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曾国藩是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一,说到他的名字,很多人会想到他的《曾国藩家书》,这是一部教人如何出身立命的宝典,其实曾国藩共有四个弟弟,还有四个妹妹,他的九弟曾国荃虽然比他小13岁,可曾国荃也是晚清时代的高手,在很多方面还超越了哥哥曾国藩。
1856年,曾国藩在江西与太平军交战,结果屡战屡败,还差点跳江自杀,曾国荃听说后,便在当地召集了一批士兵,大约有一千多人,打算去协助兄长抵御太平军,从没上个战场的曾国荃却十分勇猛,这让曾国藩十分惊讶,弟弟竟然有如此过人的军事才能?
曾国藩兄弟齐心,终于挽回了败势,太平军也感到压力,只能慢慢后撤,从此两兄弟征战四方,毕竟曾国藩是哥哥,而且出道比较早,所以他的知名度很高,但在征战过程中,其实曾国荃在很多方面做得比哥哥更好,一般时候朝廷都看不出曾国荃的重要性,但关键时刻却非要曾国荃不可。
1857年,曾国藩的父亲去世,曾国荃回乡丁忧,所谓丁忧的古人的一种"孝"制度,主要针对朝廷官员,即父母去世时,无论在朝中身居何时,都要回乡守孝三年,三年间不得为官,不得跟妻子行房,不得举重欢饮,不得从事任何娱乐活动,而曾国荃丁忧期间,正值太平军跟清军交战的关键时刻。
曾国荃一走,清军将领王珍、刘腾鸿相继战死,情况万分危急,连曾国藩也无计可施,于是他只好向朝廷奏报,要让弟弟曾国荃出马才行,于是曾国荃在丁忧期间,再次出山,他的对手是太平军第一战将石达开,曾国荃冷静分析局势,并且做出详细的计划,最终在三曲滩大败石达开,还收复了不少失地。
1860年,在曾国荃的率领下,清军攻破了安庆,这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彻底打击了太平军的气焰,后来曾国荃包围了南京城,他亲自命令部下挖地道,埋炸药把城墙炸毁,为了万无一失,曾国荃还亲自率领一批敢死队,终于把太平军逼入绝境,然后引爆地道中的火药,彻底攻破了南京城,太平天国灭亡。
太平天国为患清朝数十年,终于被曾国荃拔掉这颗毒牙,慈禧太后十分高兴,任命他为礼部尚书,后来又因功劳加太子太保衔,作为汉人,曾国荃能官封至此,已算凤毛麟角,曾国荃去世后,朝廷给他的谥号为"忠襄",足见对他的褒奖。
虽然曾国荃是晚清名将,甚至可以跟当初的年羹尧想必,但毕竟他的能力在军事方面比较突出,在其他方面却比不上哥哥曾国藩,加上曾国藩经常写家书写出了名,所以曾国藩却的名气不如哥哥,但说到打仗的话,想必十个曾国藩也打不赢一个曾国荃,你觉得呢?
