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姓 波氏家谱 波姓起源 波姓名人 波姓的来源 波姓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7浏览:2收藏

波姓 波氏家谱 波姓起源 波姓名人 波姓的来源 波姓简介,第1张

波[波,读音作bō(ㄅㄛ),亦可读作pō(ㄆㄛ)]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东夷族,出自夏、商、周王朝时期古河流波水,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与古老的姜姓、姬姓一样,波姓亦是以水名为姓,即以所居河流及其流域名称为姓氏。远古时期,发源于霍阳山西川之水被称作“波水”,古人类依水而居,因以为姓氏,称波姓,读音作bō(ㄅㄛ),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与姜姓、姬姓同期而源,为东夷族人的原始姓氏。

霍阳山,亦称“南岳山”。这个“南岳”,非湖南省衡阳市境内的南岳衡山,而是以汉武帝刘彻敕封的小南岳为名,亦称小衡山。

霍阳山地区在春秋时期属于楚国潜邑,在战国初期起即建有城池,至南朝梁国时期改置为霍州,后在梁天监六(公元507年),改置为岳安郡岳安县。隋朝开皇初年以霍阳山为名改称霍山县。唐朝以后曾一度改名为开化县、武昌县、盛唐县。明朝弘治年间复置为霍山县,并一直称其名至今。霍阳山属于大别山北麓,故城旧址在今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西部。

据史籍《水经注》中的记载:“波水,出霍阳西川大岭东谷。”波水,即今淮河的支流东淠河,亦称潜水,是著名的“亚洲第一坝”之佛子岭水库的主源上游。佛子岭水库始建于1952年1月,竣工于1954年9月,是新中国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连拱坝水库,该库控制流域面积一千八百四十余平方公里,设计水位一百三十米,相应库容四亿九千六百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三万一千瓦,平均年发电量一亿两千四百万瓦,灌溉耕地面积三百万亩。

注:

该支波姓家族之姓氏为姓,而非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荥雒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古播泽,在豫州,亦称荥播、荥泽、荥波、洛水、兖水、洛河。

豫州,是东汉时期的一个大州之名,辖六个郡、国,九十七个县,治所在谯(今安徽亳州),整个辖区包括今河南南部、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角及山东西南角一带地区。其间有一大泽,称播泽,全名叫作“荥播泽”

播泽,即荥波、荥泽。在史籍《史记·夏本纪》中记载:“荥播既都。”司马贞指出:“《古文尚书》作‘荥波’,此及今文并云‘荥播’。”在典籍《周礼·夏官·职方氏》中也记载:“其川荥雒,其浸波溠。”汉朝学者郑玄注:“荥,兖水也,出东垣,入于河,泆为荥。荥在荥阳,波读为播,典籍《书·禹贡》中说:‘荥播既潴。’”

荥雒,即荥雒吏,亦称荥波吏、播吏,自东周王朝以来就一直设有,直至唐朝大周皇帝武则天执政时期以后方废黜,负责掌管洛水两岸的水利工程建设和防洪减灾诸事宜,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波氏、播氏、荥氏,波氏读音作bō(ㄅㄛ)。

第三个渊源:源于禽名,出自西周经典崇拜之禽沸波,属于以图腾崇拜为氏。

沸波,古代所称的禽鸟之名,亦称王睢、睢鸠,就是今天俗称的鱼鹰,学名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属鸟纲鹈形目鸬鹚科,在中国有五种,几乎遍布全国各地。

在典籍《诗经》中有一首流吟千古的著名诗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中所称之“睢鸠”,俗名就是“沸波”,以其“浮游于水,奋扎上下,水之沸波,取鱼如戏”而名,是中国古代人类最早驯化的禽类之一,也是千百年来为渔者的重要捕渔工具,名列五禽六畜,是古淮河流域渔民供奉的图腾之一,称沸波神。

在典籍《禽经》中记载有:“王睢,鱼鹰也。诗谓之睢鸠,淮南子谓之沸波。”

渔民,在中国上古时代历来就是“贱民”之属,多无姓氏,在以鱼鹰为主要猎渔工具的渔民后代中,有以其“沸波”之名为姓氏者,称波氏,读音作bō(ㄅㄛ),是非常古老的职业姓氏之一。

注:

古诗《关睢》: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四个渊源:源于西南夷,出自商王朝时期古蜀国原始嫡庶之分,属于以分宗称谓为氏。

在商末周初,在原居于四川地区的古蜀国住民中,称年长、辈份高、受民众尊敬者为“波”,至今仍是彝族、苗族、羌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当中对长者的普遍尊称,沿用数千年而无歇。

在史籍《范成大·吴船录》中记载有:“蜀中称尊者为波,祖及外祖皆曰波。”

该称谓在西周王朝统治古蜀、巴地区后,经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楚国、秦国分别占据古蜀、巴地区以后,汉文化逐渐浸化巴、蜀乃至西南地区,“波”被用来分鉴宗族嫡庶,因此有长支嫡系宗族或部落者,以“波”为姓氏,以别于庶支宗亲,称波氏,读音作bō(ㄅㄛ),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傣族中。

第五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水工设施官员陂川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据史籍《前汉·江都易王传》记载:“后游雷波天大风”之注,波通阪,同陂。

汉朝时期,朝廷为治理河管理水工,设有陂工寺,隶属工部,相当于西周时期掌管营造工程事项机关的冬官、战国时期的大司空。西汉王朝时期设工部尚书五名,其中一名专职管理陂工寺,属员为陂川吏,负责水工设施如堤坝、陂堰、渠道等的建设与督管,在东汉时期称民曹,俗称陂工曹、陂曹、工曹。唐朝时期改称侍郎、司川。

水工建设与水患防御一直为历朝历代所重视,因此陂川吏官秩相当高,位从四品,秩并中一千五百石。

在古代,“陂”与“波”通假,尤其在水工方面,因此陂川吏,亦称波川吏,简称波吏、川吏,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波氏,读作pō(ㄆㄛ)。

第六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波罗军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亦承博尔机锦氏、包结虑驼氏,源出元太祖“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后裔,突厥语为“蓝眼睛的人”,世居科尔沁、锡喇木楞、乌鲁特、扎鲁特、克鲁伦、察哈尔、呼伦贝尔、克什克腾、阿巴噶、巴岳特等地。后有满足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orjigit Hala,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波氏、包氏、鲍氏、博氏、李氏、陆氏、王氏、梁氏、尹氏、寇氏、奇氏等,波氏读音作bō(ㄅㄛ)。

第七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波罗军氏,亦称博尔津氏,满语为Borj1n Hala,汉义的意思“波浪”,世居阿布海克勒伦(今内蒙古克鲁伦河流域)。在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波氏、巴氏、博氏、罗氏者,波氏读音作bō(ㄅㄛ)。

据二十世纪初苏联学者史禄国(SMShirokogoroff)在1924年发表的《满族的社会组织·第一章·部族姓氏表》中记载:满族波勒氏,满语为Bere Hala,汉义“弓”,源出东海女真库雅拉部,是老满洲部族之一,但很早即属于满族脱谱姓氏,人数稀少,仅有四个小宗支,世居黑龙江东海兴阿村(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后多冠汉姓为波氏,读音作bō(ㄅㄛ)。

二历史名人:

波渣立:(公元?~1675年待考),亦称波罗军·巴渣立、巴扎尔;满洲正白旗人,籍贯阿布海克勒伦(今内蒙古克鲁伦)。著名清朝将领。

祖父波罗军·色冷在后金国初归附佟·努尔哈赤,授二等轻车都尉,其父波罗军·富尔丹承袭,加至三等男爵。

波罗军·富尔丹逝世后,其长子波渣立承袭父职,在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平灭三藩期间,与吴三桂作战时阵亡,追赠二等男爵,由其弟波赏承袭其爵位。

