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族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7浏览:3收藏

怎么族谱,第1张

词目:家谱

拼音:jīa pǔ

基本解释

1 [genealogy;family history]∶家族里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2

[genealogical tree]∶有关一个种族的父系和母系的系统记录

详细解释

封建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宋史·艺文志三》:“ 司马光 《宗室世表》三卷,《臣寮家谱》一卷。”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范氏家谱世系》:“吾家 唐 相 履冰 之后,旧有家谱。 咸通 十一年,一枝渡 江 ,为 处州 丽水 县丞,讳 隋 。” 清 龚自珍 《<怀宁王氏族谱>序》:“由是胪而为家谱,则史表之遗也;广而为家乘,则史传之遗也。” 赵树理 《三里湾·从旗杆院说起》:“有些人听汉奸 刘老五 说过,从 刘 家的家谱上查起来,从他本人往上数,‘举人’比他长十一辈。” 家谱 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基本含义:

是记载各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是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家谱由官修变为私修,所录内容不断丰富,其功用也不断增加和变化。如今,家谱同各姓氏的郡望、堂号一样,不仅为区别姓氏源流,作为数典认祖、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的参考资料,它还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族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汉族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在民族融合中。逐渐在各民族中开始出现族谱。族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在1960年代中国的破四旧运动中,家谱被当作四旧遭到清理,“成千上万”的家谱被毁,很多中国人不得不毁掉家族世代珍藏的家谱,这对于研究中国人的人文历史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编辑本段]家谱的起源

关于家谱的起源,虽然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

家谱的起始与士族门阀制度有重要的关系。自魏晋以后,谱牒之学大盛,一些士族门官都以此互为夸耀。但隋唐及其以前得到谱牒早已亡佚殆尽,宋、元及明朝的家谱也所存寥寥。现在能见到的,主要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家谱。家谱的名称很多,大体唐以前都称家谱、家传的,宋代又有宗谱或族谱之谓。到了明代,特别是清代以后,名称更多,如宗谱、世牒、世谱、家谱、家乘、家志、谱录等。

[编辑本段]家谱的形式

家谱的形式有多种。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后来,人们有的用图表裱制垂挂于中堂的,也有的装订成册供家人翻阅的。历史上,官宦人家一般都是采用装订成册的家谱。而平民百姓、经商士绅、豪门则多为悬挂供后人供奉的图表式家谱。

[编辑本段]家谱的内容和作用

上古时期的家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家谱的作用仅为血统的证明,是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其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为世系的说明。

魏晋以后,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都要看门第,这样一来,家谱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强,家谱的内容也比以往有所增加。

到了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更加兴盛,这时的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家谱经常被反复修撰,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到了明清两代,家谱修撰的结构已基本定型,流传到现在的家谱也极为丰富。

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即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绍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第三部分为附录。

有些家谱,在立谱时,便确定了家族世系命名的辈分序列,而且事先标定字号,辈分清楚,乡间名之为“排辈”,实则是排资论辈的意思。由于历史上形成的重男轻女思想,男子在起“大名”时,必须以预定的某字作为名字的一部分。这个字要放在全名三字的中间或最末,各个辈数层次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

[编辑本段]家谱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一 、 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关于家谱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众说纷坛,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世本》的意义还在于证实谱学研究发轫于周代,是家谱研究的源头。

就家谱的形式而言,唐代以前的古谱和现存的以欧阳修、苏洵创制编撰体例为特征的明清家谱有所不同,但家谱作为绵延不绝的人类历史象征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究其原因除了追本溯源寻根问祖的目的以外,还在于对家谱重要价值的认识。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有过"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之说,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可见其重要。古代家谱研究的内容主要在于对谱学的本身,包括谱例的撰写以及家谱发展历史的研究等方面。

家谱的应用研究始于汉代,《史记》中有关帝王谱牒的记载,说明汉代司马迁已经把家谱资料应用到史学领域一纪传体史书的撰写中去。后代史学家继承了这一传统,后代编撰的纪传体断代史如班固撰《汉书》、陈寿撰《三国》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谱牒资料。中国古代对家谱资料的应用主要在史书、方志和人物评传的撰写过程,体现了谱牒的史料价值。

二 、到了本世纪20年代,随着社会科学新领域的开拓,有学者从人口学、优生学、遗传学等新学科的角度肯定家谱的重要价值,并倡导对家谱资料进行深入研究。著名史学家梁启超在1923年出版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我国乡乡家家皆有家谱,实可谓史界瑰,如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谱,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古史辩派的创始人、著名学者顾须刚也说:"我国历史资料浩如渊海,但尚有二个金矿未曾开发,一为方志,一为族谱。"肯定了家谱在新的历史时期所具有的重要的史料价值。

在梁启超等的倡导下,学术界出现了研究谱牒的热潮,北京图书馆致函社会各界广征家谱。(1945年杨殿殉撰《中国家谱学通论》就是利用馆藏家谱撰写的研究论文。)1931年南京国学图书馆馆长柳治徵撰《族谱研究举例》一文可视为对梁文的呼应,该文中有将太仓王氏与武进庄氏比较,分析人口的数量与增殖的例子,开了利用家谱资料进行人口问题研究的先例。利用谱牒资料对人口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还有潭其骧,其著《湖南人由来考》系根据氏族谱系资料对湖南7个县的人口来源作了考证。建国以前在谱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有潘光旦、罗香林等人。潘光旦从1929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中国家谱学略史》以后,数年间陆续发表了《家谱与宗法》、《家谱还有些什么意义》、《说家谱作法》等论文,还就遗传与人才的问题进行研究,发表了《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人文选择与中华民族》、《近代苏州的人才》等;罗香林30年代起就重视家谱研究,1971年在香港出版的《中国族谱研究》论文集,大多为早年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对谱学理论的普及与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三十年代中国学术界对家谱研究的热情是由史学领域的变革引起的。近代史学的显著特征是打破了以往以政治史为中心的史学研究传统,将史学研究转为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关注。新史家们认为,“欲知历史真相,决不能单看台面上几个大人物几桩大事件便算完结,重要的是看见全个社会的活动变化。”(梁启超语)史学研究的发展,必然要求突破仅从正史中寻找史料的传统局限,拓展史料收集的范围。因此这一时期的史学家们特别重视新史料的发现,包括地下发掘的考古资料和异域发现的史料记载都是他们关注和搜集的目标。家谱作为在家族内部编撰的、不公开发行的史籍,又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史研究的史料价值,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史学观念的更新与史料范围的扩展是引发谱学研究的直接原因。

由于战乱等原因,建国前的谱学研究展开得并不充分。其中谱牒资料的缺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得轻易示人的祖规家训的警戒厂,家谱资料的搜集比较困难,以北京图书馆为例,从1928年到1945年总共收集到家谱247种,仅占馆藏的十分之一。大图书馆尚且如此,一般研究机构要获得研究资料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了。