曾国藩的后代都深受他们这位先祖的影响,曾国藩五兄弟的后人绵延至今已到了第八代,这些年间,光是有过成就的就有240余人,那么曾国藩的后代有哪些,他的儿女又都有着如何的命运,到了现在曾国藩后人现在何在呢
曾国藩的后代还有哪些曾国藩这个这位晚清时期的中兴重臣,被誉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国藩,在他死后他的后人中虽然再没有一个人像他这样在政治军事等领域取得这样高的地位,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他的家庭始终保持着严谨的门风,后代也都在各个领域里颇有建树。
曾国藩一生共有三个儿子五个女儿,其中大儿子早早的就夭折了,二儿子曾纪泽成为了晚清著名的外交家,小儿子曾纪鸿则成为了优秀的数学家,可以说是两个儿子都是学有所成,成为了国家之栋梁。
而曾国藩的五个女儿大多命途坎坷,只有一人还算幸福。长女曾纪静在29岁的时候就因为抑郁死在了丈夫家中,次女曾纪耀精通外语,曾跟随曾纪泽一起出使外国,然而也很不辛的年仅39岁就因病去世。三女儿曾纪琛虽然也算活得长久,但是在婆家的日子并不好过,丈夫和婆婆的脾气都不好,曾纪琛不只是辛苦的做家务还常常挨打挨骂。
四女儿曾纪纯结婚之后丈夫早逝,这对她产生了巨大的打击,年纪轻轻的就去世了。只有小女儿曾纪芬生活算得上幸福,曾纪芬的才华也是一众女儿之中最出色的。曾纪芬是五个女儿之中最长寿最幸福的一个,在她83岁去世时也算是子孙满堂。
除了曾国藩自己的儿女之外,曾国藩一共有四个弟弟,也都开枝散叶,他们的后代也大多都有所成就。
曾国藩后人何在曾国藩的后人恪守着先人留下的遗嘱,没有一个人投身军队多造杀业,甚至连出仕为官的都极少,曾国藩的后人远离了祖先曾经辉煌过的政治界、军事界,洁身自好,转而在文化、教育、艺术、等领域取得杰出的成就。真正实现了曾氏的长盛不衰,可以说曾家代代都是人才辈出,没有一个败家子。曾国藩的直系后代,现在在国内能被访问的还有十几位,分别居住在长沙、北京、洛阳等地,多为宪字辈以下。
曾樾是曾国藩的直系第六代,在北京双榆树小学任校长之职,曾樾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在他退休前还被“人民日报”发文章高度表演。自从曾樾的曾祖父开始,曾樾一家都从事着教育事业,可以称得上是教育世家。曾樾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教书育人,献给了那些孩子,赢得了桃李遍天下。除了曾樾之外还有很多曾家后裔都旅居海外,比如增汝剑是病毒学家现居于美国底特律,增群现正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等等。
曾国藩一共有七个孩子长大成人,他的后代都有着不错的才能,他的儿女一生都受到父亲的影响,将曾家的祖训发扬光大。曾国藩的后人现在遍布海内外,其中很少有做官的,他们大多都老实、规矩、不太懂得应酬,大多都有着良好的教养,都秉持着祖辈“做人要正直,要多读书以明理”的祖训,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了国家的建设做着自己的贡献。
曾国藩的后人
曾国藩的后人基本继承了曾国藩的一些优良品格,他们都在事业上遵守规矩,在为人处事上老实诚信,在决断事务时谨慎,在生活上勤俭节约,工作上勤奋刻苦。
曾国藩后人民国时期,曾家的后代便很少从事政治生活,当官的更是少之又少,也许是受了曾国藩的启示,也许是洋务运动实业救国的思潮影响,又或是辛亥革命对传统文化不一样的见解,曾的后代,大多选择从商办厂,着实有资本家救国的远大抱负。
还有部分有条件的选择出国留学。目前国内能找到的曾的后代,大约有几十位,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不乏成就显著的人,原中国艺术学院副院长的母亲就是曾国藩的曾孙女。北京双榆树小学的校长,是一位非常有思想,有主见的成功人士,他也是曾国藩的后代。
在长沙,曾宪华、曾宪琪,曾国藩的曾孙,曾孙女一生都没有摆脱“曾”字,两人坎坷的命运也凸显出曾国藩这位人物的争议性。而两人的后代则是将曾姓当作荣耀,受曾国藩影响,曾家人对权和钱的追求并没有特别强烈,他们固守着自己的乐土,享受着生活,丝毫不被影响。
曾国藩对后代的教育非常严格,在家书中也提到,应该多做学问,后人更是将这一点发扬广发,这使得曾国藩后代中的女性也不乏拥有杰出才华的,她们素质很高,在国外发展的机会也很多,思想观念的改变,加之人生追求开始发生变化后,也就导致了她们与婚姻的无缘。
在这一百多年里,对曾国藩的评价褒贬不一,现在能做到接近历史,应该是对曾家子孙最好的回馈。
曾国藩儿子晚清著名的外交家曾纪泽是曾国藩的次子,他曾经担任过清朝驻英国法国大使,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小时候的曾国藩受的教育就同龄人更为严苛,当时洋务运动兴盛,全国上下兴起了一股留洋学习的浪潮,曾纪泽背负起事业救国的抱负,毅然决然踏上了前往西方的道路。光绪五年,巴西想要和中国建交,曾纪泽建议朝廷同意,得到广泛认可,次年因为崇厚与俄国签订卖国条约,割让了中国北方,中俄边境的部分土地,曾纪泽被派到俄国,并与俄商议领土归属问题。
