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十帅家谱(二)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7浏览:3收藏

晚清十帅家谱(二),第1张

分类:  草堂话谱

晚清十帅家谱(二)

励双杰

第二部,勉帅李兴锐《浏东六碓李氏家谱》

湖南浏阳《浏东六碓李氏家谱》十二卷首一卷,光绪二十七年部香堂木活字本,李兴灿等纂修,十二册。

勉帅李兴锐,有资料这样介绍:李兴锐(1827-1904),字勉林。湖南浏阳人。早年随曾国藩镇压太平军,1870年任直隶大名府知府,旋调江苏,与彭玉麟规划长江水师,修筑沿江炮台。1875年总办上海机器制造局,1885年参加查勘中越边界,后历任津梅关道、长芦盐运使、广西布政使。1900年擢江西巡抚,浚治鄱阳湖,导水人江,整顿厘捐,创设农工商局等。1902年诏行“新政”,他奏请开特科,设银行,修农政,讲武备等。1903年署闽浙总督,次年任两江总督,旋病卒,谥勤恪。

从这里看,“勉林”是他的字,再查,连《清史稿·卷四百四十七·列传二百三十四》都说他“字勉林”,但家谱世系记载:“兴锐,字晋初,号勉林”,应是号而并非字。修这部《浏东六碓李氏家谱》时,李兴锐尚在世,他在首序中说:“道光甲午始叙次宗谱,勒为成书,爰议嗣后每阅三十年重一修定,今又其时也。兴锐方驰驱王命,未获躬与其役”,是没有参与这次修谱,但他又说:“昨庚子冬,兴锐奉巡抚江西之命,取道里门,展修祀事”,说明在修谱的前一年,他回过一次家,参与了家族的祭祀,家族中总不至于连他的字、号都会搞错,象这样一个光祖耀宗的人物,家族是没有理由不慎重的。所以说,仅这一点,也可显示这部家谱的那么一点重要来,现正在重修《清史》,《浏阳六碓李氏家谱》略可补前人所误。

李兴锐元配萧氏,继配马氏、姚氏,但只有元配萧氏生了一儿一女,儿子昌濬的第三个女儿嫁给了同乡、任湖南督军兼省长刘人熙的儿子刘瑞浺。

说到李兴锐,顺便还可以再说一下同族的李鸿球。李鸿球虽与李兴锐同族,却已在五服之外,从辈份上排,李鸿球是李兴锐的孙辈,生于光绪二十五年,修谱之时,虚岁三岁。

李鸿球,字韵清,室名海棠书屋,剑花楼。早年习经济,好收藏。去台湾前曾在北平、汉口、郑州、上海等地供职于银行及信托公司,任经理等职。后任世界书局总经理,创办大中书局,任董事长。曾居欧洲数年。著有《天涯浪迹记》、海棠书屋力学杂录/诗存》《董其昌书画年谱》、《古钱今话》、《古印综述》、《剑花楼书画录/古钱币/古印鉥/古铜镜》、《中国古兵器》、《吴佩孚年谱》等。

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在介绍该馆藏品时说:“本馆藏有中国历代钱币甚丰,计自上古原贝、骨贝、铜贝、刀币、布币、圜钱、纸钞、银锭、元宝、银洋、铜币共三万余件。其来源有各界人士捐赠者,有向收藏家价购者,政府拨交拨赠者,而民国八十三年本馆价购李鸿球先生遗藏古钱一七八三件,使本馆钱币收藏更趋完整,成为中国钱币收藏之重镇,而侪名于世界搜藏中国钱币最富的博物馆之一。本馆所藏古代钱币之中,有周代耸肩空首尖足无文大布,即为原李鸿球先生收藏中之精品。其形制为耸肩、尖足、圆档;此布币的首部有銎,是为空首。此件耸肩空首尖足无文大布是典型的春秋时代布币,属于大型布钱,形制完美,造型古朴,极具苍浑之美。”可见李鸿球藏品不但丰富,而且质量极高!