三 、解放以后,家谱作为封建残余受到人们的唾弃,对家谱的研究也理所当然地停顿下来。60年代出于对封建族权的批判,有人写了《封建家谱谈》,这是至今所见祖国大陆解放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唯一的一篇关于家谱的论文,家谱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但作为家谱的搜集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土地改革、批判封建宗族,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使藏于深阁的家谱被作为封建残余扫地出门,从上海图书馆成为全国收藏家谱原件最多的图书馆来看,其家谱有许多来自造纸厂回收的废纸堆。这种情况也见于其他图书馆,比如北京图书馆,解放初统计为353种,到1985年清点馆藏已有2228种,大多为土改时期和文革时期所得。正是有识之士对这批历史遗产的保存,才为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资料基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认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个宝藏,值得好好发掘。海外华人的寻根意识及对家谱文化的重视则对祖国大陆家谱研究的开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中国与世界的沟通日益加强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家谱研究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

当前,家谱研究呈现一派方兴末艾之势。经过10来年的研究,其学术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家谱资料的整理开发。80年代家谱研究的兴起首先是文献资料的成功开发,北京图书馆在1985年开始馆藏家谱的开发整理,经过数年时间,在完成编撰馆藏家谱目录和家谱提要2228种的基础上,成立地方志和家谱文献中心,编辑出版家谱的二次文献、资料丛编。上海图书馆收藏有家谱原件 11200种、83000余册,为世界收藏家谱原件最多的图书馆,目前已成立专门机构,加强馆藏家谱的开发、利用及其研究。除了图书馆加快馆藏家谱的开发整理,社会各界也从各个方面促进家谱资料的开发整理。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档案局二处、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图书馆联合编纂《中国族谱联合目录》共收家谱目录12000多种。

2关于家谱的研究。在家谱资料整理开发的基础上,学术界出现了不少家谱研究的论文。许多论文对家谱的源流、沿革及编撰体例、记事内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一些重要姓氏宗族的家谱作了研究。比如家谱研究中有专文对古代人物白居易、曹雪芹、郑和,近现代人物洪秀全、傅斯年、鲁迅等人的家谱进行研究。在谱学史研究方面,不少学者对前人提出的并为学术界所接受的观点进行了挑战,比如对中国家谱起源的年代研究,前人一般都认为中国家谱起源于周代,而现在有学者根据周代以前的文字记录即甲骨文、金文等资料,以及大量的民族学、民俗学的资料得出中国家谱的起源远远早于周代的结论。关于家谱的形式,有的学者提出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将家谱的形式扩展到书写范围之外。还有对汉代谱学的理解,过去一般都认为“汉朝帝王将相出身草野,不知家世,故不需谱牒学,此为不兴时期。”现在有学者从司马迁、扬雄、班固等人的自叙家谱及现存的汉代石刻为依,提出汉代并不是谱学的消沉时期和静止时期,而是谱学的活跃时期和发展时期。尽管他们的研究结论还有待检验,但其勇于探讨的精神和扎实的研究方法却值得提倡。他们的研究对家谱研究朝纵深方向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关于家谱应用的研究。从这段时期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书籍来看,家谱资料在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在人口学、民族学、人才学、社会学、经济史、华侨史、法制史、伦理学史等方面都有应用家谱资料进行研究的上乘之作。其中利用家谱资料最多,研究成果最大的是社会史的研究。社会史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部分,属于微观史学研究范畴。过去史学界重视宏观研究,偏重于讨论社会、朝代发展更替的原因。现在随着家谱资料的重见天日,以家谱作为重要史料基础的社会史研究得到发展。以1996年社会史研究为例,有不少论著是以家谱作为史料基础的。如《中国古代的家》、《中国古代的宗族和祠堂》、《中国的宗族社会》等。还有是姓氏学方面,利用家谱资料梳理血缘亲族的源流的著作有《中国姓氏通书》,详细介绍每一个血缘亲族的起源、演变、分支、迁徙、繁衍的历史,以及家族独特的风俗礼仪、家族文化等。

[编辑本段]历代帝王修谱昭

明太祖乡谱诏

朕承天底定,抚辑承民,宵肝站兢恐难保,又咨尔意兆,各具天良,务立矩,度之防快,睹维新之命,溯芳规于及祖考,懿行于前贤,敦厚本原,懋昭上理,虽扎乐俟诸世以而孝弟木,诸人心苟能自克振拔,则可治之,不淳如或即此奋心,亦何不古,率土钦哉,毋负腾意。

译文,我得助天力,平定天下,抚慰人民。但每晚站兢,惟恐难保永久。又问过别人的意见,认为各人都具有天理良心,务必要订立规矩,引度他们,要防止急噪图快,看来要完成维护新朝的使命,就要追本溯源,从我们祖先父辈那里寻找治国之道,实行前辈的德贤,忠诚于本源,劝恳地讲明道理。虽有历代礼乐法规,等待人们世世代世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但人多心杂,不能人人都自觉克制自己,振作起来,怎么办要使不淳厚的人从此发愤图强,为什么不用过的祖训教育他们,成为全国都敬佩的人不要辜负我的意愿。��

宋宁宗修谱圣谕�

朕闻唐人重姓氏,而谱谍具,后世文儒贵戚之家浸以论湮而难考,然自犁锄之卿相,降为录率之世家,视其子孙,自立和如耳,诚能自立虽微而浸著,不能自立虽著而微,人家子孙百世之各能自立,庶几于厥祖也。此朕之所以改望于天下者。

��

清顺治乡谱诏

敦孝弟以重人论,笃宗族以昭雍睦,训子弟以禁非为,明礼仪厚风俗。

译文:修谱的目的是:敦促人们孝顺父母,爱护兄弟,以重视搞好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关系,忠实的对待宗族,以显示内部的和睦,教训孩子的年轻人,禁止他们为非作歹,明白礼貌和谦让,以养成浓厚的良好习惯。��

清顺治规定六训�

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祖孙;�各安生理,无诈非为。

��

清康熙圣谕十六条

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照雍睦。�

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家桑以足衣食。�

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

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

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

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善良。�

惩慝逃已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

联保甲以弭盗贼,解警岔以重身命。

[编辑本段]先儒修谱论�

程子曰: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

致堂胡氏曰:谱谍身之根本也,根本不明颠倒无据或妄委其姓氏,古人户贯而混,亡宗支,何上托汉婿,而骨姓刘以朱耶,而附李属籍者也。

五峰胡氏曰:甚矣!谱之不可作也,谱谍作照而穆有序,而亲疏不遗,百世之下犹足,以知其一本,而万殊谱谍不作喜,不庆忧,不吊不以至亲相识如途人者先矣!

