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区铁改余到底怎么回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7浏览:2收藏

四川地区铁改余到底怎么回事?,第1张

“黄金家族铁改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请参考:

科学揭示真相:“铁木健九子”后裔基因否定“铁改余”神话

学者揭开西南“铁改余”历史事件的真相

中国被分化的阴谋之---铁改余,史上最大笑话

不要看骗子们在2008年杜撰的新谱,请看铁改余从清朝就一直传下来的老谱世系(骗子们从来都不敢谈的老谱世系):

祖籍:南京东门外九华山桂花村,不是塞外漠北。

一世祖:铁治中;

二世祖:铁世义;

三世祖:铁子高、铁子林;

四世祖:铁木健、铁木真(无子嗣)、铁木耳(无子嗣);

五世祖:九子十进士(铁承业,铁承勋……)。

字派:治世子木承。

提醒:此铁木真无子嗣

………………

再来看黄金家族:

祖籍:漠北大草原;

曾祖:合不勒汗;

曾叔祖:俺巴孩汗;

叔祖:忽图刺汗;

父亲:也速该;

本人:成吉思汗铁木真;

子女: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

孙子:拔都,不里,贵由,蒙哥,忽必烈

………………

疑问:

蒙古人有字派吗?

铁木真姓铁?姓铁木?

忽必烈姓忽?姓忽必?

察合台姓察?姓察合?

蒙古铁木真无子嗣?

蒙古铁木真有兄弟叫铁木健?

蒙古铁木真的爷爷是铁世义?

………………

祖籍南京的汉人铁木真,是塞北蒙古铁木真成吉思汗吗?

铁改余,本来是古代汉人移民的血泪史,研谱团队经过对原始老谱的大量研究比对,可以确信主要来源于湖广麻城过籍的余氏移民,他们互相传抄谱序(跟实际世系对接不上),抱团取暖编的故事就是铁改余,现代科学检测也证明跟汉族余氏基因相吻合。

一些现代生意人,大肆炒作“黄金家族铁改余”,大肆宣传蒙古“法西斯”,穿蒙袍、学蒙文、去汉化……不姓余,不姓铁,要姓孛儿只斤,还是铁改余吗?寻根不去湖广麻城,不去南京,跑去漠北蒙古认假祖,这是什么情况……

不伦不类的伪蒙铁改余,是引起汉蒙民族矛盾的罪魁祸首!本来汉蒙两族和谐相处,伪蒙铁改余激发了民族矛盾,罪该万死!

…………………………

铁改余究竟存在与否?

铁改余究竟存在与否,也许不能一票否决,也许不是空穴来风,但是可以肯定的是:

1、铁改余即使存在,也是汉人铁改余,并且只是存在于西南余某个别支系,绝无百万之众,因为西南余各支基因互不相同,各支共祖时间超过千年;

2、铁改余一世祖(祖居南京东门外九华山桂花村的南宋铁世义)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汉人,不是蒙古人;

3、九子一姑的父亲(湖广麻城的铁木健,百亩良田,不纳丁粮)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汉人小地主,不是宰相,不是南平王,不是蒙古黄金家族,九子各支系后裔的父系基因Y-STR检测也没有发现一例跟托雷后裔基因类型(C2北支)吻合的,更加验证坐实了铁木健是汉人;

4、铁木健的父亲是南京汉人铁子高,在铁改余老谱世系中清清楚楚!余凡们对老谱视而不见,一个劲地跑到漠北草原甚至国外去考证铁木健的父亲是谁,一定要把铁木健的父亲换成蒙元皇族,令人啼笑皆非,是现代版的掩耳盗铃!

清中期以来一直有人在质疑铁改余,比如余树楷的鸭江谱五疑、余绍由的富顺谱五疑,他们的质疑也不是毫无道理的。但是也有人继续肆无忌惮的造假谱,例如民国初余一海撰写《青神余氏宗谱》,其中罗列的南平王等一系列虚假证据和从元史中抄录的元朝皇室世系,欺骗了很多历史知识不懂的族亲和家族,建议大家多看看,铁木健其人究竟是南京铁子高的儿子?还是08谱铁蔑赤的儿子?还是耶律楚材的儿子?这些无从考证,无法考证,子虚乌有的人物,甚至根本就考证不出来。铁木健作为元朝重臣,正史、方志、名人笔记为何找不出蛛丝马迹?难道《元史》中这么关键的人物,镇守一方,让皇帝感到胆寒的雄杰,一个让好皇帝不遗馀力到处追杀的人物,修史者竟然能够无视?任何人想想便觉得不可思议。

诸多西南余氏的开基祖只能追溯到明末清初,也就是15代人左右,在断代考证不清的情况下,去靠一个与自家无关的铁木健,这种做法是否可取?短短六百多年的时间,黄金家族铁改余号称百万之众,符合繁衍规律吗?

