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姓陶名萼X,湖南,请问属於陶氏的哪一..?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7浏览:1收藏

祖父姓陶名萼X,湖南,请问属於陶氏的哪一..?,第1张

不知道你是湖南哪里的。下面是湖南陶氏一些辈分表。如查不到你还可以到族谱录、家谱网等查询。

湖南宁乡浔阳堂陶氏字辈: 旧序:“海宇宏开殷泽嗣昌亿代联云天朝志以兴应廷世永启良宁绍承崇……”; 改序:“鸿文昭国瑞燕翼肇家祥祖德贻芳远宗功毓秀长平和安泰裕秉忠业超群”;增序:“聪敏振雄伟福禄寿喜荣”。

湖南浏阳陶家段字辈为守,显,日,邦,初,秉,应,有,光,辉,世。德,克,承,久,宗,功,庆,佑,长,梅,柳,枝,繁,茂,祖,泽,欣,宏,扬,进,修,时,在,念,阑,桂,永,腾,芳。

湖南浏阳支: 正 光 长 维 贤 连

湖南邵阳陶家冲: 明德馨贻远 人伦孝弟遵 渊源联汉晋

湖南桑植(重庆彭水支):仕锡 世远清湘吉 万国兴

湖南宁乡爱菊堂陶氏字辈:“河狱精英淳厚希钟祖开嗣继俊伟昌明万重日欣荣贵显乾坤瑞应德维新士兴祀乐文章美佑启贤良裕后人”。

湖南芷江纱帽垄字纸巷柿子乡南街寺(一说贵州天柱雷寨)派下四川遂宁支16字:廷守继应 大国成文 天锡知学 万世荣昌

湖南宁乡沩宁支42字:精英淳厚希钟祖 开嗣继俊伟昌明 万重日欣荣贵显 乾坤瑞应德维新 士兴祀乐文章美 佑启贤良裕后人

湖南绥宁派下贵州天柱支30字:受享仁公定 幸再政通光 绍述承先绪 善继启后良 克明维俊德 宏道永锡昌

湖南绥宁李溪(西)桥派下四川双流牧马山支:正秀仁公定,真良均同迪;昌全汉保进,万元再通光;永继家声懋,中怀世德隆;维明显文思,崇本庆云松;春至夏也暑,秋到冬于寒;义礼今古有,下代接后传。

没有。自古言官是不能处死的。

明朝陶姓学⼦中,学⽽优则仕者⼈数众多,且多能静俭养性修⾝,成为清正廉洁之⼠,扬名青史。现将其姓名列⽰于此,

明朝是科举的⿍盛时期,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会试考中的称贡⼠,贡⼠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排列名次。殿试录取分三甲:⼀甲三名(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及第;⼆甲赐进⼠出⾝,三甲赐同进⼠出⾝。⼀、⼆、三甲统称进⼠。

陶仕宗:永乐⼗年(1412年)壬⾠科殿试⾦榜三甲31名;

陶圭:永乐⼗六年(1418年)戊戌科殿试⾦榜三甲16名;

陶元素:正统元年(1436年)丙⾠科殿试⾦榜⼆甲第6名;

陶铨:正统⼗年(1445年)⼄丑科殿试⾦榜三甲第1名;

陶复:景泰⼆年(1451年)⾟未科殿试⾦榜⼆甲第56名;

第 2 页

陶镕:天顺元年(1457年)丁丑科殿试⾦榜三甲第126名;

陶玺:天顺⼋年(1464年)甲申科殿试⾦榜三甲第58名;

陶永淳:成化⼆年(1466年)丙戌科殿试⾦榜三甲第251名;

陶琰:成化⼗七年(1481年)⾟丑科殿试⾦榜⼆甲第38名;

陶嵩:成化⼆⼗年(1484年)甲⾠科殿试⾦榜⼆甲第3名;

陶缵:成化⼆⼗三年(1487年)丁未科殿试⾦榜⼆甲第86名;

陶怿: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殿试⾦榜⼆甲第81名;

