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的儿子是谁?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7浏览:2收藏

司马懿的儿子是谁?,第1张

是魏明帝曹睿之的养子曹芳。

曹芳(232-274年),字兰卿。三国时期曹魏的第三任皇帝,239-254年在位。

曹芳于青龙三年(235年)被封为齐王,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后继立为帝。

根据《魏氏春秋》记载,曹芳可能是任城王曹楷之子,为曹彰之孙,后来曹芳成为魏明帝的义子。

扩展资料:

魏青龙三年,曹芳封为齐王,于239年被立为太子,当年登基即帝位,年仅八岁。改年号景初,公元240年改年号为正始,即位后由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

魏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罢废曹爽(之后灭三族),独掌军国大权,改年号为嘉平。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把持朝政。

李丰、张缉等意图罢黜司马师,改由夏侯玄辅政,事发,三人被灭族。公元254年,曹芳被司马师以失德为由废去帝号,贬为齐王,另立曹髦为帝。

泰始元年(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魏建立晋朝之后,封曹芳为邵陵县公。泰始十年(274年),曹芳去世,终年四十三岁,谥号厉公。

参考资料:

-曹芳

司马懿简介

大家对他的评价都为负面的,这可能是中国人不喜欢耍阴谋诡计和城府太深的人的缘故。总的来说,司马懿是一个非常能忍的人,他的才智不弱于诸葛亮。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司马懿简介。

图为旧版三国演义电视剧司马懿剧照

司马懿出生于179年,享年73岁,被孙子追封为宣帝。可见孙子念及爷爷的举世之功,若没有爷爷的辛苦隐忍,怎么会有他们司马家今后所拥有的一切辉煌呢?可能也跟大多数的贵族地主家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消亡。

司马的父亲官衔京兆尹,祖父和曾祖父都是为官之人。司马懿和他的兄弟八人素有司马八达的称号,司马懿是兄弟中最出色、最有才华的一个人。

司马懿29岁才谈及婚配,他的原配张春华小他十岁,是一个非常智勇的女人。司马懿生育9个儿子,个个能文能武,更能在司马懿死后把他的一切发挥的淋漓尽致。司马懿至死都不知道自己会留下千古骂名,更不知道自己会被追封为宣帝。这些都归攻于他平日孜孜不倦地教导他的儿子们,并告诉他们要有远见、要有大志、要随机应变。

司马懿为人小心谨慎,并且注重名节、注重以德服人,这些性格都决定他不可能造反。曹丕死后,朝政大权都落到他的手里,这跟他以德服众是分不开的。满朝文武百官都让他主持大局,就连他儿子后来征吴的时候,首将念及司马懿的德行才放过他的儿子。

司马懿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这些都可以从他留下的名言中看出。他没有错,只怪曹魏气数已尽。

司马懿之死

司马懿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他知道什么时候该隐藏自己,什么该献奇谋。像他这样一个处处活在算计的人,他的下场又会是怎样的呢?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司马懿之死。

图为司马懿在游戏中的人物像

司马懿死了,他的儿子是不是就没有牵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呢?司马懿到底有没有谋逆之心,随着他的死成了谜。司马懿为表自己的衷心还不忘在临死前对他的儿子们说:千万不要造反,一定要衷心辅佐。尽管司马懿临死都这么交待遗言,可是后人还是把窃国的骂名加在他身上。

曹操留着司马懿是为了辅佐自己的儿子,这是司马懿没有早死的原因之一。孔明想杀了司马懿,可惜蜀国较弱,司马仲达太狡猾,几次出兵攻打曹魏都无功而返,最后还死在军帐中。

司马懿杀了曹家的后人曹爽更留下话柄让世人说道。但是世人不知道的是,曹爽真的该死。人只有一条命,虽然贪欲不止,但是死都死了的司马懿又怎么会想当皇帝呢?或许他的命运只是时局发展的必然结果吧,当然他的智谋让他在乱世中苟活。