追根溯源,得秉承史实而行,九子十进士,何以史书无迹可寻?就凭口传和几页简单的谱序就能把西南余的氏的祖源弄清?九子一女都是进士,过去考进士比今天清华北大还难考,况且就算赐封也会有记录,朝中十个人做官,一下跑了,不轰动全世界?且不说国史、方志,起码不管改朝换代都会有传谣之话,不管那姓人都会知道,铁木见九子一姑封地麻城孝感,这里人为什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呢?李白路过湖北安陆,都1200多年了,还会留下记录,今天已成为安陆的一张名片,是当地重要旅游资源;铁木健食邑湖北麻城,才600多年,又是皇室家族,又是宰相,又是九子十进士,在一个小小的麻城,当地竟然从来没有人听说过,大量麻城过籍的填川移民也都没听说过,麻城地方政府也不开发铁木健旅游资源,啥情况啊,可能吗?

既然铁改余信誓旦旦的黄金家族,蒙古大汗子裔,为什么还要在谱序中追溯到生活在公元前的由余?余氏有史载时,成吉思汗的祖先尚在饮毛茹血,蒙昧未开,元朝统一后,高度受了汉文化的熏陶,皇朝史事自有专人记载,明朝修史,秉承元朝史料,通过《明太祖实录》可以考证,朱元璋对于蒙古王朝丝毫没有恶感,招徕,降服,征服的诸多元朝皇室高官均予以厚待,何至于追杀不休?况且几个手无兵权,缺少部众的名不见经传的逃亡人员?

当初西南地区迭经战乱,流移纷扰的时代,祖先们为了生存,通过投亲靠友,互联宗盟,仅为自保的时代,他们前期为了生存,缺少文化,不得不有种种顾虑和其他原因,年湮代远,传给子孙了一个个真伪难辨的家族历史,让一代一代的族人感到困惑和不解,时至今日,高科技和信息时代,相信一下科学,花点钱检测一下男人特有的父系Y基因,究竟有没有蒙古人的血统,确定一下有无蒙古父系染色体基因存在?还历史一个清白,互联网时代,信息发达,一点一点的拨开迷雾,还历史一个清白,倘能厘清渣滓,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寻根,有的放失,即便不能达到完全了解真相,亦能摒弃错误的历史信息。

还原历史其实并不是很难,DNA可以确定族源,族谱可以确定寻根的方向,可以从全国各地的铁姓家谱和余姓家谱中寻找蛛丝马迹,即便不成功,终究是开了一个先河,知道自己身上流的血,跟那个民族相近。希望大家秉持真理,寻找真相,毕竟历史的潮流无可逆转,我们拭目以待。

…………………………

告西南铁改余同胞书

各位同胞、宗亲们:

大家好!

铁改余源自江西吉安,经湖广麻城过籍,繁衍于西南大地。然而近些年来,部分铁改余自称“蒙古黄金家族”,其风愈演愈烈,刮遍祖国西南,人口号称百万,都以成吉思汗黄金家族为荣耀,背离湖广填四川的家族真实血泪史,令汉族同胞深感痛苦!经抽样检测铁改余宗亲基因,证明跟江西湖广汉族余氏基因吻合,至今仍未发现一例跟托雷后代相吻合的基因类型(C2北支)!

为此,我们诏告西南铁改余氏:

一、我们尊重成吉思汗,尊重黄金家族,尊重蒙古族同胞,毕竟南宋末年那场血腥屠杀已经过去七百多年,当今中华一统,天下太平,汉蒙两族已融为一体,正在中国***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二、我们尊重蒙古族同胞,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容忍汉族铁改余氏亵渎民族尊严,攀附黄金家族,侮辱自己的祖先!每当看到伪黄金家族余氏身着蒙古族服饰,举行蒙古族仪式,高调认祖成吉思汗,对他感恩戴德的时候,谁又能体会到我们汉族同胞的感受?伪黄金家族余氏对汉族同胞感情的伤害,无疑于伤口撒盐,还请广大蒙古族同胞理解!

三、我们对自称是“黄金家族”的铁改余宗亲发出严正声明,你们身上流淌着祖先的血液是不会改变的,铁改余总体上都是我汉族原本余同胞!如果有谁不相信,请你们大胆检测自己的Y基因,除非你能证明自己跟托雷后裔基因(C2北支)吻合,否则请立即停止对列祖列宗的侮辱,停止对汉族同胞的感情伤害!

