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沟村的仝姓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7浏览:3收藏

仝沟村的仝姓,第1张

仝 ——仝姓 即同姓,起源于商朝,本出自子姓,契之嫡裔,商王封本姓支庶族人于〓(今陕西省大荔县 境 内)建立同国,为商朝附庸,商亡后,同国亦随之灭国,其后人以国去邑为同姓。后来,同 姓为分别支庶,一支以同字音“仝”为姓,见《春秋图》。

关于仝姓的起源,80年代中央电视台曾作过介绍, 2003年2月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十频道<百家姓>节目也作了介绍西汉时代,史学家太史令司马迁,因对李陵军败降匈努事有所辩解,得罪汉武帝下狱受腐刑据传,他的一支后人为避家难,改司马姓为同即仝,另一支改司马姓为马此事在司马迁出生地陕西省韩城市的县志中的<重修太史庙记>(翟世琪)一文中曾有记载:----今孙或在洛阳同姓或襄阳马姓---- 再由同按音分仝、童、佟作为姓氏,隐姓埋名,老祖要求族人不得外出,以保证香火的延续,一子北上出关,后成为旗人为“佟”姓,故该姓基本为东北人;一子南下,定居江南,为“童”姓,多集中在江浙一带;一子留在当地为“仝”姓,后人多为山西河北一带-----------本内容源于家谱,毁于文革

东陵脚下,有个叫石头峪的小村,只有二十来户人家的石头峪村,传说是宋朝一位武状元的后代。这位武状元后来官拜二品,常伴皇帝左右,可谓顶天立地,呼风唤雨。人们常说:伴君如伴虎。果不然,这位二品高官,最后终被奸人所戕害,割去官职,灭了姓氏,贬为庶民,流放到东陵脚下为生。“仝”就是当时皇帝赐给姓氏。经过几代繁生,原只有流放时的孑然一家,渐渐发展为有二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就这样,仝姓家谱被续了下来。

一,姓氏源流

夹谷姓源流纯正,源出自女真族,以部落名命姓。宋朝时,北方的女真族人,建立了金国,其中就有许多姓夹谷的人。金代女真人姓氏夹谷,汉字为“仝”即童或佟。金代夹谷姓中,有金世宗时名将夹谷清臣,胡里改路(大体上包括黑龙江省中下游及松花江下游广大地区)人,清臣的女儿是金朝宫中的昭仪。由于夹谷清臣是金朝胡里改路的贵戚,当地的一些部众也袭用夹谷姓。明代建州女其的努尔哈赤及其先人曾以佟为姓,并自称“爱新氏”,汉译为金。故当时的名家大族姓氏,也是姓氏的渊源之一。得姓始祖:女真。据《姓氏考略》记载可知,这个复姓出于金代,女真加古部,后讹为夹谷。公元1115年,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称帝,国号金,年号收国,建都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南)。公元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先后迁都燕京(今北京市)、开封。夹谷氏的得姓至今只有800多年的历史,是姓氏中历史最短的。夹谷氏后人奉女真为夹谷姓的得姓始祖。

在明代中期以前,据朝鲜《龙飞御天歌》记载:“女真中有夹温一姓”。经史料查证,夹温是远在金、元时期的女真姓氏,亦是夹谷姓氏的谐音。夹谷是金代一个较大的女真人著姓。《金史·列传》中有十数位夹谷姓氏之人载人传记之中。如:“夹谷清臣本名阿不沙,胡里改路桓笃人也。姿壮雄伟,善骑射。皇统八年,袭祖驶达猛安”。 “夹谷衡,本名阿里布,山东西路猛安益打把谋克人也。大定十三年,创设女直进士举,衡中第四人,补东平府教授。”关于夹谷这一姓氏, 《金史·国语》注释为:“夹谷曰仝”。仝与佟、童是汉字中的同音异字,又同为夹谷姓而演变为朝鲜史料中所载的夹温姓氏。这一姓氏历史上,曾被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先世应用过,史料亦有记载,如“依兰豆漫夹温猛哥帖木儿、童凡察、童叫场、佟塔失、佟努尔哈赤”等。从上可知,今日建州女真人的后裔,冠用汉字姓的佟、童及仝姓,均是出自金代的女真夹谷姓氏。

湖南永州,最典型的是“仝”姓。宁远、新田一带的仝姓,本系蒙古族。其先人夹谷必烈突,元末为御前指挥,奉诏镇压宁远一带瑶民起义。元亡明兴,为避祸改为汉族姓氏,取“夹”字三人同一,遂改姓“仝”,隐居于此。居宁远的仝姓,现有550多人,分居鲤溪上、下仝家村。

二, 旗人Tong姓起源纠正 Tong姓家族第一位老祖是元朝名将,一心效忠朝廷报效国家,后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统一天下,仝氏老祖拒绝效忠其朱氏天下而早以预感杀身之货,其下有四位儿子,老祖为避免满门抄斩,为让仝氏家族后继有人,便将其四个儿子姓氏分别改为 仝、佟、童、同 ,并让其各自奔赴全国各地隐居,(后多居东北一带)虽然本姓字体上做了改动,但是发音却都一样,从而有了天下Tong姓是一家的说法。最后老祖英勇就义倒在了朱家的断头台上,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仝氏家族世代尊继。到了清朝,Tong姓正统本是仝字,但是因为仝姓后代稀少,再加上史学家的无知以及盲目论断,致使Tong氏正统成了佟字。清王朝时,Tong姓成为满清八大姓氏之一,并且高于八旗之首正黄旗,全姓仝佳。(现在被史学家错误论定为:佟佳)历史上曾有名人:Tong佳扈尔汉, Tong佳隆科多 。解放后Tong氏全姓简化为仝、佟。。。等单字姓!

