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姓 留氏家谱 留姓起源 留姓名人 留姓的来源 留姓简介
留[留、畱,读音作liú(ㄌㄧㄡ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尹祁姓,出自古帝尧之子丹朱庶兄之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在史籍《姓源·韵谱》中记载:“留姓,出自周封内大夫食采王畿之留,以邑为氏。春秋郑国邑,后有人为姓。”
传说尧娶散宜氏女,生朱。朱受封于丹水(又名点心河,源出今湖北省长阳县西堡镇附近山区,东流经贺家坪、高家堰等地镇,在津阳口注入清江),称丹朱。
当尧之时,部落之间的战争仍不断,且很激烈。尧时曾对南方的三苗进行讨伐。尧本在北方,但尧的儿子丹朱却被封于丹水,到了南方的汉水流域去了。所以有尧子丹朱伐三苗到丹水的传说。
一说丹朱是尧之嗣子,尧说他“心既顽嚣,又好争讼”,深知其子丹朱之不肖,所以不用他,而把帝位禅让给舜。这是后人推崇尧舜禅让说之思想的反映。
丹朱是否果真不肖,已无可考证。但在史籍《山海经》一书中,记载古代首领有帝号的不多,而丹朱却有了帝号,称作帝丹朱。郑玄注释说:“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曰帝。”说明丹朱在汉朝时期人们眼里,是一位在古代很有德望、声名很显赫的人。
但在史籍《竹书纪年》中却记载:“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不与父相见。”是刻意指明,尧不传子而让位于舜似并非尧之本意,而是迫于舜的威力,或说是舜排斥了尧子丹朱而篡夺了尧位,说明尧并非不想传子,尧子也不一定不肖。
这说明,当尧之时,帝位传子还是传贤,家天下还是公天下,正处于激烈的社会争斗当中。
丹朱有九个庶兄,其中有被赐封于留邑(今江苏沛县)者,遂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留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留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姓源韵谱》记载:“留姓,出自周封内大夫食采王畿之留,以邑为氏。春秋郑国邑,后有人为姓。”
周王朝的王畿之留,在春秋时期属于郑国之留邑(今河南偃师),其住民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留氏。
在朝鲜佚史《留纪》中,也记载了留氏族人的历史,高句丽国王和大臣的王号和姓名多含“留”字,是西周王畿留人被逐后,有一支族人在西汉时期(公元前37年左右)迁至东北亚地区,以今辽宁省东部的桓仁满族自治县五女山城为都城,建立了高句丽国,国王和大臣多为留氏,并建有周留城。
第三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宋、元时期蒙古族留佳氏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留佳氏,亦称刘佳氏,世居察哈尔地区,后冠汉姓为留氏、刘氏、雷氏等。
第四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宋、元时期蒙古族留佳氏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留佳氏,亦称刘佳氏,满语为Lingiya Hala,世居李佳和罗、瓦尔喀、乌拉、辉发、松花江等地,后冠汉姓为留氏、刘氏、雷氏等。
②满族留济理氏,满语为Linggirl Hala,汉义“黑狐皮”,世居黑龙江地区,后冠有汉姓留氏、李氏、理氏等。
③满族完颜氏,为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源于唐朝末期女真族“通用三十姓”之一,满语为Wanggiya Hala,以部为氏。完颜氏在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国后为金国皇姓,分宗室和非宗室两支。明朝时期称其为“王甲部”,世居完颜、讷图、喀拉沁、英额、佛阿拉、新京等地。后冠有汉姓汪氏、王氏、鄢氏、张氏、完氏、颜氏、赵氏、顾氏、瀛氏、魁氏等。此外,在蒙古族、锡伯族中也有完颜氏族人,乃金国时期女真族人加入元籍者,同源同祖。清朝初期顺治皇帝执政时期,有正黄旗尚书完颜·留保,其后裔中有取汉姓留氏者。