李鸿球去台湾后曾在“民国六十年”编印《旅台六碓李氏承先启后册》平装一册,台湾家谱收藏家廖庆六先生的“万万斋”有藏。这册名为《承先启后册》的家谱我没有见过,不知道是不是根据旧家谱续编的。以我的猜想,当年李鸿球匆匆忙忙离开大陆来到台湾,带上家谱的可能性比较小,待大局已定,至1971年以前,再要想得到一部家族的老家谱,几乎蜀道难,难以上青天。这个迷,以后有机会得请廖庆六先生来破了。

相比之下,咱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大陆人那可是太幸福啦。别跟我抬杠啊,我也知道1971年前后上下左右大陆人民提起家谱是谈虎色变的。可我在2003年的1月25日还是得到了这部《浏东六碓李氏家谱》,这一年的大年三十是1月31日,也就说,再过六天就要过年,给我送谱来的湖南浏阳老黄,雄纠纠气昂昂的背来五部家谱共一百零几册,结好账我要送他走,却发现火车票、汽车票啥的都是爆满,买不到了,飞到长沙的飞机票倒还有,可老黄不干,说我这次的利润也就够一张机票钱,总不能白干吧?既然到了你的地盘,你得给我想办法,可不能不管我。讹上我了。我没办法,只好四处打听,恰好有一个搞运输的朋友手下还有一个司机要到湖南醴陵送一趟货,醴陵跟浏阳不远,最后老黄是跟着那货车走的。老黄回到家,打来电话千恩万谢,说你那朋友不但白让我坐车,路上的伙食都是他招呼的,没要我钱,你得代我谢谢他。敢尽这次是净收入净利润,瞧把老黄乐的。

《近现代名人小传》上册 210 页: 李兴锐,字勉林,浏阳人,素治湘军军需,廉勤为曾国藩所赏,洊授知府,奏调直隶差遗。勉之为循吏,后赞日本使事,擢道台,历桂、赣等省藩皋。庚子擢赣,擢移粤、晋、闽督,卒于两江任。兴锐当官无赫赫名,而直实,每奉命按事,未尝代同官复掩。能饮,日尽百觞,予尝问以变法利弊,兴锐曰,此官此人变,犹不变也。至今尚思其言。

第三部,颂帅卞宝第《江都卞氏族谱》

江苏扬州、仪征《江都卞氏族谱》二十四卷首四卷,清道光十年庚寅木活字本,春田、泰徵等重修,今缺卷首一、卷四,存二十八册。

“卞”姓的家谱比较少见,2007年孔网曾出现过一部三十八册的近年新修江阴《卞氏》,原四函,因为少了二个函套,被我以较廉的价格买到。这事被江苏江阴的一位家谱收藏家知道,以为我是经过我的江苏朋友阿风才搞到手的,打电话责备阿风“人家卖国你卖省”,几乎把阿风气得吐血。这话说得极有杀伤力,基本达到了柔道红带、围棋七段的功力,但他没想过孔网是天下人的孔网,人人都可以参与,用不着别人帮忙。何况出省又非出国,既然流到了市场,只要还在中华大地上,谁藏都一样。

一般情况下,我是不收藏近几年新修的家谱的,但也有例外,其中之一是稀见姓的家谱,如果碰上也偶尔笑纳一、二部。因为在此之前我还没有《卞氏谱》入藏,得这一部江阴《卞氏》,也是聊胜于无罢了。后来才意识到江阴《卞氏》只是个先声,没多少日子,就在南京文庙得到了这部缺了二册的道光十年《江都卞氏族谱》。

上海图书馆有此本递修的同治十三年、光绪元年、光绪二十五年三部,其中光绪二十五年本有四十二册,其目录如下:“卷首一、二载忠贞世纂、卷首三初辑谱牒、卷首四徵述录,卷一荣赠录(诰命、旌奖、题赠),卷二规范录(条约、宗规、格言、宗法、宗训、家训等),卷三源流录,卷四祠墓录,卷五继美录(修谱旧序、旧例、义例、凡例、历修总目、杂记、书札、书後、後跋),卷六显著录,卷七世德录(列祖传赞铭状),卷八清芬录(贞孝节烈),卷九里居录(迁徙侨寄),卷十世守录(发祥录、衍庆录、归化录等),卷十一同宗纪略,卷十二高淳、丹徒、阳湖三族纪略,卷十三至二十七世系表。”