第 3 页

陶煦: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殿试⾦榜三甲第94名;

陶照: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殿试⾦榜三甲第202名;

陶廷威:弘治六年(1493年)癸丑科殿试⾦榜⼆甲第71名;

陶谐:弘治九年(1496年)丙⾠科殿试⾦榜三甲第165名;

陶骥:弘治⼗⼋年(1505年)⼄丑科殿试⾦榜三甲第64名;

陶⾦:弘治⼗⼋年(1505年)⼄丑科殿试⾦榜三甲第176名;

陶麟:正德六年(1511年)⾟未科殿试⾦榜三甲第93名;

第 4 页

陶俨: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殿试⾦榜三甲第48名;

陶滋: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殿试⾦榜三甲第133名;

陶廉:嘉靖⼋年(1529年)⼰丑科殿试⾦榜三甲第55名;

陶谟:嘉靖⼗⼀年(1532年)壬⾠科殿试⾦榜三甲第122名;

陶钦夔:嘉靖⼗⼀年(1532年)壬⾠科殿试⾦榜三甲第142名;

第 5 页

陶⼤年:嘉靖⼆⼗年(1541年)⾟丑科殿试⾦榜⼆甲第83名;

陶⼤有:嘉靖⼆⼗三年(1544年)甲⾠科殿试⾦榜⼆甲第40名;陶钦皋:嘉靖⼆⼗三年(1544年)甲⾠科殿试⾦榜⼆甲第79名;陶承学:嘉靖⼆⼗六年(1547年)丁未科殿试⾦榜三甲第5名;

陶天忠:嘉靖⼆⼗九年(1550年)庚戌科殿试⾦榜三甲第165名;陶应龙:嘉靖⼆⼗九年(1550年)庚戌科殿试⾦榜三甲第188名;陶⼤临:嘉靖三⼗五年(1556年)丙⾠科殿试⾦榜⼀甲第2名;

陶幼学:嘉靖三⼗⼋年(1559年)⼰未科殿试⾦榜⼆甲第28名;陶⼤顺:嘉靖四⼗四年(1565年)⼄丑科殿试⾦榜⼆甲第69名;陶

第 6 页

允淳:嘉靖四⼗四年(1565年)⼄丑科殿试⾦榜三甲第107名;陶允宜:万历⼆年(1574年)甲戌科殿试⾦榜⼆甲第44名;

陶明礼:万历⼗四年(1586年)丙戌科殿试⾦榜三甲第92名;

陶望龄:万历⼗七年(1589年)⼰丑科殿试⾦榜⼀甲第3名;

陶嘉璋:万历⼗七年(1589年)⼰丑科殿试⾦榜三甲第107名;陶登:万历⼆⼗年(1592年)壬⾠科殿试⾦榜三甲第230名;

陶⼈群:万历三⼗⼆年(1604年)甲⾠科殿试⾦榜三甲第243名;陶朗先:万历三⼗五年(1607年)丁未科殿试⾦榜⼆甲第29名;陶珽:万历三⼗⼋年(1610年)庚戌科殿试⾦榜⼆甲第48名;陶镕:万历三⼗⼋年(1610

第 7 页

年)庚戌科殿试⾦榜三甲第54名;陶崇道:万历三⼗⼋年(1610年)庚戌科殿试⾦榜三甲第123名;陶尔德:万历四⼗⼀年(1613年)癸丑科殿试⾦榜三甲第58名;陶起虞:天启五年(1625年)⼄丑科殿试⾦榜三甲第62名;

陶廷烨:崇祯七年(1634年)甲戌科殿试⾦榜三甲第51名;

陶嘉祉:崇祯七年(1634年)甲戌科殿试⾦榜三甲第118名;

陶元祐:崇祯⼗六年(1643年)癸未科殿试⾦榜三甲第57名;

陶履卓:崇祯⼗六年(1643年)癸未科殿试⾦榜三甲第134名;陶作楫:顺治⼗六年(1659年)⼰亥科殿试⾦榜三甲第112名;陶

第 8 页

虞飏:康熙九年(1670年)庚戌科殿试⾦榜三甲第50名;