二迁徙分布:
今内蒙古自治区、福建省、湖南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北京市、天津市等地,均有留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汉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会稽郡受督于扬州刺史部,时领二十六县,在今浙江省境内有十八县。东汉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分吴、会稽为二郡,会稽移治山阴(今浙江绍兴),有浙闽之地。西汉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省大部份(仅天目山、淳安县西部小部分地区除外)、安徽省水阳江流域以东及新安江、率水流域一带及福建全省。三国时期孙吴国分设临海(今浙江台州)等郡后,其辖境缩小。西晋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以会稽地封骠骑将军孙秀,以郡为国,称会稽国。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平陈,省郡县,废会稽郡为越州,后又分山阴县置会稽县。清朝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移治到山阴县(今浙江绍兴)。民国时期合会稽、山阴二县为绍兴县。今为浙江省绍兴市。
四、留姓历史名人:
留正
1129-1206
字仲至,泉州永春人。乃五代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六世孙。生于宋高宗建炎三年,卒于宁宗开禧二年,年七十八岁。绍兴十三年,(公元一一四三年)第进士,授南恩州阳江尉。历权中书舍人,言记注进御,非设官本意,乞免奏御。从之。主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累官签书枢院密院事、右丞相、左丞相、少师观文殿大学士等职,先后受封申国公、卫国公、魏国公,卒赠太师,谥忠宣,绍熙初,拜左丞相,谨法度,惜名器,毫发不可干以私;引赵汝愚与之共政。孝宗疾革,数请车驾过宫。帝拂衣起,正引裾泣谏,退再上疏,言极激切。嘉泰元年,(公元一二o一年)封魏国公,进少师观文殿学士。卒,谥忠宣。正著有诗、文、奏议、外制二十卷,《宋史本传》行于世。
留正从政四十余年,清正廉明,直言敢谏;尤其是主政期间,谨法度,惜名器,举贤才,而且在宫廷斗争波谲云诡之中能宽容大度,一心为公毫发不干以私,孝宗称其“纯诚可托”,“真宰相也”,是为南宋前期一位贤相。他有诗文、奏议、外制20卷行世
留梦炎,浙江衢州(今浙江衢县)人,字汉辅。生年不详,卒于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甲辰科状元。
留梦炎为人奸诈,见风使舵。中状元后,历官宗正少卿,秘阁修撰,福建提举,吏部右侍郎,累官宣奉大夫,端明殿学士。德祐元年(1275),任同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并拜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总督诸路军马。虽受命于危难之时,但临事退缩,称病于家不出,直至太后亲临其家,才始出任左丞相。不久,即于端宗景炎元年(1276)降元。对此,文天祥作《为或人赋》诗云:“悠悠成败百年中,笑看柯山局未终,金马胜游成旧雨,铜驼遗恨付西风。黑头尔自夸江总,冷齿人能说褚公。龙首黄扉真一梦,梦回何面见江东。”文天祥兵败被俘后,元世祖忽必烈十分敬重文天祥的才学与为人,待为上宾,多次派人劝降不成后,遂用酷刑,但文天祥仍坚贞不屈。一些降元宋臣请求元帝释放文天祥为道士,元帝亦有此心,留梦炎却阻止道:“天祥出,复为号召江南义士抗元,吾辈将置于何地?”从而坚定了元帝杀害文天祥的想法。
留梦炎后在元朝为礼部尚书,迁为翰林承旨,官至丞相。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留梦炎致仕,不久,病死家中。浙江人曾说:“两浙有留梦炎,两浙之羞也。”直至明代,凡留姓子孙参加科举考试,均需先声明非留梦炎后代,才有考试资格。
