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百万庄园的历史介绍是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7浏览:2收藏

康百万庄园的历史介绍是什么?,第1张

康百万庄园是康氏家族先祖第六代传人康绍敬建造的府邸。康家的十二代庄园主康大勇乾隆初年大建。“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因慈禧太后的册封而名扬天下。

明朝初期洪武年间,康家先祖在巩县(今巩义)康店镇洛河边安家。为解决温饱,康家先祖在洛河岸边开了一个小饭馆。寒来暑往,小店逐渐成为河洛一带知名的客栈。后来,客栈所在地被称为“康家店”。

到了康氏家族先祖第六代传人康绍敬时期,康绍敬读书致仕,初任洧川(今河南尉氏县境内)驿丞,后晋升为山东东昌府(今山东聊城)大使。康绍敬在地方水陆交通、盐业和税务等方面担任要职。到了清朝时期,康氏家族在清廷镇压白莲教之际,通过各种手段取得了长达十年与布匹有关的军需品订单,在这之前康家还垄断了陕西的布市。

同时,康氏家族又靠造船业发财、靠土地致富,人称“百万富翁”。 经过康家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小小的“康家店”变成了一座占地240余亩、包含19部分的庞大庄园。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集农、官、商于一体。

有33个庭院、53座楼房、73孔窑洞及房舍1300多间,庭院建筑为豫西地区典型的两进式四合院,兼具园林艺术和宫廷艺术特色。繁盛时期,庄园内的砖厂、木材厂、造船厂人来人往,康家主人足不出户便可满足一切生活所需。

扩展资料

康百万庄园临街建楼房,靠崖筑窑洞,四周修寨墙,濒河设码头,集农、官、商风格为一体,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总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有33个院落,53座楼房,1300多间房舍和73孔窑洞。分为寨上主宅区、寨下住宅区、南大院、祠堂区、作坊区、菜园区、龙窝沟、金谷寨、花园、栈房区等十余部分,全庄园由19部分组成。

占地240余亩,是一座集“古、大、雅、美”于一体的恢弘建筑群,被称为十七、十八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庄园始建于明朝中叶,明清之初,初具规模。

在建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寺沟、张沟等明代楼院,龙窝沟、寨上主宅区、南大院、栈房区、店铺、饲养区、祠堂、木材厂、造船厂、金谷寨等不同功能的清代建筑,辅以碑楼、牌坊、花园等辅助建筑,从而形成了一个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功能齐全的大庄园。

-康百万庄园

“康百万”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对“河洛康家”历代传人的统称。康百万家族创业于明代,渐兴于清初,乾隆时进入全盛,成为中原巨富。上自六世祖康绍敬,下至十八世康庭兰,兴盛了12代,400多年。

对于康家的“富贵”,民间曾称:“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民间盛传当年慈禧逃难期间,康家掌门人连续捐了两次100万白银,这让慈禧十分惊讶,“这个地方还会有百万富翁?”“康百万”也由此得到皇封。

从康氏家谱中可以看出,康百万家族从第6世康绍敬开始,婚姻模式基本都是一夫一妻。偶有“多妻”现象,大多也为“续弦”。直至康氏第十七世。

再看,康家历代的媳妇,她们中的大多数读书明理,恪守妇道,极尽相夫教子之本能,属于典型的贤妻良母。据说,康百万家族风气如此之正实则来自康朱氏。她是明朝福王王妃李妃之女。朱氏治家严谨,教育有方,从不主张把子孙“入仕为官”当做人生的唯一要求,而是教育子孙重视农商经济。据说,朱氏也是康百万家族发展的一个关键人物。此外还有贞节代表王夫人,康应魁的夫人李氏以及五世同堂“萧老太”等,都在康百万家族史上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康百万庄园由19部分组成,包括主宅区、栈房区、南大院、祠堂区等,分别对应不同的功能,每一部分的建筑都能看到很多楹联和匾额。

康百万家族非常重视对子孙的培养,庄园里建有私塾学校、青年馆、藏书楼,聘请当地的名师任教。

不仅是男丁,康家的姑娘**们自幼也有良好的诗书熏陶。下图叫“秀芝亭”,是康家未出阁的**们生活的场所。“秀芝”二字,意思就是秀外慧中,品行如芝兰一般高尚。康家的女孩子,从小就请专门的老师教她们描红、绣花、读书,以培养贤淑高雅的气质。

楹联和匾额成为康家的家训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可算是数目繁多,几乎每个建筑都能看到很多楹联和匾额。据统计,总共有110多副。比如“厚农资商农商皆是本,重信守义信义全在人”、“审时度势诚信至上商之本,化智为利化利入义贾之根”,明确提出诚信是“商之本”,重义是“贾之根”。

关于告诫子孙“修身”方面的楹联也似很多,比如: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子孙。

此联挂于栈房区一院从外院至内院的过道间,当年康家引用明末名将袁崇焕的这副楹联来警示子孙,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意思是说,要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只有这样才能给后代子孙留作榜样,而心术不正,投机钻营的人是要受到上天惩罚的。

还有一联:

暗暗思量百计不如阴骘好

明明检点万般惟有读书高

此联意思是说,为人要常读书,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提高自身修养,为善不扬名,独处不作恶,广积德,多助人,这样就会得到暗中庇佑,赐予福禄寿。反之,想方设法算计别人,到头来都是一场枉然。

还有一些,比如“居贵敬,行贵俭;知所止,谦受益”,这十二个字的意思是,做人应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做到淡泊名利。

“处世无他莫若为善,传家有道还是读书”、“志欲光前惟是读书教子,心存裕后莫如勤俭持家”、“入户问家声,礼乐诗书孝悌千秋岁;卷帘看春色,椿萱棠棣芝兰满庭芳”等等,则可以看出康家人对教育的重视。

还有,“做数件可流传之事消磨岁月,交几个有学识良友论说古今”等楹联,则提倡对人生美好趣味的追求,告诫子孙后代,不要沉溺于金钱游戏,不能耽于铜臭,要交结益友、良友。

康百万家族代表人物有:

康绍敬 ,康百万家族第六代传人,明洪武年间进士,后晋升为山东东昌府(今山东聊城)大使。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经常把俸银拿出来周济百姓,但面对宦官权臣贪婪索贿,却断然拒绝。

康大勇 ,康百万家族第十二代传人,奠定了康百万家族几百年富足的家业。

康应魁 (1773-1850年),康百万家族第十四代传人,乳名老木,字斗方。道光年间钦加直隶州例授征士郎。在祖父康大勇的经营基础上,他扩建庄园、扩大商船队伍、开拓棉布生意,积累众多财富,富甲一方。是康家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人物。

火烧账单的故事:

康应魁,乳名老木。 “木”在当地的俗语里,是“不机灵”的意思其实,老木一点也不木,他是标准的大智若愚,含而不露,不事张扬,做事留余地。老木穿戴一直很一般偶尔还很寒酸,总之是跟他的身份不相符。

相传康应魁在七十五岁生日时,大摆寿宴,并特意通知欠债户一定到场。酒过三巡之后,康应魁让管家拿出欠账簿,宣读借账人的姓名、借账的数目和日期,等大家确认之后,康应魁当场烧掉了全部欠账单。

康家的乐善好施可谓做到了极致,比如“尊严斗”的故事。“尊严斗”是康家人独创的,农户们向康家借米的时候,用的是正常的斗来称量,等到农户们来还米的时候,康家人就在斗里安插一个木片,这样看起来斗里盛满了米,其实斗的下面是空的,也就是说,农户可以少还一些米,这个秘密只有康家人知道,帮助了别人,同时让别人觉得有尊严。

康道平 ,康百万家族第十五代传人,字子履,号坦园,喜读诗书、好练武功,曾修寨垒堡,操办团练,保护家业。为鼓励自己也为教育后代,起堂号为“留余堂”,并请人撰写了“留余”二字及相关铭文作匾额悬挂于堂上。从此,“留余”成为康家的重要家训。

留余匾原文:

译文

留耕道人王伯大的《四留铭》中说:“留有余地,不把技巧使尽,以还给造物主;留有余地,不把俸禄用尽,以还给朝廷;留有余地,不把财物占尽,以还给百姓;留有余地,不把福分享尽,以留给后代子孙。”大概老天爷反对贪得无厌、做事做得过分;因为太过分了,没有不留下悔恨的。高景逸曾说:“遇事只要让人一步,自然就有周旋的余地,办事只要放宽一分,自然就有其中的乐趣。”推而言之,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坦园老伯把“留余”二字题于匾额,挂在堂上,大概就是采用留耕道人的《四留铭》来告诫他的后代子孙吧!我根据老伯的想法写下这些话,并取夏峰先生教育他儿子的话,加以概括:“你们这些后辈知道发家的道理吗?那就是凡事都要留有余地,不能做尽做绝罢了。”时在同治十年正月初一日,愚侄牛瑄敬题。

前边康应魁“火烧账单”的故事就是体现了留余匾上“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的思想。

康家长辈不仅自己行善,还注重教诲后人要乐善好施、惠济邻里。

咸丰初年,巩县遭遇三年旱灾,民不聊生,康家慷慨解囊开仓放粮,救济了五百家乡邻……下图这座高大的双碑楼,是众乡邻为康应魁、康道顺父子树立的纪念碑。

还有,“涛平庶安”匾,记录了中牟、开封两次黄河决堤,康百万家族捐巨资修河堤的义举;

“万金济黉”匾是道光八年(1828年)康百万家族独资捐建学校的明证。

他们修河堤、建学校、焚契约、赈灾民,种种义举赢得了广泛赞誉。

康氏家族在乾隆时进入全盛,渐成中原巨富。

表面上看,起初康家靠种地为生,经营店铺为其副业。从第六代传人康绍敬开始利用黄河、洛河舟楫之便,把河南的粮、棉、油等运销山东,又把山东的盐、海产品运销河南,以此发家。此后,他们通过航运贸易,经营盐业、木材、粮食、棉花、丝绸、钱庄、药材等生意。

为什么康家能如此成功?

