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优质教案设计
林觉民在赴广州参加起义前三天,在香港江滨楼挑灯写下的绝笔书之一——《与妻书》,全书婉转千余字,读之断肠,催人泪下,既倾诉了对妻子真挚的爱,更抒发了他忧国忧民,为了中国的前途勇于奋斗勇于牺牲的精神。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与妻书》优质教案设计,欢迎参考。
《与妻书》优质教案设计 篇1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二)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掌握课文中活用的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意、至、语、书、身、禁”等多义词的用法,掌握“其”、“以”在句中的意义。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文中所用典故,及其相关成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时代背景。
清代末年,清政府极度腐朽反动,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连年丧权、赔款、割地;对人民则加强剥削压迫,因而激起人民反抗。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政治纲领。在我国南方,先后发动了十几次武装起义。1910年11月,孙中山从美洲来到南洋,在槟榔屿(现在马来西亚西北部)召集革命党人开会,总结了过去多次起义失败的教训,决定在广州再发动一次规模更大的起义。孙中山亲自在华侨中募捐,派人到各国购买武器。同盟会总部又从国内各省、南洋华侨以及在日本留学的学生中征集挑选八百人作为起义骨干,同时联络清军中的新军、防营和民间会党响应。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准备,1911年4月23日,总指挥黄兴由香港秘密来到广州,在两广总督衙门附近设立指挥部,部署起义。但这次起义仍然失败了。因为在关键时刻,负责运输枪械的人叛变了,不仅一部分枪械不能到手,而且两广总督张鸣岐在得到消息后收缴了倾向革命的新军二营的枪,调兵加强了广州的戒备。结果革命党人只好放弃原来的十路进兵的计划,集中全力攻打总督衙门。4月27日,黄兴率一百多人攻入总督衙门,张鸣岐已经逃走,黄兴等人就和反扑的水师提督李准的部队激战,因众寡悬殊,大多数革命志士牺牲,黄兴只身脱逃。这次起义,战斗牺牲和被捕遇害的有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烈士。事后群众收得尸骸七十二具,葬在广州西北郊的黄花冈,所以后人把这次起义叫作“黄花冈起义”。这次起义,是同盟会历次起义中战斗最激烈的一次,也是社会震动最大的一次。虽然失败了,但推动了全国的革命高潮,是五个多月后的武昌(辛亥)起义的前奏。
(二)烈士生平简介。
林觉民(1886~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县(今福州市)人。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一。14岁进高等学堂,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课余谈到时事,总是慷慨激昂地说:“中国不革命不能自强”毕业后到日本留学。
1911年(就是辛亥革命那一年)春天,留日学生接到黄兴、赵声两人的来信,说事情大有可为,林觉民于是离东京回国,准备在福建起义响应。到了香港,黄兴把他留下来协助广东革命事务。于是他便停止了建州起义响应的计划,专程回福建召集同志来香港参加广州起义。三月二十九日(阳历四月十七日)早晨,他和方声洞等率领全体福建同志入广州,和林广尘(文)会于城内。下午五点多钟,一同攻击轰炸督署,不幸中弹受伤,力尽被捕。在审讯中,他从容不迫,纵论世界大势,宣扬革除暴政,建立共和的革命主张,临刑谈笑自若,引颈就义,年仅25岁。
(三)本文的写作经过。
1这封《绝笔书》是林觉民烈士在起义前三天的三月二十六日(阳历四月二十四日)夜里写的,原书共两封,一封是给他父亲的,内容仅云:“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
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这里所选的一封是写给他夫人陈意映女士的,信里充满了牺牲一己,为全国同胞争取自由幸福的革命精神。
2林觉民《与妻书》,又名《绝笔书》,又名《寄妻绝笔书》。这是一篇从妻子的思想实际出发,反复阐明为争取民族、国家的自由独立而勇蹈死地、义无反顾的革命道理的情书,反映了他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思想。他在写《与妻书》的同时,还给他父亲林孝颖先生写了一封不到四十字的信。这封信言简意明,充满了他热爱祖国、为争取自由独立而勇蹈死地的崇高精神。他给父亲的信和《与妻书》是在广州起义前三天写的,起义失败后,有人秘密将这两封信(绝笔书)在半夜里塞进林觉民家门缝里,第二天清晨家人才发现这两封信,其妻陈意映阅后,当即昏倒在地,不久生下遗腹子仲新。两年后(1913)意映在悲伤抑郁中逝世。……
《与妻书》手稿,现已由林觉民次子仲新献给人民政府(长子伯新即信中之依新,后夭折),现陈列在福建省博物馆。
(四)学生对照书下注释自己翻译文章。
(五)检查翻译情况。
1分段翻译文章(以学生翻译为主)。
2解释重点词语:
(1)卿卿(2)竟书(3)掩映(4)率性(5)模拟(6)太上忘情(7)眼成穿而骨化石(8)独善其身
3掌握活用词的意义和用法:
(1)不能竟书而欲搁笔(2)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3)汝泣告我(4)瓜分之日可以死(5)卒不忍独善其身(6)汝幸而偶我 (7)当尽吾意为幸(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文章中所用的典故
所谓“典故”,是指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诗句。课文中的典故有如下几处:
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司马春衫”语出白居易《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中写白居易听琵琶女弹奏琵琶曲,深受乐曲的感染,联想到自己被贬的不幸遭遇,十分感伤,落下的泪水打湿了青布衫。林觉民用“司马春衫”的典故,表达对“天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春衫”,当为“青衫”之误。
“太上之忘情”原作“圣人忘情”。语出《世说新语·伤逝》:“王戌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圣人忘情”,后世多作“太上忘情”,意思是“圣明的人忘记了喜怒哀乐之情”。林觉民说“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意在表达自己关心民众的痛苦,与人民的感情息息相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作者用这个典故,意在表示,自己要把爱妻子的感情推广到爱“天下人”,为“天下人”的幸福,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
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
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
“眼成穿”是“望眼欲穿”的化用。意思是极目远望,眼睛都快要破了,形容盼望非常急切。语出杜甫《寄越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归好肠堪断,新愁眼欲穿。”
“骨化石”事见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林觉民用这个典故,意在说明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夫妻离散,相见无期。
“破镜能重圆”