留双龙,男,汉族,大专文化,长沙市优秀教师,望城县黄金乡桐林中心小学校长。小教一级教师。1965年2月18日生于望城县黄金乡龙塘村;1991年毕业于长沙市教育学院历史产业。1982年参加教育工作、任教导主任四年、中学校长四年、中心小学校长3年,两次评为县化教师,一次评为县学雷锋优秀个人,一篇论文获省《程序导学》课题组一等奖,有多篇语文教学、思品教学、学校管理论文获市县论文评比一二三等奖;1993年被评为长沙市优秀教师。
留从效:(公元906~962年),字元范;南安桃林场人(今福建泉州永春桃城镇留安村)。著名五代时期晋江王。
幼年丧父,以孝顺母亲、尊敬兄长名闻乡里。好读书,尤好读兵书。少年时到泉州当衙兵,后升为散员指挥使,是闽王王审知手下的将领。
留金锁:(公元1935~今),蒙古族,内蒙古人。著名现代史学家。
1955年毕业于内蒙师大文史科。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中国历史学会理事、内蒙古历史学会理事长、国际蒙古学协会会员。
1955~1972年在内蒙古师大历史系任教。
1972年调到内蒙古语文历史研究所工作,曾任历史研究室副主任、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等职。
1983年被评为内蒙古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2年开始享受 特殊津帖。
二十多年从事蒙古史研究工作,主持编写并审定三卷本《蒙古族通史》,著有《十三~十七世纪蒙古历史编纂学》、《蒙古历史概要》、《成吉思汗传》等。校注蒙文《白史》、《水晶鉴》、《黄金史纲要》,撰写论文多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组建了内蒙古历史学会,结合地方史编写,组织召开三次全区性的地方史学术讨论会。
现任内蒙古自治区《蒙古学百科全书》副总编、内蒙古民族教育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内蒙古师大蒙古史研究所 教授。
留展型:(公元1959~今),福建石狮人。著名地方贪贿官员。
原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土地规划管理局局长,因巨贪受贿六百万元而潜逃,至今仍被通缉。
五家乘谱牒:
清源留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福建省泉州市博物馆。
清源留安留刘氏族谱,著者待考,明嘉靖戊戌十七年(公元153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福建省泉州市博物馆。
店姓
店[店,读音作diàn(ㄉㄧㄢˋ)]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殷商箕子后裔生女真族完颜氏部落,属于以居以邑名称为氏。
宋、辽、金时期以前,女真族分为几十个不相统属的部落群体,完颜氏部族在女真诸部中地位并不突出。至乌古乃任完颜部长时,完颜氏才逐渐发展成为强大的部落,并征服和联合十几个部族组成部落联盟。乌古乃成为部落联盟长,并被大辽国授予了节度使称号。
乌古乃利用辽国的支持,加紧进行统一女真各部的活动,“前后愿附者众”。女真族完颜部的历史,大概只能从公元十世纪初叶的函普说起,函普在后来被金国政权追尊为始祖,他是完颜部最早有名字可记的部落酋长。自函普以后,一直要到第六代酋长乌古乃时,才开始有确切的年代记载。
完颜氏是女真族的著名姓氏,在中国北方建立了金国。金国被蒙古和南宋联合灭亡后,其后裔散居于各地。历经数百年变迁,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已经被汉族同化了,在语言、服饰、习俗等方面与汉族并无差异,这已是人们普遍认可的结论。可是,虽然经历了数百年与汉族杂居共处的生活,这些完颜氏后裔仍然或多或少地保留有不同于汉族的民族意识。这实为耐人寻味的现象,也是史学界比较关心的问题。
在宋、元时期称为益店的地区,即今陕西省岐山县蒲村乡马庄村一带,至今生活着一支完颜氏后裔,史学界称之为“岐山完颜”。与众所周知的泾川完颜不同,岐山完颜一直鲜为人知,因而是从未有外姓迁入的氏族群体,实际上是西北地区目前比较纯粹的完颜氏后裔。
益店,保留有金国大元帅完颜·鄂和的墓和完颜家族的祠堂,一千余人皆为完颜鄂和的后裔,一直在岐山县蒲村乡马庄村生息繁衍,全部取汉姓“王”为姓氏,是明太祖朱元璋所赐姓氏。
但其原来守护完颜·鄂和墓葬的兵丁马弁,却不能使用“王”姓,皆以地名“益店”中的“店”为姓氏,称店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昭王封丹朱之后在鲁县为唐侯,属于以国名避难改姓为氏。