  春秋战国的历史地位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时期。

  平王东迁,周天子的“共主”地位已经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不仅不服从“天子”的命令,有的甚至侵夺王室的土地,政治上的尊卑等级界限被打破了,原来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实际上变成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了。以秦、晋、齐、楚、越等为首的大诸侯国相互兼并称霸,故争此起彼伏,最后形成楚、齐、燕、韩、赵、魏、秦七强并立的局面,它们各自为政,不相统属,相互之间的兼并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最后由秦兼并了六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在这期间,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疆土的扩大和民族大融合。夏商周三代分别是由夏族、夷族、戎狄族入主中原而成为天下“共主”的,因夏族影响较大,自称为“诸夏”,将远地异族称为蛮、夷、戎、狄。异族与天子之国之间只是一般的羁属关系,因此,当时的活动面积实际上只限于黄河流域的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几省。春秋战国时期,蛮、夷、戎、狄的大部分加入中原逐鹿,逐渐成为诸夏的一分子,形成“华夏民族”,中国的疆域也扩大为北到燕代、东至海隅、西及甘陇、南达岭南,涉及现在的十几个省区,从而奠定了中华民族活动的疆土面积。

  第二,社会经济得到普遍的发展。这个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有显著的发展,其重要标志是铁器的使用、牛耕的推广,以及生产者生产经验的增加和生产技术的提高,还出现了专门研究农业生产的农本学派。生产工具的进步,促进了水利工程的建设。农业的发展又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生产出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和生活必需品,活跃了商品经济,出现“万乘之国,必有万金之贾;千乘之国,必有千金之贾;百乘之国。必有百金之贾”①的现象,货币成为普遍的流通物;同时,与农工商业发达有关的交通道路得到了开辟,以经济为重点的都市开始繁荣起来。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土地所有制和赋役制度发生了变化,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生产经济和交纳租税、分担徭役的赋役形式逐渐占据了主要地位。

  第三,社会生产的发展影响了政治、法律的变化。由于王室的衰弱,与分封、宗法、礼乐制度密切相关的世卿世禄制逐渐遭到破坏,政自天子出变为政自诸侯出,而后又相继出现了政自大夫出、政自臣宰出的现象,最后形成“主卖官爵,臣卖智力”②的官僚制度。分封制逐渐为郡县制所替代,宗法和礼乐则采取更高的形式融入政治领域之中,成为统治者实行统治的重要工具。与此同时,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中心内容的法律,也以成文法的形式加以公布实行,并不断地完善起来。

  第四,社会生产的发展和政治、法律的变化引起思想领域空前活跃。从春秋时期开始,士大夫阶层就出现了以子产、孔丘等为代表的为政治服务的法家和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则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传授弟子,议论政治,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学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五,世卿世禄制的逐渐破坏和官僚制度的形成,使职官管理体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文武分职为前提,以明确规定官员的职位、职责和职权范围,确定他们的工作规程为主要内容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渐形成;以任免选拔、等级俸禄、符节玺印、考课奖惩等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体制也逐步完善。凡此,都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打下了基础。

  二、王和诸侯专制发展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

  春秋战国是由以各诸侯国君为核心的专制和以贵族政治为主的政体结构,向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和以官僚为辅佐的政体结构转变的时期。

  (一)各国君主的名号和职权的变化

  春秋前期,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原来最尊贵的名号“王”,在此时虽然还作为周天子的专称,但其政令已逐渐不能越出王室的所辖之地。春秋列国在名义上还奉周天子为宗主,但实际上已经相对独立,并且逐渐建立和完善自己所辖地区内的各项政治制度,出现列国并峙的局面。然而,它们并没有摆脱传统的意识,各国的君主还依照周天子的分封秩序,分别称为公、侯、伯、子、男。虽然列国国君纷纷僭越周礼,按照天子规格举办礼乐,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成为独立国家的君主,有关本国的重要事务在形式上还要向周天子请示。

  春秋中期,出现强国争霸的局面,周天子表里俱失,王室不再有实质和名义上的约束力了。先后形成的霸主,取代周天子为列国的盟主。这种结盟是在不干涉列国内政的情况下形成的,列国各有主权,但又必须服从盟主的征调。这样就导致列国国君的名号除了按原来周王分封的秩序称呼之外,还要视本国势力的强弱而定。例如晋就是以侯国争为霸主,进而改称公国的。

  列国相互争霸,竞相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以掠夺土地为主要目的的战争更加频繁,大国吞灭小国,逐渐地摆脱血缘组织的残余,向领土国家转变。这时君主的地位提高了,继独立于南方的楚国君主称王以后,列国君主相继称王,“王”字的含义在新的集权制度下又加入了新的内容:“夫擅国之谓王,能利害之谓王,制杀生之谓王”①,有了专制一方的含义。

  与列国国君名号的不断加尊成正比,其实际权力也不断提高。早期的列国国君在施政过程中受到由宗亲贵族所组成的卿大夫的制约。诸如鲁的三桓,郑的七穆,齐的国氏、高氏,宋的戴、桓、庄族等,均称为公族;齐的陈氏,鲍氏,晋的范氏、中行氏、智氏、魏氏、赵氏等异姓诸卿,亦称为卿族。他们左右国政,掌握实际的军政权力,往往借口一些小矛盾就能将国君外逐,在他们内部,又彼此各把持着一部分权力,相互倾轧和兼并,如晋国“知伯与赵、韩、魏尽分其范,中行故地”②,齐国陈、鲍伐栾、高氏,而将栾、高之室中分等等。在兼并过程中自然会出现不同的兴衰浮沉。一些卿大夫逐渐强大,演成割据之局,如赵、魏、韩三家分晋;另一些卿大夫则衰败没落了,如“栾、郤、胥、原、狐、续、庆、伯,降在皂隶”①。强大的卿大夫制约着君权,春秋300年间,就有36位君主被卿大夫所杀,所以,这时的君主“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②就能安于其位。然而,君主专权是发展趋势,这种政出多门、非常不稳定的政治格局终究只能是一时的现象,因为它只能不断地制造政变和混乱。以官僚制度代替世卿制度,遂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官僚制度的出现使君主的地位得到提高,权力扩大,形成“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常其事”③的集中权力于上、在君主制约下分权于臣下的局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君主专制主义理论。

  )“君临之术”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社会局势动乱,人们都希望能有一个统一的安定局面。这在当时社会发展的条件下,只能寄希望于“圣人”的出现,因为“天覆万物,制寒暑,行日月,次星辰,天之常也;治之以理,终而复始,主牧万民,治天下,莅百官,主之常也”④。这个所谓圣人就是能牢固掌握统治权的君主。而当时列国各有君主,众多君主并存是不能出现安定局面的。于是,慎到提出“多贤不可以多君,无贤不可以无君”⑤的理论;接着管仲也提出“使天下两天子,天下不可理也”⑥的理论,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帮助齐桓公争得霸主的地位;孔子提出“正名”,希望能按周礼恢复上下有序、贵贱有等的状态,希望礼乐征伐能自天子出;老子提出“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①的“四大”并列理论,以尊崇唯一的君主;墨子提出“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②;孟子也认为:“天无二日,民无二主”③,荀况认为:“君者,国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长久者”④;《吕氏春秋·执一》则云:“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一则治,两则乱”。几乎所有的先秦诸子理论都认为应该有独一无二的君主来统一天下,都从不同的角度呼唤集中使用权力,都要求“定于一”。这是先秦诸子对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进程的总结。他们着眼的角度和论述的根据虽然各有不同,但其结论则高度的一致,即认为必须以统一代替混乱,以集权代替群雄并立,舍此难以谋求安定和繁荣。先秦诸家的理论观点为秦的集权统一扫平了思想认识上的障碍。

