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有明朝的族谱,最好有皇后和公主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7浏览:2收藏

请问谁有明朝的族谱,最好有皇后和公主的,第1张

第1任

洪武太祖 朱元璋

孝慈高皇后 马秀英(1333一1382),

安徽宿州人,早年丧母,被郭子兴夫妇收养为义女。1382年(洪武十五年)五十一岁的马皇后病逝。”

第2任

建文惠帝 朱允炆

皇后马氏 光禄少卿马全女

洪武二十八年十月,册后为皇太孙妃。建文改元,立为后。生二子,文煃、文圭。

第3任

永乐成祖 朱 棣仁

孝文皇后 徐氏

洪武九年(1376年)册封为燕王妃,朱棣称帝册封为皇后。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四日去世,享年46岁。

第4任

洪熙仁宗 朱高炽

诚孝昭皇后 张氏

仁宗元配,永城人,指挥使赠彭城侯张麒 诚孝昭皇后画像之女。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封燕王世子妃,永乐二年(1404年)封皇太子妃。仁宗即位,册立为皇后。宣宗即位,尊为皇太后。英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十八日去世

第5任

宣德宣宗 朱瞻基

孝恭章皇后 孙氏

他是邹平人,永城县主簿孙忠女。济宁人胡氏,被选为皇太孙妃,孙氏被选为嫔。宣宗即位,册封胡氏为皇后,孙氏为贵妃。胡后身体不好,常常有病,渐被宣宗冷落。宣宗为立孙氏为后,命胡后上表辞位,以早定国本(太子)。宣德三年三月,胡后辞位,退居长安宫,贵妃孙氏被正式册立为皇后。天顺六年(1462年)九月四日,孙太后去世

第6任

正统英宗 朱祁镇

孝庄睿皇后 钱氏

英宗元配,海州人,都指挥佥事(后封安昌伯)钱贵女。正统七年(1442年)立为皇后。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加“慈懿”徽号。成化四年(1468年)六月二十六日,钱氏病故。

第7任

景泰代宗 朱祁钰

皇后 汪氏

北京人,祖父汪泉世为金吾左卫指挥使。正统十年(1445),郕王朱祁钰18岁,册封汪氏为郕王妃。正统十四年(1449) 册封王妃汪氏为皇后。进汪皇后祖父汪泉为都指挥同知;,汪氏去世与景帝合葬金山。

第8任

天顺英宗 朱祁镇

孝肃后 周氏

宪宗生母,昌平州文宁里柳林村(今属北京市海淀区)人,锦衣卫千户追封庆云侯赠宁国公周能的女儿。正统十二年(1447年)生宪宗皇帝,天顺元年(1457年)册封为贵妃。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孝宗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三月一日去世

第9任

成化宪宗 朱见深

孝贞纯皇后 王氏

上元人,中军都督追赠阜国公王镇之女。为宪宗皇帝第二位皇后(第一位吴氏于天顺八年[1464年]八月被废)。孝宗时,她被尊为皇太后,武宗时尊为太皇太后,正德十三年(1518年)二月十日,王氏去世

孝穆皇后 纪氏

孝宗生母,广西贺县人,是当地少数民族土官的女儿,成化时南征,俘人宫中。因她机警通文,被授为女史,管理皇家典籍。一次,宪宗偶然来到内藏,见纪氏对答合意,就在内藏私幸了她。纪氏从此有了身孕。成化十一年(1475年),孝宗年已6岁, 六月二十八日,纪氏突然死去。宫里传说是万贵妃乘宪宗召见纪氏时,在酒中下毒,纪氏被毒害而死。

孝惠后 邵氏

昌化人,邵林之女,小时候因家贫,卖给了杭州镇守太监,由此被送进皇宫。邵氏“知书,有容色”,初居外院,一天晚上,皓月当空,邵氏即兴吟咏她所作的《红叶诗》,宪宗偶然从那里经过,隐约听到,遂召幸,册立为宸妃,进贵妃,生兴王朱佑杬及岐、雍二王。世宗入继大统后,邵氏已因年老双目生翳。她听说自己的孙子当了皇帝,拉世宗到自己跟前,从头摸到脚,非常高兴。世宗将她尊为皇太后,嘉靖元年(1522年)上尊号“寿安”,十一月十八日去世,谥“孝惠康肃温仁懿顺协天佑圣皇太后”。

第10任

弘治孝宗 朱佑樘

孝康敬皇后 张氏

孝宗元配,兴济人,都督同知封寿宁伯张峦女。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选为太子妃。孝宗即位,册立为皇后。武宗立,尊为皇太后。二十年1541年)八月八日去世

第11任

正德武宗 朱厚照

皇后 夏氏

武宗元配,庆阳伯夏儒女。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册立为皇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被尊为“庄肃皇后”。十四年正月二十五日去世,谥“孝静庄惠安肃温诚偕圣毅皇后”。

第12任

嘉靖世宗 朱厚充

孝洁肃皇后 陈氏

世宗元配,元城(隶河北大名府)人,都督同知陈万言女。嘉靖七年(1528年)十月二日病故。

孝烈皇后 方氏

世宗第三后,江宁人,左都督安平侯方锐女。世宗即位10年,尚未得子。大学士张孚敬上言:“古者天子立后,并建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妇、八十一御妻,所以广嗣也。隆下春秋鼎盛,宜博求淑女,为子嗣计。”世宗遂于嘉靖十年(1531年)三月,选方氏(即方皇后)、郑氏、王氏、阎氏、韦氏、沈氏、杜氏、九人册封为九嫔。

方氏被册封为嫔后的第三年,世宗的第二位皇后张氏被废。方氏因“端慎不怠,甚称帝意”,被册立为皇后。并册僖嫔沈氏为辰妃,丽嫔阎氏为丽妃以副之。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一月十八日,方氏逝世,世宗因她在嘉靖二十一年的“宫婢之变”中救过自己的命,下令以元配皇后礼仪葬永陵,并命将其棺椁停放于皇堂(玄宫主室)棺床上左侧,经礼部大臣建议,仍命放置右侧。谥孝烈皇后。隆庆初,上尊谥“孝烈端顺敏惠供诚袛天卫圣皇后”。

孝恪后 杜氏,

穆宗生母,大兴人,庆都伯杜林女。嘉靖十年(1531年)封康嫔,十五年(1536年)进封为妃。三十三年(1554年)正月十一日去世,赐谥“荣淑”,葬金山。穆宗即位,当时,孝洁陈皇后、世宗皇帝的棺椁一同葬入陵内。其安葬的情况有“依次列袝”的记载,这说明,永陵一帝三后系同葬一室。

第13任

隆庆穆宗 朱载垕

孝懿庄皇后 李氏

北京昌平人,礼部奉诏选得良家女1200人,李氏被选为裕王妃,暂住宫内,第二年二月行迎亲礼,正式册为裕王妃。

成婚两年后,李氏生子朱翊 ,嘉靖三十六年正月复生皇长女,嘉靖三十七年四月十三日,病故于裕王府。

孝安皇后 陈氏,

北京通州人,国子监监生陈景行(陈氏入选裕王继妃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九月选为裕王继妃,隆庆元年(1567年)册立为皇后。

陈氏无子,且多病,颇受穆宗冷落。万历二十四年七月十三日,陈皇后病故。神宗上尊谥为“孝安贞懿恭纯温惠佐天弘圣皇后”,葬昭陵。

孝定后 李氏

通州永乐店人,神宗生母,初为宫嫔,待穆宗于裕王府中,隆庆元年(1567年)三月封皇贵妃,万历元年(1573年)被神宗尊为“慈圣皇太后”,万历四十二年二月九日病故,享年70岁

第14任

万历神宗 朱翊钧

孝端显皇后 王氏

神宗元配,浙江余姚人,永年伯王伟之女,生于京师。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二月册立为皇后。

