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姓的各地多氏介绍
关于多氏在甘肃灵台、陕西渭南的情况。从家谱上可知,陕西渭南多氏是从甘肃省灵台县迁过去的。关于灵台多氏来由,据此间老辈人口传,是因时任元朝大臣的祖上获罪,有俩兄弟被好心仆人从元大都(现北京)救出去后定居在灵台的。因灵台家谱被毁于197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此说无从考据。在家谱上,多家可以追溯的始祖为多艺(字彦礼)及妻姚氏,其以下有十人名讳,分别是多才兴、当伯道,蛮达达、天仲名、毛彦才、多道明、虎得林、多远、都文秀、多复礼。其中有一半的人不再姓多,改姓他姓,原因不详,但蛮达达、都文秀等人,可推断是在元朝期间,与当权的蒙人关系密切,或被赐姓蒙姓,或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改姓蒙姓,就像中国人到了外国取个外国名字一样。另家谱记载,贵祖(就是现在阜城多氏第一世祖多贵,多彦礼后人,生活在元末明初)以下有六人名讳不知详情,其中一人名多七,按当时军队的花名册,他在明洪武四年,因为四丁抽一的政策,被抽充为城都府右卫军,后来(家谱记为正德九年,应为误记,因正德九年距洪武四年143年,多七不可能有这么大年龄,更不可能以这么大的年龄仍在服兵役,推测为洪武九年),改调到顺天府武功右卫巾帽局。另有三十二人,只存名讳,不知世系,只知其中一人叫高经,住在西安三桥镇,现在这个地方仍然存在,在西安市西北,西宝高速公路入口处。在灵台家谱(传说多氏从大都迁灵台时原有一家谱,称为老谱,在灵台又重新续谱,称灵台谱)上,勉强可以考查出世系一到十三世的人中,第一世为丛善(从家谱及现在灵台后人所存资料推断,丛善祖为现在灵台县多氏后人第一世祖,妻子为冯氏,生活年代与多贵基本相同或稍早,同为多艺祖后人,因多艺祖以下世系不清,只好自丛善排起),曾当过寿官;二世宣,是个生员;五世多岩、六世多荣,任寿官;六世多玉,任城都教授;七世多学,字识,妻王氏(在家名慈君),明朝嘉靖年间人,《华亭县志-民国版》载:多学为明洪武年(应为误记)进士,并注明为文举,没说其当御史。《甘肃省志》介绍多学为华亭县人(古人重原籍,推测灵台多氏可能源自华亭,两县相距不远,也可能是误记,待考),是明进士(属误记,查《明清进士录》,无多学记录),先后任四川成都经历、监察御史、山东省巡案;七世多孚,是个庠生,八世多允中,任新乐知县,八世多建中,任兰州教授;九世多名臣,任崞县县丞;九世多宗臣、多盖臣,是庠生,多侨臣,是武生;十世多大受,号敬修,任洛州教授(在1646年,即顺治三年秋天,曾与阜城七世祖多嘉祯会面,两人就家族的事情进行了长谈,因明朝时灵台属陕西,所以多嘉祯将多大受称之为陕西宗人,也可以看出在明末清初,灵台、阜城两地的多氏族人间还有来往,灵台的家谱在当时记载得也比较完善,曾附录于阜城多氏家谱一续谱后面,但现在一续谱早已丢失,当时的灵台谱也随之亡佚);十世多大任,号元贵,顺治六年任三原县教谕,后任占化县知县(升知府衔);十世多大祚,号永锡,顺治九年为贡生,后任南宫县县丞;十世多大观,康熙十七年岁贡,廪生;十一世多士桢(多大任之子,士桢子多煦),号克生,是个廪生;十一世多秉枢,是个拔贡生。十一世多士武,《泾阳县志》载:贡生,雍正五年,任泾阳训导。另据现灵台后人多春海、多传科、多清彦、多明玉、多凌洲等人在2003年后考证:在灵台十一世“士”字辈后,分别排列有(煦)、全、锡、泽、立、应、万、金、玉、培、积、士、建,现传至第26世。其中第十一世多士朴,1685年(乙丑科)贡生,任兴平县教谕,多士栻为康熙39年贡生,任泾阳训导(与泾阳县志载多士武是否为一人,待考),1700年任德化县知县,十三世多全美,雍正九年岁贡,后任榆林府怀远县训导;十四世多锡庆,嘉庆四年岁贡。现灵台多姓主要分布于中台镇,西屯乡,独店多家庄,什字镇等地。