  在大体上解决了是否应该集权统一之后,如何发挥君主的作用,也就是以权势法术为中心内容的“君临之术”,便成为理论家的议论重点。

  “权者,君之所独制也”⑤。“权出一者强,权出二者弱”⑥。这是从理论上申明,最高的统治权力必须由君主所独占和完全控制运用,但凡有一分可能,绝不容许被分割。只有权柄在握,才能实现其统治,所以“善为国者,内固其威,外重其仅”⑦。

  “势者,王之神”①。这里所说的势,是指决定君主能否充分支配权力的主客观条件。权和势是不可分的,所以被视为相同于灵魂的“神”。“权势者,人主所独守也”②。因为“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③。可见,君主的地位必须与一定的权势相结合,才能名符其实地履行统治。

  “法者,偏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④。这说明,法是公布于全国的普遍准则,它确定了人际社会关系,规范了人们的言论行为,同时也使统治者的意志神圣化和绝对化。所以“道之于法也者,国家之本作也”⑤,是阶级统治的基本内容。

  “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⑥。术与法的区别在于,术不是明文规定公布于众的,术是可因人因事因时而变的,是为解决某些具体矛盾而采用的策略手段。当术与法和抵触时,君主们便往往舍法而用术,有时,术也可能与君主公开倡导的道德准则相抵触,这时君主们也往往摒法而用术。因此之故,术往往被视为与一些诡狡手段有关,但作为许多君主擅长操纵的统治之术,又被视为是治国用人必不可少的法宝。所谓“术则亲爱近习莫之得闻也”⑦,这种隐秘幽深而又变化莫测的权木,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多有论述。

  术与权、势、法相结合。构成各种权术、势术、法术、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过程中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它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明王了所操者六:生之、杀之、富之、贫之、贵之、贱之,此六柄者主所操也。主之所处者四:一曰文、二曰武、三曰威、四曰德,此四位者主所处也”①。除“六柄四位”以外,还有“主之所用也七术,所察也六微”②。七术即:众端参观,必罚明威,信赏尽能,一听责下,疑诏诡使,挟知而问,倒言反事③。六微即:权借在下,利异外借,托于似类,利害有反,参疑内争,敌国废置④。此外还有“兼人之术”⑤、“进良之术”⑥、“择将之术”⑦、“天下之行术”⑧等等,所有这些“术”,大都体现在“刑”和“法”两手的交替运用当中。

  “杀戮谓之刑,庆赏谓之德”⑨,君主“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⑩。“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制也,势者,胜众之资也”(11)。“君临之术”的整体构思为以后高度君主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

  2000多年来,高度中央集权的,以君主专制、人治为主轴的政治体制,大体上就是以上述六柄、四位、七术、两手等作为驾驭国家机器、驱役全国臣民的依据和手段的,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有不同的侧重点和手法变换而已。

  (三)君主继承制度的发展

  西周确立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12)的王位继承制度,但在各诸侯国还不可能很快推广和划一。春秋初期还存在着“大子死,有母弟则立之,无则立长,年钧择贤,义钧则卜,古之道也”①的做法,嫡庶制度还不严格。例如,在楚国,依然实行少子继承制;秦国、吴国还沿用着兄终弟及制。到春秋中期,嫡长继承制才被各国普遍接受。

  各国虽然基本上采用了嫡长继承制,但初期还不是很巩固的。当时,列国纷争激烈,国与国间存在着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继承制度亦往往受到政治形势和国与国之间利害冲突的影响。各国之间经常以婚姻的形式缔结盟好,因此,立某国嫁来的女子所生之子为太子,往往成为争取该国支持和援助的政治手段。如齐桓公多子,“宋华生公子雍,桓公与管仲属孝公(公子雍)于宋襄公,以为太子”②,这正是因为宋国在此时国势渐强,大有与齐国争霸的势头。又如,楚平王废太子建,立秦女所生子珍为太子,也是因为秦国此时已经发展起来,大有进入中原争霸之势③。“太子无外援将不立”④。有母家势力作为后盾,太子可以投奔母家所在之国以避国内争位之乱或敌国入侵之危;也可以借母家的势力争回继承地位,收复国土。“国有外援不可赎也,王有嫡嗣不可乱也”⑤,这已成为当时的一种观念。

  围绕着君主继承权,当时各国的君主、太子、诸子、后妃、外戚、权臣、宦官等人物进行过各种谋议,权衡利害,策划过各种权术和阴谋,制造过各种形式的宫廷兵变和政变,篡位弑君,“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⑥。这正说明,继承问题的关系是何等重大,在当时的政治生活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从长远来说,嫡长继承制作为一种比较固定的有一定继位条件和顺序的制度,对于稳定最高统治层的内部关系是有利的;但另一方面,这一套制度,又难以避免当时国与国间、国内各派政治力量和王室内部权力角逐的冲击。由此注定了这一重要制度从建立到确立,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迭经反复的艰难过程。

  (四)后宫和宦官制度

  由于长嫡长继承制的建立,促使后宫的嫡庶妃嫔制度也日趋严格。春秋时期,列国国君虽不能如天子之制而设立后妃,但像齐襄公那样“唯女是崇,九妃六嫔,陈妾数百”①的国君也比比皆是。春秋后期,各国国君相继称王,均按王的规制设立后宫,后和妃嫔的差别明显起来,嫡庶关系完全确立。

  后宫制度作为君主专制的附属制度,对当时的政治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有时竟造成祸患,形成政治动乱。例如,春秋初期,郑庄公的母亲武姜与小儿子叔段里应外合,想让叔段取庄公之位以代之,事情不果,叔段逃亡,武姜被囚;后庄公掘地见母,产生了有名的“黄泉见母”的典故②,。自此以后,其他各国也或多或少地发生过与后宫有关的动乱,较著名的有齐桓公宠幸卫共姬引起的内乱③,晋献公宠幸骊姬而引起的内乱④,宋襄夫人易主引起的内乱⑤,秦昭宣王后专政擅权引起的内乱⑥。这些后妃与外家诸侯、权臣、宦官相勾结,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政治势力。这在当时引起了一些国君和大臣们的警觉。例如,范睢曾以“闻秦之有太后、穰侯、泾阳、华阳,不闻其有王”①的警语劝说秦王收回应有的权力。

  宦官是设在宫苑之内的,为王、侯及后妃、夫人们生活服务的官员的总称,由阉割的男人、未成年的贵族子弟及家内奴隶充当,分别称为宫正、宫伯、内宰、阍人、寺人、内小臣、内竖、阉官等,这在西周时就已经形成一定的制度②。随着专制制度的不断完善,宦官作为君主的亲近之人,逐渐参与朝廷的政务,《诗·小雅·巷伯》就反映了西周末年宦官的一些情况③。