孝靖皇后 王氏

光宗生母。宣府都司左卫人,原任锦衣卫百户赠明威将军指挥佥事王朝寀之女。生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正月二十七日,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二月初二选入皇宫,初为慈宁宫宫人,侍奉孝定皇太后。后被神宗私幸有孕,于万历十年六月册封为恭妃,同年八月生光宗朱常洛。万历三十四年四月进封为皇贵妃,万历三十九年九月病故

第15任

泰昌光宗 朱常洛

皇后 郭氏

顺天府人,博平伯郭维城之女。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册立为皇太子妃,四十一年去世。

皇后 王氏

熹宗生母,顺天府人,新城伯王钺之女。初为选侍,因生熹宗,封为才人。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去世。

皇后 刘氏

崇祯帝生母,宛平人,瀛国公刘应元之女。初为淑女,后被打入冷宫,病逝后葬京西金山。

第16任

天启熹宗 朱由校

皇后 张嫣

熹宗原配。河南祥符人,太康伯张国纪之女。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四月被册立为皇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白成农民军入城时自缢。

第17任

崇祯思宗 朱由检

皇后 周氏(

?-1644年),祖籍苏州,生长于大兴(今北京大兴区人)。父周奎以兵马副指挥升五军都督同知,晋封伯爵。周后于天启年间入信王府。思宗(即信王)即位,立为皇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农民军陷都城,帝令周皇后自裁,自缢而死。

至于公主太多了,可以参看

http://guoxuebaiducom/page/c3f7cab7/120html

没有昭明公主

一、郭哀、郭支、郭崇

郭哀为郭姓始祖。《路史国名记己卷》“夏世侯伯”中载:郭哀是夏朝大禹的龙御大夫,侯伯,世职世守,生活在聊城东南郭水。郭支是郭哀的后代,职务世袭。《三一经》注释云:郭崇商朝大夫,受封子爵,彭真人弟子,郭哀后裔。战国时古郭国为齐所灭,郭荣是其后人。

二、虢仲 虢叔 郭序

虢仲、虢叔,为季历第二、三子,周文王姬昌之弟,周武王之叔。虢仲、郭叔兼具元老重臣与宗支近族的双重身分,因其所封之国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负有特殊的历史使命。公元前1065年,虢仲受封于西虢,虢叔受封于东虢。因位列公爵,故尊称为西虢公、东虢公。西虢位于岐之凤翔,为畿内之地。负有屏障京城,捍御戎狄的使命。国都在虢镇,今宝鸡虢镇,因是宗庙社稷所在,亦曰成虢。虢叔位于荥阳一带,国都在制邑,是监控殷商旧族和东方诸国的重要屏障。东西二虢肩负着辅弼天子,监控诸侯,护卫西都镐京、东都洛邑的特殊重任。公元前722年,周室衰微,东西二虢衍生出南虢、北虢、小虢等五虢称谓。西虢位于陕西宝鸡之东;东虢位于河南荥阳东北虢亭一带;南虢位于河南陕县东南李家窑,后迁上阳;北虢位于山西平陆大阳南;小虢指西虢东迁后,留于原地的支族。

《春秋左传》、《史记》、《国语》等记载,西周末年,周宣王日渐骄奢。公元前789年,宣王违背“天子耕籍田干亩,为天下先”的惯例,虢文公直言切谏:“不可违背古制!百姓的大事在于农耕,上帝的祭品出于此,百姓的生计源于此。搞好农耕,保障各种供给,社会和睦兴旺。所以,农官为大官。”宣王执意不听,荒于农事,终至“干亩之战,败于姜戎”。宣王之子幽王更加荒*无道,为博取宠妃褒姒一笑,竟将烽火大事视同儿戏。烽火戏诸侯,威信顿失。幽王欲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引发争嫡之乱。幽王急点烽火求救,自然无人再来,幽王被杀于骊山之下。《汲冢竹书纪年》载,幽王和伯服俱死于儿戏。诸侯与伯申立幽王太子宜臼为平王。虢公翰乃立幽王爱子余臣于携为王与平王抗衡。形成二王并立,引起平王不满,夺东虢之地予郑。平王13年(前758年),郑武公死,庄公继位。因平定内乱,久不在朝,引起平王记恨,欲起用虢公忌父。平王死,桓王继位。重用虢公忌父,独秉朝政。桓王13年(前707年),郑庄公假天子之命伐宋。桓王决定发郑,虢公林父深知周、郑兵力悬殊,出兵不利,自坠天威,力谏不可。但桓王一意孤行,结果出师不利,左肩中箭,虢公林父奋勇救驾,方得脱险。郑国虽获大胜,但周天子仍是天下诸侯之主,故派使臣前往周都赔礼道歉。虢公林父代桓王抚慰郑使,使紧张的局势得以缓和,显示了虢林父智勇兼备的政治才干和外交能力,成为支撑周王室的中流砥柱。

桓王17年(前703年),晋国曲沃武公杀晋哀侯父子,欲自立为君。桓王派虢林父讨伐,立晋哀侯之弟缗为晋侯。虢林父这次出兵虽然挫败了曲沃武公弑君自立的阴谋,但从此与晋国实力派结下宿怨,成为后世晋献公“假道灭虢”的史因。桓王、庄王死后,周厘王继位。厘王3年(前679年),曲沃武公灭缗侯,重金贿赂厘王。厘王派虢公为使节,任命曲沃武公为晋侯。厘王死后,周室发生争嫡内乱。虢公起兵平定内乱,维护了惠王的君位。

周懿王时,周室已成衰微之势,“戎狄交侵,暴虐中国”,迫使懿王把都城由宗周迁到槐里。为捍卫王室,抵御戎狄,西虢公及其后裔多次率王师西征北伐。夷王7年,虢公伐太原之戎,获马千匹。厉王3年,淮夷侵洛,虢公长父征之。宣王12年(前816年),虢季子白讨伐严允于洛水之阳,斩首五百,俘获五十。宣王授予虢公“代王征伐”之权的最高殊荣。周惠王19年(前658年),晋献公借口洗雪虢林父伐晋之耻,重金买通虞国公,答应晋国“假道伐虢”的请求,灭掉由虢序建立的北虢。前655年,晋献公再次“假道伐虢”,灭掉南虢。虢国最后一位国君虢公丑父出奔京师。晋师在回国途中,顺手灭掉虞国。这就是历史上“唇寒齿亡”、“假道灭虢”典故的由来。虢公作为周室的宗支近族,自始至终都在为捍卫周室而拼搏,直至亡国失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虢仲、虢叔及其后裔,从周初分封,到晋献公假道灭虢的近400年的历史中,其宗支衍派遍布秦晋鲁豫四省广大区域。虢国相继灭亡后,郭氏后裔除少数留在原居住地之外,大部分被迫迁徙,流亡到异国他乡,并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为列国的客卿。

三、郭荣 郭最 郭重

春秋时人,事齐灵公、庄公,为大夫。鲁襄公18年,晋平公率诸侯伐齐,齐师败。灵公欲逃,荣对太子(后为庄公)说:“国之主不可轻易逃,君必待之,以免失去民心。”齐师稳定下来,晋师果然撤退,使齐灵公父子免为失国之君,郭荣一言兴邦。

郭最,齐国大夫,事齐灵公与庄公。正直果断,不畏权贵。灵公有宠臣夙沙卫恃宠骄逸,人皆畏之,连太子(后为庄公)也让他三分。独郭最敢于当面斥之,庄公称赞他为“寡人之雄也”!