在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现共有五支多姓家族。据庆阳环县多氏宗人多辉考证:十八世丕祖昆仲、十九世仲祖昆仲、十九世祖妣均自灵台县迁入;十九世存福祖、二十世仕善祖先后自泾川县玉都镇迁入。离开灵台均在清朝光绪年间。迁徙原因基本都是天灾人祸。
在甘肃省民勤县还有大量多姓存在,据民勤家谱记载:民勤多姓始祖多宁,在清朝雍正年间从山西曲沃经商至此,娶祖夫人生儿育女后返回原籍,无下落,曲沃之前传承待考。宗谱自乾隆庚辰年(公元1760年)首创,嘉庆、道光、光绪、民国三十三(公元1944)年、1989年,前后共修六次。在近代历经战争、六十年代的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和七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后,许多民勤族人远走新疆,或定居内蒙阿盟左旗、右旗、额济纳旗、河套等多处。其中内蒙阿盟人数比较多。 河南省淅川县多氏来历。在淅川县大石桥乡磨峪湾村多氏人数也比较多,现发展至近2000人,后人遍布全国十八个省(市、自治区)。乾隆年间,因洪水影响,磨峪湾村四兄弟迁居15里外菊花岭,现也繁衍至300余人。据淅川宗人介绍,老辈人传说,淅川多氏起源于明朝中前期,始祖通公生于洪熙年(1425年),其出身于官宦之家,书香门第,因在京城犯事,通公被高管家从家宅水道口背出,一路南下至淅川磨峪湾村。又传通公兄弟三人,在明朝永乐初年大移民中,长兄多贵一家迁居河间府阜城县建桥镇,老二多安一家迁居黄河北某地,老三即多通迁居河南淅川县。淅川多氏自通公至今,已繁衍至二十二世。从淅川家谱宗族来源传说分析,如为第一种情况,通公生于洪熙年(洪熙这个年号只有1425年使用,使用者明仁宗朱高炽是明代第四位皇帝,为明成祖朱棣长子。永乐二十二年,即1424年八月登基,次年改元“洪熙”。他身体较弱,在位仅十月,于洪熙元年,即1425年五月暴死,终年47岁),现传至第二十二世,比阜城少三世,年代基本吻合(在1425年,阜城应已传至第三世);如为第二种情况,通公生于洪熙年应为误记,实际可能是卒于1425年。因淅川族人在历史上苦难较多,世系传承稍慢,现传至第二十二世,也在情理之中。淅川多氏600年来,人才辈出,第六世族人多成璠富甲淅川,老县城的城墙及多所建筑赖其捐资修缮。明末李自成起义四过淅川,多氏族人为保国保家,响应明廷,惨遭祸害,第六世族人兄弟四十二个,遇难三十六人,故老谱称之为“闯贼”“闯王之乱”,仅余六支自清代传至今天,实在可惜。清末民初,第十五世族人多佐智居危济世,出任县丞,兴办义学,资助贤才,名扬豫鄂陕三省之地。十六世族人多仁声,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十六期,1938年参加抗战,于1947年赴台,国军将领,至中将衔。抗日英雄多宝三,以百姓之躯与日军对抗,记入当代《淅川县志》。
另:在明代江西庐陵(现江西吉安市),也曾有多氏存在。王阳明传记中载:王阳明(1510年,升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知县)在处理一个案件时,有两名当事人为多家兄弟。 四川泸州、宜宾江安多氏情况。在泸州和江安,有部分多氏后人存在,据传,他们是在清朝初年,从甘肃迁到湖北,又从湖北迁到四川的,具体情况待考。现这一支人数也比较多。