司马懿死了,我想他的9个儿子中肯定有乐的人。只有老子死了,儿子才可以大展拳脚,否则爹锋芒太露又要颜面,想造反门都没有。果然不假,他的儿子们在他死后进一步篡权,名为臣实跟君王没有差别。司马炎终究还是没有忍住,最终夺了曹魏江山,直接自立为王。这些都是在司马懿死后才发生的,估计司马懿也不知道自己会被追封为帝吧。

西晋帝王列表

晋武帝司马炎(庙号世祖)(236-290)

265年称帝,在位26年

武帝司马炎,司马昭的长子,265年,司马炎即晋王。266年,逼迫曹奂禅位,建立晋朝,280年,攻下建业,吴国灭亡,完成了统一事业。

晋武帝生活十分荒*,晋宫内宫女万人以上,并造成社会风气荒*奢侈,有“王恺,石崇斗富”。司马炎死于290年,时年55岁。

晋武帝司马炎

晋惠帝司马衷(259-306)

290年即位,在位17年

惠帝,武帝第二子。司马衷是一个白痴。即位后,无力理政,发生诸王为争夺最高统治权的内战,史称“八王之乱”。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司马衷死于306年,时年48岁。

晋怀帝司马炽(284-313)

(306-312)年在位,在位6年

怀帝,晋武帝第二十五子。司马炽继承了惠帝的烂摊子,并无雄才大略。312年,匈奴军进攻洛阳,晋怀帝被俘,次年被杀。时年 30岁。

晋愍帝司马邺(300-317)

(313-316)在位,在位4年

司马邺,晋武帝孙,吴孝王司马晏的儿子。司马邺即位时才13岁,由琅邪王司马睿,南阳王司马保辅政。匈奴刘曜进攻长安,愍帝投降,受尽侮辱,317年被杀,时年18岁。

帝王世系

姓名 庙号 谥号 字 在位时间 陵墓

司马懿 高祖 宣帝 仲达 追封 高原陵

司马师 世宗 景帝 子元 追封 峻平陵

司马昭 太祖 文帝 子上 追封 崇阳陵

司马炎 世祖 武帝 安世 266—290 峻阳陵

司马衷 —— 惠帝 正度 290—306 太阳陵

司马炽 —— 怀帝 丰度 306—311 ——

司马邺 —— 愍帝 彦旗 311—316 ——

注: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 三人为司马炎称帝时追封。他们3人在世时还属于魏。

东晋皇帝表

晋元帝司马睿(276-322)

311

东晋-各州郡全图

年建立政权,317年称帝,在位6年

元帝司马睿,琅邪王司马觐的儿子。晋怀帝任命他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扬州江南军事,西晋灭亡后,司马睿称帝,建都建康(南京),史称东晋。元帝即位后,矛盾四伏。在位6年死,时年47岁。

晋明帝司马绍(298-325) 322年即位,在位3年

司马绍,元帝长子,从小就聪明伶俐,即位后,巩固了东晋的统治。死于325年,时年27岁。

晋成帝司马衍(321-342) 325年即位,在位18年

成帝司马衍,明帝长子。即位时5岁。死时22岁。

晋康帝司马岳(322-344) 342年即位,在位3年

康帝司马岳,明帝的儿子,成帝的弟弟,在位3年死,时年23岁。

晋穆帝司马聃(343-361)344年即位,在位17年。

穆帝,康帝子,即位时才2岁,死于361年,时年19岁。

晋哀帝司马丕(341-365) 361年即位,在位5年

司马丕,成帝长子,迷信黄老之术,常服长生不老之药,服食过量而死,时年25岁。

晋废帝司马奕(342-386) (365-371)年在位,在位5年

司马奕,成帝子,哀帝同母弟。在位5年被大将军桓温所废,死于386年,时年45岁。

晋简文帝司马昱(321-372) 371年即位,在位1年

司马昱,元帝的幼子,初封会稽王,371年,被桓温拥立为帝。在位1年死,时年53岁。

晋孝武帝司马曜(352-396) 372年即位,在位25年

孝武帝,简文帝第三子。383年,与前秦有“淝水之战”,在谢安领导下,大败前秦军。谢安死后,社会矛盾逐渐尖锐。加上,孝武帝“溺于酒色”,时政治腐败。孝武帝死于396年,时年45岁。