三,

金朝亡国之后的女真人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金朝时留居金源故地的女真人,到了元朝,他们被分别称作女直、水达达、吾者、乞列迷、骨嵬等,居住在松花江流域、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地区,后来发展成为满族;[50]另一部分是金朝时南迁中原的女真人,自金代中叶以后,他们汉化程度逐渐加深,至元朝时已不再被视为女真人,而概以“汉人”称之。本文所谈的女真遗裔主要就出自后者。

山西的女真遗裔

在山西省运城市安邑镇房子村和三家庄村,至今聚居着一批仝姓的女真遗裔,他们保存的《仝氏家谱》一本修于清乾隆年间,后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重修,重修谱序云:“仝氏之先,出自大金夹谷氏,嗣遭元灭,遂易今姓。元初有讳庆成者,为本邑令,因家焉。”[54]夹谷氏是女真望姓之一,《金史》附《国语解》云:“夹谷曰仝。”说明早在金朝夹谷氏就以“仝”作为其汉姓了,又元杂剧《虎头牌》谓“夹谷氏姓佟”、《金安寿》称夹谷为童,字虽有异而音皆相同。由此皆可证明《仝氏家谱》的记述是言之有据的。另一本前两年适才发现,正在编修过程当中。其中记载,族人由县令、道台等数十人之多,包括远居台湾任职的也不乏其人。仝氏祖辈为运城市的建设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位于运城市南端的池神庙(祭祀誉为中国死海之称的盐池)在近几年修复时发现关于仝氏先辈所作贡献的部分记载。

满洲佟姓氏族成员遍布辽东每一区域。近代和现代地名佟佳江,佟佳、佟甲、佟家等诸多村堡名,都是他们生活过的地方。佟姓或童姓、仝姓,同为满族一姓,是为同音异字,皆源出佟佳。佟佳清初为姓氏佟佳氏。关于清初佟佳氏,《满洲八旗氏族通谱》对佟佳氏成员佟养正做了如下记载:“佟养正,镶黄旗人,世居佟家地方。其祖达尔汉图墨图于明时,同东旺、王肇州、索胜格等,往来近边贸易,遂寓居开原,继迁抚顺。”在史料记载中,明末清初佟姓为佟佳氏,是以地名佟佳为姓氏的,而其氏族成员多有进入明边进行贸易之人。作为以地为氏,是明代女真人冠用姓氏的一大特征,他们是处于不断地迁徙及渔猎采集生活中的需求,而以栖居地为姓氏的,诸如觉尔察氏、章佳氏、索绰罗氏等都是如此。但这些姓氏是出现在明代的女真姓氏,其以地为氏的范畴近似于今日的佟家村,章家堡等近代以姓命名的地名相仿佛。但是,这些自明代以后所以姓氏命名的地名,其所用姓氏并非是他们氏族的原始姓氏。

中国满族佟佳氏第九次续修宗谱委员会在抚顺正式成立,同时对外宣布:从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九次满族佟佳氏宗谱续修工作,并将全国首家满族历史纪念馆定址在抚顺。 昨日上午9时,抚顺市满族联谊会常务副会长佟明宽宣布:中国满族佟佳氏第九次续修宗谱委员会正式成立,全国范围的中国满族《佟佳氏宗谱》第九次续修工作将从即日起开展。 记者在大会上获悉,《佟佳氏宗谱》由明朝末年佟卜年首创,清初经佟国器“订旧增新”所完成。共续修过8次。 佟明宽告诉记者,佟佳清初为姓氏佟佳氏,佟姓或童姓、仝姓,同为满族一姓,是为同音异字,皆源出佟佳。目前,抚顺市正在筹建满族佟佳氏历史纪念馆,预计今年底即可投入使用

山东郓城仝老家历史 我仝姓本是佟,原为辽东女真族,为夹谷氏之分支。始祖福新公,字汉东,号华溪,元末与弟文瑞镇守潼关,文瑞殉节,公遂携四子六侄归隐,并更佟为仝,迁莒州沂水,1371年迁郓城县,于郓北一十八里卜地而居,清初,人丁繁衍,散居四方,联姻孔府,代称书香,外居之人,返里修坟,皆称此为仝氏老家。又,福新公之墓,在村之东北,墓前立吊龙石碑,上题文“大元总镇仝公讳福新,字汉东,号华溪,配薛宜人之墓”

郓城仝氏以 福新公为一世始祖,传至现在已有26世。

自23世起,郓城仝氏开始统一世代用字。

23世为“锡”,简写为“西”。

其下依次为:锡--瑞--令--玉--允

康--泰--本--乃--立(32世)

江苏睢宁是仝氏家族一大聚居地,有几万人,建有仝氏宗祠,文革被毁,现为县生产公司所在地,始祖仝文瑞,辽东人,其兄仝福新后代多居山东郓城,兄弟两人原姓佟,为佟佳氏族,大概在鸭绿江畔,仝文瑞因忠于元朝,不事明朝,恐后代遭迫害而让其长子改姓仝留居睢宁,详细情况和很多族人留言基本相同,不作翔述。仝姓乃睢宁名门望族,著名海外华人仝泽恩科学家乃睢宁人士。山东河南山西亦有很多族人分布,我是道字辈的,上面是西,下是太,德,泽,家谱未带,无法详尽。

