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姓起源
泰伯是文王的伯父,按照古代传位于长子的传统,他是应当继承古公亶父的周国国君地位的,但三弟季历是个贤人而且生有圣子姬昌,他知道古公直父欲传位给季历以及姬昌,便三让王位,以避季历。他与二弟虞仲自动离开周国,逃到吴地,自号句吴(句吴后成为地名)。他后来成为周代吴国的始祖。
季历是文王的父亲。季历所处的时代,是殷王帝乙(殷纣王的父亲)在位时,古公亶父死后,他继承国君地位,称为公季。后来他的孙子周武王又追尊他为王季。王季道德高尚,能明察是非,能分清善恶,能教诲不倦,能赏罚分明,他君临一个大国,能使诸侯依顺,能使上下相亲。
《史记•周本纪》概括王季的政绩时说,他遵循古公直父遗下的德治传统,诚实地实行仁义,周围诸侯归顺于他。
5)文王以国为氏
文王,姓姬,名昌。王季的妃子、文王的母亲叫太任。忠诚专一,端庄严肃,在怀孕时间,非礼勿视,非礼勿言,生下的儿子是位圣人。《史记•周本纪》称她为“贤妇人”。王季逝世后,他继位,袭父爵为西伯。文王是他死后的谥号。
姬昌继位后,既遵守后稷、公刘以农耕立国的传统,又效法祖父古公、父亲公季(王季)实行仁政的传统。姬昌尊敬老人,慈爱幼小。他特别重视贤士,他招纳的贤臣,著名的有太颠,闳(h6ng宏)夭、散宜生、南宫适等“四臣”。还有鬻子,原是殷纣王的臣子,他进谏75次纣王不听,于是来到周国,姬昌亲自迎接;让他担任公卿。他招纳的贤臣中最著名的是吕尚。
姬昌在周国实行仁政,受到诸侯们的拥护,却引起了殷纣王及其臣子的猜忌。殷纣王的亲信崇侯虎谗毁姬昌,纣王于是将姬昌囚禁于(羔-灬+久)(you有)里。(羔-灬+久)里,——作牖里(今河南省汤阴县北)。闳夭、散宜生等人进行营救,他们想方设法找来有莘
氏的美女,骊戎的有花纹的骏马,有熊的36匹会驾车的马,通过殷朝受宠幸的大臣费仲贡献给纣王。纣王于是赦免了姬昌。
姬昌在囚禁羡里期间,著《易经》。 周姓起源有四
一、出自周昌、周任之后。《河图运录法》记载,远古黄帝轩辕氏时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分散于古时的汝南(今河南、安徽一带)、庐江(今安徽、湖北省境)、浔阳 (今属江西省)、临川(今属江西省)、陈留(今属河南省境)、沛国(今属河南、安徽、江苏省境)、泰山(今属山东省境)、河南(今属河南省境)等地。
二、出自姬姓。
1周族始祖------后稷
1)周族始祖后稷的母亲为姜螈。
姜螈是黄帝曾孙帝喾的元妃,即第一个妻子,又号有邰氏。邰(tai台),古地名,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有邰氏,这是以地为号,表明她是有邰氏这个部落的女子,不是姓。姜螈,姓姜,姜姓始于炎帝,所以她是炎帝的后裔。姜螈是炎帝的后代。
姜(女原)踩巨人足迹而生后稷。《诗经•生民》所歌咏的:“履帝武敏。”赋予这位周族始祖以神话色彩。姜(女原)随帝喾到郊外祭天,见到上帝的巨大足迹,踩其大拇指足印,内心震动而受孕。
姜(女原)生下后稷,以为是不祥之物,曾三次抛弃婴儿。第一次将婴儿弃置于狭巷,牛羊经过那里,不但不践踏他,反而庇抚喂奶。第二次将婴儿弃置在平地树林,恰遇着有人砍伐树木,婴儿又被救回。第三次将婴儿弃置在寒水冰上,有鸟张开翅膀覆盖温暖他。鸟儿飞开后,婴儿呱呱哭起来了。《诗经》与《史记》均生动描写了后稷出生后的这段神奇经历,说明他当婴儿时受到大自然和人们的保护。这位婴儿几次遭抛弃不死,母亲姜螈以为他是神,便收回宫中抚养,因最初想抛弃他,因此取名为“弃”。
姜螈是周族始祖之母,周族先人对她是非常崇拜的。周族先人对这位始祖之母的歌颂和缅怀,超过了对始祖之父帝喾的歌颂与缅怀。据南宋朱熹在《诗经•生民》中的注释,在姜螈出嫁帝喾后,邰地姜姓似已后继无人。因此,后来帝尧因后稷有功于民,将后稷封于邰,即封后稷于外祖父所在地,以主持对姜螈的祭祀。后来后稷的裔孙建立了周朝,周朝也世世代代在邰地祭祀姜螈。
2)周族始祖后稷的父亲帝喾。
黄帝生玄嚣,玄嚣生(虫乔)极,娇极生帝喾,帝喾生后稷(名弃)。
黄帝,上古帝号。他以土德王。土地**,故称黄帝。黄帝又号有熊氏、轩辕氏。有熊,是当时一个诸侯国的国名,也就是原始社会一个部落的名称。轩辕,是居住的地名。
黄帝姓姬,《说文》:“黄帝居姬水,以为姓。”黄帝一生下来就神异,两个多月就会讲话,幼小时才智敏捷,品行敦厚,20岁成人时非常聪明。父亲少典氏死后,他建立了有熊氏的诸侯国,成为原始社会一个部落的首领。而他的兄长炎帝,则为天子,担任全国部落联盟领袖。黄帝在担任部落首领的初期,求仙修道,清静无为,因此,后世将黄帝与老子并尊为道家之祖。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战国至西汉初年人们就有的共识。黄帝有4妃。他有25子,其中12个儿子继承父姓——姓姬,另外13个儿子改为姬姓以外的姓。元妃西陵氏,为西陵氏女,号嫘祖,生子三人:昌意、玄嚣、龙苗。西陵氏所生长子昌意,降居 (指由帝子下降为诸侯)若水,生子三人:长子名乾荒,乾荒生颛顼(高阳氏,后为五帝之一);次子名安,居西土,其后裔为李氏;三子名悃,迁居北土,其后裔为拓跋氏,即后来北朝的鲜卑族。西陵氏所生次子玄嚣,姬姓,降居溉水,生子娇极,娇极生帝喾(高辛氏,后为五帝之一);西陵氏所生三子龙苗,生吾融,吾融生卞明,卞明迁居南方,为南蛮之祖。
帝喾有四妃,元妃有邰氏,名姜螈,生子后稷,为周族始祖。二妃有蜮(s6ng嵩)氏,名简狄,生子(贞+炯-火)(xie屑),即契,后为商朝的始祖。三妃阵丰氏,名庆都,生子放勋,即帝尧。四妃(女取)訾(ju zi居资),名常仪,生帝挚。在此四妃中,常仪的班次最后,但其子帝挚在兄弟中年龄最长,帝喾死后,帝挚继承帝位,在位九年,政治微弱,让位于帝尧。
3)西周初年人们就把后稷奉为周族的始祖。
后稷在儿童时期,就善于种植农作物。他在儿童时玩游戏,就种植麻、豆。幼少时就能自求口粮,他栽种的大豆、禾稻、麻、麦、瓜,都长得茂盛美好。后稷成人后,更爱好农耕。
帝尧知道后,推举后稷为农师,主管全国的农业。《史记•周本纪》说他主管农业很成功,“天下得其利”,于是帝尧“封弃于邰,号曰后稷”。一方面让他主持母家的祭祀,另一方面使他成为一国诸侯。这样,邰(今陕西省武功县)便成为周族最初的发源地。
由于后稷在农业方面的特殊贡献,死后被人们尊为农神。同时也由于他的开创之功,被周姓人奉为始祖。
在今陕西武功县东门外,有一个砖砌的长方形平台,相传是后稷教人种庄稼的地方,为了纪念这位农业神,后人建了此台,称为教稼台。至今每逢农历十一月,乡民都要到这里举行集会,以示纪念。
后稷死后,其子不(空-工+出)继承父业,继续作夏朝的农官,但由于夏执政者耽于享乐,不重视农业,废除农官,失去官职的不密率领部民迁徙至泾水中游一带,与西北游牧民族戎狄杂处,继续过着农耕生活。不窑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公刘所处的时代,大约是在夏末商初,后来他率领部落民众迁徙到了豳(今陕西彬县、旬邑县一带),仍然继承父祖辈的农业传统,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并南下渡过渭水,取用那里丰富的自然资源,民众过着较稳定而富足的生活,远近百姓都前来投靠归附,势力在一天天壮大。公刘使后稷的子孙出现繁荣中兴的局面。在今陕西彬县城东约四十公里的土陵村东,泾河北岸的山谷间,有一座墓,相传就是当年的公刘墓。