郭重为春秋鲁襄公侍从重臣。襄公时,鲁国大权均操于“三桓”之手。三桓指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皆出自桓公,久专朝政,凌驾于鲁君之上。鲁之朝臣皆趋之若骛,畏之如虎,独郭重刚正不阿,浩然正气,一意匡扶鲁室,欲抑“三桓”,但终因独力难支,被三桓迫害致死。

四、郭隗

郭隗为战国时燕国谋士,是战国时期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以让燕昭王“筑台而师之”,为燕国召来许多奇人异士,终于使得燕国富强的故事,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传诵不绝。

当时燕国为齐国所败,被迫割地赔款,深受其辱。燕昭王继位后,立志兴国,张榜招贤。郭隗应聘,自荐于燕王。当昭王向他求教强国论时,他首先给燕王讲了“千金买马骨”的故事:古时有富翁欲出重金买千里马,派人带千两黄金四处寻找。当好不容易找到一匹千里马时,马已死。于是用五百两黄金买回马骨。主人见状大怒:“为何重金买回马骨?”他从容回答:一匹死千里马的骨头尚且用五百黄金买回,可见我们主人的诚心诚意,不久定会有人送千里马上门。不到一年,果然有三匹千里马送上门来。所以,大王要想招揽人才,先从我开始。比我有才能的人听到后,必然主动到来。于是昭王拜郭隗为师,待遇优厚。不久,乐毅、邹衍、剧辛等一批贤达之士,闻风而至,燕国很快强盛,并由乐毅率师伐齐,连下齐国城池70余座,几乎灭掉齐国。

五、郭吉

朝廷派往匈奴的钦差大臣,宁死不屈的苏武式英雄豪杰。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武帝率18万大军巡防朔方,并委派郭吉前往匈奴说服单于。郭吉不负众望,义正言辞地告诉单于:“南越与汉交战多年,而今贼王已被斩首,头颅高悬城门。你单于若敢开战,我大军就在面前;你若不敢开战,就赶快俯首称臣。何苦忽战忽逃,藏匿于漠北苦寒之地呢?”单于听后,恼羞成怒,将他囚困在冰天雪地的北海,但摄于汉军威力,终不敢侵扰汉边。从此,郭吉像苏武一样,手持汉节,不辱使命,被折磨致死。郭吉虽没能像苏武那样历尽艰辛,返回故国,但他那种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精神,令人敬佩。

六、郭昌

西汉云中(今大同)人。历事汉武帝、昭帝、宣帝三朝,一生在戎马倥偬中度过。初为校尉,随卫青作战,在征讨匈奴战斗中,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立下战功。元鼎6年(前111年),南越反,他以中郎将与卫广一起率兵讨伐,斩首数万,平叛后设置彰柯郡。元封2年(前109年),又以大将军衔率部讨伐西南夷,设置益州郡。元封4年,以太中大夫为拔胡将军封浞野侯,屯兵朔方,打击匈奴入侵。6年,西南夷又反,郭昌再次率部平定。汉宣帝时,加封为光禄大夫,受命治理黄河,在章丘一带裁弯取直,开渠引水,百姓深受其益。《前汉书》立传

七、郭解

据《史记.游侠列传》载:郭解字翁伯,河内(河南济源)人,布衣侠客,长得短小精悍,但和一般侠客不同,他不喜欢喝酒。郭解从小就很阴险残酷,常常会因为看不顺眼某人某事而杀人,也做了许多像窝藏逃犯、偷盗坟墓、印制伪钞、攻剽抢劫的犯法勾当;获得名望以后,虽然稍有收敛,但还是脾气不改。他为人讲究义气,为朋友可以不顾一切,甚至牺牲自己,但从来不愿宣扬自己的功劳或接受回报。他人公正,外甥仗着他的声望,在一次酒宴中,强行要灌别人喝酒,结果反被人杀死。姐姐埋怨他不替外甥报仇,故将尸体抛弃在道路上,企图让他难堪。他了解详情后,认为错在外甥,并不追究。这使得他更受到众人的尊敬,愿意归属于他。于是声望更高,凡是争执,都希望他出面调停。他曾经以各种方式挣到许多钱财,但都用来救济朋友,自己从来没有享用过;所以当汉武帝将天下富豪迁徙到茂陵的命令下达后,他因为家里贫穷,依理可以豁免;当时朝廷的大将军卫青也替他说情。但是,汉武帝却认为,他居然有能力影响到大将军替他说情,可见一定有问题,因此还是强迫他迁移。他的影响力真的很大,由于家乡的官吏杨季主举报他,就有人替他杀了杨家父子,连杨家派人到京城上诉的人,也一并遭到杀害;甚至有一个人因为批评他,而惨遭杀害,并割断舌头。汉武帝非常生气,便下令逮捕他。被抓到后,因为他并不知情,更没有亲自杀人,所以审问后,本被判无罪;但是,当时的御史大夫公孙弘却认为:“郭解虽然没有杀人,但有人肯为他杀人,这比他亲自杀人还可怕。应该依叛国罪处死。”所谓“树大招风”,郭解的死,势在必然。他是个“侠客世家”,他的父亲也是个任侠的人,在汉文帝时被处死,这似乎是侠客的必然命运。

八、郭伋

生于西汉元帝建昭元年(前38年),卒于东汉光武帝建武23年(公元47年),扶风茂陵(陕西兴平)人。其高祖是任侠郭解。郭解是河内轵(河南济源)人。为人谦恭,常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在士大夫中声望很高。郭伋的父亲郭梵曾为蜀郡太守。西汉末,郭伋任大司空府、渔阳都尉等职。王莽时任上谷大尹、并州牧等。光武帝即位,任雍州牧、尚书令。建武5年(29年),出任渔阳太守5年,治理有方。建武9年,转任颖川太守。他恪尽职守,保持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深受后人好评。《后汉书》立传。

九、郭宪

西汉末汝南宋(安徽太和)人。年轻时拜东海王仲子为师。一天,官已至大司马的王莽召见王仲子,郭宪拦阻说:“按照礼法,只有学生来求教先生,没有先生前往教学生的道理。您去见王莽,是畏惧权贵,却违背了礼法。您应当先讲完课再去。”王仲子讲完课,见到王莽太阳已落山。王莽问故,王仲子据实相告,莽大为惊叹。莽篡位后,拜郭宪为郎中,并赐给许多衣物。回家后,将衣物焚烧,隐藏在东海之滨,莽多次寻找无果。光武即位,拜郭宪为博士。建武8年,光武帝西征隗嚣,郭宪力谏,并割断光武马缰,光武不听。西征途中,后方已乱,只好中途返回。光武感慨地说:“愧不该不听子横之言啊!”后又上书谏阻讨伐匈奴。他认为天下疲惫,不宜劳师动众。帝不采纳,郭宪拜服不起,装晕倒状。帝命人将其扶到殿外,宪称病辞官,病逝家中。光武帝对郭宪的倔强耿直十分钦佩。《后汉书》立传。

十、郭圣通皇后

光武帝郭皇后,名圣通,真定藁(河北藁城)人。其父郭昌,娶真定恭王女。真定郭家,素为箸姓,后世称中山郭氏。更始2年(24年),光武北征,路过真定,与郭家联姻,建武2年(27年)立圣通皇后。皇后弟郭况,16岁被封黄门侍郎、绵蛮侯。后任城门校尉、阳安侯、大鸿胪。光武帝不仅经常在郭家大宴公卿,而且把女儿育阳公主许配给郭况的儿子郭璜,再次联姻。永平2年(59年),郭况卒,汉明帝前往吊丧,加益号为节侯,郭璜承袭父职,官拜长乐少府,其子郭举为侍中,兼射声校尉。郭举娶大将军窦宪之女为妻,后窦宪被诛,郭举全家受株连。郭后贵为皇后,郭家满门显贵。其兄郭竟,光武信任有加。曾任骑都尉、新萋侯、东海相,卒后其子郭嵩袭封。建初2年(77年)汉章帝封嵩子郭勤为伊亭侯。郭竟的弟弟郭匡,曾任发干侯、大中大夫。卒后其子郭勋袭封。勋卒由其子郭骏继袭。建初3年,封郭骏为观都侯。郭氏一门三侯,尊宠显贵至极。

