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俄国王室世系表,沙俄皇室族谱,最好有图
俄国王室世系表
基辅罗斯
862— 879年留里克
879— 912年奥列格(882年迁都基辅,从此开始基辅罗斯的统治)
912— 945年伊戈尔
945— 962年奥尔加摄政(伊戈尔妻)
962— 973年斯维亚托斯拉夫一世
973— 980年雅罗波尔克一世
980—1015年弗拉基米尔一世
1015—1019年斯维亚托波尔克一世
1019—1054年雅罗斯拉夫一世
1054—年雅罗斯拉夫死后,其子三分天下,基辅罗斯解体。
1054—1073年伊兹雅斯拉夫
1073—1078年斯维亚托斯拉夫二世
1078—1093年弗塞沃洛德一世
1093—1113年斯维亚托波克二世
1113—1125年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
1125—1132年穆斯提斯拉夫一世
穆斯提斯拉夫一世死后,罗斯完全进入封建割据时期。
1132—1139年雅罗波尔克二世
1139—1146年弗塞沃洛德二世
1146—1154年维雅切斯拉夫
1154—1157年尤里·乔治·多戈里奇一世
弗拉基米尔大公统治时期
1157—1175年安德列·安德鲁一世·伯格柳别斯基
1157—1176年迈克尔
1176—1212年弗塞沃洛德三世
1212—1217年,1218—1238年尤里二世
1217—1218年康斯坦丁
蒙古统治时期
1238—1246年雅罗斯拉夫二世
1246—1247年斯维亚托斯拉夫
1248—1249年迈克尔
1249—1253年安德列二世
1253—1263年亚历山大一世
1263—1272年雅罗斯拉夫三世(特维尔公)
1272—1276年巴西尔·瓦西里
1276—1281年,1283—1294年德米特里厄斯·季米特里
1281—1283年,1294—1304年安德列三世
1304—1319年米切尔(特维尔公)
1318—1326年尤里·达尼洛维奇(莫斯科公)
1326—1327年亚历山大二世(特维尔公)
1328—1331年亚历山大三世
莫斯科大公国
1263—1303年丹尼尔
1303—1325年尤里三世
1325—1341年
1331—1341年立陶宛伊凡一世(又称“钱袋”伊凡)
1332—1341年弗拉基米尔
1341—1353年西蒙
1353—1359年伊凡二世
1359—1389年季米特里·顿斯科伊(顿斯科伊意思为“顿河英雄”)
1389—1425年瓦西里一世
1425—1462年瓦西里二世(“失明大公”)
1462—1505年伊凡三世(伊凡大帝,1480年脱离蒙古统治)
1505—1533年 瓦西里三世
1533—1584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1547正式称“沙皇”)
1584—1598年费多尔·狄奥多一世(1598年沙皇费奥多尔死,无嗣,留里克王朝告终。)
王朝混乱时期
1598—1605年鲍里斯·戈都诺夫
1605年费奥多尔·狄奥多二世
1605—1606年季米特里一世(伪沙皇)
1606—1610年巴西尔四世·叔伊斯基
1607—1610年德米特里厄斯·季米特里二世(伪沙皇)
1610—1613年伏拉斯基拉夫(波兰公)
罗曼诺夫王朝
1613—1645年米哈伊尔·罗曼诺夫
1645—1676年阿列克斯
1676—1682年狄奥多三世
1682—1696年伊凡五世
1682—1725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
1725—1727年叶卡捷琳娜一世
1727—1730年彼得二世
1730—1740年安娜·伊凡诺芙娜
1740—1741年伊凡六世
1741—1762年叶丽萨维塔·伊丽莎白
1762年彼得三世
1762—1796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大帝)
1796—1801年保罗一世
1801—1825年亚历山大一世
1825—1855年尼古拉一世
1855—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
1881—1894年亚历山大三世
1894—1917年尼古拉二世
皇家的族谱叫玉牒。
从唐代开始就有了修玉牒的制度。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把纂修玉牒当做国家的重要大事。从唐朝开始发展到宋、元、明、清。而今,清代玉牒是目前我国历史上唯一完整系统保存下来的皇室家谱。
清代玉牒自然分了满,汉两种文本。但由于战事纷纷还有其他历史原因,如今完整保存下来的只剩下清代玉牒。玉牒的地位十分崇高,古代人,尤其是皇族对玉牒还是十分重视的,清代玉牒每次修撰后,都要举行恭呈御览的大礼。
清代玉牒相关说明
按格式可把玉牒划分为竖格玉牒(也称直格玉牒)和横格玉牒两种。竖格玉牒每页15行竖格,按辈分顺序分别详细记载宗室、觉罗子女的情况。横格玉牒则每册格数不等,有11至18个。通常每横格代表一个辈分,辈分最高者写于卷首第一横格,其子孙后裔依辈分递降。
历史背景:
清朝皇族兄弟在避讳上亦没有划一方法。胤_登基后,其兄弟则改名为“允”字辈,但其子乾隆帝弘历即位后,并不要求兄弟避讳。
当乾隆传位予永琰后,为免其他人要改名,反而将永琰改名为_琰。道光帝绵宁继位后也把自己名字改为_宁。