在历时2年五十多次的会面后,收回了部分领土。中法战争期间,曾纪泽第一个站出来抗议,与法国人争辩毫不示弱,为中国人树立了榜样,就算身患重病,曾纪泽依旧坚守岗位,与法国人斗争到底。光绪十二年,曾纪泽回到祖国的怀抱,北洋水师的创立也有曾纪泽的一份功劳,加强了我回国的海军实力,在应对外国侵略者我们能有自己的军队保卫祖国和河山。
曾纪泽留洋学习的日子一点都不敢松懈,他研究了英国的海军实力为什么如何强大,他深入学习近代的海军史,为中国海军力量注入新生力量。作为中国最早一批走出国门,向外国学习的知识分子,曾纪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维护我国领土完整,在增强我国军事储备实力等诸多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方方面面,给我国清末时期的动荡不稳定吃了一颗定心丸。为我国洋务运动以及思想改造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曾国藩女儿曾纪芬是曾国藩的么女,曾国藩虽然是礼部尚书,但是曾家人生活依旧十分清苦。所以,对于自己的女儿,曾国藩从来不会特别偏爱,不过也是着实没有经济实力培养,所以从小曾纪芬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如此艰苦的条件却也造就了日后曾纪芬的高尚品德,曾纪芬在出嫁的时候,凭借从小养成的勤俭持家的美德,毫无大**娇生惯养的坏习惯,她将丈夫侍奉得好好的,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自己的有效的家规,和邻居间的关系也处理的十分得当。
曾纪芬一直都记得父亲交给自己的东西,勤俭二字更是视作箴言。曾纪芬的确将这一点好好的传承下来了,每届大寿的时候,她都让子女不要送贵重的礼物。曾纪芬对子女的教育也是异常严格,相信这和父亲所要表达的是一样的想法。为了让孩子们长大了在社会上能有所作为,她教育子女凡事都要往大处想,这样才能做大事,把目光放长远些才能有所斩获,才有取得成功的机会。
他的儿子,聂云台长大后,就在经营商业上取得大成功,不仅开办了银行,还开发矿产,成为上海当时的大财团。
晚年的曾纪芬更是将父亲的修生养性的方法利用到极致,每天吃素,饭后散步,睡前的热水泡脚,不让情绪决定自己的行为,一直到九十一岁的高龄,还保持着神志清醒的状态,完全没有一般老年人表现出的诸多症状。
曾纪芬一生敬仰他的父亲,高超的书法水品也是得到父亲的真传,据说当时的上海,人们都以能得到她的书法作品而荣。
是“国”字辈,他的弟弟曾国荃也是
曾姓字辈
辈分就是家族中的世系次第关系,又称辈、辈行。字辈是辈分的代表字,中国古代每个家族的字辈谱是十分讲究、严肃的,族谱中字辈谱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且,到了清代,封建统治者还专门为曾颜孔孟四姓御赐统一的名派。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曾姓第 63派(“派”与“传”、“代”、“世”同义)起使用圣祖仁帝所赐的3句、15字名派:
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后宣宗成皇帝续赐名派2句、10个字: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贤扬。
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刚建立时,大总统袁世凯(一说是孙中山,又说为孔子七十六代孙令贻所续)又为曾氏赐名派4句、20个字: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蔚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曾氏家族在统一辈序之前,各地曾氏没统一的辈序,龙山派语为:
奎璧呈云瑞,人文焕国华;召衡思继武,鼎甲励承家。
一贯书绅永,千秋锡福遐;眙谋资燕翼,世业仰清嘉。
曾国藩的子孙后代现今在何处
曾国藩的后代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中国历史上晚清时期重臣,他是湘军的创建者和统帅者,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他也是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接下来由我来为大家说说成曾国藩的后代。