景濂宋氏曰:甚矣,谱之难稽也,君子当尽其心于所,不知信其心于所,可古人有古,三世不修谱为不孝。

新安程氏曰:扑之修要在明一本而浚其源,所以尊祖敬宗也!究万派而清其流,所以别亲疏之远近也!辨隆杀之等,别亲疏运近之识尊卑之次次弟也,行吉凶庆吊之礼,敦孝友睦姻任恤之行,所以崇宗族之典礼也。

兆溪陈氏曰:凡作谱者为祖宗重也,人之重乎,祖宗则所存,惟仁而匪仁。不存所行,为义而匪义,不行恐得罪于祖宗也。

深山董氏曰:先祖有善而弗明,日不智,而弗佛日:不仁,止谱之由作也。

白涯彭氏曰:谱之保姓受氏也,天子赐之,司农协之,宗法已联属之,而后孝弟之,教成朝廷之,势尊天下之,家正保族者,保天下之道也,个保其族而天下治矣。

山谷黄氏曰:世之巨族者。微有谱则失其所从也,考其所由分世日益远,族日益繁,必至于不想维而昭穆之辨淆矣。

一峰罗氏曰:自宗法废而谱乘兴矣,其本之所出尊尊也,别其支所由分亲亲也,尊尊亲亲只道尽而族之,大本立也。

[编辑本段]修谱的作用

� 一、寻根、留本。古人云:“谱谍身之本也。”意思是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来。人们常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但你并不知道其中的由来,通过修谱追根溯源,你就会知道了你从哪里来。

人从娘腹中十月怀胎,呱呱落地,在世上几十年,但总要静静地离开人世,古人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名”就是人之本,人生一世死了,连一个名字都没有留在世上,若干年之后自己的子孙连祖先是谁都不知道,那不是枉活一生,白活一世,换言而之,你的孩子也就是失去了根本。

过去和现在,有很多人为自己的父母、祖父母打碑,一者表示后人的孝心,二者是不忘先人,但它又能保藏多外世代变迁,人为的损坏,年代长久日月的风化,也就失去了树碑的作用。而几千年谱书之风,代代相传”从远古至历朝历代,乃至到今天,先祖的名字流传至今,着不是修谱的作用吗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你的根底在哪里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负先人养你特别我飞鹏卢氏,已有100多年没有修谱了,早我们采方中发现不知道自己祖父母名字的人为数不少,更谈不到自己是哪支哪房,所以说这次修谱,意义重大,一者可以帮你查清你的祖先是谁,让你的名字与先祖一起流芳千古,二者你如果真的断线,把你的祖辈、父辈和你一周记载下来,让你的后人代代相传,永远知道你们是他们的先祖,将来和他们一起流芳千古。

二、清缘、备查。古人云:“子孙不知姓氏所从来,以昧昭穆之序者,禽兽不如也。”意思是说,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人兽之别,就在于他们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家庭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一个人不管漂泊多远,总是望不了自己的家乡,因为那里埋葬着他们的祖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人们有着他自己祖宗的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后人的习惯,这就是谱,只要有了谱书,凡与族人有关的人和事,谱上都有记载,比如,你要知道卢氏来由、远祖世系,可查卢氏由来,这次续谱,这套资料来之不易,她是我卢氏修谱中贡献最大的无名英雄,他叫卢本立,桃源县清林乡人,在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工作,他耗费数千元,利用节假日三次飞往北京查寻复印下来的,我卢氏族人要感谢他对我族续谱工作中无私的贡献。你要知道范阳堂到底是回什么事可查范阳堂—卢姓的堂号。你要知道老、新派别,可查老新语录。你想给自己的子女取个好名字,你想了解卢氏先人在各个历史朝代的功绩和对社会的贡献,一套谱书在手,卢氏家族的情况都有。

三、增知、育人。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几十年来由于对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现在有很多人没有家庭观念和人伦的教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上下不分,孝义全无,有老不养,有子不教,嫖娼有余,赌不竭力,吃喝玩乐无度,为官不体恤黎民,馋奢无底,为民不尊师长,横蛮逆行,用什么教育他们,谱书中很好的教材,家训族规中规范了卢氏后人的言行。谱书中很好的教材,家训族规中规范了卢氏后人的言行。谱书中收录了历代经典,不如,如何立志如何敬业如何治学如何治家如何做人等等,有很多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她能很好的陶冶我们的情操鼓舞我们热爱生活,奋发向上,为国贡献,为族争光。

四、血肉联情。俗话说:“亲不亲,故乡情。”“多个朋友多条路。”在大流通的社会中,在国际一体化世代,人们不可能禁锢封闭。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这是今后人子孙必行之路,通过联宗族谱,本族同一血脉的同胞更进一步加深了解。一个人走在外,路人(路上随意向隅的人)不如乡人(自己家乡的人),乡人怎与血肉之情相比。经济开发中的往来,生死祸福的降临,人与人之间自然也非常必要相互提携、帮助,有了谱书,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哪怕相见恨晚,血肉亲情一定更好、更深厚。

五、承前启后。这里有双重含义,一是上对先人,二是下对后辈,先人千心万苦创业,育人,为卢氏家谱为社会创下了丰功伟绩,不能从我们这一代丢掉,必须通过修谱,为他们立传,把他们的精神,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作为永久的纪念,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对后人来说,我们应该给他们留点什么是金钱美女房屋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美如玉。”先人只能留给后人知识,精神财富,思想财富,留给他们祖宗的品德,儿孙们才有生财之道,才能发迹万贯,这些都溶聚在我们的谱书之中,只有把这些留给他们,才能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后人。

综上所述,修谱何用回答是:寻根留本,清缘备查,增知育人,血肉联情,承前启后。

[编辑本段]修谱实例-孔氏家族家谱 家谱

孔孟颜曾后人现在取名,正式订出行辈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这样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为十个字,即: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清代为避帝讳,将弘改为宏,胤改为衍)。明天启年间,这十个字已不够用,由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孔荫植)奏准。后续二十个字即:“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由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立二十个字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到现在为止已知最小辈是“钦”字辈。因此,不少孔孟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这并非是孔孟传人一直使用的,而是在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礼部调查整理,报皇帝钦定作为孔孟后裔行辈的顺序的。在此之前,孔子家谱非常繁芜。这个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简化,又经皇帝提倡,使得中国其他大家族谱系的也开始效仿这种方法。

世系

- 卌七世祖 黄帝轩辕氏

- 卌六世祖 少昊金天氏(玄嚣)

- 卌五世祖 蟜极

- 卌四世祖 帝喾高辛氏

- 卌三世祖 契

- 卌二世祖 昭明

- 卌一世祖 相土

- 四十世祖 昌若

- 卅九世祖 曹圉

- 卅八世祖 冥

- 卅七世祖 振(王亥) 王恒

- 卅六世祖 上甲微

- 卅五世祖 报乙

- 卅四世祖 报丙

- 卅三世祖 报丁

- 卅二世祖 主壬

- 卅一世祖 主癸

- 三十世祖 商王成汤(太乙)