陶式⽟:康熙⼗五年(1676年)丙⾠科殿试⾦榜三甲第117名;陶⼠铣:康熙⼆⼗七年(1688年)戊⾠科殿试⾦榜三甲第31名;陶⾃悦:康熙⼆⼗七年(1688年)戊⾠科殿试⾦榜三甲第57名;

第 9 页

陶尔穟:康熙三⼗年(1691年)⾟未科殿试⾦榜⼆甲第14名;

陶彝:康熙三⼗九年(1700年)庚⾠科殿试⾦榜⼆甲第46名;

陶元运:康熙四⼗五年(1706年)丙戌科殿试⾦榜⼆甲第49名;陶国奇:康熙四⼗五年(1706年)丙戌科殿试⾦榜三甲第188名;陶成:康熙四⼗⼋年(1709年)⼰丑科殿试⾦榜三甲第135名;陶贞⼀:康熙五⼗⼀年(1712年)壬⾠科殿试⾦榜⼆甲第4名;

陶必达:康熙五⼗⼀年(1712年)壬⾠科殿试⾦榜三甲第27名;陶德焘:康熙六⼗年(1721年)⾟丑科殿试⾦榜三甲第64试⾦榜三甲第20名;

陶思深:乾隆⼗年(1

陶其愫:乾年)⾟丑科殿试⾦榜⼆甲第31名;陶鉴:乾殿试⾦榜三殿试⾦榜⼆甲第6名;

陶运和:嘉庆⼗三年(1808年)戊⾠科殿试⾦榜

陶⽂植:嘉庆⼗四年(1809年)⼰巳恩科殿试⾦榜三甲第26名;陶廷皋:嘉庆⼗四年(1809年)⼰巳恩科殿试⾦榜三甲第44名;陶镕:嘉庆⼗六年(1811年)⾟未科殿试⾦榜⼆甲第66名;

陶克让:嘉庆⼗六年(1811年)⾟未科殿试⾦榜三甲第27名;

陶廷杰:嘉庆⼗九年(1814年)甲戌科殿试⾦榜⼆甲第25名;

陶惟辉:嘉庆⼆⼗⼆年(1817年)丁丑科殿

第 14 页

试⾦榜⼆甲第35名;陶际清:嘉庆⼆⼗四年(1819年)⼰卯恩科殿试⾦榜⼆甲第81名;陶⾦烇:嘉庆⼆⼗五年(1820年)庚⾠科殿试⾦榜三甲第95名;陶青芝:道光⼆年(1822年)壬午恩科殿试⾦榜⼆甲第73名;

陶沅:道光⼆年(1822年)壬午恩科殿试⾦榜三甲第68名;

陶福恒:道光三年(1823年)癸未科殿试⾦榜⼆甲第7名;

陶沄:道光九年(1829年)⼰丑科殿试⾦榜⼆甲第15名;

陶⽂潞:道光九年(1829年)⼰丑科殿试⾦榜⼆甲第36名;

陶春元:道光⼗三年(1833年)癸巳科殿试⾦榜三甲第6名;

第 15 页

陶庆增:道光⼗五年(1835年)⼄未科殿试⾦榜⼆甲第3名;

陶恩培:道光⼗五年(1835年)⼄未科殿试⾦榜⼆甲第11名;

陶汶:道光⼗五年(1835年)⼄未科殿试⾦榜⼆甲第48名;

陶銞:道光⼆⼗七年(1847年)丁未科殿试⾦榜三甲第69名;

陶松⼭: 道光⼆⼗七年(1847年)丁未科武殿试⾦榜三甲第29名;陶绍绪:道光三⼗年(1850年)庚戌科殿试⾦榜⼆甲第50名;

陶云升:咸丰⼆年(1852年)壬⼦恩科殿试⾦榜三甲第17名;

陶宝森:咸丰六年(1856年)丙⾠科殿试⾦

第 16 页

榜三甲第28名;