家族庞大,为了细分,由嘉庆开始,又规定同辈同一世系第二个字的部首要相同。例如咸丰帝叫奕_,有同父异母兄弟奕䜣、奕_、奕_等,他们的名字的第二个字都是“言”部。庆亲王奕_,因其出生时已不属于近支,则自取偏旁。
咸丰帝只有两子,长子同治帝无嗣,次子未命名夭折;光绪帝无子嗣,因此将道光帝的直系子孙当作近支。
道光帝是“绵”字辈,近支至“恒”字辈已为六世,“启”字辈以下行辈的第二字偏旁已无统一了。注:上表格中雍正前还有皇太极,顺治,康熙。
家族庞大,为了细分,由嘉庆开始,又规定同辈同一世系第二个字的部首要相同。例如咸丰帝叫奕_,有同父异母兄弟奕䜣、奕_、奕_等,他们的名字的第二个字都是“言”部。
嘉庆帝侄子绵亿,就因替长子命名“奕铭”,被嘉庆帝斥责,更以“不似近支,自同疏远”为由,被革除职务。家族世系属于登基皇帝辈份,谱份越高。
现在阿联酋这边的王室成员确实是特别的多,光是王子大概就有5000多个,另外还要算上一些公主等等。阿联酋的王室成员之所以有这么多,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边近亲结婚的人比较多。当然,准确的来说也不算是近亲结婚,因为基本上已经超出了三代。
阿联酋这边之所以有这么多的近亲结婚,其实大部分都是属于政治婚姻,也就是说为了政治而牺牲这些王子和公主的幸福。而且现在阿联酋这边实行的也是一夫多妻制,夫妻双方如果离婚了,那男子也是可以继续娶妻生子的,我们在阿联酋这边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家族都是比较庞大的,人口特别的多。
其实现在在中国,很多人是不能够接受近亲结婚的,因为这样其实是不太符合遗传学结婚标准,但即使是这样,阿联酋这边的痴呆人数也是非常的少。因为现在阿联酋这个国家的外来人口特别的多,有80%以上的人都是属于外来移民,也就是说只有20%的人是真正的阿联酋人,所以就算近亲结婚,产生痴呆儿的可能性也是非常的小。
阿拉伯这边的王室其实是比较多的,随便一个王室最起码都有好几百个王子或者是公主的,当然这些人在近亲结婚的时候也会做一些体检,现在的科技非常的发达,在阿联酋这里结婚了以后,也是可以完全避免基因缺陷这种问题的。
说到迪拜,大家肯定都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富有的国家,确实迪拜的经济发展比较好,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是跟我们旧社会一样封建落后。比如王室可以一夫多妻,但是也顶多娶四个,而且可以近亲结婚,这就是迪拜王室有很多王子的原因。王子们如何获得继承权呢,这是由阿联酋酋长来决定的。
说到这里大家肯定都会想到我们国家清朝时期的九子夺嫡吧。九个儿子为了得到皇位争得你死我活,甚至手足相残。有人说清朝最厉害的皇子们就是这九子夺嫡的这些。迪拜王室有没有我们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知道,作为一国之君,必须各方面都非常优秀,这就是我们国家以前选择立贤不立长的原因。对,迪拜王室的王子们,是不立长子的,是从二儿子开始。就比如目前的酋长穆罕默德的王妃有两个儿子,但是他的王储却是二儿子,大王子为什么不是王储呢?
刚才说到了,既然是一国之君,就必须是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的人。据说他的大王子是一个在学术和政治上都没有任何的优点的王子,这让穆罕默德怎么放心把这个国家交给他。而二儿子就是一个很努力的人,经常帮助父亲处理事务,所以穆罕默德很看好这个儿子,可能就会把他当做下一任继承人。还有他的大儿子在他33岁的时候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大家都很惋惜。
所以在迪拜王室,如果想做继承人,那首先自己就要在学术和政治上取得一定的成就,还要帮助酋长。这样的话,酋长才放心把一个国家交到自己儿子的手中。
1、皇家的家谱叫玉牒。从唐代开始就有了修玉牒的制度。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把纂修玉牒当做国家的重要大事。从唐朝开始发展到宋、元、明、清。而今,清代玉牒是目前我国历史上唯一完整系统保存下来的皇室家谱。
2、清代玉牒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在内容上有宗室、觉罗之分,一是在文字上有满、汉文之分。清朝初年,局势动荡不安,清廷对于汉官不敢轻信,前期重要文书一般都用满文书写,但是清代玉牒的纂修并未依照此例据。
3、玉牒的价值包括以下几方面:数量大;有人口繁衍的连续记录;人口记录比较完整;有大量的女性人口资料;婚姻资料齐全。有的学者在专著中这样评价它,“历史上的人口资料极为混乱,且小系统,更谈不上全面,正因为如此,清代的玉牒才显示出其独特、珍贵的史料价值”。所以在研究历史的中外学者眼里,它就是一座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宝库。
求俄国王室世系表,沙俄皇室族谱,最好有图
本文2023-09-22 12:16:0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6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