回族中的仝氏,源自童姓。据安徽和县《童氏家谱》载,始 祖童小桥,祖籍陕西西安金占山,为清皇太子武术御师。一次 传授武功,不慎伤皇子,遂举家隐姓埋名逃至和州(今安徽和 县)定居,改为姓。康熙八年(1669年)后,仝姓后人仝朝臣中武举,家道渐趋兴旺。主要分布在安徽。

[仝]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金人姓氏夹古曰仝。但这并不能说明仝姓的最早起源就是源于金人。比如:[曹]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金人姓氏奥屯曰曹。但在金以前,汉人中就有曹姓,并且很普遍。几乎每个满族姓氏都对应有一个汉姓,这些汉姓有的是已经流传很广的(比如赵、陶、陈等),而有的则明显有独创特色(比如阿、巴、拜等)。因此产生了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仝”作为汉姓用的时候,究竟是女真人首创的,还是本来在女真之前中原汉民族就有的?仝姓的起源究竟在何时?现有几种观点:

一、起源于商朝:商有同国,以国为姓。后来,同姓为分别支庶,一支以同字音“仝”为姓。认为“仝”来源于“同”。这种观点的确把仝姓的历史设定得很久远,但却几乎是不大可能的。按:商灭至今有近三千年,以二十年繁衍一代人计,应该已传一百五十代。这么久远的渊源,这么多代人,不可能在近三千年的历史中默默无闻。二十五史中鲜有见者。至于有分支北上出关,后成为旗人“佟”姓的可能性实在微乎其微。

二、起源于汉朝:为司马迁之后,同样因谐音故,源于“同”。这种观点的可能性也很小,汉灭至今有近一千八百年,此观点不成立的理由同“起源于商朝”观。

三、起源于元末:为金人姓氏夹古的汉姓。因女真入关踏上中土,金灭后入于元,元灭后留居中原,为避乱则以“仝”姓传承。这个来源的“仝”姓至少有三支:1始祖为福新、文瑞:有家谱,有谱系。传承至今,约有三十代。按:元灭在公元1368年,距今约640年,以二十年为一代,当有三十代。这个起源的仝姓后裔主要在今山东郓城、江苏睢宁。2湖南永州宁远、新田一带的仝姓:本系蒙古族(应为入元后的女真族)。其先人夹谷必烈突,元末为御前指挥,奉诏镇压宁远一带瑶民起义。元亡明兴,为避祸改为汉族姓氏,取“夹”字三人同一,遂改姓“仝”,隐居于此。居宁远的仝姓,现有550多人,分居鲤溪上、下仝家村。3山西的女真遗裔:在山西省运城市安邑镇房子村和三家庄村,至今聚居着一批仝姓的女真遗裔,他们保存的《仝氏家谱》一本修于清乾隆年间,后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重修,重修谱序云:“仝氏之先,出自大金夹谷氏,嗣遭元灭,遂易今姓。元初有讳庆成者,为本邑令,因家焉。”

以上三处仝姓渊源的共同之处在于:均来源于金人夹古氏。可见,在元灭之时,为避乱,金姓夹古改为汉姓仝,是比较统一的做法。

四、起源于明末:嵩县《仝氏家谱》(重修于近年)记载,明末崇祯年间,一仝姓官员因刚正不阿,得罪福王,为避祸居家隐居于河南嵩县,至今传至十五世上下。自十二世“祖”字辈以下,为“祖、宗、功、德”。明亡于公元1644年,距今约360年。但始祖的姓氏起源,不得而知。

五、起源于清:为满族姓氏佟佳的汉姓,也作佟、童、董等。那么,先汉化的女真夹古氏与后汉化的女真后裔满族佟佳氏是什么关系呢?有待进一步考证。总的来讲,有以下几个结论:

1、仝姓的历史应该不是很久远,很可能是金人创造的,用作夹古氏的汉氏。那么这个姓氏的历史应该在八百年左右,而真正作为单独的汉姓传承下来,应该是在元灭之后,也就是六百多年的历史。

2、仝姓的渊源并不是源于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可能在某一时期(元灭)有比较多的夹古氏转化为仝姓,他们可能不在一处,而在各地按照姓氏转化的规则,各自行动,统一转化为tong 姓。但是由于“仝同童佟”为同音字,而女真文转化为汉字的时候只有语音不同而没有同音字的问题但是汉字可不同了,汉字存在大量的同音字,所以说不同的tong应该是由不同的女真人转化来的,除非是有记载的用字转化的,比如山东江苏一带的“仝”就是从“佟”转化来的,而回族的则是从“童”转化来的,而且在不同的时期又有不同的人加入这个姓氏,他们大多与女真(后来称满族)有关系。