作者反用“破镜重圆”的典故,意在说明在反动统治者肆虐的中国,夫妻离散,永无团圆之日。“破镜重圆”,事见唐·孟棨《本事诗·情感》:“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后主叔宝之妹,封乐昌公主,才色冠绝。时陈政方乱,德言知不相保……乃破一镜,人执其半,约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卖于都市,我当在,即以是日访之。’及陈亡,其妻果入越公杨素之家,宠嬖殊厚。德言流离辛苦,仅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方于都市。有苍头(奴仆)卖半镜者,大高其价,人皆笑之。德言直引至其居,设食,具言其故,出半镜以合之,乃题诗曰:‘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照明月辉。’陈氏得诗,涕泣不食。素知之,怆然改容,即召德言,还其妻,仍厚遗之。”
后来用“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又重新团圆。
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
“独善其身”,语出《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处于困窘的境地,也要搞好自身的修养。后用来指保持自身的节操;只顾自身好而不顾大局。林觉民说自己“不忍独善其身”,表明了他心系国家、人民的伟大胸怀。
5课文中时间的记法。
(一)、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辛未,干支纪年,1911年。
三月,农历三日,当为公历四月。
念六,二十六日。念,二十。
四鼓,即四更,凌晨1~3点。
(二)、适冬之望日前后。
冬之望日,农历立冬之月的十五日,即农历十月十五日。
(六)分析文章内容。
1找出文章表示中心思想的一句
2在这封遗书中,作者反复强调的是“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一中心思想。这一中心思想是怎样贯穿全文的
分析:文章第1段“吾作此书,……故遂忍悲为汝言之”这句话,说明了写遗书时的心情和原因,在说明心情时即深含“吾至爱汝”的感情,而说明原因则正是为了引出“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第2段中“吾至爱汝,……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则是直接提出了全文的中心。第3段集中抒发了“吾真真不能忘汝也”的感情,呼应了中心前半的“吾至爱汝”。第4段逐层深入地论述了“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呼应了中心后半点的“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第5段进一步呼应“吾至爱汝”,表达了自己“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的心愿。第6段围绕着“汝幸而偶我,……卒不忍独善其身”这个中心句,慨叹“幸”与“不幸”,实际上也是紧扣中心:“幸”,“吾至爱汝”;“不幸”,使自己“就死”。第7段希望妻子“当尽吾意”,这里的“吾意”,就是遗书的中心,以此结束全文。
3 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歌(了解本文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的写法。)
提示:
(1)林觉民在牺牲前给妻子的绝笔书中表现了儿女之情的缠绵细腻,也表现了革命豪情的激昂慷慨。这封信所表现的对妻子的爱情,正是作为献身革命和人民的一种基础和衬托。没有对亲人
的爱,也就无法将这种爱扩充成为对天下人的爱;没有对妻子笃深的感情,也就无以衬托他舍此捐躯之高尚情操。
(2)《与妻书》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之所以能与广大读者产生共鸣,就在于作者把人世间经常发生的生离死别赋予了悲壮的爱国主义色彩,在于他把热爱亲人和热爱人民的情感交融地结合起来。
“为汝言之”,说明写遗书的原因和写遗书时的心情。其中深含“吾至爱汝”的感情,而写遗书的原因就是下文要详谈的全文中心的后半部分:“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4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在抒发对妻子的爱的过程中阐述革命的道理的(具体方法)
(一)、以情说理(四个回忆的部分)
(二)、以事说理(第二自然段及第三自然段后半部分)
进而了解本文写作特色是什么
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是抒情为主,以情见长,兼及记叙,议论。作者把感夫妻之恩爱,愤国家之黯弱,怜天下之离散,悲夫妻之死别的复杂思想感情融于一体。信的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
生人作死别”的显豁,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如写到中国事势之时,抒发的则是对国家黯弱愤慨之情。或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使情景交融,意境全出,以增强情的感染力量。
生活时,“梅筛月影,依稀掩映”,何其惬意!而今却生离死别,怎不声泪俱下!或通过描绘形象来抒情,使情具象化。读罢全信,我们似乎见到了一个既忠于爱情,但又能舍小家为大家,
“为天下谋永福”,视死如归的英雄汉,也见到了一位感情笃厚,知书识理的妇女;或结议论来抒情,寓情于理,情理相生,使说理充满了感情色彩,全信充溢着浩然正气,虽为生离死别的绝笔,却又是声讨反动势力的檄文,也是振聋发聩,给人以力量的正气歌。
《与妻书》优质教案设计 篇2教学目的
1掌握本文重点实虚词,掌握课文中活用的词在词的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领会“吾至爱汝,既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文言基础知识
1注音释义
意映卿卿如晤(晤,音wù,相遇、见面,引申为面对面)
的的非吾所忍(的,音dí,实在、的确)
2通假字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靠近)
3一词多义
A动词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完毕、终了,本课)
此县官重太后,故不竟也(追究《汉书、霍光传》)
轻舟竟川(从头到尾,曹操《善哉行》)
B副词
道竟何为耶(究竟、终究,刘禹锡《天论上》)
神农竟不知(竟然、居然,杜甫《游何将军山林》)
A名词
首身离合心不惩(身体、躯体,《国殇》)
且以汝有身也(有身指怀孕,本课)
B代词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自己、自身《出师表》)
身是张翼德也(我《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C副词
将军身披坚执锐(亲自《陈涉世家》)
4词性活用
A名词用作动词
汝幸而偶我(婚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尊敬。幼,疼爱)
B名词用作状语
汝泣告我(哭着)
瓜分之日可以死(像分瓜一样)
C动词使动用法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使……完毕)
当尽吾意为幸(使……尽)
D形容词用作动词
卒不忍独善其身(完善)
E形容意动用法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以……为乐)
5古今异义
汝可以模拟得之(模拟 古义:想象、揣摩。今义:模仿)
6句式解析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主谓倒装句)
难句解析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全句译为:当我写这封信(的时候),泪珠和笔墨一齐落下,不能把信写完就搁笔了,又很担心你不能深深地了解我的苦衷,说我忍心丢了你去死,说我不了解我的不要我死去(的心情)啊,因此忍着悲痛跟你讲讲这种苦衷。
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春衫”实际是“青衫”,原句是《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太上”就是“太古”,最远最古的,引申为最高尚的人。全句译为:江州司马的青衫(湿了),我不能学那些修养高超的人忘怀于世理人情。
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乐”意动用法,以……乐。全句译为:你在哭不成声以后体察我的苦衷,也能把天下人(的福利)放在心上,(那么),就应当也把牺牲我跟你的福利作为乐事,去为天下人谋福利啊!