另北京市、天津市等地也有大量多姓存在,多为建国后各地多氏聚居区宗人因工作、生活等原因,迁移到此,也有民国甚至以前就迁到京津,留传至今,如北京立水桥等地多氏。
至今,多氏族人已遍布全国甚至世界各地,他们以各自的方式在各地落地、生根、发芽、壮大。 傣族:即云南多姓,系剁姓所改。剁姓,原来是少数民族不满朝廷的统治,拉起队伍造反,后被镇压,为了教训起义的这些人,当地和官员就强令这些人改姓剁,即“让刀剁”之意,让他们以此为鉴,不再反抗朝廷,但这些人的后代大多改到了别的姓,其中就有部分人改姓多,这部分人与其它多姓人没有什么联系。但傣族多姓在历史上是比较有名气的,明代陇川土司多思顺、多歪孟,当代抗日英雄多永安、多英培。
达斡尔族:系“德贡”氏改,盖取其首音谐“多”而为单姓,系出敖拉“哈拉”,这一支在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人数较多。
满族:一是多尔衮氏后代,二是多罗宏氏,世居那木都鲁(俄罗斯滨海地区),后有人取姓氏首音谐音汉字“多”为姓氏,称多氏。三是满族多罗氏后代,世居叶赫。四是满族多秦氏后代,世居黑龙江。五是满族多兴氏后代,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
蒙古族:斡罗纳尔氏、多尔塔喇氏后代,世居黑龙江,汉化姓氏为多氏。多罗科氏后代,世居义州,汉化姓氏为多氏。名人有民国时期革命先烈多松年。
鄂温克族:多尔托尔氏,有学者疑为是“多拉尔”音转,后有人取姓氏首音谐音汉字“多”为姓氏,称多氏。
夜郞古国:汉代,夜郞王先后有多同、多兴,都被汉朝消灭,一般认为夜郞是现代彝、苗、仡佬、布依等少数民族祖先,有历史姓氏资料猜测多姓源自夜郞王多同,可能性很小,从现在资料看他们与汉族多姓关联不大。 关于多氏的记载还见于中国大陆向日本的移民中。日本历史上有过4次移民高潮,其中大举迁入日本的汉族移民,最著名的是秦人集团和汉人集团。汉人集团的首领史称阿知使主(又做阿智使主),阿知使主是汉灵帝后裔,《续日本纪》说是曾孙。西晋太康十年(公元289年),刘阿知见当时天下混乱之像已生,便于农历五月初一决定率其家族东渡,前往日本避难。据9世纪中叶的《阪上系图》,阿知使主带来的汉人共分7姓,即段姓、李姓、郭姓、朱姓、多姓、皂姓、高姓。作为汉人集团的多氏家族,后来在音乐方面成就较高,成为日本雅乐世家,在宫廷担任掌握雅乐的朝臣,从唐朝延续至近代。当代雅乐演奏名家仍以多氏家族为主(如多忠辉、多忠完等,有一说掌握雅乐的多氏家族是在唐代迁移到日本的,相关资料待考),且仍沿用“多”作为自己的姓氏,这在日本汉移民中是绝无仅有的(其他姓氏,如最大的刘姓,都不再用汉姓,而是分化为现代的高桥、大藏、原田、坂上等数十个姓氏,日本有秦、刘、关、张、段、郭、王等单姓,基本都是近、现代到日本的移民或其后代,在日本单姓资料中,只有“多”姓注明为古汉姓)。
摘录的“湖广填四川”,希望有用:
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
在今天的四川汉族地区,如果你去访问一些老人,问他祖籍何在,十有八九会是同样的回答:"我家祖辈是湖广填四川迁进来的。如继续问:"你是否知道为什么你们的祖辈会有湖广填四川的行动呢"往往还是同样的回答:"八大王剿四川嘛!"由此可知,大多四川人都认为境内的汉族人的祖辈都不是四川土著,而是从湖广迁入的。而迁入的原因又是因为八大王即明末农民战争时张献忠(张献忠起义不久,即以八大王为称)剿四川。这种说法的影响很广很深。
所谓"湖广",是指湖广行省。元初时管辖今湖北、湖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六省区和四川局部;元末时辖今湖南、贵州、广西、海南四省区和湖北、四川、广东三省局部;明朝时辖今湖北、湖南两省。
