(楚悼王十一年,公元前391年),韩、魏、赵三国联手讨伐楚国,大败楚军于大梁(今河南开封)、榆关(今河南中牟),其后,大梁成为魏国的都城,而符俞则被赵列侯赵籍瓜分而去。

符俞之地归鲁无望后,在公子泄堵俞的后裔子孙中,即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俞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官吏俞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据史籍《路史》记载:“春秋时楚公族有大夫俞人,相传至今。”

其实,俞人,并不是芈姓直接衍派的血缘氏族,而是官职称谓,就是执掌建造船只的官员。

俞,在远古时期就是指挖空树干做船(独木舟),“以为河径”,就是渡河的工具、途径。后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泛指船。俞人,开始指制作船只的工匠,后演变为督管船只建造的官职称谓,直接隶属于尹司。

由于楚国地处江淮平原,渡河运输、作战十分频要,因此“俞”是楚国令尹辖下的重要职能部门,俞人是不可或缺的职位。至战国中期的周显王姬扁四十六年(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由楚怀王熊槐改称其为更明确的“舟节”,与“车节”一起归由工尹启之府统一管辖。

在战国时期的楚国,“节”是“专”的意思,舟节就是专职掌管水路营造、运输的官位,车节就是专职掌管陆路营造、运输的官位。后世汉、唐朝时期的“节度使”之官称,就是从此而来。

在俞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或职业为姓氏者,称俞人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俞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宁俞,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宁俞,就是著名的姬宁俞,是春秋时期卫国执政上卿姬元I的儿子,后亦为卫国大夫,以聪慧、忠诚著称于世。

周襄王姬郑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春天,晋文公姬重耳下令晋军准备攻打卫国,卫成公姬郑大惧,偕公子姬N犬逃到了襄中(今山西襄汾),把国政交给弟弟姬叔武和大夫姬元I代管。同年冬天,晋文公和众诸侯在践土会盟(今河南原武),姬叔武和姬元I趁机替卫成公求情,请求晋侯让他复位。

复位后的卫成公却听信了姬N犬的谗言,无端杀害了姬元I的儿子士荣。回京城后,姬N犬又杀死了叔叔姬叔武。姬元I只得向晋文公告状,请求昭雪。晋文公请示了周襄王后公开审判,姬元I居理为胜。但姬元I虽然理直,可是那时的规矩是下不能犯上,臣不能犯君,因此却也不能把卫成公怎样。

卫成公忿其臣子在晋文公面前状告自己,在周襄王>>

问题八:俞姓的祖先和俞姓的排名(百家姓)及俞姓的来源 [编辑本段]一、姓氏源流

俞(Yú)姓源出有三:

1、出自黄帝臣跗之后,以物事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和《史记》等所载,黄帝时有名医跗,其医术高超,精于脉经,古“俞”字与“腧”字相通,又腧为“脉之所注”,俞又同痊愈之愈同音,故称俞跗,其后人为光大先人医术,即以物事为姓,称为俞氏。

2、出自春秋时郑国、楚国公族有俞氏。据《路史》所,春秋时郑国公族、楚国公族有此姓。

3、出自他族改姓:

① 清满洲人姓,出沈阳、辽阳、章罗等地,又清满洲八旗姓尼玛哈后有改俞姓者。

② 今彝、土家、回、朝鲜等民族均有俞姓。

得姓始祖:俞跗。传说中中国的杏林之祖。他曾跟神农尝百草,熟知各种药草性能,他懂得使用“割皮解肌,洗涤五脏”的现代外科技术,被视为神医。一次黄帝少子禺阳病入膏肓,黄帝请他去治疗,但等他赶去时,禺阳已气若游丝。黄帝十分疼爱此子,禁不住悲从中来,跗即剖开禺阳之腹,将其内脏清洗干净,使禺阳起死回生。事后有人问他:“快死的人了,你剖开他肚子,万一救不活岂不是要承担罪责?”他说:“当医生的首要条件,就是忘掉自己,只有忘掉自己,才能把心放在患者身上。”由于他医术高超,不管多么严重的病,他都能使其痊愈,所以人们都叫他愈跗,俞愈同音,后来又称俞跗,其后遵从民意,即以俞为姓,奉俞跗为得姓始祖。