晋安帝司马德宗(382-418) 396年即位,在位23年

安帝,孝武帝长子,即位后,发生内乱,国势日衰,安帝没有什么政治才能,418年,被刘裕所杀。时年37岁。

晋恭帝司马德文(386-421) (418-420)年在位,在位2年

恭帝,安帝同母弟,在位2年,被废,421年被杀,时年36岁。

[编辑本段]东晋世系表

姓名 庙号 谥号 字 在位时间 陵墓

司马睿 中宗 元帝 景文 317—322 建平陵

司马绍 肃宗 明帝 道畿 322—325 武平陵

司马衍 显宗 成帝 世根 325—343 兴平陵

司马岳 —— 康帝 世同 343—345 崇平陵

司马聃 孝宗 穆帝 彭子 345—361 永平陵

司马丕 —— 哀帝 干龄 362—366 安平陵

司马奕 —— 海西公 延龄 366—371 吴平陵

司马昱 太宗 简文帝 道万 371—372 高平陵

司马曜 烈宗 孝武帝 昌明 373—396 隆平陵

司马德宗 —— 安帝 —— 397—418 休平陵

司马德文 —— 恭帝 —— 319—420 冲平陵

他们都是司马懿的后代。在西晋和东晋。

三国时期曹魏一方的司马懿,一向被认为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很多人认为他隐忍数十年,相继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有作为的君主,最终等来了属于自己的机会,起兵篡夺曹魏政权。只不过,司马懿也好,司马昭也好,最终都没有称帝,而是司马炎建立了晋朝。但是司马懿死后,几乎就没有人知道他的墓地在哪里,就连他的后人也未必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仅从智谋上来看,司马懿并不算太出众,在整个三国当中未必能进前五,且不说诸葛亮、郭嘉,就连贾诩都在司马懿之上。但是,要说到忍耐力,司马懿自认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有人觉得司马懿会装孙子,也有人觉得这种做法无可厚非,属于乱世之中的保命技巧,若是不蛰伏的话,说不定早被干掉了。

司马懿有八个兄弟,他排行老二,当时的尚书崔琰,见到年仅十几岁的司马懿,就称赞道:“仲达啊,你英姿不凡,是你们八兄弟当中最有才华的,假以时日,必将有一番成就。”司马懿的老师名叫胡昭,是东汉末年的著名隐士,最让人惊讶的是,胡昭字“孔明”,而诸葛亮也字孔明,难道真是天意吗

建安六年,司马懿虚岁二十三,有位大臣对曹操说:“司马懿这小伙有能力,家庭背景也不错,可以赐予他官职,让他为朝廷效力。”虽然曹操手下有才之士很多,但人才肯定是越多越好,就赶紧派人去请司马懿,生怕被竞争对手给抢先了,司马懿却装作病入膏肓,一副马上就要断气的样子,使者安慰了一番,回去把看到的场景禀报给曹操。

一晃七年过去了,曹操得知司马懿不仅没死,反而身体非常健朗、吃嘛嘛香,猜出了上次的事情,觉得司马懿简直太猖狂了,居然连我曹操都敢骗。于是,又叫来几名侍卫,让他们再去司马懿家里一趟,若是这次他乖乖前来啥事都好说,否则不要留任何情面,直接给干掉就行了,司马懿只能到曹府任职。

经过很长时间的观察,曹操总感觉司马懿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简单,心里肯定藏着许多事,他回头的时候与狼比较像,也就是传说中的狼顾之相,曹操担心他心怀不轨,就想找个理由除掉他。但是,曹丕已经把司马懿当作老师,想让他给自己出主意,三番五次为司马懿说情,而司马懿在工作上也没出现过失,从而躲过一劫。

不知为何,曹魏皇帝都比较短命,曹真、曹休活的也不长,司马懿就逐渐有了出头之日,尤其在诸葛亮后面几次北伐的时候,除了司马懿之外,无人能胜任大将军一职。司马懿心里很清楚,如果与诸葛亮硬碰硬的话,肯定会输的很惨,搞不好连老命都得搭上,于是就一直采取防守的策略,任凭诸葛亮如何羞辱,他都视作耳旁风,该吃吃该喝喝,俨然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