春秋时期,姬姓唐氏诸侯国被楚国楚昭王熊珍所灭,其后人也改称为唐氏。到了战国后期,公元前249年,姬姓鲁国被楚国楚考烈王熊完立灭亡,其子孙因在唐邑亦改姓唐。
唐氏后裔后因在唐朝末期避黄巢起义军的杀戮,将“唐”字改为字型相近的“店”字,称店氏。不过,到底是那一支唐氏所改,有传是唐朝中和年间(公元881~888年)唐寿兴的后裔,有待进一步考证。
二各支始祖:
完颜·鄂和:陕西省岐山县蒲村乡洗马庄村店氏始祖。
唐寿兴:丕谟之子,字松龄,号礼翁行敬四,公襟怀淡宕啸傲山水因念,祖训万邑可家遂契妻子而迁焉,其才猷经济道德文章真足垂裕后世绵远无穷迄今千余年。蕃衍湘赣历傅不朽者皆,公厚德之所致也,寿九十有八没葬江西万载城外涂陂真武形。元配:熊氏:没葬万载一都柞柱窝口虎形。继配:赵氏,没葬涂陂真武形与夫合墓。子二:唐虎,世居万邑;唐彪,迁居浏邑。是为湖南浏阳唐氏始祖,亦店氏始祖。
三历史名人:
店住就:(公元1940~今),湖南邵东人。著名中共地方党务工作者。
1964年毕业于湖南师院。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湖南邵阳、娄底地委办系统工作。曾任中共湖南省娄底市委办公室调研员。
1985~1999年任娄底地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兼任地委娄底工作杂志社总编、党组书记,并为湖南省秘书工作学会会员、湖南省城市经济研究学会理事。
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文字秘书工作,为本级党委起草了大量公文,并撰写了大量文章,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了一百多篇作品。撰写的《利用行为科学切实做好新时期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被列入《中华年鉴》;《新时期中学生的特点及其教育》、《领导讲话稿是一门重要学科》等调查报告和论文,分别被湖南省教育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列入专集出版。
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1997年被评为湖南省百优秘书,荣立二等功,获省里颁发的从事秘书工作三十年以上荣誉证书。
满族姓氏在《皇朝通志氏族略》中记载了646姓,又记谱外33姓,加起来有679个姓氏之多。
综观多音节满族姓氏的来源,可分为三大类:
1、以地名为姓。
以所居地名为姓氏如:完颜、瓜而佳、钮钴禄、舒穆禄、宁古塔、乌苏、爱浑、萨哈拉察等等。
2、借用汉族姓氏。
在满族六百余姓氏中,有马佳、佟佳、黄佳、齐佳、董佳、杨佳、鲍佳、方佳、姚佳等等。光看头一个字,其与汉族姓氏多么相似,来源于汉姓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考虑“佳”“家”同音,则变成马家、佟家、黄家、齐家、董家、杨家……,这些满族姓氏借用了汉族姓氏是无疑的了。
3、随意取姓。
形成满族共同体的某些血缘集团取姓氏时,有很大的随意性。例如:
西林(觉罗)——精快之兵
阿哈(觉罗)——奴仆
额尔吉——俘虏
多尔衮——獾子
叶赫——盔顶托子、白麻
图门——万
布希——无毛鹿皮
……
总之,满族的姓氏有着自己的民族特点,后来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逐渐改变了原来的多音节姓氏,而冠以汉字姓氏,皆为单音字。
例如著名的满族八大姓: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齐佳氏、富察氏、纳喇氏、钮钴禄氏。改成汉字姓为:佟、关、马、索、齐、富、那、郎。
满族多音节姓氏逐渐改为单音节汉字姓氏,一般是根据其多音节中第一音节汉字谐音的形式出现,但也有是取其原多音节姓氏的满文字义为单音节姓氏,如:爱新觉罗——金;图门——万;宁其古——刘(六)等。
后氏族繁衍,分支渐多,或取不同汉姓间或有之。如清末民初,爱新觉罗氏嗣分衍,所取汉姓由少及多,主要有:金、肇、赵、罗、艾、德、洪、依、海等。
满族人的命名,在其入关前,有着强烈的随意性,一切事物都有可能成为人的名字,信手拈来毫不考虑。如:
多铎——胎。努尔哈赤十五子。
阿敏——后鞍桥。舒尔哈齐长子。
费扬古——最小的儿子。