我所藏谱因缺卷首一,已无目录。此本所存卷首二为“忠贞世纂续编”,可知卷首一即为“忠贞世纂”;卷一与卷三合装一册,而卷二有二册,我所藏本卷三为“规范录”,卷二才为“源流录”,可知光绪本与此道光本的卷二、卷三内容对调;卷四“祠墓录”缺。余除卷数不同,内容基本相同,只不过略有增删而已。

颂帅卞宝第,字颂臣,号娱园,咸丰辛亥举人。曾先后任刑部主事,郎中、御史、府尹、直至闽浙巡抚、湖广、闽浙总督等职。《清史稿》说卞宝第“有威重,不为小谨,驺从甚盛,所至诛锄奸滑,扶植良愿,民尤感之”。有“公敬历内外,管领封疆,关于国计民生,先后政迹,昭垂国史”之名。在官廉俸外一无所受,人莫敢干以私。为地方兴学兴利。著有《方岳采风录》、《闽浙猷轩录》各一卷,《抚湘公牍》四卷,《疏稿》十二卷。今卞宝第故居犹存。

卞宝第生于道光四年,道光十年本谱纂修之时,他还不过七岁,详卷二十三中关于他的世系记载极简:“宝第,行尊,光河次子,字 ,生道光甲申十一月初九日午时。聘高氏”,唯一有价格的信息是已经给他定下了娃娃亲。而他父亲卞士云的世系记载就较详:“士云,行贤,原名荣贤,新盘公子,仪封公孙,时敏公曾孙(此亦为本家谱特色之一,从曾祖、祖、父记起,其它族人亦如此),字光河,号季青,生乾隆戊申五月十三日未时,道光癸未科进士,诰授奉直大夫,山东道监察御史,前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戊子科四川典试副使,前翰林院庶吉士。配吴氏,生乾隆辛亥九月廿四日申时,诰封宜人,例晋封恭人。生二子:宝书、宝第”。卞士云虽没有参与修谱,但谱中关于他的文篇收录了不少,仅在卷五《继美录》,就有《松泉寄光河书》及《光河覆松泉书》。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古典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卞孝萱先生也是这于这个卞氏家族,他在邵文实《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卞孝萱教授访谈录》中说:“我出生于一个破落的书香之家,家世渊源对我的成长有很大影响。卞氏于东晋时避乱南迁,传承过程中,代有名人。远的不说,清末扬州卞氏就有‘两世开府’之称。两世指我的族祖卞士云、卞宝第两代。”只是修谱之时,他远未出世,谱中自是没有记载他的名字。不过,他曾利用光绪二十五年修本《江都卞氏族谱》做过一些研究,他说:“我还写过一篇《利用〈卞氏族谱〉解读〈黄侃日记〉——家族文化个案研究之一》……我据光绪二十五年己亥重修《江都卞氏族谱》,先编制仪征卞氏四世主要成员简表,继据族谱考出静仪之夫、卞宝第第三子卞绥昌生平,知其与静仪同年,二十二岁卒;静仪乃四川永宁道黄云鹄女。研究黄侃及读其《日记》者,多为文史后辈,对于《日记》中频繁出现而不治国学的卞昌、卞缙昌(女)、卞斌孙、卞孙、卞寿孙等人,感到茫然,我利用《卞氏族谱》,解答了人们心存已久的疑惑。”

现在想来,还有一桩极巧合的事,那天我刚到南京文庙,就接到了江苏常州家谱收藏家朱炳国先生的电话,他说已跟卞(孝萱)老通过电话,卞老同意给他主编的《家谱与地方文化》再写篇文章,言下极为开心。我才挂了电话,就看到摆在地摊上的这部《江都卞氏族谱》,因为缺了二册,摊主底气不足,并没有开出高价,稍一还价即就成交。文庙我去过也就三、四次,没买到过一部家谱,只有这一次,才把颂帅、卞教授家族的家谱捧了来,有时候想想,凡事皆有定数,不是你的,强求都是无用;是你的,她就会在那个地方等着你,别人想带都带不走。

《近现代名人小传》上册 217 页: 卞宝第,字颂臣,扬州人,以翰林御史外任监司,擢疆圻,终于闽浙总督任。宝第强毅,官台谏日,强击不避贵要。及为疆吏,颇偏听执拗,有谮建宁令者,谓其衰颓,属藩司易人,藩司谓令方壮,人言弗足信,不纳,以履历陈览曰,是必捏书者,竟撤之。及至省投谒,则一翩翩一少年。宝第大慙沮,而卒假他事劾罢之,其横若此。故人称之曰“卡(当为‘卞’字误)牛”。颇嫉李鸿章,遇海防事,辄云,此合肥老儿言,何足道。