4)后稷的裔孙古公亶父(即周太王)为狄所逼,率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周原,从此称为周族。
古公亶父恢复祖先后稷、公刘的农业,长久做好事,推行仁义,豳国人民都爱戴他。西北边地的戎狄进攻豳国,想掠夺财物,古公亶父给了他们许多财物。但是戎狄再次进攻,还想掠夺土地与人民。要求进行自卫反击的战争。古公亶父不同意,说:“人民拥立君主,是希望君主保护人民的利益。现在戎狄再次武装进攻,是想得到我们的土地与人民。人民归我领导,人民归他们领导,有什么区别假如人民因为我个人的原因去进行战斗,用杀死人民的父子的手段去达到我当君主的目的,这样的事,我不忍心去做!”于是,古公亶父只带了少量的私人亲属与部属,离开豳国,越过梁山,渡过漆水河与沮水河,定居在岐山南面山下。(现今陕西省关中西部的岐山县东北及扶风县北部一带的周原)。
古公直父这次迁徙,受到本国和旁国民众的热烈拥护。不仅原来豳地民众扶老携幼跟从他,而且“旁国”民众也有很多人归附他。古公亶父新建的诸侯国,第一年有3000户,第三年有15000户。
古公亶父的妻子为太姜。太姜不仅容貌美丽,而且品德纯正,性格温顺,没有过错。她不但教子有方,而且是丈夫事业上的贤内助。古公直父办的大事,包括由豳地迁徙至岐下,都与她商量。由于太姜品德贤正,教子相夫有功,因此《史记•周本纪》称她为“贤妇人”。
“太王邑于周”的“邑”字,一指京城,一指国。“邑于周”,一是指太王(古公宣父)以周为京城,另一是指太王以周原为国,这个诸侯国,后人称为周国或岐周。古公亶父在豳地时,国人居于窑洞内,尚没有建造房屋。他率众到达周原后,在周原建筑了城墙房屋,分别作为京邑(国都)与村落。《帝王世纪》说他“邑于周地,故始改国曰周”。意思是,他在周原建立了诸侯国。后稷建立的诸侯国叫邰,公刘建立的诸侯国叫豳,从古公直父起,始改诸侯国的国号为周。
后稷的子孙,从公刘到太王到文王,都属于黄帝的姬姓。姬姓,是黄帝裔孙这个大的宗族系统的称号;文王以国为氏,周氏,则是姬姓这个大的宗族系统的分支的称号。文王的周氏,不同于秦汉以后的周姓,文王及其当周朝天子的子孙还是姓姬,不是姓周。
古公亶父的妃子太姜,生子三人:长子叫泰伯,次子叫虞仲,小儿子叫季历。
泰伯是文王的伯父,按照古代传位于长子的传统,他是应当继承古公亶父的周国国君地位的,但三弟季历是个贤人而且生有圣子姬昌,他知道古公直父欲传位给季历以及姬昌,便三让王位,以避季历。他与二弟虞仲自动离开周国,逃到吴地,自号句吴(句吴后成为地名)。他后来成为周代吴国的始祖。
季历是文王的父亲。季历所处的时代,是殷王帝乙(殷纣王的父亲)在位时,古公亶父死后,他继承国君地位,称为公季。后来他的孙子周武王又追尊他为王季。王季道德高尚,能明察是非,能分清善恶,能教诲不倦,能赏罚分明,他君临一个大国,能使诸侯依顺,能使上下相亲。
《史记•周本纪》概括王季的政绩时说,他遵循古公直父遗下的德治传统,诚实地实行仁义,周围诸侯归顺于他。
5)文王以国为氏
文王,姓姬,名昌。王季的妃子、文王的母亲叫太任。忠诚专一,端庄严肃,在怀孕时间,非礼勿视,非礼勿言,生下的儿子是位圣人。《史记•周本纪》称她为“贤妇人”。王季逝世后,他继位,袭父爵为西伯。文王是他死后的谥号。
姬昌继位后,既遵守后稷、公刘以农耕立国的传统,又效法祖父古公、父亲公季(王季)实行仁政的传统。姬昌尊敬老人,慈爱幼小。他特别重视贤士,他招纳的贤臣,著名的有太颠,闳(h6ng宏)夭、散宜生、南宫适等“四臣”。还有鬻子,原是殷纣王的臣子,他进谏75次纣王不听,于是来到周国,姬昌亲自迎接;让他担任公卿。他招纳的贤臣中最著名的是吕尚。
姬昌在周国实行仁政,受到诸侯们的拥护,却引起了殷纣王及其臣子的猜忌。殷纣王的亲信崇侯虎谗毁姬昌,纣王于是将姬昌囚禁于(羔-灬+久)(you有)里。(羔-灬+久)里,——作牖里(今河南省汤阴县北)。闳夭、散宜生等人进行营救,他们想方设法找来有莘氏的美女,骊戎的有花纹的骏马,有熊的36匹会驾车的马,通过殷朝受宠幸的大臣费仲贡献给纣王。纣王于是赦免了姬昌。姬昌在囚禁羡里期间,著《易经》。
西伯出狱后,继续大施仁政。为了迷惑殷纣王,故意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献出洛西大片土地,同时请求殷纣王废除“炮烙之刑”,得到不少好处的殷纣王果然不再怀疑,答应了他的请求。另一方面,西伯的仁义惠民之举有口皆碑,周边各诸国遇上纠纷,都来找他解决。邻国虞、芮的百姓,有官司不能决断,就到周国去评理,刚一走入周国地界,见到的是农夫互相谦让田边地界,民间风俗尊重长者,见此情景,虞、芮百姓都惭愧而归。诸侯各国听说,都认为西伯是受命之君。
姬昌从羡里获释后,纣王为了表示对他的信任,赐给他弓矢斧钺,令他为殷朝进行征伐。姬昌回到周国后,利用纣王允许他征伐的机会,对一些叛国进行征伐。
向西征伐犬戎与密须。姬昌通过这次战争,周国的西境扩大到了甘肃。伐密须的第二年,姬昌转向东征伐,这就是“戡黎”。黎国位于现今山西省东南部黎城县一带。姬昌战胜黎国后,对殷朝震动很大。伐黎的第二年,姬昌伐邗(Yu于),在今河南沁阳县西北邗台镇一带。通过戡黎伐邗,周国的东境扩大到了今山西、河南。
伐邗的第二年,姬昌伐崇侯虎。崇国位于渭水南岸,今陕西省咸阳市南面的户县境内。崇侯虎曾在纣王面前谗毁姬昌,使纣王囚姬昌于羡里。通过伐崇,周国的南境扩大到了渭水之南。
伐崇之后,文王从岐邑迁都丰邑。丰邑位于现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约15公里的沣水西岸。沣水,一作丰水,发源于秦岭终南山中的沣峪,故名。南向北流,流经今户(鄂)县、长安县境,北至今咸阳市人渭水。在殷朝末年,沣水西岸是崇国的所在地。文王伐崇后,为了便于周国向东方发展,便由岐邑迁都至沣水西岸。
6)武王建立周朝
文王娶太姒为妃,生有十子,据《帝王世纪》,他们是:伯邑考、武王发、管叔鲜、蔡叔度、郧叔武、霍叔处、周公旦、曹叔振铎、康叔封、聃叔季载。长子伯邑考曾作为人质关押在殷都,后被纣王所杀。其后,文王立次子发为嗣。文王死后,姬发即位,是为武王。
武王继位后,他以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为左右王,周公旦是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位于周人发源地的周原地区),人称周公。
召公,与周同姓,姓姬氏,采邑在召,故称召公或召康公,周朝建立后,封于燕,成为燕国的开国始祖。
毕公,也是姬姓,是武王的同父异母弟,因封地在毕而得称。
武王在众著名文臣武将的辅助下,开始了对殷商王朝的最后攻击。这时的殷纣,不仅不听劝谏,反而逼走忠臣微子,关押箕子,掏了比干的心。太师疵、少师疆,都惧祸逃奔周国。周武王经过几年充分准备,率领本部族,并联合其他势力,大会八百诸侯于孟津,然后挥师讨纣。在殷都近郊的牧野,周军及其所率领的众诸侯国大败殷纣王军队,纣王死,商亡。
