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图书馆有官网或电话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8浏览:2收藏

上海图书馆有官网或电话吗,第1张

上海图书馆的官方电话是021-64455555,如果去那边旅游找不到景点的具体位置,可以拨打021-64455555咨询景点的具体位置信息。

上海图书馆藏书1300多万册,居全国第二,列世界十大图书馆行列,以收藏家谱、书信、中英文近代报刊、碑帖等著称。还搜录了中外部分古今音乐、戏曲唱片、录音带等。上海图书馆装备了世界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借书通过电脑,由自动小车从从书库传至读者手中。馆内有古籍、文献、综合、报纸、社会科学等20多个大型专题阅览室,座位三千余个,并有目录大厅、书店、餐厅、吧台、展览厅、影视厅、会议厅等配套设施。

上海图书馆创建于1952年,旧址位于南京路黄陂路口,1996年在淮海中路建成了新馆。新馆占地31公顷,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书库4万平方米。主楼由两座高层和裙房组成,东西两楼呈多维台阶式块体型,象征文化积淀的坚实基础和人类探求知识的不断攀登。

它所搜集的大量中外古今图书资料中,不少是珍贵的革命文献,如《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觉悟》杂志等。

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是目前海南省藏书总量最多、 海南地方文献资料最丰富的图书情报中心。 馆藏图书1822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54万册,电子图书568万册;中外文纸质报刊3059种,中文电子期刊8000多种,外文电子期刊774种;拥有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Springer等一批全文数据库。在本馆馆藏中,海南地方文献和古籍占有重要的地位。拥有地方文献8190册,海南发行的地方报纸41种,地方期刊104种;古籍书库藏书53700册,其中古籍善本42种,1071册,在全省图书馆中首屈一指,是研究海南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并自建海南地方特色文献数字资源库,与海南省作协共建海南现代文学馆,为海南文化增添了一笔亮丽的色彩。

纸质资源

普通图书:现有可借阅的普通图书12541万册,实行藏借阅一体化管理。

普通报刊:中文现报刊3059种,其中外刊223种,所有报刊实行开架借阅。

工具书:工具书有书目、索引、文摘、字典、词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等。工具书检索室为考研学生设立考研专用书架。为使学生阅读到最新的考研资料,每学期均征询和补充一些新的考研参考书。

古籍特藏:古籍图书53700册,其中收藏有历代撰修的涉及海南的方志、地方丛书、史料、年谱、族谱等线装珍本书共130多册,在全省图书馆中居第一位。其中《白玉蟾全集》是较珍贵的孤本,同时还有明代方志的复制本,清代《琼山征访册》、《琼州府志》的原本。

海南地方文献:海南地方文献中心收藏反映海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地理资源等方面的图书8190册;海南解放以来发行的地方报纸41种,其中《海南日报》从1950年创刊以来全部收齐,是本馆收藏的特色之一,在海南省是唯一完整收藏《海南日报》的图书馆。还收集了海南地方期刊104种。所有藏书与报刊合订本都按分类排列,有专题目录,类目清晰,查阅便利。此外,还设有:家谱、人物专柜;琼侨资料专柜;捐赠书柜及赠书芳名册;海南文学馆。

电子资源

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已经上网(如数据库、电子图书),在校园网内可检索使用;另一部分在电子阅览室(如电子出版物),可凭借阅证在室内查阅。

在文化界,张廷玉的后人张元、张仲维、张子厚、张仕泰等都是知名人物。其中,张元是一位书画家,他的作品被故宫博物院收藏;张仲维是一位历史学家,他曾担任过东北大学的教授;张子厚是一位文学家,他曾担任过《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张仕泰是一位教育家,他曾担任过北京大学的校长。此外,张廷玉的六世孙张师亮也是一位藏书家,他是咸丰进士、藏书家,有“晓渔”、“小愚所藏”、“小渔藏书”、“皖南张师亮筱渔氏校书于笃素堂”、“桐山张氏藏弆金石文字书画图籍之章”、“桐山张氏藏书”等印。

不卖。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机构,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书店的书才是卖的。