- 廿九世祖 太丁 商王外丙 商王仲壬

- 廿八世祖 商王太甲(太宗)

- 廿七世祖 商王沃丁 商王太庚

- 廿六世祖 商王小甲 商王雍己 商王太戊(中宗)

- 廿五世祖 商王仲丁 商王外壬 商王河亶甲

- 廿四世祖 商王祖乙

- 廿三世祖 商王祖辛 商王沃甲

- 廿二世祖 商王祖丁 商王南庚

- 廿一世祖 商王阳甲 商王盘庚 商王小辛 商王小乙

- 廿一世祖 商王武丁(高宗)

- 二十世祖 商王祖庚 商王祖甲

- 十九世祖 商王廪辛

- 十八世祖 商王康丁

- 十七世祖 商王武乙

- 十六世祖 商王文丁

- 十五世祖 商王帝乙

- 十四世祖 商王帝辛(纣) 微子 微仲衍

- 十三世祖 宋公稽

- 十二世祖 宋丁公申

- 十一世祖 宋闵公共

- 十世祖 弗父何

- 九世祖 宋父周

- 八世祖 世子胜

- 七世祖 正考父

- 六世祖 孔父嘉

- 五世祖 木金父

- 高祖 祁父

- 曾祖 防叔

- 祖父 伯夏

- 父 叔梁纥

- 孔子

- 子 孔鲤

- 孙 孔伋

- 曾孙 孔白

- 玄孙 孔求

昨天,安徽一品谱局总经理周江潮一行,前往枞阳县城,参观了即将问世的安徽家谱档案馆。

天不负景,阳春三月。一路山水逶迤,枞阳在望。盛名之下的文乡,却有点出人意料,竟然只是一座置落在山野之间的普普通通的小县城一一普通的有点令人疑惑,从这里走出去的桐城派文人,称雄了清代文坛长达二百年。这里即没有高铁,似乎覆盖了全国的高速公路也忘记了这片昔日的热土。偶尔从车窗外闪现出一二栋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就像凤毛麟角,令人惊艳不已。

正在筹建的安徽家谱档案馆,携带着历史的风韵,藏身在城南莲花湖公园中。我们下车步行,眼前的山水,柳暗花明,犹如不起眼的`贝壳里,现出了一颗亮丽的明珠。

走过一座长长的石头桥,如同穿越了岁月,其貌不扬的枞阳县城一下子从视觉中倏然消失。山水在侧,远景近观,风光旖旎。一座座小山峦,浸润着一湖春水的灵秀,就好像一篇篇出自桐城文派的隽永幽邃的诗文,散落在枞水之中。湖堤之上,山林之间,或楼、或台、或亭、或阁,掩映如画。杨柳依堤,曲廊通幽,莲花湖公园的中央,一座小山脚下,便是名闻枞阳的将军楼一一今天的安徽家谱档案馆所在地。一山,一亭,一楼,仿佛在诉说着当年主人的傲世风华。

走进宽阔的院落,在参天的古木林荫之下,馆长陈靖先生热情的接待了我们。陈馆长是一位学富五车的谱界学者,知识渊博,多才多艺,为了利用院中堆积的树木,陈馆长匠心独具,就地取材,把一个个古色古香、形状各异的圆木头镶嵌在台阶的墙壁上,树桩里的一圈圈年轮,好像在向人们展示着每一个家族的一页页悠久的历史。

陈靖馆长详细的介绍了家谱馆的构造和馆藏分类,并将我们带到了二楼临湖平台。这里足有一分地的面积,前临碧波,后靠青山,是陈馆长精心打造的露天会客厅。在他的描绘下,我们仿佛看到了乡贤共聚、群儒相论的盛况。家谱馆落成之期,指日可待,典礼之时,必将成为安徽文化界又一件盛大之举。

坐谈中,陈靖馆长还饶有兴致的介绍了枞阳十大风景。我们终于明白,枞阳文乡之名,不在于城,而在于山水之间。

深圳寻找薛定谔的猫插画展门票价格

目前深圳的“寻找薛定谔的猫”插画展已经在开始了。很多人都因为这个插画慕名而来,为的就是能够看看所谓的艺术品!不过想要看这个插画展的话,还是需要门票的,门票的价格是多少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深圳寻找薛定谔的猫插画展介绍

展览灵感来源于科学界中最经典的实验理论“薛定谔的猫”,经过征集了2000多幅来自世界各地的插画作品,这次展览现场展示出120余位插画师的115幅主题插画。展览设置有4大主题艺术展区,还有N+种寻猫方式。

展览日期:2021年10月01日-2021年12月25日

展馆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10:00-18:00(17:30停止入场)

展览地点:深圳市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2F展厅A

门票价格

单人68元一张

学生40元一张

双人128元一张

三人178元一张

温馨提示:

1)任何线上渠道购买的门票都需要在现场兑换纸质票,一人一票一次入场有效;

2)门票一经售出概不退换;

3)学生票指18周岁以下学生(含18周岁),需携带在读有效本人学生证及本人身份证至美术馆前台兑换纸质票;

4)80cm以下儿童免票,儿童需在大人陪同下观展,每个大人限免一个儿童(美术馆前台设有免票身高线);

5)现役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退役军人凭本人有效证件免费参观展览;

6)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入场参观者需佩戴口罩、近期行程查询、体温检测、安全检测、个人健康登记入场。体温异常的人员,将在临时隔离点稳控并及时上报;

没有宝典,你打算怎么看国际安徒生奖世界插画大展

10月4日,文艺老母亲琢磨着已完美错开国庆出游高峰期,遂提议前往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观看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大展。

然而,无人响应。

姐姐看向弟弟:“绘本插画展啊,小学生看多没劲,弟弟去看吧!”

弟弟看向妈妈,一脸蒙:“嗯,嗯~什么展”

妈妈早有准备,翻出插画展宣传海报《丑小鸭》:

姐弟俩立马心动了:“丑小鸭,我要去,我要去!”