有人说,康家的成功是因为“康家的子弟中,医生、教师、绘画、诗书者不计其数,历代担任官职的也非常多。”给他们带来了方便,机会比较多。也有人说 “由于康氏家族崇尚“一夫一妻”制,在很多代都是单传,这种情况,接班人的问题没有争执。”其实这两种”猜想“恰恰矛盾。按照这种”唯物论“观点,人丁稀少发展起来好像更难一些。而”担任官职“恰恰是康家家训最不重视的。

由于受“唯物论”思想的影响,我们看问题往往只看到表面,只看到物质的层面。我看到一本修炼的书中说过:其实,精神和物质是一性的。如果按照这种结论去倒推的话,康百万的成功,无疑是因为敬天信神,积德行善,在精神修养方面达到了富足,物质方面,老天自然就慷慨的馈赠!

不光是豫商(康百万庄园是在河南巩义市康店镇,康百万属于豫商),古代,所有的商人都是崇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学说。

在良商义贾中就流传了这么一幅对联:“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

据我所知,在晋商的《行商遗要》第一句话就说:“为商贾托天理常存心上,不瞒老不欺幼义取四方。”

可见,古时候的商人思想、行为跟现在不一样,我只是“窥见一斑”。

民居建筑·巩义康百万庄园

康百万庄园位于郑州市辖巩义市康店镇康店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巩义康店地区康氏家族的统称。明代至民国期间,由康百万家族陆续修建,形成集居住、农业、商业、手工业及防卫诸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封建地主庄园,共分为19部分,占地面积约16h㎡。目前,康百万庄园仍保留有生活区、生产区及场圃区三大部分。生活区包括寺沟住宅区、张沟住宅区、龙窝沟、主宅区、金谷寨、祠堂、福禄堂、栈房区、南大院等部分;生产区包括造船场、木材场、砖场、南瓦窑、作坊及饲养区等部分;场圃区包括花园、菜园、果园及林场等部分。上述部分共有33个庭院、53座楼屋、73孔窑洞,共计571间房屋,面积达643h㎡。建筑时代绝大部分为清代,部分属民国时期。主宅区为整个庄园的中心,其他区域呈扇形排布于北、东、南面。

主宅区位于邙山东麓半山腰上,依邙岭走势建造,坐北朝南。主宅区始建于清代,现存建筑均属清代建筑,该区南北长83m,东西宽73m。出于防卫的需要,主宅区四周建有寨墙,高12~15m,形成了特点突出的封闭型寨堡式建筑。主宅区共有两组建筑,北部以中院为轴线向左右一字排开五个院落,皆坐北朝南;南部有两座院落,皆坐西朝东。北部五座院落的总体布局大同小异,基本为两进四合院形式,遵照封建礼教,分长幼、别内外,特色不一,用途各异。

南大院是康百万庄园中唯一一座坐南朝北的宅院,清代所建,位于主宅区东南约50m处,南北长1466m,东西宽90m,也是该庄园中单体建筑体量最大的部分。现保留下来的有方五丈院、书馆院(东侧院)、西侧院等。其中书馆院是康百万家族子女的书馆和族人谈史论经的场所。

栈房区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八年(1885—1892),位于主宅区东寨墙之东约50m处。现存有坐北朝南的四处院落。栈房区系康家“顺义”“崇义德”“魁记”等商业活动区。祠堂修建于清代,位于主宅区北约300米的地方,南北长333m,东西宽1355m,为坐北朝南的三进式祠院。龙窝沟于清代修建,位于主宅区北部崖下,是依山靠崖、随高就低挖筑的窑洞群,目前尚存“永修正果”洞、“居严永康”窑等。金谷寨建于清代,位于主宅区西南约1km的邙山上,是为抵抗捻军而修建的一个军事堡垒,东西长200多米,南北宽150多米,现仅存有几孔砖窑。作坊区为清代修建,位于主宅区东寨墙下,沿寨根而建。现存有窑洞9孔,坐西面东,3座瓦房,坐北朝南,主要有“庆令居”院、木料窑、粉坊院、大伙房、石工作坊等,供储藏及勤杂人员居住、就餐、工作。

康百万庄园目前尚存有清同治五年(1866)建康霖三神道碑楼、民国五年(1916)建石牌坊及观音堂、明清及民国等时期的石刻等,都具有较重要的文物价值。

康百万庄园北靠崇山峻岭,东南有洛水环绕,中间地势宽敞,构成了比较完美的风水意象,是运用中国传统建筑选址理论的典型例证。康百万庄园功能齐全、分区合理、错落有致,取法自然。庄园融合中国中部和西部两大地理区域的建筑式样,将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是中原民居的一个典范。

文物建筑分布图(文宣提供)

主宅院(杜启明提供)

主宅院门楼(杜启明提供)

富有特色的宅院(杜启明提供)

主宅院局部(杜启明提供)

南大院(文宣提供)

清代葡萄与福字照壁(杜启明提供)

不是。康百万是一个家族的统称,位于中原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康有为不是这个家族的。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康百万庄园的历史介绍是什么?

康百万庄园是康氏家族先祖第六代传人康绍敬建造的府邸。康家的十二代庄园主康大勇乾隆初年大建。“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康应魁家族的统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