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十大姓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中华历史十大姓,第1张

中国百家姓(单姓)排名:

1李 2王 3张 4刘 5陈 6杨 7赵 8黄 9周 10吴 11徐 12孙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马 20罗 21梁 22宋 23郑 24谢 25韩 26唐 27冯 28于 29董 30萧 31程 32曹 33袁 34邓 35许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吕 41苏 42卢 43蒋 44蔡

45贾 46丁 47魏 48薛 49叶 50阎 51余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钟 57汪 58田 59任 60姜 61范 62方 63石 64姚 65谭 66盛 67邹 68熊 69金 70陆 71郝 72孔 73白 74崔 75康 76毛 77邱 78秦 79江 80史

81顾 82侯 83邵 84孟 85龙 86万 87段 88章 89钱 90汤 91尹 92黎 93易 94常 95武 96乔 97贺 98赖 99龚 100文 101庞 102樊 103兰 104殷 105施 106陶 107洪 108翟

109安 110颜 111倪 112严 113牛 114温 115芦 116季 117俞

118章 119鲁 120葛 121伍 122韦 123申 124尤 125毕 126聂 127丛 128焦 129向 130柳 131邢 132路 133岳 134齐 135沿 136梅 137莫 138庄 139辛 140管 141祝 142左 143涂 144谷 145祁 146时 147舒 148耿 149牟 150卜 151路 152詹 153关 154苗 155凌 156费 157纪 158靳 159盛 160童 161欧 162甄 163项 164曲 165成 166游 167阳 168裴 169席 170卫 171查 172屈 173鲍 174位 175覃 176霍 177翁 178隋 179植 180甘 181景 182薄 183单 184包 185司 186柏 187宁 188柯 189阮 190桂 191闵 192欧 193阳 194解 195强 196柴 197华 198车 199冉 200房

徐姓排11位

历史十大姓氏:

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4月24日对全国户籍人口的一项统计分析,王姓已经是我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第二大姓是李,有92074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19%;第三位是张姓,有8750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83%。姓氏人口总数在2000万人以上的姓有10个,依次为: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姓氏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独特的一支,这十大姓氏是如何发源的?它们又是如何世代演讲会和发展的呢?且听偶慢慢道来。

王 从史传上可知,中华王姓是“王者之后”,即帝王的后代。据史载,东周时期,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为庶人,不久郁郁而终。其子宗敬见王政失坠,便毅然引退,带领家人迁至太原定居,当时太原人称其一家为“王家”。久之,宗敬一家便以“王”为氏了。进入秦汉以后,太子晋的后裔在姓、氏合一的文化背景下,由“王氏”转化为“王姓”,这就是王姓的主要来源。除太原王姓之外,周文王、周考王的后裔,在改朝换代时或出逃流亡,或夺爵失国,为了让后世子孙牢记他们高贵的出身,于是也以王为姓。

李 在中国历史上,李姓所建的政权最多,李姓先后称帝称王的多达60余人。据史载,李姓原是颛顼有一个孙子叫皋陶,做了尧帝的理官。理官专管狱讼推断,有些像当代的法官,当时盛行以官职为姓,皋陶也就以“理”为姓。

商朝末年,皋陶后裔有一个叫理征的人,多次进谏纣王,纣王便把他杀了。现征的妻子契和氏听到消息后,便带着年幼的儿子利贞外出逃难。当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的时候,母子两人饥饿难忍,幸好契和氏发出附近的野树还有一些“木子”(野果),于是采下来吃,这才保全了性命。为了表示对“木子”保命的感激,而且理、李同音,可以躲避纣王追捕,自利贞开始改姓李。这就是李姓的起源。

张 据记载,张姓是黄帝的直系后裔,其始祖是黄帝的孙子——挥,生活在青阳(今河北冀州的清水流域)。有一次,他依照天上弧星的模样做成了一支弓矢,帝见之大悦,就赐他姓张。这支源于“挥”的张姓,是张姓家族中最古老的一支。

刘 刘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复杂的渊源。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刘氏有五:尧之后有刘累,为刘氏;成王封王李之子于刘邑,亦为刘;汉赐项氏、娄氏,并为刘氏;又匈奴之族从母姓刘。”

刘姓的渊源虽然很多,但主要的一支是“帝尧陶唐之后”,出自祈姓的一支。即在尧帝的子孙中,有一个善于驯养龙的刘累,相传他出生时,手心上有“刘累”二字。因此得名。刘累就是刘姓的始。这支刘姓发源于今天河北省唐县。

陈 陈姓最早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这个地方,建立陈国。到了陈闵公的时候,陈国被楚灭掉了,亡国后的陈国子孙便以原国名为姓氏,于是有了陈姓。

陈姓除了源于国名,还有从其他姓氏改名而来的,其中有一支是由少数民族改名姓而成的。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时期鲜卑贵族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侯莫陈改为单姓。