十一、郭攸

东汉臣。字细侯,挟风茂陵人,刘秀即位为雍州牧、尚书令。建武后累拜中山太守、渔阳太守、颍川太守、太中大夫。

十二、郭弘 郭躬 郭镇

郭弘东汉颖川阳翟(河南禹州)人,以熟知刑律,执法如山,著称于世。任颖川曹掾30多年,审理许多疑难案件,诉讼双方均心悦诚服。

郭躬系郭弘子,继承父业。朝廷每遇疑难案件,均向他咨询。有件兄弟二人共同杀父案,有司拿不准孰轻孰重,迟迟不能判决。汉明帝认为弟弟杀父,因为哥哥管教不严,哥哥应判死罪,弟弟免于一死。传诏官误传为兄弟二人均判死罪,尚书以矫诏罪判其死刑。汉明帝问郭躬,答曰:“理当罚金,因为法律有故意和失误的区别,他是误传,不应死罪。”汉明帝认为言之成理,赦免那人死罪,任命郭躬为廷尉。永元6年(94年)卒。郭躬子桎,官至南阳太守,政声俱佳。

郭镇系郭躬侄,汉安帝时任尚书。安帝驾崩,宫廷内乱,郭镇披甲执坚,手刃奸贼,为顺帝即位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定颖侯,食邑2000户,拜河南尹,转廷尉。其子郭贺袭父职。郭贺之弟郭祯、郭禧均官至廷尉。禧子郭鸿,官至司隶校尉,封城安乡侯。

十三、郭丹

字少卿,东汉时南阳穰人,汉明帝永平三年,任司徒。父稚,成帝时为庐江太守,有清名。丹七岁而孤,小心孝顺,后母哀怜之,为粥衣 ,买产业。后从师长安。《后汉书》立传。

十四、郭玉

东汉名医,曾任太医丞,治病“多有效应”。但当他为封建贵族治病时,却常常不能取得满意效果。后来汉和帝便令治病的贵族穿上穷人的衣服,住在蓬草破屋,在郭玉不知其身份的情况下,让郭玉为其诊治疾病,竟能“一针而愈”。见《后汉书·郭玉传》。

十五、郭嘉 郭图

郭嘉字奉孝,颖川阳翟(河南禹城)人。生于东汉末年。先投奔袁绍,见其难成大事,便改投曹操。为曹操出谋划策,出奇制胜。曹操事后赞誉说:“帮我成大事业者,必定此人!”曹操与吕布连续战斗,人困马乏,想撤退休整,以利再战。郭嘉力主兵贵神速,万不可错过良机。曹军一鼓作气,生擒吕布。在与袁绍子袁尚及三郡乌丸作战时,曹操许多将士担心刘备、刘表乘机在后面偷袭。郭嘉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力劝曹操出兵。行至半路,郭嘉说:“大军千里奔袭,必须轻装疾进,扔掉辎重,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曹操采纳,大获全胜。史称郭嘉“深通算略,达于事情”。曹操常感叹:“郭奉孝最知我意”。他在给荀域的信中说:“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阻险艰难,皆共罹之。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凝滞,欲以后事相属之,何意率尔失之,悲痛伤心。今表增其子满千户,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郭嘉子郭奕,是敏而有知的才子。奕子郭深,深子郭猎,均有才识,官至散骑常侍。

郭图颖川人,是袁绍集团的首席谋士,具有明析天下形势的雄才大略,切中时弊的直言劝谏,然而明珠错投庸主,袁绍刚愎自用,致使郭图郁郁而终。

十六、郭泰 郭淮

郭泰字林宗,山西介休人,居家教授,才子数千。因博学多才、高风亮节和善鉴人物而望重朝野。《后汉书》载,陈留史书宝,年轻名望已经很高。郭泰见后评论说:“墙高基础薄,看起来有所得,日后必有闪失”。后来史书宝因恃才傲物一败涂地。一位叫黄允的人,才俊远扬。郭泰见后告知:“你有他人无与伦比的才能,足以成大事,然你日后守道不坚,而招致失败”。不久,司徒大人选婿,见到黄允后说,若有这样的女婿就心满意足了!黄允听后,心猿意马,想休掉发妻。黄妻对婆婆说:“我要被休掉了,请求大会亲朋宾客,让我一一告别。”于是黄家请来300多宾客,黄妻当面将黄允恶行一一抖出,说毕登车而去。黄允此后声名狼藉。著名书法家蔡邕撰写郭泰碑文。赞誉:“我给别人写碑文,这些人多少都有缺点,只有郭泰毫无逊色。”《后汉书》评价说:“郭泰逊言危行,终亨时晦,循循善导,使士慕其名,虽墨、孟之徒,不能绝也”。

郭淮太原人,曹魏大将军、阳曲侯。祖父郭全是东汉中期的大司农。父郭蕴雁门太守。郭淮从政40多年,历经曹操至曹高贵乡侯五代皇帝,正统二年(255)病故。魏蜀对峙,曹军以夏侯渊为帅,郭淮为司马拒敌。建安24年(219)正月,蜀军夜袭阳平关,火烧曹营,夏侯渊战死,曹军大败。在生死存亡之际,郭淮招集散兵游勇,举张合为帅,重整旗鼓,严阵以待。力排众议,决不后撤。两军隔河对峙,蜀郡未敢轻举妄动。诸葛亮六出祁山,郭淮担当司马懿副将,劝说司马懿抢占斜谷高地,先诸葛亮一步。在与蜀军争夺汉中过程中,他十分关注争取民心,对羌胡少数民族恩威并施,保证了地方的稳定。嘉平二年(250),魏帝下诏曰:“昔汉川之役,几至倾覆,淮临危济难,功书王府。在关右30余年,外征寇虏,内绥民夷。比岁以来,摧破廖化,擒虏句安,功绩显著,朕甚嘉之。”拜淮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晋封阳曲侯。

淮子郭统袭爵,官至荆州刺史。统子郭正晋封汾阳子。郭淮之弟郭配,官至城阳太守。西晋名相裴秀、贾充都是郭配之婿。郭配子郭展官至刺史、太守。郭淮二弟、三弟郭豫、郭镇都是杰出人才。郭镇子郭奕是西晋太康年间的尚书,皇帝称赞他“忠毅清直,立德不渝”。郭淮五世孙郭逸官至徐州刺史、加榆次侯。郭逸孙郭祚,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得力助手,因举策上第,拜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兼给事黄门侍郎。孝文帝赞曰:“先贤后哲,顿在一门”。宴会群臣时赞曰:“祚忧勤庶事,独不欺我,朝之儒秀,不敬此人,还敬谁呢!”《北史》载:“祚达于政事,凡所经履,咸为称职,每有决断,多为故事,名器既重,时望亦深。”《魏书》有传记。祚子延伯,官至骠骑大将军。次子景尚,官至太尉

十七、郭文德皇后

郭文德系魏文帝皇后,安平广宗(河北深县)人,其父郭永为东汉南郡太守,母董氏,生三男二女。文德皇后早年失去双亲,饱经战乱带来的颠沛流离。曹操把她带入东宫后,因聪明伶俐,深受喜爱。曹丕登基,封为夫人,甄皇后卒,文帝力排众议,封为皇后。皇后严于律己,劝说亲戚不要与显贵攀亲。力阻外甥不要娶妾:“当今世上妇女少,应当让她们与将士成亲,不要娶妾。”劝说亲属,小心做事,谦虚做人,不得骄奢*逸。其兄郭表,被封为拜车都尉、安阳亭侯、中垒将军,加爵增邑。郭表长子郭详,封为都骑尉、拜侯、驸马都尉。次子郭训、三子郭述亦拜侯。