于是,妈妈带着姐弟俩欣然前往插画展。

其实妈妈这次是有备而来。自打从朋友那里听说这个展览,妈妈就提前做了不少功课,不仅把本地艺术教育机构游艺家米妈的观展攻略烂熟于心,还啃完由美国著名儿童早期教育家丹尼丝所编著的《图画书宝典》。

一路幻想着妈妈在展厅现场对着俩娃侃侃而谈各插画大师的经典作品,老母亲不禁志满意得。

走进展厅,幻想破灭。但见一个个煞费苦心的文艺老母亲,挤在画前焦急呼唤娃:“快来看,快来看,这不是你最喜欢的绘本插画吗”而熊孩子们充耳不闻,簇拥在几个互动区,上翻下滚,你推我搡,不亦乐乎。

我家的娃,当然——也不例外。

妈妈刚刚叮嘱姐弟俩不要走散,弟弟就一刺溜挤进互动区。妈妈只好丢下姐姐,围追堵截成功后,领着弟弟找到《丑小鸭》。

乘着弟弟对画发呆,妈妈迅速打开宝典:作者罗伯特·英潘,南方大陆的写实插画大师,擅长以细腻写实的画风叙述故事

宝典还没念完,弟弟已经看腻丑小鸭,启动满场与作品互动游戏。

与俄罗斯民俗艺术的炼金师塔吉娜·玛丽娜作品互动:

与优雅的奥地利绘本女王莉丝白·茨威格作品互动:

电子屏涂鸦:

由此看来,经常带孩子观展大有裨益,以前满场乱窜不知所终的弟弟,如今进步到摆拍与场景自然融合阶段。

当弟弟互动得精疲力尽之时,一个人孤单看展的姐姐找到了我们:“妈妈,走吧,我已经看完所有作品了。”

就这么结束了吗不,妈妈尴尬又不失慈祥地一笑,是时候启用宝典了:“怎么样,姐姐最喜欢哪几位大师,带我们去看看”

姐姐点点头,先带我们来到《兔子先生和美好的礼物》面前。这是著名儿童文学图画书作家及插画家莫里斯·桑达克的作品,画风唯美细腻。他曾经五度获得美国图画书最高荣誉凯迪克奖,同时也是第一位获得国际安徒生插画大奖的美国人。

童年时期体弱多病的桑达克,在绘本创作中反映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焦虑不安、恐惧、挫折等复杂情绪,这在当时是颠覆性的革命。《野兽国》、《厨房之夜狂想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这三部桑达克自己眼中的代表作起初毁誉参半。

《野兽国》一度是图书馆禁书,后来却被改编成动画、音乐剧,成为备受推崇的经典,被誉为“一本奇特的、前所未有的图画书”。有心理学研究者专门结合荣格的人格理论中自我、阴影、人格面具和阿尼玛等原型,来解读《野兽国》里麦克斯的形象。

现场看到插画里野兽的形象颇为可怕,仿佛小时候做的恶梦,而主人公麦克斯悠然自得:

了解到莫里斯·桑达克曾经拥有的可怕童年,似乎能够进一步明白作品蕴含的意义:一个孩子在探险中逐渐学会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

“真正塑造我们的,是那个我们很少有人有勇气去面对的孩子——那个远在教化到达你的心灵之前,没有耐心的、索取无度的孩子,那个想要爱和权利,又总是嫌不够,总是在生气和哭泣的孩子。”莫里斯·桑达克这句话或许是他创作一系列经典作品的初衷。

姐姐最喜欢的第二位大师是超现实的儿童心理代言人安东尼·布朗。

被归为英国超现实写实派画家的安东尼·布朗,凭借其绘本成就成为“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英国“凯特·格林威奖”双料得主。其作品构图利落,色彩鲜明,并擅以对比营造画面的戏剧性,带有超现实的成分。

最酷的猩猩“威利”是安东尼·布朗笔下最有人气的角色。“威利”有愤怒、悲伤、喜悦等各种孩子们熟悉的表情,犹如儿童情绪心理的代言人。这次插画展的另一张宣传海报取自他2008年著名绘本《大猩猩和小星星》。

安东尼·布朗说:“对我来说,设计一本图画书就好像拍一部**,书的结构是特写和远景的结合体。而我的工作,则是天分(冒险这么说)和思考的结合体,两者很难分开。”

见两个孩子看得入迷,妈妈继续开讲:“每幅插画都是一件艺术品,一个插画大师仅凭绘画技巧是做不出成功作品的,他还要深入了解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而且,一副经典的插画作品会超越国界,超越时代。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妈妈最喜欢的大师吧!”

妈妈最喜欢的第一位大师是斯堪的那维亚的自然主义者斯凡·欧特。

斯凡·欧特的画作有一种清新的气息,用透明水彩塑造出来的层次,微妙又丰富,一如北欧国度的冷冽空气。就像是迎着森林中的雾气或暖阳,透出干净的光,写实场景也散发着空灵的艺术性。

斯凡·欧特多为安徒生经典童话绘制插画,比如《拇指姑娘》、《丑小鸭》等。他特别擅长捕捉童话中忧郁、悲伤或幽默的场景,并用清新的画笔描摹出来。

妈妈最喜欢的第二位大师是优雅的奥地利绘本女王莉丝白·茨威格。

1990年,莉丝白·茨威格赢得“国际安徒生奖”时年仅36岁。美丽、奇幻、怪诞、愉悦的感伤情怀,掺揉了动作、舞蹈、自然、幻想,全都加在一起后,成就了茨威格的艺术。她的画里有一种梦的特质,很魔幻,但又很含蓄、很优雅。

妈妈小时候所处的年代,国内绘本尚未起步,大多数同龄人没接触过绘本的概念,基本上直接从小人书跳转到文字书的阅读。童年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书里的插图,那些美丽的公主,梦幻的风景,动人的故事,给了我们莫大的勇气去追寻现实世界看不到的美好。

打着分享最喜欢插画大师的旗号,我们把插画展厅又细细转了一遍。最后,孩子们带着对大师绘本作品的无限期待,恋恋不舍地离开展馆。

文末彩蛋:《图画书宝典》揭示绘本的秘密

1、什么是绘本

绘本,即图画书,取自日文中图画书的叫法。图画书是一件艺术作品,它靠插画和文字共同叙事,由对开的页面来展现场景,靠翻页呈现戏剧效果。

全球最著名的图画书奖——凯迪克奖界定的图画书标准如下:

2、有插图的书也是绘本吗

广义的绘本包括有插图的书,但通常我们提及的绘本与有插图的故事书不同,一般是指图画重于文字,图画主导叙事的绘本。

3、为什么要看绘本看文字书或插图书是否有同样作用

绘本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读写启蒙,增加孩子的美学体验和艺术经验,更关键的是可以发展孩子的视觉素养。而视觉素养的发展,是文字书或插图书无法做到的,也容易被我们忽视。

4、选择什么绘本阅读

方式一:阅读某位作家的全部作品。

方式二:选择10种或以上同一题材/类型的作品。

方式三:选择所有获奖的作品,比如凯迪克奖和波士顿环球报号角图书奖历届获奖作品。

5、怎样研读绘本

附1:国际安徒生奖获奖插画家名单

附2:获奖大师部分经典作品

5月成都可免费看的展览+免票博物馆

本周末正好是国际博物馆日,其实你关注博物馆的信息。你就会发现,国内各个博物馆都有不少的免票又或是免费活动。成都一直延续的展览,还有不少精彩的,给大家汇总一下,博物馆日的免票活动,一起都来看看。

免费展览

重塑的个体: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时间:2019年4月24日-5月12日9:00-17:00周一闭馆

