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淮左淮右,却只有江左没有江右
“淮左淮右”和“江左江右”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地理概念,它们源于古代的左右分野和地域划分。
1 “淮左淮右”是指宋朝时期,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又称淮左,淮南西路又称淮右。在宋朝时期,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是两个重要的地理区域,它们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淮安、扬州、泰州、南通等地区。
2 “江左江右”也是指宋朝时期的地理概念。宋朝以大江(即长江)为界,分为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江南东路又称江左,江南西路又称江右。江左一般是指长江以东地区,江右则是指长江以西地区。
为什么有“淮左淮右”的说法,却没有“江左江右”呢?这主要是因为历史上不同地理区域的划分方式在不同时期存在差异。在唐朝以前,中国的政治中心主要在北方,因此对于南方地区的划分较为模糊,没有明确的界线。到了宋朝时期,由于政治中心南移,对于南方地区的划分逐渐明确,才有了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等地理概念。而由于江左和江右在历史上一般并不是正式的地理名称,因此在文献中并没有广泛流传。
这首诗的名字不就是叫《扬州慢》吗,写的就是扬州了……
“淮”指的就是淮水,“淮左”也就是淮水的东岸了,淮水东岸的名都,正是扬州!当时正处南宋时期,那时候的扬州也正是淮南东路的首府,“路”大体上即相当于现在的“省”,扬州也就是当时的省会。
“竹西佳处”,所指的正是扬州城东的一处亭台,据说景色清幽秀美。
⑴扬州慢:词牌名,又名《郎州慢》,上下阕,九十八字,平韵。此调为姜夔自度曲,后人多用以抒发怀古之思。
⑵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至日:冬至。
⑶维扬:即扬州(今属江苏)。
⑷荠麦:荠菜和野生的麦。弥望:满眼。
⑸戍角:军营中发出的号角声。
⑹千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姜夔曾跟他学诗,又是他的侄女婿。黍离:《诗经·王风》篇名。据说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见宗庙毁坏,尽为禾黍,彷徨不忍离去,就做了此诗。后以“黍离”表示故国之思。
⑺淮左名都:指扬州。宋朝的行政区设有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扬州是淮南东路的首府,故称淮左名都。左,古人方位名,面朝南时,东为左,西为右。名都,著名的都会。
⑼解(xiè)鞍少驻初程:少驻,稍作停留;初程,初段行程。
⑽春风十里: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里用以借指扬州。
⑾胡马窥江:指金兵侵略长江流域地区,洗劫扬州。这里应指第二次洗劫扬州。
⑿废池乔木:废毁的池台。乔木:残存的古树。二者都是乱后余物,表明城中荒芜,人烟萧条。
⒀渐:向,到。清角:凄清的号角声。
⒁杜郎:即杜牧。唐文宗大和七年到九年,杜牧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俊赏:俊逸清赏。钟嵘《诗品序》:“近彭城刘士章,俊赏才士。”
⒂豆蔻:形容少女美艳。豆蔻词工: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⒃青楼:妓院。青楼梦好: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⒄二十四桥:扬州城内古桥,即吴家砖桥,也叫红药桥。
⒅红药:红芍药花,是扬州繁华时期的名花。 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处,解下马鞍少为停留,这是最初的路程。过去是十里春风一派繁荣景色,而我如今看到却长满荠麦叶草一片青青。自从金兵进犯长江回去以后,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至今还讨厌说起旧日用兵。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号角吹起了冷寒,这都是在劫后的扬州城。
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困难表达出深厚的感情。二十四桥仍然还在,却桥下江中的波浪浩荡,凄冷的月色,处处寂静无声。怀念桥边的红芍药,可每一年知道它替什么人开花繁生!
huái,声母是h,韵母是ái,声调是二声。
淮拼音huái,简体部首氵部,部外笔画8画,总笔画11画
繁体部首水部,五笔IWYG,仓颉EOG,郑码VNI
四角30115,结构左右,电码3232,区位2720
释义:〔淮河〕水名,源于中国河南省桐柏山,流经安徽、江苏两省入洪泽湖。简称“淮”,如“淮北”。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南淮[nán huái]
泛指淮水流域。
2、淮左[huái zuǒ]
淮河以东地区。
3、长淮[cháng huái]
指淮河。
4、清淮[qīng huái]
酒名。
5、淮王[huái wáng]
指汉淮南王刘安。
淮甸[huái diàn]
淮河流域。
6、淮汭[huái ruì]
淮水弯曲处。
为什么有淮左淮右,却只有江左没有江右
本文2023-11-27 08:42:1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63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