3、夹古氏至今仍有存在,郡望抚城,相当于现在河北省张北县一带地区(张家口以北)。现在上海,沈阳等地有人姓夹谷复姓。

省份 人数 联系人  河南 南阳南阳镇平县仝堂村 1000多人全部姓仝 河南镇平县仝家岭村 河南省镇平县二龙乡东马沟村仝家组 河南太康马厂仝庄 河南许昌市长葛 10000 河南省安阳县曲沟镇武旺村 河南唐河 河南洛阳仝湾 3000多人 河南登封君召村 1500 河南濮阳台前 3000多人 许昌禹州文殊卢门村 400 鹿邑县仝楼 300 河南周口商水县仝邓楼 1500 河南洛阳偃师市 仝庄村 全部仝 河南温县段村 河南省镇平县二龙乡东马沟村仝家组 200多 河南鲁山县杨村 河南台前白腊仝 河南台前仝堤 河南台前刑仝 河南台前东仝 河南修武县东长位县习村 河南信阳仝潮,仝庄,小仝庄 河南尉氏县仝庄村 河南省唐河县城关镇黄庄大约60人   河南封丘县应举镇后仝庄 1000 河南南乐县杨村乡 700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王庄镇仝庄村 2000 河南修武县东长位县阎庄 河南修武县东长位县西刘庄,郭屯 河南修武县东长位县郭屯 河南信阳明港镇前进村 河南省泌阳县沙河店乡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五头镇仝沟村   湖南 湖南省宁远县鲤溪镇仝家村   河北 河北大城仝庄子 河北行唐仝家庄 3000多人 河北正定朱河 30000 河北省海兴县刘东村大部分姓仝 河北廊坊大城县仝庄子 大部分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小漳 1000 河南省唐河县仝庄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仝牌村 河北张家口阳原县五马房   山东

鄄城县仝仁庄  曹县仝楼 200 曹县仝大营 曹县仝道口 曹县仝店 济南市济阳县于谦村 山东宁津杜集镇仝家庄(两个) 巨野县仝庄 山东省郓城县仝坝村 山东菏泽牡丹东站仝庄 1000 1000 辛集仝庄2000 2000 山东菏泽曹县仝庄 山东省无棣县小泊头仝家庄 全部姓仝 江苏 江苏睢宁 100000 山西 山西怀仁仝庄村 全部姓仝 山西省运城市安邑镇的三家庄村房子村 山西省运城市安邑镇房子村 平陆县的辛店村 山西省汾阳市阳城乡董家庄村 山西运城永济仝家村, 全村都是姓仝 山西怀仁马辛庄乡仝庄村 山西运城永济仝家堡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仝家庄  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留疃 全村都是姓仝  陕西 户县祁村。   全部仝 宝鸡 全部仝 陕西、宝鸡、岐山县枣林镇仝寨村 50 云南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旧县镇 5个村全部仝 安徽 和县 1500 我是河南唐河人仝兆生1986 江苏的基本上都靠这个家谱来的, 如果靠不上的,最好请大家回家问问老人向前续10辈, 朝 廷 运 智 昌 元 仕 显 文 章 汝 胜 震 圆 章  百 年 彦 道 芳  恒 存 中 正 志  方 可 全 宗 兴  东、亭、西、道、太 德、泽、玉、光、荣 大、本、敦、培、广 永、传、万、世、洪 祥、宝、端、正、贵 志、杰、英、达、明    十一至三十世 兆 瑞 世 德 笃 钟 葆 允 昭 宣 承 家 维 贻 训 燕 翼 绍 薪 传

永昌腾冲白族先民聚居考

关健词永昌;腾冲;白族;聚居

史籍和出土文物证明,永昌、腾冲一带,唐至元代有白族先民聚居,并且是占有重要地位的主体民族之一。

《保山地区志》下卷载:“据1990年普查,全区有白族人口34168人,占总人口的163%”;“其中保山市(古永昌今隆阳区)30821人,腾冲县1824人,昌宁649人”。“永昌(明、清‘永昌’曾辖腾冲),是白人的主要聚居区。明代洪武年间随着大批汉族人口的迁入,白族分布区域向山区周边地区收缩,或与汉、彝等民族融合。至今白族在保山的集中分布只剩下保山市(今隆阳区)北部和西部的瓦窑、杨柳、瓦马三个乡,其它白族人口大多为清末及民国年间从大理、鹤庆、剑川、云龙等地经商、做木活、教书等迁入的。解放初,边纵七支队部分白族指战员随军进入保山各县,后转业在当地工作,成为解放后迁入保山地区的白族群体”[1]p487---488。据此志说明,古代保山,曾是白人的主要聚居区,而笔者考证,唐至元代在永昌、腾冲一带,白族还一直是占有重要地位的主体民族。

一、“濮”、“僰”之变

白族属秦汉僰人,春秋前濮人(非两晋以后之濮),“濮”、僰、“白”一音之转。据《史记》的《五帝本纪》、《夏本纪》载,黄帝正妃漯祖生二子:玄嚣、昌意,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曰昌濮,昌濮生高阳”,“黄帝崩······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禹生启遂有夏朝。《竹书纪年》进一步说:“帝高阳氏即位,居濮”[2]p30。“濮”即濮水,在今濮阳为中心一带,《文献通考·舆地三》说:“实于濮州,颛顼与昆吾之墟也,故谓帝丘”[2]p30。可见颛顼与昆吾同在濮地,是昌濮之后的表亲两族。与昆吾、昌濮同为蜀山氏之后的柔濮,《山海经·大荒东经》又说:“有柔濮是雏赢土之国”;李正清解释《诗·商颂》“挞彼殷武,奋发荆楚”说:“柔濮之民和昆吾之国这两支夏人的远裔、盟友(因商人的讨伐)不得不逃到南方,一支流浪于汉水流域,被称荆楚”[2]p32。可见蜀山氏商时已分三支;昌濮后人为夏族,昆吾之后称荆楚,流于汉水者称濮(柔濮)。故白族颂歌与楚辞相同。《史记·六国年表》说:“禹家于西羌”,《诗·生民》说:“厥初生民,时维姜嫄”,所以夏、周、濮同祖于羌。因而《逸周书·伊尹朝献》:“臣请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令以珠玑、瑇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逸周书·王会解》还说:“成周之会,卜(濮)人以丹砂(献)[3]p63。一个强制性的“令以······献”,一个是会中主动献,在周武王伐纣时,濮人也盟誓参加,而且诸多史家都解释濮与周都是羌人后裔,“他们是近亲”。