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
“适”,合适的意思。“筛”名词兼动词,既表动作又表动作使用的工具。“依稀”作“仿佛”、“朦胧”讲。译作:新婚三四个月,恰巧是冬天的某个月半的前后,窗外稀疏的梅枝就象筛孔一样,筛出了稀疏的月影,(梅影和月影)朦胧地互相掩映。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
“牺牲”和“百死”同义,这里复用,为的强调死。译作:我平时不曾把我所追求的目标告诉你,是我的不是;但是,如果告诉了你却又很怕你天天替我担忧,我即使牺牲一百次也不退避,使你担忧倒的的确确不是我能忍心的。
内容主旨
全文七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段),作为遗书的开端,简要地说明自己写这封遗书的原因和悲痛的心情。
第二部分(第2、3、4段),是信的核心。在这部分中,烈士心情倾诉自己“至爱汝”又“忍舍汝而死”的心情和道理。
第2段开头一句“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是全文的纲。烈士在这段里先简单地阐述“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道理。然后下面用两段文字,一段详诉,“吾至爱汝”的衷情,一段说明“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道理。
第3段,用“汝忆否”、“回忆”、“又回忆”引出三件夫妻恩爱的追忆。三件事情都反映了烈士对妻子的眷恋之深,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用事实说明自己绝不是一个无情的人。
第4段,开头用“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作为过渡,把“吾至爱汝”的倾诉过渡到“忍舍汝而死”的说理。先列举种种“可以死”的情况,说明延缓此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对方死;次讲破镜难以重圆,说明“生离”较“死别”更为痛苦;再说“天下人”生死离别的惨状,说明“钟情如我辈者”不能忍心不救,从而得出要“就死而不顾汝”的道理。最后写对妻子的叮嘱,把磁头后人的任务托给妻子。
第三部分(5、6、7段),作为遗书的'结尾,再一次倾诉自己“至爱汝”和“忍舍汝而死”的衷肠。
第5段开头一句“吾今与汝与无言矣”,似乎要收住话头了,但感情澎湃,欲止不能,很自然地又写出自己死后的愿望:灵魂永远陪伴妻子──以此进一步表达“吾至爱汝”的衷情。
第6段再一次申述自发一前“未尝以吾所志”告诉妻子的原因,并慨叹夫妻二人的“幸”与“不幸”,从“幸”与“不幸”的角度,再次抒发“吾至爱汝”、“忍舍汝而死”的思想感情。
第7段是希望妻子读懂遗书,理解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封遗书表达了烈士对革命的忠诚和对妻子的挚爱,阐明了个人幸福与全民幸福的关系以及个人一切的崇高革命精神。
写作特点
本文作者为了表达“吾至爱汝”又不得不“忍舍汝而死”的复杂的思想感情,遗书中非常自然地综合运用了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全文有很多地方直接抒情,表现了烈士在面临为革命献身之时,从内心汹涌而出的强烈的情感浪涛。为了抒情,作者很自然地记叙了一些往事。而最感人的,除了“吾至爱汝”的情外,还在于“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的道理。烈士为全国同胞争取自由幸福而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精神是崇高的。正因为烈士挚爱妻子,他忍心舍掉妻子英勇赴义的“理”就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人力量。
此外,本文的语言也非常好。信中之话是烈士的肺腑之言,真切感人,扣人心弦。同时,因为作者平素语言修养高,文字亦文亦白,通俗典雅。信中多处用了典故,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又不觉冗赘艰深的毛病。如“太上忘情”、“望夫化石”、“破镜重圆”等。
解题指导
一、见内容主旨
二、见文言基础知识
三、1可是遍地血腥阴云,满街狼狗(横行),有几家能够称心快意(过日子)呢?(人民的灾难使我像)白居易那样泪湿青衫,我不能学(那些所谓)“太上之人”,泯灭了喜怒哀乐之情。
2唉!当时我内心的悲痛,是不能用短短的毛笔来形容的。
3(写信的)方巾短而(我的)衷情长,(还)未(写)完的,还有万万千千,你可以想象得到我的万千衷情。
资料窗
黄花岗起义
清代末年,清政府极度腐朽反动,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连年丧权、赔款、割地;对人民则加强剥削压迫,因而激起人民的反抗。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政治纲领。在我国南方,先后发动了十几次武装起义。
1910年11月,孙中山从美洲来到南洋,在槟榔屿(现在马来西亚西北部)召集革命党人开会,总结了过去多次起义失败的教训,决定在广州再发动一次规模更大的起义。
1911年4月23日,总指挥黄兴由香港秘密来到广州,在两广总督衙门附近设立指挥部,部署起义。但因为在关键时刻,负责运输枪械的人叛变了。革命党人只好放弃原来的十路进兵的计划,集中全力攻打总督衙门。
4月27日,黄兴率一百多人攻入总督衙门,强鸣岐(两广总督)已逃走,黄兴等人就和返扑的水师提督李准的部队激战。寡不敌众,大多数革命志士牺牲,黄兴只身脱逃。
这次起义,战斗牺牲和被捕遇害的有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烈士。事后群众收得尸骸七十二具,葬在广州西北郊的黄花岗,所以后人把这次起义叫作“黄花岗起义”。五个多月后,武昌(辛亥)起义爆发了。
林觉民(1886—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人。林觉民阅读了大量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书刊,确立了“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思想。他曾留学日本庆应大学,在那里加入了同盟会。写了一些宣传革命思想的论文及小说。后在“黄花岗起义”中壮烈牺牲,时年仅二十五岁。
拓展:《与妻书》总结
《与妻书》形式上是一封信,实际上是一篇感情真挚、说理深刻、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或者说更是一首充满着悲情、亲情、豪情的令人荡气回肠、一咏三叹的革命情歌。