武王伐纣胜利后,建立周朝,仍以丰邑镐京为国都,并推行分封制。武王分封的诸侯,炎帝、黄帝、尧、舜、禹的后代都分封为诸侯,分别分封为祝、蓟、陈、杞等诸侯国。武王将纣王的儿子武庚封于邶(殷都以北)。姜太公吕尚,在辅助文王和武王建立周朝的伟大事业中建立头功,因此得到“首封”,封于齐国 (今山东省北部,建都营丘,后称临淄)。武王还分封了王室子弟。如三弟叔鲜封于管(秦朝设管城县,今河南郑州),四弟叔度封于蔡(今河南上蔡县),五弟叔武封于(成阝)(今山东宁阳县北)。
武王即位第四年灭殷,灭殷第七年逝世,寿九十三。武王的妃子名叫邑姜,是姜太公的女儿。邑姜生太子诵。武王有五男二女。
武王逝世后,太子姬诵继位。时年十三,是为成王。因成王年少,由叔父周公旦摄政(摄行天子事)。管叔、蔡叔、霍叔(三人均为武王之弟)勾结殷纣王的儿子武庚(又名禄父),发动叛乱。周公旦帅师东征,经三年平定叛乱,武庚、管叔被处死,蔡叔流放,霍叔降为庶人。
周公旦在东征中,灭东方17国,以后又增封一些诸侯国。以殷朝的贤臣、纣王的庶兄微子代替武庚,封国于宋(今河南商址)。姬姓之国,增至53个。到东周春秋初期,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经过合并,尚存124个。
西周初年的分封制,除分封诸侯国外,还分封采邑。采邑,又称采地,是周天子给卿大夫在畿(ji机)内分封的一块土地。畿指京都所在处的千里地面。采邑,是食其封邑的租税,故又称食邑。采邑与诸侯国的封国不同:卿大夫的采邑在畿内,即京都千里之内;诸侯的封国在畿外,封藩建卫,建有武装,以藩屏周朝。采邑的土地人民,不属所封的卿大夫所有,仍属周天子,卿大夫只是收取其地的租税作为俸禄;封国的土地人民则归诸侯所有,不过各封国诸侯要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力役的义务,保证中央王朝的财政收入。
周朝分封给卿大夫或王室子弟的采邑,与周姓却有直接关系:
一是西周周公旦的采邑。周公旦因辅佐武王伐纣灭殷有功,封于鲁(今山东省西南部),但他本人没有就封,由他的长子伯禽就封于鲁。他本人留在镐京,辅佐武王与成王,他的采邑在周,故称周公。召公爽,封于燕(今河北省北部),他本人未就封,留在镐京辅佐武王与成王,召公的采邑在召。因为周公旦的采邑在周,他的次子的采邑也在周,故他的次子的子孙,后来姓周。
二是东周周平王的庶子的采邑。西周分封采邑的制度,一直保持到东周。周平王东迁到洛阳,殷朝末年归顺周国的汝坟国,当时已不存在,成为东周王畿的一部分。因此,周平王让少子烈食采于汝坟。东周时期的汝坟,并不是一个诸侯的封国,而是少子烈的采邑。东周时期出现许多姓,有些是以国名为姓,因为汝坟不是一个诸侯国,所以平王少子烈的子孙,在以国为姓时,便不以“汝”或“坟”为姓,而以周为姓。
2周姓主源的另一说
东周时期,周公黑肩(即周桓公)曾率军协助周桓王讨伐不听命的郑国,不久,周王朝因王位继承问题发生内乱,周公黑肩卷入其中,不久被杀,其子孙仍旧袭爵,在朝中作官。后来子孙便有因“周公”姓者,改姓周。
平王迁洛邑之后,经过数代的传袭,国力越来越弱,周天子不再是天下的共主,各称霸诸侯挟持天子,以壮声势,地处荆蛮地带的楚王也居然敢不
贡苞茅,问鼎中原。到了末代天子周赧王时期,周王室国力极其衰微,已完全不被各诸侯国放在眼里。这时,兴起于西边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国家迅速富强起来,对东方诸国虎视眈眈,为了震慑诸侯,秦国于公元前256年将周灭掉。周赧王被贬为平民,并随周室成员一起被迁到惮孤(今河南临汝县西北),他们被当地人称作周家,其子孙遂以此为姓,称作“周”。
汉唐时期的长安周氏也源于周赧王这一支。
三、少数民族改为周姓
1)南北朝时,北魏献帝的第二个哥哥,原姓普,后改姓周。《魏书•官氏志》记载:“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献帝时,把北魏国拓跋氏分为七份,以七兄弟统率之。由此可知,拓跋氏改姓周氏的,不只献文帝的次兄一人,还有次兄统率的那一部分国人。周氏,是北魏国兴旺的七族之一。魏拓跋氏改姓周氏的后代,有隋朝名将周摇。周摇(约 507--590),字世安,是北魏献帝次兄普乃氏(普氏)的后代。
2)唐朝上元年间,少数民族有“暨佐时”(音译)三字姓的,改为周氏。
3)代北(今山西省东北部)的复姓“贺鲁”氏,改为周氏,贺鲁氏是由“夷”(少数民族)变为周姓。
四、他姓改为周姓
一是唐朝先天、开元年间,姬姓改为周姓。
唐玄宗名叫李隆基,“姬”与“基”声音相近,当时长安姬姓,为避唐玄宗名讳,改为周姓。
二是五代后梁,成油的子孙改姓周。
成油(仙锐),是唐朝末年的荆南节度使,他是淮西人,成油生前本姓成,并未姓周,他是死后才被梁太祖朱温赐姓周的。
三是元朝末年,福建泉州苏姓改姓周。
唐朝末年,苏益人福建,定居同安,裔孙昌盛,成为南方大族之一。苏益的六代孙居住福建泉州卓源乡新康里,因遭粮累,财产没官,族人还受元朝官军围剿,各自逃难,其侄苏可安改姓周。自此以后,这支周氏族人繁衍,并迁移人台湾新竹县。
四是清朝初年,明朝长沙藩王吉王的子孙改姓周。
明朝第一代吉王朱见浚,为明英宗第七子,成化十三年 (1477)就藩长沙。第四代吉王称为吉端王,吉端王的嫡子袭封,死后无嗣,吉端二子又袭封。明朝亡后,袭封的吉王逃往广东,死于缅甸。吉端王的第三子朱翊铤(yan延),封长沙郡王。朱翊铤的庶子朱万世,在明亡后,逃往宁乡周家,为避祸,改姓周,其子孙一直姓周。
周姓迁徙史
秦汉以前的迁徙
周姓最初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平原地区。周初,大规模分封诸候国,这些诸侯国广布于黄河中下游及江淮地区。周姓由西向东迁徙繁衍,与周王朝都城由陕西向河南东迁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平王东迁洛阳后,周氏得到了大举的繁衍,曾一度成为巨族。
战国秦汉时期的迁徙
周姓主要繁衍播迁于我国北方的广大地区,且以河南、陕西为两大中心。战国秦汉时期,秦灭六国时对各国贵族的迁徙,以及秦末战乱,为周姓的发展、扩散提供了条件。秦代的郡县制、汉代的郡国制,又使周姓有了形成郡望的机会。这一时期,周姓迁徙到今河南南部、江苏北部等地,并在当地形成望族,即汝南周氏、沛国周氏。
两汉时期,河南、山东一带,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地区。从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到隋朝大业五年(609),600年间,河南人口约占全国人口五分之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迁徙
魏晋南北朝之时,因北方长年战乱,出现了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周姓族人也随从中原的士族大举南迁。两晋时期,汝南安成周氏周浚一门三封,此后出现了周浚。周颤,周嵩。周馥等著名人物。