可见濮人与商周的关系。

“濮”称之为“僰”,史家多认为与濮人的不断迁徙有关。“濮”,有论者研究甲骨文的字形,认为是手捧葫芦祭天的象形,即“濮人”就是崇拜葫芦的“葫芦民族”,“自古以来,汉、壮、布依、侗、水、黎、仡佬、彝、白、苗、瑶、畲、德昂、佤等民族都有以葫芦为原始共祖的神话传说。”濮人分出上述如此多的支系,所以史称之“百濮”[4]p179。有论者联系上述“卜(濮)人以丹砂(献),”的说法,认为“濮”是人在制作东西的象形,濮人是擅长手工制作的部族,流动性很大,如《民族研究论文集》。其实甲骨卜辞中,“濮”多用“卜”代用,如“丁丑贞,卜又布”的卜辞,郭沫若就诠释为:“卜即卜子之卜,乃国族名”[4]p176。他们的流动实因外族的逼迫。汤伐夏桀,当然也伐柔濮和昆吾,于是昆吾奔楚,濮逃汉水。“熊霜六年(公元前822年),三弟争立。仲雪死,叔堪亡,避难于濮,而少弟徇立,是为熊徇”;周恒王十六年(公元前704年),“楚熊通······自立为武王,与随人盟而去,于是始开濮地而有之”;周景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23年)五月,“楚舟师以伐濮”。这样“在荆楚的打击下,(濮人)沿长江而上至朱提江流域,在这里建立了僰侯国,被人称为僰人”;“战国末期,楚将庄蹻西征,通过僰侯国区域,许多濮人随楚军进入滇池、邛都、叶榆等广大地区,濮人成了覆盖西南最广的民族群体”[2]p28---34。公元前二世纪,僰侯国为秦所灭,濮人终于退出了朱提江流域,向滇西迁徙。这就是这个悲壮民族从“濮”到“僰”的历史。“僰”之族名始见于《吕氏春秋·恃君览》:“氏羌、呼唐,离水之西;僰人、野人,篇笮之川。舟人送龙,突人之乡,多无君”。《夷裔考》:“僰人者,其先世本华人,有罪贬往远方”[3]p17—18。僰人、野(越)人,篇(编)竹为筏,一个筏接一个筏,像龙舟送人一样,男女老少站在筏上,一窝峰地冲向抢劫目标。这种无君长、无组织的大迁徙,必然侵犯土著利益,受到土著的仇恨和厌恶,所以《广韵》说:“僰、贱称,丑也”。《礼记·王制》说:“屏之远方,西方曰棘;东方曰寄,终身不齿”。汉郑玄注:“棘当为僰,僰之言逼。按《汉书》云‘西南有僰夷’,知非彼夷而读为逼者,以与‘寄’之相对、‘寄’非东方夷名,是寄旅之意,则僰亦非西方夷名,故以为逼近夷独也”[5]p84。这就是说,僰人,其先本是华人(与夏周有亲缘关系的柔濮),因为与当政者(商、楚)有矛盾,被迫迁入远方,他们与越人(野人)杂居,从江汉入川滇黔,虽有抢掠,实属被逼,寄于夷戎。故“僰”一直称为“羌僰”。杨雄《长杨赋》就说:“羌僰东驰”,《汉书·五被传》也说:“南越宾服,羌僰贡献,东瓯入朝”。颜师古注:“僰,西南夷也”。可见“濮”、“僰”一脉相承,并非越人,也非孟高棉语系的汉晋以后所称的“濮人”(上述德昂、佤等的先民)。《史记》、《汉书》对此民族只称“僰”而少用“濮”,东晋《华阳国志》以后,“濮”只专称孟高棉语系民族,其中缘由待研究。继秦灭僰侯国,汉武帝元封二年(109年)又派巴蜀兵击灭滇东北今曲靖一带的劳浸、靡莫(“僰”之对音);地皇五年(公元20年),王莽残酷镇压僰人的反抗,改胜休县为胜僰县。僰族大批逃亡,“僰”之名慢慢消失。如此,濮、僰之族在不断迁徙中不断发展,不断与周边民族融合,两汉以后从僰道往南折向滇西直到保山一带,与当地的部分昆明人融合,又吸收了屯守当地郡县的汉族人口,成为生产文化水平都很高,开放性、包容性很强的蜀汉夷帅大姓,隋唐时又称之“白蛮”;元代以后直称“白人”、“白族”了。尽管这样,他们都在自己的旅途中留有“熊耳”、“濮水”、“濮岩”、“濮人冢”的遗址,表明他们一脉相承的光辉历史。

二、永昌之“僰”