地点:成都市美术馆

费用:免费

本次展览将展出25位艺术家的作品,观察他们在转化艺术语言方面的应用与创新。展览从个体重塑的角度,呈现当下青年艺术家艺术创作的生态与力量,探讨媒介的各种可能性。

一介个展I目

时间:2019年05月01日~2019年05月26日每天11:00-19:00

地点:成都武侯区锦绣街7号附4号

费用:免费

漆澜和屠宏涛:任性的风景

时间:2019年04月26日~2019年06月16日每天10:30-18:30

地点:成都高新区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盛邦街,铁像寺水街南广场

费用:免费徐新武个人艺术项目《通道》

时间:04月26日~05月26日

地点:成都市青羊区奎星楼街附14号

费用:免费

「Givemefive」元气插画展

时间:04月29日-06月15日

地点:言几又IFS旗舰店

费用:免费

《灵蛇传奇》艺术展

时间:4月30日-8月25日

地点:成都博物馆

门票:免费

此次展览以东西方共有的蛇(龙)形艺术为主题,汇集了中国、意大利、法国、英国、美国、日本、葡萄牙等7个国家博物馆、美术馆等珍贵古代文物和现当代艺术品,共计展出183件/套珍贵展品,展品包括古代文物、现代艺术品、戏剧服装、摄影作品等。

免票博物馆

金沙遗址博物馆、武侯祠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永陵博物馆将以免费不免票的形式开放

成都博物馆

作为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的一大亮点,“食为天——餐桌上的文化之旅”正在成都博物馆热展,展出了来自中国10家博物馆的122件(套)古代餐具、炊具文物。

三星堆出土的陶三足器是古代四川人“烫火锅”的器物;西汉时期的“铜匕”,其实是古人进食的工具,用于从鼎中把肉取到俎上;

来自彭州博物馆的宋代象钮银执壶及温碗雕刻精美,做成莲花形、柳叶形的银茶托,做成菊花状的金碗,把宋代的生活美学表现到了极致。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9日。

武侯祠博物馆

每逢节假日,武侯祠博物馆是人气最旺的地方之一。5月18日当天,该馆的《名垂宇宙——诸葛亮遗存精选系列展》之“卧龙运神机”正式启幕,展示诸葛亮生平大事与行踪路线并精选现存诸葛亮文化遗存,全方位再现蜀汉丞相诸葛亮波澜壮阔的一生,使之真正走出历史,融入当代。

本系列首展“卧龙运神机”重点展示从诸葛亮出生地——阳都故里到先帝托孤处——白帝城的遗存十余处,那是诸葛亮智慧人生的开启和形成之地,也是他与先主刘备从初遇、创业到永别之地。《咫尺之境——成都武侯祠馆藏扇面精品展》将于5月19日闭幕,该展精选武侯祠博物馆馆藏清代至近现代扇面50余幅,引领观众神游画境,徜徉咫尺扇面,一览书画之美。此外,武侯祠博物馆群贤堂展厅内还有“晚清风尚——东莞可园馆藏铜版画展”,展出的50余幅铜版画精品均来自东莞可园博物馆。

杜甫草堂博物馆

在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月17日一6月2日,由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百家堂姓氏文化博物馆主办的“诗礼传家一家族文化展”,将在杜甫草堂博物馆中国书法馆开展。

从三皇五帝至今,中华民族以姓氏为标记,以家族为基本传承单元,将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崇高的道德品质以家风、家训的形式-代代传承下来,影响和造就了无数仁人志士,成为中华民族的钢铁脊梁。据了解,本次展览将展现民间优秀家风家训文化内涵为出发点,甄选出姓氏家谱、祖宗画像、家风家训对联、姓氏堂号匾额等珍贵文物百余件展品公开展览。

金沙遗址博物馆

5月17日晚上7点,金沙遗址博物馆将举行“鹿鸣之会·诗意金沙”文化交流沙龙,与文化名流、诗人、考古学家一起,诗会金沙。夜晚的金沙遗址博物馆展厅,将迎来著名当代诗人、朦胧诗派代表性人物杨炼。

长诗《诺日朗》是杨炼的代表作,他曾获得意大利Flaiano国际诗歌奖、英国诗歌书籍协会推荐英译诗集奖、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中国首届“天铎”长诗奖、卡普里国际诗歌奖等多项国际国内奖项。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研

究员,南方科技大学教授、殷墟遗址发掘主持者唐际根,也将出席诗会。读诗、听琴,欣赏音乐剧《金沙》选段,这个属于博物馆的美好夏夜。

赏概念剧新版《伎乐·24》改版将启动

国乐观念剧《伎乐·24》以成都永陵石刻“二十四伎乐”为蓝本,将国乐与国画、国绣、国服、诗歌书法融合,呈现出灵动的东方美学。

2018年,《伎乐·24》亮相上海国际艺术节交易会,并荣获国内“走出去”项目视频选拔推介会前十及优秀剧目奖。5月18日,该剧主创团队将在永陵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宣布2019年国乐观念剧《伎乐·24》改版启动及改版内容,剧目将以新形式、新阵容、新视觉为成都音乐IP注入新活力。

永陵旧称王建墓,为前蜀开国皇帝王建归葬之地,永陵棺床上石刻的

“二十四伎乐”,包括舞伎2人,乐伎22人。为了再现唐代乐器之神采风韵,《伎乐·24》剧组特邀著名乐器制作师、上海大_堂艺术总监沈正国对二十四伎乐乐器进行仿制,作品以永陵实物为原型,并参照日本正仓院收藏的唐代乐器,严格依据文物原有的形制及尺寸进行制作,用料考究,工艺精湛。

谱牒学·家谱的收集与研究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已知中国大陆公藏的家谱约有一万余种,收藏单位主要是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物管理委员会、文化馆以及科研院所等。藏谱量较多的单位有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等。

北京图书馆的家谱收藏是世界中国家谱总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民国十七年 (1928年)致函各界,征求家谱,至今馆藏家谱已达三千余种。八十年代中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家谱整理工作,内容包括集中存书、编目、印制软片目录、编写《北京图书馆藏家谱提要》等。1990年4月,该馆地方志和家谱文献中心正式成立,中心在家谱方面的主要职能是整理并收集家谱和家谱学著作; 开设阅览室,为广大读者提供阅览和咨询服务;编辑出版有关家谱的二次文献、资料丛编;开展家谱学的研究工作等。关于北京图书馆收藏及整理家谱的详况,可参见张志清《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家谱综述》(《谱牒学研究》 第3辑)。

自八十年代起,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学术新风,谱牒学研究风气渐浓。首先是有关研究文章的大量发表;继之出现了一批专门的学术团体,如中国谱牒学研究会以及山西、福建、河南、上海等地方性谱牒学研究会; 同时各家谱收藏单位的整理工作亦提上日程。中国谱牒学研究会召开过几次年会,并编辑出版了学术性论丛《谱牒学研究》,现已出版四辑,较为集中地反映了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此外,一些学术性刊物,如北京图书馆主办的《文献》杂志等,还设立“谱牒学研究”专栏,登载有关研究论文。