陶模:同治七年(1868年)戊⾠科殿试⾦榜⼆甲第47名;

陶福同:光绪⼆年(1876年)丙⼦恩科殿试⾦榜⼆甲第6名;

陶⽅琦:光绪⼆年(1876年)丙⼦恩科殿试⾦榜⼆甲第69名;

陶锐:光绪⼆年(1876年)丙⼦恩科殿试⾦榜⼆甲第128名;

陶清安:光绪⼆年(1876年)丙⼦恩科殿试⾦榜⼆甲第138名;

陶缙绶:光绪⼆年(1876年)丙⼦恩科殿试⾦榜三甲第19名;

第 17 页

陶家驺: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科殿试⾦榜三甲第180名;

第 18 页

陶福祖: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科殿试⾦榜⼆甲第66名;

陶守愚: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科殿试⾦榜三甲第113名;

陶福履:光绪⼗⼋年(1892年)壬⾠科殿试⾦榜三甲第51名;

陶联琇:光绪⼆⼗年(1894年)甲午恩科殿试⾦榜三甲第23名;

陶世凤:光绪⼆⼗年(1894年)甲午恩科殿试⾦榜三甲第140名;

陶邵学:光绪⼆⼗年(1894年)甲午恩科殿试⾦榜三甲第177名;

陶陈章:光绪⼆⼗年(1894年)甲午恩科武殿试⾦榜三甲第10名。

第 19 页

陶荣:光绪⼆⼗⼀年(1895年)⼄未科殿试⾦榜⼆甲第78名;

陶之藩:光绪⼆⼗四年(1898年)戊戌科武殿试⾦榜三甲第79名。

注:标注红⾊者为武科进⼠。明清以来,陶姓学⼦中,学⽽优则仕者⼈数众多,且多能静俭养性修⾝,成为清正廉洁之⼠,扬名青史。现将其姓名列⽰于此,以励后⽣。虽反复核对,亦恐有误漏,敬请指正。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种制度。从隋朝⼤业三年(607)开始实⾏,⼀直到清光绪三⼗⼀年(1905)为⽌,历经1300多年。明朝是科举的⿍盛时期,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会试考中的称贡⼠,贡⼠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排

第 20 页

列名次。殿试录取分三甲:⼀甲三名(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及第;⼆甲赐进⼠出⾝,三甲赐同进⼠出⾝。⼀、⼆、三甲统称进⼠。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趋没落。明清以来,陶姓学⼦中,学⽽优则仕者⼈数众多,且多能静俭养性修⾝,成为清正廉洁之⼠,扬名青史。现将其姓名列⽰于此,以励后⽣。虽反复核对,亦恐有误漏,敬请指正。

陶仕宗:永乐⼗年(1412年)壬⾠科殿试⾦榜三甲31名;

陶圭:永乐⼗六年(1418年)戊戌科殿试⾦榜三甲16名;

陶元素:正统元年(1436年)丙⾠科殿试⾦榜⼆甲第6名;

第 21 页

陶铨:正统⼗年(1445年)⼄丑科殿试⾦榜三甲第1名;

陶复:景泰⼆年(1451年)⾟未科殿试⾦榜⼆甲第56名;

陶镕:天顺元年(1457年)丁丑科殿试⾦榜三甲第126名;

陶玺:天顺⼋年(1464年)甲申科殿试⾦榜三甲第58名;

陶永淳:成化⼆年(1466年)丙戌科殿试⾦榜三甲第251名;

陶琰:成化⼗七年(1481年)⾟丑科殿试⾦榜⼆甲第38名;

陶嵩:成化⼆⼗年(1484年)甲⾠科殿试⾦榜⼆甲第3名;

第 22 页

陶缵:成化⼆⼗三年(1487年)丁未科殿试⾦榜⼆甲第86名;

陶怿: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殿试⾦榜⼆甲第81名;

陶煦: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殿试⾦榜三甲第94名;

陶照: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殿试⾦榜三甲第202名;