隋唐至宋时期的迁徙
隋唐前后,周姓又有大规模发展,唐末五代连续几十年的军阀混乱,特别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与南宋末年蒙古兵南下,这几次大战逼使河南、山东一带的中原周姓大量南迁,主要迁往福建、浙江、广东。
唐宋战乱,中原周姓南迁闽浙粤。
1)入闽
唐初,有周姓族人随陈元光入闽开基福建漳州。
唐朝末年,军阀混战,河南光州固始县周姓迁徙福建。唐僖宗中和年间(881—884),周德琰为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县令,生三子,三子随父居固始县。唐昭宗乾宁四年(896),六镇藩镇叛乱,周德琰次子周枢,与游、刘、翁、范等姓人闽,选择福建建瓯县(1913年建安、瓯方二县合并设置)的马伏为世居地,称为“马伏周家”。周枢随父宦居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昭宗乾宁四年人闽,居住马伏,为人闽之始祖。周枢的后裔周枯,于北宋太宗淳化二年(991),迁居福建崇安县的仙店,周枯为仙店支派的一世祖。
至1995年止,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所藏周姓家谱共计59部,其中有10部以上的为江苏、浙江、湖南三省。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收录:1840年至1988年9月逝世的周姓名人188人,其中8人以上的省份依次为:浙江31人、江苏(包括上海) 26人、湖南24人、湖北18人、安徽15人、四川12人、广东 (包括海南)8人,其他省份则在6人以下。
据1993年11月19日《经济晚报》、1995年2月 13日《光明日报》载文统计,按占汉族总人口百分比多少计算,现代汉族的19个大姓,依次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等。这19个大姓加起来约占现代汉族人口的55.6%。周姓居第九位。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人口学》1991年第3期载,周姓占汉族人口1%以上,这就是说,现代周姓人口不少于1300万。根据最新研究资料,周姓在中国大陆地区占第9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 2.1%。在长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占比例相对要高一些。
台湾土著、瑶、东乡、彝、布朗、白、蒙古、回、土家、保安、黎、壮、羌、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介绍文件
周姓起源
关于“周”字
甲骨文中的“周”字,最初不带“口”字,只表示界划分明的农田,经过衍化,才形成今天的形象。
早期的“周”字《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的:“周,密也。从用、口。”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解释为:“密,山部曰山如堂者,引申训为周致也。”即周密、完备的意思。
最早的“周”字出现在殷墟以及周原出土的卜辞中,关于甲骨文、金文中“周”的解释,张日舁考证曰:“口像四周田界,其中阡陌纵横,像田中所植,田言种植之地,圄则指四周四至,两者所指不同,而取谊则近,故《成周戈》,周字直作田。”也就是说,最早的“周”字是指界限分明的农田,田里种满了庄稼。这种田间阡陌纵横的农田,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国家,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种植各种农作物。早期周人活动中心在周原地区,都是属于平原地方。
由于纵横交错的农田里种植有密密麻麻的作物,所以“周”字就被训诂为“密”、“周密”的意思。
由于在书写“周”时加上“口”,后来人对“周”的解释就增加了另外的意思。表示国家政令之所出。
甲骨文、金文中,“周”已经是作为一个方国出现在卜辞与青铜器上,而不再是一片农田。这与周朝先人的农业生产与迁徙活动有关。
周姓起源有四:
一、出自周昌、周任之后。《河图运录法》记载,远古黄帝轩辕氏时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分散于古时的汝南(今河南、安徽一带)、庐江(今安徽、湖北省境)、浔阳 (今属江西省)、临川(今属江西省)、陈留(今属河南省境)、沛国(今属河南、安徽、江苏省境)、泰山(今属山东省境)、河南(今属河南省境)等地。
二、出自姬姓。
1周族始祖------后稷
1)周族始祖后稷的母亲为姜螈。
姜螈是黄帝曾孙帝喾的元妃,即第一个妻子,又号有邰氏。邰(tai台),古地名,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有邰氏,这是以地为号,表明她是有邰氏这个部落的女子,不是姓。姜螈,姓姜,姜姓始于炎帝,所以她是炎帝的后裔。姜螈是炎帝的后代。
姜(女原)踩巨人足迹而生后稷。《诗经·生民》所歌咏的:“履帝武敏。”赋予这位周族始祖以神话色彩。姜(女原)随帝喾到郊外祭天,见到上帝的巨大足迹,踩其大拇指足印,内心震动而受孕。
姜(女原)生下后稷,以为是不祥之物,曾三次抛弃婴儿。第一次将婴儿弃置于狭巷,牛羊经过那里,不但不践踏他,反而庇抚喂奶。第二次将婴儿弃置在平地树林,恰遇着有人砍伐树木,婴儿又被救回。第三次将婴儿弃置在寒水冰上,有鸟张开翅膀覆盖温暖他。鸟儿飞开后,婴儿呱呱哭起来了。《诗经》与《史记》均生动描写了后稷出生后的这段神奇经历,说明他当婴儿时受到大自然和人们的保护。这位婴儿几次遭抛弃不死,母亲姜螈以为他是神,便收回宫中抚养,因最初想抛弃他,因此取名为“弃”。
姜螈是周族始祖之母,周族先人对她是非常崇拜的。周族先人对这位始祖之母的歌颂和缅怀,超过了对始祖之父帝喾的歌颂与缅怀。据南宋朱熹在《诗经·生民》中的注释,在姜螈出嫁帝喾后,邰地姜姓似已后继无人。因此,后来帝尧因后稷有功于民,将后稷封于邰,即封后稷于外祖父所在地,以主持对姜螈的祭祀。后来后稷的裔孙建立了周朝,周朝也世世代代在邰地祭祀姜螈。
2)周族始祖后稷的父亲帝喾。
黄帝生玄嚣,玄嚣生(虫乔)极,娇极生帝喾,帝喾生后稷(名弃)。
黄帝,上古帝号。他以土德王。土地**,故称黄帝。黄帝又号有熊氏、轩辕氏。有熊,是当时一个诸侯国的国名,也就是原始社会一个部落的名称。轩辕,是居住的地名。
黄帝姓姬,《说文》:“黄帝居姬水,以为姓。”黄帝一生下来就神异,两个多月就会讲话,幼小时才智敏捷,品行敦厚,20岁成人时非常聪明。父亲少典氏死后,他建立了有熊氏的诸侯国,成为原始社会一个部落的首领。而他的兄长炎帝,则为天子,担任全国部落联盟领袖。黄帝在担任部落首领的初期,求仙修道,清静无为,因此,后世将黄帝与老子并尊为道家之祖。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战国至西汉初年人们就有的共识。