白族何时聚居永昌,史籍无载。虽新石器时期属氏羌文化的大理江川白羊村型文化遗址遍布保山五县区(旧石器时期至今仍未发现氏羌遗迹),但当时还未分化出今天具体的族属。西汉时,据东晋常琚的《华阳国志·南中志》载:“孝武时,通博南山,渡兰沧水,濝溪置巂唐(今漕涧)、不韦(今隆阳区金鸡村)二县,徙南越相吕嘉子孙宗族实之,因名不韦,以彰其先人恶”。班固《汉书·西南夷列传》说:“天子(孝武帝)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等人余辈间出西南夷······。四岁余,皆闭昆明,莫能通。大将军凤于是荐金城司马陈立为牂牁太守。立者,临邛人,前为连然长、不韦令,蛮夷畏之”[6]p243—253。始知永昌始设郡县,并派有太守、县令等官员族人进入统治,同时募有豪民大族到永昌屯垦“入谷于外县,受钱于内府”,以巩固朝廷的统治。“汉族移民的活动,主要是在通往内地的交通道路沿线的平坝区,接触的土著民族是西南夷中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僰族”;“汉晋时期先后进入西南夷中的汉族人口,后来都逐步融合入僰族之中”[3]p23-2

4。可知当时已有僰人(白族先民)定居于此。

东汉初年,哀牢王柳貌归汉,在此又设了博南(今永平)、“哀牢”(今保山城太和坊之东)二县,移入部分官族、军队、民众屯垦戌守。这些汉族逐渐“僰族化”,“因为当时云南的土著,只有僰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原始的氏族部落界线已经破坏,容许汉族人口迁入与之共居,并与僰族的奴隶主大族发展成南中大姓”(同上注)。这些大姓“恩信著于南土”,“为夷汉所服”。永昌的吕凯大族“凯恩威内著,为郡中所信,故能全其节”。“吕氏世官领郡,于今三世矣。大姓陈、赵、谢、杨氏”[6]p254。明万历《云南通志·永昌府》说:“诸葛营,在府城南十里,诸葛孔明南征屯兵之所。孔明既凯旋,汉人有遗于此者,聚庐世居,至今犹称为旧汉人。曹遇诗:‘孟获生擒雍闿平,永昌南下一屯营。僰人也解前朝事,立向斜阳说孔明’”。“直到明朝时期,仍然存在的诸葛营的‘旧汉人’,实际是僰人”[3]p31。即进入永昌府的汉族人口,明以前已融合变成“僰人”。据《永昌府志·戎事》载:“唐武后延载元年,永昌蛮酋董期率部落二万户(《资治通鉴》作‘20余万户’)内附”[7]p122;《永昌府文征》卷四载:“杨兴,永昌郡人。蒙氏时为布燮,天宝八年,率所部入附,玺书褒美,旌其门,子孙进为永昌酋长,历段氏、高氏”[8]p3136---3142。“董”、“杨”为白人大姓,而且唐初只有白人有姓氏,即董期、杨兴两氏应为“僰人”(白族),而且其内附的部落有2万——20万户之多,可见,唐初永昌已有“僰人”聚居。

三、白族的聚居

唐代,永腾属南诏重镇。“自澜沧江以西,越赕、朴子,其种并是望苴子。倘尚勇力,土又多马。开元以前,闭绝与六诏不通。盛罗皮始置柘俞城,阁罗凤以后,渐就柔服。通计南诏兵数三万,而永昌居其一”[9]p88。南诏第六代孙盛罗皮所置的柘俞城,即今天的保山城(疑哀牢废县旧址一带,南诏建城喜依山临水)。“柘俞”,为僰文“拓西”之意,即“明德圣君将开辟西边险阻无人的关隘之地”的意思,与40多年后,其孙凤迦异在善阐府(今昆明市平定乡)所建的柘东城“意义相承。既已置城,必派有官族军队镇守。尤中先生说:南诏王朝“其王虽然是蒙舍的‘乌蛮’,但大臣如清平官、大军将、六曹长等等,几乎全部是‘白蛮’杨、赵、董、段等姓中的贵族分子充当。‘白蛮’在南诏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实际上起着主导作用”[3]p93。这些军政首脑、官员部族应该是白族。这以明正德《云南志·名宦传》所载的保山城南的张罗疋碑为证;“张罗疋,南诏清平官,永昌郡都督,以破蛮功升大监军,故有碑在城南,称其义勇有度量”[10]p183。“大监军”已属朝臣却筑墓于永昌,可见族人已定居永昌。又据樊绰《云南志》载:天宝七年(公元748年),“(爨)崇道(南宁都督爨归王兄之子,两爨大鬼主)俄亦被杀,诸爨由是离弱。及归义卒,子阁罗凤立,守偶(被崇道所害死的归王之子)并妻(阁罗凤之妹)归河赕,从此与皇化隔绝。阿姹(守偶之母,归王之妻)自为乌蛮部落主,从京朝参,大蒙恩赏。阁罗凤遣昆川城使杨牟利(白族)以兵胁西爨徙二十余万户于永昌城。乌蛮以语言不通,多散林谷,故得不徙。是后自曲、靖州(今昭通地区)、石城(今曲靖市)、外麻川、昆川(今昆明市)南至龙和(今禄丰)以来,荡然兵荒矣。日用子孙今并在永昌城界内”。“西爨,白蛮也······。当天宝中(公元742——756年),东北自曲、靖州(今昭通市),西南至宣城(今元江),邑落相望,牛马被野。在石城、昆川、曲轭(今马龙)、晋宁、喻献(今澄江、江川、玉溪、通海)、安宁至龙和城,谓之西爨”[9]p47-48。从今昭通、曲靖和整个昆明市至江川、玉溪、通海大片地区20万户的白族,迁到永昌城内(疑为永昌城辖区),这是一个规模巨大的民族大迁徙。因而“乌蛮以言语不通”,“故得不徙”,可见永昌城界内(辖区)早已为白族聚居区,与这20万户白族是语言相通的。

