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究竟是谁,为何老师从来不说?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7浏览:3收藏

司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究竟是谁,为何老师从来不说?,第1张

司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是上官尚光,由于他后来选择去经商没有入朝作官,没有司马光的名气大。而司马光小时候就机智过人,长大后又成了北宋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相比之下,上官尚光这个配角就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线了。

司马光在父亲的栽培下,从小就饱读诗书,聪明又懂事,在他七岁的时候,就因为砸缸救朋友而轰动了全城,人们赞不绝口。而他救出的小孩上官尚光却不经常被人提起,他被司马光的光环盖住了,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记录,但是他自始至终都心存感恩。据说上官尚光原来的名字是上官尚,后来为了表示感恩,家里人把他的名字加上了“光”字,以此来记住司马光救命之恩。上官尚光长大后成为一名商人,他一直记得司马光的恩德,在他要离乡的时候,专门为司马光而修建了一座“感恩亭”。后来上官尚光还把被救的事写进了自己的家谱中,让后人也不要忘记感恩,感恩亭已经不存在了,但是感恩的心却传递开来,上官家的后人一直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做出一些善举,比如帮助贫困学子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主角因为从小聪慧,6岁就能写诗,爱好读书,博学多才,19岁就中了进士,开始步入仕途。后来入京做官,曾经被任命为史官,开始研究历史,之后编撰了《资治通鉴》,对后世影响较大。而上官尚光就没有那么多光环,他长大后就去经商了,但是并没有忘记司马光的救命之恩,一直心存感恩,并且影响了他的家族,也是值得赞颂的。老师给我们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主要是赞扬司马光临危不乱,机智勇敢,大都忽略了被救的上官尚光

夫听者,事之候也;计者,事之机也;听过计失而能久安者鲜矣!故知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

此段为司马光在其著作《资治通鉴》中的一句话。

大意是说人生在世,遇到事情需要做出决判时,应当机立断,不要因此错失良机。

司马光,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世称“涑水先生”。他为后世所做的最大贡献,就是编纂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这本书写尽了人生百态,帝王将相,权属谋略。为后世留下了最权威的历史材料。

中国有两大书,一是《史记》,二是《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记录了上起春秋战国,下至宋朝建立之前,总共1362年历史发展的轨迹,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历史发展的规律。

在你迷茫时,不知道做什么时,甚至想了解权术时,都可以读一读《资治通鉴》。

我给大家推荐的这本《资治通鉴》,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台湾大学国文教授黄锦鋐领衔主持,集中台湾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学者,历时三年,合译而成。

这套书尊重原文,采用白话文加译文的方式,逐字翻译,以求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本义。不以“现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叶。

一套六大本,原价208,现在领卷后只要699元,一本也就10块钱,可以说是很超值了。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横幅购买:

爱好历史,家里一定要备这样一套书,没事的事情翻一翻,你就会发现看问题的角度会完全不一样。

言归正传,我们最早熟知司马光并非《资治通鉴》,而是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上,写着司马光砸缸的事迹。

这件事最早记录在《冷斋夜话》一书中,为释惠洪所写的。司马光为救一小孩,机智砸缸。

司马温公童稚时,与群儿戏于庭。庭有大瓮,一儿登之,偶堕瓮水中。群儿皆弃去,公则以石击瓮,水因穴而迸,儿得不死。盖其活人手段已见于龆龀中,至今京洛间多为小儿击瓮图。

一日,他与伙伴在一起玩耍。突然间,他看到玩伴在水缸里大声哭泣求救,其他的小孩都因为内心恐惧害怕,很快地逃走了。

司马光在看到玩伴不幸落入水缸里后,他没有流露出一丝胆怯,直接搬起一块大石头,就往缸上砸去。水就这样自动流了出来,小孩得救了。

从此事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小男孩。司马光当时只有七岁,他在看到需要自己伸出援助之手去救别人性命之时,表现出像大人一样的冷静沉着与勇敢果断。甚至连一个大人可能也想不到这种办法,不由得对这位少年产生赞叹与敬佩之情。

读完这个故事,很多人不禁有这样的疑问,这个故事是真的吗?我们从以下两点进行佐证。

第一,司马光生于官宦世家,其父司马池在公元1005年中进士,而司马光出生于1019年,由此推断,在其七岁时,其父早已为官多年。在司马光出生时,其父司马池任光山知县。司马光七岁时,其父任职留守司通判,治所在洛阳。

而洛阳在宋朝时期经济和文化很发达,而且当时司马光才七岁,具有很大的轰动效应,出了这样一件事被广泛流传也很正常。

最重要的是,司马光长大后很牛,不仅写了一部资治通鉴流传至今,在仕途上,他更是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去世后,又被追封太师、温国公,从祀于孔庙,被称为“先儒司马子”。

由于他的名人效应,小时候的英雄故事被广泛流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后来,这一历史事件还被收录至《宋史》中,能够纳入史书当中,说明此事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的,所以这个事件本身还是存在的。

司马光为何这么牛呢?