陶廷威:弘治六年(1493年)癸丑科殿试⾦榜⼆甲第71名;

第 23 页

陶谐:弘治九年(1496年)丙⾠科殿试⾦榜三甲第165名;

陶骥:弘治⼗⼋年(1505年)⼄丑科殿试⾦榜三甲第64名;

陶⾦:弘治⼗⼋年(1505年)⼄丑科殿试⾦榜三甲第176名;

陶麟:正德六年(1511年)⾟未科殿试⾦榜三甲第93名;

陶俨: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殿试⾦榜三甲第48名;

陶滋: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殿试⾦榜三甲第133名;

陶廉:嘉靖⼋年(1529年)⼰丑科殿试⾦榜三甲第55名;

第 24 页

陶谟:嘉靖⼗⼀年(1532年)壬⾠科殿试⾦榜三甲第122名;

陶钦夔:嘉靖⼗⼀年(1532年)壬⾠科殿试⾦榜三甲第142名;陶⼤年:嘉靖⼆⼗年(1541年)⾟丑科殿试⾦榜⼆甲第83名;

陶⼤有:嘉靖⼆⼗三年(1544年)甲⾠科殿试⾦榜⼆甲第40名;陶钦皋:嘉靖⼆⼗三年(1544年)甲⾠科殿试⾦榜⼆甲第79名;陶承学:嘉靖⼆⼗六年(1547年)丁未科殿试⾦榜三甲第5名;

陶天忠:嘉靖⼆⼗九年(1550年)庚戌科殿试⾦榜三甲第165名;陶应龙:嘉靖⼆⼗九年(1550年)庚戌科殿试⾦榜三甲第188名;陶⼤临:嘉靖三⼗五年(1556年)丙⾠科殿试⾦榜⼀甲第2名;

第 25 页

陶幼学:嘉靖三⼗⼋年(1559年)⼰未科殿试⾦榜⼆甲第28名;陶⼤顺:嘉靖四⼗四年(1565年)⼄丑科殿试⾦榜⼆甲第69名;陶允淳:嘉靖四⼗四年(1565年)⼄丑科殿试⾦榜三甲第107名;陶允宜:万历⼆年(1574年)甲戌科殿试⾦榜⼆甲第44名;

陶明礼:万历⼗四年(1586年)丙戌科殿试⾦榜三甲第92名;

陶望龄:万历⼗七年(1589年)⼰丑科殿试⾦榜⼀甲第3名;

陶嘉璋:万历⼗七年(1589年)⼰丑科殿试⾦榜三甲第107名;陶登:万历⼆⼗年(1592年)壬⾠科殿试⾦榜三甲第230名;

陶⼈群:万历三⼗⼆年(1604年)甲⾠科殿试⾦榜三甲第243名;陶朗先:万历三⼗五年

第 26 页

(1607年)丁未科殿试⾦榜⼆甲第29名;陶珽:万历三⼗⼋年(1610年)庚戌科殿试⾦榜⼆甲第48名;陶镕:万历三⼗⼋年(1610年)庚戌科殿试⾦榜三甲第54名;陶崇道:万历三⼗⼋年(1610年)庚戌科殿试⾦榜三甲第123名;陶尔德:万历四⼗⼀年(1613年)癸丑科殿试⾦榜三甲第58名;陶起虞:天启五年(1625年)⼄丑科殿试⾦榜三甲第62名;

第 27 页

陶廷烨:崇祯七年(1634年)甲戌科殿试⾦榜三甲第51名;

陶嘉祉:崇祯七年(1634年)甲戌科殿试⾦榜三甲第118名;

陶元祐:崇祯⼗六年(1643年)癸未科殿试⾦榜三甲第57名;

陶履卓:崇祯⼗六年(1643年)癸未科殿试⾦榜三甲第134名;