在台湾,八十年代以前,著名图书馆收藏旧家谱的数量极少,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图书馆仅藏有十余种,中央图书馆也仅有二三十种大陆人家的旧谱书。从1981年起,联合报文化基金会成立国学文献馆,致力于收集海外珍贵中国书籍、档案,供社会与学界使用,家谱资料为其主要项目之一。该机构除向美国犹他家谱学会复制缩微胶片以外,还从日本、英国、香港等地购置,到八十年代末,收藏量已达六十种,成为台湾地区收藏家谱量丰富的机关。在台北还有中国文化大学与摩门教族谱服务单位收藏有家谱资料,也供读者查阅。

据图书馆官网2015年9月信息显示,上海图书馆藏中外文献5400余万册(件),其中古籍善本、碑帖尺牍、名人手稿、家谱方志、西文珍本、唱片乐谱、近代报刊及专利标准尤具特色。建筑面积总计127万平方米,拥有各类阅览室、学术活动室、报告厅、展览厅等空间。

馆藏文献达到5095万册(件),以历史文献最具特色,包括古籍170万册(件),碑帖拓片15万件,名人手札约10万件。古籍中包括善本25万余种,17万册,其中宋元刻本300余种,唐、五代以前写经224余种。在专类收藏方面,有1949年以前编纂的历代地方志约5400种、家谱18万余种(342个姓氏),朱卷(包括会试卷、乡试卷及贡卷)8000余种。在这些珍贵的馆藏中,有国家一级文物700种,二级文物1300种。最早的藏品《维摩诘经》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中国名人手稿馆还收藏了清末以来的文化名人信函、日记、题词、、珍稀文献等5万多件,其中巴金等文化名人的手稿正被逐步数字化。 1、中文报纸:1508种,现报1235种(一楼4108中文报纸阅览室)。

2、中文期刊:19915种,现刊8574种(二楼3202中文社会科学期刊阅览室和三楼3302中文科技期刊阅览室)。

3、中文图书:2420050册(二楼4202中文社会科学图书阅览室和三楼4302中文科技图书阅览室)。

4、中文古籍线装书:共约1700000余册。其中善本25000种170000册,属国家一、二级藏品2256种13526册。另有5400余种90000余册地方志,8000余种10000余册清代朱卷等。 (二楼1210古籍阅览室)。

5、碑帖:共约150000件,其中善本2182种3142册,列入国家等级藏品的宋拓本44种。另发现善本近百种。

6、中国家谱:共约12000余种近100000册。其涉及22个省市、329个姓氏。 (二楼1213家谱阅览室)

7、旧平装图书:已编目的有140000种330000册,其中全国孤本28000余种,尚待编目的有510000册。(一楼1110近代文献阅览室)

8、近现代报纸:共有1850种,1949年10月前出版的各种报纸3543种,其中上海地区的外文报纸92种。(一楼1110近代文献阅览室)

9、近现代杂志:已编目的1868;1949年10月前出版的各类杂志共约18733种350000册 (书目数据19530条)。其中最具特色的一类文学类期刊如《瀛环琐记》等、画报类刊物如《瀛环画报》等、社会科学类期刊如《东方杂志》等均收藏齐全。(一楼1110近代文献阅览室)

10、旧外文图书:共有1949年12月底前出版的外文图书500000余册。文种涉及拉丁、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法、德等10多种。另有颇具特色的旧日文图书80000余册。

11、地图:共约近万种14000余幅。其中不乏孤本与珍品,如1855年英租界土地规划图,1864年、1865年上海英美公共租界图,明末南怀仁亲定的“坤舆全图”等。

12、上海地方文献:有1985年后出版的上海主题的文献共8454册,上海历史21429张。(一楼1102上海地方文献阅览室)

13、外文报纸:377种,现报77种。(四楼外文报纸阅览室)

14、外文期刊:19564种,现刊6131种。(四楼外文期刊阅览室)

15、外文图书:561165册(2000年底)。(四楼外文图书及会议录阅览室)

16、数字文献:光盘数据库65种;网络数据库11种。(四楼3402室)17、盲文资料:盲人版中文图书41种,107册;盒式录音带157种(一楼综合阅览室)

18、专利文献:收藏有美、法、英、日、瑞、俄、中、欧洲、世界专利及台湾地区专利29014546件(2000年底)(三楼1315专利检索工具阅览室)。

19、技术标准资料:收藏有德、法、英、俄、日、澳、美及部分机构、协会、行业的标准、国际电子协会标准、国际标准、中国国际标准、行业标准等313314件(2000年底) (三楼1315专利检索工具阅览室)

20、科技报告:收藏有美国的PB报告、AD报告、NASA报告、DE报告1884570件(2000年底)。(三楼1315专利标准科技报告阅览室)

21、产品样本资料:收藏有产品样本资料11540盒(册)。 (四楼外观设计样本阅览室)

22、音像资料:收藏有音像资料196814盒(张)(2000年底)。 (三楼1315第二视听室 )

23、全国中文报刊索引:《全国报刊索引》书本:(月刊,分哲社版、科技版),数据收录自中国国内公开发行的8000。多种期刊(含部分港澳台期刊)、200多种报纸,月更新约36000条文章篇名。《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5600000条(2001年底),年更新约500000条 。《国内专业会议篇名数据库》约350000条(2001年底),年新增报道400 个,30000条。 上海图书馆有上海年华、世博信息、抗战图库、联合国资料、留学指南等特色馆藏栏目。

截至2015年底,总、分馆文献资源累积量约1100余万册(件)。其中纸质藏书800余万册,以及近年来大量引进和自建的中国国内外数字资源,包括各类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和多媒体资源约300余万册(件)。馆藏中有150万册中文古籍,其中20万件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外文善本、金石拓片、1949年前出版物的收藏均名列中国国内图书馆前茅,为研究家所珍视。此外,还有燕京大学学位论文、名人捐赠等特色收藏。

1书刊报纸

据2016年1月北京大学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北京大学图书馆总馆收藏中外文图书263万余种,其中外文图书含有30多个语种;中外文报刊4万余种,外文报刊以英文为主。收藏图书年增长量在5万种以上、报刊年增长量在5千种以上。

2古籍文献

古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最重要的馆藏之一,据2016年1月北京大学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古籍文献总量达150万册,其中善本古籍约2万余种、20余万册。2008年以来,北大图书馆共有352部古籍善本分别入选由文化部确定、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二、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古籍收藏具有规模宏大、种类齐全、特藏丰富、珍品众多的特点。重要的馆藏中,以年代划分,有敦煌卷子288号,宋、元刻本300余种,明刻本近万种;以出版国别划分,有日本本2000余种、朝鲜本200余种;以制作方式划分,有抄、稿、写本9000余种,活字本3000余种;以内容类型划分,有方志近5000种,家谱2200余种,还有多个小说戏曲专藏,如车王府曲本1536种,马廉不登大雅之堂藏戏曲小说928种,程砚秋御霜簃藏曲本1400余种。馆藏金石拓片4万余种、8万余件,包括了缪荃孙艺风堂、张仁蠡柳风堂二家的全部藏拓。此外还收藏有2000余种中国古代舆图。