  春秋战国时期,宦官利用接近列国国君、诸卿、后妃、夫人的特殊身份,奔走趋使于诸侯王、重臣、后妃、夫人之间,或侍枕席,或阿媚取宠,或参与政事,假借君主的名义,外结权臣,内结后妃,弄权作恶,甚至废立君主,诛杀太子,屠戮大臣,在诸侯国中造成很大的祸害。其中较为有名的事例如:齐桓公晚年,有个雍巫,又名易牙,善于烹调,得寺人貂引见给桓公做菜,易牙将自己的儿子烹煮给桓公吃,因此得宠,寺人貂即竖刁,以厚献和自宫得以接近桓公得宠。这两个人在齐桓公六位妃嫔中,选定长卫姬,撺掇桓公立卫姬之子无诡(一为亏)为太子,桓公病,这二人和卫姬相与作乱,塞宫门,筑高墙,断交通,假桓公旨意,发号施令,杀戮群臣,桓公饥渴而死,却无人理睬。此后,桓公另外五个妃嫔之子,又“各树党争立”①,齐国从此衰弱。再如,晋献公时,骊姬乱政,“尽杀群公子”,宦官奉命率兵追杀重耳(即晋文公),“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祛”②,更有甚者,秦庄襄王妃专擅后宫。*乱不止,与相国吕不韦通奸,吕不韦又以嫪毒“诈腐”,“拔其须眉为宦者,遂以侍太后”,后被封为长信侯,参与国事,使“事无小大皆决于毒”,后嫪毒“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舍人”③,密策政变,被秦王政发觉,发兵反击,双方大战于咸阳,才将此动乱平息。这是先秦宦官势力发展的顶峰,说明宦官在当时已经成为依附于专制君主但又力图左右局势的特殊势力。

  三、列国行政体制的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为适应对外战争和稳定国内局势的需要,先后在不同程度上对本国现行的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和变革。由于列国国情不同,调整和变革的深度、广度以及时间的早晚也不一样,但总的发展趋势是相同的,都是向官僚行政体制发展。

  (一)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世卿制的逐步瓦解

  春秋时期,王室、诸侯、卿、大夫之间的激烈斗争,使君臣之间以宗法关系构成的约束关系发生动摇。诸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④,“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①等等新的君道和君臣关系的理论观点逐步出现,并受到重视。这些观点认为,为君主的不但要凭血统,也应具有一定的治国用人才能;为辅佐大臣的世卿,也应受到德、功、能等的检验。在这新旧交替之时,公室、卿大夫、士相继主持政务,则充分说明以宗法血缘为基础的世卿制必然趋向瓦解。西周的宗法制是以天子为天下大宗,所以称为“宗周”,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王的众子则封为诸侯,为王国的小宗。诸侯在其国为大宗,世子世袭,诸侯的众子则封为卿大夫,为侯国的小宗。卿大夫在自己的封邑为大宗,嫡长子世袭,卿大夫的众子则被封为士,为卿大夫的小宗。异姓诸侯也同样实行此制。与王侯同姓的为公族,异姓的为卿族;他们世代相传为大宗,又称为“世族”。这些世族凭借其优越的地位,在王侯国内世代为官,即所谓的“世卿”制度。王室衰微,诸侯兴起,与此同时,诸侯国的卿大夫势力也相对膨胀,他们在列国君主身边赞襄政务,在战争中借功邀赏,土地和实力不断扩大,往往取得决策者的地位,置君主于不顾,甚至驱君、杀君,废立君主。据《左传》载,成公十八年,晋国栾书、中行偃弑晋厉公;襄公二十五年,卫国孙林父、宁殖逐卫献公;襄公二十五年,齐国崔杼弑齐庄公;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季孙如意逐鲁昭公;哀公十四年,陈国桓弑陈简公,出现了“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②的局面。以后的三家分晋,田氏代齐,都是卿大夫专权而造成的。同时,诸侯也不愿重蹈王室衰微的覆辙,更不愿受制于卿大夫,于是也想尽办法加强对他们的控制。

  这些办法包括:诸侯根据卿大夫的官位给以封邑,如果免去官位,同时要收回部分或全部封邑①;卿大夫致仕或因病必须离去官职,并且将邑归还于公②;卿大夫的私属和甲兵要归国君指挥。在兼并卿大夫封邑的同时,各国先后建立郡县制,出现了“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的以军功而不完全按血缘授官的规定。因此,各国相继出现了没有世袭的、带有雇佣关系和臣仆性质的官僚制度。这些官僚主要来自“士”的阶层。

  “士”的构成非常复杂,他们低于大夫,而高于庶人,属于低级没落的贵族。按制度他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力,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凭着学习到的技能,服务于君主和卿大夫身边,充当低级官吏,或以武艺韬略在军队中充当骨干;或行侠远游,求人赏识,以至为知已者死;或以文才谈辩论理,教授生徒,著书立说;或以技艺从事工商方术之事。因此,士是分布广泛而富有能量的一个阶层。在宗法血缘关系普遍遭到破坏,各国君王、列卿又急需有才能的人来为自己服务的时候,这些“士”便成为被争取的对象。君主以官、爵、禄招徕士人,卿大夫以养士来扩大势力和提高声誉,多者有食客3000人。这其中自然不乏鸡鸣狗盗之徒,但在激烈的竞争中,也确有一些有才能的士脱颖而出。在战国时期,为各国将相,政绩卓著而又立功名于当世的,诸如吴起、乐羊、商鞅、庞涓、孙膑、苏秦、张仪、乐毅、白起、范睢、蔡泽、廉颇、蔺相如、李牧、王翦、李斯等人,均先后成为君主的重要辅臣,或为名臣,或为名将,或为名震一时的策士,成为当时军事政治舞台的重要角色。与此相适应,士的地位当然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当时普遍流行的“士大夫”、“国士”等称呼,反映出士已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二)以文武分职为标志的官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春秋前期,列国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官名,如鲁、郑、宋、晋等国有司徒、司马、司空,有的还设有太师、右师、左师、太傅、司寇等;楚国有令尹、司马、莫敖、司徒、司败等。主要的执政和政务官,统称为卿,并有正卿、上卿、介(亚)卿的区别。他们平时为国家的政务官,战时为军队的高级长官。在当时,这些官仍由世袭的卿大夫充当,还是世卿制。

  春秋后期,列国相继出现文武分职,在公元前547年,齐景公即位之初,崔杼策立有功为相,庆封为左相①,这是最早的以“相”名官,虽然这时的相还是世袭卿大夫之职,还不能由国君自由任免,但文武分职已经开始发展起来。回溯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谋元帅”②,以郤縠将中军,狐偃将上军,栾枝将下军,出现将军之名,这些将军同时又是列卿,文武尚未分途;但到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以后,在设将军的同时,开始出现了“相”,说明文武职已经分离,“故贵为列侯者,不令在相位;自将军以上,不为近大夫”③。如此重要的职务而不让卿大夫担任,说明当时正在向官僚制度过渡。

  战国时期,各国国君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逐步削弱世卿的势力,大都采用见功与赏、因能授官的办法委任职官,添设爵位,招徕四方贤能,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官僚制度。齐、赵、魏、韩等国首先设立了作为“百官之长”④的“相”,同时又相继设立了将军之类为武官之首,文武逐渐殊途。由于各国情况不同,官制变化情况也不一致,楚国变化较少,秦、燕变化较晚。由文武合一演变为文武分途,反映出国家军事和行政的必要的分工,但其发展也必然有一个过程。自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发展较快。公元前328年,秦惠王以纵横家张仪为“相”,负责外交事务,但这一“相”职还不是百官之长,公元前309年,秦武王以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但仍然将兵作战。以后又相继设立了国尉和将军,文武才逐渐分职。自秦昭王灭东周(公元前256年)以后,加快了官制建设,以三公九卿制为主体的官僚体系算是初步形成了。