铁改余正本清源工作组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二十日

客家民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客家民系的形成区域是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但是自孕育到定型有个发展过程,在不同的时期中各自均发挥了不同作用,从而兴起了客家民系形成阶段论。《客家学概论·客家民系的形成》中说:“客家民系的形成是个历史的过程,它起于客家先民南迁的西晋末,历经六朝、隋、唐、五代十国时期,至北宋末南宋中完颜亮南侵结束而最后完成。大体言之概括为孕育于赣南,成熟于闽西,发展于粤东。”《宁化石壁与客家在闽西形成、发展的若干的问题》中说:“客家人和其他民族民系的形成和发展一样是一个历史过程。赣、汀、惠三州及这三江流域在客家形成发展中各自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赣州和赣江流域是客家人形成的摇篮;汀州与汀江流域是客家先民初步转变为客家人之地;惠州及东江流域是客家人最终形成、完善与兴旺发达之地”。《客家风华·客家源流》中说:“客家民系的形成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赣南开始,在闽西进一步发展,在粤东完成。”

综全,客家民系即是肇始发祥在赣南,发展形成在闽西,定型成熟在粤东。 客家民系的肇始发祥在赣南(约在唐朝前)

赣州市,位于江西南部、赣江上游,通常称为赣南。赣州有18个县市区,总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1/4,为江西省最大行政区域。赣南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也是客家民系的肇始发祥地。但客家民系在赣南的起步不一定是并驾齐驱的,其中于都、兴国、宁都、石城这些东部县尤为重要,特别是石城。

(1)从行政建置与人口情况看,赣州处于客家民系的肇始发祥期。

先从行政建置看。某些史书载,秦统一中国以前,南国并无汉人居住,而生活在闽、粤、赣客家聚集地的土著民族为畲瑶(古代又称山越)。在闽粤客家大本营中行政建置最早要数赣州,秦代便设南懋县。秦始皇“南定百越”时曾派10万军驻扎在章江流域。赣州市历史上曾称花州、虔州。又据《赣州地区志》:“吴嘉禾五年(236年)析庐陵郡置南部都尉,治于都,领7县,为赣州地区之雏形。”明、清以赣县为府治,1949年设赣州市,为赣州地区所在地;20世纪90年代成为市管县之市,辖17县,赣州市改为章贡区。赣州所辖各县建置时间是:

于都县汉高帝六年(前201),原名赣都县

赣县汉朝(前206~前220)

兴国县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原名平阳县

南康县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原名南安县

宁都县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原名阳都县

安远县南北朝大同十年(544)

信丰县唐永淳元年(682),原名南安县

大余县唐神龙元年(705),原名大庾县

上犹县南唐保大十年(952)

龙南县南唐保大十一年(953)

瑞金县南唐保大十二年(954)

石城县南唐保大十二年(954)

会昌县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

崇义县明正德十四年(1519)

定南县明隆庆三年(1569)

寻乌县明万历四年(1576),原名长宁县

全南县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原名虔南县

上述17县建置时间分别为唐以前8县、五代4县、北宋1县、明3县、清1县。这说明该地区在客家民系形成之前就非常汉化,是客家民系的肇始发祥地,在客家先民南迁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东部。再从人口情况看。据新编《赣州地区志·人口》载:唐天宝年间(742~755)约37647户、275410人,宋崇宁年间(1102~1106)约310159户、827709人。崇宁年间比元丰年间人口增长2倍。说明这一时期赣州人口密度远远高于汀州、梅州,尤其是东部的宁都、石城。罗勇在《略论明末清初闽粤客家的倒迁入赣》文中说:“宁都,南北朝至宋末迁入的姓氏40多个,后来发展分布到全县80%的村庄,成为宁都的基本居民。石城这时期迁入的姓氏60个,其后代也散布到全县各地,成为全县的主要姓氏,而其他地方则较为稀疏……”这说明东部是最早的客家发祥地。

(2)从历史记载与民俗风情看,它是客家最早发祥地。

先从历史字记载看。其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阿房宫,把原六国一些降卒派往南方伐木,最后定居于上洛山区,这就是世称的“木客”。其二,秦始皇派尉屠睢率领的镇守岭南的50万大军(谪徙),任嚣、赵佗率领的增援秦军的四、五万楼船水师都是最早进入岭南国的中原汉人,他们大部分留籍赣南。其三,汉时朝廷曾两次派官兵出守梅岭筑寨修城。秦汉两代的官兵成了开发和留籍赣南石城最早中原汉人。

再看赣南东部的民俗风情。兴国素有“将军县”之称。在20世纪上半叶为国、共两党输送60多位将军,即是否秦时将士的(秦始皇派往江西兴国伐木建阿房宫的士卒)的军人血统遗传。另,兴国山歌为赣南客家之最,似与陕北信天游同出一辙,尤其是歌里的“里格”两字,在两地歌中均能找到,而在全国其它地方则找不到。又,石城灯彩:手擎彩灯身穿对襟衫、头缠白羊肚手巾的小青年与陕西小伙宛如异地同胞。再看于都唢呐:那身穿对襟大褂、头裹毛巾的老头仿佛是陕北、晋北老汉的现场表演。还有井冈山上客家风情展里的吹辣叶(用威灵仙叶夹在舌上吹奏乐曲,其音高亢清亮),与陕北的吹辣叶同出一辙。