陈姓现主要分布在长江和粤江之间的广大地区,今天的陈姓是台湾第一大姓。

杨 杨姓有两大来不源,一是以国为氏,一是以邑为氏,这两支都源于姬姓,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直系后裔。

关于以国为氏的记载,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有记述,杨是“姬姓,周宣王子尚文,在幽王时封为杨侯,为晋所灭,其后为氏焉”。意思是说,周宣王的小儿子尚文,在幽王码汉卡时被封为杨侯。后业杨国被晋国灭掉,杨国的人逃亡后以国为姓。

杨姓的另一个来源是以邑为氏。周武王第三子叔虞受封于晋,晋国传至晋武公时,周螯王赐杨地(今山西洪洞东南)以为食邑。武公之子伯侨,被封为杨侯,于是开始了“以邑为氏”的杨姓历史。

黄 黄氏渊源,可以追溯至周朝。黄氏最早的祖先是颛顼。颛顼的曾孙陆终娶鬼方之女。传说此女长期怀孕但没有生产,直到十一年后,左肋裂开,出来三个儿子,右肋出生出个儿子。他们的后裔分成了许多氏,其中之一为赢氏。赢氏又分成了十四个分支,黄姓为其中之一。周武王得天下后,分封诸侯,陆终的子孙被赐于黄。黄姓以国为氏,渊源于此。另外,黄姓还有一个来源,就是由他姓改来的,如金、陆等都有改姓黄的。

赵 赵姓是中国一个大姓,排在《百家姓》的第一位。因《百家姓》是宋朝初年编订的,宋朝是宋太祖赵匡胤创立,自然赵姓排在《百家姓》首位。据历史记载,赵姓的血缘祖先是上古时期五帝这一少昊金天氏。传说,少昊的女儿女修因吞玄鸟卵而生皋陶。皋陶的第十四世孙造父生活在周朝,因立于不败之地驯马和驾车,深得周穆王的宠爱。后由于他在平定徐偃王叛乱中及时驾车护送周穆王回京城,周穆王就赐给造父赵城(在今山西洪桐)作为封邑,造父的后世子孙以封邑赵城作为姓氏,形成赵姓。由此,中华民族姓氏大家族中最早的一支——赵姓形成。

吴 历史上的吴姓起源周朝太王古公亶父的儿子泰伯、促雍的后代。据史载,泰伯兄弟本来有王位继承权,但他们发现父亲特别喜欢第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就主动把君位继承权让给季历,自己则断发文身,逃到东吴荆蛮地区。泰伯两人跑到荆蛮地区后,自号“句吴”和“攻吴”。当地人很敬慕他们的德行,纷纷前来投靠。随着人口越来越多,他们就建立了吴国,定都于吴(今江苏苏州)。

周 周姓初源,历史多记载,可追溯至曾立朝874年之久的周朝王族。周朝王室本姓姬,公无前256年,秦灭周,将汝坟划归汝南郡。食采邑汝坟的周平王后裔邕改姓周以纪念祖上的功德。周赧王姬延的后代,亡国后人称“周家”,也改了周姓。唐玄宗李隆基时,为避“基”讳,诏令全国姬姓改周,这是周姓的一大来源。此外,少数民族及汉族外姓改为周,也是周姓的来历。如李隆基时为避讳改姓的还有暨姓,亦是改为周姓;北魏时鲜卑贺鲁氏、普氏,无时蒙古喜同、术忽等,亦改为周姓等。

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号嵩樵, 又号痴庵,别署烟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幼时家境十分贫寒,过着"不能一日两粥"的生活。明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累擢礼部尚书。入清后,他降清,清授予他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

王大宝(1094-1170)字元龟,海阳县龟湖汤头(今归湖镇金光村)人。 “潮州八贤”之一。南宋建炎二年(1128)榜眼,历官南雄州教授,枢密计议,差监登闻鼓院,连州、袁州知州,国子监司业兼崇政殿说书,提点福建、广东刑狱,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大宝富学识,崇朴俭,性刚正不阿,在官悉心力,倦倦于抗金大业,誉满朝野,有直臣风。著有《易经证义》、《经筵讲义》、《谏垣奏议》、《易书诗解》等。

王锡爵,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任礼部尚书。其曾孙王掞也任过礼部尚书。

王懿修,(1736—1816),又名颐寿,字仲美、春敷,号最嘉,清代青阳县杨田人。 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上书房侍讲学士。先后出任陕西、广东、江西正、副主考官,广西提督学政。后任会试正总裁、殿试读卷宫。嘉庆十年,擢礼部尚书,管户部三库事。十二年,充上书房总师傅。十八年,以老致仕。二十一年卒,谥“文僖”。其子宗诚,字廉甫。乾隆五十五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也署理过礼部尚书。

王崇简:1602-1678年。字敬哉,一作敬斋,宛平(今北京市)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入清官至礼部尚书。山水追踪米芾,构局命笔,不落窠臼。间作写意花卉。卒年七十七(一作七十四),谥文贞。著青箱堂集。