十八、郭明元皇后

魏明帝皇后,西平人。黄初年间(220年)入宫,魏明帝即位后,拜为夫人,不久立为皇后。曹芳即位后,尊为皇太后。曹魏末年,三主幼弱,朝廷大事,都要先禀报郭皇后方可施行。郭后叔郭立,任骑都尉、宣德将军。郭立子郭建、郭直俱为镇护将军。郭直为西晋大鸿胪,加侍中、光禄大夫。郭直子郭喜,位至辅国将军,加散骑长侍。

十九、郭象

西晋洛阳人,是魏晋时期玄学的代表人物、哲学家。太尉王衍赞郭象:“悬河泄水,注而不竭”。任黄门侍郎。卒于晋愍帝永嘉年间(315年)。

二十、郭璞

生于晋武侯咸宁二年(276年),卒于晋明帝太宁二年(324年)。山西闻喜人。两晋之际著名的文学家、训诂学家。璞对阴阳五行、天文卜巫之术、攘灾消祸之法,烂熟予心。璞之父郭暧,曾任晋尚书都令史。璞为避匈奴侵扰,举家南迁,任东晋丞相王导的参军。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全朝郊祀,郭象撰写颇有气势的《南郊赋》,希望晋元帝能“振西北之绝维,隆东南之桡柱,廓清紫瞿,电扫坤宇”,深受晋元帝赏识,任著作佐郎。郭璞多次上书晋元帝“无为而为之,不宰而宰之”,受到嘉奖,晋升尚书朗。王敦反叛,要郭璞卜测吉凶,璞说:“将军起兵,必以失败告终。”被杀。王敦兵败后,晋明帝追赠郭璞为弘农太守。郭璞有许多赋诗和注释,是神话研究的鼻祖,是训诂学的集大成。后人辑编《郭弘农集》。《晋书》立传。

二十一、郭澄之

东晋太原人。澄之少时机敏过人,初登仕途任尚书郎。卢循起义,攻入豫章(南昌),澄之辗转来建康,被刘裕任命为相国参军。义熙12年(416年),随刘裕北伐。后官至相国从事中郎、南丰侯。箸有《隋书经籍志》十卷、小说集《郭子》三卷。记载许多精彩故事:许允妻是名门阮德如的妹妹,貌丑。婚后不入妻房。友桓范劝说:“阮家给你丑女,必有用意,应仔细观察她。”许允去见新娘,新娘提着裙子迎接。允说:“妇人有德言容工四德,您呢?”妻答:“我只欠容貌美。士人有百行,你呢?”允答:“我全具备。”妻说:“您好色,不好德,怎能说全具备。”允有愧色,于是和好。允任吏部郎,多用熟人,皇帝拘拿他。妻说;“别怕。对明主要讲道理,不能靠求情。允面见皇帝说:“您不是说知人善任吗?我用的人若不合格,愿服罪。”考察后,果然官得其人,遂放,并赏给他新衣。允被抓,全家哭。其妻说:“不必哭,很快回来!”粥烧好,人回来。《晋书》有传记。(待补)

说到家谱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家谱其实是一个人家里的根源,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当然了,小编也是看到现在有很多的人为了能够弄清自己家庭的根源,会不顾一切的去寻根缘,去找到很多有关自己家族的事情,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姓氏家谱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到底中国的姓氏发展经历了哪些过程呢?

家谱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关于家谱的起源时间问题,学术界大致有宋代起源说、战国秦汉起源说、周代起源说、殷商起源说等四种,虽然起源时间各不相同,但都是以已有文献作为立论的基础。其实家谱的起源可能要更早。(友情提醒文章字数比较多,看完大概需要十分钟。)

1

家谱的滥觞

最早的家谱很可能出现在大禹时期。我们知道,大禹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社会的创建者,也是王位世袭制的始作俑者。这一时期,由于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王位的传承不再与贤能与民意相关,而是取决于血缘关系,于是血统的纯净、王族成员血缘关系的亲疏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家谱的诞生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

司马迁在《史记》的《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楚世家》和《三代世表》等篇目中,较为详细地记录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的世系和夏、商、周三代王室及楚国王室自始祖以下的历代世系。《史记》中世系追溯到的最早人物是黄帝。《五帝本纪》起自黄帝,《夏本纪》的前溯也至黄帝止,这与司马迁所说的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相一致,表明司马迁所依据的谱牒资料的终极追溯人物应该就是黄帝,所追溯的时代就是黄帝时代。这与后代家谱往往追溯至黄帝的做法也是相符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最初的家谱记载的世系应该始于黄帝时代,换句话说,最早的家谱可能出现于距黄帝时代不久的某一时期。

口述家谱

黄帝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传说时代,这一时期的历史并没有留下文字的记载,只有一些口耳相传的传说。没有文字,那么最早的家谱就应该是口述家谱。口述家谱就是通过人们的口耳相传将家族的世代谱系传承下来。关于口述家谱的存在,可以从少数民族的习俗中得到印证。在中原建立元王朝的蒙古人就有口述家谱的习惯,蒙古人有保存祖先的系谱、教导出生的每一个孩子知道系谱的习惯。这样他们将有关系谱的话语作为氏族的财产,因此他们中间没有人不知道自己的部落和起源。据说成吉思汗就能将自己黄金家族的世系背诵二三十代。

口述家谱在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中是极为普遍的,有些民族为了便于记忆家族世系还实行了父子连名的取名习俗。所谓父子连名就是父亲的名字的末位(或二位)音节与儿子名字的首位(或二位)音节相同。采用父子连名的民族一般没有文字,世系都要依靠口耳相传的口述家谱记录,而使用连名,一方面便于记忆背诵,另一方面也便于辈分的确认,与中原地区家谱中的字辈谱有异曲同工之妙。

结绳家谱

在文字产生以前,先民们使用在绳子上打结的方法来记事,称为结绳记事。使用结绳的方法来记载世系,记录家族内成员的情况,便是结绳家谱。结绳家谱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如鄂伦春、锡伯等民族中都曾采用。如在满族祭祀的神灵中,有位佛托妈妈,意思是柳枝娘娘,也尊称为子孙娘娘,是赐福降子的尊神,满族大祭的第三天晚上要为佛托妈妈举行单独祭祀。祭祀中的佛托妈妈是一个黄布制成的口袋,因袋口用布带抽紧而呈上尖下圆的形状,俗称妈妈口袋。口袋中装有长四五丈的彩丝索绳,俗称子孙绳或长命绳,绳上系有代表家族成员的小物件如五彩布条、小弓箭等。子孙绳平时不打开,装在布袋里供着。等妇女生小孩时,将布袋打开扯出子孙绳,悬挂在屋里。如果生的是男孩,则在子孙绳上系一个小弓箭、小筐、小篓什么的,意思是男孩长大成人之后,不忘祖上的武功;如果生女孩,则在子孙绳上系上一条红布条,意思是表示吉祥如意,女孩子长大贤淑温柔。直到小孩满月之后,才能将子孙绳收起,重新装进布袋里,放回原处供奉起来,让其继续享受人间烟火。满族人通过这根索绳可以记载辈数、每一代有多少男女,而且还以此寄寓对后世子孙的希望。子孙绳越长,系物越多,则表示子孙繁盛,子子孙孙,绳绳相继。佛托妈妈的子孙绳实际上正是结绳家谱。

甲骨文家谱

商代甲骨文的出现,使家谱从口耳相传的口述家谱及结绳记事家谱阶段步入了文字记载的实物家谱阶段。中国现存最早的实物家谱便是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商代甲骨文家谱,这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原始的实物家谱。我们知道,甲骨文主要记载的是商人占卜的情况,因此也被称为卜辞,但其中也有一些记载着人物世系的内容,这些记载了同一家族多代人名字的甲骨文就被称为甲骨文家谱。