信中作者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字里行间闪烁着革命志士宁愿牺牲一己,而“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催人泪下,令人感奋。信中为表达“吾至爱汝”又不得不“忍舍汝而死”的复杂情感,紧扣“忍舍汝而死”和明知“汝之不欲吾死”而“竟就死”的主线,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汪洋恣肆,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在写给妻子书信的同时,作者还给父亲写了一封绝笔书:“不孝儿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唯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寥寥数语,作者公而忘私、为国忘家的高尚情怀和杀身成仁的决心溢于言表。
然而,作为一名民主主义战士,心胸所怀岂止儿女私情?在《与妻书》中,作者除却这“吾至爱汝”的个人私情外,还在于“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的道理。烈士为全国同胞争取自由幸福而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精神是崇高的。正因为烈士挚爱妻子,他忍心舍掉妻子英勇赴义的“理”就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人力量。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体现了一名革命战士为革命捐躯毫无异言、勇于奉献私情、顾全大局的高尚人格。“汝体吾此心”,“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此可谓为革命、为人民而鞠躬尽瘁。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一句,把“吾至爱汝”的倾诉过渡到“忍舍汝而死”的说理层面。列举种种“可以死”的情况,直指种种社会惨状及其根源,说明在这种悲惨的社会里“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的自私与不现实,坚定了必须推翻清王朝统治的信念。
语言浅近畅晓,说理时选择了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和表达丰富感情的句式,使议论也涂上自己所憎所爱的感情色彩。例如,作者在谈到清朝血腥凶残的统治时,用“遍地腥云,满街狼犬”为比喻,又如“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分析现状黑暗,接连使用了排比、设问、反问等句式,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透过《与妻书》的字里行间,一个伟丈夫的形象立体地凸现在我们面前。他是一名革命者,“为天下人谋永福”而贫贱不移,富贵不*,威武不屈,面对“……今日之中国”,慷慨赴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觉民和他一起参加广州起义英勇就义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永载史册。
陈姓得姓始祖——陈胡公
陈姓来源于妫姓,陈姓人是舜帝的后裔。在舜当天子之前,尧把他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并让他们居住在妫河边。于是舜的后代便称为妫姓。西周初年,周武王灭了商朝以后,他找到当时舜帝的后代妫满,把大女儿嫁给他,封他在陈,建立了陈国,定都宛丘(今河南淮阳)。他选贤任能,扬善罚恶,励精图治,使陈国强盛了许多年。妫满死后,谥号为胡公,故又称陈胡公、胡公满。他的子孙便以国为姓,称为陈氏,并尊陈胡公为陈姓的得姓始祖。
陈姓其他古代历史名人
陈 胜:阳城(今河南省登封东南)人,秦末农民起义将领,建立张楚政权,第一个翻开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历史篇章。
陈 平:阳武(今河南省原阳)人,汉初名相,曾六出奇计,佐刘邦定天下,后与太尉周勃合力而诛诸吕,迎立文帝。
陈 琳:字孔璋,汉末著名文学家,江苏省扬州人,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恶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袁绍使之典文章,军中文书,多出其手。最著名的是《为袁绍檄豫州文》,文中历数曹操的罪状,诋斥及其父祖,极富煽动力,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一战,袁绍大败,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与刘桢、应瑒、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
陈友谅:元末沔阳(今湖省仙桃)人,农民起义领袖。出身渔家,曾为县吏。参加徐寿辉红巾军,隶倪文俊为簿书掾,渐升至元帅。曾建国大汉,昙花一现,在位仅三年。
陈洪绶: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老迟、悔迟、悔僧等。浙江省诸暨人,明末清初著名山水画家,曾师兰瑛,长于花鸟、山水、尤精人物。清入关后,不作贰臣,出家为僧。
陈天华:字星台,号思黄,湖北省新化人。清末民主革命的先驱者,1903年留学日本,与黄兴等人从事反清革命活动。他的著作《警世钟》、《猛回头》,宣传革命思想,影响甚大。
陈玉成:原名丕成,广西省藤县人,贫苦农民出身,自幼失去父母,由祖父抚养长大。十四岁参加金田起义,为太平天国青年名将,授英王,末能挽狂澜于既倒,含憾而死。
陈寅恪:清朝著名诗人陈三立的第三个儿子,江西省修水人,当代著名史学家、国学大师,是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通晓多国文字及蒙、藏、波斯、西夏等文字。其中《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是巨著。