黄帝有4妃。他有25子,其中12个儿子继承父姓——姓姬,另外13个儿子改为姬姓以外的姓。元妃西陵氏,为西陵氏女,号嫘祖,生子三人:昌意、玄嚣、龙苗。西陵氏所生长子昌意,降居 (指由帝子下降为诸侯)若水,生子三人:长子名乾荒,乾荒生颛顼(高阳氏,后为五帝之一);次子名安,居西土,其后裔为李氏;三子名悃,迁居北土,其后裔为拓跋氏,即后来北朝的鲜卑族。西陵氏所生次子玄嚣,姬姓,降居溉水,生子娇极,娇极生帝喾(高辛氏,后为五帝之一);西陵氏所生三子龙苗,生吾融,吾融生卞明,卞明迁居南方,为南蛮之祖。
帝喾有四妃,元妃有邰氏,名姜螈,生子后稷,为周族始祖。二妃有蜮(s6ng嵩)氏,名简狄,生子(贞+炯-火)(xie屑),即契,后为商朝的始祖。三妃阵丰氏,名庆都,生子放勋,即帝尧。四妃(女取)訾(ju zi居资),名常仪,生帝挚。在此四妃中,常仪的班次最后,但其子帝挚在兄弟中年龄最长,帝喾死后,帝挚继承帝位,在位九年,政治微弱,让位于帝尧。
3)西周初年人们就把后稷奉为周族的始祖。
后稷在儿童时期,就善于种植农作物。他在儿童时玩游戏,就种植麻、豆。幼少时就能自求口粮,他栽种的大豆、禾稻、麻、麦、瓜,都长得茂盛美好。后稷成人后,更爱好农耕。
帝尧知道后,推举后稷为农师,主管全国的农业。《史记·周本纪》说他主管农业很成功,“天下得其利”,于是帝尧“封弃于邰,号曰后稷”。一方面让他主持母家的祭祀,另一方面使他成为一国诸侯。这样,邰(今陕西省武功县)便成为周族最初的发源地。
由于后稷在农业方面的特殊贡献,死后被人们尊为农神。同时也由于他的开创之功,被周姓人奉为始祖。
在今陕西武功县东门外,有一个砖砌的长方形平台,相传是后稷教人种庄稼的地方,为了纪念这位农业神,后人建了此台,称为教稼台。至今每逢农历十一月,乡民都要到这里举行集会,以示纪念。
后稷死后,其子不(空-工+出)继承父业,继续作夏朝的农官,但由于夏执政者耽于享乐,不重视农业,废除农官,失去官职的不密率领部民迁徙至泾水中游一带,与西北游牧民族戎狄杂处,继续过着农耕生活。不窑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公刘所处的时代,大约是在夏末商初,后来他率领部落民众迁徙到了豳(今陕西彬县、旬邑县一带),仍然继承父祖辈的农业传统,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并南下渡过渭水,取用那里丰富的自然资源,民众过着较稳定而富足的生活,远近百姓都前来投靠归附,势力在一天天壮大。公刘使后稷的子孙出现繁荣中兴的局面。在今陕西彬县城东约四十公里的土陵村东,泾河北岸的山谷间,有一座墓,相传就是当年的公刘墓。
4)后稷的裔孙古公亶父(即周太王)为狄所逼,率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周原,从此称为周族。
古公亶父恢复祖先后稷、公刘的农业,长久做好事,推行仁义,豳国人民都爱戴他。西北边地的戎狄进攻豳国,想掠夺财物,古公亶父给了他们许多财物。但是戎狄再次进攻,还想掠夺土地与人民。要求进行自卫反击的战争。古公亶父不同意,说:“人民拥立君主,是希望君主保护人民的利益。现在戎狄再次武装进攻,是想得到我们的土地与人民。人民归我领导,人民归他们领导,有什么区别假如人民因为我个人的原因去进行战斗,用杀死人民的父子的手段去达到我当君主的目的,这样的事,我不忍心去做!”于是,古公亶父只带了少量的私人亲属与部属,离开豳国,越过梁山,渡过漆水河与沮水河,定居在岐山南面山下。
(现今陕西省关中西部的岐山县东北及扶风县北部一带的周原)。
古公直父这次迁徙,受到本国和旁国民众的热烈拥护。不仅原来豳地民众扶老携幼跟从他,而且“旁国”民众也有很多人归附他。古公亶父新建的诸侯国,第一年有3000户,第三年有15000户。
古公亶父的妻子为太姜。太姜不仅容貌美丽,而且品德纯正,性格温顺,没有过错。她不但教子有方,而且是丈夫事业上的贤内助。古公直父办的大事,包括由豳地迁徙至岐下,都与她商量。由于太姜品德贤正,教子相夫有功,因此《史记·周本纪》称她为“贤妇人”。
“太王邑于周”的“邑”字,一指京城,一指国。“邑于周”,一是指太王(古公宣父)以周为京城,另一是指太王以周原为国,这个诸侯国,后人称为周国或岐周。古公亶父在豳地时,国人居于窑洞内,尚没有建造房屋。他率众到达周原后,在周原建筑了城墙房屋,分别作为京邑(国都)与村落。《帝王世纪》说他“邑于周地,故始改国曰周”。意思是,他在周原建立了诸侯国。后稷建立的诸侯国叫邰,公刘建立的诸侯国叫豳,从古公直父起,始改诸侯国的国号为周。
后稷的子孙,从公刘到太王到文王,都属于黄帝的姬姓。姬姓,是黄帝裔孙这个大的宗族系统的称号;文王以国为氏,周氏,则是姬姓这个大的宗族系统的分支的称号。文王的周氏,不同于秦汉以后的周姓,文王及其当周朝天子的子孙还是姓姬,不是姓周。
古公亶父的妃子太姜,生子三人:长子叫泰伯,次子叫虞仲,小儿子叫季历。
泰伯是文王的伯父,按照古代传位于长子的传统,他是应当继承古公亶父的周国国君地位的,但三弟季历是个贤人而且生有圣子姬昌,他知道古公直父欲传位给季历以及姬昌,便三让王位,以避季历。他与二弟虞仲自动离开周国,逃到吴地,自号句吴(句吴后成为地名)。他后来成为周代吴国的始祖。
季历是文王的父亲。季历所处的时代,是殷王帝乙(殷纣王的父亲)在位时,古公亶父死后,他继承国君地位,称为公季。后来他的孙子周武王又追尊他为王季。王季道德高尚,能明察是非,能分清善恶,能教诲不倦,能赏罚分明,他君临一个大国,能使诸侯依顺,能使上下相亲。
《史记·周本纪》概括王季的政绩时说,他遵循古公直父遗下的德治传统,诚实地实行仁义,周围诸侯归顺于他。
5)文王以国为氏
文王,姓姬,名昌。王季的妃子、文王的母亲叫太任。忠诚专一,端庄严肃,在怀孕时间,非礼勿视,非礼勿言,生下的儿子是位圣人。《史记·周本纪》称她为“贤妇人”。王季逝世后,他继位,袭父爵为西伯。文王是他死后的谥号。
姬昌继位后,既遵守后稷、公刘以农耕立国的传统,又效法祖父古公、父亲公季(王季)实行仁政的传统。姬昌尊敬老人,慈爱幼小。他特别重视贤士,他招纳的贤臣,著名的有太颠,闳(h6ng宏)夭、散宜生、南宫适等“四臣”。还有鬻子,原是殷纣王的臣子,他进谏75次纣王不听,于是来到周国,姬昌亲自迎接;让他担任公卿。他招纳的贤臣中最著名的是吕尚。
姬昌在周国实行仁政,受到诸侯们的拥护,却引起了殷纣王及其臣子的猜忌。殷纣王的亲信崇侯虎谗毁姬昌,纣王于是将姬昌囚禁于(羔-灬+久)(you有)里。(羔-灬+久)里,——作牖里(今河南省汤阴县北)。闳夭、散宜生等人进行营救,他们想方设法找来有莘
氏的美女,骊戎的有花纹的骏马,有熊的36匹会驾车的马,通过殷朝受宠幸的大臣费仲贡献给纣王。纣王于是赦免了姬昌。
姬昌在囚禁羡里期间,著《易经》。
西伯出狱后,继续大施仁政。为了迷惑殷纣王,故意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献出洛西大片土地,同时请求殷纣王废除“炮烙之刑”,得到不少好处的殷纣王果然不再怀疑,答应了他的请求。另一方面,西伯的仁义惠民之举有口皆碑,周边各诸国遇上纠纷,都来找他解决。邻国虞、芮的百姓,有官司不能决断,就到周国去评理,刚一走入周国地界,见到的是农夫互相谦让田边地界,民间风俗尊重长者,见此情景,虞、芮百姓都惭愧而归。诸侯各国听说,都认为西伯是受命之君。