中国国家图书馆由位于文津街的古籍馆和位于白石桥的总馆南区、总馆北区构成,形成三位一体的馆舍布局。古籍馆主要提供普通古籍、外文善本、地方志家谱文献服务和临时主题展览服务;是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是世界最大、最先进的国家图书馆之一。

总馆南区提供外文文献、中外文专藏文献的专业性服务和国家典籍博物馆展陈服务;总馆北区提供以中文普通文献借阅、电子文献、音视频资源服务和少年儿童服务为主的大众服务。

首都图书馆的历史可追溯至1913年,由鲁迅参与倡建的京师图书分馆、京师通俗图书馆和中央公园图书阅览三馆几经合并演变而成。北伐革命后,原三个图书馆几经更名、合并,改为北京市市立第一图书馆;1953年,更名北京市图书馆;1956年10月,正式定名首都图书馆。

扩展资料:

早在公元前3000年时,巴比伦的神庙中就收藏有刻在胶泥板上的各类记载。最早的藏书地点是希腊神庙的藏书之所和附属于希腊哲学书院(公元前4世纪)的藏书之所。

根据考古学家的发掘成果,我们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而闻名于世的是尼尼微图书馆。这是现今已发掘的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

在时间上要比埃及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古代最大图书馆)早400多年,而且由于泥版图书的特殊性,没有像亚历山大图书馆一样毁于战火,大部分都保存了下来。

我国的图书馆历史悠久。只是起初并不称做“图书馆”,而是称为“府”、“阁”、“观”、“台”、“殿”、“院”、“堂”、“斋”、“楼”罢了。

如西周的盟府,两汉的石渠阁、东观和兰台,隋朝的观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朝的四库全书七阁等等。“图书馆”是一个外来语,于19世纪末从日本传到我国。

-中国国家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

-图书馆

族谱是记载一个宗族历史和文化的史实书籍,具有区分宗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作用,是中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后人可从族谱中借鉴、传承宗族思想文化。对于一个宗族而言,缺少族谱,宗族就是不完整的。族谱不仅是家庭历史,还是中国历史重要参考资料。后人通过族谱,了解到历史发展、中外关系等。在族谱发展进行中,尤其是在清代时期,宗族编写族谱,逐渐形成不断修特点。本文主要主要探究形成宗族不断编修族谱原因,并对其特点进行深入研究。  

族谱是我国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留下的产物。不少历史学家在翻阅族谱时,会发现族谱被编写好几遍的现象。这种不断修的特点在明代时期有所表现,在清代时期表现最为突出。虽然明代时期时间较短,但是宗族依然坚持不断编修族谱[1]。特别是到了20实际80年代,将不断编修族谱推向热潮。

一、编写族谱意义

族谱是中国特有文化产物,在民族发展中具有悠久历史,后来在民族融合中,逐渐在各民族中开始出现族谱。族谱作为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之一,其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一)历史价值

  留存至今的族谱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少族谱属于珍品。《仙源类谱》是现存最早的族谱,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系宋代内府抄本[2]。据《中国古籍善本数目》统计,列入善本的家谱有635种,但是实际存世的数量远超过这个数据。由于族谱里记载了宗族历史兴旺盛衰,所以其具有极高历史价值。

  (二)教化功能

  族谱中一般有记载“家训”“家规”“家法”等,比如:戒赌博、尚节约、首孝悌等。此外,在族谱中还记载了数代先辈们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孝悌的优良传统、尊儒学经的育人风尚、忠于为国、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等,这些遗留下来的文明,具有积极引导作用,促进后代成为这样的人。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传统伦理与现代文化是辩证的统一,现代文明是在传统伦理基础上建设起来的[3]。在现代文明建设过程中,同样也赋予了传统伦理新的生命力。族谱中反映出来的优秀传统伦理,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奋斗的结晶。其不仅能凝聚中华民族强大团结力量,还能促进现代文明建设。由此可见,族谱对于中华民族文明建设具有激励作用。

  (三)寻根价值

  宗族渊源与世系图谱是族谱重要组成部分,其也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参考依据。不少后代通过查询族谱方式,寻根问祖。当他们在翻阅族谱,找到自己祖先时,难掩心中激动之情。此外,通过查询族谱,还能增强海外华侨凝聚力及向心力,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四)提升宗族凝聚力