陈姓得姓始祖——陈胡公 陈姓来源于妫姓,陈姓人是舜帝的后裔。在舜当天子之前,尧把他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并让他们居住在妫 河边。于是舜的后代便称为妫姓。西周初年,周武王灭了商朝以后,他找到当时舜帝的后代妫满,把大女儿嫁给他,封他在陈,建立了陈国,定都宛丘(今河南淮阳)。他选贤任能,扬善罚恶,励精图治,使陈国强盛了许多年。妫满死后,谥号为胡公,故又称陈胡公、胡公满。他的子孙便以国为姓,称为陈氏,并尊陈胡公为陈姓的得姓始祖。 陈姓其他古代历史名人 陈胜:阳城(今河南省登封东南)人,秦末农民起义将领,建立张楚政权,第一个翻开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历史篇章。 陈平:阳武(今河南省原阳)人,汉初名相,曾六出奇计,佐刘邦定天下,后与太尉周勃合力而诛诸吕,迎立文帝。 陈琳:字孔璋,汉末著名文学家,江苏省扬州人,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恶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袁绍使之典文章,军中文书,多出其手。最著名的是《为袁绍檄豫州文》,文中历数曹操的罪状,诋斥及其父祖,极富煽动力,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一战,袁绍大败,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与刘桢、应瑒、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 陈群:三国魏时尚书,河南许昌人。曾建议选任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后来演变成士族垄断政权的工具。 陈寿:西晋著名史学家,巴西安汉(今四川省南充)人。著有《三国志》65卷。书以三国并列,亦属首创。 陈禕:法号玄奘,河南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县)人,生于官吏家庭。曾历险去天竺(今印度)取经,他是佛教经典名著的翻译家,中国佛教唯识宗的创始人。 陈抟:宋初著名道士,亳州真源(今河南省鹿邑县)人。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著有《无极图》、《指玄篇》、《正易心法注》等。对理学和道教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陈霸先:字兴国,南朝梁名将,陈开国皇帝。吴兴长城(今浙江省长兴)人,出身寒门,好读兵书,精于武艺,明达果断。公元557年代梁自立,是南朝陈的建立者。 陈子昂:字伯玉,唐代著名诗人,梓州射洪(今属四川省)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是诗歌革新的先驱,其文学理论对当世影响很大。 陈友谅:元末沔阳(今湖省仙桃)人,农民起义领袖。出身渔家,曾为县吏。参加徐寿辉红巾军,隶倪文俊为簿书掾,渐升至元帅。曾建国大汉,昙花一现,在位仅三年。 陈洪绶: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老迟、悔迟、悔僧等。浙江省诸暨人,明末清初著名山水画家,曾师兰瑛,长于花鸟、山水、尤精人物。清入关后,不作贰臣,出家为僧。 陈天华:字星台,号思黄,湖北省新化人。清末民主革命的先驱者,1903年留学日本,与黄兴等人从事反清革命活动。他的著作《警世钟》、《猛回头》,宣传革命思想,影响甚大。 陈玉成:原名丕成,广西省藤县人,贫苦农民出身,自幼失去父母,由祖父抚养长大。十四岁参加金田起义,为太平天国青年名将,授英王,末能挽狂澜于既倒,含憾而死。 陈寅恪:清朝著名诗人陈三立的第三个儿子,江西省修水人,当代著名史学家、国学大师,是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通晓多国文字及蒙、藏、波斯、西夏等文字。其中《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是巨著。
龙光书院,在丰城西南部荣塘境内,即丰城古县治之地,为宋代私办,宋高宗赵构赐名的龙一所著名书院,收入《中国书院辞典》。北宋大观元年(1107),陈瑞(字应龙,官至大司寇)迁居荣湖后,首办第一件事是立荣塘义无反顾学。明陈廷章《龙光书院事实》曰:“吾祖荣湖应龙公於宋大观丁亥,立书院于古丰县治之上榜,晋令雷孔章(雷焕)掘剑之侧。剑池之名鸣天下,览山水之胜,有志以立义学,以诲乡邑及四方之来学者。捐剑池庙、山寺桥陂上田五百亩以给之,远近无不感动。”南宋建炎二年(1128),“至自俯公瑞子克绍父志,俱承创制,给饷愈胜。”陈自俯《孔衍圣公家庙肖像贡礼上启》中有言:“豫章丰城,於独紫气,掘剑池之创办义学古县治之上,於田资,瞻延师省,云集英才。”绍兴二年(1132)四月,“走东鲁(山东)孔庙脱真圣像归祀书院。”同年“有司奏闻,承敕额龙光书院。”乾道六年(1170),“延请紫阳朱夫子作心广堂记。”至时,书院建筑已初具规模。《陈氏家谱》谓:“尔后,俯之子陈嘉请,嘉靖(赠文林郎,上高县令),合力“捐资增构晚晴斋,望光亭于书院之右,以为凭倚眺望之所。”元至大年间,“大元府君陈必强协弟宗强-书院,构宝气楼於剑池之东。”元进士、国子监学禄陈宗强,“重建讲堂,扩田千亩,以供四方之来学者三百余人瞻学之资。”使“龙学书院自度创立甚丽”,成为一所规模较大的书院。《龙光书院事实》载主要建筑有:“中立正殿、后立六经楼、会膳堂、讲堂、房庑及诸生读书之室四百余间,咸铁有序。”元学士欧阳圭斋(欧阳玄)过访,“为重书龙光书院、文明堂额匾及作序,一时书院之名扬天下”,与庐山白鹿洞书院齐名。至清末的八百多年间,累有修葺。陈治章《书院义田记》云:“元末红巾贼肆掠乡村,书院焚毁,吾逃者没者不可胜数。”明洪武二年(1369)“是值清平,熙诚公偕侄且元及良策,良篪等二十六人,捐资重建。”越十余年,集数百金,复建六经楼,及心广堂等屋。明嘉靖三年(1524)县令潘颖奉上檄改建书院,嘉靖二十七(1548)八月重修。至万历年间,书院又一次被战火烧毁,再次重建,才得以复成原貌。道光五年(1800)有陈氏裔孙陈治平等14人,集谋修建书院,筹资1700文;咸丰八年(1858),陈汉霏等7人,捐资修书院银347两,同时有各房捐资银343两,光绪三十四年(1908)有陈汉峰等20余人,先后5次捐钱507千文重修。然而使龙光书院保持原有的建筑规模和风貌,维护书院正常教学秩序。
龙光书院建筑规模,是丰城历史上所办书院中佼佼者。其建筑风格,具有四合院式布局的特点。院落座北向南,分前后两进。中轴线上,首为大门、上石匾嵌有“龙光书院”四个黑色字,真字体,长2米,宽05米,今仍存,中为大殿,置先师孔子圣像;后为六经楼,藏经书三千余册;之后为仰止堂。院内东西两翼,前有左右庑;中两侧为讲堂、设衣亭、客馆、花台、读书室百间、会膳堂、心广堂(文明堂)等建筑物,均属砖木结构。院内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四周红墙环抱。院外附属建筑有山寺、望光亭、剑光祠、晚晴斋、仓廒等。整个院落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其建筑布局严谨规范,造型雅致、奇丽,具有地方特色。此地,古木参天,松柏积翠,环境优美。历代名人讲学于此赋诗感怀,写下许多诗篇,赞美其风景佳色。宋名儒、理学家朱熹讲学月余,赋《龙光书院》诗赞云:“一道荣光带碧山,天风吹雨度云关;树浮空翠名村坞,泉落飞虹泻石湾;赤岭豹栖朝气隐,剑潭龙起夜光寒;咿唔何处经年韵,多在湖东乔木间。”明甘惟寅对此作有“荣塘烟雨”“塔埠云涛”、“剑池夜月”、“山寺晨钟”、“三汉鱼火”、“长秆稻田”、“荣塘落雁”、“古道鸣驺”八景诗文,表达他对景情感。清甘兴仁至此讲学时作《龙光书院》诗赞道:“龙光海内争传颂,院落巍巍齐鹿洞;紫阳去后几百年,想见风流千古韵。”反映当时书院胜景之一斑。