上述皆可旁证秦汉时官兵与徙民早已抵达赣南东部。

(3)从石城在客家民系肇始发祥阶段的重要地位看。

首先从地理环境看,它是南迁汉民的天然栖息地。新民系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环境。石城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东北部,地处闽赣交界处武夷山脉中段西麓,与闽省长汀、宁化两县毗邻。四周崇山峻岭往来不便,宛如世外桃源。石城不仅地处偏僻,且近乎闭塞,距宁都州治140里,距赣州府治450里,山路崎岖逶迤难行,对于统治者来说是鞭长莫及“望洋兴叹”,对于移民们来说则是避乱之佳地。石城境内3/4是土地,1/10是耕地,1/30是水域,四周高山境内河流交错,贯穿着许许多多的谷底小盆地、低矮丘陵地、缓坡地,适于垦殖,且土地肥沃,又有水利条件,从自然条件来说是宜于农耕之地。由于四周崇山峻岭往来不便,历史上未曾有兵马大道,从地理环境来说是属于封闭型农耕地区,有如“世外桃源”宜于栖息。先秦以前石城居着古山越人或称古车瑶民。故石城许多古地名中都带有畲字,如温家畲、杨畲、下畲、大畲等,这些带“畲”字的地点有一共同之处即是一律毗连着高山大岭,并有畲民居住。自秦末至晋末,有少量的南迁汉民于邑境居住。至隋唐五代,成批的中原汉人迁入,辟山造田聚族而居,他们大都以同姓宗族为核心聚族而居,数姓混居的少,有些数百上千人的大村庄几无杂姓。至宋代,南下移民又大量迁入。在石城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的南迁开发者们,经过几个世纪前赴后继的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培养不畏任何艰难险阻、对新环境具有很强适应力的精神气质,形成了客家人的特有的精神秉性。

其次,从其交通环境说它又是移民的优越中转站。石城为赣江之源,琴江贯穿南北支流遍布,经水路乘舟楫可达赣州、南昌、九江等地;陆路有数十条古道与闽省长汀、宁化,本省广昌、瑞金、宁都相通,虽闭塞但还能流通。又,石城地处闽赣交界,在邑境长达百里的边界线上有数十条大大小小的道路相通。从九江南下至抚州经南丰、广昌进入福建必经石城,从吉安往东经兴国、宁都去福建也必经石城,自古以来石城就是进入闽西北直至粤东的主道,堪称咽喉之地。明万历年间石邑郭北镇武楼门额勒石“闽粤通衢”四个大字,至今仍清晰可见。历代避乱南迁的中原汉人千里跋涉是为了寻求更理想的栖生之处,遇到合适之地就住下,不合适就继续往前走。到了石城再往前就是福建了,必须停靠一下再作最后的抉择,石城自然成为移民的天然中转站。石城既为理想的停靠中转之地,因此每临乱世移民高峰期则蜂拥而进,乱平世治则外迁新址。据不完全统计,唐末前进入石城居住过的移民姓氏当在50姓上下,但真正留下的定居至今的只有13姓;宋代迁入的有70多姓,真正留下的也只有30多姓,进者多留者少,来石城多是中转而已。从石城迁出主要迁往何处,从地理位置上说,翻过武夷山,半天功夫就可到宁化石壁。从学者的调查看,从石城迁出后,多数经往宁化石壁,复迁广东。如《温氏族谱》载:“五胡乱华之际,温氏族人随中原土族南迁,部分后裔迁居江西石城。唐僖宗时,温钢宝避黄巢乱,自石城移居福建省宁化县石壁乡。”还有广东族谱迁徙记载。兴宁黄陂《曾氏族谱》载:“宋末政和二年(112),由江西南丰,初迁宁化石壁,后徙广东梅州五华,经广昌、石城、至宁化、长汀、上杭、广东梅州平远、兴宁而达五华。”陈氏《崇正同人系谱》载:“宋末,由安徽阜阳出发,上颍川渡长江至江西湖口,溯赣江,折东于宁都、石城,入福建宁化,经长汀、上杭至广东梅州市梅县区、大埔、兴宁、五华、龙川。”由于石城位置上的原因,使石城成为早期客家民系形成的发祥地之一,又是中原汉人南迁途中最大的中转站之一。

