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氏家谱排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7浏览:3收藏

管氏家谱排辈,第1张

管 12153江苏如皋管氏宗谱二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管惟一主修 民国十五年(1926)铅印本 二十册 江苏南通市图 12154江苏丹阳云阳管氏宗谱六卷 (清)管贞茂主修 清光绪七年(1881)永思堂活字本 六册 历史所 注:明万历五年(1577)邵南公始修,此为十二修。 12155江苏武进华波里管氏族谱□□卷 (民国)管凤和等修 民国五年(1916)活字本 美国 12156江苏吴县管氏家谱不分卷 (民国)管礼秉续修 民国十年(1921)铅印本 二册 北图 历史所 吉林大学 哈尔滨师大 江苏苏州市图 江苏杰州市博 苏州 大学 注: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管鸿始修。 12157浙江萧山管氏宗谱四卷 (清)管廷元修 清光绪元年(1875)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12158浙江黄岩新桥管氏宗谱□□卷 民国间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3) 12159浙江常山平昌管氏宗谱三卷 民国三年(1914)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辉埠镇高峰村 12160安徽泾川浙南都管氏续修宗谱十卷首一卷 末一卷 (清)管贤书 管国培修 清道光十九年(1839)刻本 十三册 河北大学 注:明天顺年创修。该族散居泾县、旌德等地。 12161山东高密管氏家谱二卷 (清)管延芳 管延选等修 清同治十年(1871)本 二册 日本 美国 12162湖北黄冈管氏宗谱九卷 (清)管应起经理 清同治八年(1869)管氏新镌木活字本 八册 武汉图 注:此为创修。 12163湖北黄冈管氏宗谱□□卷 (民国)管应禄 管兴久经理 武汉图(存卷1-3,5-9) 注:始修於清同治八年,此为二修,有缺页。 12164湖北黄冈管氏宗谱□□卷 (民国)管年凖 管承喜等纂 民国三十六年(1947)管氏绍仲堂刊木活字本 武汉图(存卷首,1-7) 注:始修於清同治八年,纂修人管应起等。 12165 管氏氏族谱附管氏分谱□□卷 清咸丰年修 光绪年补钞本 四册 北图 注:全书原题四册,内容有重复。 12166 管氏重修宗谱三十一卷末一卷 (民国)管启韶等修 民国十二年(1922)昭格堂活字本 三十二册 北图。平昌堂-[滇宣威管氏宗谱],2002始修一本,存宣威下左所管氏及支系,为黔威宁管氏之分支,上有谱[椐13代祖大成碑记;祖籍南京应天府平原县竹子巷]

重庆市沙坪坝区青木关镇管家桥村管氏字辈

世正仲万帝

洪应尚朝兴

绍昌维国玉

太宗子继增

一、名称:重庆青木关管氏

二、始迁祖:

尊管代朋公(1562-1632)为太祖;

尊上学公(1603-1664)为太宗;

尊管世敦(1629)为一世祖。

三、落籍地:

先置业石桥铺,后避兵乱辗转川贵之间,清初落叶青木关定居。

四、迁徙与源流:

青木关管氏源自湖南衡山县,明天启年间(1621-1627),由于旱灾导致粮食无收,本支太祖管代朋公(1562-1632)携子太宗上学公(1603-1664)及太宗婆张氏(1607-1664)逃难来渝,拥工度日,数年后略有积蓄,并在今石桥铺置地,自耕而食。

不久,四川永宁土司奢崇明叛乱(1621-1623),重庆战乱,太祖及太宗与太宗婆向西逃亡,至四川屏山县(今宜宾地区)暂时落脚,并生下一世祖管世敦(1629)。

又因贵州吐司安邦彦(—16299)之乱,川南涂炭,太祖、太宗夫妇携子世敦又逃至贵州遵义府绥阳县京竹里高沟滩上平村居住。太宗上学公悬壶济世,行医为业,育子有三:世敦、世选、世臣。

至清康二年(1662),因政府移民填川,一世祖世敦公携妻及正权、正玺二子入渝,落业巴县青木关泡木林石坝(今沙坪坝青木关堰湾酒厂路口,仍名石坝)。故尊世敦公为本支始迁祖。