龙光书院自创办至民国元年(1912)毁书院改学堂,名国立学校,时达八百余年的办学历史。它是县级最高学府培养造就科举人才主要的场所之一,在丰城教育史上具有一定地位,起了重要作用。从宋至清代,多有文人学士、达宫名流游学、讲授于此。清陈其璋在《续修族谱序》中云:“吾祖自俯公,相地宜割地创义学、置义田,敦请名儒敷教,四方来学者甚多。”陈自俯其人,首继父志,致力于办学,讲学不倦。乾道六年(1170),延请名儒朱熹讲学月余。朱熹在为之所作《龙光书院心广堂记》中写道:“乾道庚寅岁也,为友人荣塘陈自俯请,名其所构龙光书院之堂,熹榜其间曰:心广。”并为书院题书“圣道中天”匾额,慕名求学者集居深造。陈明勖《族谱序》中言:“朱子晦庵留居月余,从学者四百人。”同时随从于此讲学者,有邑人盛温如(淳熙举人,官奉节郎),刘充(官提刑司干)、于革(淳熙进士,官湖北房州知州)三杰士。明徐即登《重建龙光书院记》言:“在宋时,晦庵失夫子游息颇久,一地相与如于去非(于革)、盛温如、皆称杰士”,讲授龙光书院,“四方来学者胥馆焉,甚盛举也。”元代时,先后陈氏裔孙陈必强、陈本强、陈植(元统元年进士,官上高县尹)“辞官归教,讲学书院,以兴起斯文为已任,四方名儒多从之游”;至正十三年(1353)举人陈熙明、官至刑部郎中的陈熙载、钦授兵部赞书陈天祥等先后主教书院。明代时,有陈裔工泰,景泰元年举人官授山东黄兴教谕,晚年辞归,讲学书院,范兆祥《文明堂记》载道:“陈君熙擢甲第科,拜监察御史,官至广东佥事”,先后在院讲学终年。清代时,先后有邑人罗拔(乾隆进士,官汉阳黄陂知县),敖宗瑚(乾隆举人,官广东镇平知县)、甘兴仁(雍正举人,官甘肃礼县知县)、吕光焕(嘉庆进士,官内阁中书,赣州府教授)、吕溶(嘉庆进士,官户部郎中)等诸儒士,均辞官家归,讲学龙光书院,为丰邑培育造就大批人才。清杨锡伯缓在《荣塘陈氏族谱序》中有言:“自府公豪举於邑基创院,高宗敕匾降以龙光,而一时人文蔚起。从宋名人杰出,甲第相望。”丰邑科举及第达官,不少就读此书院,明代尤著。徐即登〈书院记〉中云:“其弟子最著者若朱学士善(湖塘燕山人),以相出名”,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兵,“国初甘布衣惟寅,以文行重乡评;而陈代先若泰,以贤科试;邑博士若昭,以甲第为名御史。”
想必很多人都看过节目《见字如面》,前两年,节目组发起的全民征信活动中,有一封信极其火爆,超过上万人推荐,它就是林觉民的《与妻书》。
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可能在我们心中的烈士,必然是一个顶天立地、舍生取义的男子汉、大英雄。
可我们默读这封信的时候,会发现英雄也有绕指柔肠,他除了是一个革命者,更是一位深爱妻子的丈夫,他的满腔爱意、万般柔情,让所有人动容。
《与妻书》其实是一封绝笔书,是一封遗书,也是林觉民在牺牲之前写给妻子一封情书,它被称为“20世纪最美的情书”。
那么这到底是怎样一封情书,能让100年以来的、每个读到这封信的人都满含热泪,能让参与节目的10000多人极力推荐呢?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林觉民出生于福州三坊七巷。
他被过继给叔父为子,其嗣父饱学多才,以诗文闻名于时;嗣母生性善良仁爱,是典型的贤妻良母。
林觉民幼时生活幸福,且十分聪颖,读书有过目不忘之本领,嗣父亲自教导他读书写字。
那时候的清朝已经奄奄一息,苟延残喘不了几年了,我们作为后来人,自然明白,此时考取功名根本没用,只是这还是当时读书人最正统的出路。
少年林觉民没有上帝视角无法透视未来,但他却有着在民族发展道路上的通透眼光。
或许彼时他还不知道清政府会如何发展,但他却清清楚楚地明白,照着科举那条旧路走,无论个人还是整个国家,都是没有前途的,所以果断放弃了仕途之路。
他参加科举时,在考场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字,便潇潇洒洒地交卷离开了。
| 林觉民
1902年,林觉民15岁,考入全闽大学堂(今福州一中),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也是在这个时候,林觉民开始推崇自由平等学说,逐步探索起了民族发展的新道路。
1905年,林觉民18岁,其父亲托人给他说了一门亲事,女方是螺江陈氏十九世孙女——陈意映。
陈意映的父亲是光绪乙丑举人,属书香门第之家。她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幼时便喜爱诗书,好吟咏,还写过《红楼梦》人物诗一卷,可见是个难得的才女,彼时她才14岁。
林觉民和陈意映的结合,其实仍然属于旧社会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那一套,不过结果却十分美好,属言情小说里典型的“先婚后爱”。
18岁的林觉民已经成为了一个“面貌如玉”的小伙子了。
这可不是后人的推崇,这是要了林觉民性命的张鸣歧亲自形容的他,“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称得上奇男子。”
|《辛亥革命》胡歌饰林觉民
少年英俊潇洒,少女美好多才,二人此前虽从未见过面,但想来第一次见面,便是中意对方的。
婚后的少年夫妻,过得也十分美好,二人越是相处就越是被对方身上的美好品质吸引。
林觉民饱读诗书,但不迂腐,身上有着推进西方先进民主思想的志向;
而陈意映诗才突出,也十分乐意接受新事物,她被丈夫口中的新思想所吸引,成为丈夫的第一个学生,也是他的积极拥护者。
婚后的两年,是二人耳鬓厮磨、恩爱相伴的最幸福的两年。
他们还亲自选了一座小楼作为新婚居室,取了一个非常浪漫的名字——“双栖楼”,有夫妻二人双宿双飞之意。
林觉民《与妻书》节选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
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双栖楼下遍植蕉梅,到了冬天,梅花疏影,明月幽静,夫妻二人共坐小楼里,窃窃私语,谈心事说爱意,真真是世间最寻常也最美好之事了。
林觉民有多爱妻子呢?这种寻常情境,在他笔下美的无法言说,每次读来都觉,世间爱情,不过如此吧。
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
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
婚后,林觉民就开始筹备自己一直以来最想要做的事,即开民智。
如何开民智呢?教育先行。
林觉民与几个进步同学找了房子,自办私学。
之后又在家中办女学,动员妻子、堂妹等亲友10余人入学。
他亲授国文课程,抨击封建礼教,并介绍欧美先进国家的社会制度和男女平等情况。
他与妻子恰是少年时节,是恋人,亦是挚友。
林觉民想在自己的努力下,为国家、为民族发展尽一份力,而陈意映也十分支持他,二人过得不算富裕,却十分满足。
|《辛亥革命》梅婷饰陈意映
两年后,国家更是动乱,林父担心儿子卷入战争中,便想要送他去日本留学。
而林觉民也觉得日本先进的理念值得学习,便欣然答应留学。
只是去日留学,就不得不与爱妻分离。
那一日,陈意映又在他这里学到了新知识,笑意盈盈地看着他,十分高兴。
他看着妻子的笑脸,心里却突然悲戚,国家动乱,所有人过得都是有今朝没明天的日子,此次一别,不知是否还能再见?