分享:

江苏常熟京兆归氏世谱二十卷,(清)归衡修,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昭文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西南师范学院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常熟京兆归氏世谱二十卷(清)归令望增修,清同治年间原刻,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江苏省常熟市图书馆。

归氏世谱摘录,(清)孙守中修,清乾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归氏世谱,著者待考,清朝末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卷。现被收藏在苏州大学图书馆。

江苏常熟京兆归氏世谱十二卷补,(民国)归兆钱续修,归曾祁辑补,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苏州大学图书馆、江苏省常熟市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

江苏常熟京兆归氏世谱十二卷,(民国)归兆馪纂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为[宋]归罕仁,先祖为[宋]归百九、归祖山、归荣四、归道澄、归道清、归道流、归成克、归成章、归椿、归雷、归霆、归电、归谟、归学思等。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江苏省常熟市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归氏世谱摘录,(民国)归发令补,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归庄后村。

浙江湖州射村费氏族谱,(清)吴光等序,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湖洲射村费氏族谱,(清)费之逵修,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桐城费氏宗谱六卷,(清)费享等纂修,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3年)授易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北武昌江夏费氏宗谱五卷,(清)费錞编,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湖北武昌费氏宗谱五卷末一卷,(清)费廷璘等修,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授易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费氏宗谱六卷,末一卷,(清)费成方倡修,清乾隆甲午年(公元177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吴县包山後埠支陆费氏支谱,(清)陆费荣等编,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

浙江嵊县剡西费氏宗谱四卷,(清)费文信、费立钊重修,清道光七年(公元183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嵊县春联乡赵马小学。

浙江慈溪慈东费氏三修宗谱三十二卷,(清)费锦荣纂修,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承志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江苏武进孟河费氏重修支谱六卷,(清)费伯雄等重修,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衍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吴县包山後埠支陆费支谱,著者待考,(清)陆文灏等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武进琅邪费氏武进支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费曾总修,费裕昆等编辑,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武进念本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费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敦叙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镇江京口费氏宗谱六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衍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常州费氏宗谱十二卷,(清)费近福等纂修,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地远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慈溪慈东费氏四修宗谱四十四卷,首一卷,(清)费声行、费承甫纂修,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江苏武进琅邪费氏武进支谱乙酉续编十卷,首一卷、末一卷,丙辰续编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费树藩等编,清光绪年间念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江苏武进琅邪费氏武进支谱曲,(清)费裕昆总修,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念本堂活字本八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江阴澄江费氏宗谱三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费鸿声纂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湖州费氏宗谱,著者待考,(清)费墀编,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江苏江都费氏宗支衍庆图一幅,著者待考,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手写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江都县图书馆。

江苏武进琅琊费氏武进支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费裕昆纂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念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南通费监清家传一卷,(民国)严复撰,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石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奉化吉奇费氏房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重修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奉化县文物管理局。

江苏武进毗陵承氏宗谱五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承俊尊纂修,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德扬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江阴市澄江承氏宗谱一套一十八卷, 民园三六年(公元1947年怀)德堂活字印本一十八册。虽经六十余载,保成完好。

江苏常州毗陵承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承寿本等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德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武进毗陵承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听经堂木活字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澄江承氏宗谱,(现代)阖族编纂,2007年计算机排印本。

你可以访问史氏春秋!!网

http://wwwsscqwnet/

在那里寻找你们本家家谱

实际最好的办法到你老家找,一般老族长都有家谱,如果他们没有的话,在网上找意义不大,属于舍本求末!!!

全国家谱调查统计了一下各地图书馆保存的你们的家谱,我觉得对你意义不大-----因为那很可能是别家的!!