[编辑本段]二、迁徙分布

俞姓得姓很早,可以远远地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黄帝时代,后又有春秋时郑国、楚国公族加入俞姓。即便如此,隋唐以前见诸史册之俞姓人仍寥寥无几。仅有的几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人俞伯牙、东汉时期原为于阗(今属新疆自治区)王,后为骊归王的俞林、东晋成帝时宣城(今属安徽省)人俞纵以及南朝宋(建都今南京)人俞佥。虽无几人,却足以表明,隋唐以前,已有俞姓人在湖北繁衍,并有俞姓人越过长江,进入江东(至于俞林,可能其为古代少数民族人。今存,以备参考)。唐代武则天时,荆州江陵(今湖北省潜江市一带)人俞文俊斗胆进言,称新丰之地无端冒出一座山来,是因武则天“女主居阳位”之故。此言激怒了武则天,于是就把他流放到当时尚属荒僻之地的岭南。俞姓的后裔也就由此到达了我国南方的广东和广西一带。因此,我国南方的俞姓人氏,应该有很多都是这位俞文俊的后裔。根据《郡望百家姓》及《姓氏考略》等所载,俞姓地望分布有四,即河东郡、河内郡、河间郡、江陵郡,这些资料表明,在隋唐之际或隋唐以前,俞姓曾长期生活在今山西、河南、河北、湖北等省,并人丁兴旺,族大人众。进入宋代以后,俞姓突然光芒四射,入载《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者仅宋代就有四十四人,除三位查无籍贯外,其余均为今浙江、安徽、福建、江苏、江西人,其后之俞姓名人也以上述之地分布为众。明初,俞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北、天津等地。明清之际,俞姓仍以华东之地为众,但散居之地渐多。如今,俞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安徽、浙江、江苏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俞姓约占全国汉族俞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俞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七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二。

[编辑本段]三、历史名人

俞 跗:据《史记》的“扁鹊传”中,曾经提到黄帝之时有一位良医俞跗,相传,这位以济世活人之术而名传知古的俞跗,就是数千年来中国姓俞的始祖。这位上古良医的医术之高超,几乎已到达现代医学的水准和境界。在5000年以前,俞跗医疗疾病时就不仅仅限于“对症 下药”,而已经懂得使用“割皮解肌,洗涤五脏”的现代外科技术,这种表现,可以说为中国人的智慧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明。

俞 桂: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宋代官吏、>>

问题九:历史俞姓名人 俞 跗:

据《史记》的“扁鹊传”中,曾经提到黄帝之时有一位良医俞跗,相传,这位以济世活人之术而名传知古的俞跗,就是数千年来中国姓俞的始祖。这位上古良医的医术之高超,几乎已到达现代医学的水准和境界。在5000年以前,俞跗医疗疾病时就不仅仅限于“对症 下药”,而已经懂得使用“割皮解肌,洗涤五脏”的现代外科技术,这种表现,可以说为中国人的智慧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明。

俞 桂:

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宋代官吏、诗人。进士及第,曾守海滨,政事之余,不废吟咏。有《渔溪诗稿》。

俞 琰:

吴郡(今江苏省苏州)人,宋末元初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以词赋闻名,于易尤精,撰有《周易集说》、《易图纂要》等。

俞 纲:

浙江嘉善人,明代大臣。景帝时以兵部右侍郎入阁参予机务,后加太子太保。英宗复辟,调南京礼部侍郎。

俞 山:

浙江省秀水人,字积之,号梅庄,明代大臣。土木之变后,擢山鸿胪寺丞,旋升吏部左侍郎。工诗,善大篆,亦精墨梅。有《梅庄集》。

俞 樾:

浙江省德清人,明代著名学者。道光年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罢职后,一意治经,主讲杭州诂精经舍三十一年。著述甚丰,有《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春在堂随笔》、《茶香室丛钞》、《宾萌集》、《春在堂诗编》等。为一代宗师,声名远极日本。

俞文俊:

唐代江陵(今湖北省潜江县西)人,因为反对武则天称帝,就挺身而出上书则天皇帝说:“陛下以女主居阳位,反易刚柔,故地气隔塞山变为灾,臣以为非庆也……”这番大胆的奏言,当然激怒了当时目空一切的女皇帝,因此被流放到岭南,俞氏的后裔也就此到达了我国南方的广东和广西一带。故今天在两广生活的俞姓大部分是俞文俊的后代。

俞献可:

歙(今安徽省歙县)人,宋代官吏。太宗端拱初进士,官吏部郎中。真宗时为广西转运使,平定抚水蛮乱。官终龙图阁待制。

俞庭椿: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省)人,宋代官吏、学者。孝宗年间进士,仕至新淦令。师事陆九渊,博通经术。有《周礼复古篇》、《北辕录》。

俞德邻:

温州永嘉(今属浙江省省)人,宋代学者。度宗年间进士。宋亡不仕,遁迹以终。其诗自然深远,在宋末诸人中,特为高雅,文亦简洁有清气。有《佩韦斋辑闻》、《佩韦斋文集》。

俞通海、俞通源:

庐州府巢县(今属安徽省)人,明初将领。兄俞通海长于水战,从朱元璋东挡西杀,屡立战功,累升至中书省平章政事。后战死平江。通源嗣兄官为中书省平章政事,转战南北二十二年,卒于任上。

俞寓程:

南楚俞氏、东粤俞氏的始祖(第一派),前明时期(约六百五十年前)自福建的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迁至广东潮州府程乡县(今梅州),此为东粤俞氏。传至五代三兄弟分房。长房《黄洞房》和次房《小密房》十三代后人于康熙四十年前后(约三百年前)来湘、鄂,是为南楚俞氏。南楚伐氏后人一部分又分散到了江西、安徽一带。黄洞房、小密房其余后人及三房《扶贵房》后人留东粤。

俞安期:

苏州府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明代诗人,字公临,后改字慕长。尝以长律一百五十韵投王士贞,士贞为之延誉,名由是改。有《唐类函》、《类苑琼英》、《诗隽类函》等。

俞大猷:

福建晋江人,字志辅,号虚江,明代抗倭名将,他博读兵法,有将才,历官总兵。并曾屡率水军打败倭寇,被称为“俞家军”。他用兵先计后战,不贪近攻,将略武功居世宗朝众将之冠。“俞家军”所至之处,蛮番望风披靡,再也不敢随随便便就跑到中国来骚扰。

俞宗礼:

清代画家。字人仪,号凡在,上海人,侨居吴郡。十二岁上便>>

问题十:爸爸姓俞妈妈姓庄起名 俞庄研

俞庄严

1,汝南堂周氏字辈:道启玉光嘉,在文才世美,宏学慎修为,发荣良有以。原派语:必子尚一,士孔世维,令文宗正,永思志伟。

2,贵州思南汝南堂周氏字辈:子大国正天心顺,世袭文武佐朝廷。

3,湖南安仁县龙源村汝南堂周氏字辈:文振善孟季、恭宽信敏惠、仁联一本勋、名显万邦济、传家诗礼崇、经国忠良继、远宗茂公学、长承元祖制,大和绵德泽、永定昌隆世。

扩展资料

周姓得姓始祖:周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复杂的姓氏,历史可以上溯至远古黄帝时代。周姓源于姬姓,是黄帝的后裔。但是具体一点说,周姓的主要起源是在春秋战国。周朝的王族并不姓周,而是姓姬。

西周建立之后,周文王的四子周公姬旦的后人世袭周公爵位,到春秋时,周公黑肩因谋反被杀,周公世系爵位被废,黑肩的后人以周为姓。秦朝统一中国,灭亡周朝,周朝王室后人以周为姓。所以,周姓可以以周文王或者周公为得姓始祖。

-周姓

丁亥年是哪一年

家传与家谱

一、家传与家谱

谱牒指家族或宗族的世系表谱。通常称家谱、族谱。它的名称和种类很多,如宗谱、家乘、支谱、世谱、世系录、通谱、总谱、会谱等。

资料表明,商代以前还没有较为完整的谱牒,到春秋时,谱牒盛行了,但未见实物。东汉末年到魏晋之际(公元200-300年),才有家传和家谱。家传是传而不是谱,只能记载家族名人事迹,不能把所有族人都记上去,光有家传,家族的血缘关系很难厘清。后来有人以家传为基础,以家族的世系为脉络,把包括名人和非名人的所有族众贯串起来,注明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这就是家谱,绝大多数家谱续修间隔时间为三十年或。

二、替家谱作传的是哪些人

古往今来许多谱牒,都会委托名人撰写序言。根据笔者上世纪八十年代文物普查实录,发现部分宁海的家谱中,有很多的历史名人为其写序或作传。这些名多为宁海本籍人士,也有其它地方名人。为此将他归纳一起,罗列如下。

三、部分宁海家谱简介

1、《山前徐氏宗谱》二十一卷,卷首末各一。主编吴小舟,编篡袁葆元;版本已未年重修(1949)活字本。始居祖居地柘浦,本支派聚居地山前。本谱始修于清道光,此为第4次修;世系修录至42世,排行字为“锡”。始祖徐永泰(梁大宝二年),始迁祖(宋)徐贵二,名得祖,贡生,自茶院柘浦迁山前。珍贵史料,内有方孝孺“原序”,刊入《逊志集》。