司马光出生于天禧三年,他的父亲正任光山县令,年幼的他资质过人,而且勤奋好学,幼时爱读史书《左传》,甚至到了书不离手的程度。

相传其七岁时,便能将《左传》背得滚瓜烂熟,还能把近两百多年的历史说得清清楚楚。在宝元初年,刚刚年过二十的他,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进士甲科。

也许是出生于世代官宦之家,给他提供了良好的文学素养环境,不错的生活水平条件,但是更离不开他后天的努力。

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做事用功,学习刻苦勤奋。他经常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

如今,“砸缸救人”已经成为司马光在人们心中的标签,他因为一次救人流传千古,十分值得人们思考。

我认为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一是这件事确实对于后世有非常大的教育意义。

第二,他久经官场,一生对物质看得很淡薄,为官清正廉直,勤奋刻苦,不管是在官内还是官外,他都获得了不错的评价,他的诚心是出自天性,天下的人都敬重他。他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为孔子和孟子,可见,他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正因为如此,他的故事才被广为流传。

司马光对于后人的初印象离不开“砸缸”,很多人不禁有这样的疑问,被司马光救出的小孩是谁?

在光山县的上官姓氏家谱中,有过这样的记载,家族中有一位名曰上官尚光的人,在其生平的日记中,曾记载过小时候被司马光砸缸获救。

待上官尚光成年后,在其家乡建了一座“感恩亭”,并以此报答司马光曾经的救命之恩。并且此事在上官姓氏当中都有所知晓。令人遗憾的是,此事并未写入正史中,只是存于家谱中。

所以,单凭一家谱,我们不能断定被救男孩就是上官尚光,但司马光砸缸一事在历史上是确实存在的。

所以课本中并没有详细说明被救小孩的姓名,语文老师也并不确定这个孩子是谁,所以这样模棱两可的事情,老师自然忽略不提。

上官尚光是司马光。

司马光童时(天圣四年(1026年)七岁时,即公元1025年)砸缸救出的小孩姓上官,名尚光,尚光成人后移居城西龙堤南坡,并建亭名曰“感恩亭”。

 以报司马光救命之恩(光山县现居上官姓氏家谱中也有记载,上官姓氏后裔众多知晓该故事)。后人为了纪念此举,遂将此坡改称上官岗或尚光岗。

主要成就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

这段悠游的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近4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司马光的独乐园,既是他的寓所,也是《资治通鉴》书局所在地。这里环境幽美,格调简素,反映了园主的情趣和追求。其书局在汴京时已奉诏成立,除了司马光之外,当时的著名学者刘恕、刘攽和范祖禹都参与了书局的工作。

其中,司马光任主编,刘恕、刘攽、范祖禹为协修,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担任检阅文字的工作。司马光来洛阳后,便把《资治通鉴》书局由汴梁迁到洛阳。在独乐园中常住的不仅有书局的工作人员,当时洛阳的名贤如二程、邵雍、文彦博等也常来此聚会,堪称是一个学术中心。

这个小孩叫做上官尚光,上官尚光当时和司马光同岁也都是七岁的小孩。在和司马光等一群小朋友玩的时候不小心掉进了水缸里面。

上官家族和司马家族虽然是亲戚关系,但上官尚光并没有像司马光那样从政,而是选择了从商,并成了当地的富豪。

历史故事是这样的: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稳重的就像一个大人,听到老师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他立即也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内涵从此手里放不下书本,热爱书本甚至到了忘记了饥渴,冷热的程度。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头也不回,撒腿就跑而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去,水缸破了一个洞,水涌出来了,那个小孩也得救了。1

被司马光救出来的孩子名叫上官尚光,在他成年之后为了感谢幼时司马光的救命之恩,便在城西南坡建立了一座“感恩亭”,以此来感谢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 ,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在政治上对西夏、辽国采取割地忍让政策,并上《上哲宗乞还西夏六寨》。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

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2

1参考搜狐,司马光七岁砸缸救的小孩是谁

2参考人民网

司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究竟是谁,为何老师从来不说?

司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是上官尚光,由于他后来选择去经商没有入朝作官,没有司马光的名气大。而司马光小时候就机智过人,长大后又成了北宋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