唐代的巴蜀地区在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居于最前列。到了宋代,其经济文化的发展仍在全国处于先进行列之中,特别是南宋时期,巴蜀地区的人口占整个南宋的232%,可是其财赋收入却占整个南宋1/3,供应的军粮也占1/3,是南宋坚持抗战的主要经济基地,乃至有"蜀亡则宋亡"之叹。
四川历史上历经七次大移民。第一次是在秦灭蜀、巴之后,秦移民万家入蜀,约四、五万人;第二次是从西晋末年开始,全国性的北方人口南迁,在此期间,邻近四川的陕西、甘肃移民大量从秦岭进入四川;第三次在北宋初年,又发生了全国性的北民南迁,在这个时候,陕、甘移民入川;第四次是元末明初,以湖北省为主的南方移民入蜀;第五次是清代前期十余个省的移民入川,这次以湖北、湖南(当时行政区叫“湖广省”,还辖广西一部份)移民最多,移民人口达100多万,而今民间传说的“湖广填四川”,是在老川人血泪快要流尽的时候发生的大移民,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即指这次前后长达一百多年大移民。第六次是抗日战争前期到全国解放,有不少人逃难或“南下干部”定居四川;第七次是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叶的三峡大移民,有许多人落户四川。
那么,为什么会有"湖广填四川"呢?
(一)、长期的大规模战争
在巴蜀军民尽最大努力坚持了长期的抗金战争,终于取得了使金兵未能进入四川盆地的巨大胜利之后,又坚持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抗蒙战争。这场战争基本上是在盆地内部进行的。蒙古军先后曾三入成都,而蒙古大汗蒙哥也被击伤而死于钓鱼城下。长期的拉锯战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的损失。从整个四川地区来看,以至有"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虞集:《史氏程夫人墓志铭》,见《道园学古录》卷二〇)的记载。这些文字难免有某些渲染夸张的成分,但经济极度残破,人口急剧锐减则是无可怀疑的事实。因为在近50年的拉锯战中,除了战火的破坏,还有长期战事带来的农业生产的凋残而严重缺粮,"沃野千里,荡然无民,离居四方,靡有定所,耕畴不辟,堰务不修,秋不得收,春不得种"(见上引吴昌裔疏),这是当时必然存在的现实。此外,宋朝官军中也有不少军队在战乱中趁火打劫,残害百姓,或"剽掠于民财",或"焚毁于仕族",以至"骚动惨于敌祸,……故田里有内敌甚于外敌之谣,此害非一日矣"(吴昌裔:《论救蜀四事疏》)。这些记载都出于当时的蜀人笔下,应当是可信的。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元代巴蜀地区的人口锐减到不足南宋时期的十分之一,具体数字见前《民族与人口》一章。
面对宋元之际巴蜀地区如此严重的残破局面,元代的统治者除了实行屯田用以保证军粮的基本需求之外,没有采取由官方出面组织移民的措施。没有劳动力,生产就不可能恢复。所以,在元代的将近100年间,巴蜀的经济一直未能得到较明显的恢复。根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一书的统计材料,四川行省在元代向中央政府所上交的赋税收入,在全国10个非少数民族省区中居于倒数第三,仅占全国岁入的096%。此外,据《元史食货志》的资料,四川行省在各省区之中,酒税占倒数第三,醋税占倒数第一,商税占倒数第三。这种情况较之南宋时期占整个南宋王朝岁入大约三分之一的地位,简直是降到不能再降了。