姬昌从羡里获释后,纣王为了表示对他的信任,赐给他弓矢斧钺,令他为殷朝进行征伐。姬昌回到周国后,利用纣王允许他征伐的机会,对一些叛国进行征伐。
向西征伐犬戎与密须。姬昌通过这次战争,周国的西境扩大到了甘肃。伐密须的第二年,姬昌转向东征伐,这就是“戡黎”。黎国位于现今山西省东南部黎城县一带。姬昌战胜黎国后,对殷朝震动很大。伐黎的第二年,姬昌伐邗(Yu于),在今河南沁阳县西北邗台镇一带。通过戡黎伐邗,周国的东境扩大到了今山西、河南。
伐邗的第二年,姬昌伐崇侯虎。崇国位于渭水南岸,今陕西省咸阳市南面的户县境内。崇侯虎曾在纣王面前谗毁姬昌,使纣王囚姬昌于羡里。通过伐崇,周国的南境扩大到了渭水之南。
伐崇之后,文王从岐邑迁都丰邑。丰邑位于现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约15公里的沣水西岸。沣水,一作丰水,发源于秦岭终南山中的沣峪,故名。南向北流,流经今户(鄂)县、长安县境,北至今咸阳市人渭水。在殷朝末年,沣水西岸是崇国的所在地。文王伐崇后,为了便于周国向东方发展,便由岐邑迁都至沣水西岸。
6)武王建立周朝
文王娶太姒为妃,生有十子,据《帝王世纪》,他们是:伯邑考、武王发、管叔鲜、蔡叔度、郧叔武、霍叔处、周公旦、曹叔振铎、康叔封、聃叔季载。长子伯邑考曾作为人质关押在殷都,后被纣王所杀。其后,文王立次子发为嗣。文王死后,姬发即位,是为武王。
武王继位后,他以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为左右王,周公旦是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位于周人发源地的周原地区),人称周公。
召公,与周同姓,姓姬氏,采邑在召,故称召公或召康公,周朝建立后,封于燕,成为燕国的开国始祖。
毕公,也是姬姓,是武王的同父异母弟,因封地在毕而得称。
武王在众著名文臣武将的辅助下,开始了对殷商王朝的最后攻击。这时的殷纣,不仅不听劝谏,反而逼走忠臣微子,关押箕子,掏了比干的心。太师疵、少师疆,都惧祸逃奔周国。周武王经过几年充分准备,率领本部族,并联合其他势力,大会八百诸侯于孟津,然后挥师讨纣。在殷都近郊的牧野,周军及其所率领的众诸侯国大败殷纣王军队,纣王死,商亡。
武王伐纣胜利后,建立周朝,仍以丰邑镐京为国都,并推行分封制。武王分封的诸侯,炎帝、黄帝、尧、舜、禹的后代都分封为诸侯,分别分封为祝、蓟、陈、杞等诸侯国。武王将纣王的儿子武庚封于邶(殷都以北)。姜太公吕尚,在辅助文王和武王建立周朝的伟大事业中建立头功,因此得到“首封”,封于齐国 (今山东省北部,建都营丘,后称临淄)。武王还分封了王室子弟。如三弟叔鲜封于管(秦朝设管城县,今河南郑州),四弟叔度封于蔡(今河南上蔡县),五弟叔武封于(成阝)(今山东宁阳县北)。
武王即位第四年灭殷,灭殷第七年逝世,寿九十三。武王的妃子名叫邑姜,是姜太公的女儿。邑姜生太子诵。武王有五男二女。
武王逝世后,太子姬诵继位。时年十三,是为成王。因成王年少,由叔父周公旦摄政(摄行天子事)。管叔、蔡叔、霍叔(三人均为武王之弟)勾结殷纣王的儿子武庚(又名禄父),发动叛乱。周公旦帅师东征,经三年平定叛乱,武庚、管叔被处死,蔡叔流放,霍叔降为庶人。
周公旦在东征中,灭东方17国,以后又增封一些诸侯国。以殷朝的贤臣、纣王的庶兄微子代替武庚,封国于宋(今河南商址)。姬姓之国,增至53个。到东周春秋初期,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经过合并,尚存124个。
西周初年的分封制,除分封诸侯国外,还分封采邑。采邑,又称采地,是周天子给卿大夫在畿(ji机)内分封的一块土地。畿指京都所在处的千里地面。采邑,是食其封邑的租税,故又称食邑。采邑与诸侯国的封国不同:卿大夫的采邑在畿内,即京都千里之内;诸侯的封国在畿外,封藩建卫,建有武装,以藩屏周朝。采邑的土地人民,不属所封的卿大夫所有,仍属周天子,卿大夫只是收取其地的租税作为俸禄;封国的土地人民则归诸侯所有,不过各封国诸侯要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力役的义务,保证中央王朝的财政收入。
周朝分封给卿大夫或王室子弟的采邑,与周姓却有直接关系:
一是西周周公旦的采邑。周公旦因辅佐武王伐纣灭殷有功,封于鲁(今山东省西南部),但他本人没有就封,由他的长子伯禽就封于鲁。他本人留在镐京,辅佐武王与成王,他的采邑在周,故称周公。召公爽,封于燕(今河北省北部),他本人未就封,留在镐京辅佐武王与成王,召公的采邑在召。因为周公旦的采邑在周,他的次子的采邑也在周,故他的次子的子孙,后来姓周。
二是东周周平王的庶子的采邑。西周分封采邑的制度,一直保持到东周。周平王东迁到洛阳,殷朝末年归顺周国的汝坟国,当时已不存在,成为东周王畿的一部分。因此,周平王让少子烈食采于汝坟。东周时期的汝坟,并不是一个诸侯的封国,而是少子烈的采邑。东周时期出现许多姓,有些是以国名为姓,因为汝坟不是一个诸侯国,所以平王少子烈的子孙,在以国为姓时,便不以“汝”或“坟”为姓,而以周为姓。
2周姓主源的另一说
东周时期,周公黑肩(即周桓公)曾率军协助周桓王讨伐不听命的郑国,不久,周王朝因王位继承问题发生内乱,周公黑肩卷入其中,不久被杀,其子孙仍旧袭爵,在朝中作官。后来子孙便有因“周公”姓者,改姓周。
周平王迁洛邑之后,经过数代的传袭,国力越来越弱,周天子不再是天下的共主,各称霸诸侯挟持天子,以壮声势,地处荆蛮地带的楚王也居然敢不
贡苞茅,问鼎中原。到了末代天子周赧王时期,周王室国力极其衰微,已完全不被各诸侯国放在眼里。这时,兴起于西边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国家迅速富强起来,对东方诸国虎视眈眈,为了震慑诸侯,秦国于公元前256年将周灭掉。周赧王被贬为平民,并随周室成员一起被迁到惮孤(今河南临汝县西北),他们被当地人称作周家,其子孙遂以此为姓,称作“周”。
汉唐时期的长安周氏也源于周赧王这一支。
三、少数民族改为周姓
1)南北朝时,北魏献帝的第二个哥哥,原姓普,后改姓周。《魏书·官氏志》记载:“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献帝时,把北魏国拓跋氏分为七份,以七兄弟统率之。由此可知,拓跋氏改姓周氏的,不只献文帝的次兄一人,还有次兄统率的那一部分国人。周氏,是北魏国兴旺的七族之一。魏拓跋氏改姓周氏的后代,有隋朝名将周摇。周摇(约 507--590),字世安,是北魏献帝次兄普乃氏(普氏)的后代。
2)唐朝上元年间,少数民族有“暨佐时”(音译)三字姓的,改为周氏。
3)代北(今山西省东北部)的复姓“贺鲁”氏,改为周氏,贺鲁氏是由“夷”(少数民族)变为周姓。
四、他姓改为周姓
一是唐朝先天、开元年间,姬姓改为周姓。
唐玄宗名叫李隆基,“姬”与“基”声音相近,当时长安姬姓,为避唐玄宗名讳,改为周姓。