石城在整个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它特有的历史作用,在客家民系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再次,从客家文化的发祥来看,它是客家文化之源(含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先从语言看,石城方言保留了古代语音特点。石城人使用的确良独特的赣南客家方言——石城方言。石城方言与邻县宁都、瑞金比更接近梅州口音。石城方言声母23个,中古全浊塞音,塞擦音不论平仄一般都变为送气清音,浊擦音变为清擦音;普通话中的不少“轻唇音”字(古非敷奉),在石城方言中念为“重唇音”(古帮滂并),保留了“古无轻唇音”这一上古语音特点。石城方言有61个韵母,其中舒声韵38个、促声韵19个、自成章节2个、无元音章节1个。韵母中只有开口、合口、齐齿三呼,无撮口呼;方言中收——m、——n、——η尾及收——p、——t、——k尾的字,与中古音乐系大致相同,阳音韵与入声韵的配合十分整齐。石城方言有五个声调,即阴平y53、阳平y24、上声y31、去声y32、入声y21。中古平声依声母清浊分为阴平、阳平;入声不分阴阳。在词语方面石城方言中的单音词比普通话更多(古代单音词多);喜欢在外国传生入的物品名称前加“番”或“洋”等字样;忌讳语较多。石城方面还保留了较多的古汉语词汇。如称太阳为“日头”,白天为“日昼辰”,“睡”为“歇”,“砍柴”为“斫樵”,“吃”为“食”,“黑”为“乌”,“站立”为“企”,“脸”为“面”,“稻子”为“禾”,“嚼”为“噍”等。总之,由于地理环境上的封闭性,使石城方言受外来语言的冲击比较少,形成了比较纯正的客家方言。

再看石城的建筑。石城的建筑艺术颇具客家风格,古典高雅又朴素大方,房舍庙宇、寺院祠堂莫不如此。742年—756年(唐天宝年间),境内已建白玉现与西华山仙殿。珠坑集贤寺与秋溪罗云祥寺亦传为唐所建。至宋代佛教大兴,远近闻名的内宫禅院、永福寺、海藏寺、宝福院、清禅院等均系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所肇建。而最精美的建筑莫过于宝福院塔,为宋高僧应可、道符主持募资合建。1102年(崇宁元年)始建,1110年(大观四年)落成,高5768米,七级六面,竹节钢鞭形。结构精巧造型独特,既保存了盛唐遗风又有典型的宋代风格,是客家先民中原文化与闽粤特色融合的结晶,属我国珍贵古典建筑。石城居民肇闽西土楼之端。为自卫安全起见,石城乡间多有山寨和土楼建筑,外形不一大小不拘,大都可容纳数百上千人。外端设垛口为望孔,还有射击孔。邑内至今保存较好的土楼有木羊城土楼,大由河背土楼及小姑高岭土楼。

上述表明了石城在客家民系的形成的初始阶段的特殊的地位与作用。 客家民系形成在汀州(约在宋朝)

汀州(尤宁化及石壁)在客家民系的完成中处于中间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从历史建置与人口情况看。

先从历史建置看,汀州整体建置晚于赣州、早于梅州。据载:唐元开二十一年(733),福州长史唐循忠于潮州北、虔州东、福州西检责得避役百姓三千余户,奏置州。后,唐开元二十四年设置汀州,辖长汀、黄连(宁化)、新罗等邑,纵横近400公里。旧时汀州共8县,即宁化、清流、归化(明溪)、长汀、连城、上杭、永定、武平。8县建置时间是:

宁化唐开元十三年(725)

长汀唐开元二十四年(736)

上杭北宋淳化五年(994)

武平北宋淳化五年(994)

清流北宋元符三年(1100)

连城南宋绍兴三年(1133)

归化明成化七年(1471)

永定明成化十四年(1478)

上述8县:唐代建2县,宋代建4县,明代建2县。可见其历史建置总体要比赣南晚,比粤东早。

再从人口状况看。无论从人口规模还是增长速度看,宋代江汀流域的人口发展都是清代以前最高的,成为赣闽粤边三角地区之冠。宋中叶后,闽西汀江流域的人口密度已超过赣江流域,与粤东比,闽西与粤东的实际面积相近,都约为赣南的1/3强,但同期汀州人口却是梅州的6倍多。自南宋后一直到明末汀州人口的总趋势是下降,尤其是南宋,宝祜至宋亡的22年间,人口发展出现负增长,平均人口负增长率为71%,22年间人口剧减了百万。《客家民系形成探源》中说:“宋代入汀之中原南迁客家先民,100余姓,为历代最多者。”从五代末至北宋末年(1127年),前后发展近400年,这时汀州的客家先民早已占绝对优势,客家先民和畲客已基本演变成客家人。

上述可见,汀州在客家历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从宁化及其石壁在客家民系的形成发展阶段的地理位置看。

《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一文中说:“石壁具备有构成客家民系的诸如地域、语言、经济生活、心理素质等诸多要素。宁化石壁是形成客家民系的早期中心地域,是孕育客家的摇篮。”宁化及石壁作为客家民系诞生的中心地域,可从以下几点来看。