  通过编修族谱,不仅能提升宗族凝聚力,增强宗族之间的情感,还能促进宗族之间互相帮助。此外,通过编修族谱,还能了解到宗族历史和迁徙情况,知悉宗族学院亲疏远近关系。对于国家而言,如果没有历史记载和文化记载,国家就不会知道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由此可见,族谱不但是能反映宗族发展兴衰,还是民族文化传承载体。

  (五)姓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姓氏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有着悠久历史。姓氏寻根作为姓氏纽带的文化寻源活动,近几年引起海内外多方关注。此外,族谱还将对弘扬民族精神、完成统一大业、实现伟大复兴,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二、宗族不断编修族谱特点

  后人在翻阅族谱时,会发现宗族族谱具有不断编修特点,许多宗族不断编修族谱,确保族谱连续不断。在明清时期,人们逐渐养成不断编修族谱特点。甚至将编修族谱当作宗族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没有编修族谱,总觉得少做了什么。只有修编了族谱,才觉得完成了最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在清代,宗族不断编修族谱特点愈加凸显。

 清代时期,各宗族都有不断编修族谱习惯。但是历史数据并未明确显示究竟有多少宗族编修了族谱。在当时,族谱中记载了宗族成员、事件等,具有极强隐私性,一般不流传于世。并且,当时人们把族谱当作最为神圣的宝物,所以族谱不会出现在市面上。随着朝代走向灭亡后,许多族谱流于人间。因为族谱记载了许多宗族历史,为保护这些历史,不被不法分子利用,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期间,大量销毁了族谱,只有少部分族谱留存了下来[4]。清代人编修族谱数量众多,其中江西民间编修最多。据各大图书馆藏书统计显示,在所有收录藏书中,清朝时期藏谱最多。

 在明朝时期,宗族逐渐形成不断编修族谱特点,在清朝时期最为凸显。且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编写任何文书都养成了不断编修特点,其中特点最为明显的文献就属地方志和族谱。地方志与族谱相似性极高,人们在地方志和族谱上准确标注时间人员、事件等,完整记录地方发生事件和宗族历史,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

  三、宗族不断编修族谱原因

  (一)对孝道的追求

  在我国历史中,有“三是不修谱则为不孝”这一说法。在当时,做儿女的不孝敬长辈,会被世人唾弃辱骂,故人们极怕被别人说为不孝,所以养成编修族谱习惯。此外,人们通过连续不断编修族谱,表达自己的孝道。如果编修族谱人死去,就由子孙后代进行编谱,否则认为子孙后代为不孝行为。如果子孙后代不愿意编写族谱,将会得到严厉惩罚。并且,宗族将定期编修族谱定为族规,如不按期进行,则为不孝。

  (二)处理人际关系

  清朝时期,人们以群居为主,一个村落为一族或几个宗族共用生活。人们长期生活在一起,要进行人际交流。人们通过族谱之间关系,就能确定族人之间远近亲疏关系,知道怎么称呼对方。比如对方是自己长辈,在没有族谱情况下,就不知道怎么称呼长辈。所以通过编修族谱,明确各自在宗族中的地位,才能更好处理人际关系[5]。

  (三) 反映宗族发展历史

 通过编修族谱,能反映出宗族兴盛衰亡发展历史。人们通过编修族谱,能提高宗族凝聚力、向心力,同时还能反映出宗族经济实力及宗族团结力。如果宗族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编修,说明宗族间缺乏凝聚力,人们不重视族谱对宗族的重要性;如果宗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编修,说明宗族有足够向心力,有望成为名门望族。如果有人问你,你的祖先是谁时。若你答不出来,会显得很难看。人们在没有族谱情况下,不知道自己祖先,就是宗族衰落表现。因此,为凝聚宗族团结精神,要不断修编族谱。