二是五代后梁,成油的子孙改姓周。
成油(仙锐),是唐朝末年的荆南节度使,他是淮西人,成油生前本姓成,并未姓周,他是死后才被梁太祖朱温赐姓周的。
三是元朝末年,福建泉州苏姓改姓周。
唐朝末年,苏益人福建,定居同安,裔孙昌盛,成为南方大族之一。苏益的六代孙居住福建泉州卓源乡新康里,因遭粮累,财产没官,族人还受元朝官军围剿,各自逃难,其侄苏可安改姓周。自此以后,这支周氏族人繁衍,并迁移人台湾新竹县。
四是清朝初年,明朝长沙藩王吉王的子孙改姓周。
明朝第一代吉王朱见浚,为明英宗第七子,成化十三年 (1477)就藩长沙。第四代吉王称为吉端王,吉端王的嫡子袭封,死后无嗣,吉端二子又袭封。明朝亡后,袭封的吉王逃往广东,死于缅甸。吉端王的第三子朱翊铤(yan延),封长沙郡王。朱翊铤的庶子朱万世,在明亡后,逃往宁乡周家,为避祸,改姓周,其子孙一直姓周。
介绍文件
周姓迁徙史
秦汉以前的迁徙
周姓最初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平原地区。周初,大规模分封诸候国,这些诸侯国广布于黄河中下游及江淮地区。周姓由西向东迁徙繁衍,与周王朝都城由陕西向河南东迁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平王东迁洛阳后,周氏得到了大举的繁衍,曾一度成为巨族。
战国秦汉时期的迁徙
周姓主要繁衍播迁于我国北方的广大地区,且以河南、陕西为两大中心。战国秦汉时期,秦灭六国时对各国贵族的迁徙,以及秦末战乱,为周姓的发展、扩散提供了条件。秦代的郡县制、汉代的郡国制,又使周姓有了形成郡望的机会。这一时期,周姓迁徙到今河南南部、江苏北部等地,并在当地形成望族,即汝南周氏、沛国周氏。
两汉时期,河南、山东一带,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地区。从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到隋朝大业五年(609),600年间,河南人口约占全国人口五分之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迁徙
魏晋南北朝之时,因北方长年战乱,出现了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周姓族人也随从中原的士族大举南迁。两晋时期,汝南安成周氏周浚一门三封,此后出现了周浚。周颤,周嵩。周馥等著名人物。
隋唐至宋时期的迁徙
隋唐前后,周姓又有大规模发展,唐末五代连续几十年的军阀混乱,特别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与南宋末年蒙古兵南下,这几次大战逼使河南、山东一带的中原周姓大量南迁,主要迁往福建、浙江、广东。
唐宋战乱,中原周姓南迁闽浙粤。
1)入闽
唐初,有周姓族人随陈元光入闽开基福建漳州。
唐朝末年,军阀混战,河南光州固始县周姓迁徙福建。唐僖宗中和年间(881—884),周德琰为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县令,生三子,三子随父居固始县。唐昭宗乾宁四年(896),六镇藩镇叛乱,周德琰次子周枢,与游、刘、翁、范等姓人闽,选择福建建瓯县(1913年建安、瓯方二县合并设置)的马伏为世居地,称为“马伏周家”。周枢随父宦居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昭宗乾宁四年人闽,居住马伏,为人闽之始祖。周枢的后裔周枯,于北宋太宗淳化二年(991),迁居福建崇安县的仙店,周枯为仙店支派的一世祖。
北宋末年,金兵攻陷汴京,宋高宗南渡长江,河南固始县周姓随宋南渡,迁至闽汀宁化(今福建省宁化县,古代宁化县属汀州),犹长于宁化。南宋末年元朝初年,这支由河南迁人福建宁化县的周姓,继续南迁入广东梅县。
北宋灭亡时,山东、河南一带的周姓,大批随宋高宗南渡长江,定居浙江。
周密祖籍山东济南,曾祖周秘,北宋末年任御史中丞,金兵攻陷汴京后,周秘跟随宋高宗南渡长江,迁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市)。南宋初年,北方土大夫流落江南者以此地为多,宋高宗允许他们占据寺院。曾祖周秘先后居湖州的铁观音寺、天圣寺。祖父周(王必),青少年时也在湖州铁观音寺、天圣寺客居近20年。
这支周氏的祖先是河南人,流布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祥符,即今河南开封(宋代置祥符县,明代并开封县入祥符县,1913年又改祥符县为开封县)。祥符周氏十三世周靖,北宋末年在汴京中进士,为太学博士。建炎元年(1127)金兵攻陷汴京,周靖护从宋高宗南渡长江,侨居浙江杭州,所以周靖为河南祥符周氏南徙浙江的始祖。第二阶段在诸暨。周靖由杭州迁居浙江诸暨县的紫岩山,村里名叫盛厚,在诸暨县城西北六十多华里处。第三阶段在绍兴,周靖七世孙周澳,号楮斋,担任元朝地方官府的掌管文书的官员,入赘山阴俞姓人家为馆甥 (女婿),于是占籍山阴(秦置县名,唐代并置会稽、山阴二县, 1912年二县合设绍兴县)。山阴(绍兴)之有周氏,实自楮斋公 (周澳)始,周澳是周氏迁绍兴的始祖。绍兴十一年(1141),周靖由杭州迁居诸暨县西北的紫岩山,以后他的子孙又分别迁居诸暨县的南门江、大五指、清平、丰江、溏头、新州、梅山;山阴县(今绍兴)的塘下、周桥、瓜田、张川、前梅;萧山的周家湖、来苏。浙江诸暨、萧山、绍兴一带的周氏,追根溯源,是北宋末
汝南安城周姓,自汉一脉相承,历时千载,代代人才辈出,此现象几乎能称奇迹。可惜自宋朝以来,汝南安城周氏家族经过战乱之后纷纷逃亡外地,最终遍布全国
汝南安城周氏都是西汉汝坟侯周仁的后裔,周仁生十子,徙于安成。周仁5世孙周燕,生5子,后皆至刺史、太守之职。5子号称"五龙",各居一里,皆以儒学传家。子孙繁盛,分衍出许多支脉 魏晋南北朝之时,因北方长年战乱,出现了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周姓族人也随从中原的士族大举南迁。两晋时期,汝南安成周氏周浚一门五封,此后出现了周浚。周颤,周嵩。周馥等著名人物。安城周氏周瑜家族一支迁居今安徽庐江,形成旺族隋唐时期其中一支迁徙湖南,即周敦颐家族汝南安城周姓,自周燕始,除了其五个儿子,史志上留有姓名并立传者多达二百三十九人,代代人才辈出,为官者甚多。
汝南安城周氏为周平王少子烈的后代,其开基始祖为周平王少子姬烈第十八代裔孙周邕。有汝南周氏遍天下之说。汝南安城周氏在汉晋南北朝隋唐宋时期发展到鼎盛阶段.这支周姓人中历代人才辈出.有汉执金吾周球.汉决曹掾周 燕.东吴大都督周 瑜.晋征西将军寻阳侯周访.晋梁益诸军都督鹰扬将军爵建城公周楚.晋龙镶将军周虓.梁庐桂二州刺史保城侯周灵起。唐武卫大将军周法尚.唐左屯卫大将军谯郡公周绍范.唐左金吾大将军征南大元帅周如锡.唐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侍郎当朝宰相周墀.宋礼部侍郎周元孙等人.自周邕开基之始,世代文武进士及第入仕.赫显历代朝廷.