元代末年,红巾军农民大起义的烈火四处燃烧,原来属于徐寿辉部下的明玉珍率军攻入巴蜀,以后在重庆自称陇蜀王,再改元称帝。明玉珍是湖广随州(今湖北随县)人,他的军队也基本上是湖北地区的农民。明玉珍不仅带来十几万军队,也有大量少田缺地的农民随之进入人少地广的巴蜀地区开垦务农。这应是著名的"湖广填四川"的开始。如吴宽在《刘氏族谱序》中所说:"元季大乱,湖湘之人往往相携入蜀"(见《匏翁家藏集》卷四)。明玉珍的"大夏"政权只存在了两世9年,就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所统一。明代初年,湖广地区的移民继续大量入川,到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四川人口就上升到146万,外地移民,特别是湖广移民占了这一时期所增加人口的主要部分。正如光绪《潼川府志》卷五所载明人王维贤《九贤祠记》所说:"元法,军所至,但有发一矢相格者,必尽屠之。蜀人如余玠、杨立诸公坚守不下,故川中受祸独惨。明初,中江县开设,土著人户业七八家,余皆自别省流来者。"这些移民,不久也就成为四川人。
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地曾在一篇奏疏中记录了蜀中父老的一段回顾:"查川省孑遗,祖籍多系湖广人氏。访问乡老,俱言川中自昔每遭劫难,亦必至有土无人,无奈迁外省人民填实地方。"(《明清史料丙编》第十本康熙七年十一月十六日《户部题本》)所谓"湖广填四川"这一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就是这样开始,而在元末明初进入了第一个高潮。
这是在元代末年、明代初年、清代初年连续进行的长期的移民运动。民间的有关传说较之历史的真实有明显的扩大与渲染,也有一定的偏差。"张献忠剿四川"这一历史事件也是发生过的,民间的传说较之历史事实有失误,也有一些歪曲。参见袁庭栋:《张献忠论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如果把这些偏差或失误排开,就可见到所谓"湖广填四川"原来是连续进行了多年的人口与文化的大融合,对巴蜀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四川人十之八、九不是老川人,多半是湖广移民的后代南宋时四川近一千万人,至1234年蒙古人入侵到宋亡,人口耗减大半,1282年全川只剩60万。1362年随州明玉珍在重庆开创夏国,不少楚民入川,1371年明军灭夏后,继续大量移民,到1401年才接近尾声,明末四川约有400万人。
在明末清初,四川遭受了一场大浩劫。在这个地域上,长期处于大规模的战争之中:1639年明末农民领袖张献忠起事入川,1644年第二次入蜀后建立大西政权,地主武装、清军、南明军一起攻向起义军,次年十一月,张献忠在西充阵亡,使川人死亡过半;1647至此650年,明军内部争权夺利,战火不断;1650至1659年,张献忠余部孙可望、刘文秀进入四川,在川北与清军激战;1660至1664年,清军镇压义军,搜捕明军残余分子;1673至1680年清军平西王吴三贵叛乱,攻入四川,其叛军与清军的“三藩之乱”历时七年。这些战争持续达三十多年,地主杀起义农民,农民杀反动地主,满人杀汉人,汉人杀满人,“杀得鸡犬不留”。
(二)、瘟疫、灾害接踵而至