  文武分职使官僚制度得以迅速发展,据明代董说《七国考》和缪文远的《订补》①所统计,战国时,秦存官名52种和爵20等,齐有官名33种,楚有官名98种,赵有官名58种,魏有官名32种,韩有官名19种,燕有官名19种。当时,各国仍都有封君。值得提出的是,这些封君虽然按规定还是“世世称孤寡”②,“皆世世为侯”③,但实际上真正传世的并不多,而且大部分封君在封地内没有统治权,又不是封土的所有者,只有衣食租税权,实际上是官僚俸禄以外的经济补充,与原来的世卿世禄制已经相差甚远了。

  “官分文武,王之二术也”④,是君主控制臣下的重要手段。因为文武分职,大臣权力分散,可以起到相互制约和监督的作用,有效地防范和制止大臣揽权造成的对君上大权的威胁,同时,也适应了当时政治和军事分工的需要,使文才武略各尽其能。这样,既能保证君主有效地控制整个统治机器,又可使文臣武将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本国的威力和统治效能。

  (三)宗教官地位的下降

  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①,宗教祭祀官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一直很高。到了春秋,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生产的发展,王室的衰微,引起宗教地位的变动,神权统治同周天子的统治一样发生了动摇,宗教事务官的作用也逐渐削弱。“春秋前期,王宫之长太宰尚颇重要(僖九年宰周公、隐十一年鲁太宰、桓二年宋太宰等),至春秋中叶,太宰仅为尊称,其实际地位已降低”②。战国时,人们又对天神有了新的认识,“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唯圣人为不求知天”③。作为“圣人”,“不务说其所以然,而致善用其材”④。显然已经意识到,所谓天神的作用无非是人间世俗塑造而成的,真正要处理好国家的大政方针,主要还是要靠人而非依赖神。因此,宗教事务官的地位更加下降,仅在国家各种典礼中充当司仪媒介,而不再直接参与国家军政大事的商议和决策了。

  对不起,太多了

  先弄我最佳,我再发给你

同禄室人在家谱中代表的是本族当中当了官的人的妻室,因此其中并没有贵贱之分,

具体在这

第 一 世

杼,唐叔虞次子,周成王廿年丙辰岁(前1085年)七月十一日子时诞生。周康王六年己卯岁(前1062年)爱封于杨,赐杨侯,为杨侯大夫,始以杨为姓。享年八十五岁。周穆王廿三年庚辰岁(前1001年)四月初八日丑时逝世。葬于弘农西门外,金龟形,乾山巽(xùn)向。

姒氏,周成王廿五年辛酉岁(前1080)二月初二日亥时诞生葬同夫山。

杼,同禄室人姒氏,所生二子:伯沃、仲沃

第 二 世

杨伯沃,周康王廿三年丙申岁(前1045)三月初三日子时诞生。袭公爵。享年九十二岁。周孝王元年丁卯岁(前954)五月十四日未时逝世。葬于山东武昌府东门外,螃蟹形,甲山庚向。

胥 氏,周康王廿六年己亥岁(前1042)六月初六日卯时诞生。享年八十九岁。周孝王元年丁卯岁(前954)三月十一日酉时逝世。葬同夫山。

伯沃,同禄室人胥氏,所生一子:庚

杨仲沃,拜中卿大夫,同禄室人政氏,所生一子:唐。

第 三 世

杨庚,周穆王元年戊午岁(前1023)四月二十日丑时诞生。袭祖爵,官拜中卿大夫。享年六十八岁。周懿王十一年乙丑岁(前956)十月十六日卯时逝世。葬于山东武昌府南门外,虎形,寅山申向。

贲(bēn)氏,周穆王元年戊午岁(前1023)六月十一日卯时诞生。享年七十岁。周孝王元年丁卯岁(前954)四月初八日酉时逝世。葬同夫山。

庚,同禄室人贲氏,所生三子:文、亶、亭

第 四 世

杨文,周穆王廿三年庚辰岁(前1001)正月初八日酉时诞生。袭侯爵。享年八十六岁。周夷王十年丙午岁(前915)正月十六日戌时逝世。谥(shì)青勤。葬于山东武昌府南门外,虎形,与父品棺。

山氏,周穆王廿三年庚辰岁(前1001)三月初十日子时诞生。享年六十九岁。周孝王廿三年己丑岁(前932)二月初二日亥时逝世。谥端夫人。葬于山东武昌府东门外,螃蟹形,甲山庚向。

文,同禄室人山氏,所生一子:昭成

杨亶,为邑宰。同禄室人郗(xī)氏,所生五子:元始、

元发、重邑、应春、带五

杨亭,官中都宰。同禄室人胥氏,所生三子:统伯、耀高、

渭明。

第 五 世

杨昭成,周共(gōng)王元年甲辰岁(前977)七月初十日子时诞生。袭公爵。享年七十三岁。周夷王廿一年丁巳岁(前904)六月初十日卯时逝世。谥密察。葬于山东武昌府东门外,与母品棺。

宣氏,周共王二年乙巳岁(前976)五月十一日寅时诞生。享年八十五岁。周夷王卅四年庚午岁(前891)四月二十五日丑时逝世。谥敬德夫人。葬同夫山。

昭成,同禄室人宣氏,所生四子:辛、康、京、襄

第 六 世

杨辛,官为家。同禄室人向氏,所生六子:冉、沈、杭、载、骞(qiān)、颜

杨康,周懿王十一年乙丑岁(前956)九月十四日午时诞生。官王朝卿士大夫。享年六十四岁。周夷王卅三年己巳岁(前892)十二月二十日未时逝世。谥威烈。葬于古塘垇,牛形,庚山甲向。

柳氏,周懿王五年己未岁(前962)六月初十日亥时诞生。封慈德夫人。享年七十三岁。周夷王卅六年壬申岁(前889)正月二十日戌时逝世。葬同夫山。

康,同禄室人柳氏,所生一子:绍甲

杨京,同禄室人禹氏,所生二子:羡明、羡光

杨襄,官及太傅。同禄室人华氏,所生四子:丰、礼、鳌(áo)、鲁

第 七 世

杨绍甲,周夷王元年丁酉岁(前924)正月二十日戌时诞生。官礼部尚书,为上卿,(敕chì)命肇封为太祖杨侯。享年八十八岁。周厉王共和六年乙丑岁(前836)四月十八日酉时逝世。谥孝善。葬于山东乐陵县南门外,蛇出洞形,辛山乙向。

凤 氏,周夷王五年辛丑岁(前920)二月初一日亥时诞生。封慈善夫人。享六十一岁。周厉王廿年壬寅岁(前859)四月十五日酉时逝世。葬同夫山。

绍甲,同禄室人凤氏,所生一子:涧

第 八 世

杨涧,字尚父,周厉王十三年乙未岁(前866)六月十八日卯时诞生。周宣王二年乙亥岁(前826)敕命再封为太祖杨侯。事父至孝。享年六十一岁。周宣王廿五年戊戌岁(前803)八月十五日卯时逝世。葬于南京西门外,鱼鳅形,乾山巽向。

伊氏,周厉王十五年丁酉岁(前864)八月初八日丑时诞生。享年七十六岁。周宣王四十年癸丑岁(前788)五月初八日戌时逝世。葬同夫山。

涧,同禄室人伊氏,所生五子:寅、具、其、贝、兴

第 九 世

杨其,周厉王共和三年壬戌岁(前839)三月初四日子时诞生。袭侯爵。享年六十二岁。周幽王五年甲子岁(前777)二月初八日未时逝世。谥明睿。葬于山东乐陵县南门外,蛇出洞形辛山乙向。