王泽宏,字涓来,黄冈人。顺治乙未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有《昊庐集》。

王安国(1692—1757),字书城,号春圃,王念孙之父。王氏祖上居苏州,明初迁高邮。王家世代书香,王安国禀承家训,从小精读四书五经,雍正二年以殿试一甲二名榜眼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广东学政,左都御史兼领广东巡抚、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等。

王际华:1717-1776。字秋瑞,一字秋水,号白斋,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进士,曾任礼部、户部尚书。修四库全书,际华充总裁,兼武英殿事。工书法。卒年六十,谥文庄。

王引之(1766——1834),字伯申。江苏高邮人。王安国之孙、王念孙之子。乾隆六十年举人。嘉庆四年,成一甲三名进士,授职编修。寻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升侍读诗讲学士,继授通政司副使。任满,迁左副都御史,奉命治福建藩司李赓芸狱,得实平反。还朝,擢礼部侍郎,迁吏部,充修《仁宗实录》总裁。道光元年,为经筵讲官,升工部尚书,调礼部尚书。丁父忧。起复任原职。十七年,以疾卒于位,赐祭葬,予谥文简。

1963年10月下旬的一天,金风送爽,红叶满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偕夫人张茜,陪同各国驻华使节驱车前往黄山途中,小憩青阳县城——蓉城镇,下榻在县委招待所二楼。

身穿白色中便装的陈毅元帅,戴着棕色墨镜,红光满面,亲切地询问了青阳县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情况。听完县委书记王克东汇报后,陈毅指示县委要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做好关心群众生活的工作。

对于青阳这片土地,陈毅元帅有着极其特殊的情感——

早在1938年,陈毅曾秘密到青阳做过对国民党军队的统战工作。当时,他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率领数千健儿活动于苏南的溧阳、金坛茅山山区,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

新四军军部当时设在径县云岭。这儿山高林深,交通不便,后勤供给困难。更为不利的是这儿四面受敌,东西南三面是国民党第三战区的部队,司令官顾祝同是顽固的反共首领,一向热衷于与新四军争地盘、闹摩擦;北面沿江一线有日伪重兵布防,层层封锁。

因此,新四军军部与下属部队保持联络就成为很重要的问题。当时,第三战区驻扎有川军唐式遵的好几个师,唐出任二十三集团军司令,驻青阳。陈毅在四川见过唐式遵,知道这位川军将领虽一贯反共,却抗日坚决。唐的部将第一四四师师长郭勋棋与陈毅是川土同乡,有同窗之谊,20年代中期还通过信。陈毅早闻郭勋棋抗日坚决,反对打新四军,便先设法与郭进行联络。有了一些往来后,陈又向他提出打算上青阳会见唐式遵,洽谈共同抗日之问题,郭勋棋征得唐的同意后,表示愿意作出安排。陈毅乔扮成商人,带上两三名随从人员,先到达郎溪川军一四四师师部,尔后由郭派出一个排的部队护送陈毅等人上青阳,同唐式遵秘密谈判。唐与陈毅达成了口头协议:允许皖南、苏南新四军人员经过唐部驻地,但每次不得超过一连人;新四军不得上川军驻地招募兵员、占地盘。陈毅匆回茅山,部署抗日计划。

从此,皖南新四军军部与苏南山区第一支队之间有了一条经泾县、太平、青阳、郎溪到溧阳的秘密安全通道,避免了许多麻烦和损失。

也是在1938年春天,陈毅在青阳城内西门何家饲堂内的国民党青阳县军政干部训练班上,作了长达3个多小时的讲话。

其时,国共合作,全国团结抗日热潮一片。为培养一批宣传抗日和军民合作的干部,以充实基层力量,青阳县举办了培训班,由县长朱毅生兼任班主任,县政府秘书刘大伦担任副主任。

一天早上,刘大伦来到教室,高兴地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上午,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陈毅,要来向我们作报告,希望学员们立即作好欢迎的准备。”学员们异常激动,吃罢早饭,把室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整衣静盼。

约10时许,陈毅头戴八角帽,腰系窄皮带,身穿灰土布军装,脚穿黑土布鞋,登上讲台,以浓厚的川音热情而又亲切地说:“请同学们坐下!”接着,他滔滔不绝地讲述当前抗日形势,精辟地分析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与斗争情况,说明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对外,抗日必胜的道理;同时,列举了大量的事例,阐述“敌强我弱必须坚持游击战,才能取得最后胜利”的理论根据;最后勉励学员要勤奋学习,不但在课堂里学,还要深入到群众中去,理论联系实际,多做些实际工作,增长才干,发挥聪明才智,为抗日救国作出自己的贡献。陈毅的讲话极大地鼓舞了学员。

过了数日,训练班领导采纳了陈毅的建议,将训练班搬到离城15华里的山村——杨田乡桥头施家饲堂,改为“青阳县农村工作实施区”,进行农村工作调查和宣传抗日等工作。

中华历史十大姓

中国百家姓(单姓)排名: 1李 2王 3张 4刘 5陈 6杨 7赵 8黄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