在大规模的战争中,不断地轮番拉锯撕杀,尸横遍地,瘟疫随战乱接踵而至,“大头瘟”、“马眼睛”、“马蹄瘟”等瘟疫使许多人病死,“死者朽卧床塌,无人掩埋”,“人皆徙散,数百里无烟”。顺治初年,大旱、大饥、大疫席卷四川,“人自相食,存者万分之一”,“大荒,饿死者日无计数”。不仅如此,又遇虎灾,“数年段绝人烟,虎豹生殖转盛,昼夜群游……”,“川南死者十二、三……”;“……川北死者十一、二……”。
(三)、人口锐减
康熙初年,由广元入蜀的巡抚张德地写道“沿途瞻望,举目荆榛,一、二孑遗,鹑衣菜色”,“在川省镜内行数十里……居民不过数十人,穷赤数人而已”,在顺庆(今南充)、重庆看到“舟行数日,寂无人声,仅存空山远麓……”,它反映了当时四川“民无遗类,地尽抛荒”的惨景。据有关史料记载,经过“三藩之乱”,四川官府所掌握的税户仅9万人;《营山县志》载: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存粮花户仅143户,819人。四川真正是“土满人稀”了。
(四)、政府鼓励
清王朝取得全国政权后,为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生产,采取“安民、惠民、安帮定国”的思想,实行“招辑流移,各令复业”,“凡各处逃亡民人,……广加招徕,编入甲保”,“永准为业”,“开垦水旱田地,三年起科,五年升科”,“奇荒田耕种,六年起科,荒地耕种,十年起科”,“零星地土听民开垦,永免升科”,同时,官府给以耕牛、种子、口粮等帮助。
由于中央政府大力倡导、各个地方官员努力推行的招民垦荒、南方诸省的战争破坏,形成了移民的大气候、大环境,从而形成前后分三个阶段,持续达一百多年的“湖广填四川”。
初期阶段大体是顺治十六年至康熙二十一年。顺治十六年(1659),清军攻克成都,并控制全川,大规模的战争结束,招民垦荒提上议事日程。从陕西临近移民入蜀的垦荒者,遇到许多困难,而政府政策不配套,又遇“吴三贵之乱”,时达七年,他们多死于战乱,致使这一时期的移民受到很大挫折。康熙年间,多半是奉旨入川。所以民间盛传自己的祖先都是一队队由官府把双手反解在背上,捆着上路入蜀的,途中要小便时,由官差松开双手才方便,所以川人把解小便称为“解手”,走路习惯把手背在背上(它会遗传吗?)。
第二阶段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至乾隆六十年(1795)。
清政府吸取过去教训,制定并完善了移民的有关政策,以“安民为本”,使移民大潮一浪接一浪,持续达一个多世纪。又据《营山县志》记载:雍正六年(1728),全县民户3897,人口22533,乾隆年间,县内增加楚民17户,到乾隆六十年(1795)民户3914,人口22669,由此可见,营山是在1728年达到移民高潮。
第三阶段是嘉庆元年(1796)至同治年间。
这—时期,清政府对移民采取不禁而止,听其自然的态度,而这时四川白莲教起义,战火又起,因而,只有小量的移民入川。
潮汕姓氏,潮汕所有姓氏族谱(族谱不计迁来之前),各族入潮汕开基出人物计,潮汕历史以来出的人物及潮汕地区宗族优势威势,潮汕姓氏综合作对比的话,潮汕最牛的是姓林,第一,潮汕林姓出了文武两状元,文状元林大钦,武状元林德佣,还有进士、举人,极多,这一点在潮汕姓氏中没有一个姓氏能够比上林姓,第二、大官、名人,也极多,林熙春大官、潮汕八贤林巽,太平天国将军林凤祥,民国将军揭阳林本,特别是饶平的林阿凤,明朝中期海上霸主,军队四万多人,船二千多,曾多次攻打菲律宾,及多次大规模植民,林凤是中国历史上攻打外国第一人,也是中国植民第一人,澄海的林道乾,明朝海上霸主,军队四千多人,被明军打败后,带家人及亲属二千多人迁泰国北大年地区还当了大官也成巨族,林姓较早较多较大规模