天下一姓未必一样

下面是一些收藏记录,以上海图书馆为多

来源上海图书馆

l203全国史氏谱录合编八卷

(清)史在 等编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八行堂刊本 八册

天津图 南开大学 浙江图 日本 美国

注:该族散居於江苏溧阳,浙江绍兴、宁波等地。

1204江苏史氏吴中派族谱不分卷

清初刻本 一册

上海图

1205江苏史氏吴中派文献谱不分卷

(明)史丹纂修 (清)史在湘续修

清钞本

南京图

1206江苏吴中派史氏家乘表传

清红杏山樵藏钞本

苏州大学

1207江苏淮安迁淮史氏宗谱不分卷

(清)史怀光鉴修 史云焕纂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 二册

江苏淮安县图

1208江苏淮妥迁淮史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史久煌重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承泽堂铅印本 一册

江苏淮安县图

1209江苏丰县古丰史氏长房族谱三卷

民国二十年(1931)钞本

江苏丰县孙娄乡孙娄村

1210江苏江都邵埭史氏重修宗赠六卷

(清)史迪安等重修

清道光五年(1825)刊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注:扉页作《溧阳史氏大宗分支邵埭重修家

乘》。

1211江苏江都史氏宗谱□□卷

(民国)史济廷修

民国于九年(1930)木刻本

江苏江都县昌松乡薛河村(存卷1、2)

1212江苏常州史氏族谱八卷首一卷

(清)史圆华等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木活字本 十册

上海图

1213江苏常州史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史景佑等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九福堂活字本 十二

美国

1214江苏溧阳史氏务本堂支谱八卷首一卷

(清)史杰杰 史荣禄等七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务本堂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1215江苏湮阳史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清)史廷卫辑

清宣统元年(1909)铅印本

南京博

1216江苏江阴澄江史氏世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史景才等修

清光绪二年(1876)怀溧堂活字本 六册

美国

1217江苏江阴澄江史氏支谱十卷

(民国)史 编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怀溧堂铅印本 十册

历史所

注:史燧始修於清康熙七年。

1218江苏宜兴男留史氏宗谱六卷

(民国)史贻祖 史顺通等纂修

民国三年(1914)修 民国十五年(1926)世德堂

木刻本 六册

河北大学

1219江苏宜兴史氏宗谱十八卷

(民国)史国瑛等修

民国间永思堂排印本 十八册

中央民院

注:明万历间初修。

1220浙江史氏谱录合编不分卷

(清)史璞庵纂修 史墨补修

清康熙间刻乾隆闲补刻本

四川图(存一册)

1221渐江箫山史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史士琏等修

清嘉庆五年(1800)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1222浙江萧山史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史晋续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八行堂活字本 十六册

日本 美国

注:题签作《萧邑史氏宗谱》。

1223浙江庐山史氏宗谱二十四卷

(民国)史晋纂修 史锦文刊印

民国七年(1918)八行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浙江图 日本 美国

注:题签作《萧邑史氏宗谱》。

1224浙江宁波四明古籐史氏宗谱六卷

(清)史济铿等纂修

清宣统三年(1911)木活字本 八册

天一阁

1225浙江宁波四明古籐史氏宗谱八卷

(民国)史济铿等纂修

民国十九年(1930)木活字本 八册

天一阁

1226浙江宁波史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民国)史邦直纂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铅印本 三十册

历史所

1227浙江馀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谱八卷首一卷

(清)史善豪纂修

清咸丰三年(1853)史氏刻本 六册

上海图 四川图

1228浙江馀姚半霖史氏小宗谱九卷首一卷

(清)史玫 史善豪纂修

清同治九年(1870)木刻本 八册

河北大学

1229浙江馀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谱九卷

(民国)史泉义续修

清同治七年(1868)刻 民国十二年(1923)续

刻本 八册

历史所 南开大学 浙江馀姚梨洲文献

注:谱始修於清康熙二十八年,此为五修。

1230浙江馀姚史氏宗谱十一卷首二卷末二卷

(清)史光编辑

清咸丰六年(1856)刊本 十一册

南开大学

注:前后有钞补。

1231浙江馀姚史氏宗谱十二卷首二卷末三卷

(民国)史良书续修

民国三年(1914)刊本 十四册

北图 北京大学 历史所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二部) 哈尔滨师大 浙江图

浙江馀姚梨洲文献馆

注:史琳始修於明成化七年,此为九修。

1232浙江鄞县鄞东钱堰史氏宗谱八卷

(清)史悠诚纂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木刻本 九册

河北大学

注:封面作《钱堰史氏宗谱》。

1233浙江鄞县鄞东上水横街史氏支赠十五卷首

一卷

(民国)史悠情 史济恂等纂修。

民国元年(1912) 预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

木活字本 六册

天一阁

1234浙江鄞县鄞东韩岭史氏宗谱二卷

(民国)史致天 史悠安纂修

民国十二年(1923)木活字本 一册

天一阁

1235浙江鄞县鄞东前徐史氏宗谱三卷

(民国)史悠椿 史久逢等纂修

民国十九年(1930)木活字本 一册

天一阁

1236浙江象山关头史氏宗谱八卷

(民国)秦英鉴重修

民国二十七年(1938)刊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1237浙江绍兴史氏谱录续编不分卷