史氏,周厉王共和三年壬戌岁(前839)五月二十日寅时诞生。封贞静夫人。享年六十二岁。周幽王五年甲子岁(前777)十一月二十日卯时逝世。葬于南京东门外,虎形。

其,同禄室人史氏,所生二子:丙宏、丁宏

杨寅,官卫国司马。同禄室人卫氏,所生七子,后代移居江浙一带。

杨具,官齐国大夫。同禄室人勾氏,封贤肃夫人。所生一子:

集茂

杨贝,官鲁国上卿。同禄室人连氏,所生三子:元仁(善)、元义、元礼

杨兴,官王朝中士。同禄室人贡氏,所生六子,失考。

第 十 世

杨丁宏,周宣王九年壬午岁(前819)正月初一日戌时诞生。官授中大夫。享年七十八岁。周平王卅年庚子岁(前741)九月十二日未时逝世。葬于山东富足坪,庚山甲向。

仲孙氏,周宣王十年癸未岁(前818)二月初二日亥时诞生。享年六十八岁。周平王廿一年辛卯岁(前750)十月二十五日未时逝世。葬同夫山。

丁宏,同禄室人仲孙氏,所生一子:岑

杨丙宏,讳宽,袭祖侯爵。同禄室人安氏,所生五子:安泰、安远、安忠、安友、安全

第 十 一 世

杨岑,周宣王廿九年壬寅岁(前799)五月初四日戌时诞生。官授上卿。享年七十三岁。周平王四十五年乙卯岁(前726)九月十六日午时逝世。谥威严。葬于南京北门外,虎形,庚山甲向。

耿氏,周宣王卅年癸卯岁(前798)六月初八日未时诞生。享年七十二岁。周平王四十五年乙卯岁(前726)九月初四日戌时逝世。谥贞德夫人。葬同夫山。岑,同禄室人耿氏,所生一子:懿宣

第 十 二 世

杨懿宣,周幽王六年乙丑岁(前776)正月十五日午时诞生官授上卿大夫。享年七十二岁。周桓王十六年丁丑岁(前704)十一月二十日申时逝世。葬于南京北门外,虎形。

斐氏,周幽王七年丙寅岁(前775)七月十五日子时诞生。享年七十三岁。周桓王十八年己卯岁(前702)四月十三日酉时逝世。谥敬德夫。葬同夫山。

懿宣,同禄室人斐氏,生子:来

第 十 三 世

杨来,周平王廿三年癸巳岁(前748)九月初九日午时诞生。官授国老。享年六十六岁。周庄王十五年己亥岁(前682)正月十五日寅时逝世。谥优裕。葬于山东富足坪,庚山甲向。

航氏,周平王廿四年甲午岁(前747)正月初三日午时诞生。享年六十六岁,周厘(xī)王元年庚子岁(前681)三月十二日未时逝世。谥敬德夫人。葬同夫山。

庄氏,(续弦)周平王廿五年乙未岁(前746)四月初四日午时诞生。享年六十七岁。周厘王三年壬寅岁(前679)九月二十日午时逝世。谥清静夫人。葬同夫山。

来,同禄室人航、庄氏,庄氏生子:惠

第 十 四 世

杨惠,讳徽,周桓王二年癸亥岁(前718)八月十五日巳时诞生。授大司马,官拜国老。享年七十九岁。周襄王十三年壬午岁(前639)十月初四日卯时逝世。谥易直。葬于山东富足坪,庚山甲向。

孟氏,周桓王三年甲子岁(前717)二月初二日亥时诞生。享年八十岁。周襄王十五年甲申岁(前637)十月二十日卯时逝世。谥贞德夫人。葬于山东洋坡坪口,仙人骑鹤形,丑山未向。

项氏,(续弦)周桓王三年甲子岁(前717)七月二十日子时诞生。享年八十岁。周襄王十五年甲申岁(前637)八月十八日卯时逝世。谥敬威夫人。葬同夫山。

惠,同禄室人孟、项氏,项氏生子:泰晰

第 十 五 世

杨泰晰,(聘),周庄王四年戊子岁(前693)三月十八日子时诞生。授楚丘(今河南滑县东)令,政简刑轻,民歌乐之。享年八十五岁。周匡王五年癸丑岁(前608)十一月十一日辰时逝世。谥和厚。葬于山东洋坡坪口,仙人骑鹤形,丑山未向。

亢(kàng)氏,周庄王三年丁亥岁(前694)十月二十六日未时诞生。享年七十五岁。周震王卅三年壬辰岁(前619)二月十五日寅时逝世。葬同夫山。

泰晰,同禄室人亢氏,所生六子:平温、平淑、平濮、平英、平华、平芙

第 十 六 世

杨平芙,周惠王三年丁未岁(前674)四月初六日丑时诞生。授晋邑令。享年六十六岁。周匡王五年癸丑岁(前608)九月十六日吉时逝世。谥勤慎。葬于南京西门外,鱼鳅形,申山寅向。

富氏,周惠王三年丁未岁(前674)十月十六日子时诞生。享年六十八岁。周定王元年乙卯岁(前606)十一月十一日申时逝世。谥贞肃夫人。葬同夫山。

平 芙,同禄室人富氏,所生二子:载、戴

杨平温,同禄室人广氏,所生二子:申吉、帧吉

杨平淑,同禄室人安氏,所生一子:贞元

杨平濮,同禄室人巢(cháo)氏,所生四子:安宗、临宗、尊宗、寅宗

杨平英,官拜大司寇。同禄室人衡氏,所生二子:奏韶、云池

杨平华,同禄室人节氏,所生三子,长、次早逝,三子:战

第 十 七 世

杨载,字锡富,周襄王元年庚午岁(前651)五月二十六日寅时诞生。授上卿大夫。享年七十三岁。周简王八年癸未岁(前578)四月二十日午时逝世。葬于河南□□东门外,将军镇殿形,乾山巽向。

滑氏,周襄王元年庚午岁(前651)十一月十八日寅时诞生。享年七十一岁。周简王六年辛巳岁(前580)三月十六日酉时逝世。谥敬德夫人。葬同夫山。

载,同禄室人滑氏,所生一子:盛石

杨戴,同禄室人叶氏,所生七子:盛金、盛丝、盛竹、盛苏(sū)、盛吕、盛林、盛夷

第 十 八 世

杨盛石,周襄王廿三年壬辰岁(前629)四月初九日丑时诞生。享年一百岁。周景王十五年辛未岁(前530)二月初五日子时逝世。谥文寿。葬于河南□□东门外,乾山巽向。

燕氏,周襄王廿三年壬辰岁(前629)九月二十六日寅时诞生。享年六十八岁。周灵王十一年庚子岁(前561)八月十八日巳时逝世。葬同夫山。

盛石,同禄室人燕氏,所生八子:雅、乐、快、渠、悟、呈、欢、江

第 十 九 世

杨欢,周定王元年乙卯岁(前606)六月初七日亥时诞生。授太师少保、周上大夫。享年七十八岁。周景王十七年癸酉岁(前528)八月初一日子时逝世。葬于山东济东坪,虎形,乙山辛向。

傲氏,周定王十一年乙丑岁(前596)七月二十日子时诞生。享年六十八岁。周景王十七年癸酉岁(前528)十二月二十日巳时逝世。谥慈善夫人。葬同夫山。

欢,同禄室人傲氏,所生三子:孟洪、仲洪、季洪

杨雅,官吴大夫。同禄室人弓氏,所生五子:公辅、公官、公臣、公弼、公更

杨乐,同禄室人房氏,所生三子:衍玉、衍镖(琮)、衍瑛(璜)