五、分迁情况

1、世敦公入川时,仅率二子,太宗与太宗婆逝于绥阳县(隶属贵州省遵义市)。世敦公事业有成,曾回绥阳,迁葬太宗夫妇于管家桥附近。据谱,世敦公元配陈氏,无考。继配刘氏(1639-1688)有4子:正权、正玺、正仕、正二。其中正仕、正二留居贵州;正权、正玺入川,正玺无后。青木关管氏皆正权之后。

2、管兴禄、管兴伦兄弟于清同治末年迁居贵州遵义府南乡南隅里一甲地名厥苔沟居住(现名: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山岔镇管家沟),后来由于人口众多,又有一部分家人陆续从管家沟迁到至临近的尚稽镇刘村、团山、高坡、海风井等地居住。

3)清朝中期,管朝绅由重庆迁到遵义县新舟镇,后由新舟镇迁到湄潭县永兴镇,主要分布在三星村、德隆村,余庆县松烟镇等地。

六、行辈字派

本支入川前原有字辈,因战乱轶失,入川后又与湖南本宗失去联系,于是世敦公另取字辈20字:“世正仲万登(帝、懋),洪应尚朝兴,绍昌维国玉,太宗子继增”。并命曰:“嗣后凡取名讳,勿得乖错,以乱尊卑,亦不得以祖、父讳复取之,谨遵”。

团溪的字辈为:“世政众(仲)万登,洪(鸿)应尚朝兴。绍昌维国玉,太宗子递(继)增”。

永兴的字辈为:“世政众万登,鸿应尚朝兴。绍昌维国玉,太宗子递增”。

管(Guǎn)姓源出有三:

1 、系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中国姓氏起源》及《广韵》所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建立了周朝,封其三弟叔鲜,史称管叔鲜在管(今河南省郑州市),建立了管国,让他与蔡叔度一起管理商朝遗民。武王死后,由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因为成王年纪太小,就由周公旦主持朝政。管叔和蔡叔认为周公旦的统治不利于周王朝,于是联合武庚起兵发动了叛乱,很快就被周公旦平息。管叔于是被杀,管叔死后,他的后代就用以前他的封地名“管”作为姓氏,称管姓。

2、系自姬姓,为周穆王之后,以邑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及《风俗通》所载,周穆王时,将其庶子分封于管邑,至管仲始显于齐,其后世子孙以邑为氏。周穆王之后管仲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后来在齐国作了宰相,帮助齐桓公治理国家。管仲的后代也姓管,称为管氏。

3、出自他族改姓。锡伯族瓜尔佳氏,汉姓为管。 得姓始祖:管仲。名夷吾,卒谥敬,亦名敬仲。颍上(今属安徽省)人,春秋时齐国著名政治家,乃周穆王之后。管仲原辅佐公子纠,并用箭射杀公子小白,公子小白通过装死才逃过一劫,后公子小白回国即位,即齐桓公。他不计前嫌,重用管仲为相,管仲感恩戴德,辅佐齐桓公实施改革,他通过通货积财,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叔因叛乱被杀,身败名裂,而管仲声名显赫,德才兼备,又使穆王支庶之管姓扬名天下,故管姓子孙尊管仲为管姓的得姓始祖。

苏秦张仪是外交家,连横合纵 先秦

姜子牙、管仲、范蠡 、张良、萧何 谋略家、政治家、经济学家

姜子牙是商周 管仲、范蠡春秋 张良、萧何是秦末汉初 制定国家发展策略,谋划宏观、具体执行政策

孙斌、庞涓、乐毅、韩信都是军事家和政治家 前面都是春秋战国 韩信是秦末汉初

军事思想的发展和打胜仗 制定成功的军事策略

管仲是管氏的祖先。管叔鲜是第一个姓管姓的人。管叔鲜比管仲年代要早,但并非管氏的祖先。

1管叔鲜,周文王姬昌与太姒所生第三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1] ,周初三监之一,周朝诸侯国管国(今河南郑州)国君。因受封管国,故称管叔或管叔鲜。

2管仲的祖先是周穆王的后代,与周王室同宗。管仲的父亲管庄是齐国的大夫

管氏家谱排辈

管 12153江苏如皋管氏宗谱二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管惟一主修 民国十五年(1926)铅印本 二十册 江苏南通市图 12154江苏丹阳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