北大馆在CALIS技术支持下建设的“秘籍琳琅——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古文献资源库”,是完整展示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籍的网络平台。北大馆牵头建设的“学苑汲古——高校古文献资源库”,更是汇集了包括北大图书馆在内的中国国内24所高校图书馆藏古籍元数据60余万条、书影20余万幅,电子图书835万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籍书目数据库之一。北大图书馆古籍阅览室收藏有一百余部大型古籍影印本丛书,约含古籍8万种。不少分馆也有古籍收藏,其中考古文博学院分馆、中文系分馆、信息管理系分馆的部分古籍书目数据已经录入古文献资源库中,其他分馆所藏古籍的书目数据今后也将陆续进入该资源库。

3特藏文献

据2016年1月北京大学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北京大学图书馆特藏文献有:地方志、晚清民国旧报刊、民国图书、西文东方学文库、中德学会旧藏、中法大学旧藏、侯仁之赠书、方志彤赠书、侯思孟赠书、欧盟文献、英美政府外交档案的微缩胶卷和胶片、珍贵西文文献、学位论文、北大文库、季羡林赠书、张芝联赠书、钱端生赠书、段宝林赠书、宿白赠书、台湾文献。

4学位论文

据2016年1月北京大学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位论文体系建有:北京大学学位论文、燕京大学学位论文、北大名师学位论文等体系。其中:

北京大学学位论文:收藏1981年以后自北京大学毕业的所有博、硕士学位论文,以及部分优秀学士论文。阅览地点为西区309学位论文阅览室,可通过OPAC或北京大学学位论文库检索。

燕京大学学位论文:收藏有燕京大学的学士和硕士论文,共2600多篇,其中包括许多当代著名学者的论文手稿真迹,十分珍贵。燕大论文内容涉及的学科范围较广,对研究近代中国社会、历史、政治等有重要的参考作用。阅览地点为西区318特藏室。具体可通过燕京大学学位论文库检索。

北大名师学位论文:存于西区313北京大学文库,共收藏有12种: 北大名师学位论文  姓名论文题目毕业院校学位论文形式陈岱孙 The Relation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al Expenditures and Density of Population in Massachusetts 美国哈佛大学 博士 论文原件之复印件 陈翰笙 The Conference of Ambassadors in London, 1912-13, and the Creation of Albanian State 美国芝加哥大学 硕士 论文原件之复印件 陈振汉 The Location of the Cott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United States 美国哈佛大学 博士 论文副本 董申保 The Crystalline Schists of Lower Allagnon Valley, Central Massive, France 法国克莱蒙非朗大学 博士 论文原件 费孝通 亲迎婚俗之研究 燕京大学 学士 论文原件 冯友兰 A Comparative Study of Life Ideals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博士 正式出版之复印件 侯仁之 An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Peiping 英国利物浦大学 博士 论文原件之复印件 胡适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cal Method in Ancient China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博士 正式出版 李宪之 Die Kälteeinbrüche in Ostasien 德国洪堡大学 博士 正式出版 王力 Une Prononciation Chinoise de Po-Pei 法国巴黎大学 博士 正式出版 乐森璕 Die Korallenfauna des Mitteldevons aus der Provinz Kwangsi, Südchina 德国马堡大学 博士 正式出版 赵乃抟 Richard Jones:An Early English Institutionalist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博士 正式出版 5民国旧报刊

据2016年1月北京大学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晚清至民国期间的报刊达一万余种,旧报纸六百余种,有不少孤本、珍本,为收藏和研究者所珍视。这一珍贵特藏主要源于老北大及燕京大学的旧藏,也有少量原中法大学和中德学会的旧藏。晚清至民国报刊对于了解研究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以及这一动荡巨变时期思想学术、军事政治、教育文化、语言文学、社会风俗等方方面面的嬗变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为保证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进行,图书馆陆续引进和开发了各类应用系统,如数字图书馆门户系统、统一检索平台、统一认证系统、学科导航系统、电子资源导航系统、虚拟咨询系统、网络培训系统、科技查新系统、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系统,以及数字资源加工系统群、数字化服务系统群、元数据著录系统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信息服务和信息加工平台。为进一步发现、挖掘和揭示图书馆特色资源,还先后推出了学位论文提交、编目和发布系统、古文献编目和发布系统(秘籍琳琅)、北大名师人物数据库、北京历史地理数据库、民国报刊数据库等宝贵的数字特藏。

2000年,图书馆与校内其他单位联合成立的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所开展了有关数字图书馆模式、标准规范(元数据、数字加工标准等)、关键技术、互操作层与互操作标准、数字图书馆门户等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并开始进行大规模应用实践,为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在进行研究和应用实验的同时,还开始进行部分项目的建设,并本着“边建设、边服务”的原则,逐步实现在校园网上提供服务,如电子资源导航系统、学位论文提交与检索系统、多媒体点播系统、古籍拓片示范数据库检索系统、北大名师档案、教学参考书系统、网络课程服务等。2006年建成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门户,将统一检索、统一认证、资源调度与整合等各种新技术融入到数字图书馆建设当中。

该馆占地1600 平方米。馆内辟有《陶渊明生平事略陈列》,收藏和展出有关陶渊明行踪的图表、照片、家谱和历代陶学专著、名人书画 300多件。线装《陶渊明集》30多部,最早为清康熙十一年 (1672) 蒋薰本。该馆附有《九江县历史文物陈列》,展出陶渊明生活年代及其居地柴桑、寻阳城址出土的文物。 陶渊明纪念馆有四个陈列: 陶靖节祠 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展出有历代名人题写的匾额、对联等。

《陶渊明生平事略陈列》 展出诗人生平业绩、活动路线、遗迹、大事年表等。

《渊明资料陈列》 历代各种版本的《陶渊明集》、中外专家学者陶学专著以及历代书画名家咏陶书画珍品等。

《九江县历史文物陈列》 展出本县上自商周下迄明清的精品历史文物(分“古文化遗址”、“古城址”、“古墓葬”、“流散文物”、“全县文物保护单位”五个部分),特别是魏晋南北朝墓葬的随葬品。 青瓷权 南朝,高65厘米、底径105厘米,重8134克。古浔阳城出土。

馆内的“陶渊明生平事略陈列室”收藏和展出有关陶渊明的图表、照片、家谱和历代陶学专著、名人书画300多件,线装《陶渊明集》30多部,其中,最早的为清康熙十一年(1672)蒋薰本。

怎么族谱

词目:家谱 拼音:jīa pǔ 基本解释 1 [genealogy;family history]∶家族里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2 [genea...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