杨快,同禄室人支氏,所生二子:玉席、玉善

杨渠,讳志学,官拜大司空。同禄室人毕氏,所生四子:泰朝、殿朝,三子失考,宇朝

杨悟,为燕国邑宰。同禄室人公冶氏,所生三子:立瑞、立端、立竣

杨呈,同禄室人耿氏,所生二子:泰蕃、泰萃

杨江,同禄室人乔氏,所生五子:通、达、逵、选、暹(xiān)

第 二 十 世

杨季洪,周灵王七年丙申岁(前565)十一月十二日辰时诞生。袭侯爵。享年六十四岁。周敬王十九年庚子岁(前501)十二月十四日酉时逝世。谥英敏。葬于山东济东坪,虎形,乙山辛向。

甚氏,周灵王七年丙申岁(前565)十二月初八日巳时诞生。享年六十五岁。周敬王廿年辛丑岁(前500)三月二十日辰时逝世。谥英敏夫人。葬同夫山。

季 洪,同禄室人甚氏,所生一子:东莲

杨孟洪,同禄室人钮氏,所生六子:东兰、东英、东果、东芬、东菊、东茂

杨仲洪,同禄室人竹氏,所生二子:秀兰、秀莲

第 二 十 一 世

杨东莲,周敬王八年己丑岁(前512)四月初八日酉时诞生。赠袭父爵。享年七十七岁。周考王六年丙午岁(前435)十二月二十日卯时逝世。谥英武。葬于江西九龙潭九龙岭,鸦形,亥山巳向。

绍 氏,周敬王十八年己亥岁(前502)八月初八日丑时诞生。赠慈德夫人。享年七十三岁。周考王十二年壬子岁(前429)四月初四日酉时逝世。葬同夫山。

东 莲,同禄室人绍氏,所生一子:定悼

第 二 十 二 世

杨定悼,字叔向,周贞定王十四年丙戌岁(前455)正月初二日午时诞生。赠袭父爵。享年六十八岁。在晋国内乱中,连同十四个儿子被强晋所杀,时为周安王十五年甲午岁(前387)十二月二十四日酉时。谥清勤。葬于山东乐陵县城南门外,牛形,丑山未向。

公孙氏,周贞定王廿八年庚子岁(前441)三月初三日子时诞生。赠清勤夫人。在晋国内乱中,公孙氏及其十三子伯侨幸被家人古逢吉搭救,投靠晋国贤士大夫习。为掩护母子俩,公孙氏与习拜为兄妹,习称伯侨为外甥;伯侨改名为文实。大夫习畏惧晋国六卿的强盛,让公孙氏母子归附周。享年九十三岁。周显王廿一年癸酉岁(前348)四月初六日丑时逝世。葬于江西九龙山九龙岭,海螺形,丑山未向。定悼,同禄室人公孙氏,所生十五子,存十三子伯侨,其余为晋所杀。

第 二 十 三 世

杨伯侨,字文实,周安王五年甲申岁(前397)七月十五时午时诞生。传说伯侨生时,两手合而不开,百日之后,两手忽开,左手纹有“木”字,右手纹有“易”字,乃合为“杨”也。母子归周,周王念及杨氏历代功勋,敕命仍封于杨,承继乃祖爵位,为杨侯太祖,赠名硕公。所以谱书有以伯侨为杨姓始祖的。享年八十二岁。周慎靓(jìng)王六年丙午岁(前315)十二月十四日酉时逝世。谥贤敬。葬于古岗,人形,丑山未向。

于氏,周安王十四年癸巳岁(前388)八月廿五时丑时诞生。封敬贤夫人。享年七十二岁。周慎靓王五年乙巳岁(前316)十月十四日卯时逝世。葬同夫山。

伯侨,同禄室人于氏,所生三子:志逊、志近、志述

第 二 十 四 世

杨志逊,字子谦,周显王十一年癸亥岁(前358)六月初二日申时诞生。敕封左卫将军,袭侯爵。享年八十八岁。周赧(nǎn)王五十五年辛丑岁(前270)十二月三十日申时逝世。葬于古岗,人形,丑山未向。

姜氏,周显王十四年丙寅岁(前355)三月十八日申时诞生。享年五十八岁。周赧王十七年癸亥岁(前298)十月二十日卯时逝世。葬于古龙潭,猫儿洗面形,甲山庚向。

曾氏,(继妣)周显王十六年戊辰岁(前353)十一月二十日申时诞生。享年五十五岁。周赧王廿一年丁卯岁(前294)四月初八日酉时逝世。葬同夫山。

志逊,同禄室人姜、曾氏,曾氏所生一子:章

杨志近,字子恭,为邑宰。同禄室人夏氏,所生三子:德斐、佩德、佩绅

杨志述,字子选,为令尹。同禄室人李氏,所生二子:斐文、斐章

第 二 十 五 世

杨 章,字道斐,生当战国时期,居于华阴,后迁往北京顺天府大兴县。与其父相继为周显王、慎靓王左右将军。章,同禄室人姜氏,所生三子:款、凝、朗

第 二 十 六 世

杨款,字宏哲,周赧王四十八年甲午岁(前267)七月初十日辰时诞生。封秦国上卿。享年七十三岁。汉惠帝元年丁未岁(前194)二月初二日亥时逝世。葬于山东□□南门外,蛇形,乾山巽向。

曾氏,周赧王五十年丙申岁(前265)十月初二日子时诞生。封敬德夫人。享年七十一岁。汉惠帝元年丁未岁(前194)正月初二日亥时逝世。葬于山东湖塘,牛形,申山寅向。

款,同禄室人曾氏,所生四子:显、硕、顾、顺

杨凝,字宏志,为韩襄王将。守修武,子孙因居河内。

凝,同禄室人文氏,所生一子:灏(hào)

杨朗,字宏颖,为秦将。封临晋侯,子孙因居凤翔。

朗,同禄室人宗氏,所生二子:题、顺

第 二 十 七 世

杨硕,字佳青(一曰太初)秦始皇帝三年丁巳岁(前244)三月初三日申时诞生。始皇帝征召不赴,隐居华阴。汉高祖刘邦攻下咸阳,驻军坝上时,聘请他从军征伐,官封太史。享年六十八岁。汉文帝四年乙丑岁(前176)十二月初二日巳时逝世。葬于江西九龙山,仙人献掌形,丙山壬向。

胡氏,秦始皇帝八年壬戌岁(前239)四月初八日酉时诞生。封太史夫人。享年七十四岁。汉文帝十五年丙子岁(前165)二月二十日卯时逝世。葬于江西□□南门外,葫芦形,申山寅向。

硕,同禄室人胡氏,所生八子:晏、奋、彪、倏、熊、喜、鹯(zhān)、魋(tuí)

杨顾,字佳郁,同禄室人荣氏,所生四子:谨修、慎修、

重修、缙修

杨顺,字佳隆,同禄室人□氏,所生六子:缙贵、缙仰、

缙任、缙授,五、六失考。

第 二 十 八 世

杨喜,字德嘉,号初罗,汉王(高帝)二年(前205)以郎中骑从起杜,后从灌婴共斩项羽,正月己酉(前202)封赤泉侯。汉文帝十一年壬申岁(前169)逝世。谥严威。葬于江西大塘,鹅形,乾山巽向。