起源主要有六:①出自姬姓,唐尧之后,以封地为姓。相传尧称帝前先封在唐,后改封于陶(今山东定陶西北陶丘),故称陶唐氏。其子孙有一支乃称陶氏。②出自姬姓,唐尧之后,以职业技艺命为氏。尧担任部落首领以前,曾在今山东定陶西北地方居住,以作陶器为职业,其地世称为陶丘。尧的后裔有的以祖上职业命姓,形成陶姓。③以职业为姓。商朝七族中有陶氏,都是以陶冶为职业者;春秋之后从事制陶业之庶民亦有以“陶”技为姓者。④出自虞姓,虞舜之后,以职官为姓。舜之裔孙虞阏曾官陶正,即管理陶质器物制作的官职,其后代遂以祖上官职命姓,称为陶氏。⑤出自唐姓,因避帝讳而改姓陶。据《宋史本传》、《东都事略·陶谷传》等载,宋陶谷,原姓唐,为避晋祖(石敬瑭)名讳,改姓陶。其子孙遂相传姓陶,形成陶氏的一支。⑥出自他族改姓和小数民族。如满族陶佳氏、托和罗氏,达斡尔族吐钦氏、古隆氏,锡伯尔族托库尔氏汉姓均为陶氏。白、傣、京、苗、瑶、彝、布朗、蒙古、回等民族均有陶姓。 始祖:唐尧。迁徒: 陶姓最初以山东定陶为发祥地。周朝以前,陶姓于史书不显。春秋时才出现了第一位名载史册的人物,即以节义传论千古的女性陶婴。春秋战国时期,陶姓逐渐南移到今河南兰考一带,后经繁衍发展,形成了陶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济阳郡。西汉时,有陶舍、陶青出仕长安,而陶青功封开封侯,子孙世袭其职并家于当地。两汉时期,陶姓人逐渐南迁于江苏、安徽一带,并在长江之南落籍,如东汉徐州州牧、溧阳侯陶谦即为丹阳人(今安徽宣城)。魏晋南北朝时,中原士族大举南迁,河南、山东陶姓开始南迁江浙,而原居苏北、皖北之陶姓亦渡江入浙赣。此期在江南一带涌现出了不少陶姓名人,如东晋侍中太尉、鄱阳人(今江西波阳)陶侃,其后迁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著名诗人陶渊明即为其重孙。南朝宋孝昌相陶贞宝,晋安侯陶隆均为秣陵人(今江苏南京),后经不断繁衍,陶姓在上述地方形成了族大人众,子孙昌盛的局面,于是后世陶姓以丹阳、浔阳为其郡望堂号。宋朝以前,陶姓发展依旧以上述两地为主源,在江南各地缓慢播迁,并有陶姓一支进入湖南。宋朝时,陶姓在北方得以发展,陕、豫、鲁、晋、冀等地均有陶姓人。南宋末年,江南一带狼烟四起,陶姓有播迁于湘、鄂、闽、粤、桂之地者。明朝初期,陶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北京等地,而两湖之陶姓则随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入居四川,进而播迁云贵高原。清朝时期,陶姓已广布全国,并有渡海赴台,进而播迁海外者。台湾的陶氏族人,大部分是明清时期从福建迁移过去的。目前陶姓以江苏、上海、浙江三省为多,陶姓人口列全国第一百零六位。郡望:  济阳郡 汉设济阳县,在今河南兰考东北,西晋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今山东定陶),辖境相当今河南兰考东,山东东明南。南迁后废。  丹阳郡 秦置丹阳(杨)县,治所在宛陵(在今安徽宣城当涂东北)。唐并入当涂。  浔阳郡 即寻阳。唐以今九江为浔阳县,又曾以江州为浔阳郡。治所在浔阳(今江西九江)。堂号:  五柳堂 东晋诗人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社会动乱,政治腐败,辞官归隐。宅旁有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并作《五柳先生传》。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济阳、丹阳、浔阳。②自立堂号:爱菊、寸阴、忠孝等。字辈:  湖南宁乡陶氏字辈:河岳精英淳厚希,钟祖开嗣继俊伟,昌明万重日欣荣,贵显乾坤瑞应德,维新士兴文章美,佑启贤良裕后人。  广西鹿寨陶氏字辈:善积全家庆,恩孙世代昌。  湖南浏阳陶氏字辈:世德刻成,九宗功庆,佑良人材,为国树和,奈乃家强。  湖北武汉陶氏字辈:启明懋守德,维宏加正字。  安徽长丰陶氏字辈:积德传有庆,存辛理志强。  