谁说要你的分了不要把每个人都想的那么势力,我回答问题就是想帮助别人
你的分可以不给我,可是我想你应该尊重别人
王羲之(三○三-三六一),字逸少,因曾为右军将军,故又称‘王右军’。琅邪
国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艺术家。他承续钟繇、张芝,变
革古法,创立今体,并把今体书法推向文人书美的极致,被后世尊为一代‘书圣’。
王羲之系出琅邪王氏,父王旷,母亲姓氏不可考(据清康熙年间王国栋编《王氏
宗谱》(现藏北京图书馆),羲之母亲系河东安邑卫氏,因系孤证,暂不从。)。琅邪
王氏自西汉时由琅邪皋虞迁至临沂,至西晋羲之伯曾祖王祥、曾祖王览始成为‘士族’。
西晋末年,司马氏政权外受北方新起势力刘渊的威胁,内则‘八王之乱’甫定,元气
大伤,政局岌岌可危。羲之父亲王旷献策琅邪王司马睿移镇江南以求自保和发展,并
与羲之从伯王敦、王导(又《世说新语·赞誉》刘孝标注:‘按王氏谱,羲之是敦从
父兄子。’今从《晋书·王羲之传》。)辅佐司马睿渡江。后王旷率兵北征,战败后
下落不明。王导、王敦拥立司马睿登基,建立东晋王朝,名重一时,有‘王与马,共
天下’之称,居江南王、谢、郗、庾四大家族之首。但此后,王敦起兵反叛,王导晚
年昏聩,琅邪王氏势力日渐衰落。
王羲之五岁随家族过江,入住建邺(今南京)乌衣巷。不久父亲失踪。年幼的他虽
身在名门大族,却‘不蒙过庭之训,母兄鞠育,得渐庶几’(《晋书·王羲之传》)。
特殊的环境养成了他骨鲠孤傲的性格,以致成年后,太尉郗鉴在王氏诸少中选婿,羲
之东床坦腹,满不在乎,郗鉴大为欣赏,以女妻之。
约于明帝太宁三年(三二五年),王羲之按当时贵族子弟出仕惯例,起家为秘书郎,
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至永和十一年(三五五年)誓墓不仕,王羲之先后任临川太守、
征西幕府参军、江州刺史、护军将军、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职。有晋一代,玄学兴
盛,清谈成风,士族子弟及各级官吏浸*于清谈,崇尚风流,不以政务为要。王羲之
从‘事君行道’出发,认为‘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晋书·谢安传》),无论是在
朝中为官,还是出使外任,均亲理政务,勤求民隐,于种种弊政深切痛恨。在护军将
军任上,他深入调查,力欲纠治营中弊端,发布《临护军教》,提出‘公役均平’。
在会稽内史任上,他针对吏治腐败与赋役黑暗,努力推行慎选°吏与均平赋役之策。
在连年大旱、民生困顿之际,不等朝廷下令,果断开仓赈灾,救民于危难。
王羲之‘清贵有鉴裁’(《晋书·王羲之传》)。东晋偏安江南,收复北土的呼声
终朝不绝,并成为政要权力之争的砝码。王羲之洞察时政,对历次北伐之举、将帅人
选有着清醒的认识。永和八年(三五二年),殷浩为与桓温对抗,上疏请求北伐。羲之
以为此举必败,便致书竭诚劝阻,殷浩不听,终致大败。羲之怅惋不已。
永和十一年,骨鲠气傲的王羲之,不堪忍受上司扬州刺史王述的百般刁难,率子
女在父母墓前誓墓不仕,从此退出官场。但他在优游山林之余,仍关注朝臣进退,深
以国事为念。
在东晋政坛上,王羲之可谓勤谨务实、体察民情的良吏,但处于君昏政暗、‘虚
谈废务’的时代,他难以有所作为,故而政绩不显。然而作为一名杰出的书法艺术家,
他为中国书法艺术树立了一座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峰。
书法乃琅邪王氏家族世代相传之艺术。王羲之的父亲王旷,从伯王敦、王导,叔
父王�ND447�等,都有书名。尤其是王�ND447�,多才多艺,‘画为晋明帝师,书
为右军法’(南朝王僧虔《论书》)。王羲之受家学熏陶,得自卫夫人、王�ND447�
等名家指点,一经启蒙便乐此不疲,勤习苦练,表现出极高的习书天赋。他苦苦临习
王导赠予的钟繇《宣示表》,从中领悟书法艺术的真谛,为日后辉煌的艺术成就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王羲之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
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
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
晋人的美》)在这一时期,新的审美观念和标准在文人个性自觉的基础上得以确立,
古拙浑朴之美向妍丽飘逸转换,各种艺术形式在要求表现自我情志的同时,开始追求
形式的妍美。文学、书法、绘画等各个领域的一大批极富天才、敢于创新的文学家、
艺术家,冲破传统的樊篱,以‘画乃吾自画,书乃吾自书’(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的气概,建立了新的体式法度,开拓出文学艺术的新境界。王羲之就是书法领域中最
杰出的代表。
在王羲之以前,汉字书体上承汉魏,已开启今体草、行、楷书的体式,但以钟繇、
张芝为代表的书体,尚未脱尽隶意,稚拙古朴。王羲之顺应书体发展的趋势,引入时
代审美意趣,在精研钟、张书体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改革。楷书变横向取式为纵向
取式,端庄匀整。行书脱尽隶意,欹侧取妍,遒媚紧敛,势巧行密,笔法上中锋侧锋
互用,运笔迅疾,便于书写,加强了书法的艺术性和实用性。草书则改章草的作书缓
慢、多波挑、笔势不连贯为今草的运笔自由、笔势连贯、减省笔画而不失字形。至此,
草、行、楷书体式定型,汉字书体的发展基本完成。王羲之不仅完成了汉字书体的定
型,而且完成了中国书法艺术变质为妍的重大转变。
王羲之于书法艺术堪称备精诸体。唐张怀�NF146�《书断》列其隶书(即楷书)、
行书、章草、飞白、草书为神品,八分为妙品。行书《兰亭序》被奉为天下第一行书,
楷书《乐毅论》、《黄庭经》亦被尊为极致。王羲之妍美流便、飘逸洒脱的书风,千
余年来令无数书家心驰神往。梁武帝评其书是‘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梁萧衍《古
今书人优劣评》)。唐太宗则赞叹‘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唯王逸少乎!’
(《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的书法对后世影响甚大。以临摹他的书作或师其笔意自成一家的书法名家,
有陈隋智永,唐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孙过庭、怀素、张旭,
五代杨凝式,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赵孟�NFDA2�、鲜于枢、柯九思,
明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黄道周、王铎,清刘墉等。清中叶后,包世臣、康有为
提倡北碑,一时北碑南帖抗衡于世。但习碑者亦尊崇王羲之包括王献之在内的‘二王’
法书。自唐时起,王羲之书法作品随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频繁而东渡日本,对日本的
书体书风产生了深刻影响,至今仍被视若珍宝,研究学习者不绝。
王羲之的书法真迹,自东晋末,经南朝至隋朝,历经战乱,佚失、毁灭者甚多。
到
周姓起源
本文2023-11-27 15:36:0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65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