  (四)尊重祖先的体现

  在清朝时期,人们认为编修族谱是一种尊敬祖先的一种行为。人们认为通过编修族谱,能使散落的宗族重新聚集起来,提升宗族凝聚力。李光地在阅读宗法时,看到编修族谱有三大好处,其一是能促进宗族长远发展,其二是实现宗族人兴丁旺,荣华富贵,其三是敬孝道。宗族通过宗法伦理传播,让人们通过修谱、续谱方法,实现尊祖、敬宗、收族。尽管当时宗族伦理道德在受到冲击下,人们还是坚持认为通过通过修谱、续谱是收回宗族的重要途径。人们收回宗族,再一次把宗族人民团结一起,形成牢固的社会群体。

 在中华悠久文明发展进程中,宗族形成不断编修族谱特点。由于这些族谱中记载有宗族历史兴旺衰落,因此其具有十分重要历史价值。后人通过查阅族谱,还能了解到历史变迁,社会发展,具有历史参考价值。

无锡图书馆开放时间是:9:00-17:30(每周三上午内部整理,12:00-17:30开放)。

无锡市图书馆位于梁溪区钟书路1号, 是中国最早创建的公立图书馆之一;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市文明图书馆;2018年8月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无锡市图书馆的前身为创建于1912年创建的无锡县图书馆;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无锡市图书馆;2000年10月1日无锡市图书馆新馆正式落成开放;2002年7月1日全面开放;2008年10月10日起实现全面免费开放。

截至2020年12月底,无锡市图书馆筑面积28243平方米,设有9个机构部门,在编人员81名,设有20余个服务窗口,阅览座位1700余个,已建成图书馆分馆28个,图书流动站37个;藏书约408万册(件),其中古籍30多万册,善本古籍2万余册,无锡地方文献资料3万余册。

无锡图书馆的馆藏实力

1、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12月底,无锡市图书馆藏书约408万册(件),其中古籍30多万册,善本古籍2万余册,无锡地方文献资料3万余册,数字资源数据库51个。

2、珍藏古籍

据2022年7月该图书馆官网显示,收藏的珍贵古籍有周易孔义三卷(经部·易类)、周易三卷旁注前图二卷旁注会通九卷(经部·易类)、周易说略八卷(经部·易类)、历年二十一传残本十二卷(史部·编年类·通代)、眞定奏疏一卷附一卷(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等。

3、民国报刊

据2022年7月该图书馆官网显示,收藏的民国报刊有《点石斋画报》、《女学报》、《青年工人》、《无锡白话报》、《五七月刊》等。

4、稀世家谱

据2022年7月该图书馆官网显示,收藏的稀世家谱有《陶氏宗谱》四卷,首一卷、《廉氏重修宗谱》八卷、《南山桥杨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蓉湖孙氏宗谱》十六卷,存卷一至八,卷十至十六、《荣氏宗谱》五种等。

以上内容参考-无锡市图书馆

晚清末期,皕宋楼是赫赫有名的人文地标。当时,中国有“四大藏书楼”,分别是浙江湖州的皕宋楼、江苏常熟的铁琴铜剑楼、山东聊城的海源阁、浙江杭州的八千卷楼。

而皕宋楼藏书的受损,自然让世人叹息痛心,其与敦煌遗书遭劫,并称为中国文化的两大惨重损失,让中华儿女无不扼腕叹息。

皕宋楼,清末陆心源的藏书楼,以丰富藏书、珍贵文献、大气藏书楼建筑受到收藏界尊崇。但不幸的是,藏书楼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被日本人趁火打劫搬空,藏书存于日本三菱集团静嘉堂文库。