江西南昌陶氏字辈:尚云佳运昌,英贤召其绪,端学茂儒修。  四川遂宁陶氏字辈:廷守继应,大国成文,天锡知学,万世荣昌。  黑龙江绥化陶氏字辈:文崇忠信,圣化永传,学思悌道,一真万年。  山东威海陶氏字辈:嘉传遵俊泽,伦宪启家升,恩义纬思广,范章智宝成。名人:  陶婴,春秋节妇。鲁人,陶门之女,籍贯不详,少寡,扶养幼孤。以纺织为业,鲁人闻其义,欲求之婚,婴闻之,作《黄鹄歌》,以示不二。此见《列女传》。  陶谦(132-194),东汉末将领。字恭祖。丹阳(安徽当涂东)人。汉灵帝时,为徐州刺史,曾镇黄巾起义军。后任徐州牧,据有今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193年,曹操因己父被其部将袭杀,借报仇为名攻之,进至彭城(江苏徐州北)两军大战,曹军杀男女数十万口于泗水,他败退郯城。曹军攻郯不下,转攻睢陵等地。194年,曹军再攻,进占琅玡、东海等地。他正拟退丹阳,曹军因张邈叛变而退还兖州。不久病死。  陶侃(259-334),东晋将领。字士行(或作士衡),东晋庐江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幼孤贫。初为县吏,后举孝廉,得张华赏识,任郎中,渐升至将领。以镇荆湘一带农民起义升任荆州刺史。因王敦忌恨,贬为广州刺史。在州无事,每天早运百甓(砖)于屋外,晚搬回屋内,以习劳励志。王敦败,还荆州,加征西大将军。咸和三年(328),苏峻叛乱,他起兵讨伐,被温峤等推为盟主。乱平之后,进位侍中、太尉,改封长沙郡公。后兼江州刺史,都督八州军事。卒后赠大司马。在军四十一年,勤于吏职,雄毅善断。提倡珍惜“分阴”,反对“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且善文辞,远近书疏,莫不亲笔作答,行文如流,未曾壅滞。《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二卷,已佚。今存文《逊位表》、残篇《相风赋》等,载《艺文类聚》。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没落士族。始任江州祭酒,因不满官场污浊,辞官归去。后又出任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四十一岁任彭泽令,仅八十余日,因不愿与士族社会合作,毅然归隐。义熙末征为著作佐郎,不就。今存诗一百二十余首,文十多篇。这些作品,揭示了诗人“大济苍生”的政治理想和“大伪斯兴”的士族社会的矛盾,抨击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抒写了诗人的满腔悲愤和“金刚怒目”式的抗争。故龚自珍云“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鲁迅也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这方面代表作有:《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咏荆轲》、《述酒》、《赠羊长史》、《拟古》、《饮酒》、《感士不遇赋》等。由于他长期隐居农村,躬耕田园,接近农民,生活比较贫困,故能真心诚意地歌颂劳动,赞美淳朴的农村生活,并以此与污浊的仕途相对立。这方面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移居》等,而《桃花源诗并记》更是他长期农村生活的总结,那“秋熟靡王税”的世外桃源,寄寓着诗人的理想,反映了他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农民的愿望。但这毕竟只是一种乌托邦,并带有老子“小国寡民”的烙印。此外,他的作品还宣扬了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陶诗艺术成就很高。他总结了汉魏以来五言古诗的优良传统,高度发展了古代民歌的白描手法,善于以朴素自然而极为精炼的语言、看似平常而耐人寻味的形象,抒写自己深厚的感情,形成平淡自然又韵味隽永的独特风格。