首先从宁化及石壁的特殊地理交通生存环璋看。从地区里位置看,宁化地处闽赣两省结合部,与江西于都、瑞金和福建长汀、明溪等地相接。四周是崇山峻岭荒山野林,特别是西北边境有高峻的东北西南走向的武夷山脉作为屏障,防阻着大规模的北方南来的兵祸之乱。从交通环境看,陆路上,江西省石城县与福建省宁化县相距只50公里,两地往来有四条重要通道,其中站岭隘是闽西西北与赣东南交界线上最为低矮的隘口,距石壁不到10公里,自古至今都是两省重要通道之一。从水路交通看,宁化位于三江之源,有通往“四水”之便。宁化是福建最大河流闽江源头之一,是通往广东韩江的汀江源头之一,是通往江西省大江赣江的贡水源头之一。它距江西盱江主流也不远,在无公路之时利用航道,自赣北溯赣江而来,自赣东北溯盱江而至,都很方便。“四水”之便是:自宁化往东有闽江航道,往南有汀江航道,往西有贡江至赣江航道,往北有盱江航道。历代汉人南下进入闽西,特别是进入宁化石壁的,其最主要的路线有两条:一是自赣北溯赣江至宁都经石城过站岭进入宁化石壁;二是自赣东北溯圩江,经南城、南丰、广昌至石城过站岭进入宁化石壁。从生存环境看,宁化有相当广阔的地域,是一方土地肥美、林木繁茂初有开发的处女地。这里既有开发的热土又有未开发的腴壤,自然是移民定居的理想环境。且宁化在靖康之前,千百年兵革未及。而其间由江西入闽处又恰恰有一条较为平坦的狭长地带作为通道。这就不仅为南迁的中原移民提供了迁徙的方便,而且居于其中也相对安全,不失为逃难者理想的“世外桃源”。因此,中原南迁移民都乐于在此避难和喘息,就是安定时期而忧畏动乱的人也愿意选择此地以保平安。宁化石壁特殊的地理交通及生存环境,决定了在客家民系形成发展时期的重要地位。

其次从客民迁徙情况看由于宁化及石壁具有上述优越的条件,促使进入其地的中原移民不仅南迁闽西、广东极为方便,而且东迁闽中、闽北和北迁江西南部也还轻松。而由赣南而东经宁化石壁迁徙它处的,在客家第五徙的回迁过程中,大都又经过宁化及其石壁。因此,凡是客家人,其先世几乎都有人流居宁化甚至石壁。从民族迁移史来看,目前可确定为客家人的各氏族谱都提到祖先曾流居宁化及其石壁。从氏族认始祖来看,现今各地的客家人往往把入闽特别是宁化入闽那代视为始祖;从客家各氏族本身的意识中,也在认为自己流居宁化之后就是“客家人”了。从今日客家分布的地域看,以广东东北部、江西东南部及福建西南部一带最为集中,这与历史上中原移民经宁化及其石壁播迁的区域吻合。又据《客家与宁化石壁》所述客家姓氏迁移情况:唐至南宋迁入101姓,占清以前可统计迁入姓氏119姓(支)的85%;迁出情况是:以80姓(支)统计;晋1、唐末2、五代6、北宋11、南宋32、元12、明14、清2,唐末至南宋49姓(支)占63%。尤其在南宋时期,迁入宁化的客家先民37姓以上,占统计数119姓的32%;迁出的有32姓以上,占统计数80姓的40%,是宁化历史上进出量最大的时期,也是客家大本营中进出量最大的地区。人口的流动情况是:742年(唐天宝元年)5000人,1253~1259年(南宋宝祐年间)11万多人。此后人口急骤下降,1391年(明洪武二十四年)人口下降至44930人。人口的增减同姓氏流迁相吻合。这样高度的人口集散在闽粤赣大本营区30多个纯客家县中只有宁化,这充分说明从唐末到南宋,宁化及石壁是客家人的集散中心。

再次从民俗文化看其中间过渡性。从客家话看其过渡性。汀州、长汀以南的客家方言,与石城等闽赣交界地区和梅州地区比较,有明显的过渡形态,尤其石壁。中国社会科学院罗美珍教授说:“客家方言形成时期,宁化石壁占了重要历史地位。石壁是北人从赣南进入闽西的主要通道。不少客家姓氏的祖先都在这片宽阔的平坝上生息过一段时间。从语言上看,石壁处在赣、客语的交界处,因而至今宁化石壁话还有一些和赣语同而和大多数地区客语不同的语言和词汇……但是宁化石壁以及赣南的瑞金、石城、于都、宁都等地的语言,大多数特点和闽西、粤东北的客家话是一致的。”“宁化石壁是客家方言形成时期最早的聚散中心,后来由于长汀是汀州首府,中心逐渐转移到长汀。”