说明:殷商牛骨刻辞

(骨版记录的是殷商贵族日常生活行事和天文气象等有关资料。在殷商甲骨刻辞中,一般记载的是占卜、祭祀、狩猎等活动;也有的骨版包含家族世系人名的内容,相当于带记事功能的甲骨文家 谱,可以说这是历史最悠久的实物文字家谱。)

根据对现有甲骨卜辞的研究,共有三件甲骨卜辞可以被认为是家谱。一件收于《殷契卜辞》,序号209;一件收于《殷墟文字乙编》,序号4856l一件收于《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序号1506。其中《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1506号卜骨收录了儿氏家族11代13个人名,其中父子关系11人,兄弟关系2人,是现存最完整的商代家族世系。据考证,这份《儿氏家谱》刻于3200多年前的武丁时期,谱中的名字均不见于商代先公先王谱系,表明这些人可能并非是王室成员。这就证明了早在3000多年前,王室之外的显贵家族也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家谱。

金文家谱

商代晚期,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实物家谱,这就是金文家谱。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因此所谓的金文家谱也就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家谱。

周代以后,人们普遍在青铜礼器上铸刻铭文以表达对祖先的崇敬,这些铭文一般先叙述祖先的名字及美德、功勋,然后是铸器人的名字,涉及到家族世系的比较多,因此金文家谱屡见不鲜。

西周时期确立的宗法制度是一种建筑在血缘关系上的等级制度,出于维护宗法制度的需要,记载血缘关系亲疏、嫡庶长幼的家谱在周代得到了很大发展。周代家谱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国家建立了一套史官修谱的制度,设立专人负责周天子王室家谱的记录与管理。据《周礼·春官》的记载,小史是掌管谱牒的官员,专门负责定立王室的世系、区分王室成员的长幼次序与嫡庶亲疏,遇到有祭祀还要告诉周王其祖先的忌日和名字。各诸侯国也都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诸侯国王室的谱牒和家族事务,如楚国就设置了三闾大夫之职,专门负责楚国王室的家谱记录与管理。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就曾经担任过三闾大夫,掌管楚国王族昭、屈、景三姓的谱牒。国家还设立官员负责卿大夫谱系的记录和管理,这个职位叫做太史。

随着家谱的发展,周代还出现了我国最早的谱学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是《世本》和《大戴礼记》中的《帝系篇》。《世本》记录了自黄帝至春秋战国历代帝王诸侯卿大夫的姓氏起源、世系源流、迁居本末、生前创制、谥号及其他事迹,是一本万姓统谱式的谱牒著作,被誉为中国最早的谱牒著作,是具有里程碑性质的谱学著作。《世本》分为《帝王谱》《诸侯谱》《卿大夫谱》《氏姓篇》《居篇》《作篇》《谥法篇》等十五篇。其中《作篇》中记载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如神农氏发明了琴,伯夷发明了打井,杜康发明了酿酒,蚩尤发明了用金属制造兵器等等。《帝系篇》是专门记载文字产生以前的传说时代血缘系谱的谱牒著作,实际上记载了黄帝的谱系,在这一谱系中共有男性38人,女性13人,记载内容特点鲜明。尽管这一谱系的可信性值得怀疑,但在谱学发展史上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传为荀子编修的《春秋公子血脉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谱为名的宗族史籍,其血脉二字,形象地揭示了家谱作为血缘系谱的特点。尽管此书如今已佚,但却是后世家谱称谱的滥觞。

2

魏晋隋唐——家谱的兴盛期

魏晋隋唐时期是中国家谱发展的繁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家谱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当时从选官到婚姻,都要以家谱为凭,家谱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谱发展的重要标志便是国家设立了谱局和谱官,专门从事谱牒的编修和保管工作。魏晋南北朝的谱局收藏的是百家之谱。按照规定,凡是百官族姓撰修了家谱的,都必须呈送谱局,谱局的谱官对私修家谱加以考核、审定,然后收藏在谱局中,成为官方承认的官籍,称为簿状。而百姓家中所藏的家谱则是私书,称为谱系。官籍与私书可以相互校检,若私书有滥,则纠之以官籍;官籍不及,则稽之以私书,以确保家谱的可靠性。

家谱受到如此重视,与当时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从东汉以来,一些世家大族在政治上形成强大的势力,长期把持中央和地方的要职,如袁绍、杨震都是一门四世三公,其结果使门第观念开始形成。曹魏建立后,在选官制度上推行九品中正制,也就是将各地人物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以备朝廷选拔官员之用。由于评定人物等级的中正都是由各地世家大族的人担任,结果原本应该以德、才为考核标准的评定变成了以门第高下为评定标准,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加速了门阀士族势力的形成。

门阀士族所拥有的特殊地位使得对门第的追逐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人们都以士族为荣,想跻身士族,甚至连皇室也不能免俗。

庶族要想成为士族,就要采用合族通谱的方法,也就是或用权势胁迫或金钱收买士族成员,把自己与士族合为一族,把自己的家族加到士族的家谱中,以达到成为士族的目的。例如彭城刘氏是当时著名的大士族,南朝刘宋的皇帝虽然也是彭城人,但却是庶族,与彭城刘氏并没有关系;但宋文帝为了攀上士族的身份,强迫属于彭城刘氏的大臣刘延孙与自己合族,让自己的儿子与刘延孙序亲。因为是皇帝要与自己合族,刘延孙也没有办法,只得接受。又如北魏太武帝的外祖父杜豹死在濮阳,要改葬到邺。杜豹是魏郡庶族,魏太武帝嫌不光彩、没面子,就从杜姓士族中找了京兆杜铨负责迁葬的事,葬事结束后,魏郡杜氏也就与杜铨合族,成为了士族。

然而,世家大族并不愿意让低门第的家族有机会分享他们的特权,于是他们想尽办法,在士族与庶族之间建立起一道难以逾越的等级鸿沟,而家谱则成为他们维护等级门第的有力武器。

在编修家谱以维护门第的同时,士族对试图伪造家谱以混入士族的行为也进行了坚决的打击。当时一些庶族为了提高门第而不择手段,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伪造家谱、冒充士族。梁武帝时,尚书令沈约在给皇帝的上书中曾经提到,当时有钱人往往行贿以求变更谱牒,大概花一万钱左右就可以修改谱牒。当然,这样做要冒很大的风险,因为一旦被发现,就要受到严惩,直至死刑。南齐时,王泰宝向当时的谱学名家贾渊行贿,买袭琅琊王氏谱,企图以篡改家谱的手段把自己的家族加入当时江左第一高门琅琊王氏的家谱中,结果被琅琊王氏成员、尚书令王晏告发,贾渊被捕入狱,并差点被处死,只是由于贾渊的儿子向齐明帝叩头求情,叩得头破血流,齐明帝才免他一死。后唐时,名门柳膺将有关证明文书卖给同姓人柳居则,不料东窗事发,虽然幸运地遇大赦免于死刑,但罢官罚钱,搞得声名狼藉,可谓得不偿失。

由于谱牒在政治与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谱牒逐渐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称为谱学。魏晋时期最著名的有贾氏谱学与王氏谱学二家。当时,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是社会上的普遍现象,尤其是上流社会,人人都必须精通谱学,不然的话,无论是官场还是一般的社交场合,都将寸步难行。魏晋南北朝时,社会上的避讳之风盛行,日常交流时如果触犯对方的祖、父的名讳,对方就会当场嚎啕大哭,让人下不了台,就连皇帝也要小心,不能轻易触及别人的家讳。史载北齐孝昭帝高演,聪敏过人,与人交往,一旦知道了别人的家讳,就终生不会误犯。皇帝尚且如此,其他人更要小心,而要做到这一点,精通谱牒是十分必要的。刘宋时的谱牒名家王弘,是王氏谱学的创始人,他能做到日对千客,可不犯一讳,被当时的人们传为佳话。是否精于谱学,对于官员的任职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南齐时,齐武帝拟用萧鸾任吏部尚书,征询原吏部尚书王晏的意见,王晏回答:萧鸾的才干是合格的,但他不熟悉谱牒,恐怕不能担任这个职务。齐武帝只好作罢。陈朝时,陆琼任吏部尚书,人人都认为他非常称职,理由就是陆琼详练谱牒。