移民的,所以是海外华人第一大姓原因,新中国改革开放近年来潮汕林姓统计新移民到泰国30多万人,林是泰国百几两百万人口的超级巨族,以上这些也是林姓在潮汕姓氏中之冠,以上只是一部份潮汕大官和名人,潮汕还有很多林姓大官和名人没有写上去,第三,潮汕林姓威势、有揭阳林半县之称,有揭阳县以来历代揭阳县县长至民国必须姓林做县长,这一点在潮汕所有姓氏中只有林姓有的,第四,一姓镇,揭西钱坑镇,一镇一姓一祖宗,林姓是潮汕地区最纯的姓氏镇,也是广东省唯一最纯的一姓镇,有日出沙陇郑,日落钱坑林,潮汕古语地方姓氏霸主厉害称号,讲述的是古代潮汕地区,东、西,两个地方超级巨族霸主势力地位,经过历史变迁,东边潮阳的沙陇郑氏没有以前那么强大了,原来的沙陇乡(镇)六村都有其他姓氏居住变杂姓了,现在又和成田镇并了镇现也变了一个杂姓大镇,沙陇郑被瓦解了,反而西边的揭西钱坑林更加强大而胜出,以前的钱坑寨现变一个大镇,现在也是一镇一姓一祖宗的姓氏大镇,实住人口约五万人,加外出人口共计有十万人姓林的姓氏人口大镇,和凤江阳夏乡共同一个祖宗南山公,也是一乡一姓一祖宗,阳夏乡也是一个超级大乡,面积范围极广,辖五个村委会实住四万多人都姓林,加外出人口的话有十万八万人姓林,就等于一个镇,现揭西林保持地方巨族霸主势力地位,以上在潮汕姓氏中罕见现在只有林姓独有,第五,潮汕林姓的姓氏人口规模最大,潮汕地区到处有一片片的大规模姓林,几万至十几万人连绵姓林片,有十多大片,一万以上三万以下的姓林片约四十片,共五十多片姓林非常突出壮观,还有不成片的姓林镇一至两万姓林或一万几千也到处都是,潮汕地区基本每一镇都有姓林的,整个潮汕地区计姓林人口约200万是数一数二大姓,几万成大片姓林有:揭西东园镇七村委会主姓林成大片人几万一片姓林,叫东园片,揭东锡场大片姓林七万多人,锡东村、锡西村、锡中村、三村一姓林四万多人,加华清村也是主姓林极大村的单:姓林有二万左右,还有老锡场居委会主姓林,石林等村姓林,一大片姓林叫锡场片,揭东白塔和霖磐,合成一大片姓林,白塔的霖田村、桐联村、桐和村、和霖磐的西龙村、东洲村、东风村,连成大片姓林现住约六万人,榕城磐东镇占七成姓林大片,单乔林乡三村一姓林3万左右还有经桥村,河南村、河中村、沟美、阳美等姓林成大片共约6万人,惠来河林乡八个村委会都一姓林周边还有好几个村委会也主要姓林连成大片姓林数万人,叫河林片,惠来还有几大片姓林的,周田的狮石村周围大片姓林,隆江大片,葵潭大片,等,澄海盐鸿大片姓林几万人,单:鸿沟乡称一姓林2万几加盐灶乡也是主要姓林成一大片,澄海上华也大片姓林,饶平井洲也是主要姓林大片四万多姓林,特别是揭西超级大片姓林,钱坑一镇14个村委会姓林约五万加金和金坑乡4个村委会主姓林2万几,金和还有南山头尾两个和龙坑、和南、石牛埔等主要姓林的村委会连片,凤江阳夏5个村委会四万多姓林,里湖河头村,大池埔光村,等等约三十个一姓或主要姓林的村委会连绵姓林超大片人口十几万还不计外出人口,林姓是潮汕最大规模姓氏,也是广东省最大规模的姓氏,中级姓林片有,潮安金石分两片,古楼片三个村委会,和仙都片四个村委会主姓林,潮南仙港片,关埠玉一片,金玉镇玉埔片,青山乡一片,泉塘片、惠来西溪军林片四村,汕头莲塘片,钱塘片,等等中级片万人以上三万人以下在潮汕地区共约四十片,潮汕林姓综合第一威势,无论哪个方面都比突出,林姓是潮汕最牛的姓氏,综合全省第一优势作对比的话,广东没有一个姓氏能够比得上林姓,所以林姓也是广东省最牛的姓氏。
多姓的各地多氏介绍
本文2023-09-22 12:15:5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6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