同治年间,嗜书如命的陆心源,先后购买了宜稼堂部分藏书,严元照芳椒堂、汪氏芝芸书会、福建陈征芝带经堂、乌程刘桐瞑琴山馆等名家秘本藏书。

光绪八年(1882年),陆心源藏书已达15万卷之多,他将藏书分门别类,保存在毕生经营的皕宋楼及十万卷楼、守先阁内。

陆心源临终留下遗言“训勉诸子,以努力读书勿负国家所给恩惠,且以著作未尽刊刻为念”,并“训嘱诸子保守好藏书,勿令散失”。

而陆心源之子陆树藩,在苏州任候补道时已家道衰败,缺乏资金与精力来管理藏书以及接待至先阁查阅资料的学子们的费用,但陆树藩为恪守父训,依旧多方寻求藏书的保全之道。

陆树藩从寻求清政府帮助,到退而求其次向地方寻求保全,都没有得到答复。在失望之余,他只得登报声明,如果有藏家能建新楼,他则将私家藏书集中赠予,但依然没有回复。

光绪三十年(1904年)后,陆树藩为偿还债务,卖掉了上海的一些不动产后,尚有余欠,在此他不得不考虑藏书的出路问题了。

日本学者岛田在江南游历时,得知陆氏困境便下决心将书购至日本,他串通日本藏书家岩崎弥之助等,极力怂恿陆树藩将书转售日本,一方面又努力在日本联系买主,终于三菱财团谈妥。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4月,他以118万元从陆树藩手里将皕宋楼、十万卷楼、守先阁三处藏书全部买走,运归日本,藏于东京骏河台的静嘉堂文库。

当一直致力于购买皕宋楼藏书的张元济带着多方筹措来的10万元赶到湖州时,看到的只是空空的书架和满地的废纸标签。

事后,张元济写到“每一追思,为之心痛”,多年后在致梁启超的信中还说:“昔年皕宋楼藏书将散,弟初入商务,力有未逮,致被流入海外,至今引为憾事”。

国宝回归,自然就成了一大难题……

当皕宋楼藏书卖给日本三菱集团静嘉堂文库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后,愤闷的文人恨道:“异域言归,反不如台城之炬、绛云之烬,魂魄犹长守故土也”。

日本过去的藏书,珍惜随唐钞本,不太看重宋元本;而四部之中,只注意经、子二部,尤其是集部宋元刊本更为缺乏,而至此其所藏中国古代刻本始称完备。

日本得到皕宋楼藏书后,其国内学者们大喜过望 ,奔走相告,岛田翰在《皕宋楼藏书源考》中说满意说过:“予知今日所获,倍蓰于昔日所失也,然则此举,虽曰于国有光可矣”。

近来有关学者就日本收购皕宋楼藏书的性质做了分析和研究认为,这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的文化掠夺行为。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有关规定,稀有手稿和古版书籍,有特殊意义的(历史、艺术、科学、文学等)古书、文件和出版物,不论是单本或整套的都属于禁止进出口文化财产之列,各国应采取一切适当措施禁止并防止在这些领土内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

我国政府也颁布了有关法规充分证明 ,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及国际关系下,日本岩崎家庭名义上购买皕宋楼的行为其实是一种文化掠夺。

看看这些藏书国宝……

我国雕版印刷始于唐代,唐及五代流传下来已寥寥,宋代版刻事业颇为发达,刀法精细,字体遒劲,而且校订精审,学术价值非常高;宋本继承宋金遗风,也有不少精刻遗世:明刻校订粗陋,错漏甚多。因此,宋元刻本,尤其是宋刻本,一向被藏家视为珍宝。

光绪八年(1882年),陆心源藏书《皕宋楼藏书志》120卷,藏书15万卷,其中宋刊200余种,元刊400余种。藏书来源十分广泛,有100多家旧藏,几乎涵盖当时江南地区大小藏书家,且多是辗转得到,可见陆心源收藏古籍之不遗余力。

皕宋楼藏书一大特色就是,它拥有一批中国明清方志、丛书和家谱族谱,该书楼藏有中国各类方志、丛书4000余种,家谱族谱860余种,方志几乎包括当时中国所有的重要府县,所以其研究价值不可估量。

如今,日本静嘉堂文库仍然是日本收藏汉籍宋元古本最丰富的著名图书馆,而皕宋楼藏书的加入成为其中的关键因素。

1992年,日本出过一本《静嘉堂文库宋元版图录》,剔除当时误判的部分而成,该图录中皕宋楼藏书宋版书占88%左右,元版书占81%左右。

据此推断,静嘉堂文库的灵魂-宋元古本部,就是皕宋楼藏书的精华。我们当时不甚关注的国宝,在他国被视若珍宝后,才知它的可贵,悔之晚矣呀。

(文中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上海图书馆有官网或电话吗

上海图书馆的官方电话是021-64455555,如果去那边旅游找不到景点的具体位置,可以拨打021-64455555咨询景点的具体位置信息。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