从客家民居的发展看其中介性。俗云:“福佬好食粥,客家好起居。”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居民建筑是客家文化事象中最能反映民系文化内涵的一类事象。从客家大本营区的居民看,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都由闽西西北地区的方楼或圆楼发展而来。一般的客家土楼有三种典型样式,即五凤楼、方楼与圆寨。所谓五凤楼,实际上只是在宁化方楼的原格局中将正屋和横屋顺进深方向由前面而后递加楼层至五,其立面形象宛如一把交椅,只不过以‘凤’蓖美而已。而方楼与圆楼实质上是照搬了宁化、长汀方楼、圆楼格局,只不过加强了它的防御性能而已。而围龙屋是梅州典型的客家民居,它是根据梅地地势较为平坦而造的,它更突出聚族而居而不在于防御。

我也姓余,我们曾祖直接是原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杜市区红旗组搬到贵州开阳县宅吉乡的,我父亲说我们最准确的字辈是二十个转宗字辈:进、德、也、文、忠、学、正、绍、先,从、事、代、天、家、庆、石、开丶碧、有、红,供你参考。

●徐达,明代最有名的开国名将。农家出身,少有大志。初与朱元璋同为郭子兴部将,后从朱元璋征略四方,受命为大将军,兼并张士诚,北伐灭元,功勋卓著。他作战有谋略,行军持重,军纪严明。功成归朝,进官为右丞相,封魏国公。

●徐霞客,明代最杰出的地理学家。自幼刻苦攻读,特别喜欢阅读地理方面的书籍,年轻时便立下了走遍五岳的志愿。从22岁直到去世为止,30多年内,足迹遍于今华东、华北、东南沿海和云贵高原。旅途中备尝艰险。他观其所得,按日记载。后人把它搜集起来,编成《徐霞客游记》。这部书具有重大的地理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徐光启,最早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介绍到中国的学者。明代科学家。明朝万历年间考中进士,曾担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因反对宦官魏忠贤等人的专权,曾三次被贬免职。他利用空闲时间博览群书,刻苦钻研,热心研究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等科技知识,并把这些知识介绍到中国。他也是最早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等书译成中文的人。

●徐特立,最长寿的徐姓名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他在1927年国民党叛变革命时,加入中国***。参加了南昌起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后在延安从事教育宣传工作。解放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等职。生于1877年,卒于1968年,享年91岁。

●徐祯卿,成名最早的徐姓名人。明代文学家。弘治年间中进士,官至国子监博士。年少时即显露才华,与唐寅、祝允明、文徵明齐名,号称“吴中四子”。

●徐海,最令人可恨的徐姓名人。曾在杭州虎跑寺为僧,号明山和尚。为明代勾结倭寇(日本武士等海盗)的汉王直部下的大头目,称“天差平海大将军”。屡次引导倭寇骚扰沿海各地。1555年,他勾结萨摩、肥前等地倭寇入侵,抢劫江浙各地。后来他被明军设计围歼,投水而死。

●徐宗汉,最著名的徐姓女名人。生于1876年。1907年加入同盟会,在南洋、广州进行革命工作。参加了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后与黄兴结为伴侣。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随黄兴赴武昌,深入战地救护受伤士兵。“九一八”事变后,赴美国等地为东北义勇军募捐,宣传中国的抗日斗争。1944年逝世。