他的辞赋散文也一扫西晋以来骈丽绮靡的文风,挥洒自如,不事藻绘,“沛然自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冷斋夜话》引李格非语)。由于形式主义文学的泛滥,陶渊明在六朝影响不大,《文心雕龙》竟对他一字不提,《诗品》也仅将他列入“中品”。但唐以后,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陆游,直至晚清的黄遵宪,都十分推崇他,并程度不同地受到他的影响。有《陶渊明集》传世。  陶弘景(456-536),南朝梁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南京市)人。年十岁,读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即有养生之志。父为妾所害,遂终身不娶。读书过万卷,一事不知则以为耻。宋宋曾为奉朝请,齐时官至左卫殿中将军。永明十年(492),上表辞官,隐居句曲山(茅山)。梁武帝即位后,礼聘不出,但朝廷每有大事,常前往谘询,时称“山中宰相”。卒谥贞白先生。好道术,爱山水,善琴棋,工书法,精通医学,擅长骈文。其诗以《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寒夜怨》较著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陶隐居集》。另著有《真诰》、《本草经集注》、《补阙肘后百一方》等书。  陶安(1315-1371),明臣。字主敬。安徽太平(安徽当涂)人。《明史》载其“少敏悟,博涉经史,尤长于易”。元末举人。后率父老迎太祖于太平,授左司员外郎留参幕府。知黄州(湖北黄冈),宽租省徭,民以乐业。吴元年(1367)为翰林院学士,制议礼总裁官,与李善兴等制定律令。洪武初命知制诰兼修国史。有《陶学士集》。  陶宗仪(1316-),明初文学家。字九成,号南村。浙江黄岩人。寓居松江。元末举进士不第,遂弃志。工文章,尤刻意字学。亲耕园圃一区,得暇以笔墨自娱,常以树叶作笔记,贮入盆中,历时十年编成《辍耕录》,多记元代典章、掌故、文物及元末农民军事迹,兼论小说、戏剧、书画、诗词,具有极高学术价值。明初一度任教官。另著《书史会要》、《四书备遗》、《南村诗集》等,并辑前人小说笔记为《说郛》。  陶澍(1779-1839),清大臣。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进士。历官给事中,安徽、江苏巡抚,两江总督。道光中,先后治理安徽湖、河,筹划太湖水利,疏浚海口;试办漕粮海运,上海运章程八条;兼理淮南盐政、大加整顿、改革,条上十五事,绩效颇著。所著有《奏议》、《诗文集》、《蜀輶日记》、《陶桓公年谱》、《陶渊明诗辑注》行世。道光十九年卒。谥文毅。  陶成章(1878-1912),近代民主革命家。字焕卿,浙江绍兴人。早年立志反清革命,曾两次赴京谋刺慈禧太后,未成。一度赴日留学,回国后参与创建光复会、绍兴大通师范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入同盟会。次年主编《民报》。因与孙中山不睦,宣统二年(1910)在东京成立光复会总会,任副会长,与同盟会分裂。武昌起义后回国,任浙江军政府参议员。后遭暗杀。有《中国民族史》、《浙案纪略》。  其他陶姓名人有西晋将领陶舆;东晋将领陶臻;唐诗人陶翰;五代南唐画家陶守立;宋大臣陶岳,诗人陶弼,画家陶裔;元初诗人陶复亨;明画家陶成;清诗人陶善、陶余,词人陶淑,书画家陶窳,画家陶馤、陶馠、陶馥等。近当代陶姓名人有革命家陶铸,解放军将领陶勇,爱国将领陶峙岳,国民党官员陶希圣,教育家陶行知,民族学家陶云逵,经济学家陶大镛,社会学家陶孟和,气象学家陶诗言,曲艺研究家陶钝,画家陶元庆,**演员陶金,北昆演员陶显庭等。

祖父姓陶名萼X,湖南,请问属於陶氏的哪一..?

不知道你是湖南哪里的。下面是湖南陶氏一些辈分表。如查不到你还可以到族谱录、家谱网等查询。湖南宁乡浔阳堂陶氏字辈: 旧序:“海宇宏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