至于腾冲白族的迁入,《元史·地理志》说:“腾冲府,在永昌之西,即越赕地。······蒙氏九世孙异牟寻取越赕,逐诸蛮,有其地,为化府,其后白蛮徙居之改腾冲府。元宪宗三年,府酋高救内附”。尤中先生注释说:“如此,则南诏以前腾冲无‘白蛮’。至南诏重新统一越赕之后,设化府、腾冲府,迁一部分‘白蛮’驻守于府城之内,‘白蛮’的分布区便从过去的永昌(今保山)向西延伸到腾冲。元宪宗三年内附的‘府酋高救’的民族成分便是‘白蛮’”[3]p94。南诏以前,至今确实仍无实证和史籍证明有白族聚居,但阁罗凤刊木通道“西开寻传”以后,不仅在今隆阳区置永昌节度(永昌府),而且也在今盈江旧城设押西(白语义为“镇西”)城,在今密支那(金宝城)西南的蛮莫置摩零都督城,设丽水节度。押西城与摩零都督城双管伊洛瓦底江上淘金兴起的诸城。即樊绰所说的“南诏特于摩零山上筑城,置腹心,理寻传(即丽水城)、长傍(今拖角)、摩零(蛮莫)、金(金宝城)、弥(弥城在今盏西)城等五道事云”[9]p24。只是因为押西城、摩零都督城等气候炎热,烟瘴甚毒,“河赕人(今大理)至彼,中瘴者十有八九,阁罗凤尝使领军将于大赕中筑城,管制野蛮,不逾周岁,死者过半,逐罢去不复往来”(同上注)。而作为中转、控制押西城、摩零城的腾冲,也不可能没有南诏官员和军队驻守。唐代宗时宰相贾耽(736---803)的《皇华四达记》就载:“一路自诸葛亮城(今镇安古城山)西去腾充二百里”[8]p3138。又西至弥城百里。又西过山,二百里至丽水城。乃西渡丽水,龙泉水二百里至安西城······”。樊绰《云南志》也载:“从藤充过宝山城(今昔马),又过金宝城(今(密支那)北大赕,周回百余里,悉皆野蛮,无君长”[9]p21,腾冲作为“藤充”、“藤冲”的城名早已存在。“腾冲”、“藤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白汉词典》注为“De`wart:腾冲”音为“藤弯”,为唐前腾冲城(今西山坝西源城址)名,白语义是:“养马狂奔的坝子”。可见异牟寻取越赕以前,腾冲已是重镇,与阁罗凤所建诸城已有联系,交通,不可能没有官员和军队镇守,而南诏的地方官员和军队将领多为白族。这可以腾冲来凤山的杜光庭子墓为证。杜光庭父子投降南诏后,夷化为白族。杜光庭是阁罗凤的清平官,(应是阁罗凤“西开寻传”时,书《南诏德化碑》的杜光庭),其子分驻腾冲,死为永昌都督张罗疋所葬,清·腾冲知府屠述濂《腾越州志》评:“知腾冲南诏时有清平官也”(11)p51。张罗疋后因破蛮功升任大监军,说明至迟异牟寻取越赕之后,为取代押西城、摩零城管制伊洛瓦底江诸城及淘金诸族的职能,而设“软化府”(应为“ 化府”)之后,腾冲的政治、经济地位上升,使大批量地迁入白族到此屯垦驻守成为可能,因为既“逐诸蛮”,必然留下大批闲置耕地。