共和国开国名人

●徐向前,开国元帅。任过中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徐海东,开国大将。

●开国中将:徐立清、徐深吉(红安籍)、徐斌洲(红安籍)。

●开国少将:徐光华(赣县籍)、徐国贤(莲花籍)、徐绍华(红安籍)、徐德操(平江籍)、徐其孝(麻城籍)、徐斌(达县籍)等18人。以上1/3强出自客家聚居地。

《黄埔军校三百名将》列有徐谦(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团委员)、徐会之(国民党中将)、徐向前(解放军元帅)、徐成章(琼崖工农革命军东路军总指挥)、徐彦刚(红一军团参谋长)等5人。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徐氏对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秦代有前面已说的著名方士徐福。两汉时期,徐氏曾数次奋起反抗封建统治,如汉武帝末年,由于赋税徭役繁重,徐勃领导泰山(治今山东泰安东北)、琅邪一带农民举行武装起义,攻克城邑,夺取兵器,杀死官吏,释放被囚农民,没收地主财物。新莽末年,东海临沂人徐宣起兵响应樊崇,后被推为赤眉军政权的丞相。东汉建康元年(144年),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人徐凤与马勉在九江(治今安徽寿县)举行武装起义,曾建年号,置百官。东汉末年,青州黄巾军首领徐和,在青州黄巾军大部被曹操诱降的情况下,继续率众斗争,最后战死沙场。此外,西汉有水利家徐伯,于武帝元光年间主持漕渠开凿工程,修成全长300余里的水渠,使关东至长安的漕运时间省去一半,沿渠万余顷农田得到灌溉。东汉桓帝时,有豫章南昌人徐稚,因不满宦官专权,终不为官,被称为“南州高土”,还有女诗人徐淑。东汉末年,有哲学家、文学家徐斡,北海(郡治今山东潍坊西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三国时有颍川人徐庶,以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及孝顺母亲而著称。南北朝时期,北方著名的徐姓人物是北魏经学家、北学代表人物之一华阴(今陕西渭南)人徐遵明,南方著名的徐姓人物是东海郯人徐 、徐陵父子。徐 为南朝梁文学家,文风*靡浮艳,与庾肩吾齐名,徐陵在梁时官东宫学士,陈时历中书监等职,其诗歌和骈文轻靡绮艳,与庾肩吾之子庾信齐名。徐、庾二家父子的诗风、文风被称为“徐庾体”。唐代有书法家徐浩,越州(治今浙江绍兴)人,精于楷书,圆劲厚重,自成一家;有唐末王仙芝起义军将领徐唐莒,还有三位徐姓宰相:徐世 相太宗、高宗,徐商相懿宗,徐商之子徐彦若相昭宗。五代至两宋期间,徐氏多文人学者和艺术家。江宁(府治今江苏南京)人徐熙,南唐画家,工花木、蔬果、禽鸟、虫鱼、与后蜀黄筌并称“黄徐”,形成五代花鸟画的两大主要流派。徐熙之孙徐崇嗣为北宋画家,与其兄崇勋、弟崇矩,都擅画

江西省余干县枫港乡涂坊村、排头村、碧溪村、岭上村、陈普堂村、神署嘴村等(原:禾山乡)余氏,十八世宠九公名下字排行:恭贤铭德,扶植纲常,厚载祈佑,富寿永昌,俊义克定,文章显光,忠孝名家,奕代绵长。此字辈自三十二世始。

家谱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1)家谱学基本理论,包括发掘、整理、利用家谱的一般方法、原则等;(2)谱主家族演变史,包括谱主中重要历史人物的经历,姓氏、宗族的演变维系等;(3)家谱资料的专题利用,包括利用家谱资料研究历代人物(帝王家族人物、军界人物、政界人物、商界人物、医界人物、技艺界人物等)的传记、各种职业的演变发展,以及利用家谱进行地方史、民族史、文化史、民族学、地方语言、地方习俗等多个学科的研究。 中国家谱学始于汉朝,到隋、唐发展最盛。家谱修订与研究一直持续到建国前。建国后,家谱学一度未得到充分重视,特别是在“文革”时,家谱损失严重,近年来,学术界开始日益重视家谱研究,有关部门曾对全国家谱进行普查。

1984年,国家档案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南开大学历史系联合发起编家谱总目。一些大学图书馆已有馆藏目录,如《河北大学图书馆家谱书目》,收173姓,835种;《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家谱目录》,收130余姓,400种;《吉林大学图书馆家谱目录》收藏近1000种;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170余种;天一阁收藏403种;此外,上海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均有可观的收藏。据学者估计,我国现存家谱至少在6000种以上。

1988年7月,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发起和组织了首届中国家谱学研讨会。港台学者也十分重视家谱研究,香港大学图书馆收藏族谱201种;台北文献馆收集家谱2154种。

台湾还编有《国学文献馆现存中国族谱资料目录》,台北王世庆等人编有《台湾公、私藏族谱目录初稿》。香港学者罗香林、林天蔚、萧国钧、黎树添等很注意利用家谱研究的成果研究香港的历史。罗香林的《中国族谱研究》,被认为是港台谱学的基石。台湾在五六十年代也出现了一批谱牒学著作,并成立了“谱学研究所”等学术机构。

国外学者尤其是美国学者也很重视家谱研究。美国犹他家谱学会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家谱学组织,其图书馆收藏着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家谱的缩微胶卷,总量达100万卷,相当于每册300页的400多万卷印刷书籍,其中中国家谱便有3000种。编有《美国家谱学会中国族谱目录》,著录1974年以前所汇集的中国家谱3109种,1983年由台湾成文出版社出版。日本宗谱学专家多贺秋五郎对我国的宗谱经过长期研究之后,写成了一部专著《宗谱的研究》(日本东洋文库出版)。 目前,在国内外都尚没有系统、完整阐述家谱学的著作。

四川地区铁改余到底怎么回事?

“黄金家族铁改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请参考:科学揭示真相:“铁木健九子”后裔基因否定“铁改余”神话学者揭开西南“铁改余”历史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