由于积劳成疾,诸葛亮的身体就累垮了,最终在五丈原含恨而终。诸葛亮一死,再也没人是司马懿的对手,但他并没有急于灭掉蜀国,而是准备篡夺曹魏的江山。嘉平元年,趁皇帝曹芳去扫墓时,司马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曹爽等人给拿下,随后将他们处死,从此掌控了大权。

两年后,老谋深算的司马懿身染重病,他知道自己这次肯定撑不过去了,就把儿子叫到床边,安排死后的事宜。奄奄一息地说道:“在我死后,你们把我葬在首阳山,不许起坟头,更不要在坟前搞一块碑,而且连一块铜板的陪葬品都不能放。另外,坟前不能栽树,最好能做到看起来跟平地没啥区别,没啥事也不要祭拜我。”

听完司马懿的安排,儿子们都感觉不可思议,父亲的决定太超乎寻常了,但他们还是按照司马懿的安排去做。正是因为司马懿死前的决定,他的墓地很不显眼,多年后与平地无异,就连盗墓贼都找不到,可以说蒙骗了世人上千年之久。据专家考证,司马懿的墓地可能就在偃师市南蔡庄附近,但具体位置并未确定,或许只有等以后发掘出来,才能彻底揭开真相。

司马氏为复姓中的大姓,分布较为广泛。分布在河南省的洛阳市、偃师市、温县,陕西省的韩城县,山西省的涑水县,安徽省的宿松县,湖南省的湘潭市、湘乡市、湘阴市,山东省的兰陵县,江苏省的金坛市指前镇。

另外,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等地,均有司马氏族人分布。

“司马”是古代官名,指调遣武装部队的武官,掌管天下军事,相传古帝少昊时期就设置有司马一职。司马氏就是担任过司马一职的人的后代。

先秦时期,司马氏族人已分布于郑(今河南新郑)、晋(今山西)、卫(今河南濮阳)、程(今陕西咸阳)等地。《姓氏考略》载,司氏最早繁衍发展中心是古代顿丘。就是现在河南清丰、浚县之间一带。

两汉时期,司马氏主要分布在今河南、陕西、四川等地,其中河内郡(今河南省西部、黄河以北地区武陟县西南一带)一直是司马氏的重要聚集地。

三国曹魏时期,河内温地(今河南温县)出了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司马懿,后其孙司马炎废魏建晋,都于洛阳。从此,河内郡成为司马氏家族最著名的郡望。

司马氏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西晋和东晋政权,共历十五帝,一百五十六年,进一步扩大了司马世家的影响。东晋王朝灭亡以后,司马氏步入平稳发展时期,司马氏有许多改为司氏、马氏、同氏、仝氏、冯氏等,亦有维持司马氏复姓者。

扩展资料

司马懿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司马懿在世的时候,在魏国威望是相当之高的,即使毌丘俭、文钦在其死后讨伐司马师,檄文中依然对司马懿有“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等赞誉。史书上称其使“天下欣赖”“天下大悦” 。

到晋朝初年,司马炎在太康年间做到了“天下无穷人”的太康之治 ,至司马遹被传像司马懿,而能在当时“誉流于天下”。主要成就是抵抗诸葛亮北伐,屯田水利,平定辽东。

司马懿在魏明帝大修宫室之际他也加以劝谏,魏明帝驾崩后他奏请罢修宫室,雕玩物之人力,节用务农,使天下欣赖。识拔人才上,司马懿从寒门中提拔了邓艾、王基、州泰等人才,如虞预所说,经略之才可谓远矣。

在扳倒曹爽后,司马懿或以剿杀,或以监禁的方式削弱曹魏宗室力量,为日后其子孙篡魏开晋打下坚实基础。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之子晋武帝司马炎受魏禅,给司马懿上尊号为宣皇帝,称其陵墓为高原陵,庙号高祖。

司马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官职,出自西周掌管军事大权的大臣程伯休父,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上古时有人重黎,为司掌天地之官,唐尧曾抚育重黎之后。