四、白族成为主体民族

宋元时期,白族已成为永腾的主体民族之一。

在中原唐朝灭亡的五代十国纷争中,南诏王朝也分崩离析,先后出现了“长和国”、“天兴国”、“义宁国”三个王朝。直到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73年12月),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在高、董大族的内应下,联合“乌蛮”三十七部夺取了杨干贞义宁国的政权,改国号为“大理”,才使政局得到稳定。虽然收缩了西南边疆的领土,但也基本恢复南诏时期的范围,十六个府郡中,永昌腾冲建制基本无变:永昌府驻今隆阳区,辖今腾冲外的保山市、临沧地区和德宏东部;腾冲府驻今腾冲,辖今德宏州龙川江以西至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带,,永昌腾冲皆为段氏、高氏大族统治,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民族。其证据是史载从元宪宗三年内附的“府酋高救”,到明初降王真又构麓川兵“屠永昌城”,“俘指挥使王真”的“土府”高泰、高惠,都是统治腾冲的白族高氏大族。永昌则“宋乾德间,段氏仍置永昌府······封高明信为演习,世守其土”;“元丰间,高氏因之”[7]p38。“永昌府和腾冲府都不是‘金齿白夷’的主要居住地,而是南诏大理以来的白族官吏们的驻地,居民多白族和‘乌蛮罗罗’”[3]p207。永腾爨僰军(寸白军)史载明初仍存,洪武十六年腾冲归附后设腾冲守御千户所,因元代军制,设汉、土两军,土军即爨僰军,诸多家谱亦可证实。今存的孟观音庆墓(腾冲知府)、尹明墓碑(元腾冲府吏)、烈女史梅风墓碑等均可为证。遍布永腾的白族阿叱力教遗迹如隆阳区白塔、陶官,如腾冲来凤山、石牌、绮罗、顺江等地出土的大量火葬墓群;隆阳栖贤山报恩寺碑、观音山兰若碑的记载,腾冲金轮寺、黑塔寺、宝峰寺、护珠寺、天应寺的大量阿叱力遗物也可作证。腾冲绮罗、和顺、来凤山史载的“景帝庙”(有论认为正统间所建,其实70多年后的正德南京户部侍郎张志淳《南园漫录》已明确指出是祀南诏主世隆,世隆死后谥景庄,非汉人明时所建,《腾越州志》也如此说。我们认为也可以这样看,古汉语“景”有“大”的意思,“景帝”即“大帝,”多指广开疆域的君主,是白族普遍的本主神,是白族本主神的泛称,既可称专用的英雄,也可称抽象的神灵。据统计,大理白族地区的英雄本主庙近150座,其中景帝庙不下30座,有育物景帝、南诏主世隆、渔民之神、地方神、英雄人物等。白语多保留古汉语习惯,也可为“濮”“僰”之变的证据),腾冲小西的“娘娘庙”(祀大理总管段功及其阿盖公主),城西的西盟寺(元代与麓川等族会盟之所),吴邑的土主灵祠等的本主崇拜遗迹也可为之证据。(清)腾越知州屠述濂《腾越州志》所述,“腾冲所系守御千户所(明洪武时置),多土人(即原爨僰军子弟)”。其中,副指挥同知四人,有王胜、陈福是本卫人;指挥佥事十人,有冯睿、张善、刘睿、尹晟、明贵、黄谦、王敏、王文用8人系“本卫人”。“方言出之夷罗(白族、彝族)者,实难晓其义,如山川村落多用‘矣’(眉批注:方言蛮呼‘水’为‘矣’,然‘水’未有‘以’音,夷不知书、汉因书为‘矣’也)字打头。村哨谓之‘喧’,保甲谓之‘牛丛’,曰‘甸’、曰‘赕’、曰‘睑’,皆沿蒙段遗法”。其俗:“服礼教久矣······”。“火把节,即星回节。六月二十五日农民持炬照耀田间以祈年”[11]p122-247,显然系白族语言风俗。近年出土的,有的号称原籍南京的家族祖先的墓志铭上仍有“原籍土著”的字样。总之不少遗迹可证,白族曾是唐宋至元代,永昌腾冲的重要主体民族。只是后来白族大姓如高惠、高泰等的叛乱遭到镇压(“高氏始绝”);明王朝对爨僰军的“以夏变夷”政策和军费不投入而役战频增加,白族的大量逃亡和与汉族的融合,爨僰军的瓦解,大批的军屯、民屯、商屯,汉族的大批涌入,白族才终于从城坝消失。

参考文献:

[1]云南省保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保山地区志》下卷,北京中华书局,2003·1。

[2]李正清,《僰人考》,赵怀仁主编《大量民族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11月。

[3]尤中《中国西南的古代民族》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

[4]黄懿陆,《滇国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5]《中华大字典》上册(缩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10月。

[6]耿德铭《哀牢国与哀牢文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7](清)刘毓珂主编,徐鸿芹点校,《永昌府志》,昆明雅昌图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印,保新出(2007)准印字第65号。

[8]李根源辑,校本主编杨文虎、陆卫先,《永昌府文征》第四册,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12月。

[9](唐)樊绰撰、向达原校、木芹补注,《云南志补注》,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

[10]徐鸿芹,《永昌钩沉》,香港天马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春。

[11](清)屠述濂修,张志芳点校本主编,《腾越州志点校本》,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12月。

马龙村位于顺德区北_镇西南部,毗邻佛山一环,与乐从镇及勒流镇相邻,村内河涌密集是典型的岭南水乡,面积43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545人,其中户籍人口4780人,支部党员数191人。2001年由马村、现龙两个村合并而成,下设2个集体资产办,2个经股份社,股东总数4096人。

2007年后,村级集体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全村工业企业130家,以家用电器、五金建材、家具生产为主,农业以水产养殖和花木种植为主。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13年马村股份分红3650元/股,2014年分红3800元/股,2013年现龙股份分红2300元/股,2014年股分红2450元/股。

马龙村在发展经济同时,还积极完善村内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村内文化阵地,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新建马村公园、现龙河滨公园、马村河堤公园、健身_径、马村文化活动中心、现龙老人活动中心、马龙儿童书阁,同时将云溪黄公祠、南湾黄公祠、现龙碉楼等古旧建筑进行修葺、盘活,改建为马村老人活动中心、马村图书馆,让村民文化活动有理想的去处。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马龙村坚持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为目标,加快改革发展步伐,不断提升村民幸福感。在未来几年中,马龙村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热潮。

马龙村与高村村、三桂村、君兰社区、上僚村、桃村村、顺江社区、西_村、碧桂园社区、黄龙村、三洪奇社区、莘村村、林头社区、水口村、广教社区相邻。

2020年9月1日,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村,马龙村榜上有名。

2019年9月24日,马龙村上榜2018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单位名单。

信息来源:北_人民政府网

马龙村附近有碧江金楼、碧江古村、广教杨氏大宗祠、五间祠、莘村曾氏大宗祠、黎氏三世祠等旅游景点,有顺德美食、炒牛奶、顶骨大鳝、菜远炒水蛇片、凤城酿节瓜等特产。

仝沟村的仝姓

仝 ——仝姓 即同姓,起源于商朝,本出自子姓,契之嫡裔,商王封本姓支庶族人于〓(今陕西省大荔县 境 内)建立同国,为商朝附庸,商亡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