曾国藩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人物,他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深而且巨,尽管史学界对这种影响的评价仍然褒贬不一,但曾国藩教子与治家的理念和实践,早已被社会公众所欣赏。他所留下的《家书》,不仅影响了曾氏家族的好几代人,旧时代的读书人也几乎人手一册。即使在当代,由各家出版社出版的多种《曾国藩家书》作品,仍很受读者的欢迎。能够感动读者的,除了书中那些通俗而亲切的家训格言之外,那就是还有一个成功的、且最具说服力的家教案例:湘乡曾氏文化世家。
湘乡曾氏文化世家,是湖湘文化世家的典型代表,构成这个文化世家主体的是一个庞大的人才群体。
在科举考试时代,这个人才群体中有秀才、监生、优廪生、优贡生、举人、进士达20余人。废除科举考试之后,这个人才群体中有160多人接受了高等教育,不少人还留学欧美或日本等国,其中取得博士、硕士、学士和获得院士、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职称的多达百余人。曾氏文化世家成员中,除曾国藩、曾国荃等因军功受到清政府封赏外,有一大批杰出人才在许多领域为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外交和中外文化交流方面:曾国藩之子曾纪泽以驻英、法大臣兼驻俄大臣的身份,于1879年赴俄谈判,据理力争,收回伊犁南境地区五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曾纪泽的儿子曾广铨,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和满文,曾担任清政府驻韩国和德国大使,后担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总办,是著名的翻译家。在湘乡曾氏文化世家成员中,还有曾约农、曾宝葹、曾宪森等翻译家,都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在数学方面:曾国藩次子曾纪鸿是当时著名的数学家,有《对数详解》、《圆率考真图解》、《粟布演草》等著作行世。曾纪鸿的后裔曾广钧、曾昭权、曾昭桓、曾宪源、曾宪琪,以及曾国潢的玄孙曾宪澄(美国史蒂芬斯学院数学系硕士),第六代孙曾卫(南京大学数学系学士、上海财经大学管理学硕士、现任南京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保险系主任)等都精通数学,他们或以数学为专业,或供职于与数学相关的公路、铁路、电机、采矿、计算技术等行业。
在化学化工方面:曾国华之孙曾广植(又名广锜),先后毕业于美国马里兰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化学硕士学位,1957年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是我国味道化学理论的创始人。曾广植两儿一女,分别以化学气体元素命名。长子曾昭氚,留美化学硕士和工商硕士;次子曾昭氙,留美化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女儿曾昭氕,美国俄亥俄州玄大学化学博士。此外,曾广植的次媳容勤奋也是留美化学博士、芝加哥大学Loyala大学博士后;女婿孙永奎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化工博士。可以说,曾广植这个家庭已成为湘乡曾氏文化世家中新兴的化学世家。曾国潢之曾孙曾昭抡,192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博士,建国后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化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国家高教部副部长等职,是我国新型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在文化艺术方面:曾国藩的曾孙曾昭杭,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毕业,从事美术教育,1949年前曾任长沙华中美术学校校长。曾国潢的曾孙女曾昭燏是著名的文博专家,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长;曾孙曾绍杰是著名篆刻书法家,台湾文化大学教授;玄孙曾宪涤毕业于北京**学院,曾在《法西斯细菌》剧中饰演主角,后导演多部**。曾国荃的玄孙曾宪杰是著名画家,曾聘为澳门华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联合国文教委员;玄孙女曾宪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任清史研究所副所长;玄孙曾宪棨,美国奥克兰加州大学大众传媒学硕士,台湾“国防电视制作中心”主任。此外,湘乡曾氏文化世家成员在书法艺术上大都造诣颇深,如曾国藩、曾国荃、曾国潢、曾国华、曾纪泽、曾纪鸿、曾纪芬、曾广钧、曾宝荪、曾约农、曾昭燏等,其中曾国藩、曾国荃、曾纪泽、曾昭燏的书法艺术成就尤高,后人以书法家视之。