(清)史基美修

民国七年(19l8)铅印本 一册

杭州大学 日本 美国

1238浙江嵊县浦桥史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史悠晋纂

民国十四年(1925)木活字本

浙江嵊县城郊乡大浦桥村

1239安徽黟县金泽史氏家谱不分卷

(清)史继周辑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善修堂木刻本 一册

河北大学

1z40山东栖霞史氏族谱书五卷

(民国)史启利等纂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

山东栖霞县杨础乡史家庄 山东栖霞县观

里镇小观村

1241山东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

(明)史以明原修 佚名续修

清初刻本 一册

人民大学

1242山东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

(明)史邦直原修 佚名续修

清乾隆间刻本 一册

人民大学

1243山东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

(清)史中立修

清乾隆十七年(1752)刻本 一册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1244山东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

(清)史尚朴修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刊本 四册

美国

1245山东乐陵史氏家乘不分卷

(清)史炳第纂修

清光绪二年(1876)木刻本 四册

北图 河北大学(二部)美国

1246湖北新洲史氏宗谱六卷

(民国)史正生 史文榜创修

民国九年(1920)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徐古镇万岗村

1247湖北新洲史黄氏宗谱十卷

(民国)黄润堃续修

民国三十三年(1944)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黄林乡段家山村

1248湖南衡阳史氏宗谱九卷

(清)史炳文主修 史达门等编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4)活字本 九册

吉林大学

1249湖南永兴史氏续修族谱十五卷首三卷

(清)史久录 史悠信续修

清光绪三十一一年(1905)溧阳堂刻本 十七册

河北大学(缺首一卷)

注:封面作《史氏族谱》,扉页作《平陵家乘》。

1250四川万县里牌溪史氏族谱十卷

(民国)史锡永纂修

民国八年(1919)排印本 一册

吉林大学

1251四川万县史氏支谱正编不分卷

(民国)史封铨纂

民国十二年(1923)万县鹳石庄史氏钞本 一

四川重庆市图

1252 蒋墅史氏支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史来兴等修

民国二十(1931)承启堂活字本 十四册

北图

1253 史氏宗谱七卷

(清)史大盛等编修

清咸丰四年(1854)蛟龙塘活字本 七册

北图

注:第七册残破较甚。

1254 义庄史氏宗谱四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史明弼等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宗海堂铅印本 三十八

北图

1255 史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

(清)史廷卫等纂修

清宣统元年(1909)活字本 三十册

北图

1256 史氏庆传宗十二卷

(清)史学班等重辑

清光绪十七年(1891)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1257 史氏宗谱不分卷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1258 史氏家谱□□卷

清刻本

北图(存一卷)

二、家乘谱牒

全国:史氏谱录合编八卷

江苏:史氏吴中派族谱不分卷、吴中派史氏家乘不分卷、迁淮史宗谱

不分卷、古丰史氏长房族谱三卷、常州史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浙江:余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谱九卷、余姚史氏宗谱十一卷首二卷末二

卷、鄞东钱堰史氏宗谱八卷、澄江史氏支谱十卷、鄞东韩岭史氏宗谱

二卷、鄞东上水横街史氏支谱十五卷首一卷

山东:史氏家谱不分卷、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史氏家乘不分卷

湖北:史氏宗谱六卷、史黄氏宗谱十卷

湖南:史氏宗谱九卷、史氏续修族谱十五卷首三卷

四川:里碑溪史氏族谱十卷

来源上海图书馆及全国家谱调查录

晚清十帅家谱(二)

分类:  草堂话谱 晚清十帅家谱(二) 励双杰 第二部,勉帅李兴锐《浏东六碓李氏家谱》 湖南浏阳《浏东六碓李氏家谱》...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