陈氏,汉文帝十一年壬申岁(前169)逝世。葬同夫山。

喜,同禄室人陈氏,所生二子:敷、致

第 二 十 九 世

杨敷,字伯宣,汉文帝十二年癸酉岁(前168)袭侯爵。汉景帝三年丁亥岁(前154)逝世。谥忠定。葬于江西大塘,鹅形,乾山巽向。

陈氏,蔡氏,葬同夫山,陈氏之右为蔡氏。

敷,同禄室人蔡氏,所生三子:哲、胤(yìn)、衡

杨致,字伯□,子嗣徒居江南。

第 三 十 世

杨胤,字嗣宗、又名无害,汉景帝四年戊子岁(前153)袭侯爵。元光二年(前133)获罪,免。享年六十四岁。谥忠贤。葬于洋坡河岗后,牛形,未山丑向。

李氏,谥忠贤夫人。享年七十四岁。葬同夫山。

胤,同禄室人李氏,所生四子:敞、昌、伟、泰

杨哲,字嗣祖,同禄室人李氏,所生一子:挺秀,徙江南。

杨衡,字嗣德,同禄室人丁氏,所生五子,均徙江南。

第 三 十 一 世

杨敞,字子明,初为大将军霍光部属,光甚爱之。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二月乙丑,由大司农迁御史大夫。元凤六年拜为丞相,封安平侯。元平元年(前74)四月昭帝崩。继位的昌邑王*乱无道,二十七日后,敞公、霍光等将他废黜,拥立汉宣帝。是年八月己巳日逝世。谥敬。葬于石子岭,虎形,甲山庚向。

司马氏,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之女。霍光等共谋废黜昌邑王时,派大司农田延年报知敞公,公惊,甚犹豫。夫人由东厢房出,对公曰:“此国之大事,今已议定,来报君侯,君侯犹豫不决,先事诛。”公于是毅然决定遵从大将军,共同废黜了昌邑王。(见于《汉书》)

敞,同禄室人司马氏,所生五子:忠、诚、君、皇、恽

杨昌,字子朝,同禄室人黑氏,所生三子,移居江浙。

杨伟,字子朔,同禄室人鲍氏,所生二子:羡良、羡善

杨泰,字子联,同禄室人蔺氏,所生四子:岗诚、岗良、岗中、岗喜

第 三 十 二 世

杨恽,字孟荩,号子幼,为司马迁之外甥。习《太史公书》,好史学。汉宣帝时任左曹,上书告发霍禹(霍光之子)谋反,元康元年(前65)八月乙丑日受封平通侯,升中郎将。神爵元年(前61)为诸吏光禄勋。轻财好义,为官廉洁无私。恃才傲物,“性刻害,好发人阴伏”,因事牵连,于五凤二年(前56)以“诽谤政治”被免官夺爵,废为庶人。“既失爵位,家居治产业,起室宅,以财自娱。”后因在《报孙会宗书》中抒发愤懑,得罪汉宣王,五凤四年丁卯岁(前54)遭腰斩。其《报孙会宗书》有云:“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爵为平通侯,总领从官,与闻政事。”子孙为避仇,曾改姓“恽”。

恽,同禄室人蔺氏,所生五子:谭、论、讷、征(zhēng)、奇

杨忠,字孟兰,承袭安平侯,同禄室人淳于氏,所生二子:见锡、见利

杨诚,字孟艾,同禄室人关氏,所生一子:见龙

杨君,字孟莲,同禄室人□氏,所生三子:鹤皋、雁皋、鹏皋

杨皇,字孟茂,同禄室人褚氏,所生六子:见田、在田、余失考。

第 三 十 三 世

杨谭,字献美,亦忠公嗣子。汉宣帝元康三年(前64)袭侯爵。五凤四年(前54)因恽故,坐为典属国。享年七十四岁。葬于山东富足坪,艮山坤向。

石氏,封忠献夫人。享年七十二岁。葬同夫山。

谭,同禄室人石氏,所生二子:宝、并(字惟美)

杨论,字献义,同禄室人上官氏,所生七子:来聘、来凤、来仪、余失考。

杨讷,字献□,同禄室人晏氏,所生三子:敬业、裕业、全业

杨征,字献羔,同禄室人邱氏,所生一子:百来

杨奇,字献熙,同禄室人酉储氏,所生四子:学业、

学文、学儒、学士

第 三 十 四 世

杨宝,字惟善、又作惟渊,习《欧阳尚书》。汉哀帝、平帝时(前6~8)隐居教授。居摄二年(7),与龚胜等被王莽征召,遁逃不知所处。光武帝高其节。建武中(25~57)公车特征,因年老多病,不能应征。享年七十八岁。逝世于家中。葬于华阴朱家山,龙形,丙山壬向。

据《续齐谐记》记载,宝公九岁时在华山北面救回一被鸱鸮(chīxiāo)搏击的黄雀,放巾箱中,专用黄花喂养一百多天,毛羽长成才飞去。当夜,宝公梦中见一黄衣童子前来,一拜再拜,说:“我是西天王母的使者,前往东海蓬莱,途中为鸱鸮所搏,君仁爱拯救,实感成济。”于是取出四枚白环送宝公,说:“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公,当如此环矣。”

王氏,享年八十九岁。封清廉夫人。葬于江西湖口县桂良村,未山丑向。

宝,同禄室人王氏,所生三子:霖、震、霆

第 三 十 五 世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从小好学,曾从太常桓郁学《欧阳尚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当时学界誉之为“关西孔子杨伯起。”长期隐居于今之河南湖城县,教授二十多年而不答州郡礼命,众人谓之晚暮。五十岁才开始做州郡长官,授司徒,出任荆州刺史,东莱、涿郡太守。震公赴东莱(今山东掖(yè)县)上任途经昌邑,夜间,昌邑县令王密(震公以前在荆州举荐提拔的茂才)怀揣黄金十斤,前来赠给震公。震公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说:“暮夜无知者。”公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十分惭愧地走了。震公廉诫 “四知”,即我杨姓为官从政,清白传家的玉律,“四知堂”亦由此而来。

汉安帝元初四年(117)征入为太仆、太常,永宁元年(120)为司徒,延光二年(123)拜为太尉。震公为官二十多年,公正廉明,不受私谒,子孙粗茶淡饭,外出步行,艰苦朴素。故旧长者劝他为儿孙置办产业,他却不肯,并且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他屡屡忠言直谏,上书皇帝,指陈朝政得失,痛恨奸佞(nìng)当权。延光三年(124),为中常侍樊丰等共谮(zèn)谋害,诬以不轨,解职遣归本郡。行至京城(洛阳)西门外几阳亭,震公慷慨地对孩子和家人们说:“死者土之常分。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bì)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身死之日以杂木为棺,布单被裁足盖形,勿归冢(zhǒng)次,勿设祭祠。”于是饮鸩(zhèn,毒酒)而亡。时年七十余。弘农太守移良承樊丰等旨意,派人在陕县截留震公灵柩,暴棺于道旁;把他的儿子们贬为邮差,百姓无不为之落泪。

一年后,顺帝即位,樊丰等被诛,震公冤方得昭雪。皇上降昭,升二子为郎,赠钱百万,以礼改葬。葬前十多天,有大鸟高丈余,飞来停在震公灵前,不停地抬首低头,凄厉悲鸣,泪下沾地,葬毕才飞去。汉顺帝感动不已

波姓 波氏家谱 波姓起源 波姓名人 波姓的来源 波姓简介

波[波,读音作bō(ㄅㄛ),亦可读作pō(ㄆㄛ)]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东夷族,出自夏、商、周王朝时期古河流波水,属于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