由于家谱如此重要,因此家谱的编修受到极度重视,以至于魏晋南北朝时编修的史书也留下了家谱的印痕。《魏书》每一列传后均附有子孙名字、官爵,最多的竟达百人,如同家谱一般。《宋书》、《南史》、《北史》等也有类似情况。难怪清代史学家赵翼嘲讽《魏书》、《北史》是代人作家谱,王鸣盛则称《南史》不过是六朝人家传一部耳。

唐朝是官修家谱最发达的王朝之一,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先后组织编修了数部大型谱牒著作,著名史学家郑樵曾说:谱系之学,莫盛于唐。其实,唐代之所以多次编制官修谱牒,其原因也还是出于对门第的追逐。

唐朝建立时,由于科举制的实行,士族的政治特权已经开始失去,但是士族依然享有很高的社会声望,势力犹存。唐朝的建立主要是依靠关陇士族的力量,但关陇士族的声望门第远不如山东士族,为了提高关陇士族的门第,贞观五年(631),唐太宗李世民命令高士廉等编撰《氏族志》。高士廉等人很快就收集家谱,考订世系,将天下士族定为九等,修成《氏族志》。当唐太宗翻开《氏族志》时,不由大为生气,原来被列为第一等的仍是山东士族清河崔氏。震怒之下,李世民对高士廉等人训斥道:我今特定族姓者,欲崇今朝冠冕,何因崔干犹为第一等?……卿等不贵我官爵耶?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受到训斥的高士廉等终于明白了今日官爵的含义。修订后的《氏族志》将出身关陇士族的皇族列为第一等,将外戚列为第二等,山东崔氏只得屈居第三了。

到了武则天统治时期,朝廷又下令编撰《姓氏录》。提议编撰《姓氏录》的是当时的宰相李义府,并得到了武则天的支持,原来李义府与武则天都是庶族,《氏族志》中没有他们的家族。新修的《姓氏录》将后族武姓列为第一等,其余的以官职高下为等级标准,规定凡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以升为士族,士兵以军功升到五品的亦可人流。李义府通过《姓氏录》如愿地使自己成为新士族,但过于宽松的标准使大批庶族都升为了士族,因此《姓氏录》受到山东旧士族的抵制,他们根本不承认《姓氏录》的权威性,嘲笑其为勋格,甚至以名列《姓氏录》为耻。

唐末五代时期,战乱频繁,门阀制度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大批旧士族成员被杀,所谓天街踏遍公卿骨,就是当时情况的真实写照。在这一过程中,谱牒也遭到焚毁,荡然无存,唐末五代之乱,亡失旧谱,上世次序不可复知。魏晋以来以维护门第为主要任务的官方谱学正式消亡了。

3

宋代以来家谱的普及和平民化

在关于中国家谱起源各种观点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是起源于宋代。持这一观点的人之所以会置魏晋隋唐时期大量关于谱牒的记载而不顾,坚持把宋代作为家谱的起源,有他们一定的道理。其实,我们现在的家谱确实是与宋代的家谱一脉相承的,而与魏晋隋唐的谱牒没有太多的传承关系。这一点,从现在存世的家谱大都起源于宋的事实可以得到证明。

宋代的家谱是在一片废墟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唐末五代的战乱使原来记载士族门第高下的谱牒都化为灰烬,而在战乱中崛起的新贵往往因为自己原来的门第并不高,也不愿提及自己的先祖,重修谱牒。因此从五代以后,人们对自己的世系已经搞不清楚了。五代时,后唐宰相豆卢革有一次问侍中郭崇韬:汾阳王(指郭子仪)是代北人,你祖居雁门,是不是他的后人?郭崇韬回答:谱牒在战乱中丧失了。曾听父亲说过,距汾阳王已经四代了。可见郭崇韬当时已经无法确认自己是否是郭子仪的后代了。

由于没有谱牒的记录,家族的世系开始变得模糊不清,人们对自己的父祖兄弟还能知道得清清楚楚,但是自己的祖先就不知道了;对家族中世系稍远一点的亲戚也有些分不清了,不知道相互间是什么关系,甚至不知道是不是有血缘关系,正如宋代大理学家张载所说:谱牒又废,人家不知来处,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恩亦薄。这种情况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担忧,于是编撰家谱又被重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宋代的时候,社会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士庶之际,实自天隔的局面已经不存在,社会上不再有士族与庶族的区分,官员的选拔也与门第没有关系,不需要再查看谱牒,因此,宋代家谱的编撰宗旨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魏晋时期,编撰谱牒的主要目的是维护门第,由于门第与选官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政府也参预其事,官府组织编修谱牒。关注的重点在于尊祖敬宗收族,在于鼓吹尊尊亲亲之道的伦理道德教化功能。由于与选官没有关系,官府自然不再过问,因此宋代以后都是私人自行修谱,家谱逐渐从官府、从世家大族走向了普通百姓。

纂修宗旨的不同,也影响到了编撰的体例。魏晋隋唐谱牒的重点在于对门第的标榜和维护,记载的内容包括姓名、官爵、生卒年、婚姻、迁徙、居住、支系、坟墓等情况,尤其对地望、家世、官爵和婚姻记载得最详细,在婚姻状况中还要记载岳家的门第。宋代的家谱主要是为了尊祖敬宗收族,记载的内容主要有祖先、世系、祠堂、居住、田产、坟墓等,尤其是与子嗣和血统有关的内容记载得最为详细,如义子、赘婿、继嗣、兼祧等情况都记载得一清二楚,而原本在魏晋隋唐受到重视的岳家的门第家世则一般不记录。

由于把家谱视为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的工具,宋代士大夫对新修家谱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许多著名的士大夫如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洵、黄庭坚、文天祥等都曾亲自主持家谱的纂修,欧阳修和苏洵还创立了新的谱例,提出了家谱的编修原则和具体方法,他们创立的私家谱法,成为后世家谱典范,对私修家谱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欧阳修和苏洵新编的家谱,都采用了小宗之法,也就是以五世祖作为家族的始祖。之所以只记载五世,与隋唐以前的谱牒都已经遭毁有关,五世以上的世系,实际上已经不大可能考订清楚了。加之唐末五代时期社会动荡,很少有家族能够保持世代富贵,追溯过多很可能会遭遇到几世贫贱的难堪局面,未免脸上无光。当然,也有的家族采用大宗之法,追溯数十代。

虽然宋代开始纂修的新型家谱与政治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考虑到修谱可以起到聚其骨肉以系其身心的目的,宋朝统治者大力提倡私修家谱,这在客观上也推动了当时私修家谱的发展。

4

明清时期家谱数量的大增

进入明清以后,统治者继续积极鼓励家谱的纂修,康熙、雍正都曾号召纂修家谱,地方官员也热中于劝说百姓编修家谱,这使得家谱数量大增,甚至达到了没有无谱之族的程度,纂修家谱成为家族生活的头等大事。清代不仅汉人修谱,满人也对修谱十分积极,由于清政府规定满人袭爵、出仕都要查验家谱,因此满人修谱的积极性甚至比汉人还要高。与宋代的家谱相比,明清时期的家谱体例更加完善,记事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更加注重伦理教化的功能。家谱的内容一般包括祖先名字、世系、事迹、官职、得姓源流、迁徙情况、祠堂坟墓、族规家训、人物传记、艺文著作等。