周宣王时期,有重黎之后程伯休父,官至司马,执掌国家军队,佐政辅国,权势重大。后来程伯休父克平了许方,立下大功,周宣王允许他以官职为姓,其后遂成司马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生姓,出自晋朝晋元帝司马睿,属于因故改姓为氏,或以官职称谓改姓为氏。该支司马氏出自晋元帝司马睿,原本姓生,后因职而改姓司马,其后代亦成为司马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改姓,出自姬姓许氏、郝氏改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许穆之、郝惔之,他们的后代中有人因故改为司马氏。

参考资料:

-司马懿

-司马姓

要讲司马家族,要先从三国时代司马懿讲起。

司马懿是三国时代后期,魏国著名的军师兼大将军,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他和诸葛亮多次较劲,若没有司马懿的抗衡,恐怕蜀国早就复兴汉室啰!

司马昭是司马懿的儿子,当时魏国司马家族和曹氏家族暗中争权,后来司马家族胜利了,因此魏国形成由司马昭等人把持的局面。当时他还不敢称帝,但大家都心知肚明,这就是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由来。

后来到了司马炎,司马昭的长子,265年,司马炎即晋王。逼迫曹奂禅位,建立晋朝,在位26年,280年,攻下建业,吴国灭亡,完成了统一事业,是为晋武帝。

晋武帝生活十分荒*,晋宫内宫女万人以上,骑羊找妃就是他,并造成社会风气荒*奢侈,有“王恺,石崇斗富”。司马炎认为曹魏灭亡的原因,在于没有宗室力量的保护。因此即位后,就大封自己的宗族为王,并且让他们掌握兵权。结果诸王各自拥有重兵,渐渐强大。司马炎死于290年,时年55岁;他死后不久,就发生了司马氏骨肉互相残杀的「八王之乱」,终于给国家带来了亡国的灾难。

晋武帝之子,就是著名的 皇帝晋惠帝司马衷。性愚呆,百姓饿到没饭吃了,他还叫他们吃肉糜==。当时贾后专政 ,后惠帝中毒崩,在位十七年。

之后怀帝司马炽被匈奴所俘,2年后遇害。公元316年,匈奴攻入洛阳和长安,晋愍帝司马邺出降被杀,西晋遂亡。从此北方成为胡人统治的天下。当时镇守在建康的司马睿即时称帝,国号还是晋。历史上把建都在洛阳的晋朝,叫做西晋,把建都在建康的晋朝,叫做东晋。西晋共历5个皇帝52年,其中,病死的一位,国亡被杀的二位,内争被毒死的二位。

东晋的版图狭小,基本上处与安定状态,经济文化得以发展,东晋是西晋的延续,在历时104年中,北方有五胡十六国出现。东晋偏安江南,但内乱也不断,民不聊生,其所以如此,主要是东晋皇帝中无一英明之主。

以下是东晋帝王年表

(1) 元帝司马睿(317-323)

(2) 明帝司马昭(323-325)

(3) 成帝司马衍(325-342)

(4) 康帝司马岳(342-344)

(5) 穆帝司马聃(344-361)

(6) 哀帝司马丕(361-365)

(7) 废帝司马奕(365-371)

(8) 简文帝司马昱(371-372)

(9) 考武帝司马曜(372-396)

(10) 安帝司马德宗(396-403)

(11) 恭帝司马德文(418-420)

1、司马氏掌控曹氏政权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司马懿老谋深算,周密布置,巧设机关,经过一番血雨腥风的搏杀,铲除掉自己的政治对手曹爽后才逐渐确立起来的。

2、魏明帝曹叡去世时,传位齐王曹芳,并以司马懿和曹爽为顾命大臣。正始十年(249)正月,司马懿及其子司马师、司马昭发动高平陵之变,自此掌握曹魏大权,后又诛灭曹爽集团。嘉平三年(251),司马懿在逼死王凌和楚王曹彪后死去,其子司马师继其掌权。

3、正元元年(254),司马师杀大臣夏侯尚、李丰、张缉等;同年九月,因魏帝曹芳参与了铲除司马氏集团的图谋,司马师、司马昭又废掉曹芳。在郭太后的力主下,曹丕之孙、十四岁的高贵乡公曹髦被立为帝,作为魏明帝的后嗣,改元正元。

