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春联怎么贴,那边左,那边右
上联要贴在右手边(即门的左边),下联要贴在左手边(即门的右边),横批也是从右往左读的。上下联不可贴反。
在农村或者小县城时常可以看到一些特别颜色纸张写的春联:原先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家里老人去世了,晚辈家一般从当年起三年不贴红春联,守制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服丧期满才恢复用红纸,故白绿黄三色的对联俗称“孝联”“孝春联”或“丁忧联”。
春节普天同庆,故除了各家门口要贴春联外,猪舍,鸡鸭舍等处也要贴对联,寓意六畜兴旺,格式一般鸡鸭满圈,牛羊成群,六畜兴旺等。还有神仙的对联:“灶王爷”的春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意为灶神上天后向玉帝汇报时多说好话,下凡回来时多降吉祥,俗称送灶神。“土地爷”的春联是:土中生白玉,地内长黄金。意为只要辛勤劳动,就能在土地中得到收获。
贴对联的顺序介绍:把上联贴在门左边,下联贴右边。
左右联不能贴反。对联分上下联,上联的末尾字应该是仄声,即现代汉语的三声或四声,它给人的感觉是话还没有说完。下联的末尾字应该是平声,即现代汉语的一声或二声,它给人的感觉是话已说完。古时对联的横批,是从右往左书写,所以上联就贴在门右边。
现在的横联是从左往右书写,所以,就应该把上联贴在门左边。也就是说上联贴在哪一边,是由横批的书写顺序所决定的。
贴的时间只能在除夕这一天的白天。贴对联前先要清理旧的对联,表示除旧布新,不作兴在旧对联上覆盖。迷信说法,撕早了天神就以为这家出问题了,撕晚了天神就来不及祝福。所以贴对联最好是除夕出太阳之后到傍晚落太阳之前。
这里按脸背对着大门时的时候来说左右。
上下联之分:最后一个字是仄声的为上联,仄声一般指三四声,比如“新年纳余庆”;最后一个字为平声的是下联,一般为一二声,,比如“佳节号长春”。
对联贴法:这要从古时候崇尚的方位说起。我们中国古代多以“左”为大位。所以对联的上联应当在“左”边。这里指的左边,是指背对门脸的时候,以对联自己的位置为标准。如果以看对联人的位置为标准,即面对门脸的时候,就是右边。这里以对联为方向暂称。
你看。明清时期建成的北京故宫、颐和园的所有对联(门联、柱联、窗联)都是上联贴左侧,下联贴右侧。全国许多名山大寺、名胜古迹、庵庙道观等处的对联也是如此。以“左”为大位的传统一直沿用至今。就是现在各级重大会议上领导者的座次安排也是以从左至右为序的(报纸上所标方位的“左”“右”是以读者为观点的)。我们现在贴对联也应该遵循这个顺序:上联贴左侧,下联贴右侧。这里所说的上联联语中的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比如“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中的“新年纳余庆”是上联,“佳节号长春”是下联。有个别用从诗词、文章中摘出来的对偶句子作对联的,平仄也有例外。比如江西南昌市滕王阁里有一副毛泽东生前手书的柱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上下联的位置就不同:最后一个字为平声的“落霞与孤鹜齐飞”是上联,而最后一个字为仄声的“秋水共长天一色”却作下联。这副联句是唐代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的一副对偶句。可能是别人从毛泽东通篇手书中摘出作联的,也可能是毛泽东自己从王勃名篇中摘来作联的。另当别论。但是,同样在滕王阁,还有其他所有对联都是以古时的“左”为大位的。
其实,过去人写东西,先右后左,也是这个意思。从书自己的方向来看,是从左到右的。反映了古代人的哲学和道德观念。
所以按面对大门方向来看,上联要在右边。
看横批:现在许多人已经不遵造过去的书写方式了,也有从左向右书写的。所以,主要看横联。从面对大门的方向看:如果横联是从左向右的现代写法。对联也是上联在左,下联在右;如果横联是从右向左的写法,对联也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补充:首先说一说什么是对联?对联,又称楹联、对子、联语、对句、联对等,由两个互相对偶的句子组成:上联(出句)和下联(对句)。其要求是既“对”又“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一致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互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了解了对联的以后,我们看看对联应当怎么贴呢? 大年初一吃过早饭,我便和孩子一起贴春联,孩子问我怎么贴?我说,先分出上下联,然后上联在左,下联在右,孩子又问,上下联怎么分?我说,两个直联中,最后一个字读音为三四声(即仄声)的那联为上联,读一二声(即平声)的那联为下联,就在我这样对孩子说的时候,对门和楼下的两户邻居也在贴对联,我们贴好后,因为还要给单元楼的楼门再贴对联,我下楼路过楼下这一层时,他们还没有贴完,楼下的两户中,东家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批是从左向右写的,和我说的刚好相反,西家正好和我家贴切的是一样的,不过我们三家的横联(也叫横批)都是从左向右书写的。
那么究竟应如何贴才比较妥当呢?大部分人家又是怎么贴的呢?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初一和初二这两天走在街上我注意看了一下,虽然没有具体统计,但我发现,横批都是从左向右写的(未发现从右向左写的),而占比例大一些的还是两直联中,上联在左的为多数,而上联在右的虽不是多数但也不少。那么究竟该如何贴才比较合适的呢?
这还得先了解一下古人的书写习惯,古时候,人们的书写方式是从右至左,竖写;写横幅,也是从右至左,横写。所以,春联的张贴方法应该是当你面向对联时,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此时横批当然也是从右向左书写,横写的。但是,现在的书写方法改为从左至右,横写。所以,现在贴对联,先看平仄,再看横批。通过平仄判断上、下联之后,将上联贴在横批首字一方。如:横批为“风调雨顺”(左起),上联就应贴在左边。
至此我们不难明白,一个门口的三个联,即一个横联和两个直联构成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要么都从左向右读(现代常用贴法),要么都从右向左读(传统贴法),这都行,可是若是一个门口的三个联中,横批从左向右读,两个直联又从右向左读(传统与现代的贴法混在一起的贴法),是不是不协调呢?应当是不妥当的。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愿与有此兴趣的朋友探讨。
请问春联怎么贴,那边左,那边右
本文2023-09-22 12:16:1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6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