2、茶堂《戴氏宗谱》。抄谱,同冶庚午重修。戴贞人徐氏节操入方孝孺《逊志集》。“大节参参不可湮,今从吾郡始知真。百年礼乐无男子,一旦纲常有。波冷娥江沉白骨,雨滋剡岭洗红尘。争如烈焰三千丈,高照青编万古新。”

3、南岙《南岙葛氏宗谱》。共四本[草、宗、房、家]。序,洪武二十年秋吉旦翰林院侍讲方孝孺写。最后一次修谱,癸酉年,柯斧葛缄题,内有方孝孺旧序。

4、王爱《王爱山西跳林氏宗谱》。咸丰七年[1857]抄本,主修吴国琛,线装,1册,内有方孝孺原序。

5、塘溪《塘头葛氏宗谱》。序为廿五年岁次丙子桃月上瀚谷旦郑于羡撰。有明逊志方正学先生,赐谥文正公初修缑城泉水葛氏宗谱旧序(摘要)。葛氏之先在宋初自东阳仁寿乡之葛岭来迁,当端平咸淳之际。明建文二年仲秋吉旦,翰林院侍讲方孝孺撰。始祖葛玑。第九世葛午炎到塘头。宋景定生[1261],于陵阳牟巘为其记,吴兴赵孟頫书丹。卜至正癸末十二月初四。

6、上尢《岭下尢氏宗谱》二本,辛刻年重修。有儒学教授方孝孺序,洪武二十年。

7、下岙,费姓为主,还有刘方张等。《费氏宗谱》四本,修。有“赐进士第光禄大夫通家眷侍生方正学谨序”旧序一篇。

8、前童《塔山童氏房谱》三十本,三十二年修。《塔山童氏宗谱》三十二本,三十二年修。序里有方正学的“麦虫歌”、“木棉歌”等。有邵力子为童先林爷撰写的赞。《童氏手抄本谱》一本,齐周华抄。又《童保暄三十述怀》:“盗贼帝王一样身,莫分弄假与成真。吴山立马齐天汉,部署众星拱北辰。”谱中又载有八年五月二十七日奉大令:”据浙江督军杨善德雷呈,浙江之一师师长陆军童保暄在闽省防次病故等情。该故治军浙省,夙著勤能。上年调驻闽疆,于防务一切,布置悉臻妥洽,正资倚任。兹闻积劳病故,悼惜殊深。童伯暄着追赠陆军衔熏三位,给予治丧费一万元。派陈培锟前往致祭,并交陆军部照阵亡例,从优给恤。灵柩回藉时,着沿途地方官妥为照料,以示追念勤劳至意。此令。”

9、礼村《刘氏宗谱》摘录。宁海由彭城陶唐氏之后,后封于刘,子孙以国为氏。推官尧卿公,方孝孺撰序,明洪武二十二年。(注尧卿公:唐进士。胡身之赞曰:出自沛丰,仕于吴越,纳土不甘,逐志已决。真箕颍之流矣)

10、深甽清溪村《张氏宗谱》二卷,首一卷。编篡者蔡裔麟,版本十一年(1922)年活字本,内有“方孝孺拜撰”的原序一篇。

11、古渡岩头方村《岩头方氏宗谱》,主修(清)谢拱辰。版本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抄本。始迁祖居地缑里。本支派居地岩头。序文、世系、世福、世德。本谱始修于乾隆六十年,此为第三次修。世系修录至第19世,排行字为“贤”。始祖(元)方舞,方有进之父,生卒失。始迁祖(元末)方有进,原名克创,元明之际从缑里迁岩头,为岩头始祖。珍贵史料,内有方孝孺世系图及“宗弟方希直赠方鼐谱序”。(方正学与方有进为伯父行也)

12、石碾村,主姓金,有《金氏宗谱》,廿三年修。原序方孝孺撰。

13、岭峧有《叶氏宗谱》四本,子未年修。保管人,封翁(子布父),勋四位赞威将军一等大绶嘉禾章二等文虎章山东乡晚学屈映光顿首拜撰。又《宁海叶君墓志铭》五代时有讳温裕以尚书致仕,隐居于宁海之东仓,其后逐为宁海人。凡十二传至信国公叶梦鼎,宋咸淳以右丞相兼枢密院使。又敷翼(颂清、子布),光绪庚子督学文治科试取入邑庠生,光绪廿八年壬寅春考入南陆。八年八月徐世昌印(徐世昌)印(鞠入)。又《淳厚》字横披,夹在首本扉叶内,系八年徐世昌题写给叶氏的真迹,当场征集。谱内有叶颂迹《堂伯蕴方暨堂兄凤翔公传》等。有《叶伯巨传》,方正学撰。