在军政与实业方面:曾国葆后裔中有十余人进入军界,其中五人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曾广泰和曾广钅荣在国民党军中先后授予少将军衔。曾国潢的曾孙曾昭承,哈佛大学经济科硕士,曾任台湾工矿公司总经理;曾孙曾绍杰,既是书法家,又曾担任台湾电力公司董监。
在医学方面有曾宝菡,她是曾国藩之曾孙女,广济医学院毕业,获博士学位,曾任广济医学院儿童骨科部主任。曾宪森是曾国藩的玄孙,曾在湘雅医学院任教,其女儿沈一(随母姓),北京海淀医院护士长。曾宪文是曾宪森的弟弟,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洛阳第三人民医院主治医师,他的女儿曾利,河南医学院毕业,副主任医师。曾宪文的孙女曾子凌,河南新乡医学院毕业,医师。曾宪衡亦曾国藩玄孙,湖南医学院教授……曾国藩直系六代,从事医务工作者多达18人。曾昭懿是曾国潢的曾孙女,她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曾任北京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国葆玄孙曾宪订,是第四军医大学毕业,曾任武汉市第五人民医院一分院院长。湘乡曾氏文化世家,从事医务工作者近30人。人称“杏林世家”。
此外,在农业科技方面有曾宪朴,他是曾国荃之玄孙,英国伦敦大学理科硕士、澳大利亚大学终身教授,建国后任四川农学院教授,是我国园艺学会第一任理事长,曾任农业部经济作物总局副局长;在铁道交通方面,有曾昭桓和曾昭亿,都是曾国藩之曾孙。曾昭桓毕业于美国伊利诺大学铁路土木工程系,归国后先后任复旦大学、广西大学、交通大学教授;曾昭亿毕业于南洋大学铁路管理科,先后聘为湖南大学教授、长春商专教授。在电机学方面有曾昭权,他是曾国藩之曾孙,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电机工程学毕业,建国前后任湖南大学教授、电机系主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湘乡曾氏文化世家的大人才群体中,有一批杰出的女性人才。除前文中已提及到的曾昭燏、曾昭氕、曾宝菡、曾昭懿、曾宪楷外,曾国荃的玄孙女曾宪植,1927年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1928年参加中国***,同年同叶剑英结婚,1946年曾任邓颖超的秘书,建国后曾任全国妇联副主席。曾国华之孙女曾广镛,创办长沙淑慎女校;曾国藩之曾孙曾宝荪,创办长沙艺芳女校;曾宝荀,主持长沙艺芳小学。此外,在曾氏文化世家的女性人才群体中,还有三位才女媳妇。一位是郭筠,曾国藩的儿媳,曾纪鸿的夫人,其父郭沛霖与曾国藩为同科进士;二位是刘鉴,她是曾国荃的儿媳妇,曾纪官的夫人,她的祖父是清嘉庆朝大学士刘权之;三位是陈光璐,曾国潢的儿媳妇,曾纪梁的夫人,她的祖父陈岱云与曾国藩为同科进士。这三位才女媳妇对曾氏文化世家的形成和发展所取的促进作用较大。另外,曾氏家族女儿所生之子,也有不少杰出人物。如:聂其杰,是曾国藩之女曾纪芬与丈夫聂缉椝之子,建国前曾为上海总商会会长;俞大维,是曾国藩孙女曾广珊与丈夫俞明颐之子,1946年任中华民国交通部部长,1949年去台湾后曾任“国防部部长”;张庚,是曾国藩曾孙女曾宝菱与丈夫姚源伦之子,建国后曾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这些杰出人才,可以视为湘乡文化世家人才群体的外延。
湘乡曾氏文化世家起源于曾国藩的祖父曾星冈,形成于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历经八代,至今已有160余年。在此160余年间,中国社会经历了清代后期短暂的“中兴”、帝制的终结、民国的动荡、建国后三十年的折腾和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发展。这个以耕读传世、军功起家的文化家族在此社会巨变之际,也饱经风霜,深深地烙下时代的印记。这个文化大家族中,有因同情戊戌六君子而服毒自杀的曾广和;有在抗战中血洒疆场的曾昭正;有出于民族义愤投笔从戎的曾昭鏻;有1928年参加中国***、久经考验的革命家曾宪植。也有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的曾昭懿和曾宪洛等。对湘乡曾氏文化世家来说,160余年的风风雨雨,不仅没有被摧毁,而且正以一种蓬勃之势向前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一奇迹。目前,湘乡曾氏文化世家的成员分布在世界各地,虽然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但都能以曾国藩的故乡湘乡为文化的发源地,说明湘乡曾氏文化世家的文化血脉仍在这个家族中流淌。在湘乡文化世家成员中,无论是本籍还是客居他乡,无论是从政还是执教,也无论是务农还是经商,彼此保持着一种平等、友好、相互尊敬的亲情关系。