随着修谱的普及和人口的增加,明清时期家谱的规模越修越大,出现了会千万人于一家,统千百世于一人的统谱,一部统谱往往汇集了十几个省上百个支派的世系,蔚为壮观。这种风气一直沿续到近代,其中1950年纂修的《吴氏大统宗谱》,奉太伯为一世祖,列入者竟达503支,计40册,令人叹为观止。不过,如此大规模的统谱,其世系的可靠性往往难以确认。这种通谱联宗的风气,与当时修谱过程中喜好依附名人的做法有很大的关系。与宋代家谱基本上都采用小宗之法不同,明清家谱大多采用大宗之法,追溯世系动辄几十世,往往将历史上的本姓将相名人一网打尽。

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利用通谱冒认名门大族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明代太仓孔渊是孔子的五十三世孙,他的父亲曾任元朝的通州税监,孔渊曾任太仓学官,他的儿子孔克让、孙子孔士学都是读书人,是个书香门第。不过到孔士学时,家境已经很贫困了,有个常州的孔姓富人,想与他通谱,被孔士学拒绝了。但孔士学死后,家人因为贫困难以生存,就把家谱以一船米的代价卖给了那个富人,那个富人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了孔子的后裔。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也记载了一件借助通谱冒认名门的事:吴中有吴姓为让王之裔,然贫落不能支。又一吴,其起家甚微,而其姊归申相公,因得官鸿胪,骤为富人,浮慕让王,与通谱牒。旧吴反事之为尊行,过从甚昵。时相公堵李为奚谷者,作诗嘲之云:‘太伯之吴非此吴,圣贤不认认佣奴。只因太伯年深远,要认当朝申姊夫。一还有一个姓林的人,因为祖上出身寒微,深以为耻,竟冒认北宋著名诗人林和靖为高祖,并自己编造了一些名字,作为自己的祖先,而将自己原来的身世一笔抹去。但是,林和靖终身并未娶妻,隐居西湖孤山,以植梅养鹤为乐,世称其梅妻鹤子,史书上记载得明明白白,此人乱认祖先,结果被世人传为笑谈。不过,这些冒认名门的人采用的还算是和平手段,历史上还有为冒认名门而引发的惨案。曾有一个叫孔之仙的人,想冒充孔子后裔,自称是孔子四十九代孙,结果孔氏族长孔砒认为他属假冒,因此拒不承认孔之仙的圣裔身份,孔之仙恼羞成怒,竞将孔王比等一家11人杀害,制造了一起惨绝人寰的大血案。

由于人们常常以通谱、联宗甚至冒认名门望族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有一些贫困的文人竟然专以伪造谱牒为职业,他们事先将各姓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都开列出名单,当有人要他们纂修家谱时便根据需要将这些名人编人家谱。最早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名叫袁铉,袁铉读过很多书,但家里很穷,无法生活,就以帮人编撰家谱为生。不过,编造假家谱的做法倒也不是从明清才开始的,《梁书·侯景传》里就有类似的记载。侯景原本是北魏的一名戍卒,因为作战有功升为将领,后来投降梁,但不久又起兵叛乱,一度自立为帝。侯景称帝后,他的大臣左仆射王伟请他设立七庙,侯景不懂,就问:七庙是什么意思?王伟回答:天子要祭七世祖考,所以要设七庙。王伟向侯景要他七世祖先的名字,侯景回答:我只知道我的父亲叫侯标,前面几代就记不清了。侯景的党羽中有人知道侯景的祖父叫侯周,但其他几代就没有人知道了。结果王伟就为侯景杜撰了世系,以汉朝司徒侯霸为始祖,晋代名士侯瑾为七世祖。其实,南朝的几位开国皇帝大多出身寒族,他们的祖先世系也都是在称帝后编造的,如南齐高市萧道成和梁武帝萧衍,都说是汉朝相国萧何的后代,并说萧何的七世孙是西汉御史大夫萧望之,萧道成是萧望之的十八世孙,萧衍是萧道成的族侄,不过这二个世系经考证后也被证明都是假的。这种做法的流毒很广,现在存世的明清家谱中,唐宋以前的世系中常常可以看到不少名人,许多就是这样编造出来的。

5

改革开放以来家谱的复苏和变革

新中国建立后,家谱的纂修出现了一个停顿期,除了1950年、1951年还有少量在建国前已纂修完成的家谱付印外,长达数十年的时间内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当推翻三座大山的口号响彻云霄的时候,在中国历经了千年风霜雪雨洗礼的家谱不幸被贴上了封建的标签,戴上了宗法制度帮凶的高帽成为了革命的对象,在这种大背景下,不要说家谱的续修,就是收藏家谱也被视为是对封建主义的怀恋而受到严令禁止。上海图书馆的家谱收藏为国内外之冠,然而,这些今天被视为珍宝的藏谱,当初却是上海图书馆的已故馆长顾廷龙先生带人从废品回收站和造纸厂的纸浆池边抢救出来的,而且还要打着保留批判封建主义材料的旗号。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也不断解放,对家谱的态度也从昔日的偏激走向公允,家谱记录家族历史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加之数十年的停顿也已经使家族世系面临着失忆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重修家谱的呼声渐起,一些地区陆续开始有了零星的修谱活动。到了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家谱研究的升温和名人家谱的不断影印出版,使得人们对家谱的认同不断强化,而日益增多的海外游子寻根问祖的行动也对重修家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修谱之风终于开始复苏,一大批新修的家谱陆续问世,中国的家谱纂修开始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一些新修的家谱也被烙上时代的印迹,出现了新的变化。虽然绝大多数新修的家谱还是延续传统的形式,但也有部分家谱开始使用新的名称。一种是套用村志的名义,名为村志,实为家谱。如《古山志》,实际是胡氏家谱;《俞溪头志》,实际是俞氏家谱;《下徐店村志》,实际是徐氏家谱。这些村志一般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属村志范畴,一部分就是家谱。还有一种是用家族史或姓氏史的形式出现,如《赵氏志》《郭氏史略》《程氏史稿》《枫川陈氏族史》《中国吴氏通书》等。

在内容与谱例上,新修家谱也有不少变化。如传统的家谱是以父系世系为轴心的,而新修家谱中比较注意男女平等,世系排行中女儿也能入谱,如果是独生子女,女儿也作为世系传人记录。另外,在编撰体例上,部分新修家谱开始受到地方志体例的影响,诸如组织机构、医疗卫生等内容在家谱中也有出现。

  李 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位的大姓,拥有人口一亿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九。

  寻根溯源

  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以官职为氏。春秋时赵国将领武安君的后代有李左车,其后以李命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赐僚族分支为李姓,代北鲜卑族复姓叱李氏、高护氏等改为单姓李氏。出自他姓改李姓。唐时,徐、邴、安、杜、胡、弘、郭、麻、张、董、罗和少数民族的鲜于、阿布、阿跌、舍利、朱邪等十六个姓氏的异姓有功之臣被赐姓李。

  得姓始祖

  李利贞。颛顼的后代皋陶,在尧舜时担任掌管刑狱的理官,皋陶断案非常准确,从未出过差错,在当时名声很大。他的子孙世袭了“大理”职务,并以官为姓,称为“理氏”。商代末年,皋陶后代理征因办案公正,得罪了纣王,被暴君无故处死,其妻带着儿子利贞逃难,一路上以木子(木子即李树的果实)为食才得以活命。为了不忘这段蒙难的历史,记住“木子”的救命之恩,利贞的母亲决定将“理”姓改为“木子”构成的“李

请问谁有明朝的族谱,最好有皇后和公主的

第1任 洪武太祖 朱元璋 孝慈高皇后 马秀英(1333一1382), 安徽宿州人,早年丧母,被郭子兴夫妇收养为义女。1382年(洪武十五年)五十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