他抱住她说,“如果要面临死亡,我宁愿你先死。”
陈意映听完后,直接懵了,挣扎出他的怀抱,“什么意思啊?怎么还咒我先死呢?”
他又抱住了她,“你看你这么瘦弱,我若先死了,留下你一人独自面对悲痛,你怎么能受得了?我宁愿你先死,让我来承担悲痛!“
陈意映眼中带泪,她绝不赞同他说的,却也不再反驳了。
他心疼她至此,可世事难料,终究还是他先走了。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我而死。”
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林觉民去了日本后,先后学习日语、哲学,还兼习英、德两国语言,过得充实而忙碌。
他一直致力于学习西方的新进思想,探索中国发展的新道路,1908年,林觉民留日的第二年,便接触到了与他志向一致的同盟会,并迅速成为了福建分会的骨干成员。
他留日期间,每逢假日必然回乡探望父母妻子,从无例外。
1911年,同盟会在香港成立统筹部,策划广州起义,林觉民回国,在广州和香港之间频繁往来,护送革命志士进广州。
4月23日,黄兴赴广州主持起义,却出了内奸,清政府增兵广州加紧搜捕,黄兴不得不决定临时起义,定于4月27日,由原来的十路改为四路。
时间紧迫,革命志士人员不足、兵器不足,这基本上是一场必败的战争。
4月24日夜,林觉民匆忙回到了家中,诀别父母和妻子。
陈意映彼时怀有身孕,看到丈夫回来又惊又喜。
父亲却十分疑惑,“并非假日,吾儿怎么回来了?”
林觉民假说是学校放了樱花假,想家了,便回来看看。
父亲半信半疑,却终究没有再说什么。
他想起几年前,他就背着家里为了革命行事,他并不曾把他的志向告诉陈意映,怕她为他担忧。
可陈意映聪明通透,或许早已猜到了,可她从来不问什么,只默默支持着他。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
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这几年间,只有一次,他匆忙离家,未来得及跟她说一声,留下她独自担惊受怕。
后来他回家后,她哭着对他说,“希望今后要远走,一定把这事告诉我,我愿随着你远行。”
他轻轻抱着她说,“好。”
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
吾亦既许汝矣。
他答应了她的,不再瞒她任何事情,可他食言了,他做不到。她本就瘦弱,又怀了身孕,他怎能开口让她担忧?
其实他在十几天前刚回过一次家,当时他就几次想开口跟她说革命之事,可每次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他纠结煎熬,只能买醉消愁,心内苦痛无法言说。
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
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最后这一晚,他辗转难眠,这一走必然是回不来了,自从他加入同盟会,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他明白,所有的革命都要有流血牺牲,为了民族存亡,他也不畏牺牲。
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
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卒不忍独善其身。
我为国牺牲,死一百次也不推辞,可是让你担忧,的确不是我能忍受的。
我爱你到了极点,所以替你打算的事情只怕不周全。
你有幸嫁给了我,可又如此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有幸娶到你,可又如此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
我终究不忍心只顾全自己。
可他扭头看到熟睡的爱妻,还是忍不住流下眼泪。
他走之后,她可怎么活啊?
他舍不得丢下她一人,舍不得她吃苦受累,舍不得她承受悲痛,更舍不得她放弃大好的青春年华和生命。
他想他应该给她留个念想,他想到了孩子,也许那个未出生的孩子,能支撑她活下去。
想到这里,他悄悄起身,趁着父母和妻子都睡熟了,拿起笔开始写信。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
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
依新已经五岁了,转眼之间就要长大成人了,希望你好好地抚养他,使他像我。
你腹中的胎儿,我猜她是个女孩,是女孩一定像你,我心里非常欣慰。
或许又是个男孩,你就教育以他的父亲作为志向,那么我后继有人了。
1911年4月27日,林觉民随黄兴勇猛地攻入总督衙门,纵火焚烧督署。冲出督署后,与清巡防营大队人马相遇,展开激烈巷战,受伤力尽被俘。
会审他的是清廷广州将军张鸣歧与水师提督李准。
林觉民面对二人,丝毫不畏惧,他本就擅长演讲,这次更是“侃侃而谈,畅论世界大势,以笔立言,立尽两纸,书至激烈处,解衣磅礴,以手捶胸”。
他告诉两人,“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死也瞑目”。
李准甚至动了恻隐之心,觉得可以留下林觉民为清廷所用。
张鸣歧则认为,林觉民如果留给了革命党,实为后患。
1911年4月27日黄昏,林觉民在广州天字码头被枪杀,年仅24岁。
林觉民被捕的消息传回福州,林家人慌忙变卖宅邸,举家搬迁逃亡。
陈意映腆着大肚子,带着一家大小七口人仓皇搬到光禄坊早题巷一幢偏僻的小房子中租住。
有一天夜里,门外突然想起了敲门声,陈意映和林父十分警觉,不敢开门,等了半响,再无声音。
二人大着胆子打开了门,却见门缝里掉出了两封信,一封写给父亲,一封写给妻子。
原来林觉民在广州起义前,就把信托付给了一位革命友人,告诉他,如果他牺牲了,就烦请他把信转交给家人。
林觉民写给父亲的信很简单,向父亲陈述了自己的不孝,是大罪过,乞求父亲能够宽恕他。
林觉民《禀父书》
不孝儿觉民叩禀:
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未能尽孝的儿子,叩跪启禀父亲大人:
儿子我若阵亡,只是会连累长辈受苦,弟妹缺衣少食而已。然而却对全国民众大有益处。
儿子这极重的不孝之罪,乞求父亲大人的宽恕。
写给陈意映的就是这封《与妻书》。
陈意映打开信,开篇便是: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意映爱妻,见字如面:
我现在用这封信跟你永远分别了!