第二,人才集中度高,文化跨度大。湘乡曾氏文化世家由一个家庭而衍生如此多的人才,在湖南几乎是唯一的,在全国也是少有。湘乡曾氏文化世家的文化跨度大,其学术成果既有对中国传统学术的创新,如史学、考据学、书法篆刻艺术等,更多的是现代科学技术中新的开拓,如数学、化学、医学、电学和计算机技术等。既有继承曾氏家学渊源的一面,更具有开拓创新的一面。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曾氏文化世家成员,在某些学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具有不可替代性。他们的学术成就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湘乡曾氏文化世家的文化成就除了成员个人的学术成果外,还创造了丰富的服务社会的文化成果。教育成果方面从创办私塾、书院、翻译馆、女子学校、职业学校,到管理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选拔幼童出国,甚至到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藏书成果有包括思云馆、求阙斋、归朴斋、艺芳馆在内的富原堂藏书楼。刻书成果包括《国朝学案》、《孟子要略》、《圣哲画像记》、《船山遗书》,以及创办晚清时期的各种官、私书局,等等。这些文化成果,直接服务于社会,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湘乡曾氏文化世家之所以能绵延八代,之所以能造就如此庞大的人才群体,之所以能创造如此丰富的文化成果,关键是这个家族有完整的文化理念,即治家理念,而且曾氏家族的治家理念和治家实践,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与时俱进。
耕读,是中国传统的治家理念,也是中国文人所理想的生活方式。明末清初理学家张履祥在《训子语》中说:“读而废耕,饥寒交织;耕而废读,礼仪遂亡。”曾国藩的祖父曾星冈是中国耕读文化的景仰者,他在家庙的神位旁张贴一联:“敬祖宗一炷清香,必恭必敬;教子孙两条正路,宜读宜耕。”曾国藩后来将其祖父的耕读实践归纳为八字,即“书、蔬、鱼、猪、早、扫、考、宝”,这就是曾族家族的“治家八诀”。曾国藩将其祖父的“治家八诀”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加以提升,提出了以“耕读孝友”既为途径又为目标的治家主张。他在与诸弟的信中说:天下官宦之家,多只能一代享用,能庆延一二代者鲜;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绵延十代八代。他希望曾氏家族成为耕读孝友之家。曾氏家族之所以能成就文化世家,在于曾氏后裔谨守耕读孝友的理念,并不断将“耕”与“读”的内涵加以扩展。
曾氏家族谱字辈是: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鼎、新、开、国、运、克、服、振、家、声。
曾氏繁衍至数代后,全国各地文形成无数派行,各派又有各派字辈。曾姓比孔姓、孟姓字辈晚两代,即曾氏是第63派起用“宏”字辈,孔氏第61派用“宏”字辈;颜氏从第62派起用“宏”字辈。
曾姓的起源
曾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最早起源于姒姓,为夏禹的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书记载,夏王少康中兴夏室后,曾把自己的小儿子曲烈封于一个叫鄫的地方,让他做子爵王国,称为鄫子国。
据有关资料所载,曾姓起源和来历还有一处,那就是外族或外姓冒姓,另外还有少数民族中有曾姓。在京族、彝族、土家族、布依族、满族、苗族、黎族中都有少量曾姓存在,但其绝大部分的父系是汉族。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本文2023-11-27 22:51:4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67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