4、正元二年(255),司马师平定毌丘俭的兵变后去世,其弟司马昭继其掌权。甘露二年(257),司马昭挟曹髦及郭太后镇压诸葛诞兵变,于次年取胜,司马氏集团的权力进一步巩固下来。 

5、自正始十年(249)至甘露三年(258),随着一系列政变的展开和淮南三叛渐次平定,司马氏的权力日渐巩固,曹魏皇权则日渐衰微。尤其是曹芳被废后,皇宫卫士被大量削减,仅以老弱戍守 ;又据毌丘俭所言,司马师不上朝觐见君主,曹髦欲探问其疾病,也被司马师拒绝 ,皇权之衰微可见一斑。

6、曹髦虽无实权,但才慧早成 ,有志于中兴曹魏,尤其推崇中兴夏朝的少康。 即位之初,曹髦曾采取减省用度 、派遣侍中巡视等举措 。司马师死去后,曹髦命司马昭镇守许昌,令尚书傅嘏率六军回京师,由此可以达到削夺司马昭的兵权的效果。

7、司马昭用傅嘏及钟会的计谋,公然抗旨,自己率军回京。曹髦计划落空,又不得不对司马昭加以笼络。 此后,曹髦还曾写作《潜龙诗》以自讽,司马昭对此感到厌恶,二人的矛盾逐渐激化。 

8、司马昭弑君,是发生于三国时曹魏甘露五年(即景元元年,公元260年)五月魏都洛阳的政治事件。魏帝曹髦欲讨伐司马昭,却因王沈、王业的背叛而泄密,终被司马昭的亲信贾充指使武士成济弑杀于南阙。事后曹髦被追贬为庶人,忠于曹髦的大臣王经及亲属被杀,成济则作为替罪羊被夷灭三族。

9、司马昭弑君标志着自曹芳以来曹氏集团恢复皇权的努力的彻底失败,为司马代魏进一步铺平了道路,但也给司马氏集团留下了政治阴影。

10、司马昭决定立燕王曹宇之子常道乡公曹璜为天子 ,并派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去迎接曹璜,作为曹叡的继承人。曹璜是曹操之孙,与魏明帝曹叡平辈,也非曹丕的直系后裔(当时曹丕仍有直系子孙在世,例如曹髦之弟曹启 )。

11、太后下诏令群臣为常道乡公曹璜更名。后定名曹奂。 六月二日,常道乡公继位,改元景元 ,这就是魏元帝。

12、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改元泰始。咸宁五年(279年),司马炎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

扩展资料

随着曹髦的被弑杀,司马代魏的最后一个障碍被扫除。对司马氏而言,其篡魏的遮羞布已被撕下,篡魏势在必行。对贾充、王沈而言,他们对司马昭功劳卓著,必将获得丰厚的政治回报。 

然而,司马昭弑君事件也成为司马氏集团挥之不去的政治阴影。例如,王沈被曹髦尊称为“文籍先生”,却不忠于曹髦而告密,导致司马昭弑君,故而受到舆论的批评。 

贾充曾在宴会上被庾纯批评为“天下凶凶,由尔一人”,反驳后又被庾纯质问“高贵乡公何在”; 贾充的母亲见到古今皆重忠义,故多次痛骂亲手弑君的成济,只是不知其子贾充也参与了弑君之事,仆人们听到她骂成济都偷偷地笑。 

另据《资治通鉴》记载,贾充曾质问孙皓其之前在东吴实行的酷刑是怎么一回事,不料被孙皓反唇相讥:“人臣有弑其君及奸回不忠者,则加此刑耳。”这令贾充十分尴尬。 

直到东晋,据《世说新语》记载,当晋明帝听王导讲述晋朝建立的过程,听到司马昭弑君时也忍不住捂住脸说:“若如公言,祚安得长!”

-司马懿 (三国时期历史人物)

-司马昭 (三国时期曹魏大臣)

-司马炎

司马懿的儿子是谁?

是魏明帝曹睿之的养子曹芳。曹芳(232-274年),字兰卿。三国时期曹魏的第三任皇帝,239-254年在位。曹芳于青龙三年(235年)被封为齐王,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