岳托——呆痴。代善长子。
似此等等,在满族人名中俯拾即是。但入关后,满族人取名字渐习汉俗。其取名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辈分规范化。如康熙之子以“允”字始;雍正之子以“弘”字始等。
2、注重字义。这方面例子极多。
3、以数字为名。如:四十一(多铎六世孙)、六十八(阿拜五世孙)。
4、崇佛取名。如:普照、铁保、观音布等。
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家族的谱书即是一个家族的历史。国史难以巨细无遗,家史则能细致入微,正可国史、地方志的不足。因此,家谱同史、志一样,有一定的“资治、存史、教化”的作用。
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之前,女真人的社会活动基本单位是“穆昆”氏族组织。到了努尔哈赤时,开始逐步以牛录代替“穆昆”,成为社会的基层组织。清八旗制度确定后,原来的哈拉穆昆组织迅速分化,被固山牛录(八旗组织)所代替。因在清朝八旗制度中人丁身份地位、官职的承袭,都需要宗谱作凭证,所以记录家族血缘关系的谱书显得尤为重要。
在清代满族几乎家家修谱,是满族家谱的鼎盛时期。满族修谱曾出现四次高潮。第一次是在康乾盛世,这正是国家安定、经济腾飞、人民安居乐业的反映。第二次是在嘉庆年间,当国内战乱平静时,人们盼望大清王朝的中兴,因而修家谱又出现高潮。第三次修谱高潮出现在清晚期光绪年间,人们的心理与第二次相同。第四次高潮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鼓吹满蒙自治,建立傀儡政权时期形成的。现在,新修谱书已成风气,许多满族人家用家谱记载家族历史,并用家谱对青少年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一般满族家谱,分为两种。一种为编撰成册的称为谱书。一种为只记宗族中本支世系或本始祖下的几支后裔的名单称谱单及专用于春节期间祭祀的宗谱单。满族谱单,一般是写在高丽纸上的,或是写在白细布上的,还有写在牛皮上的。较多的一种折子式的家谱叫谱折。谱书记载的内容较为丰富,一般有如下内容:1、谱序;2、宗派;3、世系源流;4、家法家规;5、祭祀规则;6、文牍(遗嘱、契约)等;7、人物传;8、大事记;9、图谱;10、谱注等。
谱书中的宗派篇,即行辈排字歌,俗称“范”字,是谱书的主要内容之一,有8字、10字、20字、28字句,成诗体,是同族男性成员取名的依据。爱新觉罗皇室至康熙朝始仿汉族宗谱定拟字辈制度。玄烨共35皇子,前后换过“承”、“保”、“长”。这一现象,反映了满汉两种文化交融时期,人们兼而采之,难做取舍的心态。康熙二十年后,玄烨才按“胤”排辈,为皇子命名。以后分别为: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
图谱和谱注是谱书的主要内容。图谱即世系,亦即世派。用于区别世系,所以只列男性姓名。谱注即世表、年谱,亦以男性为中心。女子入谱不占独立一格,只能在其父母名下书写名字,适于某家。
研究满族家谱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满族家谱是研究满族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它是研究人口学、社会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宗族制度、地方史的珍贵资料。它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这是因为家谱主要记述某一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迁移和婚姻情况,家庭成员在科举、宫封名溢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及家族的管理、教化族众而制定的族规、族法等。因此,家谱是一种能真实反映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的载籍。
留姓 留氏家谱 留姓起源 留姓名人 留姓的来源 留姓简介
本文2023-11-27 11:49:1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64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