14、下何《刘氏宗谱》,摘录《俞氏宗谱》四本,宗、草、抄。宗谱为同冶丙寅重修。摘录(序)宋咸淳乙已年单车宵遁,赐进士少保观文殿大学士醴泉观察使信国公西涧叶梦鼎谨识。又《马岙俞氏宗谱》内有“方正学先生答俞亮公遗札”“绿会亭记”,枢密院事右丞相邑人西涧叶梦鼎书。

15、海头俞有《马岙俞氏宗谱》一本。丁亥年修二十一本;子未年修一本;同冶丙寅年修一本;内有叶梦鼎《绿会亭记》一篇。《赖氏宗谱》,道光癸未四本,光绪庚子三本,内有叶梦鼎象赞一篇,书信一篇,方孝孺一篇。

16、南溪有《重修南溪陈氏二房谱》一本,二十年。《南溪陈氏宗谱》,摘录(序)洪武二十一年,岁次庚辰冬季上浣,赐进士及弟授翰林院编修除太常少卿眷弟卢原质顿首拜撰。(序)为赐状元及第文华殿大学士致政,余姚谢迁拜撰。

17、王爱山金竹岭岭头陈有《陈氏宗谱》,同治八年重修。主修娄学瑞。版本为手抄本。本支派聚居地金竹岭 。本谱始修于元年,此为第10次修,世系修录至第47世,排行字为“正”。始迁祖南朝陈被隋所灭(公元589)年,宗室陈胤徙居于此。装订为线装。珍贵史料有元年赐进士第翰林编修卢原质之“赠陈氏宗谱序”。

18、王爱大水坑有《吕氏宗谱》。清道光壬寅(1842)抄本叁卷。主修为(清)章黼华,编篡(清)为吕秉钧。珍贵史料,内有淳熙十四年,朱熹书“朱子叙吕氏世系长篇”一文。又有双涧南宋叶梦鼎赠“吕氏宗谱序”。

19、上应村有《上应应氏宗谱》五本,廿七年修。内有舒岳祥序,叶梦鼎诗,李有信序。

20、西刘有刘氏宗谱,癸酉年重修。有叶梦鼎、储国秀旧序。

21、汪林有正谱二本,抄谱二本,正谱中有叶梦鼎序。

22、王爱山有《王爱山蒋氏宗谱》。嘉庆二十二年,岁次丁丑阳月;主修为蒋岳琦。版本是写本。珍贵史料有元祐八年前江都前提刑两浙朝散大夫正之罗适撰“蒋山碑记”。

23、上洋头《刘氏正谱》,乾隆十一本,嘉庆丙辰月中浣十二本。旧序,康熙五十六年(摘录)。大宋刘柏孟者启基于此。之一世,从监,字维明,号柏孟。宋开宝间由孝悌授秘阁正字,迁江南转运副使。七世同居,宋开宝间,赐建牌坊,荣旌其门。提刑罗适立记镌石,至和元年旌义门,加封忠顺大夫,诏赐紫金鱼袋开国候。赵汝腾赠以“同居记”。

24、岙胡村宝莲庵中见《胡氏宗谱》,内有胡献来序文一篇,吕蒙正祭文一篇。

25、榧坑村《重修榧坡下园胡氏宗谱》序(部分摘录)。居奉六簰溪为一世祖也,中胡、上胡、下胡者是又第七世祖。启良因元末兵火,客居竹林,洪武三年始迁。盈坑镜川王子涵撰。又序,大清顺冶十四年桂月上瀚谷旦赐进士第谏议大夫江西布政使左参政行人司升授兵部选司郎中兼湖广按察司副使二十七世裔孙献来拜撰。

26、武岙有《武岙董氏宗谱》,辛戍年修。摘录《城西上隍董氏旧谱序》。赐进士第都察院右令都御史石简书于龙山精舍。又旧谱序,赐进士第礼部观政行人司行人、邑人胡献来拜撰。抄谱,有举人储传中序,钤印二方。

27、横坑《杨氏谱》原序系胡献来撰。

28、店前王《王氏宗谱》四本,三十四年岁次乙酉古历四月全浣吉旦,本族孙德枢辑,新昌梁永康镌。又本县知县

鲁迅家族资料

  间(1506~1521)徒居越城竹园桥,生养休息,不  数世而子孙繁衍。鲁迅为周逸斋14世孙。《越城周  氏支谱》的“序”和“谱例”中说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