我写这封信时,还是人世间一个人;你看这封信时,我已经成为阴间一鬼。
我写这封信,泪珠和笔墨一齐落下,不能够写完信就想放下笔,又怕你不了解我的苦衷,说我忍心抛弃你去死,说我不知道你不想让我死,所以就强忍着悲痛给你说这些话。
陈意映只觉天都塌了,她跌坐在地,泪如泉涌,勉强撑着身子往下读: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我非常爱你,也就是爱你的这一意念,促使我勇敢地去死呀。
我自从结识你以来,常希望天下的有情人都能结为夫妇;然而遍地血腥阴云,满街凶狼恶犬,有几家能称心满意呢?
江州司马同情琵琶女的遭遇而泪湿青衫,我不能学习那种思想境界高的圣人而忘掉感情啊。
等她读到“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已然悲痛欲绝,泣不成声。
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
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
今是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我在九泉之下远远地听到你的哭声,应当也用哭声相应和。
我平时不相信有鬼,现在却又希望它真有。
现在又有人说心电感应有道,我也希望这话是真的。那么我死了,我的灵魂还能依依不舍地伴着你,你不必因为失去伴侣而悲伤了。
最后是诀别之语:
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
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
唉!方巾短小情义深长,没有写完的心里话,还有成千上万,你可以凭此书领会没写完的话。
我现在不能见到你了,你又不能忘掉我,大概你会在梦中见到我吧,写到这里太悲痛了!
读完信,深爱着丈夫的陈意映觉得独自一人,再难以活下去了,立刻就想追随丈夫而去。
之后几日,她夜不能寐,不肯吃也不肯喝,更不肯说一句话,只一味掉眼泪。
林觉民的父母见她如此情深,只怕她早已拿定主意,要寻死路,怎么劝告也无用,实在无法,只好跪求她看在尚有一子,肚中还有一个小生命的份上,保全自己的性命,千万要活下去。
陈意映看着白发苍苍的二老,只好断了寻死的念头,拼命忍住眼泪、忍住悲痛,勉强开口吃饭。
只是她终究太过伤痛,孩子还是早产了,她生下了遗腹子林仲新。
生育之后的她,仍旧苦闷悲痛,抑郁不堪,为了让她与这个世界多点羁绊,多点活下去的指望,林家还把林觉民哥哥的一个女儿林暖苏过继给她,但终究徒劳无功。
林仲新才两岁,陈意映就抑郁寡欢地离开了人世,追随丈夫而去了,年仅22岁……
而林家之后的日子,也正如林觉民在遗书中所说的,过得十分清贫,他真的把自己的一生、后代全都献给了革命。
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爱到底是什么?
汤显祖的《牡丹亭》题记中写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元好问在《雁丘词》中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生死相随,我们在故事里听过太多,但又有多少人真的相信呢?
就像林俊杰在《江南》里唱的,“不懂怎么表现温柔的我们,还以为殉情只是古老的传言。”
可林觉民和陈意映真的让我们相信了,那不是传言。
二人情深至此,但愿世间真有黄泉路,能让这对爱侣再次相遇。
最后,还想为林觉民辩白一句,因为写这篇文章查资料的时候,看过几句争议。
有人说,林觉民如果真爱妻子,就不应该不顾生命、不顾个人安危去冒险,最后慷慨就义,丢下妻子一人。
若水不知该怎么评价这种言论。
怎样才算深爱一个人?林觉民字字泣血的情书,难道还不能说明他的爱意吗?
如果不能,那他也别无选择了。
民族和生命,大家和小家,爱国和爱妻。
那个时候的革命志士,都面临着这样的选择,但最终他们都选择了为民族舍弃生命,为大家舍弃小家。
如果到了我们这一辈,仍旧无法理解他们的选择和牺牲,那这封《与妻书》便失去了它最重要的意义。
我不怕死,
我怕的是我爱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
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
是希望家人和玉姐原谅我此刻的决定,
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
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
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
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
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
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
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风声》
顾晓梦最后的独白
来源: 指尖易生活
每天送你精彩文章
陈姓得姓始祖——陈胡公
陈姓来源于妫姓,陈姓人是舜帝的后裔。在舜当天子之前,尧把他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并让他们居住在妫 河边。于是舜的后代便称为妫姓。西周初年,周武王灭了商朝以后,他找到当时舜帝的后代妫满,把大女儿嫁给他,封他在陈,建立了陈国,定都宛丘(今河南淮阳)。他选贤任能,扬善罚恶,励精图治,使陈国强盛了许多年。妫满死后,谥号为胡公,故又称陈胡公、胡公满。他的子孙便以国为姓,称为陈氏,并尊陈胡公为陈姓的得姓始祖。
陈姓其他古代历史名人
陈 胜:阳城(今河南省登封东南)人,秦末农民起义将领,建立张楚政权,第一个翻开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历史篇章。
陈 平:阳武(今河南省原阳)人,汉初名相,曾六出奇计,佐刘邦定天下,后与太尉周勃合力而诛诸吕,迎立文帝。
陈 琳:字孔璋,汉末著名文学家,江苏省扬州人,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恶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袁绍使之典文章,军中文书,多出其手。最著名的是《为袁绍檄豫州文》,文中历数曹操的罪状,诋斥及其父祖,极富煽动力,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一战,袁绍大败,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与刘桢、应瑒、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
陈友谅:元末沔阳(今湖省仙桃)人,农民起义领袖。出身渔家,曾为县吏。参加徐寿辉红巾军,隶倪文俊为簿书掾,渐升至元帅。曾建国大汉,昙花一现,在位仅三年。
陈洪绶: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老迟、悔迟、悔僧等
《与妻书》优质教案设计
本文2023-11-27 22:27:4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67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